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中国地理论文范文

中国地理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国地理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国地理论文

第1篇:中国地理论文范文

根据台湾地区国文《课程纲要》的指导思想,台湾地区国文教材的编写原则,第3条规定:“编选教材范文时,要将所选用的教材,按文体比例、写作风格、文字深浅、内容性质,以单元或主题方式作系统编排。并于第二阶段(第六学年)渐次融入文言文。第三阶段应逐年调整文言文与语体文之比例。”国文教材编辑大意第五条写到:“本书所选之范文,以旨趣明确,文辞优美,足以启导人生意义,切合时代潮流者为主。”《国文》教材着眼于兼具语文训练、精神陶冶及文艺欣赏三种价值的文章,其前提是切合国民中学学生的学习心理和能力,也就是所选文章,必须与现代青少年生活有关,并使他们了解和接受。因此,把握学生的学习心理和能力,反映学生心理发展的水平,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学生应达到的学习知识与能力的标准,这些都属于范文编选的心理学依据。

表一:国文教材课文篇目一览(见文末)

表二:现代文与文言文在各册中的分布

从上述两个图表中可以看出:高中国文教材中,现代文约占三成,文言文约占七成。并且随着年级的升高,文言文所占的比例大体上也逐步增大,这也体现了台湾地区十分重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现代文在选材上多注重文章的生活色彩,注重启发学生对社会生活的体验和思考。这样的课文编选,一方面与台湾地区的历史文化特征有关,另一方面也有其心理学依据。

一、选文贴近学生不同的需要层次

20世纪50年代,人本主义心理学在美国兴起。它是一种以研究人的本性、动机、潜能、经验以及价值为主的心理学新思潮。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把人的需要分为两类:基本需要和成长需要。基本需要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及尊重需要;成长需要包括认知需要、美的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马斯洛认为,人类需要的发展是一种连续的、重叠的、波浪式的演进过程,即不同层次的需要可以同时存在,高层次的需要并不一定在低层次需要被满足后才出现。

以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为依据,国文教材基本上满足了学生的成长需要,选文主题的丰富多彩,涉及到了学生的认知需要、美的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国文教材选文最鲜明的特色是注重传统美德对学生的熏陶,注重中华传统的人生观、价值观对学生的影响,把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孝敬父母等优秀品质放在重中之重。如《左忠毅公轶事》突出了左公忠坚贞不屈的爱国志气,感人至深;《张劭与范式》展示了古代文人雅士的礼仪规范;《爱莲说》《五柳先生传》揭示了甘于淡泊,出淤泥而不染的道理。文言文选文主题的多样性,可以满足学生对认知、美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第2篇:中国地理论文范文

关键词:地理学科 问题 解决措施

一、引言

政治、历史、地理传统地被认为是文科学科,文科学科一直被强调需要用心去记忆,所以很多老师在教学中一味灌输“死记硬背”的传统观念,造成许多同学反映文科也不是那么好学。那么现阶段的地理教学中存在哪些问题呢?学生在地理学习的过程中碰到的困难有哪些呢?为了有效提高广大同学学习地理学科的积极性,应采取何种有效措施呢?

二、存在的问题

地理学科在高中阶段被划入文科,但是在大学学习阶段,地理的学习一般被归类在理科学部。由此可见,地理学科的学习需要的不仅仅是文科思维,而且需要同学们有一定的理科思维,甚至在高阶段的学习中,理科思维显得更为重要。据笔者观察,现阶段地理学科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大部分老师忽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为了应付高考,高中课程设置偏重于语、数、外等学科,像政治、历史、地理等学科的课程被压缩。如何在仅有的、短暂的时间内,将高考大纲所要求的知识全部传授给学生,这对广大高中地理任课老师来说是一个挑战。由于时间有限,大部分任课老师抓住一切时间将自身所掌握的知识“灌输”给学生,而不管学生实际掌握多少、吸收多少,能否有效应对考题的变化等等。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不利于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使他们缺乏灵活应对考试的能力。当然,这也是不利于学生个人综合素质提高的。

2.过分强调背诵在地理学科学习中的重要性。地理学科的学习不同于生物、化学、物理,同时地理学科的学习与同为文科门类的政治、历史学科的学习也大不一样。地理学科与数学有紧密的关系,地理学科的学习不仅仅需要学生能够背诵记忆相关地理概念和名词等,同时也要求学生能够利用数学工具进行推导。

3.没有有效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当今社会,科技发展速度加快,教学手段随之丰富起来。在地理学科教学的课程中,如何利用现代化的手段指导学生的学习,对学生接受知识的程度具有很重要的影响。地理学科的学习需要同学们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然而并不是所有同学都具备这种能力。那么如何培养这种能力呢?老师不能一味地强调抽象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很重要,而应该采取有效的手段。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这些问题,直接的结果就是使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不重视、缺乏兴趣,更进一步地讲,这不利于学生个人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这对学生的成长成才是很不利的。

三、解决措施

每一门学科的学习都有一定的方法,地理学科当然也不例外,掌握科学的方法,当然会事半功倍。那么针对地理学习中存在的难题,有哪些方法呢?

1.老师在教授过程中应该避免照本宣科,应该学会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不仅要按照教案的内容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教育,还应该在已有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去自主探索学习,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生活中发生的时事与地理基础知识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自己去搜寻资料并进行分析。

2.老师应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并且兴趣是可以培养的。地理学科是一门很有趣的学问,通过地理学科的学习,学生们对祖国山川、五湖四海、四季交替以及昼夜变迁都能够有很好的理解,这对于提升学生的素养是很重要的。那么老师在教授这门学科的过程中,应该灵活运用多种先进的教学手段,让学生体验学习地理学科带来的欢乐,这样才能激发学生们学习的兴趣。

3.学习地理应该掌握好的方法。俗语有言,磨刀不误砍柴工。好的方法能够加快我们对知识的吸收和掌握。地理学科的学习同样也有一些方法。地理学科同其他文科学科一样,也需要记忆,但是不能死记硬背,而应该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效地记忆,这样才能记得牢、记得久。同时地理学科的学习还应调动全身各种器官参与其中。

4.提纲挈领,融会贯通。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都要经过将书先读厚、再读薄的过程。对于地理学科的学习,首先要明白地理学科大概总体涉及那几大板块,同时要分清轻重和难易,在学习的过程中就应该合理分配时间,最后应该对所学的所有内容融会贯通,学会跨章节解决考试或者生活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只有先让自己对所有知识有所了解,然后进行有效整合和吸收,这样才能算是掌握了一门学科。

如同任何学科的学习都没有捷径可走一样,地理学科也需要扎扎实实地去学习、领悟、理解,若能够在上述有效方法的基础上展开对地理学科的学习,那么地理学科的学习将不再是难事。

参考文献:

[1]陈德贵.用科学的方法学地理[J].中学政史地.2007年3期.

[2]王连贵.浅析中学地理教学中的有效教学与学习[J].成功(教育).2010年5期.

第3篇:中国地理论文范文

关键词:精品课程;中国地理;课程流域系统;培养创新性人才

一、课程教学理念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地理”课程的教学理念强调学生参与和师生互动,以学生为本,重视创新性人才的培养。教师对学生不仅要“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因此注重学生的兴趣和对学习过程的参与,引导学生关注事物发生的起因和过程(why and how),留给学生探究性思考、参与和交流的空间,强调支持与引导。

1、“培养创新性人才”的理念

创新性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每一个教师都承担着培养创新性人才的历史责任。我国长期以来,本科生科学研究主要是通过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生产实习等教学环节,及一些社会实践活动来实现的,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中国地理”精品课程的建设中,教师以学生为本,为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给予启蒙,以学生能够进行自主、主动及课外学习、研究提供思维空间和操作平台为己任。创新思想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贯穿于课程教学的整个过程。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研究探索,初步建立起了以中国地理课程为载体的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体系。主要是依托教师项目和本科生研究课题,吸收并指导本科生研究中国地理问题;通过建立本科生科研实践数据平台,为广大学生提供实践环境和条件,在此基础上指导并资助学生撰写论文,从而实施培养创新性人才培养过程。

2、“流域系统”理念

借用地理中“流域”的概念,将“中国地理”的教学过程分为上游、中游和下游三部分,能量(能力)和物质(知识)通过网络平台进行流动和传输。与流域中水的流动方向不同,能力和知识在流动的过程中越来越趋于高处,这是因为能力和知识会随着教师的传授、学生的消化及师生间的互馈有所提高和积累(图1)。上游主要体现了教师的储备过程,即教师对课程与教材的设计能力。中游主要体现了教师讲授与学生学习的过程,通过教师讲解与学生提问之间的反馈,教师传授知识的能力以及学生的知识储备与分析能力等都有所提高。下游主要体现了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创新思维的培养过程,学生通过学习后的实践研究与创新活动,获得高于课本、高于教师传授的知识与能力。多数课程教学止于上游、中游的教学目标,而“中国地理”的课程教学设计与实践,还关注下游,将教学过程贯穿、延展至实现创新性人才的培养目标。课程建设的成效不仅仅体现在教材建设和教师能力的提升,而且还体现在学生能力的提升。

3、“多源信息-多教学环节-师生双向反馈”理念

“中国地理”课程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形成了“多源信息-多教学环节-师生双向反馈”教学模式。“多源信息”是依据“中国地理”学科的区域性、综合性、交叉性和实践性四个特征,利用地图、影像、录像、文字、数据、实景等多源信息设计的教学环节。“多教学环节”是指依据教学规律和学生认知规律的有机结合,利用多种媒体设计教学环节,包括讲课内容、学术报告、讨论辩论、作业、面试、CAI、网络教学以及实习等,

二、“中国地理”课程的上游建设

课程建设的上游是整个流域系统中最初“施动者”,是整个流域的原动力。通过建设一支水平高、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依靠全体教师的能力编制立体化的教材,并设计操作性强的教学大纲来实现。

1、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建设

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基础是具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实施者,拥有一流的学者专家型的教师梯队是形成精品课程的关键。某种程度上说,精品课程建设是教师行为,是教师的学术造诣、科研背景、教学技能、人格魅力的综合体现。培育、扩大“精品”教师队伍,是精品课程建设的根本任务之一。精品课程要由学术造诣较高、具有丰富授课经验的教授主讲,通过精品课程建设形成一支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梯队。由于教师的知识结构、知识覆盖度、创新能力和师德风貌直接决定着课程的质量与水平,因此课程建设也是教学名师队伍建设。名师可以凝聚成一个高素质的人才组合中心、高水平的学科中心、成果卓著的科研中心,可以支撑起一个著名的课程。

“中国地理”精品课程的教师队伍建设具有三个方面的特点和优势:第一,围绕课程规划、教材编写、课程讲授、课程网络建设等具体任务,优化组合教师团队。分别由院士、教授、副教授、讲师和研究生助教相互衔促进学生感官和多种能力的训练。“师生双向反馈”则是依据师生互动原理,在教师传输教学信息的同时,即时通过各种教学环节接收学生反馈的信息,再反馈于学生。通过不断地双向反馈,在互动中完成整个教学过程,从而在有限的课时下,提高单位时间的教学效率,也为教师发掘学生潜力和进一步的重点培养学生提供条件。接完成各项任务,实现老中青相衔接的主讲队伍,形成纵横交织的稳定的教师队伍。第二,教师队伍结构优化与课程综合性特点相适应,坚持“取长补短”,形成群体优势。教师学缘结构:本校培养的教师占1/3、其他高校引进的教师占1/3、科学院和政府引进的教师占1/3,实现多学缘交叉渗透,优势互补。专业结构上,教师研究方向分别为自然、人文(经济)、GIS等多学科,与课程性质相符,形成综合优势。第三,教师个体能力建设与课程区域性特点相适应,坚持“扬长避短”,形成个体优势,其中有突出贡献的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和国家教学名师。

2、立体化的教材体系建设

为落实教育部提出的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工程的要求,高等教育出版社正式启动“高等教育百门精品课程教材建设计划”,鼓励建设一体化设计、多种媒体有机结合的立体化教材,这是推动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举措。精品课程教材应该是我国同类教材中水平最高、在世界上是先进的教材。立体化的教材不仅要体现“三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五性”(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适用性),而且具有系统和互补性的作用。

“中国地理”精品课程的教材建设以纸介质教材为主,配以电子教材。组织出版了“教科书-电子教案-教学软件-地图”的立体化核心教材:主编有《中国地理教程》(北京高教精品教材)、《中国地理》(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中国地理电子教案》、《中国自然地理多媒体教学软件》(光盘3张)和《中国地理图集》。“十一五”国家规

