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城镇文化范文

城镇文化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城镇文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城镇文化

第1篇:城镇文化范文

西北地区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应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建设,科学规划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突出本土文化,展示民族风情,形成具有丝绸之路文化符号的历史文化之城,构建以城市文明建设为核心,民族旅游文化特色为内涵的城镇化发展模式。

关键词:

城镇化;民族文化遗产;保护

1中国关于城镇化建设与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论述

中国城镇化建设经过改革开放以来几十年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当前面临诸多新的问题和矛盾,特别是西北地区城镇化进程中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问题的研究,有关学者就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施維达《民族文化学》著作中论及民族文化的内涵和特征[1]。王耀希《民族文化遗产数字化》著作中论述民族文化遗产的概念范畴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与促进作用,侧重于数字化保护研究[2]。单霁翔《城镇化进程中的文化遗产保护》认为城市发展和文化遗产保护的矛盾无疑是异常尖锐和复杂的,有责任在城市建设和文化遗产保护之间开展沟通,架设桥梁,使这两个方面能加深相互间的理解和学科融合。城市规划的方向与文化遗产保护方向融合相互促进,这是中国在新时期文化遗产保护的一个新的特点。他提出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举措,要重点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探索:一是健全文化遗产及其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二是加强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的研究编制;三是努力创造条件,确保城市大遗址等重大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实施[3]。梅联华《对城市化进程中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认为中国历史文化遗产面临城市建设的挑战,形势不容乐观,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思路,从保护理念、原则、策略、手段、保障措施等层面构建保护体系和防御网络[4]。卢守亭《论城市化进程中民族文化的机遇、困境与出路》认为只有在文化自觉基础上,大胆扬弃、积极创新、加快发展,才能实现民族文化的振兴与繁荣[5]。高永久《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少数民族文化权利保护的法律体系设计》则通过法律体系的构建来保护少数民族文化权利[6]。邹德慈的观点是保护历史文化遗产要“整旧如旧”,不要“返老还童”。以上研究观点较少关注西北地区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缺乏对西北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的深入研究。笔者拟从城镇化建设与文化遗产保护相契合的关系来研究,并进一步探讨西北城镇化建设对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的影响与作用,从而提出一些新的观点认识及其保护措施与建议。

2国内外关于城市建设与文化遗产保护的一些措施要求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员国倡导并缔结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公约鉴定的遗产种类有文化遗产、自然遗产和文化、自然双重遗产;公约中对文化遗产的定义有文物、建筑群、遗址三条[7]。欧盟1999年通过《欧洲空间发展展望》文件,其中之一就是对文化和自然遗产的慎重管理与保护[8]。2003年美国开展“保护美国”活动,旨在支持相关部门保护文化与自然遗产,传播美国历史,增强民族自豪感。美国简.雅各布斯(janejacobs)的观点对“灾难投资”所阐述的,开发或保护性的投资有可能会事与愿违地破坏我们所想要保护的社区与环境。所以,开发必须顺应当地居民基本的所想与所知,意即要共同开发、受益与承担责任。意大利历史中心区法律规定必须保持古城的原有格局和风貌,不准以任何名义进行任何形式的破坏。法国城市规划法规定历史文化遗产的整体性保护原则,倡导建筑艺术与文化研究加强沟通。日、韩都制定了文化财产保护法,为保护文化遗产起到了积极作用[9]。然而,各国关于文化遗产保护与城镇化建设相契合的研究探讨不多,有些经验不太适合我国国情,借鉴参考的价值意义有限。文化遗产在现代汉语词典里指历史遗留下来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民族文化遗产是生活于一定地域的民族成员共同创造的精神和物质财富,具有民族性、地域性、多样性,内容包括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10]。城镇化是各国实现社会现代化的客观要求,我国西北地区城镇化建设关乎西部大开发战略主要任务的实施。2013年12月15日,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注重中西部地区城镇化建设,要提高历史文物保护水平,要传承文化,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要融入现代元素,更要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在城镇化建设模式上要多听群众意见,尊重专家学者意见,坚持因地制宜,探索各具特色的城镇化发展模式。

3西北地区城镇化进程中必然伴随着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的问题

西北地区城镇化进程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存在差别,西北地区经济基础落后,地理环境复杂,城镇化起步晚于东部地区,然而,西北地区城镇化发展有其独特资源优势,西北地区三省二区(陕、甘、宁、青、新)少数民族众多,历史文化遗产丰厚,民俗风情特色显著,为城镇化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宝贵财富。随着西北地区城镇化进程不断加速,对保护当地各个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问题日益突出,实际上,城镇化发展面临的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的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城镇化进程加快了西北少数民族文化的弱化,建设性破坏,开发性破坏,规划性破坏使民族文化遗产生成与保持的环境受到破坏,造成民族文化形态发展的不稳定因素,文化冲突形成民族文化意识的扭曲丧失,不利于保持民族文化的原生性、独特性。另一方面,城镇化进程加快了各民族文化之间的传播与接触,从而加快了民族文化的变迁与重构,创造出新的民族文化。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的过程就是民族文化传承创新的过程。城镇化建设为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及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平台,同时,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增强了城镇化发展的潜力与能力,深化了城镇化发展的路径。西北地区民族文化的发展是该地区城镇化进程的内在驱动力,西北地区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实质是完美地实现城镇化的现代化进程。总之,未来西北地区城镇化进程必然伴随着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问题,应该促进各民族文化与城市文化的相融共和,和谐发展的关系,只有积极拓展创新民族传统文化,才能推动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繁荣发展和健康的城镇化发展。

4构建以城市文明建设为核心,民族旅游文化特色为内涵的西北城镇化发展模式

当前,我国城镇化进程对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产生了积极有益的推进作用,城镇化进程带来的文化变迁促进了民族文化发展,民族文化遗产保护提升了城镇化建设的质量[11]。但是,西北地区城镇化进程中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的形势严峻,在城镇化建设实际进程中,一些地方政府盲目追求经济效益和土地开发,强拆乱建,对民族文化遗产造成不可逆转,无法再生的破坏,民族文化遗产消失的例证俯拾皆是,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群众保护意识淡漠,政府保护行为滞后,亟需全民参与和政府支持保护以及宣传教育。所以,本文一个新的着力点是建设与保护相契合问题的研究,立足于“保护中开发,开发中保护”的观点,笔者认为要把西北城镇化建设与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相结合,两者相互促进,和谐发展,以保护为主,适度开发,综合规划利用,建立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机制,要正确处理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与城镇化建设的关系,尊重民族文化感情和民族,维护民族文化利益与民族团结,创建体现民族文化风情的和谐文明西北美丽城镇,探寻西北城镇化建设与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的新措施与手段,通过保护民族文化遗产,挖掘蕴藏其中的丰富文化内涵,传承弘扬民族文化精神,营造积极和谐的城市文化氛围,实现经济文化发展的良性循环。故而,倡导西北城镇化进程中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新的措施建议:区域分类分层保护;个性多元化保护;动态原生保护;科技数字化保护;法律法规建设保护与管理规划机制保护;学习借鉴典范型城镇成功经验和国内外先进的文保技术手段;探索适合西北地区民族风情,宗俗习惯的行之有效的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框架体系;构建以城市文明建设为核心,民族旅游文化特色为内涵的西北城镇化发展模式。

5结语

西北地区历史人文资源与民族文化遗产丰厚,少数民族文化特色鲜明,西北少数民族集居地的城镇化建设与开发,应当依托本地丰富独特的民族文化资源,走本土开发和特色发展之路。西北城镇化进程必须坚持科学建设,有机更新的发展宗旨,梳理好建设与保护的关系,既保持民族文化遗产原有的历史风貌,又赋予其新时代城市文化、城市文明的特征。构建新型的具有西北民族文化风情的特色城镇化发展模式,为区域经济文化建设和城镇化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作者:冯硕 单位:甘肃政法学院

参考文献

[1]施維达.民族文化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10.

[2]王耀希.民族文化遗产数字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

[3]单霁翔.城镇化进程中的文化遗产保护.人民网,2006.7.26.

[4]梅联华.对城市化进程中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J].山东社会科学,2011.4.

[5]卢守亭.论城市化进程中民族文化的机遇、困境与出路[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2.3.

[6]高永久,张小蕾.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少数民族文化权利保护的法律体系设计[J].甘肃社会科学,2007.6.

[7]郑巨欣,陈峰.文化遗产保护的数字化展示与传播[M].北京:学苑出版社2011.5.

[8]张杰,吕舟.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与城镇经济发展[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6.6.1.

[9]威廉.穆尔塔夫著,谢靖译.时光永驻:美国遗产保护的历史和原理[M].外文书名:KeepingTime:theHistoryandTheoryofPreservationinAmerica,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8.1.

