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数理平台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组织生态学;研究主线;主要内容;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656(2006)05―0111―07
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组织理论领域产生了四个新的理论,即Williamson(1975)提出的市场和层级理论、Meyer和Rowan(1977)提出的组织制度理论、Hannan和Freeman(1977)提出的组织种群生态理论(Population ecology of organizations)、Pfeffer和Salancik(1978)提出的资源依赖理论。组织生态学(Organizational ecology)是在组织种群生态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它借鉴生物学、生态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知识,结合新制度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等学科的理论来研究组织个体的发展以及组织之间、组织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经过20多年的发展,组织生态学已成为了组织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
完整的组织生态学理论体系包括组织个体生态学、组织种群生态学、组织群落生态学和组织生态系统生态学等不同的层次。当前的研究重点集中在组织种群生态学。
一、组织生态学的研究主线
组织生态学研究始终遵循5条主线。第一条研究主线是利用Lotka-Volterra模型的变量来检验组织种群之间的竞
争。Nielsen和Hannan(1977)、Carroll(1981)利用该模型分析了教育组织种群的膨胀和收缩。Britain和Wholey(1988)研究了半导体制造商亚种群之间的互动关系。Pherson(1983)利用LV模型中的均衡思想,分析了志愿者协会之间的生态位重叠和竞争问题,Pherson和Lovin(1988)用5个国家的数据验证了这一研究结论。
第二条研究主线是分析组织年龄的生态学意义。新制度理论早就提出了“新组织不适宜生存”(Liability of newness)的推断(Stinchcombe,1965),但只有组织生态学对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的实证研究。Carroll和Delacroix(1982)发现,阿根廷和伊朗的报业组织在19世纪和20世纪都存在新组织不适宜生存的现象。Carroll(1983)在分析零售商店、药品制造商、酒吧等56个种群的数据时也发现了这一现象。Freeman、Carroll和Hannan(1983)探讨了年龄效应的形成与组织规模对组织死亡率的影响之间的关系,以及组织规模与组织年龄之间的关联。对报业公司种群、半导体制造商种群和工会组织种群的研究表明,规模的调整不会降低组织年龄对死亡率的影响。
第三条研究主线是研究环境扰动对组织设立率和死亡率的影响。Carroll和Delacroix(1983)发现,在政治混乱和革命时期,报业组织的设立率和死亡率上升。对芬兰报纸印刷组织(1771―1963)(Amburgey,1988)、美国报业组织(1880―1915)(Wes,1987)的研究均验证了这一研究结论。在这一点上,组织生态理论和资源机动理论(Resource-mobilization theory)的观点相一致。在政治动乱时期,新的利益集团会设立报纸来宣传其政治观点,扩大其政治影响。因此,此时报纸业的设立率比平均死亡率要高。
另一种类型的环境扰动是技术变革。很多学者研究了微机业、平板玻璃业、水泥业(Anderson,1988)、电话业(Barnett,1988)、半导体制造业(Freeman和Hannan,1987)等行业技术变革对组织设立率和死亡率的影响。环境扰动的方式还有很多。Hannan和Freeman(1988)研究了法律变化对劳动力工会地位的影响。Barnett和Carroll(1987)研究了政府规制的改变对电话业的影响。Hannan和Freeman在对劳动力工会组织的设立率和死亡率研究中,估计了移民、工资、失业率、GNP、商业失败率和资本投资等变量的影响。大多数研究分析了环境条件、时间趋势和时期效应、年龄、种群内部或种群之间的竞争行为等多个因素。
第四条研究主线是探讨通才组织(具有多样化条件下的广适应力)与专才组织(具有有限环境条件下的高成长率)之间生存策略的差异。组织社会学的一个重要观点是,环境变化通常对通才组织有利。但组织生态学的研究表明,环境变化并不总是对通才组织有利。组织形式的适应性取决于环境的稳定性和变化的频率,即“纹路”(Grain)。在环境稳定的情况下,变化快的“细纹”(Fine grain)组织和变化慢的“粗纹”组织(Coarse grain)均应采用专才战略。反之,则采取通用战略较为有利(Freeman和Hannan,1987)。对半导体产业的研究证实了这一结论(Hannan和Freeman,1989)。
第五条研究主线是研究种群内部竞争与种群之间的竞争对组织设立率和死亡率的影响。Hannan和Freeman(1989)以新制度理论和种群动态理论为基础,开发出了密度依赖(Density independent)模型。该模型假定种群密度对组织动态的影响反映了两个对立的过程:合法性(Legitimation)和竞争性。当密度较低时,新的组织形式缺乏合法性。新组织数量的增长强化了新组织形式的合法性,提高了其制度基础和政治权力,使特定组织形式的知识得以传播,从而增强了其存活的机率。当密度较低时,合法性随着密度的增长而增长。组织设立率与组织种群密度之间存在非单调的倒U型关系:密度的初始提高会提高组织的设立率,但密度的进一步增大会抑制组织设立率。组织死亡率与组织种群密度之间呈现U型关系:密度的初始提高会降低组织的死亡率,但密度的进一步增大会提高组织死亡率。
在这一研究基础上,研究者将密度依赖模型推广应用到了具体的组织种群。Hannan和Freeman(1989)研究了美国半导体制造业1945―1980年的退出问题。Barnett和Carroll(1987)研究了爱荷华州电话公司1900―1917年间的设立率和死亡率。Mitchell(1987)研究了医用诊断影像业的进入问题。Tucker等(1988)研究了多伦多1970―1982年间社会志愿服务组织的设立问题。Delacroix等(1989)研究了加利福尼亚葡萄酒业1940―1985年间的退出问题。
二、组织生态学的主要理论观点
(一)组织设立理论
组织生态学将组织设立理解为生态化过程和制度化过程两个基本的方面,并认为这两个过程具有不同的空间效应。
1.组织设立的生态化过程。生态化过程主要分析组织种群密度、组织生态位与组织设立率之间的相互关系。组织生态位与组织设立之间的关系是:(1)组织生态位重叠密度(Overlap density)与组织设立率负相关,非重叠密度(Nonoverlap density)与组织设立率正相关。重叠密度是指在特定的资源集合体中,一个组织的生态位与组织种群中其他组织的生态位相互交错的程度。非重叠密度是组织种群中未交替密度的集合。组织生态位重叠密度和非重叠密度直接影响着组织设立的可能性和成功率。在拥挤的组织生态位内设立组织比在宽松的组织生态位内设立组织具有更小的成功率,因为高的组织生态位重叠密度意味着对资源的竞争更加激烈。(2)组织种群中非重叠强度与组织设立率正相关。非重叠强度指组织种群潜在竞争者成员中组织生态位不重叠的数量与组织生态位重叠数量的比率。组织生态位的非重叠强度低(差异程度低)意味着组织之间使用更多的共同资源,因而竞争程度高。高的非重叠强度(高的组织生态位差异)会降低竞争的潜势,增强合作的可能性,因而有利于促进组织的设立。
2.组织设立的制度化过程。制度化过程强调合法性、社会支持等因素对组织设立成功率的影响。(1)关系密度(Relational density)与组织设立率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关系密度是指组织种群成员之间正式关系的数量和组织种群环境中关键制度的数量(Baum和Oliver,1992)。关键制度指种群环境中的政府者和社区组织。由于制度关系能够提供社会支持、合法性和资源,使组织进入的条件更具吸引力,因此,在种群成长的初始阶段,随着关系密度的提高,组织的设立率也会提高。但关系密度越高,组织设立者之间为争夺有限的制度性资源的竞争就越激烈,这又会抑制组织设立率。(2)制度行动者的规制对组织设立具有直接的影响。政府是重要的制度选手(Institutional players),它可通过开辟新的组织生态位和修改制度内容等措施来支持新的组织形式。Russo和Michael(1995)应用交易成本理论分析了美国联邦政府和州政府通过稳定的电力销售安排来促进私营电力公司的设立。结果表明,对商品和服务的价格设定进行正式的定义将导致组织设立率的提高;事先详细设定的固定价格合同将导致高的组织设立率;合同的标准化将有助于提高组织的设立率。因为这些规制均能降低组织的交易成本,有利于稳定组织之间的交换关系。此外,行业协会的存在能极大地提高组织的设立率。它表明集体行动是增强组织合法性的可行途径,合法性可通过集体游说而得以保护(Aldrich和Fiol,1994)。
