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电影调查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XX市“营改增”新增行业基本情况。
(一)铁路运输业。该市现有XX火车站和XX火车南站两家火车站。XX火车站既提供客运服务,也提供货运服务,而XX火车南站系新建车站,2014年8月通车,当前仅提供客运服务,货运业务尚未开展。这两家火车站所属公司均按照国家税务局的要求缴纳了增值税。
(二)邮政服务业。该市现有XX市邮政服务公司(属一般纳税人)及中通、圆通、申通、韵达、顺丰、百世汇通、宅急送、快捷、增益、天天快递等速递公司。这些企业也按照政策要求开展了“营改增”缴税工作。
(三)电信业。该市共有XX电信、移动、联通等三家开展电信业务的分公司。这三家公司也分别于2014年6月1日起按照试点要求向税务部门缴纳了增值税。
二、“营改增”对新增试点行业企业的影响及存在的问题。
(一)对铁路运输业的影响。经对XX火车站及XX火车南站走访调查了解到:铁路运输行业实行的是垂直管理,XX辖区内火车站的收入及税务均由成都铁路局统筹管理,所以“营改增”后对当地铁路运输业的影响并不大。但由于增值税的管理更为规范和严格,所以需要由专人负责该项工作,为此XX火车站每年需多支出工资、补贴等各项费用合计达18万余元,增加了车站的劳务成本。
XX火车站的谢宾经理进一步介绍:铁路运输业的生产经营由中国铁路总公司(以下简称总公司)实行集中调度统一指挥,国家铁路运输企业的营业收入由总公司统一核算确认,因此铁路运输企业的运输收入全额上缴总公司,总公司统一核算确认的收入作为企业的营业收入。按照当前的会计准则,损益表中“主营业务收入”核算的金额是含营业税的“含税收入额”,而营改增后“主营业务收入”核算的内容是不含增值税的“税后收入额”,铁路企业的营业收入将大幅下降,将影响铁路运输企业在工资总额等方面的核算。费用方面,通过对铁路运输企业的成本分析发现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偏少,另外铁路运输企业的固定资产主要是线路及房屋等不动产,按照现行的税收政策其购置费用中的进项税额无法进行抵扣,会导致铁路运输企业的成本偏高。综合来看,按照目前的税收政策铁路运输企业实行“营改增”后,其承担的税负将增加,且企业效益会降低。
(二)对邮政服务业的影响。该市的民营邮政快递公司属于小规模纳税人,“营改增”后对其影响较小。由于快递企业属于特殊行业,“营改增”前按照3%的税率征缴营业税;“营改增”后,公司无进项税抵扣资质,仍然按照3%税率征缴增值税,所以税负变化不大。而真正给了小型快递服务公司实惠的是2万元缴税起征点、月申报缴税变为季度申报等税收政策。由于全年缴税次数减少,同时缴税程序也得到精简,请兼职会计的费用有效降低,节约了运营成本。
XX市邮政服务公司属于邮政快递业一般纳税人,该公司财务人员介绍:实施“营改增”后,邮政普通服务和邮政特殊服务自2014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免税,即邮政速递物流类业务取得的收入,以及为金融机构代办金融保险业务取得的收入均免税。
根据该公司上年月报数据,分析出“营改增”对企业税负的影响,XX市邮政服务公司的税负上升10.94%。
