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素质教育的内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音乐教育 素质教育 关系 作用
音乐教育作为教育系统的一个大分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音乐教育已经越来越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和重视。在我国提倡培养全面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接班人的素质教育旗帜下,音乐教育作为不可缺少的一环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对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研究,能充分认识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
(一)音乐教育的涵义
音乐教育是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以音乐为媒介或手段,由施教与受教双方共同运作的活动。它要求受教者积极主动自觉地接受音乐,欣赏音乐,受到音乐的感染、陶冶、锻炼,实现音乐教育效应。
音乐教育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音乐教育被理解为培养音乐家或专业音乐人才所进行的各种理论和实践教育,如现在各大专业艺术院校正是如此。从广义上讲,音乐教育作为艺术教育的重要部分,它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
音乐教育作为一门学科非常年轻,但在人类文明史上却有悠久的历史。在我国,早在两千多年前,先秦时期的孔子就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看到了音乐教育对于培养和陶冶人的情操所起到的巨大作用;在西方,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提到音乐使人们的性格、心灵得到陶冶和满足,情感得到升华。[1]
(二)素质教育的涵义
素质教育是指依据人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需要;是我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手段;是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
二、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法国大作家雨果说过:“开启人类智慧的宝库有三把钥匙:文字、数字和音符”。[2]因此,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它们相互渗透、相互作用,为培养全面发展人才这一根本目标服务。
(一)音乐教育中的素质教育
1.音乐教育普及音乐基本知识,提高人的艺术修养
艺术修养是文化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在当代社会中,几乎人人都离不开艺术、离不开音乐。我们平时所听到的歌曲,电视、电影插曲等等都是音乐这个艺术种类的表现方式。数目繁多、题材各样的音乐种类融于生活之中,有待人们去欣赏、去辨别。因此,人们要具备较高的艺术修养,就需要掌握艺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在艺术欣赏中不断提高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把体会到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不断反复这个过程,才能使人们真正充分的享受音乐、欣赏音乐,以达到与音乐的共鸣。
2.音乐教育促进德育教育
自古以来,中外的大家、学者都非常重视音乐教育的教化作用。先秦时期“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3]。从国家的角度来说,孔子认为礼乐是一个国家兴衰的重要标志,是一个国家和谐稳固的重要因素。从个人角度来说,乐是美的形式和善的内容结合在一起,自己得到体验和感化。在“真善美”的音乐教育中,人们能够受到感化和教育。音乐教育中的德育常常是欣赏者积极主动、不知不觉地受到教育,是潜移默化的把德育内容渗透进接受者的脑海中。这也是寓教于乐的重要体现。
3.音乐教育陶冶人的情感,培养完美的人格
列宁曾经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音乐作为一种艺术门类,是人类感性与理性思维的集中体现。历来的思想家、艺术家都十分重视艺术对于人情感的陶冶、对心灵的净化。音乐正是通过其内在的蕴意,通过悠扬的曲调,以情感人,达到感情的升华。正如1876年,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在莫斯科音乐学院为他专场举办的音乐会上,听了柴可夫斯基的《D大调弦乐四重奏》的第二乐章,即《如歌的行板》后,感动的流下了眼泪。他说,在这首乐曲中,“我已经接触到忍受苦难的人民的灵魂深处”。[4]
4.音乐教育启蒙人的智力、提高人的智慧,充分发挥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现代医学证明:人的创造才能主要通过右脑完成,世界诺贝尔奖得主多半属于右脑发达型的人。右脑控制人体左侧器官并实施立体图像、艺术和形象思维功能,人的左右脑合理利用并和谐发展则能提高人的智慧,使人聪明。例如当代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喜爱音乐、精通文学,他本人曾讲过,在科学领域和艺术领域对真善美的不断追求,照亮了他的生活道路,对艺术的爱好,丰富和培育了他的感知力、想象力和创造力。诺贝尔奖得主、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教授1993年在北京炎黄艺术馆召开的“科学与艺术研讨会”上有一句名言:“科学与艺术史一个硬币的两面,谁也离不开谁”。[5]因此,我们在素质教育中,尤其是幼儿阶段就要加大音乐教育的启蒙作用,以便能最大化的开发儿童智力,促进其平衡全面发展。
5.音乐教育具有健全人类心理结构的作用,使人的身心得到放松
在古代《乐记》中就已谈到“乐行而清,耳聪目明,血气平和”明确指出了音乐对人的心理健康的功能。音乐是情感的艺术,以悦耳的音响作用于人的兴奋神经,调节情绪、减轻压力。当今社会的发展十分迅速、竞争激烈。对每个人来讲,成功与失败并存。每个人的精神压力都异常巨大,尤其是青少年。因此音乐教育的这种调节情绪、促进人的身心放松、健全人们心理结构的作用就更加突显出来。
(二)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1.音乐教育与其他教育门类的沟通
在素质教育的大内涵里,音乐教育作为德智体美劳中的一环,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音乐教育与智育、德育、体育之间;音乐教育与其他艺术门类(如绘画、舞蹈等)之间都能很好的融合,在共同达到教化作用的同时,还能使受教者得到放松和休息,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必要途径。
2.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有待提升
在当今社会中,仍然有很多人认为音乐教育是非必要的,是属于娱乐学科。因此,有必要加大对音乐教育重要作用的宣传,使社会公众加深了解和认识。只有提高对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在素质教育中的促进作用。
3.音乐教育内容、方法的多样化和师资力量的建设
随着科学技术引进教育、教学,当代教学方法也应该随之改变和增加。以前的教学方法并不继续适用于当今社会和学校,并且为了适应当代青少年的心理特征,教学方法也必须改变。只有教学方法和内容更贴近当今生活,音乐教育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
三、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音乐教育是美育的一种,在素质教育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音乐教育对培养学生来说不仅仅是教会他们唱一首歌,而是利用这些高尚优美的音乐来激发学生热爱生活,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增强自信心,从而使他们喜欢音乐、懂得音乐、欣赏音乐。音乐以它独特的艺术魅力给人以美的享受,美的感动。
(一)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感化作用
音乐是人们健康氛围的感化力量。在优美、健康的音乐环境中,学生整体会充满活力、表现出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并使其精神振奋,能够热爱生命、热爱生活,对未来抱有美好的希望。这正是建设和谐校园、和谐社会所期望达到的氛围。
(二)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激励作用
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具有明显的激励作用。《保卫黄河》在民族危亡的紧急关头呼唤人民保家卫国;《歌唱祖国》在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上对着全世界歌唱,宣誓了东方巨龙正在苏醒,祖国正走向富强;《生死不离》表达了在汶川地震中,中华民族团结一心共同面对灾难的决心;《我的未来不是梦》不管未来有多苦,只要心中还有梦便能坚持到底、不断前进。
音乐教育能很好的帮助人们树立健康的音乐审美观念、审美情趣,培养音乐审美能力,激发人们对音乐美的爱好与追求,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对个体的熏陶与社会群体的和谐稳定有序、健康向上等功能与效应,是艺术教育所独有的,是智育、德育、体育无法代替的。[6]因此,音乐教育在推进全面素质教育的教育改革中,应发挥出它的积极作用,为造就一代在新世纪能够立于不败之地的高素质人才群体,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做出重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刘沛.音乐教育的实践与理论研究[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2]朱一平.音符是开启人类智慧的一把钥匙[J].艺苑,2006,(10).
[3]臧一冰,张巍.中国音乐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4]张鸣霞.试谈音乐课堂中的情感性的凸显[J].课程教育研究,2012,(32).
