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有关鲁迅的文章范文

有关鲁迅的文章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有关鲁迅的文章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有关鲁迅的文章

第1篇:有关鲁迅的文章范文

最初知道鲁迅的情况是在小学,我学习了几篇有关鲁迅文章,有《三味书屋》《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少年闰土》,年龄尚幼的我不喜欢鲁迅晦涩的语言,但通过老师的讲解和查阅资料,我开始了解鲁迅、认识鲁迅。

我读过的关于鲁迅的作品有《兔和猫》《社戏》《孔乙己》《药》《阿Q正传》《狂人日记》等。他以细腻的笔触,形象地刻画出一个个生动、鲜活的人物形象,通过不同人物的悲惨命运,来刻画当时那个不平等的、黑暗的社会。通过自己的笔,宣泄自己心中的愤怒,剖析当时的社会和人物,向敌人呐喊,唤醒民众。

鲁迅先生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还是一位平易近人的人。他为自己想的少,为别人想的多。有一位车夫的脚被玻璃扎坏了,鲁迅先生见了,并没有像有些达官贵人那样,嫌车夫地位低下,置之不理;而是平易近人地拿硼酸水把他的伤口洗净,又给他敷上药,扎好绷带,还掏出一些钱给他,叫他在家修养几天,把剩下的要和绷带也给了他。鲁迅先生临终前病得非常厉害,还三更半夜写文章,有时还一阵阵咳嗽,但他并不在乎自己的病情,倒常常劝女佣阿三要多休息,不让她干重活,多么可敬啊!

第2篇:有关鲁迅的文章范文

关键词:鲁迅 演讲 趋势 展望

鲁迅演讲研究至今已有80年。20世纪的鲁迅演讲研究,筚路蓝缕,从资料积累到研究框架与思路、方法,都有开创之功。这一阶段,鲁迅演讲研究呈现出一个鲜明的特征:即从以史实考证为主逐步转向思想艺术研究为主。21世纪的鲁迅演讲研究,已经从以史实考证为主转向了思想艺术研究为主,研究视野更为开阔,呈现出向纵深开掘的态势。

尽管鲁迅演讲研究日益深入丰富,但是鲁迅演讲观和演讲艺术的研究一直没有得到学术界的重视,涉及此领域的研究论述仅是局部的探讨,对鲁迅演讲实践、思想和艺术的比较全面、深入的研究仍告阙如。鲁迅演讲研究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笔者不揣谫陋,简略展望如下。

一.进一步拓展研究领域

一是从狭义的演讲拓展到广义的演讲,而不能够拘泥于研究起始阶段林辰等先生开创并恪守的狭义的演讲材料。林辰先生在《鲁迅事迹考》第三版后记中就《鲁迅演讲系年》所写道的:“我尽量注意‘演讲’的正式范围,其他各种会上的发言、致辞、谈话等,均不阑入。”[1]显然,这里对演讲的范围限制在较狭窄的区域,拒绝了本范围之外的内容“搀杂进去”。许广平的《鲁迅回忆录》,就将鲁迅的讲演与讲课并列提及,似有扩大其范围之意。实际上,“其他各种会上的发言、致辞、谈话等”,都属于演讲的范畴,而并不一定冠以演讲之类的雅号。

二是从鲁迅本人的演讲拓展到他聆听的演讲。陈平原在《有声的中国――“演说”与近现代中国文章变革》中写道:“没有材料证明鲁迅接受过‘演说学’方面的专门训练,但从一九二六年在厦门大学的演说,我们可以断言,起码从那时起,鲁迅已经很好地掌握了广场演说的技巧。”[2]这种技巧从何而来?历来的研究者似乎都没有关注及此。大略言之,这一方面是与其长期在大学和中学兼课,擅长讲课有着重要的直接联系;一方面也与他经常参加各种会议、活动,聆听他人的演讲或多或少有关联,从他人的演讲中显然可以得到演讲主题、演讲内容、演讲艺术等多方面的影响,更可以从演讲现场效果来比较演讲技巧的高下,为自身演讲提供借鉴。有关鲁迅对他人演讲的聆听与研究,长期关注不够,鲜有成果。积累有年之后,如能将鲁迅本人的演讲适当勾连、比较鲁迅聆听的他人演讲,当能开辟一个新的研究方向,从而有助于深化丰富鲁迅研究。

