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扩展训练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说课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五册87-88页例3,并且完成做一做和练十二1-2题。
2.教材分析:这个例题是含有两个已知条件两步应用题。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简单一步应用题的基础上,又在四册和本册教材中学习了三个已知条件两步应用题,之后进行教学的新知识。两步应用题是本册重点内容之一,同时它在应用题教学中又占有重要地位。在两步应用题中,连续问是基础,三个已知条件是过渡,两个已知条件是重点。例3是学生首次接触的两个已知条件两步应用题。它应当是重点中的重点,为此给学生造成显明、深刻的第一印象是十分必要的,科学、合理地设计好本节课显得尤为重要。
3.教学目的:根据大纲精神和教材意图确立如下三个教学目的。
(1)通过多(少)几求和,几倍求和(差)应用题的解答,使学生初步认识有两个已知条件两步应用题的结构,初步学会这类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进一步加深对两步应用题的理解。
(2)通过条件变换,知识迁移,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推理能力和求同思维、求异思维能力。
(3)通过本节知识学习,向学生渗透事物间是有"联系的"、是可"变化的"、"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教学重点应当是;有两个已知条件两步应用题的解题方法。两个已知条件,其中一个条件在解题中用两次学生很少接触是教学难点。教学关键是正确分析数量关系找准中间问题。
二、教法和学法
根据本节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认知水平,主要采用如下方法。
1.运用迁移规律、比较的方法进行启发诱导式教学。
2.运用线段图、讨论、总结等方式和解题思路分析,激发主体参与意识,调动主体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以深化学法训练。
三、教学过程设计
本节教材编者是按照:复习-例题-想一想-做一做-练习题为一个完整的知识系列或是教学过程安排的。其中每一环节均有其自身的侧重点。复习的目的在于迁移引新,例题的目的在于探究解题思路,想一想的目的在于扩展知识,举一反三,做一做的目的在于内化知识、强化能力、训练思维。因此教学过程设计五个环节。
(一)复习旧知,抓迁移。
用复习题引入新课。这一复习题是本节知识的生长基础,要有意识地把复习题向例题导入。为此分四个层次完成复习题。
1.出示复习题:"饲养小组养10只黑兔,16只白兔,一共养兔多少只?"并出示符合题意的兔子彩图,目的在于引起学生兴趣、注意力和理解题意。
2.独立解答本题(指名板演),同时教师画出复习题的线段图。这个线段图主要为新授作伏笔,同时也从不同角度理解题意。
3.共同订正复习题。
4.变条件、抓迁移。如果把"16只白兔"改为"养白兔比黑兔多6只"应当怎样算?因为复习题学生都顺利完成,而经此变化学生便会达到"欲罢不能"的程度,会极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就此激情入境导入新课。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两个已知条件两步应用题"。并简单提出学习要求。(略)
(二)探究新知抓思路。
这一环节是落实教学要求的中心环节,通过启发诱导、分析比较、推理判断和线段图的直观理解,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及探究例题的解题思路和解答方法。
1.出示例3:"饲养小组养10只黑兔,养的白兔比黑兔多6只。一共养多少只兔?"
2.指名读题,并找出已知条件与所求问题。
3.比较例3与复习题相同点与不同点。意在理解题的结构和数量关系。
4.讨论:
(1)参照黑板复习题的线段图想一想例3的线段图与它会有哪些相同和不同地方?
(2)谁能把复习题的线段图改成例3的线段图?让学生参与画图活动,培养画图能力,并实现图形的迁移。
5.学生改图,教师适当帮扶。以上几步旨在理解题意和理解数量关系,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意识,形成能力。
6.借助线段图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抓解题思路。
(1)教师指图说题意。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理解题意。教师要指出图中四条线段,五种数量及其包含的与所求有关的两层数量关系。
(2)分析数量关系、抓解题思路。①要求一共养兔多少只,根据题意必须知道哪两个条件?为什么?②根据已知条件能直接算出共养兔多少只吗?为什么?③根据什么条件可算出白兔的只数?以上几步是按分析法训练学生分析数量关系,寻求解题思路。下面两步用综合法进行解题。④想一想应先求什么?为什么?怎样求?学生口述算式:10+6=16。⑤所求问题是否求出?为什么?应怎样求?学生口述算式:10+16=26。
7.学生看书消化例3,并完成例3中的填空,提出不懂地方。
8.让学生用分析、综合法口述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同时师生共同把黑板例3补充完整。
9.小结例3。
(1)共同总结解题方法:①先求中间问题②再求所求问题③根据数量关系求出中间问题是解题关键。(2)抓难点。例3"10"用了两次每次意义一样吗?为什么?
(3)强化审题。比较复习题与例3都有两个已知条件为什么有的一步计算,有的两步计算?
(三)联系比较抓扩展。
完成"想一想中的两个问题。主要联系例3变换条件,进行比较,使静态知识变成动态知识,使单一知识点变成知识链。从而合理扩展知识,实现举一反三。通过例3完成了四个方面知识教学,"想一想"扩展两方面内容,因此分两层进行教学。
(1)看书中第一题该怎样想?怎样做?①学生试着改题。②出示改好的题。③对比例3找出联系和区别。④学生说思路和方法。⑤独立完成并共同订正。
(2)出示第二个问题,问该怎样解答?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偏重中下生。指名回答:每步算什么?为什么这样算?师生共同回顾上两题,联系例3回答:1.变化的地方是什么?2.没变化的地方是什么?
