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美术课程教学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园林美术课程 教学改革 面向园林
《园林美术》是风景园林专业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其实践性较强,由于学生没有系统的美术基础,因此普遍觉得难度高,如何从提高学生的美术造型基础学习的兴趣,以提高教学质量,是教师一直探索的课题,根据农林院校的实际特点,围绕如何将教学理念切实地转化为教学行为,以风景园林为方向开展面向园林专业的园林美术课程教学改革和实践。
一、面向园林的园林美术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中国园林教育的任务是大量培养园林设计师,在园林设计、园林美术基础课程教学团队的建设过程中,探索出:园林背景+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的教学新模式,从学生想学什么,怎么样能学好的角度出发解决教师怎么教的问题,进而提高教学质量进行了教学改革和实践。
1.园林美术课程教学内容改革
园林美术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围绕描绘园林景观的教学需要依次展开,包括:园林素描、园林速写、装饰色彩、园林景观手绘等四个主要教学环节。为适应社会需求,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本课程知识模块采取取长补短、技能复杂程度逐渐增加的原则。
“园林素描、速写”以风景园林为主要描绘对象,从简单风景写生开始,由简入繁地过渡到复杂景观园林铅笔素描、速写。此教学环节主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培养学生科学而正确的观察方法;掌握一定的美术基础理论和园林设计基本的造型技法;体现速写线条所形成的点线面的长短虚实、疏密节奏的变化规律;提高对特定场景快速而概括的主观处理能力;培养对景观结构体面转折的理解与设计表现能力。
“装饰色彩”运用装饰色彩基本规律知识,从小画幅的园林装饰色彩练习开始,逐步掌握色彩基本关系的设计表现和对色彩基本技法的深入研究。在这一教学环节,在培养装饰色彩修养的同时,进一步强调设计画面色彩整体关系在“基本装饰层面”上的控制能力的培养,为园林景观设计手绘的教学奠定相应的装饰色彩学方面的理论基础和技法保障。
“园林景观手绘”教学是对前面三个教学环节的总结和整合,以不同场景氛围的园林景观为主要描绘设计对象。采用铅笔、钢笔线条和设计色彩装饰块面相互结合的形式,强调对画面整体性色调的把握。教学环节紧扣园林设计专业课程的需要,不断提高画面基本设计色彩的主观性的概括处理能力,以简洁而快速地强化对美术基础与园林设计专业之间在审美和技法方面内在联系的认识,切实为园林景观设计专业教学提供具有园林专业特色的重要美术基础。
2.园林美术课程教学方法改革
围绕着园林美术设计专业课程的需要,教学改革主要采用了“四步教学法”进行实施,其主要内容基本如下:
(1)示范讲解——范图分析与课堂示范相结合
在各教学环节的课堂讲解中,着重针对具有代表性的范图联系园林手绘甚至园林专业设计的需要,就构图造型、结构透视、空间层次、表现技法等方面进行细致的分析比较,以使学生有一个相对感性而明确的阶段性的学习目标。教学中的范图分析讲解显示了极为显性的启发意义,为学生分析理解和认知优秀作品提供了感性化的参考标准。
(2)技法步骤——技法步骤与教师经验相对应
技法基础是保持学习兴趣和画好一幅画的重要保障,技法步骤知识是课堂理论讲解和作业讲评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课堂内外,在不遗余力地阐述和分析技法步骤理论知识的同时,对于部分环节的讲解,教师要及时结合自身的作画经验对应比较、细致阐述,以切身感受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和理解理论上的技法步骤,积极地影响学生的思维方式,丰富学生认识和理解的途径,为园林美术课程的学习进一步在基本技法上提供了支持和保障。
(3)读画摹写——模仿探索与研读分析相印证
本环节主要由学生作为课内与课外作业进行独立完成,作为教师则针对学生摹写作业给予一定的启发性评语。在示范讲解后,学生已基本掌握了相关的基础理论和正确的观察方法,在此基础上,教师要求学生运用已知的理论知识深入而全面地针对自己选定的范图研读分析,教师强调了对于铅笔、钢笔线条和色彩块面之间组合关系的研读分析与模仿探索,强调了对于园林素描和色彩结合互生的练习与体验。
(4)景观实践——实践写生和学生专业相联系
实践写生是检验或深入认识自身美术基础理论和基本技法的重要方式,是基础美术教学的主要形式。教师在每个教学环节的课堂讲解之后,随即进行相应的实践写生教学。教师要求课堂内外的作业做到同步化,课堂写生和课外摹写之间的比照对应、取长补短,现场感受和摹写经验的对应思考,保障了学生学习效率的事半功倍。
二、园林美术课程的教学效果
风景园林专业的快速发展给园林美术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园林景观设计人才是对风景园林专业教育永远的挑战[1]。几年来的园林美术教学实践总结,在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进度、教学效果等方面,显示了园林美术专业性特色,加强了园林专业美术基础教学与专业设计教学之间的内在联系,优化了园林美术作为园林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形式,和谐了教学过程的教与学的基本关系[2]。园林美术教学满足了园林专业设计课程的需要,尤其为更好地完成设计课程的徒手绘制设计图表现能力奠定了重要的美术基础,为学生毕业后的园林设计事业发展奠定了切合实际需要的工作基础。
基金项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校级教改项目,项目编号:JY1102049
[参考文献]
[1]樊保国等.高校园林专业实践性教学改革的探索与体会[J]中国林业教育,2010,28(6)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前教育;美术
当前许多高职院校设立了学前教育专业,不仅可以为幼儿园和幼教机构培养复合型专业人才,也能够储备幼儿教育专业人才。在学前教育的众多课程中,美术课程占据较重的分量,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美术教学能力,才能更好地向幼儿传授美术知识。为提高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教学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在设置课程目标时需充分考虑幼儿的需求及特点,结合学生自身情况,针对性地进行授课。此外,教师需采用多种举措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美术修养及基础技能,学生只有打下扎实的美术功底、具备良好的传授能力,才能在将来的幼儿教育教学中更好地进行启蒙教育,让幼儿更好地接受艺术的熏陶,感受世界的美好。然而,当前许多高职院校的学前教育并未充分联系实际,而是按照以往的思路在进行教学,不利于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更不利于幼儿教育的发展。基于此,对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教学实践进行研究,具体如下。
1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教学方法不当美术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主要课程之一,然而并非所有学前教育的学生都具备美术基础[1]。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充分考虑所有学生的实际情况,造成具有美术功底的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教师传授的知识,而那些没有美术基础的学生则无法很好地消化美术课程的专业知识点,影响教学效果。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属于理论+技能课程,然而大班制的授课方法无法有效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分类指导授课,一方面不利于美术课程的学习,另一方面造成授课效果较差,甚至会引发学生的厌烦心理,降低学习主动性,形成恶性循环。培养方案不灵活随着社会及经济的发展,现在的幼儿园教学更加多元化,对幼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许多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方案长时间不予更新,培养目标也不能根据日益变化的幼儿教育的实际情况进行设置。现阶段大多数美术教师在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授课时遵循之前的培养方案,重点关注美术技能的传授[2],未充分考虑幼儿的实际需求,无法将美术教学与培养幼儿艺术素养进行融合,导致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无法真正领会幼儿教育中如何对幼儿进行美术方面的启蒙,不利于培养专业的幼儿教师。