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技术管理论文范文

技术管理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技术管理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技术管理论文

第1篇:技术管理论文范文

桑树桑科桑属又名家桑。落叶乔木,高达16cm,胸径可达1m以上;树冠倒广卵形。树皮灰褐色;根鲜黄色。也卵圆形或卵形,长6-15cm。喜光,喜温暖,适应性强,耐寒,耐干旱瘠薄和水湿,在微酸性,中性土壤中能均能生长。深根性,根系发达;萌芽性强,耐修剪,易更新。生长快。花雌雄异株,聚花果。花期4月;果5-6(7)月成熟。分布在中国中部,长江中下游,现在南北各地都有广泛栽培。

下面我就其栽培技术上作一些论述:

一、桑地的选择及整理

桑树是多年生的植物,其丰产年限达20年以上。桑地应选择土质肥沃、土层深厚、地面平整,能排能灌的土地,栽桑用地必须全耕、清除杂草,按行距80~90cm开沟(深40cm、宽35cm),沟内施足基肥(每亩土杂肥3000~5000公斤,钙镁磷肥或过磷酸钙50公斤),接着回土拌肥,碎土填平,然后拉线划行,以便栽植。

二、苗木的选择和处理

1.挖桑苗时要注意保护苗木的根系,按苗木大小分级,要求根颈部直径0.3cm以上,高达40cm以上,下部弱小苗不宜使用。种植前过长、枯干、受伤、有病害的苗茎剪除,过长的根系也应在近分叉处修剪,将根部浸渍泥浆后即可栽植。

2.种植的方法:按株距18~20cm、行距80~100cm,用铲插法沿划线栽踏实,每亩种5000株左右,种后淋定根水,在离地面10cm处剪去上部苗茎,如遇干旱还要淋水保苗。

3.桑园的肥培管理:

(1)冬肥冬肥对桑树全年生长和桑树中产量、质量有重要作用,宜在冬伐后即冬至前后结合桑园冬耕时施入,冬肥应以堆肥、厩肥、土杂肥等有机肥为主,每亩3000~5000公斤,用塘泥、沟肥泥施在行间雍桑,效果也很好。

(2)施追芽肥桑芽长至2~3片叶时施入,以施腐熟的人粪尿或尿素或复合肥等速效性氮肥为主。用量:尿素15公斤/亩,复合肥25公斤/亩。

(3)造桑施肥即采一次叶,施一次肥。用量:粪水50担/亩或尿素25公斤/亩,宜水肥兼顾。在保证造桑造肥的情况下,夏伐后要增施一次有机肥。

施肥方法常用沟施,在行间开沟,施后覆土保肥,施肥应与中耕除草结合。

4.桑枝剪伐:桑枝剪伐有冬伐和夏伐,冬伐在冬至前后,离地面30~40cm处剪伐。夏伐在7月中旬进行,平地面剪去所有的枝条。

5.桑园病虫害防治:桑园用药要求高效低毒、残留期短。

(1)虫害常用药:90%敌百虫晶体2000倍,敌敌畏1000倍,普通乐果1000倍。

(2)病害常用药:甲基托布津1000倍,多菌灵1000倍。

三、桑树育苗技术要点

1.选好整好苗地是第一关,宜选土地肥沃疏松,排关方便的沙壤土作苗圃,播种前4-6天,最好用除草剂全面喷施,每亩地面还可结合撒2-3斤氯丹粉农药,然后纵横耙地,视排水条件一般起高4寸宽4尺的畦,畦面要细碎平整为佳。

2.种子尽量即买即播,每份种子混拌五份细泥土,(如土地未撒农药还应拌农药)。按畦分斤,厚度以隐约可见畦泥为宜,复盖后即进行第一次淋水,有条件的可先催芽后播种,方法是将种子在清水中浸泡24小时,取出摊在箔内,厚度不超过1寸,上盖湿布,放在比较暖和(23℃-30℃)的地方催芽,每天洒水翻动一、二次,经常保持湿润状态,待大部分种子吐白(即露出幼根)后播种,不能让幼芽过长,以免播种时损伤。

3.播种后水份是命脉,特别是催芽种子,刚播下半个月之内,每天早晚都要淋水,经常保持土表湿润,播种后的管理是全苗壮苗的关键,当苗高1寸左右,把过密的苗木拨去,株距1寸,当苗为2-3寸时把间出的苗木补缺株,株距1-1.5寸,间苗、补苗最好在雨后或淋水后进行,保证亩苗8至15万株左右,苗长后视情况揭草。

4.当雨后或淋水后,土壤易板结,应视情况结合中耕除草,除草要点是“除早、除小、除了”。要懂得,肥足苗壮,但在苗的前期追施肥应淡,一般100斤加1-2两尿素,即可,以后视情况加浓,以免烧苗。

四、桑树的的春季管理应注意的问题

1.施春肥

春肥能促进芽、叶生长,不仅能提高桑树春叶产量和质量而且肥效还可延续到夏秋季,促进桑树夏伐后的发芽和枝叶生长,增加全年桑叶产量。

春肥应在春蚕期和叶前25天左右施用,一般穴施,穴深、长、宽均为20厘米左右,穴位距树干25厘米,施肥量为全年总施肥量的30%左右。施肥最好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在桑树发芽时;第二次在春蚕收蚁前后。稚蚕用叶和黏土桑园要早施。壮蚕用叶和砂土桑园稍迟施。

春肥以速效性氮肥为主,也可配合施用腐熟的有机肥。春季雨水较多,施后应用土盖好肥料,以防肥分损失。

2.春耕除草

春耕在春季桑树发芽前进行,有进一步改善土壤结构、清除过冬杂草和防旱抚旱的作用。间作冬绿肥的桑园,应结合绿肥埋青时浅翻,不再专门进行春耕。春耕宜浅,避免损伤根系,一般春耕深度为10-15厘米。

3.疏芽

春伐桑树会重新萌发大量新芽,当新梢长至15-25厘米或春蚕期4-5龄时进行疏芽。疏芽应根据栽植密度、树龄、肥培水平和桑树品种等来确定单株留条数,做到去弱留强,空隙处少疏多留,密集处多疏少留,多留。通过疏芽、定芽,使桑树条数适当、分布均匀,通风透光、养分集中,有利于枝叶生长。在水肥条件一般的情况下,亩栽800-1000株的桑园,单株留条数应在12根左右。

4.摘芯

第2篇:技术管理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城市建设水平的提高,大树也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各类园林绿地中,特别是重点工程,往往要在较短的时间内体现绿化美化的效果,这就需要种植一定数量的大树。大树移植需要投入较多人力、机械设备和资金,同时,大树的再生能力较幼青年树明显减弱,难以成活。因此,新植大树的养护管理显得尤其重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城市建设水平的提高,大树也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各类园林绿地中,特别是重点工程,往往要在较短的时间内体现绿化美化的效果,这就需要种植一定数量的大树。大树移植需要投入较多人力、机械设备和资金,同时,大树的再生能力较幼青年树明显减弱,难以成活。因此,新植大树的养护管理显得尤其重要。

新植大树的养护管理应重点抓好以下两大方面的工作:

一、保持树体水分代谢平衡

大树,特别是未经移植或断根处理的大树,在移植过程中,根系会受到较大的损伤,吸水能力大大降低。树体常常因供水不足,水分代谢失去平衡而枯萎,甚至死亡。因此,保持树体水分代谢平衡是新植大树养护管理、提高移植成活率的关键。为此,我们具体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地上部分保湿:

1、包干:用草绳、蒲包、苔藓等材料严密包裹树干和比较粗壮的分枝。上述包扎物具有一定的保湿性和保温性。经包干处理后,一可避免强光直射和干风吹袭,减少树干、树枝的水分蒸发;二可贮存一定量的水分,使枝干经常保持湿润;三可调节枝干温度,减少高温和低温对枝干的伤害,效果较好。目前,有些地方采用塑料薄膜包干,此法在树体休眠阶段效果是好的,但在树体萌芽前应及时撤换。因为,塑料薄膜透气性能差,不利于被包裹枝干的呼吸作用,尤其是高温季节,内部热量难以及时散发会引起高温,灼伤枝干、嫩芽或隐芽,对树体造成伤害。

