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优生优育优教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语境创设的类型
结合平常的教学经验,可以分为三类:
1. 语言语境。语言语境指学生通过读和听来理解语篇的结构和逻辑,形成语感。因此,我要求三、四年级的学生每天有10分钟的听录音跟读模仿时间,五、六年级的同学有10分钟的阅读时间,扩大词汇量和知识面。
2. 情景语境。情景语境是指学生通过直面交流,对具体的事件、话题、对象作出反应,形成听说能力。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在有些外语课上,机械性学习较多,教师应多创设情景,让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
3. 文化语境。文化语境是指通过英语输入,对于特定文化的语言,使学生形成对英语国家文化习俗、社会背景与思维习惯的认识。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关注语言与文化的融合。如,教“国籍”这个语言点,学“Japanese”这个词时,教师走到学生中与他们一起学习日本的茶道;学“English”时,在讲台前演示英国人的傲慢样儿;学“American”时,又鼓励学生模仿美国好莱坞影片里的经典桥段,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融入在“西方文化”的氛围里,不但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这种方式又能让学生很好地接受即时教育,加深对语言的理解。
二、语境创设的艺术
生动形象化的课堂情境能促进师生相互理解,激发交流信息的愿望和兴趣,加快传递信息交流过程。在语境的创设中,应讲究艺术性。
1. 用音乐来创设情景。在日常教学中,让学生在美妙的音乐中唱唱跳跳,轻轻松松地学英语,增强教学的艺术性。我们可以在课前、课中、教学过程的衔接过渡、尾声使用音乐,用来培养学生兴趣,降低学习难度,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提高学习效率。
2. 用语言创设情境。语言是一种最普通又最特殊的手段。人们在不经意地使用语言时,谁也不会意识到语言的特殊性,但当教师巧妙地运用语言时,特别是肢体语言时,语言便会发挥神奇的作用。
如,在教Introduction这一内容时,教师不仅要教会孩子许多英文名和英语的介绍方式,还可通过丰富的、夸张的肢体语言来体现语境:
A: This is my friend. He is Tony. He likes playing basketball. I like him.
B: Me too.
接下来,两人或热烈拥抱,或握手,或击掌,或摸头,或互碰肩膀、屁股等。这样,学生不但学会了运用语言,还通过他们独特的打招呼方式来体会友谊的温暖。
3. 用美术来创设语境。在英语教学中,美术也可以用来创设情境,而且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如,(闽教版)第二册Lesson 17以教现在进行时为主。教师通过丰富的肢体语言和夸张的简笔画,呈现了在Children's Day这天游乐场一片欢乐的景象。教师边说边在黑板上描绘:
On Children's Day, there are many children in the park. Look! Sally is playing on the swing. Chen Ling and Li Hong are playing on the seesaw. Tom is running. Sam is swimming. They are very happy.
几个简单的线条就勾勒出一副活泼、生动的进行时场景,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教师再请学生模仿教师边画边说,在这样一种轻松的情景下,教与学、学与用就自然水到渠成了。
4. 用演示和表演来创设情景。演示和表演的艺术在于教师巧妙地运用实物、动作、对话、小品等来选好突破口,创造出一定的语境,显示和再现人物的行为和性格特点。教师应努力把学生引入真实的生活情景,使学生不由自主地进入角色,走进课本,走向知识,从而激发其思维和实践的积极性。
如,(闽教版)第三册Lesson 8中,教学内容是:When do you get up\ go to school\ go home\ go to bed? 教师可结合以前学过的内容,创设一个情景:校电视台要开辟一个生活对话栏目,了解同学们的日常生活,现招聘一名主持人,同学们可报名当主持人或嘉宾。对话内容可如下:
A: Good morning. B: Good morning.
A: What's your name? B: My name is …
A: How old are you? B: I am ……
A: When do you get up? B: I get up at seven o’clock.
A: When do you go to school? B: At half past seven.