二.进一步调整研究重心

回顾鲁迅演讲研究的历程,不难发现其研究重心经历了两次转移。一是以系年、谱录为主要形式的资料积累与考证,如林辰等的鲁迅演讲研究即是,逐步转向以编集、注释为主要形式的初级形态的研究与传播,如《鲁迅演讲全集》[3]、《鲁迅的声音:鲁迅讲演全集》[4]、《鲁迅演讲集》[5]和《鲁迅报告:关于鲁迅和他的演讲》[6]即是。二是以编集、注释为主要形式的初级形态的研究与传播,逐步转向以疏证、还原、评点等为主要形式的较高形态的研究与传播,如新世纪以来的鲁迅演讲整体特色和思想艺术研究,鲁迅单篇演讲或系列(某地)演讲的特色和思想艺术研究即是,尽管其中将鲁迅演讲名篇作为杂文赏析多于从演讲的文体角度进行论述、鉴赏。研究起步期的重心“资料积累与考证”,随着时间的流逝和相关人事的湮灭以及可用资料的开采殆尽,发展空间不会太大,必然要实行研究重心的转移。作为研究发展期的重心“编集与注释”,有待于从科学性、通俗性等方面提升,以利更好地传播、学习。目前正处在新的研究转型期,“资料积累与考证”如无特殊情况,要获突破实在不易;“编集与注释”还可以继续完善、深化,期待出现集大成的佳作;相比之下,“疏证、还原、评点”等的拓展空间最大,值得大力研究,需要多学科协同,才能产生更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取得更好的传播效果。

新世纪以来,一些名为“鲁迅演讲集”的公开出版物,将未经鲁迅审定认可的演讲记录稿作为鲁迅佚文收录,业界对此是有不同看法的。顾农就对《鲁迅的声音:鲁迅讲演全集》编写体例提出异议:“那些未经鲁迅审定认可的讲演记录稿宜慎重对待。”“鲁迅本人不肯认账的文本被当作‘鲁迅的声音’,实在危险,这样的编辑方针恐怕要作出适当的调整。”顾先生认为,在编鲁迅讲演集时,那些未经鲁迅本人审阅的记录稿并不是不可以收,比较稳妥的办法是“列入附录,并且要分别加上必要的说明,介绍鲁迅本人对这些记录稿的态度和评价”。他还建议,“最好能够将涉及鲁迅讲演的回忆录作一地毯式的辑录,并附考辨”,“如此则可望将这一方面的研究推进一步”。[7]再如刘运峰在《鲁迅全集补遗》之《编后记》里写道:“这本书,是在《鲁迅佚文全集》的基础上完成的。”这部《鲁迅佚文全集》的“不成熟体现在编辑体例不够科学,失之于‘滥’和‘宽’,尤其是附录的‘书信钩沉’‘日记疏证’‘讲演汇编’等,现在看来,将其当作鲁迅的佚文,的确有些勉强”。因此,他的《鲁迅全集补遗》删除了《鲁迅佚文全集》收录的附录的全部内容。[8]这些说明,鲁迅演讲集的编集、注释等需要更加科学、理性的对待,而这对鲁迅演讲的考辨、疏证等的研究提出了更高要求。

陈平原在《现代学者演说现场丛书总序》中写道:“本丛书的最大愿望,那就是:在某些程度上复原那已经一去不复返的‘演说现场’。”因为,“严格说来,所有的演讲纪录(当为记录)稿,都很难准确传达演说者的真实意图。”进而提出,“单纯的演说,确实不及专著或文章精深;但如果添上相关史料的考辨,使‘演说现场’在某种程度上得以复原,那意义可就非同一般了”。如何考辨?他提出:“本丛书的操作,与一般意义上的‘考辨’略有不同,我们不仅需要了解某一次演讲的时间、地点、听众、论题,更希望借钩稽前世今生、渲染现场氛围、追踪来龙去脉,还原特定的历史语境。这样,才有可能让那些早已消失在历史深处的‘演说’,重新焕发生机,甚至介入当代人的精神生活。”[9]这一立场与追求,当是进一步拓展鲁迅演讲研究领域的重要选项之一。遗憾的是,该丛书选定的现代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重要人物,如、章太炎、梁启超、陶行知、朱自清、闻一多等学者演说专卷均已出版,还有鲁迅等的演说专卷似乎仍然见不到踪影。

三.进一步创新研究方法

梳理已有鲁迅演讲研究脉络,显而易见的是,在研究方法方面,业界往往采用文艺批评、社会批评等惯常熟悉的方法,而较少引入传播学、演讲学(雄辩术)等能够贴近演讲文体特征的新思想、新方法等。如能将将新旧研究模式和框架方法加以融会贯通,新的解读新的诠释必将如源头活水,滔滔涌来。

由上可知,从演讲本体出发,综合运用文艺学、社会学、传播学、演讲学(雄辩术)等学科理论和研究手段,对鲁迅演讲实践、思想和艺术的比较全面、深入的研究也就不失为鲁迅演讲研究的一个新的增长点和突破口。

参考文献

[1]林辰,王世家.林辰文集壹[M].山东教育出版社,2010:136.

