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方文山歌词范文

方文山歌词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方文山歌词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方文山歌词范文

论文摘要:以《千里之外》为例,论述方文山歌词创作中注重音韵的和谐,采纳比兴、象征、对比、互文等修辞方法,将古典意象渲染氛围锤字炼句,铺设场景,从而体现对中国诗歌传统的继承。

诗歌,音乐舞蹈原本是三位一体的。远在春秋时期,《诗经毛诗序》曾一记载“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磋叹之,磋叹之不足故歌咏之,咏歌之不足,不如手之舞之足之踏之也。”后来《史记孔子世家》中记载:“只百零五篇,孔子皆弦歌之。”

《尚书.尧典》中也曾记“诗言志,歌咏言,声依韵,律和声。”

到了汉代,汉武帝刘彻建立了大规模的音乐专署一乐府,主要任务是采集民间歌词再配乐而演唱。乐府也有机关名称逐渐演变成入乐歌词的名称。真正让诗歌成为歌词,成为可以合乐歌唱的新诗体并和音乐共存共荣的时代是在宋代,据史料记载,宋代的词牌达到870多个,这个时期,也不乏既精通音律又善于填词的文人雅士,如周邦彦,姜孽等,他们自制曲谱自己填词,称之为“自度曲”,名家倍出,后人从“凡井水处皆可歌柳词”,可得知宋朝词以曲而扬名,曲以词而和谐的繁荣景象。歌词创作凭借高度凝练的诗歌语言,大大丰富了音乐的体裁和内涵。

流行歌曲也是时代的产物,社会文化的产物,也是大众审美观念和精神风貌的反映。流行歌曲反过来又对大众的心理气质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词和曲相得益彰,使乐曲更显几分婉转雅致。当今流行歌坛令人耳目一新的当数周杰伦,他创立了一种新的演唱风格,这并不是他个人的成功,这和歌词作者方文山的智慧劳作有极大关系,而方文山正是以“写诗填词”的方式来创作流行歌词,在他的流行歌词创作中体现了对中国诗歌传统的继承,本文试从方文山歌词《千里之外》为例论述之。

中国诗歌注意音韵的和谐美。流行歌曲要悦耳动听的旋律,在创作歌词往往运用诗歌创作的押韵手法使节奏音韵扬抑顿挫。在《千里之外》这首歌词中,方文山创作选用押ai音韵,表达出婉约忧伤缠绵的音律效果,如:风铃的沧海(hai),我等燕归来(lai),时间被安排,(pai)演一场意外(wai),你悄然走开(kaia),除此以外还有外,自在慨台开盖、折、代、该、爱、猜、待、苔等等。

清代文学评论家周济在《介存斋论诗杂著》一书中,提出“东真韵宽平,鱼歌韵缠绵,各有声响”即不同的韵辙表达不同的情感。《千里之外》通过押ai韵,营造出无可奈何的叹息般的执着等待的爱情,由此看来,方文山深得其奥妙的。

汉民族的生活环境、生产、生活方式,养育了各种文化类型,并沉淀在汉民族的心理意识中,中华民族文化以含蓄优雅著称,中国传统诗歌更是追求语言表达的含蓄、优雅,意在一言外,因此往往采取比兴、象征、对比、互文等修辞方法,锤字炼句,铺设场景,渲染气氛。

“故事在城外,浓雾化不开”“芙蓉外面采,船形影犹在”两句无论是句法、声律、词性都两两对立,自然而然形成一种强大的吸引力和内聚力,把城里城外雾中的分别和恋人红颜如花、笑影相随的甜蜜往事组成鲜明对照,方文山在歌词中采用对偶句的艺术魅力由此可见一斑。

“屋檐如悬崖,风铃如沧海”,比喻爱的艰辛与等待的执着,“一身琉璃白,透明着尘埃”比喻爱的纯洁无暇。“那薄如蝉翼的未来”比喻等待的脆弱和无奈,这些在中国诗歌创作中常见的传统修辞手法把具体的实物和情绪感觉相联系,将抽象实物化为具体,是整首歌词流动着空灵生动的韵致。