……
这样的情景表演动作简单、形象、直观,可操作性大,学生最容易接受,也最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三、语境创设的途径
1. 建构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外语学习是受到两种环境影响的:一是自然环境,学生通过与语言的接触自然吸收,这种学习是潜意识的。二是课堂环境,学生在课堂中学习语言,这种学习是有意识的。在我国课堂是学生处于英语环境之中的最好场所。这就要求英语教师要在每节英语课中,人为地为学生创造一个说英语、学英语的语言环境,搞好英语教学。
2. 建构良好的学校英语环境。学校英语学习环境对于英语教学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是校园英语环境的创设相对课堂教学还未得到充分作用。外语学习的最大困难之一就是缺乏语言学习环境。校园作为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场所,理应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教师应想方设法创造有利于英语学习的教学内外环境,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增加他们习得英语的机会。
我们可把双语书写的英语班牌、文化牌挂在走廊、楼道阶梯等学生目所能及的地方,“润物细无声”般把一些常见的英语日常用语或谚语慢慢渗透进学生的心灵。还可通过各种途径丰富学校图书馆的英语类资源,校广播台可以播放英语新闻、英文歌曲,校电视台也可转播各类趣味英语节目,甚至自创英语栏目等。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如英语短剧表演、英语演讲比赛、英语晚会等。
3. 家庭英语环境的营造。把孩子的英语学习全部寄托在学校的老师和某种教材上,是难以让学生学好英语的,家庭应该是学生英语教育的重要力量。
家长要树立英语学习的生态观。家长不能认为自己不懂英语就放弃对孩子英语学习的关心。家长要鼓励孩子学习英语,并且给孩子表现的机会,如让孩子当众演唱英语歌曲,讲故事等,给孩子一个大显身手的机会。
同时,要精心设计家庭英语环境。多种环境呈现的英语能让孩子亲切地感受到英语的存在,觉得英语学习是那么的令人快乐。可以通过播放英语歌曲,提供一些适合孩子口味的英语小报、画册等,还可以协助孩子在物品上贴上英文标签,挂上英文标志,将家里的东西用英语字母归类,把英语之花撒向家庭的每一个角落,让孩子去尽情抚摸,感受。
很快,我就注意到有一对双胞胎姐妹在这个班里。但一个活泼热情,帮老师做这个,干那个;一个似乎是冷漠无情,在自己的座位上默默无语。在语文课上,一个积极思考,主动发言,一个坐在那,只是静静地听。很快,有学生告诉我,总是很忧郁的那个是姐姐,叫冰,另一个是妹妹,叫雪。一天,我与学生共同学习《走一步,再走一步》。冰突然举手,“老师,人的性格真的是可以改变的吗?”她的声音亦如她的名字,冷冰冰的。“当然,如课文中的‘我’,一次悬崖历险不就改变他的人生吗?”“可我这十几年来一直想改变我自己,为什么就做不到呢?”我一时无语。学生们也一下安静下来,等待我的回答。
第一周的日记交上来。冰的日记里夹着一张纸,上面写道:老师,也许昨天的话有些冲动。我只是说出了自己的看法。您知道一个孤独的人常会想些什么吗?我要告诉您的是,一颗冰冷的心为何那样难以融化呢?这么多年来我一直想改变自己,可我总是做不到。我不是故意的想顶撞你,给您难堪。你可以不理解我,可以不管我……
这段文字让我的心真的感到有些冷。
在日记里,她告诉我在她很小的时候,父母就离婚了,后来母亲又嫁,父亲在外打工。是爷爷奶奶把她们拉扯大。这多年,她想妈妈,一直在想着妈妈会回来。可是妈妈始终没有回来。她一直生活在痛苦的思念中,是那样孤独无助。
我的心情一下子变得沉重起来。这么年来,一个女孩子竟承受着这样沉重的情感,她怎么能快乐呢?我在她的日记里写下了这样几句话:是的,家庭我们无法选择,父母我们无法选择。但我们自己的路是可以选择的。父母离异,是你无法改变的,你的命运通过你的努力是可以改变。我不能帮你解决所有的困难,但我是值得你信任的。
接下来的一周,冰似乎有所改变。在课堂上,她总是目不转睛地看着老师,偶尔也会举手发言,又是收日记的日子。
“老师,感谢您的理解和宽容。这一周快过去,太阳依然没有出来。这是不是证明我的世界里没有光彩?没有自由?我多想有一个阳光灿烂的天空啊。我每次看见大海的时候,我好想投入她的怀抱,那就什么也没有了。可我不能自己寻求解脱。我还有一个妹妹,她总是快乐的。我不想让她变成和我一样。一切就都让我一个来承受吧。”
她在日记里向我提出了一个小小的要求:老师,你能告诉我朋友是什么吗?你可以做我的朋友吗?只做笔友。
外表看起来冷漠的女孩,其实心里有着强烈的渴望,她是那样渴望阳光,渴望关爱,渴望理解。我在她的日记上写道:为什么不呢?那我们就做个朋友吧,只做笔友啊!
于是,我和冰成了笔友。通过日记,也会有一些小条,三言两语。有几天冰没有来上学了。她在的时候,也总是忧郁着脸,看不到开心的时候。看她那没有一点阳光的脸,我总是有些压抑。这几天她不在,又有些惦记她。雪的日记告诉了我阿冰没来上课的缘因。原来家里的两只小狗死了。冰这几天一直沉浸于悲伤之中。也难怪,一个女孩子,妈妈离家而去,在一个不完整的家里,大概只有那两只小狗是她精神寄托了吧。雪要我帮帮她,怎么办呢?我让雪给冰带去一个字条:前些天,我家的小咪(猫,我女儿的宠物)也不幸死了。女儿也是几不开心。一个鲜活小生命不幸夭折,对我们一家人来说,是一件很伤心的事。更何况是你呢。
冰渐渐地向我敞开了心灵之门,一颗冷漠的心在渐渐地融化。
期中考试前一周,有两位男生因打架被停课,上课时我烦乱的心情自然而然影响到学生的情绪。冰在下课时把她的日记递了过来。我知道她想对我说些什么,我们是笔友。她在日记写道:今天看到老师的脸很冷。老师,今天你的心里也像我以前一样吗?你很想与你说些什么?可我看到你严肃的表情,我又不敢。你的眼睛也不再有光彩。老师,我希望你能还像以前一样对我们笑,给我们阳光一样的快乐。从前的老师,你快回来吧!
我好感动!我写下这样一句话:真的感谢你,有你,老师感到快乐!
期中考试了,但冰没有来。雪告诉我,冰因学习不好,所以从来不参加考试。我知道冰是怎样想的。
考试后,我让雪给冰带回一个纸条:冰,两天没有看到你,真得很想你。老师真的不在意你会考试多少分,只要你能参加老师就高兴。期末考试你会参加吗?