2、喷水:树体地上部分(特别是叶面)因蒸腾作用而易失水,必须及时喷水保湿。喷水要求细而均匀,喷及地上各个部位和周围空间,为树体提供湿润的小气候环境。可采用高压水枪喷雾,或将供水管安装在树冠上方,根据树冠大小安装一个或若干个细孔喷头进行喷雾,效果较好,但较费工费料。有人采取"吊盐水"的方法,即在树枝上挂上若干个装满清水的盐水瓶,运用吊盐水的原理,让瓶内的水慢慢滴在树体上,并定期加水,既省工又节省投资。但喷水不够均匀,水量较难控制。一般用于去冠移植的树体,在抽枝发叶后,仍需喷水保湿。

3、遮荫:大树移植初期或高温干燥季节,要搭制荫棚遮荫,以降低棚内温度,减少树体的水分蒸发。在成行、成片种植,密度较大的区域,宜搭制大棚,省材又方便管理,孤植树宜按株搭制。要求全冠遮荫,荫棚上方及四周与树冠保持50厘米左右距离,以保证棚内有一定的空气流动空间,防止树冠日灼危害。遮荫度为70%左右,让树体接受一定的散射光,以保证树体光合作用的进行。以后视树木生长情况和季节变化,逐步去掉遮荫物。

(二)促发新根:

1、控水:新移植大树,根系吸水功能减弱,对土壤水分需求量较小。因此,只要保持土壤适当湿润即可。土壤含水量过大,反而会影响土壤的透气性能,抑制根系的呼吸,对发根不利,严重的会导致烂根死亡。为此,一方面,我们要严格控制土壤浇水量。移植时第一次浇透水,以后应视天气情况、土壤质地,检查分析,谨慎浇水。同时要慎防喷水时过多水滴进入根系区域。第二方面,要防止树池积水。种植时留下的浇水穴,在第一次浇透水后即应填平或略高于周围地面,以防下雨或浇水时积水。同时,在地势低洼易积水处,要开排水沟,保证雨天能及时排水。第三方面,要保持适宜的地下水位高度(一般要求-1.5米以下)。在地下水位较高处,要做网沟排水,汛期水位上涨时,可在根系挖深井,用水泵将地下水排至场外,严防淹根。

2、保护新芽:新芽萌发,是新植大树进行生理活动的标志,是大树成活的希望。更重要的是,树体地上部分的萌发,对根系具有自然而有效的刺激作用,能促进根系的萌发。因此,在移植初期,特别是移植时进行重修剪的树体所萌发的芽要加以保护,让其抽枝发叶,待树体成活后再行修剪整形。同时,在树体萌芽后,要特别加强喷水、遮荫、防病治虫等养护工作,保证嫩芽与嫩梢的正常生长。

3、土壤通气:保持土壤良好的透气性能有利于根系萌发。为此,一方面,我们要做好中耕松土工作,以防土壤板结。另一方面,要经常检查土壤通气设施(通气管或竹笼)。发现通气设施堵塞或积水的,要及时清除,以经常保持良好的通气性能。

二、树体保护

新移植大树,抗性减弱,易受自然灾害、病虫害、人为的和禽畜危害,必须严加防范。

1、支撑:树大招风。大树种植后应即支撑固定,慎防倾倒。正三角桩最利于树体稳定,支撑点以树体高2/3处左右为好,并加垫保护层,以防伤皮。

2、防病治虫:坚持以防为主,根据树种特性和病虫害发生发展规律,勤检查,做好防范工作。一旦发生病情,要对症下药,及时防治。

3、施肥:施肥有利于恢复树势。大树移植初期,根系吸肥力低,宜采用根外追肥,一般半个月左右一次。用尿素、硫酸铵、磷酸二氢钾等速效性肥料配制成浓度为0.5%至1%的肥液,选早晚或阴天进行叶面喷洒,遇降雨应重喷一次。根系萌发后,可进行土壤施肥,要求薄肥勤施,慎防伤根。

4、防冻:新植大树的枝梢、根系萌发迟,年生长周期短,积累的养分少,因而组织不充实,易受低温危害,应做好防冻保温工作。一方面,入秋后,要控制氮肥,增施磷、钾肥,并逐步延长光照时间,提高光照强度,以提高树体的木质化程度,提高自身抗寒能力。第二,在入冬寒潮来临之前,做好树体保温工作。可采取覆土、地面覆盖、设立风障、搭制塑料大棚等方法加以保护。

第3篇:技术管理论文范文

一直以来,高质量的工程机械市场,在国内几乎是洋品牌一统天下。在长江葛洲坝、黄河小浪底等大型建设工地上,几乎看不到国产机械的踪影,放眼望去,隆隆作响的几乎都是卡特彼勒的推土机、小松公司的挖掘机等清一色的外国产品。

国产机械“国外心”

工程机械的发动机就像人的心脏,是机械的生命之源,心脏不好,其身体状况可想而知。但是,我国工程机械的出口产品,基本都选用进口发动机,这似乎已成为业内不成文的规矩。为什么?国产发动机还不能达到国外用户的要求。

据调查,国内用户对于排放、噪声等问题,要求并不是很苛刻,除上海、广州、深圳等地要求要高一点外,国内其他用户最关心的问题是柴油耗量、机油耗量和使用可靠性。因此,在国内销售的机械采用国产发动机的比较多,但是,即使在国内用户中,是否采用进口发动机,也已经成为衡量一台机械档次高低的标准。

如果是出口到欧盟、北美以及澳大利亚等市场的产品,其要求就完全不同了,如排放指标、噪声、振动、可靠性等方面,都有很严格的要求。据专家介绍,发动机是工程机械所有系统中对环境影响最大的部件,尤其在振动、噪声和排放指标方面。随着国外用户对工程机械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传统的减振技术已不能满足要求,采用新的减振技术势在必行。今后,一方面要应用现代设计方法和手段,采用先进制造技术,提高发动机的设计制造水平,从而减少或消除发动机工作过程中所产生的有害激振力;另一方面要采用各种控制有效的工程机械发动机减振系统,从而减少发动机振动对工程机械性能的影响,提高我国工程机械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专家指出,现在国产发动机和进口发动机的技术水平差距比较大,如果国产水平不提高,进口量将越来越大。从一些事例来看,国际上的五大工程机械跨国公司,他们都建立了自己的发动机系统,确保整机技术水平。所以国内工程机械行业能不能在国际市场站稳脚跟,能不能把国内市场进一步保护好,发动机是非常重要的。目前,一些国际知名企业想进一步加强与国内企业在发动机方面的合作,比如美国的卡特彼勒、康明斯、帕金斯、沃尔沃等公司,这都为国内企业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提供了机遇。

国外企业仍在领跑

去年的慕尼黑国际建筑机械和设备、建材机械及工程车辆展览会后,就有业内专家感叹,人家的技术发展太快了,我们要想追赶不是一朝一夕、一两家企业就能完成的。

据介绍,工程机械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是实现工程机械信息化,突出机械要具有智能信息处理功能,即“工程机械信息化”概念,开发新一代智能IT工程机械。智能信息处理技术是当前工程机械亟待发展的新技术。集成电路、微处理器、微型计算机及电子监控技术等在国外工程机械产品上都已广泛应用,一些节能新技术得到了推广,工程机械的可靠性、安全性、舒适性、环保性能受到高度重视,并向大型化和微型化方向发展。目前国外工程机械电子控制产品已逐步形成系列化、模块化、标准化。许多世界知名公司在结合自己产品特点的基础上,充分运用当代先进的微电子技术成果,开发出了自己的控制器,并形成系列化、模块化的软硬件集成。

在今年美国拉斯维加斯工程机械博览会上,国际一流的工程建筑机械制造商和零部件生产企业,带去了最新的先进设备和基础件。据介绍,很多企业都展示了先进的控制技术,如在工程机械中采用电子控制变速、转向、电子故障自动诊断、监控技术,发动机电喷射降低油耗,减少发动机排出废气的有害物,有效地保护环境。另外,新材料、新技术不断出现并被广泛应用,例如采用工程塑料代替钢板,大大降低了成本,采用新型涂装材料和工艺提高外观质量。操作控制技术、电子技术都处于领先水平。以卡特彼勒为代表的大公司将计算机技术支持系统搬到展台作为一大亮点进行展示,该系统可以对售出设备进行实时监控,包括故障模式的检测、设备运行情况监测、重大故障的本部帮助等,处处为用户着想,极具人性化。

