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游戏美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美”中添“游”,调动情绪
中班幼儿学习的动机感性多于理性。他们通常是凭着兴趣才去主动探索和学习的。他们首先关注的是活动本身和过程是否精彩,是否吸引人,其次才有可能像成人一样会为了活动的成果而坚持努力。因此,我们在选择活动内容时必须考虑如何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调动他们主动学习的欲望与积极性。在美术教育中结合音乐、故事、猜谜等游戏,使幼儿获得愉悦感、新奇的情感体验,激发幼儿创造出别具一格的意象。因此创设一个良好的游戏环境对幼儿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如:在开展美术活动:刮蜡画《七彩的梦》中,我尝试用音乐游戏氛围来贯穿整个活动,从而营造一个优美动人的意境来感染幼儿。使幼儿表现创作的欲望通过充分感受和聆听,在音乐游戏中萌发,又在自我创造的亲身体验中得到领悟美的真谛。孩子们在“七彩的梦”中,“梦”到了飞舞的七彩蝴蝶;“梦”到了游动的七彩小鱼;“梦”到了好吃的七彩水果……孩子们在绘画的过程中,是用心灵重新构建世界,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情感世界。在游戏的结合下,他们的创造力得到了充分地发挥,同时也获得了美的熏陶和培养。这不仅有利于孩子良好个性的培养,还使他们在活动中找到乐趣和自信,美术情感得到了释放。
二、“美”中添“游”,丰富活动
1、以游戏为载体,开展有趣的绘画活动。
中班幼儿对鲜艳的色彩和可爱的动物很感兴趣,他们喜欢用色彩涂抹。根据幼儿这一特点,我们设计了多种有趣的绘画活动,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如:幼儿喜欢小动物,我们就可以设计“小蜗牛去旅行”、“鱼儿游游游”、“小乌龟去散步”等绘画内容。还可以选择他们熟悉的人、玩具或食物为题材,如“我的好朋友”、“画气球”、“捏糖葫芦”等等。他们喜欢在有趣的游戏中学习。
2、以游戏为载体,提供有趣的绘画材料。
要使游戏与美术教学优化结合,就要优化与美术教学相适应的物质环境,使环境创设具有可参与性和可操作性。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与被动,往往取决于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又常常与教育环境提供的有利机会和条件有关。当教师为幼儿提供了丰富有趣的材料时幼儿会为材料而吸引,自然会主动地操作材料,参与到教育活动中去。提供丰富有趣且能使画面产生较好效果的材料,才能使幼儿既能对美术活动产生兴趣,又能让幼儿轻松获得成功,而且还能使画面产生很好的效果。如:教师可为幼儿提供各种印章让幼儿进行印章画,提供纸团让幼儿压印,提供弹子让幼儿滚画、提供石块让幼儿涂色等。如在喷画活动“美丽的烟花”中,教师为幼儿提供了各种颜色水粉颜料,还有喷头发的锗哩水的喷壶,幼儿只需用喷壶轻轻一喷,纸上便会形成一朵朵烟花。丰富有趣的活动材料让幼儿觉得绘画原来就是“玩”游戏,绘画是件快乐的事情。
3、以游戏为载体,延伸有趣的绘画形式。
【关键词】幼儿园;幼儿;美术活动;游戏化方案;研究
美术活动是幼儿园的一项基本课程活动,美术的内容和形式是反映作者思想和生活的一个重要介质,通过学习美术,可以提高幼儿发现美和欣赏美的能力。在幼儿园的美术活动当中,包括手工制作、美术欣赏和美术绘画三种类型,通过这些美术活动,幼儿的思维能力将得到锻炼和提升。幼儿具有好玩的天性,将美术活动游戏化,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符合幼儿对于游戏的需求,通过游戏化美术活动的形式,让幼儿在游戏当中提高动手创造能力和美术欣赏能力。
一、营造氛围,增添乐趣
幼儿的年龄较小,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思维能力尚未得到完全开发,因此,教师在美术活动游戏化当中,要注重营造游戏的氛围,引导幼儿通过游戏化的美术活动,提高理解能力和动手能力,进而提高幼儿的美术技能。例如在美术活动《大眼睛》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通过营造游戏氛围,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眼睛不单单只是一个器官,它是人类心灵的窗户,眼睛有形状、大小和色彩之分,幼儿对于眼睛的了解并不深,为加强幼儿对于眼睛的了解,教师可以先设置问题引导幼儿进行美术活动,教师可以提问:“同学们,你们了解自己的眼睛吗?每个人的眼睛有什么区别呢?”通过这个问题,幼儿们就会沉浸于学习氛围当中,积极思考眼睛的区别。然后教师将幼儿进行分组,每四个人一组,围成一个圆形坐下,互相观察对方的眼睛,对比眼睛的大小和形状。通过分组就营造出了游戏的氛围,幼儿通过观察之后,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比如眼睛有上眼皮和下眼皮,眼球是圆的,眼睛是橄榄形的。幼儿眼睛的色彩并未有较大不同,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其他国家人的眼睛,让幼儿了解眼睛的色彩差异。在幼儿回答完毕之后,教师要进行适当的评价和表扬,回答较为全面的幼儿,教师要给予一定的奖励,进而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到每一次的美术活动中,提高美术活动开展的效率和质量。
二、明确目的,注重内容