日子在一天天地过去,冰也在一天天地改变。她会笑着对我说老师好,老师再见。学校为元旦准备文艺节目,她和雪都被选上了,从她走路时的样子都可以看出她的内心满是快乐。一颗冰冷的心融化了。
期末考试的日子要到了。我问冰,你会来吗?老师,我一定参加!
期末考试语文最高分为113分,冰得了104分,她作文得了53分,是最高分。这个成绩会让冰怎样的快乐呢?
反思:
关键词:旅游教育;旅游产业;协调
被史学家誉为“中国天然历史博物馆”的河南省,在我国旅游业的发展中具有战略性的地位。这里孕育了5000年灿烂的华夏文化,轩辕黄帝诞生于此,河洛文化形成于此。中国七大古都中河南就占有洛阳、开封、安阳三座。河南省地上、地下文物资源十分丰富。其中地下文物数量居全国第一位,地上文物数量居全国第二位,馆藏文物占全国的八分之一。以“古”、“河”、“拳”、“根”、“花”为特色的旅游资源,成为河南旅游业发展的优势。旅游业已经成为河南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
实现旅游产业化,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是关键因素之一。而目前河南旅游业发展中明显存在着旅游产业和旅游教育发展不协调,旅游教育滞后于旅游产业的发展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制约了旅游业的发展。
一、河南省旅游教育的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河南旅游业的发展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但真正得到发展却是在党的以后。就旅游教育而言,目前,河南省开办旅游专业的院(校)有近50所,其中举办高等旅游教育的学校近20所,约占40%,中等旅游学校近30所,约占60%。担负着培养高级旅游管理人才的高等旅游院校总的来说数量还不算多,受过高等旅游教育的人才还不能满足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与每年大幅增长的旅游从业人员队伍之间产生了不小的矛盾。
旅游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水平直接影响旅游业的发展水平和旅游产业化的发展。旅游教育担负着为旅游业的发展培养大批具有专业知识、技术和岗位职业能力人才的重要任务,为到2020年中国成为世界旅游强国提供人才支撑。旅游企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谁拥有了高素质的人才,谁就有可能在竞争获胜。河南省旅游产业化水平较低,突出问题就是旅游从业人员素质和水平整体偏低,不能适应河南旅游业快速发展的需要。旅游业是我国最早与国际接轨的行业之一,具有高起点、高水平、高速度、超前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特征。旅游业已经成为推动河南社会发展、丰富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力量。在吸引外资、赚取外汇、扩大就业、脱贫致富、拉动内需、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河南旅游资源不论在数量上还是品位上都位居全国一流水平,但旅游产业的发展在全国处于中等偏下水平。河南旅游教育在全国整体来看,有起步较晚、发展缓慢、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旅游教育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等问题。具体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旅游企业数量多、规模大,而旅游教育培养的人才数量少、质量有待于提高,即人才供需之间的矛盾突出。
旅游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教学质量、教学模式、专业实践、师资水平、旅游理论研究等方面难以满足旅游业发展的需要。
旅游教育与旅游产业之间衔接不够。河南旅游教育与旅游产业之间的供求关系仍不平衡,二者之间的有效衔接不够,导致旅游人才的有效供给不足,使得我省旅游人才队伍整体素质有待于提高。集中体现在从业人员的文明礼貌、道德修养、服务意识、专业知识和管理水平等方面。
二、河南旅游教育与旅游企业协调发展的对策
(一)不断深化教育改革,树立现代旅游教育的新观念
随着旅游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地位的确立、巩固和加强,旅游教育的发展前景也非常看好。河南已经把旅游强省作为自己的发展战略。促进旅游业和旅游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为实现旅游强省提供人才支撑,需要我们树立现代旅游教育的新理念。
要树立“三观”观念,促进协调发展。即树立大教育观、树立开放的教育观、树立素质教育观。