(三)对电信业的影响。中国电信XX市分公司的杨经理介绍:营改增的实施,一是电信业务的收入会因价税的分离而降低。企业成本则因营改增试点只在部分行业与地区实施使得成本下降幅度比收入下降幅度小,最终造成税负上升而利润减少,在短期内企业的经营压力将会逐步增加。二是现阶段电信业所用营业税为价内税,在价内税这一体系下,企业营业收入并不会将营业税额扣减,而是将营业税金计入,并附加为成本费用的具体反映。相对于营业税而言,增值税为价外税,当企业在计算营业收入的时候,需将营业额中所包括的这些增值税剔除,同时这些被剔除的增值税也不可再计入到成本费用中,由此造成企业的收入下降。三是目前在电信行业中,企业营业人员的数量相对较多,且固定资产的投入也较大,按照《增值税暂行条例》来看,人员薪酬中部分开支不能抵扣,电信行业可抵扣的部分开支只有营改增以后所新购的各种设备、水电费、广告服务以及各种办公物品等,即抵扣不充分。四是对于杆线、塔站、管网等基础设施属于动产或是不动产国家并没有确定。那么新建这些基础设施的费用支出能否取得增值税发票作为进项税抵扣也没有明确。五是与通信行业相关的上下游产业(比如宽带安装、管道建设等)属于现代服务业、通信行业或施工行业的划分不明确,导致具体到某个项目的增值税税率及征缴幅度不明确。六是“营改增”对企业的集团化管理造成了干扰。为使采购成本得到降低,目前我国联通、移动与电信等均采取的是集团化管理,在管理中,明确规定了凡是原材料超过了一定金额时都须由企业总部或者省分公司来统一进行采购,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导致进项发票和销项发票主体单位不同,最终影响企业的集团化管理。
(四)进项税抵扣不充分而增加试点企业的税负。当前“营改增”尚处于试点阶段,多数行业并没有施行,而增值税的缴纳方式是销项税减进项税后再按差额缴税,但没试行“营改增”的企业不能提供增值税发票,这导致试点企业的进项税抵扣不充分,增加了企业的税收负担。
三、意见及建议。
“营改增”的这项增值税扩围政策本意是要规范管理,降低税负。然而通过调查和分析,多数企业反映税收负但不减反增,那么如何才能真正实现“营改增”的目的呢?意见及建议如下:
(一)铁路运输业。一是与税务机关进行沟通协调,力争将目前铁路运输投入最大的线路资产购置过程中承担的增值税进项税额纳入抵扣范围;二是争取国家补贴。前期试点地区的税收政策对税制转换期内按照新税制规定缴纳的增值税比按照老税制规定计算的营业税确实有所增加的试点企业给予财政资金扶持,帮助试点企业实现平稳过渡,确保试点企业税负基本不增加。铁路运输企业也应主动就税负增加问题与各级政府和税务机关沟通衔接,争取税负增加部分的补贴。
(二)邮政业。建议税务部门解决进项税抵扣不足的问题。1.邮政公司成本结构中,人工成本、租赁费、房屋维修费等占成本比重达64%,这些成本按现有税法规定是不能抵扣的。2.由于邮政企业免税收入项目较多,且免税收入占收入比重达84%,即使取得增值税专业发票,按照应税收入占收入比重分摊而进行抵扣的进项税也很少。建议根据邮政行业的实际情况,扩大可以进行抵扣的进项税的比重。
调查地点:互联网
调查内容:关于民众对电影票价格看法的调查
调查方式:网络调查
2月27日,新华网发展论坛发起的题为电影票团购价不能够低于7折合理吗的调查显示(1258人参与),98.6%的网友对这一规定表示反对,仅1.4%的网友表示支持。
一名环球网网友说,现在电影票价一般都要70元左右,IMAX电影票价有的高达150元,打个七折也不便宜,这对一个月工资才两三千元的老百姓来说不是小数目。电影局的《意见》真得多调查了解老百姓的意见,才不会那么离谱儿。
一名新浪网友调侃说:电影局这一招儿太高深了,一般老百姓很难理解其背后目的。说是为保护消费者利益吧,这样做又会使更多人看不起电影;说是为扩大票房成绩、保护电影发行方利益吧,但看电影的人少了,票房自然受影响;说是为促进国产电影发展吧,可是国产电影即便只要二三十元,看的人也不多。没人关注,国产电影又谈何发展?电影局的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一名网易网友认为,电影票价是否合理,应该具体考虑每部电影的质量。比如,《阿凡达》票价100元左右,可是大家还是抢着去看,最后卷走14亿元;对于部分国产烂片来说,即便打一二折,票房还是少得可怜。真不知道优惠不能低于七折这一规定的道理何在。
电影局的手也太长了吧!一名新浪网友说,电影票价高低属于物价范畴,该归物价部门管,电影局规定最低限价,有越权之嫌吧?