游戏化美术活动,虽然可以提升幼儿的学习兴趣,但是幼儿容易沉迷于其中,忽略了美术活动当中的知识内容,与教师开展游戏化美术活动的初衷相违背,进而影响幼儿的发展。因此,教师要在游戏化美术活动中,明确游戏的目的,引导幼儿进行游戏和及时结束游戏,注重美术活动中的内容学习。例如在美术活动《纸飞机》一课的教学中,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幼儿学习如何折叠纸飞机。纸飞机有很多种折叠方法,教师要选择较为容易的一种,在课堂上进行折叠步骤的示范,然后引导幼儿根据教师的折叠步骤一步步的进行折叠。等到幼儿都折叠完成后,教师告知幼儿,纸飞机有很多种折叠方式,不同的折叠方式能够折叠出不同的大小和形态,引导幼儿自发进行更难程度的纸飞机折叠。最后收集幼儿折叠完成的纸飞机,引导幼儿一起按照从小到大的规律进行排列,做好标记并进行放飞实验。放飞纸飞机是幼儿比较喜欢的一种游戏模式,在放飞纸飞机的过程中,教师要告知幼儿,并不是纸飞机越大就飞的越高越远,很多小小的纸飞机有可能比大的纸飞机飞得更远更高,然后引导幼儿思考纸飞机飞行距离的原理,这样不仅可以让幼儿学习到美术知识,还能拓展幼儿的思维,学习到更深层次的知识。
三、增加材料,激发想象
关键词:幼儿园;创意美术;游戏化;教学策略
幼儿阶段的孩子天然具备对游戏的兴趣,加之其自我控制意识不强,常规的教学活动很难吸引到他们,因此游戏化教学在幼儿教育中具备很强的适用性。创意美术活动旨在培养孩子的审美意识与创造能力,将游戏贯穿于教学活动之中,能够在带给孩子趣味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发挥创意美术教学的作用。
一、创意美术活动游戏化的意义
(一)有助于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
相较于按部就班开展美术活动,结合游戏开展教学活动无疑给课堂注入了更丰富的元素。最突出的作用在于,游戏化教学能够显著增加幼儿之间基于创意美术学习的交流与互动,形成一种交互式的学习模式。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创意美术活动的意义就不只在于美术学习层面,教师还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游戏,让孩子之间的良性互动得以有效加强,这对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有助于培养美术创意与素养
将创意美术同游戏结合起来,能为孩子创造一个更自由的美术创作环境。游戏在激发孩子创意与联想能力方面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将创意美术教学自然融合于游戏之中,能够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美术创意与素养。
二、幼儿园创意美术活动游戏化教学策略
(一)融入生活元素,创设真实情境
美术源于生活,现实生活环境为美术创作提供了无穷的素材。自然环境、人文景观、生活感悟等,都是创意美术活动的灵感源泉与素材宝库。无论是基于美术这门艺术的本质要求,还是基于调动孩子积极性的实际教学需求,教师都应注重在创意美术活动中融入现实生活元素。从孩子所熟悉的生活元素入手,通过创建真实的生活情境,来发挥游戏的教育作用,提升孩子美术创新能力。借助生活元素能极大地丰富游戏形式,充实游戏内容,实现对幼儿美术创新意识与能力的培养。比如以“我的好朋友”为主题来设计创意美术活动,教师可以让孩子回忆自己的好朋友,向同学描述好朋友的外形。在游戏设置方面,可以尝试采用图形组合的方式,将人物画像看作不同图形的组合,依照脸型、发型、身形、五官等裁出不同形状的图纸,然后让孩子们根据自己脑海中好朋友的形象来选择图纸进行组合。在通过图形组合确定大致轮廓之后,再用画笔对细节进行补充,比如画出眼睛的形状、涂上服装的颜色等。完成好朋友的画像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孩子们进行“看画识人”,让他们互相评价,说出还可以在哪些地方做出调整等。将创意美术游戏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能够丰富创意美术教学的内涵,也能带给幼儿更真实的美术学习体验。
(二)调动多重感官,强化创意刺激
孩子在幼儿阶段好奇心重,注意力难以集中。教师要善于借助多种手段调动孩子的多重感官,尤其是在美术这类艺术类课程的教学中。要想在保证教学秩序的情况下进一步实现对孩子美术创意思维的培养,教师就要进行有趣的教学设计,以强化游戏与活动对孩子创新意识的刺激。幼儿活泼好动,在参与创意美术活动的过程中,总喜欢边画画边说话,或者边画画边玩其他的。此时与其对孩子进行强硬的规范与约束,不如顺应孩子这一阶段的特性,将孩子好奇心强、活泼好动的特点转变为美术创意活动的设计依据。比如在用纸筒教孩子们制作企鹅时,可以先通过图片、视频等给学生展示企鹅的形象,以强化学生对企鹅美术元素的认知。然后可以让孩子们将自己制作的纸筒企鹅视为朋友,并为它编一个故事,想象它有什么样的性格和经历,思考这些性格和经历能否在企鹅的外形上有所体现,该如何对自己的美术作品进行调整。这种方式能够有效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而想象力是创意的驱动力,经由手中的美术材料,孩子们可以将自己的创意发挥得淋漓尽致。
(三)丰富作画手段,选择趣味材料