旅游院校在办学过程中要主动争取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和旅游企业在政策、人才、资金和物力等方面的大力支持。构建旅游高等教育、旅游中等教育、旅游职业教育和旅游成人教育相结合的立交桥;旅游院校要以开放的姿态走出校门,以至国门,加强与国内、国际有关旅游院校和旅游企业的交流与合作。掌握旅游业发展的最新信息和未来趋势,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在旅游教育发展中的成功经验和成熟理论。旅游院校与旅游企业要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资源共享,促进旅游教育与旅游企业的协调发展;旅游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生存的基本能力,更要培养学生从事旅游专业的行业素质,特别是强烈的旅游服务意识、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良好的职业习惯。在旅游教育中不仅要体现出能力教育,还要体现出素质教育。在培养目标、教学方法、教材、课程设置等方面紧紧围绕旅游业对人才的需求做文章,围绕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二)积极加强校企之间的合作,促进产学相结合,形成产学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旅游教育担负着培养面向旅游企业第一线、掌握岗位职业技能和能力的高级实用型管理和服务人才的重要任务。把旅游教育推向旅游企业生产和服务中去,才能及时了解和掌握旅游企业对人才需求的标准和要求。旅游教育在以“必需、够用”为前提的理论教学思想的指导下,应加大实训教学的比例,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紧紧依托旅游行业,充分利用旅游企业的设备设施、条件场地、管理经验、技术力量、人才、资金、信息等方面的优势为旅游教育服务,为旅游教育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条件。旅游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也应注意利用旅游院校在理论研究、师资水平、学生生源等方面的优势,加强校企之间的密切合作,达到资源共享,共同促进旅游业的迅速发展。这种产学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区别所在,是实现旅游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
此外,还要强化实践环节的教学,不断提高旅游教育的质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形成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旅游产业化是旅游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的关键。我国旅游业的发展仅有20多年的历史,相当一部分旅游资源没有被利用起来和发挥作用,资源优势没有变为产业优势,旅游产业化水平还很低。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河南省更是如此,这与旅游资源大省的地位极不相称。河南省委、省政府已经把旅游业列为河南“十五”期间重点发展的行业之一。而要托起河南旅游业发展的明天,旅游教育是旅游产业化进程的关键支撑因素之一,是河南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影响要素。只有教育发展了,旅游业的发展才会更有希望。只有旅游教育与旅游企业协调发展了,旅游产业化的速度才会加快,河南实现旅游强省的目标才会变成现实。
参考文献
初一(4)班学生曾海龙并不算是一个突出的学生,与他的深入认识是因为课堂上的一件事产生的。这天下午的第一节课,第三小组的一个同学和前排的同学发生口角,该同学用书本把前排同学的文具盒扫到地上去了。教室在二楼,响动很大,所以我把该同学叫去教室外面罚站,这时,和他同桌的曾海龙也站了起来,说:“老师,我也到教室外面去站。”“要站就站前头来。”我说。于是,曾海龙同学就站到了教室前头,到这里为止,仍然是课堂教学中的一般情形。待课堂恢复平静之后,我叫曾海龙同学回座位坐下。“这可是你自己叫我坐回去的,你可别后悔?”曾海龙突然冒出这么一句。“曾海龙,站起来。”“你可别惹我,我可不是好惹的。”这是怎么回事?全班同学的目光齐刷刷看着我。
面对此情此景,我迅速在脑海里找寻有关曾海龙的印象,他原来坐在第二组的最后一排,和一些大个子坐在一起,周一新调了座位,把他调到了第三组的第四排。怎么回事,他要到前排小个子同学面前弄点风头?我心里嘀咕着,并略微地发出了一点声音:“长能耐了,都能在老师面前逞本事了。”全班同学的目光转移到了曾海龙身上,他顿了顿,意识到了自己的失态,似乎醒悟到这是课堂,讲台上站的是自己的老师,怎么能这样无礼呢?于是很快便讪讪地坐了下去,我则继续着我的讲课。
这件事激起了我强烈的教育热情,我向班主任了解了更多有关于曾海龙的情况,形成了对于曾海龙同学的基本评价:对老师没有礼貌,说的一些话特别刺耳、陌生、很不中听,偶尔也有机灵的表现,但容易翻脸,情绪状态不稳,给人一种小混混的感觉。之后很长的一段时间,我逮住了他不放,经常明确地告诉他:“不能这样和老师讲话。”“这不是一种好的表达。”“请用礼貌用语。”“你已经破坏课堂纪律了。”等等。如今的曾海龙,课堂上遵守纪律,课下经常和我嬉闹,脸上的气色也好了许多,偶尔也有调皮,但语气中洋溢的是热情。
另一个要说的是一个突出的例子。
