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森林气象站范文

森林气象站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森林气象站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森林气象站

第1篇:森林气象站范文

摘要:为了使自动气象站更好地保障业务工作的运行、确保资料传输及时可靠,结合实践中的业务技术指导意见,有针对性地就其数据传输过程中的通讯及硬件故障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方法。

关键词:自动气象站;数据传输;故障;处理方法

随着气象科技化发展,自动气象站正式投入运行使用。它由室外采集器、GPRS通信网络和气象数据中心三大部分构成,具有采集数据及时、记录连续性强、信息量大的优点。自动气象站可对各气象要素进行不间断的连续观测,自动上传每分钟数据,确保了观测数据的规范可靠,并且传输快捷,达到科学标准,免除了大量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唐河县自使用自动站以来,对农业分布、森林防火、防汛预警、地质灾害的预防都具有重要意义。

自动气象站作为一种先进的地面遥测设备,在提高观测的准确性和精确度方面有很大的优势,但其优点只有在正常运行的前提下才能体现出来。唐河县自动气象站由室外采集器、GPRS通信网络和省气象数据中心三大部分构成。启动以GPRS网络为承载的气象数据无线网络,在气象采集点加装GPRS模块,通过GPRS通道,定时把采集的气象数据传回到省气象中心,以此提高气象监测数据传送的时效性和准确性,以达到及时有效、节省人力物力的效果。唐河县在使用自动气象站发现了多种问题,为保障业务的正常运行,根据《地面气象观测规范》要求,结合河南省气象局审核技术指导意见,出现故障尽快判断和排除,唐河站通过几年的使用,对维护工作有了一些经验认识,现针对数据传输中常见故障作出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日常维护及故障处理方法。

1通讯故障

自动气象站系统的网络运输是否稳定可靠,直接关系到自动气象站资料的及时传输[1]。自动气象站的通讯包括采集器与计算机的串口通讯和自动站计算机与上级计算机的网络通讯,均由电缆与其设备相连。采集器采集到数据,其常见的通讯故障有计算机采集不到数据、采集实时数据时有时无。先要确认上级网络与当地网络的运行状况,在保证网络畅通的前提下,查看软件中的通讯口设置部分是否与规定的通讯格式相同,如有异常,可从以下几方面处理:一是用万用表测量电缆通断情况,检查电缆线的好坏;二是检查各连接是否松动;三是检查设备上的串口是否有问题;四是检查软件中的串口设置与设备上的串口是否一致。

2硬件故障

根据采集软件上显示的数据是否正常来判断设备的故障,从而对相应的部位进行维护[2]。如果软件不能接收数据或数据出现问题,在非软件和通讯故障的前提下,可通过查看采集器上的设备运行指示灯状态来判断采集是否正常。在自动站的数据传输过程中,常出现的故障判断和维护处理主要有以下几种。

2.1采集器数据不能传入计算机,实时数据不能显示

遇此情况先要检查通讯端口,查看电缆连接是否异常、串口有无损坏、软件系统情况是否正常。把原数据备份后重新安装软件,如果数据仍不能显示故障存在,则应检查采集器中的通讯电路和芯片,若通讯芯片有损坏,应更换芯片,系统即可正常运行。

2.2软件接收不到数据,采集器不能正常工作

采集器面板上指示灯不闪且面板不显示数据,软件接收不到数据,按下采集器按钮无反应,而通讯和软件都属正常。如果关闭采集器再启动后仍无反应,即可判断出采集器内保存数据的芯片内数据发生紊乱,此时要先清零芯片内数据,然后再启动采集器,数据就可显示正常。

2.3数据显示时有时无,最终无数据显示

数据显示发生间断时,首先查看通讯线路,如果线路、串口、软件都正常,则问题就会出在采集器上。打开采集器盖,沿通讯线路测量,如果一串口通讯线存在问题,原两引脚之间通路出现断开,打开其盖子,就会发现其中一脚的焊线虚焊,应重新焊接上,数据便可正常显示。

3结语

为了让自动站系统工作正常,延长寿命,除避免人为原因造成故障,影响正常运行外,要严格按照要求做好日常维护工作[3-4]。定期检查系统交流输入指示灯、直流输出指示灯、充电指示灯和错误指示灯是否正常;每年定期检查电缆是否损伤、老化,检查电缆与采集器及传感器连接是否有松动现象;定期打开采集器,检查底部进线孔是否密封,并清除进入空隙的杂物。随着自动气象站业务的运行,会有更多的故障和问题出现,要求业务人员在工作实践中不断积累和探索经验,提高对运行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的应急处理和维护能力,更好地保障自动气象站资料及时、准确的收集和传输,真正实现自动气象站的优势和价值。

4参考文献

[1] 张敬国,叶明义,胡在洪.自动站采集器“死机”期间记录的处理[J].气象,2006,32(12):117-119.

[2] 徐前丽,王峙,代建新,等.自动气象站常见故障的判断与维护[J].今日科苑,2009(10):73.