[2]陈平原.千年文脉的接续与转化[M].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2008:206.

[3]鲁迅,童秉国.鲁迅演讲全集[M].长江文艺出版社,2007.

[4]鲁迅,傅国涌.鲁迅的声音:鲁迅讲演全集[M].珠海出版社,2007.

[5]鲁迅,阎晶明.鲁迅演讲集[M].漓江出版社,2001.

[6]鲁迅,江力.鲁迅报告:关于鲁迅和他的演讲[M].新世界出版社,2004.

[7]顾农.听鲁迅怎样演讲[N].南方都市报,2007-10-6.

[8]刘运峰.鲁迅佚文全集[M].群言出版社,2001:501,502.

[9]章太炎,秦燕春.章太炎:历史的重要[M].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总序5-6.

第3篇:有关鲁迅的文章范文

关键词:鲁迅;《风筝》;精神

1923年鲁迅与其弟弟失和,而这一事件给予了鲁迅深刻的影响与沉痛触动,《风筝》与《我的兄弟》这两篇文章就是作者在基于兄弟失和事情发生之后,所做的关于兄弟情感的两篇回忆性文章。而笔者通过对《风筝》的学习,并在学习过程中被文章所深深的吸引。与此同时,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的探讨与资料的查阅中对《风筝》有了全新的认知。基于此,笔者以期通过进一步的分析与探索,对鲁迅小说《风筝》所具有的精神与情感实现更为深入的认知与理解。

一、对《风筝》的简述

众所周知,鲁迅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其作品种类众多且在各领域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1]。而《风筝》则是鲁迅于1925年所做的有关描述兄弟情的回忆性散文。在该散文中迅以简短的12段将其内心情感深深的释放。在该散文中,作者由“北京的冬季”以及空中飞舞的风筝,联想到“故乡的风筝时节,是春二月”,从而回忆起过去的自己并不爱风筝认为那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当时“我”年幼的弟弟喜爱放风筝,当某一天“我”发现弟弟偷偷的做风筝,而作为兄长的“我”对其没出息的行为给予了惩罚并为感到这种行为的不对。指导多年后才发现自己的行为是对儿童天性的扼杀,这使作者感到内疚。当“我”想要弥补时发现已经无能为力,弟弟对往事的淡忘使得作者的内心得不到宽恕感到沉痛,以至于作者在多年后的冬天倍感寒冷。

二、《风筝》中具有的精神

通过对《风筝》仔细的阅读,以及结合鲁迅的其他作品,作者发现鲁迅常以“兄长”的身份得以体现,如《弟兄》中的兄长“张沛君”、《狂人日记》中的“大哥”以及《风筝》中的“我”等等,从中可以体会到鲁迅在家庭发生变故后,对自身自责与身份的肯定,“养家”以及照顾家里的每一个人成为其重要的使命[2]。因此,在《风筝》中,当鲁迅发现弟弟偷偷制作风筝时,认为弟弟这种“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的行为是在丧志,而作为“兄长”的自己是需要惩罚的,进而导致对弟弟“天性精神的扼杀”,而这也充分体现了当时封建社会中传统教育权威性的存在。多年后,当鲁迅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回想起对弟弟“精神的虐杀”致使作者感到自责和内心的沉痛。在分析中发现,鲁迅对此事的耿耿于怀不仅在于对封建教育专权的认知与批判,而兄弟失和对鲁迅的心态以及精神给予了沉痛的打击,理性观念与现实的冲突进一步导致鲁迅陷入痛苦。

与此同时,在鲁迅作品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当时的中国教育以及社会文化是一种饱受掠夺的专制教育与文化。在封建家庭中长辈的权威性的存在,是不可忽视与反抗的,家中的晚辈对长者的决定是必须服从的,而这也在侧面反映了大背景下,百姓对封建道德的无意识的遵从[3]。这一点在《风筝》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作为兄长的“我”向来“不爱玩风筝”并对弟弟喜爱风筝的表现“呆看着空中出神,为风筝的掉落“惊呼”、为“风筝的缠绕解开”而“高兴得跳跃”的种种行为感到“可鄙”,并亲手“抓断了胡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却仍不在意弟弟内心的感受,可看出封建家庭教育的专制。而弟弟隐瞒“我”做风筝的行为以及“惊惶地站了起来”可见弟弟在潜意识里认为自身行为是错误,而多年后,弟弟的“全然忘却”再一次证明了封建伦理道德下人们的潜意识遵循的标准和奴役下的不觉醒。与此同时,从“我”认知到当年行为是对儿童天性的扼杀以及后来希望得到宽恕,获得依一句“我可是毫不怪你啊”可知,鲁迅在认知到封建专制的弊端后对自我内心的拷问认为自己的行为是对弟弟精神的压迫,弟弟的全然忘却更是对封建伦理道德奴役下的甘愿和不言觉醒。作者在一言一语中叙述着自身精神与思想的感触,是人在阅读中可深刻感知那份沉痛与无力,以及对兄弟的深情。