【关键词】素质教育 体育教学 人文精神
前言
国家素质教育改革纲要指出:“素质教育即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着重学生主体和主动精神,注意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性的教育。”可见,素质教育的概念蕴含着深刻的人文精神,它的提出顺应了当今人文精神回归的潮流。然向,当前高校体育教学中还存在重“三基”(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教学,轻“三力”(思考力、想象力、创造力)培养;重共性,轻个性;重教师包办学习的主导作用,轻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地位;重身体教育,轻心理培养等现象。长此下去,使学生惰性上升,思维定式,难以创新,主体丧失,人格失调,自信受压,自立意识减弱,丧失独立生存、应付挑战的竞争力,这一切完全与人文精神相悖,与素质教育的目标格格不入。因此,加强人文精神,推进高校体育教学人文化的改造,培养具有创造精神、自尊、自强、自立、个性健全的人才,是时代摆在高校体育面前的严峻课题。
1 人文精神的内涵
1.1人文精神的概念:是指存在于人的情感世界里,无形地贯穿于人的社会性文化现象中的所有反映人良知的总和。其中,社会性文化现象是指历史、科学、艺术、道德、哲学、社会学、伦理学、宗教、体育、绘画等社会的意识形态。
1.2 人文精神的内涵:无论在过去,还是在现在;无论在东方,还是在西方,虽然对人文精神有着各种不同的理解,但其仍有统一性,统一的基础不在于文化现象的表面形式,而在于贯穿其中无形的基本精神要素,称为情感良知。它包括对人的尊严、情感、需要的尊重,对人的自由精神的追求,对人的个性充分发展的向往,对社会正义的探索,对人类遗产中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以及对全面发展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弘扬。这些“求真”“求善”“求美”的良知情感是人文精神要素的具体体现,它反映的是人意识世界里最阳光、最活跃、最积极的部分;这部分人特有的情感良知至今未能消失,延续不断。
1.3 人义精神的特性:从人文精神的概念及内涵表述中,可以推演出人文精神的种种特征,概括而言,人文精神主要有以下特征:
1.3.1社会性:认为,人之所以为人,正是在与社会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规定了自己的本质―― 社会性,这就给人的一切打上了深深的社会烙印。人文精神作为人情感世界中最阳光、最活跃、最积极的部分存在,也逃不过这一印记。
1.3.2历史性: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告诉我们,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人民群众在社会实践中不仅创造出丰富的物质财富,同时,还创造出丰富的精神财富,随着历史的发展,物质财富的不断积累,精神财富不断随社会意识形态储存、传承下来。
2 人文精神、素质教育、高校体育教学的关系
要想弄清三者之间的关系,首先应该弄清两种教育的区别,只有这样才能更有效地加强人文精神。如今的素质教育大体可分两种:一种是涉及人生命意识之外,通过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灌输过程丰富信息的教育,称为知识教育;另一种是涉足于人的情感世界,需要通过培养、唤醒的教育,称为人文精神教育。前者使人获得能力,后者使人获得情感良知。二者虽统属素质教育,但二者却有以下区别:(1)存在方式上:前者存在于生命之外,有形,易被感知,如文字的人文知识、体育理论知识、体育技术等;后者存在于人的情感世界,无形,不易感知,如体育教学中的人际关系,体育活动中表现出来团队精神、创新精神等。(2)实现手段上:前者是用单一的灌输法较直接实现;后者需要用多种艺术感染的方法较间接实现。
3 加强人文精神,改进高校体育教学,提高素质教育的途径
3.1 转变教育观念,丰富教学思想
李岚清曾经指出:“实施素质教育要从转变观念抓起,首先是领导的认识,同时,还要社会达成共识”。这说明观念在教育中的重要性。教育观念是对教育的整体认识,决定教育的发展方向,教学思想是统属于教育观念之下的、局部、具体的理念。它们的正确与否将直接关系到应试教育能否向素质教育的根本转变的问题,关系到2l 世纪的人才能否全面发展的大问题。如果观念不转变,那么教学思想也难丰富。如果观念不转变,那么再好的教师队伍和客观条件,都难以满足21世纪人才的需要,弘扬人文精神的伟大理想将落空。因此,转变教育观念,丰富先进的教学思想,是落实高校体育素质教育的前提,是加强人文精神的基础。如何做呢?我们先要努力实现“一个提高,两个转变”。
3.2 加强人文精神,落实素质教育
体育教学是落实高校体育素质教育的主要舞台。由于课堂教学具有时间稳定,教育对象集中,教育目标明确,教法灵活,内容多样等主要特点,所以,它是加强学生人文精神,落实素质教育的主要舞台之一。
3.2.1课前紧抓实际,深挖教材,完成育体和育心的统一。育心和育体是高校体育教学要完成的主要任务。社会快速的发展使心理素质的教育地位日益突出。如何科学地完成好育心任务,实现育心与育体的统一日标,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明确育心是当今社会人文精神回归的实际要求。如今社会要求人才必备的心理素质大体包括:意志坚强,沉着果断,较强的竞争,创新意识和能力,富有团结协作和开拓进取的精神,自尊、自强、自立等,这些内容反映出当今的育心教育正体现着人文精神的回归。其次,深挖教材是育心向育体渗透的关键。育心必须在育体的过程中渗透,脱离育体这个载体,育心的实现将变成无根之木,无源之水。高校体育教材中有着丰富的内涵,这为育心提供了广大的舞台,应利用体育竞赛的特点,通过竞赛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进取心,培养学生的拼搏精神,增强吃苦耐劳的毅力,提高学生公平竞争意识;通过集体性体育活动,培养学生协作的团队精神;通过学生自己设计并组织准备活动,来提高学生自主、自立、自强的信心,以及提高学生创新意识,丰富想象力。如此精心的育体设计,将使育心教育更深刻、更具体,必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加强产生积极的影响。
3.2.2 应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和多样的评价体系,使课堂教学不断创新。课堂已成为师生共同育体和育心的场所,是师生进行思想、情感、知识交流的小型世界,是个性多边互动过程,人文精神内化沉积的乐园。群体训练、小组合作练习、同学互助、个人自觉练习,师生相互切磋,应该成为当前普遍教学形式。结合实际,充分和创造性地用现有的教学资源,特别是对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的研究、开发、利用(如多媒体教学,微机模拟操作系统等等)使高校体育教学的过程更趋于现代化。因此,我们应该一方面加快教材内容的更新,增加兄弟院校体育教学的交流合作,对教师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方法,活跃学术,丰富教师知识,使教师更具感染力。另一方面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的实际差异,改进和丰富多层次评价体系,把传统的注重成绩的“一刀切”的评价和学生“多刀切”的综合素质的评价结合起来,把最终目标评价与教学过程评价结合起来,把课内成绩与学习态度、行为表现、素质提高情况等与全面评价结合起来,真正把尊重个体差异落到实处,不断深层开挖体育的娱乐等功能,充实教学内容,让高校体育教学出现不断创新的局面,加快人文精神的推进,这本身体现着人文精神。
4 结束语
教育的根本价值在于促进人的文化、心理、生理等层面的全面发展,不断推进人文精神的创新和继承。素质教育的战车已经开动,它将满载着人文精神赋予高校体育教学新的活力,高校体育教学也将同其他科学一起加入到加强大学生人文精神的行列中,在这种精神的作用下我们将不会满足现状,不断提出问题,改善我们的教育环境,满足未来人才需要,使人文精神在21 世纪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姚蕾.体育隐蔽课程的基本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13-18.