第2篇:城镇文化范文

创建城市文化时尚品牌随着城镇化的发展,现代文化的新兴方式和模式给城市注入了充满时代气息的文化血液及活力。广大人民群众尤其城镇居民对文化生活的需求越来越高,呈现出生活文化化,文化生活化的趋势。人们已不再满足于看电视、电影和简单的旅游方式,而是喜欢通过更多的方式和渠道、层次和品位,来参与并体会个体文化情趣的爱好和享受,以此来陶冶文化艺术情操,提高现代生活品质。由于参与的群众性和广泛性,继而促进了社区文化、企业文化、社会团体文化、校园文化、家庭文化、广场文化、群众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使城市充满了时代生机和活力。很多城市不但依托多彩的文化活动增强广大市民的文化凝聚力,还通过举办各种各样的文化节和文化赛事吸引客商。吉林市的社区文化、社会团体文化特别是广场文化在全国打出了特色品牌,已经连年举办十五届的“松花江广场文化周”在全国范围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得到了开创性的赞誉,荣获了国家文化部颁发的群众文化最高奖“群星奖”。松花江十里长堤沿江文化风景线的群众性日常文化娱乐活动,给美丽的城市夜晚点亮了城镇化文化生活霓虹。具有国际规模的“中国.吉林市松花江河灯文化节”的成功举办,达到了文化聚友、文化会友、文化交友、共谋发展的目的,极大地繁荣了时代文化,创建了城市文化时尚品牌。

二、培育和提升文化生活

崇尚城市人文精神城镇化的文化生活需要与时俱进,需要不断地培育和提升。城市人文精神是一种文明素养和道德理想的综合反映,是一种意志品格与文化特色的精确提炼,是一种生活信念和人生境界的高度升华,是城市市民认同的精神价值和共同追求。一座城市没有人文精神就等于没有灵魂。城市精神譬如一面旗帜,凝聚着一座城市的思想灵魂,代表着一座城市的整体形象,彰显着一座城市的特色风貌,引领着一座城市的未来发展。培育和崇尚城市人文精神,要充分发挥地域文化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文化的作用,是以文明教化、思想传承、历史保护、现代创新、节庆典礼、场所建设、行为示范等形式实现的。一座城市所有的文化行为,都是为了积极聚起这个城市的人文精神。城市的地域特色提供了自然与人文精神的个性特征,城市精神崛起于世世代代人们不断的努力与实践。吉林市依江而居,亘古不变、源远流长的松花江对城市人文精神有着诗意的象征,市中心广场的摇橹人城雕,也寓意了这个城市激流勇进的人文精神。

三、总结

第3篇:城镇文化范文

关键词:城镇化建设;文化;保护与传承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812-2485(2013)09-027-03

新型城镇化是当前中国的主题词之一,是推动国家经济持续发展的强大引擎。城镇化的实现将打破城乡差别,建造更加平等均富的社会。我国的城镇化建设是城乡统筹发展的核心,是工业化和产业化进一步扩张的载体。但是在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着结构雷同、布局雷同、建筑雷同等问题,使其失去了民族文化的特色和传统。因此,城镇化建设应以优秀的文化思想为先导,以继承、保护优秀文化传统和特色为支点,在规划和建设上凸显地域文化特色,提高城镇化建设与地域特色、地理区位、历史人文、特定资源的关联度,注重以文化特色建设促进城镇化发展。在大规模城镇化开始的时候,我们就应该对可能产生的负面问题有所认识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避免。

1 鲜明的文化特色能够彰显新型城镇化的独特魅力

鲜明的文化特色和厚重的文化积淀是一个城镇独一无二的印记,承载着城镇的历史,展示着城镇的风貌,体现着城镇的品格。路桥是一个有着近5000年历史的江南小镇,在儒家文化和农业文明占主导地位的历史上,较早地出现了商业文明,至南宋时期,商风渐盛,到明清年间,成为浙东南沿海著名商埠,赢得了““百路千桥万家市”的美誉,清光绪年间路桥设镇,此后一直被列为浙江农村的七大集镇之一。在建筑风貌上,路桥一条长街随着河走,一边是街,一边是水。由于商贸发达,河运成为当时贸易最主要的交通工具,长街一边是繁忙的集市,一边是几百条乌篷船靠在河岸边等待起运,前街后市的交易形式使路桥形成了大规模的集市、街市,来自各地的客商云集,也带来了不同地域文化的碰撞、融合,形成了独具神韵的商贸文化,衍生出了“路桥灰雕”、“路桥莲花”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但在轰轰烈烈的造城运动中,随着推土机的轰鸣,路桥的楼越造越高,路越拓越宽,城越圈越大,随之而起的现代化市场、商场,最终取代了传统的商业模式,十里长街也随之逐步沉寂、萧条。为了留住长街的文化记忆,路桥区政府启动了历史街区开发保护工程,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保留了江南民居的建筑风格,保留了长街的商贸特色,目前一期工程已经完成,整个街区的历史风貌得到了延续。邮亭古驿、福星桥、乔家里大院等重点古建筑在保护中得到了利用,老街也恢复了往日的生机,传统商贸文化在有机更新中得到提升。十里长街还设立了南官天地文化创意园区,国药馆、中央美院、台州学院、书画廊、陶艺吧等各类文化创意企业纷纷进驻,并且汇聚了南官人文大讲堂、蔡啸书场、“翰墨雅集”艺术沙龙等文化品牌,整个街区俨然就是一个“文化集市”,散发出了浓浓的文化气息。

破坏、拆除、消灭是容易的,而保存已经破旧没有经济价值的古建筑谈何容易,特别对决策者而言,在GDP与文化投入之间做出选择更为纠结。有很多地方,只关注什么样的文化噱头可以带来漂亮的GDP,无视文化传统、文化特色的保护,也有的打着仿古或复建的名义搞建设,看起来是在保护传承传统文化,其实不仅与文物保护原则无关,而且可以说是在破坏社会文化含量,让人们对什么是文化产生误解。更多的地方则把征地造城直接等同于城市化。一座城市的绿化、亮化、美化如何,只是体现出该城市的外在美,而文化特色、文化魅力和文化氛围,才能真正体现出一座城市的内在美。只有“有文化”的城镇,才能避免“千城一面、万楼一式”的建设悲哀,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独树一帜、独占鳌头。因此,在新型城镇化的规划阶段,就要为文化预留发展的空间,规划好文化活动场所,保护传统建筑的文化特色,保留古村落古建筑。如路桥金大田村、下陶村的文化礼堂就是很好地利用了原来的古村落古樟树,使得文化礼堂充满了美感,散发出独特的文化魅力,成为村民的精神家园。

“ 在现代环境设计中,保存历史建筑和旧城形态,要比创造一个现代化的新城更重要也更困难”。这是美国都市设计家乔·巴内特的名言。回过头来看,这些年我们拆了很多不该拆的房,造了很多不该造的楼。拆错了,就再也造不起来;造错了,又很难炸掉。以前的问题是轻视历史,近几年的问题是急功近利。轻视历史便乱拆,急功近利便乱造。这对于正处于新型城镇化建设热潮中的中国,是真实也是一种痛定思痛的经验。

2 延续和传承优秀文化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轰轰烈烈的城镇化已经成为今日中国无法阻挡的社会进程,人们在告别农村的同时,也告别那片土地上生长出来的文化,而没有考虑到文化传承的城镇化,不仅仅带来农民身份的改变,也将切断他们和乡土文化的联系,切断今天与昨天的精神脐带。城镇化与传统不是对立的,应该是统一的。在大规模的城镇化中,一定要避免和传统文化的断裂,从硬件到软件建设都要树立“文化城镇化”的意识,在保护中传承,在传承中保护。

2.1 地域精神的传承延续了城市的文脉

城市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会不断积累、沉淀并逐步形成属于本区域的文化价值体系,它们不仅为当地提供了德行操守,支撑起社会的伦理关系,而且深刻影响着当地政治、文化、经济的建设和政策的施行。这种文化价值理念是居民的精神支撑和依托,千百年来在心灵稳定、社会和谐方面发挥了重要而积极的作用。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做好他们的提炼和传承就是延续城市的文脉,延续城市的精神。

在新型城镇化中,路桥同样面临着城乡空间形态趋同,地方历史记忆消失的特色危机,迫切需要发挥地域文化基因的独特作用,传承和延续路桥精神,在新型城市化中守望与传承,创新与利用,努力提高城市的文化内涵。路桥依山傍海,山的灵秀与海的开阔造就了路桥人精明、豁达的个性,历史的熏陶和渗透,形成了节俭、勤劳、务实、进取的民风,自开埠以来,一代一代的路桥人在实践中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商贸文化,并在改革开放时代获得了新的激扬,形成了“以勤为路,以诚为桥,敢闯善为,商行四海”的路桥精神。路桥精神不仅为各项建设提供了丰富的文化积淀,更为为路桥发展提供了澎湃的驱动力。路南街道西夏村舞龙队历史悠久,远近闻名,但曾经腾云驾雾的巨龙,却被时间冷落,在文化礼堂建设中,该村梳理出了“从剥牛皮到建新村”的发展历程,通过“舞龙凑钱为集体修路”的故事,提炼出西夏长龙的文化内涵,巨龙悄然苏醒,还专门建立了陈列室,舞龙文化得到传承,同时传承的是该村不畏艰苦走上致富路的人文精神。