三、结论

总而言之,在《风筝》中,通过作者文章中舒事、议论、感叹的有效结合,以及人与景交融形式的描写,使人感知到作品理性精神的体现。而在结合作者生平以及其与弟弟发生的“失和”可探视文章中,作者内心与灵魂深受着思想与精神的考验。

参考文献:

[1]赵天成.无地彷徨:沦陷的回忆或肃杀的严冬――鲁迅《风筝》解读[J].鲁迅研究月刊,2014(01):69-77.

第4篇:有关鲁迅的文章范文

鲁迅先生一生非常珍惜时间,但与此同时,他却从不把进行各种有益的文化活动,培养多方面的爱好和情趣看作是浪费时间。恰恰相反,他以此丰富生活,增长知识,拓宽视野,养护身心。

鲁迅先生的第一个业余爱好是篆刻。他虽刻印不多,却具备了较深的艺术功底。少年时代,因叔父周芹候研究篆刻,耳濡目染,他便学会了刻印的本领。1899年,鲁迅在南京读书时,就曾刻过“戎马书生”、“文章误我”、“夏剑生”等印章。在鲁迅的著作中,《蜕龛印存(代)》是鲁迅论述篆刻的唯一的珍贵资料,也是我国印学宝库中难得的理论之作。

其次,鲁迅先生喜欢猜谜语。孩提时,鲁迅先生的祖母常教他猜谜语,事隔30年后,他还在《长命灯》里,把儿时的猜谜乐事生动有趣地描绘了一番。鲁迅还常幽默地用“谜语”写信、题书名和做笔名,在他用过的一百多个笔名里,用“谜语”起的也不少,如“华圉”是隐“当时中国(华)是个大监狱(目)”之意。

除了上述两个爱好之外,鲁迅先生还非常喜欢种花木。鲁迅先生一生喜爱花木。少年时,鲁迅就读了不少有关花木的书籍,如《花镜》、《兰惠同心录》、《广群芳谱》等。中年时,鲁迅最爱丁香花和木槿花。1923年,鲁迅居住在北京西三条胡同一个四合院,就种了好几株白色和紫色的丁香花。1924年秋天,鲁迅在西安讲学时,下榻处窗外有一丛盛开的白木槿花。晚年,鲁迅定居在上海大陆新村9号时,还特地在前院种上了夹竹桃、石榴、紫荆、桃花等花木。

鲁迅先生还有一个爱好是看戏文。他从小特别爱看绍兴戏。有一次,他还在民间演的一个戏中自告奋勇地扮演了一个角色。1924年夏赴西安讲课时,他专程去看古老剧种秦腔的演出。晚年定居上海后,鲁迅在繁忙的写作之余,最大的娱乐就是观剧、看电影。他不仅看,且多有评论。

第5篇:有关鲁迅的文章范文

素有“名士之乡”美誉的绍兴又多了一段云集诸多当代名家的文坛佳话。10月28日,铁凝、金炳华等中国作协领导,文艺局局长杨新贵,鲁迅之子周海婴先生,与第四届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家、评委们以及绍兴当地领导聚集在绍兴鲁迅纪念馆,共同见证了“鲁迅文学奖作家作品展”的开幕。这次展览由中国现代文学馆与绍兴市政府联合举办,集中展示了这四届鲁迅文学奖获奖作者生平简介、著作、手稿、照片、图录、获奖证书等文学资料以及有关获奖作家、作品的评论和研究文章近180余件。

陈建功在开幕仪式上讲话说,鲁迅文学奖作家作品展蕴涵着中国当代作家奉鲁迅精神为旗帜在人类精神版图上探索的足迹。中国当代作家积极响应人民和时代的召唤,创造了许多思想深刻、艺术精湛的精神产品。他们用崇高的精神去启迪人们的思想,用优美的形象去感动人们的灵魂,用积极的态度去鼓励人们面对生活,充分体现出热爱真理、热爱正义、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热爱人世间一切美好事物的伟大情怀。