教材更新缓慢教材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媒介之一[3],当前许多高职院校使用的教材往往是几年前编制的教材,教材更新缓慢,无法满足现在飞速发展的幼儿教育。在学前教育的众多课程中,美术方面的教学往往不受重视,这也是导致教材更新缓慢的原因之一。而实际情况表明,目前越来越多的家长注重从小培养孩子的审美观及艺术素养,无形中提高了对幼师美术方面的要求,教材更新缓慢无疑是提高学生美术教学能力的阻碍之一。学生学习的主观性不足美术课程的学习,兴趣起着主导性的作用,而学前教育专业的许多学生之前并未系统学习过美术课程,即使部分学生有过美术课程学习经历,也仅是高中三年的学习,对美术学科的认识并不深刻。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学生无法理解课堂上教师传授的知识,会逐渐对美术学科的学习产生抵触心理。此外,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学生进入学校后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在学习方面普遍存在懈怠现象,很少有学生能够主动学习,导致无法较好地掌握美术知识与技能。理论与实践联系不足在美术课程中存在较多专业性很强的内容,比如素描、速写等,这些内容一方面学习难度高,容易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知识的消化吸收;另一方面在幼儿教学中实际用处很小,对幼儿教育帮助不大,无法达到学前教育专业开设美术课程的初衷及目的。理论与实践联系不足,导致教学效果较差,教学过程中存在较大的困难,更不利于学生快速地吸收和掌握知识,浪费了教学资源,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教学改进措施
为提高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教学效率及质量,增强教学效果,有必要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制定具体的应对措施。笔者结合教学体会及教学实践,提出如下应对措施。改进教学方法,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在美术课程教学中要充分了解每个学生对美术知识的掌握情况[4],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对其进行分组,将美术功底较好的学生分为一组,美术功底薄弱或无美术功底的学生分为一组,然后分别对他们进行授课指导。增加美术功底较好学生学习难度,提高要求与任务量。同时,建立“传帮带”互助小组,鼓励美术功底较好学生在课余时间从专业课方面帮助其他学生,相互督促、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对于美术功底薄弱甚至无美术功底的学生,从美术基础知识开始传授,为学习美术专业技能打好扎实基础,有利于更好地理解深层次的内容。积极鼓励基础薄弱学生在课余时间加强美术专业知识学习与练习,为将来从事学前教育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结合实际定期更新培养方案培养方案是本学科教学的纲领性文件,直接决定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方向。现在的社会发展迅速,对幼儿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的学生需掌握更加全面的知识。为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美术知识,涉及培养方案中的美术部分,需要充分调研幼儿教学现状,结合幼儿的实际发展需求,有针对性地定期对培养方案进行更新[5],与最前沿的理念及实践相结合,才能更好地培养满足幼儿教育要求的幼儿教师。对美术教材进行定期更新与培养方案一样,美术教材也需要结合幼儿教育的发展进行定期更新。如果教学过程中一直延续使用老版教材,不利于学生吸收新知识与技能,学生不能更好地满足幼师的相关要求与社会需求。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实际情况,不断对教材进行完善与更新。教材丰富完善的过程,不仅有利于教师学习掌握新的知识,也有利于培养出优秀的从事幼儿教育工作者。提高学生学习美术课程的兴趣,增强学习主动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注重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增加课堂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学习环节。在备课与制作课件时,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合理的教学环节与进度,增强课件及学习资料的美感,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课堂关注度。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要有效利用理论知识结合实际生活案例,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达到教学目的。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教学高职院校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确保学生学习期间掌握相应的美术专业技能,毕业后适应学前教育教师所具备的专业技能要求,仅仅依靠理论教学是无法实现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加大对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制订相应的实践教学计划,与知名的幼儿园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定期安排学生到幼儿园进行实践教学,在实践中寻找自己的不足并不断提升自己,力争成为一名优秀的幼师教育工作者。在课堂中加入素质教育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将来从事的幼儿教师工作,不仅仅是为了给幼儿传授绘画技能,更是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所以在今后的美术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的能力,在课堂中加入名人名画欣赏、看画讲故事等环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教学案例实践
课前:充分准备教学资源、设计教学环节根据美术课程的特点,结合培养方案及教学目的,利用一切教学资源,比如图书馆、网络、学科论文等,制作适用于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教学课件,供学生进行相应课程的学习。合理设计两节课为一课时的教学内容,一般提前做好环节计划,如签到、互动答疑、总结、课后作业布置,设计好教学语言和通知任务书。课中:积极组织课堂,争取最大限度调动学生进行线上学习一般情况下,提前五分钟进行课堂签到,确保学生能够按时上课。通过课堂讲解向学生推送本学科最前沿的知识内容,结合美术学科背景及现实案例,可以更加生动形象地向学生传递专业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进而加深对课程的理解,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美术基础课程属于理论与实训相结合的特殊课程,在课上应给予学生充足的学习时间,除了进行必要的理论学习,还需要一定的练习时间。以素描基础课程为例,将教学讲解控制在20分钟左右,个人练习时间为40分钟左右,剩余30分钟进行课堂互动,点评讲解练习作业,便于学生及时改正、提高。课后:合理布置作业,巩固学习内容任何课程的教学都需要课后作业的支撑,以巩固课上学习内容,拓展知识面。一般根据当天课程学习内容合理设计课后作业,美术基础课程作业一般为客观题与主观题相结合的方式呈现,动手练习作业较多,课后作业及时进行讲解,这样不仅做到及时有效的监督,也有利于知识的回顾。
4结语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在今后的学前教育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对美术学科的培养,加强对美术教学的重视度,不断优化创新,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幼儿教学能力,还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提高其实践操作能力,开发其创新思维,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高素质、高水平的幼师教育专业人才,促进幼师教育的良性发展。同时,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也需要在教学中不断提升自己,理论联系实践,提升教学质量,为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刘洋.多元化教学模式在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的应用[J].现代交际,2019(4):195-196.