另外象“透明着尘埃”、“诗化了悲哀”、“把结局打开”、“被岁月覆盖”、“无声黑白”这些词句或词用词类的活用,或倒装变换词序、或化虚为实、或化实为虚,打破日常生活的用语习惯,不再是循规蹈矩的句子,却写出了古典和现代,大胆和含蓄,熟悉和陌生。

这首歌词从整体上看,无论内容字句都具有中国诗歌的传统意境。意指“意象”,指文学作品中具体刻化塑造的形象,“境”指“境界”指产生于具体事物之外的东西。比如,传达作者的感情、观点和态度等等。意象和境界和谐地辩证统一,就构成“意境”。即“状难写之景如在眼前,含小尽之意见语言外”,因此,意境成为中国传统诗歌最重要的美学范畴之一。

此外,在这首歌歌词中的“我等燕归来”化用了宋代词人晏殊“烷溪沙”中的句子“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歌词中的“芙蓉水面采,船行影犹在”化用了唐朝诗人王昌龄 《采莲曲》中的句子,“芙蓉向脸两边开,荷叶罗裙一色裁,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这些歌词直接化用经典诗词的意境,扩展歌词的内涵和外延。唤起中国人对诗歌传统创作的深刻记忆。

第2篇:方文山歌词范文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流行歌曲 转型

中图分类号:J609 文献标识码:A

The Transform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in Contemporary

Pop Music in Context of Globalization

――Take Fang Wenshan's works "Blue and White Porcelain" as an example

ZHANG Fang

(Nanjing Vocational College of Visual Arts, Nanjing, Jiangsu 211215)

Abstract According to Vincent Fang lyrics" blue and white porcelain" as an example, from the author of classical poetry skillfully and created "a plain face rhyme poem" of the new format, selection of traditional image elements with new technique and perspective to explore innovation in the context of globalization,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in contemporary popular songs in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road.

Key words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popular songs; transition

流行歌曲中也有融流行与经典为一体的优秀作品,它可以以现代化的手段在全球化语境中华丽转型,让我们既重温其瑰丽华容,又彰显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粹和源远流长。本文以台湾著名歌词作家方文山的作品《青花瓷》为例,通过分析作品中传统文化的转型,展示其歌词中的现代化特征,从而探索全球化语境中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流行歌曲中的转型之路。

1 对古典诗词的转化妙用及“素颜韵脚诗”对古典诗词格式的创新

陆正兰在《歌词学》中写到:“意象被多次重复的使用后,就会老化、死亡,变成平板词汇,不再是一个活生生的意象。因此文学家不懈地努力要把意象激活。这个重构过程,常被‘再语义化’。歌词的意象经常借其缘情而重构。……歌词意象再语义化,更注重意象的‘熟而不俗’。……如何在‘熟’的基础上做到‘不俗’,就要求把熟悉的形象语言重新加以‘陌生化’,即置放在新的语境中,给予新的再语义化表达方式。”老歌徐小凤的《别亦难》虽然是将李商隐的七绝作品《无题》的精彩演绎,至今听来仍如重温旧梦,回味无穷,但其从‘诗’到‘歌’未作任何变动,歌词意境未能脱离原作而有更丰富的意蕴,而方文山的《青花瓷》创作中,虽借用较多古典诗词元素,但他并未全盘挪用,而是结合歌词本身意境和音乐叙事性的特性进行了重构。以作品中“芭蕉”一词为例,它是一个在诗词作品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元素,李煜《长相思》里就有“秋风多,雨相和,帘外芭蕉三两棵,夜长人奈何。”另,宋代诗人蒋捷《一剪梅》中也有“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之句。因此,方文山将该词用在“帘外芭蕉惹骤雨/门环惹铜绿”中,不但将景刻画得富有诗意,且更增加了植物的文人气质。再以词中“惹”字来说,该字的使用是作者从六祖慧能的著名揭语:“菩提本无树,……何处惹尘埃”中得到的体会。①“惹”在歌词中表面看来是“无理”的,因为,它是人为动作,作为静态的“芭蕉”和“门环”它们是不具备生命力而去主动招引“骤雨”和“铜绿”的,但方文山却偏用“惹”字而不用“沾”或“染”字,意在为后文“而我路过那江南小镇惹了你”作铺垫,这种“无理之趣”增加了歌词的戏剧性,强调了少年对心目中少女之爱慕情不自禁。

