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船舶质量检验专业技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高职;船舶电气建造;专业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2-0034-03
船舶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的战略性产业之一。2010年,我国造船业三大指标已超过日本和韩国,一跃成为世界造船第一大国,拥有各种规模的造修船和配套企业近三千家。国家《船舶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06—2015年)》明确提出,环渤海湾、长江口、珠江口三大区域为我国未来的三大造船基地,从造船大国向造船强国迈进是我国船舶工业的发展目标。迅速发展的船舶行业背景和区域经济对船舶电气技术专业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提出迫切需求,高职院校的船舶类专业主要承担着船舶电气类专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任,如何适应现代船舶企业的人才需求,以岗位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开展船舶电气技术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工作,是专业内涵建设的重点和难点,也是提升专业人才培养水平的重要研究课题。
课程体系构建思路
课程体系与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内涵不仅包括学习内容的确定及其顺序的排列,而且还会涉及包括课程资源在内的整个体系。现代船舶工业的发展对船舶电气专业技术人才的知识和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企业迫切需要一大批“厚基础、强技能、高综合素质”的船舶电气技术应用型人才,按照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理念,适应企业发展人才需求和学生未来职业发展,进行高职船舶电气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主要思路有以下几点:(1)深入造、修船企业调研,组织实践专家研讨,进行专业岗位面向及其职业能力需求分析,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2)从船舶电气建造流程对本专业任职岗位工作任务的要求入手,分析确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根据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对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以及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明确专业学习领域的核心课程和支撑性课程,构建船舶电气技术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体系;(3)成立由企业专家、专业骨干教师组成的课程建设团队,以船舶电气建造过程为导向,以岗位典型工作任务为驱动,参照船舶行业国家标准、船舶电工等国家职业标准、企业技术规范等内容,重构专业学习领域课程知识序列,明确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情境,改革教学方法,按照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理念进行专业学习领域核心课程和其他课程建设;(4)基于教学情境的任务分析和完整工作过程进行课程教学实施设计,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教学过程再现工作过程,优化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5)加强课程教学团队建设,使专业教师的知识与技能结构合理匹配、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不断提升,满足课程教学、课程改革与建设的要求;(6)加强教学实验实训条件建设,建立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及实践环节所必需的实训室、网络课程资源和模拟仿真软件等资源,为综合职业能力培养提供教学条件保障。
课程体系构建
岗位职业能力分析 船舶电气技术专业通过与多家企业合作,开展了专业职业岗位、人才需求状况、毕业生工作情况调研,由专业指导委员会和行业企业专家根据调研结果,共同进行专业岗位职业能力分析,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面向国内船舶企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船舶电气基本理论和技术,具备船舶电气系统安装、调试、质量检验、技术管理和创新能力,能够胜任船舶电气施工、调试、质量管理和生产工艺设计等岗位工作,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的高端技能型船舶电气专门人才。船舶电气技术专业岗位职业能力分析如表1所示。
基于船舶电气建造过程的专业课程体系设计 成立由专业带头人、企业专家、专业骨干教师组成的课程建设团队,深入区域内多家船舶建、修造企业,进行专业岗位工作调研,经过行业企业专家研讨,从船舶电气建造过程对本专业任职岗位工作任务的要求入手,确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析归纳和能力综合,确定相应的行动领域;对行动领域进行教学分析,明确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对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以及学生可持续发展需要,进而确定专业学习领域核心课程和支撑性课程,构建船舶电气技术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围绕船舶电气技术岗位核心能力要素,提炼出专业学习领域核心课程4门;针对岗位典型工作任务的能力要素和核心课程要求,结合学生认知及职业成长规律,融入国家维修电工等职业技能鉴定内容,进行专业支撑课程内容整合,形成电工电子技术模块、电机与电气控制模块、船舶电气制图与识图课程模块、船舶电气英语课程模块;针对船舶电气技术岗位核心技能要求,设置船舶电气专项训练模块,采取教学专用周方式,在校内外一体化实训室强化学生的船舶电气专项技能培养,按照国家职业标准和企业技术标准制定技能训练考核标准,学习结束后,学生可考取船舶电工、中高级维修电工等职业资格证书,实现课程设置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对接以及学生毕业证书与岗位职业资格证书的融合。针对职业基本能力和职业基本素质要求,兼顾本专业的延伸能力,设置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拓展学习内容,旨在培养学生具备合格的政治素质、较强的质量意识、安全意识、责任意识、团队意识和沟通能力,具有较强的学习新技术及知识转移的能力,具备未来职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专业课程体系结构设计如图2所示。
特色与创新
高职船舶电气技术专业基于船舶电气建造过程的专业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体现了校企合作,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围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进行工学结合课程体系建设的现代高职教育特色。具体体现为:基于船舶电气建造过程对职业岗位任务的要求及学生的认知规律重组和优化课程体系,突出了专业课程体系的职业性、实践性及开放性;选择造、修船企业典型工作任务配置转换学习领域课程,使学习内容与工作任务相对接;基于工作任务的完成过程设计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使教学过程与职业活动相对接;模拟企业真实工作场景进行生产性教学实验实训条件建设,使实训基地与职场环境相对接。
船舶电气技术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克服了现有的学科型课程体系存在的学生学习效果不佳、人才培养不能满足企业需求等弊端,完善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锻炼和提高了专业教师工学结合教学水平,提高了本专业为区域经济发展社会服务的能力,同时也可为国内其他院校船舶电气类专业建设提供示范作用。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李勤道.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和课程开发的研究与实践[J].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2).
