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中计算机总结范文

高中计算机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中计算机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高中计算机总结

第1篇:高中计算机总结范文

关键词:互动教学;计算机教学;应用意义

随着科技的逐渐发展计算机已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工具,计算机可以把整个地球变成一个地球村,通过互联网让世界各地的人们及时同步地了解到不同地域的重要信息,所以,计算机同时也成为各大企业公司辅助生产的强大工具,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学生对于计算机掌握的要求也不断提高。然而在实际的高中计算机教学课堂中,许多教师往往采用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一味地把枯燥无味的知识强行灌输给学生,这样的教学方式就导致学生不仅会对高中计算机知识产生厌倦,失去兴趣,还会抑制学生将所学到的计算机知识灵活应用的能力以及降低了学生的操作水平。所以,笔者认为,为了提高高中计算机课堂学习效率,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互动教学在高中计算机课堂的应用将是必不可少的,以下是笔者经过多年教学总结的经验,希望能给予那些奋斗在计算机教学前沿的教师一定的帮助与反思。

一、互动教学在高中计算机教学中的意义

互动教学指的是教师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随机应变,不断活跃课堂气氛与学生产生适当的互动,吸引学生注意力,营造高效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与教师在多方面、多层次产生互动。互动教学在高中计算机课堂教学中往往只能产生三种互动方式,即教师与学生互动、学生与多媒体互动、学生与学生互动。教师在采用互动方式在高中计算机课堂教学中还要做到“随机应变”,适当地调节课堂气氛是必须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上限,如果把课堂气氛调节得过于活跃,部分学生的注意力可能会集中到课堂以外的事物上。另外,教师还应该“因教施材”,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性格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从而营造出教师所预期的教学目的。

二、互动教学在高中计算机课堂中的应用意义

互动教学不仅能在高中计算机教学中使枯燥无味的知识变得丰富多彩,还可以提高学生对所学的计算机知识进行灵活应用的水平以及操作水平,甚至可以让师生之间的情感更进一步。互动教学在高中计算机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把原本枯燥无味的知识生动形象地传递给学生,而不是“灌输”给学生,把学生真正地引导到教师所预期的教学活动当中,这样教学不仅可以使枯燥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形象,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的兴趣。由于高中计算机的教学内容并不简单,这就给高中计算机教师提出了一个挑战。所以,高中计算机教师要按照实际的学生资质,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资质灵活地采取教学方式新颖的教学活动,从而避免传统化的“灌输式”教学方式以及一个沉默无语的教学环境,让高中生得到更好的高中计算机课堂学习环境。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教师只会一味地把知识灌输给学生,让学生被动去接受,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学生根本无法有自己的思路,更不可能有自己的想法,只会为了考试而且应付学习,通过死记硬背来记住高中计算机知识。这样学习的恶果显而易见,长期这样将会导致高中生不能很好地掌握高中计算机知识,或者说在脑海中的计算机知识根本无法得到实际应用。然而,互动教学在高中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就能大大扭转这种情况,这种教学方式的优点就在于它可以改正传统教学的这些缺点,使学生的思维不会限定在老师所给的框架中,解放学生的思维。

三、互动教学在高中计算机课堂中的应用方式

高中计算机教师在高中计算机教学中可以利用电脑等媒体使得教学知识变得丰富有趣,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迅速达到一节课堂的“状态”,让学生能更加深刻地记住那些计算机知识以及原理,为接下来构建一节轻松愉快却不乏高效的课堂做铺垫。有一部分教师以为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没有任何问题就意味着学生认同教师的讲解,笔者认为,在实际高中计算机课堂教学中学生没有问题或者疑问才算最大的问题。因为学生在接受了教师那么多的新知识后只要通过自己认真思考,多多少少都会心存一定的疑问,而这疑问正是学生课堂上动脑思考的结果,也是学生真正进入一节课堂中的证明。

综上所述,高中计算机课堂中互动教学必不可少,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改正传统教学方式的许多缺点,让枯燥无味的计算机知识变得生动有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达到教师所预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第2篇:高中计算机总结范文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高中计算机课程;策略

计算机课程与其他学科有着自身独特的特点,处在高中阶段的学生与其他阶段相比也就其自身的特殊性,在新课程改革推动过程中,着重提出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在高中计算机课程中更要遵循客观规律和新课程改革所提出的目标,不断探索总结,实施有效的教学策略。

一、计算机课程的自身特点

计算机这门课程是一种高度自动化的、能进行快速运算、通讯及逻辑判断的先进的电子设备。因此,计算机课程不同于其它传统学科课程,有其自身突出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计算机课程主要是操作性内容,要求学生了解计算机程序的基本知识,学会使用基本的操作系统和应用工具软件。因此,课程教学会分成不同的任务模块,目标性比较强,课程内容比较独立,更多是工具类的知识使用技能。