落后的不仅仅是技术

第4篇:技术管理论文范文

关键词:水培花卉营养液培养四季秋海棠

四季秋海棠,学名:Begonia;英名:Begonia;别名:八月春;科名:秋海棠科。多年生草本,茎光滑,近肉质。叶互生,卵圆形,基部微斜,托叶大,膜质。秋海棠类种类很多,分为须根类、根茎类、球根类和冬花类[9]。四季秋海棠属于须根类,栽培品种很多,红叶及重瓣类型为目前栽培最为普遍的一种。

水培花卉,就是指将陆生花卉经过生物驯化最终实现直接用营养液培育花卉的一种新技术,它具有清洁卫生、管理方便等优点。经过本人长时间的努力,采用大量的实验和查询资料探索出了一条简易实用、可操作性强的技术规程,现总结如下。

1材料准备

实验物品

描述

用途

塑料透明盆、玻璃缸

塑料较便宜,玻璃缸较贵

可赏根观鱼

定植篮(内置套盆)

与水培盆搭配

装石头

石头

如雨花石、麻石等、直径2-4厘米

固定植株

水源

如用井水或自来水

供应水分

四季秋海棠幼苗48株

选用播种苗或组培苗,无虫害、病害

对比实验,各用24株

营养液

这是水培花卉最为关键的技术

提供营养

塑料贮液桶

最好不见光,一般是10--25公斤

贮存营养液

并将定植篮与塑料透明盆、玻璃缸套好,根据不同盆径采用相应定植篮。

2不完全营养液实验

用不完全营养液培养植株,了解植株生长的营养需求。

2.1实验准备

化学试剂:四水硝酸钙[Ca(NO3)2.4H2O]、硝酸钾[KNO3]、磷酸二氢氨[NH4H2PO4]、七水硫酸镁[MgSO4.7H2O]、硼酸[H3BO3]、四水氯化锰[MnCl2.4H2O]、七水硫酸锌[ZnSO4.7H2O]、五水硫酸铜[CuSO4.5H2O]。

实验器材:天平、烧杯、玻璃棒。

2.2母液的配制

a.用天平称取四水硝酸钙9.45克,硝酸钾6.07克,用适量清水溶解在烧杯中,得A母液。

b.称取磷酸二氢氨1.15克,七水硫酸镁4.93克,用适量清水溶解在烧杯中,得B母液。

c.称取硼酸0.29克,四水氯化锰0.18克,七水硫酸锌2.2毫克,五水硫酸铜0.8毫克,用适量清水溶解在烧杯中,得C母液,平均分成10次使用。[12]

2.3营养液的配制

在容积为10升的容器中先加入4升水,再将A母液缓慢加入容器中,并搅拌。然后给容器加水,将B母液顺水流稀释入容器中,此时也要搅拌,至体积约为8升时完成。最后,取1/10C母液,如法稀释入容器中,配制成10升营养液。

2.4用不完全营养液培养四季秋海棠小苗

a.取苗

根据实验目的,选取24株四季秋海棠幼苗从盆中抖出,把带土的根系放在自来水中浸洗,细心将根际泥土洗净,操作时尽量减少伤根。

把选好的植株,从土壤中挖出或从花盆中轻轻倒出,先用右手轻提枝茎,左手轻托根系,换出右手轻轻抖动,慢慢拍打,使根部土壤脱落露出全部根系。然后放入清水中浸泡15-20分钟,在用手轻轻揉洗根部,经过2-3次的换水清洗,直至根部完全无土,洗根的水清亮透明不含泥沙时方为洗净。但要十分注意,有些植株根系坚硬,盘扭错节,而许多泥土在缝隙之中,必要时可用竹签或木棍,螺丝刀挖出。必须做到一点泥土不剩,这是水培成功的重要环节之一,切不可疏忽大意。

洗净泥土后,可根据花卉根系生长情况,适当剪除老根,病根和老叶黄叶。因为水培花卉根部同样是观赏的重要部分,所以在整理根系时亦要考虑其形态的美,对其根叶修剪后,再在清水中清洗一遍,以冲去修剪时留下的根毛残渣,以免带入水培器具而造成污染[11]。

b.根部消毒

花卉根系清洗干净后,配制0。1%的高锰酸钾水溶液,置入塑料或搪瓷盆中,其溶液量可根据所浸泡的花卉多少而定,可一次浸泡数株或多株花卉,以淹没全部根系为标准。待浸泡10-15分钟后,把植株拿出溶液,再在清水中清洗即可栽植。注意,根部消毒时间不可过长或太短,高锰酸钾溶液度也不可太浓或太稀。其适当的配比除用天平称量外,主要靠经验配制和看溶液的颜色呈浅紫红色而定的[2]。

c.定植

在根系周围放置雨花石、陶粒以支撑固定植株。植株的根由定植篮网眼伸下,直接吸收营养液,特别注意将根系均匀抹开扶正,在定植篮网眼与液面间应保持至少2-5cm的空气层,以确保植物根部的供氧量。

d.日常管理

营养液的PH值保持在6-7.5左右,可每隔5、6天用石蕊试纸检查一下(用稀硝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加以调整)。每隔1周左右,换一次新的营养液。

实验结果表明,ZnSO4.7H2O、CuSO4.5H2O可不选用。Ca(NO3)2.4H2O、KNO3、NH4H2PO4、MgSO4.7H2O可用化学肥料代替化学纯试剂。但24株四季秋海棠的长势情况都不太好,主要是生长缓慢,有4株叶片颜色偏黄。

3通用型营养液实验

在实际生产中为了降低成本,满足市场的供应,直接采用一般的土培苗,移植到水培盆中的做法。

3.1幼苗定植

幼苗定植相对于大苗定植简易的多,主要步骤:盆苗,小苗一般不超过8厘米。幼苗洗根:将小苗从盆中直接取出,根系在水中清洗一下,注意不可伤根。小苗定植:将根系从定植篮孔中直接插入,用石头固定即可[7]。

3.2通用型营养液的勾兑

本次使用的是750克/200倍的浓缩液,倒取75克浓缩液倒入已准备好的装有15千克自来水的塑料桶中。pH值依不同时期灵活调整,EC(电导率)值保持在1.0-1.6ms/cm。初植时营养液浓度低些,成活后适当提高。在营养液配置过程中必须小心,注意不能过量。

3.3移植要点

水培花卉一定要控制好水位,宜低不宜高。根在水中有4/5即可,根茎部位一定要留在空气中,甚至可以更少一些(保持一个月的适应期,以后再增加水量)。在水培过程中,当花卉叶尖出现水珠,需要适当降低水位,并且开始时要避免阳光直射。

3.4日常管理

水培四季秋海棠对光、温、湿等环境条件的要求与泥土栽培相同。营养液的pH值根据不同时期作灵活调整。定植初期,营养液EC值保持在0.8-1.2m/cm,植株生长期间每5-7天加一次营养液,其用度根据植株大小、不同季节灵活掌握,一般EC值保持在1.0-1.6ms/cm。水位调节应使根茎部与液面保持至少2-5cm的空气层,并注重防治病虫害[6]。

3.5技术要求

从植物生长过程的周期来看,水培花卉技术分为两个技术阶段:一是幼苗的培育阶段,即水繁工序的进行;二是水培成品的护理阶段。通过以上两个阶段的工作,遵循正确的栽培规则并留意养殖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我们就可以看到漂亮、清洁、高雅、健康的水培花卉了[8]。

4四季秋海棠夏季培养注意事项及探讨

随着气温不断升高,水温也会上升,微生物繁殖加快,溶解氧降低,水质劣化。不恰当地添加营养液,使溶解浓度过高,都可能造成水培花卉根系腐烂,尤以须根类、根茎类、球根类为重。