[2]刘杰.浅谈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教育,2018:201,203.
[3]李淑银.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改革实践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6(11):78-79.
[4]董贝贝.对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的探索[J].艺术科技,2018(6):269.
校外美术 课程 设计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信息的全球化使人类交往更加密切,可持续发展观要求社会成员具有终身发展的愿望和能力。面对全新的社会背景,基础教育如何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善于发现和探究的人,成为各国课程改革的核心命题。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参照各国各地区的课程改革的基础上,适时地提出了在我国中小学开设校外课程。
笔者在自己组织的课外社团活动中进行了一些校外美术课程的开发尝试。美工玩具“葫芦妙生”是为一所种植大量葫芦的学校所设计的。笔者在本校利用自己的课外社团进行了教学实施,教学效果较好。通过此次课程的尝试开发,笔者试着总结了校外美术课程开发的一些要点,以便推广到其它校外课程的开发中去。
一、美工玩具“葫芦妙生”的设计和教学
“葫芦妙生”以原生葫芦为主要材料,加工、分割为环状,每一环都有一定尺寸的缺口,以方便孩子们进一步加工。缺口割下的部分和切割成段的其他葫芦环,可成为辅助部分。孩子们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对葫芦环重组、美化,设计制作成工艺品或具有一定功能性的物品。“重组”可利用强力胶、彩绳等连接、捆绑;“美化”可利用记号笔(线描笔)和丙烯颜料等。此美工玩具有利于开发孩子的形象思维能力、空间认知能力和动手能力,送给孩子一个奇思妙想的头脑和一双灵巧的小手。
这一课的教学设计思路和笔者设计“葫芦妙生”玩具的思路一致。在教给学生技能、能力的同时,也教给学生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一种思维方式。学生在设计、制作的过程中,不断地交流、探索。葫芦的重组需要学生思维发散,不断尝试和交流;装饰时,大家都要考虑到图案的“呼应”问题。学生自始至终在不断地合作和交流之中,如图1所示。
二、变废为宝,利用身边资源
在我们的身边,有很多可以利用的材料来用于校外课程的开发。这些材料不必去专门购置。“葫芦妙生”的设计,仅是因为某校种植了很多葫芦,每年有大量的葫芦闲置。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也越来越讲究,由此也产生了很多“废旧”物品。这些物品可能是相同的包装盒,也可能是我们废弃的其它物品。这些物品,唾手可得,我们都可以拿来利用,作为校外课程资源,开发校外课程。
在笔者的学校,每周有两天的午餐要给学生发放酸牛奶,于是有了大量的酸牛奶纸盒。这些纸盒都是印有同样商标和花纹的硬纸盒,摞在一起非常有规律,具有一种形式美在里面。笔者就在全校收集了很多这样的盒子,让学生在盒子内部空白处进行创作。学生们由于第一次在立体的盒子里面进行创作,都很喜欢,也很期待看到自己完成的作品将会是什么样子。最后,笔者和学生利用盒子本身的图案将它们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件装置艺术作品。
三、教师是校外美术课程开发的主导力量
一线教师在学校教学中积累了大量的教学经验和其它相关工作经验,了解学生的课外需求,因此,是校外课程开发的主导力量。
首先,教师在学校教学中积累了大量的教学经验,这有利于校外课程的教学,并可直接将其应用到校外课程教学当中,使校外课程教学效果更加突出。
其次,教师能够在学校工作、生活中得到相关的第一手资料。这有利于校外课程的研发。正是由于了解校内的课程、教学和各类工作,一线教师更容易发现“问题”,找到校外课程开发的“关键点”。
第三,教师在和学生的接触中,更了解不同年龄、不同背景的学生的需求。这有利于开发出学生感兴趣的校外课程。
校外课程是相对于学校课程而言,教师在学校课程基础上才能设计出优秀的校外课程。
四、在校外美术课程开发中应用现代设计理念
近年来,“设计”一词被广泛应用。从广义的“设计”来讲,它指的就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案和方法。设计的本质,就是发现不合理的生活方式(问题),改进不合理的生活方式,使人与产品、人与环境更和谐,进而创造新的更合理、更美好的生活方式。现代设计理念追求外形简洁、诚实、直接,形式符合目的。
1.为什么应用现代设计理念
第一,校外美术课程的开发也是一种设计。它是为了完善学校美术课程而设置的,是为了更好地让学生学习美术知识和完善美术能力。再者,设计与应用本身就是美术教学的模块之一。第三,校外美术课程“形式”需要符合“目的”。
2.怎样在校外美术课程开发中应用现代设计理念
首先,将校外美术课程开发看作设计的一种。校外美术课程开发要解决或改进校内美术课程不合理的部分和问题。使学生在校外美术课程中能够发挥自己的更多优势。其次,将具体的现代设计理念运用在校外美术课程之中。例如,简洁的形式美法则在艺术作品当中的应用。第三,在校外美术课程开发中强调设计应用类的课程设置。多开设一些与现代设计理念相关的设计课程,引导学生对设计理念有一个较全面的理解。
总之,笔者在课外兴趣社团中所做的校外美术课程研发的尝试还刚刚开始,由“葫芦妙生”的设计和教学引起的思考还比较浅显。校外美术课程作为学校美术课程的一种有益补充,应该成为教师课程开发的一个重要部分。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发挥教师的主导力量,将现代设计理念应用到校外美术课程的研发中去,使学生的创造能力、思维能力、审美能力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章利国.设计艺术美学.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9.
[2]B.A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技出版社,1984,6.
[3]李力加.萌动与发展.山东美术出版社,2004,4.