大江论坛一网友认为,即便现在的电影票价经常打三四折,那也是建立在中国当前电影票价虚高基础之上的。中国电影发展的最大问题之一是票价太高,而不是太低。
……
千古道义,终究还是一个“情”字。要热爱。有热爱,才有设身处地的关照,才有知微见著的思考,才能摆脱好奇和探询看风情成乡情,才能忠诚传达他们的信念与灵魂,才能从森罗万象中感知到最叩动心弦的所在,你爱一个人才能描摹出他的可爱,你爱这片土地才知道如何描述风土的可爱,对形像的塑造里不仅凝聚着思考当然也有思考者的热爱。当咒人毕摩拉着我们的手一团欢喜地露出孩子般的笑脸;当招魂毕摩在黄矛埂大雾里拒绝了我们给他的补助而说如果他死后儿子能从电影里看到他知道父亲是怎样的毕摩他就了无遗憾;当死去的小学教师的老婆抱着孩子说你们说我坚强可天下没有同一天死去的夫妻我不坚强又能怎样;当村官毕摩的小儿子赶着羊群在萧索寒冷的旷野像火焰一样奔跑大声歌唱……我们总是心折于这些贫穷困厄中仍信守的高贵与庄严,甚至是达命自知的洒脱与野意,任何时候回忆起凉山的日夜,都是无法言语的爱……
上面一些文字选自杨蕊的硕士研究生毕业制作报告中的一小段。杨蕊说自己越来越不“理论”了,连这篇论文都多感性而缺乏理性。杨蕊说自己曾经拼命考研就是想当一名老师,在理论上有自己的建树,但是,现在的她已经不能走回原来自己制定的方向,仿佛是电影在牵引着她走向创作的道路。
虽然这条道路太艰辛,但是她依然选择了她的热爱。目前,杨蕊已经建立自己的独立工作室。
未来的苦难与光荣在等待着她。在此,我只能给这个充满爱的力量的女孩衷心的祝福。
姓名:杨蕊
出生于辽宁省
1991-1995年 辽宁大学新闻系
1995-2002年 辽宁电视台纪录片导演
2002-2005年 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硕士
2003年 纪录片《德拉姆》副导演
2004年 电影《吴清源》副导演
2005-2006年 纪录片《毕摩纪》导演
2006年该片已入围瑞士洛加诺电影节、韩国釜山电影节、维也纳电影节
2006年创办AZAD电影工作室。
导演阐述:
在中国,有很多少数民族,他们拥有自己的对祖先和鬼神的信仰。今天,他们的文化和主流社会的文化正发生着融合和冲突,产生着各种各样的变化,而这些部落文化的执掌者内心也经历着各种各样的矛盾和痛苦。但信仰的力量是永恒的,这是支撑部落族群度过仍然贫穷的山林生活的最原始的力量。我历时四年在大凉山彝族地区采风拍摄,希望能用冷静客观的拍摄,表现出他们今天的精神世界,充满痛苦和冲突,但仍然安详坚定。他们和天地共存,我希望能借影片表达我对他们的崇敬。
关于故事
W 我很想知道你为什么会选择这个题材去拍摄,据我所知,你是北方人,又是在城里长大的,是不具有地缘与情感基础的。为什么要把这样一个故事讲述给大家?