(四)练习巩固、抓内化。
这一环节是内化知识、训练思维、培养能力、掌握解题思路、形成技能的重要环节,是实践的环节。
(1)求同思维内化知识。完成"做一做"两题。一题是培养审题能力,如何确定用一步还是用两步运算。二题是巩固几倍求和。
(2)变式思维拓宽知识。完成练十二前两题。一题是逆向思维拓宽知识。二题是几倍求差,是本课、扩展的第四方面知识。可比照"想一想"解答。有余力的学生可尝试改变本节做过的问题。
(五)全课总结、抓规律。
课堂过程实质上是按照认识--实践--再认识的过程进行的。全课总结是再认识的过程,是认识的升华和飞跃,时间虽短却起到画龙点晴、概括规律的作用。
关键词:初中英语 阅读能力 方法
《中学英语教学大纲》中规定:中学英语教学要“侧重培养阅读能力”。因此培养阅读能力越来越被广大中学师生所重视。有调查研究显示,初中生运用英语阅读策略的频率不高,他们只是有时使用英语阅读策略。在研究的20项策略中,只有自我管理、自我鼓励这两项策略是初中生经常使用的。所有策略中分值较低的是总结、记笔记、翻译、预先组织、演绎和自我评价策略等。究其原因,其一,初中阶段在统一考试中很少出现和“记笔记”“总结”相关的题目,而学校的教育在考试的指挥棒指导下,可以预料到学生会很少使用这两种策略。其二,教师忽视了对学生进行总结和记笔记策略的训练,学生缺乏总结和记笔记的技能和技巧。其三,受母语的影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为了更好理解文章内容,喜欢将文章逐字逐句地翻译成汉语。其四,学生缺乏反思能力。最后,学生很少有自己的课外阅读计划,英语阅读量不足。笔者就国内初中生阅读教育现状和策略,谈谈如何快速有效地提高初中生英语阅读能力。
1.重视课堂教学,提高学生英语阅读兴趣
(1)注重课堂阅读前、中、后的教学
课堂是学生获得英语知识最重要的地方。利用阅读课教学指导、培养学生循序渐进的阅读能力是一个很重要的教学手段。钱燕老师认为阅读前,教师先教一些较难的单词或词组或有碍课文意思的单词或词组。而后介绍一些跟阅读内容相关的一些背景知识;然后根据文章标题、插图或利用简笔画等引导学生预测文章内容。徐金璐老师以5个步骤开展学生阅读教学①准备。教师让学生讨论阅读策略的使用,学生就阅读习惯、阅读中存在的问题、策略使用交换意见。②呈现。教师以课文为例,清晰教授何时、如何使用认知、元认知阅读策略。③练习。给学生一定的策略练习,以供其运用所学的策略。④评价。让学生讨论和评价策略的使用。⑤扩展。发展学生将已掌握的策略应用到新的学习活动中。
(2)阅读教学方法多样,激发学生兴趣
中学生的学习动机往往呈现非明确状态,因而其学习兴趣显示出一定的波动性,这就需要教育者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使其学习动机趋于明确和稳定。培养阅读能力应首先从培养阅读兴趣做起,要把握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传统阅读教学缺少生机和活力,不易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韩艳敏老师优化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参与意识,创造学生参与的机会,老师在讲适合学生表演的课文时,先让学生把课文改编成剧本,然后在班上选导演,再由导演招演员,阅读教学时应把读书的时间还给学生,先给学生指明学习的方向,再让学生自读自学,最后让学生展示自学过程中的问题。遇到比较简单的课文时,可以让小组合作设计一个教学过程。
巩固教学阅读文章,教师可向学生提供一些关键的句型、词组等并让他们复述文章;有时也可采用填空、图表等方式巩固文章。加强学生们对重要单词、词组以及句子的记忆,为全面提高英语打下基础。
2.扩展学生阅读,培养良好阅读习惯
(1)精选学生课外读物,扩展阅读能力
广泛的阅读不仅有利于学生扩大词汇量,丰富语言知识,开阔视野,开拓思路;还有利于学生了解英、美等国的文化背景、生活习俗、思维习惯及英语特有的语言表达方式,从而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英语运用能力。教师应为学生提供一定量的适合他们英语水平的课外读物,要求学生阅读,以帮助他们扩大词汇量,提高阅读速度,培养自学能力,同时可以辅助课堂教学任务的顺利和全面完成。
(2)培养良好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
习惯是一种长期养成的比较巩固的行为或动作的特殊倾向,良好习惯的养成有助于阅读能力的提高。教师也应在阅读的内容、感想等方面多与学生进行交流。这样,学生的阅读得到老师及时的指导,并让学生发现阅读的快乐,感受到阅读对于文化积累的重要作用,从而长久地保持下来,就会形成良好的习惯。教会学生阅读考试解题方法也是提高学生阅读的关键:(1)浏览阅读任务要求,掌握阅读目的;(2)快速阅读掌握文章大意;(3)带着任务进行仔细阅读文章,捕捉相关信息(在阅读过程中,可用铅笔勾画一些重点);(4)最后要仔细核对答案。
总之,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需要经过长期的培养和训练。我们外语教师应在教学中不断总结自己和他人的经验,探索新的教学方法,通过多种有效的训练途径,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徐金璐.运用阅读策略使初中英语阅读课更有效[J].时代教育,2009(10):163
2.钱燕.浅谈提高初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策略[J].科教园地,2009:250
3.韩艳敏.浅谈初中英语阅读教学[J]考试教研,2009(10):82