关键词:小学美术;目标;策略
美术课程是小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美术课程教学可以让学生学会如何去审美,如何去认识生活。小学的美术教学要以审美教育为教育主线,通过审美能力的培养来促进学生的智力培养,培养学生的学习才能,帮助学生获得相应的美术素养,激发学生对美术课程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从而帮助小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日常教学中。那么我们要怎样进行小学美术课程的教学呢?本人将在此进行简单的介绍。
一、小学美术课程的教学目标
小学美术课程的进行是以小学生的美术素养为最终的培养目的,通过老师的指导与推进,促进学生拥有良好的审美能力。
1.帮助学生拥有良好的审美素养
美术课程在现在的教学中,已不再是简单的第二课程了,而是一种文化学习,越来越重视学生素质的培养。所以,通过美术教学,可以培养小学生良好的美术素养,帮助学生拥有健全的美术学习能力,挖掘学生的美术素质,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加强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其创新性
通过美术课程,可以让学生对自己身边的每一个事物都充满想象,让他们不断地对自己的生活进行创新,对自己的生活充满好奇。通过美术课程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释放自己的童心,张扬他们的好奇心,并通过一定的户外活动,可以让学生更接近大自然,进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性。
3.提高学生对其他课程学习的积极性
通过美术课程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得到暂时的放松,让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美”的欣赏中,通过一定的休息,可以让学生在面对其他课程的学习时能够更加积极地参与其中,从而促进学校教学效率的提高。
面对小学美术教学,我们不能再像原来一样简单对待,老师应该开始重视这门课程,从而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人格,培养出真正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二、小学美术课程的教学策略
为了能够更好地进行小学美术教学,为学生创建一个更好的美术学习环境,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的人才,本人对此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1.全面提高美术老师的素质,为学生提供更高的教学质量
老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主要起着指导作用,所以,一个老师素质的高低决定了学生水平的高低,尤其是在小学教学过程中,正是学生打基础的阶段,我们一定要全面提高美术老师的素质,让学生能够真正地从老师身上学到有用的知识和对“美”的认识。面对这样的要求,老师要做到自我充实,增强自己对美术课程的认识,为学生提供更多有用的信息,同时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美术课程的热情和积极性。
2.多开展课外写生活动,增强学生对生活的认识
开展课外写生活动,是为了能够帮助学生接触大自然,让学生学会发现自己身边的美,发现生活中的美,而不仅仅是局限于书本上图片的美。通过写生活动,还可以让学生充分地认识到大自然的神奇,增进学生对大自然的认识,从而开拓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对生活的审美能力。
3.运用多媒体技术
在美术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在进行教学的同时运用一系列的图片、视频等,为学生提供一个全方位的视听说教学,让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地认识到美术是什么,什么是美,怎样来评价美,从而摆脱了传统教学中老师拿着书本的呆板的美术教学方式,这样能够更加立体地、全面地为学生提供一个美术学习环境。
4.注重“以人为本”,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日常的美术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注重采用“以人为本”的教学方式,要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人。在美术课堂上,老师要让学生自行思考,学会对美术进行自我总结,鼓励学生互相讨论,表达自己的意见,并且对每一种想法都要表现出一定的支持态度,这样既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对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还促进了学生思考,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除此之外,老师要首先转变自己对美术课程的观念,充分认识到美术课程对于小学生学习的重要性,从而帮助学生真正了解什么是“美术”。
总之,美术已经不再局限于画画、看画了,还是一门培养学生基础人格的文化性课程,是为了能够培养出多方面发展人才而开展的课程。只有切实改善美术的教学现状,才能为自己将来的学习打下基础,为将来的发展提供更多保障。
参考文献:
[1]吴小春.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之我见[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0(12).
【关键词】初中美术;新课程;现状;改革对策
美术是一门基础性课程,是提高学生审美意识和鉴赏能力的重要课程。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发展的社会背景下,作为初中美术教师,应当从思想上摒弃传统落后的应试教育理念,重视美术教学,通过美术教学,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初中是塑造学生价值观以及审美思想极其重要的一个阶段。从某个角度来说,学生的个性塑造和兴趣培养都是在此阶段完成的,初中美术对学生的健康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这是由于初中美术课主要是借助线条、色彩以及图形等多种形式展现视觉艺术,主要包含三大元素,即点、线、面。美术教学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品位,而且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获得全面的发展。
一、初中美术教育的主要特征
1.直观性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无论是美学问题还是技巧性问题都难以用语言表达,因此教师必须采用直接的教学方法,从而指导学生感知客观存在的现象,准确把握美术基本因素,如比例、结构、色彩以及线条等。此外,教师也可以利用各种直接教学法,如实物直观法、示范直观法等,培养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
2.启发性
在初中美术教学阶段,教师应不断发散学生的思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因此,教师要了解每位学生的基本情况,发散学生的思维,通过探索法、诱导法等扩展学生的想象空间,同时提高学生适应、创造等方面的能力。
3.创新性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创新是一个显著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初中美术教学的重要内容。因此,教师应不断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不仅要尊重学生的创造性差异,而且要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当前初中美术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直以来,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初中美术的教学一直未能受到足够的重视。究其原因,我们不难发现:在中考的过程中,美术并不是必考的课程。因此,为了提高升学率,很多学校在美术课程的设置上就已经区别对待,美术课程少之又少,加上学校和教师的不重视,使得初中美术的课程设置流于形式,难以发挥实质的作用。总结下来,当前初中美术教学存在的问题如下:
1.课程资源开发具有滞后性
近年来,由于课程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课程教学已经逐渐发展到了课外、校外,由此看来,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范围变得更加广泛。现阶段,课程资源主要分为两大类,即目标资源和教学资源。然而,在初中美术教学中,课程资源开发更加广泛,而这些资源主要集中表现为图书馆资源、美术作品展馆资源、公共文化设施资源以及各种信息化资源等。
2.美术教师的教学能力有待提升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美术教师大多数是从师范类院校毕业的,因此对专业知识与技能研究十分专注,而常常会忽略对教育理论的学习,真正参加工作后却不知从何下手。特别是刚踏上工作岗位的教师,面对复杂的教学现状,难以更好地把握教学的尺度,无法将在校期间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当中。
3.学生缺乏学习美术的动力源泉
尽管大多数学生对美术学习有很浓的兴趣,但是学习美术的动力不足。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过,部分教师却没有将这种学习兴趣转变成学生学习的动力。在日常生活中万事万物都具备美的要素,只不过美学要素的存在或表现方式有所不同。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不断感受美和追求美。
三、新课改下初中美术教学改革对策
以上,笔者分析了当前初中美术教学存在的各种问题。那么,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作为新时代的美术教师,应当通过怎样的教学手段,实现初中美术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呢?