一学生一门心思想到班上称王称霸,在这种动机支配下,一面在课堂上用各种方法跟老师对着干,一面欺负小同学。老师没有为之所动,与老师对着干的时候,老师旁敲侧击、晓之以理;欺负小同学的时候,告诫他注意情绪克制。这样潜在的动作没有起到多大的作用,在班上的威信并未建立,故而他开始在行动上升级了,上课时腰间别着三节棍,故意暴露给老师看,课下尝试着用各种伎俩表达对老师威信的挑衅。老师依旧关注着他,一有明显违纪情况责之不误。果然,该同学犯事了,某日老师走进办公室时,一个女同学和她的家长向老师诉说该同学打他们女儿的事。班主任叫来该生家长、年级组长和年级分管领导,经过教育,该同学被领回家思过。又是这个班,又是该教师,完成课堂导入后,布置同学自学课文。这时,老师敏锐地捕捉到该学生眼中流露出的一丝愧疚、企求的目光,快速地掠过之后,马上低头慌乱地注视着课本。老师意识到了批评的成效,便拿着课本,一边嘴里讲着课文,一边走向该同学,什么也别说,什么也不用说,老师会在你需要的任何时候向你伸去援助之手,这就是老师无微不至的关怀。该同学以从未有过的踏实与安静完成了一堂课。我想,这个同学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一定还会犯错误,但是,在他将要触及行为底线时,我相信他会因想起曾经伸给自己的那只温暖的援助之手而猛然惊醒。
【关键词】生活教育;幼儿生活;民间游戏课程
开发利用民间游戏是走进幼儿生活的一条有效途径,让民间游戏进入幼儿园课程,关注幼儿的已有经验和内心情感,使得教育更具生命力。
一、立足幼儿,确立民间游戏课程目标
在“生活教育”的理念下,我园教师不断明晰民间游戏课程目标,充分考虑幼儿的感知、体验,使得民间游戏更适合幼儿,让幼儿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各领域的目标,制定民间游戏目标如下:
二、立足发展,开发民间游戏课程资源的内容
1.民间游戏的收集与筛选。发动教师、家长及民间人员收集了大量的资料,剔除有时代和地方局限性、不符合时代精神和幼儿年龄特点的民间游戏,对入选的民间游戏进行筛选与整理,赋予积极的教育意义。
2.民间游戏整理结果。整理民间游戏遵循以下原则:本土化原则、适龄性原则、教育性原则,最终形成了以下民间游戏:
3.民间游戏的创编。(1)民间游戏中童谣的创编。如游戏“炒毛豆”,两个幼儿在游戏的同时用语言表达:“炒、炒、炒毛豆,炒好毛豆翻跟头。”在玩的过程中,幼儿还对儿歌进行了创编,如将“炒黄豆”儿歌,改为“炒、炒、炒绿(红、扁、黑、黄)豆,炒好绿(红、扁、黑、黄)豆翻跟头”。从而拉近了民间游戏与幼儿生活的距离,真正体验到民间游戏的乐趣。(2)民间游戏玩法的创新。如“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原来的玩法是“小鸡”被捉到后就被罚下场,然后被关在“鸡笼”里等待游戏结束,失去了游戏的机会。改变游戏规则后,场上的“小鸡”在躲闪跑的过程中只要用手碰一下被罚下场的“小鸡”,他就可以重新上场游戏,为伙伴创造了多次游戏的机会。(3)民间游戏材料的改变。一是创新游戏材料的用途,鼓励幼儿一物多玩或多物一玩。如一块小石子,即可当棋子,也可当小米,还可当投掷器。二是游戏材料的替代。如“投壶”游戏以前是箭和壶,现在变成篮筐、盒子、塑料瓶、纸球、筷子、小棒等。
三、立足生活,设计民间游戏课程的实施途径
1.民间游戏与蓝本课程的互补。民间游戏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和娱乐性,对蓝本课程能起到很好的互补作用。我园采取两种形式,一是把民间游戏融入蓝本课程中,从游戏的季节特点、玩法和主题目标相匹配的程度来考虑,如在夏天,就做“荷花荷花几月开”、“风车”等游戏;二是直接替代蓝本课程中的活动,如锻炼幼儿平衡能力、动作协调、灵敏的活动时,直接用民间游戏“踩高跷”、“踩梅花桩”、“老狼老狼几点钟”等替代。
2.民间游戏在幼儿一日生活中的渗透。首先是环境的渗透,如在草坪中建有植物迷宫可供幼儿玩“捉迷藏”、“猫捉老鼠”等。其次,在幼儿的户外活动中,教师根据幼儿的经验,一般选择体育类的民间游戏,如跳房子、踩高跷、跳皮筋、斗鸡等。在益智区投放“挑花线”、“七巧板”;在科学探索区投放“滚铁环”、“打陀螺”;在美工区增加剪纸、编织等材料;单独游戏有挑小棒、转铜板、飞机等;合作游戏有挑花线、点点戳戳、东南西北等。民间游戏以不同的方式在幼儿的生活中渗透,这些方式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构成了幼儿的完整生活,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幼儿园;数学;生活化;有效途径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指出,幼儿数学教育的目标是“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幼儿数学教育的内容是“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学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由此而言,数学的生活化和游戏化应该是幼儿教育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园数学教育生活化的实施策略主要有三个方面:数学教育目标的生活化、数学教育内容的生活化以及数学教育形式的生活化。
一、生活化教学的内涵及特征
