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颐和园教学反思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活动目标
1、通过创设情境、游戏化的教学,让幼儿在操作中理解并区分10以内的单双数。
2、培养幼儿从身边事物中发现单双数的能力。
3、激发幼儿对单双数的兴趣,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发展幼儿的观察力、空间想象能力。
活动准备
超市购物活动场景,1—10的数字卡片若干,音乐,幼儿分组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1.情境导入,引起兴趣。
听音乐开火车到超市, 瞧,我们已经来到了数字超市,你们开心吗?
2.在情境中体验、感知10以内的单双数。
(1)提问:数字超市都卖什么东西?它们的数量是多少呢?
(2)它们的摆放有什么规律?
(3)小结:两两一排,有的都能找到好朋友,有的不能都找到好朋友。
那像这样两个一排,有一个找不到好朋友的数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单数。1 3 5 7 9
而两两一排都能找到好朋友的数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双数。2 4 6 8 10
10以内有5个单数,5个双数。单数挨着双数,双数挨着单数,它们手拉手,都是好朋友。
3、让幼儿亲自操作材料感受单双数的不同。
(1)准备3组操作材料,让幼儿自由选择材料操作。
圈一圈:两个两个地圈,区分单双数。
分一分:在许多点卡和涂卡中区分单双数。
扔一扔:扔骰子 ,记录下单双数 。
(2)进一步区分10以内的单数和双数以及规律。
4、游戏:抱一抱
(1)规则:教师出示1—10中的任意一个数字,幼儿根据数字做相应的动作。(单数——自己抱一抱,双数两个人抱一起)
(2)游戏反复进行,教师不断变化数字,期间问幼儿自己抱住自己或两个人抱在一起的理由。
5、玩火车游戏开出超市。
(1)给每个幼儿的手臂上贴上1-10中任意一个数字
(2)小朋友玩的好开心,开上火车回家吧,单数数字的小朋友跟着杨老师回家,双数数字的小朋友跟着王老师回家吧!
活动反思:
总之这节课我认为还是比较成功的,首先幼儿对单双数的定义还是完全理解的,通过幼儿的操作体验运用多种感官,引导幼儿发现了单双数是相邻的,10以上的物体,区别单双数也知道如何去区别(两个两个地圈数看有没有多的,有就是单数,没有就是双数)
关键词:创新思维能力 设疑
自主
拓展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形成良好的公民道德素质和勇于研究、创新的科学精神,已成为我国基础教育必须担负的重大责任。”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笔者认为应从五个方面入手:
一、巧设疑难,激发思维
“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是时代对儿童提出的要求,它旨在发展儿童的创造性和动手能力,让儿童能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探究解决问题,并在此过程中充分展现和提升自己的智慧。”(选自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质疑问难,让学生在理解现有的知识基础上,去总结经验,探索规律,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例如在教学《她是我的朋友》(人教版六年制第八册27课)一文时,我让学生根据课后练习,从文章中找出阮恒献血前和献血时神态和动作的句字,让他们去思考:阮恒输血时为什么突然啜泣,并且用手捂住脸?他摇头表示不疼,为什么阮恒要竭力掩盖自己的痛苦?他为什么这样痛苦?让学生在疑问中去反思、创新,从而了解这篇课文的写作意图和中心思想。
在教学《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人教版六年制第八册31课)一文,我考虑到农村小学生对网络知识了解较少,在学习时一定会提出:电脑网络到底是什么呢?网络有什么用处?真的有这么神奇等问题。我就演示、讲解、质疑,这不仅加深了小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二、提倡自主,促进创新
新课改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就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减轻学生阅读时的心理压力,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让学生感到阅读是一种享受: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悟文章内容的艺术美和思想美,使学生感到教材不仅是知识的载体,更是艺术与思想的结晶。
在教学《颐和园》(人教版六年制第七册)一文时,我一出示颐和园的几幅优美风景画,学生们立刻就被画面所吸引,我顺势利导,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从文章中选出相对应的段落去朗读,从中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感受颐和园迷人的景色。学生们劲头十足,情绪饱满,热情高涨。本文要求学生可选择喜欢段落背诵,为了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我采用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朗诵比赛、我是小导游等多种形式教学,让学生在品味颐和园的优美景色和感受祖国的壮丽山河中,熟悉和理解文章内容,以此提高他们的背诵效果。
三、解放学生,发挥潜能
解放学生的口,就是使学生去主动学习和独立思考,让他们的想象力自由发挥。因此,在教学中应加强他们说的训练,让他们多问几个为什么,多给他们说的机会:教师要精讲,把说的机会留给学生,从而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解放学生的手,就是要鼓励学生敢于动手,善于动手,勤于动手。语文教学中的动手,不仅要求学生会写字,还要把字写正确、写美观,通过动手培养学生独特的思维能力。例如在教学古诗《江南春》时,学生在理解诗意感受到诗句美的同时,我让学生画出诗人笔下的美景,学生在动手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了对古诗美的形象感受。
解放学生的脑,要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去体会克服困难后的愉悦,感受成功的快乐。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大胆思索,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勇于创新精神。
四、创设佳境,发展创新
利用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进行教学活动,是为了让学生获得某些难以身临其境的知识和真切的体验。如在教学《陶罐和铁罐》一文时,我让两个学生分别扮演陶罐和铁罐角色去朗读课文,使他们在朗读中深刻体会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忍让,以此让他们感受自己智慧的力量,体验创造的快乐。
教师要善于创造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围绕问题多方位、多角度思考、讨论,鼓励学生敢于提出独特见解。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如在教《长城》这课时,我就和学生一起找了几幅雄伟壮观的长城风光图,先让学生通过视觉欣赏长城的高大坚固: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全长13000多里,是用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的。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十分平整,像很宽的马路,五六匹马可以并行。教师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教学挂图以及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一种生动感人的情境,使学生更好地进入教学情境。而后我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教学挂图以及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课文讲解,让学生在如诗如画的情景中,领悟文章的主旨,从而使他们为之所动,为之所感,产生共鸣。
