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社区工作项目范文

社区工作项目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社区工作项目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社区工作项目

第1篇:社区工作项目范文

重点村所扶持的项目均为入户项目,集中扶持产业园区项目,即纳入种植园区和养殖园区的种养业项目。通过园区建设,一方面可以加快重点村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实现扶持产业规模经营,使立村产业的地位更加巩固。另一方面可以使贫困户真正受益,达到增收的目的,促进扶贫开发“细胞工程”的实施。

二、园区建设标准

产业园区建设标准以实际建棚面积计算,不含园区空闲地,新建食用菌10亩以上为一个园区,设施菜冷棚20亩以上为一个园区,设施菜暖棚10亩以上为一个园区,畜禽养殖10亩以上为一个园区(圈舍面积要达到占地面积的30%)。建设标准化“三位一体”沼气池也是2008年扶持的重点项目,达到100户(个)以上,每户养猪两头以上的重点村,每个沼气池扶持2000元,其它重点村每个村必须保证建设标准化“三位一体”沼气池30个,每个沼气池扶持1000元。达不到以上标准的,不享受园区扶持的优惠政策。

三、园区入户数量

按产业园区建设亩数(棚、舍面积)入驻贫困户。具体要求是:10—15亩园区入驻园区户数不低于10户;16-20亩园区入驻园区户数不低于15户;21-25亩园区入驻园区户数不低于20户;26-30亩园区入驻园区户数不低于25户;31-35亩园区入驻园区户数不低于30户;36亩以上园区入驻园区户数不低于35户。

四、园区扶持标准

达到新建园区标准,入驻产业园区的贫困户扶持标准以实际建棚(圈舍)面积计算。每个重点村园区面积控制在100亩以内,在此范围可享受扶持政策。超过100亩以上部分,由村自行调剂解决。在食用菌棚、木耳发酵棚、设施菜暖棚、畜禽养殖每亩扶持3000元;地栽木耳及其它陆地生产的食用菌、设施菜冷棚每亩扶持1000元;贷款贴息:在园区内生产的食用菌(棚)、设施菜暖棚、畜禽养殖每亩棚、圈舍贷款贴息1万元,设施菜冷棚、地栽黑木耳及其它陆地生产食用菌每亩贷款贴息5000元,按贷款总额10%补贴利息。

第2篇:社区工作项目范文

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公共卫生制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中心自2010年成立后正式实施项目以来,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领导下,在卫生行政部门工作部署和相关专业技术部门的指导下,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现将我中心2013年度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进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乡现辖24个村居,2012年末总人口97561人,全辖区现有医疗卫生机构104家,服务中心1家,村居定点卫生室24家。两级卫生服务网络覆盖全辖区。

二、组织管理情况

(一)加强领导,落实目标责任。年初召开了全街道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会暨项目培训班,成立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领导小组,下设了办公室和项目技术指导考评小组。各项目实施单位也成立了相应组织机构,落实了责任医师制度,加强了项目领导和组织管理。印发了《鼓楼街道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督导考核办法》、《鼓楼街道2013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和《鼓楼街道辖区卫生室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方案》等相关文件,并将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项目纳入各村居卫生室综合目标考核内容,明确我社区卫生卫生中心、村卫生室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执行机构,对全辖区居民免费提供十大项服务工作,确定中心作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技术指导机构,负责对辖区公共卫生服务工作进行技术指导,培训、监督考核。初步建成了街道、村二级项目管理机构,基本形成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工作网络。为我辖区的基本公共卫生工作的组织、协调、管理、实施提供了强大的组织保证。

(二)搞好培训,提高服务质量。为全面了解掌握《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版)及上级相关的要求,我中心对所有参与到该项工作中的管理者、业务人员进行全面培训,共计培训92人,各项目试行机构采取全方位、多层次、滚动式的轮训,让村居卫生人员掌握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具体内容、目标、任务,工作规范和要求,为我中心顺利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更好地为广大居民的健康提供服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确保项目服务保质保量得到全面落实。

(三)加强项目管理,严格绩效考核。一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充分发挥技术支撑作用,成立了项目技术指导组,认真做好对项目工作的综合业务指导,开展了对卫生室不低于每月1次的技术服务指导;二是建立了街道、村两级督查制度和评估制度。中心对村卫生室进行多次检查指导。中心每月召开项目工作推进会,实行项目责任制、督查制、追究制,加强了项目落实情况的督查监控。三是建立了资金预拨和绩效考核相结合的资金管理制度。

 三、资金管理情况

根据国家、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管理办法》,我中心制定印发了《鼓楼街道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及时、足额拨付项目资金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并实行了严格地考核和管理,切实做到专款、专用、专账管理,确保项目资金发挥最大使用效益。建立了和项目工作相匹配的资金考核分配制度,保证基础卫生机构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所需的各项资金。2013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筹资标准为人均年补助30元各级财政补助经费预算总额74.76万元,目前全乡根据2013年度绩效考核结果,已拨付项目资金84.05万元,拨付比例112.4%。

四、项目工作执行情况

1、居民健康档案建档工作  按《实施方案》要求,采取整村居推进或以重点人群为主建档等形式,逐步为辖区居民建立了统一的居民健康档案。截止2013年12月30日,全街道共建居民健康档案30974份,建档率97.4%;建立电子档案29842份,电子档案建档率93.8%。

2、健康教育 各项目执行单位根据《方案》制定了健康教育计划,设置健康教育宣传专栏,定期举办健康知识讲座,针对不同人群采取多形式、多层次、全方位地开展了宣传咨询活动,在中心门诊候诊处、接种候种室等场所摆放有供病人取阅的宣传资料,利用电视、VCD在医院内公共场所不间断播放了健康教育宣传片。截止2013年12月30日,全辖区共发放宣传资料46000份,举办健康知识讲座及咨询活动108次、参加人数5000人次。

3、预防接种 为辖区所有居住满3个月的0-6岁儿童建立预防接种证和接种卡,积极组织开展了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常规接种、麻疹疫苗查漏补种和脊髓灰质炎疫苗强化免疫活动,完成糖丸强化免疫1256剂次,麻疹疫苗查漏补种305针次。儿童预防接种建证率、建卡率均达到了95%以上,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覆盖率以村为单位达到了100%;认真贯彻《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全面落实第一类疫苗的免费接种措施,不断加强接种单位的软、硬件建设,严格执行预防接种前知情同意制度,切实加强管理,不断改进服务方式,规范服务行为,提高服务质量,各种免疫规划疫苗报告接种率均稳定保持在90%以上;积极协助疾控机构认真做好免疫规划针对传染病疫情的监测和处理,规范开展应急接种工作,有效控制暴发疫情的发生;不断加强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接种门诊配备了电脑、打印机等硬件设备。2012年度完成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5302针次,无疫苗接种后异常反应和预防接种事故的发生。

4、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及处理  建立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制度,落实专人负责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工作。传染病及时报告率、审核率均达100%,无甲类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漏报情况发生,所有传染病均得到了及时有效处置。各相关村卫生室配合乡公卫办较好地完成了对传染病病人的现场调查和处置工作,能及时将发现的疑似肺结核病人转诊到县结防所,并对辖区的肺结核病人进行追踪督导管理。