每次数学考试结束,常听到一些学生说:题目我都会,就是好几道没做出来,或者说时间不够用。研究一下他们的答卷,再和他们交谈一下,发现他们的思路是对的,但准确性差,做题慢。显然“做不对”“做不完”的根本原因就是计算、化简能力差。
如何培养学生的计算化简能力,是中学数学教学中值得认真研究的问题。本文谈谈几点肤浅的看法和体会,仅供参考。
一、对学生化简能力的基本要求
通览中学数学课本,计算、化简二词出现频繁。但什么是计算?什么是化简?计算和化简的要求是什么?二者有什么关系?有什么异同?课本上没有说明。这对计算、化简的教学和培养学生计算化简的能力是十分不利的。教学中应当想法弥补。我认为对学生计算化简能力的基本要求是:
1.明确计算和化简的意义
计算是在一定的数域中进行的,中学数学对数域进行了两次扩展,先讲有理数域,再扩展到实数域,后来扩展到复数域。在各个领域中进行计算所用的法则是一致的,但对最后结果的要求是不同的,因此,无法给计算下一个通用的定义。化简和计算的基本意思是一样的,只是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我们常常用“化简”来代替“计算”这个词。但是因为字母与数字或不同字母在一起运算的得数写不出来,所以只好把字母、数字连同运算符号统统写下来作为得数,只不过要根据已学过的知识尽量写得简单一些。显然计算和化简有着同样的要求,只不过在最后结果里用相应的最简式子取代数字而已。
2.明确计算和化简对结果的要求
按精确度来分,计算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精确值的计算,一种是近似值的计算。除特殊声明外(如指出精确度),一般均按精确值计算。精确值计算的结果,在有理数域里必是一个有理数,在实数域必须是一个有理数与几个无理数的代数和,在复数域里则是复数代数式或三角式的标准形式。对化简问题则要求结果“短”一些,“少”一些,能合并的一定要合并,能约分的一定要约分,运算符号、字母尽量少,括号一般要脱去,这就是化简意义的由来。
3.计算要合理、准确、简练、迅速
要善于根据题目特点恰当地选用各种运算律(如,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分配律等)选取最简捷的方法进行计算。计算要合理、准确、细致并掌握多种检验方法,树立自信心,养成准确无误的习惯。
二、培养学生计算化简能力的基本途径
1.加强数学基础知识的教学
要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首先要使学生扎扎实实地学好数学基础知识。例如,分式的加减法是比较综合的知识,有的学生就死记硬背老师总结的解题步骤,结果遇到稍有变化的题目仍然做不好。有经验的老师常常把力量放在狠抓有关基础知识的教学上,使学生对题目中涉及的每个基础知识都学得扎实,这时只要引导学生找出一个正确的思路就行了。
2.要引导学生发现解题规律
课堂教学过程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学生巩固旧知识、探索新知识的过程。教师在解题时不仅要为学生做计算化简的示范,而且还要及时引导学生发现总结解题规律。通过总结解题规律,自然引导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这样做不仅可以加深印象使学生记得牢固,还可以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生独立的思考能力。
3.加强学生计算化简能力的训练
学生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必须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训练。要经常通过口答或板演训练学生的口算心算能力,培养其选择简捷算法的自觉性。在课外作业中要严格要求学生按规律用简捷做法做题。如,做计算题要考虑先化简再计算,做求值题要考虑先将已知和所求的式子化简再求值,证恒等式也要先从化简着眼,从而自觉积累化简的经验,提高技能。
4.及时剖析问题,推荐好方法
学生在做题时时常“走弯路”,做无用功,而对题目的简捷做法和计算规律的发现与巧用却视而不见,所以,要引导学生找出问题总结经验,对深入理解知识进一步提高能力,无疑大有好处。从剖析问题和剖析举荐好的解题方法,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提高学习兴趣,从而变得更加聪明。
【关键词】运动训练学;理论体系;展望;发展方向
运动训练学理论体系的建立经过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前苏联、德国和美国的训练学者们经过大量的实践,建立了一系列的理论体系,他们将自己的理论及时应用到实践中去,推动了竞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同时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他们及时总结,结合当时最先进的生物、化学、力学知识,对于训练进行科学的指导。在不断的总结和完善中,运动训练学的理论体系初步成型了。
一、运动训练学发展概况
1.国外运动训练学理论体系的形成过程及发展方向。国外运动训练学理论体系的形成过程经历了4个阶段:起源阶段约在19世纪末,代表作品为《运动员的基本训练》(英、美),《田径》(德国),在这一时期,人们表现出了有目的的探索运动训练规律的兴趣。专项训练学建立阶段是在二战结束后,有关训练科学的研究逐渐从简单的实践经验总结和介绍,发展为对运动训练规律的揭示和应用。这一时期的主要成就是把医学成果运用到实践中。训练学萌芽阶段是在20世纪60年代,专家们提出了运动训练计划的制定、训练过程的控制等问题,并首次使用技术、战术等概念研究有关训练和比赛等问题。训练学学科建立及发展阶段的标志就是1964年哈雷正式出版的《训练学》一书,标志着训练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成立,并有力推动了世界竞技体育的发展。