第2篇:森林气象站范文

一、现代气象业务体系建设

1、抓好公共气象服务业务建设。今年下半年,因设备生产厂家的设备接入装置和我县的广电部门广播设备不配套,延误了农村有线广播网预警系统安装进程。目前,我局正在催促厂家尽早完成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农村有线广播网接入系统的安装,在3月份投入使用。

做好IP-TV气象专用频道节目的制作和推广。今年下半年市气象局和电信局合作推出IP-TV气象专用频道。该频道的推出,使各单位和个人只要向电信局申请开通,就能在电视机上收看灾害性天气来临或防台等重大灾害性天气时的领导讲话、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气象预报,气象监测实况信息(包括各乡镇、街道的自动气象站监测资料),气象科普知识。我局将在2012年做好IP-TV气象专用频道版面的制作和维护。

按照省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能力评价方法,配合市气象局开展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调查,不断提高我县公众对气象服务的满意度。

2、抓好气象预测预报业务建设,积极推进精细化,专业化预报业务技术体系的建设。通过预报员到市气象台挂职和请市气象台预报员来我局挂职,不断提高我局气象业务人员的预报业务水平,加强气象现代化设备和资料的应用开发。提高我县气象预报精细化、专业化水平。根据县委县府关于防汛抗旱、农业生产、林业生产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安排部署,做好台风、暴雨、山洪、地质灾害、高温干旱等气象灾害和次生灾害的预报预警。做好冬季雨雪冰冻,春季低温霜冻等农业气象灾害的预报预警,开展森林火险等级预报。

3、抓好气象观测业务建设。开展灰霾天气观测和分析评价、预警工作。建设土壤湿度自动站,开展土壤水分自动监测。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和山洪灾害易发区增设2-4个自动气象站,加强地质灾害和山洪灾害的气象监测。

二、完善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

按照“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机制,加强完善基层气象灾害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推进气象灾害应急准备认证管理和气象防灾减灾示范乡镇建设。今年我县有6个乡镇(回山镇、双彩乡、澄潭镇、梅渚镇、城南乡、小将镇),通过气象灾害应急认证和市气象局的防灾减灾示范乡镇验收,创建乡镇数占总乡镇数比例在市下属各县中位列第一。2012年,我局将和县农办、应急办继续做好气象灾害应急认证和防灾减灾示范乡镇创建工作。2012年,我局将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气象科普进农村、进基层活动,提高农村人员防御气象灾害的能力。坚持完善气象协理员、信息员工作机制,充分发挥他们在气象灾害防御,气象信息传播和气象灾情收集中的作用。做好气象预警信息向地质灾害信息员、防汛人员的发送。

做好3.23世界气象日、5.23防灾减灾日等气象科普活动。向市民传送防灾减灾和气象科普知识,提高社会各界气象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

三、提高气象为农服务能力

2012年气象局将做好针对特色农业、生态农业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气象服务。重点做好春季名优茶采摘期、夏季双抢、秋收冬种、高山蔬菜等气象服务。在夏季出现高温干旱时及时开展人工增雨作业,降低高温干旱对高山蔬菜等农作物的影响,在清明节前根据天气条件,适时开展人工增雨作业,降低森林火险等级。

根据省气象局要求,认真做好省茶叶服务中心承担的工作任务,开展茶叶气象科研,向全省各县气象局提供茶叶气象服务指导产品,提高我县茶叶气象在全省的影响力。目前,省茶叶气象服务平台已基本开发完成,明年将继续完善平台建设,使平台成为全省气象部门开展茶叶气象服务不可少的服务系统。

四、加强防雷减灾服务

做好防雷知识的宣传,认真实施危化品场所、重要公共场所防雷设施的定期检测。做好中小学校的防雷安全检测。

第3篇:森林气象站范文

 

集安市位于吉林省最南部,全市总幅员面积3217平方公里,森林和山地占总面积的85%,耕地占总面积的7%,水域面积占总面积的8%,是一个“八山一水半厘田,半分道路和家园”的山区市县,由于地理位置特殊,天气气候复杂,灾害性天气频发,气象灾害对我市农村经济发展和百姓生活威胁十分严重,因此,健全农村公共气象服务体系,防御和减轻农村气象灾害,充分发挥气象在农村防灾减灾中的作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近年来农村气象灾害监测及预报预警服务情况

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一直是集安市气象工作的重点之一。近年来,集安市气象局不断提高天气预报监测、预报、预警和服务水平,积极开展气象灾害防御规划的编制,加强农村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深入开展农业气象方面的研究,加强气象灾害风险意识和防御气象灾害知识宣传,为全市农业发展、农民增产增收做出了积极的工作。

1、覆盖全市的气象灾害监测平台和信息平台

2007年以来,集安局在全市范围内相继建设安装了32个区域自动气象站,形成了覆盖全市及广大农村的自动监测网络平台,实现了气象灾害信息监测自动化,为严密监视及收集暴雨、低温冷害、寒潮以及次生地质灾害等信息提供了可能,也为农村气象灾害的监测、预报、预警提供了有利的科技支撑。为保证区域气象站监测到的实时气象灾害信息及时传递给各级领导、社会公众和广大农村地区,最大限度的扩大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信息的覆盖面,为防灾减灾工作赢得宝贵时间,我局针对监测及时,不畅的问题,2009年协调有关部门,动员社会力量,在防汛办、森防办、交通、水库、电力、学校、医院、及全市11个乡镇等人员密集场所安装了电子显示接收屏和手机短信传播网络,成功搭建了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信息平台,解决了乡镇一级气象灾害信息“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保证了气象灾害信息出口的畅通。

2、完成了气象灾害防御规划的编制

为做好我市气象灾害防御工作,2010年我局编写了《集安市气象灾害防御规划》(2010-2020),集安市政府以集政文〔2010〕6号文件正式颁布实施。《规划》提出了未来十年集安市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战略布局、主要任务、重点工程建设和保障措施等。《规划》明确了未来一段时期将组织实施的六项气象灾害防御工程,重点加强城市、农村等地区以及农业、林业、交通等高影响行业气象灾害防御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集安气象灾害防御能力。

3、着力健全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

为做好农村气象灾害防御能力建设,健全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全面提升集安市农村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我局积极协调集安市政府,印发了《集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农村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通知》(集政办发〔2010〕44号)文件,成立了以市政府主管副市长为组长、民政、水利、国土、农业等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的气象灾害防御领导小组,文件进一步明确了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精细化的农村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建设覆盖广的气象预警信息网络、构建有效联动的气象应急减灾组织体系、完善预防为主的农村气象灾害防御机制等问题,为集安市农村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保障。