1.全面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初中美术课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所以美术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品位,课前认真准备教学案例,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此外,教师也可以运用综合教学手段,如示范、投影、音乐等,在这种声、形、色结合的环境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充分感受美。
2.培养学生创造力
学习美术需要有较高的创造力,而每种艺术的展现都必须借助创新力的发挥。初中是学生思维最为活跃的一个阶段,学生在这个阶段接受新生事物的速度相对较快。但是初中生的创新意识始终处在潜意识的状态,因此教师应深入挖掘,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首先,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留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也可借助生动有趣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
3.不断提高学生团结协作能力
在目前的教学过程中,合作学习法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初中美学教学也不例外,这也是素质教育所积极倡导的一种教学方式。然而在初中美术教学阶段,对于合作教学法的应用相对较少。因此在今后美术教学中,教师要积极采用此种教学法,不断提高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
近几年,由于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以及素质教育的广泛开展,初中美术教学在中学教学中的地位得到了提升。虽然美术教学不在中学重点学科教学范围之内,但在实践教学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只有这样才会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快速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此外,美术教师应该对中学美术教学现状进行认真思考,优化课堂教学手段,以期全面提升初中美术教学水平与质量。与此同时,还可以不断扩大学校影响力以及知名度,培养出更多的人才,这样才能够保证我国美术事业顺利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职美术;视觉艺术;良好;语言艺术
美术是一种视觉艺术,它具有文字所不能比较的信息传递功能,美术所传达的信息比文字更加直观、形象、具体,美术教育是人类文化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伴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传统的美术教学方式和方法已远远不能满足现代美术课堂的需要。以下是笔者结合近几年的美术课程教学总结出的一些方法与大家共勉:
一、教师传授知识的有力工具来自良好的语言艺术
语言是人们日常交流的最基本、最直接的方式,同时也是美术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媒介,教学效果的好坏与教师语言素质有很大的因果关系,这就要求教师语言表达必须生动、富有感染力,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1教师语言要准确简单明了
教师语言的准确性要体现在发音标准,用普通话授课,不能有俚语或者方言掺杂在教学过程中,否则会误导学生。此外在授课过程中要避免照本宣科,好的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是用不上课本的,所传授的知识早已铭记于心,这样的老师善于用概括性语言传达知识。
2教师语言应生动具有感染力
古人讲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主要载体是语言,教师发问,学生答问必须通过语言完成,教师生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可以使学生产生亲切感且保持持久的学习积极性[1]。
二、互动教学是上好美术课的有效授课形式
为达到既定教学目标由互相作用、互相影响的教师、学生、课堂外部等要素结合而成一种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就是互动式教学方式。互动式教学强调一学生为中心,教学过程中
1学生是互动教学的主体
传统的教育思想是“教师中心论”,即把教师放在教学的主要地位,教师讲什么学生听什么,学生处于消极从属的地位。美术教育多局限于课堂教学。学生只按教师的示范画临摹,进行单纯的技能训练。这种教学方法限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所以,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把传统教学中教师的主讲改为主导,以启发引导为主,把学生放在教学的主体地位,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自觉性、积极性相结合,进行开放式、启发式教学。要鼓励学生大胆探索,积极主动地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这对促进学生智力发展是非常必要的。
2激励性评价是互动的保鲜剂
对学生的想像和创造成果,要从学生的角度去体会,并多给予激励性评价。教师要根据不同的评价目标,应用多样化的评价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平等、公正地评价学生,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大面积地受到表扬和鼓励。教师的肯定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极大的满足,他们在享受成功喜悦的同时,也产生了更加努力向上的愿望。同时,教师对学生的不足要及时给予谅解,对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每一点进步,或对他们某些方面有所发展的学生都要给予激励。
三、现代教育技术是上好美术课的有力助手
现代教育技术是以现代教育理论为基础,运用现代科技成果和系统科学提高教学效益、优化教育教学过程的理论和实践的技术,它通过研究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来解决教育教学问题[2]。在美术教学过程中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起到以下作用:
3优化了高职美术类专业教学的课程结构和内容
高职美术类专业的课程设置越来越接近现代社会行业发展的需求。随着现代信息技术与网络的迅猛发展,高职美术类专业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的密切结合已成为必然趋势,而现代教育技术更是为美术类专业提供了现代化教学装备。如:中国美术史、外国美术史、设计史等史论课程,引入视频、音效、动画、影像等多种现代教育技术后,就变成了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程。可见,现代教育技术在高职美术教学中得到了全面渗透和广泛应用。
3促进了高职美术类专业教学模式的变革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理论指导下,为设计和组织教学而建立起来的各种类型教学活动基本结构、过程程序及实施方法体系。传统教学形成了教师集体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的固定模式。这种模式注重教师、教材和课程内容,忽视了学生的主动参与,与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是背道而驰的[3]。而现代教育技术引入教学,使美术类专业的教学模式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新变化。教学走出了黑板、粉笔时代,呈现出多媒体式、交互式新面貌。
综上所述,美术教育决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内因外因共同作用才能发挥出最理想效果。
参考文献:
[1]徐福荫,袁锐锷.现代教育技术基础[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关键词:小学美术 目标 策略
优化美术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而不仅仅是一门技术,它对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都起到很大的作用。美术教师要与时俱进,具备以人为本的思想,把握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悉心研究教学教法,改进教学,这样才能提高美术课堂教学的艺术。美术课程是小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美术课程教学可以让学生学会如何去审美,如何去认识生活。小学的美术教学要以审美教育为教育主线,通过审美能力的培养来促进学生的智力培养,培养学生的学习才能,帮助学生获得相应的美术素养,激发学生对美术课程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从而帮助小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日常教学中。那么我们要怎样进行小学美术课程的教学呢?本人将在此进行简单的介绍。
一、小学美术课程的教学目标
作为一门高深的艺术, 优化美术课堂教学能够激发广大学生的潜力,并培养他们更高层次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想要优化美术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了解学生在每个年龄段的心理和发展方向,研究出独一无二的教学法。小学美术课程的进行是以小学生的美术素养为最终的培养目的,通过老师的指导与推进,促进学生拥有良好的审美能力。