作家们在开幕仪式后便迫不及待地开始参观。有人在获奖作家的手稿前驻足凝视,有人在展板前默默吟诵同行们的创作心得。“只要活着,就要写作,这是自己的生命”,这是史铁生凭借《老屋小记》获得第一届鲁迅文学奖时的创作谈。王安忆告诉我们:“写小说其实都在寻找道德的力量。道德是很重要的,现代人也许以为谈道德已经落后,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在依靠别人的道德生存,你要冲破道德,首先你是有着别人的道德依靠才可以冲破,我们每个人都依靠别人的道德存活。” 第四届鲁迅文学奖获奖作者晓航则说:“以一个朝圣者的宁静追求真理与神性,以一个独立知识分子的审慎观察与评判现实,以一个理想主义者的狂热与忠诚用文学创造一个新的世界,以一个末学后辈的感恩之心面对赐予我恩惠的老师与朋友们。”有人说,细细咀嚼当代名家们对文字和生活的深刻领悟,仿佛与他们有了一次深刻的对话,让人不由得感动于其中厚重的历史感和扑面而来的亲切感。

参观结束后,作家们对记者说得最多的感受就是“惊喜”与“感动”。有的作家告诉记者,鲁迅文学奖作家作品展陈列于鲁迅先生的家乡,陈列于有“鉴湖越台名士乡”之称的绍兴这片深厚的文化沃土上,自然是最为适当的选择。作家们动情地表示,这次能来绍兴接受鲁迅文学奖的颁奖并见证自己的文学足迹留在鲁迅先生的故乡,在感到荣幸的同时也意识到自己在文学道路上更重的责任。

第6篇:有关鲁迅的文章范文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方法

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要求学科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不断进行革新。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要对学生厌恶阅读、遇到阅读题时草草阅读、马虎了事、阅读成绩不理想的现状作出改变,也应以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目标为导向,不断革新自己的教学方式。

一、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有多种方法,比如,口头介绍作家的生平故事、介绍与课文有关的历史、故事等,也可通过多媒体的辅助教学对这些内容进行介绍。

比如,在讲解鲁迅先生的《故乡》一课之前,先介绍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故事,通过多媒体播放鲁迅先生的照片、鲁迅家乡、鲁迅故居的图片和视频,简要介绍鲁迅先生的杂文和小说,介绍鲁迅先生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通过介绍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有很多,比如:(1)悬念阅读。根据标题提出问题和假设,带着悬念和疑问进行阅读,疑问起初可由老师帮忙提出,但是随着阅读学习的深入,学生要能自己提出疑问,制造假设。(2)标记阅读。即在阅读的过程中做标记,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理解力,比如,自己特别喜欢的句子,自己不理解的字、词、句,自己认为可概括段落意思或概括文章中心思想的语句等。

三、在阅读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指导作用

我国长期以来的阅读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教师边阅读课文,边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从课文的作者、写作背景一直到最后的主题思想都由教师进行知识灌输式的讲解,忽视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不留机会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独立解答。

以学生为主体的阅读教学应该做到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给予学生时间,让学生积极开动脑筋,进行独立思考,得出自己独特的理解和感悟。将阅读的任务归还给学生的同时也不能忽略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的任务是从阅读方式、重难点句子的理解、中心思想的归纳等方面启发学生,引导和帮助学生完成阅读。

第7篇:有关鲁迅的文章范文

一、 “作者介绍”教学方式存在的问题

在具体的阅读教学中,我们往往将“知人论世”理论的运用仅仅局限于“介绍作者”这一固定模式,而忽略了“人”和作品、“人”和学生、“人”和教学的联系,从而导致了作者与我们阅读教学之间的“割裂”。审视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不难发现,教师们习惯采用的“作者介绍”方式存在着如下问题:

(一) 程序固定,教学环节被生硬割裂

“作者介绍”环节往往介于课堂导入和研读课文这两个环节之间。不少语文教师只是走“作者介绍”的过场,把“作者介绍”作为一个独立的知识点(从高考考点看就是“文学常识”),而忽略了“作者介绍”和前后环节之间的内在联系。于是常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精彩的导入之后,是与导入内容无关的作者介绍,作者似乎是被教师生硬地拉入到课堂的。这种“被拉入”现象,不仅使导入的有效性大打折扣,而且使课堂前后环节内容脱节,破坏了教学环节的流畅展开,使得文本学习缺少整体感。

(二) 内容干瘪,作者形象被符号化

通常的“作者介绍”往往是作者信息的罗列,在笔者接触到的很多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课件中,作者介绍的内容一般不外乎作家人生履历、创作概况、政治思想等。这种浅层面和公式化的介绍,忽略了作者应有的才能、志向和情趣,忽略了作为交流对象的作者的血肉,作者被概念化、抽象化,成了远离作品、远离读者的一个简单的文化符号。面对这样的“被符号化”的作者,学生内心恐怕只会产生一种疏离感和陌生感,而很难激起与之对话的意愿,从而也就很可能影响到文本的解读。