关键词:大学生;高校德育;强化
大学生将来是国家建设的骨干力量,只有视野开阔、清醒独立、胸怀天下、品德高尚的人,才当得起改良社会、建设国家、复兴民族的重任。由于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既决定着他们自身的成长与成才,也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兴衰,且“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是党在新时期对我国教育工作提出的重要理念,所以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是一项紧迫的战略任务,是素质教育中的的重要内涵。
1当代大学生思想现状调查
笔者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接触了不少在校大学生,并对大学生进入社会以后的现实表现进行了一定范围的追踪调查。通过调查,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脉络和进行了归纳整理,发现了一些问题,梳理如下。问题一,在校学生对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理解存在一定偏差。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各学校对专业知识之外的其它方面的教育逐渐重视起来,大学生活多姿多彩,各级各类学生活动、竞赛花样翻新,层出不穷,大学生,尤其是大学新生的参与热情也很高,这些活动和竞赛对大学生尽快融入大学生活,提高自己的组织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与人合作能力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我们从上学那天起就一直强调的德育教育在这些活动中有意无意地被冷落了。大学辅导员和班主任更多地忙于事务性管理工作,对学生的思想状况难以深入了解,对大学生的思想引导就缺乏了针对性。所以,大学生所接受的缺少了德育内容的素质教育是不完善的素质教育。问题二,大学德育教育存在难以深入的问题。大学一直都有哲学课、德育课,但这些课程的有效性这些年来备受质疑。大学教改中,德育教育的改革一直为人所重视,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这些年看来总体还是难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对大学生的思想脉络把握不够准确,对大学生德育教育的切入点定位不够清晰。经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修哲学和政治课都是出于应付心理,对自己课堂上所学的东西并没有、也不愿去真正理解并掌握。我们一直在倡导思想政治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前两者应该是基本都做到了,但在最关键的“进头脑”一环还有很多工作去做。问题三,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在大学生身上得到了放大。不可否认,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道德水平产生了下滑趋势。社会不良现象对大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由于大学生心智不够成熟,易偏激,对这些不良现象缺乏冷静的判断能力,导致部分学生不但不能在一定高度上去批判这些现象,反而引起了他们的羡慕和效仿,这在他们形成健康人格的过程中的影响是极其有害的。问题四,对时事政治不够关心,获取信息的娱乐化倾向比较严重。大学生面对着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信息来源多种多样,但学生对所获取信息的吸收却比较单一。对一些关系国计民生的国内外政治经济大事缺乏了解的兴趣,对自己的国家和世界发生了什么和正在发生什么都持漠视态度。在笔者所做的学生上网行为调查问卷中,发现学生上网行为的发生多数出于娱乐目的,如玩游戏、聊天、看视频等等,即便是浏览网页,其关注点多数是体育娱乐新闻,对影响更大的国内外政治经济事件缺乏了解的意愿。
2树立“人本德育”新理念,实时更新高校德育内容
在当代,高校德育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同时,应大胆创新、与时俱进,树立“人本德育”新理念,实时更新德育内容。
2.1树立“人本德育”新理念,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
“人本德育”即以学生为主体的德育,体现的是教育要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观念。坚持人本德育,调动教育对象的主观能动性,使教育对象对自己的品德表现进行自我认识、自我监督、自我克制、自我改正,以提高自己的品德水平、形成良好的行为。只有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不断培养和提高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才能经得起时间及社会复杂环境的考验,才能在没人监督的情况下,自觉遵守社会的道德规范,调节自己的行为,抵制各种错误思想的侵袭。①
2.2实时更新德育内容,提高德育现实针对性
高校德育内容要与时俱进,增强时代感,在坚持指导下,根据新的形势要求,适时增加党的十以来中国梦的主题教育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高校德育不应回避现实社会问题,应该具有较强的现实针对性、靠近大学生的生活实际、贴近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大学生所认可的德育知识应该是活生生的,而不是脱离社会实际的、枯燥无味的道德规范知识。
3开辟德育新渠道,强化高校德育内涵
在大学所施行的林林总总的素质教育方式中,德育教育应该贯穿始终,并对德育教育形式加以适度包装,使大学生喜闻乐见,愿意参与,并在参与过程中收获成长。为此,笔者就多年来做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所积累的经验进行了简单总结,简述如下:
3.1加强辅导员的业务素质和理论水平
加强辅导员的业务素质和理论水平,让辅导员实现从单纯的行政管理者到心灵引导者的身份转变。大学辅导员这一个群体在大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其他专业课专任教师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大学生能否在大学里实现道德完善,能否形成积极健康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大学辅导员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辅导员的水平高低直接关系大学教育的成败,所以我们没有理由忽视。辅导员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心灵导师,除了做好日常学生管理工作之外,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不断提高自身素质:(1)加强自我修养,使自己人格不断完善。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只有自身具有良好修养,才会在学生中以自身良好形象形成感召力;(2)提高演讲与说理水平,让学生听起来言之有物。只有能够说服学生,才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3)重视了解学生,使工作更具有针对性。学生的个人情况千差万别,每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个性特点、智力水平、家庭背景及情感境界,辅导员应针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因材施教,以期达到最好的教育效果。
3.2打造隐形的“育德场”
一所高校的校园文化是学校的软环境,是学生育德育智的隐形课堂。它包含着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科技文化、精神文化,其中精神文化重在育德,高校的精神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形成隐形的“育德场”,对于强化高校德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比如在校园内积极引导学生阅读经典,从中国传统文化和世界文明的优秀成果中汲取营养,使大学生能够在这些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中学到为人处事的道理。大学生作为人类社会中的精英群体,承担着人类文明薪火相传的历史责任,他们中的一部分将会引导人类文明进步的方向,所以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经典文本的阅读与学习训练应该成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3.3建设网络德育新阵地
网络的发展即为高校德育提供了新渠道,也为德育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把握网络德育的主动权,成为高校德育的一大重要任务。网络德育是在网络虚拟空间中进行的德育,是新形态、新领域的一种德育形式。高校可以建设迎合学生特点的兼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校园网,使该网成为大学生获得健康信息的来源,可以在网上引导学生多关注现实,多关心时事,让他们在对世界上正在发生的活生生的实例的解读与讨论中提高自身的判断力,做到清醒、理性、不盲从、不偏激,同时,引导学生从更高角度出发去理解和研判国内外政治经济大势,让他们有一个更为开阔的视野,明了自己对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3.4开展形式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
职业技术学校(以下简称职技校)区别于其他学校的最大特点在于它的过渡功能和引导职责:引导学生从学校小环境向社会大环境过渡;引导学生从学习向工作、生活过渡;引导学生从学习知识技能向应用知识技能过渡;引导学生从依赖他人(父母,老师)向自力更生、独立思考过渡等。职技校学生的学习目的很大程度上是为即将踏入社会做好充分的准备,以保证自己在迈出校门后能独立应付、妥善处理各种工作上和生活上的问题,使自己在脱离了对老师父母的依赖后能从容地面对社会,切实地融入社会。教育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因此,职技校的素质教育,应着重培养学生作为一个21世纪的人才所应该具备的素质。这些素质包括:
一、健全的思想道德素质
职技校学生,特别是中考后分流进入职技校的学生,他们毕业后踏入社会、参加工作的时候,年龄一般在20岁左右。他们涉世不深,阅历不广,面对纷繁喧嚣的大千世界,如果没有良好的道德素质引导自己,约束自己,那么他们就容易受到错误观念的影响,或者不能抵制各种诱惑,从而迷失了人生方向。良好的道德素质可以帮助学生在比较复杂的社会大环境中能始终保持头脑清醒,坚持正确的为人处世的原则,从而避免做坏事,入歧途。有了正确的方向和信念,他们才能最有效地、最有意义地发挥他们的潜能,从而能成就个人,服务社会。从这个意义上说,良好的道德素质也是保证学生一生健康发展的基础。
二、良好的文化素质
文化的力量对于个人、国家都是不容忽视的。良好的文化素质可以增强学生对历史、国情、民情的具体认识,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良好的文化素质可以增强学生的人文底蕴,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提高自身的修养;全面的文化素质教育,更是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启发学生的思维,促进他们的钻研能力和创造能力。
因此,文化素质教育可以说是职技校素质教育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为了强化学生的文化素质,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学校应实行课堂内和课堂外两手抓。课堂内教学要注重精选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寓教于乐,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对文化的兴趣和钻研能力;课堂外教育应积极倡导形式多样、高格调高品位的校园活动,比如建设校园黑板报或校报、开展读书活动、文化知识竞赛、人文社会和自然科学知识讲座等等。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条件有选择地开展可行的活动,切忌活动杂、乱、浮,否则效果会适得其反。
三、全面的职业素质
职技校是学生学习职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地方。现在社会竞争激烈,职技校的学生要在众多的求职者或创业者中脱颖而出,自身拥有过硬的职业素质是非常关键的。学校应保证学生在校时学到全面而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为踏入工作岗位做好充分的职业准备。此外,学校还应重视对学生终身学习观和创造意识的培养,因为只有不断的更新扩展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敢于创新,敢于超越,一个人才能在职业道路上越走越宽。
同时针对部分学生对自己的职业方向不明确,在实际的学习和实践中存在着眼高手低、好高骛远的心理,职技校要加强对学生的职业指导和思想教育,培养学生脚踏实地的就业、创业意识,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此外,学校应尽量为学生创造更多实习的机会,使他们在实践中提高对自己的职业和职业环境的认识,引导他们以务实的心态走向社会。最后,为帮助学生能顺利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学校在学生毕业前夕还应加强准备简历,提高面试技巧,如何通过各种渠道找寻自己需要的职业信息等具体问题的指导工作。
四、健康的身心素质
当代社会充满了机遇,也充满了挑战和竞争,因此需要承受的身心压力也非常大。拥有健康的身心素质不但有助于坦然面对挫折和困难,克服压力,还意味着能更好地享受劳动成果和生活乐趣。职技校的体育工作,除了做好日常体育课的教学工作,定期举行运动会外,还应督促和鼓励学生养成体育运动的习惯,坚持锻炼,在增强体质的同时,也锻炼学生的意志和持之以恒的精神。
心理素质教育可以说是每个学校的当务之急。职技校的学生需要比同龄人更早地面临社会的挑战与考验,内心压力相对较大,又由于特殊的学习环境,特定的校园环境,加上社会飞速发展带来的影响,他们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心理困惑和苦恼。因此,对于职技校学生心理上存在的这些困惑与苦恼,学校应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加以引导,教育和帮助。宽容爱护学生,以鼓励为主,激发职技校学生自信自强的心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能力和习惯,帮助他们提高自己;学校还应联系家庭、社会形成教育合力,随时随地关注学生们的心理健康,联手加强心理辅导,帮助学生克服自卑、焦虑、压抑、沮丧、愤怒、叛逆等不健康心理,使他们与团体、社会能和谐相处。
五、良好的社会交际能力
摘 要 本文依据2010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资料(19~22岁汉族女生,该年龄段均为在校大学生),对我区19~22岁城乡汉族女生形态机能与身体素质的指标进行比较分析,揭示我区高校汉族城乡女生形态机能与身体素质的差异,以期对今后的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进一步改善有所帮助。
关键词 高校 汉族女生 身体形态 机能 身体素质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19~22岁在校汉族女生,学生样本依据随机抽取的方法取自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有效样本总数为728人,其中汉族城市女生样本量是365人,汉族乡村女生样本量是363人。测试方法均按照国家调研组测试细则规定进行。
(二)方法
对2010年度19~22岁汉族城乡女生资料进行比较分析,具体分析指标分为两部分:一.形态机能:身高、体重、胸围;二.身体素质:肺活量、握力、50米跑、立定跳远、仰卧起坐、800米跑、坐位体前屈。
(三)数据处理
原始数据的录入由抽样城市调研组完成,数据检验与统计由体质监测中心完成,统计工具为SPSS Statistics,城乡差异检验根据年龄组别配对t检验法,显著性界值为0.05.