对烂根的四季秋海棠采用以下方法能使其恢复长势:

a.腐烂的根系全部清除,茎部已受侵染也要用利刀切除被侵染部分。

b.剪过的浸入0.5%高锰酸钾溶液浸泡10-20分钟灭菌。

c.取出浸泡的花卉,在流动水中冲洗。

d.清洗后的花卉放入原器皿用清水栽养(器皿应洗净)。

e.1-2天换一次水,只换清水不加营养液。水质清澈,可以减少换水次数。养护10-15天能有新根萌生。

f.初萌新根仍以清水栽养,待气温稳定在18-25度,用营养液栽培[10]。

4.1营养液孳生藻类的解决办法

营养液孳生藻类在水培花卉培养过程中是普遍存在的现象。特别是在夏季,气温高,器皿透明度好,或者是更换营养液的时间过长,都会引发藻类大量孳生。藻类与花卉夺氧,分泌物污染溶液,使营养液品质下降。附着在花卉根系上的藻类防碍根的呼吸,干扰花卉的正常生理活动,危害极大。营养液一旦孳生藻类,就果断地倒掉被污染溶液,彻底清洗器皿刷除附着在花卉根系上的藻类,更换新的营养液[4]。

实验总结,完全营养液所培养的24株四季秋海棠22株长势良好,其余2株由于幼苗较弱,长势稍为差一点。总体情况比不完全营养液长势要好得多。怎样延长营养液的更换时间是此次实验还没能解决的问题,有待以后的实践中去探索。

5结语

通过两种营养液的对比实验证明通用型植物营养液含有花卉生长所必须的全部营养元素(包括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各种元素配比均衡,无机盐呈离子状态,适用范围广,适于不同花卉品种生育阶段对养分的需要,无毒、无害、pH值、离子浓度利于营养吸收。而不完全营养液培养出的24株四季秋海棠长势远远不如通用型营养液培养出的24株。

一般品种的水培花卉,冬春季10-20天更换一次营养液,夏秋季5-7天更换一次;而四季秋海棠冬春季7天左右更换一次,夏秋季则3-5天更换一次。

参考文献:

[1]吴淑杭.家庭水培花卉[M].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

[2]郭浊革.储荧.水培花卉培养技术研究[J].西南园艺.第3l卷2003年32-33

[3]刘士哲.现代实用无土栽培技术[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4]金绍黑.水培花卉未来朝阳产业[J].技术与市场.200425-25

[5]水培花卉冬季怎样管理[M].园林.2004

[6]工厂化水培花卉在伊犁示范启动[J].新疆林业.200415-16

[7]新闻广角.农民致富之友[J].200412-13

[8]王化全.家庭水培花卉[J].花卉.20048-9

[9]柯咸阳.水培花卉以花生财[J].农友致富月刊.200310-11

[10]另类水生观赏植物——水培花卉[J].中国观赏鱼.200122-23

[11]郭鸿英.储蓉.水培花卉[J].西南园艺.200330-31

[12]张玉昌.绿色环保引导新潮水培花卉倍受青睐[J].中国花卉园艺.200328-29

第5篇:技术管理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通过调整种植结构,采用丝瓜络—芥菜—榨菜三季套种栽培模式,达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效果,分别介绍该模式下丝瓜络、芥菜、榨菜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余姚市地处杭州湾南岸,由滨海平原、河网平原、山区组成,其中滨海平原面积1万公顷,是本市主要经济作物产区,也是复种指数高、经济效益高的产区,一般产值全年能达到4.5~6.0万元/hm2。为了进一步提高产值,调整种植结构,达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市农技推广服务总站在滨海平原泗门镇夹塘村进行了16.67hm2丝瓜络、芥菜、榨菜三季套种高产高效模式探索示范方,丝瓜络产量1875~2250kg/hm2,保护价20元/kg,能收3.75万元/hm2,秋季芥菜7500元/hm2,冬季榨菜3.0万元/hm2,总产值达到7.5万元/hm2以上。在实施中,抓好各季技术环节,达到季季稳产高产,具体措施如下。

1春季丝瓜络高产栽培技术

1.1播(育)前准备

选择好品种,当前丝瓜络种植品种只有大种和小种2个品种,都可以种植,选择好品种后进行选种、晒种,播(育)前进行种子温烫浸种,50~55℃温水,浸种5~6h,捞上后可催芽或直接播种。

育苗移栽的,可在上年冬季做好营养土配制工作。营养土配制可选菜园土70%,充分腐熟的猪粪或堆肥30%,加上0.1%复合肥、3%~5%磷肥,充分拌匀堆制覆盖后待用,要用时再加0.1%多菌灵拌匀达到杀菌或抑制病害的发生。

1.2培育适龄壮秧

丝瓜络种子发芽温度15℃以上,因此育苗在3月底前进行,直接播种在3月底至4月初进行,育苗方法可采用营养钵或方格育苗,育苗的可采用双膜覆盖,利于增湿保温,便于管理,促进早收,缓和劳力矛盾。

1.3适时移栽

定植或播前应选择湿度适中的墒口地整地,一般畦宽2.5m(连沟),在整地前,在定株行外30cm,开沟施好基肥,然后粉碎硬块,耙成胶背型,畦面做到细、匀、胖,并喷好除草剂,覆盖好地膜待移栽,适龄壮秧移栽时掌握株距间25cm,密度1.5万株/hm2左右。

1.4搭架引蔓

丝瓜络种植后即可搭架,架高2m左右,棚架以2.5m×3.0m距离支杆,钢丝或铅丝50cm间隔与种植株平行拉扎攀紧,搭架要结实牢固,能经得起鲜瓜重量的负荷和台风袭击。插小竹竿引蔓上架或待瓜蔓长到2.3~2.5m时可引蔓上架,不管瓜蔓长短,上架后的瓜蔓顶脑应齐全并进,以利其在架上平衡伸长,便于管理。

1.5整枝

通过整枝控制营养物质流向,整枝有单蔓整枝和双蔓整枝。单蔓整枝就是靠一条主蔓结瓜,其子蔓或孙蔓全部去除。单蔓整枝的优点是瓜农操作方便,坐瓜后供应养分集中,一般都采取单蔓整枝。整枝内容是去雄花、去须、去子蔓、摘老叶、打主蔓顶,一般已有2~3条幼瓜形成情况下采取打顶,当瓜结到30cm左右时,留一主瓜,去掉其余瓜。

1.6施肥

施肥总的原则是:施足基肥,轻施苗肥,重施坐瓜肥,追施膨瓜肥,补施打顶肥。基肥以有机肥为主,苗肥以氮肥为主,坐瓜膨瓜以氮、磷、钾肥为主。施追肥方法以浇肥为主,并在离根部50cm以外施入,以免产生肥害,同时做到根茎两侧轮换施肥。

1.7防治病虫害

病虫防治是获得丝瓜络稳产高产的一项重要措施,尤其要抓好后期病虫防治,而且以预防为主,以治为辅,特别要注意防治“两病两虫”,即霜霉病、绵腐病、瓜绢螟和斜纹夜蛾。

1.8适时采摘和选瓜留种

采摘时期对丝瓜络的品质和产量影响很大,以八、九成熟时采摘为宜,成熟1批,采摘1批。其采摘标准是:瓜体由软变硬,瓜皮转为淡黄、瓜柄转黄,瓜蒂变软,并有一圈明显的黄色环带,花蕊发焦脱落,重量明显减轻,手捏可听到轻微暴裂声,瓜蒂凹度逐渐变大时即可采摘。

果实采摘后需经脱皮方可得丝瓜络,脱皮以水浸烂皮方法,浸入河中或水缸中3~4d即可捞起去皮、去籽,在清水中清洗,晒4~5d即可收藏。

选瓜留种,由于受昆虫、风等媒介影响,很易串花,使品种产生混杂退化,故每年需提纯复壮,并做到隔离制种。瓜种选留以瓜身挺直匀称、长度70cm以上、瓜络室数多的优质丝瓜络作为良种选育。

2秋季包心芥菜栽培技术

2.1品种选择

应选择早、中熟品种为好,既可以充分利用秋季光温资源,又不影响冬季榨菜种植。

2.2育苗壮秧

播期为7月下旬,以育苗移栽为好,采取穴盘育苗,有利早收,苗期应去劣苗、病苗,防好蚜虫、小菜蛾和夜蛾等害虫。

2.3移栽定植

丝瓜络一般是8月底前采收完,正适芥菜移栽,种植密度5.25~6.00万株/hm2。

2.4大田管理

移栽后结合抗旱应及时薄肥勤施,一般由淡到浓,可以每7d施1次,并根据情况及时中耕除草,开好沟以防暴雨冲刷和雨后积水。重施结球肥,在9月20~25日左右早熟包心芥菜开始结球包心。包心开始应施好重肥,可用尿素300kg/hm2加氯化钾150kg/hm2施好第1次肥料,隔10d后施好第2次。