(三) 教师把握了话语权,课堂教学主体“错位”

“作者介绍”,调换一下词序就是“介绍作者”,谁在介绍,毋庸置疑就是我们教师,于是,在这个教学环节,教师就是课堂的主体。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大多是高高在上的宣讲者,或者滔滔不绝,或者一句带过,或者兴之所起,或者凭个人喜恶……学生默默地听讲,机械地接收。教师决定作者介绍的相关内容,却忽视了学生的学情,在这个环节中,学生更多的是被动接收,参与度并不高。

笔者以为,这样的“作者介绍”与孟子所言的“知人论世”的出发点其实是背道而驰的。新课程要求语文教学不仅要考虑到知识目标,还要考虑情感目标和能力目标。生硬的作者介绍虽然可以实现积累文学常识的知识目标,但是通过作者联通“作者之思”和“文本之志”、感受作者的作品魅力和人格魅力的情感目标则很难达成;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的能力目标则往往容易落空。

二、 “走近作者”阅读教学的尝试

既然孤立的“作者介绍”不能产生良好效果,那么我们能否采取其他的符合“知人论世”原则的呈现方式来达成阅读教学的多层目标呢?为此,笔者进行了多种尝试,不再是单一地“介绍作者”,而是通过多种手段使得学生“走近作者”。

(一) 调动储备“走近作者”

对于作者的相关信息,学生是有收集整合信息的条件和能力的。在这一前提下,教师完全不必越俎代庖,以自己的灌输代替学生的学习,而是应该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收集资料合作学习。只要给学生机会,学生是完全可以找到作者的相关资料的。

我们可以以鲁迅的教学为例,鲁迅是一个说不完的主题,不同的学生对鲁迅有不同的解读。为了达到“走近鲁迅”的目的,在教学《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之前,笔者请学生把原有的关于鲁迅的知识储备作一个整理:(1)列出你读过的鲁迅的文章(包括教材内篇目与课外自读篇目);(2)找出你最喜爱的文章,谈谈自己的感想;如果不喜欢,谈谈不喜欢的理由;(3)讲讲你知道的有关鲁迅的故事。

这样的准备过程,可以让学生都动起来,可以“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他们学习的兴奋度。学生掌握的各种关于鲁迅的信息在课堂中碰撞融合,从而使得自己可以“遇见”更为熟悉、更感兴趣、更加全面丰满的鲁迅。这时,鲁迅也就不再是远离学生的教学材料里的鲁迅,而是被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而“激活”了的让人亲近的鲁迅。阅读自己亲近对象的文章,学生会更有兴趣。

在了解了学生对鲁迅相关材料的掌握情况后,笔者根据学生提到的对于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评价,因势利导,请他们根据鲁迅的爱憎看看《记念刘和珍君》中鲁迅对不同的人不同的情感态度,学生自然而然就看到了文中鲁迅对逝者的痛、对卑劣者的恨、对麻木者的批判。这样,笔者就把了解作者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激活了学生的个体思维,融合了课堂的有利因素,不仅使学生能走近作者,而且通过走近作者而走进文本,从而实现了由“教师的教”向“学生的学”的转向,产生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 结合文本“走近作者”

第8篇:有关鲁迅的文章范文

关键词:鲁迅;爱情;文学

中图分类号:I210.9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0)10-0001-01

鲁迅很多作品是从启蒙的角度开始的,他的文学实质是人学。对人生的反映上,鲁迅侧重于人性的病态,将自己当做医生的角色,针砭中国国民的性格弱点,以期改良。然而,于其自身,鲁迅却不得不选择了“非改良”。鲁迅的小说,最深刻的在于他关注人的灵魂,他笔下的知识分子,体现的是知识分子根植的弱点,以及先驱者的孤独感,鲁迅关注的不是事件史而是心灵史,而这也许正基于鲁迅对自身的无法抗争的抗争。

被母亲“病危”召唤回国的鲁迅,回家第二天就被迫举行了婚礼,婚礼是热闹的,众人如释重负如愿以偿的喧闹里,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的一场漫长的婚姻灾难却从此开始了。

鲁迅的母亲,以爱的形式带给鲁迅压力,形成了爱的牢狱。鲁迅说,朱安是母亲送给自己的一个礼物。将一个活生生的人形容成礼物,这很有不敬之处,而在这不敬中却很能深深体会出鲁迅的无可奈何与自讽,鲁迅是个孝子,母亲强送的礼物他不得不接受,可是这个礼物却是他一生的伤口。对于鲁迅,朱安很难说有多少感情,然而纲常,将她锁定在鲁迅身上,所以她只能用一辈子来偿还这无缘由的债。鲁迅不愿接受朱安,很大程度在于朱安恰是鲁迅最为反对与反感的旧式女子,从小被清规戒律压制得辛苦不堪的鲁迅,童年时就是极为反感二十四孝图之列的古训的,然而讽刺的是,成年的鲁迅不但是个孝子,还被旧式的婚姻所羁绊了一生。