五、内外延伸,拓展空间
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是十分有限的,课本以外的生活培养是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源头活水。教师应引导学生由课内延伸到博大的知识领域里,为学生的认知、语言、思维、情感等活动,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
组织学生出去踏青。春天,带着学生到田野里、小河边去寻找春天的气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能够自己寻找所需要的东西、素材,有了深刻的亲身感悟,他们领悟到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才有更多的话可说、更多的素材可写。
一、分析原因,教会方法,激活学困生走出“困境”的愿望
“不要粗心,要认真审题”这种粗线条的提醒对于学生的帮助不大。教师要进行审题方法指导,要激发他们审题的兴趣,激活他们走出“困境”的愿望。
在实际教学中,我通常要求学生这样审题: ①默读题目,仔细思考,将关键词、句画出。②出声读题,将重要的字词重读。③猜一猜,这道题同学有可能在哪里出错?请给予友情提醒。学生对这种审题方法非常感兴趣。
教育家詹姆斯说:“人性中最本质的愿望就是希望得到赞赏。”那些学困生通过认真审题,他们能提醒同学注意:单位是否统一;是求比值还是化简比;这是一个无盖的纸盒;求圆锥的体积要注意乘三分之一;等等。只要他们举起小手,我总是及时地给予他们发言权,并对他们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加以肯定。这些学生对于审题的兴趣倍增,走出“困境”的欲望也逐渐增强。
二、理清关系,学会思考,帮助学困生树立走出“困境”的信心
如果仅仅满足于学困生通过审题能知道一些浅表的问题,是不能帮助他们真正走出“困境”的。我们应该帮助他们理清数量关系,让他们学会自主思考,帮助他们树立一定能走出“困境”的信心。
1.理清数量关系
抓住重点字词是理清数量关系的重要途径。例如,北京颐和园占地290公顷,水面面积是陆地面积的3倍。颐和园的陆地和水面大约各有多少公顷?“占地290公顷”是指什么,看到“倍”就要找出谁与谁比,谁是一倍数,谁是几倍数。这样,学生勾出这些重点字词,小组内讨论题意,不仅能真正弄清题意,而且题目里的数量关系及解题方法也显而易见了。
正确运用示意图理清数量关系。示意图直观性强,形象具体,可以帮助学生理清题中条件与条件、条件与问题的关系。教学中,我通常让学生或独立画图,或小组讨论画图,或根据线段图口述图意。画图可以帮助学生分析题意,避免教师画、学生看的现象,变“扶着学生走”为“学生自己走” 。
2.学会思考
古人云:“供人以鱼,只解一餐;授人以渔,终身受用。”当学困生经历了读题、作图,获得了一定的信息后,让他们交流汇报自己的想法,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此时教师还可有意设疑,故意引起学生争论。问题越争越明,一方面,可以听取别人的意见,校正自己的想法;另一方面,可以用自己的想法去填补别人的观点。学生可以自觉地反思自己的思维过程,使获得的数学思想方法更明晰、更深刻,对所学的知识能够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
三、培养认真审题的习惯,帮助学困生走出“困境”
教育家孔子曾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教育家叶圣陶也曾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需一句话,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由此可见,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是小学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帮助数学学习弱势群体走出“困境”的重要环节。
1.从低年级开始就要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从源头遏制学困生的数量
在低年级阶段,学生所接触的题目大都是图形类的,文字较少,我们应该认真引导学生弄清题目的意思,然后再动笔。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审题意识,让他们建立起这样的概念:要做题首先得认真审题。
2.在中高年级要教给学生审题的方法,帮助学困生走出“困境”
学生到了中高年级所接触的题目主要以文字为主,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认真审题,要教给学生审题的方法。
如关于应用题的审题,我通常要求学生:
首先,认真读题,抓住关键字眼,找出已知条件,认真分析,每道题至少读两遍,题意弄明白后才可解答。
其次,认真思考。应用题的解答需要一定的思考时间,因此教师在平时的学习中,要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培养学生学会认真思考的习惯。
教学目标:本课教学内容主要是通过对一次郊游活动的描述来学习不规则变化的动过去式,适合采用情景教学法,将单词过去式的教学融入情景描述中学习、理解、运用,从而达到掌握的目的,即借助学生的旅游或生活经历,启发学生运用所学语言材料描述祖国大好河山,激发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记忆过去时动词,并能将恰当的运用于描述他人及自身的旅游经历。
教具:单词卡、课本配套光盘、教师自制课件
学具:家庭旅游照片
教学过程:
一、热身环节设计与分析
设计实录:Two weeks ago, we had National Day. Let’s sing a song about it. OK?歌曲中哪些是动词的过去时,找找看。(动词原形后直接加ed的是有规律变化的过去时。)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用过去时来描述旅游的经历。
分析:在热身环节,我先请学生跟随欢快的曲调演唱《Today is National Day》(《今天是国庆节》),让学生在体会国庆节的轻松与愉快的同时,也自然地涌起对祖国的热爱和一种归属感。。另外也提出了查找过去式动词的任务,以便将情感教育与知识学习结合起来。
二、导入环节设计与分析
设计实录:I like trips. I have some pictures of a trip. Would you like to see?(Show some pictures of the teacher’s trip.)... We climbed a mountain... Do you know where we went?
分析:在导入环节,我通过大屏幕出示并介绍了自己去新疆旅游的照片,照片中有广阔清澈的天池,巍峨旖旎的天山,有美丽奔放的民族舞蹈,也有令人垂涎欲滴的瓜果飘香……由此引发了学生对于大好河山的向往与感叹。
三、课呈现环节设计与分析
设计实录:Yesterday, Sam and Daming had a trip too.It was a school trip. Now listen and find out where they went. Vs: they went to the Great Wall./Read “the Great Wall’/Let Vs read and interpret the topic, then in chorus./went 是go的过去时,表示“去过”,T put “went”to the phrase.
They went to the Great Wall. And what they did do on the Great Wall?Open your books and listen again./Can you put the card to the phrases?T says“ate...”Vs will say “ate apples”/Watch and analyse “climbed”is regular past tense, and the others are not, So they are more difficult. But don’t worry. believe “熟能生巧”。
Who went to Beijing, too?What did you see there?