3.组织设立的空间过程。地理空间之间的合法性和竞争性对组织设立、死亡和变化的影响是组织生态学理论研究的新领域。(1)空间竞争。空间市场定价理论假定,组织越临近,竞争越激烈(Schmalensee,1978)。公司进入一个地区时,总是力图选择一个距离现有竞争者最远的区位(Prescott和Visscher,1977)。随着越来越多的公司的进入,远离现有竞争者的区位选择越来越困难,最终将导致新进入者无利可图。在给定的范围内,公司之间的最大距离与公司数量负相关。在组织密度较高的情况下,特定区域的组织进入率与其邻近地区的组织数量负相关。(2)空间传染。由于网络中个体之间的联系和相同社会角色的存在,创新容易在组织之间传播(Palmer,1993)。组织设立总是伴随着掌握现存组织形式知识的个体与缺乏这些知识的个体之间的接触扩散(Contact transmission)。接触扩散受社会网络的调整,当空间距离增加时,其密度降低(Pherson,1991)。组织设立遵循空间传染模型,即与现存组织的距离越远,空间传染对组织设立的影响越小(Hedstrom,2000)。在组织种群密度较低的条件下,特定区域的组织进入率与其邻近地区的组织数量正相关。(3)空间密度依赖。空间密度依赖模型试图说明,影响组织设立和组织死亡的竞争性过程和合法化过程具有不同的空间意义和空间边界,其中合法性的空间范围比竞争性的空间范围要大。这是因为,合法性建立在现存组织关于建立、运营和交易的信息交换基础之上,不易受运输成本、法律和技术壁垒等因素的限制。而组织之间的竞争性则随着空间距离的增大、运输成本的提高而逐渐削弱,且能通过法律和技术的隔离而得以消除(如贸易壁垒和标准的不兼容)。所以,临近空间互动模型认为,竞争效应主要发生在本地,合法性效应的范围更广(Hannan,1995)。
(二)组织成长理论
基于组织生态的经典组织成长理论是吉布莱特定律(Gibrat's law)。Gibrat(1931)认为,一个企业的规模在每个时期预期的增长值与该企业当前的规模成比例。在同一行业中的企业,无论其规模大小,在相同的时期内,其成长的概率是相同的,即企业的成长率是独立于其规模的变量。吉布莱特定律的两个基本推论是:(1)企业的成长是个随机过程,即影响企业成长有诸多因素,难以对其进行准确预测;(2)不同规模的企业,其成长率并不因为各自的规模不同而有所差异。
但吉布莱特定律忽视了组织的出生和死亡,对组织自身因素和行业环境因素也缺乏考虑。为了完善吉布莱特定律,Evans(1987)以1876至1982年美国制造业为例,研究了企业成长、企业规模、企业生存年龄之间的关系。其基本结论是:(1)企业的生存能力随着规模的扩大而提高;已存活下来的企业成长率随着其规模的扩大而下降。(2)对于任何一个企业,随着其生存年限的增加,其成长率会有所降低,但生存能力却随之提高。Dunne(1988)等对单厂企业(Single-plant firm)和多厂企业(Multi-plant firm)的研究证实,单厂企业的成长率随着其规模扩大和年龄的增长而下降。而对多厂企业,其净成长率与其规模和年龄同步增长。McCloughan(1995)的研究表明,随着规模的扩大和年龄的增长,公司组织成长的可变性降低,且组织成长率是自相关的,这意味着如果公司在某年内高速成长,则其在次年高速成长的可能性更大。总的行业进入率和退出率之间呈正相关关系。Sutton(1997)对组织成长进行的实证研究也证明,公司成长率随着规模的扩大和年龄的增长而降低。
在组织种群的动态背景下,组织生态位对组织成长策略的选择具有直接的影响。根据MacArthur(1962)提出的R-K选择理论,组织成长的策略可分为R策略和K策略。其中,R成长策略是一种变态繁殖策略,它指有利于增大内禀增长率(Per capital rate of increase)的选择,表现为具有较高的繁殖能力,通过产生大量变态的后代适应不稳定的环境。当组织的生态环境不稳定时,组织种群通过生产多种局部性质不同的个体占据组织群落空间的不同生态位,以保证组织种群实现动态平衡和增长。K成长策略是一种饱和策略,它指有利于增加竞争能力的选择,表现为能更有效地利用资源,提高组织种群在稳定环境下的环境容量,以达到更高的饱和密度。当组织生态环境比较稳定时,组织个体通过改善组织内部要素的效率来提高核心竞争力,以保证组织个体能从单项资源中获取足够的成长支持。
(三)组织死亡理论
组织生态学将个体组织的死亡视为组织种群的自发调节的结果。当组织数量低于最小能生存种群水平时,现存的组织都将死亡。个体组织的死亡是组织种群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和进化机制。
1.组织自疏(self-thinning)。种内竞争的确是影响组织死亡的重要因素,但并不是所有的竞争都导致死亡。Hannan和Freeman建立的规模性本地化竞争模型认为,种群中大规模的组织会对中等规模的组织产生威胁,但不会威胁小规模的组织;中等规模的组织在与大规模的组织竞争的同时,还容易受到小规模组织的攻击。大规模组织出现的同时,中等规模的组织会衰落,而小规模组织则蓬勃发展。种内组织专业化程度的差异也是影响种内竞争的主要因素,Carroll建立的资源分割模型说明,大型通用性组织市场竞争的集中会提高它们死亡的比率,但会为小型专业性组织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以美国报社为样本的研究发现,随着竞争范围的集中,大型通用性组织的死亡比率提升,而小型专业化组织的死亡比率下降。
密度效应是制约组织死亡的关键因素。最后产量恒值法则(Law of constant final yield)表明,不管初始组织密度如何,在一定范围内,当条件相同时,特定组织种群的最后产量差不多总是一样的。在密度很低的情况下产量随着组织种群密度的增加而提高,当密度超过一定程度之后,最终产量不再随着组织种群密度而变化。在高密度情况下,个体组织之间对资源的竞争激烈,在有限的资源中,个体的成长率降低,规模变小。这表明在组织种群中存在明显的自疏现象。即如果组织种群密度进一步提高且组织个体继续成长,对资源的竞争不仅影响到个体生长发育的速度,而且影响到个体组织的存活率。企业并购就是企业种群通过个体企业的死亡来提高企业种群存活能力的自疏行为。
2.ALLEE效应。不同的组织有不同的种群规模适合度,规模低于最低适合度的组织种群不仅不会给个体组织创造宽松的发展空间,最终还会导致该组织种群的灭绝,即ALLEE效应。ALLEE效应表明,在客观上存在一个最小能生存种群水平,单个组织或小组织种群难以应对环境的随机不确定性和波动性。此外,小组织种群常常面临建群者效应(Founder effects),如果建群者数量很少,或某个大组织种群由于自然因素等原因而数量锐减,即经历了所谓瓶颈效应(Bottleneck effects)的打击,则近亲(Inbreeding)的机率将大大上升,加上遗传变异的作用会导致组织种群遗传多样性的匮乏,最终将关系到该种群的生死存亡。
3.程序性组织死亡(Programmed organizational death,POD)。组织生态学认为,死亡是种群生命周期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组织种群来说,组织个体正常的成长和组织数量稳态的维持是依赖于种群内个体组织设立和死亡之间的动态平衡来实现的。因此,从组织种群的水平上看,组织死亡具有某种程度的主动性和意识性,这样的组织死亡可称为程序性组织死亡。当生存条件不利时,一部分组织以不影响其他组织生存的方式而死亡,一方面减少对有限资源的争夺;另一方面,死亡组织自身分解的产物为周围组织进一步提供了部分营养来源,从而为其余个体创造相对“充裕”的生存环境来维持本组织种群的生存。POD的存在使在一定的选择压力下,组织种群的个体数量与生存环境之间可以达到相对的平衡,最具生命力的组织个体能够存活下来,能够形成对应于不同环境的最佳组织数量,从而在自然选择中具有优势,具有更大程度上的适应性,有可能形成较具竞争力的组织种群。
三、组织生态学的发展方向
组织生态学理论研究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上个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的初始阶段。在这一阶段,研究主要集中在组织进入、组织退出、组织存活率、组织设立和组织死亡率等方面。此时,组织变革未被纳入到组织生态学的研究领域。Carroll(1987)认为,适应性变革(Adaptive change)很罕见,并受到严格的约束。绝大多数组织变革是组织选择和组织替代(Replacement)过程的结果,而不是组织内部转化和适应的过程。因此,该阶段组织生态学研究的理论基础是生态理论,而不是依赖资源依赖理论和战略管理理论等适应理论。
第二阶段是上个世纪90年代初到90年代中期的组织进化阶段。该阶段重点研究社会环境如何影响组织的创建和死亡以及组织形式的变化。在该阶段,组织变革被纳入到组织生态学的研究领域,并提出了组织进化的概念。研究内容开始从选择性转向既定模型,比如从确定风险选择转移到新组织生存不利性模型,从选择的群体依赖转移到密度依赖模型。在第二阶段,适应与选择之间的关系被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组织生态学与交易费用理论、资源依赖理论进一步融合。
第三阶段是起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末的组织演化动力学阶段。该阶段主要研究影响组织种群演化的各种因素。演化经济理论、战略管理理论、制度理论、技术和创新管理理论等都被极大程度地吸纳到组织生态学研究中。如Lovas和Ghohal(2000)以生态学的演化观念观察了组织的战略变动,他们发现组织的人力资源及社会资本在战略演化过程中具有自然选择的力量,会引导战略的演化方向。Dobrev(2002)研究了1885―1981年美国汽车工业的演化,探讨了组织生态位与组织演化之间的关系。Agarwal(2002)整合了科技管理及演化经济学理论来探讨组织年龄、组织规模、种群密度等时间相关变量对组织死亡的影响。