从结婚到死亡,鲁迅不曾碰过朱安,同时因为朱安所在的环境、朱安自身的思想意识和社会背景,鲁迅如果休书朱安,几乎等同将朱安送上绝路。朱安的问题上,鲁迅在感情生活中的软弱妥协再一次鲜明的体现出来,他没有勇气伤害母亲和朱安,至死也没有解除这一段有名无实的婚姻,即使他冒着舆论的压力追求了自己的爱情,却仍没有勇气将许广平光明正大带上上海的街头。鲁迅是性情中人,但他太深刻,朦胧而美妙的浪漫主义与他无缘,即使爱情,他也更多地看到它的无奈。

然而同情朱安毕竟只是个人的恻隐之心,一个女人一生最需要的情感,鲁迅给不了她。朱安对自身的体察是贴切的,也是悲情的。世事总有许多无奈与苦痛之处,两个心如明镜的人尤甚。较之徐志摩轰轰烈烈的爱情,世人更为关注为了爱情的一往直前不顾一切,然而张幼仪和朱安是不同的,张幼仪是独立的有修养的知识分子,离开徐志摩,离开这段爱情,她依然能成就伟业,而朱安不一样,她要的是归宿,离开鲁迅她无法生活。鲁迅需要考虑的更多,选择也更难,这段没有感情的感情他注定无法放手。

无爱的婚姻里,鲁迅的痛苦是不言而喻的,这种痛苦影响了他今后的思想和生活,可以说,没有朱安,就没有鲁迅的深沉,更没有鲁迅毕生的檄文反抗,鲁迅的全盘反古是与不幸的婚姻不无关系的,上帝有常人无法理解的智慧,它以朱安一生的寂寞、苦痛、隐忍促成了鲁迅的痛感、深刻和伟大,可以说,假如没有朱安,鲁迅也就不成其为鲁迅了。

鲁迅婚姻的悲剧在于与旧道德不合,与新道德也不合。所以,鲁迅唯有对爱情绝望,在他和许广平的恋爱中,如果没有许广平锲而不舍的努力,并发出“道德也罢,不道德也罢,合法也罢,不合法也罢,都与别人不相干”的誓言,鲁迅绝对没有这十年的爱情,爱情里鲁迅一直是被动的。终于,鲁迅最后反抗了,朱安是“礼物”,许广平才是他的“爱人”,是他人生的曙光,经过仔细斟酌,鲁迅看准了这反抗的价值。

当然,反抗是有代价的,他们的反抗冒犯了许多人,无论对于旧道德,还是对于新道德,所以他也就成为旧道德和新道德家们的攻击目标。这点他和许广平早就看到了,“道德也罢,不道德也罢,合法也罢,不合法也罢,都与别人不相干”,这是抗争所必须给与的答复。

正因为这样的情感经历,才让鲁迅有了更多身处人世间的痛楚感。人对世情的体察是有渊源的,童年的鲁迅喜欢看戏,却唯独对戏中女吊和无常的印象最为深刻,这两个形象都是很可怕的,他们面目狰狞,在鲁迅笔下,却比人有人情味得多,除去少年的奇趣心理,这与鲁迅的成长经历见闻不无关系。童年对以后打下的印迹是深重的,它与鲁迅后来的很多决定性选择有着必然的因果,童年记忆的预感冥冥中成谶,这也是正是反抗的悲剧性。

鲁迅是一名伟人,但这种伟大并非与生俱来,除了天生的才华、后天的情操培养,还与鲁迅的情感悲剧有关,它们使鲁迅变得深刻丰富。鲁迅是块肥沃的土地,而悲剧本身就是一把种子,可以说,没有这悲剧,就没有今天的鲁迅意象。就此点言,鲁迅不再是单个个体,而是一个复合的精神载体。

参考文献:

第9篇:有关鲁迅的文章范文

摘 要:在语文教学中,营造幽默的课堂气氛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让幽默充满语文课堂、用幽默完善语文教学、用幽默总结语文课教学等方面进行研究。

关键词:语文教学;幽默;课堂气氛;教学艺术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07-0059-01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校课程教学不断改革,呆板、僵化的教学方式不断淡出人们的视线。如今,在语文教学中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欢快的气氛中学习语文知识成为主流的教学理念。要通过语文教学,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体会到语文学科博大精深的魅力。下面,从让幽默充满语文课堂、用幽默完善语文教学、让幽默总结语文教学等方面进行研究。