此外俄罗斯著名学者列·巴·马特维耶夫教授的《运动训练原理》、《竞技训练理论》,美国著名学者福克兰、杰克逊的《运动训练原理》,雷纳·马丁发表的《心理机能训练指南》,加拿大学者博姆帕德《运动训练原理与方法》等一批学者的论著,对构造《运动训练学》学科的基本框架起到了坚实的奠基作用。
从整体上看,世界范围内的《运动训练学》学科的发展始终沿着两条途径向纵深领域发展。一条途径是站在竞技运动的不同侧面上,探索运动训练的基本规律。另一条是站在竞技运动的整体高度,探索运动训练的基本规律。前者的研究结果,使《运动训练学》的研究对象深入到了不同年龄、不同性别运动训练过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研究内容具体到了训练手段的设计等;后者研究的结果,使《运动训练学》的研究对象拓展到了包括运动训练一般规律在内的整个竞技运动的一般规律,研究内容拓展到了运动竞赛的系统等。目前国际上对《运动训练学》学科的扩展和充实正是通过这两条途径实现的。
2.我国运动训练学的发展概况。在我国,从50年代起全面学习苏联训练理论,到60年代后提出了“三从一大”的训练原则,80年代起,引进多国的训练理论,逐渐构建我国的训练理论体系。1981年在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训练学分会和北京体育学院等单位的支持下,由过家兴教授牵头,经过2年多时间的努力工作,终于完成了我国第一本《运动训练学》专著。该专著的问世标志着中国运动训练学的理论体系初步形成。由于现代竞技运动的飞速发展和运动训练理论的深入研究,目前的《运动训练学》学科的内涵和外延也在不断的扩展或浓缩。1983年我国学者田麦久在对主要竞技项目进行科学分类的基础上,提出了在一般训练理论与专项训练理论之间建立一个新的理论层次的构想,于1990年发表了《项群训练理论及其应用》的论文,继而出版了研究专著(1998),分别阐述了依不同主导竞技能力而划分的8个项群的训练特点,使运动训练的理论体系更趋完善。这是我国运动训练学界对运动训练学理论建设的重要贡献。
二、运动训练理论近年来的发展趋势
1.项群训练理论更加深入的发展。项群训练理论的创始人田麦久2003年在“我国运动训练学理论体系的新发展”一文中以“复合主导竞技能力”取代单一主导竞技能力作为标准,对部分项群的主导竞技能力作了更为准确的表述,进而对部分项群名称作了调整(见表1)。
表1:主导竞技能力的项群划分的调整
此外,田麦久还阐述了“多标准多维度的项群组合”的概念。他指出,“经典的项群训练理论中”,主要以运动员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运动技术的动作特征和运动成绩的评定方法为3个分类建立起了3个主要的分类体系。而实际上我们应该认识到,因为有无穷个分类标准,项群体系的划分从理论上来讲也是有无穷个标准的。所以在我们的研究过程中,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建立新的项群体系,进行相应的研究。如在“持拍隔网对抗性项群男选手基本单元竞技过程的运行模式”一文中,用“持拍隔网对抗性项群”这一名称概括了乒乓球、羽毛、网球3个手持球拍进行比赛的项目。又如“陆上同场对抗性项目集体球类项目”的名称,就排除了水上、冰上的同场对抗性集体球类项目,只包括足、篮、手、曲4个项目了。总之,我们在实践过程中和我们在进行分析组织训练活动当中,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按照多个标准,多个维度组织相应的项群进行研究。
2.运动训练的微观层次上的研究。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学者认为,由于以往的运动训练学研究注重在宏观和共性面上的研究,因此随着运动训练实践的发展,运动训练学并不能很好的解决实践中的问题。因此,现在一些学者致力于运动训练学的微观层次的研究,更加深入地研究和解决各运动项目及其小项的训练特点、训练方法、选材特点等问题。
3.重视研究影响训练和比赛的社会学因素。竞技体育的组织和发展都受着社会学因素的强有力的影响。这些因素对于竞技体育的影响是重大和深远的,主要表现在对运动训练体制、运动员培养系统、竞技体育的发展方向上、体育职业化、市场化对运动训练所产生的影响等问题。以前关于这些方面的研究较落后,因此,他们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内学者所关注的问题。
4.运动训练学理论向竞技体育学理论的扩展。运动训练是竞技体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们实践活动的不断丰富,科学研究的不断发展,运动训练学理论也在逐渐向竞技体育学的理论扩展。竞技体育的主体活动是运动员的培养、训练及参赛的过程,沿着这一轨迹进行思考和设计,竞技体育学应该包括运动选材学、运动训练学、运动竞赛学及竞技体育管理学,这4个学科应该说是构成竞技体育学理论体系的主体学科群。
三、结束语
运动训练学体系的建立经过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它是众多专家学者智慧的结晶,也是人类不断认识世界,挑战自我的成就。在日益严谨的理论体系下,竞技运动的成绩取得了大幅度提高。同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认识的不断深入,对原来理论体系的质疑和完善也逐渐多了起来。相信通过专家学者和广大体育工作者的努力,运动训练学体系一定会越来越完善。
参考文献:
[1]曹景伟,席翼,袁守龙等.中国运动训练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3,18(2):43-50.