划教材建设中修编《中国地理》和《中国自然地理》,新编《乡土地理教程》。此外,还主编《中国区域地理》丛书(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和直辖市共34本)。

3、操作性强的教学大纲编制

“中国地理”课程属于区域地理学,是本科地理的核心课程之一,属于专业基础课,具有上承部门地理、下启专业课程的“枢纽”地位,承担着地理国情教育和培养地理师资的任务。我们从三个层面设定课程培养目标,(1)知识方面:理解中国区位及其意义;掌握中国地理环境特征与结构;认识地理环境形成与演化的基本过程;了解中国区域划分以及分析典型区域的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关系。(2)态度与情感方面:增强对祖国的热爱,关心祖国和家乡的生存与发展,结合切身体会思考国家建设的相关问题,建立服务国家的意识,增强中华民族的自豪感。(3)学生能力与技能方面:培养学生遥感图像的判识能力、地图分析能力、区域综合分析能力、区域问题发现能力、区域创新思维能力和区域地理描述能力等。

“中国地理”精品课程的内容改革始终贯穿“区域+综合+可持续发展”,经历了整合、综合与结构优化过程。课程体系贯穿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地理结构-地理过程-区域综合分析”;依据区域性和综合性,通过区域综合地理和综合地理问题精选内容,实现综合;依据认知规律优化课程的三篇结构:总论、分论和专论;依据国家需求优化课程的章节结构,例如加强自然灾害与防治、土地退化与生态建设等章节设计;依据区域地理学科特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大实践环节的课时。依据“整体与局部”、“过程与发展”、“理论与实践”的思想设计课程模块。从课程内容讲授的逻辑性设计知识模块,从课程学习的认知规律设计类型模块。

三、“中国地理”课程的中游建设

课程中游的建设在整个流域中起着重要作用,是“中间环节”,联系着上游和下游。中游的通畅无阻是整条河流平稳流淌的关键,也是进行能量(能力)和物质(知识)传播和增值的主要阵地。中游的教学过程要用多样化的教学环节、有效的教学方法和优质共享的教学资源,来完成课程内容教学。

1、课程内容建设

教学内容建设是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精品课程的内容要具有科学性、先进性、丰富性,既包含本学科基础的、经典的知识,又要反映本学科领域最新科技成果。同时,广泛吸收先进的教学经验,积极整合优秀教改成果,体现新时期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

“中国地理”课程具有在自然、人文和信息技术基础上的高度综合性。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我们力图体现出地理学科的思想精髓和知识与技术基础,例如其中的“区域分析”具有在传统地图与现代遥感、GIS等方面综合集成的优势,使地理国情、区域研究和开发紧密结合,形成了集知识性与基础性、前沿性和时代性、思想性与实践性于一体,教学与科研结合的体系。课程内容分为上、中、下三篇。

上篇:中国地理结构,讲述地理区位及其地理意义(运用遥感图像)。运用大量地图,分图层表明中国地理结构,包括:地貌结构、水热结构等自然结构;人口分布、土地利用结构、城市群等社会经济结构。认识中国地理结构,是课程的基础也是重点部分。其中难点是如何综合地认识中国地理结构和各地理要素结构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是这样解决的:一是以遥感图像为基底,分图层阐明中国的地貌结构、水热结构等自然结构和人口分布、土地利用结构、城市群等经济结构,再进行图层叠加,形成对地理结构的综合认识。二是着重分析“青藏高原隆起”、“胡焕庸人口分界线”和“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对中国地表结构特征形成的影响,从而建立各地理要素结构间的关系。

中篇:中国地理过程,是重点和难点,涉及若干学术前沿问题。阐述中国自然环境的演变过程,中国的水土流失、风蚀沙化等土地退化及生态建设问题;水灾、地震、旱灾、沙尘暴等自然灾害及减灾对策;中国城市化与经济格局变化。这部分的难点有两个:一是涉及若干学术前沿问题。我们主要通过专题报告和讨论等方式理清思路,用多媒体教学软件模拟区域地理过程。二是如何综合地认识中国地理过程和各地理要素相互作用的关系。我们以人地关系为主线,针对综合性问题设置专题,重点论述中国的水土流失、风蚀沙化等土地退化过程,水灾、地震、旱灾、沙尘暴等自然灾害过程,城市化过程等,提升学生的综合认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下篇:区域综合分析,是应用部分,在地理区划的基础上,选择国家开发和建设区、热点区、科学研究深入的地理区为重点,着重分析区域资源开发中的环境问题和环境保护中的资源开发问题,为国土整治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本篇难点首先在于如何认识中国地理区域划分。课程采用“百花齐放”的方式,以自然区划为基础,多角度分析各代表性的区划方案,同时留有一定思考空间,让教师和学生提出各自的观点。其次难点还在于如何通过典型区域的综合分析,让学生获得综合分析的能力。不仅要在课堂上讲深、讲透典型区的环境问题和资源开发问题,而且运用CAI和资源库,“多源信息一双向反馈”,按区域进行分组,开展各区域的研究并报告分析结果。

2.教学环节与方法改革

精品课程的教学应实现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要根据学科特点选择多样化的教学环节和方法,要在最大范围上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中国地理”精品课程建设根据以下三点进行教学方法设计:一是区域、综合、渗透和实践四性特征结合;二是教学规律和认知规律有机结合;三是师生互动。课堂讲授方面:以主讲为主(电子教案与板书相结合),部分CAI辅助。并且探索多种教学方法:“多源信息-多教学环节-师生双向反馈”教法、“珍珠-项链式”教法、“CAI”教法、“合作-讨论式”教法,开展研究性、探究性学习,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1)“多源信息-多教学环节-师生双向反馈”教学方法

“中国地理”精品课程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摸索出:通过讲课、CAI、学术报告、展板、面试、笔试、实习、作业、讨论等多种教学环节,以及口授、地图、遥感、文献、视频、实测等多种来源信息,在师生相互交流、反馈和互动中完成教学过程,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2)“珍珠-项链式”教学方法

在教师引导下,将每个学生从实践中获得的知识创新点比作“珍珠”,通过摄像集成,有机地串连成集体学习成果(项链),以电视讲演等方式再现于课堂。“珍珠一项链式”教学的核心是:创新能力与互动教学。基于互动教学的基本宗旨,设计并实践了“印证-扩展-重组型”、“搜索-凝聚型”和“知识创新型”三种类型的“项链式”教学法。

知识重组是将现有已存在的信息,依据用户自身的需求,按照一个新的秩序重新组合的过程。但是这个转换过程不是简单的复制,也不是已有信息的无序调整,而是学生获取信息,按照研究目的进行取舍,加工信息

并加以创新的过程。这是“项链式”教学法的初级要求,符合学生认知的基本规律。凝聚有两层含义:聚集和浓缩。学生可走进社会,广泛采集某一区域的有关信息,再将其收集起来,进行浓缩,提取出区域的主要特征,反映人一地互动关系及关系的变化。这种教学模式可全面锻炼学生的社会交际能力(社会调查)、信息采集能力以及信息加工能力。这是“项链式”教学法的中级水平。Littlewood将学生自主学习定义为“学习者不依靠老师而使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在“中国地理”教学中,学生通过课堂讲授及自主学习,可以掌握区域的基本知识。但是,仅达到这个层次是远远不够的。我们的教学目的是要使学生会运用这些区域知识,分析当前区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为区域发展提出合理的建议,指出区域发展之路,这样才能知识创新,学以致用。因此知识创新是“项链式”教学法的高级水平。

(3)“CAI”教学方法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开发与研制适合大学课程的教学软件,以及如何高效地使用这些教学软件成为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地理”课程从1998年开始在教学软件开发的同时进行CAI辅助教学,现已形成有序又有效的教学方法,减少了1/4课时,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和教学质量。CAI教学模式设计的核心是设计教学软件的使用方式和教学的思维方式。而教学思维方式的设计因课件内容不同而设计重点不同。由于引入了CAI,传统的教学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根据教学实践,依CAI使用的先后顺序和教师的作用,我们提出四种较为可行的教学关系模型。

先导模式:指讲新课前,先给学生演示CAI软件,然后由教师讲解重点。这种模式一开始就给了学生一个广阔的知识空间,然后在已有的知识背景上深化难点和重点,其优势在于广泛与深入相结合。桥梁模式: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在课堂上一边给学生演示CAI,一边穿插讲授新的内容。同时提出问题,给学生新的思路,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其优势是内容现势性强,更新快,课堂师生互动性强。后发模式:指教师给学生讲课之后,由学生自学CAI,然后再通过作业、讨论、回答问题或口试反馈给教师。其优势在于为学生提供了消化和升华知识的时间和余地,思考问题的主动性增强。交互讨论模式:指学生一边学习CAI软件,一边与教师讨论或提问。这种模式将学生、教师和CAI紧密结合在一起,在提高教学效率上具有极大的优势。

(4)“合作-讨论式”教学方法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卢纳认为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主动地进入感觉的选择转换、储存和应用的过程,而且是主动学习、适应和改造环境的过程。“合作-讨论式”学习模式,是经过预先的设计与组织,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让学生就某一话题各抒己见,并通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多边交流,互相启发探讨、以寻求获取真知和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教学模式。讨论题目要给学生留有充分发挥的余地,由此不仅练习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提高他们创造性思维和思辨的能力。“中国地理”教学过程中设计的组织讨论方式有:即兴讨论方式(临近座位的学生组成微型组)、问题或作业讨论方式(分宿舍或按来源地区分组)和专题辩论方式(按专业、性别和性格差异组成小组)。

3、优秀共享的教学资源建设

国家精品课程建设要求有关课程的教学大纲、授课教案、电子教案、教学录像、习题、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目录等上网共享,这无疑会推动高校建立基于网络的远程学习环境,逐步完善支持服务规范,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提供高质量的支持服务。所以,精品课程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十分重要,要把最好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师生互动形成的课程精华搬上网络,使广大师生可以共享最优秀的教学资源,并且有利于教师之间的交流与相互借鉴,及时更新知识体系,相互沟通共同提高。

“中国地理”课程的部分资源在2000年开始在局域网运行,学生可在局域网上阅读与下载,同时建立了中国典型地区遥感影像信息系统,运行效果良好。2003年本课程作为北京市精品课程,在网上向全国辐射。2005年推出本课程网络教学版第二版,主要包括八部分:教学特色、教学队伍、课程介绍、网上课堂、学生实践、网络资源、教学评价和教学论坛。2006年9月推出课程英文版网站,以互联网为依托,开始向国内外辐射。总之,网络课程结构设计本着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以师生交互为线索的思路,按照“谁来教(教学队伍)――教什么(课程介绍)――怎么教(网上课堂)――怎么学(学生实践)――课程补充资料(网络资源)――教得怎么样(教学评价)”的顺序实施教学过程,使学生首先对“中国地理”课程的讲授教师有所了解,然后对课程整体情况有所把握,并且能够通过“学生实践”和“网络资源”、“教学论坛”模块进行自主的学习、研究与交流,最后课程以学生评价为主、专家评价为辅,反映真实的教学水平。整个网络课程的构建,符合教学和学生认知规律,为相关教师备课提供了良好的素材,为学生自主、主动学习提供了平台。

其中网络资源模块可用于学生作业和课外阅读以及教师备课或其他研究,主要包括地理参数库、基本地图库、地理动画库、地名词典、地理文献、电子教材等八个资源库。这些资源库不仅有助于学生增强地理感性认识,还可能激发师生的原创新能力、生成新的教学内容,这就意味着教师和学生在课程建设中应该能够从事自主的课程创造,所以说网络资源是“中国地理”精品课程建设中非常有意义的一个组成部分。

四、“中国地理”课程的下游建设

课程建设的下游是整个流域的“归宿”,是课程的最终目的。通过教育教学过程和网络平台实现上游、中游物质的扩散(或传播)和能量的增值,实现课程的最终目标: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并最大可能地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这部分强调通过开展多层面的学生实践,有效转换积累的知识和能量,全面提升学生能力。

1、多层面展开的学生实践

“中国地理”课程的综合性和区域性特点,决定了学生实践的多尺度特性(层面)。学生实践共分为: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尺度的学生实践内容,它们是构成相互依存、有递进(等)关系的层次体系,缺了其中的某个环节,整个学生实践的体系结构也就不完整。