(2)计算机课程与其他课程相比,教学方法选择比较多样,如演示、讲解、练习、网络教学等。可根据实际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

(3)计算机课程的学习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而这种能力主要体现在学生使用计算机技术完成任务的整个过程中。

(4)从评价考核标准上来看,通常每一项任务的完成质量都可以通过学习成果质量来衡量。所以对于计算机课来说,学习成果的评价一般不宜采用传统的考试方式来评价。

鉴于以上特点,我们不能采用传统的教学思想来指导计算机课堂的教学工作,计算机技术是一门应用性、实用性很强的技术,并且在工作生活中不断的得到普及,它不仅仅是简单的技术的掌握,还涉及到对技术的正确选择。因此必须要对计算机课程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发挥这门课程的优势,达到培养学生计算机能力目的。

二、高中计算机教学的现状

计算机课程在高中阶段已经得到普及,并且逐步被纳入会考科目,从考核安排上来讲,已经被重视起来,但是因为计算机技术在生活和工作中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所以对计算机课程的重视还远远不够。

(1)课程时间设置不足,教学内容取舍困难。很多高中计算机课每周设置一到两节课,再除去寒暑假和期中期末考试,整个课时显得捉襟见肘,并且没有持续性。因为是操作性的课程,今天讲完了如何来操作就需要立刻实践然后总结,如果过了一周再来继续,基本上忘的差不多了,所以教学效果受到课时不足的影响很大。

(2)教学模式单一,课堂教学枯燥无味。由于计算机课程教师大部分是中途转岗的,受传统模式的束缚,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照搬其他学科的模式,甚至一支粉笔就可以打发一节课,或以讲授为主。有的学校将信息技术教师配置为教辅人员。这样影响了信息技术教师的积极性,造成信息技术教师的不稳定性,信息技术教师经常轮换业务熟悉的教师的流失,形成了年年都是“新老师”。

(3)教师队伍建设须待加强。计算机操作技能已经成为工作的基本技能,不识字被称为文盲的时代已经过去,不能熟练使用基本办公软件已经很难在职场中生存,因此要想达到学生有较强的计算机水平,必须将教师队伍打造过硬才行。

三、高中计算机教学的有效策略

计算机课堂教学与其他学科相比,不仅需要有较强的专业技能和实战经验,还必须具有其他学科教师的表达能力和教学策略,因此高中计算机课程的有效教学需要广大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同时,还要认真钻研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

(1)采用灵活形式夯实基础知识。无一例外基础知识是学好各个学科的基石,基础知识不扎实无法向更高层次发展,但基础知识往往又是很枯燥的,尤其作为技术性的计算机课程更是如此。计算机课程的基础知识和其他学科的关联性较小,使用的专业术语和翻译过来的词语较多,因此需要教师不断讲解学生重复记忆,尤其在高中课业如此繁重的阶段,将具有如此重要工具只能的“副科”当作主科来学,对教师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在课上教师要有清晰的思路来简单易懂的讲解基础知识,课业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比如讲完后马上带领学生集体复习,强化记忆,或者采用“击鼓传花”的方式来抽提解答帮助记忆,或者采用团队积分的形式激发学生参与积极性。

(2)情境教学与任务驱动相结合。计算机课程教学要保持学生学习的动力,就要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不给学生创设主动探究、自主学习的情境,不给他们自己动手的机会,学生就不会产生很高的学习兴趣。教师在创设适当的情境后再抛出任务,让学生在有趣的情境中接受任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在学生认知水平能够承受的前提下安排一些适合自主学习的内容让学生学习。开始的内容要少而简单,等学生乐于参与时,再适当加大自学的难度,激励同学们主动获取知识;同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遇到问题时要勤思考,解决问题后要进行反思,不断地在自主活动中总结教训、吸取经验,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思维能力等等。

(3)充分发挥团队协作精神。大多数学生都有好奇心理、好生心理,每个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考能力也有所不同,如果在实践操作的课程中,将班级分成若干小组,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设定作业,让每个小组在课上集体配合完成任务,不仅能锻炼学生团队协作嫩里,还能达到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目标。

综上所述,高中阶段的计算机课程可谓基础而又重要,但在高中课业繁重的阶段教师想要达到新课程改革所提出的目标,就必须结合高中阶段学生的特点和计算及课程本身的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策略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完成课程的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1]庄小云:《新课程理念下信息技术课创新教学实施策略研究》(广东华侨中学)

[2]张炳岳:《构建高中信息技术有效课堂的教学策略》(玉环县楚门中学)

第3篇:高中计算机总结范文

1 高中计算机教学存在的问题及现状

现行的高中计算机教学上出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计算机教材脱离实际,晦涩难懂。在高中教育接受过计算机教育的人,都有一个同感,那就是在上计算机课时,觉得老师在讲天书。教材中出现了大量学生在过往学习中从未接触过的专有名词,加之学生以前受过的思维训练很少是符合计算机教材内容的学习的,在接触一个全新的领域和全新的思维模式,是需要时间和学生的悟性的。显然,这对于高中计算机教育的课堂教育是不合适的,课堂教学是高效的,要求学生在有限的课时内掌握教纲规定的内容,而现存的教材教学学生很难随堂消化,不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