方文山不仅在《青花瓷》中巧妙转化运用古典诗词元素,更是吸取古典传统诗词养料,创造新的诗歌风格――“素颜韵脚诗”。按他自己的定义,“素颜”,即素着一张纯文字的脸,“韵脚诗”,是流动着旋律与节奏的心事,“素颜韵脚诗”是一种新诗美学的风格流派,这种诗体,虽然用的是现代白话文,但过滤了标点符号等非传统元素(中国旧诗便是无标点的),着重于韵脚等语言的音乐性,最重要的是恢复了传统诗歌的含蓄空灵。歌词《青花瓷》既摆脱古典诗词格式固有框架而又不失其饱满内蕴,既体现现代流行歌词的通俗又不失传统文化的高雅,实现了传统文化在全球化语境中的成功转型。

2 选取传统意象元素塑造当代流行歌曲鲜明而隽永的原创个性。

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题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而言之,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乍看《青花瓷》中一系列意象如“青花”、“牡丹”、“檀香”、“仕女图”、“汉隶”、“天青色”、“锦鲤”等仿佛跟歌词所渲染的主题没有太大的关联,无非是我国传统文化遗产“青花瓷”上绘制的一系列图像元素而已,然而,仔细咀嚼《青花瓷》,我们才会发现,它既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少年边制作青花瓷器边思念妙龄少女的栩栩如生的综合画面,同时歌词每一章节又蕴含美轮美奂的青花瓷器上精美画面,更蕴含对所思少女的无限仰慕和珍爱的崇高情怀。歌词为何紧紧围绕“青花瓷”做文章?青花瓷是我国传统文化遗产中瑰宝之一,具有较高艺术文化收藏价值,以此珍贵的意象作为歌词描写主体,足以体现出歌词中主人公对所寄托情感对象的爱之深情之切,完全颠覆了当下诸多流行歌曲中如开篇所提直白毫无意味的形式,赋予歌词本体之外更多隽永而丰富的意义。再如“牡丹”、“檀香”两词,仅从字面上理解就是青花瓷器上所绘画面中常用到的元素,然而,再深入一步品味,此两个意象是高贵、价值的象征,运用在歌词中,正是对少年所思念少女的象征,隐喻着少年心目中的少女是多么尊贵,表达了少年对少女至上纯洁的爱。方文山虽然运用着传统意象表达当代年轻人的爱,但他却能用全新的笔法和视角将旧题材“翻新”,让它们重焕生机,让人感到这些古老的画面与我们现代生活与思维融合得多么完美适宜。如果说李宗盛的词更多的是寄托对失恋的心碎回忆,那么,方文山的词更多了一份时代感,更容易为年轻人所接受,他把流行音乐从靡靡之音带回了古典与历史的音乐融合,让我们感觉到流行音乐可以不再一味的、庸俗的“你情我爱”和没完没了的自我宣泄。②