5、孕产妇保健管理  我院孕产妇保健管理日趋规范,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目前我院能做到为孕妇建立《孕产妇保健手册》并免费发放服务劵,进行第1次产前检查,早孕建册率明显提高;能严格按孕产妇健康服务规范要求进行管理。2012年度完成254人孕产妇保健管理工作。

6、0-6岁儿童保健管理  项目质量和覆盖率进一步提高,儿童保健服务覆盖率和服务质量有了较大提升。我院儿检室设置较规范,能结合计划免疫对儿童进行体检。2012年度完成2012人次儿童保健管理工作。

7、慢性病管理 通过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开展了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筛查,及时为发现的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患者建立了健康档案,并定期开展随访服务工作。全乡截止2012年12月30日,已登记管理高血压患者1654人,规范管理1606人,管理率97%;登记管理2型糖尿病患者626人,规范管理474人,管理率79.88%,规范管理率75%。

8、老年人健康管理  各单位均对在建档过程中发现的部分65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了登记、体检,建立了健康档案,并进行了健康指导。截止2013年12月30日,全辖区累计登记管理65岁及以上老年人2894人。

 9、重性精神疾病管理  在继续开展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线索排查基础上,进一步加强随访服务工作,及时为辖区内诊断明确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建立了健康档案,并及时上传到“国家重性精神疾病基本数据收集分析系统”。截止2013年12月30日,全乡累计管理重性精神疾病患者86人,现已控制23人。

10、卫生监督协管 按照服务规范要求,落实了专、兼职人员,明确工作责任,及时做好了相关业务咨询、巡查、信息收集和报告等工作。

五、绩效考核与结果应用

建立了果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标准和责任追究制度,重点考核责任组履行公共卫生服务职能,提供公共卫生服务的数量和质量,考核结果与个人考核挂钩,将作为工作人员奖惩及核定绩效工资的重要依据。

    六、服务模式

设立项目责任组。根据项目分工成立了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慢病科、预防接种、传染病防治等7个项目责任小组,确定了每个项目组的责任人、片长、片医、及乡医。

    明确责任

    实行分片负责制。将全乡32个行政村,划分为5个片区,每片区均设置片长1名,片医2名、建档员4-5名。

    签订责任书。卫生院与各个乡医签订了《果庄卫生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目标管理责任书》,对每个项目要求做哪些工作,做到什么程度等进行了明确规定,并实行责任追究。

    搞好服务

    各责任组在认真开展项目的同时,为便于服务,把片长、片医、乡医的姓名、联系电话进行了公开,并发放到每家每户,让群众能够及时与片医取得联系,获得帮助。

    强化考核

    建立绩效考核制度。建立了果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标准和责任追究制度,重点考核责任组履行公共卫生服务职能,提供公共卫生服务的数量和质量,考核结果与个人考核挂钩,将作为工作人员奖惩及核定绩效工资的重要依据。

   定期开展督导检查。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小组定期对各责任组及各片区的工作开展情况通过走村入户、电话随访等形式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保证了项目质量。

七、社会满意度调查

社会满意度调查  经满意度调查,社会群众对全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总体满意率已达到90%以上,其中满意度较高的项目是老年人健康管理和慢病健康管理,满意度较低的项目是儿童健康管理。测评结果表明我乡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得到了社会群众的普遍赞同,为我乡下一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推进奠定了群众基础。

八、项目实施效果

(一)合理分配项目资金,开展项目绩效考核,制定了《果庄卫生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管理制度》、《果庄卫生院基本公共卫生项目资金分配计划》、《果庄卫生院对各卫生室莒县考核方案》等文件,每月对公共卫生果庄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其考核周期岗位绩效工资分配的主要依据和晋级、奖励以及聘用、续聘和辞退的重要参考依据。

(二)全乡均等化项目年度目标任务总体完成,但项目执行单位开展项目工作的进度和质量不均衡,表现在卫生室和同一单位的不同项目之间,在项目工作进度上,有些村卫生室部分项目未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在项目工作质量上,各村卫生室之间差距甚大,群众的满意度也不尽相同。

(二)项目工作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大多数卫生室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总体质量在稳步提高,但仍有欠缺和不足,居民健康档案的使用率和更新率不高,电子档与纸质档同步还有一定的距离;高血压、糖尿病发现率偏低,随访工作开展不够细致,内容填写较为随意,随访内容不能够准确反映管理人群的真实情况,随访次数明显偏少。随访表格中有空缺项,逻辑性错误时有出现;部分卫生室存在登记不完整;个别卫生室在开展健康教育讲座和咨询活动中缺少宣传主题。

(三)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从事基本公共卫生人员对公共卫生项目内容理解不透,未能按服务规范进行规范操作,对村级培训不够全面、细致,致使村医对公共卫生服务流程、服务内容及规范要求掌握不准。

九、下一步工作意见

一是强化组织管理,夯实工作基础 进一步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长效管理工作机制,规范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各项目工作,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切实加快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进程,确保各项任务指标的完成。扎实做好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电子档案建档、重点人群筛查与随访服务等基础性工作,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信息化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二是强化队伍建设,提高服务能力 进一步加强公共卫生队伍能力建设,稳定专业队伍,合理人员配置,优化人员结构,建立完善基本公共卫生团队服务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村卫生室的网底作用。认真做好所有医务人员和乡村医生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相关知识的培训工作,打造公共卫生服务全员化,特别要加强乡村医生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相关知识的培训,全面提升公共卫生人员综合能力,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加强对村医国家医改政策的宣传,强化公共卫生服务全局意识和责任意识,教育引导村医转变重医轻防的思想观点,提高村医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主动性。

三是强化宣传教育,动员社会参与 进一步加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宣传力度,从不同层面多形式持续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宣传活动,对辖区居民重点进行服务内容、服务方式和免费政策的宣传,以争取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对医务人员重点进行服务内容、服务流程和服务知识的宣传,以提高医务人员的服务能力,促进各项工作规范实施。通过广泛宣传,积极营造各级各部门领导、社会各界、广大群众重视和支持发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良好氛围,为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奠定社会基础。

四是强化监督检查,促进工作落实 切实加强对项目工作的管理,建立完善目标考核和绩效考核制度,强化考核结果应用,严格监督管理与责任追究,确保工作落实到位。加强对各村居卫生室实施情况的督导检查和技术指导,及时发现和解决基本公共卫生各服务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促进各项工作的落实。各科室及村居卫生室要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认真制定整改措施,明确整改责任人、整改内容和整改时间,加强跟踪督办,确保整改落实到位。中心要重视并经常性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社会满意度调查活动,广泛收集社会意见,认真疏理整改落实,主动接受社会监督,树立良好卫生形象,提高社会群众满意度。

五是规范经费使用,不得挪作他用 所有基本公共卫生补助经费用于投入到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中去,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质量。一方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按村居卫生室完成公共卫生数量、质量、满意度发放村居级公共卫生补助经费,不得截留;一方面要投入公共卫生服务耗材、公共卫生服务印刷资料和培训等,为规范项目开展创造必要条件,让群众享受到优质规范的基本公共卫生均等化服务。

 

第3篇:社区工作项目范文

关键词:风电;项目;水土保持;防治

Abstract: Zhangjiakou City since the "eleven five" since, the use of wind energy resources, wind power industry has been developing vigorously, the wind power project of water and soil conservation work has carried on the summary analysis, in order to provide the reference for the other similar projects to maintain soil.