在游戏化教学中,除了从创意美术活动的内容入手来设定游戏,还可以从美术材料与作画手段入手,丰富游戏形式。常见的美术材料比如蜡笔、彩笔、彩纸等,虽然在美术教学中经常用到,但是在启发学生创新思维方面的作用不明显。创意美术活动旨在拓宽孩子们的美术视野,美术材料的选择也可以抛开课堂的限制。比如石头和木材的纹理可借助颜料拓印下来,形成天然的纹饰图案;萝卜可以用来雕刻印章;纸巾泡水后加入不同的颜料,依照一定的图案结构铺平并风干,可以得到纸巾立体画;以及生活中各种废纸盒、包装纸、塑料泡沫等,都能经过创意设计转变为美术作品。此外,借助这类新型美术材料,作画的手段也得以实现多元化。教师要在创意美术活动中,借助游戏向孩子们传达一个观念,即美术并非只存在于彩笔和白纸上,美术是自由而多元的,要在学习和生活中培养自己发现美的眼睛。对生活废弃材料进行改造与利用,是创意美术活动一个非常重要的主题。以废弃物作为美术材料,不仅是对幼儿创意美术思维与动手能力的培养,也是给幼儿灌输环保理念。因此,教师应注重以这一主题为切入点来设置创意美术活动,让孩子们参与到美术材料的收集中。比如以“制作礼盒”为活动主题,引导孩子自行收集废纸盒、彩绳、纸,以及其他生活用品的边角料等,将这些东西转化为美术材料,制作礼盒。最后要让孩子们互相欣赏与评选作品,这既利于激发孩子们的美术创意,也能深化孩子们的环保理念。
(四)游戏化点评,点燃创作激情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会忽略对孩子美术作品的点评环节,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孩子对美术的兴趣和创新的动力。在游戏化教学策略的落实中,作品的点评环节也可借助游戏的方式呈现,以增加孩子们对点评环节的期待值,进而带着期待的心情更认真地对待创意美术活动。教师可以让孩子扮演不同的人物角色,将人物角色同美术作品构建起一定的联系,并让孩子各自扮演一个角色,对作品的创意进行评价。同时也要注意将点评环节纳入教学情境中,以增强孩子的真实体验感。例如在“花儿朵朵开”的活动案例中,孩子们基于这一主题来创作植物或动物画像,再自己扮演这些植物或动物,教师可以让孩子们以自己所模仿的角色参与美术作品的评价。比如孩子模仿的是蝴蝶,那么会选择哪一幅画中的花呢?如果孩子扮演的是花,那么会认为哪幅作品中的蝴蝶是最美的呢?这种游戏化点评的方式,能让孩子带着情感与体验对美术作品进行评价。而为了在这一环节中收获好的评价,孩子们也会在作品设计环节更加用心,力争在自己的美术创作中体现新意,这对其审美水平与创新能力的提升具有推动作用。综上所述,教师可融入生活元素,创设真实情境;调动多重感官,强化创意刺激;丰富作画手段,选择趣味材料;游戏化点评,点燃创作激情;增强创意美术活动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刘霞.有效利用山区本土资源,实施幼儿创意美术课程游戏化[J].读天下(综合),2019(35):11.
关键词:小班美术; 游戏环境; 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7-106-001
众多研究表明:“美术具有一种语言功能,在儿童发展和成长的过程中,美术是比语言文字更早地被儿童用来表达思想、宣泄情绪、想象和创造出自己世界的一种有效途径。”幼儿园的美术游戏活动则不同于日常开展的侧重于技能训练的美术活动,它是一种更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美术教学形式,能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美术技能,侧重于培养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是更能愉悦幼儿身心的教学活动。环境作为幼儿园美术游戏活动的一种隐性课程,在开发幼儿智力、促进幼儿个性健康发展等方面都发挥出独特的作用和功效。
一、创设美术游戏活动的物理环境
物理环境因素是游戏活动中物的要素或条件,它包括游戏材料、场地等因素。要使游戏和美术活动相融合,就要优化与美术教学相适应的物理环境,使环境创设具有可参与性和可操作性。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与被动,往往取决于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当教师为幼儿提供了丰富有趣的材料时,幼儿就会被材料吸引,自然会主动地操作材料,参与到教育活动中去。小班幼儿由于小肌肉发展还不完善,动手操作的能力较差,因此教师只有为幼儿提供丰富有趣且能使画面产生较好效果的材料,才能使幼儿既能对美术活动产生兴趣,又能让幼儿轻松获得成功,而且还能使画面产生很好的效果。例如在蔬菜印画“美丽的果树”活动中,老师为幼儿提供各种蔬菜横切面印章让幼儿进行印章画,这些材料本身对幼儿就很有吸引力,幼儿用蔬菜印章蘸上颜料,随便压印,就能印成一片片美丽的果林。
二、发挥美术游戏活动的语言情境
在美术游戏活动中,语言情境显得尤为重要。小班幼儿刚学习印画,往往沉醉于印的过程,而不注重效果,急于求成,印出的作品往往粗糙、散乱,有的孩子则表现得无从下手,有畏难情绪。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尽可能地运用形象性的语言概括印画要领,使其大胆地印画。比如印画中老师提出的要求是:“轻轻喝点红颜料,变成红苹果,轻轻喝点绿颜料,变成绿苹果……”孩子们边念边印,很快地在不知不觉中,一棵棵果树跃然纸上。形象性语言使课堂气氛变得轻松愉快,使孩子们在无拘束的情况下印画,效果非常好。
小班幼儿的思维属于直觉行动性思维,因此他们在美术活动中,往往是画到哪里算哪里,甚至刚开始很有兴致的画,只要一有什么风吹草动,情绪容易波动,印了几个就不愿意动手了。甚至会在纸上乱印、乱敲,这时,教师可以用生动有趣的游戏化语言提示、指导或鼓励幼儿。如林屹小朋友印了几个就把画往老师手里一放说:“老师,我不想印了。”老师没有强迫她再去印,而是用另外一种口气说:“哎呀,这几个水果真好看,可惜没有更多的朋友陪它,多可怜啊,你去帮它找几个朋友,好吗?”她点了点头,又认真的开始印起来。如陈小朋友是比较特殊的孩子,他的情绪不太稳定,注意力很容易转移,遇到一点困难就会放弃甚至去破坏旁边的幼儿,在活动开始时,他还比较感兴趣,一直在座位上叫着:“老师,我给它喝了红颜料,它变成了红苹果,你看,我印了两个。”发现他有进步,老师及时地表扬了他,当老师离开去指导其他幼儿时,他则开始不安份起来,看看旁边的幼儿,摸摸人家的画……只一会儿工夫,就听到小朋友叫起来:“老师,他在我的纸上印,老师,他碰我的纸头,老师,他走开来……”告状声此起彼伏,老师只好回来,带他一起印画,看到一个个大苹果印在了自己的纸上,他就“嘿嘿”地在那儿笑,老师马上鼓励他:“你印了这么多苹果,苹果们很高兴,如果你能自己再多印一些,那果树妈妈会很感谢你的。”听了老师的话,陈总算愿意自己印画了。但是好景不长,只印了一会儿,他就开始无所事事了,拿着绘画纸走到其他组,“嘿,我已经印好了,好看吧!”对于这样的孩子,教师应给予更多的关注,一旦发现他有讨厌的情绪出现时,马上给予适当的帮助,让他不离开座位,不半途而废。