2.2 传统文化的传承延续了乡村的根脉

农村承载着独特的地方文化,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农村的民风民俗、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文学等和各种技艺是乡土文化的根基和源泉,今天的传统文化绝大部分都是农业文明的产物,而几乎所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乡土文化、草根文化、地域文化。如果没有考虑到乡土文化的传承,一定会出现和自己乡土的断裂,出现和自己传统文化、地域文化的断裂。当今农村文化生活中有一个尴尬的局面,一方面是丰富的传统民间文化被忽视,遭到冷遇,走向衰落,另一方面,农村文化却单调贫乏,缺少特色。保护利用处于“断根”之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文化、优秀民间文化是新型城镇化中必须正视的迫切问题。要想方设法让传统文化能够在新的环境里有继续生存的可能。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维护“文化多样性”,不能让现在城市的同一性的文化成为唯一的文化,不能让全社会所有的人真的都唱着“同一首歌”,更不能把产生于农业文明的传统文化统统遗弃。如果我们简单地把城市文化当成“先进”,把乡土文化当成“落后”,让农村来的所有新市民全盘接受城市流行文化的话,或者仅仅让“乡土”以“另类”的姿态成为城市文化的点缀和陪衬,那么所有产生于农业文明的传统文化就面临着消亡的危险,比如前几年春晚上出现的“旭日阳刚”,可谓是率先实现了文化城镇化的“农民工”歌手,他们已经不再唱传统的民歌和地方戏曲,在引吭高歌的时候怀里抱着的是吉他,唱的是摇滚,是现代城市的流行歌曲,长久以往,就失去了乡土文化的特有的感染力。我们不仅有丰富多彩的地方戏,也有产生在山野田园千姿百态的民间文艺,更有体现中华民族智慧、光辉灿烂的工艺美术和手工技艺,必须要继续传承下去。

第4篇:城镇文化范文

1.被动观望与主动逢迎:基于现实的矛盾表征

长期以来,民族地区各民族之间围绕社会生活,以经济生活为主要纽带,相互往来,各种交往密切,多元的民族文化逐渐形成了区域性特征明显的文化结合体。相对外部而言,这种结构体系较稳定,而其内部的多元因素实际上不断互动着,但体现出来的是一种有序互动。随着工业化推动下的城镇化发展,新的文化因素不断介入,民族地区的文化生态将发生变迁,各种平衡不同程度地受到冲击和影响,面对文化生态的种种变迁,作为具有一定结构形式的当地文化必然会做出相应的反馈,而这种反馈具有主动适应的一面,也有被动不适的一面。从对贵州毕节试验区的调研情况看,面对城镇化发展,民族地区往往开始以一种不自觉的被动行为做出“神经性反应”,跟随城镇化发展步伐而律动。这是一种有限时空下的调适现象,并未构成一种可能基于自觉行为的结果。毕节七星关区的建设牵涉到诸多城边民族地区的城镇化问题,其中以苗族、彝族农村的反应更为明显一些,不同民族之间对于城镇化过程的敏感度也不一致,但共性反应具有一定的类同性,不少受访对象表现出来的是一种矛盾的表征,有的是被动观望,有的则是主动逢迎,而这种矛盾的归结点在于利益信息的波动,尤其是经济利益信息对于其思想观念的影响较大,但文化根基的焦虑也无法尽释。比如祖业的固守观念、宅居风水的留恋,以及展现在现代城市生活节奏和行为的困惑等。这种不适应的受访对象中,根据不同年龄层次的差异,展现出来的结果并不相同,但其中适应度基本遵循“从老到小”的递增规律,即老人对于变更传统的行为相对较为保守一些,表现出来的不适应程度深一些,而新时代更为适应这种变迁。工业的发展,城镇化的推进,各种外部的文化力量就会不断介入民族地区,对民族地区的影响较大。面对这些不断进入的因子和作用,当地的文化就会或以地域性或以民族性的方式对之做出反馈。在这个过程中,生活在其中的各民族人民的生活状态也将出现新的现象。一般来说,以经济力开道的城镇化往往带给当地人的是愉悦与困惑同在。一方面他们感受到各种新鲜事物,满足了审美新奇,感受到现代化带来的物质满足,也确实带来了某种意义上的文明进步,因而愉悦;而另一方面,在现代化因子不断接触传统或民族性或区域性的文化形构时,就会使他们感受到不适,甚至会出现短期困惑:是该抛弃传统,还是固守传统?当各种新潮文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兴起之时,引起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剧烈冲突,使得当地民众处于一种观望和迷茫的状态。面对令人眼花缭乱的新生文化事像,他们所做出的文化反馈行为往往是不自觉的。总之,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进入民族地区的各种外来文化,最初给当地民众造成的是直接的感官刺激,满足了其新奇感,带来暂时性的愉悦和欣喜,而当新鲜热度消退之后,部分民众表现出的是一种潜层的矛盾与困惑,有一种传统割离感。当然,这与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是相关的,不同的民族群体反馈出来的信息是不完全一样的。传统文化生态的变迁给人们带来的是多重感受,文化的发展进步是令人欣喜的,然而文化的传统变更与断层却难免出现阵痛。

2.生活秩序的重构:时间性概念下的持守与超越

民族地区的发展,尤其是城镇化力量的迅速加入,当地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体系必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变化,有些变化是各少数民族所喜见的,而有的变化却给他们带去暂时的不适甚至是困惑。种种不适与困惑,多为文化上的反应,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过程中,各民族如何实现文化适应,值得我们认真关注。面对各种文化现象相互介入,相互影响,由此而引出的一系列不适应的现象都会面临新的适应的问题。只要外来文化对被介入的文化体系没有构成解构的后果,那么相互之间都会出现双向的适应。文化适应的日常表现往往是一种自在的行为,是一种相互运动最后达成协调的过程,而这个过程中生活秩序的有序性是关键。民族地区的文化形式多样,适应的内容就会具有特殊性。民族地区内部本身就具有一套多元文化互动体系,尽管经过了历史的磨合,各多元主体之间互涵互化,形成了比较稳定和谐的结构体,但从社会发展的动态性看,其民族群体关系也就具有了动态性,这种动态性就是一种调适的状态。在这种内部调适持续的情况下,外部文化的介入,改变了原本的状态,打乱了原有的动态平衡,甚至在外力过大的情况下会导致内部结构暂时的失衡,但原有体系仍在发挥作用,主体性的文化根基较深。文化本身具有自我适应、自我修复、自我完善的能力。作为一种自成系统的民族文化,在面对异质文化挑战、冲击、剌激,面对已经变化了的文化环境时,会或被动或能动地进行调整和适应,这称为文化调适。文化的适应是在整合过程中实现的,在这过程中,对于异文化既有吸纳,又有抗拒,对原有文化有所保留,也有所废弃或发展。在多元文化的互动过程中,每个民族和某一区域对于异文化的态度,多少都会有保持各自文化边界的心理,表现为民族认同与区域认同。在多元文化相互介入之后,它们之间在作用与反馈过程中,先是无序的反馈,再到有序的适应过程,只是时间性元素的多寡影响不一。具体讲,在文化的互动中,作用与反馈总表现为无序与有序的纠缠状态,不断地将无序的作用与反馈导入到有序的系统中来。通常,某一文化体系对外来文化的介入并不是简单地做出线性反应,而是透过文化自身的调整做出有利于本民族延续和发展的反作用。任何一种文化,其内部结构都是有序的,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文化在界面上发生作用及引起的文化反馈却不一定是有序的,因为其中既有个人随机性的因素,又有文化适应初期无序的作用与反馈,以及由此还可能形成新的作用。尽管连续呈现无序状态是常有的事,但文化的适应最终总要达成。文化适应并不是说彼此之间再无界限,而是多种力量关系作用下达成的相对平衡状态。如林耀华先生在《金翼》[3]中表达的生活的常态:徘徊在平衡与非平衡之间。在林老看来,变化不一定导致框架坍塌和社会无序,平衡是生活中的变态,而不断地寻求平衡才是生活的常态。所以,文化适应是相对的,是一种动态平衡。但从总体上看,这种文化适应是必然的,文化不适应的现象只是一个暂时表现。从现实过程表现看,文化调适主要围绕生产方式以及审美变迁这两条线索展开,其结果是对发展着的现状的适应。文化的适应总是在文化互动中得到结果。经过互动,相互进行接触、碰撞和磨合,达成一种有序的适应状态。当然,在这种互动适应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新的文化现象,或者促成原有体系的变迁。这种变迁的过程,其实质也是适应的过程。文化互动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无时不在,是一个从无序到有序的状态,是不同文化符号相互吸收相互借鉴的过程,也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张力博弈的过程。另外,不得不注意,文化适应又往往是以文化重构为依托的。在文化重构的过程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当几种文化互动作用之后,会出现一个“次生文化”的问题,即面对文化的变迁,文化互动的双方会以一个“第三者”的形式来协调互动不适的问题。文化适应的过程,尽管存在作用力悬殊,但其过程是双向的。在工业化、城镇化不断改变传统社区格局的同时,民族地区元素也在对这种新兴的城镇产生影响,并在某种范围内形成自身的形塑力量。但是,面对这种具有政府力量主导的城镇化大潮中,民族文化在其过程多半处于被适应的地位,只是这种被动面的背后是民族文化的一种自我革新和自我突破以及自我坚守。所以,这是一种时间性概念下的自我持守与超越。事实上,民族文化根植于现实生活之中,面对变迁,其适应与否的话题皆与其生活秩序息息相关。工业化、城镇化必然打乱民族社区原有生活的格局与常态,不适的反应必然出现,但只要时间性概念的介入,并进一步把新的生活秩序建构起来,那么基于新的场域性构建,一种适应的逻辑和必须性就无可避免地形成并发挥作用。所以,“工业强省”背景下的城镇化发展,如果坚持生态主导型发展模式,兼顾文化多样性生态保护,那么民族文化适应的问题将迎刃而解。