Key words: wind power; project;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prevention

中图分类号:TV5

一、张家口市风电建设现状

张家口是全国风能富集区,风能资源优势十分明显。全市风资源储量达2000万千瓦以上,可开发量达1170万千瓦以上,占全省陆上风资源的71%,占全国陆上风资源的4.6%。其中,坝上地区风资源储量达1700万千瓦以上,可开发量在1030万千瓦以上;坝下地区储量约300万千瓦,可开发量约140万千瓦。坝上地区2007年被确定为全国第一个百万千瓦级风电示范基地,2009年,又被确定为全国首个双百万千瓦级风电开发基地。在此基础上,又成功引进了总投资120亿元的国家风光储输示范工程项目,将建成世界最大的太阳能发电基地、世界最大的风光储试验中心和全国首个风电研究检测试验基地、全国首个超百万千瓦风电集中输出检测基地。截止2013年2月底,全市已全部建成的风电场71个,累计装机容量达到了572万千瓦,并网容量达到491万千瓦;续建和新开工的风电项目共27个,总容量148万千瓦;2013年底累计装机突破600万千瓦。通过不断加大风电项目建设的力度,力争到“十二五”末,全市风电累计装机容量达到800万千瓦。

二、张家口市水土保持工作现状

张家口市位于河北省西北部,地处北京的上风上水地区,是首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地,为国家水土流失防治的重点地区。总面积3.69万km2,总人口460万。境内共分为永定河、潮白河、滦河、大清河、内陆河五大水系,除内陆河水系外,其他四大水系均属海河流域。全市划分为北部坝上高原与南部坝下丘陵山区两个地貌单元,坝上为风力侵蚀区,坝下为水力侵蚀区,坝头(接坝地区)为水力、风力交错侵蚀地区。地形、地貌复杂,海拔高度相差悬殊,生态环境、气候条件恶劣,水资源贫乏,年均降雨量约400毫米,人均水资源总量不足全省的四分之一。据全省第二次水土流失遥感调查结果,全市2000年底水土流失面积20942km2。2000年以来,相继实施了“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水利项目”、“21世纪初期首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规划”水土保持项目、“清水河上游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及“中央预算内投资水土保持项目” 等一大批水土保持重点治理项目,累计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6068km2,完成投资17.06亿元。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效,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及农业生产条件,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三、风电建设水土保持工作开展情况及存在问题

“十一五”以来,张家口市利用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风能产业得到了大力发展。风电场规划面积约占张家口地区总土地面积的17%(六分之一),占风能资源地区面积的26%。由于坝上地区的风电场集中度非常高,施工建设对坝上地区的生态环境的影响范围广、影响程度大,做好水土保持工作非常必要和紧迫。

按照《水土保持法》规定和国家相关规定,在我市建设的风电项目全部依法履行了水土保持方案报批程序。大部分建设单位能够充分水土保持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严格按照批复的水土保持方案要求,认真落实水土保持各项防护措施,通过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与临时措施的有机结合,有效地防治开发建设造成的人为水土流失。但在日常的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工作中,通过与建设单位的沟通交流与水土保持方案的检查落实,也发现了一些存在的问题,有待将来进一步改进完善。如:

1、项目前期工作与后期施工建设脱节,水土保持方案审批后管理信息不畅通,导致部门监管指导不及时。

2、水土保持后续设计缺位,施工管理不严格。在土建施工组织设计和监理设计中未将水土保持纳入工序进行监督管理。导致施工过程中的临时措施不到位、浪费表土资源、弃渣不按要求处置、植被恢复不及时等。

3、水土保持监测、监理工作落实不及时。要求在施工准备阶段通过招标等方式落实监测单位、聘请水保监理人员,进行施工过程监测和监理。但有的单位水土保持监测、监理工作严重滞后,失去了监测、监理的意义。

4、水土保持措施实施力度不够。风机点位高、土层薄,一般都是水土流失严重部位,后期植被恢复任务艰巨。水土保持方案一般都要求选择弃渣场集中堆放弃渣,但有的将弃渣直接回铺在吊装场地(或箱变、塔基周围),覆土量不够、植物措施不及时,严重影响了植被恢复。同时,由于弃渣回铺,增加了吊装场地占地面积,易形成高陡边坡,加剧冲刷流失,增加了防护难度。

四、建议及措施

1、加强项目前期与后期工作的对接和信息传送。

项目核准后,项目前期工作人员负责将建设阶段的负责人员及时告知水土保持方案审批机关,与建设阶段负责人员办理好工作交接,移交水土保持方案与初步设计,告知水土保持相关要求。项目建设准备和施工阶段,及时通报工作进展情况,便于水利部门介入指导,提高效率,节省成本。

2、加强水土保持后续设计和施工监理、监测。

第4篇:社区工作项目范文

1 引言

20世纪末开始,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和新型劳动组织的不断出现,人们意识到,任何问题的解决都需要将技术和工作过程相结合,工作中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必须与系统化的实际工作活动相联系。于是,德国不来梅大学技术与教育研究所(ITB)研究出基于典型工作任务的教学法,它是当代德国核心职业教育思想的体现。

典型工作任务不是具体的工作环节,而是一个复杂工作活动中的完整工作过程,包括计划、实施以及对结果的检查和评价。项目教学法是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过程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在实际教学中,如何将典型工作任务和项目教学法结合起来,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在项目教学中,体现出典型工作任务,是本文讨论的重点。

2 课程教学现状

网站开发课程是我院计算机专业群的核心课程,在计算机应用、信息管理、网络技术三个专业中均有开设。它是一门技术性、综合性很强的课程,要求学生具备基本的网页制作、数据库、JavaScript、C#知识,更要求教师具备很强的软件开发经验。而本校教师往往缺乏项目开发经验,因此,课程的一部分聘请企业导师实施教学。在教学中,企业导师虽具备实践经验,但教学经验不足,思维存在跳跃性,学生很难理解。

教材上目前大致分两类:一类是从基础知识开始,按部就班地编排,直到最后的项目实例介绍,学生在学了一大堆控件后,开发可用软件系统的目标往往被忽视了;另一类直接就是几个大项目,都是代码的堆叠,学生没有基础知识的积累,根本无法看懂。

3 教学改革的思路和主要内容

充分利用企业导师资源,改进现有项目案例库,明确各项目针对的工作任务,将每个项目落实到课堂教学中,规范教师的教学过程、学生的编码和文档书写过程,指导各个专业如何选取合适的项目,成为该课题研究的重要目标。