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了农村气象灾害防御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主要是:

1、没有建立完善的农村公共气象服务体系。目前随着气象事业的发展,多种现代传播工具的普及,农村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初具雏形,特别是随着气象手机短信,大喇叭、电子显示屏、气象信息员队伍建设的不断发展,农村气象灾害信息的问题得到一定的发展,但也局限于乡镇一级,大部分村屯仍然无法覆盖,因此,如何最好最快的将气象信息及时的传递到广大农民特别是偏远地区农民手中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2、农村信息化程度不高。绝大多数农民,甚至相当多的村、组都没有电脑,更谈不上使用互联网,农村网络信息化还需要做很多的工作。再就是农民对防灾减灾意识不足,遇到灾害时,也只是望天兴叹。

3、财政投入不足,气象灾害防御措施缺乏。近年来,政府制定了很多方面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但是在农村地区的投入明显不足,导致制定的规划及预案落实程度不高。

三、对策和建议

1.将气象纳入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气象工作与农村工作密不可分,气象服务是农村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充分发挥气象在农村建设中的基础性、前瞻性和现实作用。因此建议各级政府将气象为农村建设服务体系纳入当地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加快气象为农村建设服务体系建设。一要加快建设农村中小尺度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系统,在乡镇布设小型天气雷达,提高预报确率;二要加快构建农村公共气象服务社会化综合管理体系。要加大乡镇气象联络员和农村气象信息员队伍的建设力度,这部分人员要主动承担传播天气预警预报信息、维护加密气象站日常管理、收集气象与农经信息、气象灾害上报和气象知识普及等工作。三要加强农村公共气象服务工作,推进公共气象服务进村入户。要不断完善农村气象信息传播手段,通过广播、电视、电话、手机、报刊、电子显示屏、互联网等多种渠道,扩大气象信息的覆盖面,使气象灾害预警信息能够及时传到受影响的农民手上。要将气象服务纳入农村文化站服务体系建设,要通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让农民进一步了解气象知识,掌握气象知识,及时获取气象各类信息。

第4篇:森林气象站范文

关键词:农业气象 气象服务

中图分类号:TU8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7(c)-0106-01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对农服务是气象工作的重中之重。当前政府及气象部门各级领导都充分意识到了气象为农服务的重要性,在这个大好的形式下,改善农业气象观测工作的条件,提升农业气象观测工作的地位,势在必行。对农业气象观测工作实行全面动态管理,增强代表性,保证人员和资金,加强现代化建设,农业气象观测工作的质量一定会得到明显的提升。

1 农业气象服务现状

1.1 服务对象亟待调整,服务领域亟待拓宽,服务水平亟待提高

在多年的气象为农业服务工作中,我国各级气象部门在服务对象方面,多重视对领导层的决策服务,而对直接服务农村和农民关注不够;在服务领域方面,多数气象部门都停留在为粮食生产服务上,而为经济作物、特色农业、设施农业、林业、畜牧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等的服务基本上未开展起来;在服务水平方面,由于各级气象部门普遍对当地农业生产缺乏深层次的理解,所以在服务过程(材料)中只能是清晰地给出气象情报和气象预报,而对当地政府和农民应采取措施所提出的建议则多数是模棱两可,可操作性不强。

1.2 气象监测站点偏少,监测数据不能满足为农业服务的需求

目前,我国的气象监测站网设置基本上是每县一个气象站,对于广东来说,有的乡镇也有气象数据采集自动站,只是有些非常偏远、实在无法安装的山区才没有安装。对于平原地区来说,气象站的监测数据大致能代表一个县的气象状况;而对于山区来说,虽然村与村之间的距离仅几公里或十几公里,但两地的气象状况却相差甚远,所以气象站的监测数据很难代表整个县的气象状况。

1.3 气象预测预报的针对性不强

预报内容和形式与农业防灾减灾的需求有一定差距,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农用天气预报。目前气象部门的天气预报对农业的针对性不够强,实际上真正对农业生产有指导作用、农民更关心的是农用天气预报,其中包括农业年景预报、农事关键期的天气预报(如长期干旱后的降水预报、麦收季节的晴雨预报)、气温稳定通过3 ℃、5 ℃和10 ℃等界限温度日期的预报、土壤水分预报、各种农业气象灾害(如倒春寒、干旱、暴雨、大风、冰雹、连阴雨、初霜冻、终霜冻)预报和有利于病虫害发生发展的气象条件预报等。

1.4 农业气象观测工作现代建设程度不高

农业气象观测工作经过多年发展,观测手段、观测仪器都有很大的改善,但是比起地面测报,比起其他行业的迅猛发展,还是明显地相对滞后了,尤其在观测仪器和手段方面。大力加强农业气象观测的现代化建设,已经是一个刻不容缓的任务了。

2 农业气象服务发展趋势

综观当前国内外的发展状况,不难看出,近20多年来,农业气象预报和情报取得了极为迅速的发展,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2.1 加强农业气象数值模拟及其应用模式的研究

以生长模拟为核心的农业气象数值模拟与应用模式的研究是近年来最富活力、进展最为明显、最具应用前景的一个领域。这不仅是由于它能改进和提高现己投入使用的各种模式的应用效果,研究新一代的实时统计一动杨模式,更重要的是,以生长模拟为主的模式研究是整个农业气象学科发展的关键、核心和基础,是世界农业气象研究的共同目标。国内近年来,在引进一些主要生长模拟模式的同时,开展了对作物生长模拟及其应用模式的研究,研制了春小麦生长简化模式、水稻生长简化模式等。这些模式虽繁简不同,但其基本思路都是利用作物的基本观测资料以及平行观测的气象资料。