1.帮助学生拥有良好的审美素养。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思想因素,激发学生去了解祖先创造的艺术文明。借助美育的形式,来提高德育的质量,让学生在美的境界中学会做人的道理,形成高尚的思想道德观念。如在描绘祖国美丽的河山,家乡的名胜古迹时,教师就可以对学生进行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教育,从而培养小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加强其艺术修养。美术课程在现在的教学中,已不再是简单的第二课程了,而是一种文化学习,越来越重视学生素质的培养。所以,通过美术教学,可以培养小学生良好的美术素养,帮助学生拥有健全的美术学习能力,挖掘学生的美术素质,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加强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其创新性。通过美术课程,可以让学生对自己身边的每一个事物都充满想象,让他们不断地对自己的生活进行创新,对自己的生活充满好奇。通过美术课程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释放自己的童心,张扬他们的好奇心,并通过一定的户外活动,可以让学生更接近大自然,进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性。
3.提高学生对其他课程学习的积极性。通过美术课程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得到暂时的放松,让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美”的欣赏中,通过一定的休息,可以让学生在面对其他课程的学习时能够更加积极地参与其中,从而促进学校教学效率的提高。面对小学美术教学,我们不能再像原来一样简单对待,老师应该开始重视这门课程,从而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人格,培养出真正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二、小学美术课程的教学策略
为了能够更好地进行小学美术教学,为学生创建一个更好的美术学习环境,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的人才,本人对此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1.全面提高美术老师的素质,为学生提供更高的教学质量。老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主要起着指导作用,所以,一个老师素质的高低决定了学生水平的高低,尤其是在小学教学过程中,正是学生打基础的阶段,我们一定要全面提高美术老师的素质,让学生能够真正地从老师身上学到有用的知识和对“美”的认识。面对这样的要求,老师要做到自我充实,增强自己对美术课程的认识,为学生提供更多有用的信息,同时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美术课程的热情和积极性。
2.多开展课外写生活动,增强学生对生活的认识。开展课外写生活动,是为了能够帮助学生接触大自然,让学生学会发现自己身边的美,发现生活中的美,而不仅仅是局限于书本上图片的美。通过写生活动,还可以让学生充分地认识到大自然的神奇,增进学生对大自然的认识,从而开拓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对生活的审美能力。
3.运用多媒体技术。在美术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在进行教学的同时运用一系列的图片、视频等,为学生提供一个全方位的视听说教学,让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地认识到美术是什么,什么是美,怎样来评价美,从而摆脱了传统教学中老师拿着书本的呆板的美术教学方式,这样能够更加立体地、全面地为学生提供一个美术学习环境。
4.注重“以人为本”,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日常的美术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注重采用“以人为本”的教学方式,要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人。在美术课堂上,老师要让学生自行思考,学会对美术进行自我总结,鼓励学生互相讨论,表达自己的意见,并且对每一种想法都要表现出一定的支持态度,这样既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对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还促进了学生思考,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除此之外,老师要首先转变自己对美术课程的观念,充分认识到美术课程对于小学生学习的重要性,从而帮助学生真正了解什么是“美术”。
三、重点发展个性化教育
作为小学美术教师,应该从学科本身的特点和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出发,努力为学生创设各种情境,遵循重感觉、重创造、重思想、重表现、重实践、重发展的原则,强化小学生的主体意识,真正做到优化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由于每个学生的个性都存在差异,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就必须要有所创新,要因人而论。这种做法,可以让学生因为自己的努力享受到胜利的果实,大大增强创作的自信心。对少数创新能力强的学生,我们应该给予支持,并在他们创造出独特的作品时给予奖励。而对于大多数创新能力弱的学生,我们也应当鼓励他们学着改变,慢慢激发他们主动学习和探索的欲望,刚开始可以从很小的部分开始创新,譬如颜色、排版、语言等。个性化教育是未来教育的一个突出表现。它要求我们不仅要承认学生的共性, 还看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强调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个性培养与发挥。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师生间的情感可以得到交流, 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能够发挥到极致, 他们判断好坏和自控的能力同样能得到锻炼。在实践中,有些教师之所以不能做到学生发展为基础的要求,主要是因为长期处在中国传统落后的教育思想下。以学生发展为基础的教学理念主要提倡老师把教学生绘画技巧和鼓励学生画出心中所想结合起来。传统的美术教学把老师当做学习的中心,着重点在于老师教学生画。现代美术教学倡导把学生作为主心轴,着重点在于老师帮学生画。
总之,优化美术课堂教学,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提高学生在创新方面的能力。我们只有了解不同年龄段学生的水平,潜心研究实用的教学方法,才能提高教学质量,优化美术课堂教学。 美术已经不再局限于画画、看画了,还是一门培养学生基础人格的文化性课程,是为了能够培养出多方面发展人才而开展的课程。只有切实改善美术的教学现状,才能为自己将来的学习打下基础,为将来的发展提供更多保障。
参考文献: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和小学新课改的实施,小学教育对于小学师资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师范类院校公共艺术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如何发展非专业艺术教育,使其成为高等院校日常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已经越来越引起有关院校和部门的重视。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美术课程在初等教育专业是作为必修课开设的。通过对学生问卷调查得知,除个别学生在高中阶段是艺术类特长生外,大部分学生在高中阶段,甚至从初中起就几乎没有接受过艺术教育,所以要用三年时间将初等教育专业学生培养成具有较高艺术修养的高素质小学教师还存在一定的难度。
二、艺术素养课程改革的思路——以美术课为例
从系统化的学习训练设计入手,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确立了围绕“学生美术感知能力、校园美术应用能力和艺术素质养成”这一主线,构建“直观感受+理论学习+技能训练+能力提升+实践教学”五位一体的课程体系具体来说,先通过见习使学生了解小学课堂和小学教学,再通过讲解让学生掌握美术理论知识,通过技能训练了解和掌握一定的美术技能,以此提升个人综合素质和教学能力(职业能力),最后将所学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不仅能够学习美术理论知识,通过鉴赏美术作品感知艺术,同时可以通过学习美术技法感受艺术创作的乐趣,提升艺术感知能力,并能够在教学实践中得到应用。
1.课程理念
美术是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艺术素养课程的重要内容。基于学生的职业能力需求,使学生具有熟练的职业技能、系统的应用知识、持续发展的能力,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注重对学生艺术素养与艺术实践能力的培养,不断对课程进行设计与开发。课程组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结合学生实际,在保证艺术性的基础上,把技能、技巧难度降低,更注重美术课程的通识性,让学生通过鉴赏美术作品获得艺术感知,在艺术实践中获取知识,在合作、探究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通过提升自身艺术修养和掌握艺术技能达到艺术素养的新高度。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形成的课程理念贴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前沿,结合艺术学科自身的艺术性,突出师范专业的针对性。具体体现为以下几点:
(1)在课程开发上,强调通识性与实践能力的融合以综合能力中艺术素养和创造能力培养为重点,兼顾艺术实践能力培养进行课程建设。根据小学教师的职业能力需求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充分利用与小学合作的优势,通过合作共同建立美术课程的理论学习与实践实训的标准,针对小学教学实际和美术课程特点进行课程的设计与开发。