3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意境的创新性体现。

“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③唐代刘禹锡《董氏武陵集记》有“境生于像外”一说,境,意境。象,某一具体物象。相关表述还有司空图《与极浦书》中所提及“象外之象,景外之景”之说,它体现“意境”这一美学范畴本质特征,而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和艺术理论中具有民族性的范畴,当代著名美学家叶朗认为它是“中国文化史上最中心最有世界贡献的一方面”。而要在当代流行歌曲中能够品出生于象外且富有意境的佳作则少之又少,然《青花瓷》就属于其中之一。同样是以传统诗歌作为流行歌曲元素、分别由王菲和毛宁演绎的歌曲《但愿人长久》、《枫桥夜泊》,两者虽给上世纪90年代流行乐坛带来清新之风,但在情感表达上仍仅局限于苏轼《明月几时有》和张继《枫桥夜泊》作品本身,而方文山则走出传统歌词创作的牢笼,拒绝传统情歌歌词创作的完全情绪体验,注重寻找一种歌词内部突破,注重通过意象来构建意境,选择具有图像感和画面感的文字图景,④使我们领略到东坡的“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的意境;“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让我们透过描绘青花瓷器上的华丽牡丹仿佛看到少年日夜思慕的美丽少女,在有形的画面中饱含着无限的情趣;“天青色等烟雨,……隔江千万里”在为我们渲染一幅泼墨山水画的同时表达了少年因等待梦中情人既焦急又耐心的情怀;“月色被打捞起,……你眼带笑意。”则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显现一位佳人正笑意盈盈的柔情画面……方文山这种以抒情的方式写景,使景融在情中,情中尽显景美,将客观景主观化;同时又在有形的画面中蕴含着诗的情趣和不尽之意的创作手法,给当代流行歌曲囿于 “早已脱离了耐人寻味的文学意蕴,而直接求诸于口语化情绪,完全商业媚俗化”⑤的创作瓶颈开拓了新的思路,在中国传统文化遭到西方现代文化冲击的全球化语境中仍然可以得到领悟并创新性地继扬。

综上可见,方文山的歌词《青花瓷》通过对古典诗词的巧妙化用并创造了“素颜韵脚诗”的新型格式,“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通过选取传统意象元素用新的笔法和视角进行创新赋予歌词更具丰富的意蕴,他的歌词在本质意义上是诗的延伸,它开拓了传统歌词的领域,无论对于歌坛还是诗坛,都具有着不可替代的开拓性价值,为我国流行乐坛注入新鲜而富有生命力的血液。正如方文山自己所说:“我的词会成为一个时代的共同回忆。”⑥

注释

①②王姝.古诗词传统的承传与现代转化[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1.

③ 叶朗.大学语文、境生于象外――从古典园林艺术看意境的内涵[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

④ 朱贤高.论方文山歌词“歌中有诗、诗中有歌”的创作特色[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2.

第3篇:方文山歌词范文

苦难和不幸没有让他消沉绝望,凭着顽强的毅力,初中毕业时,他以全校第三名的优异成绩考入了本地重点高中。三年后,又以高出一本线50多分的优异成绩考入延边大学中文系。

进入大学后,囚为听力上的缺陷,他开始用网络与他人说话,用文学来弥补心灵,创作了一大批文学作品,先后在《剑南文学》《百家》《词刊》《歌词天地》等报刊上发表,成为这些杂志的撰稿人,并多次在各级文学大赛上获奖。

每天晚上6点,他便背着书包里从图书馆借米的诗词书籍,从寝室来到一公里外的师范楼,一个人在安静的教室创作。到这年年底,他将自己的得意之作《春江花月夜》投给了一家艺人官方网站,得到了该网站负责人的极大好评。

此后,他遇到了生命中第一位贵人――在北京拥有自己传媒公司的张宏光,为对方的曲子填了一首《我想的美好》歌词,拿到了1000多元的报酬。对于他而言,这不仅是物质上的报酬,更是一种精神上的激励,成为他音乐道路上的转折点。此后,在张宏光等人的提携下,他先后为名家郑绪岚、吕薇等作词,还应中央电视台《欢乐中国行》《同乐五洲》栏目的邀请,创作了《山水好心情》《漫步黄山》等一大批歌曲。他作为“一个音乐的舞者,以独特的姿态跳跃在灵动的音符上,行走在音乐带来的艺术喜悦深处。”进而当选为2007年延边大学首届感动校同十佳人物第一名。