作者:刘勇 单位:贵州民族大学

第5篇:城镇文化范文

一、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党的“十七大”把新型城镇化道路作为一项制度提出来,力图在总结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解决传统城镇化的种种社会问题和矛盾。新型城镇化是“坚持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坚持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发展四位一体的互相协调,坚持实现农村与城市的统筹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坚持实现城乡公共服务的均质化,以城乡之间和城际之间攫取财富和分享财富的机会平等为标志,逐步达到减缓和解消城乡二元结构达到社会和谐的城市化之路”。城市文化,是城市发展的灵魂和核心,没有文化支撑的发展是不存在,也是不可能实现的。不同阶段的城镇化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产生,两者相互作用,相互促进,拥有良好的互动关系。新型城镇化是在当下特有的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具有新的涵义和内容,提出新的目标和要求。因此,它拥有独特的文化基础,并且两者互促共进,最终实现新型城镇化的目标。

二、新型城镇化文化的特征

分析新型城镇的文化特征,要紧紧抓住新型城镇化提出的新目标和要求。新型城镇化的“新”也主要体现在其新的目标和要求上,主要表现在三方面,即新的社会发展目标,新的环境保护目标以及新的经济发展目标。笔者也以此为出发点,提炼出新型城镇化表现在文化层面的特点。

1.新型城镇化具有新的社会文化

新型城镇化坚持以人为本和社会和谐发展,这正是其新的社会文化的体现。新型城镇化在社会文化方面更加注重人的全面发展,更加关注即将或者已经转化为市民的农民的身份转变,促使他们真正融入城市生活,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居民。同时,新型城镇化在住房、教育、医疗、就业等社会保障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强调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加强对基础设施的建设,而且强调社会保障的实施范围要进一步扩大,使得城市人口、农村人口以及正在市民化的农民共享这些社会保障,保证社会环境的公平性、公正性,最终缩小社会的贫富差距。

2.新型城镇化具有新的环境文化

传统城镇化存在资源浪费、环境破坏等问题,因此新型城镇化更加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绝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实现城镇化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新型城镇化在新的环保观念的指导下,要求生产方式、消费观念都要改变,生产方式决不能沿用过去那种粗放、破坏环境的方式,强调集约和环保,消费上也要强调节能、减排、低耗、低碳。总之,新型城镇化力图走出一条绿色、低碳,资源节约的城镇化发展道路,积极地保护和管理好生态环境,加强对污染的预防和治理,维持生态平衡,并且将传统历史文化传承下去。

3.新型城镇化具有新的经济文化

虽然经济的发展是城镇化发展的基础和保障,但新型城镇化并不一味地追求经济的高速、孤立的发展,而是强调城市产业的发展要与城市功能以及生态环境融为一体,协调处理好这三者的关系,也就是新型城镇化提出的“产城一体”的要求,实现以城市作为依托和载体,以产业作为支撑的,集约高效、可持续的,经济、生态、社会全面协调的发展,并且实现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以及农业现代化的同步发展,即“四化同步”的基本要求。

三、独特文化对推进新型城镇化的积极作用

文化是城市发展的灵魂和核心,城镇化的发展离不开文化。新型城镇化产生于特有的文化背景,它拥有独特的社会、环境和经济文化,并且此种充分体现新型城镇化本质的文化对新型城镇化的稳步发展至关重要。

1.新的文化能够为新型城镇化指明发展的方向

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观和发展理念和过去不同,在社会、环境和经济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目标和要求,新的文化体现了新型城镇化的本质和特点,借助文化的认知作用,人们才能正确认识新型城镇化。并且,新的文化是新型城镇化新的目标和要求的体现,为其指明了发展的方向,告诉我们新型城镇化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应该如何发展,要实现什么目标。有了正确的指引,新型城镇才能准确无误地沿着既定的路线前进。

2.新的文化能够为新型城镇化增强凝聚力

文化的凝聚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因为一个城市的文化体现的就是该城市人民的普遍认知和价值观,人们能够从该城市的文化上找到认同感和归属感,有助于增强城市的凝聚力。尤其是当新型城镇化的目标和要求符合大多人的意愿时,此种特有的文化更加容易凝聚各方面的力量,为新型城镇化的推进提供保障。

3.新的文化能够规范新型城镇化的推进

第6篇:城镇文化范文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游客喜欢探秘文化旅游,文化旅游以其鲜明的特色、丰厚的底蕴,得天独厚的优势获得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加快城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促进城镇文化与旅游相结合,以文化来吸引游客,以旅游来显现城镇文化底蕴,共同发展,相互促进成为热门课题。

一、城镇文化与旅游的结合的重要意义

文化旅游已经成为我国地方经济的增长点。发展、利用和传承城镇文化,日益受到国家、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重视。城镇文化与旅游相结合已成为一种共识,并且有着重要意义。具体表现在:一是促进城镇文化与旅游相结合,是传承和保护城镇文化的需要,也是传承和保护城镇文化的重要途径。只有在城镇发展进程中对城镇原有资源进行合理有效的保护,才能为城镇文化与旅游的相结合提供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文化财富,为城镇文化与旅游的相结合提供丰实的基础。二是促进城镇文化与旅游相结合,是加快城镇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开发城镇文化中极具特色的项目与内容,并将其与旅游相结合,吸引游客,拉动需求,能够带动城镇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城镇文化与旅游的结合的现状

城镇文化与旅游的结合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城镇文化对游客的吸引力较小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部分城镇的开发都以大城市建设为学习模板,导致许多城镇在建设中丧失地方特色,丢失了传统的城镇文化元素,不能够有效的将城镇文化与旅游有机的结合。本应充分利用城镇的文化特色,走乡村路线开发休闲度假的城镇,反而不顾一切的牺牲本地文化特色的优势,向大城市靠拢,在旅游项目开发中,忽视了城镇文化资源的优势,使游客感受不到感官的新鲜触感。

(二)城镇特色文化产品较少

当前,我国大多数城镇在开发中存在着这样的一种状况,就是趋同性。若节假日去城镇旅游,会感觉到各个城镇的旅游产品和旅游文化特色大体上相同。各地区的城镇的旅游文化产品制作无特色,旅游商品粗糙雷同,给游客们的感觉是文化氛围不浓厚,文化底蕴不丰厚,文化素养不够高。这种问题在很多城镇旅游产品中都有存在。特色文化产品较少这个问题制约着城镇文化与旅游更好的结合,从而阻碍了旅游给城镇带来的种种益处。

(三)文化旅游经营者过于注重经济效益

一些缺乏长远眼光的文化旅游经营者在城镇文化与旅游相结合的项目的开发过程中,只考虑短期的经济利益,使得当地城镇的弱势文化逐渐向外部的商业文化发展,导致城镇文化庸俗化和舞台化日益严重。表演者和组织者并不完全理解城镇文化的内涵,导致城镇文化被随意的整改、曲解,使城镇文化遭到破坏。景点与景点之间也存在互相压低价格、争抢客源等不良现象。

三、城镇文化与旅游的结合的对策分析

(一)找准特色,因地制宜

目前可供开发利用的城镇旅游的类型各式各样,如度假旅游、养生旅游、民俗旅游、瓜果蔬菜采摘游、观光农业旅游、城镇文化欣赏游。要想将城镇文化与旅游很好的结合在一起,就要找准特色、因地制宜。在城镇文化资源开发的实际运用与操作中,应当充分尊重自然资源和城镇特色,使城镇旅游因文化吸引而更具延续性和生命力,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和休闲度假。“没有梧桐树,招不来金凤凰”,城镇要开发出自身的特色与优势,充分利用丰富的城镇文化资源,吸引更多的游客。