分析:W生看到和听到的是Daming 、Sam和Father对一次到长城郊游活动的对话,长城作为世界著名文化遗产一直是中华民族的骄傲,紧接着我请去过北京的同学用本节课新授词汇和句型为同学们介绍北京之行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悟,无论是对故宫、颐和园壮美的赞叹还是对外掳焚毁圆明圆的愤怒都源自宝贵的民族感情,从全体同学专著的眼神可以体会到他们内心受到的感染和触动。
四、巩固拓展环节设计与分析
设计实录:Amy and Sam had a trip in our most familiar city.Read the topic .Look at the pictures,….这些图片都与他们的旅行有关,请你来描述他们的青岛之旅,用上本节学过的过去式,你还可以展开想象的翅膀。小组讨论一下。A competetion between boys and girls.(Every idea and every student who takes part in will get a mark.…)
分析:在巩固拓展环节,我设计了一个融比赛、合作于一体的练习.Amy and Sam had a trip in our most familiar city.(Amy 和 Sam到了一座我们最熟悉的城市旅游。)你们知道是哪个城市吗?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Qingdao”。随后我提供了几幅有代表性的家乡的图片,有崂山、栈桥、动物园、海底世界以及海鲜、绿茶等地方特产,让学生们分组讨论、发挥想象设想两位外国小朋友的青岛之旅。学生们用英语亲切地谈着自己可爱的家乡,好象真的正在为外国朋友介绍,那种动情、愉快、自豪、热烈的表情,让人感受到学生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溢于言表。
课后反思:
本节课主要运用情景教学策略,将过去式的主要句型运用于老师和学生亲身经历的假日旅行,通过图片及关键词语的提示进行有意义的交流,学生带着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与自豪积极运用词汇和句型进行表达,充分复习和巩固了新授的过去时动词、词组和句型。
一、用知识分类论与教学论分析人教版课标教科书中的习作安排
(一)写作内容(陈述性知识)
1、要求表达的的认识有所拓展
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等记实文,除了传统题材外,增加了现代元素与文化元素,如记事要求写民俗,写参加艺术活动,写对生命的感受等;想象文,拓展了看图作文如漫画作文和图片报道作文,增加了对未来的想象,如“未来的我,未来的家乡,未来的发明”等。应用文除了读后感、书信以外,增加了导游词、活动总结、还要求写简单的研究报告等。
2、要求表达的情感更加丰富
随着写作素材的拓展,情感的表达更加丰富,对大自然的审美情感,既有对乡村生活、田园风光的情感,又有对世界遗产的情感;对社会生活的审美情感,既有对现实生活,又有对未来生活,既有科学生活,又有艺术生活的审美情感;对以人为写作对象来说,既有对己的反思、又有对别人的敬佩,还有对生命的热爱的情感。
(二)写作技能(程序性知识)
1、简化写作程序性知识
根据新课标的“教材内容的安排应避免繁琐化,简化头绪,突出重点,加强整合”的要求,写作技能有所简化,突出最基本的写作技能,比如,“怎样按一定的顺序写”“怎样写具体”“怎样表达思想感情”等。
2、以“我的发现”和“交流平台”为载体
第二学段以是“我的发现”为载体,引导学生发现遣词造句的规律,比如三下册的发现拟人句的特点,四上册发现“仔细观察与写具体;第三学段是以“交流平台”为载体,交流对课文的表达方式的学习体会,比如五上册的“学习说明的基本方法”,六上册的“学习环境描写和人物心理的描写”等。
3、以小练笔训练子规则
写作技能属于程序性知识,需要训练。教材安排小练笔训练程序性知识中的子规则。比如,四上册《颐和园》,“我要学《颐和园》的写法,记一次游览活动”,在“按一定的顺序写”中,主要学习按游览的顺序写;有如,四下册《金鱼游到了纸上》“我好象看到了围观的议论的情境,我想把它写下来”,主要学习对话描写中的“群体的议论”;再如,五上册《落花生》,“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了做人的道理,你从身边的事物领悟到了什么?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在借物喻理和借物喻人中,主要学习借物喻理。
(三)写作策略性知识
写作策略性知识,主要是立意选材、布局谋篇的构思策略和修改策略。
1、构思策略
比如,三上册第二单元《写熟悉的人》,要求“先想一想写谁,写他的哪件事,把这件事想清楚,再动笔写”,这是初步学习布局谋篇;又如,四上册第一单元《写游览过的地方》,要求“写之前要想想突出哪一点奇特之处,大体按怎样的顺序写”,“想想突出哪一点奇特之处”,这是学习选材;再如,三上册第八单元不限内容习作,也要求“动笔前,先想一想自己最想告诉别人什么”,“最想告诉别人什么”,是立意选材的训练。后面这个例也提醒我们,即使是大家眼里的不限内容和范围特别自由的习作,也有构思的要求。
2、修改策略
从三上册第八单元开始,多数习作要求写完后修改,如,“把不满意的地方改一改”,“写完后,同学间互相修改”。
二、用知识分类论与教学论指导习作教学
(一)写作内容
写作内容属陈述性知识。认知心理学家主张,写作陈述性知识的综合表征形式图式是在两个以上事例的基础上改进的,因此,要让学生掌握写作内容必须要引导学生接触大量的实例。
1、指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
与学生的作文关系最密切的图式种类,有自然范畴图式,事件图式,人物角色图式和场景图式。这几种图式的实例皆来自社会生活。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逐步养成观察的习惯,可以很好地积累写作素材。
2、教好课文和口语交际
课标教材,由于是按专题编排,课文内容、口语交际话题和习作内容范围,有着很大的一致性。教好课文和口语交际,可以帮助学生形成习作内容的图式。比如五上册第二单元的专题是“月是故乡明”,属爱国思乡专题,课文《梅花魂》《桂花雨》《小桥流水人家》表现的都是浓浓的乡情;口语交际是“策划一次活动——浓浓的乡情”;习作是“二十年后回故乡”。教好课文和口语交际,可以积累对家乡的感性认识,升华对家乡的感情,有利写好本次习作。
3、课外阅读
学生对事物的认识,一是直接来自生活,二是间接来自阅读,扩大阅读面,可以丰富学生写作内容的认知图式,丰富写作素材的积累。要把课堂阅读教学和课外阅读有机结合起来,扩大学生的阅读面。比如学习了五上册第一单元有关怎样读书的课文,可以介绍名人如何读书的文章给学生,也可以介绍同龄人怎么读书的文章给学生,引导学生扩大阅读。
4、知识补差