2.2 进一步开发和应用卫星遥感和计算机技术

近年来,农业气象科学的另一个重大发展是卫星遥感和计算机技术的引进与开发。这不仅大大地改进了农业气象的动态监测手段和分析方法,而且开拓了农业产量气象预报的新途径,从而进一步促进了农业气象学科的发展。

其发展趋势是,在加强遥感监测的基础理论研究的条件下,大力开展气象卫星遥感监测和估产技术的研究;扩展新的监测对象(如地温、土壤湿度、洪涝、干旱、森林火灾和大面积虫害等)和估产作物(如水稻、玉米、大豆等更多的作物)。

2.3 加强农业气象服务系统的研究

实现农业气象服务的自动化、定量化和正规化,向国家农业生产指挥部门提供实时、客观、准确的农业气象预报和情报,是农业气象服务工作的迫切任务之一。因此,农业气象服务系统的研究是农业气象科学研究的重要方向。近20年来,由于新技术越来越多地在农业气象部门得到引进和应用,促进了国内外对农业气象服务系统的研究。美国通过遥感技术和电子计算机网络建立了果园的霜冻低温警报系统。该系统是由NOAA卫星转播的、由位于赤道上空的GOES一1卫星提供并通过电视讯号变为可见图象,再由计算机增强影象,显示出不同颜色以反映低温状况(如-0.6~0 ℃时出现白色影象;0.6~4.4℃时出现灰白色;小于-4.0 ℃,大于4.4 ℃则出现黑色等)。从而使果园防霜建立在十分可靠的情报基础上,以节省费用和能源。

2.4 增强农业气象观测工作的代表性,准确性

农业气象观测工作给了观测员很大的选择权利,对观测地段的选择,对作物品种的选择,以及对于各种产量因素测点的选择,几乎都有很大的灵活性,这一点是和气象基本观测最大的不同。所以,对观测资料的代表性、准确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于资料的代表性,要考虑以下方面:(1)观测地段一定要代表当地的地形、地势、气候特点、土壤和产量水平、耕作制度。(2)观测品种具有代表性。(3)产量因素测点的代表性。

3 结语

气象部门不仅要加强对农业气象服务工作的认识,还要积极采取措施解决农业气象服务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以及技术难题。不仅如此,气象部门还要加强对气象服务者的培训工作,因人而异,通过培训,提高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气象服务人员的服务能力以及态度,为农民提供更高质量、更准确的气象信息促进农业增产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发展。

参考文献

[1] 蒋运志,唐熠,唐桥义.关于做好农业气象服务的几点思考[J].气象,2010,34(4).

[2] 党修伍.气象服务新农村建设工作的调研与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7).

[3] 王春丽,孙爽,朱红蕊,等.2012年农作物生长季的气候概况及主要农业气象灾害[J].现代化农业,2013(7).

第5篇:森林气象站范文

关键词:寒温灌丛;插值空间;格局变化;预测

中图分类号:Q94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5)04-0031-03

1引言

近百年,中国气温的上升趋势与全球是一致的。在1951~2009年,中国地表的平均温上升了1.38℃,变化速率为0.23℃/10a。由于气候变暖,自1950年以来,中国绝大多数冰川面积缩小了10%以上,并且20世纪90年代后期冰川退化加速,进而致使干旱区内陆河流的径流量明显增加。据估算,青藏高原的冻土面积退化导致每年的释水量达到了50~110亿m3[1]。

气候变暖对中国的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产生了明显的影响。刘丹等[2]对黑龙江1961~2003年植被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气候变暖使得兴安落叶松、冷杉、云杉和红杉等树种的分布区域发生了北移现象。周晓峰等[3]研究发现气温上升使岳桦苔原过渡带宽度增加,岳桦侵入苔原的程度加剧。戴君虎等[4]对山西五台山的研究发现该地区高山草甸和林线过渡带植物上移趋势与同期气温上升相关密切。Moseley[5]研究发现云南西北地区灌木入侵高山草甸,并使得研究区群落结构多样性发生改变。

本文根据中国第二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中模拟估算:到21世纪末期中国在B1(低排放)、A1B(中排放)、A2(高排放)经济发展模式下,平均温度分别增加2.5℃、3.8℃、4.6℃环境下[1],对位于滇西北哈巴雪山垂直生态系统中的寒温性灌丛进行研究,模拟寒温性灌丛生态系统空间格局变化。

2研究区

哈巴雪山位于香格里拉县东南部,是喜马拉雅山造山运动及其以后第四纪构造运动的强烈影响下急剧抬高的高山,经度100°02′~100°14′,纬度27°10′~27°24′,距离香格里拉县城120km,主峰海拔5396m,海拔最低点为江边行政村,仅1550m。哈巴雪山因巨大的海拔落差,形成明显的高山垂直气候带,从下到上依次为河谷中亚热带、北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高山寒带、高山冰雪带多种气候带。年均气温从金沙河谷的16.5℃下降到哈巴雪山的主峰―8.6℃。年降水量由526mm左右上升到1550mm左右。

哈巴雪山是由森林、灌木、草甸、现代冰川四个一级景观组成,是完整而典型的森林生态系统。哈巴雪山位于横断山区,此处在地质历史上未曾受第四纪冰川大面积覆盖的影响,成为动植物的避难所,被公认为是物种保存中心和形成中心,保存着大量的中国和地区特有种,长苞冷杉、大果红杉、高山松、丽江云杉等是我国特有种,以其为优势种长苞冷杉林、大果红杉林、高山松林、丽江云杉林是川西南、藏东南、滇西北的特有植被类型,同时也是横断山针叶林的典型代表[6]。