三、结果与分析
(一)身体形态指标
1.身高
从表1可见:19~22岁汉族城乡女生的身高从整体来看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其中19岁和20岁的身高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21岁的身高具有显著性差异,只有22岁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表1 2010年内蒙古19-22岁城乡汉族女生 身高(cm)样本数、平均值、标准差、显著性检验
年龄/岁 城 乡 显著性检验
样本数 均值 标准差 样本数 均值 标准差 t p
19 103 162.5 5.3 90 160 4.5 3.5 ≤0.01
20 103 162.6 5.3 105 160.7 4.9 2.7 ≤0.01
21 96 163.1 5.8 103 161.3 6.4 2 ≤0.05
22 63 162.1 5.3 65 161.6 6.0 0.5 >0.05
19~22 365 162.6 5.4 363 160.9 5.5 4.3 ≤0.01
2.体重
从表2可见:19~22岁汉族城乡女生的体重从整体来看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其中19岁和20岁的体重不具有显著性差异,21岁和22岁的体重具有显著性差异。19~22岁城市女生体重整体重于该年龄段的乡村女生。
表2 2010年内蒙古19-22岁城乡汉族女生 体重(kg)样本数、平均值、标准差、显著性检验
年龄/岁 城 乡 显著性检验
样本数 均值 标准差 样本数 均值 标准差 t p
19 103 53.6 6.8 90 52.1 5.6 1.7 >0.05
20 103 54.3 7.9 105 52.4 6.4 1.9 >0.05
21 96 54.9 7.1 103 52.4 6.8 2.5 ≤0.05
22 63 54.7 7.4 65 52 7.7 2 ≤0.05
19~22 365 54.3 7.3 363 52.3 6.6 4 ≤0.01
3.胸围
19~22岁汉族城乡女生的胸围从整体来看不具有显著性差异,只有21岁的胸围具有显著性差异。
(二)身体机能指标
1.肺活量
19~22岁汉族城乡女生的肺活量从整体来看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其中19岁和21岁的肺活量具有显著性差异。
2.握力
19~22岁汉族城乡女生的握力从整体来看不具有显著性差异。
(三)身体素质指标
1.50米跑
从表3可见:19~22岁汉族城乡女生的50米跑从整体来看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表3 2010年内蒙古19-22岁城乡汉族女生50米跑(s) 样本数、平均值、标准差、显著性检验
年龄/岁 城 乡 显著性检验
样本数 均值 标准差 样本数 均值 标准差 t p
19 103 9.8 0.7 90 9.7 1 0.7 >0.05
20 103 10 1 105 9.7 0.8 2.4 ≤0.05
21 96 10 1 103 9.8 0.9 0.9 >0.05
22 63 10.2 1.6 65 9.6 0.9 2.4 ≤0.05
19~22 365 10 1.1 363 9.7 0.9 3.2 ≤0.01
2.立定跳远
19~22岁汉族城乡女生的立定跳远从整体来看不具有显著性差异。
3.仰卧起坐
19~22岁汉族城乡女生的仰卧起坐从整体来看具有显著性差异。
4.800米跑
从表4可见:19~22岁汉族城乡女生的800米跑从整体来看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表4 2010年内蒙古19-22岁城乡汉族女生800米跑(s) 样本数、平均值、标准差、显著性检验
年龄/岁 城 乡 显著性检验
样本数 均值 标准差 样本数 均值 标准差 t p
19 103 251.6 21.9 90 245.7 20.2 2 >0.05
20 103 257.9 23.4 105 251.3 23.4 2 ≤0.05
21 96 265.2 33.3 103 256.9 22.2 2.1 ≤0.05
22 63 267 38.9 65 253.3 29.9 2.2 ≤0.05
19~22 365 259.6 29.5 363 251.9 23.9 3.9 ≤0.01
5.坐位体前屈
19~22岁汉族城乡女生的坐位体前屈从整体来看不具有显著性差异。
(四)2010年与2005年内蒙古19-22岁汉族城乡女生不同测试指标的差值对比
从数据对比可见:2010年与2005年19~22岁汉族城市女生从整体来看身高、握力、50米跑、仰卧起坐、坐位体前屈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肺活量、立定跳远具有显著性差异。其它无显著性差异;2010年与2005年19~22岁汉族乡村女生从整体来看立定跳远、握力、坐位体前屈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身高、仰卧起坐具有显著性差异,其它无显著性差异。
四、结论与建议
(一)身体形态
通过对2010年与2005年调研数据的分析不难看出,我区高校女生身体形态发育水平整体提高,其中身高增长明显,体重与胸围无太大变化,这显示学生的体形向肥胖发展的趋势开始回落,这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学生体育锻炼意识的加强有很大的关系。
(二)身体机能
2010年数据显示城市女生肺活量高于乡村女生,这反映出乡村女生参与锻炼的强度和时间上少于城市女生,造成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乡村学生在上大学前没有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因为乡村生活水平普遍低于城市,乡村学生改变命运的最好的出路就是考大学,毕业后才能融入到城市环境中来,在强大的升学压力下,他们的体育锻炼被占用以致出现现在的情况。
(三)身体素质
5年来 汉族城市女生50米跑、立定跳远、仰卧起坐、坐位体前屈成绩明显的下降,800米跑无显著性差异。乡村女生仰卧起坐、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成绩明显的下降,800米跑与50米跑无显著性差异。这充分表明我区高校女生身体素质总体呈下降趋势,这对今后学校体育工作敲响了警钟。
五、建议
(一)高校体育工作应更加重视培养学生“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意识,通过多种形式与办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自觉自主体育锻炼的习惯。
(二)我区高校有必要参照《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对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整理,加大高校体育教学的深化改革,更加合理的布局体育课、运动训练与课外体育锻炼,使学生系统的进行体育锻炼。
(三)将学生每年体质检测达标情况与任课老师工作量考核挂钩,提高教师的责任心。
(四)积极探索并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和培养城市女生吃苦耐劳、勇于奋斗的优良品质
(五)乡村女生学习多种运动项目并长期坚持锻炼,均衡发展自身机体活力,以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韦弦.内蒙古青少年儿童体质研究[C].呼和浩特:内蒙古教育出版社.1988.4-6.