有的习作,到写作前,学生仍缺乏相关写作内容的认知图式,应及时弥补。比如,四上册要求写导游词,写作前,如果学生对世界遗产了解不多,课前可引导阅读有关著名世界遗产的图文;又比如,六上册要求写如何保护自己,课前可印发有关如何保护自己的常识,如遇到坏人如何保护自己,遇到火灾如何保护自己,一个人在家如何保护自己等,还要印发有关小孩子如何保护自己的实例。再如,五下册《看图作文·守门员》,学生有机会接触足球的并不多,多数缺乏感性认识,应通过观看足球比赛录像,阅读文字材料等,使学生对足球竞赛有个基本的了解,然后再来指导本次的看图作文。
(二)程序性知识
写作程序性知识涉及字词句篇语修逻文等方面,应把指导重点放在遣词造句和表达方式的运用技能上。
1、在“我的发现”“交流平台”的教学中掌握写作陈述性知识
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程序性知识的前身是陈述性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习的的程序性知识就是它的陈述性形式,它是可以言传的,是在书本中发现的知识。在“我的发现”“交流平台”所安排的程序性知识就是它的陈述性形式,比如三上册的“我的发现”中“认识拟人句”,要引导学生掌握拟人句的特征,然后通过练习,掌握写拟人句的技能;又如五上册“交流平台”中的“基本的说明方法”,要引导学生认识举例说明、列数字说明、作比较说明、打比方说明等方法,并在练习中掌握说明的技能。
2、通过小练笔,把陈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
小练笔能有效把陈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除。因此,除了教材安排的小练笔外,对“我的发现”“交流平台”的写作知识,也要适当补充小练笔。比如,五上册《回顾拓展》“交流平台”安排的是“人物描写:外貌、动作与语言”,在学生回顾欣赏了课文的有关语段后,应有侧重地让学生练一练。
3、根据习作要求适当补充程序性知识
多数习作之前,教材没有安排小练笔,可根据习作要求,适当增加小练笔。比如五上册第二单元《二十年后回故乡》要求“回忆一下课文中作者表达感情的方法,并试着在自己的习作中加以运用”,习作之前,可以随文安排小练笔,学习通过抒情或议论来表达思想感情。对每次习作要补充的程序性知识,最好两个学段统筹安排,比如,写人的习作共有几次,怎么把“用事件来表现人”“抓住人物的特点写”“外貌描写”“对话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安排进去。
4、程序性知识的课堂指导指导
首先是要做好课前准备。一是要设计好教学目标,确定该次习作重点训练的程序性知识;二是选择体现程序性知识的例文若干篇。比如,五下册《一件令你感动的事》,根据所在单元“交流平台”所安排的知识——课文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把直接抒发感情定为本次习作重点掌握的知识,同时学习在事情的叙述或环境的描写中表达思想感情。并确定好直接抒发感动例文《我的感动》,在心理活动或对话中抒发感动的例文《关爱》,在环境描写中抒发感动的例文《暴风雨的日子》。
其次是课堂指导:第一,突出训练重点。每次习作围绕教学目标针对性进行训练。通常是一次习作突出训练一到两个子技能,尽量避免面面俱到,按照明确题意——感知概念——学习例文——形成概念——练习写作”的顺序进行。比如,《我的感动》的习作,首先就是明确题意,要写的是“令我感动的事”,接下来就是感性认识什么是感动,我们为什么会被感动?最让你感动的是什么?再接下来就是怎么表现自己的感动,如怎么在对话描写或心理描写中表达自己的感动,怎么通过景物描写表达自己的感动,在后来就是草稿、交流、定稿。
(三)策略性知识
写作策略性知识是有关布局谋篇、遣词造句和修改文章的方法与规则,它不是一般意义的作文方法,而是选择与使用作文方法的方式与技巧。比如,直接抒感、叙事中表达情感、在环境描写中表达情感等写作方法都属于怎么表达思想感情这一程序性知识,但怎样根据不同语境灵活运用上述知识,是策略性知识。
写作策略性知识的教学,必须以学习构成写作策略性知识的概念和规则为出发点,以灵活运用有关概念和规则为落脚点。在进行写作策略性知识教学时,教师应根据规则个条件的不同而选用不同的例文进行教学,使学生能够在具体情境中学习和运用有关规则。
1、阅读教学中写作策略性知识的渗透
新课标十分重视在阅读教学中学习作者的表达方式。在教科书中,学习表达方式的提示与要求随处可见,比如,五下册《草原》“读下面的句子,体会表达上的特点”,五下册《人物描写一组》“课文中的一些词句,突出表现了人物的性格特点……从三篇短文中找一找最能表现人物性格的语句,读一读,体会这样写的好处”,这是有关遣词造句的策略性知识;五下册“朗读课文前三个自然段,想想在表达上有什么共同特点,再和同学交流”,六上册《十六年前的回忆》“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与开头有什么练习?你觉得这么写有什么好处”,这是有关布局谋篇的策略性知识。要根据教材特点和编者意图,渗透习作策略性知识的教学。
2、习作指导课写作策略性知识的教学
首先是课前的备课,一是确定每次习作所要学习的写作策略性知识是什么,以此作为该次习作教学的目标;二是围绕写作策略性知识,广泛搜集,精心审计相应的例文;三是准备好有关教具。比如,六上册第八单元习作《记一次艺术感受》,艺术感受的表达,是本次要学习的程序性知识,围绕艺术表达的学习这一目标,精选例文时要考虑到艺术的主要方面和学生可介绍程度,因此,《我喜欢的一首歌》《我喜欢的一幅画》《看画展》《我学吹笛子》,作为例文。
关键词:基础日语教学;跨文化交际;情景教学
牡丹江师范学院教改项目
外语教学中提升学生跨文化实践技能的探究 12-XJ14136
基于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3+1人才培养模式探究项目编号:12-XJ14011
文化学视角下的外语专业讨论式教学法改革实践校级重点教改立项
语言离不开文化,文化依靠语言,外语教学是语言教学,当然离不开文化教育。从大学外语专业教学的培养目标来看,人才的培养是以技能的实际应用为载体,跨文化交际教育在外语专业教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高等院校日语专业基础阶段教学大纲》中明确提出了“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而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语言交际技能的基础”的教学原则。因此,如何培养日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成为亟待解决的课题。