2008年大学毕业,他像众多残疾人求职一样屡遭挫折,长期陷入失业状态,没有工作,没有收入,没有住处。这时,一位大学老师向他发出了邀请,希望他能够参与自己的科研项目,正走投兀路的他欣然应允。他没有让老师失望,2009年起,他开始连续在《词刊》等国家级期刊发表《方文山歌词创作的艺术风格》《流行歌词研究的设想》《罗大佑歌词创作初探》《车行歌词创作研究》等歌词研究论文与评论15余篇。参与多项高校省部级学术课题项目编辑统筹与撰稿工作,已撰写了近40万字学术作品,即将出版《韩国古代诗家对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歌的批评》、《韩国古代诗家对唐宋诗歌的批评》等合著书籍,专著《明清中韩诗歌交流史》,结集歌词研究作品《歌词作家作品论析集》。

第4篇:方文山歌词范文

人生是一场艰辛之旅,苦难重重,这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真理之一。它的伟大,在于我们一旦想通了它,就能实现人生的超越。因为各具特色的琴弦,才能弹奏出高山流水的旋律;因为不同形态的景物,才能构成绘声绘色的大千世界;也正因为有或喜或悲的人生经历,才能显现人生的丰富多彩!让我们一起面对苦难,迎接未来吧!

选文1

醉透苦难

乔 叶

最近认识了一位朋友,他是个农民,做过木匠,干过泥瓦工,收过破烂,卖过煤球,在感情上受到过致命的欺骗,还打过一场三年之久的麻烦官司。现在他独身闯荡在一个又一个城市里,做着各种各样的工作,居无定所,四处飘摇,经济上也没有任何保障。看起来仍然像一个农民,但是他与乡村里的农民不同的是,他虽然也日出而作,但是却不日落而息――他热爱文学,写下了许多清澈纯净的诗歌。每每读到他的诗歌,都让我觉得感动,同时惊奇。

“你这么复杂的经历怎么会写这么柔情的作品呢?”我曾经问他,“有时候我读你的作品总有一种感觉,觉得只有初恋的人才能写得出。”

“那你认为我该写出什么样的作品呢?《罪与罚》么?”他笑。

“起码应当比这些作品沉重和黯淡些。”

他笑了。

“我是在农村长大的,农村家家都储粪,”他说,“小时候,每当碰到有人往地里送粪时,我都会掩鼻而过。那时我觉得很奇怪,这么臭这么脏的东西,怎么就能使庄稼长得更壮实呢?后来,经历了这么多事,我却发现自己并没有学坏,也没有堕落,甚至连麻木也没有,就完全明白了粪和庄稼的关系。”

我看着他。他想做一个怎样的比喻呢?

“粪便是脏臭的,如果你把它一直储在粪缸里,它就会一直这么脏臭下去;但是一旦它遇到土地,情况就不一样了。它和深厚的土地结合,就成了一种有益的肥料。对于一个人,苦难也是这样。如果把苦难只视为苦难,那它真的就只是苦难;但是,如果你让它与你精神世界里最广阔的那片土地去结合,它就会成为一种宝贵的营养,让你在苦难中如凤凰涅,体会到特别的甘甜和美好。”

我也笑了。这个智慧的人,他是对的。土地转化了粪便的性质,他的心灵转化了苦难的流向。在这转化中,每一场沧桑都成了他唇间的洌酒,每一道沟坎都成了他诗句的花瓣。他文字里的那些明亮和妩媚原来是那么深情和隽永,因为其间的一笔一画都是他踏破苦难的履痕。

他让苦难芬芳。他让苦难醉透。能够这样生活的人,多么让人钦羡。

后来,我把他的一首小诗抄录了下来,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我健康的赤足是一面清脆的小鼓

在这个雨季敲打着春天的胸脯

没有华丽的鞋子又有什么关系啊

谁说此刻的我不够幸福

(选自《青年博览》2012年第17期)

品读赏析

看多了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苦难经历者,作者笔下的这位农民诗人让我们肃然起敬。他没有被苦难击倒,而是将苦难与自己的精神世界里最广阔的那片土地相结合,变成了最宝贵的营养。作者没有长篇累牍地去介绍农民诗人的苦难史,反而详细地讲述了农民诗人那颗依旧纯真的心灵。这样的对比,更好地突出了农民诗人面对苦难时的平和、淡然之心,让人感叹的同时令人自省。

选文2

在苦难中体味

洪之川

我们虚拟了与大人物的访谈形式,他们的回答全部来源于真实的记录。从他们的态度中,或许我们可以发现,活着是痛苦掺杂着的时光,值得人去为之奋斗和享受,乃至陶醉和贪恋。生命是美好的,苦难中的人体会得更深。

你巨大的勇气来自哪里?什么支撑着你,让你继续活下去?