[2] 金寅淳.蒙古族与汉族学生体质发展变化趋势研究[C].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2.
[3] 张勇,王丽.对全国青少年学生1985—2000年体质状况的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3.4:5-7.
[4] 车辅华,鲁秋林.2005年营口市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与分析[C].
关键词:素质;素质教育;基本品质
素质教育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基础教育领域率先开始,90年代逐渐进入高等教育,得到了理论与实践工作者的普遍认同,此后在中国教育界不断倡导和推进。多年来,有关素质和素质教育相关理论研究成果不少,但对素质教育本质问题的认识并不一致,素质及素质教育的概念不十分清晰,素质教育及实践过程一直在“摸着石头过河”。时至今日,中国GDP居世界第二,但国人素质未见大幅提升,素质教育被冠以“老大难问题”。有人说,素质教育知易行难,素质教育的真正实施有赖于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因为高等教育的发展规模不能满足大众需求是造成“应试教育”的直接成因,也是素质教育受阻的主要原因。当我们步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今天,素质教育和素质教育实践依然举步维艰,这让笔者重整思路,反思并总结过去有关素质教育的努力和走过的路程,回到原点重新认识素质和素质教育,定义素质和素质教育。
一、素质和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
所谓“素质”,是指人们从事活动前所具有的比较稳定、内在和基本的品质。“素”是物的基本构成成分,如元素、要素、素养等;“质”是指构成物的根本特点, 如性质、本质、品质。 素质,就其本身讲,有先天素质、可能素质和现实素质。先天素质指人的先天生理特点,主要指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方面,先天素质是人心理发展的生理条件。可能素质指人未来发展的可能性,也叫发展潜能或发展潜力。而现实素质就是人在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基本品质,包括人的思想、知识、身体、心理等。在这一层次上,人先天的、可能的素质在外界环境和教育的作用下,通过内化,成为人的一种稳定的现实品质。
把素质的基本意义引用到教育领域,综合起来就是人的“基本品质”。它包含人在生理方面的基本品质和人经过“社会化”之后,作为社会人在心理意识方面表现出来的基本品质。素质是人的基本品质,而素质教育就是人的基本品质教育。人在心理意识方面基本的品质,主要包括人格、意志、情感、兴趣、气质、思维、主体意识、社会责任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道德观、审美观等。这些基本的品质影响着一个人知识的获取、能力的提高,决定着一个人如何做人、做事,能否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以及能否持续发展。所以,素质是指人们从事活动前所具有的“基本”的品质,而“基本”是事物发展的根本或起点。唯有基本的,才是稳定的、持久的,才具有普遍意义,也才能真正具有教育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按照“素质”的定义,“素质教育”应是以提升人的基本品质,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的教育。素质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提升人的基本品质”,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和谐、可持续的发展”,这和教育自身的理想是一致的。教育是宽泛的概念,而素质教育像基础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特殊教育一样,并不是教育的全部,也不是教育的泛化。例如,我们还可以根据需要在教育一词前加上其他限定词,如传统文化教育、师范教育、医学教育等。而素质教育与上述各类教育的不同在于:素质教育更是一种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这种素质教育或素质教育思想,可以在不同的教育(如职业教育和英语教育)中得到实施和体现。素质教育的内涵与外延没有加深与扩展的必要,素质教育就是人的基本品质教育,这种教育自然就有其基础性和普及性。
素质教育的基础性是指把为学生奠定良好的从业和求知基础作为教育活动的出发点。素质教育的基础性是相对于专业(职业)性、定向性而言的。素质教育所提供的是“基本素质”而不是职业素质或专业素质。一个人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基本素质,才有可能实现向较高层次的素质或专业素质的“迁移”。如果把基础教育限于职业的、定向的训练,就会使本来应得到扩大发展的可能性空间过早地停滞、萎缩,也就无法指望学生很好地应付社会繁杂多变的“不确定性”。
素质教育具有普及性。普及就是把教育的着眼点放在每一个社会公民基本素质的提高上,没有选拔和淘汰义务,也没有创新的任务,素质教育依照“机会均等”原则,为每个人的继续发展提供最公平的前提条件。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为未来的合格公民奠定素养基础。在学校的素质教育中,倡导尊重、发挥和完善学生的主体性。 素质教育强调“学会如何学习、学会生存”,也要学会关心他们,学着做日后合格的公民。教师要着眼于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知识与能力,把重心放在启迪心智、孕育潜力、增强后劲上来,正确处理知识和能力之间的关系。
有人认为:素质应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心素质。这个内涵看起来很全面, 但仔细分析便可以看出,这个素质内涵说包括的内容并不都是影响一个人一生的最基本的品质。文化修养、业务能力是在个体基本品质提升的基础之上因人而异地、自主能动地、有选择地获得的,并不具有普遍意义;而思想品德修养,也往往与政治联系在一起,与信念、理想联系在一起。所以,“素质”应是人的“基本品质”。它指人在生理方面的基本品质和人经过“社会化”之后,作为社会人在心理意识方面表现出来的基本品质;而上述的素质内涵说在很大程度上“丰富”或“提升”了素质的内涵意义,当作为基本品质对学生和全民提出时,在实践中是难以做到的,也因此有了素质教育的“老大难问题”。
“素质教育是一个老问题、大问题、难问题。说是老问题,是因为几十年一直在努力,但一直没有完全解决;说是大问题,是因为它关系到一代人的健康成长和中华民族的未来;说是难问题,是因为它不仅涉及教育工作的方方面面,更涉及文化传统、经济发展、社会结构、用人制度等方方面面。”多年来,素质教育举步维艰,一路坎坷,没有明显效果,与人们对素质教育本质内涵的认识有关。这个被“善意”拔高了素质教育的本质内涵在操作层面上搁浅,也是必然。
二、素质教育是对人的基本品质的要求
社会由每一个个体组成,生活由每一天、每一秒组成,每一个社会人、每一个生命活动都在体现着作为人的素质。素质教育,应该是对每个人的基本品质的要求:公民意识、社会责任感、做人的基本道德规范和人格修养。
学校是整个社会系统中的一个部分,教育有自身的规律,它没有必要也没有义务与社会经济结构完全匹配。哈佛大学前校长鲁登斯坦有一句名言:“社会变化得越快,大学这块变化相对少、思想观念相对独立的领地就越有价值。”大学不仅是为了解决现实社会问题和适应当前需求设立的,大学还有更为重要的任务。它要传授的是一代又一代学生一生都需要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思想、知识和方法,它要探求人类最有普遍意义和恒久价值的真理和学理,它更多地关注“应当怎样”和理想境界,而不是实际的操作和现实的妥协方案。在当前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教育应当建起一道无形的篱笆,保持一种率真的勇气和向善的本性。
《公民常识》一书的编者关澜20年前这样呼吁:“教育从来就是被当作实现某个具体目标的手段,而从来没有人喊出过什么也不为,教育的目的,是为培养求真、求实、求善、求美的合格公民。” 关于教育的有为与无为不属与本文讨论的范畴,但是多年来,我们清楚地看到由于教育存在的弊端而造成受教育者所缺失的,正是这些最基本的品质。 如今,中国社会需要人的基本品质的输入和不断重申――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素质教育调研组.共同的关注――素质教育系统调研[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2]张楚廷.教育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3][英]怀特海.教育的目的[M].北徐汝舟译.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Wu Xiaomin
(Shaanxi Provincial Party School of CPC,Xi'an 710065,China)
摘要:文化素质教育是高等教育所大力倡导的。其基本出发点在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地发展。文化素质教育工作贵在落实,重点则在于课程的设计与建设。在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设置中我们应以涵盖人类知识的主要领域和每个必修领域内的课程为主,遵循两个原则,允许学生进行自我选择。从而达与学生的个性差异性以及课程计划的弹性需求相结合的目的。这一工作原则既是高校教育教学规律的体现,也是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得以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理论依据和重要保证。
Abstract: The cultural quality education is advocated by higher education. The basic starting point is to promote the full and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The key of cultural quality education is implementation, and its emphasis is curriculum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When setting the curriculum of cultural quality education, we should take the courses which cover the main areas of human knowledge and the compulsory field as the main point, and follow the two principles and allow students to select by themselves, so as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combining the individual differences of students and the flexibility demand for lesson plans. The working principle reflects the law of higher education teaching, but also is the theoretical basis and an important guarantee of the sustained, healthy and stabl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quality education of university.