通过近几年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除了开设日本文化、社会文化等相关课程以外,还应当在精读课上重视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为此,笔者在讲授二年级基础日语教学中尝试引入了情景式教学法,通过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情景会话练习,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感受去领悟知识,培养了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基础日语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日语语言的基本功,为学生打好坚实的专业基础。传统的教育模式主要以日语知识为重点,授课形式往往局限于讲解词义到语法解释到句型操练这一模式,要求学生造出符合语法规则的句子,而忽视了语言所在的环境。因此,为了加强学生语言的运用能力,教师可以每周进行一次情景教学,内容是每课ユニット1的会话部分,使学生在精读教学中所学的内容及时得到应用,同时可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基础日语会话教学以语言的功能用法为切入点,设置与原文相同或相近的情景,通过“会话习得、创设情境、表达情景、场景总结”这四个主要阶段,将教学的重点由教师对语言技能的传授转向学生对语言技能的应用,使学生在语言的实际应用中体验学习日语的快乐,培养学习日语的兴趣。同时教师在教学准备阶段要把握好三个环节,即精心设计课堂场景和问题;预测学生可能出现的疑问;建立完备的评估体系。因为教学准备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也就是说对任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以综合日语第三册第五课会话部分为例,将情景教学法应用于实际教学中。接受试班级为牡丹江师范学院日语专业11级2班,共19名同学。将学生分为3个小组,教学内容为《ユニット1 そちらの庭には入れません》。
教学过程的第一个阶――会话习得,这一阶段是情景教学的基础阶段。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对会话充分观察和理解,并且能够迅速掌握功能用语。例如,征求对方许可“...重いので、カバンを座席に置いて行ってもいいですか。”允许“はい、です。”不允许“すみませんが、それはちょっと。”请求表达“写真を撮ってもらえないでしょうか”,答应请求表达“いいですよ”。功能用法确定后,教师要求学生围绕各种场合的表达方式进行分组讨论,并按照尊敬程度由低向高排列。在列举功能用语时,学生进行了思考、讨论,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以后在学生之间也产生了互动。
教学过程的第二个阶段――创设情境,这一阶段是教学过程的重要阶段,其主要特征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具体是指教师有目的地在课堂教学前预设场景,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掌握知识、发散思维、理解和运用语言的一种教学方法。课例中,笔者在原文的基础上创设情境,会话背景都是旅游观光。具体是导游带领两名学生A、B(A和B是好朋友)参观颐和园期间,先后发生了四件事情。(1)学生A的包太重,想放在公共汽车上,却被导游委婉的拒绝。(2)学生B之前来过其中的一个景点,所以想一个人去其他地方参观,被导游制止,并告知明天才是自由活动时间。(3)学生A让学生B帮忙在一个展馆里照相,却被导游告知展馆内禁止照相,展馆外可以照相。(4)学生A一边吃零食一边进入景点,被工作人员提醒室内禁止吃零食。这一过程中,同学们分组讨论,积极地投入到各自的角色中。
教学过程的第三个阶段――表达情境,这一阶段的课堂教学以“活动为中心”,由各小组向全班作情景展示,将创设情境中的四个事件表演出来。表达的过程中充分运用了学生已有的背景知识和语言知识,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又锻炼了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使学生在一种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完成了对新知识的探讨、巩固和建构。
教学过程的第四个阶段――场景总结,这是情景教学过程的最后总结阶段。教师和学生在这一阶段中应该对自己前三个阶段的学习情况进行反思,查找自己之前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需要注意的问题。例如,在课例中,每组都有表达恰当与不够恰当之处。把恰当的表达方式汇总便形成了符合题目的场景,并且概括出这些表达涉及到了哪些日本文化知识,这些知识在中日比较文化上具有哪些共性和个性。这些知识对学生学习跨文化交际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教学实践证明,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日语教学中已不能满足教学的实际需要,情景教学更适合基础日语课程,使传统的枯燥、乏味的课堂充满生机,学生们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引发思考。当然,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不是靠单一的方式、专门的教师得以实现的。日语专业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从努力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的能力这一目的出发,合理设置课程,运用新颖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文化习得意识。另外,教师要鼓励学生主动和日语外教交流,积极体验日本文化,多进行跨文化交流,使得学习者在掌握日语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同时,能够掌握一定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朝辉.教学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2.敏.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看英语情景教学[J].外语教学,2003.
3.卢珊珊.商务日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12.
4.侯越.日语专业跨文化交际课程教学体系的构建[J].日语学习与研究,2012.