在已有项目教学的前提下,课题组研究整门课程的知识体系,筛选出应传授的知识点,适当调整各个项目的功能结构和程序结构,重新分配知识点到各个项目中,明确给出每个项目针对的工作任务、覆盖的知识点,以及哪些知识点需要在下一个项目中加强与巩固。

以下是根据提出的研究目标并结合研究小组已有的研究基础,给出教学内容设计上的改革:

1)“软件集中营”网站设计(必选)

该项目的静态页采用学生先修课程《网页设计基础》中完成的实训作品,结合企业网站的下载功能(如太平洋下载中心网站),设计制作而成。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静态页到动态页的转换,先实现固定地址的软件下载功能。进而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向数据库操作的提升。

2) 在线投票系统设计(必选)

该项目是根据第一投票网、大众投票网等网站需要完成的在线投票功能,寻找适合学生的asp页面模板,转换为动态页,数据库采用Access,然后实现投票功能、以及必须的后台管理功能。

该项目用了大量的数据库操作,语句大同小异,只是SQL语句的不同,因此只要学会其中的2种,其他的功能学生可以自主完成,并且可以有部分创新与个性的展现。

3) “视频之家”网站设计(可选)

该项目根据各类影视网站,寻找适合学生的asp页面模板,转换为动态页。结合先修课程《SQL Server数据库管理》,该项目的数据库采用SQL Server。主要实现视频播放功能,以及点击率的排名,此处将SQL的查询和修改语句作为重点应用。

此项目较适合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学,可根据课时数、前后课程的需要进行选择性教学。

4) 学生作品(或网络产品)展示网站设计(必选)

该项目采用分组教学,充分发挥团队合作精神,在基本功能实现的前提下,网站的形式和内容可以各不相同。

计算机应用专业学生制作“学生作品展示网”,计算机网络专业学生制作“网络产品展示网”,数据库采用SQL Server,该项目由学生自主寻找静态页面模板,根据学生的喜好,风格各异,但必须完成后台管理功能和前台展示功能。

5) 在线购物网站设计(可选)

若该课程有集中实训环节,该项目就作为实训项目,让学生分团队完成,内容和风格自行设计,功能除了应包含前面的基本信息管理模块之外,还要包含购物车和订单管理。计算机网络专业的集中实训可采用此项目,信息管理专业的《电子商务网站设计》课程可全程贯穿此项目进行教学。

以上各项目在教学安排上的特点:弱化静态页制作,强调动态编程。

4 教学实践及效果

在项目教学中,加大了学生上机实践的力度,以项目为载体,学生为主体,教学方法从讲练结合、步步引导到启发式诱导,很好地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及思维能力。授课前,增加10-20分钟演讲或讨论的内容,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项目四展示网采用分组教学,要求学生分模块完成项目的设计与开发,这要求组内成员之间具备较好的团队协作意识,较强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还要求对新知识的自学习能力。

每个项目或项目的各个阶段制定学生学习情况反馈表,及时了解学生掌握情况,以及对老师教学的评价,以不断改进教学,提高教学效果。课程考核采用过程考核与期末考评相结合的方法,强调过程考评的重要性,企业导师参与项目的评分。

我们的项目教学已在笔者学院实施5年,期间不断改进项目和教学方法,在学评教中得到很高的评价,对毕业设计的优良率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得到学院的极大重视。

第5篇:社区工作项目范文

【关键词】社区工作;社区工作者;社区工作模式

“社区工作”是社会工作学科的专业术语之一,这一概念源自德国汉堡制和爱尔伯福制、英美的慈善组织会社和社区睦邻运动,成熟于20世纪的欧美(徐永祥,2004),有时为了与其他学科领域的“社区工作”相区别,也被称为“社区社会工作”。1962年,美国社会工作者协会报告明确指出社区工作是社会工作的基本方法之一,此后社区工作与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并列成为社会工作的三大基本方法。

一、社区工作的概念界定

对于社区工作这一概念现有的文献中有着多种诠释,在早期接纳度较高的是英国在1968年的高本汗报告书对社区工作的定义:影响社会转变,通过分析社会情况以及与不同群体建立关系这两个过程,向市民提供所需服务,提升社区居民的社区认同感,并赞同市民参与决策的制定(Longman,1968)。由于上述的定义较为笼统,很多学者结合社会工作的实践经验对其不断地进行细化和补充,G.W.Goetschius从与社会工作关系的角度认为社区工作是社会工作的一个过程,是社区小组通过社区工作者的协助,运用充足的资本去完成居民自己选择的目标,并对社区生活做出贡献(G.W.Goetschius,1974)。A. Dunham同样把社区工作看作是一个有意识的社会互动过程,他认为参与、自决、合作和权力分配是社区工作的重要因素,并强调社区居民自治和改善决策权力的分配(A. Dunham,)。F.Mi1Son也指出社区发展是一个过程,通过这个过程去动员社区内的资源,保障、支持个人与小组成为社区的一分子,同时他还强调通过个案工作、小组工作来发展社区工作,提出了三者的结合(F.Mi1Son,1974)。P.Baldock将社区工作表述为一项由受薪工作人员所进行的工作,首次引入了“受薪”职业的概念(房列曙、陈恩虎,2005),H.J.Rubin和I.Bubin强调“赋权”概念,将社区工作与人的基本权利密切联系起来(殷妙仲、高鉴国,2006)。

二、社区工作的目标与原则

社区工作首要的目的是致力于解决社区的问题、满足社区的需要,争取合理的资源调配,保障居民的权益(Rothman,1996),再此基础上强调居民的参与、自决、合作等因素,并将社区工作与维护民权联系起来(A. Dunhan,1980)。此外,社区工作的目标中还应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社会意识,应当包含对建立理想与关怀社区的期望(徐永祥,2004)。社区服务的原则是指在开展社区工作时所遵循的准则(A. Dunhan,1970),我比较赞同Melvin Delgado(2000)从社区建设的视角出发定义社区工作的指导原则:第一,促进社区参与。第二,将采纳和建设社区精神作为一个中心目标。第三,有系统地建设跨代际的活动。第四,实现跨组织 (正式与非正式) 的合作目标。第五,将增进社区能力作为一个中心目标。第六, 注重基层居民,给予他们尽可能大的资助。

三、社区工作模式与两大理论基础

随着社区服务的发展越来越专业化、技术化,出现了多种不同的社区服务模式与工作方法(陈雅丽,2007)。1968年,Rothman 将当时流行的社区工作方法归纳成三大模式:地域性发展、社会规划及社会行动。这一模式在西方社区工作的实践中得到了大多数学者的认可, 是一种经典的模式划分。此后,Wail(1995)在罗夫曼的基础上重新整理了社区工作的实务方法, 将当时经常采用的工作方法归纳为类, 即:邻舍及社区组织、功能性社区组织、社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社会规划、社会项目发展和社区联络、政治及社会行动、社会组织联盟、社会运动。