其次,计算机教育忽视上机操作。在很多高中里,教师为了争取时间给学生做更多应对高考的试卷,往往会占用计算机的上机时间。另一方面,因为高中生正处在人生中最关键的阶段,无论是家庭还是教师都在关注着他们,任何有可能导致他们走上歧途的事物都是拒绝的。在一些家长和教师眼中,这时教孩子计算机知识,很有可能使他们走向网游的深渊,所以对计算机在高中的教学并不抱好感。最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所欠缺。中国的学生最缺的就是创新精神,在高中计算机教育中也可以体现出来,教师只是教,学生也只是听,双方都没有创新的意识和积极性。

2 有效实施高中计算机教育的途径

众所周知,计算机在教育中的地位不可替代,高中教育也是其中的一个关键阶段。所以做好计算机在高中教育中的创新工作十分必要。由上文的论述,我们可以知道,计算机在高中教育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如何解决,将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用一些新手段、新方法来应对当前的问题。

2.1 提高教师素质,选用合适教材

教育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俗话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虽然这话看起来有点片面,但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也说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名师出高徒,反过想,就是如果教师素质不高,那将是误人子弟,所以提高教师的素质应该是首要的。素质包括专业素质和道德素质。就高中从事计算机教学的教师来说,他们在计算机上应该是达到一定的级别的,学生都是非常聪明的,他们接触和学习新事物的能力是非常强的。特别是计算机这种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学生可能多上几次机就会将一些软件应用的很熟,而且会希望有更加深入的学习和了解。这时学生的目光就会转向教师,教师也应该拿出自己的专业技能为学生排忧解惑。计算机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学科,也是一个日新月异的学科,不断会有新的计算机技术出现,教师要在第一时间了解这些动态,然后学会交给学生。因为计算机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都是最新的技术,如果与现实脱节了,那么学生现在学到的计算机知识在现实中根本就用不上。所以需要教师有良好的计算机学习能力,为学生做好引导者。再说,教师的道德素质,一个老师为人师表就应该有他该有的样子。教师的一言一行往往是学生学习和模仿的对象。所以,一个品德高尚的教师才有可能教出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另外,选择教材也是非常重要的,教材是教学的根本。学校应该根据高中生的特点,选择一些通俗易通的计算机教材开展教学。这样,老师教的轻松,学生也学得轻松。

2.2 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计算机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在高中阶段,学生不会接触到有关计算机的一些理论方面的知识或是有关编程方面的内容,大多是关于计算机的一些基本操作的学习。只有真正上机实践了,才能真正地知道该如何操作。站在岸上是永远学不会游泳的,只有亲身实践了,才明白其中的真意。计算机教学也一样,学生需要在教师讲解了之后,真正的上机操作,才能明白教师到底讲的是些什么,才能知道一些操作之后计算机会给出什么样的反映。在高中生普遍缺乏动手能力的情况下,计算机是一门很好的锻炼学生实践能力的科目,教师要充分利用,以此来引起学生对实践的兴趣,从此不仅重视计算机实践,更会重视其他科目的实践。

2.3 制定激励措施,引发学生的创新积极性

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上,在普通的课堂教学上可能很难完成。因为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完成规定的教训内容,对于创新很少涉及。学校可以通过一些其他的方式,来提高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比如,对于对计算机有兴趣和独到见解的学生,可以成立兴趣小组,有老师带队,做一些新的项目和开发研究。制定一套合理的奖励机制,对于学生的创新成果给予一定的肯定和奖励,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让学生觉得自己创新是有人欣赏,是有价值的,从而以更积极的态度投入到新的创新中。

第4篇:高中计算机总结范文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教学;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2-344-01

伴随着计算机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和普及,在中学生中间开展信息技术教学早已成为一门重要的课程。使人们清醒的看到:掌握不好计算机知识和计算机基本技能,将难以在现代信息社会中有效地工作和生活。可见,高中计算机信息课程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今后应用计算机进行各方面学习的能力,以及他们综合素质的提高。更进一步说,掌握娴熟的计算机知识是时代对我们提出的基本要求之一,因此,从高中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工作的实际出发,对当前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初步建议,为孩子打下良好的信息技术基础。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计算机课程与其他课程相比,具有教学信息量大、知识更新速度快、实践操作性强等特点。归结起来可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说明。