宏观层面的实践性教学:从太空看中国,运用现代卫星遥感影像(覆盖中国),辨识中国地表结构及演化特征,可以实现遥感考察,把握全国宏观地理特征。整合中国地理课程资源(1:50万中国遥感影像图和1:5万-1:20万城市遥感影像图),编制了一套“中国地理遥感图像库系统”,可直接对系统进行操作,遥看中国。通过实践训练,学生的遥感影像识别和地学分析能力迅速提高,同时可以获得综合、可视化的区域地理信息。

中观层面的实践性教学:从视频看中国,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手段,通过采集区域地理影视片信息,并共

同观看完成实践要求作业,来理解区域人地关系和地理问题。课程实践中通过多人选择不同区域的录像,增加区域准感性认识,实现准区域考察,把握区域地理特征,从而达到较好的实践效果。

微观层面的实践性教学:从实地看中国,运用野外调查和测量技术,通过对周边区域的综合考察或专题调研,理解站立点区域人地关系和地理问题。最终把学生的技能训练方法、分组立项方法、实地调查和结果汇总形成系列成果,增强学生对区域的感性知识,激发研究创新能力。

2、全面提高的学生科研能力

研究技能的提高是本科生研究能力培养的基本方面。在“中国地理”课程建设中,学生通过生产实习、勤工助学方式参与到教师科研课题中,也可通过学生自行立项方式确定科研课题,依托科研课题,本科生可以直接参与创新性实践,并以课程论文、毕业论文、研究报告等多种形式展现出来。

教师组织并指导本科生依托国家项目确立研究选题,深入研究中国敏感区域的地理问题,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例如依托“973项目:草地与农牧交错带生态系统重建机理及优化生态-生产范式”,指导学生9人确立“退耕还林(草)驱动力的地区差异研究”、“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贫困县变化状况及驱动力研究”以及“北方农牧交错带流域多样性与可持续发展研究”等三组科研立项。一方面,国家项目为本科生研究课题提供了充足的专家资源和资金保障;另一方面,学生通过野外实地考察加深对研究区域的认识,发现问题并寻求解决途径。本科生以课题为依托开展科研的过程,也是学生的研究能力经历从潜在到现实,从低到高和从自发到自觉的创新过程。

为了使学生的科研活动更有可操作性,强调地理本科生的科研活动要注重从区域地理实践中获取研究信息,同时为所在校园的环境安全与建设服务。1999年开始,教师先后组织并指导本科生开展北师大校园环境安全调查与研究,持续有5届学生、数十人参加。学生公开发表数字化校园、环境安全与评价等论文5篇,并且初步建立起可供学校有关部门和学生研究、查询的北师大校园资源与环境安全数字化平台,开辟了“校园环境安全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领域。

在本科生研究能力的培养方式上,特别注重训练学生建立区域地理数据库的技能以及编制数字地图的技能,学会运用数据库和地图来分析区域地理时空规律。其中历时15年,先后涉及40余名本科生的《中国自然灾害数据库》的建设,为《中国自然灾害系统地图集》出版的系统工程做出重要贡献。同时建立的“中国自然灾害数据库平台”,也为自然灾害的持续研究奠定基础。本科生的研究过程突出显示了能力从无到有和从低到高、从弱到强的提升过程。

在教师的指导和修改、鼓励和资助下,学生的研究成果和能力通过撰写科研报告、发表学术论文、参加竞赛及国内外学术会议等多种渠道得到很好的体现。学生在研究集成和成果发表的过程中,由于提升认识的驱动,可以产生极大的创新冲动:由于初次进入学术领域接受同行肯定评价,为更加深入思考而推动认识的升华,积累自信心;由于亲自接触更多的学术前辈和同行,受到熏陶和感染产生新的研究火花。可以说,指导学生、参加学术会议对提升学生科研能力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总结提高其已有研究成果,提升自信心,又搭建了促使其产生进一步研究的冲动和创新想法的有效平台。

五、“中国地理”课程的规划设想

精品课程是一项实实在在的系统质量工程,它涉及到师资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建设和教学管理等若干子系统。课程建设是一项长期工作,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相对于创建精品课程而言,保持精品课程更难。精品课程的建设不能毕其功于一役,必须保持其可持续性。作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必须站在国家层面上,面向国内外所有高校的课程。“中国地理”精品课程的课程规划理念是:辐射国内与国外两个教育教学市场(中、英文版本):搭建贯穿教学过程的师生互动平台,有效指导和培养学生;发挥北师大全国高校中国地理教学研究会理事长单位和位居北京人才一信息.文化一科技中心的优势,为区域地理教学提供优质课程资源。

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力求形成两支队伍:一是相对稳定、结构合理的主体教师队伍;二是由专家、学者组成的相对灵活的协作教师队伍。考虑到中国地理的区域性特点,力图建立由省区高校从事中国地理教学或研究的网络教师队伍,以实现教师资源和区域理信息共享与交流。

教学内容上,进一步完善中国地理“结构-过程-可持续发展”的结构体系。目前,世界各国大都设有本国国家地理课程。站在世界的角度看中国,规划建立中国与世界主要国家的区域地理比较体系。

教学方法上,完善多媒体软件――重点实现地理过程的可视化;建成网络课程――探索网络教学环境下的方法体系,另外建成一个基础性的具有中国地理专业知识水平的试题库和计算机自动测试系统;利用“多媒体虚拟野外实习”尝试实现跨越中国南北或东西的“综合地理实习”;继续完善“多元信息一师生双向反馈”教学法。

教材建设上,将规划出版《中国地理教程》,做成一个附素材库的多功能教程;从国际化角度出发,编译《中国地理教程》英文版;从地域化角度出发,编译《中国地理教程》蒙文版、维文版和藏文版。

第4篇:中国地理论文范文

1.《中国地理》课程建设的背景

时刻准备,把握机遇。在科研还未普遍被普通高校所重视的“八五”时期,《中国地理》课程凭借其拥有一定科研立项与成果的优势,在1995年成为“八五”时期重点课程建设规划中最后一批建设的省重点课程之一。凭借省市重点课程和校优秀课程的基础以及建有网络教学资源库的优势,2006年,《中国地理》课程又成为“十一五”本科教学质量工程中的首批市精品课程之一。

吃透精神,扬长补短。精品课程建设主要围绕课程负责人、教学队伍、课程描述、自我评价和课程建设规划几个方面的建设展开,缺一不可。准备建设的精品课程首先必须考虑好课程带头人的选择。在课程描述方面,历史沿革、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学方法与手段等主要是对现状的质性描述,需要做的是善于总结与挖掘闪光点,可以说只是一种“软件”的建设;但是教学效果的描述,却是硬件的展示,它需要扎实的工作实效来证明。自我评价,一方面要认清课程特色与优势,充分挖掘与发挥既有优势;同时也要清晰自身的不足之处。对于不足,不是避而不谈,而是要努力创设机会对其进行弥补。课程建设规划的建设目标与步骤一定要明确,要订准可量化的详细计划,以便接受在不同阶段的考核、比较与提高。

2.《中国地理》课程建设面临的问题

质量工程建设重点的转移。目前《中国地理》课程建设面临较大阻力,在竞争中属于弱势科目。主要原因是:“十二五”精品课程建设的重点已向应用性强及与IT相关的学科倾斜,缺乏新亮点的传统专业面临边缘化;随着“质量工程”投入力度的加大,精品课程建设在“十一五”期间已受到充分重视,现已形成一批特色鲜明、成果卓著、团队强大的精品课程,使《中国地理》课程原有优势面临极大挑战。

硬件支撑条件有待提高。目前,《中国地理》课程需抓紧建设的是适合师范教育培养目标的教材、较高层次的教研项目以及成果的总结与申报。因现有最受推崇也是最新版的精品课程教材更适合培养从事科学研究、开发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或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的人才,而本校培养的学生以中学地理教师为主,虽然教材有鲜明的创新性并能体现中国地理的新发展,但它与中学地理的教学关系不是十分密切,不能很好解决中学地理教师在中国地理教学中面临的一些重点与难题。为了弥补这一缺陷,过去一直用网络课程和补充讲义的方式辅助教学。因此,教材的建设既能弥补目前教材使用中存在的缺陷,也将成为课程建设的一个重要成果,一举两得。

教学队伍建设受限制。一门课程的建设固然与课程带头人关系密切,但精品课程建设至少需要组成一个3人以上的教学团队,而且课程团队的组合与共同努力也不容忽视。然而,本科教学在“宽口径、厚基础”的教育改革与发展指引下,专业课程所占比例不断减少,课程的学时数也大幅度减少,致使一个教师往往需要承担多门课程才能完成工作量。而精品课程建设要求带头人与团队成员一人最多只能参加2门课程建设,所以最终导致一些课程难以组织教学团队,而已形成的团队成员则往往需要同时兼顾其它课程建设,难以保证向精、专发展。

人才培养方案重新调整。普通高校一般每四年会重新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仅以《中国地理》课程为例,本校1988年的人才培养方案中,中国地理(包括中国自然地理和中国经济地理)的学时数为216学时;1996年方案改为96学时;2000年方案是144学时;2004年方案是108学时;2008年方案是72学时;2012年方案是64学时。这种变化趋势在国内其它院校也大同小异。是因为这门课程不再重要?显然师范院校的培养要求并没改变。我国从1980年代以来,中国地理一直是初中教育的基础组成部分,并且每周2学时、1学年完成教学任务的培养方案一直没有改变,而且中国地理占整个中学地理教育1/4的状况也未改变。现在教学时数大幅度减少,而教学目标没有改变,如何提升教学水平与保障教学质量是今后教学改革急需解决的问题。

网站长期维护困难。网络资源是改进教学的最佳辅助方式之一,在“八五”期间重点课程建设之时已经卓有远见地把网络课程作为重点课程建设的基础条件之一。课程必须根据建设需要进行网络资源的规划、设计、组织与更新,这需要持之以恒地投入精力与财力,然而这对于穷于应付科研和多门课程教学而网络能力又不够强的专业教师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此,许多课程网站更新缓慢甚至长期不变的状况,加上信息爆炸的冲击,其资源库的功能几乎名存实亡。

二、探索与教学改革实践

1.团队建设是根本

完善团队协作机制,强化团队凝聚力与影响力。相对于其它很多专业课程来说,《中国地理》还是地理科学专业中最大的两门课程之一,一直都能保障由两位教师同时任课,并有非任课教师参与实习指导,易于形成教学团队。由于教学团队是非官方的、较为松散的组织,因此通过教学例会与公开课来强化团队的协作与交流能力;通过组织教材编写强化团队成员的凝聚和协作能力。教学团队也计划把《中国地理》推广成惠及全校学生的通识类选修课,有效扩大专业与课程的影响力。同时,借助团队成员拥有的留学背景与人脉关系,多次组织与国外师生的交流,尝试协助指导美国大学生在中国的野外实践,扩大团队的影响力。

树立科研反哺教学理念,形成学习型教学团队。由于课程团队成员都主持有国家、省、市各级科研项目,科研优势使团队具备了依靠科研反哺教学的条件。借此可以做到科研理念反哺教学理念;科研设备反哺教学条件;科研成果反哺教学内容;科研场所反哺教学空间;科研学术活动反哺教学活动。通过科研平台,形成团结、互帮、互学的学习型课程团队,保证课程建设的不断创新与发展。

发挥骨干作用,示范引领整体发展。课程团队也积极响应学院常年组织的学术沙龙活动,自主申报交流课题,勇于担当沙龙论坛的坛主,既活跃了学术文化气氛,也为骨干教师搭建展示的平台,提供相互借鉴的机会,促进教师资源与师生之间的共享与交流。

2.教学质量是核心

关注课堂教学,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坚持以教学为中心,深入课堂是提高教学质量最重要的工作。在课时大大压缩的情况下,保障教学质量是极大的挑战。为此,除了采用常规的课堂教学方法外,尝试多种方法并用:巧设疑问,引发自主探究;关注焦点,倡导百家争鸣;重视实验,培养科学方法。这样,不但易引发学生的兴趣、关注身边的地理问题,同时也使学生自觉地利用课余时间学习相关知识,既延伸了课堂学习时间,也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与能动性。

强化教学常规,课内课外都要下功夫。常规就是人们在长期的探索中形成的符合教育规律、有效且相对稳定的基本要求。做好常规,其实就是为提高质量铸就了最坚实的平台。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评价等方面都有常规要求,把这些常规抓好了,质量的提高就是水到渠成的必然结果。当然,常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教育形势的变化而动态地发展。教学创新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一个用科学的方法来发展常规的过程。例如,采用自主课堂与开放作业相结合,由学生讲课、选做作业、批改与讲评作业;建立课程QQ群,使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延伸到课外。