生活化教学是指教师根据教育目标的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将教学情境、教学材料及课程作业等都置于真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内在的学习动机,使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的一种教学活动。其基木特征包括[1]:(1)教学情境生活化。在教学活动实践中,强调要根据幼儿己有的心理结构,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一方面,模拟生活进行教学,把教学活动置于幼儿熟悉的生活情境之中,无形之中淡化了学生意识、学习意识,强化了卞体意识、生活意识,从而能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愿望和兴趣;另一方面,联系幼儿的生活实际进行充分地感悟,可以调动幼儿己有的生活经验,也可以利用现代教育媒体的形象性、再现性的特点,把形、声、色、情融为一体,拉近时空的距离,使幼儿有身临其境的体验[2]。比如,有一位优秀教师的教学行为即是如此:幼儿入园后,教师说:“今天来了许多小朋友,让我看看是不是每个小朋友都有椅子坐了?”然后指一位小朋友指一把椅子,不范用对应的力一法检查是否都有椅子坐;分发毛巾、杯子、新图书之前,先让小班儿童感知它们的数量是“许多”。再让幼儿在分发毛巾、分发杯子放杯子、分发新图书放回新图书活动中,感知“许多”可以分成一条一条(一只一只、一本一本),而一条一条合起来又成了许多,理解“1”和“许多”的关系。(2)教学材料生活化。在幼儿数学教学中,教学材料是幼儿了解、认识、感悟数和数学知识的重要内容,生活化的教学材料无疑更有利于幼儿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数学是一门有趣而又富有探究性的学科,幼儿在数学学习、探究的过程中,逐步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增长相应的“探究”能力,获取一定的数学知识。无论是幼儿学习数学兴趣的提高、“探究”能力的增长,还是数学知识的获得,这些都需要幼儿借助一定的材料尤其是生活化的材料,这是幼儿建构初步数的概念的必要条件。
二、生活化教学在幼儿园数学教育中的应用途径
(一)区角活动的游戏情景中,提供材料开展数学活动。
新课程强调环境创设。区角活动的游戏情景应配合主题创设环境,为幼儿提供可展开探索的操作材料,且材料的提供要体现层次性和阶段性,让幼儿通过对材料的摆弄和操作,充分地感知和体验。如开展小班主题活动“娃娃家”时,可以在区角活动中提供材料,创设“娃娃家”的游戏环境,让幼儿在游戏中通过分发碗、勺,整理物品等活动,理解“1”和“许多”一一对应”等数概念,发展幼儿分类和比较等数学能力。在提供物品时,教师可以先提供一样多的物品,再提供不一样多的物品,逐渐提高要求。在分类活动中教师提供的材料可以从给动物分食提供具有暗示性的分类活动开始,逐步增加分类维度,促进幼儿分类能力的发展[3]。
(二)重视幼儿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培养
在我们新的《纲要》里面,关于数学的目标是这样描述的:有好奇心,能发现周围环境中有趣的事情;喜欢观察,乐于动手动脑、发现和解决问题;理解生活中的简单数学关系,能用简单的分类、比较、推理等探索事物;愿意与同伴共同探究;关心周围的生活环境。这些目标也恰恰说明了数学教育更注重与生活密不可分的情感,而情感作为幼儿认知发展的推动力反过来又将促进认知的发展。所以,我们在将数学融入幼儿生活的同时,也应该重视幼儿情感、态度的培养。
第一,关注幼儿良好情感体验,抓住幼儿的兴趣点。兴趣是一种积极的情感唤醒状态和认识倾向,是人们从事各种活动的内在动力。当孩子对某一事物具有兴趣时,往往可以激发起他们的主动性和潜在能力。在工作中,我们会发现,孩子们常常会遇到自己关注的问题,这些问题往往是幼儿十分感兴趣的,例如:吃饭时,分的肉是不是一样多?晨间锻炼谁的沙包投得远?大家鞋子谁大谁小?去超市怎样才能很快找到自己想买的东西?……我们可以利用幼儿关注的这些问题进行专门的数学教育,引导孩子对这些问题进行探索,启发他们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解决这些实际问题,让他们不仅感受数学的巨大作用,也能体会成功的喜悦[4]。
第二,建立平等和谐的师幼、同伴关系,营造平等、宽松、愉快的探究环境。幼儿心理研究表明:只有在绝对平等、宽松的环境中,幼儿心理才会完全放松,思维才能开阔,潜能才能得到最大的发挥,所以我们要与幼儿建立良好的情感关系,让孩子在不断地与老师、同伴进行积极的情感交流中,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从而真正喜欢“数学”。
(三)拓展学习整合生活――让幼儿“思”起来
《指南》的 “一日生活皆课程 ”理念引领着我们树立“整个世界就是孩子的课堂”。在一日活动过程中,主题背景下各领域的教学内容是相联系的,因此,在数学生活化的实践中,将数学知识渗透到其他各领域中,进一步拓展了数学生活领域,目的不外乎是扩大幼儿视野、提升幼儿立足点,注重科学性、加强实践性,让幼儿在“感悟”“体验”中真正地思考起来。
例如,课外延伸。幼儿非常喜欢户外活动,兴趣远高于室内活动。可将抽象的数学内容与直观的户外游戏进行优化整合,如:数学活动“认识圆柱体球体”后,我们将它延伸到户外,投放了茶叶筒、塑料杯、拖拉玩具等的实物材料,组织游戏《滚滚看》,让幼儿尽兴地玩。教师则有目的地引导幼儿看看什么会滚? 怎么滚?幼儿在进一步感知球体和圆柱体滚动时的不同感觉,进而积累数学经验。
三、结论
幼儿数学教育生活化,要求教师善于创设、发现和利用生活化的数学情景,利用幼儿熟悉的生活情景开展活动,使幼儿对数学有一种亲近感,感到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关联,感到数学与生活同在,并能学习运用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生活问题,从而进一步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数学思维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灿亚.基于“生活”的小班幼儿数学教育活动的策略[J].浙江教育科学,2013,02:53-54.