一、让幽默充满语文课堂

幽默在语文教学中可以用来引出这堂课所要讲的内容或对象,也可以作为一个小插曲来活跃语文课堂气氛。在这里举个例子,看如何将幽默完美地融合到语文教学中,让笑声在语文课堂尽情飞扬。例如,教学《与小理发员》之前,教师可以讲一个有关的幽默故事来作为本节课教学的引导。有一次,在谈论关于中国边界的问题时,其他国家的一个人说:“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吗?”不假思索地回答:“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远的不说,至少在元代,它已经是中国的领土。”对方说:“时间太短了。”说:“中国的元代离现在已有700来年的历史,如果700来年都被认为是时间短的话,那么,美国到现在只有100多年的历史,是不是美国不能成为一个国家呢?这显然是荒谬的。”对方哑口无言。对比的运用,在这里产生了巨大的力量。通过这个幽默的故事引出所要讲的课文,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学生在欢声笑语中学到丰富的语文知识。然后,教师精心讲解《与小理发员》,让学生对敬爱的有进一步的认识,学习身上的精神。

二、用幽默完善语文教学

幽默是让人们在笑过之后有所回味,悟出一些道理。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幽默,关键在于幽默故事的合理性,看是不是与这堂语文课相关联,看能不能对学生产生积极的作用。比如,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的时候,语文教师可以讲一个有关鲁迅先生的幽默故事。在厦门大学教书时,鲁迅先生曾到学校旁边的一家理发店理发。因为鲁迅先生刚来这所学校教书,理发师不认识鲁迅,见他没有身着华丽的衣服,就认为他肯定没几个钱。所以,在理发的时候并不是那么认真细致。对于这种情况,鲁迅先生并没有生气,反而在理发后掏出一大把钱给理发师――远远超出了应付的钱。这个理发师非常高兴,笑脸相送。过了一段时间,鲁迅先生又来到这家理发店理发。这个理发师见状大喜,立马笑脸相迎,精心地为鲁迅先生理发。没想到,理完发之后,鲁迅先生并不是像上一次那样豪爽,而是付了准确的钱,一分不多一分不少。理发师非常疑惑,就问道:“先生,您上回那样给,今天怎么这样给?”鲁迅笑笑:“您上回马马虎虎地理,我就马马虎虎地付钱;这次您认认真真地理,我当然要认认真真地给。”听完这话,理发师满脸通红,羞愧无比。这个幽默故事,让学生学习到做人要本分的道理,同时又对《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篇课文进行了相应的补充,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鲁迅先生。

三、用幽默总结语文课教学

教师用幽默的语言对一节语文课进行总结,可以让学生拥有想象空间,激发学生在课下不断地进行语文知识学习。要想通过幽默的方式总结一节课,就要求这个幽默故事对整节课具有整体概括作用。因此,教师要精心挑选或改编幽默故事,也可以让有兴趣的学生进行幽默故事的收集与整理。当然,并不是每节语文课都需要有一个幽默故事来收尾,要依据教学内容灵活安排。比如,教学《市长》之后,教可以用下面这个幽默故事进行总结。是一个非常热爱读书的人。有一次,他到一个亲戚家做客时,在书房见到一本非常感兴趣的书,立马拿起书来认真阅读。亲戚见他专心致志地在读书,就把刚蒸好的糍粑端来,叫他趁热吃。答应了一声,边看边吃。因为心思全在书上,他把蘸糖吃的糍粑摁到墨盒里也未发现,结果弄得满嘴黑乎乎的。一会儿,亲戚进来看见了,大笑起来。却满脸平静地说道:“这没有什么关系,我正觉着我肚子里的墨水太少呢。”用这个幽默故事来总结课文比较合适,从这个幽默故事中,学生明白学习的时候要专心致志,要学习孜孜不倦的求学精神。

四、结束语

幽默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能够增强教师的教学魅力,活跃课堂气氛,沟通师生情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语文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幽默的教学方式能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魅力,培养学生对语文知识孜孜不倦的追求精神。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灵活地创设语言情境,设计富有幽默色彩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本文从让幽默充满语文课堂、用幽默完善语文教学、用幽默总结语文课教学等方面进行相关研究。

作者简介:张雪萍(1981-),女,一级教师,甘肃定西人,从事语文教学与研究。

参考文献:

[1]周晶晶.语文教学幽默运用的技巧[J].基础教育研究,2010(01).

[2]张惠鲜.浅谈语文课堂语言的幽默艺术[J].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