关键词:高校 文化素质教育 理性认知
Key words: college;cultural quality education;rational cognition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9-0166-02
0引言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是教育目的的两大永恒主题。高等教育作为高级阶段的教育形态,一直以来在人才培养模式上都存在着自由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激烈争论。19世纪以前,自由教育占据着西方高等教育的主导地位。19世纪以后,专业化、科学化、规范化成为近代高等教育的一大特征。从19世纪初叶开始,西方高等教育界一直就有高等教育是自由教育还是专业教育的争论。在争论中逐渐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主张高等教育是自由教育,旨在给学生一种广博的教育,不专为某种职业活动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做准备;一种主张高等教育不是自由教育而是专业教育、科学教育、规范化教育。每一主张都有众多追随者和实践者。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争论的不断深入,在这两种观点之外出现了另一种观点,它既不同意大学本科教育完全是自由教育,也不同意把它完全视为专业教育,而是认为大学本科教育应该分成通识教育(在我国,应为文化素质教育)和专业教育两个部分,二者都是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目前,我国教育实施的是以“文化素质教育”为重心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理性选择,要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好文化素质教育,但前提是要对文化素质教育的内涵、目标、实践及其原则等问题进行理论反思与考究,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全面认识和把握文化素质教育的精髓,才能为文化素质教育在高校和谐发展创造坚定的理论支撑。
1文化素质教育的内涵
文化素质教育其内涵很丰富,可以从多个维度和阶段来思考。大多数学者、专家都曾试图给其下一个全面准确的定义,但至少到目前来看,要形成一个公认的、一致意见的内涵还不可能。在已有学术研究中,对文化素质教育内涵的认识,主要包括两种相近但区别又比较大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文化素质教育主要是一种“人文精神的教育”;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其是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相结合的培养模式,显而易见,后者是前者的推进和延伸。教育部于1998年颁发的教高(1998)2号文件《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我们所进行的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工作,重点指人文素质教育。主要是通过对大学生加强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教育,同时对文科学生加强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全体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从这一《意见》来看,文化素质教育的重点则是人文素质的规范化、科学化、复合化。
目前,学术界对文化素质教育的理解还存在着诸多不同看法,可以说是众说纷纭。有的认为文化素质教育实质是促进学生内在身心的“发展”与人类文化向个性心理品质的“内化”的教育,是将知识升华和转化为内在品质和外在能力与气质的教育;有的则认为文化素质教育以培养全面发展的“自由人”为目的,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的个性化教育;还有的认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应以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相结合为原则,这样有利于开阔视野、整体优化。杨叔子院士认为,文化素质的核心是人文素质,文化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人文教育。显然,他是以人文教育来限定文化素质教育的内涵的,人文素质就是做人的素质,重视对健全完美人格的塑造。可见,大家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文化教育,都有其合理性,文化素质教育本身也是一个多层面的概念,需要我们做深入全面的思考。
首先,文化素质教育是一种不同于专才教育、人文教育、素质教育、专业教育的大学理念;其次,文化素质教育是一种培养全面和谐发展人的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旨在培养不仅具有比较宽厚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基础,又对人类主要知识领域有所了解的高素质人才;再次,文化素质教育比人文教育内涵更加宽泛,它不仅涵盖人文社会科学内容,而且还兼有自然科学和技术方面的知识;还有文化素质教育是位于素质教育之上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最后,文化素质教育并非是一种与专业教育相对立的教育理念,专业教育应包容在文化素质教育之中,专业教育是文化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而不能片面的、单纯地把文化素质教育看作是专业教育的补充与纠正。不可忽视的是文化素质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内隐于高等教育之中,是所有在校大学生都应接受的一种非专业性教育。它是一种广泛性的、非专业性、非功利性的大众化教育,旨在培养所有学生都应具有的基本知识、技能和素质的教育,从而为社会和国家培养合格的人才。
2文化素质教育的目标
“专业化”教育曾经一度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指导思想,影响深远。时至今日,我国的大多数高校的本科生培养计划还是在这种指导思想的影响下制定的,与文化素质教育完整、全面的培养目标有一定的差距。众所周知,专业教育具有功利性的和目的性,是单向的人才技能的培养;而文化素质教育是非功利性的,其宗旨是培养一种完善人格的教育,这种理念反映到教育目的上必然是多层次的、全方位的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模式。有学者认为,文化素质教育应是以知识为载体,通过加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来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从而达到重建教育整体性的目的;另有学者则认为,文化素质教育通过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结合,使学生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理性意志和感性意志和谐统一,科学与人文、心理和生理等方面协调发展,从而逐渐形成具有真善美完美结合的人格特征。
显然,无论怎么讲归根结底,文化素质教育的目标在于人的全面发展,而不是人的片面发展;在于让所有学生都可以获得发展,而不是单单少数学生的发展;在于人的持续发展,而不是人的短暂发展;在于人的特色发展,而不是人的平均发展;在于人的个性发展,而不是人的同质发展。具体来说,文化素质教育的目的应当涵盖如下两方面。一方面,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议题是培养现代社会中合格的“公民”和“人”。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使社会分工不断精细化,以培养人、教育人为目的的高校,其专业化、学科分化趋势也越来越突出,高等教育培养社会某一领域的高级专门人才已是社会发展的一大趋势。但文化素质教育作为人的基本素养,关系到个人的健康、全面和和谐发展,因此务必引起高度的重视。另一方面,文化素质教育要培养学生具有合理的知识文化结构和能力结构。现代高校狭窄的专业化,加之教育学科壁垒分明,把学生的思维禁锢在一个狭窄的领域,接触不到其它学科领域的知识和思想,这样的学生其知识结构必然是不合理的。文化素质教育就要让学生全面接触人类的基本知识和理论,使学生形成全面的、完整的、相互联系的知识和文化结构。
3文化素质教育的实践及其原则
在文化素质教育内涵与目标的指导下,如何推进文化素质教育的实践,是能否实现文化素质教育目的的关键。这就需要对文化素质教育的实践与原则进行切实可行的定位,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又好又快地推行文化素质教育,才能增强文化素质教育的实效性,使文化素质教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史的一朵奇葩,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富有中国特色的本土化理论创新。文化素质教育得以实践与落实的重心在于课程的设计与建设方面。现阶段形形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从表面上来看,似乎呈现一派繁荣景象,但繁荣背后不是没有问题,或许隐藏着更大的危机与隐患。在我国文化素质教育的发展过程中,曾出现过永恒主义的课程方法、多科性文化素质教育方法和主辅修制文化素质教育方法等多种方法;再有就是高校在文化教育的理论方面还是不很明晰,很少汲取我国传统教育的营养精华,而是对西方教育模式的简单模仿和嫁接居多;对文化素质教育的目标没有明确的定位,而在与其相匹配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方面也没有成熟的方案,这些倾向必将导致文化素质教育的实践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理论误区。或将文化素质教育与职业教育割裂开来只是简单的等同于人文教育;或将文化素质教育理解为通才教育、知识普及教育等等,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成了全校公共课加自由选修课。要化解误区,摆脱文化素质教育实践中的难题,应有最起码的要求。文化素质教育其宗旨和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合理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
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是开展文化素质教育的核心阵地,其在课程设置方面应该遵循全面灵活的原则,要涵盖人类知识的主要领域,而每个必修领域内的课程允许学生进行自由选择。如在美国著名高等院校的通识教育计划中,其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基本都涵盖了人文学科、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三个传统的知识领域。文化素质必修课的开展,其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是目的和关键。
4结语