工作模式是建立在理论基础之上,有关社区工作模式的研究中主要涉及两大理论,阶段性社区发展理论和利用当场论。阶段性社区发展理论体现了大部分社区工作模式的价值观。不可否认,任何社区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历史背景,社区的发展往往建立在既有的历史条件以及目标和理想之上,换句话说,要想建构出一系列社区介入模式和手法就需要从分析社区的历史、现状和对将来的期望入手。但是,有学者也提出,阶段性发展理论的建立往往是基于不同社区的共通性,因而对个别社区的独特性缺乏照顾,而事实上,社区工作与个案工作一样,都需要照顾工作对象的独特性(刘继同,2002)。利用当场论相对于前一个理论来说较强调个别社区独特的环境因素,主张“因材施教”。根据这一理论社区工作者必须深入和扎根社区,了解社区内当时的动力与需要,只有这样的了解才能促进社区动力的发展,使工作方向及目标更合乎居民的需求(汪厚安,2004)。

四、社区工作者的素质

社区工作的发展依靠的是社区工作者的实务活动来推动,社区问题的多样性和社区居民服务需求的多元化,决定了社区工作者的角色不可能是单一的,他们必须具备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趋向于综合性的能力要求(王思斌,2010)。社区工作者从事的工作不是单纯的服务提供,而且他们还是组织者、规划者、行政者和管理者, 他们的服务领域包括教育、社会服务、健康服务、社区发展和其他社会组织等( Boyle , 1973)。社区工作者应既是事实收集与分析者、项目实施者、促进者, 又是使能者和催化剂、协调者、解决问题技术和伦理道德的教师, 还应是积极的倡导者、鼓动者、中间人、谈判者和亲密伙伴(汪厚安,2004),这意味着只有将自己变为多面手, 才能胜任这份工作。因此, 社区工作的成效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社区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然而,目前我国的社区工作者普遍存在着专业能力不足、心理抗压能力较低、工资待遇低引起的消极怠工等多种现象。社会工作服务虽然已经发展了相当长的时间,但是专业认可度仍然不如法律、医疗等专业,如果社工界能够争取到社会的专业认可,必然会使社区工作者的专业地位受到居民和各方面的肯定,也能消除社工探访时经常遭遇的误解,这些误解包括把党政机关工作人员或非受训的组织者误认为是专业的社区工作者,或把社区工作者误认为是党派工作者,这使居民对社区工作者产生不信任感和排斥感,不利于服务的推展。当然这些问题也涉及到社区工作的本土化问题,毕竟社区工作是舶来品,如何在中国的土地上生根发芽,进而提高认可度,应该成为我国社区工作研究的聚焦点,填补这一块的研究空白。

【参考文献】

[1]徐永祥.社区工作[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9.

[2]高鉴国.什么是社区社会工作[J].社区,2002(11).

[3]陈雅丽.国外社区服务相关研究综述[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7(4).

[4]曹翠翠.社区工作本土化探析[D].山东理工大学,2011.

[5]汪厚安.社区工作的模式与挑战论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4.

第6篇:社区工作项目范文

社区工作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我们可以先把社区分为几个类型,然后才考虑按照类型来作一番社区工作的比较。目前社区进入自主转型与政府转型两个方向,政府转型的社区比较规范,拥有社区物业等相对完善的社区组织管理系统。自主转型的仍然延续街道与居委会负责制,管理比较滞后点,社区工作争取较大的空间发挥。在这两个基础上,社区的类型可以划分为三个类型。

一类为 “堡垒式”社区  二类为 “托管式”社区  三类为 “敞开式”社区

三个社区的类型各有不同的管理特点,需要有正确的认识与了解,才能够与之合作,或者能够深入进行社区的广泛展开,下面就社区形式的不同,特点的不同给予解释。

“堡垒式”社区:堡垒式社区,我们根据社区的管理性质给予定位,是为了更好的了解社区的环境,这样的社区一般在城市的中心位置,属于高档社区,住宅与住户比较严谨,24小时有保安或者物业管理,消费者层次较高,经济条件比较好,知识结构也比较丰富,属于一类社区,社区的各项教育、娱乐、医疗比较规范,不能做宣传,不能够张贴、不能够有推销之嫌的人进入社区,所以这样的社区比较难以展开工作。

“托管式”社区:“托管式”社区就是在辖区街道与居委会的管理与控制下,但没有设立专门的日常监管,小区以普通居民为主要对象,层次高低不匀,这样的社区可以进行宣传与推广,但需要以缴纳一定的管理费用给街道或者居委会,以求同意,一般这样的社区也比较正规,居民消费力量较强,文化层次比较容易接受教育,经济能力中等,所以这样的社区比较容易做工作。

“敞开式”社区:“敞开式”社区,就是在监管之外的社区,一般在城郊,社区组织比较散,相对也难以有集体活动参加,居民也比较自由,社区进行宣传与教育可以随时参与,但做的比较烂,信誉度很低,没有受到限制,社区基础设施与文化建设也不够,经济相对叫少,无法形成一定的社区效应,因此,这样的社区往往也是“重灾区”,比较难以开展工作。

有了三种社区的定性以后,我们可以根据企业的不同性能,比较有重点的开发与建立互相关系,与社区搭建桥梁,根据社区的不同性质,在不同社区里面开展不同的项目组合,而不能够采用一种办法做社区,社区的性能差异比较大,要求我们做社区就更加需要细化,而不是追随。

如何来细化社区工作,把社区工作的重点与要点需要按照不同社区来执行,结合社区的突出重点,觉得社区工作应考虑不同应对方式,在开发与效应互相保障的基础上,必须有新的思维,从传统社区来讲,需要迎合不同社区的标准,不是相违背也不是硬闯的那种做法,而是需要建立社区共享档案,便于快速建立社区信息,而针对性的做好社区工作。

社区档案的建设可以细化些,比如社区负责人、常规联系人、决策人、地址、电话、社区功能、居民信息、经济状态、文化层次、教育途径、需求变化、直接上司、喜好与目标、外联攻关项目、近期活动、待人接物态度、信誉等级、优势劣势等等,可以与不同的需求而建立相关档案。下面就社区的不同性质开发社区,作些阐述。

行政社区(“堡垒式”社区):

关键词:公益 娱乐 捐赠

此类社区关照的是一种全新的方式,在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的同时,需求也是比较高级的,如何在这样的社区进行推广与宣传工作,主要看社区这个堡垒如何突破,有什么新的规则可以利用,一般看来,这样的高档社区住的消费者在时间上比较紧,不利于把时间腾出来与你沟通,那么只有通过组织关系来突出其中的互相关系,比如社区组织的相关公益活动(儿童、女人、老年节等),高层次娱乐节目(社区参与)的各种奖励活动等,捐赠往往是这样社区的另一种心态,经常能够看到这样的社区组织捐赠活动,所以合适的时机是做堡垒式社区的关键,特别强调带有一定的行政性,有政策、有组织、有目标是介入这样社区的最好办法。

民众社区(“托管式”社区):

