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扶贫挂职总结范文

扶贫挂职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扶贫挂职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扶贫挂职总结

第1篇:扶贫挂职总结范文

一、在初中起始段英语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的原因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中提出教师应在教学中不断激发并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他们逐渐将兴趣转化为稳定的学习动机,以使他们树立自信心,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认识自己学习的优势与不足,乐于与他人合作,养成和谐和健全向上的品格。

《标准》五级的情感态度分级目标为:“能在小组活动中积极与他人合作,相互帮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与传统的课堂中学生孤立地学习不同,《标准》倡导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合作学习。

二、合作学习在初中起始段英语教学中的实施

1.合作学习小组的建立

把班内学生按照平时学业成绩从高到低排名次,然后将一名成绩较好的、三名成绩一般的和一名基础薄弱的学生安排在一起,并适当的考虑了学生在性别、性格、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尽量保证“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组成了5人学习小组。

每个小组自行取了组名,比如:梦在飞翔号,协作的90后,逸竞组合,青工场,沧海遗珠等等。每一位学生在小组中也承担了不同的角色:每个小组的1号是组长,2号是发言人,3号是提问人,4号是记录员,5号是资料员。其中组长坐中间,组长左手边是发言人,右手边是提问人,组长面前左边是记录员,右边是资料员。小组成员的职务每周轮换一次。组长负责统筹安排,确保整组成员人人有机会参与学习、讨论,并掌控合作内容、进程及时间分配,是灵魂人物。各小组座位每周轮换一回。单周前后、双周左右。小组内顺时针推磨式顺延一个位次。每组民主推荐一位常任组长,负责收缴作业,组织探究讨论,检查任务单完成情况等。轮流调整座位后,坐在正中间的为非常任组长,负责纪律。一个学生犯了错,先由非常任组长谈话,再由常任组长谈;还有纪律班长、班长,到班主任这儿的非常少。每个小组都有自己创作的口号,比如:期末在即,宏扬志气。既争第一,更创唯一;文者称雄,武者称霸。初一十五,征战天下;登峰造极,所向披靡。智启光影,闪耀群席。

2.教学中小组合作的实施

新教材很好地融合了其他学科的知识,以及有效地促进学生之间的融合。教师通过认真钻研教材,合理的设计并适时地开展活动,使学生的合作学习变得有效。

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可根据教学安排和教学内容的不同在课前、课中和课后进行:(1)课前的合作活动一般可设计为两种:a)预习课文:要求学生查单词,通大意,寻找相关背景资料,划出疑难问题等,每位成员分工准备,再相互讨论、补充和修改,轮流发言(Harnmer,2002)。例如,在学习Amaznig Things这课时,我布置了以下课前学习任务:How much do you know about UFO?Do you know any amazing things?Prepare one or two each group.b)课前热身:在每节课预备铃响后2分钟,每个小组展示一个节目。内容可以是对学过内容的增减,也可以是课外的故事等。表演的形式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但表演必须是整个小组所有人合作完成。可以在每月初排好小组表演的顺序,也可以用抽签的顺序。

(2)n中的合作学习活动应该自然地融入课堂教学设计中,并力图与不同的教学内容相呼应。一般有三种形式:分段朗读或分角色朗读;小组成员独立完成阅读任务,然后讨论疑难问题;分享自己觉得优美的语句。如:在学习Pets这课时,Reading为两首诗歌,可以让学生先独立朗读,体会诗歌的押韵规律、重音和语调。然后让学生分享喜爱的语句。角色扮演。这是一种模仿在真实情景中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小组活动形式。它可以使学生在模拟的情境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并在真实的交际中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和交际能力,比较适用于对话和功能项目的教学,如打电话、问路、看病、谈论天气等都可以作为角色扮演的素材。

3.小组间的合作竞争的评价

(1)取经与送宝。每月大考过后,小组均分第二名的常任组长到考试第一名的小组、第三名的常任组长到考试第二名的小组,第十二名的常任组长到考试第十一名的小组坐一个星期,叫“取经”;考试第一名的常任组长到第十二名的小组坐一周,叫“送宝”。经常进行小组间的交流有许多好处。一组人在一起时间长了,总会有这样那样的矛盾。因为陌生的人在一起看到的大都是优点,熟悉的人在一起大都看到了缺点。

(2)扶贫挂职。每月大考之后,常任组长外出一周后返回本组。第一名的小组按照编号比如1号到第七名的小组,叫做扶贫;第七名的小组的1号到第一名的小组叫挂职。第二名的小组按照编号比如2号到第八名的小组,叫做扶贫;第八名的小组的2号到第二名的小组叫挂职。第六名的小组的5号到第十二名的小组,叫做扶贫;第十二名的小组的5号到第六名的小组叫挂职。结对小组的得分互享。扶贫与挂职的两个小组同奖同罚,无形中拉近了两组的亲密关系。扶贫与挂职的组长明确了责任与担当,知道了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懂得了团结与协作!每周回到本小组前,外出同学要分别写“送宝感言”、“取经心得”、“扶贫经验”、“挂职收获”并交流。

第2篇:扶贫挂职总结范文

虽然曾在县支行的会计和信贷岗位上工作过6年,但随着农发行业务领域的拓展,业务种类的充实、经营发展理念的转换,如今支行的工作内容和经营管理模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与在区分行机关工作的思维角度和方法模式也有所不同,加之县与在地域、经济、文化、人文、民俗方面的差异,这种种差异都要求我尽快转换思维、转换视角、转换观念、转换角色,做到情感相融、同甘共苦,让自己迅速融入到这个新的集体之中,真正成为县支行的一份子。

一、对挂职锻炼的理解

多种多样的磨砺,可以积累经验,能够丰富人生。作为区分行首批挂职干部而言,我们要对挂职锻炼有一个端正的认识,树立从零干起,甘于吃苦、勇于奉献的信念,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在基层学习锻炼做好服务。置身一个全新的环境到县级支行,深入农行工作的一线前沿,这是一种挑战,更是一种机遇。我们应尽快适应新环境,克难奋进,解决好挂职期间遇到的学习、工作、生活、社交等各方面的变化和困难,让自己经受住各种挑战和磨练,实现自身工作能力和水平的全方位提高。挂职锻炼是区分行党委为我们开辟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天地,搭建了一个深入学习的平台,我们应全身心的投入到基层,扎扎实实去学习和工作,以提高综合素质和服务能力,切实起到锻炼的目的,踏踏实实为基层行做些实事。

二、对基层行工作的浅显认识

县支行作为-线基层单位是政策执行的终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有会计结算、客户营销、计划信贷、信息技术、文书档案等日常业务,还有行政后勤、党群工建等常规管理工作。从我来库车行,就参与了筹办职工食堂、社区净化环境卫生、治安整顿、民族团结、计划生育、精神文明创建、行务接待等工作,接受了企业文化建设检查、安全保卫、保密工作检查等其他非业务工作,这对于一直从事业务工作的我而言,其间的庞杂繁琐是我始料不及的,其中的艰辛也是我从来没有遇到过的。由于领导班子成员变动,需要调整成立名目繁多的领导小组就有40多种。支行一个部门要面对上级行的多个部门,一个岗位要承担上面几个岗位或部门的工作,同时还要很好的完成当地相关部门安排的各种形式多样的工作任务,让我切实感受到“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左右逢其源,方可安太平”之难。

通过和县支行员工的接触,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农发行员工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默默无闻认真工作、在平凡岗位上无私奉献的宝贵精神,深切体会到县支行的经营管理在新疆分行整个系统建设中的重要性,体会到基层实际工作的艰辛和复杂。

一是县支行工作的综合性较强,既要求较高的业务水平和研究分析能力,又要求有较强的综合协调能力和切实执行能力,才能够准确领会政策文件精神和贯彻上级部署的各项工作任务。

二是县支行是我行工作的前沿战线,直接与企业、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打交道,涉及到方方面面,相对变数较大,工作较复杂,企业情况各有不同,不是一眼能够看到底、一个药方治百病的,需要灵活机动、区别对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工作,不能因循守旧,死搬教条,所以对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要求比较高。

三是县支行工作比较具体,直接面对政策执行终端的一线员工和企业人员,要把政策文件要求转化为通俗易懂的群众语言,才能做好服务工作,所以在工作中对理论与实际结合的要求比较高。尤其在南疆,少数民族占比较大,双语服务的必要性显得更加重要,大多数长期在南疆工作的同志都会双语,对此,我给自己制定了每周学两句维语的计划。

四是支行工作头绪比较多,人员相对少,面对庞杂细琐的各项工作,要注意细刷梳理,抓住重点,统筹兼顾,所以在工作中,对重点工作与全面推进的统筹协调要求比较高。

三、在基层行应如何挂职锻炼

首先是当好学生,挂职锻炼是让我们到基层行去学习提高,应不拘于原来的工作领域和业务范围全面加强学习,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学习、分析、研究、总结,学习领导们长期积累的工作方法、经验和高超的领导艺术,汲取群众们丰富实际的民众智慧,不断积累充实自身的工作经验。