目前,组织生态学研究呈现出两个主要的发展方向:一是研究新型组织的生态学问题,如网络组织生态学和虚拟组织生态学等;二是将组织生态学原理应用到其他学科的研究之中,形成一个新的分析视角和研究框架。如组织制度生态学、职业发展生态学和组织战略生态学等。
(一)网络组织生态学
介于市场与科层组织之间的网络组织的快速成长会带来大量的补充资产、协调问题、合法性短缺等问题,会引起中介组织的兴起和死亡,这为组织生态学研究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当前,网络组织生态学需要重点研究以下问题:(1)基于生物链原理的网络组织生成机理研究;(2)网络组织之间特有的“合争关系”(Co-opetition)对组织竞争性和合法性以及组织成长性的影响;(3)网络组织边界的开放性对组织设立、组织适应和组织演化的影响。
(二)组织制度生态学
新制度理论已成了组织生态学研究的重要理论基础。决定组织设立、成长和死亡的合法性、影响组织结构趋同现象的制度性同形(Institutional isomorphism)等概念就直接来自新制度理论。反过来,组织生态学对制度理论的影响也日渐显现,这些影响表现在以下方面:(1)利用组织选择理论来研究组织形式的配置对现存制度安排的破坏和对组织――制度共同进化(Co-evolution)的影响;(2)利用生态位重叠理论和共生(Symbiosis)理论来研究组织之间对制度资源的竞争,以明确制度环境与制度安排的生态学基础;(3)利用种群演化理论来研究制度演进的规律,以建立基于自然选择过程的制度演化研究框架;(4)以家庭选择(Family selection)、亲属选择(Kin selection)和群体选择(Group selection)为基础,研究进化利他主义(Revolutionary altruism)和本土利他主义(Vernacular altruism)的制度基础;(5)利用生物多样性原理来研究组织制度的分化和组织多样性的形成机理。
(三)职业发展生态学
组织生态学研究与职业研究之间的融合日益加强。Abbott(1990)认为,职业内部的竞争和职业之间的差异在职业发展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组织生态学的分析已证明,基于密度依赖的合法性和竞争性会影响职业的优势。当前,职业发展研究对组织生态学理论的借鉴体现在如下方面:(1)利用组织生态位原理来研究雇员职业选择的策略,分析组织生态位重叠、生态位分离、生态位压缩对雇员职业发展的影响;(2)分析雇员密度、组织密度对雇员工资水平和工资结构的影响,建立密度依赖的工资决定模型;(3)利用种群动态原理来研究组织设立、组织成长和组织死亡对雇员迁移率的影响;(4)利用竞争性-合法性范式来研究职业演化和职业衰退;(5)利用种群结构理论来研究劳动力市场中性别分布和年龄分布的不均衡性。
(四)组织战略生态学
组织生态学对企业战略研究也能产生影响。Freeman和Boeker(1984)研究了种群动态的战略含义,并认为基于组织种群的实证研究能提高战略研究的水平。Carroll(1984)强调,报纸印刷业、酿酒业、音乐唱片业和书籍出版业等组织应采取专一化战略。Aldrich和Auster(1986)说明了年龄依赖死亡率和规模依赖死亡率的战略含义。但基于组织生态学的战略观与主流的战略理论存在较大的差异。主流的战略理论强调个体组织对竞争与环境的适应,它要求组织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和变革能力。而组织生态学的观点与此相反,它强调对环境的适应过程发生在种群和产业层次,而不是在组织个体层次。组织战略生态学是一种社会化的组织理论,它认为进化动态会对具有结构惰性(Structural inertia)的组织产生有利的影响。结构惰性能提高组织的生存能力,而组织变革会破坏结构惰性,并降低组织绩效。因此,组织战略生态学对战略的解释与高绩效的组织结构惰性相关。当前,组织战略理论对组织生态学理论的借鉴表现在如下方面:(1)借鉴组织生态位定位模型来分析公司战略经营领域的确定,建立基于种群水平的战略选择理论;(2)将组织种群的空间特征、数量特征和遗传特征融入行业环境分析之中,拓展Potter提出的“五种力量”分析框架;(3)将组织种群的年龄结构类型(即稳定型、增长型和衰退型)与组织战略的发展态势设计结合起来,建立基于组织种群寿命周期的组织战略演化框架;(4)将组织生态位宽度模型与组织战略类型设计结合起来,分析通用化战略和专一化战略设计的种群生态学基础。
参考文献:
[1]Freeman & Hannan,1989,“Commentary and Debate”,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5:425-440
[2]Amburgey,Terry L,Rao,Hayagreeva,1996,“Organizational ecology:Past,present,and future directions”,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39:1265-1287
[3]Baum,Joel A C,Mezias,Stephen J,1992,“Localized competition and organizational failure in the Manhattan hotel indus-try,1898-1990”,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37:580-605
[4]Joel A C Baum,Paul Ingram,1998,“Survival-enhancing learning in the Manhattan Hotel Industry, 1898-1980”,Management Science,7:?996-1017
[5]Haveman,Heather A,1993,“Ghosts of managers past:Managerial succession and organizational mortality”,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4:864-882
[6]Baum,Joel A C;Oliver,Christine,1996,“Toward an institutional ecology of organizational founding”,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5:1378-1427
主要业务由计划—任务的模式驱动,即根据业务需求、申请与管理分析,制定资产需求、检定、配送、现校等业务计划。平台功能框图见图2。省级计量中心生产调度平台包括计量中心生产运行管理、生产运行调度监控、计量体系管理、产品质量监督、技术服务、系统支撑、生产质量分析和系统辅助功能等功能模块,与SG186营销业务应用系统相对独立设计,以接口方式实现数据共享、交互。国网计量运行管控系统直接从省级计量中心生产调度平台中抽取数据,从而实现对公司所有计量业务和数据的全面管控。
2生产调度平台的架构
为了保证网络的高可用性,江西省电力公司计量中心的局域网网络采用冗余的交换设备、冗余的线路连接等措施,不仅可以保证单个设备、单条链路出现故障不会影响整个网络的正常运行,还能够实现网络流量中的动态负载均衡。计量中心应用的服务器部署在计量中心相对独立的网络环境中,同公司办公网络逻辑隔离,保证计量业务应用的安全,避免网络攻击或者网络滥用等行为对计量业务应用的影响。图3所示为平台硬件架构。数据库服务器采用两台Linux小型机,运行ora-cleRAC实现对计量业务数据的并行处理和故障切换;应用服务器采用4台Linux小型机组成应用服务器集群统一为全省的计量业务应用提供服务,应用服务器通过weblogicproxy实现负载均衡来进行WEB请求分配,所有客户端向应用服务器提交的服务请求通过负载均衡动态流量分配保证应用的可靠和性能;存储系统采用SAN架构,生产数据库存储设备集中存储全省的计量业务数据。
3生产调度平台建设中的关键问题
3.1与各系统的数据接口
平台数据集成框图见图4。生产调度平台通过统一的接口规范和接口技术,与营销业务应用、稽查监控、用电信息采集、国网计量体系运行管控等管理与应用平台实现信息交互,需与自动化检定系统、人工检定台控制系统、智能化仓储系统、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国网计量体系运行管控系统、资产识别系统、物流配送系统等系统进行无缝集成,并与营销业务应用系统对接,完成系统之间的数据交互及共享,实现计量设备的全寿命周期管理;还需与ERP系统、供应商MIS系统等业务应用系统进行对接。平台采用WebService、SOCKET、中间库、文件等方式对接,根据信息特性不同,采用不同的技术方式来实现系统之间的信息交互。生产调度系统与立体库系统的接口方式采用WebService+中间库相结合的方式。接口数据信息量不大直接采用WebService;如果交互数据信息量较大,则将大量数据更新至中间库,然后采用WebService通知智能立体库系统。生产调度系统通过接口与自动化/人工检定系统交互的信息可以分为两大类:实时高频率重复监控数据和实时一次性业务数据。针对接口数据特点,采用以下接口方式:实时高频率重复监控数据:采用实时数据库,自动化/人工检定系统按照监控数据刷新频率要求调用实时数据库接口更新监控数据。在对接口进行具体设计时,要能够满足如下设计要求:1)业务数据完整性要求:发送方须确保成功发送了所有要发送的数据,接收方必须确保成功接收了所有的业务数据;收发双方必须按照协议要求确保对数据同步标志进行了完整的复位/置位操作;收发双方必须确保一次通讯的完整性,传输失败时能够进行回滚处理,并记录回滚操作的日志。2)接口正确性要求:收发双方要保证所使用的接口协议的一致性,确保使用的是同一接口协议的相同版本;收发双方要按照接口协议对“传递的报文/数据”的约束要求,对所传递的报文的结构进行正确性进行校验。3)接口扩展性要求:要能够对不同的接口协议进行统一的管理;要对接口协议进行版本管理,协议双方可以互查对方授权的接口协议内容。