三、优化美术游戏活动的评价环境
关键词 游戏创设 美术教学 效率提高
几乎所有刚入学的小学生都喜欢美术。他们都能画上几幅漂亮的作品。但是,就是这些孩子到了小学以后,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对美术失去了兴趣。导致这一结果,固然有学习负担的问题,语文、数学、英语的学习任务不断加重,家长的观点转变。或许,我们教师在美术课堂教学中的策略和理念也有问题。导致学生对美术渐渐地失去兴趣。课堂上只有少数几个学生潜心绘画,大部分学生则是为了完成任务。教师应该基于学生年龄和心理特点,创新教学策略,让孩子们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伴着浓厚的兴趣,认识和感悟美术,运用与创新美术。
一、用游戏激发学习兴趣
案例:在教学《动物面具》一课的时候,为了让课堂效果更好,我将唐老鸭、奥特曼、米老鼠等面具带到教室里,并且邀请学生试戴面具进行表演。这时候,引导学生:“孩子们,刚才是老师带给大家的几个面具,今天咱们亲手制作一个面具……”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纷纷进行面具制作。当学生完成面具制作以后,再次组织他们进行表演……
点评:对于小学生而言,在他们学习美术的时候,很容易对美术形成三分钟的热度。如果失去了对他们学习美术的激励,他们便很难对美术始终保持浓厚而持久的兴趣。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关注学生的感受与体验,不断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度和游戏性。要将欣赏、绘画、制作和游戏充分融合在一起,伴随学生的美术学习活动。这样,学生才能在活泼、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学习美术。
在这一教学案例中,教师充分运用了游戏激趣的方法,使学生对美术产生了持久的兴趣。首先,教师让学生戴上课前准备的面具进行表演。这样一来,学生兴趣盎然,跃跃欲试。课堂学习氛围形成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被有效激发了。接着,教师为了让学生进行表演,引导学生亲手制作面具。这样一来,学生会觉得制作面具就是为了游戏表演。他们的兴趣会更浓。正因为有了游戏表演的驱使,学生会全身心地参与到面具制作的全过程中;此时,游戏已经成为美术课堂中很好的生成性教学资源。
二、用游戏培养创新能力
案例:有位老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我设计的服装》一课的时候,在黑板上张贴了一张“招聘服装设计大师”的海报。于是学生跃跃欲试。应聘者纷纷说出自己的服装设计创意,并且经过讨论,发给聘用证书……整个过程,学生兴趣盎然。
点评:我们可以设想:如果每一节美术课,都没有任何的创新元素。那我们拿什么给学生呢?在美术课堂中,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让学生将画“复制”下来。我需要在交给学生美术知识,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同时,将创新能力的培养有效地融入课堂教学过程中。之所以很多的美术课堂让学生觉得非常乏味,跟教师缺乏创新理念,策略没有创新元素不无关系。在这一教学案例中,教师让学生的创新欲望得到了满足,在非常轻松的氛围中,使学生的想象能力得到了发挥。因为学生平时在美术课堂上总是一味地单调地画画。而一张“招聘服装设计大师”的海报,以其新颖独特的形式,为学生创设了非常好的创新氛围,使得学生的思维立刻活跃起来。他们会极力争当服装设计大师,把自己的创新设计提出来与大家商量,以取得别人的支持。这样,就将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渗透于招聘游戏的过程中了。
三、用游戏培养合作精神
案例:一位老师在教学《厨房》一课的时候,让学生组合成临时“家庭”,设计自己家的厨房。比如墙上怎么设计,地板上如何安排等等,在“家庭”内部形成统一的设计方案。然后根据方案进行制作。并组织评委团对每一个“家庭”制作出来的生活用具、器皿等,进行评比,评选出最佳设计奖……
让自己有一双“美术的眼睛”,这是我经常对贝贝说的话。在儿子学画的过程中,我深切地体会到,有一双敏锐、细致、会审美的眼睛,不仅有利于孩子的美术学习,而且对孩子的审美和修养大有裨益。而儿子这双“美术的眼睛”,是在游戏中开始培养并潜移默化地形成的。
贝贝1岁2个月时,对纸和笔产生了兴趣,进入了幼儿的“涂鸦期”。他常常兴致很高地信笔挥洒,有时又不遗余力地将一张4开大的纸涂满了颜色,等“大作”完成了,他自己的脸和手也已经五马六道了。对儿子来说,画完了就完了,但我们却将贝贝的“作品”尽可能地注明日期收集起来,等到贝贝感兴趣的时候,就和他一起做一个叫做。猜一猜”的游戏。