1、传统教学模式与学生对计算机课程期待之间的矛盾。现在,很多的家庭都配备了计算机,致使孩子们很早地接触到计算机。因此,中学生普通对计算机课程有着浓厚的兴趣,学习期望值非常高。然而,由于应试教育的现实原因对于计算机知识的考核都很少,甚至为零,致使一些学校在课程安排时,把课时进行了压缩;而部分教师在讲授课程时,也由于惯性思维的影响,还按照传统的方式授课,很难吸引学生的兴趣。因此,传统教学模式与当前学生对于计算机课程之间,有着较难调和的矛盾,教学效果其实并不好。

2、教师计算机知识老化与课程内容快速更新之间的矛盾计算机是一门快速发展的学科,其知识体系的变化十分快速,这就对计算机课程的教师提出了较高要求,但是迫于当前的现状,一些教师知识体系普遍跟不上计算机的发展,也跟不上课程内容快速更新的速度。另一方面,学生的计算机知识,也随着时代的发展在逐渐提高,因为已经有很多的小学逐渐开展了计算机教学,这些情况都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为此,这就要求高中计算机教师要不断更新知识体系,适应快速变化的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及时的更新,从而适应不同级别的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但从实际情况来看,从事信息技术教学的教师多身兼数职,很难有充裕的时间去提高自己的计算机知识,因此这一矛盾还将在一定的时间内存。

二、解决问题的思路

1、少讲多练,精讲多练高中计算机课程是一门重在操作的课程,教学中应强调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一堂课一般只安排十几分钟进行讲解、示范,空出时间让学生有足够的上机练习,对所学内容得到巩固、操作熟练和理解提高目的。有时也可根据学生的理解知识能力,讲授内容作一些适当调整,着重讲一些重点、难点、疑点,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限度让学生亲自去操作实习。

2、因材施教,分层教学由于计算机基础的不同,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有条件的学生在家长的支持下,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和操作应用能力。因此,实施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汉字的输入,对基础好的同学布置提高练习,并鼓励他们自学课本上选学模块,并作一定的辅导,这样就可对基础差的同学多指导,使他们顺利完成基本教学任务或操作训练。

3、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为了吸引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创设情境,设计问题。在设计的过程中,要始终以学生的角度考虑,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来设计。例如在进行《网页制作》这一教学内容时,在第一次上课的时候,教师可以把一些网页给学生看,告诉他们在网页中不仅要有文字,还要有音乐,以及一些动画效果。这样的网页在教学过程中演示,学生会立即表现出兴趣。通过这样一个情境,可以让学生认识到什么是网页,并教会他们利用所学过的软件来制作网页,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4、形象举例,直观呈现。学生由于思维方式的限制,对于抽象知识的理解能力有限,他们更喜欢直观的内容,喜欢动手亲自操作。因此,应力求在上课的时候,多举例子,将深奥的知识讲得通俗易懂。例如,在上计算机基础知识课时,可以将计算机的硬件比喻成人的五官:把人的眼睛、鼻子比作计算机的输入设备;人类获得信息后由大脑处理就相当于微处理器;信息经过处理后再由嘴巴说出来就相当于输出设备。通过形象举例、深奥的知识直观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既容易明白,又加强了记忆。

第5篇:高中计算机总结范文

关键词: 计算机 高中教学 实施方案

作为一名高中计算机专业教师,我从教几年来已经送走大批的高中毕业生,但是学生在考入大学后选择计算机专业的人数寥寥无几,究其原因是高中根本没有学到扎实的计算机专业知识。我分析主要原因是我们培养的学生特色不突出,专业知识和技能杂而不精,与实践中计算机人才的需求标准相脱节,导致学生对计算机专业没有兴趣,那么如何让学生走出这样的困境呢?

一、对计算机学科现状的分析

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行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物流信息化,使网络应用人才供不应求。由此可见,计算机人才应该是相当紧俏,但是大批高中生却在考入大学后不愿意选择计算机专业,据大批学生反馈所知,主要原因是在校期间所学的东西与社会所需要的东西不能很好地衔接上,导致毕业后难以觅得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工作,形成一种尴尬的处境。那么作为一个高中计算机教师,我们应该认真考虑这样的现状,在日常教学中提高教学实训性和针对性,立足学有所长、学以致用,这样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建立计算机学科的合理课程体系

建立计算机学科的合理课程体系应该从专业素质和技能模块等两个方面来入手。“素质化”注重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终身发展潜力。“技能模块化”培养中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学习模块。每个模块设置由“素质课程”、“项目实践课程”和“就业培训课程”三部分组成,它是培养学生成才的必要基石。

教师还可以实施项目教学法,学生通过完成一些实际的项目从而逐步掌握课程知识,能够在实践中进行学习,提高自学和自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通过实践课程,不仅能提高学习兴趣,而且能够了解实际的工作流程和工作内容,从而提高学习水平,它是培养学生成才的必要手段。然后在课程内容的选择方面,教师要从实际需要出发,把需要的知识讲透,让学生切实掌握。此外,教师在备课时要及时掌握本课程行业最新技术的发展情况,体现技术的先进性、前瞻性和延续性,要以就业为导向,将学生将来就业可能遇到的问题纳入教学中,提高教学和实训的针对性和适应性。