3.2多屏拼接展示
关键词:数据中心;系统独立;信息共享;统一数据平台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7)03-10289-02
1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以及现代管理的需要,越来越多的公司、企业与单位大量使用各种管理信息系统(MIS-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以提高工作效率。如学校里人事部门使用《人事管理系统》,财务部门使用《财务管理系统》,教务部门使用《教务管理系统》等等,这些系统由于属于不同部门使用,而且不同软件公司开发的同一类型产品性能和质量也不尽相同,所以就导致这些系统可能由不同公司来提供,系统之间相互独立,不能互联互通,内部的数据结构定义也不相同,给用户造成很大麻烦。比如说一位教师他的职称发生了变化,那他的工资也要相应的发生变化。当职称发生变化时,首先反映在人事系统,而财务系统与人事系统不互通,所以无法及时调整其相应的工资。像这种情况很多,因为学校是一个整体,所有部门之间要协调运作,而他们的信息又只能在各自内部流通,这就必然发生矛盾,导致工作效率低下,管理任务繁杂。因此如何有效的使这些系统之间实现信息共享,互联互通,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2 数据中心的重要作用
(1)整合资源,减少学校在运行环境、维护人员等方面的重复投资。
对共享数据实行统一管理,例如将数据中心管理分为系统管理、网络管理、安全管理、数据库管理、客户服务等,这样可以大大提高管理效率,降低人员成本。由于人员分组保证了每个组的成员在所管理的领域中有充足的时间进行研究,因此更有利于提高管理水平。
(2)运行平台整合,实施有效的安全防护与管理。
当共享数据实行统一管理时,只有数据中心的数据对外开放,各个应用系统数据保持独立且仅限内部使用,而数据中心配有专门安全管理人员,使得数据安全性更有保障。
(3)数据沟通、数据存储的有效管理。
数据存放的合理性以及如何保证数据的安全对系统来说是最重要。各应用系统是整个单位大系统的一部分,许多数据都需要提供给各应用系统进行共享。如何设计数据库的结构使各应用系统能够方便、有效的对数据进行管理和共享,这也是数据中心工作的一部分内容。做好数据的存储与备份,并且提供异地的备份,这是数据安全的最有效和最可靠的保证。
3 常见的解决思路及存在的问题
对于如何解决各系统之间实现信息共享,互联互通,每个人都有不同想法去实现,下面列举几种常见解决思路及存在的问题,如:
(1)将整个单位、公司、企业的所有系统交由一家软件公司承包开发。
从表面上看,同一家公司开发整个系统,数据结构和信息标准能很好的统一,实现数据共享,信息互联互通,这应该是解决该问题的最好办法,但在实际应用中却很难行通。各软件开发公司的主打产品不同,因此不能保证每一个应用子系统都能做到最好。一方面,由一家软件公司承包开发的开发成本太高,导致用户购买费用也相应过高,因为整个系统都要重新设计、重新开发,而且很难做好后期维护工作;另一方面,各个应用系统在市场都已有相对成熟的产品,价格也相对便宜。比如金碟公司的财务管理系统,铂金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等知名品牌。
(2)各系统预留数据接口
看似预留数据接口是个很不错的解决思路,但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许多问题。第一,预留的接口很难满足用户的需求,比如:不用用户要求不同接口、同一用户不同时期需求也会发生变化、数据库类型存在多样性等。软件公司很难为每个用户去开发不同的数据接口。第二,不同软件公司开发的子系统所定义的数据结构、信息标准不同,预留数据接口兼容性较差。第三,软件需要不断维护更新,接口也会发生变化,已预留的接口间很难再统一。
4 设计思想
为了有效解决目前存在的不同系统之间如何实现信息共享,互联互通,在广泛调查用户需求的基础上,提出建立数据中心,设计统一数据平台的设计思想。
首先,按信息标准设计数据中心,可以使用MS SQL SERVER数据库,如数据量非常大、安全系数要求很高,建议使用ORACLE数据库。各系统中数据均分为私有数据(只在本部门内部使用)和共享数据(与其他系统数据存在关联)。其次,设计抽取转换工具首先将各系统中的数据通过抽取共享数据转换成统一标准数据格式导入数据中心。再次,数据中心系统(数据统一管理平台)管理员对整个数据中心进行权限分配及数据管理。最后,由各系统根据所赋予不同权限从标准的数据中心提出所需数据,不同的需要可以使用同步更新或异步更新来实现,以及在数据中心做相应扩展开发。统一数据中心实现原理及模块功能示意图如下:
各模块功能、性能要求:第一,数据转换、抽取及更新系统:主要功能是实现抽取公用数据转换为统一数据格式并导入数据中心,性能要求能够分级设定权限管理、数据库接口丰富,能实现对不同数据库表内相关字段读取,要求数据处理灵活、安全、扩展性能好、更新设置灵活等。
第二,数据中心系统(统一数据管理平台):主要功能是实现对数据中心的信息管理、权限分配、保障数据安全等.性能要求有友好的管理界面,管理员设定自由权限进行数据管理,不同用户可以根据分配权限操作数据,使得数据安全可靠。第三,公用信息使用及开发平台:主要功能是实现从数据中心提出相关数据,或在此基础上开发新的应用系统.性能要求数据传输速度快、信息标准统一。
5 结束语
本文主要是对解决目前应用系统中存在不同系统之间如何实现信息共享,互联互通,提出建立数据中心,设计统一数据平台的设计思想,希望通过这个设计思想来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
参考文献:
[1]戚丽,吴海燕,冯珂. 校园数据中心建设问题探讨[J]. 全国高校信息化研究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2003,10:135-139.
[2]沈锡臣,陈怀楚. 高校信息化建设标准规范[J].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43(4):P529-531.
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是统计学习的核心目标之一。学生统计观念的形成是在收集、整理、分析数据过程中建立的。因此,本内容学习应注重结合实际问题,使学生在数据处理的过程中,探索如何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有效地描述数据,并分析、表示数据的特征。
学情分析
学生在小学接触了条形图及折线图的基础上,又在前段学习中认识、制作了扇形统计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常用的统计图,有折线统计图、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知道三种统计图各自的特点;能根据不同情况和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表示数据。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思考和讨论,感受三种统计图的特点;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特征,获得如何选用统计图的经验;通过观察、比较、推理等活动,发现三种统计图的特点,学会选用合适的统计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乐于接触社会环境中的数学信息;积极参与对数学问题的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并注重与理解他人的见解,能从交流中获益;认识图形是描述现实世界的重要手段,认识到数学是解决实际问题和交流的工具;了解数学对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人类理性精神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对数据处理的过程,体会统计对决策的作用;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可以有效、清楚地处理数据。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发现三种统计图的特点;如何根据不同情况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教学过程
1.问题导入
某皮装专柜2009年各月份销售情况如下表:
要直观地表示出各季度销售量的差异情况,用哪种统计图最合适?