我们随手从贝贝平日的“画”中选出一张,然后一起猜猜画的是什么。例如,贝贝1岁3个月时画了弯弯曲曲的几条线和几个不扁不圆的圈圈,爸爸说曲线像面条,圈圈是肉块儿,因此取名为“牛肉面”。我认为曲线是大河母亲的长发,圈圈是头发上的珠饰,因此取名为“母亲河”。贝贝却坚持曲线是大海,中间的几个圈圈是小鱼。根据他的意见,我们为画取名为“海底世界”。评判结果,贝贝获得“最佳写实猜题奖”,奖励“西瓜太郎彩笔”一支。
“猜一猜”培养了儿子细致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像力。有的时候,我们还会与贝贝一起做“小鸡吃米”、“小羊八栏”的游戏:我画几只小鸡,让贝贝填上米粒和小虫子;爸爸画一只小羊,让贝贝填上篱笆。这是贝贝最早进行的“勾线”练习。
贝贝稍大一点,特别热衷于和我一起儆的另一个游戏叫做“小小摄影师”。我折个纸照相机,贝贝负责画照片。记得我和1岁10个月的贝贝合作的第一张照片就是人物“贝贝”:一个大圜里面三个小圆。贝贝解释说,大圆是贝贝的大脑袋,里面的三个小圆是贝贝的眼睛和嘴巴。我征求他的意见:“也给妈妈和爸爸画一张照片好吗?不过要看仔细,不要丢了什么。”儿子满口应允。“爸爸”与“贝贝”不同的是眼睛里点了两个点,贝贝说:是爸爸的眼珠。脸当中有了一个三角形,贝贝说:是爸爸的大鼻子。脸外加两个圆,贝贝说:是爸爸的大耳朵。而“妈妈”与“爸爸”不同的是,耳朵上又多了两个圆,贝贝说:是妈妈的耳环。脑袋的四周多了一些弯弯曲曲的线,贝贝说:是妈妈漂亮的头发。起初,儿子在没有示范和启发的状态下画的贝贝、爸爸、妈妈,只是些抽象的符号表达的记忆形象。随着儿子对周围事物的逐步感知和认识,他的观察越来越细致,于是“爸爸”就比“贝贝”的画面丰富,而“妈妈”又比“爸爸”的画面丰富。“小小摄影师”后来成了我们的保留游戏。
如果说观察和描绘形态是培育“美术的眼睛”的基础,那么认识和使用色彩则是培育“美术的眼睛”的一个重要的方面。贝贝2岁时,我们与他常做的游戏是“给水果、小动物穿新衣”。我们比赛着画好水果盘,然后让贝贝给光光的水果穿上漂亮的衣服。紫色的葡萄、红色的苹果、黄色的鸭梨、橙色的柑橘……依据自己的感知,贝贝很快就涂出了一盘令人垂涎的水果,并当做礼物送给妈妈,爸爸每人一盘。有的时候,爸爸会在纸上画一只小绵羊:“贝贝,小羊的肚子饿了,怎么办?”“吃饭。”“小羊吃什么?这里什么也没有,你愿意帮助它吗?”儿子百分之二百的愿意,马上在小羊的身边涂了一大片绿色:“这是绿草。”又在旁边涂了一片蓝色:“这是小河,小羊吃饭后要喝水。”就这样,我们带着儿子走进了美妙的色彩世界,让儿子在游戏中自然而然地领悟了色彩的美感。当与儿子同龄的孩子们尚且分不清红橙黄绿的时候,贝贝已经准确无误地分辨并使用10多种颜色了。
一、游戏对中班幼儿美术教育的价值
结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一书中对幼儿发展规律的介绍,必须要提高对幼儿生活与游戏过程中产生的独特价值的重视,对幼儿好奇心、兴趣进行适当保护和尊重。同时,教师可以针对于此对教育环境进行改善,尽可能的支持和满足幼儿利用直接感知、亲身体验,从而获得个人经验。
一般来说,中班幼儿在整个幼儿时期比较典型,思维表现是具体形象比较突出,该阶段处于具体形象思维期,表现在课堂上和小班幼儿有显著差别,活动持久性常出现于感兴趣的游戏等环节。基于此,中班幼儿可以结合游戏和美术教育,两者共同进行,既能够在日常游戏中感知美术教育,又能够把美术内容直接转化成和游戏相关的活动,以此提升幼儿水平的发展。
二、中班日常游戏中融入美术教育
1、游戏中发现美术教育内容
游戏中孩子的状态是放松和专注,在游戏里美术内容可以激发幼儿创作情感,利用观察发现,幼儿对机、火箭等比较感兴趣,因此可以每天和幼儿进行观察,然后把飞机当作美术教育的内容之一,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在此感性过程中,也验证了兴趣才是促使幼儿主动学习的重要因素。
2、游戏中寻找美术灵感
中班的幼儿可以在游戏过程中不断寻找和探索美术灵感。比如,在画金鱼时,金鱼尾巴比较难画,在玩丝带游戏中,丝带飘逸又优美,此时提出金鱼,启发幼儿在画金鱼时,金鱼的尾巴可以画成和丝带一样轻轻的、柔柔的。之后绘画金鱼活动,其金鱼尾巴可以通过弧度各异的曲线直接画出,然后对尾巴进行颜色涂抹,表现的非常生动美丽。
3、游戏中获取幼儿的创造性、思维特征
利用游戏可以比较直观的了解幼儿思维、创造力等,熟悉幼儿美术教育在近些年的发展。利用对中班游戏进行观察,可以及时发现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感兴趣的事物。
4、日常游戏中融入美术教育
中班幼儿进行日常游戏中,能够适当融入一部分幼儿美术教育,如果幼儿在游戏过程中表达出了一定的对事物保持适当的热情和喜爱,关键在于对此表达出浓厚的兴趣。因此,教师必须积极寻求幼儿美术教育的契机与内容。把幼儿的情感、兴趣等利用绘画形式表达出来。将美术教育和日常游戏紧密结合在一起,可以对幼儿绘画的内在机制进行充分调动,还可以激发起对于美术的热爱。
除此之外,美术教育和日常游戏相互结合,必须要为幼儿提供非常优质的美术活动区域,比如单独的美术活动室等。笔者鼓励幼儿在游戏中体现一定的想法与情感,用美术的形式在美术活动区角、美术活动室中表现出来。尽量在区角或者是活动室内,为幼儿准备的各式各样的质地、颜色、大小等,包括各式各样的画笔,能够为其准备橡皮泥、胶水、剪刀以及其他材料等,幼儿自选材料的方式,完成自由表达和自由张贴。
三、中班幼儿美术教育游戏化措施
1、对幼儿认知特点与其发展水平进行考虑
某教师在参加某次教学活动时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具体情况是由于一个孩子在将纸盒画成立体图像之后,情绪特别高昂,把图像展示给教师看,然而此教师却猛然发现到孩子作品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透视错误,并且做了比较准确的范画。然而,孩子却说,老师画的立体图像底部并没有着地。此时,老师瞬间明白,由于在幼儿眼中地平线是不会升高的,尽管老师所