三、如何培养学生对计算机学科的兴趣

学习兴趣产生于学习需要。每一门课程的开设都有其专业特点和必要性,学生的学习兴趣从一定程度上说与学生对该课程的认识水平有关。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帮助学生认识这门课程的重要性,为什么要学习这门课?学习这一门课究竟对我们有哪些帮助或是有益之处?与我们将来走向社会、就业存在何种必然的联系?要让学生认识学习这门课程的社会意义,把自己的学习和祖国的发展联系在一起,使学生产生责任心和紧迫感,让学生明白学习这门课程的重要性。

近些年来,信息技术飞速发展,21世纪被喻为信息的世纪。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国家的繁荣昌盛,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信息技术的发展。而计算机作为最为基本最为普遍的信息处理工具,它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我们应当从目前的社会形势、社会需求、就业形势、就业需要等方面着眼,向学生介绍相关的信息,使他们对学好计算机课程的需要性和紧迫性上升到一定的认识水平,在思想上重视计算机课,让他们抛弃只是为了混个及格而来上计算机课、来学计算机的思想。

从一定意义上说,提高学生对计算机课程的认识,有助于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四、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第6篇:高中计算机总结范文

关键词:职业高中;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现状;创新

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职业高中属于其中一个很重要的部分,也可以为社会提供具有高技术的专业人才。在网络大发展的环境下,职业高中网络技术教学也要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在教学中从方式和手段等很多方面作出改变,促进教学在思路与方法等多方面的创新,并且通过教学课程的优化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信息化时代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注重培养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为学生的发展和社会人才的需求作出贡献。

一、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在职业高中的教学现状

(一)学生基础

职业高中的学生基础不比普通高中的学生,他们的基础比较薄弱,学习能力也比普通高中的学生要差一些,因此,也给教师的教学过程增加了难度。职业高中的学生大多数缺乏主动学习与探索的能力,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也都很片面,在学习上没有计划和目标。此外,职业高中的学生学习基础不强,素质能力偏弱,要想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也是十分有难度的,这也是导致很多教学过程中问题出现的主要的不可忽视的因素。

(二)教学理念

由于学校环境的关系,在职业高中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中,部分教师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理念已经与时代脱节,使用的教学方法还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不再适应现今时展的需要。也有很多教师一直秉承着教师是课堂主体的理念,在授课的过程中还是主要的讲解相关理念,实际应用与操作只是起着辅助的功能。从上述提到的职业高中教学理念的现状来看,计算机网络技术变成了十分普通的理论课程,很难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实际应用型人才,有时候在教学中教师的理念也很容易引发学生们的叛逆情绪,使学生们的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很大影,使职业高中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的水平一直以来都没有得到提高。

二、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在职业高中的创新

(一)深化创新教学理念,增强学生素质

现如今,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速度突飞猛进,在计算机网络快速发展的前提下,职业高中的教学方法也应该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摆脱旧有的顽固理念,形成一种新的符合信息化社会与时代要求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理念可以帮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以学生为主的课堂模式更有利于激发学生们的兴趣,加强学生们对教学的新认识,并提高学生们的综合素质。

职业高中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采取选修课与必修课相结合的新型模式,使学生们在学习中不仅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理论知识,也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实践应用,提高学生们的自主创新意识。必修课的设置主要是学生必修掌握的基础知识与实际内容,加强课堂互动,吸引学生兴趣是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部分;选修课的设置主要是以培养学生们的信息素养为主,例如网络维护、程序设计等课程,这些课程的设置可以满足学生们的兴趣爱好,增强同学们课堂上的积极性,让学生们更好地投入到课堂中来。必修课与选修课的设置激发了同学们的兴趣,让学生在课堂上的创新思维被激活,实践能力与参与能力也就不断加强。此外,学校在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中也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采取新型的多方面的综合评价考核体系,从多个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地检验学生们的能力。

(二)调整教学方案,创新教学课程体系

计算机网络技术并不是一门具体的学科,这个学科和其他学科相比而言更加抽象,因此,就需要学生们具有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本学科要想取得显著的教学成效,就需要教师调整教学方案,创新教学课程体系,课堂教学环节的设置就需要教师更加花费心思,设计出是职业高中教师和学生们都满意的教学课堂。教师在课堂过程中可以采取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学方案,比如:教师在讲解完理论知识以后,就可以设计出与理论相对应的实际内容,加强学生们的动手与操作能力。学生们在机房操作老师布置的任务,既可以对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巩固,也可以锻炼动手操作的能力,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中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应用,学生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计算机网络,了解到计算机中真正的功能,也可以增强学习积极性。