其次是做好助手,服从支行和地区行的调遣,真正将自己溶于县支行的集体中,以支行主人翁的姿态全力完成行领导和上级行安排部署的各项工作任务,立足本岗,做好分管的工作,团结班子成员,帮助行领导想办法、出点子,多深入群众,尊重每一个同事,真心、细心、尽心地倾听群众的心声,坚持原则、切合实际地帮助群众解决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协助行长全力推进我行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第3篇:扶贫挂职总结范文

10月19日,在云南能投集团团委和驻村扶工作队的大力支持下,团委“脱贫攻坚青年突击队”在定点挂钩帮扶怒江州福贡县石月亮乡咱利村举行“咱利村文艺队演出设备捐赠仪式”,向村级文艺表演队捐赠演出设备、服装、乐器等物资共计37件套。仪式由集团驻村工作队队长、挂职福贡县副县长付启忠主持,集团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工会主席耿树伦出席捐赠仪式并就脱贫攻坚特别是文化扶贫工作作指示。

今年5月4日,集团团委发挥共青团工作优势,创新工作载体,开展“能投青年 爱心助力”系列活动,通过“我在健行”、“我在志愿”及“我在分享”等互动方式,进一步建立集团青年积极参与集团脱贫工作的长效工作机制,并明确将“能投青年 爱心助力―我在健行”主题活动筹集资金专项用于支持2016年度集团驻村工作队开展精准帮扶咱利村工作。在集团团委的全力支持和帮助下,团委“脱贫攻坚青年突击队”积极对接落实,为咱利村文艺队购置演出服装16套、舞台音响2只、DVD光碟机1台、专业调音台1架、无线话筒2只、电子琴1台、傈僳期奔4把、达比亚2把、电子吉他1把、古典吉他1把、丁哩吐6只,并在本次捐赠仪式上将所有物资共计37件套全部捐赠予咱利村村级文艺表演队。

捐赠仪式上,耿树伦首先对集团团委全力参与和支持脱贫攻坚工作表示肯定。他指出,自去年12月定点挂钩帮扶咱利村以来,集团动真心、用真情、出实招,举全集团之力帮助咱利村实现脱贫、“摘帽”,在集团党委的领导和支持下,集团团委认真落实云南省委、省政府、团中央及团省委脱贫攻坚各项工作部署及“精准脱贫”战略要求,将工作重心向基层倾斜、工作手臂向贫困地区延伸,推动集团广大干部青年在全省脱贫攻坚工作中发挥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助力集团全面参与全省脱贫攻坚工作。

此次为咱利村文艺演出队捐赠相关设备物资,将能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咱利村公共文化活动开展常态化,营造文化扶贫、文化脱贫的氛围。他希望全体驻村工作队队员和村民以本次集团团委捐赠演出设备为契机,不断加强村级精神文明和文化建设,广泛开展优秀民族传统文化普及、传播及群众综合素质提升,实现咱利村文化与农业、旅游、生态等融合发展,探索出一条经济发展、文化昌盛、社会和谐、生活幸福的良性脱贫发展之路。在总结发言中,付启忠代表驻村扶贫工作队对集团团委全力支持驻村帮扶各项工作表示感谢。他希望“脱贫攻坚青年突击队”和文艺表演队能在咱利村村级文化建设中充分发挥作用,以托扒党员活动室为平台、以广大青年为主体,积极培养乡村文化带头人和传承者,打造一支扎根基层、综合素质高的文化服务队伍,切实把文化“种”到心里,为咱利村村民文化娱乐和精神文明建设作出积极贡献,使咱利村精准脱贫工作迈上更高的台阶。集团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人员、驻村工作队和“脱贫攻坚青年突击队”队员、石月亮乡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及咱利村文艺队全体人员参加捐赠仪式。

第4篇:扶贫挂职总结范文

一、突出责任担当,着力构建“三为主”的责任体系

在工作中,始终坚持政府主导、部门主帮、干部主动,营造“人人关心扶贫、全民参与扶贫”的良好氛围。

一是坚持政府主导。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社会扶贫工作,把社会扶贫与专项扶贫和行业扶贫一并列入目标考核,出台《社会扶贫工作实施意见》、《社会扶贫工作考核办法》、《“挂包帮”工作实施意见》等文件,将社会扶贫工作与县委政府重点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考核、同奖惩。县委政府每年预算专项社会扶贫奖励资金,制定专门的扶持政策,对企业入驻乡镇,在贫困村规模发展特色产业1000亩以上的,一次性奖励20万元,提高了企业带动群众发展特色产业的积极性。对贡献突出的企业、社会组织和各界人士,在尊重其意愿前提下给予项目冠名等激励措施,深圳燕加隆集团投资450万元为广纳镇铜钵山村捐建村社道路4.8公里,政府便将此路命名为“贻信路”。同时县委政府对驻村干部进行下乡补贴,对新提拔任用的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要求必须有驻村经历,鼓励干部到一线挂职锻炼。搭建了社会参与平台,完善了政策支撑体系,营造了良好社会氛围。

二是坚持部门主帮。国家、省、市相关部门积极支持社会扶贫工作。中国工商银行总行每年下派一名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干部到我县担任副县长,驻县指导对口定点扶贫工作。今年共捐资1100万元,突出解决我县边远贫困村“四难”问题,时协调我县融资及贷款75亿元,支持县巴万高速公路、湾滩河水库、绕城公路等重点工程项目建设。省工商局、党建期刊集团、中铁二局股份有限公司领导多次深入我县开展帮扶工作,支持帮扶村发展产业,改善生产生活条件。25个市级部门派驻工作队,开展驻村帮扶。唱歌乡方山坪村被市扶贫移民局确定为“挂包帮”定点帮扶村,率先在全市开展连片扶贫开发和精准扶贫相结合试点工作,市扶贫移民局为方山村发展核桃产业200余亩,苦荞40亩、天麻20亩、增养土鸡养殖3000余只,投入贫困户产业发展基金30万元,走出了一条边远高寒贫困山村精准扶贫的新路子。县上建立“县级领导联系乡镇、部门联系贫困村、党员干部帮扶贫困户”帮扶机制,组建了157个驻村工作队。各部门到村开展调研786次,落实帮扶项目100余个,举办各类培训班160余期,培训人数达8200余人次,帮扶投入资金3200余万元,帮扶村及贫困户捐款赠物折币365万元,引进各类资金4300余万元,开展献爱心送温暖活动惠及3000余人,为群众办好事实事450余件,协助化解农村矛盾纠纷600余件。

三是坚持干部主动。积极倡导“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全民公益理念,充分利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转作风、惠民生”活动,调动党员干部开展社会帮扶的主动性。通过开展“扶贫志愿者行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通过爱心捐赠、志愿服务、结对帮扶等多种形式参与扶贫。全县20000多名干部主动与贫困群众对接,实行“一对一”,“一对几”帮扶。成功组织实施“中国扶贫志愿者行动计划”,建立了以专家型、产业带头人、乡村干部、大学生及驻村干部、专业扶贫志愿者“五位一体”的扶贫志愿者工作站,招募扶贫志愿者1500多人,开展茶叶、食用菌、核桃、中药材等特色产业技术培训300多场次,培训贫困群众近10000人,极大的推动了我县特色产业发展、提高了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

二、突出创新推进,着力构建“五个一”的目标体系

充分发挥各类市场主体、社会组织和社会各界作用,多种形式推进,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

一是成立1个扶贫开发协会。今年四月,我县成立了扶贫开发协会,发展个人会员126人,团体会员65个。通过搭建平台,广泛动员集聚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工作。成功组织实施“扶贫助学千人工程”,对接帮扶我县贫困学生430名,为415户农村贫困家庭送去爱心。顺利获得“圆梦832”贫困高中生关爱行动试点,将有效解决我县5800余名贫困高中生上学难。积极开展金融扶贫试点项目,我县生态牧业科技有限公司、山霸王野生食品有限公司、犁夫生态牧业有限公司、卓伦林业有限公司、娃食品开发有限公司五家企业纳入2014年全国全省金融扶贫试点项目,申报获得政策性银行支持2.5亿元。努力打造扶贫公益品牌,积极开展“党员温暖行动”、“农村妇女对对红”、“失足青年早回首”三大活动,帮扶农村贫困党员50名,农村贫困妇女120名,农村失足青年10名。团体会员代表杨胜先生通过多方动员,回到家乡广纳镇实施“希望工程”,投资390万元捐建了“县广纳镇长兴希望小学”,并设立了10万元“教育基金”,还创新实施了“幸福工程”,投资8000余万元修建了全市一流的社会化养老院,极大地助推了我县的公益扶贫事业。我们还促成扶贫协会与老促会、商会“三会合一”,个人会员和团体会员互动融合,最大限度地整合社会各方面资源,助推贫困农户早日脱贫致富。