画透视图像是最为准确的,然而幼儿心中却不易理解。所以,幼儿的认知特点对于幼儿美术素养的发挥发挥重要作用。如果无法强求幼儿完成促进自身认知能力提升的基础上,美术教育时适当尊重幼儿的认知特征及其发展水平。
2、要综合考虑幼儿兴趣及生活体验
一次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中,老师专门设计了一个游戏主题,对孩子如何画出拔河场景进行适当引导,一方面可以让孩子更多的了解体育,另一方面能促进孩子的美术素养的提升。实际情况却是幼儿对拔河活动并不了解,老师设置的主题偏离了幼儿的兴趣与生活体验。这种情况下,老师一定要注意对美术教育游戏化题材进行筛选时要充分考虑幼儿兴趣,也只要是和孩子们兴趣足够的主题才可提升孩子的参与度。因此,幼儿美术教育实施游戏化,所涉及到的游戏,老师可以采取问答式的推敲方式,比如游戏是不是幼儿感兴趣的?游戏内容贴合幼儿生活实际?幼儿的兴趣点是什么?利用对以上问题进行考虑,同时和游戏设计相互结合,可以保证幼儿美术教育实施游戏化可以充分调动其参与性和学习的积极程度,以此保证孩子在理解游戏与美术课程的前提下促进幼儿美术教育质量的提升。
3、完成幼儿游戏体验和学习技能同步提升
关键词:美术;游戏;寓教于乐;课堂;浅析
中图分类号:G62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6-0251-01
著名儿童美术教育家杨景芝教授说过:"孩子们具有丰富的创造力,每个孩子都具有丰富的创造力,每个孩子都各具特点,只要我们正确地加以引导,孩子们的潜能意识都能得到很好的发挥。而美术教学是最具有创造性的活动,最能够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在多种方法中,游戏性教学是其中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是减轻负担、事半功倍的好方法。(1)游戏性教学符合"愉快教育"的指导精神。"愉快教育"的实质是变"苦学"为"乐学",变被动的"要我学"为主动的"我要学"。游戏性教学正是通过游戏的形式使这一变式成立的。(2)新《美术课标》指出: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它包含着趣味性、审美性、人文性……等特征。传统美术教育最大的弊端是过于强调学科中心,过于关注美术专业知识和技能漠视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特别是儿童身心特征和心理需求。让学生强行接受,他们会觉得无味、无趣。(3)在游戏过程中,学生精神放松,课堂气氛活跃,在愉快中得到知识,学到技能;巩固知识、熟练技能。那么,巧用游戏,让游戏进入美术课堂的必要性有哪些呢?
1.巧用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乐学"
古人云:"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我们的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教学要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美术学习的兴趣是美术教学的生命。而学生学好美术主要靠他们发自内心的学习要求和兴趣。系统论告诉我们,有兴趣就容易抗拒外界干扰,提高接受效率,兴趣是最好地老师,是学习者成功的源动力。如:在湘美版教材1册第一课《大家一起画》教学时,我将它设计成一个游戏活动,用各种美术材料和工具布置出游戏场景,吸引住孩子的注意力。活动中,我鼓励孩子们随意选择,大胆尝试,自然而然地在玩中体验到各种材料、工具使用的特点及不同组合的不同效果,并要求孩子在体验之后勇敢地说出自己的想法,这样,孩子们不仅自己得到锻炼,也在发言中得到交流,学到新的、不相同的方法。部分学生用饮料瓶灌水在学校篮球场上用水作画,部分学生用水粉在布置于教室周围的大纸画,热情尤高!再如《变脸》一课教学,教师表演"变脸"游戏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在"变脸"游戏的过程中体验创造的乐趣,从而使他们乐于学习美术。
2.游戏在美术课堂教学中使小学生在"入情入境"中接受美育教育
在美术教学中,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它易于造成具有感染力的教育情景,使学生从中受到感化和熏陶,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其学习活动的积极性。②游戏以其独特的形式、较强的趣味性和挑战性深受小学生的喜爱。根据这一特点,把美术课堂教学设计成新颖活泼的游戏,小学生在游戏的参与中感受和理解真、善、美,获得美的享受,陶冶其情操。例如,在一堂小学美术《钓鱼》示范课中,教师首先从学生喜爱的钓鱼话题导入,接着指导学生学习鱼的基本结构,指导学生画鱼、做鱼、做鱼钩,然后组织学生进行钓鱼游戏活动。在游戏中,教师还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学习关于钓鱼和水源环保的知识,学生们在游戏中不但学会了画鱼,还享受了钓鱼的乐趣,同时还引发了他们对环保问题的思考。