总之,现阶段我国文化素质教育的实践,应该努力按照2005年10月在教育部召开的“纪念文化素质教育开展10周年暨高等学校第四次文化素质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前部长周济对今后文化素质教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为指导方针,力求实现文化素质教育改革和发展。首先要把十年来高等学校开展文化素质教育的成功经验,与我国高等教育的现实状况和任务目标相结合,探讨出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的基本思路和成熟方案,把它作为高等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要把文化素质教育作为整个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其推广到二千三百多所学校,在包括民办学校要蓬勃开展起来;再次,文化素质教育的普及过程中要向深度进军,要不断探索、总结经验,使文化素质教育上升到新的更高水平。要树典型,评模范,在全国实施示范性基地,力求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健康、稳步、和谐地向前推进和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古代文学;人文素质;当代教育
在当代人文素质教育中,古代文学教学担负着重要责任,其不仅可使学生了解古代文化、政治、经济等多个方面的内容,拓宽知识面,更能以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唤醒国人对中华民族由内而外的自豪感,坚守理想信念,完善人格。中国古代文学是传承历史、文化精神的重要载体,也是长期以来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形式,其本质是一种精神的传承。受中国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古代文学教育成为培养当代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渠道之一,成为中国传统文化资源联系现代教学理念的纽带。
一、古代文学所蕴含的人文精神
如果说技术科学、社会科学、哲学是以理论、概念、范畴体系来理解和形容这个世界,客观地解释和看待事物的发展秩序,那么文学则是以情感的方式,用人类的主观情绪观察到的形象去表达、描述世界的客观发展规律。“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生产力”,一本科学著作可帮助人们了解和认识世界的各项事物,以及人类活动规律,而文学著作则能牵动人们内心的情感,从理性及感性的角度帮助其全面地认知世界。中国古代文学包含了多个方面的人文精神,主要以诗歌、散文、戏曲、小说等形式流传,生动地再现了传统文化和精神世界,赋予了当代人文素质教育重要的内涵。
(一)关注现实世界的理性精神
“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西方古代文学多用虔诚、崇拜的心态表达对天堂、神明的向往和敬意,但中国古代文学更多地将目光放在人间而非天堂。虽然佛教、道教在中国历史发展中对人们的精神世界产生了重要影响,但综合而言,其对文学表达方式上的影响是有限的。古代士大夫们将目光聚焦在现世,而不是地狱、天上等虚幻的事物,因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他们高度统一的入世思想。中国古代,不同朝代具有不同精神的代表人物,以唐诗而言,诗仙李白、诗圣杜甫和诗佛王维就分别代表了三种不同的人文价值观念,李白以“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等诗句表现了其洒脱自信甚至是自负的张扬个性,也表达了怀才不遇、极度渴望实现自我价值的本质情感,充分反映了理想与现实的强烈冲突;杜甫则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等诗句表现忧国忧民,关注现实的士大夫的社会责任感;王维则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等诗句以充满意趣和禅意的方式表现自己的精神世界。他们都借用诗来表现现实世界,又进而抒发自身的豪情壮志及忧虑愤懑、超脱世外的情感,聊以慰藉自己的精神世界。
(二)踌躇满志、刚健有为的进取精神
无论哪个时代,即使昏君在位、佞臣当道,也没能抵挡住中国士大夫挽救国家于水深火热之中、抒发自身满腔热血的脚步。“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等诗句使踌躇满志、坚韧不屈的士大夫形象跃然纸上。忠如岳飞,智如诸葛亮,勇如荆轲,中国历史上的忠臣名将数不胜数,文化造诣极高者也多如牛毛,楚国屈原可谓是其中的翘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更是家喻户晓的名句,“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塑造了满腔热血报效祖国、刚健有为、宁死不屈的经典士大夫形象,展现了士大夫无所畏惧,勇于前行的进取精神。虽然几乎所有的古代文人墨客都有一腔报国志,或满腹才情,但明君不可求,伯乐不常有,知音难觅踪迹,许多文人在仕途上尤为坎坷,如杜甫、比干、王安石、李商隐、袁崇焕、左宗棠等,其中许多都既是文人,又兼有政客、将领的多重身份。他们的诗歌、文章或透露着不得志的郁郁寡欢,或表达着对报国无路及对现实感到困惑的苦闷,但也有大量催人奋进的内容,展现出其倔强不屈、刚健有为的进取精神。
(三)以“和”为贵与中庸之道
中国传统文化,一直秉承以和为贵,例如,“和气生财”“家和万事兴”等,和谐的思想一直延续至今,指引着人们构建一个和平、和谐的社会。“中庸”的思想在论语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儒家对中国传统的文化影响极大,孔子本人就提倡“天下有道则现,无道则隐”,较好地体现了“君子之风”。古代文学中的许多作品都展现了文人对现实的不满,但古代文学创作讲求“言情而得情之正”,故而在表达个人情绪时能够合理地掌握“度”,既偏重抒情,又使言语合乎礼仪,多遵循“怨而不怒”“婉而多讽”的创作原则,体现着我国传统文学平和、有礼、偏重理性的人文精神。
二、古代文学在人文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
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文精神,使人的整体素质得到提升和升华。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只是当代人文素质教育的一种手段和工具,并不是教育的主要内容。只有利用中国千百年来人类活动遗留和沉淀下来的文化、智慧精神来陶冶人的情操,影响人的思维,帮助其建立更为完善的观念体系和人格,引导其欣赏古文化的美,寻找并理解爱的真谛,才能促使人们找到正确的人生发展方向,或者说人格的养成方向。从另一个角度而言,人文素质教育是当下我国教育界提倡的全面发展在新社会中的实现方式之一。古代文学应用于现代人文素质教育,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古代文学中许多优秀的作品都蕴含着古人丰富的智慧,对于还没有完全建立观念体系的学生而言,无疑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可以寻找到精神层面的慰藉,也可以为今后的发展指明方向;另一方面,古代文学还能提升学生的人文修养和审美能力,古代文学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鲜明的民族特征无疑为只注重专业知识学习的现代学子提供了一个丰富的精神世界,且古代文学中的韵律美、自然美、人情美在教学中对学生的感染,又是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有利渠道。
三、实现古代文学与当代人文素质教育联系的措施
尽管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得到了较好的留传和保存,但其中的人文精神并没有真正完全地被当代人领会和吸收,且古代文学的表述方式、情感甚至文字的呈现方式等都与现代有较大的不同,要想利用对古代文学的学习达到提升人文素质的目的,必须加强古代文学与当代人文素质教育之间的联系。
(一)肯定与突显古代文学对提高人文素养的教学价值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及新思想、新观念的形成都会对古代文学教育造成一定影响,为传播古代文学中的人文精神设立了较多障碍。相对于传统应试教育,素质教育为传播文学内涵提供了契机。过去以理论知识为主要内容的教学忽视了人文素质教育,但人才综合素质尤其是人文素养又是人才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当代的人文素质教育应当在充分肯定古代文学重要地位的前提下,在充分吸收古代文学中丰富的人文内涵的基础上,进一步肯定和巩固古代文学的地位,为实现其教学价值奠定基础。一方面高校应准确意识到古代文学课程对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实现观念上的转变;另一方面,在课程设置上提升古代文学课程占比,提高古代文学教师整体的素质,不定期邀请优秀讲师以古代文学中的人文及精神内涵为主题开展公开讲座,以各项实际活动加强古代文学与人文素质教育之间的联系。
(二)正确把握人文素质教育需求,准确选取教学内容
古代文学之所以被称为“古代”,不仅仅是时间原因,也是对社会发展形态、生活方式、思维观念的时代界定。教学者必须意识到在不同社会环境中形成的文学并不具有普适性,教师只能从中抽取部分内容加深与现代人文素质教育的联系。例如,“程朱理学”虽是由儒家学说发展而来的,但我们不可忽视其局限性及它给当时社会甚至现代带来的危害。“程朱理学”作为古代文学的一部分,教师应细致分析其发展背景及相关历史,避免在没有深入研究其主要思想的前提下向学生灌输相关观念,产生与教育相悖的结果。教师要明确分析当前的人文诉求,通过问卷调查或谈话的方式了解学生的人文素养现状,进而深度挖掘古代文学的内涵,借助多种教学手段或诸如微信、微博等信息传播手段,加强与学生的联系,将古代文学中优秀的人文内涵传递给学生,在加强古代文学与人文素质教育联系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素养。即使是在同一片土地上诞生的文学形式及其背后代表的文化精神,在不同时代也必然存在水土不服的情况。因此,教学者应在正确把握人文素质教育需求的前提下,准确选取古代文学中适宜现代人文素质教育的部分并将其作为教学内容,方能实现古代文学与当代人文素质教育的正向关联。
(三)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开展社团及社会实践活动
相对于现当代文学,古代文学中丰富的文学辞藻、文学形式及生动鲜活的人物事例体现着不同的人文精神。为了让更多人领略古代文学的魅力,尤其是接触、吸收古代文学中对提升人文素质有益的内容,高校及相关政府、教育机构应充分带领学生开展社团及社会实践活动,以古代文学为主要内容,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多种形式的活动中探究不同时代的文学内涵与现代人文素质教育的契合度,从而在加深对古代文学认知的同时找到其与人文素质教育之间的联系,并将这种联系进行宣传扩散,扩大影响力。
四、结语
教学环境、教学思想、教学方式、教学质量都是决定古代文学在当代人文素质教育中应用效果的重要条件,但这些不可控因素并不能改变古代文学的人文素质教育价值,其情感宣泄的适度和表现方式的多元化、简约化,以及蕴含的丰富的精神内涵都堪称世界瑰宝,值得教师不断去钻研。所以,教师应不断创新、变革古代文学教学,发掘其蕴含的人文教育内涵,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其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江宏.古代文学教学与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J].科学教育,2010,(3):15-18.