二是建好10个扶贫联络处。先后在北京、上海、厦门、重庆等地建立扶贫联络处,广泛动员当地社会团体、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等各类组织积极参与我县扶贫开发事业,加强与各地扶贫协会、社会组织以及爱心人土的沟通联络,搭建扶贫资源供需平台。北京联络处紧密联系在京创业成功人士和在京工作的乡友及企业家,积极开展“乡贤归雁行动”,组织形式多样的劝募活动。截止目前,累计募集各类资金180万元,为家乡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今年7月,北京联络处协调中央国家机关青年调研团18名青年干部到我县开展根在基层、情系民生调研实践活动,先后深入儿童福利院、乡村小学、红色教育基地、产业园区等地开展调研和捐赠慰问活动,为儿童福利院捐资25000元,给麻石小学捐资20000元;北京联络处主任周海洋在资助学生6名,计划扶助资金36万元;通过动员,吴刚、吴强兄弟,在文峰小学设立了20万元的“九鼎奖学金”。

三是培育100家扶贫龙头企业。通过培育扶贫龙头企业,来带动地方特色产业发展,带动贫困农户增收致富。组织动员扶贫龙头企业开展“结对认亲,爱心帮扶”活动,23家企业及社会组织在25个乡镇30个村开展“结对认亲,爱心帮扶”农村特困户社会扶贫活动20多次,举办各类培训班20期,培训人数1200余人次,累计投入帮扶资金220万元。创建“1331”模式(即:1个村引进1个具有社会责任感的龙头企业;企业与农户建立整体流转、保底分红、折股分红3种利益联结方式;企业负责贫困村发展规划及实施、贫困户用工、特困户持续结对帮扶3个社会责任全覆盖;政府则为企业提供一整套服务,保障合法权益、给予优惠政策和表彰奖励等)引进企业实现整村扶贫。实现了贫困村有龙头企业带动,贫困农户有龙头企业扶持。卓轮公司采取“林地盘活,土地入股”方式,投资4500万元在龙凤场乡环山村发展核桃和中药材12000亩,全村所有资源交由公司统一经营,农民全部成为产业工人。在发展产业的同时,该公司还主动承担起了公共服务,新建了20多公里产业路,50余口山平塘,还捐赠小学教学设备,给学生提供免费午餐,为老师每月补助600元,对特困户给予特殊救助,贫困农户年务工收入人均达到1.7万元,年底村上分红1000多万元,帮助该村实现了整村脱贫。牧业公司作为扶贫龙头企业,积极创新思路履行社会责任,每销售1头土猪,返利500元,加上全年总营业额的3%全部以捐资方式用于我县扶贫助学,同时承诺,将争取的金融扶贫贷款的1%捐给扶贫协会,用于我县的扶贫事业。按此模式,全县已成功引进扶贫龙头企业102家在126个村持续推进整村扶贫。

四是发展1000家农业经营主体。立足我县茶叶、干果、食用菌、优质畜牧业等特色优势产业,大力发展培育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引进高校和科研机构,通过“协会+基地+农户”,“协会+高校+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由社会组织和农业经营主体带动产业发展,拓展市场空间,降低市场风险,逐步实现农业产业集约化、规模化、科学化,促进地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目前,全县引进和培育农业经营主体850多户,为我县的产业扶贫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五是组织10000名干部驻村帮扶贫困户。县委、政府出台了《党员干部结对帮扶管理办法》,开展了“万名干部下乡、精准帮扶到户”活动,实现了“321”帮扶计划(即:每名县级干部挂联3户贫困户、每名科级干部挂联2户贫困户、一般党员干部挂联1户贫困户)。按照“帮解放思想、帮脱贫规划、帮解决问题、帮落实政策、帮项目资金”五帮要求,进行“一对一”“一对几”帮扶,不脱贫不脱钩。全县党员干部共结对帮扶贫困群众35000多户。

三、突出阳光透明,着力构建“三公开”的监管体系

始终坚持供需信息公开、帮扶内容公开、帮扶成效公开,实现阳光透明,真正做到让帮扶人放心、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

一是坚持供需信息公开。依托全国扶贫济困日,结合建档立卡信息网,将贫困村、贫困户的需求信息与社会各界的扶贫资源、帮扶意愿进行有效对接,为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奉献爱心搭建组织动员平台。

二是坚持帮扶内容公开。利用扶贫网站,宣传栏等将社会各界帮扶贫困村、贫困户发展的情况向社会公开,自觉接受帮扶人和受帮扶对象监督,真正让帮扶人放心。

第5篇:扶贫挂职总结范文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小糊涂仙”为你整理了这篇县委副书记挂职锻炼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根据省委组织部安排,我于2018年8月初挂职两当县委副书记,负责帮扶、精准脱贫及相关工作任务的督查督办,分管县委督考办和农办,联系金洞乡;自2019年3月至2020年2月,又承担了专职副书记的工作职责。本着“在实践中学习、锻炼、提高”的要求,我始终坚持严于律己、虚心学习、扎实工作的态度,摆正位置注重团结,密切配合主动工作,取得了一定工作成效。

在2.5年的挂职锻炼期间,我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筹办全县驻村帮扶工作推进会、全县驻村帮扶工作队员培训班等会议、培训班73次,分别做了讲话和培训;主持相关局委办参加的云屏水电站破环生态环境、鑫源工贸有限公司诉两当县水务局、左家乡大庄村简易桥修建等各类协调会83次;与省市相关单位和两当县相关局委办积极沟通对接,帮助解决香菇、木耳、树苗等的销售,道路、护坡的维护等问题474个;3次带队赴兰州市开展两当县农特产品推介,与17个单位和企业签订意向性协议;3次带队到兰州市城关区进行“友好县区”对接,对24项帮扶事宜达成一致意见;牵头协调军地、校地合作等工作,并取得积极成效;带队赴青岛莱西市进行招商引资,取得一定进展;对驻村帮扶、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拆违治乱、河道治理、疫情防控、产业发展等情况进行了136次督查暗访;主抓生态放养鸡产业,先后赴相关乡镇、村组调研指导35次;对县发改局、教育局、住建局、财政局等19个脱贫攻坚指标单位进行了调研指导;撰写各类发言、讲话材料274份;审核修改工作报告、工作总结等材料397份;参加四大班子联席会、党政班子联席会、县委常委会等会议293次;陪同各级领导开展工作179批次;根据院领导安排,承担了省院研究室的一些工作任务,等等。利用业余时间,撰写完成了13.6万字的博士学位论文,已顺利毕业;修改完成了21.6万字的书稿,已由法律出版社公开出版;作为研究生实务导师,评审和答辩西北师范大学法学院、甘肃政法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186份;作为全国检察业务专家,评审高检院检察应用理论研究课题申报材料176份,等等。

挂职锻炼期间,我始终严守挂职干部工作纪律,克服离家远、母亲住院无法照料、小孩中考等实际困难,工作中求真务实、勤勉负责,赢得了两当县干部群众的广泛普遍认可。同时,通过近两年的挂职锻炼,我也受益匪浅,感触颇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是开阔了眼界,拓展了思路。因长期在检察系统工作,工作面较窄、思路观念等方面也受限较多。而县委副书记的工作牵涉到全县工作的各个方面,可以说,每一项工作都具有极高的政策要求,对相关工作政策文件的学习,对相关工作的参与和实践,使我了解了相关工作的政策原则、工作流程、组织方式、工作方法等,让我开阔了眼界,拓宽了思路,特别是学到了各级领导和同事们那种重视政策研究,善于把握政策方向,始终坚持按照实事求是、因地因事制宜、以人为本、力求实效等原则开展工作的思路方法。这些党政机关、党政领导好的工作思路、经验和方法,对于我将来更好的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开展工作,更好的立足大局、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更好的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二是增强了政策意识,提升了能力水平。县委副书记的每一项工作都是对党的各项政策措施的执行与落实,特别注重对每一项政策的研究,从宏观要求到细节安排,从一般情况到特殊事例,从政策的发展沿革到未来方向都需要进行仔细的研究和推敲,既要保证对以往工作的准确评价,又要为未来工作的发展确定方向。每天浸润在这样的工作氛围中,每天参与到这样的工作实践中,让我逐渐形成了在工作时学习、研究、把握、执行政策的习惯,政策意识、大局意识得到了增强,理解、把握和执行政策的能力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挂职2.5年来,我始终坚持多听、多看、多学、多记的工作习惯,虚心向全县各级领导和同志们学习请教,认真研究县域情况和各级脱贫攻坚政策要求,到乡镇、贫困村和自己联系的贫困户家中实地察看、座谈走访,使自己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理解和执行相关政策的能力水平不断得到提高。