(2)在实践体验上,学以致用,提高创新能力艺术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通过鉴赏艺术作品和艺术创作潜移默化地得到艺术熏陶,在掌握艺术知识的基础上具备发现美、感知美、创造美的能力和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小学教学中的能力。为了培养学生的艺术感知和创造能力及美术应用能力,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安排了简笔画创作、黑板报版面设计、手抄报制作、试讲课件制作等实践环节,突出实践教学与培养、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之间的有机联系,以及美术的应用价值。实践环节使学生能学以致用,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提高美术应用能力。
2.教学目标艺术素养课程
在以往非专业艺术教育实施过程中,主要以美育为目的,同时还伴随着培养高尚道德和精神(即德育)。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过去的艺术素养课程教学目标基本上沿用高师阶段艺术素养课程教学目标,只体现了艺术教育陶冶情操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艺术教育的目的已经不仅仅是单纯的美育、德育,它对于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素质,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想象力和创造力,促使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协调平衡发展,完善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均具有重要作用。美术课程应摒弃过去艺术素养课程仅仅停留在美育层面的观念,将教学目标与师范类专业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目标整合为一体,具体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并采用恰当的授课形式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对学生进行训练和强化,最终达到提高学生艺术修养、完善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的目的。美术课程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创造性的激发、健康审美观的形成以及艺术修养等综合素质的完善均具有重要作用,对于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促使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协调平衡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美术课程的特点,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建立了科学、合理的培养目标:将学生培养成具有一定的艺术修养、健康的审美观念、较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一定的艺术表现力,能够适应小学教学实际需要的人才。
3.教学内容
艺术素养课程面向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初等教育等师范类专业开设。让艺术素养课程为专业服务、在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发挥自身的作用,是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在确定初等教育专业教学内容时一直遵循的原则。而美术课程正符合上述原则,它基于人才培养过程中能力结构要求,在学生积累了一定专业理论知识和教育教学理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开阔眼界,通过艺术感知与艺术实践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水平,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为学生的就业做好准备。美术课程的教学针对小学教学需要选取了美术理论、美术鉴赏、美术实践和职业技能四大模块的内容。其一,美术理论包括美术的概念、种类、特点等基础知识和中国美术史、西方美术史、中西艺术比较等美术理论知识。其二,美术鉴赏从地域、时代、题材等多维度入手,选取绘画、雕塑、建筑和设计艺术等方面有代表性的名家名作。通过多种鉴赏方法的教学,使学生广闻博览,掌握美术鉴赏的方法。其三,美术实践主要选取基础性强、难度小的内容,如素描、速写、图案、白描等。其四,职业技能主要是指能够被直接应用于小学教学的美术能力,如简笔画创作、手抄报设计等技能。在教学过程中,以上内容相互穿插融合,先培养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审美素质和艺术修养,最后通过美术创作训练,为学生将来就业打下坚实基础的最终目标。
4.课程形式
在“综合培养,一专多能”的培养模式下,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对艺术素养课程体系进行了科学的设置,设置从必修课、选修课和社团三个维度进行。把必修课的单一形式变为以必修课为主、选修课为辅,再以社团活动为补充的优化组合形式,并将其落实到如课程开发、课程教学、教学评价的实际之中,确立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素质的价值目标,使教学活动确实成为学生素质发展的一个途径,而不只是教学环节中的形式。美术作为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一直开设的专业必修课程,为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做出了突出贡献。主干必修课程内容模块化。必修课改变传统的以理论知识讲解和赏析为主的状况,设置了艺术理论、艺术史、艺术赏析和艺术实践四大模块。因为艺术史论和艺术实践活动有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及对艺术作品的欣赏和理解,可以加深学生的艺术感受,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以此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5.教学方法与手段
根据美术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在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现代化教学手段,在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同时强化课程的实践性,形成“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的模式,使知识变为熟练的技巧。
(1)案例教学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打破枯燥的理论讲解,以生动、鲜活的案例分析使学生更加牢固、灵活地掌握知识。找一些名家名作的赏析资料,通过比较、分析、讨论,找出不同艺术评论的共性和区别,开阔学生视野,让学生从模仿开始,提升分析能力。在授课过程中还可以应用视频,使学生明确地认识到学习美术不仅可以陶冶情操,还可以切实服务于以后的教学工作。
(2)比较教学法在美术课程的讲授上,教师还可采用比较法进行教学。如,把中国古代工艺美术与外国古代工艺美术进行比较,把素描与速写、白描等绘画形式作比较,等等。这样既可以发展学生的比较思维,又可以让学生在比较中加深对艺术的理解。
(3)情景模拟法在教学设计过程中,为了营造小学教学现场气氛,教师可以根据小学教材内容,进行简笔画辅助教学,或模拟美术馆情景,进行作品的讲解。
(4)问题讨论法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很多讨论的机会,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总结,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活动教学法美术就在我们身边,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课堂上。教师以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为依托,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美术技能比赛,“以赛促练”“以赛促学”,如通过校园手抄报比赛、“庆国庆”海报设计、简笔画技能大赛等多种形式拓展、延伸课堂,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真正成为整体教学过程和教学活动的一部分,师生在活动中双向交流,教学相长。与此同时,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如多媒体课件、微格教室、DVD机等,改变以往教学中学生难以获得感性认识的状况,提高教学效果。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能够丰富课堂教学容量。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音像教学以及网络教学等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加大课堂信息量,拓展教学时空,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长期以来,由于技工学校在美术教学过程中,不仅存在教学观念落后,师资力量投入不足等问题,而且在教学方式和方法的使用过程中,也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为了有效提升技工学校美术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改革,这样才能促进技工学校美术教学适应新时期的发展要求,取得良好的进步和发展。故而,本文主要通过对于技工学校美术教学改革途径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结合具体的美术教学实践情况,提出一些有益的意见和建议,以期进一步促进技工学校美术教学的发展,为美术专业的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
技工学校;美术教学;教学改革;改革途径