3.游戏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可以培养小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挪威音乐学家布约克沃乐德说:"儿童用游戏的方式进入生活,试验自己的语言能力和体能,他们直接面对各种混乱的印象和作为日常生活要素的挑战。在他与每天生活的接触中,奠定了他此后社会性理解和生长的基地。奠定了每个个体的能力和为人处世技巧的独特方式。"游戏活动中的小学生处在自由活泼的学习群体里,彼此之间相互模仿是很主动的行为。由于主体意识的加强,他们也会用自己的"眼光"开始相互欣赏并做出评价,从中取得趣味的满足。游戏也是同伴互动的主要活动形式,开展群体性的游戏活动,这不仅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勇于竞争的意识,还能帮助小学生增强对自己和集体的责任感,并能认识到自己任务完成与否直接影响"本集体"的利益。③例如,在《梦幻中的城堡》一课中,教师设计了"比一比谁的城堡最美丽"的竞赛游戏,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一幅《我心中的城堡》集体创作画,然后在各小组之间展开作品比赛,教师还特意设定了"创意奖""集体合作奖"等作为鼓励。在教师的启发和激励下,小学生在群体中相互协作,充分发挥了个人的聪明才智。
【关键词】创意文化产业 游戏美术 艺术与技术结合 教学衔接 创新型工作室 工学结合
近几年来,由于互联网高度普及,游戏行业发展非常迅猛,现今人人手机不离手又催生手机游戏市场的高歌猛进。预计到2015年,手机游戏产业规模将接近客户端游戏规模,游戏市场前景十分看好,对游戏行业的专业人才需求量也很大,处于长期的高速发展期。再者,游戏专业就业面非常宽,游戏美术专业可以面向游戏、动画、影视、广告、虚拟现实、工艺设计、建筑漫游等行业。
中国美术学院游戏美术专业从2010年开设至今已有4年,由于是新开设专业,教学条件、师资等方面都有欠缺,正在逐步完善中,教学计划、教学大纲都还处于摸索、研究和实践阶段。为了培养一流游戏美术人才、尽快创建优质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起点,在学院的支持下,经过多方考察,引入高水平的一线游戏公司进行密切合作,把教学工作室中经过改造变成集教学和创作真实国际一流游戏项目多功能的创新型工作室,教学、培训和实战同步进行,通过教师、学生和公司三方的教、学、产业有机结合,取得较好的效果。
《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国家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主要任务,全国各大城市也都推出相关政策支持和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游戏是创意文化产业,为培养一流的游戏美术人才,我们责无旁贷,不断探讨游戏美术专业的专业定位、教学模式、就业出路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一、游戏美术专业的专业定位和专业方向
高职院校游戏美术专业是近几年才开设的专业,开设的学校也不多,还远未达到传统的和成熟的专业那样完善。同时游戏实际上是一个行业,吸纳了很多专业人员,高职院校在短短的3年时间中如何培养有较高专业素养、能够服务游戏行业第一线的人才,是教师的使命和必须思考的问题。
一款游戏中,游戏美术工作量巨大、岗位种类繁多,通常游戏公司又将游戏美术细分为原画设定、场景制作、角色制作、动画制作、特效制作等不同的工作岗位。从游戏制作上又可以分二维游戏、三维游戏,二维的还分手绘和像素,三维的游戏里又分卡通和写实。在高职三年的时间中在教学计划上不可能,也没时间可以做到面面俱到,必须要有一个落点,也就是确定游戏美术专业的具体方向。基于学校拥有浓厚的学术氛围和良好的学生专业素质,经过多方考证,和一线游戏公司沟通,实地考察,最终在专业培养方向上选择市场前景更为广阔的三维游戏作为主方向。
二、强化专业特征,教学内容紧密贴近主流游戏美术
高等职业艺术院校主要目的是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级技术型应用型艺术设计人才,游戏美术专业主要为游戏行业输送优秀人才,在一款游戏项目制作中往往有很大一个游戏美术团队进行分工合作,为了能够让游戏顺畅运行,就要事先充分考虑游戏载体的运行能力。例如,是在任天堂或XBOX等专业游戏机、电脑客户端进行联网玩、在电脑单机上运行或者在手机等,不同游戏载体硬件不一、系统不一、性能不一,运行速度、运行能力相差很大,使得制作游戏美术时必须要采取很多技术措施,设立很多专业规范,在次世代游戏电脑单机版游戏中三维模型的面数可以多一点,贴图可以大一点,但同款游戏要到手机上就要另有一套适合手机运行的面数更少的模型和更小的贴图尺寸。同时,游戏是创意文化产品,完全市场化,文化产品是需要打动人心的,不能打动用户,也就意味着失败,意味着血本无归。
而游戏美术人员就是制造“最美”的核心,由此可见,游戏美术是艺术和技术紧密结合又相得益彰,是智性和理性的产物。和国画、油画、版画、雕塑等纯艺术不同,游戏美术需要服务于游戏项目主体,一般都有一个一定规模的团队,互相之间需要不断沟通,之间有很多约束,有规定的也有创作发挥的,需要很好地理解和把握,是有限创作。笔者学校开设游戏美术专业时间不长,教师转行而来,师资力量短缺比较严重,为了避免闭门造车造成低水平教学,快速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准和专业素养,学校考察一流的游戏美术公司,并引进为国际一流游戏公司做游戏美术外包的游戏美术公司到工作室,组建教学和正在研发阶段的真实项目共用的创新型工作室,和公司人员面对面学习和交流,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同时,通过游戏项目带来了很多新的信息、技术等,有利于师生拓宽眼界,提高专业水平。在教学模式、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及时修正,在具体教学中教学内容更加专业,在教学中有很多时间学生和公司人员可以面对面互动交流,在假期和课余时间学生接受公司免费培训,达到创作真实项目水准的学生就可以加入到真实项目的制作,使得我们的教学主动和当今主流游戏美术紧密结合起来。
三、注重前后课程之间的教学衔接,保持教学的整体性和系统性