关键词:图片 有效教学 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2-0152-01
众所周知,初中学生在身心上处在一个发展的特殊阶段,是从少年时期向青年时期转变的过渡阶段,因此他们既有少年的稚嫩也有着青年的简单逻辑,具体表现在视觉上,容易被色彩鲜艳的图片吸引,同时又对图画的识别观察更加细致精确,形象思维相对较发达。而逻辑思维相对欠缺,理性思维还处于开始形成阶段。这一根本特征就决定了我们的教学必须要兼顾这两个特点进行教学。在大量的教学实践和心理学研究下,证明初中学生对图片的信息接受要比语言文字的接受时间快。因此如果我们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能够很好利用图片的话,对提高我们的教学的有效性将是个不错的选择。
1 展示图片把学生带进历史情境之中
目前,一线教师为了体现对教材的挖掘与图片的使用,很多人就是为了展示图片而展示,不知道自己展示这些图片是为了什么,这样的展示一定程度上确实可以吸引到学生的注意力,可以暂时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但这样的展示缺少持久性,也缺少图片使用的目的性与有效性,对学生后续的逻辑思维提示或是培养都没有太多的用处。比如,在学习唐朝发达的手工业时,笔者就摒弃了只展示图片的无言情景,而是扩充了一些图片并录制了一些解说性的言辞,这样的课件制作就相当于一个小型纪录片,学生看的如痴如醉的,给他们以感官和心灵上的震撼,但这个不是主要目的,而是通过震撼的视觉冲击力与目的性很强的解说词在引导学生往有效教学的点去。比如笔者通过这个课件展示了唐三彩复杂的制造过程,唐三彩是一种盛行于唐代的陶器,以黄、白、绿为基本釉色,后来人们习惯地把这类陶器称为“唐三彩”。通过课件的展示,学生不仅享受到美轮美奂的美感,更是通过适时而震撼的解说词让学生心灵上产生共鸣与震撼,比如解说词:唐三彩不仅给当时的人们带来了生活的便利,这种技艺更是代表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从而让其感到对我国古代劳动人们由衷的敬佩,对我们的祖国与优秀的传统文化感到骄傲和自豪。这种把学生带进一定的历史情境中的做法可以弥补文字资料的枯燥乏味,如果设计更加巧妙的话还可以紧接着进行学生知识的积累与逻辑思维的培养。
2 引导学生探索图片背后的历史――读懂图片也就读懂了历史
图片和语言文字一样,具有传达历史信息的功能。承载着先民们的生活轨迹与印迹。因此读懂了图片往往读懂的东西比文字更直观、更直接。让学生在心灵上更加靠近历史的真实情景,更加真实的感悟历史、体味历史。正是因为图片信息所特有的直观性的这一特点,往往可以使学生对其接受更快更直接。所以,在日常教学中,观察图片、提取信息是最常用的。然而,教科书中的图片有些由于篇幅有限,并没有做详细的介绍。教师可以充分挖掘教材中所出现的图片,引导学生自主探寻。
2.1可以引导学生去探寻图片背后的历史
比如七年级第二学期《血肉筑长城》教师就可以先布置一下课前任务,寻找自己家附近的老等活动。然后在课堂上让学生一一介绍自己了解到的动人故事。这样再去解读教材中的图片信息就会多少会得心应手点。
2.2通过比较教材中图片的差异性,探究出图片背后隐藏着的相应历史知识,从而培养学生归纳与逻辑培养能力
一、营造氛围,为想读奠基
情境是阅读的基础。中学语文教学借助情境营造阅读氛围,是开展高效教学的法宝。从历史的层面看,有些文章的阅读,是需要建构阅读情境与氛围的,像游览之思家园之思修养之思类文章,丰富的同题材作品,特别是学生阅读过的同题材作品,就是学生开启新阅读的情境基础。或者说,学生阅读史为新的阅读作了情境氛围的奠基。教学过程中,如果我们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与文本具有相似情绪色彩的氛围,用名家之作唤起学生相似的阅读经验,从而为想读新文本、理解新文本奠基。
教学《想北平》,我以名家之作营造家园之思的阅读氛围,为即将的阅读作情感与经验上的奠基。请看
师:这节课开始,我们来探讨家园之思这个话题。什么是家园之思?
生1:就是对家、故乡、对亲人的想念。
师:我们读过哪些家园之思的作品?
生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中的两个异字,说明王维是游子、异客。他漂泊在外,才忆山东兄弟。
师:还学过哪些家园之思作品?
生3:《背影》算吧,内容写思念父亲,要掉泪,也是家园之思。 生4:《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还有《泊船瓜洲》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生5:《天净沙秋思》中的断肠人在天涯也是。
生6:还有汪曾祺的《端午的鸭蛋》、梁实秋的《清华八年》
师:名家们在什么时候会生发家园之思?
生1:范仲淹在远离故乡、北雁南飞时想家。他在《渔家傲秋思》中说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然后,才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
生2:苏轼也是远离故乡,但他是在中秋,在月有阴晴圆缺时想家。
生3:古代游子看到柳树、听到思乡曲时会想念故乡。
师:如果是你,你想念故乡什么呢?
生1:我想念家人、家中食物,自己曾经住过的房子、见到的小店、走过的小路
当学生围绕家园之思对自己的阅读经验进行检讨时,家园之思的课堂氛围便是一个金钟罩,会将学生的眼球拉入,不知不觉中生成了一粒粒家园之思的铁离子,顺其自然地被吸纳,从而生成浓郁的家园之思的情怀。因此,教学《想北平》时,我围绕家园之思营造阅读氛围,让学生想家园之思的内涵、名家想家的背景和名家的想家作品。这样,学生阅读《想北平》之前,课堂上就汇聚了名家们的家园之思的理趣与作品样式,家园之思也就悄然进入学生的阅读视野中。
情境阅读中,想读才能读好。心理学表明,阅读教学中名家之作的特定情境,可以唤醒、调动人的原有阅读认知经验的某些表象,对将要阅读的文本会起到唤醒或启迪的作用。事实上,处于家园之思氛围中的学生,也会因为名家之作的讨论、提醒和启发,自觉地产生《想北平》的阅读期待。这样,阅读《想北平》时,教师便可智慧地将这种特定阅读情境顺利地引向文本情境中,以实现家园之思在阅读经验上的条件反射。
二、纵情遐想,为想读蓄势
情境阅读中,想读是一件美妙的心理活动。阅读课文之前,让学生围绕课文题目尽情地遐想,也是一次美妙的阅读准备。
阅读德国作家赫尔曼黑塞的《获得教养的途径》,许多设计是让学生阅读课本并完成预习作业。我们以为,这在某种程度上会给文本与学生带来委屈和不公平。
文本的委屈在于学生不是为了获得阅读愉悦而开展阅读,学生的委屈在于阅读文本之前从未思考过获得教养的途径这个话题。也就是说,在学生还没有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便硬生生地被输入了赫尔曼黑塞的观点。
想读,经典文本才能读得更好。如果在文本阅读之前,能让学生围绕获得教养的途径这个课文题目作一番写作上的想、阅读上的想,学生在未阅读文本前便有了自己基于课文题目的另一文本。具体阅读时,学生便可以携带自己创作的文本走向课文。这才作到了阅读起点上的公平思考,才能发现彼此的思想差异,从而发现经典的卓越,才能感受到经典的力量。
因此,文本阅读之前,不妨让学生合上手中的课本,对着课文的题目进行上下五千年,纵横九万里式的遐想,让学生异想天开我行我素。
教学《获得教养的途径》时,可以先让学生们说说自己获得教养的主要方式与途径,说说获得教养是容易的事还是痛苦的事。然后,让学生想赫尔曼黑塞会怎样写这篇文章或者自己将怎样写这篇文章。在课堂上,三位学生在黑板上写了自己的写作思路:
思路一:一段有关教养的故事,引出什么是教养的话题,然后分点论述获得教养的途径,接着分析获得教养途径不同的原因,最后结合自身获得教养的途径,说明要找到适合自己的途径。
思路二:先列举获得教养的各种途径,再分析伟人获得教养的途径,最后强调青年人要尽快找到适合自己的途径。
思路三:先列举有教养的各种表现,再分析教养是如何获得的,最后强调青年人要尽快形成良好的教养。
思路一紧扣题目展开,中心突出,可以运用多种论证方法。思路二紧扣题目,由一般到特殊,再到青年人,这样写有高度,有说服力。而思路三前面两部分紧扣题目,是破题所必需的,第三部分强调青年人要尽快形成良好的教养,则远离了获得教养的途径。尽管学生的思路有可商讨之处,但毕竟这是学生基于题目获得教养的途径生成的新思路。
事实上,汇生之想,可为阅读印证铺路。基于课文题目获得教养的途径,学生在思路、内容上的各种各样智慧的想,不仅丰富了将要阅读的课文的内容,也打开了学生阅读文本的思路、课题写作的思路。当课堂教学汇集了众生之想,具体阅读就可以变成学生自我发现、自我印证之旅。这样开始印证式阅读,学生心中便会产生那种盼望、希望、期望的滋味,这样的阅读会更加美妙更加自主,还要老师逼迫吗?