关键词:新颖 务实 需要

民众社区的要点是要分清楚民众的需求是什么,最近社区工作做的最多的是健康教育、与健康普查、健康旅游什么的,大众化的体育、娱乐益智等集体参与的活动较少,集中在老年人当中,范围比较狭窄,没有什么新异的地方,而这样的社区需要调动积极性才能够起来,所以如何把社区调动起来将是关键。主要是做一些主题活动,比如在社区广场举办各种务实、新颖的有奖参与活动,按照老百姓的需求设置奖项,油盐酱醋什么的,能够把企业融入在里面,是最好的推广方式,要规模小,但要经常做,不断做刺激消费者,满足不同需求的时候,就会起到很好的效果。

常规社区(“敞开式”社区):

关键词:利益 方便 大众

第7篇:社区工作项目范文

目前,社区队伍构成大致分四类:一类为单位退休人员、二类为企业下岗、分流人员、三类军退自主择业者、四类为大中专院校毕业生。

二、现状

近年来社区队伍人员更换频繁,给社区正常工作和队伍稳定在一定程度造成了严重影响,平均每月都有委员离开,今年1-12月__办事处13个社区共先后离职了14名社区委员,占委员总数97人的14%,与往年相比上升了600%。据了解类似情况各乡(办)都普遍存在。有的从事社区工作5、6年的老委员,因为待遇问题最终选择离开,如:我观水社区主任刘作美,大专毕业后就到社区工作,经过6年的社区工作锻炼,从一个的女孩变成了能独挡一面的社区主任,因为小孩要上学,家庭压力大,最终选择了离开,离开时含着眼泪说:“我在社区工作了六年,对社区很有感情,我的成长离不开社区,没有社区就没有我的今天,我真舍不得离开”。

三、目前社区队伍存在的不稳定因素

1、待遇报酬低,付出与收入不成正比。目前社区工作人员的月平均收入500元,扣除养老、失业保险后,只剩300余元。条件较好的社区(有服务项目)扣除两险后,剩500元左右。

2、工作量增加,已不堪重负。目前社区共承担六大口120多项工作任务,加上近年来中心工作多,使社区工作者感受到压力越来越大。

3、不适应新形式的发展要求。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对社区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部份社区工作者越来越不适应新形式的发展要求。

四、稳定社区队伍的几点建议

1、建立关爱机制,用感情留人。对社区委员从政治上、学习上、生活上关心。一是对政治上积极要求进步的同志,选派参加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的学习培训;二是鼓励社区委员参加函授继续教育学习;三是领导干部深入社区,多与社区委员沟通交流,关心社区委员生活,力所能及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上的困难和问题。

2、提高社区委员的福利报酬

福利待遇是确保社区队伍建设稳定的前提条件,社区要想留住人,必须提高福利待遇。特别是近年来毕业的大学生,虽然就业形式严峻,但社区500元工资待遇很难留住他们。

第8篇:社区工作项目范文

建立和完善社区工作人员关怀激励机制,必须坚持系统性、针对性、透明性公开化、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四项原则。建立和完善社区工作人员关怀激励机制,可以建立应届大学生参加社区工作、作为报考公务员必要经历的制度;建立国家公务员定期到社区工作一定年限、作为提拔晋升必要经历制度;建立“社工俱乐部”或“社工之家”“社工论坛”网页;建立经济待遇与工作年限和考核挂钩机制;建立基层政府与社区工作人员配合协作机制;充分发挥社区工作人员促进和谐的优势与作用。

关键词:社区工作人员关怀激励机制

根据民政部《关于加强城市和谐社区建设理论研究的通知》(民办函〔2008〕34号)精神,本课题组申报了自选课题《城市社区居委会建设实践中社工关怀机制的建立与完善》。立项后,我们在已有的前期调研材料的基础上,进行了更深层次的调查研究。课题组主要进行了五种类型的调查。1、基本情况调查;2、问卷调查;3、个案访谈;4、座谈会;5、跟踪调查。

通过全面调查,掌握了系统的定量数据和资料。在现实材料的基础上,运用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组织行为学、历史学和经济学理论,对构建社区工作者关怀机制的现状、社区工作者基本情况、心理需求和思想动态进行了多视角的剖析与研究,并提出构建社区工作者关怀机制的路径新选择,形成了《城市社区居委会建设实践中社工关怀机制的建立与完善》研究报告。

一、对社区工作人员的关怀和激励是城市社区居委会建设实践中容易忽视的问题

城市社区居委会建设存在着四个矛盾:其一,社区工作人员的工资待遇低,而街道和政府有关部门布置给他们的工作过于繁杂,工作负担过重。其二,既要满足上级对工作的要求,又要令居民满意,两者有时难以兼顾。其三,经济和社会地位低,而居民对他们工作能力和服务质量的要求高,处境较为尴尬。其四,心里觉得工作有价值有意义,而自身所处的地位较低,导致竞聘时态度积极,上岗后工作消极状况的出现。

以上矛盾的产生固然有众多的原因,但关怀和激励机制的阙失是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

1、社区工作人员关怀激励机制不健全

近年来,虽然普遍开始重视社区工作人员经济待遇、并且有些地方已经开始提高了,个别地方还开展了对社区工作人员的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培训活动。但这些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形成一个长效性的、完善的关怀激励机制。

2、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普遍地认识不足、重视不够

本课题组对14个省(直辖市)民政网站进行了调查,发现只有4个省(直辖市)民政网站有“民政论坛”栏目,但均没有设“社工论坛”专栏。全国唯一的社工论坛在国家民政部网站上。在各级政府民政部门的工作总结等文献中,均未发现有关社区工作人员关怀激励机制建设的具体要求。通过对基层政府和相关部门负责人的访谈及召开有关人员座谈会了解到,政府人员虽然了解社区工作人员待遇低、工作辛苦等,但对解决这些问题重视不够,重视较多的是社区工作人员能不能完成布置的工作任务。

3、相关理论研究滞后,不适应当前和谐社区建设的时代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对关怀激励机制的研究,主要是集中在企业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领域;近年来,开始注重党内关怀机制建设;在和谐社区建设方面,也有学者关注对居民的人文关怀问题。但是,对社区工作人员关怀和激励研究的人很少,也很迟,并且还处在不系统不成熟的探索阶段。

从某种意义上说,社区工作人员属于弱势群体。对社区工作人员的人文关怀和帮助指导,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关注他们的心理需求和身心健康,关注他们的全面发展,提高他们的社会经济地位,是城市社区居委会建设的突出问题。

二、社区工作人员基本现状、心理需求、思想动态等调查资料的要点解析

1、来源与构成

愿意做社区工作的,大都属于就业困难群体,也就是弱势群体。企业下岗人员、个体户、打工者、找不到工作的大中专毕业生是社区工作者主要来源。在564名社区工作者的简历中,下岗分流人员占42.74%,个体户或打工者占20.03%,大中专毕业生占22.22%,还有少数的军嫂、单位抽派人员。

淮南市564名社区工作人员问卷调查统计表(一)