三是强化了学习意识,提高了学习能力。对于检察系统人员而言,党政机关挂职锻炼本身就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面对新的工作内容、新的工作要求、新的工作环境,就需要不断进行学习。无论是进行政策宣传,还是落实具体工作;无论是起草发言材料,还是撰写会议讲话;无论是对下工作指导,还是开展调查研究,都需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准确掌握政策要求。在挂职锻炼的2.5年时间里,无论是参加会议、签批文件被动学,还是虚心请教、参加培训主动学,我先后学习研读了大量有关政策文件和各级领导的重要讲话,通过认真学习领会,积极学以致用,既提高了政策理论水平,又拓展了学习的广度。通过认真学习和积极参与,对于党建、宣传、统战等工作也有了一些更加深刻的理解。同时,“跳出检察看检察”,对于检察机关的一些情况和问题也有了新的认识。

四是增强了党性意识,净化了思想灵魂。作为一个山区小县,两当县的工作、生活条件是较为恶劣的。在下乡调研检查时,看到的乡镇干部无论是工作条件还是生活条件都是非常艰苦的,全县除了城关镇和金洞乡的干部每天晚上可以回家外,其他乡镇(工作站)的干部每周一到周五必须要吃住在乡镇(工作站),在脱贫攻坚、抢险救灾、拆违治乱、疫情防控等急难险重任务期间,许多乡镇干部甚至连续几周到一两个月都奋战在工作一线,没有时间和精力照顾家庭和亲人。受县上财政资金紧张、事业编制人员多等因素影响,两当县虽然于两年前已经完成了车改,各乡镇(工作站)的车辆已经统一上交,但车补却直至去年9月才发放,而乡镇干部为了完成各项工作任务,许多情况下都是开着私家车奔忙于工作一线。诸如此类的情况还有很多很多,通过亲身感受,真实的体验到基层干部的艰辛,我们党的事业的发展壮大正是得益于这样一大批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基层干部。省院机关干警的待遇和保障远远好于这些基层干部,我们更加没有理由干不好我们的检察工作。

第6篇:扶贫挂职总结范文

关键词:科技扶贫;历程;经验;大别山区

中图分类号:F32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7)04-0770-05

1 科技扶贫的历史背景

贫困问题是当今世界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在世界各地消除一切形式的贫困”被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列为首要目标。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扶贫开发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人民福祉。中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20世纪80年代起,启动了一系列大规模开发式扶贫项目,如1983年开始以“移民搬迁”方式对生态脆弱地区的贫困人口进行自愿移民,1985年开始“以工代赈”方式支持贫困地区小型基础设施建设,1986年开始以“贴息贷款”形式为贫困地区提供利息补贴的优惠贷款,设立财政发展资金支持贫困地区的小型基础设施、社会服务和文化设施建设;同年,提出“科技”,开启科技扶贫,在贫困地区进行技术培训和推广,发展支柱产业。各类有组织的扶贫开发为中国乃至世界的减贫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的减贫事业取得了重大成就,近2.4亿极端贫困人口和5亿以上生活在每天1美元以下的贫困人口在这一时期摆脱了贫困[1],但当前反贫形势依然严峻、脱贫攻坚任务依然艰巨。按照目前中国标准,截至2015年底,尚有5 575万贫困人口;2015年9月通过的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要求各国按照每天1.25美元的标准实现消除极端贫困,按这个标准中国大概还有2亿多贫困人口,而按照世界银行的2015年10月最新建议每天1.90美元的标准,中国的贫困人口则更多。这些贫困人口多分布在边远地区、深山区、石山区、高寒山区、沙化区和荒漠化区,脱贫攻坚成本高、难度大、见效慢。确保到2020年中国农村贫困人口实现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当前,脱贫攻坚工作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探索实施更加有效的扶贫开发方式和路径,采取超常规手段如期完成脱贫目标迫在眉睫,同时,如何积极应对脱贫人口的返贫,贫困人口的可持续脱贫致富等任重道远。

30年的科技扶贫实践积累了众多成功经验和做法,如福建南平市“科技特派员”制度[2]、陕西宝鸡市“专家大院”模式[3]、河北邢台市的“岗底模式”[4]等,这些模式的复制和推广有效地缓解了地区贫困,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示范。

2 “科技”总体回顾

2.1 大别山区贫困原因分析

30多年前,大别山地区发展的问题和农民贫困原因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一是农业生产者与生产资料在数量上的不匹配,劳动力资源丰富但耕地资源少。如英山县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田瘠地贫,人均耕地不足0.04 hm2;当地特色产业没有发展起来,造成劳动力大量闲置。二是劳动力素质与特色优势资源开发的需要不匹配,不具备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的能力[5]。大别山地区特色资源相对丰富,茶、桑、板栗、毛竹、油桐等具有栽培历史的传统经济作物和天麻、茯苓、石斛、贝母、杜仲等药用植物都比较丰富;自然、人文和红色旅游资源等也较多。但是劳动力素质低下,表现在科学文化素质低,有些地方文盲和半文盲率约有40%,思想保守落后,商品经济意识差;还因医疗条件不佳,农民健康状况差,痴呆、半痴呆等智力问题人群也较多[6]。如英山县当时以种植水稻等粮食作物为主,经济作物没有任何特色,茶叶、蚕桑等收入占农民收入不足10%。三是没有发挥科学技术这一重要生产力的作用,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世代相沿、效率极低。在一些坡耕地,水稻的产量不足1 500 kg/hm2,玉米则为225~300 kg/hm2。一些耕作了几年的土地,由于不再适宜耕作,便开垦新的森林和植被。如此,导致了生态环境的破坏,水土流失严重,造成了资源的损失和生活的贫困[7]。四是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山区内虽然县际公路早已修通,但路况较差,县乡间公路更差,而由乡镇至各村的路有些还是山间小道,人际间的往来不便,物资进出靠肩担手提。英山到武汉的直线距离虽然只有150 km,但需要1天时间才能到达,时间成本高。电话、电视等普及率低,信息不畅,加上农户分散居住,更加影响了相互间的交流。

2.2 英山科技扶贫历程

原国家科委经过多方调研,1986年在湖北、河南和安徽三省交界的大别山地区启动了科技扶贫工作,吹响了“科技”的号角。宗旨是应用先进适用的科学技术改革贫困地区封闭的小农经济模式,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提高其资源开发水平和劳动生产率,促进商品经济发展,加快农民脱贫致富步伐[8]。

英山县位于大别山腹地,大别山主峰天堂寨雄踞境内。30年前,是一个集革命老区、边远地区、贫困地区于一身的典型的国家级贫困县。全县30万人口中,有16万人温饱都成问题,完全处于“养猪为过年,种田糊不了肚儿圆”的落后境地。随着“科技”战略实施和原国家科委扶贫团的进驻,英山脱贫步伐和发展速度加快。截至2015年,科技部(含原国家科委)已在英山连续开展科技扶贫30年,共选派科技扶贫团28届,先后有200多名挂职干部在英山驻点扶贫,赴英山调研、指导扶贫开发工作。

英山科技扶贫大体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1986-1994年为起步阶段,主要通过多方调研论证,确立了产业扶贫方式和“农业抓特色、特色抓茶叶”的发展思路,并挨家挨户说服农户改粮食种植为茶叶种植,茶园初具规模,效益初步显现;1995-2005年为发展阶段,不断向茶叶产业注入科技要素,速生密植、清洁化加工、无性系良种繁育等一批技术得到应用和推广。在茶叶产业发展带动下,农民收入连续10年增幅超过10%,产业扶贫的成效凸显。2006-2015年为融合发展阶段,表现“一主(茶叶)两副(药材、蔬菜)”产业布局更加合理,提质增效步伐加快,农民科学素质不断提升,科技服务开始向民生领域渗透。

2.3 英山科技扶贫的主要成效

①茶叶产业发展成为支柱产业,有效带动农民增收。2015年,英山茶园面积1.57万hm2,是湖北第一、全国第四产茶大县。县财政收入的30%、农民纯收入的近40%都来源于茶叶相关产业收入,8万多农民从事茶叶生产。近几年先后获得“中国绿茶(名茶)之乡”、“全国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示范县”、“中国茶业十大转型升级示范县”等荣誉称号。②县域经济排名上升明显,农民经济和生活状况明显改善。2015年,湖北省县域经济考核29个第三类县(市)[限制开发区域的国家和省重点生态功能区所在县(市)],英山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以8 364元/年位列第7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1986年的不足260元,增加到2015年的7 315元,增长了27倍。农民生活状况明显改善,农村家庭楼房拥有率超过80%。贫困村和贫困户数量进一步减少,脱贫致富步伐明显加快。③科技支撑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后劲十足。随着农民科学素质提升,农业发展的内生动力不断增强。特色农业步入良性发展轨道,茶叶、蚕桑加工、药材贸易等实体经济和新兴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3 科技扶贫的英山经验