叶圣陶先生当年说:国文本是读的学科。这读,应该是读得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描写的那样放开喉咙大声朗读着,要像寿镜吾先生那样投入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但时下阅读文本前,教师们每每强调一定要完成预习作业明天上课前,我要检查岂不知,这样的阅读,已经演变成为完成预习作业而进行的一项苦差事。优美的语言、经典的样式,在学生眼里就是一项项单调乏味的作业了。因此,汇生之想,让学生领略阅读趣味,才是正道。
三、比照印证,为深化想读
情境阅读中,想读之后再细读,读才能较好地深入下去。我常常采用的方法是比照、印证想之异。
比照,即比较,对照。对于阅读来说,比照就是把学生基于课题生成的内容、思路、写法等,在阅读中和作者进行比较,以发现自己构思上的差异,深入探究作者行文的理趣,从而收获经典的经验与力量。《想北平》是家园之思的经典之作。老舍会怎样写? 在营造了家园之思氛围之后,课堂上,我对学生说。
我们将阅读老舍的《想北平》。现在大家不要翻开课本,来想一想:《想北平》老舍会怎样写?重点会写些什么呢?还有老舍开头会怎样写,结尾会怎样写?如果你来写,你会写些什么,按照什么思路去写?请同学们打开读写本,猜想老舍怎样写《想北平》。
老舍会怎样写《想北平》?学生们沉浸在智慧思考中,之后便打开读写本思考《想北平》老舍将怎样写。从老舍的作品看,北平在老舍心中地位非常高。老舍的一系列文学作品均以北平为背景,特别是平民百姓的生活背景。老舍写作《想北平》时,是1936年6月。当时他离开北平已经整整14年。老舍之想北平,实是游子的家园之思。
之后,让学生们交换阅读刚刚写的《想北平》老舍将怎样写。一位学生认为:老舍的第一段会描写北京的胡同及其中的吃喝声,文章的主要部分会叙述胡同的吃喝声、带孩子的女人、淳朴的北京底层人、白天喧闹和夜晚静谧的胡同,后面还会写北京的风景、古建筑、特产等,最后抒发对北平的怀念。另一位学生认为,老舍会主要围绕着母亲来写。文章开头一段会将北平之美景与儿时回忆相结合,由此引出思念母亲的一些事来,主体部分则会写拿着糖葫芦的孩子和母亲的生活情境,写自己与母亲小手拉着大手的过去。然后回归现实,对比山东和北平,表达思念母亲、思念北平之情。第三位学生认为,作者会写北平大雪纷飞的场面,中间则是回忆童年时候在大雪中玩耍,看着其他人在茶馆里喝茶取暖的事;继而会回忆大雪中北平的前清大街小巷、胡同儿、四合院、北平的美食;最后则是在大雪中直接抒发对北平的思念
显然,学生们想的丰富多彩。而学生所想的,也是想北平能够涉及的。那么,老舍会这样写吗?老舍会怎么写?课堂上,教师一点拨,学生阅读的好奇心产生了,阅读的渴望产生了。
可以想象,当学生打开课本阅读《想北平》,看看老舍会怎样写?重点会写些什么呢?这是怎样的一种急切的阅读?这种阅读状态,其实是学生想北平的思路与老舍的思路相互对照、相互比较的阅读过程。
事实上,正是由于老舍与学生在想北平的内容、结构上存在的差异,才促进了学生对课文《想北平》的爱不释手。课堂上,我看到学生们沉浸在课文的阅读中,执着于阅读差异的比较与反思中。
在《想北平》中,老舍认为北平是与自己心灵相茹合的一段历史,是无法分割的,只有独自微笑或落泪才能表达心情。老舍说,这种爱是用言语表达不出来的。若真的表达,那么将哭到嘶哑。所以,《想北平》所想的北平内容,并不是学生们想象的故宫、天坛、颐和园、长城等。
课文中,老舍将伦敦、巴黎、罗马和堪司坦丁堡作对比,让他的爱有质感而合道理。对比之后,才写北平的复杂又有边际动中有静温和布置匀调花多菜多果子多接近自然的特点。老舍想的北平是平民的生活圈子,是心灵最深处的故园花草。因此,老舍一句真想念北平呀!,道出了离开北平十四年后沉寂的爱。
一、 创建“平等、自主、和谐”的学习氛围
“一言堂”的教学剥夺了学生提问的权利,他们天生好问的意识消失了,机械、呆板地接受知识。因此,首先应把提问的权利交还给学生,一切才能成为可能。“自主”的学习方式是以学生为主体,课堂上,教师必须放下架子,态度要和蔼,语气要亲切,充分尊重学生,和学生建立一种朋友关系,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他们拥有提出、讨论、解决问题的权利。我们要鼓励学生敢于发表意见,不懂就问,敢于对老师质疑,对学生质疑,对教材质疑。营造一种民主、宽松、师生平等、师生合作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敢问,这是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基础。
二、 培养质疑的兴趣
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如果问错了,不指责,还要肯定其积极动脑的一面;如果问对了,问得好,要给予肯定、鼓励和表扬。其中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全班同学从文中找答案,一起解决;有争议的问题,组织同学们开辩论会。
如在教学第十册《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一课时,有学生就问:“我觉得‘拿’挺愉快的,‘给’别人怎么会愉快呢?”其实这也是本课的重点,我正好抓住这个机会,把同学分成两组,组织他们展开辩论,让他们各抒己见,直到意见统一为止。成功者的喜悦溢于言表,而质疑后明白道理的孩子更是欣喜万分。
好表现是小学生的天性,他们为了发现问题必定开动脑筋思考,挖空心思找疑问,这样就激起他们质疑的兴趣,愿意去问。
三、 给足质疑的时间
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大流弊仍是一个“牵”字,老师精心设计出一个又一个环节,牵着学生的鼻子按老师的思路亦步亦趋往前赶。老师问个不休,学生忙于应付,根本没有质疑问题的机会,走过场,搞形式。要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老师首先必须给学生很大的自由度,安排充分的时间,让他们细细地读书,静静地思考,去发现问题。