[2]张毅.对幼儿教师开展幼儿数学区域活动指导[J].教育教学论坛,2013,26:267-269.
关键词:幼儿教育 游戏 体验生活
一、当前幼儿教育的现状
当前的幼儿教育相比较之前的幼儿教育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善。从幼儿本身而言,教育已经从简单的学习、教导,变成了一系列的幼儿教育方法。幼儿教育的内涵和核心思想也得到了不断提升,在学习国外先进经验的同时,我国对幼儿教育也有了属于“中国特色”的幼教文化和思想。
但是目前的幼儿教育,需要在一定程度上继续提升。目前的幼儿教育在游戏上的不足之处,有很多论文在此方面研究过,在此举一些情况,通过这些情况对幼儿教育现状进行描述。
1.幼儿教育中,游戏很容易变成教师安排、教师排演的一场游戏。
2.在时间和游戏开放度上,还有限制。例如,许多幼儿园采用的是教师安排时间,教师主导幼儿游玩时间等方式,只有在规定的时间内,幼儿才能接触一系列的玩具,显得十分被动。
3.一些农村幼儿园则认为,没有条件给幼儿提供一些更好的游戏和玩具,所以幼儿园管理中,经常忽视了玩具是来自于我们身边的。只要肯用心找,任何东西都可以成为幼儿感兴趣的玩具。
4.幼儿的主见不够大,尤其是在玩游戏时,选择什么样的游戏,什么样的角色,怎样玩,被教师规定了很多,这样使幼儿自由的天性被遏制,进而扼杀了其游戏的兴趣。
综上,幼儿在游戏过程中,仍然有很多的不适。时代在进步,随着幼儿教育的不断改善,这些不适最终会消除。幼儿教育中,关于游戏有很多理念需要学习和贯彻。在如下的内容中,将研究如何通过游戏对幼儿体验生活的方式进行提升。
二、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生活
喜好游戏,是每个幼儿的天性,沉迷于游戏,或许是所有人童年中最美好的事情。由于游戏的存在,可以让时间变得更加短暂,稍纵即逝,让生活充满了幸福的乐趣。
在游戏过程中,幼儿会通过高度的精神集中、超乎寻常的想象力,以及对自我未来角色进行思考,同时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一个属于他们的精神世界。而游戏,也可以使学前儿童的感知能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能力得到发展,情感得到宣泄,个性得到张扬。可以说,游戏是幼儿的一项义务,而且这项义务是非常曼妙而不可思议的。所以说,幼儿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不断地游戏,不管是独自一人在沙滩上挖坑,做沙雕,还是与同伴捉迷藏等,对儿童的成长都是必不可少的,可以说,一个幼儿一旦缺乏了游戏的滋润,就很难很好地生活。
所以,游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如何让孩子真正在幼儿园里玩得好,还是教师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
首先,游戏承载了太多重要的任务,所以,设置游戏的教师不可以仅仅通过个人喜好安排一场游戏,而需要孩子们真心地爱好此游戏,才可以进行。
其次,游戏的重要性,也代表了孩子们对未来的美好向往,对世界的摸索和探寻。所以,教师在游戏设置上,可以尽量保持多元化,不能仅仅固守在原来较少的一些游戏里,要不断发现新的游戏,在游戏里,设置越来越多充满美好元素的内容。
再次,可以通过游戏来让幼儿认识世界,通过现实世界的一些规律,来对幼儿们的游戏进行影响。比如,可以利用幼儿们感兴趣的一些道具,让他们自己赋予其特殊的意义,再加上教师对其的意义附加,就变成了一个很有趣的游戏。比如,一根竹竿,可以让幼儿们当“马”骑,一个人骑完下来,朝另一个人击一下掌,换人骑竹竿,这就叫做古代的“驿站”。教师在设置游戏时,完全可以把现实生活中的一些规则、方法附加到游戏中,让幼儿在游戏里了解现实的规则。
最后,幼儿教师应该将游戏的设置当成每天的必备课程。游戏设置有时并不需要绞尽脑汁,而需要一些想象力,幼儿最喜欢新奇的游戏,而在不断地开发新游戏的过程中,幼儿会发现自己更喜欢的游戏是什么;通过时间的检验,教师也可以发现最适合幼儿的游戏。
三、将游戏感受寓于幼儿的生活中
在本节中,主要通过一个例子来分析如何将游戏感受融入到幼儿生活中。
对比一些过去的游戏,比如老鹰捉小鸡、丢手绢,这些经典游戏为什么会经久不衰,原因就在于,它们有深意,通过这些游戏,可以让幼儿懂得合作的重要性,以及交往朋友的重要性。
本例中,设置的游戏主要是让幼儿懂得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例如,让幼儿分为两队,一队扮演路人,一对扮演交通警察。在游戏开始后,扮演交通警察的队伍中出一个举红黄绿三种灯的人,接着让扮演路人的一队人按次序通过“马路”,背对“灯”,这时通过另一队的三种手势的演示,在幼儿看过之后,决定走还是不走,如果做错了,就要去扮演维护“交通”秩序的人,直到下一个做错的人来替换。
在这个游戏中,幼儿可以通过游戏规则,了解到交通规则的重要性,在不断地游戏中,培养幼儿的应激能力,最后,在不断地确定、否定中,理解究竟什么是交通规则。
这个游戏完全模仿了现实生活中的情况,所以其他游戏的设置也完全可以按照这个来。通过让学生对生活的感知,在游戏中培养其成长、成熟,对社会的熟悉。
总之,从幼儿游戏入手,分析游戏本身的重要性,以及生活对于游戏的重要性,通过对游戏内容的不断促进、改善以及提升,让教师可以想出更好的游戏规则,让学生自由、快乐地进行游戏,是教师的本职工作。只有在幼儿玩得满意以后,教学才能真正达到让学生快乐成长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让幼儿在游戏中快乐成长. chinajiaoan. cn/you5/onews.asp?id=2639.