2.5防治病虫害

病害主要防治好病毒病、软腐病和黑斑病;虫害除防治蚜虫外,还要注意防治小菜蛾、菜青虫和夜蛾类害虫。

2.6适时收获

当外叶老健,叶球结实,应及时采收。收获时去老根、外边老叶,割除叶球外未包叶片,留茎部叶柄,即可销售。

3冬季榨菜栽培技术

3.1品种选择

品种选择应适应加工需要,要选择既可加工成品榨菜,又可以切丝加工的品种,如余缩1号。

3.2适时播种

播种时间9月底至10月初,播种量6kg/hm2左右,播前种子用10%磷酸三钠处理10min,然后清洗10遍,以钝化病毒,减轻病害为害。

3.3适时移栽

移栽适期应在11月上旬为好,行距24cm,株距12cm左右,栽30万株/hm2左右,移前施足基肥,一般应用有机肥30.0~37.5t/hm2,翻耕入土,整畦时施入榨菜专用复合肥750kg/hm2或其他肥料。

3.4大田管理

及时施好定根肥,移栽后,用60~75kg/hm2尿素加水15t施好定根肥。瘤茎膨大初期,在1月下旬施好第2次肥,可用碳铵375kg/hm2+过磷酸钙300kg/hm2+氯化钾75kg/hm2,加水22.5t浇施。瘤茎膨大盛期,在2月下旬施好重肥,可用尿素375kg/hm2、氯化钾187.5kg/hm2加水浇施。

第6篇:技术管理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介绍了莲雾的生态学特性,从育苗、栽植、抚育管理、采收贮藏与加工等几个方面介绍莲雾的丰产栽培技术,为莲雾的开发利用提供技术参考。

莲雾(SyzygiumsamavangenseMerr.etPerry)是桃金娘科蒲桃属植物,又名辈雾、琏雾、爪畦蒲桃、水蒲桃等,属热带常绿乔木。原产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印度。目前国外以印度尼西亚爪哇岛栽培最多,菲律宾次之,泰国及其他东南亚国家均有栽培。我国广东、海南、福建、广西、云南和四川等省(区)有少量栽培,以台湾省栽培最多,其最具经济价值的品种为黑珍珠莲雾和黑钻石莲雾。莲雾果实含水分92.87%,蛋白质0.35%,碳水化合物5.97%,灰分或矿物质0.21%,粗纤维0.46%,还富含维生素C等多种维生素,营养非常丰富,具有生津止渴、解热利尿及养颜润肤等功效,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此外,由于莲雾果实颜色鲜艳、果形独特,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因此,探索和研究莲雾的特性及丰产栽培技术,为当地莲雾的生产提供技术参考,对繁荣水果及园林绿化花木市场具有重要的意义。

1生态学特性

莲雾喜温怕寒,最适生长温度为25~30℃,花期遇到7℃以下的气温时,花蕾与幼果会受寒害而脱落。高温潮湿环境下,生长快,结果多,果大,产量高。果实发育期遇干旱无雨,果实小且品质差。久旱后遇骤雨,易落果和裂果。充足的光照下果实着色好。莲雾对土壤要求不严,各类土壤都能生长结果,但以肥沃、疏松和潮湿的土壤生长结果较好。莲雾还是河岸林优势树种。

2丰产栽培技术

2.1育苗

莲雾种子少,—般采用空中压条繁殖,也有嫁接、扦插繁殖的。

2.1.1空中压条育苗。空中压条育苗也称圈枝育苗,这种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成苗快、结果早,并能保持母树优良性状等特点。选茎粗2~3cm的枝条于5~6月先进行环剥皮,宽度约3cm,同时除去形成层,然后用粘土适当掺些腐熟的有机肥料包扎起来。为保证生根迅速、量多、根壮,可用吲哚丁酸等生根粉涂抹剥伤部,或在生根基质中加入吲哚丁酸或生根粉。一般1个月后即能生根,待2~3个月新根充实后从基部剪断。刚剪下圈枝苗,必须在苗圃或树荫下经过一段时间的假植,使根系发育壮实。假植期间应经常观察、防治病虫害,并酌情修剪,培育出良好的树形才可出圃。

2.1.2扦插育苗。选充实饱满、无病虫害、已木栓化的一至二年生枝,剪成20~25cm长的插穗,上部保留2~3片叶,并且每片叶子都剪去一半,插条基部削成楔形,然后将其基部浸入配好的一定浓度的激素中,可以利用浓度为1000~1500mg/L的生根粉2号、IBA、NAA和国光牌生根粉等进行处理,浸入深为插穗的1/3~1/2处,浸泡2min取出,立即插入沙床上。沙床预先用1000倍的多菌灵消毒,插后立即淋足定根水,采取大棚内通风、棚顶遮光、喷清水等管理措施。

2.1.3嫁接育苗。莲雾嫁接苗具有主、须根发达,适应性强,种植后速生快长,早结丰产的优点。可以用蒲桃、莲雾的实生苗作砧木,在丰产、稳产、果大质优、品种纯正的莲雾母树上,选取生长充实、树冠已木质化的一年生枝条作接穗。接穗采后剪除叶片,保留的叶柄与潜伏芽齐平,用湿毛巾包扎或用湿河砂藏保湿备接。嫁接方法用补片芽接、腹接、切接或劈接均可。嫁接苗出圃一般要求砧木根系发达、主干离地面5cm处粗度在1.0cm以上、接穗生长2~3次梢,高40cm以上、顶芽稳定时才出圃。

2.2栽植

2.2.1选地、整地。宜选择光照充足、高温潮湿的环境,要求土壤肥沃、疏松、潮湿。建园宜选背风的园地,以微酸性砂质土为最适宜,微酸至微碱(pH值5.5~7.8)的砂壤至红壤均宜。采用穴状整地的方式。按株行距(4~6)m×(6~8)m挖定植坑,坑的规格一般为80cm×80cm×60cm,最好能提前1~2个月整地,并施足基肥,回填好坑。

2.2.2栽植。栽植以4~6月为宜,若水源充足则2~3月或9~11月均可。种植后基部覆盖,以防土壤干燥,且每隔2~3d灌1次水。并立支柱固定植株,避免风吹摇动,影响根部发育。

2.3抚育管理

要达到丰产的目的,必须做好莲雾的抚育管理工作,主要包括土壤管理、肥水管理、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等措施。2.3.1中耕除草及灌溉。除草是莲雾果园管理的一项常规工作,视杂草的生长情况、结合施肥进行。幼龄树可不必中耕,结果树在9~10月结合施肥进行中耕除草,以促进开花结果。9~10月可使土壤适当干旱以利果树进入休眠及花芽分化,其余时间应供给足够的水分,尤其是在修剪、施肥及催花处理后2周花芽形成后,应全园灌水,以防落果裂果,增大果实。

2.3.2施肥。莲雾需肥量大,幼龄树对氮、磷和钾均需要,但应勤施薄施,而5龄以上的结果树,则以氮、钾肥为主。施肥方法由树冠滴水线挖环状沟施。在施足基肥外,还要抓好以下几个关键时期追肥。①开花前,即萌芽至开花结果初期追施速效氮肥,适当配施磷肥,施肥数量随树龄而定。②幼果膨大期,一般株施氮、磷、钾含量各为15%的复合肥0.25kg。③果实转色期,即采果前5~10d追施速效磷、钾肥为主,以沟施为好,可使果实体积增大、果形色泽好、品质提高。南方降雨量多,易造成肥料淋失,整个生长期宜叶面喷施0.2%尿素或0.2%磷酸二氢钾4~5次。

2.3.3整形修剪。莲雾生长快,分枝多,整形修剪是重要管理环节之一。定植后树高1.5m左右即可短截整形,待新枝抽生后定干,留分布合理、生长健壮的主枝3~6条,整成自然圆头形或开心形。修剪应在每次采果后进行,主要疏剪枯枝、病虫枝、直立徒长枝、下垂触地枝以及主干和主枝上萌生的过密枝,以上重下轻、内重外轻为原则,使内膛通透。生长旺盛的壮年树可适当重剪,老年弱树则轻剪。