3数据与方法

3.1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本文所用到的数据包括:1980~2010年云南省134个气象站点30年的气象数据(数据来源于中国西部环境与生态科学数据中心)、云南省行政区划矢量数据、香格里拉县林业资源二类调查数据、香格里拉县的SPOT5遥感影像数据、哈巴雪山自然保护区矢量图(数据来源于哈巴雪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首先将带有经纬度坐标的气象站EXCEL数据导入ARCGIS,生成矢量点数据,并保存为可编辑的矢量点气象数据。应用SPOT5遥感影像和林业资源二类调查数据进行哈巴雪山寒温性灌丛范围提取。

3.2温度场数据获取

哈巴雪山水平方向所跨的经纬度范围较小,但是垂直方向上海拔差异较大,并且研究区及其周边的气象站点,一般直接进行空间插值的方法进行插值获取的结果与该研究区实际温度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并由于海拔是影响山地温度的重要因素。根据舒立福等[7]的研究资料,本文基于云南省90m分辨率的DEM数据对云南省134个气象站点的温度数据进行海拔梯度插值,并通过哈巴雪山矢量图剪切,生成研究区的温度场数据。依据《第二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中预测,到21世纪末,中国年平均温度在B1、A1B和A2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下分别上升约2.5℃、3.8℃和4.6℃,在ARCGIS中,在上面插值得到的温度场基础上,分别加上2.5℃、3.8℃和4.6℃,获得不同排放情景的温度场数据。

3.3寒温性灌丛分布区温度分布统计

首先,将由林业资源二类调查数据和SPOT5获取的哈巴雪山寒温性灌丛分布矢量数据导入ARCGIS。应用conversiontools―featuretoraster工具,将寒温性灌丛面状矢量数据转换为与温度数据相同分辨率的栅格数据,并应用conversiontools―rastertopoint工具,将寒温性灌丛每个像元栅格数据转换为对应的矢量点数据。最后应用空间分析工具中的extractbypoints工具提取每个寒温性灌丛矢量点数据对应的温度栅格数据,获取寒温性灌丛分布区的温度分布表格数据。

4数据分析

4.1寒温性灌丛分布温度曲线

由寒温性灌丛分布区温度统计预处理获取了8332个温度点数据,温度最小值为-0.9753℃,最大值为9.7044℃,平均值为3.9302℃。利用EXCAL将哈巴雪山解译中的寒温性灌丛的温度分布划分为110个区间,间隔为0.1℃,范围有-1~10℃,并统计每个区间的温度分布频数。然后将每个区间的频数除以最大频数值,将每个区间的频数化为0~1概率值。由于频数概率分布成正态分布形状,利用SPSS软件对110区间及其对应的频数概率进行非线性回归,获取寒温性灌丛在温度上的分布概率曲线函数,如下:

F(t)=0.872*e-(t-3.810)29.308(1)

将哈巴雪山解译的寒温性灌丛温度代入公式(1)中,得到寒温性灌丛在各个温度区间的分布概率(R2=0.950)。寒温性灌丛的解译温度分布、预测温度分布及其误差的分布如图1所示。

图1寒温性灌丛实际温度、预测温度及其误差分布

4.2本世纪末寒温性灌丛分布预测

查询《云南植被》,寒温灌丛分布海拔主要在3800~4300m,还有一些灌丛分布在亚高山(3200~3800m),这些灌丛大部分是由于久经放牧形成的次生灌丛。本文主要研究海拔在3800~4300m之间的寒温灌丛,该植被处多雪、多风、寒冷日照常的气候条件下,年均气温在3~5℃,一般均在10℃以下,最冷月在0℃以下[8]。本文将3℃和5℃代入寒温灌丛温度分布曲线公式(1),取两者概率较小者,作为判断寒温灌丛最适宜温度分布概率临界点。由计算可知,MIN(F(3),F(5))=0.7489。

利用ARCGIS软件的栅格计算器工具将哈巴雪山当前温度场、B1、A1B、A2不同排放下温度场数据按照公式(1)进行计算,获得研究区不同情境下的温度分布概率图。然后按寒温灌丛最适宜温度临界点0.7489划分出不同情境下寒温灌丛的空间分布格局变化。并用区域统计工具计算情景下适宜区域的海拔的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宽度,同时统计其适宜面积。统计结果如图2、表1所示,其中0表示以当前温度为基准,2.5、3.8、4.6分别表示在当前温度基准上不同排放情境下,到本世纪末温度的上升幅度。

由图2可知,到本世纪末,不同温室气体排放的情境下,寒温性灌丛的空间分布海拔最大值(MAX)、最小值(MIN)、平均值(MIN)变化一致,均出现升高趋势。并且海拔最大值的上升幅度较大,平均值变化次之,最小值变化较小。由表1可知,寒温性灌丛海拔分布宽度(RANGE)均在当下基准温度上增加,但是空间分布面积(AREA)却在下降,并且温度上升幅度越大,分布面积越小。

总之,基于当下基准温度,到本世纪末,寒温灌丛的分布空间有上升迁移趋势,分布宽度增加,但是由于山体空间有限,寒温灌丛空间分布面积下降较明显,显示了明显的“挤出”效应。

5结论

(1)本文结合了生态学、统计学和GIS的强大空间分析功能,进行滇西北哈巴雪山寒温灌丛的基于当前温度的未来情景变化的空间分布格局预测和变化趋势分析。发现寒温灌丛有向高海拔迁移的潜在趋势,并且空间分布的宽度增加,但是分布的总面积会出现下降趋势,出现高山植被的“挤出”效应。

(2)本文对寒温灌丛的预测模型是基于不同情景下的温度变化因子进行的,但是由于温度上升、极端气候发生、病虫害的发生及其不同土质条件均会对寒温灌丛的分布造成影响,因此,综合考虑各种影响植被的生物和非生物因子,对寒温灌丛未来空间格局和变化趋势进行更加准确的预测,是未来气候变化下的高山植被的空间变化研究的趋势。

参考文献:

[1]第二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编写委员会.第二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2]刘丹,那继海.1961~2003年黑龙江主要树种的生态地理分布变化[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07,3(2):100~105.