(三)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践应用能力

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课程的设置就是为了让学生们掌握真正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这也就是“学以致用”的能力。这门课程需要帮助学生们把课堂中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在现实需要中,并且能够真正的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这也是设置这门课程的重要目标。因此,在职业高中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中,对教学模式的改进与创新就是一个十分有效的方法,学校需要加强实践教学,让学生们通过实践总结获得的经验与教训,并在不断地学习中提高自身的实践应用能力,使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能够充分的融合在一起。

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践应用能力,不仅可以改变职业高中现有的教学状况,也能够为社会提供真正的实际应用型人才,满足社会对网络计算机科技人才的需求。实践与理论相结合,也是课堂教学作出的最新改变,也是适应新课改的新型教学战略,使教学越来越适应时代的发展,紧跟时代的步伐。

三、总结

伴随着计算机技术日益迅速的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也变得更加重要。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属于职业高中中基础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追求社会发展脚步,全面深化教学改革是必须采取的手段,同时还需要加强创新型教学模式的推进。对此,需要教学工作者在创新教学形式时立足于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的发展现状,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形成新的教学理念,采取更加丰富的教学手段,以此促进学生们的信息素养与综合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周明.计算机网络辅助职高生自主学习圆锥曲线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

第7篇:高中计算机总结范文

关键词:计算机;课堂教学;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TP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18-0000-02

1 开设计算机课程的意义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快速进步,计算机在各行各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计算机科学改进了研究工具和研究方法,促进了各门学科的发展。它还是人们的学习工具和生活工具,借助个人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系统和各种终端设备,人们可以学习各种课程,获取各种情报和知识,处理各种生活事务(如订票、购物、存取款等),甚至可以居家办公。越来越多的人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将与计算机发生直接的或间接的联系,普及计算机教育已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高中计算机相关课程的开设将会从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使其能够融入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掌握获取信息与知识的先进手段,为其进一步的发展打下牢固的基础。

2 高中计算机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2.1 信息技术课在教学中地位不高。虽然目前社会、学校、家长等都认为信息技术是未来社会发展的方向,开设这门课程也是势在必行的。自从信息技术课开设以来已有近十年时间,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其地位还是居于高考涉考学科之下。

由于高校的招生制度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还是以高考成绩为主,进入高等院校深造是每一个高中学生的梦想。对于那些计入高考成绩的学科,无论是学生、家长、还是学校在行动上都比较重视,而对于不在高考记分范围内的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则相对轻视,这也是近年来高中信息技术课被逐渐边缘化的原因。

2.2 学时不足,教学内容地区差异性大。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实行)》条文中规定,《信息技术》这门课程在高中教学中的教学课时应为70-140,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部分学校开设有《信息技术》,部分偏远地区学校则没开设,在开设《信息技术》的学校中,学时安排也达不足70课时。如果每周开设一课时,除去寒暑假、节假日及停课复习迎接期中、期末考试,一年最多上30课时的《信息技术》课程。由于课时安排的严重不足,教师在制定及执行教学计划时便很困难,随意性也较大,因此就造成了教学内容差异性大,理论实践不能得到合理安排。

2.3 教学软、硬件设施不足。信息技术在中学中的边缘化地位便决定了其师资力量水平,由于高中受人员编制、教学经费等诸多因素的约束,整体来说,高中教师资源紧缺。而信息技术教师的课时少,工资低,往往吸引不到高素质的计算机人才,因此,高中信息技术教师素质偏低是一普遍现象。且学校机房少,软件落后等都是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所面临的软肋。

3 提出几点改善措施

针对上述高中信息技术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和不足,简单提出以下几点措施,以期望对今后的信息技术教育有所帮助:

3.1 改变观念,提高认识。近年来,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力主实行教育改革,推行现代化的教育模式。如果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就得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教师及学校领导等应该树立现代的教育理念,把计算机当作一种学习工具,而不是学习对象,利用计算机可以为学生搜集更多的学习素材。其次,应该将《信息技术》这门课程列入正式的考试科目内,并制定相应的考核标准与制度,以激发教师与学生对这门学科的热情。

3.2 对信息技术教学内容进行改革。(1)树立正确的教学方向。在高中的计算机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具体实际情况,制定教学计划。《信息技术》是一门灵活性、实用性较强的课程。高中教学应该侧重于基础,一方面要对学生进行计算机基础的普及,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为将来学习专业的计算机知识夯实基础,另一方面,应该注重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计算机是一个辅助工具,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工具,在中学教学中应该看重计算机的“工具”作用,高中计算机课程可以说是将来学习、工作的基础教育。最后,应该让学生接触最新的电子设备,特别是那些没用过的,这些新的电子产品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潜能。(2)改变学时不足的方法。首先应该对教学内容进行系统规划,高中计算机课程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它不仅是对初中阶段的延伸,而且也是大学阶段的前期准备,要注重各学习阶段的连接。在基础教育阶段,应该材,这样有助于统一安排进度,也能将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的区域差异性降到最小化。比如说,在小学阶段开设计算机基础课程,对计算机入门知识进行简单的讲解,这期间主要以练习如何打字、如何绘图为主,到了初中阶段则可以教授字、表的简单处理。高中阶段的教育则以普及基础计算机知识为侧重点。长此以往,便能实现“小学初中高中”的系统化教学。