(二)加大对城镇文化的保护与开发力度

加大对城镇文化的保护与开发力度,能够促进城镇文化与旅游的有机结合。一是建立健全城镇文化的保护机制。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建立健全城镇文化保护机制,加大对城镇文化的保护力度。二是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城镇的相关部门应明确各自职责,制定城镇文化保护措施,增加对城镇文化保护方面的投入,形成相配套的措施体系。三是加大对城镇文化的开发力度。在城镇文化的开发上,注重对当地原生态城镇文化的开发利用。但要突出特色,不能照搬照抄。

(三)创办具有城镇特色的文体赛事和推出优秀的文化演艺作品

每个地方在数百上千年的发展进程中,都积累了自身的民俗风情,在打造城镇文化旅游中,要立足城镇特色资源,深度挖掘城镇原有民俗风情、文化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独具城镇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提升文化底蕴,扩大知名度。将文化场所建设和生态文化景观建设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有效的体现群众文化活动场所与生态文化建设效果相协调的自然清新的文化特色。举办独具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节”,推陈出新设立各类有吸引力的文化活动,实现城镇文化与旅游有机的结合。可以沿袭地方几千年以来积累的风俗习惯,形成规模性文化活动,演绎城镇发展的人文历史和发展变革,丰富城镇文化的内涵,展示城镇欣欣向荣的景象和城镇的良好形象,打造出独具特色的城镇文化品牌。

四、成功案例分析

中国著名的旅游小镇乌镇和西塘充分将城镇文化和旅游结合起来,使他们成为的旅游名镇,不仅发扬了本地区的传统文化和民俗文化,而且还带动了本地区的经济增长。

1、西塘古镇的成功分析

“深深的雨巷依依的楼,曲曲的廊棚扁扁的舟;舟行廊下牵动江枫的渔火,楼入巷中吟唱吴越的歌”,西塘,这个积淀了千年的江南古镇,正以独特的人文魅力备受瞩目。西塘自从1997年开发旅游以来,凭借着丰富的资源、独特的传统文化以及民俗风情,受到国内外游客的喜爱。2003年11月,西塘被评为首批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古镇,2003年12月,获得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年度世界遗产保护杰出成就奖”,2005年被评为全国文明古镇,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风景区,2006年被评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2007年获得“最具水乡魅力的影视基地”的美誉。

作为我国的十大历史文化名镇之一,西塘的田歌、越剧、七老爷庙会、杜鹃花展、剪纸艺术等城镇文化与旅游很好的结合在一起,成功的做法与经验包括:一是以制定保护规定为基准,优化古镇的功能布局结构。编制城镇建设总体规划,将西塘古镇的历史风貌得以保存。二是以挖掘整理为核心,再现西塘多彩民俗文化。对于民俗文化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采用放进博物馆或者是组织当地的居民进行演绎。三是以开发式保护为策略,展示古镇特有的历史文化。聘请行家和专家亲临指导,选择擅长古建筑修缮的施工队伍,采用原工艺和原结构,保护古建筑的完整性。

2、浙江乌镇的成功分析

小桥,流水,古街,青瓦房……一派江南水乡的美好景象。街巷中,擦肩而过的是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河道里,穿梭着一艘艘载着游客的小船。作为文学巨匠矛盾的故乡,乌镇在众多的水乡城镇中以独特的历史风貌和浓郁的文化气息,征服了很多游客。2003年,乌镇获得“亚太地区遗产保护杰出贡献奖”,2005年被中央电视台评为“中国十大魅力名镇”,被评为国家AAAA级景区。乌镇曾获得欧洲游客最喜爱的中国旅游景区、嘉兴市十大休闲旅游景区以及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经典景区等称号。

乌镇将保护与利用相结合,充分利用了文化名人线(利用名人效应对矛盾的故乡及与之相关的建筑物进行重点保护)、水乡风貌线(充分利用小镇的特色资源开发旅游)、传统民俗线(将传统的厅堂、建筑物改造为特色的博物馆和民俗馆)来充分展现了乌镇的传统的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充分发掘和保护古镇的历史文化内涵:保护和修缮古老的历史建筑;保护乌镇水系和古老名贵的树木;建立具有城镇特色的陈列馆、博物馆和纪念馆;恢复和保留传统的作坊和店铺;保护乌镇的风貌特色和延续古镇传统的历史格局。

五、结语

第7篇:城镇文化范文

关键词:小城镇;历史文化空间:梳理:规划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2.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13)10-0081-03

1 前言

中国小城镇的数量达2万多个,湖南省小城镇数量也已过千,深厚的湖湘文化底蕴为湖南小城镇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环境,自2003年起,国家先后公布了五批国家历史文化名镇,数量达181个,湖南省占6个(里耶、靖港、王村、寨市、浦市、凤凰县城),湖南省公布的省级历史文化名镇21个(含洪江黔城、芷江、新晃、汝城、沅陵、武冈6个县城)。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明确表示,历史文化空间可确定为民间或传统文化活动的集中地域,是文化表现活动的传统表现场所。历史文化空间作为小城镇中最具生命力与变化的区域和活力细胞,是一个小城镇精神文化记忆与传承的最重要载体,激活小城镇历史文化空间、历史文化空间的创新发展,对扩大城镇文化影响力,提升城镇文化品位和竞争力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以绥宁寨市为例来探讨小城镇历史文化空间梳理与规划设计。

2 寨市小城镇概况

湖南省绥宁寨市镇是中国第五批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寨市古镇位于绥宁县西南部,全镇总面积132km2,森林覆盖率72.5%,全镇共辖22个行政村(居委会),苗、侗、汉等多个民族共1.6万余人。

寨市古镇为绥宁老县城所在地,莳竹水绕镇而过,S221贯通全境,距县城仅16km,至枝柳线靖州站58km,为黄桑国家自然保护区的咽喉之地。寨市古镇历史悠久,唐代,寨市系飞凤徽城,宋元丰四年(1081年)改徽州为莳竹县,崇宁二年(1103年)改莳竹为绥宁县。绍兴十一年(1141年)县治移置武阳砦(即苏家州),二十年(1155年)还旧。1954年绥宁县城迁往长铺镇,历经唐朝、朱朝、元朝、明朝、清朝、民国和现代,达九百多年、历史。

3 历史文化空间现状特征

历史文化空间梳理对历史文化资源的整理和归纳具备了建立历史文化空问体系所需的元素。将古镇历史文化空间资源以点、线、面三种形式进行梳理。(图1)

3.1“点”状特征要素

历史文化空间以点的方式存在是单个的历史建筑、街道广场、街道节点以及文物古迹周边活动区域。寨市建有观音堂、孔子庙、文昌阁、悬天阁、钟鼓楼、花桥、龙氏宗祠、虎谿书院等著名建筑物,城隍庙、龙家祠、长郡馆、祁阳庵、八角亭等“七庙四祠三会馆两庵一亭”,邓家、宋家、张家、杨家等六处明清时期的窨、子屋,安平铁钟亭等是当时人们修身养性、谈天说地的最佳休闲场所,是以点形式所体现的,历史文化空间。

3.2“线”状特征要素

以线状方式存在历史文化空间是历史街道。寨市老街、西河花桥、原有古城墙、西河街、对河街;照墙背巷、高井头巷、学功界巷、八角亭巷等城内传统民居街区:城内街巷纵横交错,皆以卵石铺设路基,以长条青石垒筑台阶。官府住所和办案要庇大都以砖木结构建造,民房商铺又多以四排三间的纯木质构建,青瓦白壁互为映衬,和谐共融。

3.3“面”状特征要素

面状历史文化空间以整个城镇空间结构及其周围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方式存在。寨市自然资源得天独厚,主要老街道西河街和对河街经侗家风雨桥连成一线,老街两侧店铺林立,形成带形的具有历史传统的商业建筑群;纵横交错的古街巷格局所构成的传统民居建筑群,和谐细腻的城镇肌理,亲切宜人的空间尺度,古朴幽静的空间氛围,精致生动的生活场所,构筑了整个寨市独特的城镇格局。周围玉屏山、卿家山、笔架山、高功山、七星山、虎谿山等群山环绕,重峦叠翠,风景秀美,云雾山远望云涌雾绕,大小山顶时隐时现,形成云涌天阙的景观,莳竹河纡回曲折绕城而过,构筑了以面状空间要素为主要特征的历史文化空问。

4 历史文化空间梳理思路

4.1梳理小城镇的整体空间格局

小城镇整体空间格局即小城镇形态,它是体现一定价值取向、内部各种构成要索互动的具有整体性的城镇形式和结构,是各种构成要素动态秩序的体现,可以将城镇形态学看作是对城镇系统在外在形式与内在结构层面规律性的把握。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小城镇历史文化空间在各种力量的碰撞下与小城镇的整体空间格局出现断裂。整体空间格局的梳理基于发展的需要,通过对各种小城镇空间要素内在关联性的挖掘,利用各种功能相互作用的机制,积极地改变或调整小城镇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克服小城镇发展过程中形态构成要素分离的倾向,对现有秩序的优化和提高,实现新的整合。