[3]周晓峰,王晓春.长白山岳桦―苔原过渡带动态与气候变化[J].地学前缘,2002,9(1):227~231.

[4]戴君虎,潘.五台山高山带植被对气候变化的响应[J].第四纪研究,2005.25(2):226~231.

[5]MoseleyRK.HistoricallandscapechangeinnorthwesternYun-nan[J].China.mountainResearthandDevelopment,2006,26:214~219.

[6]陶晶.云南哈巴雪山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及保护研究[D].北京: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0:8~11.

第6篇:森林气象站范文

马尔代夫群岛由26组珊瑚环礁和近1190座岛屿构成,堪称印度洋岛国的“海报男孩”。这些珊瑚环礁通常被分割为有人岛和无人岛。

虽然这种特性赋予了马尔代夫诱人的热带风光和温暖的气候,但这个仅拥有40万人口的岛国也因此成为全球变暖首当其冲的对象。马尔代夫群岛平均海拔高度仅1.5米,最高点也不过2.3米。随着海平面不断上升,潮汐和暴风雨将给这个美丽的岛国造成更大破坏,很多岛屿将最终被海水吞噬,居民则不可避免地沦为“气候变暖难民”。

帕劳的洛克群岛

洛克群岛因2005年初播出的美国真人秀《幸存者》第10季帕劳篇而闻名遐迩。这个群岛由250至300座岛屿构成,总陆地面积仅有47平方公里,岛上森林茂密,拥有很多隐藏的礁湖及其他湖泊并且生活着一系列独特的生物。

帕劳的洛克群岛是一个美丽富饶的世界,虽然现在无人居住,但人类以前曾多次在这个群岛上留下自己的足迹。一个最令人好奇的证据莫过于发现所谓的“微型人”遗骸――帕劳人,身材矮小是因为患上岛屿侏儒症。

塞舌尔的阿尔达布拉岛

阿尔达布拉岛是世界上第二大珊瑚环礁,总面积达到155.4平方公里,由4个独立的岛屿构成。“阿尔达布拉”这个名字来源于阿拉伯语。这个岛群坐落于马达加斯加西北部426公里处,是塞舌尔最西端的大岛,但岛上为何无人居住成为一个难解之谜。

原来的阿尔达布拉岛是巨龟的家园,有15万只阿尔达布拉巨龟生活在这座环状珊瑚岛。但19世纪后,猎捕鲸鱼和海豹的人以及长途航海者经常在岛上猎杀巨龟果腹,以至于到1900年,巨龟已濒于灭绝。

哥斯达黎加的可可斯岛

可可斯岛孤零零地躲在太平洋一角,距离哥斯达黎加西海岸大约有550公里,面积23.85平方公里。尽管这里有充足的可用淡水资源,但人类从没在这里长期定居过。

作家迈克尔・克里奇顿的小说《侏罗纪公园》里的伊斯拉・纳布拉尔岛,可能就是以可可斯岛为原型的。进行这种猜测的依据是,伊斯拉・纳布拉尔岛在西班牙语里的意思是雾岛,而可可斯岛是中美洲或南美洲附近唯一一座拥有庞大的雾林生态系统的小岛。

基里巴斯的菲尼克斯群岛

菲尼克斯群岛由8座小岛和几个珊瑚礁组成,位于夏威夷至南太平洋斐济的中途。整座群岛的面积仅为27.6平方公里,除了最大的一座小岛――坎敦岛上生活着20多个人外,这座群岛的其他地方无人居住。过去的两个世纪,人们曾几次尝试在菲尼克斯群岛上定居或移民,但是所有努力都以失败而告终,最后一批居民在1963年撤离该岛屿。

所罗门群岛的泰特帕雷岛

所罗门群岛的泰特帕雷岛被称为“最后的蛮荒之岛”,自19世纪中期以来便无人居住,当时本土部落因猎取人头的野蛮人的威胁而纷纷逃到周围岛屿。泰特帕雷岛面积为118平方公里,是西太平洋地区最大的无人岛。

泰特帕雷后裔协会是一家登记注册的所罗门群岛慈善组织,2002年以来便负责对泰特帕雷岛进行监管,保护岛上的森林以及其他自然资源,为子孙后代谋福利。

斐济玛玛奴卡群岛的马鲁瑞奇岛

斐济玛玛奴卡群岛大约有20座火山岛。涨潮时,这些小岛减少到大约13座。斐济玛玛奴卡群岛里的很多小岛属无人居住地,可用淡水资源是决定它们能否居住的主要因素。

微小的马鲁瑞奇岛是2000年影片《荒岛余生》的拍摄现场。汤姆・汉克斯饰演的角色查克・诺兰德要在马鲁瑞奇岛上生存下来,遇到几大难点,其中包括生火和找到可以饮用的淡水资源。

新西兰的奥克兰群岛

新西兰南部的奥克兰群岛地处南纬苦寒之地“狂暴50度”(水手对于南纬50度到60度之间海域的俗称),受到咆哮海风的无情摧残。这座紧凑的群岛共有5座岛屿,其总面积达625平方公里,由数百万年前几座长期沉睡的休眠火山形成,奥克兰岛是其中最大的一座。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新西兰政府在岛上建起一座气象站并派遣人员驻守,在拆除气象站之后,这座群岛彻底成为一个荒无人烟的世界。