Y 我是回族人,少数民族的血统让我有一种对少数民族的关注,因为有很多感同身受的东西。我与彝族的缘份是从认识片中那个歌手――曲布开始的。开始受电视台的委托去拍他的纪录片。他是大凉山的毕摩家庭出身的孩子。他觉得自己像是一个神的儿子,一个少数民族神的儿子。这对纪录片而言肯定是一个很好的题材,2002年我拿DV拍,第一次跟他去了大凉山。后来我觉得只给电视台作纪录片很可惜,我应该继续做下去。原来的设计是拍摄这个歌手如何在城市里打拼,但后来明白这样有很多限制性,他实际生活中有很多东西是不能表现的,他在北京的生活很多可能是涉及他个人隐私的东西,但也许正是这涉及到他内心世界的挣扎和痛苦,才是最有意思,最有力量的。但这一部分很难表现,因为会涉及到个人的内心世界和他的生活隐私。我在这方面并不擅长,我也很尊重他的私生活,觉得很难做下去了,片子就这样搁在这儿了。但我和他作了朋友,我就一直在和他聊,对彝族文化的一种理解,对毕摩文化的理解。他时常会把一些经文,翻译过来念给我听,他有一张专辑叫《忧伤的母语》,用彝文来制作的,非常棒,里面有大段的引用经文的唱腔,特别美。他的背后的毕摩群落让我着迷,我找了很多这方面的书籍来看,对我启发很大的是一本书,巴莫曲布嫫的《神灵与图腾》,是她的一本田野调查集,巴莫曲布嫫是彝族的学者,书里面涉及到了各种毕摩的个案,特别丰富,一下子帮我打开了毕摩世界的门。她的书本来就给我一种画面感,而且无论从情感价值上,从美学价值上,包括从人类学价值上,都特别丰富,我其实是在她的田野调查集的基础上,又做了个人访问,然后写策划方案拿到电影厂去报批,很快地,毫无障碍地就批下来了,大家都觉得这是一件非常值得做的事情。
关于表达
Y 我很感谢拍《德拉姆》的经历,壮壮导演从故事片的经验角度给我打开了一扇门,他拍故事片的时候我来做他工作的纪录片,拍摄过程中他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原来是可以用这样的一种拍法来拍纪录片。给我影响的另一位导演是日本本桥成一,他的《娜迪亚的村庄》给我很深的印象,2003年我到日本专程去见过他。还有一部叫《泉》,他这两部片子,可以说也是借用故事片的一些手法拍摄纪录片。镜头都非常稳,非常静,非常美。
W就是说,无论本桥成一的作品,还是《德拉姆》的拍摄经验,实际上是确立了你的叙事方法,即要用拍故事片的手法拍摄纪录片。
Y其实不能说是故事片的手法,我觉得其实没有什么一定的故事片和纪录片手法的界定,我只是想拍一部优美的、表达内心的宗教电影,如此而已。
W观众很习惯地对所观看的片子进行分类,什么是纪录片,什么是剧情片,在这个前提下带着固定的心理模式去看片子。比如我就是带着看纪录片的心理去看你的片子。一看,不对,太多的期待没有,每个地方呈现的似乎都是故事片的讲述。我不只看了一遍,你的叙事打扰了我的观看,我总是想这个地方是怎么处理的,他怎么能够达到这种效果的……其实,用故事片的方式来做纪录片,在纪录片史上也是有的,包括最古老的弗拉哈迪的《北方的纳努克》。但是,至少现在看来我们看这部片子的时候更多的是关注纳努克人是如何生活的。而你的片子还是与他有不同之处,似乎更个人化一些。这种不吻合更让我有与你交流的迫切感。
关于拍摄
W这部片子拍摄用了多长时间?
Y 一年。我们是六月份去的,拿DV去采风,那里整个的自然风景情况,颜色呀,语调呀,生活状况啊,都非常合适用这样高品质的设备来表现。因为我觉得浪漫主义纪录片首先是表现一种情怀,带有一种浪漫主义色彩。
有很多人认为用高清来拍不适合,觉得这东西太笨重,可能有时候会不客观,会对人有一定影响。DV不受人注意,它的参与性更好。但我认为,只要你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和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任何材料对拍摄对象而言都是一样的。影响起初可能是存在的,比如说片子刚启动的时候,拍摄对象还不熟悉,各种机器设备肯定会对拍摄者有一定的威慑力。实际上我们拍了80几盘素材,但前20盘都没有用,因为当时他对你没有产生熟悉和信任。
W说说具体的操作细节,在你的拍摄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滤镜,光线也似乎有很多设计。
Y我们只是用了灰渐,0.6和0.9两种。 因为我们是在凉山确立了一个主调,我们参考了以前的很多凉山的图片和凉山的画,我觉得是一种表现,我对这个地方一次采风之后,我根据人的状态,人的肤色,人的生活状况,加上我在那儿观察到的,确立一个适合我的表现的一种基调。那么无论在春夏秋冬,我可能都用一个影调作为一种统一来构建它。这影调不是一种颜色,而是一种苍古的格调,要让凉山的四季都统一在一种苍古的格调里,这是凉山投射在我心里的格调。
W在用光上采用了什么手段?