4.2梳理历史文化空间的功能

历史文化空间功能的发展与转换是小城镇整体空间发生变化的缩影,当然,历史文化空间功能的转换并不意味着整体空间格局的彻底改变,这就使历史文化空间要素在维持其小城镇整体空间格局同时做出功能层面的调整成为可能。对于任何一个小城镇来说,历史文化空间是小城镇活力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小城镇文化集中体现的节点,其功能必然是多样化、混合的,历史文化空间中历史要素在小城镇发展中担负着重要的职能,是小城镇复杂功能网络中的节点,同样应当满足人们对小城镇生活的多元需求,通过历史文化空间功能整合,使小城镇历史文化空间的功能更符合现代人的行为和活动模式,为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要素。

4.3梳理历史文化空间组织脉络

历史文化空间要素存在,是其对小城镇最明显也是最重要的意义,其历史文化价值在很大程度上也是通过其空间表现力来加以体现的。将历史文化空间要素在空间层面的整合,需要借助的是规划设计空间科学的手段综合运用,将历史文化空间形成以点连线、聚点成片、以片成面、综合网络。

5 历史文化空间的规划设计

在现代小城镇规划建设中,坚持历史文化空间与现代小城镇公共空间从功能、空间组织等实现有机统一和相互协调,通过对小城镇历史文化空间梳理和再设计,可以焕发出新的活力,历史文化空间通过规划、建筑、景观师的通力合作,从不同层次、不同需求加强与当代小城镇公共空间的融合,寨市古镇的历史文化空间的规划设计从如下几方面进行。

5.1整体空间格局

通观寨市古镇的整体空间格局及其历史文化要素构成,古镇总体的空间框架规划可以概括为“一环、一带、一园、一区、三街、五巷”,具体而言:(图2、图3、图4)

“一环”:指围绕寨市古镇周边的环形绿色山体。古镇犹如静卧于盆地之中的一颗明珠,极目四顾,晴时群峦连嶂,苍翠欲滴,雨时云雾缭绕,缥缥渺渺。

“一带”:指莳竹水绕镇而过,静静流淌,沿河风光迤逦,精致动人,为寨市古镇空间特色中的灵魂。

“一园”:指位于东门路北侧带状的古城墙遗址地公园,绿地中保留有明代城墙的残骸、古井、安平观铁钟、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休息凉亭,并向西延伸到莳竹水,向东衔接到田园山体。

“一区”:指位于古县城内的历史街区,集中成片的传统民居建筑群。该地段内保存有多处上百年的典型庭院民居“窖子屋”,狭窄幽深的小巷,棱角尽磨的青石板路面、圆润光滑的石级台阶和踏步,布满青苔的院墙,井绳勒出道道深痕的千年古井……仿佛在叙说着千百年来的市井故事,演绎着悲欢离合的厚重历史。

“三街”:分别为由明清时期延续至今的西河街、对河街两条传统商业街,并通过侗家风雨桥连为一体:第三条为沿河新建的民族特色街,分别由苗家风情街、侗家歌舞街和特色小吃街三段组成,全长近四百米。

“五巷”:为五条位于古县城内纵横交错的青石板小巷,两侧均为传统风格的民居,分别为照墙背巷、县正街、八角亭巷、高井头巷、学功界巷。

5.2“点状”历史文化空间

利用街头绿地、节点广场、街角空间结合社区活动中心布置,对于古镇建筑密集区,通过整理、改造,采用“拆房还绿”、“见缝插绿”等方式均匀布置小块绿地。

5.2.1标志型历史文化空间节点

在古镇各区域场所入口及空间节点处分别设立标志型景观,作为视觉效果节点。入口节点分别位于西河街入口处牌楼,古镇西入口处标志、小东门入口处标志、侗家风雨桥、休闲凉亭、街头茶楼、东门路北侧的古城墙遗址公园等,作为寨市最为重要的标志节点。

5.2.2场所活动型历史文化空间节点

在寨市古镇营造多种多样的民俗活动场所,形成古镇的吸引点。西河街入口处的广场作为集散、商业型活动场所;民族风情街中的表演广场作为大型民族节庆活动场所:寨市西河街以北的民间艺术作坊作为各类苗家侗家手工艺术作品的集中展示场所:古城墙遗址公园作为旅游休闲场所,另外莳竹河临水多处开阔场地亲水码头均为重要场所活动型景观节点。

5.2.3历史风貌建筑型历史文化空间节点

建筑作为古镇历史风貌塑造的主角,在建筑风格、空间格局等都与古镇整体风貌协调一致的地区,必须对现有风貌建筑进行修缮维护,吸引游人来参观体验。例如杨家窨子屋、宋家窨子屋、龙氏宗祠等建筑改造通过新功能的注入让历史风貌建筑焕发新的活力,吸引外来游客和游人前来参观体验,提高古镇整体的文化品味。

5.3“线状”历史文化空间

5.3.1线状人文历史文化空间——“一线”

位于东门路北侧线型的古城墙遗址地公园,绿地中保留有明代城墙的残骸、古井、安平观铁钟、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休息凉亭,并向西延伸到莳竹水,向东衔接到田园山体。

5.3.2线状民俗历史文化空间——“三街”

西河街、对河街商业街:形成寨市古镇人文特色的最重要元素是传统商业街——西河街和对河街。为了突出两条街的历史人文特征,应恢复原有的青石板铺地,铺地石块忌用机械打磨。街道保持现状的自然形态,路幅宽度不均一,街巷沿线灯笼、店招、传统柜台等传统元素应保持,再现传统的繁荣商业景象。

莳竹水沿岸河一街民族风情街:莳竹河沿岸的吊脚楼、亲水石码头、河上的风雨桥,与河并行的街道(局部为半边街)上的青石路面、表演舞台、特色小吃、家庭客栈等沿水民族特色风情街,河与街浑然一体,互为衬托,共同构筑一条柔软的水上人文生态轴。

5.3.3线状“原型”历史文化空间——“五巷”

五巷——为照墙背巷、县正街、八角亭巷、高井头巷、学功界巷,位于古县城内纵横交错的青石板小巷,两侧均为传统风格的民居,再现“原型”历史文化空间。

5.4“面状”历史文化空间

寨市古镇群山环抱,环绕古镇的周边自然山体包括玉屏山、高功山等,犹如绿色屏障。莳竹河是古镇区域内最主要的水体绿化带,犹如舞动的蓝色飘带绕域而过,构筑“绿环、蓝带”的古镇生态绿色廊道。寨市古镇由群山环抱,生态极好,空气清新,景色优美。环绕寨市古镇的周边自然山体包括玉屏山、高功山、虎谿山、笔架山、钦家山、云雾山、七星山等,犹如绿色屏障。莳竹河是古镇区域内最主要的水体绿化带,犹如舞动的蓝色飘带绕城而过。

5.5“网络状”历史文化空间

为保护寨市古镇以苗族、侗族传统商住老街为特色的历史街区空间景观特色和坐拥群山,绿水环绕的自然景观特征,对其街河相依的古镇景观风貌特征进行强化,对其公共开放空间景观进行控制与营造,通过自然山体、水体、村落、水体景观轴线、滩涂农田景观轴线、西河街、对河街商业型人文轴线、莳竹水沿岸河一街结合的民族风情人文轴的塑造,构筑整个古镇的历史文化开放空间系统。

第8篇:城镇文化范文

关键词:小城镇;土地利用;文化传统;传承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遗产及自然遗产保护的国际公约》所指出的:“在生活条件迅速变化的社会中,能保持与自然和祖辈遗留下来的历史遗迹密切接触,才是适合人类生活的环境,对这种环境的保护是人类生活均衡发展不可缺少的因素”[1]。漫长的历史沉淀使小城镇形成了丰富的文化形态和环境特色,但也有其共同点,如:人工环境交融于大自然、有序的空间结构、宜人的街道空间等。小城镇丰富的历史文化所形成的独特的人文景观不仅是城镇发展中应该重视、保护的对象,更是在现代社会条件下发挥城镇特色优势的重要资源。在小城镇土地利用中应注重小城镇人文特色的更新与重塑,以适应小城镇的发展。

1.土地利用规划中的保护策略

现行的小城镇土地功能分区的方法扼杀了小城镇的有机性、整体性的运作和活力,降低了土地利用的效率,变相鼓励单一用途,使小城镇失去多样性。而事实上,小城镇土地利用的形式多姿多彩,又随着时展不断变化,为了适应小城镇土地利用多样化、异质化,结合生态规划思维思想,在小城镇土地利用规划中可引用表性规划的方法。