泰国的安通海洋国家公园

第7篇:森林气象站范文

1气象学实验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实验课程教材缺乏特色

在高等院校,大学设课以理论课为主干,实验课基本上是理论课的附属或是有关理论课的一部分,其重心在于帮助、加强对有关理论课的理解和掌握,根本没有自己系统的教材[1]。虽然近几年各大出版社也陆续出版了一些有关气象学实验的教材,但是往往教材的特点是知识量大且知识点分散,实验内容大多为验证性实验,有些内容又很抽象,超越了高等院校大多数学生的接受能力,不利于学生课下进行自学和预习。面对具有林业特色的高等院校来说,出版一本以气象学基本实验为主,具有林业特色的实验教程势在必行。

1.2课堂教学手段单调和实验教学内容单一

在气象学实验教学中,教学手段和方法仍沿袭传统的模式,即以教师讲授实验理论和演示实验内容为主,学生被动听讲和记笔记,黑板仍是主要的教学工具,缺少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的应用。由于师生在课堂上缺乏互动和交流,所以实验课程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气象学实验作为理论知识的附属部分,主要开设的实验有8个,基本上都属于演示性和验证性实验。为了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也为了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来增加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内容刻不容缓。

1.3气象学实验、实习基地建设经费缺乏

近年来,由于高等院校招生规模的迅速扩大,学校各方面建设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因而,在保证教学能够基本运行的前提下,对实习经费的投入相对不足,而用于实验实习基地建设的经费则更是少之又少,这就大大降低了高校对基地建设的积极性。大多数实验、实习课程的教学也都是仅仅局限在教室内进行演示和验证性实验的操作。

2气象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

2.1加强实验教材建设,构建气象学实验课程教学内容新体系

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随着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地深入,不断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意识,提高实践教学的效率,实验教学要求与理论教学完全分开,设置独立的实验教学百分制考核机制。面对以往实践教学内容单一,现行的气象学教材教学内容的安排和教学时数偏重于理论教学[2]的现状,也为了适应高等院校实践教育教学改革要求,笔者编写并出版了《气象学实验教程》一书,前十章主要介绍了主要气象要素的测定,具体包括实验仪器构造、原理、使用方法和数据处理方法等。同时为了让学生对实验有更加深入的了解,每一章后安排了思考题。后四章内容主要介绍了自动气象站、气候资料的统计与整理以及地面气象月报表的编制和云的观测实验等等,这对高等院校开设综合性实验和创新性实验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在实验内容上,分层次开设实验,即基础性实验和综合设计性实验,以真正的实施因材施教。

(1)基础性实验: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通过生动的图片演示该仪器的使用方法,讲授仪器的构造、原理和使用方法。在仪器的选择上,可以采取人工观测的的仪器和自动气象观测系统的仪器相结合的方式,它们的共同使用,可以让学生充分了解两者的区别。

(2)综合设计性实验:主要是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能力,提高综合实践能力和独立操作能力。如:森林小气候观测实验,要求学生根据理论课程的知识,选择和设计一块林地进行森林小气候的观测。教师只是提出建议和目的,具体操作方法由学生自行安排。为进一步加深对森林小气候特性的认识,安排一组学生在林外选择一块对照地,进行相同项目的测定。最后将数据进行汇总、比较、得出结论。通过综合设计性实验,使学生熟练掌握因森林的存在所造成的小气候效应,这对培养学生知识的应用,能力的培养以及启发其科技创新的思维能力是很有益的。

2.2改革气象学实验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在教学方法上,以启发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以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的方式组织气象学实验。同时还要强调学生对气象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正确掌握,并着重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实验习惯,为其学习后续课程和从事专业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3]。以往气象学实验教学,主要采取的是课堂讲授和演示,课下验证实验的方式。在选择实验内容上也主要是基本气象要素的测定。要对实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应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新成果,根据不同的实验内容,同时考虑实验条件和环境等因素,把传统的教学方法与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紧密结合,应用多媒体课件辅助课堂教学,将静止的教学内容动态化。这样,可以节省大量的课堂教学时间,增加教学内容和信息,使教学内容变得丰富多彩、教学过程更加优化。

2.3加强气象学实验、实习基地建设

在气象学实践教学实习中,采用分散与集中、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针对必修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通过林业调查、测定和校外参观等方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基本理论知识,增加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意识。气象学实践可分两部分,第一部分随课进行,重点进行林业生长相关的基本气象要素的观测。第二部分集中实习,重点进行气象业务基础实习,包括在实验林场测定不同林型的小气候特性的比较和参观省气象台站等等。

第8篇:森林气象站范文

1.气象服务扎实有效推进。①做好常规气象预报预警服务工作。针对__天气特点,通过即时通、传真、商密向区委办、政府办、区农林局等部门发送《送阅件》、《气象服务专报》、《雨情通报》等服务材料80期;向区各大班子、有关部门、各街办、各社区、各村级领导干部领导600多人发气象预报预警短信5万余条;②做好汛期、节假日气象服务工作。按照__汛期、五一、三夏、高考等气象服务需求,积极向区上领导汇报、相关部门通报天气趋势和气象建议,服务效果明显;③做好特殊事件气象服务工作。针对年初____山高森林火险等级、4月上中旬低温阴雨使大面积樱桃受损的事实,深入林区、地头做好气象服务,发《森林火险预警》3期、《农业专题预报》5期;④做好__气象灾害风险区划等工作。积极配合省市课题组,完成__区气象灾害风险区划、气候资源及气候适宜性精细化区划等气象灾害防御规划、气候资源应用工作。