[3]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4]刘爱英.船舶电气工程技术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的重构[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6).
作者简介:
孙艳秋(1970—),女,硕士,渤海船舶职业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船舶电气技术及教学研究。
关键词:水运工程;建设质量;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U65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973(2016)02-0048-02
水运工程建设直接关系着我国交通、经济和能源的发展,水运工程建设的质量控制一直都是施工的重点和难点所在。但是在水运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影响质量的因素来自于主观和客观各个方面,只有了解这些对水运工程建设质量造成影响的各种因素才能加强施工不同阶段的质量管理,提高水运工程建设的质量成效并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1水运工程建设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1.1设计和施工因素的影响
在当前的建筑市场上,专业的一线施工人员明显供不应求,特别是在施工过程更为复杂的水运工程中,专业技术人员不足的现象更为严重。一线的施工人员大多是缺乏建筑经验的农民工,他们很多是在农闲期外出打工,边工作边学习,因此对水运施工的技术和知识掌握情况令人堪忧。而一些施工单位在利益的驱使下,为了节约工期降低成本,有时不惜简化施工流程,或是在施工中偷工减料,将安全生产和施工质量置于次要地位。由于一线施工人员的专业素养不高,无法正确落实好既定的施工方案,存在执行不到位或理解错误的现象,这也会影响到施工的质量。
1.2设备和材料因素的影响
施工设备的运行情况和材料质量也对施工质量具有重要影响,一些地方出现的“豆腐渣工程”,很大程度上在建筑材料方面就存在“豆腐渣”的现象。在水运工程建设过程中,也存在材料不合规格的现象,例如掺不合格的粉煤灰,会致使后期混凝土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将直接影响结构物的耐久性。施工船舶和机械设备也是水运施工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有些企业的施工设备重使用轻保养,导致安全系数降低,生产效能下降,对工程的质量产生消极影响。
1.3客观自然因素的影响
水运工程与陆地工程的一个重要差异,就是受到自然条件的影响很大,主要是洪水、冰冻对施工的影响最大,一旦出现不利于施工的自然条件,将使材料的运输、通讯活动难以正常进行。由于水运工程项目水上作业比较多,施工的复杂性更高,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性也就越强。
1.4其他人为因素的影响
当前从事水运工程建设的一线施工人员大多不具备专业素质和技能,主要表现为以下特点:一是由于岗前培训的缺乏,一些本就缺乏实践经验和理论支持的施工人员,对施工过程和机械设备不够了解,更缺乏安全防护的能力;二是技术人员的技术交底活动开展的不够彻底,没有将施工的技工技术环节中的要点和技巧,准确全面地讲授给施工人员,导致一线施工人员对施工技术掌握不够准确。
2在各种影响因素下水运工程建设质量的现状问题
2.1设备和材料方面的现状问题
当前的水运工程建设中机械设备不合格、建筑材料不达标的现象,在某种程度上存在,重要的原因是,施工管理者没有严把质量关,使不符合施工要求的机械设备和建筑材料能够流入施工工地,从而给水运工程的质量带来隐患,比如说钢筋、水泥、钢材、粉煤灰以及外加剂等材料的质量达不到施工标准。而且人的因素在其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些施工人员在使用机器设备时不够细致和负责,对于出现的微小故障不能及时进行排查,也忽视了设备的保养工作,从而导致设备运行情况不佳,容易出现问题。
2.2施工企业方面的现状问题
在水运工程施工现场,多数的一线施工工人是进城务工的农民工。他们的知识基础不够扎实,学习和理解能力相对较弱,在学习和掌握新技能方面存在天然的劣势,特别是操作一些技术较为复杂的机械设备时,或是完成一些流程复杂的建筑工艺时,这种劣势体现的更加明显,这不利于建设高质量的水运工程。施工图的设计人员也对施工质量负有一定责任,一些企业的设计员队伍不足,设计能力不强,做出的设计图纸难以满足高质量工程建设的需要,从而导致工程质量下降。