在系统梳理30年科技扶贫历程和成效的基础上,总结了科技扶贫的4点经验。

3.1 科技支撑特色优势产业发展

自大别山科技扶贫团进入英山后,历界扶贫团一直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扶贫的首要任务,形成了“科技支撑产业发展、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的产业扶贫模式。茶叶产业逐步发展为英山支柱产业,有效带动地区脱贫、农民增收。

1988年,英山开始寻求适合农民致富的出路,科技扶贫团主动参谋,组织县领导外出多地考察学习,聘请专家多次论证,出台了英山茶叶第一个五年发展规划,锁定茶叶作为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增加的主导产业。此后,根据不同阶段的技术需求,科技部陆续支持了“茶园高效栽培技术集成应用与示范”等星火计划项目27个,“鄂茶一号无性系茶树良种繁育技术研究与示范”等农业成果转化和茶叶富民强县项目8个,进行了英山云雾茶名优茶开发,推行了速生丰产密植、无性系良种、无公害栽培、名优茶清洁化加工等一系列技术革新,解决全产业链各项技术问题36个,推动茶叶逐步走上科学发展的道路。

科技带动英山茶产业实现了五大跨越式发展:一是规模扩张。由零星种植发展到上百公顷成片开发,由全县不足2 000 hm2增加到15 700 hm2,由碎片化家庭经营发展为专业化规模经营,发展茶叶专业乡镇3个、专业村89个。二是效益提升。平均每公顷收入由20年前可比价3 000元增加到7.2万元。全县系列总收入由可比价不足100万元上升到14亿多元。三是品牌发展。从没有品牌到全县统一“英山云雾茶”品牌,统一产品标准。“英山云雾茶”已被认定为“大别山生态名茶”和“湖北十大名茶”。四是龙头崛起。由作坊式加工到10多个投资500多万元、拥有高标准自动化生产线的企业规模经营。五是品质提高。由全部为普通绿茶到名优茶份额占40%。

湖北团黄贡茶合作社是在科技扶贫团和地方科技部门帮助下建立起来的科技示范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该合作社按照统一技术指导、统一采摘标准、统一物资管理、统一收购鲜叶加工、统一品牌销售、茶园分户管理、资金分户结算、原料分户采摘,“五统三分”的模式来带动农民脱贫致富。仅2014年就有19个农户在其带动下脱了贫。

此外,科技部对英山药材、蔬菜产业发展急需的研究和技术问题也给予了项目倾斜。近30年来,支持英山的科技项目几乎全部用于解决产业技术发展瓶颈和提高科技服务产业发展的平台建设。

3.2 完善科技服务体系带动区域脱贫致富

通过不断完善,英山构建了天、地、人“三网合一”科技服务体系。①“天网”即无线网络。目前建成县域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一个、村(企)信息服照镜30个,与省农技110、12396平台对接,随时为农户、企业提供在线技术咨询,定期进行远程诊断和培训。充分利用“互联网+”等现代技术手段,开发“大别山宝”等电子商务平台,销售英山土特产。②“地网”即广播电视网。县科技局与商务、广电等部门合作,在广播、电视等系统中开设科技之窗、惠民天地、智慧英山、电子商务等专栏,为群众送技术、送专家、卖商品。③“人网”即科技服务团队。共选派280名科技人员和乡土能人作为科技特派员,成立了茶叶、药材、蚕桑、水产、畜牧、信息化等6个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利用科技部“三区(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专家队伍,组成90人的科技服务团队,长年进驻企业、合作社、基地、乡镇、村、户开展科技服务。通过技术参股、资金入股、承包、租赁等形式与农民共同创办产业基地或者龙头加工企业,形成了各类人才与农户共同创业、共享收益,共担风险的利益共同体。

随着科技特派员深入村、户和企业服务,与市场主体共同创业,科技服务带动经济发展能力更加凸显。据统计2010年科技特派员带动创办的茶叶、药材等示范基地1 533 hm2,其中茶叶示范基地平均每公顷收入4.7万元,远高于当年茶园1.3万元的平均水平;药材示范基地的平均每公顷收入达到了8.4万多元,也远高于一般农户的1.8万元。到2013年,随着农村信息化服务平台的广泛应用,科技特派员服务项目精准对接,茶叶、药材开始产生深加工附加值,当年药食同源产品销售额突破1 000万元。

逐步完善起来的科技服务体系带动社会创新创业能力逐渐增强。2000年,扶贫团从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引进专家到科技示范村开展科技服务,该专家把自己培育的猕猴桃新品种引进东冲河村,建设示范基地2 hm2。在专家指导下,农户按照技术要求管理,2003挂果后,平均每公顷收入4.8万多元。2006年带动该村整体脱贫,成为英山乃至湖北新农村建设的典型,猕猴桃产业逐步发展为该村的特色品牌。

3.3 提高农民科学素质增强内生发展动力

提高农民科学素质可以从树立科学致富的理念,增强依靠科技致富的本领,提高劳动者健康素养,丰富科学文化生活等方面,对增加农民收入起到积极的作用[9]。

英山科技扶贫始终把增强农民致富技能,提高人民群众整体素质作为推动工作的抓手、发展产业的保障。不断创新培训方式,通过主办专场培训班、派技术骨干跟班学习、远程授课答疑、专家现场指导开展“面对面式”、“订单式”等培训活动,把先进适用技术送到农户手中。不断完善培训手段,发展村级致富读书室、建立远程培训中心、组建科技服务团队,拓宽农民接收科技信息和服务的渠道。不断更新培训内容,茶叶从最初的种植技术、中间的清洁化加工技术,到最新的综合利用技术、茶叶旅游产品开发,紧密结合产业发展阶段、农民实际需求来调整培训内容。

据统计,自扶贫团进入英山后,邀请专家举办讲座398场次,开展远程培训137次,引进专家现场指导234场次,选派技术骨干进入高校学习312人,组织外出考察学习116次620多人。帮助建立村级致富读书室44个,捐赠适用技术图书和资料4.7万册(份)。

随着培训活动的开展和培训内容的深入,农民科学素质明显提高。表现在容易接受新的发展理念,对实用技术的需求强烈,用在培养教育子女的支出增加,参加技能培训活动积极性增强,不良习俗减少。对2014年英山科技和农业部门的技术咨询记录做了统计分析,科技和农业部门分别接受农民技术咨询1 013例和826例,通过对这部分人进行1/10随机抽样,分别走访了咨询的180人,他们都接受过不同形式的培训,92人咨询的主要领域在市场信息、致富项目、产品开发,80人咨询产业技术方面,只有8人咨询资金项目。结果表明,接受培训的农民都有强烈的致富愿望,注重技术、市场和信息,而没接受过培训的人多数发家致富的意识模糊,生活目标要求比较低。2014年,英山县农办调研结果表明,农民当年因参加培训,掌握新技术、推广新品种增加收入2.13亿元,人均年增收496元。

3.4 科技示范先进村带动落后村

为了适应精准扶贫的新要求,在贫困村复制科技示范村的发展模式,通过“结对子”做法,推行“先富带后富、富村联穷村”,扩大科技示范成果,重点帮助落后村困难户发展特色种植产业,帮助他们脱贫、增收。

东冲河科技示范村经过15年科技要素的不断注入,百姓依靠科技致富,兴产业奔小康,全村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形成了“山顶杉树盖帽、山间板栗缠腰、山下茶桃相映,房前屋后药果满园”的生态型产业格局。建成50 hm2速生丰产无公害茶园、20 hm2有机猕猴桃园、50 hm2道地药材园、130 hm2优质板栗园。创办了名优茶加工厂,建设了库容400 m3的果品保鲜库。2015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8 600多元,村集体存款210多万元。

泻水岩村有203户716人,2014年有建档立卡贫困户65户189人,其中,无劳动能力因病致贫35户40人,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30户149人。农民人均纯收入3 200元。无论是贫困人口占比,还是总体贫困现状,都是英山重度贫困村之一。科技扶贫团和县科技部门通过广泛调查,帮助泻水岩与东冲河结成科技扶贫的“对子”,通过村级主导产业同步发展结对、富裕户与贫困户互助结对、技术人员与骨干农户带头结对,开展“五帮”:一帮带活班子,把东冲河村两委的管理经验尤其是发展经济的思路带到泻水岩村;二帮制订规划,根据泻水岩村的实际,结合东冲河的经验,共同制定泻水岩村五年发展规划和帮扶计划;三帮引进技术,把东冲河村的技术合作单位有关研究院所引到泻水岩,实现技术依托单位共享;四帮发展产业,借助东冲河的品牌和市场优势,选择猕猴桃、茶叶、药材在泻水岩村推广,将泻水岩变成东冲河的产业基地;五帮培训农户,派出技术骨干与泻水岩农户结对,传授适用技术。在泻水岩村选择一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发展猕猴桃种植,由东冲河村免费提供种苗、技术,并负责产品销售;组织泻水岩村的茶农加入东冲河生态专业合作茶叶分社,按照东冲河标准改造茶园、制作茶叶、销售产品;派20个科技示范户与泻水岩农户结对,实行“户对户、人对人”帮助,共同创业脱贫。经过两年努力,泻水岩村脱贫已初见成效,茶园平均收益翻番,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高于全县平均水平3个百分点。