3.3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首先,应该普及偏远及贫困地区中学的基层设置,这些地区的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必须借助政府部门、社会等多方面力量来筹集资金,为学校添设更多的计算机。比如说,我国政府已经开始执行对边远地区的补助措施,并确定了明确的补助原则与审批制度,专项资金最大限度的援助偏远地区的贫困学校,为学校增添设备与维修费用。最后,还应该鼓动社会力量为中学计算机教育作出贡献。

3.4 教学方法多样化,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与自学能力。单一的教学方法,在短时间内可能会取得理想的效果,但是长期以往,学生便会慢慢的对学习失去兴趣。因此,在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该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采取多样生动的教学方法,比如说,在上课之初,老师可以提出几个问题,然后给同学预留自学或讨论时间,通过自学或讨论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这样有助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最后,老师在对重点内容、关键点进行演示。

3.5 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不管是传统的教学模式,还是创新的教学方法,老师在教学中的地位是无法改变的,老师素质的高低,决定了教学水平。因此,在信息时代,对信息技术教师的要求也更高,信息技术老师不仅要具有一般教师所应该有的基本素质,而且要具备新时代新型教师应具有的所有素质。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比较年轻的学科,同时也是一门充满活力的学科,从有这门学科之初到现在,其经历了其他学科所不具有的发展速度。因此,信息技术的教师也应该定期、不定期的充电,来提升自身的水平与素质,只有这样才能跟得上时代的步伐。政府应该制定相应的鼓励政策,吸引计算机专业知识扎实的高水平人员到学校中来,学校也可以组织高中在职计算机老师定期参加培训,鼓励计算机老师主动钻研。

4 总结

由于信息技术课程自身所具有的特殊性与规律性,导致了其在教学中存在一定问题。本文针对信息技术教学中面临的问题,相应的提出了一些解决措施,以期望对今后的教学有所帮助。我们应该结合学生的求知心理,开拓更多的教学方法,教育者应该跳出传统的办学理念与思想,努力寻求新的路子。在今后的教学中,可能会面临更多的困难与挑战,因此教学者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以学生为立足点,传道授业解惑。

参考文献:

第8篇:高中计算机总结范文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教学问题;对策

一、当前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总体目标和任务

根据我国《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要求,高中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主要以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修养为教学总体目标。其主要任务是:一是使学生对信息技术能够有一个充分的认识,理解信息技术的含义和特征,知道如何利用和运用信息技术,判断信息技术的发展方向。二是让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计算机工具软件,养成信息技术学习能力,适应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变化。三是培养学生利用和运用计算机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信息技术学习的效果性和针对性。四是加强学生之间关于信息技术的交流和合作。

二、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由于信息技术课在普通高中教学中的地位不高,教师存在职业倦怠现象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也开始逐渐重要起来,掌握信息技术已成为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和必然。但是,由于我国的高考制度没有根本的变化,高校招生的原则没有根本的改变,受传统教育思想和教学模式的困扰,使得学生和学校不得不围着“高考指挥棒”转,因此从思想和行动上对信息技术课不重视,使得信息技术的地位明显不高。

(二)难以平衡信息技术课程中的理论和技术问题,无法真正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

高中的信息技术课程一般在平时上课的教室里授课,一些教师给学生大谈特谈理论,目的是为了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可学生却无法认真领会,计算机信息理论教学并不理想,学生对理论课也不感兴趣。另一方面教师的教学管理过松,导致很大一部分学生将信息技术课当成了消遣课,上课玩游戏、聊天、看电影等,没有达到学习信息技术的真正意义和价值。

(三)评价机制不完善,以考定教情况严重

当前阶段对高中信息技术课中学生的评价仍是以学习成果为评价对象。例如,学生在单元学习结束时完成的作业、演示文稿等,都是采取单一评价的方式,不能较好地反映学生在信息技术课程中的表现和成绩,也不会更好地调动起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此外,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也是往往考什么,就教什么,以考定教的情况十分严重。

(四)信息技术课教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由于信息技术课在普通高中课程中所处的地位,目前部分高中的信息技术教师整体水平和素质都相对偏低,主要因素就是学校不愿意去招一些计算机水平较高的专业人才,使得信息技术教师队伍构成显得比较混杂,多数教师也是由于工作岗位需求从其它专业转行到信息技术教学工作中,没有进行过专业系统的学习,没有受过专业的培训,造成了基础性知识和基本技术方面的缺失。