在通常的教学中,虽然教学计划上有一个整体性,从绘画类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再到专业课,不同教师上不同课程。由于在教学内容上没有一个很具体的规定,比较空洞,再加上不同上课教师的专业背景不同,对游戏美术专业的理解也就不同。有些教师可能和游戏美术专业相差距离还比较远,在教学上往往会上一些自己比较擅长但可能和游戏美术专业结合不紧密的内容,不可避免地造成教学内容比较散乱,使得学生对游戏美术专业的定位和方向比较模糊,往往会觉得和动画、漫画插画等专业相差不多。尤其相比三维动画专业,在绘画基础和专业基础课阶段课程名称基本一样,可以说是一个大类课程,不同专业相同课程的上课教师很可能也是同一个人,教学内容相同的可能性很大,缺乏鲜明的专业特色,专业区分度不高。实际上,游戏和动画专业有很大区别,制作思路有很多区别,因为游戏是要实时互动的而动画最终只是视频,游戏必须考虑运行的流畅度。游戏美术是艺术和技术的高度结晶,是一种苛刻的艺术,对造型要求精炼到极致而不走形,对贴图要在规定大小上去表现丰富的细节,对造型能力和绘画能力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为了提高游戏美术教学的专业性,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师经常沟通,有助于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教师熟悉当今游戏美术的发展方向和专业规范。由于合作的游戏美术公司有一个工作室和学校的教学工作室融合在一起,可以经常观摩正在研发的国际一流游戏美术项目,也非常方便交流,不定期互相做些研讨。同时,可以第一时间了解游戏行业最新动态和信息,提高教师的专业视野和专业素养,把一些新的表现、技法和技术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使得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教学内容转化成符合游戏美术专业要求的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也为后续的专业课和毕业设计的学习打下了良好基础。
中国美术学院的游戏美术专业专业课主要有“角色类设计与制作”“机械类设计与制作”“场景类设计设计与制作”“游戏引擎应用”“游戏综合应用”等课程,这些课程主要集中在一两个专业教师身上,有利于课程的连续性和整体性。这些课程实际上是一个大的整体,是制作一款游戏的不同模块,第一个专业课开始就要有整体的规划,学生要考虑这些课程之间作业的统一性以及进入游戏引擎后的整体布局和互相协调性。角色、场景、机械等模型和贴图等设计制作都需要到游戏引擎课程中进行导入重装,再加入动作、声音、特效等,以及做一些较为简单的游戏设定就可以一款自己创作的游戏了,这也为毕业设计指明了方向。
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就在创新型的教学和游戏公司研发项目融合的工作室中接受教学和项目培训,到高年级时对游戏美术制作及流程已非常熟悉,在专业课的学习中一般都能较为容易地按照游戏规范来进行设计制作。如果没有长时间游戏美术制作的训练,在制作过程中往往认识不清,对游戏制作没有概念,制作会比较随意,角色、场景、机械等前期课程的模型制作就很难按精炼到极致的原则做,往往会有面数太多和其他各种错误,贴图也往往不符合游戏的要求。这样到游戏引擎课程时就没有办法把前期课程的作业顺利导入到游戏引擎中,到这时再来修改就太晚了。
四、长期的教学和实训及研发项目的创新型工作室使工学结合初见成效
游戏行业是文化创意产业,完全市场化使得竞争非常激烈,一款游戏是否成功最终由用户决定,而游戏的视觉感受和视觉效果由游戏美术专业人员来实现,这为优秀游戏美术人才提供有力支撑――只要自身优秀在游戏行业中就有用武之地。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努力培养高素质、高专业技能的,符合游戏行业要求的优秀人才是我们的使命。
在工学结合方面,中国美术学院从开设游戏美术专业不久,经过多方考察,在艺术设计职业技术学院组建和一线游戏美术公司深度合作的集教学、实训和国际一流游戏公司项目研发为一体的创新型工作室,到现在已经合作了3年多,一直运行顺畅。学生在课堂上可以直接见到平常难以见到的最前沿的游戏美术制作理念和制作技术,也可以方便地和游戏美术公司员工交流。公司不定期组织外国公司游戏美术专业人员向学生讲解新技术和新技能等,使学生在较短时间里就可以入门入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视野、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通过长时间的耳濡目染,学生对游戏美术专业不再陌生,以较快的速度熟悉和掌握游戏美术的制作规范,快速提高专业技能。
通过正常的课堂教学、公司组织的假期和课余免费培训,到了高年级学生有机会参与正式项目的创作,例如,很多学生制作了非常红火的大型3D新魔幻网游《天堂2》游戏中一些角色的模型和贴图。学校2013年第一届有1/3的游戏美术专业毕业生留在这家公司继续进行游戏美术创作,也为其他游戏公司输送了不少游戏美术专业人才,第一届毕业学生从事游戏美术专业的比例非常高,这也是我们进行多年教学实践、工学结合的成果,在目前就业形势并不好的大环境取得了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
同时,和游戏美术公司深度合作也是教学的一个窗口,从中可以及时了解到游戏美术行业的新成果、新信息、新理念和新技术等,对教师也是有百利而无一害。
参考文献:
[1]曹意强.艺术教育与创意时代[J].艺术教育.20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