2.3设计和监理方面的现状问题
水运工程的设计与监理工作也容易出现偏差,很重要的影响因素是来自政府部门的行政干预。一般来说,水运工程的设计和监理工作应该遵循市场规律,遵守契约原则,但政府力量的插手和干预,使情况变得更为复杂。一些施工单位在投标或施工之前受到业主的压力,紧急修改设计方案,给设计和监理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容易造成功能设计不健全和监理的工作质量不高的问题。
2.4施工技术人员专业素质欠缺问题
水运工程施工技术人员的专业素养,对工程质量具有很大影响。在工程建设实践中,很多施工技术员并不具备相应的执业资质和技术水平,加之企业未能给他们提供高质量的岗前培训,使他们在进入工作岗位的时候,就存在着严重的技术短板,不能准确完整地掌握施工工艺,特别是对新工艺新技术设备的了解更少。而且在技术交底时,一些施工技术人员马虎从事,对技术要领讲解的不够全面和具体,使施工人员在施工时容易出现错误。
2.5施工条件受自然条件影响的问题
水运工程比一般的陆地上施工更为复杂,不仅因为其施工工艺更加多元,也因其与水为伴的特点受到自然条件更多的制约。很多工程都在水中完成,特别是一些大型水运工程,常常在水流湍急的大河上施工,其技术难度更大,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也更大,比如水运工程经常会受到台风、水流、潮汐、波浪等要素的影响,对施工质量造成很大的影响,使施工管理过程更为复杂。管理者需投入更多的精力控制工程的质量,例如一些内河工程的施工环境,在枯水期和洪水期有极大的差别,在夏季和冬季又有很大的温差,因此施工方式和技术要点变化就大,而且施工周期更长,这都客观上给工程质量带来了消极影响。
3加强对水运工程建设全过程的质量管理
3.1施工准备阶段
在施工的前期准备阶段,我们应对该工程的管理机构进行全面考察,查看组织机构是否健全,历史信誉是否良好,行业资质是否具备,由此明确工程施工方的实际能力。其次,要对工程建设中所需要的机械设备和原材料进行质量检验,确保机械设备保养正常,能够发挥相应的作用,确保原材料符合规格要求,严防偷工减料的现象发生。
3.2施工过程阶段
在施工过程中加强监督管理,关键要把握好重点流程的监管和重点施工部位的管理,抓住施工管理的牛鼻子,以点带面,强化整个工程的建筑质量,从而高质量地完成工程项目。按规定组织检验试验控制半成品配件,对重要的分项分部工程和各项隐蔽工程进行重点检查。邀请第三方监理机构对建筑材料和工艺进行评估,各方在鉴定报告上签字,才可以开始施工。在施工过程中,监理部门应及时提出发现问题,会同建筑方、施工方、设计方、监理方共同进行会商,明确安全责任和质量责任,解决建设中出现的质量问题。
3.3竣工验收阶段
工程验收阶段要严把质量关,确保依法依规进行,验收工作防止人为干扰因素,使不合格的工程顺利通关,这不仅要求制度方面的保障,也对相关验收人员的职业素养和责任心提出了较高要求。
4提高水运工程建设质量管理的具体策略
4.1重视工程监理
水运工程监理工作较之陆地工程得更为复杂,因为水运工程本身就具有更加复杂的技术性,施工现场的环境也更加复杂多元。因此,我们应聘请专业监理机构,全程监督工程建设情况,并对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负有责任。应该建立明确的责任激励机制,使监理方能够严格依照技术指标开展工作,并给他们创造更加自主的工作环境。
4.2严控原料设备
水运工程施工单位应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机械设备和原材料的质量,借助责任终身追究制度对进设备和原材料的采购部门进行有效激励,并通过培训提高采购人员的职业素养和责任心,同时加强监督管理,将不合格的设备和原材料坚决排除在施工现场之外。
4.3强化设备检测
航运事业的蓬勃发展,必然出现航运工程建设项目逐渐增多,重大工程建设现场需要大规模的检测仪器,为确保检测仪器良好运行并发挥应有的功能,我们应加强对其进行保养和检查,防止因设备老化或设备故障而影响工程的质量。
5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应该在分析水运工程建设质量影响因素的前提下认识现状问题,才能在水运工程建设施工的各个阶段通过科学规范的质量管理方法促进工程质量的有效提升,进而促进水运事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孟祥圣.生水运工程建设中的质量管理问题探析.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26.
[2]王钢.提高水运工程建设质量的管理措施分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