索尔仁尼琴:二战快结束的时候,我因写信批评斯大林而被捕。我的第一间牢房是我的“情人”,在那里我才开始了解自己的内在生命,倾听灵魂的声音,最后找到了上帝。在蹲监狱和做苦力的双重煎熬下,祸不单行,我得了腹腔癌。但这真是“祸兮福之所倚”,在手术做完的后半夜,我和躺在另一张病床的一位基督徒囚犯进行了对我一生来说最关键的交谈。虽然黑暗中我们看不清对方的脸,但那位基督徒详细地讲述了他的人生。在那个漆黑的夜晚,我不仅听清了那洋溢着福音的声音,而且那些话语,像光,照亮了我心中的黑暗;像盐,给了我后来试图治疗人类心灵腐烂的永恒的药方。

你害怕死吗?

索尔仁尼琴:不,我不再害怕死亡。小的时候,我父亲的早亡对我产生了一些阴影。他27岁就走了。在我所有的文学梦想实现之前,我害怕死亡。但在30岁至40岁期间,我对死亡的态度发生了改变,变得非常坦然。我认为它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并不意味着一个人存在的最后终结。

在你遭受苦难和流离的时候,是什么在支撑着你?

曼德拉:童年时,我学会了用弹弓把飞鸟从天空打落;如何采集野生蜂蜜、水果和可食根茎类;如何直接从牛的吸取热而甜的牛奶;如何在又清又凉的河中游泳;如何用线和一头磨尖的铁丝钓鱼。那是一个甜蜜的、无忧无虑的世界。监狱没有毁掉我,我获准种植一片小花园,全心投入,种出蔬菜,供应厨房。监狱还让我懂得控制自己――在号子里,一个囚犯几乎控制不了任何事,除了控制自己。永远难忘的是16岁带给我的勇气――那一年,我在部民的众目睽睽之下接受了割礼,这是我人生勇气的第一课。我的心里虽然仍然有痛,但这一次使我懂得勇敢并不是毫无恐惧,因为我们可以选择反应的方式。

你被投入“死亡岛”,那些日子是如何度过的?那里像是一座可怕的地狱。

曼德拉:我们下飞机踏上罗本岛的那天,天气阴暗,凛冽的冬风透过单薄的囚衣打在我们身上。迎接我们这群被判处终身监禁的几名非国大成员的,是一帮荷枪实弹的狱警。我们旋即被押上囚车,送到一幢独立的石造旧建筑物前。狱警命令我们衣服,然后他给我们每人一套卡其布的新囚衣。然而,种族隔离的条例甚至体现在囚服上。除了印度人凯西拿到长裤之外,我们每人都给的是短裤。我穿上短裤,但我发誓:我穿着它的日子不会很长。拿着刚发的3条薄得几乎透亮的毯子,跟在白人看守后面,我穿过长长的走廊,来到尽头的单间牢房。牢房门口挂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N.曼德拉,466/64,表示我是这个岛上1964年以来接收的第466名囚犯。牢房里霉湿气味扑鼻,且十分狭小,只有三步长、两米宽,躺下时双脚会碰到墙壁,头则顶着另一面墙,是名副其实的“牢笼”。然而,地狱也是有两面性的,人性本善,我和白人看守詹姆斯・格列高里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我出狱时,写给他一封信:“20年来我们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今天结束了。但是我会永远记住你,谨向你和你全家致以我最诚挚的问候,并请接受我最深厚的友情。”