4 对科技扶贫的建议

4.1 根据地域特色发展优势产业

依靠科技扶持和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一村一品”,重点帮扶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的贫困村,特别是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贫困地区在开发区域性支柱产业时,要根据自身特点,选择能发挥优势和潜力的若干产业作为区域经济的原始生长点,通过直接引进先进适用的技术和成果,开发产品或产业、形成拳头产品或支柱产业,向农户扩散技术,从而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最终实现区域脱贫致富[10]。同时,要考虑不同产业的地区适宜性,在自然条件恶劣、自然资源贫乏、“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地区不能简单推广应用,生态扶贫移民和易地扶贫搬迁等形式则更为可取。

4.2 重视科技在扶贫、脱贫中的作用

科技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中发挥更大作用,重在精准,瞄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需求,制定脱贫计划,因村因户因人施策,从“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扶贫必先扶智,治穷必先治愚”,要依靠科技提高内生发展动力,提高劳动者科学素质,增强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强化“造血”功能,积极应对因病、因灾、因教、因婚致贫、返贫。

4.3 发挥科技人才和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

发挥农村科技特派员、“三区”人才、本地科技人员、乡土能人的作用,带动各类困难群众脱贫致富;加强科技人员、企业和贫困地区农民的联系,运用市场经济手段,采用“企业+农户”模式,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形成创业致富的利益共同体;加快第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让贫困户更多分享农业全产业链和价值链增值收益。

4.4 对基层科技部门设专项资金扶持

针对目前很多县级科技局被撤销合并的情况,而且越是贫困地区,科技部门越难发挥作用,在县级政府的重要性也越弱,被撤并的压力越大。建议中央统一划拨资金支持基层科技部门发展,增强其科技服务和科技扶贫能力。

参考文献:

[1] 汪三F.在发展中战胜贫困――对中国30年大规模减贫经验的总结与评价[J].管理世界,2008(11):78-88.

[2] 郑庆昌,宋国林,王东炎.透视“科技特派员”制度――农村科技推广体系转变与破解“三农”问题的切入点和突破口[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5(4):1-9.

[2] 赵武军.“农业专家大院”――新型农业科技推广模式的探索与思考[J].陕西农业科学,2004(4):69-70.

[4] 赵慧峰,李 彤,高 峰.科技扶贫的“岗底模式”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2(2):138-142.

[5] 周福民.发展县域建筑劳务经济助力大别山农村脱贫致富[J].建筑,2014(23):30-33.

[6] 徐礼煜,席承藩.安徽省大别山区复合农林业的诊断与设计[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996,5(2):117-122.

[7] 广 青.大别山区盼科技[J].治淮,1993(1):17.

[8] 刘冬梅,刘 伟.秦巴山片区科技扶贫中心的选取及相关建议[J].中国软科学,2014(8):29-37.

第7篇:扶贫挂职总结范文

去年月份,一光书记率多个部门负责人到**塔村进行调查研究,并开展了近一个月的编制整村规划试点工作,在解剖典型的基础上,县委、政府又多次召开会议,形成了《关于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工程的实施意见》,随即,这一工作在首批个重点村迅速展开,紧接着又召开了一次大规模、高规格的扶贫工作专题会议,对整村推进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升温,很快步入了“政府主导、群众参与、部门协作、分批实施”的轨道。

在工程实施中,我们一方面“摸着石头过河”,不断总结经验;一方面敢于“第一个吃螃蟹”,不断创新机制。县委、县政府先后制定并下发了《养母还仔项目实施办法》、《危房改造项目实施办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实施方案》、《考核细则》等一系列整村推进文件,特别是由县委主要负责人亲自设计的整村推进办事卡,是扶贫工作机制的一大创新,是搞好整村推进工作的有力抓手,从而把整村推进工作很好地落到了实处。从目前来看,工程进展顺利,态势良好。表现在:

(一)领导高度重视。各乡镇都成立了以书记为组长、乡镇长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有的还下设了规划组、实施组、督查组、验收组。

(二)据实确定了扶贫对象。按照实施意见规定的七道程序,对重点村的绝对贫困户、低收入户、五保户进行了调查、核实、确认、建档,并经过了票决、公示,基本体现出了公平、公正、公开。

(三)编制了切实可行的规划。首批个重点村均按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提高群众收入及劳动力素质的要求,下发征求意见书,由群众公选项目,整理汇总,经部门认可,编制了项目规划设计书。农委、民政、教育等个部门也制定了详细的部门规划。扶贫办将所有规划进行了汇总、分类,并编印成册,建立了完整的项目资料库。

(四)充分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从贫困人口建档、项目的公选到项目的实施,群众积极参与,反响强烈,从过去的“要”变成了现在的“我要干”。涌现出许多能人、大户和协会采取返租倒包方式,承租几十亩、上百亩的土地,连片发展茶叶、茭白等增收项目。

(五)着力实施富民、富村项目。通过整合资金,集中投放,在首批个村投入财政发展资金万元,兴建了一批增加群众收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项目,有的已完成,有的正在实施。

经过整村推进工程的强力拉动,我县扶贫开发取得明显成效。××年,全县绝对贫困人口数比上年减少万人,减幅,低收入人口数比上年减少万人,减幅。去年初,县政府计划脱贫万人,实际脱贫万人,超计划,贫困人口脱贫率为。为全省、全市扶贫工作提供了有益的经验。这就是:搞好贫困人口的准确建档、动态监测及制定科学可行的规划是整村推进的前提和基础;大胆创新,大胆实践是搞好整村推进的核心;以人为本,充分发挥群众自力更生、自我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搞好整村推进的关键;各级领导高度重视,部门配合,社会协作是搞好整村推进的保证。

二、××年整村推进的形势、目标和任务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还必须清醒地看到仍然存在许多实际困难和问题。一是贫困人口脱贫与返贫呈“拉锯”状交替发生,扶贫攻坚的任务更加艰巨。××年度虽然完成了万人脱贫,但由于疾病、自然灾害、子女入学等因素造成的返贫问题也十分突出。二是少数村的推进工作力度还不够大,项目实施速度还不够快。部分重点村等待观望,绝大多数项目还只是写在纸上,还有些村的干部群众对整村推进认识不高、重视不够。三是社会帮扶工作还存在诸多困难。县直单位虽然帮助贫困村办了一些实事,但大多缺乏全盘考虑,与整村推进所规划的项目没有形成大合唱。四是部分贫困村干部群众“等、靠、要”思想严重,一讲脱贫致富,就眼睛向上,盯着扶贫资金等着政府给钱。少数群众习惯于落后的生活方式,缺乏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顽强意志。全县各级各部门的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一定要充分看到这些不足,准确把握整村推进工程的艰巨性。要看到我县绝对贫困人口仍有万人,低收入人口尚有万人。这些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个重点贫困村。这些村经济基础脆弱,人口素质低,是扶贫开发工作最难啃的“硬骨头”,因此必须整合资源,集中投入,一个村一个村的解决问题。要准确把握新形势对整村推进工作的新要求。省委郭金龙书记到我县进行扶贫调研时指出:“作为国家级贫困县,坚持发展为上,就要大力实施开发式扶贫,使广大农民群众尽快富起来,过上幸福生活,扶贫开发就是你们的工作中心。”这就要求我县扶贫开发一定要打好两场战斗:一方面要打好“歼灭战”。以解决贫困人口的温饱为重点,集中资金到户到人,花大力气,下硬功夫,把绝对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的脱贫致富问题解决好;另一方面要打好“攻坚战”。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着力改善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全面提

高贫困人口的素质。

整村推进的目标任务已经写入了《县委关于实施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工程的决定》,这就是:从××年开始,通过加大投入和各方面工作力度,每年实施个重点村,到年争取全县现有的个重点村基本上实现脱贫目标,努力使这些村万多绝对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稳步解决温饱。我在这里再重申一下,每年实施的重点村,必须符合省定八条标准,这是一个硬杠子;实施后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元以上,增长速度高于全省平均增长速度个百分点以上,也是一个硬杠子。要通过工程的实施,做到“推进一个村,脱贫一个村”,从而使我县扶贫开发工作从量变向质变跨越。

三、狠抓工作落实,把整村推进工程进一步引向深入

(一)解决认识问题,切实把整村推进作为新阶段扶贫开发的一项关键措施。扶贫开发是一个系统工程。不能把扶贫开发片面理解为就是搞搞救济,送送温暖,是某一个部门的工作,这是狭义的救济式的扶贫。必须从广义的角度、全局的高度来对待扶贫开发工作。以增加农民收入、财政收入,加强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建设为主要内容,立体地进行扶贫开发。要认识到扶贫开发既是一项经济工作,又是一项政治任务。能否帮助贫困群众解决温饱,关乎稳定,关乎发展,关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能否如期实现。全县各级各部门的干部,一定要从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提高执政能力的高度,充分认识扶贫开发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总书记最近指出:“扶贫战线对整村推进要有一个统一的认识,要认识到抓整村推进就是抓住了扶贫工作的重点;整村推进必然使我们的扶贫工作进村入户;整村推进有利于整合资金,集中力量;整村推进可以为实现小康奠定基础”。这就要求我们,今后的扶贫开发,无疑将以整村推进作为一项关键措施。