如我在教学第四册《美丽的丹顶鹤》一课时,通过题目,小朋友一个个举起小手,迫不及待地提出许多问题:丹顶鹤长什么样子?它的家在哪里?为什么人们叫它丹顶鹤?……瞧,孩子的思维多么活跃。在讲课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对老师的讲解,对同学的发言提出疑问,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从而引导学生的求异思维。在讲读分析课文后,要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再质疑,问问他们还有什么问题。
四、 教给质疑的方法
学生乐于思考,敢于质疑,但有的学生质疑的质量不高,这个词语是什么意思,那个词语是什么意思,疑不到点子上。这里存在着一个善于思考、善于质疑的问题。从何疑起?怎样疑?教师要教给学生多方面的、行之有效的质疑方法。
1.在预习中质疑
教学课文之前,安排时间让学生自学。自学中要求学生完成一般任务外,还应“不提问题不读书”、“读书必发问”,让学生将初步自主探究课文过程中不懂的问题记下来。
2.在课题上质疑
课题浓缩了整篇课文的精华,是文章的眼睛,思维的窗口,可以帮助和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学习课文出示课题后,可让学生说说从课题中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这样,既理解了课题,又为学习课文设置了悬念,激发了学生探究内容的兴趣。
如教学《普罗米修斯盗火》一课时,出示课题后,学生问:“普罗米修斯是谁?”“普罗米修斯为什么盗火?结果如何?”出示课题《徐悲鸿励志学画》后,学生质疑:“徐悲鸿是谁?”“他在哪学画?”“他励志学画的目的是什么?”
3.从课文遣词造句的妙处质疑
引导学生在自读课文时,找出文中精彩的语句或感受最深的地方,从中去寻找问题。如《颐和园》一课有一句:“游船、画肪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痕迹。”学生质疑:我们常说船在水面上“划过”,这里为什么用“滑过”?老师指导学生通过联系上文解答了这一疑问,同时让学生体会到作者用词的准确性、形象性,既训练了学生的语感,又发展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4.从课文的重点、难点处质疑
对课文重点、难点句段质疑,既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同时,也有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围绕这一线索进行教学。如教《狼和小羊》一课,一个学生提到:“狼为什么找这么多的借口,直接把小羊吃掉不就行了?”其他学生听后哄堂大笑,当我反问他们怎么解释时,他们却哑口无言。其实,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提得很有价值。通过这个问题的解决,学生可以更形象地体会到狼的阴险、狡诈。
5.从标点符号上质疑
各种标点符号的用法不一样,它能帮助我们识别句子,辨明语气,理解课文内容,所以可以引导学生从标点处质疑。如《小鹰学飞》一课,可引导学生质疑:“小鹰急促地喘着气,对老鹰说:“现在……我总算……会飞了吧?”这里的省略号说明了什么?《狼和小羊》一课中,可引导学生质疑:狼不想争辩了,大声喊道:“你这个小坏蛋!骂我的不是你就是你的爸爸,反正都一样!”说着,就往小羊身上扑去……这里的省略号又起到什么作用?由此,你产生了什么联想?
6.在阅读理解中质疑
学生深入探究课文时,会不断地产生新的认知冲突。这是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探究课文的好机会。
记得在教学古诗《赠汪伦》的时候,在学生初步自解诗句的意思后,我问学生:“这首诗你们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吗?”
小朋友们真棒,一只只小手举得老高。
“‘踏歌声’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说‘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呢?”
“李白和汪伦的感情为什么这么深厚呢?”
几个问题之后,再也没有人举手了,我看没有问出有深度的问题,就鼓励道:“小朋友真聪明,提出了一些好问题。但我相信你们再读读诗,再思考思考、讨论讨论,还可以提出更有水平的问题。”
学生纷纷皱眉思考起来。小组内窃窃地议论起来。
一会儿,班上的小手又举得老高了。
“老师,为什么汪伦早不送,晚不送,偏偏等到李白上船要走的时候才来送呢?”一个男生问话的底气很足,好像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
“老师,一般人离别时都很伤感,为什么汪伦送李白时高高兴兴地踏歌相送呢?好像与众不同。”一位胖胖的女生疑惑地问。
啊,我是多么高兴啊!这是两个多么有价值的问题啊!我们也只有解决了这两个问题,才算真正读懂了这首千古送别名诗
7.课后设疑,温故知新,巩固提高
学习完课文后,学生整合全篇课文内容,再联系实际又会产生新的疑问,学生此时质疑,是对课文内容的反思深化,应鼓励学生学完课文后积极质疑。如在教学第八册《说勤奋》一课后,同学们已深刻体会到了‘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这一道理,就有生问:“勤奋如此重要,为什么在我们周围还有同学在虚度光阴呢?”此问可是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引起了学生的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