2.3.4果实套袋。果实套袋能明显改善果实的外观品质,增大单果重。果实套袋还能防虫害,使果面光洁。一般在幼果期,约花后20d实施。若果实蝇族群密度太高,即在谢花后进行。套袋前需彻底防治1次病虫害,可在套袋前1h再对果实喷1次杀菌剂,果实外表干燥后马上套袋。一般选取规格长36cm、宽32cm的纸袋(经过处理的防水纸袋)。套袋前将袋口(2~3cm)部分泡水,浸软10~20min,将袋口多余的水分甩去,然后成束直立放置。套袋结合疏果同时进行,每个袋以留5~6个果实为宜。果穗上方的第1对叶必须露在外面,不能将它同果实一起套在袋内,以免影响果实的颜色及甜度。同时套袋开口的铁线必须旋紧,以避免雨水、果实蝇或粉蚧壳虫爬入为害。

2.3.5病虫害防治。莲雾病虫害主要有炭疽病、果腐病、蚜虫、果实蝇及介壳虫等。在防治过程中,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防治,喷药后7d内不可采收。防治方法:①清洁果园。采果后结合修剪,彻底清园,剪除枯枝、荫蔽枝和病虫枝,集中烧毁。②及时喷药控制病虫害。幼树以保梢为主,成年树以保花保果为主,抓好花期及幼果发育期和果实近成熟期喷药防治。防病可选70%甲基托布津+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50%多菌灵500~800倍液等药剂。虫害的防治,应抓好保护和利用天敌、松土灭蛹、灯光或性信息素诱杀、人工捕捉和药剂防治等环节。目前防治果实蝇的措施是采用甲基丁香酚配成毒饵,果园悬挂吊瓶诱杀成虫,及时摘除和拾净落地果并埋于0.5m以下深土层中,以减少虫源,并结合杀虫药剂防治,可用90%敌百虫晶体800倍液,或杀灭菊酯乳油800倍液防治。蚜虫可用蚜虱净等交替喷雾防治。此外,在做好莲雾土壤、施肥、病虫防治等管理工作的基础上,还可以通过修剪、耕作措施或者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来诱导花芽分化,进行产期调节。

2.4采收加工

2.4.1采收贮藏。莲雾要适时采收,不能过早,也不能过晚,当果实达到品种应有的大小,呈现品种固有的色泽,果脐展开时,即可采收。一般2~3d采收1次。因其果皮薄,采收时要小心轻放。莲雾不耐贮藏,一般室温下可放7d。马上销售的,可用白纸包裹,分层叠放于纸箱中包装运输。贮藏的果实可置于塑料袋或保鲜盒后,置于12~l5℃温度下。贮藏前不需清洗果实,待食用时清洗即可。

2.4.2加工。莲雾的果实一般以鲜食为主,食用时加少许食盐可增进风味。也可盐渍、糖渍、制罐头及脱水蜜饯或制成果酱、果汁。

参考文献

[1]张美芳,周斌.黑珍珠莲雾栽培技术初报[J].海南农业科技,2007(3):5-6.

第7篇:技术管理论文范文

---当今的大多数电子产品(从手持式消费电子设备到庞大的电信系统)都需要使用多个电源电压。电源电压数目的增加带来了一项设计难题,即需要对电源的相对上电和断电特性进行控制,以消除数字系统遭受损坏或发生闭锁的可能性。

---微处理器、FPGA和ASIC在上电和断电期间通常要求内核与I/O电压之间具有某种特定的关系,而这种关系在实际操作中是很难控制的,尤其是当电源的数目较多的时候。当不同类型的电源(模块、开关稳压器和负载点转换器)混合使用时,该问题会进一步复杂化。最简单的解决方案就是将电源按序排列,但是,在某些场合,这种做法是不足够的。一种更受青睐而且往往是强制性的解决方案是使各个电源在上电和断电期间彼此跟踪。

电源排序

---简单地按某种预先确定的顺序来接通或关断电源的做法一般被称为“排序”。排序通常能够通过采用电源监控器或简单的数字逻辑电路来控制电源的接通/关断(或RUN/SS)引脚而得以实现。图1a和1b示出了采用一个LTC2902四通道电源监控器来对4个电源进行排序的情形。

---不幸的是,单靠排序有时是不够的。许多数字IC都在其I/O和内核电源之间规定了一个最大电压差,一旦它被超过则IC将会受损。在这些场合,对应的解决方案是使电源电压彼此跟踪。

电源跟踪

---排序只是简单地规定了电源斜坡上升或斜坡下降的顺序,并且假定每个电源都在下一个电源开始变化之前转换。电源跟踪可确保电源之间的关系在整个上电和断电过程中都是可以预测。

---图2示出了三种不同的电源跟踪形式。最常见是重合跟踪(见图2a),此时,各电压在达到其调节值之前是相等的。当采用偏移跟踪时(见图2b),各电压以相同的速率斜坡上升,但被预先设定的电压偏移或延时所分离。最后,当采用比例制跟踪时(见图2c),各电压同时开始斜坡上升,但速率不同。

---实际上,随着设计精细等级的不断提升,能够使各电源相互跟踪。三种最常见的方法是(1)在电源之间采用钳位二极管;(2)布设与输出端串联的MOSFET;(3)利用反馈网络来控制输出。

---如欲将各电源之间的电压差保持在一个或两个二极管压降之内,则可在电源轨之间采用钳位二极管或晶体管,这种解决方案虽然粗暴,但却简单(见图3)。在低电流条件下,该技术会是有效的,然而在高电流水平时,采用这种方法的后果则可能是灾难性。同步开关电源能够供应和吸收大量的电流。如果电压较高的电源斜坡上升速率高于电压较低的电源,则二极管或FET将接通,以便对电压较低的电源进行上拉操作。电压较低的电源将因此而吸收较多的电流,从而会有巨大的电流流过。这有可能导致电源超过容许的电压差,甚至引发器件故障。完全依靠二极管或FET钳位来实现跟踪功能并非最佳的解决方案。

---另一种跟踪解决方案是在电源的输出端与负载之间布设串联MOSFET。在图4中,一个LTC2921跟踪三个电源。当首次施加电源时,MOSFET被关断且电源被允许以其自然速率斜坡上升。当电压稳定下来之后,MOSFET被同时接通,使得负载上的电压相互跟踪。这种技术需要用于驱动MOSFET和监视电源电压的电路,而且,当电流水平上升时,MOSFET中的压降和功耗便成为了一个问题。此外,这种拓扑结构还因为每个电源上的负载电容和负载电流可能有所不同的缘故,而使得电压的同步斜坡下降比较难以实现。

---第三种方法是利用反馈网络来调节输出电压,以此来使电源相互跟踪。最简单的实现方法是将电流注入电源的反馈节点。在图5中,一个LTC2923跟踪两个电源。生成了一个主斜坡,而且电路被连接至其他从属电源的误差放大器反馈节点,从而使其输出跟随该主斜坡。该电路还使得电压能够一同斜坡下降。该技术是最精巧的,因为它不需要采用串联MOSFET或钳位二极管。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电源都具有可以使用的反馈节点,而且,虽然许多电源模块都具有一个修整引脚,但是一般来说输出电压只能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调节。因此,大多数实际解决方案均要求采用了上述几类技术的某种组合。

设计实例

---图6中的电路在利用3.3V电源生成2.5V和1.8V电源的情况下实现了电源跟踪。在本例中采用了LTC2923,3.3V电源受控于一个N沟道MOSFET,而2.5V和1.8VDC/DC转换器则是通过其反馈节点得以控制的。

---当3.3V输入电源接通时,晶体管Q1和两个DC/DC转换器被保持在关断状态。当3.3V输入上升(利用电阻器RONA和RONB在ON引脚上进行检测)之后,Q1的栅极由一个内部充电泵缓慢地接通。由于Q1被配置为一个N沟道源极跟随器,因此,RAMP引脚电平开始上升,并提供用于系统的主电压斜坡。

---当针对重合跟踪来对TRACK1和TRACK2引脚上的电阻器进行配置时,电流被强迫流入或流出DC/DC转换器反馈节点,这样其输出将跟踪RAMP引脚电平的变化。图2a中的示波器扫迹便是采用该电路生成的。