[2]过家兴.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
[3]刁志勇,刘海峰,祝.对传统超量恢复训练理论的再认识[J].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05,10(4):104-106.
[4]金健秋,刘强,杨克新.当代运动训练理论与实践对周期理论的质疑[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5,21(5):89-91.
[5]陈小平.运动训练的基石——“超量恢复”学说受到质疑[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16(4):3-7.
[6]茅鹏,严政,程志理.一元训练理论[J].体育与科学,2003,(14):5-11.
[7]田麦久.我国运动训练学理论体系新进展[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26(1):146-150.
[8]许琦,李昌军.俄罗斯训练学理论研究的现状与热点问题[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3,20(1):81-84.
[9]卢元镇.21世纪对体育社会科学的挑战与展望[J].体育科研,1997,18(4):3-5.
[10]郑念军.竞技体育理论体系的反思与构建[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0,17(3):6-8.
摘 要 在小学体育课中,开展足球教学活动,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的团队意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动作的协调能力,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心理品质。那么,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进行足球教学,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意识,促进小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鉴于此,笔者就从教学过程这一条主线给予分析和阐述,重点从如何活跃课堂气氛、在技能学习阶段和技能扩展运用,以及学习经验总结这些方面给予阐述。旨在提高小学体育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 小学体育 快乐 足球教学
在体育教学中,积极地进行足球教学活动,对小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意义。笔者就结合自己在小学体育学活动中的实践,提出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进行足球教学活动的看法。
一、在课堂教学中有助于活跃课堂教学气氛
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积极地进行足球教学活动,有助于活跃课堂的气氛。提高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比如在足球技术教学之前,教师可以采用一个有关的足球赛事展开教学活动。教师先拿上印有英国队的劳尔和巴西队的罗纳尔多这两个足球明星的海报,对学生说,谁知道这两个明星?谁知道这两个明星的足球轶事?教师一提醒,学生们马上就展开了讨论,纷纷发言,表达自己的见解,进而体育课堂教学的气氛就一下子活跃起来了。随即教师就将话锋一转,询问学生谁愿意来学习他们的足球技术?教师一席话一下子激起了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足球技巧的热情。在学生对足球产生期待以后,便为接下来的足球技巧教学活动铺垫了基础。
二、积极地展开足球技能的有效学习
有了活跃的课堂气氛,作为教师应该将这一气氛给予及时引导,将学生高昂的学习热情有目的地引向对足球技能的学习。作为教师可以提问:谁懂得关于足球的一些技能技术呢?学生们就七嘴八舌地回答:“运球、踢球、还有头球等等。”然后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总结归纳,不动声色地将足球的一些基本技术,比如假动作、停接球、运球、抢截球、掷界外球,以及顶球等这些动作技术向学生详细地讲解。并且由对动作的讲解进而引导对运球实际操作的教学活动。随即将学生分成四个小队,以比赛的形式看哪个组学习的好一些。教师边给学生进行示范动作,边讲解动作的要领。然后让各组在组内合作进行学习活动。在竞赛的氛围里,学生的学习热情被充分地调动出来,促进学生对足球动作的快速理解和掌握。
三、对技能有效地进行扩展运用训练
当学生已经掌握了足球的技术之后,为了进一步强化和巩固他们的动作,有必要对小学生足球技能给予扩展训练。教师就组织学生自己给自己预制一个球门,为了将球射进去,自己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如何让足球有效地射进去,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射球、传球、停球、运球的动作训练。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在学足球中进行玩耍,在玩足球的活动中学习一些知识,锻炼一些能力。这样的玩中学习,有利于小学生技能的提高。
四、对足球学习进行全面地总结
在足球快乐学习之后,有必要对对所学给予充分的总结,让学习活动上升到一个理性的认识高度。那么如何进行有效的总结呢?我们认为,在小学足球教学活动中,应该积极地体现三点。
其一点,学生的学习活动需要“玩”。为了激发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有必要将教学活动有机地渗透到学生的玩耍之中。让教学难点、重点在学生的玩中给予充分地解决。
其二点,学生的学习活动需要“活”。这里的活,一方面是对教材的灵活处理。毕竟教材是针对全体小学生的共性而设定的,在一些班级的个性层面上,每一个班级都有自己班级的个性特点。故而,教师在进行足球教学活动的时候,有必要对教材给予适当的选取,不一定要照搬教材,要体现对教材的灵活处理。比如在四年级的小学足球教学里,学生有其自身的特点,他们自控能力跟三年级相比已经有了极大的提高,如果还是像三年级一样进行教学活动,学生的训练量远远达不到,其教学目标无法得以实现。
其三点,在小学足球教学活动中,应该积极地体现出“信”。这里的信,实际上就是充分地相信学生。要充分相信他们在组织活动中的自我管理的能力。充分地相信学生,从另一层面上说,就是充分放权给学生,让他们在小学足球学习活动中充分发挥主体性,毕竟学生的技能学习需要他们自己去完成,教师不可能代替学生完成足球的技能学习。
五、对足球教学的反思
在小学足球教学过程中,为了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教师除了为学生积极进行示范动作之外,多采用学生合作的自主教学方式进行,给学生有充足的训练的时间。这样做,有助于让学生在玩中学习,在学习中玩。
另外,教师在进行示范的时候,必须用规范的动作来对学生进行教学,尤其是对动作中那些关键性的地方,讲解要透彻到位。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体育足球教学中,多采用活动的方式进行教学活动,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学习中充分地发挥学习的主动性,有助于小学体育教学的效率的提高,有助于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林榕.小学体育课足球趣味教法的探究[J].时代教育.2014.22:200,202.