项目

类别

数字

比例

项目

类别

数字

比例

下岗分流

241人

42.74%

2年以下

81人

14.28%

个体打工

113人

20.03%

3—7年

386人

68.57%

大中专生

125人

22.22%

8年以上

97人

17.14%

其他

85人

15.07%

性别

40人

7.09%

169人

30.02%

524人

92.01%

395人

74.08%

年龄状况

20岁以下

51人

9.09%

治面貌

党员

172人

30.55%

21-40岁

359人

63.6%

非党员

392人

69.45%

41岁以上

154人

27.3%

递交申请

105人

26.90%

平均年龄

38岁

未写申请

287人

77.10%

文化状况

本科(在读)

47人

8.32%

大专(在读)

329人

58.33%

中专(高中)

188人

33.33%

性别比与社区工作人员的经济待遇有着明显的相关性。在月工资(补贴)平均不足600元的地区,性别比严重失衡。男性只占7.09%,女性则高达92.01%,缺乏性别上的优势互补;而月工资(补贴)平均800元的地区,男性为69.54%,女性为30.46%,这个性别比就较为合理了。

2、整体素质和经济生活状况

社区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是较高的,基本符合居委会建设要求。有68.57%的人年龄在20—40岁之间,平均年龄38岁;66.65%的人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85.71%的人工作年限在3年以上;有30.02%的人具备一定的技能技巧,这是和谐社区建设极有利的优势。

需要引起注意的是,社区工作人员对入党的积极性并不是很高。党员占30.55%,而非党员高达69.45%。非党员中递交入党申请的只占26.90%。

淮南市564名社区工作人员问卷调查统计表(二)

月工资或补贴(元)

配偶职业

500—799

800—1000

平均

工人

企业

职员

机关事

业人员

其他

528人

36人

630元

149人

132人

117人

67人

93.62%

6.38%

26.47%

23.52%

20.58%

11.76%

家庭月收入(元)

家庭人均生活费

月工资(补贴)期望额

2000元下

2000—

3000

3000元上

最低

最高

最低

最高

87户

262户

116户

365元

1520元

1000元

1500元

18.75%

56.25%

25.03%

社区工作人员的经济收入接近于当地雇拥劳动的最低工资,普遍依赖于配偶的收入而生活。月平均工资(补贴)为630元人民币,只占当地在职人员月平均工资的三分之一多,相当于当地超市营业员的工资。

配偶的收入是家庭生活的重要支柱,主要是工人、企业职员、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家庭收入在2000元以下的占18.75%,2000—3000元之间的占56.25%,3000元以上的占25.03%。家庭人均生活费最高的是1520元,最低的只有365元。综合分析,社区工作人员的生活水平基本处在当地社会中等偏低的状态。这种生活上对配偶的依赖性严重影响了社区工作人员的全面发展。社区工作人员是一个相对的弱势群体。

一方面经济待遇低,另一方面工作负担又过于繁杂。社区工作人员不但要在办公室内接待各种来访,每天还要上门服务、入户进行信息调查,居民档案、各种信息资料等都由社区工作人员来完成,“干不完的活”“没早没晚”“没有节假日”“没有规律性”。[①]以淮南市为例,社区工作人员数与居民数之比为526﹕1。在这样一个比例面前,社区居委会确实难以为居民提供优质服务,精力都用在尽力完成政府布置的工作上了。

3、工作态度、心理需求和思想动态

淮南市564名社区工作人员问卷调查统计表(三)

问题

选项

答题

比例

问题

选项

答题

比例

工作

热爱

程度

很热爱

73人

13.04%

工作

中常

有的

情绪

愉快

416人

73.91%

较热爱

343人

60.87%

郁闷

465人

82.61%

不好说

98人

17.39%

生气

196人

34.78%

不太热爱

49人

8.69%

焦虑

172人

30.43%

很不热爱

厌烦

73人

13.04%

工作

理想

程度

理想

74人

13.04%

愿意

替换

工作

小学教师

433人

76.92%

不好说

417人

73.92%

公司白领

217人

38.46%

不理想

73人

13.04%

街道职员

87人

15.38%

工资

满意

程度

很不满意

491人

86.99%

大堂经理

43人

7.69%

较不满意

49人

8.72%

营业员

有些满意

24人

4.29%

满意

社区工作人员整体素质是较高的。在对淮南市564名社区工作人员调查中,对本职工作很热爱、较热爱的占73.91%,说明大多数对本职工作有热情和工作责任心。但是,一个严重的事实是他们并不认为这是一个值得骄傲的工作。有86.94%的人对本职工作不好说、不理想,有86.99%的人对经济待遇很不满意。热爱程度和理想满意程度存在着极大的落差。这种落差必然会导致心理冲突和心理纠结,有“鸡肋”感受,从而徘徊在矛盾之中。

社区工作人员普遍有自卑感和“相对剥夺感”。“工资低,不能自立。”“居民冷嘲热讽,甚至辱骂、殴打。”在工作中经常受到的委屈有:“居民不理解,领导不了解”;“居民把怨恨发到我们身上”;“工作难度大、忙人,但体现不出成绩和效果,得不到认可”;“领导不能体会我们工作的辛苦”。[②]等等。

从情绪上看,也有一个矛盾现象。在工作中有愉快情绪的占73.91%,郁闷情绪的占82.61%,生气情绪的占34.78%,焦虑情绪的占30.43%,厌烦情绪的占13.04%。良性情绪和不良情绪同时高程度并存,说明了他们工作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尤其需要关注的是,一部分社区工作人员多种不良情绪同时存在,比例高达30.43%,说明他们迫切需要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

社区工作人员们对政府的期望和要求既合理又现实,使调查人员强烈地感受到了他们的可爱、可敬、可同情之处。经济待遇上,他们期望达到1000—1500元,仍然是低于当地在职人员平均工资水平的。知识更新上,希望学习专业知识、工作技巧、电脑、心理辅导、居民服务、人际交流与沟通、业余娱乐等知识。对政府和领导,“希望真心体谅我们在工作中出现的困难,不要老是批评。”另外,还提出了“增强协作”“统一口径”“有法必依,让遵纪守法居民看到法治的公平”[③]等等非常有价值的合理化建议。

淮南市564名社区工作人员问卷调查统计表(四)

按理想程度给右边职业排序

小学教师

①小学教师

左边是排序结果

居委会

②公司白领

护士

③街道办事员

营业员

④大堂经理

大堂经理

⑤居委会

街道办事员

⑥护士

公司白领

⑦营业员

4、几点结论

第一,高素质的弱势群体对社会和谐、社会稳定的影响和作用不可低估。尤其是在社区建设这一特殊岗位上的弱势群体,其影响又是重中之重。激怒之则安全隐患生,激励之则和谐势头涨。

第二,社区工作人员“办公条件简陋,工资待遇太低”,生活水平基本处在当地社会中等偏低的状态。这种生活上对配偶的依赖性严重影响了社区工作人员的全面发展。改善工作条件,提高经济待遇,壮大社区工作人员队伍,是和谐社区建设的物质前提。

第三,良性情绪和不良情绪同时高程度并存,说明了他们工作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他们迫切需要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他们对工作的热情和责任心,对知识的渴望,对经济待遇合理的有节制的要求,对政府和的殷切期盼,生动地体现了他们的赤子之心,诚恳之情。我们一定要爱惜这个优秀而又困难的工作群体!