要直观地表示出各季度的销售量占全年销售量的百分比,用哪种统计图最合适?
要直观地表示出2009年各季度销售量的变化趋势,用哪种统计图最合适?
2.自主学习
(1)分类探究
请学生分组利用平台提供的统计图表工具,针对每个问题分别制作三种统计图,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出每个问题用哪种统计图表达最合适。
整合点分析:此阶段在常规环境下的教学需要学生亲自动手绘制三种统计图,然后再进行对比分析,但学生之前已经学过了制作三种统计图的方法,教学中如果再让学生去制作统计图会占用很多时间。这里可以利用教学平台中的统计图表功能为学生提供快速制作、编辑统计图的工具,将节省的时间用在重点讨论三种统计图的不同特点上。
(2)汇报交流
各小组展示制作、选择的统计图并说明制作理由(如图1、图2、图3)。
整合点分析:学生在汇报时一般需要边操作边表达,以帮助老师和其他同学理解。因此教学中需要一个方便地对统计图进行参数设置、动态演示统计过程和结果的工具。教学平台中的每种统计图有相应的属性可以设置,汇报的学生可以借助此功能实现动态调节、讲解,以增强表达的效果。
(3)小结归纳(略)
3.实践验证
①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表示一天24小时中气温变化的情况。
②在计算机上,为了让使用者清楚、直观地看出磁盘“已用空间”与“可用空间”占“整个磁盘空间”的百分比,最适合使用哪种统计图?
③为了清楚地知道你的各科成绩的高低,最适合使用统计图是什么?
整合点分析:数学知识来源于现实生活,学习的目标是要让其最终还原到生活中去,在还原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体会知识的生活价值。利用信息技术可以为学生营造这样的知识还原、应用环境。上面三个题目的设计都是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师可以调用平台中“素材”模块中的相关图形、插入本地素材或者利用统计工具生成帮助学生理解的相关素材。
4.练习
请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绿荫小学的植树情况(如图4):
整合点分析:教学时使用的课件一般要集成按照教学设计思路预设的各种多媒体素材,同时在实际课堂教学时还要根据生成性原则灵活进行调整、更新,这就需要使用的平台软件要有很强的集成性和灵活的编辑功能。利用平台的集成功能,教师可以灵活、方便地选择调用“素材”模块中的相关动画,插入本地多媒体素材,生成帮助学生理解的相关资源。
5.总结概括(略)
一、数字化管理平台实现了学校各项工作的科学分块
数字化管理平台(如图1所示)几乎囊括了学校方方面面的工作,每一位教师只要一打开它,就可以通过工作区域清楚地看到自己什么时间应该干什么、什么事情应该怎么做。它不仅方便领导、教师交流工作、学习研讨,还便于学生、家长随时查询相关信息,与学校及时沟通和交流,为学校数字化管理奠定了基础。
图1
由于学校的数字化管理平台涵盖了师生、学校的所有信息,在建立之初,就把将来使用、管理的权力进行捆绑式划分,并细化到处室、人员,以模块的形式细化、分类,对不同的使用对象设置了相应的权限,明确了各模块内应该开展的各项工作及相应的职责和权力。所有人既能根据需要享受自由使用资源的权力,同时能够明白自己所承担工作的具体内容、要求、标准、负责人(部门)等,确保了学校的各项工作职有所司、责有所负。
1.教学与质量管理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核心工作之一,其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教学与质量问题由于涉及的科目、标准较多,故此学校对教学质量的管理一般是按照分条成块的办法安排的:目标的确立与达成(度)、效果达成(度)、学生学习水平与动态变化、学生自我发展指标评价、学生间动态互评几个模块。每一位领导和教师可以随时对学生进行质量检测(跟踪)、分析、评价、诊断,为师生提供下一步查漏补缺、提高发展的依据。
2.团队建设与管理
数字化管理平台通常将师生这两个群体划分为若干团队:校干队伍(领导班子)、名师、骨干教师、青年教师、教辅人员等;学校(年级)学生会、共青团校(年级)支部、社团等。之后,再建立教师个人成长手册和学生成长档案袋,详细记录教师接受培训情况、各项工作动态评价情况和学生学籍、学业变化情况等内容。这些个人基础数据和附加信息为学校不同层次的团队建设与管理提供了翔实的参考数据。
3.处室(部门)工作与管理
数字化管理平台对学校的德育、教务、科研、总务、电教、实验、图书(电子)、档案(电子)、食堂、安保、艺体等方面的具体工作与管理做了详细的划分,并明确了开展各项工作的具体目标、要求、措施、办法等。校级领导对每一项工作的相关负责处室领导、处室领导对相关承办人员,就通过这个平台形成了层层负责、督办、考核的机制。教师在这种体系下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学校的整体工作水平会在数字化环境下得到有效提高。
4.师生集体资源管理
数字化管理平台所包含的内容涵盖了学校、教师、学生三个层面的信息:学校规划(近远期)、大型活动(项目)、取得的重大成绩(成果、荣誉)等;教师的电子备课、课件、课例、试题、各种素材等;学生的各种活动表现、成长与发展过程中取得的各级各类成果、个性(特长)发展等。这些资料为学校领导、教师、学生下载和使用系列化资源提供了强大的支持,也为学校与师生的发展、传承积累了可资借鉴的宝贵资源。
二、数字化管理平台为教育教学提供支持
1.数字化管理平台中收录师生的海量动态信息,为领导有的放矢地帮助师生解决问题提供便捷
例如:一天清晨,某教师到校长室向校长反映班里一名让他棘手的学生的表现,这名学生因英语成绩长期比较落后,求教同学和教师也找不到有效的提高办法,致使其在纪律上经常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最后提出退学。虽然教师和班内同学做了不少工作,但效果甚微。校长看到教师的无奈,决定亲自找这名学生交谈。校长立即点击进入数字化管理平台,找到该学生所在的班级,输入学生名字,查看该学生历次考试的成绩和英语教师做的对应分析、平时的作业完成情况等,然后又找出该学生的家庭背景资料,很快就确定了与该学生的谈话切入点……
2.数字化管理平台为学校各部门安排工作、处理事务提供便捷
例如:某教师除担任学科教学外,同时担任教导主任,他除了可以像其他教师一样利用平台中的各种资源外,还可以行使教导主任的权力—排列课表、通知、安排教务(考务)、对学生(班级)进行各种数据分析和评价、考核等。
3.数字化管理平台为教师进行学习、开展工作提供便捷
例如:某教师任教语文学科,他可以通过平台建立自己的资料库、工作室,可以随时关注自己所教的每一名学生的各种变化轨迹,根据需要在平台上向学生、同事、领导个人工作信息,参加学校内部培训、研讨,进行网络学习、交流互动等。
4.数字化管理平台为家长全面关注孩子的成长、发展提供便捷
例如:管理平台不但从学生入学的第一天起就全方位地录入了他们的个人信息,还建立了个人成长档案。这个档案动态地记录着学生学习(成绩)、身体健康状况、爱好、特长等成长与发展方面的信息,方便家长全面地了解自己孩子的各种信息,及时与孩子、教师进行网络交流。
三、结束语