由于当前很多技工学校不断进行扩招,导致很多学校的师资力量不能有效跟进,使得很多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得不到有效提升。尤其在技工学校美术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学观念、教学模式等方面的落后,已经很难适应当前的美术教学要求,使得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得不到有效的提升。故而,对于当前的技工学校美术教学中存在问题进行改革,势在必行。本文主要通过对于技工学校美术教学改革的途径进行研究,结合具体的教学情况,提出一些有益的对策,以期能够进一步促进技工学校美术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得到增强,促进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一技工学校美术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的观念比较落后。尽管近年来技工学校受到社会的很多关注和重视,国家也投入相当多的资助和补贴,但是由于在技工学校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学观念的落后,导致很多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手段,没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有效性。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只是对于学生进行美术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不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影响学生的创造性发挥。这样就违背了美术教学的发展要求,不利于提升美术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二)教学方式和方法比较单一。目前,在技工学校的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比较单一,一般只是对于学生进行课堂教学,而且基本是以技能的传授为主,对于学生的理论知识教学比较薄弱,这样就非常不利于提升学生的美术理论素养,使得学生的学习效率不能有效增强。例如,在美术素描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只是按照传统的素描教学方式,对于学生进行技法方面的指导,不能有效结合西方现代素描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从而使得学生的所学很难与社会紧密结合。同时,在美术课程教学中,过于机械化的教学,也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活力,不利于增强学生的美术实践能力和创作能力。
(三)师资力量存在严重不足。经过相关的调查统计发现,当前我国的技工学校在美术课程的教学中,师资力量明显存在严重不足,学校美术专业的教师很多都是兼职,而且教师的学历和教学水平也是非常有限,这就大大降低了技工学校美术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不利于促进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同时,由于专业化的教师资源有限,不利于教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影响技工学校教师教学能力和技巧的提升。(四)没有建立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当前在技工学校的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于学生的评价完全依靠学生的期末作品作为依据,而且对于美术作品的评定,如素描、油画等,只是根据学生创作作品的相似度来区分。这样不仅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而且也不能真实、有效的反映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因而,需要进一步进行相关的教学改革,使得美术课程的教学评价,更加适应学生的具体情况。
二技工学校美术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长期以来,我国技工学校的美术课程教学,不论是美术课程的教学观念,还是美术课程的教学方式,都受到传统美术教育的影响。但是,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技工学校目前的美术教学不仅已经远远落后于时代的发展要求,而且还严重阻碍学生的创新思维活动,不利于学生提升专业的技能和水平。因此,对于技工学校美术课程的教学改革,也是势在必行。这就需要技工学校在原有教学的基础上,不断总结国内外的教学经验,转变过去的教学理念,采取合理的教学模式,这样才能适应当前时展的要求,促进美术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得到显著提升。
三提升技工学校美术教学改革的有效对策
对于当前技工学校美术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必须要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有效的改革,其改革的具体路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加强美术教学师资力量的投入。为了有效推动技工学校美术教学改革向前发展,促进美术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得到显著提升,需要加强美术教学师资力量的投入,从而在教学上提供基础的物质保障。在具体的改革过程中,技工学校一方面需要完善美术课程的教学设施,为师生的教学和创作活动提供便利;另一方面学校还需要加强对于教师的培训,从而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增强教师的教学技能。同时,在教师队伍的建设过程中,学校还需要采取“走出来,引进去”的对策,不仅要让本校的美术教师加强与外校的优秀美术教师交流和沟通,而且还需要加大对于教师人才的引进力度,提高美术教师的待遇水平。通过这样的改革,可以有效增强技工学校的师资力量,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质量。
(二)积极转变落后的美术教育理念。在技工学校的美术教学改革过程中,需要教师转变过去落后的教育理念,要不断通过学习,与时俱进,提升自己的理论素养,增强自身的思想观念,这样才能更好的满足教学需求。在具体的美术教学改革中,教师一方面不仅需要对于传统美术教学的继承,而且还需要对于西方现代美术的教育理论进行有效的学习和研究,从而提升教师的教育观念,更好的指导具体的教学工作;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中,对于学生不能搞“一刀切”,而且需要做到因材施教,促进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很好的进步和发展。最后,教师在转变落后观念的过程中,不仅需要注意美术技巧和美术理论的教学,而且还需要把握时机,有效提升学生的美术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加强学生的美术教学实践与社会相结合,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学以致用,增强学生的各方面能力。
(三)进行有效的美术课程设计。技工学校在美术教学的改革过程中,不仅需要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而且还需要推动美术课程的教学设计改革,制定更加符合教学实际的课程安排,淘汰过去已经落后的美术教学内容以及教材,要顺应时展的要求,增强美术教学内容的合理性和时效性,这样才能有效促进学生的成才就业。在具体的改革设计中,技工学校不仅需要加强学生对于美术专业技能和理论的学习,而且还需要加强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学,同时,还需要鼓励学生走出课堂,积极参与社会的实践活动,从而提升学生的设计能力、审美能力以及创作能力,这样才能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采用合理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为了有效提升技工学校美术教学改革的成效,可以从教学方式和方法入手,建立合理的教学模式,这样更加有利于促进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提升。在具体的教学改革中,一方面可以利用小组合作的模式进行教学,或者建立项目教学法进行教学,这样不仅可以有效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好的自我发挥,还能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作能力获得极大的提升;另一方面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化教学,将一些美术教学的图片、视频等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工具进行播放,从而帮助学生掌握和理解一些重点和难点知识。同时,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学习资料,而且还比较有利于开拓学生的思维和眼界,更加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五)建立合理的评价方式。过去在技工学校进行美术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比较注重对于学生作品的模仿能力评价。例如,素描创作过程中,教师常与实物开展对比,根据相似度的高低评判学生的成绩。这样不仅不利于学生全面的发展,而且也不能有效反映学生真正的学习情况。因此,在教学评价环节,可以在通过注重平时表现的前提下,开展师生共评,学生之间互评等方式进行评价,确保评价的合理性。
四结论
综上所述,在技工学校美术教学改革过程中,学校要选择合理的途径,从师资力量、教学模式以及教学观念等方面,深入推进,这样才能有效保障美术教学改革的成功,促进技工学校美术教学取得长足的进步和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忠尚.聋哑学校美术教育现状、问题与对策[J].艺术科技,2013(2):250-251.
[2]杨彦红.强化技校美术教育促进校园文化建设[J].科技视界,2015(3):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