三、建立完善社区工作人员关怀激励机制的路径新选择

(一)社区工作人员关怀激励机制建设的指导原则

1、系统性原则

关怀激励机制是一个系统的机制,主要包括关怀激励、目标激励、反馈激励、奖惩激励、榜样激励、政策激励、竞争激励、领导行为激励。要全盘考虑。

2、针对性原则

建立完善社区工作人员关怀激励机制,既要考虑系统性又要考虑实用性。必须符合社区工作的特殊性和复杂性,符合社区工作人员的实际需要。

3、明性公开化原则

主要是政策透明公开,内容透明公开,程序透明公开,运行透明公开。

4、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原则

社会上办学、心理咨询、法律咨询等资源相当丰富,应该充分利用,以降低运行成本,实现资源共享。

(二)社区工作人员关怀激励机制建设方案研究

1、建立应届大学生参加社区工作,作为报考公务员必要经历的制度

大学生毕业后首先在社区服务2-3年,经考核合格并取得“公务员准入证”后,才可报名参加公务员招聘考试。这样做有很多好处:一是充实了社区工作队伍,缓解了居委会工作压力。二是使大学生特别是独生子女大学生经受了基层实际工作的锻炼,多了一个宝贵而又难得的人生经历。三是给社区带来了新鲜空气,对社区文化建设作用不可低估。四是缓解了就业压力。

2007年《济南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建设的意见》中就提出:“鼓励机关干部、事业单位职工、大中专毕业生、复员转业军人等经过法定程序,从事社区居委会工作。[④]”

2、建立国家公务员定期到社区工作一定年限,作为提拔晋升必要经历制度。国家公务员3—4年一次,下到社区(村)工作出2—3年,经考核合格后方可回原岗位工作或提拔晋升。公务员被提拔前的公示,一定要在他所工作过的社区张贴公示榜,并进行民意测评。这样做也有很多好处:一是加强了社区工作力量并节约了经费开支。二是能够有效“精兵简政”,充分利用过剩的人力资源。三是有利于密切联系群众。增强官员的民主平等意识。四是防止和腐败。

3、建立“社工俱乐部”或“社工之家”“社工论坛”网页

制定钢性措施,要求每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民政网都要有这类的网页;每个市(地)也要有一个这类的网页;最好是每个区(县)的政府网都设这类的网页。网页上可以设置心理咨询、论坛、征求意见和建议、有关领导直接和网友交流等内容,甚至可以设“社工交流圈”“社工博客”。这有如下好处:一是可以及时掌握社工思想和工作状态;二是使社区工作者有一个情绪宣泄的合理场所;三是便于上下通气,信息流畅真实;四是拉近了政府、领导、国家公务员与社区工作人员的心理距离,及时地听取合理化建议。

4、建立经济待遇与工作年限和考核挂钩机制

建立社区工作人员岗级制度,根据不同的岗级给予不同的经济待遇。同时与工作考核挂钩,奖勤罚懒。这方面安徽铜陵市做了有益的尝试,他们新出台的《意见》规定:“社区专职工作者的生活待遇由基本工资、岗位补贴、社会保险、职业资格津贴等部分组成。2008年社区专职工作者的基本工资确定为每月810元,岗位补贴正职为每月200元,副职为每月150元,委员(专干)为每月100元。职业资格津贴由县、区结合自身实际落实并逐步提高标准。今后按照“小步快跑、逐步提高”的原则,以2008年调整后的社区专职工作者基本工资为基数,按企事业单位职工年收入的平均增幅,逐年提高社区专职工作者的生活待遇,力争2010年达到全市企事业单位职工年收入的平均水平。”

5、建立基层政府与社区工作人员配合协作机制

基层政府往往只起上传下达的作用,对于社区工作人员“只看结果,不看过程”,缺乏有行动的关怀和帮助。矛盾的焦点集中在街道和居委会之间。必须进行利益捆绑,使街道工作人员与社区工作人员成为一个“利益共同体”同时实行人才合理流动,社区工作人员可以“升迁”到政府机关,政府工作人员可以分流到社区。甚至可以取消街道,缩小区(县)管辖面积,壮大社区居委会力量。

6、充分发挥社区工作人员促进和谐的优势与作用

社区工作人员是城市居民工作、生活、思想动态的感受器。居委会除了接待来访外,还有一个很主要的工作——“入户”,即登门了解居民情况。居民的婚丧嫁娶、迎来送往、迁进迁出等都在居委会了解情况范围内。很多情况都是社区工作人员首先能够感受到的。我们可以充分发挥社区工作人员直面社会的优势,在预防和处理紧急事件、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这种功能目前只是潜在的,人们并没有发现。不过这个功能的实现还缺少一个机制——信息采集、分析、处理、预警机制。由社区居委会承担起这个功能最合适。

参考书目:

1.(美)戴维波普诺.《社会学》李强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2.(法)谢和耐.《中国社会史》耿升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

3.李立国《在全国民政系统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座谈会上的讲话》2007.12.

4.詹成付.《关于社区建设工作的几个问题》2007.8.

5.黎熙元.《现代社区概论》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

6.郭强.《中国社区建设报告2007》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8.

7.彭勃.《当代中国城市社区变革》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7.

8.徐联仓.《组织行为学》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3

9.韩昌.《心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

[①]访谈.淮南市基地社区居委会部分成员.2008.7.6.

[②]访谈.淮南市龙眼社区居委会部分成员.2008.7.10.

第9篇:社区工作项目范文

一、基本工作情况:

一是安全生产检查工作。这是一项关系到人民生命安危的大事。今年来,我市接连已经出现了几次消防安全事故,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了很大损失。因此,防火检查工作就十分重要了,一点也不可马虎。

为圆满完成上级部门关于开展落实安全生产检查的相关工作,争取最短时间,社区领导根据实际需要,安排我与本社区其中的一名工作人员,深入基层社区,挨家挨户,走街串巷去检查消防设备(如灭火器、烟雾感应器、应急灯等设施),特别是对三小场所等可能存在消防安全隐患的区域,进行了拉网式排查行动,有力地确保了人民生产生活秩序正常开展。

二是污染源普查工作。这是我国第一次进行的大型污染源普查活动。我是第一次学习接触,因此,工作起来也还有是一定的难度。可是我并没有放弃,通过与单位同事的共同努力及各被普查单位的大力支持,工作开展得还算顺利,此项工作早已完成,并于今年6月底正式报送江南街道普查办通过验收。

三是两委换届工作。这是社区工作的一项大事,我所在的祝屋巷社区,于今年的4月18日举行了换届选举工作,我作为其中很重要的一分子,选举工作时,集体讨论通过,选我任唱票员,具体负责选举相关工作。此次选举工作开展很顺利,当天就选举出新一届社区工作站领导班子及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