重视内容更新与体系重整,理论联系实际。借助教材编写的机会,对课程的理论与实践都做出相应的调整,具体做法如下。一是重整课程体系。首先,重视背景分析、对比分析,把中国置身于世界背景下来研究,强调全球变化、全球化对中国的影响,强调整体对部分的影响;其次,强调中国人地关系地域系统,通过区划来认识人地关系的地域分异规律。二是尽可能使用最新的研究成果及资料。如加入全球变化、经济全球化、主体功能区划、综合地理区划、城乡统筹等较为前沿的研究内容,并在各个部分体现最新的研究进展,尽可能采用最新的统计资料。三是充分体现学科的综合性、区域性、实践性特点,以中国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为研究对象,强调中国经济、文化、生态系统的结合与联系;区域过程与区域分异;反映《中国地理》在解决实际问题上的特色与作用。四是突出理论性。将地理学的理论及实践与中国地域充分结合,使学生在学习中能有效运用已学理论并掌握《中国地理》本身的理论,避免将《中国地理》变成纯粹知识性的资料堆砌。

3.特色创新是关键

突出研究性教学,加强课程与社会生活联系。用活、用尽与课程相关的一切教学与课内外活动。结合研究性学习课程与第二课堂课程的开设以及颇受学生欢迎的大学生挑战杯等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可以开展与中国地理(乡土地理)相关的系列研究活动,并通过小组研究和实践活动等课堂教学难以满足的训练,密切学科知识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加大实践环节,培养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区域地理综合实习是与《中国地理》课程密不可分的地理专业实习,实习指导主要由《中国地理》课程组教师承担。这是地理专业学生在完成主要专业课程学习及课程实习后才进行的一次涉及几乎所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综合实习,所以综合实习必须达成对地理专业技能和地理综合素质进行综合训练与检验的目的。区域地理综合实习一般会选择一个较大尺度的空间,这对培养学生的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地理空间分析能力,形成地理学科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是其它地理教学培养方法无法替代的手段。在实习中,综合采用集体、小组和独立等多种组织形式,通过印证、互动与自我学习等指导方法,最终达成规范掌握区域地理实习方法并具有探究与创新能力等多样化的目的要求。

4.成果积累是保障

加强与学生的密切联系。交流与碰撞是产生问题与萌发创意的最佳手段之一。鉴于课程网站维护的复杂性,课程组借用现有流行的网络交互模式,建立课程QQ群。QQ群不但能使教师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也能共享学生之间、师生之间、课程组教师之间的讨论与交流,为学习问题的突破寻找解决办法,为教学研究的开展挖掘新的立意。

重视成果的总结与积累。教学成果是精品课程建设最重要的硬件之一,不是朝夕之间就可以获得的,而是需要长期的探索与积累。所以,不管能否获得教学研究立项的支持,都要随时做好教学研究和各阶段性研究成果的总结,有计划地积累、归纳与申报教学研究成果。机遇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

第5篇:中国地理论文范文

我们并不希望这仅仅是一台“专家秀”。我们的杂志,将会借此搭建一个专业平台,在促进业内交流,使专家团成员可以展现自己最新、最权威的观点同时,为我们的读者带来营销领域的新知识、新理论、新方法;而对于中国企业的营销实践,这个专家团也必将会起到指导性的作用,为一线工商企业提供最实用的支持。

陆定光:

香港理工大学中国工商管理硕士课程总监,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中国企业及合资企业的市场营销行为;中国市场的特征及相关的营销行为;销售渠道管理,跨文化的市场营销活动等。在国际学术期刊及会议论文集上多篇,曾获美国华人管理学者管理学术会议最佳论文奖,美国决策科学西部学会国际企业管理最佳论文奖。除学术研究外,拥有丰富的市场营销管理经验,曾在中国、香港、澳大利亚及新西兰从事营销活动,为政府与私营机构提供管理顾问服务。

营销观点:

加入WTO后,跨国公司加速渗透,中国市场已进入品牌战国时代,但国内很多企业在品牌的管理及意识上仍然比较落后,对品牌在购买过程中的作用并不全面了解,加之一些品牌的地方色彩过于浓厚,不利于其打开全国乃至全球市场。

王缉慈:

北京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系教授、国际地理联合会经济空间动态委员会指导委员、中国地理学会经济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清华大学21世纪研究院兼职教授。在北京大学主要讲授“工业地理学”等课程,并从事产业集群方面的研究。著有《现代工业地理学》、《新的产业空间: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发展与布局》、《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等著作,另有中英文论文100余篇发表。

营销观点:

产业集群是我国在全球产业分工中升级的主要载体,对提高企业、产业、区域和国家的竞争力举足轻重。无论是高新技术产业还是需要创意设计的传统产业,都需要企业在近距离协作和互动,以降低成本,加速创新。我国很多产业集群要从基于低成本的集群发展成为创新性产业集群,还需要企业、政府、科研机构和中介服务机构共同的长期努力。

何茂春:

现任国家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和中央经济委员会委员,中国法学会WTO研究会副会长。长期从事中国“复关”、“入世”对策问题研究和国际贸易及投资法律研究。在国家行政学院、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金融学院等学校担任客座或兼职教授。曾多次参加国际经贸谈判和国内、国际学术研讨会。参与和主持过联合国组织和世界银行的调研项目,独立主持完成过数个重大投资项目的规划工作和国家级课题。

营销观点:

企业在进行国际化经营时,应先在本土基本完成现代化企业制度的建立和管理水平的国际化,再积极进行海外开拓,并能勇于“客场”挑战,主动竞争。只有这样做才能在国际市场上经受考验并发展壮大。

叶智辉:

现任特许经营协会首席顾问、CEPA商机发展联合会创会理事。2002年创办商机无限(中国)顾问有限公司,并担任总经理。商机无限现已成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顾问机构之一,设计创造了全中国第一个以CEPA为主题的商场――“CEPA香港商品城”。该商品城在一个月内奇迹般地完成了全部招商工作,取得空前的成功。曾多次组织数百个香港品牌北上考察,为国内引进香港及国外优秀零售及餐饮品牌做出了贡献。

第6篇:中国地理论文范文

关键词:地理教学 实践与教学方法

一、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自主的学习方法是“悟”的要决

各学科的学习基础都是兴趣。地理作为次科,一直处于被动的地位,其教学更需要引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否则学生会放弃地理这一科。但地理课本的知识编排过于严肃,趣味性不足,故事性不强,这就需要教师想办法开展一些有趣味的活动和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1.合理的讨论是启发学习的好方法

过去,我们的教学一直强调提问、讲授、严肃的课堂纪律,却从来没有安排学生讨论,其实这是个误区,其实,只要教师调控得当,预留一定让学生自主学习、进行讨论的时间,也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如讲述南极大陆的气候特征时,列出几个引导性的提纲,如:对气候影响的四大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因素、洋流因素)对南极气候的影响等,让学生讨论其成因,通过过去积累下来的思考方法,引导学生推导出正确的结果。

2.触类旁通,做好引导,理论联系实际来理解

初中地理知识基本上是与实际联系得较为紧密的,很多的理论都可以在实际生活中找到例证,如太阳、月亮的东升西落引证了地球的自转;一年四季的更替引证了地球的公转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充分利用这些体验来引导,如讲到环境保护时,我们不应单纯讲应如何做,更应让学生亲身体验家乡黑水河的可怕、废气呛人的滋味,同时让他们写上一份调查报告,就能收到更好的效果。又如讲述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时,就可以让学生根据番禺地区的自然特征去理解。

3.教学中运用对比的方法来使学生有所“悟”

运用对比的方法可以让学生从中找出知识间带规律性的东西,如说到南方地区时,可让学生用北方地区来对比,找出南方地区独有的自然特征;又如讲到北美的气候与地形的关系时,可用欧洲气候和地形的关系来比较,就能使北美的气候特征鲜明突出。通过对学生进行对比思维的培养,就能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自觉进行知识的横向或纵向联系,树立地理知识的全局感。

二、实践与教学方法

(一)对于七年级学生:利用地理实验、集体活动、制作地理小报、开展小组竞赛等形式,开展实践探究,树立积极自主进行探究实践的信心,激发创造动机,并培养观察、动手能力,初步掌握从事科学研究的方法。

1.开展地理小报的制作、评选活动,培养学生初步从事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对于七年级学生,可以选择一些兼具知识性和趣味性的专题,由学生自己收集相关资料,以地理小报的形式来学习。自然地理中有关宇宙的知识介绍很少,但学生们对神秘的宇宙非常感兴趣,我就组织同学们收集有关宇宙的知识、资料,包括图片、文字、数据等,要求4人为一组,合作编一份主题为“宇宙知多少”的地理小报,并评选出一些好的作品,张贴于校宣传橱窗内,让同学们相互交流学习,大大提高了学习积极性,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动手能力。

对于学生:以小组合作形式,通过课题或专题研究,广泛联系社会实际,多动手、多动脑,自主探究,自行解决问题,并通过讨论、多媒体文稿演示、辩论以及小论文等形式来交流学习,从而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和初步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

教学实践表明,学生的学习是以有用、兴趣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等作为学习取向的。根据七八年级学生的心理发展和认知特点,适合开展一些专题性较强的研究性学习。专题可由学生自主选择,也可由教师确定,但最好是选择一些实践操作性强,资料来源丰富,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作为研究对象,且切“入口”不宜过大。

2.结合社会新闻、时事,选择适宜的专题,开展研究性学习

在讲授《中国地理》的“分区地理”时,我有意将教材的编排做些改动,将全国分为两大部分:东部和西部。结合西部大开发,要求学生自由组合,6~8人一组,从地理学角度,选择某一个具体方面,以“走进西部”为课题,对西部作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学生们的积极性相当高,他们查阅各种资料,并运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分别从自然、经济、人口、文化、交通、环境、资源等各方面阐述了西部大开发的目的和意义,并就“怎样对西部进行开发”、“开发西部应着重注意的问题”、“西部开发利与弊”等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许多学生还写出了具有一定质量的论文。

第7篇:中国地理论文范文

关键词: 结构; 过程; 集成; 地理学; 生态学

人类活动的强烈干预推动着地球系统演化进入了“人类世”(Anthropocene Era) 的新纪元[1]。人类活动对地球系统运行的影响赶上甚至超过了自然变化, 地球系统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率发生变化并进入一个未知的演化方向和轨道[2]。在这种背景下, 传统地理过程、生态过程研究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 地理过程、生态过程及其与相关学科的交叉与融合正在成为现代地理学和生态学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在概述地理—生态过程研究进展的基础上, 探讨地理—生态过程研究的主要科学问题和未来发展的重要领域, 以期为我国地理学、生态学等相关领域研究与发展服务。

1 地理—生态过程研究进展概况

地理过程是指地表环境(要素、综合体) 随时空变化的历程, 按要素可分为自然过程和人文过程, 按机制可以分为物理过程、化学过程和生物过程等[3]。在传统地理过程的研究中, 地貌过程和水文过程是其研究的主题和核心内容, 各种营力作用下形成的地貌形态和地形单元以及流域水循环的过程与机理是其研究的主要方向。生态过程作为生态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主要涉及生态系统中的元素循环、种群动态、种子或生物体的传播、捕食者和猎物的相互作用、群落演替和干扰等方面[4]。

20 世纪后期以来, 人类活动及其所导致的全球环境变化成为了全球生态系统格局、结构和过程变化的主要驱动力[5, 6]。在这个过程中, 土地利用改变了全球生态系统格局与结构, 人工直接管理的生态系统达到陆地总面积的40%以上[7]。1970~2000 年间土地利用扩展使物种灭绝速率比自然背景值提高2~3 个数量级, 全球物种多样性降低40%[8]。同时, 人类活动深刻地改变了水资源与水循环[9, 10], 1960 年以来, 水资源利用每10 年增加20%, 15%~35%地区出现水资源过度利用; 此外, 人为因素诱导的土壤侵蚀、土地退化等也成为全球面临的突出生态与环境问题[11], 全球约有40%的农业土地存在不同程度的土壤退化现象[12]。在21 世纪, 人口和经济持续增长以及全球环境快速变化将给全球生态系统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8]。