数字化管理平台为推进数字校园建设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科学的数据模块划分,能较好地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管理思想,并为师生的学习、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帮助,提升了学校各项管理工作的整体水平。
收稿时间:2013-01-20
关键词:大数据 电网生产实时数据 供用电可靠性 风险评估与预警
中图分类号:TM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6)11-0067-02
国网公司在电网运行的管理上是省、地、县调控分级管理所辖电网,省(市)公司难以完全掌握所属地市及县公司电网真实运行情况,电压等级越低电网运行数据的真实性越难以辨识。而如果要全盘掌控电网运行真实情况,及时发现电网存在的问题,实现管理精准发力,则需要融合营销、调度、生产专业的基础业务与实时数据,基于这些真实的运行数据来开展生产业务管控分析。同时,随着相关业务应用系统的不断建设及完善,配电网自动化、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反映电网运行水平的数据平均每天以百万级乃至千万级的增速增长,传统技术已难以解决电网运检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鉴于当前的信息系统及传统的信息技术已难以满足电网生产运检管理要求,我们研究与建设了电网生产大数据平台,融合营销、调度、生产部门的业务数据及实时数据,实现实时数据海量存储,并为生产管理(运检管理)的掌控真实的故障跳闸、重过载、低电压、过电压、三相不平衡等全景信息与各种基于电网运行数据的专业分析提供数据及算法支撑。利用电网生产大数据平台,针对电网生产运检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实现了对各种电网异常情况进行监测、管控、分析的省市县一体化电网生产实时管控系统,并通过电网生产大数据平台提供的各种数据及算法服务,采用云存储、分布式计算、数据挖掘等技术,开展故障跳闸管控、停运管控、负载管控、低电压管控、三相不平衡管控、配网风险评估与预警、配网可靠性效益分析等功能研究与实现,为电网运维检修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1 电网生产大数据平台的实现
应用云存储、大数据、分布式计算等技术,集成营销、调度、生产等部门的业务数据与实时数据,构建电网生产大数据平台,实现了元数据建模、数据清洗、数据抽取、数据挖掘、数据分析、数据展现、数据服务等功能,为生产大数据应用提供了数据支撑平台。
1.1 电网生产大数据平台的总体技术路线
首先,采取云存储、HDFS分布式文件存储技术、Hbase、Hive数据库技术,构架大数据分布式存储系统,结合关系型数据库、实时数据库、列式数据库等建立混合式存储系统,并实现离线计算、实时计算、分布式计算功能。其次,基于Kafaka、Spark、Hadoop MapReduce、Quartz、Oozie、Flume、Sqoop、JDBC、Phoenix、Alchemy Database的控件,采用JAVA开发技术,研究与开发大数据技术支撑平台工具,具备元数据建模、数据抽取(ETL)、数据治理、数据挖掘、数据展示、数据服务、数据搜索等功能,使其不仅能访问底层的混合式存储系统,而且能通过数据抽取、数据治理功能,从不同的系统抽取数据并进行数据清洗、补偿与治理;而且能进行针对混合式存储系统中的数据进行计算、加工、挖掘分析与数据展现,并提供数据访问服务。采用大数据技术支撑平台工具的多元数据采集功能,将分散在营销管理系统、用电采集系统、生产管理系统(PMS)、能量管理系统(EMS)、调度运行管理系统(OMS)、配网自动化系统(DMS)等基础业务数据及电网实时数据,抽取到混合式存储系统中,并根据电网生产应用所需要的数据要求,按变电站-配电线路-配电变压器-用户电网拓扑架构进行融合组织,形成营配调融合的电网生产大数据库。深入研究电网检修管理中所需的数据要求,通过大数据技术支撑平台的数据加工、分析、挖掘功能,对电网生产大数据库的数据进行加工计算、专业计算、挖掘分析,利用大数据技术支撑平台工具的数据服务,灵活各种数据服务,用于支撑电网的运行检修管理。
1.2 电网生产大数据平台的平台总体架构
电网生产大数据平台的总体架构如图1所示。
电网生产大数据技术支撑平台工具采用JAVA开发,可以满足Windows、Linux两种操作系统。融合JDBC及Phoenix数据访问技术,使其能异构访问关系型数据库如Oracle与国产达梦数据库,也能访问基于HDFS的Hbase、Hive数据库。电网生产大数据技术支撑平台不仅实现了底层的分布式计算、任务调度、规则校验、数据交换、数据挖掘、智能搜索核心计算运行引擎,而且在功能上实现了元数据管理、数据治理、ETL、数据挖掘、数据分析、数据展现、数据服务等大数据平台功能。
1.3 电网生产大数据平台的平台技术架构
电网生产大数据平台的总体技术架构如图2所示。
(1)数据存储层。平台采用混合存储系统,使用基于HDFS的Hbase、Hive数据库存储海量实时采集的数据;使用关系型数据库存储营销、调度、生产系统的结构化数据。(2)数据访问层。数据访问层主要包括统一SQL访问构件与文件访问构件。(3)计算层。采用Spark技术用于Redis数据库的实时数据计算,采用Hadoop MapReduce技术用于HBase、Hive数据库的非实时性计算,采用Quartz技术实现计算任务的调度,采用Oozie技术,实现MapReduce计算过程的编排及调度。(4)应用层。实现了元数据建模、异构数据采集、数据挖掘、数据治理、数理分析与数据挖掘、数据分析与展现等功能。(5)服务层。利用开源的ESB产品进行二次封装,使其能满足电网生产大数据平台的数据对外服务及访问外部服务的功能,主要包括:协议转换、消息转换、消息路由、服务编排、服务注册、服务查找、服务监控等功能。
2 电网生产大数据平台的应用
利用大数据技术支撑平台工具的多元数据采集功能,形成融合营、配、调的电网生产大数据库。如图3所示。
如上图,电网生产大数据平台主要集成了生产管理系统、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营销管理系统、能量管理系统、调度管理系统、配电自动化系统、故障指示器主站系统、智能开关主站系统的实时数据,数据采集频率为每日或每5分钟。
国网江西公司的电网生产大数据平台已集成了自2013年以来的数据,形成的营配调融合的电网生产大数据库当前约10T的数据。结合电网生产运检管理中的亟待解决的问题,深入分析现有的数据资源,江西公司实现了基于电网生产实时数据的,对电网故障跳闸、重过载、低电压等各种电网异常情况进行监测、管控、分析的省市县一体化电网生产实时管控系统。
3 结语
国网江西公司的电网生产大数据平台集成了覆盖电网生产营、配、调的生产实时数据,同时基于电网生产大数据平台的生产实时管控系统已在江西省电力公司本部、12个地市公司、96个县公司得到全面应用,现已运行近2年的时间。系统已实现了全省2864条输电线路、2307台主变、10285条配电线路、138497公变、40629台专变、2641组10kV母线的立体化全面实时管控,使用范围覆盖全省12家地市、97家县公司、897家供电所。电网生产大数据平台在江西公司运行检修管理上的实际应用,国网江西公司配电网总体管控能力明显加强,各项配网指标有了长足进步,配网运行水平和供电服务能力明显提升。
参考文献
[1]宋亚奇,周国亮,朱永利.智能电网大数据处理技术现状与挑战[J].电网技术,2013(4):927-935.