-

--一旦达到最终电压,LTC2923的FB1和FB2引脚将呈高阻抗状态。如果ON引脚被一个漏极开路逻辑器件拉至低电平,则输出将尾随降至低电平。通过改变与TRACK1和TRACK2引脚相连的电阻器阻值,可使同一个电路进行比例制跟踪或偏移跟踪模式的斜坡上升。图2b和2c中给出的示波器扫迹便是以这种方式生成的。另一种电阻器选择能够采用3.3V电源作为基准电压斜坡来对1.8V和2.5V电源进行排序(见图7)。对于需要三个以上电源的系统,可通过RAMP引脚对多个LTC2923控制器进行菊链式连接,以便控制数目不限的电源。

---当不能使用DC/DC转换器模块的反馈节点时,可采用串联MOSFET来对电源进行跟踪。图8a中的电路采用LTC2922来跟踪三个电源。图8b示出了该电路的输出。当首次施加电源时,串联MOSFET被关断,且5V、3.3V和2.5V电源被允许上电。当电压稳定后,MOSFET被接通,输出电压一起上电。当输出电压达到其终值时,内部开关从输出端回接至模块上的正检测引脚。这将迫使模块对MOSFET的负载侧进行调节,以补偿FET两端的压降。采用一个检测电阻器来提供电路断路器功能,以保护主电源免遭短路故障的损坏,而一个电源良好(PowerGood)引脚用于指示跟踪已完成。

第8篇:技术管理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介绍了银杏常用的育苗方法,如播种繁殖、扦插繁殖、根蘖繁殖、嫁接繁殖,以期为银杏的繁育提供技术参考。

银杏又名白果、公孙树、鸭掌树、鸭脚子,为银杏科银杏属落叶乔木,高30~40m,胸径4m,树干端直,冠广卵形。银杏喜光,不耐庇荫,不耐严寒,绝对最低气温不低于-20℃;耐旱,在高温多雨情况下生长不良,酸性、中性或石灰性土壤(pH值4.5~8)均能适应,盐碱土、黏重土及低洼地不宜种植。深根性,萌蘖性强,抗风,较不抗烟尘,极抗病虫,寿命长。银杏树形挺拔壮观,枝条蓬勃美丽,叶片形如折扇,清翠、莹洁、精巧,中间分裂形似蝶,秋季到来,当风起舞,犹如万蝶飘飞,是观赏价值极高的园林风景树。银杏常用的育苗方法有播种、扦插、根蘖和嫁接繁殖等,现介绍如下。

1播种繁殖

播种繁殖多用于大面积绿化用苗或制作丛株式盆景。秋季采收种子后,去掉外种皮,将带果皮的种子晒干,当年即可冬播或在次年春播。若春播,必须先进行混沙层积催芽。播种时,通过湿沙贮存催芽,发芽率高达90%以上。将种子胚芽横放在播种沟内,播后覆土3~4cm并压实,幼苗当年可长至15~25cm高。秋季落叶后,即可移植。但须注意的是苗床要选择排水良好的地段,以防积水而使幼苗近地面的部分腐烂。全光育苗,夏天易遭受日灼危害,造成叶片发黄脱落,甚至地上部分枯萎死亡。光照不足则影响生长。西南向单面披荫的苗木生长较搭荫棚遮荫好。上午有光照,午后披荫利于银杏苗期生长,并且育苗时间越长,效果越明显。

2扦插繁殖

硬枝扦插常用的基质有河沙、沙壤土、沙土等。沙壤土、沙土生根率较低,多用于大面积春季扦插;河沙生根率高,材料极易获得,被广泛应用于扦插育苗。插床长10~20m、宽1.0~1.2m,插床上铺1层厚度在20cm左右的细河沙,插前1周用0.3%的高锰酸钾溶液消毒,用量5~10kg/m2,与0.3%的甲醛液交替使用效果更好。喷药后用塑料薄膜封盖起来,2d后用清水漫灌冲洗2~3次,即可扦插。

秋末冬初落叶后采集穗条,或春季在扦插前1周结合修剪时采条,要求枝条无病虫害、健壮、芽饱满。一般选择二十年生以下的幼树上的一至三年生枝条作穗条。根据试验,一年生的实生枝条的生根率最高,可达93%。枝龄越大生根率越低,实生树枝条的生根率高于嫁接树枝条的生根率。将枝条剪成15~20cm长,含3个以上饱满芽,剪好的插条上端为平口,下端为斜口。注意芽的方向不要颠倒,每50枝1捆,下端对齐,浸泡在100mg/L的萘乙酸液中1h,下端浸入5~7cm。秋冬季采的枝条,捆成捆进行沙藏越冬。

常规扦插以春季扦插为主,一般在3月中下旬扦插,在塑料大棚中春插可适当提早。扦插时先开沟,再插入插穗,地面露出1~2个芽,盖土踩实,株行距为10cm×30cm。插后喷洒清水,使插穗与沙土密切接触。湿度控制在90%左右。扦插后要采取以下管理措施:①遮荫。可用黑色遮阳网或人工搭棚遮阴,有条件的用塑料大棚为好,使苗圃地保持阴凉、湿润的小气候。②喷水。露地扦插,除插后立即灌1次透水外,连续晴天的要在早晚各喷水1次,1个月后逐渐减少喷水次数和喷水量。③追肥。5~6月份插条生根后,用0.1%的尿素和0.2%的磷酸二氢钾液进行叶面喷肥,1个月喷1~2次。

④移栽。露地扦插的,落叶后至第2年萌芽前直接进行疏移;大棚扦插苗要经炼苗后再移栽。⑤防治病虫害。银杏扦插育苗苗圃地的主要病虫害有地下害虫、食叶类害虫和茎腐病。可用40%甲基异柳磷1000倍液于下午灌在苗根部,杀灭地老虎效果达90%以上,还可兼治蛴螬、金针虫。也可用0.2%的呋喃丹对水或2.5%的敌杀死2000倍液,满地喷洒防治地下害虫;用2.5%的敌杀死3000倍液或40%氧化乐果乳油500倍液防治食叶类害虫;从6月份起每隔20d喷1次5%的硫酸亚铁溶液,还可喷洒多菌灵、波尔多液等杀菌剂,预防茎腐病。

3根蘖繁殖

根蘖繁殖一般用来培育砧木和绿化用苗。银杏容易发生萌蘖,尤以十至二十年生的树木萌蘖最多。春季可利用分蘖进行分株繁殖,方法是剔除根际周围的土,用刀将带须根的蘖条从母株上切下,另行栽植培育。雌株的萌蘖可以提早结果年龄。

4嫁接繁殖

嫁接繁殖主要有切接、挖骨皮接和改良切接等繁育技术。

挖骨皮接操作步骤如下:①切砧。用修枝剪在离根径5~8cm处截砧,在砧木截面1/2~1/3处刀锋稍向外倾斜切1刀,长约3cm,然后剥离切开的小片砧木外侧皮层至第1刀末端,再在剥离皮层的木质部由外向里呈45°斜切1刀,取出木质部。②削穗。选好接穗芽根,在背芽面0.5~1.0cm处斜削1刀,深达木质部1/3~1/2,使削面略长于砧木切面,然后在削面2/3的表皮,然后留芽1~2个从芽眼上1.5cm处剪取

穗。③插穗。将削好的接穗对准一边形成层插入砧木切口,使接穗下端紧贴而削面上端稍露白即可。④包扎。用塑膜全封闭绑扎。即用事先准备好的塑料薄膜带严密绑扎接口的同时严密包扎接穗顶端截面,仅露出芽眼。

改良切接与切接比较,在切砧部位上和削穗方式上都作出了改进:削穗是依照了挖骨皮接的方法,扩大了愈合面;切砧时,待截断砧木后嫁接刀应与砧木截面的木质部外圆呈切线相垂直下切,不伤及木质部。故也称切皮接,其下刀容易,操作便利。插穗后包扎方法同挖骨皮接,进行塑膜全封闭绑扎。

5参考文献

[1]张玉涛.银杏繁育四法[J].农家致富,2007(9):35.