在人类活动深刻影响和全球环境变化的背景下, 早期地理与生态过程的相关研究表现出明显不足。在地理过程的描述中, 由于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研究内容的分化[13], 自然地理过程往往只考虑自然变化机理, 而忽视人文因素的作用和动态过程。如早期的水文过程研究, 虽然可以分析径流和输沙的动态变化, 但是却往往难以揭示人类活动的影响效应。同时, 在构建的地理过程模型中, 也存在许多相互割裂的现象。如土壤侵蚀模型,其经验模型往往难以揭示土地利用空间分布格局对土壤侵蚀过程的影响; 而物理模型虽然能够反映出土壤流失的过程, 模拟不同土地利用情景下土壤侵蚀的变化; 但在实际应用中, 却由于野外和实验获取的数据难以满足模型参数设置的要求、误差累积和不确定性增加等原因, 而影响模型精度, 限制土壤侵蚀模型的应用[14]。

在生态过程研究中, 也多以自然生态变化的机理而展开。如植被空间格局变化研究仍然以顶级群落概念、群落格局演替Gap 理论和生命区划分体系为理论基础, 难以解释由人类主导的生态系统的动态过程。如在生态系统结构和过程变化的动态描述中常以Odum 的生态系统演变规则(Strategy of Ecosystem Development)[15]为理论框架, 在此框架下生态系统应向热力学稳定态(Homeostasis) 演化; 然而, 生态系统很少达到稳定态, 也不一定呈现向稳定态演替的趋势。生态系统对环境长期变化的适应性研究经常以Tilman的资源竞争平衡理论为依据, 但以此为基础的模型并不能现实地模拟生态系统结构和过程的动态变化[16]。同时, 由于大多数生态学理论是基于单个生境中小尺度上的研究发展起来的, 而目前的环境问题具有大尺度的性质[17], 所以, 尺度问题业已成为现代生态过程研究的需求。

在全球环境变化驱动下, 传统地理过程与生态过程的研究发生了深刻变化, 与地理—生态过程相关的国际重大科学计划相继启动。如从国际生物圈计划(IBP) 到人与生物圈计划(MAB), 再到千年生态系统评估(MA); 从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 到全球变化的人文影响计划(IHDP)等。纵观这些研究计划和相关学科的发展, 可以发现地理过程从任何角度看都不再是单纯的自然过程, 生态过程的研究也不再仅仅局限于生态系统内的动态与发展, 注重人类活动影响, 注重多学科的交叉融合, 正在成为现代地理—生态过程研究的重要特点。

目前, 地理过程的研究正经历着从自然向自然与人文结合方向发展, 从无机向无机与有机结合方向发展, 从单要素、单个过程的研究向多要素、多过程耦合与综合研究方向发展, 从宏观到宏观与微观结合方向发展[3]。生态过程的研究也伴随着生态学的发展,表现出生态过程研究与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相结合, 其研究对象从自然生态系统向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生态系统方向发展。研究方法从局部的、孤立的研究向整体的网络化研究发展, 生态过程研究的时空尺度不断拓展, 研究手段不断更新。在地理—生态过程的研究中, 新的科学问题和研究领域正悄然凸现。

2 地理—生态过程研究的主要科学问题

现代地理—生态过程强调人为因素在各种过程中的作用, 强调人为因素作用下的地理—生态过程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影响, 强调地理—生态过程与全球变化之间的耦合作用以及可能引发的后果, 强调地理—生态过程在土地退化过程中的关键作用, 强调利用现代手段进行定量化研究和过程模拟。在地理—生态过程研究中, 所涉及的基本科学问题包括结构与过程、综合与集成两大方面, 其研究重点则集中在尺度—结构—过程相互作用、自然—经济—社会相互联系、地貌—水文—生态过程相互耦合、地理—生态过程与资源环境效应相结合等领域。

2.1 基本科学问题

2.1.1 结构与过程在地理—生态过程的研究中, 结构往往是指不同生态系统和景观单元的空间关系, 如生态系统与景观单元的大小、形状、数量、类型及空间组合等。所涉及的过程包括自然过程(元素和水分的分布与迁移、物种的分布与迁徙、径流与侵蚀、能量的交换与转化等) 和社会文化过程(交通、人口、文化的传播等)。目前, 结构与过程研究的科学问题主要集中在结构、功能、动态、驱动力、过程、机制等几个方面。

(1) 结构关于结构的研究, 是重点探讨地表系统的要素组成和空间分布特征, 如土地利用/ 土地覆被的组成和分布格局、生态系统的空间异质性等。其中, 如何有效刻画生态系统和景观单元的结构特征, 构建具有生态学意义的格局指数是目前地理—生态过程研究中富有挑战性的研究课题。现代信息技术为获取生态系统和景观类型空间分布的基础信息提供了强大技术支撑, 深入分析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相关学科的发展趋势对于全面提升结构分析的研究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2) 功能系统的要素组成决定系统功能的发挥, 功能是不同系统要素与结构的外在体现。功能的研究主要分析陆地表层系统的结构演变与过程动态所表现出的生态、经济和社会功能。不同类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结构变迁与过程耦合下的资源环境效应等是目前功能研究的热点问题。

(3) 动态动态变化是在结构分析的基础上, 研究生态系统和景观单元等的变化规律和特征, 解释结构发生怎样的变化、变化的地点以及变化的速度等问题。在动态变化的分析中, 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 对现状的分析; 对未来变化的模拟。其中, 采取何种方法或技术刻画动态变化的特征, 是学者们共同关注的话题。此外, 在动态分析的研究中, 对不同时期数据精度、分类系统等一致性的处理, 往往是进行动态分析的先决条件。

(4) 驱动力驱动力分析是在结构变化分析的基础上, 揭示生态系统和景观单元变化的原因和驱动机制, 以期为预测结构变化方向和制定相应管理对策等服务。驱动力包括自然驱动因子和人为驱动因子两个方面, 其中, 自然驱动因子主要指对特定结构的形成与演变起作用的自然因素, 包括气候、地貌、水文、土壤和自然干扰等; 人文驱动因子主要涉及到人口变化、技术进步、政治经济体制变革、文化价值观念改变等。在驱动力的分析中, 重点探讨: 驱动因子选择与关键因子甄别、驱动力分析方法确定、不同驱动因子在不同时空尺度上的功能和效应等。

(5) 过程陆地表层系统过程的研究内容涉及物理过程、化学过程、生物过程和人文过程等方面, 其研究将朝微观深化和宏观综合两个方向发展, 其关键在于系统中界面过程的综合研究[18], 同时注重过程的格局分析[19]。目前, 地理—生态过程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水文循环过程与水量转化、流域系统中物质迁移过程、土壤侵蚀过程、土地系统演变过程、土壤—植物—大气连续系统过程、环境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生物多样性变化过程、人文与文化过程等方面。

(6) 机制旨在揭示结构与过程的相互作用关系。在机制的研究中, 注重地理—生态过程与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关系, 重视非线性科学和复杂性科学在揭示机制研究中的应用。模型作为地理—生态过程的定量表达, 是探讨机制的重要途径, 需要通过模型的手段开展机制的分析和情景预测研究。

2.1.2 综合与集成综合是地理学的本质和存在依据, 集成是综合的演进与升华[20]。在地理学研究中, 需要综合多学科的理论和知识, 选择典型区域, 针对主要问题开展综合

与集成研究。在地理—生态过程的研究中, 也需要综合多种实验观测手段和研究方法开展综合研究。在此基础上实现地理—生态过程研究中的要素集成、过程集成和区域集成。

(1) 要素集成现代地理—生态过程受自然、生态、经济、社会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将人类活动纳入地理—生态过程, 对多种要素进行集成分析, 对于揭示结构与过程的演

变规律与特征具有重要意义。在要素集成的研究中, 要考虑自然社会经济要素的集成和

相互作用, 也需要考虑要素的尺度效应。

(2) 过程集成黄秉维先生早在20 世纪50~60 年代就提出了综合研究地表物理过程、化学过程与生物过程的学术思想[21]。过程集成强调地球表层系统各个过程之间的相互关联, 注重自然过程与人文过程的耦合研究, 强调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地理—生态过程的综合研究, 突出自然地理过程与生态过程的耦合研究等。在过程集成中, 基于过程模型的模拟与预测研究是过程集成方法研究的重要内容。

(3) 区域集成地球表层系统不仅具有显著的区域差异和地域分异规律, 同时也是

一个多层等级系统, 既有坡面—小流域—流域—区域—全球的不同尺度, 也存在种群—群落—生态系统—景观—区域—全球的多个层次。在地理—生态过程的区域集成研究中,不仅需要针对不同尺度地球表层过程的发生机理展开研究, 更需要通过尺度效应分析和尺度转换(尺度上推与尺度下推), 获知其他尺度的信息, 开展多尺度研究, 从而体现研究对象的整体性。在尺度效应分析与尺度转换中, 需要注意特征尺度选择与尺度域划分、转换方法与模型构建、时间尺度与空间尺度的合理匹配、尺度转换结果的不确定性分析等问题。

此外, 在综合与集成的研究中, 也需要加强集成方法的拓展, 发挥计算机技术、应用数学方法、空间信息科学与技术在地理—生态过程研究中的作用, 开展基于对过程理解和定量阐述的模型研究, 如建立区域综合模型、多尺度地理—生态过程模型等。

2.2 重点研究领域

2.2.1 尺度—结构—过程相互作用“尺度—结构—过程”是地理—生态过程研究的核心理念, 结构影响过程, 过程改变结构, 尺度不同, 结构与过程的关系也将有很大的差异。其中, 结构是不同地理—生态过程与自然背景综合作用的结果, 地理—生态过程的变化与发展影响和改变着陆地表层系统结构的形成, 从某种意义上说结构是各种地理—生态演变过程的瞬间表现。同时, 结构能够从多个方面影响过程, 如生态系统的空间分布能够影响局域地表温度、养分丰缺、生物种群或其他物质在空间上的分布状况, 景观要素的变化可以影响景观中的物质流和能量流等[22, 23]。

结构、过程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离不开其所依赖的尺度。地理—生态过程不同, 其相应的尺度也会有很大的变化。就研究粒度而言, 富营养化的研究往往在30 m 或更小粒度上展开, 而森林砍伐的粒度则多在100 m 以上; 就研究的幅度上, 叶片的生理过程一般发生在平方毫米/ 平方厘米的空间尺度和秒/ 分钟的时间尺度上, 而景观动态过程的研究则需要考察几百/ 几千平方公里的空间尺度和十年/ 百年的时间尺度[24]。结构与过程的关系会因研究尺度的不同而发生明显的变化, 如在不同尺度上, 土地利用结构与土壤养分、土壤水分、水土流失的影响机制并不相同[4], 中小尺度上的研究成果并不能满足大规模综合治理与开发的需求。

尺度—结构—过程的相互作用研究是现代地理—生态过程研究的重点领域, 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 针对单一尺度分析结构与过程的作用机理;

(2) 探讨不同尺度之间结构或过程变化的规律和特征, 并分析其尺度效应;

(3) 基于不同尺度结构与过程的作用关系和尺度效应分析结果, 进行多尺度综合研究和尺度转换研究;

(4) 探讨不同尺度划分体系(如时间尺度、空间尺度、过程尺度、观测尺度、模型尺度等) 对结构、过程、结构与过程作用关系的影响效应;

(5) 其他研究, 如多尺度模型研究、尺度转换不确定性分析研究等。

2.2.2 自然—经济—社会要素相互联系当代地理学作为一门研究地球表层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相互作用与关系及其时空规律的科学, 其研究内容主要面向当前世界性的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问题[25]。现代地理—生态过程的研究, 必然注重自然、经济、社会等多因素的综合研究, 注重人类活动与环境变化的关系[19]。

在自然—经济—社会要素相互联系的研究中, 地理—生态过程重点探讨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自然、经济、社会单一系统内部的要素、过程时空变化规律与特征;

(2) 自然、经济、社会不同类型的要素、过程之间的相互影响与作用机理;

(3) 自然、经济、社会不同系统之间多要素或过程之间的综合与集成;

(4) 地表系统在自然、经济、社会共同作用下的变化规律与发展趋势;

(5) 其他研究, 如复合系统基础理论创新等。

2.2.3 地貌—水文—生态过程相互耦合地貌过程、水文过程和生态过程是地理学、生态学研究的传统优势领域。在早期的研究中, 往往关注单一过程的研究, 而对两两过程或多种过程的综合研究不够。然而, 多种过程的耦合作用机理往往是识别系统动态演变的关键所在。在全球环境变化的背景下, 地貌过程—水文过程—生态过程的耦合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 地貌过程—水文过程—生态过程的耦合研究重点关注地形发育、径流形成、污染物迁移、土地退化、生态系统调控等领域, 其重点研究内容有:

(1) 人类活动影响下的生态—水文过程;

(2)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

(3) 流域水、沙及化学物质迁移过程;

(4) 其他研究, 如耦合模型开发等。

2.2.4 地理—生态过程与资源环境效应研究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关系并寻求解决其中关键问题的途径, 为区域整治提供理论基础和决策依据, 是当代地理学和生态学服务社会的重要方面。目前急需解决的资源环境问题包括水资源供应危机、土地质量急剧下降、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益严重、灾害频发等问题, 这些资源环境问题的解决往往和地理—生态过程的调控密切相关。探讨地理—生态过程与资源环境效应的关系是目前地理—生态过程研究的重要方面。

地理—生态过程与资源环境效应研究的重点内容有:

(1) 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与全球变化;

(2) 流域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及其资源、环境和灾害效应;

(3) 土地利用/ 土地覆被变化过程及生态环境效应;

(4) 城市化过程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与效应;

(5) 生态系统过程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6) 地貌过程与灾害效应等。

3 地理—生态过程研究的发展趋势与方向

3.1 地理—生态过程研究的发展趋势

现代地理—生态过程研究正跨越不同时空尺度, 开展多学科的交叉和融合, 从近期发展看, 地理—生态过程研究具有以下明显的动态和趋势。

(1) 系统化系统化是地理—生态过程研究的重要方向。地理—生态过程是以系统论为基础, 以陆地表层系统、环境系统、人地系统等为对象开展研究。在系统化研究中,需要探讨系统的内部要素与结构组成、系统层次与相互关联、系统动态与外部环境的相互关系, 揭示全球变化背景下地理—生态过程与地表系统演变的作用关系, 探求系统协调发展的机制与途径。

(2) 综合性综合性是地理—生态过程研究的重要特色。在地理—生态过程的综合研究中, 不仅要在分析要素与要素关系、要素与过程关系、过程与过程关系的基础上开展要素综合和过程综合, 也要在尺度效应分析和尺度转换的基础上开展区域综合研究。在区域综合研究中, 不仅需要聚焦危机区、脆弱区或热点地区, 针对独特区域开展独特问题的综合研究[26]; 同时也应具有全球化视角, 开展跨国或全球尺度的研究。此外, 也应注重总结性的综合研究[27], 基于重要地理区域科学数据构建国家级的地理科学基础平台,为进一步创新研究提供基础。

(3) 交叉性地理—生态过程研究本身就属于学科交叉的范畴。随着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全球性问题重要性的日益突现, 地理—生态过程研究的交叉性特点将愈加明显, 自然与人文的交叉、科学与技术的交叉、多学科交叉成为地理—生态过程研究不可逆转的趋势, 地理学、生态学、资源科学、环境科学、大气科学、社会学、经济学等不同学科对于地球表层系统的共同关注, 在服务于国家战略需求的同时, 也为地理—生态过程研究的深入发展提供了机遇。

(4) 应用性地理—生态过程的未来研究, 将积极拓展科学研究的应用领域与范围,在环境与灾害管理、生态系统管理、国土综合整治、全球环境变化、土地退化防治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等领域开展应用研究, 以满足国家需求, 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服务。

3.2 地理—生态过程的重大研究论题

地理—生态过程作为当代地理学、生态学及相关学科研究的热点问题和前沿领域,在未来的研究中, 需要整合科技资源, 针对以下领域和内容开展工作。

(1) 地表系统中的物质、能量和生物流过程研究其中重点加强生态水文过程、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人地相互作用过程、全球碳氮循环等研究; 注重界面过程和不同类型过程的耦合; 注重野外观测、试验分析、空间信息技术、数学模型等研究方法的综合应用。

(2) 地表环境变化的驱动力、过程和效应研究主要分析陆地表层系统、环境系统和人地系统演变的自然和社会经济驱动, 分析不同结构和过程的时空变换特征, 探讨不同变化情景下的资源、环境、生态和灾害效应。

(3) 区域综合和区域内异质性研究区域综合研究有待于加强区域综合实验研究、区域综合的方法与模型应用; 同时针对区域内的时空变异, 开展区域内景观多样性与异质性、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研究。

(4) 尺度推绎与转换尺度问题是地理—生态过程研究中极富有挑战性的课题。针对不同的尺度划分体系(种群、群落、生态系统、景观、区域、全球; 坡面、集水区、流域、区域、全球), 开展尺度推绎与转换的理论基础研究和区域实验研究, 发展尺度推绎与尺度转换的方法和模型。

(5) 地理学的整体性研究整体性是地理学的特色, 在当前环境变化研究中, 基于系统分析的整体性研究愈加重要[19]。目前, 地理学的整体性研究亟需加强自然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的融合, 注重环境变化与规划、土地利用变化与规划、区域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的研究, 突出人类活动对环境和过程的影响, 探讨模型模拟研究在地表系统整体性中的作用。

(6) 方法论创新方法论创新是推动地理—生态过程研究的重要途径。需要加强非线性科学和复杂性科学在地理系统研究中的应用, 开发研制或发展地理过程模型、多尺度综合模型等, 加强模型的有效性检验与验证。

(7) 地理—生态过程研究的应用在地理—生态过程的理论与创新的基础上, 积极加强应用研究, 其中重点加强的领域有: 水循环与水资源、地貌过程与工程和灾害防治、气候变化及其效应、生态过程与生态系统恢复和保护、土地退化过程与治理、人地相互作用过程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全球变化的区域适应研究等。

3.3 地理—生态过程研究的几点建议

我国在地理—生态过程这一领域已经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 并取得许多重要的研究进展。但是, 与国际相关研究的发展相比, 我们还有明显差距。为了更好地开展地理—生态过程的研究, 服务于学科发展与国家需求, 在未来研究中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 加强观测、实验、调查与模拟获取数据是开展地理—生态过程研究的前提和基础。目前, 我国已经建立了长期野外观测与研究台站网络, 为监测我国资源环境动态、推动地理学与生态学的发展、服务于国家需求和政府决策提供丰富的数据基础。然而,很多研究还缺少第一手的观察与监测数据。因而, 在未来的研究中, 要加强观测、实验和野外调查, 注重数据监测的长期性、监测手段与方法的一致性。同时, 加强地理—生态过程的模拟研究, 发展基于观测的过程模拟模型。

(2) 加强遥感与野外观测的结合遥感手段是目前快速获取地表信息, 开展地理—生态过程研究的重要手段。然而, 由于时间分辨率与空间分辨率的限制, 遥感数据的解译结果往往具有不确定性。因而, 在基于遥感手段开展野外调研和数据分析的过程中,需要加强野外的同步观测, 将遥感调查结果和野外观测数据相结合, 提高地理—生态过程研究的准确性。

(3) 加强区域综合和全球研究在我国目前地理—生态过程的研究中, 区域的综合研究已有较多的案例, 但是缺乏基础理论创新, 多尺度综合研究的内容也并不多见; 同时, 在地理—生态过程领域, 我国具有全球性视野的研究非常匮乏。在今后的研究中,我国学者要关注全球的问题, 积极开展跨国或全球尺度的研究。

(4) 加强学科交叉, 特别是一级学科的交叉学科交叉点往往就是科学新的生长点、新的科学前沿, 这里最有可能产生重大的科学突破, 使科学发生革命性的变化[28]。然而,从目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申报情况可以看出地理学者有意开展交叉研究的项目比例较低[29], 地理学家们对于自然与人文的综合研究相对薄弱, 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国家需求。因而, 在今后的研究中, 亟需加强学科交叉, 将其他学科, 如生物学、物理学、化学、数学、信息科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应用到地理—生态过程的研究中, 以期取得突破与创新。

参考文献(Refer ences)

[1] Crutzen P J. Geology of mankind. Nature, 2002, 415(6867): 23.

[2] IGBP. Global change and the earth system: a planet under pressure. IGBP Science 4, The Global EnvironmentalProgrames, 2001.

[3] Leng Shuying, Song Changqing. Review of land surface geographical process study and prospects in China. Advances in Earth Science, 2005, 20(6): 600-606. [ 冷疏影, 宋长青. 陆地表层系统地理过程研究回顾与展望. 地球科学进展,2005, 20(6): 600-606.]

[4] Fu Bojie, Chen Liding, Wang Jun et al. Land use structure and ecological processes. Quaternary Sciences, 2003, 23(3):247-255. [傅伯杰, 陈利顶, 王军等. 土地利用结构与生态过程. 第四纪研究, 2003, 23(3): 247-255.]

[5] Margaret A P, Emily S B, Elizabeth A C et al. 21st Century Vision and Action Plan for the Ec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Report from the Ecological Visions Committee to the Governing Board of the Ec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esa.org/ecovisions/.

[6] Franoise B, Jacques B. Landscape Ecology: Concepts, Methods and Applications. New Hampshire: Science Publishers,Inc., 2003. 18-24.

[7] Goldewijk K K. Estimating global land use change over the past 300 years: The HYDE database. Global Biogeochemical Cycles, 2001, 15(2): 417-434.

[8]WWW.Living planet report./abelard.org/news/ecology2004.php#wwf_report. [9] Vorosmarty C J, Sahagian D. Anthropogenic disturbance of the terrestrial water cycle. BioScience, 2000, 50(9): 753-765.

[10] Oki T, Agata Y, Kanae S et al. Global assessment of current water resources using total runoff integrating pathways.Hydrological Sciences, 2001, 46(6): 983-995.

[11] Dumanski J, Pieri C. Land quality indicators: research plan. Agriculture, Ecosystems and Environment, 2000, 81:93-102.

[12] Oldeman L R, Hakkeling R T A, Sombroek W G. World map of the status of human induced soil degradation: an explanatory note. International Soil Reference and Information Centre, Wageningen, NL, 1990.

[13] Thrift N. The future of geography. Geoforum, 2002, 33: 291-298.

[14] Fu B J, Zhao W W, Chen L D et al. A multiscale soil loss evaluation index.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06, 51(4):448-456.

[15] Odum E P. The strategy of ecosystem development. Science, 1969, 164: 262-270.

[16] Cao Mingkui. Meeting the challenge of ecosystem research and management in Anthropocene Era . 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Human Activities and Ecosystem Change, Dec.30, 2005. [ 曹明奎. 人类世时期生态系统研究和管理面临的挑战. “人类活动与生态系统变化”创新团队学术讨论会, 2005 年12 月30 日, 北京.]

[17] Chen Changdu. To follow the world's new tendency of ecological development in developing China's ecology. Science& Technology Review, 1996, (2): 7-9. [陈昌笃. 注目世界动向: 迎接21 世纪中国生态学新发展. 科技导报, 1996,(2): 7-9.]

[18] Zheng Du, Chen Shupeng. Progress and disciplinary frontiers of geographical research. Advances in Earth Science,2001, 16(5): 599-606. [郑度, 陈述彭. 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前沿领域. 地球科学进展, 2001, 16(5): 599-606.]

[19] Gregory K J. The Changing Nature of Physical Geograph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c., 2000. 125-131,275-289.

[20] Ge Quansheng, Wu Shaohong, Zhu Liping et al. Some ideas rela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geography in the 21st century.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03, 22(4): 406-415. [葛全胜, 吴绍洪, 朱立平等. 21 世纪中国地理学发展的若干思考. 地理研究, 2003, 22(4): 406-415.]

[21] Huang Bingwei. Some key tendencies of physical geography.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1960, 26(3): 149-154. [黄秉维.自然地理学一些最主要的趋势. 地理学报, 1960, 26(3): 149-154.]

[22] Pickett S T A, Cadanasso M L. Landscape ecology: spatial heterogeneity in ecological systems. Science, 1995, 269(21):331-334.

[23] Reiners W A, Driese K L. Transport Processes in Nature: Propagation of Ecological Influences through Environmental Spac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4. 91-267.

[24] Buttenfield B P, Cameron D R. Scale effects and attribute resolution in ecological modeling. In: The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grating GIS and Environmental Modeling (GIS/EM4): Problems, Prospects and Research Needs,2000.

[25] Song Changqing, Leng Shuying. Characteristics and trend of modern geography and progresses of geographical researchin China. Advances in Earth Science, 2005, 20(6): 595-599. [宋长青, 冷疏影. 当代地理学特征、发展趋势及中国地理学研究进展. 地球科学进展, 2005, 20(6): 595-599.]

[26] Cai Yunlong, Lu Dadao, Zhou Yixing et al. National demands for and development strategies of Chinese geography.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04, 59(6): 811-819. [蔡运龙, 陆大道, 周一星等. 中国地理科学的国家需求与发展战略.地理学报, 2004, 59(6): 811-819.]