[关键词]生态旅游;理论基础;研究展望
[中图分类号]F06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0461(2010)05-0073-03
综观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不难发现,经济发展活动在不同的理论指导下,会形成不同的发展目标、发展战略和发展对策,自然也会得到不同的发展结果。发展生态旅游在国际上被普遍认为是一种保护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促进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方式,因此受到各国的高度重视,被广泛地加以推广。[1]世界旅游组织(WTO)早在1997年12月就估计,生态旅游占整个旅游业的市场份额已经达到20%。[2]。我国的生态旅游起步晚、增长快,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盲目开发、无序经营现象还非常普遍。高速膨胀的生态旅游市场、不断退化的旅游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现实要求以及复杂而多样化的影响因素等,都迫切需要我们尽快创新对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并逐步形成一套完整的符合中国国情的生态旅游发展的理论体系。
一、生态旅游理论研究中的主要问题
总体来看,我国的生态旅游起步较晚,生态旅游的理论研究相对滞后,目前尚未形成一个大家普遍认可的理论框架,学科概念不清,研究方法、研究手段滞后。理论研究中的主要问题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生态旅游的理论研究增长较快,但总体研究水平不高。我国的生态旅游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自1999年成为国内学者研究的热门课题。从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中所反应的情况来看,自1998年至2008年,以“篇名”含“生态旅游”在全部期刊中进行“精确”查找,共查询到3,248篇文献。11年间增长了12倍多,而同期“篇名”含“旅游”的文献数涨幅仅8倍,可见国内学者对生态旅游研究的重视程度。(如表1所示)虽然我国的生态旅游学术研究开始有了一定规模,但总体上研究水平不高,尚处于起步阶段。特别是对生态旅游的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尚显凌乱,缺乏比较系统性和统一严格的学术规范。有研究表明,国内学者提出的生态旅游概念有近100种,但至今没有令大多数人信服的统一的定义。[3] 我国对生态旅游概念的诸多不同提法,反映了不同学者从不同学科角度对生态旅游的理解。这一方面能够说明生态旅游内涵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同时也反应了理论界在生态旅游概念认识上的模糊性。
表1.1998年~2008年我国生态旅游研究文献总量表
第二,生态旅游的理论基础尚比较零散,整体性质的多学科交叉研究不足。生态旅游研究具有很强的学科边缘性和交叉性特征。虽然不少人文、自然等学科,如生态学、地理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文化学等都开始涉猎生态旅游领域的研究,但这些研究大都从本学科的相关理论出发,主要是针对生态旅游的某个社会实践问题进行探讨,其系统性不够,更没有形成一个大家普遍认可的理论体系。也有不少理论研究成果落后于实际需要,常常缺乏可操作性。生态旅游学的研究一方面迫切需要更多的相关学科的新理论和新方法的引进;另一方面也十分需要对这些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进行整合,构建独特的、适合中国国情的生态旅游理论体系。
第三,生态旅游的理论研究仍以定性描述为主,缺乏必要的定量分析,实验、实证研究较少,与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实际要求差距很大。以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的“生态旅游”文献研究为例[4],在所统计的1994年~2003年间的737篇文献中,定性描述用的最多,占76%;使用数理统计方法的文献数量次之,占18%;用数学方法构造模型的文献较少,占5%;运用“3S”技术采集数据、分析处理数据的文章数量最少,仅占1%。生态旅游的研究要以生态学等学科为重要基础,同时也具有很强的操作性,生态旅游研究的实验及实证分析也非常重要。国际上对生态旅游的研究已从概念探讨走向案例研究阶段,因为理论来源于实践,只有从大量的实践中去总结、探索,才能丰富其理论。虽然我国的生态旅游案例研究也有了一定规模,增长较快,但这些研究缺乏时空上的连续性与整体性。现有的生态旅游研究往往只局限于单一时间或短时间的抽样分析,缺乏长时间的历史跟踪调查。研究空间地域比较分散,缺乏多区域的比较和检验,整体性把握不够,因此很难对生态旅游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发展趋势给出可信性结论。
二、 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
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理论在生态旅游领域的延伸和应用。与其它产业不同,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旅游更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没有科学的理论指导,生态旅游的实践就将是盲目的、无序的。同时,生态旅游是一项综合性的社会实践活动,生态旅游学是一门集生态学、旅游学、地理学、社会学、管理学、环境科学、经济学、文化学等各种知识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近些年来,一些学者将地理学、环境科学、生态学、系统科学、经济学等学科理论在生态旅游开发中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际应用,为确保生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发挥的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就近些年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学科理论及其主要应用领域进行归纳总结(如表2所示),这些学科理论涉及生态、地理、经济、管理、文化等多个学科范畴,需要按照系统性、整体性要求对其进行必要的理论综合,以形成用于指导生态旅游实践,并具有本学科独立特点的理论基础。
表2.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理论框架
三、生态旅游理论研究趋势
借鉴国际上对生态旅游问题研究的经验,同时考虑到国内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我国在生态旅游研究上需要进一步加强的方面是:
1.生态旅游研究的理论创新
我国已有的生态旅游研究大多是借鉴相关学科理论和研究方法,或根据国际上生态旅游研究的经验对国内具体生态旅游区所作的相关分析,总体上采取的是“拿来主义”策略。这种理论研究及其实践做法在生态旅游发展初期是必要的,但在生态旅游发展一定阶段后,就迫切需要对所研究的内容进行必要的规范和有效的整合。根据对现阶段我国生态旅游研究的情况分析,生态旅游研究的理论创新需要着重解决以下三个问题:一是要严格界定生态旅游的学科对象和范畴,明确生态旅游的基本概念和任务,防止对生态旅游理论的模糊化及泛化;二是要坚持对生态旅游的多视角,多学科交叉研究,加强对生态旅游环境的整体性保护与多功用价值实现的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逐步构建具有整体性质和独特学科特征的生态旅游理论体系;三是要继续借鉴国外生态旅游发达国家的相关研究成果,并针对我国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实际,通过消化吸收,实现生态旅游理论研究的“本土化”,并不断提升我国生态旅游学科的研究水平。
2.推进对生态旅游评估标准及认证制度的研究
到目前,人们对生态旅游还存在许多片面的和模糊的认识。由于缺乏权威的生态旅游概念和有效的政府宏观规制,近些年社会上“伪生态旅游”招摇过市,大行其道。不少地区的生态旅游并不“生态”,从规划、开发、经营到管理,很大一部分沿用大众旅游的模式。因此,从理论上弄清生态旅游的评估标准,并通过认证制度对真正的生态旅游加以保护,使之与大众旅游相区别就显得非常必要。生态旅游的发展需要一定的条件,除了必要的自然资源和社会文化特色以外,更重要的是对各相关主体和要素的要求。[5] 生态旅游绝不是简单意义的以享受自然为目的的自然旅游,更不是传统意义的规模化的大众旅游。生态旅游具有同这些旅游形式截然不同的特定的尺度和产业发展模式,在目标市场选择、产品开发、社区参与、景区管理、环境保护和投资赢利方式上都应该有着不同的特点。
国际上,生态旅游标准的发展呈现多样化的特征。认证项目在数量上急剧增加,相关认证体系和生态标签多达上百个。[6] 认证所涵盖的范围从相对简单的旅游住宿的认证拓展到旅游行业的所有领域。这些标准的形成和推广对促进生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在生态旅游的认证制度研究上才刚刚起步,有关生态旅游认证的组织、标准的形成、规范管理、与国际标准的协调、区域差异的处理等问题尚待深入研究。
3.提升生态旅游的实证研究水准
实证性研究方法是通过对研究对象大量的观察、实验和调查,获取客观材料,从个别到一般,归纳出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发展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坚持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的“双轮驱动”是搞好生态旅游研究的基本方向。在我国当前生态旅游的实证研究中,大多是对国内外生态旅游环境保护与开发实例的一般性介绍和经验总结,其研究水准亟待提高。借鉴国外研究经验,我国在生态旅游实证研究上需要加强的领域是:对有突出价值的典型的生态旅游区进行有针对性的,长期的实证分析;与国内外同类别生态旅游项目进行比较分析研究,通过各因素的细微比较,找出真正的差距;以生态旅游环境的整体保护与综合利用为目标的区域范畴的生态旅游综合实证研究等等。
4.积极改进生态旅游的研究手段与研究方法
生态旅游研究成为当前热门研究领域之一,但尚未形成自己独特的研究方法体系,缺乏深入研究的技术支撑。[7] 目前,将传统的生态学科研究方法与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相结合,进行生态旅游区调查,对发掘的信息资料进行多学科的综合研究,积极开展各国生态旅游及相关领域的交流与比较研究,已成为生态旅游研究的大趋势。我国的生态旅游研究要改变单纯的文献分析、定性描述及简单化的实例分析的研究方法,注意应用计算机技术、3S技术(特别是RS和GIS)等现代技术手段,并积极借鉴国际上在生态环境保护及资源利用上的新成果,同时注意将景观分析法、模式与模型分析、数理统计分析、理化分析方法、生态实验方法等定量研究方法应用到有关研究领域,以提升生态旅游的研究水平。
[参考文献]
[1]邵琪伟.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生态旅游――在全国生态旅游现场会
上的讲话[N].中国旅游报,2006-09-01(01).
[2]钟林生,赵士洞,向宝惠.生态旅游规划原理与方法[M].北京:化学工
业出版社,2003.
[3]吴楚材,吴章文,郑群明,胡卫华.生态旅游概念的研究[J].旅游学
刊,2007,22(1):67-71.
[4]全 华.生态旅游区建设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5]宋 瑞. 关于建立我国生态旅游认证制度的思考[J].桂林旅游高等
专科学校学报,2004(1):56-61.