2.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有声有色。按照省市局要求,将规定动作做到位;向__有关部门、各街办发征求意见表(对区气象局及领导班子)60份,收回40份,有效意见18条;通过该活动,改进了干部职工工作作风,增强了大家干好__气象事业的信心和决心。

3.参加培训和竞赛。积极参加省市局及__区委区政府组织的各种培训20人次。我局参加市气象局演讲比赛获三等奖。

4.重视“直通车”落地。市气象局组织的系列“直通车”到各区县气象局,__气象局局将每列直通车都落到实处,明确负责人、技术骨干、联系人和落实进度。

1.__区域气象实时监测及数据统计平台正式上线。年初__区气象局气象实时监测平台正式上线,通过该平台能及时查看__区域13个自动气象站及周边自动站每一分钟的气象数据,而且能够统计每个站点、任意时段气象要素值。该平台成为__气象预报预警、气象服务的重要基础工程。

2.初步建成__为农气象服务示范园。考察、调研近30家农业合作社(协会)、科技园,确定__葡萄主题公园、__果蔬专业合作社两家为气象服务示范园。建设内容为:多要素气象监测设备、气象电子显示屏、气象服务系统等。

3.气象防灾减灾及人影工作正式纳入__区年度目标考核。气象防灾减灾及人影工作已经列入__区20__年年度目标考核下发的文件中,《__区20__年气象防灾减灾工作考核量化表》已下达给各街办,区气象局考核台账制度已经建立。

4.开通政府电子邮件传输系统。20__年初开通了STY安全电子邮件传输系统(商密),使气象服务信息通过该系统能及时传到区委、区政府及各个部门,__区气象局通过该系统能及时收到区委、区政府及各个部门的文件及有关信息。

1.成立党支部。得到__区委组织部、区直机关党委批准与批复,5月__区气象局党支部正式成立。

2.新址搬迁工作持续进行。在省市局及__区政府的指导和支持下,初步确认__区气象局局新址为原席王街办龙湾小学所在地。

3.完成人影建设方案与选址。完成了《__山人影标准化作业基地建设方案》及__山人影选址。

4.推进内部制度建设。编写并实施《宣传管理办法》、《财务管理制度》、《外聘员工管理办法》、《__区气象服务制度》及《__区业务值班制度》,充分考虑制度的可操作性及持续性。

1. 地方气象事业机构办理有困难。区气象局人少的问题已经影响到工作的正常开展,但是已批的防灾减灾服务中心(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在办理成立手续时遇到困难,建议政府有关部门予以解决。

2.地方气象事业经费不到位。建立__区气象局以来,地方气象事业经费不到位,建议在下半年将区气象事业经费列入区财政预算。

1.积极推进新址搬迁。积极联系新址搬迁进区委常委会议题及相关协议的正式签订,完成新址各个业务系统搭建,做好院子管理秩序、食堂设施到位等方面工作。

2.建立__气象工作体系。实施《__农村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健全__区、街办、村气象工作与服务体系。

3.进一步增强__气象服务工作。做好以防汛为重点的常规气象服务工作,针对__无广播、电视、报纸的特点,建立__气象网(或链接区政府网站)、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公共气象服务平台。围绕__

生态建设、治污减霾、安全生产等重点工作,做好气象防灾减灾服务工作。4.继续推进人影基地建设。实施__山人工影响天气基地建设,完成设备购置、试用及人员选拔、上岗培训等方面工作。

第9篇:森林气象站范文

走在北极村的街道上,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古朴典雅,自然清新。两侧的路灯别具一格,灯柱和灯罩全都是木质的。村里除了学校、派出所和几家宾馆是砖瓦结构外,其他都是泥墙木瓦的房屋,有的墙还是用圆木垒砌的,古色古香。村里除了几家中高档宾馆外,几乎全是农家小客栈,木刻楞的房子窗明几净,木栅围墙的院落里不时传出鸡鸣犬吠。全村一千多口人,二三百户人家,69户经营着家庭旅馆。“老爷们下田上山,老娘们经营旅馆”成为这里很多农户的生产生活模式。

村东是圆形的北极广场,兀立着一块“神州北极”巨石碑,不远处还有中国最北的哨所。哨所的营房蓝顶白窗,颜色十分鲜亮,门口巨石上刻着“北陲哨所”4个大字。向西北伸展的道路将我们带到了一座用木栅栏圈起来的小院前,院中建有3间连体的木刻楞坡顶平房,正对马路的山墙上开了一扇大窗,边框涂成蓝色。窗子上方的木板墙上,用红漆书写着“中国最北一家”。住“最北一家”,品尝地道的农家饭,几乎成了每个游客在北极村的必游项目。

每天,村里的邮局都很繁忙,游客们争相购买印有北极村风光的明信片,盖上珍贵的“北极村支局”邮戳,寄给朋友。一个香港的小姑娘很认真地说:“有一首歌叫《北极村的回信》,歌里说如果收到‘北极村的信’,人们的愿望就会成真!”

在夏至前后,北极村还能欣赏到独有的晚霞与朝晖并存的神奇的“白夜”天象。此时的午夜,你向北眺望,天空泛白,像傍晚,又像黎明,幸运者还可以看到五颜六色的北极光。

链接

北极村“找北”攻略

交通指南:哈尔滨、齐齐哈尔、金州、加格答奇、古莲都有前往漠河县的火车。北京―哈尔滨―漠河航线也正式开通。

吃在最北:黑龙江大马哈鱼、小鸡炖蘑菇、江水炖江鱼……这些美食保准让你胃口大开。当地还盛产野生的蓝莓、草莓、樱桃、蘑菇、蕨菜、黄花菜等。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