[27] Lu Dadao. Some key issues concerning development of geographical science in China.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03,58(1): 3-8. [陆大道. 中国地理学发展若干值得思考的问题. 地理学报, 2003, 58(1): 3-8.]

第8篇:中国地理论文范文

关键词:草原丝绸之路;丝绸之路经济带;研究巡礼

中图分类号:F12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丝绸之路是连接亚欧两大洲的一条重要的经济文化线路,在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现今学术界大多数学者也认同将古代丝绸之路按区域分为四条:即西北地区的“沙漠丝绸之路”和“草原丝绸之路”;东南沿海地区的“海上丝绸之路”和西南地区“西南丝绸之路”等四条线路。其中的“草原丝绸之路”则是西北草原地带连通欧亚大陆文化贸易交流的大通道,并带有浓厚的草原游牧文化特性,也融合了中原文化和中亚西方等文化因素。丝绸之路的地域交流跨越亚欧大陆,可谓一个国际性的研究问题。草原丝绸之路也是如此,目前国内外学者也从历史学、考古学、民族学、经济学等多学科探讨了草原丝绸之路的相关问题,来反映西北草原地带在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中的地位。近年来,伴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与实施,学界对草原丝绸之路的研究日益高涨,成果迭出,以下主要对改革开放以来学界对草原丝绸之路研究成果(著作、论文等)进行梳理总结,以求推动此问题的研究继续深入发展。

一、草原丝绸之路研究的相关著作

“草原丝绸之路”的相关研究起步于改革开放之后的20世纪80年代,目前学界已经出版了一些以草原丝绸之路为主题的著作和论文集。整体而言,相比较于海上丝绸之路的研究著作,关于草原丝绸之路的研究著作并不多,较有代表性的主要有以下几本,虽然很少,但是这些著作对于此问题的深入研究很有参考价值。

王博、祁小山的《丝绸之路:草原石人研究》以反映亚欧草原游牧部族或民族文化的石人文化为研究对象,并论述了草原丝绸之路的历史发展概况,分析了草原石人资料和蒙古石人及中亚石人的研究概况等内容,以草原石人为切入点来探讨古代草原丝绸之路,可谓“以小见大”,研究方法很有参考价值,是草原石人研究的集大成之作。[1]周慕爱总编辑,彭绮云英文编辑的《道出物外:中国北方草原丝绸之路》是博物馆和香港大学美术博物馆联合主办的“中国北方草原丝绸之路”文物展览,汇集了突厥时期、契丹时期和蒙元时期的80件套具有浓郁草原文化特征及西方文化元素的珍贵文物,以中英文互照的形式进行叙述,形象地展示了草原物质文明与西方物质文明融合的精髓,集中展示了草原文化的独特风采。[2]张忠山主编的《中国丝绸之路货币》集中论述了中国古代丝绸之路与各个时期丝绸之路的货币情况,可谓一本“丝绸之路货币史”的专著,书中第三章“北方草原丝绸之路与货币”专门探讨了从秦汉至明清时期草原丝绸之路贸易活动及其使用的货币。[3]

此外,还有一些重要的会议论文集出版。 张志尧主编的《草原丝绸之路与中亚文明》一书是国际阿尔泰学研究丛书之一,也是一本关于草原丝绸之路研究的学术论文集。此文集分为三大板块:草原丝绸之路、中亚古代游牧文化、草原丝路与中亚文化交流。收录了国内外相关学者关于草原丝绸之路与中亚文化交流的多篇论文,是草原丝绸之路相关研究很好的参考书。[4]张柱华主编的《草原丝绸之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是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主k的“草原丝绸之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书中精选收录了与会学者围绕“草原丝绸之路”这一主命题所撰写的35篇学术论文,内容是对草原丝绸之路沿线各民族自唐代以来的政治历史变迁、民族流徙、文化传播、经贸往来的基本情况和发展轨迹,集中展示了国内专家学者在这一学术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5]

二、草原丝绸之路的综合性研究

学界自改革开放以来发表的相关论文,起初大多都是对草原丝绸之路的历史发展演变情况做一梳理,但又有所侧重,有的偏重于考古学、有的偏重于历史学或经济学等角度,这些对草原丝绸之路做的整体性研究也为我们做专题性相关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一)草原丝绸之路的概况

潘照东,刘俊宝的《草原丝绸之路探析》认为草原丝绸之路起源于大禹时代,时间跨度自夏朝至民国时期,长达4000余年,地域覆盖整个北方草原地带。并重点论述了草原丝绸之路的起源与形成;草原丝绸之路的延续与发展(商朝至民国);草原丝绸之路的历史影响等问题。[6]张景明的《草原丝绸之路研究中的几个问题》认为草原丝绸之路既是连接亚欧经济、文化的通道,也是连接北方草原地区与中原地区经济、文化交流的要道;北方民族对草原丝绸之路的贡献;北方民族沿草原丝绸之路的西迁现象等方面做了细致论述。[7]洪用斌的《草原丝绸之路概述》主要考证了西汉、辽金、蒙元时期草原丝绸之路的诸多线路问题,尤其重点探讨了蒙元时期的线路问题,并认为驿道的发达是蒙元时期草原丝绸之路比以往任何时候更为畅通的重要原因。他还认为草原丝绸之路的畅通应在秦汉之前,而史书中最早记载有关草原丝绸之路的材料是《穆天子传》,其选址往往集中在河流、淡水湖沼等水源所在地,并且有它的历史继承性。[8]王大方的《论草原丝绸之路》一文从考古学的角度研究考察了草原丝绸之路历史概况,是国内较早地全面概述从新石器时代至明清时期草原丝绸之路的研究性文章,他认为草原丝绸之路可细分为南北两线,“其北道的开拓,肇始于北匈奴西迁之时,东起于西伯利亚高原,经蒙古高原向西,再经咸海、里海、黑海,直达东欧。草原丝绸之路的南道,东起辽海,沿燕山北麓、阴山北麓、天山北麓,西去中亚、西亚和东欧。”同时认为草原丝绸之路还可称为“皮货之路”和“珠宝之路 ”。[9]

(二)草原民族与草原丝绸之路

葛根高娃,李晓的《历史时期草原丝绸之路相关问题研究》一文认为广义的草原丝绸之路是指历史时期的欧亚草原大通道,向东可达大兴安岭,向西可达黑海草原;而从时间上看,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六、七世纪。并选取了作为北方游牧民族大规模兴起的匈奴时代及突厥时代为研究对象,力图还原草原丝路上的种种本相,即草原丝绸之路“能满足游牧社会对定居社会的结构性需求,即满足‘专化’的游牧经济所欠缺的部分,才是本相。”[10] 粟迎春的《环阿勒泰草原丝绸之路文化的变迁及启示》认为欧亚草原丝绸之路东面与中国相连,西面则与地中海北岸的古希腊文明相连,是东西方文明交往的通道,而阿尔泰山则是这条通道上的中心之一,也是草原丝路民族文化的摇篮。重点论述了商贸往来、王朝兴衰、民族迁徙乃至城镇分布与环阿勒泰草原丝路文化的变迁和发展之间的密切关系。而草原丝绸之路文化的变迁昭示我们,多元文化的碰撞与融合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应重视文化对经济社会的推动和引领作用,主动参与文化交往与交流,以多元文化整合来推动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11]

王宏谋的《塞人及其与草原丝绸之路的开拓》就塞人对草原丝绸之路的开拓做了梳理,塞人是对古代生活在伊塞克湖沿岸、伊犁河流域以及中西亚广大地区游牧民族的统称。认为塞人分布地域广阔、构成成分复杂、生活方式独特、风俗习惯怪异,塞人的迁徙对草原丝绸之路的开拓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是最早沟通中西交通的使者之一。[12]王子今的《草原民族对丝绸之路交通的贡献》认为正是西汉王朝为了应对草原民族的活跃,汉帝国才占有河西,控制西域,成就了"丝绸之路"的开通。草原民族对于丝路贸易,也表现出积极的态度,他们促进丝绸之路交通的历史贡献,在经济史、交通史、民族史和文化交流史的研究都有诸多需要关注之处。[13]

(三)草原文明与草原丝绸之路

萨恒・松哈泰的《丝绸之路在草原文化发展中的作用》主要对丝绸之路在草原路段的遗迹;草原城市文化;古代草原贸易商路以及丝绸之路在古代哈萨克族文学艺术发展中的作用等问题做了探讨。[14]吴团英的《谈构建草原文化学术话语体系问题――从草原丝绸之路说开去》指出了构建草原文化学术话语体系的原因所在和相关建议,需要提高草原文化的影响力,努力解决长期被忽视的问题,应当从讲好草原文化故事、唱响草原文化声音、参与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与交流、深化学科基础理论研究、加强学术批评等五个方面,积极构建草原文化学术话语体系,为更好地传承和弘扬草原文化作出努力。[15]

三、历史时期草原丝绸之路的相关研究

学界对于历史时期的草原丝绸之路的研究有所偏重,主要与北方游牧民族强大衰弱有关,一般而言,当北方游牧民族处于强盛期时,对外部的冲击、联系就越强,草原丝绸之路的范围也更加广泛,因此,学界对于先秦两汉时期、宋辽金时期、蒙元时期的关注较多,尤其是在辽金、蒙元草原丝绸之路的研究成果较多。

(一)草原丝绸之路的断代研究

1.先秦、两汉时期

杨建华,邵会秋的《匈奴联盟与丝绸之路的孕育过程――青铜时代和早期铁器时代中国北方与欧亚草原的文化交往》一文认为中国北方与欧亚草原的交往是以亚洲草原为主,可分为东部文化交往区和西部交往区。东区在商末周初最为发达,其范围向西可推进到米努辛斯克盆地;西区则在东周时期最为发达,其东界延伸至蒙古国中部到太行山一线。到了战国晚期和汉代初期,长城的建立使得中国北方地区人群产生了分化,部分早先南下的北亚人群则退到长城以北,并与西面欧亚草原的文化因素融合形成了独特的匈奴文化。在匈奴鼎盛时期,中国长城以北地区与亚洲西部内陆山麓地带的交流几近停滞,正是这个原因才导致了丝绸之路开通。[16]

2.魏晋南北朝时期

石云涛的《3―6世纪的草原丝绸之路》重点论述了3―6世纪即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草原丝绸之路的四个重要发展时期:一是由于曹魏、西晋政权与草原路东端车师后王国建立了密切关系而兴盛一时;二是北魏前期建都平城(山西大同),与西域的交往主要利用了草原丝绸之路。此时期以平城为中心,东达辽东(辽宁辽阳),西通伊吾(新疆哈密),逐渐形成一条贯通中国北方的东西国际交通路线;三是北魏后期北方草原民族柔然利用了草原路与西域交通;四是北朝后期,一方面与西域地隔西魏、北周的东魏和北齐交通西域需要利用草原路,另一方面北方新崛起的草原民族突厥利用草原路沟通与波斯、拜占廷的联系。[17]

3.隋唐时期

李青青、崔瑾等人的《试析草原丝绸之路的重要意义――以唐代参天可汗道为例》认为唐太宗时期修建的参天可汗道是中古时期漠北草原的重要商贸通道,也是草原丝绸之路的东段组成部分。并着重探讨了草原丝绸之路的形成条件、参天可汗道的修建以及参天可汗道的重要意义与影响等问题。试图以参天可汗道为例,从政治羁縻、民族关系和经济交流三个角度探究其对唐朝和后世历史发展两方面的意义。[18]

4.宋辽金时期

武玉环、程嘉静的《辽代对草原丝绸之路的控制与经营》探讨了辽朝重点加强了对漠北诸部和西夏的控制,从西北和西南两个方位来保障草原丝路的畅通,进而以互市和朝贡的方式加强了和西域诸国乃至中亚、西亚等国的联系,从而形成了一个全面的保障体系,并对双方的经济交流产生了重要影响。[19]王坤,傅惟光的《辽代的契丹和草原丝绸之路》从考古资料证明了丝绸之路事实上除沙漠外,还存在一条鲜为人知的草原丝绸之路,而草原丝绸之路始于新石器时代,经草原青铜文化时代,兴盛于汉唐,辽契丹进一步打通了草原丝绸之路。[20] 苏赫 ,田广林的《草原丝绸之路与辽代中西交通》认为自古以来,北方草原游牧区和中原农耕区就始终保持着互立共存的局面,草原丝路地带先后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对草原丝路的创建也建立了不朽业绩,特别是契丹族建立的辽朝,疆域辽阔,把中国北方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推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21]