(二)解决基础性工作问题,认真搞好贫困人口档案动态监测与扶贫项目规划的科学制定。去年,在整村推进工程实施以前,县委统一布置,采取“三关审核、三榜公示、三类填卡、三级建档”的办法,在全县进行了贫困户调查、核定、确认、建档工作,为整村推进工程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基础。今年,各乡镇要在这项工作的基础上,加强统计监测,采取“一竿子到底”的方式,深入每一家每一户,将贫困户和项目实施情况,特别是办事卡执行情况建档立卡,掌握原始资料,实行全程动态监督管理,随时了解和掌握贫困人口收入和变动情况,随时了解和掌握项目实施进度、质量和效果。统计局要会同扶贫办,建立一个完整的整村推进监测网络,建立一个涉及贫困户收入、整村推进项目等方方面面的数据库。在掌握底数的基础上,要制定好切实可行的规划。规划的制定,要处理好两个问题。一要处理好尊重群众意愿与合理引导的关系。要防止两种倾向:一种是随大流,老百性说干什么就干什么;一种是家长式包办代替,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要做深入细致的工作,尊重老百姓意愿,不搞强迫命令;要从实际出发,尊重自然规律,因地制宜;要用民主的办法,自上而下经过贫困户建档、入户调研、汇总分析、公选项目、论证项目五个步骤才能到规划的最终制定。二要紧紧围绕改善基本生产条件和增加农民收入这两个重点,找出影响贫困村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针对制约因素,采取针对性措施。目前,个村完成了规划编制工作,首批个村正在按规划实施整村推进。剩下的工作要加强落实与后续管理,保证每个扶贫项目发挥更大的效益;第二批个村已经编制村级规划的,要紧紧围绕两个重点,进一步调整、修改和完善。

(三)解决资源整合问题,形成推动贫困村发展的合力。目前注入贫困地区的扶贫资源有扶贫资金,有各个部门专项资金,有社会帮扶资金和社会帮扶力量等等。上述资金力量,都要投到村里,按照统一规划、统筹安排、渠道不乱、用途不变、互相配套、形成合力的原则,“各炒各的菜,共做一桌席”。我们发现资源整合比较好的地方,项目实施就快,成效就显著。这里,我再强调一下,特别是部门支农专项资金一定要优先用于整村推进项目,不能因为重点村有了专项扶贫资金,就不予考虑了。对于扶贫资金无法解决的项目,由扶贫办会同财政及相关部门,采取“开单子”的方法,将项目直接交给相关部门,由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同时,还要加强人力资源整合,农委、民政、交通、林业、水利、教育、卫生等相关部门都要指定一名领导干部担任整村推进联络员,负责整村推进的资金协调。要根据“党委总揽,政府主抓,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原则,在每个重点村组建一个帮扶工作队,做到“单位包村,干部挂户”,要保证任务到肩,责任到人。各乡镇特别是各村第一书记(没有挂职第一书记的,乡镇要抽出专门干部驻村负责)要注意充分发动群众,加强宣传和引导,千方百计地调动群众的主人翁精神,自主筹资出力,走自力更生、自强不息、自求发展、自我脱贫之路,使贫困村群众真正成为这个浩大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实施的主体参与者、监督者和管理者,让他们依靠自己的努力改变贫穷落后面貌。

(四)解决集中投放问题,突出整村推进工作重点。贫困村之所以贫困,不仅表现在其经济发展水平低下,而且还表现在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等方面发展滞后,可以说贫困村是百事待举,改变贫困村的面貌决非一朝一夕之功,亦非目前有限的扶贫资金所能满足。用军事观点就是要伤其五指,不如断其一指。整村推进也得有取有舍,分清轻重缓急,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统筹安排好各类项目,使实施村群众有饭吃、有水喝、有电用、有房住、有学上、有医就、有钱花。为了保证资金的集中投放,可以采取“稳定一块,搞活一块”的方式,即:安排一部分资金到村到户,这部分资金基本稳定,其余资金按项目安排,并同小额信贷配套,不定基数,不撒胡椒面。

根据这一思路,整村推进工作要突出两个重点:一要大力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首先要解决基础设施落后问题,大力实施道路、水利、沼气建设。其次要解决生存条件差的问题,推进贫困人口“山上到山下,山下到路边,路边到集镇”的有序转移,下决心把“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贫困户实施移民搬迁。当然移民搬迁工作非常复杂,一定要高度重视,精心谋划。民政局要会同扶贫办、财政局等相关部门尽快拿出规划,按规划有组织、分阶段的进行,要尊重群众意愿,解决好生产生活出路,不能一哄而起。二要突出增收问题。如何实现贫困人口增收是一个难点,有一部分人在这个问题上有畏难情绪,没有下大力气去做,到村资金,只是简单地修条路、建个学校等等。要破解这个难题,必须两条腿走路,一是做好土地文章,二是做好劳动力转移这篇文章。关键要解决好贫困农民一家一户的分户经营与大市场的对接问题,要以市场为导向,按照优质、高产、生态、安全农业的要求,通过实施整村推进,把贫困农民增收与产业结构调整、区域产业发展结合起来,走产业化道路。我县去年把茶产业确定为农民增收的第一产业,这是一条非常符合我县实际的好路子,今年还要在原来的基础上加大发展强度,并要搞好后续管理,保证成活率达标。加快劳动力转移,实现非农收入,对于农民增收作用越来越大,而且潜力巨大。农委要牵头会同扶贫办、财政局、劳动就业局认真探索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新路子,使重点村的劳动力能自主选择技能培训,做到“培训一人,输出一人,脱贫一户”。

(五)解决扶贫三大举措之间的关系问题,以统筹创新的理念推进扶贫开发。新阶段扶贫开发的三大举措是:以整村推进实施扶贫规划为切入点,改善贫困地区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以劳动力的转移培训为切入点,提高贫困农民的综合素质;以发展龙头企业为切入点,带动贫困地区调整产业结构,增加贫困农户的经济收入。这三项工作的关系,可以形象地比喻为“一体两翼”。整村推进,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是主体;培训促进劳动力转移,产业化促进结构调整,是两翼。抓好这三件事,贫困村就可以飞出穷窝,向小康社会迈进。三项工作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没有基本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产业化、调整结构就成了无本之木;没有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和农业结构的调整这两翼,贫困地区和贫困农户就富不起来,飞不起来。

这就要求我们,在实施整村推进、抓好劳动力转移培训、加强对贫困户青年的职业教育、大力发展劳务经济的同时,要继续大力培育扶持龙头企业,走产业化扶贫的路子,还要继续采取“政府主导,市场引导,部门参与,社会支持”的多元化机制,搞好社会帮扶工作。

(六)解决机制和管理问题,提升整村推进的工作质量。一要建立可持续发展机制。整村推进人力、财力投入的重点只有一年多,不仅要在实施期内看到成效,还要在实施之后,依靠合理机制,能实现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比如说,道路修了怎么保证长期通畅?能不能通过民主协商定期出工维护?水利、电视设施、卫生室等等,能不能通过市场机制运作,采取承包、租赁、有偿转让等手段利用和维护?能否通过少量财政扶贫资金注入,引入大量信贷资金、社会资金投入贫困村建设?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不断总结、提炼和探索;二要严格扶贫资金管理。要按照有关规定和要求,进一步加强对扶贫资金的管理和监督,增强扶贫资金分配、使用的公开性和透明度,所有扶贫资金和项目都要进行公示、公告,要确保扶贫资金专款专用,专户运行,严格实行报账制;三要加强整村推进宣传工作。各级各部门要利用各种渠道和方式把整村推进的工作动态、先进经验、成功做法和感人事迹予以宣传;四要认真做好检查、验收和考核工作。在项目实施中,要加强检查;在实施后,要进行验收;在验收后,要进行综合科学评价,严格执行办事只给钱,验收合格才付帐,把整村推进工作列入乡镇及相关县直单位年度目标任务,并根据《×××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工程综合评价考核细则》严格进行考核,考核结果纳入乡镇、县直单位年度考核内容。