[2]常效东.关于大学古代文学课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10,(7):179-180.
摘 要 武术文化与当代大学生素质的培养间有着十分微妙的关系,本文通过对武术文化的内涵,特性及功能的阐述,提出武术文化素质教育的内涵,通过武术文化对高校大学生素质教育促进作用的论述,挖掘武术文化的功能价值,开拓素质教育的空间,为武术文化素质教育研究具有益参考。本课题旨在通过武术文化在高校素质教育中的作用的研究,对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找到一种解决弥补的载体,为高校提供一种武术文化素质教育的思路,希望武术文化的素质教育作用得以推广。
关键词 武术文化 大学生 素质教育
一、前言
武术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主体内容之一,同样具有中国文化的特性,自成体系,内容丰富,可谓博大精深。武术作为一个文化主体,在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在文化传播中进行内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在其发展早期,就融入了中国哲学、美学、兵学、伦理、养生等众多文化内容,自成一体。在其传播与发展过程中,其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都在不断的增深拓展。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课题的研究对象是武术文化。
(二)研究方法
本课题运用了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专家访谈法、实验法等研究方法,系统深入的分析了武术文化的内涵、特性及功能,进而阐述了其在培养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中作用。
三、研究结果分析与讨论
(一)武术文化相关概念的界定
1.武术文化的内涵
从狭义的角度来看,武术文化就是传统的武术,专指源流有序、风格独特、拳理明晰、自成体系的传统武术拳种流派,其中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武德要求,传承制度等等。从广义的角度来看,武术文化可定义为:与武术相关的各种领域中文化的总和,包括影视中的武术、体育领域中的武术、文化领域中的武术、学校教育中的武术等等。广义的武术文化包含了武术内涵和文化内涵,武术是武术文化核心的一部分,没有武术也就不会有武术文化。下面我们所讲的武术文化和武术,指的是广义的武术文化和武术的概念。
2.不同视域下武术文化的功能
(1)体育领域中的武术文化的功能
体育领域中的武术文化我们简称体育武术,体育领域中的武术文化,具有技击性、健身性、防身性的功能特点,这是武术文化的基本功能。武术要发展,必须靠竞技来提高,离开了技击,武术就没有了生命力。武术的健身功能、娱乐功能、竞技表演功能、教育功能等,都是通过以技击性为动作设计原则形成的各攻防技术动作来实现的。另外武术与中医的结合,创造了独特的中医养生、武术伤科、功夫按摩、运动医药、伤科针灸、救治偏差、练功疗法、特种功夫等成果,武术运动讲究调息行气和意念活动,对调节内环境的平衡,调养气血,改善人体机能,健体强身十分有益,这就是体育武术所追求健身价值。体育武术的防身功能主要基于他的技击的延伸,攻防技巧的应用,目前社会上热门的女子防身术、军警擒拿格斗术等武术防身应用招法就是很有力的证明。
(2)影视领域中的武术文化的功能
影视领域中的武术文化我们简称影视武术,它具有的娱乐性、艺术性、观赏性的功能特点,是从艺术审美的角度出发进行拓展而来。随着现代科技文化的发展,人们娱乐的方式越来越多,达到娱乐的方法也越来越新奇。通过练习武术的过程中获得身心的愉悦,释放人心中的情感,达到娱乐的效果。武术无论套路表演,还是散手比赛,历来为人们所喜爱,都会引人入胜,给人以美的享受,都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通过对武术的表演观赏中获得艺术的享受,武术与戏曲、舞蹈、杂技、影视、文学、体育等文艺形式的结合表演,给人们留下深刻的、精彩的印象。通过武术表演促进学习,让同学们在掌握武术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在老师指导下自编套路或节目表演,传统艺术的审美知识(形、神、气、韵等)贯穿在武术教学中扩大教学的知识涵量。
(3)学校教育中的武术文化的功能
学校教育中的武术文化,具有教育性的功能,中国武术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思想,具有修心养性的功效,在习武的过程中养成独立的生活习惯,树立远大的理想,培养坚强的意志和高尚的品质,这也是我们常说的武德精神,它是武术工作者在从事武术教学、训练、竞赛等工作中应遵循的伦理规范,正义、公平、公道——人类最古老的道德观念。习武者需要有吃苦耐劳、知难而进、忍耐克己的精神,同时也要心胸宽广,对人以诚相待,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责任感,保持不为名利、乐于助人的美德。武文化这种哲理性和教育性的功能特点,在武术的熏陶中得以培养、塑造、锻炼、养成,人格素质得到升华。
(二)高校素质教育中武术文化的作用
1.传承传统文化
武术与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融合,如与易学、哲学、医学、伦理学、兵学、美学等多种传统文化理念的融合,使其内涵丰富,寓意深邃,它的教育意义是显而易见的。武术文化的素质教育作用不能仅仅局限在武术在学校教育领域中的功能,它的教育意义应该与武术相关的各个领域中都能体现,充分涵盖武术文化中武术内涵和文化内涵。武术文化与各行各业的结合,都有其发展创新的灵感源泉,我们充分挖掘其武术文化的特色价值,寻求在高等教育中的突破口,如果高等院校的素质教育与武术文化的充分结合,并不断的研究创新,通过学校的专业设置、课程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校园环境建设、软硬件建设等方面融入武术文化的因素,让学生充分的了解武术文化、体验学习武术文化,发挥武术文化的素质教育作用,我相信他们走向社会势必会得到社会各界的欢迎和认可。
武术文化作为教育的一种手段,具有十分突出的教育功能。武术文化的实践教学不仅可以强身健体、增强体质,而且可以磨练意志、陶冶情操、开发智力、增强生存能力,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武术文化的理论教育具有培养学生文化修养、道德情操,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意义重大。
当今高校所开展的武术教学,其实和我们提出的武术文化素质教育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他们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我们提出的武术文化是广义意义上的武术概念,素质教育也涵盖了普通的武术教学,武术教学是武术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武术文化素质教育包涵了武术教学的全部内容,它是武术教学的拓展和延伸,武术文化素质教育是一个系统性的教育模式,它不仅仅局限于教学领域,他渗透到高校各个领域,他与学校的专业设置、课程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思想道德建设、学生管理、校园设施和校园环境建设、学风校风建设等都有着紧密的联系。构建武术文化素质教育体系,充分发挥武术文化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促进作用。
2.促进全面发展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许多高校的体育教学注重了对大学生体育知识、体育技能、体育道德、体育意识等方面的培养,对全面提高大学生的体育素质和健康水平做出了较大的贡献。然而对武术文化的研究还远远不够,武术属于体育,但又高于体育,但事实上,常常被作为一种简单的体育项目,而忽视了它的教育意义,很多人把重心放在竞技武术的争金夺银上,把它作为高考加分为杠杆,竞技武术的文化底蕴已经出现了明显的淡化,传承武术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就是一句空话。
武术文化是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通过对武术动作的演练和领悟,达到由形及神、由表及里的审美意识,提高自身的生活文化境界;通过对武术的内外兼修的学习,既注重筋骨的锻炼,又强调心神意气的结合,尤其重视运气、营气,对大学生的情感调节和心理健康具有特殊作用;通过对武术技击动作的演练体验,提高大学生自身的潜能和应变能力。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推广武术文化,能深化素质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全面素质。
四、结语
大学是培养国家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场所,良好的大学校园文化对培养大学生全面素质,完善人格方面起着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而武术文化作为高校校园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自身的诸多特点,在熏陶大学生素质提高方面有着不可替代价值。通过对武术文化功能的深入研究,我们能更好的利用其服务于大学生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