表性规划的论点是:控制土地利用的最佳办法不是按“功能类别”分区,而是按在这块地上的生活和生产活动所带来的或引发的实际情况和影响来决定这些活动是否适合,是否被容许。表性规划的首要工作是制定“表性指标”。只要是符合指标,一块土地可以用作任何用途。因此用地表性规划控制的不是功能,而是这些功能对环境、邻里和基础设施的要求和影响[2]。表性规划的观点对于小城镇土地优化利用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为我们当前实现小城镇土地利用多样化、混合化、复合化提供了一种方法论上的启示。在具体的规划设计与管理环节上,我们如果能事先树立这种规划思维,结合一定的控制方法,就能够保持小城镇富有活力的多样化土地利用状态,从而延续小城镇中多姿多彩的社会文化生活。

2.小城镇发展中的保护策略

小城镇由乡村发展而来,也必将在发展中最后融入城市。小城镇的文化传承应是在小城镇发展过程中的保护与发展,在土地利用中可有以下三种传承方式:

(1)与新发展区域链接

所谓“链接型”保护开发方式,即将历史文化风貌遗存保留或恢复重现,以旅游、休闲等新的功能来链接停滞的历史与现代生活之间的断层,村镇以与其历史完全不同的社会存在方式进入城镇,成为城镇中的一个“文物类”区块。在这里,历史片断被作为一种物质保存下来,作为新的城镇功能承载基础设施,重视传统环境和建筑风格物质形态的再现,以表现地域性或历史特点。这种保护方式以完整地“读取”历史信息作为前提的,珍惜和保护每个城镇的独特风貌、遗物和不可再生的发展资源。这正是“链接型”保护开发方式的立足点与可贵之处。见图1。

(2)在景观安全格局上生长

这种保护方式与传统的开发方法不同,不采用把整个村落拆除的方式也不是历史文化街区和村镇的成片保护方式,而是采用以景观安全格局为骨架,在保留其结构和过程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的同时引入新的景观和开发建设的拼贴和补缀的“生长型”方法。这一类模式注重延续地域的“场所精神”,尊重并保持小城镇原有的社会功能及居民的生活习惯,挖掘其内部蕴涵的有用资源和文化潜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再创造,从而保护和整合了原有的社会文化和精神的载体,同时也创造了一个具备生态良好、历史延续、文化特色和认同感鲜明的和谐新社区,见图2。

(3)与居民生活相适应

由于村镇的急剧变动导致村镇居住形态与农民生活脱离的问题,已引起国内少数学者的高度关注。乡镇社区在发展过程中,如何实现对原有居住形态的保护和继承?如何与居民生活相适应?如何与农业生产相适应?这些都都应是我们不断思考的问题。在村镇规划的编制过程中,如果将城市研究、城市规划中得出的经验和理论不加思考地运用到村镇中来,将会给村镇集中社区建设带来灾难性后果。村镇社区规划和建设模式绝不能简单地套用城市社区的模式,而需要深入研究影响村镇聚落形成和演化的各种要素,包括自然、社会、人文、精神等。

3.迁村并点中的保护策略

目前为满足农村土地集约使用的需要及实现农民城市化、农村生产现代化等目的,村庄布点规划日趋重要并成为指导乡村居住点建设的“龙头”,可以说“迁村并点”的规划思想已经成为贯彻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实现小城镇土地集约利用的重要策略[3]。然而,在居民点迁村并点工作中由于忽视传统村庄肌理结构形态及传统建筑形制保护与更新,许多村镇规划简单的把农村居民点看作一个个房子来处理,将这些散落的房子聚集在一起,以腾出更多土地资源,但考虑物质形态而忽略了文化内涵,致使村镇文化特色与肌理结构的破坏。

在迁村并点规划中要强调保护好那些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古村落、古建筑、特色民居和历史遗迹,而不是全部迁并重建;规划对于自由分散的农民住房及大部分零星的线性聚集村落,依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进行整治合并;继续提高那些已经初具规模、成为局部小中心的点状和面状聚集村落的聚集程度,并创造符合传统生活的空间。

4.旧城改造中的保护策略

当前,我国小城镇中的旧城区一般仍保持着浓郁的乡土传统文化和环境特色,但却普遍存在着建筑密度高而人口密度低的“空心村”现象,且其物质环境较差,社会经济衰退,造成多数居民收入偏低,小城镇旧城区存在吸引投资的能力并不强,缺乏应有的经济基础,土地利用效率低下,用地粗放等现象,因此改造旧城区成为小城镇建设中的重要举措和在土地集约利用工作中一项十分迫切的任务。然而,在旧城区的改造规划中存在以下问题:其一,改造中遵循“由上而下”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没有很好地体现居民的真正实际需求。其二,以有秩序的规划来代替有机的规划。其三,强调终极静态规划忽视了规划目标与手段的统一和过程的动态性、多样性。由于存在以上弊端,小城镇在规划与改造的同时,将面临着失去浓郁的乡土传统文化和环境特色的危险。因此在旧城改造中应作到以下几点:

首先,合理的小规模的改造、整治和改善,对维持社区和环境活力具有重要作用。由此,我们倡导一种适合小城镇发展的“渐变”式的空间改造模式,实现对小城镇空间的再创造。这种“渐变”式设计思路的关键是通过对小城镇步行交通体系与社区交往环境的营造为基本出发点,创造一种适应性强、易于更新、便于自建的新型街院空间,并使之成为城镇空间中的重要结构单元。这种设计方法可以直接避免小城镇盲目套用大城市空间组织模式。这种小城镇“渐变”式的改造与更新,将在整个小城镇土地利用中担当继承与保护文化传统的重要角色。

其次,严格控制整体上的空间尺度,最大限度地保留原有的街巷格局,必须在不破坏现有人文景观的前提下,进行改造与更新。按照旧城区建筑质量综合评价结果,根据建筑的使用功能、质量、风貌和层数以及不同地段的要求,将旧城区划分为:保留区域、改造区域、更新区域和整饰区域4个类别,结合实际进行保护更新[4]。

最后,在对现状的调查的基础上深化与细化用地规划。在小城镇的各阶段规划中,应对改造规划进行深化和细化,尤其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对旧城老房屋密集区应制定指导性的修建性详细规划,规划内容应着重对现状的调查,不仅包括土地使用性质,还应包括诸如建筑质量评定、建设年限、建筑权属、院落界限等的调查分析,而后以此为依据,结合居民实际需求,编制一套指导性的物质化详细规划方案,以作为指标化的控制性详规的补充。

参考文献

[1] 姜广辉、张凤荣、颜国强、宋伟.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农村居民点布局调整和整理.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5/04:64

[2] 梁鹤年.开发管理和表性规划.城市规划,2000/03:36-37

第9篇:城镇文化范文

显然,社区合唱在中国的兴盛发展而显示出的巨大社会力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还有很多的问题需要探讨和解决。在探讨合唱对现代城镇社区文化建设之关系的同时,本文试图通过珠三角城镇合唱团体特别是广东肇庆合唱团的活动状况,认清社区合唱的特点,寻找存在的问题,追溯问题的根源,寻求发展对策。

一、合唱与现代城镇文化精神构建之关系

现代城镇社区建设必须把社区基础建设与文化建设放在同样的地位。现实中,社区文化建设却常常不受重视,现代城镇在为人们提供丰富物质生活的同时,却不能满足其精神生活需求,而此时人们对交往、互动的需要比任何时候都要迫切,越来越多的人急切向往一种艺术化、美学化的人生态度,因此以艺术为题的“群”体活动似乎更能满足人们这一需求。合唱就是最受人们欢迎的“群”体活动之一,正如我国老一辈合唱指挥萧白所说:“合唱是一项高品位的艺术,它不属于娱乐文化,它属于经典文化;但是它和其他经典文化的区别又在于它的大众性,高可攀低可就。”也就是说合唱是最简便、最直接、最广泛、最容易使普通人接受艺术感染和熏陶的高雅艺术,因而也是最能激发“自觉、平等、包容、互助”的社区文化精神的社区艺术活动。

“群”是合唱社会性的根源,合唱以“群”声创美,以“统一、平衡、和谐”的本体要求体现明确的集体主义、秩序与规范等社会学意义,这是合唱艺术本体对合唱者“行为”的要求,要达到一定的艺术境界,必须有意将其内化,在作品规范下做到身心合一,以求其主观精神情感和作品思想内涵的高度融合,才能达到精神的充分对接,才能体现合唱本体的社会性作用。

一个演唱者容易做到的事,一“群”演唱者做到就很难了,因此合唱“群”成员之间的良好社会性互动,是合唱社会性的重要内容。广东合唱协会副会长平黎明教授谈到他带领肇庆合唱团2012年春节期间出国演出前后的艰辛,是对合唱群体互动质量最好的检验,要保证演唱质量,春节期间也没有放松排练,即使演出之前的欧洲之旅,在巴士上、饭店旁、广场空地甚至是酒店地下室都成为了合唱团的排练舞台,最终演出获得了很高的赞誉,合唱团的纪律也获得了组委会的高度评价。该团建团十多年来先后获得了许多荣誉,正是因为这一群体有明确的活动目标、一致行动的能力,有持续的互动关系和情感交流,甚至能表现出具有严密高效的群体行为特征,否则这些成绩都是不可能达到的。因此合唱群体互动的质量,体现在合唱艺术水平的高低,而对社区文化来说,合唱的作用远远超出合唱本身,其社会性意义更为重要。