(五)教学内容参差不齐

由于教学课时的大幅减少,使得高中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内容十分难以把握,选择适合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内容也成为一个很大的障碍,加之各个学校硬件条件的限制,使得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参差不齐,差异较高。如何根据学生和学校的实际情况,选择既适合学校的软硬件条件,又适应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要求,确定好高中信息课程具体应该传授什么内容,是非常值得深入思考的。

三、改进和完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对策

(一)提高信息技术课程在高中教育阶段的地位,增强学校和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认识

信息技术课是高中教育阶段一门集知识性和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工具课程,它是学生继续参加高等教育和毕业从事工作的一项基本技能,具备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学校一定要切实从素质教育的角度出发,认真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工作。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舆论工具,提高全校师生和家长对信息技术课的认识,提高学生自我学习的主动性。教育主管部门要确保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经费投入,做到经费到位、课时到位、教师到位。通过这些手段,逐步提高信息技术课程在普通高中的教学地位,真正使计算机成为一个基础性和实用性的工具。

(二)注重学生信息素养和能力的培养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学到真正的信息技术和技能,更需要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能力。学生只有具备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才可以在未来的社会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三)不断完善评价机制

要想进一步提高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率,就需要不断完善评价机制,单元学习内容不同,评价的侧重点也应该有所不同。另外,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方式也需要改革,不仅需要教师的评价,还需要同学之间的互评,使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实现反思,进而实现自我评价,接受同学、教师的评价。学习成果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学习目标、学习内容等。

四、结束语

高中信息技术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也是一门新兴学科,没有现成的教学范例可供借鉴,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还需要不断地积累和总结经验,寻求规律。因此,信息技术课教师要不断与时俱进,创新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方式,不断探索新形势下的信息技术课教学模式,担负起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建设的光荣使命。

参考文献:

[1] 刘峰.浅谈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反思[J].计算机教学信息化,2011(5)

[2] 倪同浩.谈高中计算机课的教学[J].信息与教学探索,2008(11)

[3] 战培焱.浅谈高中计算机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现代阅读,2011(8)

第9篇:高中计算机总结范文

要想实现计算机教学的最好最佳效果,必须设计好每一次计算机的课堂内容。这些内容势必会引起学生的兴趣,这时,可以建议学生利用计算机运用他们所学到的知识去网上查询资料,这也是了解高中计算机技术的最发展的趋势,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同时也达到了本次课的教学目标。

2、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较,计算机辅助学生和老师的学习和教学过程中最显著的特点是有利于个别化教学

在现时代强大的网络资源的支持下,学生可共享到的教学资源会很多很多,在自主学习内容上的选择、学习进度的控制上,学生们将有更多的教学资源,在学生学习的内容上、学习的进度上,学生可以有很大的主动性和自主性,由过去的被动学习在某个角度来说在很大的程度上变成了学生们自主学习。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根据本次课堂的内容的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资源和教学条件,老师可以充分的利用计算机的优势特点,将教学内容进行分层设计:首先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点、由老师填充或补充没有讲到的内容、最后帮助学生解决难点和重点问题,并让学生进行一系列的操作题,并由老师制作成操作课件,易于学生学习。计算机的课件学习不仅仅应用于上课时的演示,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课上或者课下的时候都可以学习,掌握快的,理解能力高的学生在自行操作练习计算机习题时,也可以在之前所做的课件中选择跟自己适合的习题,而基础差的同学则可以挑选一些基础的并且简单的课题进行反复的训练和学习并记住习题的知识点,直到掌握。由此这样就形成了以学员为中心的新概念局面的教学环境,从而有效地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果。由于学习的方式,学习的条件和环境不同,从而教学的对象有不同程度上的差异。

3、笔者以多年的计算机教学经验要求学生要充分利用自己在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去处理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从而暴露出一个实际的问题,计算机教学要与日常生活中的部分问题及其他的课程教学相结合起来,计算机不仅要让学生们掌握基本的计算机的基础知识,还要去引导学生提高学生应用计算机的能力

因此,我建议我的学生和其他老师要让学生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紧密的结合起来,通过自己在计算机课堂中所学到的课程知识去解决自己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例如,在学校时学生老师需要的某种课件,可以让学生试着去进行一系列的操作,并制作出简易的幻灯片图像,可以让学生认为自己喜欢的流行元素和图片做成他们认为比较理想的层面图画,老师并在加以指导让学生真正的能够对计算机的制作过程有个体验式的学习和认识,让学生得到丰富多彩的乐趣和知识。从而利用这些让学生对学习计算机的热情空前的提高,更激发了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喜爱和兴趣。计算机的课程教学就是通过这些学生制作过程中的例证,学科之间的互相弥补整合,引导学生对信息网络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从这里产生兴趣,认识到计算机技术是每个学生进入大学、进入社会的、进入现代化信息社会必须要掌握的工具。

4、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