[2] 李小娟.小学体育课运用情境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D].苏州大学.2010.
[3] 陆文龙.小学体育课运用游戏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D].苏州大学.2010.
关键词:强度分级;机能;系统;作用
1986年德国学者乌克里・哈特曼研究结果表明,赛艇优秀运动员在2000米比赛中,有氧代谢的比例占整个赛程的83%左右的供能特点,同时详细地介绍了训练强度按照生理学效果分级的方法,这是我国赛艇界初步涉及这个领域。1991年赛艇教练中文版《意大利赛艇国家队训练计划分析》介绍了赛艇采用生理学划分的无氧练习、氧运输练习、无氧阈练习、氧利用的练习手段。我国赛艇项目就是采用了上述生理学名称进行了训练负荷分析统计。该生理学名称对我国赛艇界的计划安排、训练手段和统计评估起到了统一和规范的影响作用。
本研究试图通过R・M孔茨的无氧、有氧周期性练习的能量与肌力测定特征分为4级的研究结果,探讨赛艇练习分级的主要生理学作用与效果,为了更好地提高控制训练过程,达到练习的目的清晰、操作简单、统计方便等方面,提供理论与实践的依据。
一、最大无氧强度练习5s-25s
1.生理机能与系统。这是中枢神经对肌肉活动的运动中枢发送强劲的冲动能力,运动中枢激活运动单位(肌纤维)的最大数量,即Ⅰ型、Ⅱ型快肌的数量。
2.作用。(1)提高无氧、无乳酸的最大功率水平;(2)发展最大力量水平;(3)发展肌肉内部、肌肉间的协调实效性;(4)对完善动作、技术具有决定性的意义;(5)扩展工作肌、磷酸肌酸能量系统的强度与代谢工作能力。
3.疲劳生理反应。中枢神经及运动中枢神经系统传递发放冲动的速度、频率减慢。
二、接近最大无氧强度练习25s-45s
1.生理机制与系统。混合无氧强度,具有前一个练习能量区域的一切特点,中枢神经、运动中枢神经的活动,CP的耗尽、氧运输系统的活动极大增强,为这个练习的能量保证起到了确定能量的作用,在练习过程中肺通气量增长很快,约有50%~60%(即60-80L)。
2.作用。(1)具有上一个区域练习的一切作用;(2)提高利用肌糖元、机体对ATP再合成的能力;(3)在肌肉、血液中乳酸堆积的情况下,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有效支配能力;(4)在进一步疲劳的情况下高效率地进行速度――力量运动,使心理的稳定性能力得到发展和提高;(5)提高动作、技术的稳定性能力;(6)提高氧运输的工作能力。
3.疲劳生理反应。具有上一区域疲劳特点,CP的耗尽及肌肉中乳酸的大量产生。大脑运动区能量补充不足。
三、次最大无氧强度练习45s-120s
1.生理机制与系统。有资料表明练习后乳酸浓度高达20~25摩尔/L,血液中的pH值降到7.0,血糖浓度明显提高到150%毫克,血浆中增长的儿茶酚胺和皮质醇达到很高指标。
2.作用。(1)提高有机体糖酵解供能的能力;(2)提高肌肉中肌糖元的含量;(3)提高肌肉中,快Ⅰ型、Ⅱ型肌纤维的收缩能力;(4)为混合代谢提供前提,扩展乳酸供能工作的延续时间,最长可达4-6分钟;(5)提高有氧供能展开工作的时间提前;(6)提高血浆中儿茶酚胺、皮质醇的含量。
3.疲劳生理反应。肌肉中,血液中的乳酸大量产生及血液pH值变化,血乳酸堆积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产生不良的影响,以及使肌糖元耗尽。
四、最大有氧强度练习3min-10min
1.生理机制与系统。这是所有有氧能力练习的基本部分,但运动肌的乳酸糖酵解能量供能系统的强度(最酸值)起到了主要作用。
在练习中随着工作时间的延长,有氧成分可达60%~70%。练习开始后1.5~2分钟,便可达到人体的最高生理指标,如心率、心收缩量、工作肺通气量、吸氧速度等方面。练习结束后血乳酸浓度可达15~25摩尔/L,不过这一点取决于运动员训练水平的高低、努力程度的大小和练习持续时间。
2.作用。(1)提高心肌能力,提高外周呼吸器官的能力,使循环系统的机能能力得到很好的发展(氧运输能力);(2)提高机体参与无氧代谢能量、能源的工作能力;(3)促进肌肉中的血液变化和代谢变化的综合发展;(4)提高机能能力的节省化和技术动作能量的节省化;(5)提高乳酸供能的扩展能力,即延长乳酸供能的持续时间;(6)提高血浆中儿茶酚胺、甲状腺素、皮质醇的含量。
3.疲劳生理反应。与肌肉中血液中的乳酸堆积的数量较多、工作时间较长、糖元的耗尽有关。神经细胞耐受内环境变化能力下降。
本研究通过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总结出各种时间段的负荷刺激的生理机制与系统、产生的作用与效果、负荷后的疲劳生理反应以及确定专项耐力水平组成的成分和需要完善方面。能够有效地帮助本人和本人以后在制订训练计划时,提供有效思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训练方法手段和内容,以及达到希望的目的和效果,提高训练控制能力的水平。
题 目
Revision
总课时
7
学 校
第九中学
教 者
于长保
年 级
高一
学 科
英语
设计来源
自我设计
教学时间
2011 11.29——2011 12.7
教材分析
本模块介绍了因特网的知识及与网络有关的词汇,系统复习冠词方面的语法知识和构词法
学情分析
学生们对本模块的网络信息内容很感兴趣,对于冠词在初中已略有掌握,学习起来不费力。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技能:1.学习与因特网有关的词汇
2. 培养学生的听说技能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个人及小组训练培养听说能力。