[6]杨彦锋,徐红罡.对我国生态旅游标准的理论探讨[J].旅游学刊,
关键词:专利技术;专利交易;技术转让
1 引言
当今世界在知识经济的运作过程中,要使知识能发挥其应有的经济效益,知识的流通显得尤为重要。技术交易市场主要着重在技术交易平台的运作,进而提升技术的附加值效益,增进技术的流通与运用效率,并进一步突破技术的应用范畴与地域限制,大大地拓展技术原先所能体现的经济效益。纵观全球技术交易平台,不外乎是通过信息网络平台、实体技术交易服务中心、专业交易配套服务、国际合作等运作方式,提供技术供需双方进行交易的洽谈空间,甚至结合策略伙伴或自身提供伴随技术交易衍生的周边专业服务。
建立和完善专利展示交易平台,是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需要,是转变政府职能,强化科技支撑的需要,是提高科技对经济发展贡献率的需要,有着十分广泛的社会需求。
2 信息网络平台是技术交易市场发展的有效手段
畅通的技术交易相关信息通道,可减少技术供需双方的交易成本,增进双方对彼此需求与能力的了解。网站是技术交易市场发展的有效手段,此信息网路平台应包括广泛的技术供给来源,技术范畴以跨领域、跨单位形式展现[1]。通常也针对可交易的项目,提供技术应用市场发展、营运计划书等,以增进对技术的潜在需求。
传统的技术交易通常以人员拜访、技术展览、推广说明会或分发可交易技术的信息等作为技术推广方式,但因人员推广影响力有限,故技术交易范围多为相同地区或产业的技术。
另一方面,虽有部分机构将相关信息内容放置于网站中,但缺乏一个整合性的信息平台,致使技术需求者要在茫茫网海中遍寻所有相关的网站,搜索所需信息。花费的搜索成本相当高,无形中也损失了许多技术交易的机会。
3 专利交易平台是企业技术转化的有效途径
资料统计显示,目前我国专利转化率总体上不足10%,出现这种情况,除了专利本身难以转化的原因外,还有转受双方和市场发育的原因。
目前我国专利发明的主体是非职务发明,而职务发明只有不到40%,这给专利产业化带来了障碍。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张勤曾经指出,在一些发达国家,职务发明往往高达90%以上。“许多大公司的研发都是进行了广泛的市场调查后,为下一步技术如何应用做准备。专利并不需要找投资者、下游厂家,转化率很高。而我国却是非职务发明占先,专利技术要自己去找实施方,尽管有专交会这种很好的形式,但具有一定的信息闭塞和局限性,还不能有效对接,增加了转化的难度。”
专利技术交易平台的建设促进了企业与专利权人之间、专利技术项目与金融资本之间的有效对接,实现企业、专利权人和金融机构多方共赢,加速我国专利技术的运用、转移和产业化,推进一批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小企业快速、健康发展。
4 专利交易平台是与国际接轨的快速通道
全球化布局的战略不但体现在一般企业经营上,也体现在技术交易市场平台的运作上。除利用网络无边界的特性,利用实体中心的服务外,无论是设立国际性据点,或是与国际其他机构进行战略流合作,与国际技术交易接轨的相关活动势在必行。中国目前正通过各地方专利交易平台来实现全国专利交易平台的网络化运营[2]。从发展的眼光看,中国专利交易平台势必要与国际接轨,成为全球技术交易网络的一个环节。
纵观国外网上技术交易平台的先进经验,无一不强调的是平台的线上服务功能。但是在中国,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能充分运用好网络平台的各个功能,从而能获取最大的使用价值。很多企业都存在与专利交易相关的各种需求,需要专业服务机构提供个性化的深入服务。也就是促进专利转化率的提高对于企业而言更多的是一个系统工程,而非一个孤立的环节。
5 专利交易平台建设是实现区域间技术交流合作的有效载体
继2006年年底国知局批准首批18家单位为全国专利技术展示交易平台后,国知局又于2008年5月根据《关于实施全国专利技术展示交易平台计划的通知》,按照认定条件和标准,认定包括沈阳在内的14个家单位为全国专利技术展示交易平台计划第二批“国家专利技术展示交易中心”。
正如沈阳专利展示交易平台的创建,有效整合了区域间技术资源,收集并万余条专利供求信息,积极促进了区域间的技术交流合作与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技术市场交易活动得到持续快速发展[3]。2010年我市共计实现技术交易额72.57亿元,成交份数6393份,比2009年同期分别增长10.52%和34.66%,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加速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6 结论
专利技术展示交易平台的建设,是贯彻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对推动专利技术市场的健康快速有序发展,加强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加速我国专利技术的商品化和产业化,提高区域集聚国内外科技资源的能力,提高国家创新能力,促进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产品、产业和企业的形成与发展,推动企业的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换代,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
参考文献
[1]潘雄峰,刘凤朝.专利市场的风险及其防范[J].江苏商论,2005(1).
关键词:数据平台;公用信息;设计实践
作者简介:朱舜翊(1989-),男,浙江嵊州人,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电力系本科生;王静(1962-),女,广西南宁人,广西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副教授。(广西 南宁 530004)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西大学实验教改基金(20100202)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01-0033-02
电网自动化系统已形成了EMS、DMS、电费计量、配电网自动化、电力市场技术支持等,这些系统可能采用不同的计算机平台、数据库技术、通信规约和信息表达界面支持工具,完成各自定义的功能。所有数据由某一数据库管理系统管理的局面,数据可能分散在各个应用对象中,数据访问为客户提供数据访问的透明性,保证系统中各应用对象“即插即用”。
一、数据支撑平台
支撑平台位于操作系统与应用功能之间,实现对所有应用功能的全面、通用服务和支撑,为应用功能的一体化集成提供平台,结构图见图1。
数据架构定义了电网数据采集平台中的数据模型、数据构成、存储原则等,元数据管理描述了关于数据的一组典型特征:现有数据的详细清单;名称和数据项定义;名称和定义的关键字列表;数据清单索引和访问关键字列表;数据生成的操作步骤记录。
二、网络中数据通信
通过设置控件属性及调用控件方法就能够实现点对点的TCP或UDP方式的网络通信。TCP协议即数据传输协议,该协议是要求连接的通信协议,即它在开始数据传输先前,使用者必须先建立连接,提供双向、有序且无重复的数据流服务,以及流量控制、差错检测和纠错等服务,保证数据的可靠传输,避免数据被分散传递,传输的过程较慢而错误较少。
UDP协议也称为用户数据报文协议,该协议不要求连接,和TCP协议相比,它的错误检查比较简单,因此速度比较快;要求速度时,使用此种方式是比较恰当的。
三、网络建模
在数据库结构中,通过定义一些新的物理模型来描述配电馈线、馈线段、电源(输电网部分),使用户能直观方便地建立网络数据库。元件之间的电气连接由元件的端点或它们之间的公共节点来定义,这样便形成所谓的基于结点的网络模型。为建立完整的系统模型,还要对模块交互和构件细节做进一步分析,从尽可能多的角度对复杂系统进行描述。在模型确定后就可以借助相应的支撑软件将模型导出为相关代码,形成编码所需的初步框架。
网络建模软件中能定义电力系统中各类元件,包括:发电机、母线、开关、刀闸、变压器、线路、零注入节点等;部分元件有几种模型可供选择;定义各等级电压,能表示电压的额定值、电压考核基值和功率考核基值等;提供负荷模型,用来描述负荷电压特性等。保证数据输入源的唯一性,提供网络规模定义、修改手段,能容易地修改、扩充网络规模。系统能够以CIM/XML形式将本地区的网络模型传递给其他系统/程序模块使用。
四、信息平台中计算设计实践
应用关键字描述:
struct KEY_ID_STRU{ int record_id;//定位到某张表的某个设备
int column_id;//定位到某个域,即量测类型 }
数据库按字符串存储,如“02600000120030”
实时数据描述:
遥信{ char value;//遥信值,0/1
int status;//状态(质量码),多选菜单显示 }
遥测{ float value; //遥测值
int status; //状态 }
遥脉{ int value; //脉冲值
int status; //状态 }
数据库用两个域存储:值域、状态域,状态域内部域号=值域内部域号+1
Microsoft Visual C++ 6.0 潮流计算:建立节点拓扑;定义图元(图元如发电机、隔离开关、负荷等在潮流计算中可视化功能。)属性;潮流计算并显示结果。
根据电力系统网络推导电力网络数学模型,写出节点导纳矩阵;赋予各节点电压变量(直角坐标系形式)初值后,求解不平衡量;形成雅可比矩阵;求解修正量后,重新修改初值,循环计算;求解的电压变量达到所要求的精度时,再计算各支路功率分布、功率损耗和平衡节点功率。
void CCalculate::Gauss_seidel()
{ int Interative_Num;
double Re1,Im1,Re2,Im2,Re3,Im3,Re4,Im4,xz;
fprintf(fp2," Gauss_Seidel迭代结果:\n\n");
for(Interative_Num=0;Interative_Num
{ for(l=1;l
…… }
for(i=1;i
fprintf(fp2,"\t第%d次迭代PV节点的q值:\t%lf\n",Interative_Num+1,Node[PQ_Num+i].Q); }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