第8篇:扶贫挂职总结范文

一.基本情况

三穗县有在外务工青年32235人,占青年劳动力53.7%,返乡创业青年1352人,占青年劳动力2.25%。在返乡青年中,从事种养殖业386人,占返乡创业青年28.55%;从事农产品加工业152人,占返乡创业青年11.24%;从事个体交通运输业258人,占返乡创业青年19.08%;从事餐饮服务业365人,占返乡创业青年27%;从事其它商业行业191人,占返乡创业青年14.13%。在从事不同行业的返乡创业青年中,小学文化18人,初中文化1184人,高中(中专)文化137人,大学文化13人,分别占返乡创业青年的1.33%、87.58%、10.13%、0.96%。

二.主要做法

1、积极帮助协调青年创业资金困难。为充分发挥好共青团组织助手后备军作用,为党委政府分忧,为创业青年解难,我县共青团组织按照团省委与省直部门联合下发的四个文件要求,积极主动与相关部门协调沟通,帮助创业青年协调创业贷款资金,为其解决创业过程中资金不足困难。一年来,我县共青团组织共为我县创业青年协调创业贷款36人272万元(其中:信用联社193万元,农行74万元,邮政储蓄银行5万元)。

2、积极为创业青年争取政策帮助和扶持,根据国家政策对不同行业的支持力度,积极主动与相关部门协调,为创业青年争取政策上的优惠和支持。一年来,共从农业、畜牧、水利、扶贫等部门为创业青年协调创业无偿扶持资金19.1万元,从共青团系统争取4.7万元。

3、积极为创业青年搞好技术服务协调工作。一年来,共协调涉农部门为我县青年创业基地免费提供技术服务260余人次,帮助解决技术难题近10个。

4、积极创造条件,为创业青年开展创业培训工作。一是积极聘请三穗籍成功企业家和优秀创业青年为我县创业导师,免费为创业青年开展创业培训;二是积极争取各方面资源,免费输送我县创业青年在省外学习培训;三是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利用其部门培训资金聘请专家为创业青年进行技术培训。一年来,我县礼聘创业导师16人,共为我县创业青年免费开展创业培训5次,受益青年近200人次,共争取各种资源免费输送创业青年到省外学习培训3人,共协调部门培训资金1.6万元,培训创业青年500余人次。

三.取得的成效

一年来,在国家政策鼓励下,我县创业青年日益增多,创业整体成效明显,涌现出了一批青年创业成功示范典型,如创办桐林六合门业肖高寿、吉洞养殖场养鸡大户杨偈浡夫妇、长吉乡半坡养殖场养猪大户姚发德、台烈颇洞种养殖场种养殖大户杨再友等,他们的创业成功榜样,掀起了我县青年创业热潮,为促进我县更多青年创业起到积极有效推动作用。

四.存在的困难

1、部门协调工作困难,部分部门因对青年创业重要性认识不够,省里相关支持返乡青年创业文件要求到县里难以全面兑现和落实。

2、单位人少事多(编制4人,在编3人,在岗1人,另两位同志抽调到州里学习),没有专项工作经费和交通工具,给工作开展带来很大困难。

3、创业青年申请创业贷款难。虽然省里联合下发了多个农村青年就业创业贷款专门文件,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一些具体问题与文件存在难以完全统一的情况,使部分青年创业所需贷款难以得到具体落实(如:大学生创业贷款,因与农行签署的合作协议是指农业户口,另外如联户担保在我县一直没有开展)。

五.下步打算及建议

1、加强向县委、县政府和上级团组织的汇报,进一步为青年创业争取政策扶持,为返乡青年创业营造一个良好的创业环境。

2、进一步做好与部门间的沟通与协调,最大限度争取各部门对返乡青年创业资金、物资和技术等方面支持,帮助创业青年最大限度地解决资金、技术困难。

3、进一步提高共青团干部队伍的服务意识和水平,为创业青年提供更全面、更优质的服务,努力践行共青团服务青年的根本宗旨。

4、正确引导,不断提高创业青年正确定位所创产业目标方向,提高创业成功率。

第9篇:扶贫挂职总结范文

学习的闲暇时总是憧憬着背起行囊,大学生活是紧张而又充满期望的日子。远离亲人朋友以及师长护佑,去走真正属于自己的路。然而当我终于可以像刚刚长满羽毛的雏鹰般离开长者们搭建好的巢穴,独自一人走上社会工作这个大舞台时,却发现人生的道路原来是如此的坎坷不平,任何人的成功都是经历过一番狂风暴雨的

土建系级、级学生为贯彻学院“三练三创”实践教育,今年暑假。利用暑期难得的实践机会,开展了丰富多采、卓有成效的社会实践活动,将课堂学的理论与实际工作将结合,从实践中对这门自己即将从事的专业获得一个感性认识,为今后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走进了即将踏入的社会,走上不同的实践岗位。同学们还自主建立起10支爱心团队,放弃家里舒适安逸的环境,奔赴512地震的重灾区开展献爱心送温暖的活动,不怕脏,不怕累,团结协作帮助灾区人民重建家园,为他自己的心灵塑造了永恒的甜美。

一及早落实,认真准备

暑假前夕,我系社会实践部以身作则,举行了多次社会实践活动,以开发同学的自主性为主,让他们能勇于展现自我,勇于创新,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并在同学中广泛宣传社会实践的必要性,让大家都树立起利用做实事的观念,要求参加实践活动的同学在活动任务和活动时间上都提出了具体要求,积极争取实践机会,同时保证实践活动的顺利安全进行。

二内容丰富,注重实效,成果显著

暑期社会实践的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除在保持自原有实践工作特色外,学院也鼓励同学多方面,多角度投身社会服务社会,锻炼自己。内容主要有:企业帮扶,科技扶贫,支教扫盲,志愿服务等。广大同学通过深入企业,深入农村,进行法制宣传,现场服务,挂职锻炼,志愿者服务活动等多种方式完成了社会实践。

有了实战的基础,同学们还认真的总结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为以后的工作积累经验,避免再犯不必要的错误。

如:级工程管理专业的邬熠阳同学。他利用了这个假期,进行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活动,到地震灾区广元市利州区白朝乡进行义务支教活动。年7月10日,他奔赴灾区,开展了为期20天的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在此期间,支教团开课3周,在这短暂的几十天他收获了一段快乐而难忘的时光,懂得了每项工作都需要“专心”“耐心”“交心”。在实践中逐渐变得勇敢,一切的事实告诉了他,即便在尝试中失败,也能让自己成长。20天的时间里他在支教团充分发扬志愿者精神,克服了交通不便、食宿条件艰苦、余震频发等各种困难,以实际行动为母校争了光。实践了国家和学校对大学生为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贡献力量的号召。支教团的志愿者无愧于志愿者的神圣使命和光荣称号!

同样是关于的话题,级工程管理专业的欧涵文同学,在假期写下了一份在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中,最可爱的人的美丽的故事。‘“到了,人心就定了!”“来了,我们有救了!”被官兵从断壁残垣中救出来的受灾民众,来不及擦去身上的血污喜极而泣…尽管桥毁路损,尽管大雨滂沱,尽管给养与补给一时难以到位,可透过央视直播画面,先期到达的官兵不计条件、不顾安危、不怕牺牲、义无反顾的身影,全国人民真切感受着、感慨着:你们———最值得人民尊敬的你们,特别听指挥,特别肯吃苦,特别能承受,特别能战斗!国难当头,你们不愧是中华民族的中流砥柱!’

讲了如此美丽的报告,我们回到级土木工程5班的同学的实习报告。她于7月13日到8月23日在四川地旺建设有限公司第一项目部实习,实习地点在温江区金强大学城,在这段实习生活中,她的主要工作就是根据工程进度,在师傅的指导下记录并完善有关的资料。如图纸会审,抄测记录等等。在本次实习中,她达到了自己实习的目地,完善了所学知识,将理论与实践相集合。她在每次参观结束后都做了很认真的总结,把自己在参观时学到的,了解到的知识进行梳理,也同时为今后的学习打好基础,虽然我们不能完全明白老师讲解的所有知识,但终归是学习的过程,不同程度上都会有收获。而实习的意义也在于此。首先,通过实习,通过实践,使我学到了很多实践知识。通过参观,使我近距离的观察了整个房屋的建造过程,结构,学到了很多很适用的具体的施工知识,这些知识往往是我在学校很少接触,很少注意的,但又是十分重要、十分基础的知识。

现在,我们来到一个叫语过添情的实践团体,他们是来自级土建系的蒋维静,李有梅,胡敏,钟建威等9位同学。他们调查敬老院老人是否受到汶川大地震的影响和其需求的东西。7月14日他们来到敬老院,就忙着为老人们打扫起卫生来——擦玻璃、扫地、捡垃圾……里里外外忙得不亦乐乎。志愿者为老人服务的热情高涨,没有半句怨言。即使辛苦也做得甘之如饴,时时刻刻牢记自己作为一名共青团员的责任,通过劳动向老人们献上了自己的爱心。最后活动在老人们依依不舍的送别中划上了句号,不论每个人在这次活动中收获了什么,它带给他们的感触应该是很深的。即使只有这短暂的一天,但是相信留存在老人心中的这份温暖却可以持续很久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