Y室外都是自然光,室内好多都是布光的。因为室内的光根本不够,很多房子是没有窗户的。
W但布光很自然。
Y因为屋子里面好多家都有电灯了,电灯泡不够会多加几个。或者他本来有天光了,如果不够我们可能会掀掉几片瓦。也可能会在火的那边加电灯泡,因为火堂的光是不稳定的。而且可能会大量用蝴蝶布、反光板之类的来做补光。调动了很多手段,但前提是不能破环他的自然光源,就是他的自然光效果。
W 还有声音,我觉得声音也非常不错,用了吊杆?
Y 用了。
W 这就更让我惊讶了,吊杆、反光板、大机器,但是那些镜头前的人却是如此自然,甚至超过了专业演员的表演。
Y 因为太熟悉了。
W 这又涉及到你另外一种能力,就是沟通能力。怎样才能让这些人以一种很真实的状态在你的镜头前出现?首先他要愿意出现,然后才能自然的出现,是你做了很多的工作吗?
Y 也不能说做了太多的工作。凉山人本身是很有表现欲的,我觉得这就是拍摄者与拍摄对象之间的一种互动,他本身不排斥拍摄,这是很关键的。
还有一些老人他们对拍摄没有确切的概念,就是说你这些东西拍了之后是什么样的,他们能不能看见,在哪儿能看见。
W 或者说他们对你的工作结果没有想象。
Y 对,但他们知道你是来拍电视的。但很多老毕摩他根本就没看过电视。他觉得你让我讲故事我就讲吧。他不知道那个镜头代表什么。就是你让他看镜头,他都没有办法看。他必须跟人交流,他不能跟镜头交流。
W 我们现代人都知道,如果跟镜头交流,在电视上就是跟观众交流。
我在看影片中也遇到了一个困惑,就是那些仪式是现实需要,还是为拍摄需要而搬演的?
Y不,因为那些东西是不可以搬演的。比如说我说我对毕摩说你现在给我们念一段经――不可以的!比如说,我们现在要拍了,我想请一个毕摩念段经,念一段婚丧嫁娶时候的经文。他会说,“没有婚丧嫁娶呀!”我说“那你给我们表演一下,比如说结婚的时候。”他说“现在没有结婚的呀。”“那你说你能给我们表演什么?”他说“不行,没有结婚就不能念结婚时的经。你们是客人,我可以给你念一段迎客的经。”他们就是这样的,你就不得不尊敬他。
我一开始的想法是,组织,组织人念,组织人当观众。但这根本就不行。但慢慢地我就明白,你利用不了人家的虔诚。你既然要拍他,一定要很虔诚地去拍。
其实这种法事不用怎么找,因为太多了,凉山毕摩从业人员是8000多人,毕摩在他们的社会中起到的作用,绝对是举足轻重的,充斥在每个环节之中。在那个地方,你一定会感觉到他那种逻辑的存在,你会不由得产生敬畏。
W害怕是存在的,但我也看到他们那种对生死的从容。
Y 你的感觉很敏锐。我为什么会拍得很静,因为那是他们的一种视角。比如说开始我们听到那个老师死了,我、摄像、录音三个人全都哭了,因为夏天他还在跟你诉苦,活生生的。我们本来打算冬天拍他跟老毕摩的交流,因为老毕摩就住在他的旁边,两人是特别好的朋友,经常在一块交流教育问题。可他突然就死了,但当地人说起来的时候那种平静,让你觉得在说一个出门远行的人一样,平静是他们的生存态度。所以我们也希望用节制的拍摄静静地表现这种无奈和从容吧。
W 还有一个镜头,给我印象特别深刻,就是从一个破玻璃后面往外拍几个孩子在玩耍。那个镜头太精彩了,也非常漂亮。是抓拍还是有设计地拍摄?
Y 是抓拍的,确切的说是偷拍。我们当时是在拍教室里面,拍着拍着就发现孩子们在外面玩,然后我们就准备掉过头来拍,觉得这样拍挺好。
W 最后送祖灵的那个仪式据说调动了全村的人来参加,我想知道的是假如送祖灵的这家非常有钱,他的家族非常庞大,会不会就是这种状况?