第9篇:技术管理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从播种前准备、施足基肥、合理密植、覆膜栽培、施肥管理、水分管理、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等方面介绍了仲恺花1号的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仲恺花1号的推广栽培提供指导。

仲恺花1号是仲恺农业技术学院新选育的花生新品种,2005年春季参加省区试,平均产干荚果3916.8kg/hm2,比对照汕油523增产7.91%,增产达极显著水平;产仁量为2598.75kg/hm2,比对照种增产7.34%,增产达极显著水平。2006年春季复试,产干荚果3818.4kg/hm2,比对照种增产4.51%,增产达显著水平;产仁量为2647.5kg/hm2,比对照种增产4.94%,增产达显著水平。仲恺花1号为珍珠豆型花生品种,春植全生育期126~129d,与汕油523相当。株高中等、生势强。主茎高47.9~52.7cm,分枝长52.3~57.6cm,总分枝数6.7~7.6条,有效分枝5.3~5.8条。主茎叶数17.2~19.1片,收获时主茎青叶数6.9~8.8片,叶片大小中等,叶色绿。单株果数14.8~16.2个,饱果率79.0%~80.0%,双仁果率77.8%~82.4%,百果重157.0~177.2g,斤果数345.4~387.9个,出仁率为66.3%~69.3%。含油率为49.7%~51.4%,蛋白质25.82%~26.31%。中抗青枯病,田间表现中抗叶斑病(2.5~3.1级),高抗锈病(2.4级);抗倒性、耐旱性强,耐涝性中等。2006~2007年罗坑引进仲恺花1号,并进行试验、示范,取得了成功,通过摸索、探讨,总结出一套花生高产栽培技术措施,现将其介绍如下。

1播种前准备

1.1选地

花生为圆椎根系,地上开花,地下结果。要求深、活、松的土体构造和上松下实的土层结构。应选择耕作层深厚、土壤疏松、通透气性良好、排灌方便、保水保肥能力强的砂壤土,并经2年轮作、隔年犁冬晒白的中上肥田。

1.2深翻晒田

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进行冬耕,深耕20~23cm,熟化耕作层。早春浅耕,及时耙匀耙细,达到土壤细碎,地面平整。

1.3土壤消毒

播种前进行土壤消毒,施生石灰375kg/hm2,于犁地前撒施。土壤深翻后,石灰与土壤充分接触,既可消毒土壤,又可中和土壤的酸性。

1.4种子处理

仲恺花1号花生剥壳前在阳光下晒2d,种植前1d或当天再剥壳,以提高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选饱满的籽粒作种子,每1kg仲恺花1号花生种仁用2g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

1.5适时早播

适时早播是高产的关键。春播要根据当地春季的气候条件,以5cm土温连续5d稳定通过12℃(昼夜平均温度)为标准。一般在4月底播完。立秋至处暑是秋花生的播种适宜期。旱坡地种植要适当提早播种,可在大暑前后播种,减少秋旱影响。若过早播种,容易引起徒长,病虫害又较多,不利于开花结荚;若过迟播种,由于后期低温干旱,荚果结实发育不良,空果多,产量低。

2施足基肥

土壤消毒3~5d后,采用一次性施肥方法,施腐熟农家肥15t/hm2、花生专用复合肥750kg/hm2或国产复合肥1125kg/hm2,加过磷酸钙600~750kg/hm2、氯化钾150kg/hm2、硼砂15kg/hm2,于犁翻前全层均匀施下;并耙碎耙平,使土壤全层熟化,然后起畦播种。

3合理密植

采用小畦深沟,宽行窄株密植的播种方法,可以发挥边行优势,充分利用光能,为仲恺花1号花生建立一个优良的丰产群体结构。即每畦1.6m包沟,沟宽30cm,每畦种植5行,每穴播2粒种仁,行距25cm、株距18cm。播种密度为28.5~34.5万粒/hm2。

4覆膜栽培

春植仲恺花1号花生采用覆膜栽培不仅可使花生的播种期提早10~15d,而且可以达到保温保湿以及保肥的目的。经覆膜的地块,可保持整个生长期土层疏松,有利于花生根系的生长,促进养分的吸收和运转;而且覆膜地对太阳的反射光,能增加花生叶背对光能的吸收利用,从而提高花生的结实率和饱满率。在播种完毕,覆膜前,应淋1次薄水后即行盖膜,畦边地膜用泥土压紧,使其密封;畦面应在适当位置用泥块压好,以免地膜被风吹开、撕裂。当花生幼苗长出显绿时,应及时进行人工打孔助苗长出。秋植仲恺花1号花生可露地栽培。

5施肥管理

仲恺花1号花生苗期根瘤菌尚未形成,植株生长所需的氮素需要土壤供应,因此必须早施速效氮肥,促进早生快发,早分枝,保证苗期生长良好,一般在齐苗后主茎具3~4片叶时施尿素60~75kg/hm2。具体用量视植株生长情况而定。花针期不用追施氮肥,以免引起徒长。应结合培土撒施草木灰300kg/hm2和氯化钾375kg/hm2。每次施肥后要即时扫落粘附在叶片上的肥料颗粒,以免灼伤叶片。施肥时间一般于晴天下午4时后。硼是花生一生中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之一,它能促进花生对钙素的吸收,使花生正常生长发育,加速花粉萌发,有利于受精和种子的形成,提高产量,而且能促进根瘤菌的发育形成,加快花生的生长速度。因此,在花生的始花期或充实期喷施效果最好。一般于无风的晴天下午3时后喷施,用硼砂1.50~2.25kg/hm2对水1050~1200kg喷施1次。还可于结荚期以后进行根外追肥,叶面喷施0.5%的尿素溶液和0.2%~0.3%的磷酸二氢钾1~2次。

6水分管理

仲恺花1号花生是比较耐旱的作物,需水规律是“两头少,中间多”,苗期要保持土壤干爽,一般播种后至盛花前中午如大部分植株不出现因旱反叶就不需要灌水,即采取不旱不灌的原则,通过制水来促苗矮生节密;盛花期要保持土壤湿润,有利于开花结荚;后期要注意清沟排水,防止雨后渍水。但各生育阶段遇到干旱,对产量均有影响,以结荚期干旱影响最大。因此,应根据不同的生长阶段确定灌溉水平或浇水的程度,确保取得高产。

7田间管理

仲恺花1号高产花生田的管理工作,首先要抓好清棵蹲苗,在播后10~12d,当大部分幼苗有2片真叶展开时,及时把埋在土壤中的2片肥大子叶清出,促进1~2对侧枝早发、快发,实现多花、多针、多果的目的;其次是注意做好中耕培土,中耕能防除杂草,疏松表面土壤,增加土壤通气性;再次是要科学控苗,花生始花后40~50d即花生结荚前期,当植株长至30cm时,应及时叶面喷施70~100mg/LPP333水溶液,用液750~1125L/hm2,可使花生植株矮化,防止徒长倒伏。喷后若生长仍过于旺盛,可隔10d左右再喷施1次,确保植株高度控制在30~40cm。

8病虫害的防治

延长仲恺花1号花生生育期,保持收获期有一定数量的青叶数,是达到高产的关键。而要达到青棵活熟,防治病虫害是十分重要的措施之一。①病害。仲恺花1号花生有零星发生茎腐病、根腐病、青枯病、黑霉病、白绢病及叶斑病、病毒病,但对产量影响不是很大。防治的药剂及时间是花针期后用1∶1∶100倍波尔多液,75%百菌清500倍液,隔10d使用1次,轮换使用,共喷施2~3次。②虫害。仲恺花1号花生全生育期都有虫害,苗期一般以小地老虎、蓟马、蚜虫为多,中后期以斜纹夜蛾、菜青虫为主。防治小地老虎等地下害虫,可采取诱杀,方法是用青菜叶75kg/hm2切成碎片,加入醋精1.5kg/hm2,敌百虫1.5kg/hm2混匀于傍晚放在畦面,每1m放一小堆。也可喷杀,方法是用辛硫磷800倍液或用52.25%农地乐1000倍液于傍晚全畦喷杀;防治蓟马、蚜虫可分别用20%好年冬1500倍液、10%吡虫啉1500倍液喷杀;菜青虫、斜纹夜蛾可用48%的乐斯本1000倍液、2.5%功夫菊酯2500倍液、5%锐劲特3000倍液等农药傍晚时喷杀。

9适时收获

仲恺花1号春秋植的生育期都在110~115d,顶端2~3片复叶明显变小,茎叶转黄,中部逐渐枯黄脱落,地下荚果果壳变硬,内果皮极度干缩变薄,中果皮由黄褐转黑褐,此期即可收获。在完熟期及时收获,可避免营养物质倒流损失和产量损失,获得最大的产量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