2 通过泛读训练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努力提高王侯将相的合作意识,在学习过程中,鼓励学生热爱科学,勤奋努力
重点
与网络相关的新词汇及其用法
难点
课文的理解及重点句型的掌握。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网络资源材料。
注:这是一章或一课的教学设计,一章或一课只写一个
教 学 流 程
分课时
环 节
与时间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
资源准备
评价反思
具
体
授
课
节
次
1
组织教学与提问2m
复习提问5m
新课讲解25m
知识扩展10m
总结练习10m
小结与作业
布置作业3m
师生问好
听写单词
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题意。
2. 学生回答问题。
3. 讲解知识要点。
总结重点,引导学生做练习
布置下节课学习
师生问好
板前听写
大声朗读
学生自主回答问题,整理学习笔记。
齐读
两人互问
通过本节课的提问让学生掌握关于未来的描绘
采用合作探究检测自己学习内容
学生能够用所学的词汇进行描绘
多媒体,影音文件增大课堂的容量。
注:这是一节的教学设计,主要写某一节的教学流程
板
书
设
计
板 书 设 计
1. too much + u.n much too + adj/adv.
2. It’s adj + for sb to do sth
3. a balance of
【关键词】审题 收集资料 列出提纲 扩展成文
One English writing class
Chen Beiyu
【Abstract】Through one English writing class, the author in this article has made a simple talk about the writing step and skill of the syllabus-type English writing. The syllabus-type written expression is one of the examining forms in the English entrance examination for college. Except for the writer’s general ability to use words, what is more important is that the syllabus-type composition can examine whether the writer has the flexible thought.
【Keywords】Examining topicCollecting informationListing syllabusExpanding to be a article
1.审题、收集资料。首先,作文的选材和写作题目既要符合新课标的要求,注意文化意识的渗透,也要与时代同步,与中国国情相吻合。因此,在平常的训练中,我尽量收集一些高中生感兴趣的话题,以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这次,我的作文题目是:
飞人刘翔
信息:1983年7月13日出生于上海。
身高1.88米;体重75公斤。
2000年8月加入国家队。
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以12.91秒的成绩赢得110米跨栏冠军。
喜欢上网和唱歌。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你对刘翔有什么样的期待?
题目一出,立刻引起了大家的兴趣。我给同学们五分钟讨论的时间,让他们在审题的同时,互相收集关于刘翔的一些其它信息,以便适当地添加在作文中。
2.列出提纲。我要求大家先将黑板上的中文信息译成英文句子。找几个同学把自己翻译的句子念出来,抓住有代表性的,然后当场给予讲评。以前两句为例:
LiuXiang was born in Shanghai on July 13,1983. He is 1.88 meters tall and weighs 75 kilograms.(我的评语是:简单句垒砌,写作技能不高,无加分因素)
LiuXiang was born in Shanghai on July 13,1983 and he is 1.88 meters tall and weighs 75 kilograms.(并列句表达,句子之间的关系较前紧密)
Born in Shanghai on July 13,1983, LiuXiang is 1.88 meters tall and weighs 75 kilograms.(运用非谓语动词短语凝结全句,较好)
Born in Shanghai on July 13,1983, LiuXiang, the Olympic and world champion, is 1.88 meters tall and weighs 75 kilograms.(运用同位语结构,对主语补充说明,不拘泥于中文提纲,好)
总结:Born in Shanghai on July 13,1983, LiuXiang, the Olympic and world champion, is of tall stature with the height of 1.88 meters and with the weight of 75 kilograms.