Y 送祖灵是一个家族很重要的活动,亲戚朋友全要来,需要很大费用。这种仪式可能一辈子也就做过一次,是一个庞大的支出。真实的状况比这个多得多的都有。我看巴莫曲布嫫的书里记载了凉山最大的一次送祖灵,规模非常大,持续九天九夜。
W 也就是说这个片子是有控制的、有要求的,不是说完完全全的纯粹的纪实。
Y 纯粹的非常原生态的纪实不是我要的表达方式。包括音乐,这种音乐都是非常诗意性的,它不完全是凉山本土的,这个音乐就是曲布作的,我特别欣赏他的那种音乐,他的音乐和我的片子特别合,就是植根于凉山,但又是非常主观。其实他在表现手段上是融合了西方音乐的表达方式,包括在曲风、曲式、调式、表现力上,是按照一种世界音乐的路子在走,他在找一种跟这个片子情绪最合的一种音乐表达方式。到任何情况下,我都会讲这是一个非常主观的影片,很主观的。
W还有一个问题,他们说的语言基本上都是听不懂的,尤其是抓拍的时候,你怎么能保证?你根本听不懂他的话,后来还找翻译把它给译出来。
Y来不及有翻译的时候,就是看状态。有好多是意外的惊喜,都是在翻译译的时候发现了意外的惊喜,就是原来他们说出了这么精彩的话,但实际上拍的时候根本不知道他在说什么。
所以我很关注状态,我的感觉是只要在这个状态,他说出的话往往是超出你的想象的,而且是最棒的语言。
我觉得关键是跟当地人交流,他们认可你的善意、友好。在结束拍摄之后,我们要走的时候他们全都来了。吃关机饭的那天特别感人,毕摩全都哭了,舍不得我们走,全念送别的经文,大家全都哭了,都喝倒了。
W 后期是怎么解决的?
Y 后期我先把高清格式的素材全部都转成DV格式,输到我的电脑了,先粗剪,然后再回批,按照时间码回批。
W 是你亲自剪辑的吗?
Y 我自己剪的,这个过程中壮壮导演经常过来看,他是这个片子的总策划,在很多关键的地方都提出过意见,并亲自上手帮我改。这也让我在剪辑中跟他学到很多东西,因为严格来讲我其实是参照了《德拉姆》的一种表现方式。
从去年元月到今年四月,我一直陆陆续续在改,过一段时间就会改。这个片子还有一个魅力在于它有太多太多的组接方法,它这种组接的魅力是无穷无尽的,我在跟这个片子拉开一段距离之后,我再琢磨它,我会利用组接产生新的意义。
关于结果
W 我想问一下,片子在凉山放映时的状况,他们会不会说这不是我们的生活状况?
Y 可是在很多人的印象里凉山确实是特别美的,包括他那种很自在的状态。我们后来到凉山放映过了,从他们的州长,到当地毕摩,他们找了50多人来看,他们有些意见,都说你拍得太纪实了,你没有美化我们,你这真是一个纪录片。
W 我很想知道毕摩的看法。
Y 片中的毕摩没有意见,他们很感动,他们知道那是他们自己亲自参与的世界,但毕摩中心的主任说,“你没有把我们拍得太美”。他觉得仪式的东西少了,他觉得《毕摩纪》应该是毕摩怎么作法之类的。怎么拍了很多毕摩的生活和毕摩内心的痛苦,他不太理解。
在瑞士洛迦诺首映的时候,我一直在剧场观察大家的反应,上一个片子,基本上都走光了。我们的时间特别不好,正好是吃饭的时间。但是,放我们这个片子的时候看的人特别多,他们都排着队在外面等候,六点半,大概有一千多人入场,中间很少有人离开。后来他们提问题也都特别踊跃。
他们普遍的反映是片子很美,一位海外华人观众说,在海外很少能够看到把中国拍得特别优美的电影,拍得特别优美的纪录片。看的更多的是独立电影呈现出来的那种不平衡、很分裂的一种生活状态。所以能够看到这样一种展示这种优美、尊严、宁静,让他们觉得特别高兴。
W 但是总体上来说,这个影片的主旨,用简单的语言,你想呈现一种什么样的东西?