【关键词】师爱后进生培养
众所周知: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集“传道、授业、解惑”于一身,担当着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重任。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用爱来管理班级,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无形而又巨大的力量。
1.爱的教育
“以人为本,以爱育人”是我校的办学理念。生活中不能没有爱,教育更不能没有爱。我们的教育对象都渴望得到教师的爱,因此,我们要给予他们父母、朋友般的爱。
1.1爱要不宠。自从我踏上讲台,就十分信奉这样一句话:“宁可让学生不懂事的时候责怪我,而不要让学生懂事后责怪我。”这就是“严”的前提下的真正的爱。对于班上的同学公正、公平的对待,不要给个别的学生因特殊原因,可以享受特权,不思过错,骄傲自大,可以说,这对他们本人今后是相当不利的,这不是爱,是宠是害。
1.2爱不失衡。“爱优生是人,爱差生是神”。我们教师虽不是神,但就具有这样的胸怀和追求。对于学生,哪怕是后进生,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重视,关心和平等对待,他们就自然觉得老师的可亲、可敬,进而相信、听从你的教育。
2.爱对学生个性培养
老师的爱,会给学生带来无限的幸福和快乐,增强他们对老师的信任感和依赖感。只要做到这一点,师生之间的信任桥梁就架起来了,学生就会愉快的接受你的思想,即便是严厉的批评,他们会理解为老师是出于对他的爱护才这样的。你的要求就可以轻易化为学生自身的需要,师生互相交融、产生共鸣,学习的动力自然而然也就产生了,管理班级也就容易得多了。一个经常受到老师关爱的学生,不仅可以形成生机勃勃对人生感到有意义的愉快的个性,在其中感受到了爱,陶冶了良好的情感,还可以让学生以高尚的情感去对待别人,从而形成了团结、友爱的优秀品质,进而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相反,一个经常遭到老师不应有的否定的学生,他在情感上的遭遇就可能成为他以后发展中的不利因素,导致他们对所有的人和事产生反感,甚至愤世嫉俗,产生抵触情绪。所以教师对学生的爱,能在学生身上产生巨大的心理效应,对学生良好的个性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爱对学生自尊心、自信培养
关键词:多媒体;优化;科学教育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是指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身的活动,对周围物质世界进行感知、观察、操作来发现问题,寻求答案的探索过程。在《新纲要》中也明确指出了“要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发展认知能力”。而多媒体教学以其强大的表现力、感染力和吸引力深受老师和孩子的喜爱。它可以冲破时间、空间、微观、宏观的限制,生动、形象、具体地表现教学内容,以声感、色感、动感直接作用于孩子的感官,有利于调动孩子的情感,促使幼儿积极地参与科学教育活动。如何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优化科学教育活动,我进行了一些尝试。
一、发挥多媒体优势,激发参与活动兴趣
“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多媒体教学恰恰能有效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孩子们往往会被多媒体画面鲜艳的色彩、或动或静的景物、或有趣或紧张的情节吸引住,从而进入一种自觉的学习状态。如中班科学《巨大的火球太阳》,教师把天文学家用天文望远镜拍下的照片做成课件,让幼儿一起观看。太阳一直在燃烧,是一个大火球,没有人、没有水和没有动植物。上面一片火海,能放射出热量和光,人和航天飞船都不能靠近它。这些眼睛不能看到的现象,完全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将这一切尽收眼底。不但如此,多媒体技术还能让孩子在冬天看到青蛙产卵、受精、发育、成长,在夏天观察蛇的冬眠。在课堂上看到千姿百态的动物界,远古绝迹的恐龙,南极活泼的企鹅,海洋里凶猛的鲨鱼,犹如身临其境。这便是多媒体教学手段所特有,是其他教学手段所难办到的。
二、适时放映课件,提高幼儿的学习效率
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直接形象地再现客观事物。它的主动性、趣味性本身就能吸引孩子的注意,调动学习积极性,这些教学手段以其多样化的信息作用于孩子的多种感官。因此,在教学中适时放映多媒体课件,以音、形、像强烈地吸引着孩子,充分地利用听觉和视觉去获取知识,使本来比较抽象枯燥的内容学起来感到容易。如在中班科学《各种各样的鱼》中,采用边教边看多媒体课件的方法,可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多媒体课件所显示的各种鱼的形态、运动、摄食等情况都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使孩子犹如潜入水中亲身进行观察。鱼类各种的外形特征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使孩子较快地理解并掌握了鱼类的有关知识。例如大班科学《千姿百态的睡姿》中,请幼儿逐一欣赏课件。各种动物的出现方式不一,有的用动物的叫声、有的用滑稽的配音。出示主画面后,请幼儿先想想这种动物是如何睡觉的,并进行表演。幼儿表演完后,再请幼儿观看正确的答案,并模仿正确的睡眠睡姿。(幼儿可随意选择动物)然后我将幼儿分成男女生进行趣味知识比赛,请幼儿用连线的方法指出各种动物是如何睡觉的,同时巩固词汇:缩、倒挂、趴等词。当幼儿连对了,电脑就会奖励幼儿一个笑脸娃娃;连错了,电脑会鼓励幼儿再连一次,直到连对为止。比赛结束后,两队比一比看哪队积的笑脸娃娃多,就获胜。在这种愉快的气氛中,孩子们对动物的睡姿有初步的了解。
三、运用媒体组合,增加感知的“可见度”
多媒体教育手段有利于化小为大或化大为小,化静为动或化动为静,突破微观和宏观、静止和运动的限制。在科学活动中,有些可以通过实验、演示、参观等活动直接提供有关事物的感性材料,但是由于条件的限制,大量的内容是不能直接向孩子提供感性材料的。例如有些内容需要观察的时间很长,如青蛙的生长过程,蝴蝶的生长过程等等。对于幼儿园的孩子来说,由于是随机观察,所获知识是零散、松散的。而将观察内容做成多媒体课件后,在幼儿欣赏的同时,帮助幼儿回忆自己观察青蛙宝宝的每一时间段的情况,加深了幼儿的观察印象。通过活动,使幼儿对青蛙宝宝的生长过程有了系统的了解,帮助他们建立了完整、正确的认知结构。又如有的观察内容过小,不易清晰地看到。若用摄像机摄录有关蚂蚁生活的录像,虽然仅短短的几分钟,但生动的画面,一下子把幼儿带入了蚂蚁真实的生活中。
总之,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利用多媒体的特有优势服务于教学,为幼儿提供多样的外部刺激,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提高学习效率,以保证各种媒体都能发挥最佳效能,从而真正做到促进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参考文献:
[1]王春香.发挥多媒体的优势,优化语文课堂教学[J].学周刊,201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