在我国,关于“群”的研究,从来就没有停止,从荀子的“能群”到晚清的“合群变法”,即使是在现代社会,“群”的活动依然是政府关注并引领的重要问题。当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群”存在的价值、目标、意义完全不同,如果说“合群变法”是合群、是求知、是使涣散的个人变为凝聚的社会力量而改变社会政治体制,那么合唱的“群”是合作、是传承、是愉悦、是净化、是服务社会。合唱的“群”虽然是文娱性群体,但也能展现出巨大的社会力量,其共同的审美性需求和创美目标,极易激发成员对群体的信任和积极性,形成集体共同意识和一致行动的能力,因此合唱的塑造力不可忽视。

“自觉、平等、包容、互助”是社区合唱中最能体现社区文化精神的基本内容,这些内容都来自合唱对成员行为意识的塑造。作为开放的社会群体,社区合唱群体互动是成员自主选择和支配并源于自身需要的自主性社会互动,如果没有自觉、平等意识,如果没有包容、互助意识,这样的团队是不可能存在的。

之所以把合唱放入现代社区文化精神构建的视域中,是因为合唱一直以来以一种特定的文化意义吸引着不同层次却有着相同爱好的人们参与,并以它独特的文化图示影响人们的认知方式和途径,以崇高而神圣的、健康的、积极向上的态度向人们展示自身的、自然的、人生的美,净化他们的心灵,塑造他们的行为,培养他们积极的人生态度。

二、合唱与现代城镇文化精神构建之现状

然而,在珠三角,特别是“百歌颂中华”活动期间,虽然有成千上万支合唱团在参与(有记者统计广州市就有“三千多支业余合唱队唱响云山珠水”),其实,有大部分是完成任务临时组团的,还有一部分是歌咏队,不具备合唱团的实质,社区合唱发展并没有因此而受到足够的重视。

(一)对社区合唱认识、扶持不足

在采访中,肇庆合唱团副团长回忆起当年建团的往事:“历时十三年,开始起步确实是苦,但是很快乐。”该团常任指挥平黎明教授也是感慨万分:“肇庆合唱团没有用政府一分钱,也活了十三年。”他们的话中透着辛酸。的确如此,一个自觉、义务服务肇庆人民、深受当地人喜爱的团队,却引不来相关部门关注的目光。在珠三角经济较为发达的一些地区,社区合唱团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社会需要是一个群体诞生和成长的理由,社区合唱的产生和发展是一定区域内普通民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然而,在一些城市社区合唱群体活动并没有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主要原因还是经费问题,社区合唱活动与企业、校园合唱活动有所不同,要扶持、发展社区合唱就得政府出资。所以,在一味关注政绩、荣耀和经济效益的思想意识下,忽略社区文化建设,无视社区合唱群体的存在和作用,放弃合唱艺术独特的引导和教化功能对管理者来说并不会有什么影响,但社区合唱团队的成绩一样能被写入他们的年终报告中。

(二)社区合唱活动专业人才的缺乏

对社区合唱活动的认识不足,必定会忽视相关人才的培养、引进和运用。群体活动的能动性会对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有关部门应该主动利用并合理管理,而不是放任其自生自灭。虽然合唱团能凭借团员的人脉优势,参与企业文化建设、地方政府文化活动,以获取一定的支持,但这毕竟不是长久之计,合唱社团的活动不能只靠热心人的自觉奉献,在当下城镇社区,缺乏社团管理经验和管理人才是十分普遍的事,有的部门即使配备有专门的管理人员,但大多都不会主动到社区进行联系。社区合唱还必须依靠指挥的专业技能和亲和力才能正常维。然而,具有一定水平的指挥人才依然缺乏,有社区工作经验并热心社会工作的合唱指挥更是少之又少。现有的音乐人才对参加社区合唱活动也没有多大兴趣,有学者针对一些城市音乐人才参与社区音乐活动做出了调查和统计:“61%的曾经参与社区音乐活动的被调人员反映没有专业人员参与,20%和19%的人反映偶尔和经常有专业人士参与社区音乐活动”。在肇庆合唱团的常年活动中,除指挥和伴奏外,专业音乐人才的参与度是极低的。

(三)扶持社区合唱活动的场地设备等硬件严重不足

其实,社区合唱最直接的需要就是排练场地问题。中山市做出了榜样。2005年中山市建成了多功能的文化艺术中心,其培训大楼建筑面积就有19551平方米,设有多间合唱排练室,免费提供给当地合唱团排练,为合唱团体活动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但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并不是每城必有。肇庆合唱团就一直深受场地的困惑,几经辗转依然“练”无定所。在采访中,合唱团副团长还说出了他目前的担忧:随着指挥平教授的退休,合唱团将再一次面临“无家可归”的境地,因为合唱团近些年的排练场地都是由平教授所在工作单位提供的。在一些新建的居民住宅区也并不缺少供人们休闲娱乐的公共场所,但实验证明“以地缘为主聚集在一起的社区居民,并没有因此而关系密切、互动频繁一,而以亲缘、业缘、趣缘为主的社团互动频繁而有效,因此要发展社区文化必须有功能性的场所,如果一个群体没有相对固定的活动场所,成员就会失去对群体的归宿感,一定的活动场所有利于群体空间文化的塑造。

三、合唱与现代城镇文化精神构建之发展对策

对合唱与现代城镇社区文化精神构建的研究,其目的就是要促进两者之间的互动发展。只有修正我国合唱发展的一些偏差,建立正确地合唱艺术观念,发挥政府的引领作用,才能还原合唱艺术精神,服务社区文化建设。

(一)摒弃功利思想,让合唱走进人民生活

人口不足加四十万的美国辛辛那提在美国是一个经济并不发达的城市,却有一千多个合唱团在常年活动,现代化的音乐厅也有六个。在日本,合唱的训练从小学六年级就开始,每个城市、每个街区都有各年龄段的合唱团,合唱作为国民教育的一部分被列入国家教育的战略计划中。在欧洲,市民常年参与或间接参与合唱活动的人数比例更高。而在我国,常有这样的现象:一有重大活动就会凭空冒出很多歌咏队、合唱团,为比赛成绩托人情找关系,活动完后迅速消失。可见我国合唱并没有真正走进人们生活,合唱的功利思想是多么地严重。

众所周知,合唱的价值在于对人的素质和人文精神的培养,合唱的功利思想是管理部门认识偏差所带来的不当导向而引出的,它导致合唱群体文化建设走向错误的方向:导致群体内部成员相互埋怨、群体之间互不交流:导致合唱作为大众文化的认识偏差,从而忽视社区合唱文化建设。回归合唱文化本质,扶持和关注这种投入少、效益大的健康社区合唱活动,让更多的人参与并使之走进普通人的生活中,合唱的教化作用才会显现。

(二)加强软硬件建设,促进社区合唱发展

1.建造和提供具备合唱功能性的场地,是政府对社区合唱事业的最大支持。根据城镇状况合理布局文化活动场馆或规划建造或维修改造或出资租用,只要解决了场地问题,社区合唱发展才能发挥作用。

2.人才引进、培养和管理能把社区合唱推向一个新的高度。有这样一种说法“没有不好的合唱团,只有不好的指挥”,可见指挥对于合唱的重要性。一个优秀的指挥人才能带动一个地区的合唱发展水平,在深圳、中山、广州、佛山、肇庆已有成功的事例。但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培养新一代优秀指挥才是社区合唱发展的长久之计。从引进、培养、管理人手,把合唱指挥人才梯队的建设作为扶持社区文化的一个重要课题。深圳音协合唱团为我们提供了好的经验,合唱团成员都毕业于专业音乐院校,他们有些是基层文化干部,有些是中小学音乐教师,本身也是各地音乐活动的中坚力量。他们在音协合唱团是团员、是学生,在学校、在社区他们又是社区合唱的组织者和指挥,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提高现有音乐人才参与社会音乐活动的热情,还能通过在高水平合唱团的活动增强专业能力服务社区合唱发展。

3.培养社区合唱环境,助推社区文化建设。定期展开各类型各层次的合唱活动;支持和鼓励优秀合唱团队对外文化交流;鼓励企业文化与社区文化共建,并为企业资助社区合唱牵线搭桥;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借助高校人才优势推进社区合唱的培训、辅导、组织等工作。总之,要借各方之力推动合唱服务社会文化,有关部门就必须转变工作态度和方法,主动服务社区群体。

(三)发挥合唱协会作用,促进合唱事业与社区文化建设的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