通过这个讲评过程,同学们不但开动脑筋积极思维,活跃了课堂气氛,增加了对英文写作的兴趣,而且通过黑板上呈现出的五个例句,清晰地、直观地感受到了什么是较复杂的句子结构。课堂上对句子的讲评不需要逐句进行,只需要找出最具特点的就行了。这个过程需要大概15到20分钟。
3.扩展成文。扩展成文是审题、列出提纲的最终目的,需要根据句与句之间的逻辑意义,调整顺序或适度增删,才能做到表达上的文理通顺、脉络清晰。就这篇文章,先让大家讨论它的写作顺序,同学们一致认为可以以时间为线索。确立了作文层次后,提醒大家注意过渡词、时态、主谓一致、名词有无复数、冠词的有无以及大小写、标点是否恰当等问题。用剩余的时间完成作文。我的学生用这种方式写的习作附在文后。
4.结语。《新课标》对中学英语教学,尤其是写作教学,提出了更具体、更全面、更高的要求,特别强调语言能力和语言应用能力的协调发展。笔者认为,在写作教学活动中,教学双方要深刻理解《新课标》对英语写作的新要求,既要重视把握写作的步骤和技巧,如审题、收集资料、列出提纲、扩展成文、检查修改和定稿等,还应介绍有关文体方面的基础知识,让学生逐步掌握常见体裁的语篇模式及写作技巧。只有坚持多写、多读、多练,才能写出内容充实、语言丰富、文字优美、行文连贯、过渡自然、表达地道、语域恰当的好文章,才能逐步提高学生书面表达能力,以适应高考的要求。
附学生习作:
Air Liu
Born in Shanghai on July 13, 1983, LiuXiang, the Olympic and world champion, is of tall stature with the height of 1.88 meters and with the weight of 75 kilograms. As an excellent athlete, he had played about one year for Shanghai Team before he was chosen to be trained in the National Youth Team in August, 2000. During his study in Huanan Normal University, he took part in the 2004 Athens Olympic Games and rose to fame as he took the gold medal in 110-meter hurdle race in a world-record tying time of 12.91 seconds. The Shanghaier has become China’s No.1 sports star since. In common with most young people, he enjoys singing and going on the Internet in his spare time. As one of his greatest fans, I hope he will show us a more fantastic Air Liu in the 2008 Beijing Olympics.
参考文献
1 陈东旭.《2007金太阳考案》.吉林文史出版社
一、案例教学法的含义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在案例中提出一种教育的两难情境,教师扮演着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通过鼓励学生参与从而达到自主探究目的的教学方法。透过此种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的意识,由此获得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五步“案例教学法”的操作
第一步:案例展示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通过感兴趣的案例去认识、思考和探究,并主动去结合课本,试图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是案例教学成功的重要前提。上课时教师利用五分钟左右的时间展示与本节课内容密切相关的案例,此案例既要体现政治课的时代性,又要贴近学生实际,反映教材内容,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加重要。”通过案例的展示,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并结合教材初步形成问题意识,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合作探究阶段。
第二步:合作探究
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家布鲁纳指出:“我们教一门科目,并不希望学生成为该科目的一个小型图书馆,而是要他们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学习是一种过程而不是结果。”未来社会呼唤具有个性和合作精神的人,需要创新和探究型人才。
教师通过分组把全班学生分成三组,每个组围绕一个问题进行讨论,并在五分钟之后以组的形式派代表发言。教师提问某一组时,其他组同学做评委,回答分析比较好的,掌声鼓励,并加十分。如果别的组能补充得言之有理也可以给本组加分,每组回答问题的时间限制在两分钟之内,这样一方面通过学生的回答,可以了解他们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另一方面让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互相学习,分享学习成果,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第三通过加分等激励机制,激发学生求知、求学的欲望。
第三步:质疑扩展
清朝学者陈说过:“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在认识“兼并破产的影响”时提出:“兼并与破产是好事还是坏事?好在哪?坏在哪?为什么?我们怎么认识国有企业的兼并与破产?”通过这一问题的探讨,学生最后形成如下认识:兼并与破产对国家、企业、个人既有利也有弊,对待国有企业的兼并破产应慎之又慎,谨防国有资产流失,同时也不能因噎废食。通过质疑扩展不仅扩充了书本知识,让学生对教材有一个全面客观的认识,而且也引导他们认识到了现实生活中的国有企业改革问题。最后通过教师的启发、诱导、点拨学生思考讨论问题,自己寻找答案,使学生不仅获得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在质疑扩展的过程中切忌直接给出答案,质疑的过程是对课本知识的深化和扩展的过程,这个过程约占学生课堂讨论的十分钟时间,给足学生思考的空间,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探究合作能力,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第四步:归纳总结
这一步骤是对课本知识的概括升华的过程,用时五分钟左右,通过师生互动共同把知识点归纳成知识网和知识树,让学生在头脑中有一个整体的知识结构,这一步骤最好配合多媒体,用直观形象的形式展示。通过这一环节指导学生对教材进行梳理,落实课标要求,总结归纳出主干知识的内在联系,由点到线、由线到面,达到整合问题的目的,从而为解决其他相关类似的社会问题提供横向迁移的参照。
归纳总结的第二方面就是要引导学生在情感价值观方面有所升华。如通过对兼并破产意义的讨论使学生对我国当前国有企业的兼并重组在情感上认同,并且知道国家综合国力的提高,离不开企业的成长发展,尤其是国有企业通过兼并重组等形式不断壮大和发展。民族企业的成长与失败事关国家的兴衰成败,立志投身实业报国,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第五步:检测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