5.蒙元时期

卢明辉认为古代北方游牧文明的传播,主要依靠掠夺与贸易两种方式。草原丝绸之路沿线的游牧民族起初用的是掠夺、战争的方式,以此来获取农耕地区的物质文化成果,其后受农耕文明的影响,开始通过和平贸易的方式来获取日常生活必需品。13世纪后期至14世纪末,元朝建立之后,无论是仍然居住在北方草原地带上的蒙古人,还是进入中原、中亚和欧洲等地的蒙古人,其、游牧文化、社会经济生活等,都潜移默化地发生了很大的变化。[22]李逸友探讨了内蒙古~济纳旗黑城出土的元钞及票券等元代纸币,认为额济纳旗黑城,其古城为西夏黑水城和元代亦集乃路遗址。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和阿拉善盟文物工作站等于1983年至1984年共同发掘黑水城,出土的一大批元钞和少量票券等纸币,为研究元代纸币和可流通的有价证券提供了可贵的实物资料,而且对于研究元代纸币的使用和贬值情况也颇有意义。[23]翟禹《辽金元时期的草原丝绸之路――兼谈内蒙古在当代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的地位》论述了辽金元时期的草原丝绸之路的发展和内蒙古的重要地位,认为草原丝绸之路的通道始于中国北方草原地区,经过蒙古高原向西至阿尔泰山、准噶尔盆地,再向西进入中亚北部的哈萨克草原,经里海北岸、黑海北岸到达欧洲多瑙河流域,这条路线横贯欧亚草原,大致方位在北纬50度附近。内蒙古地处中国北方草原地带的南部核心区,在古代草原丝绸之路上始终发挥着黄金通道的作用。[24]

五、结语

综上所述,草原丝绸之路在中外历史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形成、发展和繁荣代表了中国历史的一个辉煌时期,作为中西文化交流的产物,一直被视为对外交流的经典,对研究中西经济、文化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自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几年“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提出之后,草原丝绸之路研究的成果日渐增多,国内外交流也日益频繁。2014年11月,中俄蒙三国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举行了首次旅游联席会议。会议讨论了中国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俄罗斯跨欧亚大铁路和蒙古国草原之路的研究等问题,并就中俄蒙三国“草原丝绸之路”文物考古和旅游线路进行了对接。与此同时,国内也相继召开了多次以“草原丝绸之路”或“草原文明”为主题的学术会议,极大地推动了草原丝绸之路的深入研究。而随着草原丝绸之路研究开发热潮在内蒙古等西部地区掀起,文物工作者以极大地热忱参与到这一重大国家战略之中,在文物保护、考古发掘、博物馆展览方面做出新的努力。我们有理由相信伴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带来的机遇,草原丝绸之路的相关研究前景无限。

参考文献:

[1]王博,祁小山.丝绸之路草原石人研究[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10.

[2]周慕爱.彭绮云.道出物外―中国北方草原丝绸之路[M].香港:香港大学美术博物馆,2007.

[3]张忠山.中国丝绸之路货币[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9.

[4]张志尧.草原丝绸之路与中亚文明[M].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2012.

[5]张柱华.草原丝绸之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10.

[6]潘照东.刘俊宝.草原丝绸之路探析[A]//中国历史上的西部开发―2005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中国史学会、宁夏大学.银川:中国史学会.宁夏大学,2005.

[7]张景明.草原丝绸之路研究中的几个问题[A].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论集(第四辑)[C].2010.

[8]洪用斌.草原丝绸之路概述[J].内蒙古金融研究,2003(S3).

[9]王大方.论草原丝绸之路[J].前沿,2005(9).

[10]葛根高娃,李晓.历史时期草原丝绸之路相关问题研究[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2).

[11]粟迎春.环阿勒泰草原丝绸之路文化的变迁及启示[J].新疆财经大学学报,2014(4).

[12]王宏谋.塞人及其与草原丝绸之路的开拓[J].阴山学刊,2006(2).

[13]王子今.草原民族对丝绸之路交通的贡献[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1).

[14]萨恒・松哈泰.丝绸之路在草原文化发展中的作用[J].西域研究,1994(4).

[15]吴团英.谈构建草原文化学术话语体系问题―从草原丝绸之路说开去[J].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6(3).

[16]杨建华,邵会秋.匈奴联盟与丝绸之路的孕育过程―青铜时代和早期铁器时代中国北方与欧亚草原的文化交往[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5(1).

[17]石云涛.3―6世纪的草原丝绸之路[J].社会科学战线,2011(9).

[18]李青青,崔瑾,苏文泽,杨凯.试析草原丝绸之路的重要意义―以唐代参天可汗道为例[J].前沿,2015(5).

[19]武玉环,程嘉静.辽代对草原丝绸之路的控制与经营[J].求索,2014(7).

[20]王坤,傅惟光.辽代的契丹和草原丝绸之路[J].理论观察,2015(6).

[21]苏赫,田广林.草原丝绸之路与辽代中西交通[J].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4).

[22]卢明辉. 13世纪以后亚欧大陆“草原丝绸之路”与蒙古游牧文化的变迁[J]. 内蒙古社会科学(文史哲版),1997(6).

[23]李逸友.元代草原丝绸之路上的纸币―内蒙古额济纳旗黑城出土的元钞及票券[J].中国钱币,1991(3).

[24]翟禹.辽金元时期的草原丝绸之路―兼谈内蒙古在当代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的地位[A]//2014年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学g研讨会论文集[C].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2014.

[25]张燕,王友文.清代伊犁将军与哈萨克草原丝绸之路发展的政治考量[J].广西社会科学,2015(10).

[26]宋阳.草原丝绸之路兴盛时期中西交流的考古学观察―以辽上京、元上都及其周边发现为例[J].沧桑,2013(4).

[27]王云鹏,庄明军.青州西辛战国墓出土金银器对草原丝绸之路的佐证[J].潍坊学院学报,2012(3).

[28]哈木拉提・吾甫尔,刘文先等.草原丝绸之路时期维吾尔医学与古希腊医学的交流―维吾尔医学发展之一[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6(7).

[29]朱存世,李芳.试析青铜时代贺兰山、北山岩画与欧亚草原丝绸之路的关系――兼论欧亚草原丝绸之路的东段走向[J].宁夏社会科学,2001(3).

[30]耿N.考察草原丝绸之路的法国人[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

[31]李加洞.构筑丝绸之路右翼―草原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可行性分析与内蒙古的路径选择[J].前沿,2015(3).

[32]屈燕妮.草原文化开放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思考[J].商业经济研究,2015(28).

[33]徐平,王友文.中哈草原文化旅游合作拉动丝绸之路经济带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5(8).

[34]萨如拉,张银花.草原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J].学理论,2016(8).

第9篇:中国地理论文范文

关键词:高中地理 生活实际 实践活动 创新 方法 

高中地理是在学生已有地理知识的基础上,教师带领学生进一步探索地球奥秘,揭开日常生活现象的神秘面纱,让学生了解气候变化、地表形态、自然灾害等内容,它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随着我国教育理论的发展和进步,新课标提出了“学习对学生终生有用的地理”,这既符合素质教育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又符合地理学科的特点,使理论结合实际,真正做到让学生学以致用。 

一、教材知识与生活中的地理现象相结合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教师只注重教材知识的讲解,将教材内容灌输给学生,却忽略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程度,难以达到应有的学习效果。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将学生熟悉的、了解的日常生活现象引入其中,并与教材知识相结合,从而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将生活现象和教材知识相结合,需要注意几个基本要点;第一,教师本身应该对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具备足够的认识,能够深入、细致、准确地剖析生活现象中蕴含的地理知识,使学生对其能够形成深刻的认识。第二,教师需对教材知识有全面的掌握,尤其是切合考试重点的相关知识,教师更应深入分析历年高考试题的出题趋势,对教材知识进行拆解和重组,使其与生活现象形成统一。第三,结合教材知识和生活现象,既可以把生活现象作为载体,在其中融入教材知识,也可以把教材知识作为脉络,用生活现象充实教材知识。 

例如,教师在讲解“地转偏向力”内容时,往往只是让学生记住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不偏的规律,学生是无法了解地转偏向力的真正原因的,也容易记混。因此,教师可以将生活中的地转偏向力的现象展示给学生:水中漩涡的旋转方向;长江南北两岸缓急不同的水流速度;蒙起几位学生的眼睛,让其朝直线方向行走,会发现学生向右边倾斜。以此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观察能力,真正将教材知识与生活中的地理现象相结合。 

二、组织课外实践活动 

通过课外实践活动,学生能更加全面地了解自身的生活环境。此外,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增强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实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进一步提升地理学习效果。组织课外实践活动需要按照合理的形式进行:首先,应合理选择实践项目。实践项目的选择既要切合教学的重点,又要切合学生的兴趣特点。其次,合理设计实践方案。实践活动在正式展开之前应设计完善的方案,以确保实践活动的顺利展开。设计方案需根据对应的实践项目、人员组织、实践重点等环节进行。最后,做好实践活动的管理工作。实践活动的意义在于通过实际环境展开地理知识的教学,因此,教师应做好实践活动的管理,确保学生能够完全融入实践中。 

例如,在教“地球自转”相关知识时,为了让学生对地球自转形成更为深刻的认识,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展开地球自转现象的调查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实践调查,凭借调查所得到的各类现象,对地球自转的知识进一步了解。比如昼夜更替、地区时差、物体偏移等现象都是地球自转引起的。 

除此之外,在教学天体运动等天文知识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去天文台进行天文观测,或将教材上死板的知识转化成生动的图像画面,以利于学生理解,并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还可以组织成立地理科研小组,让学生接触除了教材知识以外的地理知识、地理现象,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并让学生把研究成果向全班同学汇报。 

三、地理教学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培养 

地理教学不应该只局限于教材知识,不能把学生培养成死记硬背的应试型学生,而应多给学生提供发言、思考的机会,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学生能够灵活使用地理工具。在地理课程中,看图能力是每名学生必须具备的能力,也是在以后生活中经常会用到的一种能力,教师应教授学生看图的重点、技巧,提高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并能充分利用已学的地理知识解释地图。 

例如,在教“中国地形分布”内容时,教师应充分利用中国地形图,帮助学生形成形象的地形分布意识,在做题时或在生活中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通过实际的地形图,可以让学生清晰、直观地认识到三大阶梯的分界线以及其分界线所穿越的地区;还可以让学生对我国地形的分布规律形成一定认识,如西高东低、北高南低等基本规律。在课堂上,教师还应该利用地形图引导学生发言、思考问题,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地理教学的活动中,以此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此外,为加强对学生的能力培养,还可以从地理作业入手。教师可以结合微课教学的相关内容,对地理作业进行“微化”,将一个章节中不同难度等级的知识进行分散布置,让学生在作业中循序渐进地提高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例如,在教“洋流分布”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先设计一些有关基本规律的习题,然后再提升难度,设计更深层次的问题,以此引导学生逐步掌握洋流运动的相关知识。 

四、突出高中地理学科特点 

高中地理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与其他学科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地理学科仍具有一些独有的特点,如地域性、综合性、实用性。高中地理知识中既有世界地理也有中国地理。从整体上看,世界地理有一些共同发展规律,可以普遍适用于各个方面;但从细处分,不同地域环境往往有着截然不同的地理特点,这时就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要重点分析其差异性。因此,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联系实际,突出相关地理知识的特点,以此强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 

比如,澳大利亚被称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其最大的特点就是铁矿储量巨大,产量连年位居世界第一。同时,澳大利亚也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其对应特点就是养羊业十分发达。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联系实际,突出这些特点。 

例如,在学习“气候”这部分内容时,同样是在亚热带气候区,但不同地形、不同位置也往往存在着不同的气候特征。海边地区往往是季风性、海洋性特征明显,内陆地区则是大陆性特征明显,因此,学生在注意差异性的同时,还需要充分结合各种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避免以偏概全。在分析一个区域的植被情况时,应综合该地区的地形、气候、人文等因素,从而得出正确的植被认识。 

五、结语   本文由wWw.DYlw.net提供,第一论 文 网专业教育教学论文和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

高中地理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但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过分强调教材知识的教授,只关注学生成绩的好坏,却忽略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新课改理念下,高中地理教学应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将教材知识和生活中的地理现象相结合、组织课外实践活动、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突出高中地理学科特点等方面,不断创新,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姚学花.探讨高中地理教学创新[J].中国校外教育,2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