(选自《读者・校园版》2011年第14期,有删改)

品读赏析

每个杰出人物的背后,都有一段跌宕起伏的苦难史,但他们都战胜了苦难,获得了成功。作者采用问答这种新颖的方式,向我们展示了伟人在面对苦难时乐观向上、淡然处之的态度。因此,我们应从中汲取力量,武装自己,用心体味生活中的苦难。

选文3

在无声的世界里绘出有声的花朵

王 娟

他出生在偏僻农村,父母老实本分,靠种庄稼维持全家生计。从小学三年级开始,他的听力就在不断下降,因为家境贫寒,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间。到初中时,他已失去大部分听觉,完全听不到老师讲课的内容了,只能靠课堂上抄老师的板书,课下借阅同学的笔记艰难学习。遇到不懂的地方,只能把想问的难题写在纸上向老师和同学请教。

苦难和不幸没有让他消沉绝望,凭着顽强的毅力,初中毕业时,他以全校第三名的优异成绩考入了本地重点高中。三年后,又以高出一本线50多分的优异成绩考入延边大学中文系。

进入大学后,因为听力上的缺陷,他开始用网络与他人说话,用文学来弥补心灵,创作了一大批文学作品,先后在《剑南文学》《百家》《词刊》《歌词天地》等报刊上发表,成为这些杂志的撰稿人,并多次在各级文学大赛上获奖。

每天晚上6点,他便背着书包里从图书馆借来的诗词书籍,从寝室来到一公里外的师范楼,一个人在安静的教室创作。到这年年底,他将自己的得意之作《春江花月夜》投给了一家艺人官方网站,得到了该网站负责人的极大好评。

此后,他遇到了生命中第一位贵人――在北京拥有自己传媒公司的张宏光,为对方的曲子填了一首《我想的美好》的歌词,拿到了1000多元的报酬。对于他而言,这不仅是物质上的报酬,更是一种精神上的激励,成为他音乐道路上的转折点。此后,在张宏光等人的提携下,他先后为名家郑绪岚、吕薇等作词,还应中央电视台《欢乐中国行》《同乐五洲》栏目的邀请,创作了《山水好心情》《漫步黄山》等一大批歌曲。他作为“一个音乐的舞者,以独特的姿态跳跃在灵动的音符上,行走在音乐带来的艺术喜悦深处。”进而当选为2007年延边大学首届感动校园十佳人物第一名。

2008年大学毕业,他像众多残疾人求职一样屡遭挫折,长期陷入失业状态,没有工作,没有收入,没有住处。这时,一位大学老师向他发出了邀请,希望他能够参与自己的科研项目,正走投无路的他欣然应允。他没有让老师失望,2009年起,他开始连续在《词刊》等国家级期刊发表《方文山歌词创作的艺术风格》《流行歌词研究的设想》《罗大佑歌词创作初探》《车行歌词创作研究》等歌词研究论文与评论15篇,参与多项高校省部级学术课题项目编辑统筹与撰稿工作,已撰写了近40万字学术作品,即将出版《韩国古代诗家对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歌的批评》《韩国古代诗家对唐宋诗歌的批评》等合著书籍,专著《明清中韩诗歌交流史》,结集歌词研究作品《歌词作家作品论析集》。

工作之余,他没有放弃自己的爱好,业余时间创作了一大批歌词。2010年8月,他再次接到了一个重大任务:为第十六届广州亚残运会创作一首歌曲《你让世界从此不同》,经过几个月的不断讨论、修改,最终确定为亚残运会主题曲。

他就是海南万宁的青年词作家王生宁,一位双耳完全失聪的“80后”。虽然王生宁本人听不到自己创作的歌曲,可他心中却充满了美妙的歌声,虽历经风雨和坎坷,却始终坚持梦想,一路走来,最终走向人生的坦途。的确,每个人都可以拥有美丽的梦想,只要坚持,一路走来,你的人生便可与众不同。

(选自《做人与处世》2012年第10期)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