Y 宗教感。
W 可以说是地方给你的感觉,而这些东西都是为了完成一个你感觉的再现、表达,我的意思是说,你的片子绝不是调查报告,通过你的片子,如果来研究彝族的毕摩是怎么回事,基本上得不到什么答案。
Y 对,它有人类学意义,但严格来讲不是人类学范本。
W 它只是在影视人类学上有参考意义。
Y 你的这个观点我绝对赞成,它有人类学意义,否则不会美国自然博物馆昨天来信,要收藏。他们觉得这是一个人类学电影,他们要收藏、展映。我觉得,他肯定是从他的人类学的角度,觉得它提供了一些人类学影像上的参考。但是严格来讲,目前你很难从某一部片子中提供完整的,因为毕摩文化太复杂了。
W 纪录片的拍摄方法就像一个注脚,有这样的注脚,我们会把纪录片分成更细的类别。
Y 对。你说的这个特别对,包括看故事片都是一样的。你前五分钟的影像已经给观众一个解读的蓝本、方式,你已经提示他们了,你现在看的是一个实验片,或者你现在看的是一个纪实性故事片,或你现在看的是一个美国大片,那观众就会下意识地照他解读的这种方式观看。一开始,我就让观众知道这是在叙事,它是在虚实之间的一种叙事,它不完全真实,它不完全是现实。你各个人去看,可能会有不同的看法,国外人看它,北京人看它,凉山人看它,角度差别太大了。就是对它的现实、真实、角度差别太大了,这是特别有意思的事情。
W 可能通过这个片子表达了你对凉山的一种敬意、一种尊敬、一种宗教的、神秘的感悟,还有你心里的诗意,凉山的诗意。
Y 没有一个影片不是传递作者的东西的。但是从另外的一个意义上来讲,它呈现的又是凉山的真实,他的人物、他的世界、他的所有的那些东西,这就是所谓凉山人解读不出来作者的时候,他看到的只有真实,那这个真实某种程度上提供了一个文献的价值。
W 但问题就在这儿。如果你提到文献,那就得很小心,你里面有很多是不足以作为文献呈现的,这里面会有混淆,大多数对你这个片子有质疑的时候问题也会在这儿。即使90%都是真实,但你一旦加入了设计再说这种文献价值的时候,给人带来一种怀疑或者说推敲,所以到最后,只能是文献的参考。
Y 我不会要求这部电影经得起考古求证式的推敲,那不是我的拍摄初衷,我在拍摄的时候,没有更多地考虑方法的范畴,我更多的是在一个电影的领域内,我怎样拍我想表达的东西,用影像表现,心里的情怀的东西。究竟是文献还是表现,怎么融合,没有那么多理性的分析,只是我希望一切都在虚实之间,让它弥散出一种遥远的,模糊的,古老的氛围,是我的追求,是我对凉山的理解,就是这样。
W 但是这是要放在一个纪录片的范畴里。
Y 它也许是一个浪漫主义纪录片。我选择了这种材料,或者选择了这种媒介,也就意味着你要有这种主观在里面,你一定对凉山先有一个概念,就是说你已经经过那么多次采风、了解和调查,包括你参考凉山的画作和相片,很多人的游记、访问、文章、诗歌。综合了很多之后,就出现了形象,纪录片的形象。
其实我真的觉得中国的纪录片限制得太狭隘,我们一说纪录片,电视台也是跟拍,DV也是一直跟拍。我觉得当然纪录片最大的一个作用是它的文献性和它的真实性,还有它的社会批判性,它的公用价值,但是我真的觉得应该有很多其他的东西。
W 我理解你的意思是纪录片其实应该宽容,个性化,更丰富……
Y 我觉得什么最重要?我觉得我这个片子没有违责任感啊,我这个片子出来之后没有人说它在社会责任感上有问题,没有人说我对历史是有罪的啊!因为所有那些记忆我保留下来了,毕摩的那种原汁原味的东西,毕摩作法的精彩的东西,念经的那些东西我给他保留下来了。人的内心状态是真实的,我也做到了。他们在口述史上是绝对真实的,那这就够了。然后在表现上,我有我的追求,我希望它是有艺术风格的一种呈现,唯美的,诗意的,内里冲突感强的,这是我想拍的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