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海明威的名言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圣地亚哥 尊严 硬汉
海明威眼里的世界是一个大斗牛场、拳击场,残酷、罪恶、充满暴力和死亡。每个人都在场内,生活既空虚而又毫无意义。人生在世总是孤军奋斗,注定要失败。而《老人与海》中圣地亚哥的生存斗争中表现了生命本能和精神力量支撑下的人类艰苦卓绝的斗争,弥漫着一种庄严感和崇高感,使其从海明威以往阴暗得令人窒息的画面中摆脱出来,表现了人的真正价值。他所塑造的圣地亚哥的“硬汉形象”源于现实生活,并与其自身经历有着密切的联系。从某种意义上讲,硬汉形象是海明威自身的写照。海明威谈创作时曾经说过:“小说中的人物不是靠技巧编造出来的角色,他们必须出自作者自己消化了的经验,出自一切他的身上的东西。”老人的悲剧超越了他的失败,升华了存在的意义,失败后的言语与行为又折射出海明威的人生观和行为准则。精神上的胜利给了这些失败者和其创造者做人的尊严和勇气。在人生的角斗场上,老人无疑是一个失败者。但是,他并不是那种逆来顺受、可怜兮兮的“小人物”,而是一个有着坚强意志的人。以一种超然、洒脱的态度去迎接生活。这正是海明威所欣赏的“重压下的优雅风度”。
《老人与海》背景故事简单,只有老人圣地亚哥,周围是大海星空,对手是一条大鱼。这个“单独在湾流里的一只小舟上打鱼的老头儿”在岁月的煎熬下变得“后颈上凝集了深刻的皱纹,显得又瘦又憔悴”,“身上的每一局部都显得垂老”了,可是他的那双眼睛“跟海一样蓝,是兴奋的,毫不懊丧的”。老人贫穷而又不走运,整整八十四天,他连一条鱼都没有捉到,这对一个以打鱼为生的渔夫来说,那真是再倒霉不过的了。就连跟他在一起很长时间的一个孩子,也不得不在第四十天离开了他。然而曾经八十七天连一条鱼也没捉到的“失败历史”,和这次八十四天两手空空的事实,仅仅使圣地亚哥产生过一阵犹豫:“我不再有好运了。”旋即又否定了这种想法,“可是谁知道呢,每天是新的一天啊!”他的孤独和背运几乎在所有人看来都有种悲凉的感觉,但是他自己却不那么认为,他始终是那么自信,总认为自己是个“不同寻常的老头儿”。他梦中非洲海岸的雄狮、垒球大力士狄马吉奥的出色表演;尽管补了一些面粉袋的破帆“看去像一面标志着永远失败的旗帜”,和那双乐观而且永不言败的眼睛又揭示出了老人圣地亚哥绝不向命运屈服的性格特征。因此这个“古怪老头儿”,一心想要证明自己:“他已经证实过上千回了,这算不上什么。眼下他还要再证实一回,每一回都是重新开始,他这样做的时候从来不去想过去。”或者说是为了证明自己是有坚强勇气与毅力,为完成只属于自己的那项别人无法替代完成的任务,为了光荣与尊严,圣地亚哥一定要捕到一条大鱼,对于尊严与荣耀,海明威是特别强调的。老人意识到了“85”是个吉利的日子,“可以捉到一千磅的大鱼”。圣地亚哥老人在捕到他一生捕到过的甚至见到过的最大的鱼后,与鲨鱼进行了顽强搏斗,老人耗尽了全身了精力,不仅两手空空,而且伤痕累累:只带着一条十八英长的鱼骨架回到了岸边——他终于还是被打败了,圣地亚哥的确又经历了一次“背运”。
海岩,(sì)海岩,2003年中国十大文化人物,被称为中国收入最高的作家。长篇小说《便衣警察》获首届金盾文学一等奖、电视剧金鹰奖、飞天奖、金盾奖;长篇小说《永不瞑目》获中国第二届人口文化奖;电视剧本《玉观音》获中国电视金鹰奖“最佳编剧”;电视剧本《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获第十三届北京电视春燕奖“最佳编剧”;长篇小说《深牢大狱》获庆祝建国五十五周年征文佳作奖和金盾文学奖。还著有《一场风花雪月的事》、《你的生命如此多情》、《平淡生活》、《死于青春》、《海岩文集》、《我笔下的七宗罪》、《煽》等大量文学作品。但海岩曾经这样总结自己:一流的室内设计师,二流的酒店管理者,三流的作家,四流的编剧。然而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大多数人熟知海岩,是因为他的“三四流”才华。在他的头衔中:现任锦江国际集团董事、高级副总裁,北京昆仑饭店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旅游协会副会长,中国国有资产青年总裁协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硕士生导师、兼职教授等等,但他最引以为傲的头衔或许要算“北京黄花梨博物馆董事长”。
痴迷 只为数年前那惊鸿一瞥
文物专家王世襄编著的《明式家具研究》中记载,“中国最好的明式家具都是用海南黄花梨制作的。”此书一经问世,黄花梨家具价格猛然飙升,上世纪90年代初期,黄花梨明式家具由西到东,又由东到西形成了一个收藏。这成为海南黄花梨家具受到海内外藏家热烈追捧的一种原因,而另一个使黄花梨价格一直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则是“物以稀为贵”。黄花梨木产地在世界上只有3处:越南、老挝和中国海南。黄花梨木一般要生长500年才能成材,砍下后的木料还必须放置至少20年时间才能做家具。黄花梨木生长期缓慢,几百年才能长成碗口粗的树干,当遇到恶劣的生长环境,便会虬结,与环境抗争,从而形成特有的节疤现象,也就是黄花梨木充满神秘色彩的“鬼脸”花纹。每一处鬼脸“都浓墨淡彩、无一雷同。”这种浑然天成的独特禀赋,使黄花梨木一跃成为明清皇家家具制作的专用材料,并为历代文人墨客所尊崇。
而海岩与黄花梨结缘,则源于十多年前的一次偶遇,“那时和几个朋友路过北京燕莎的元亨利明清家具店,我想下车去看看,朋友们说那里卖的是黄花梨家具,看了会中毒,就拔不出来了。听他们这么说,我更要下车一看究竟,果不其然,这一看,中的毒到现在还没有消退。”海岩笑称,可能自己年纪大了,审美口味也慢慢向自己的本土文化回归。
收藏界品类繁多,为何独独偏爱黄花梨家具?对此海岩笑言,自己入行晚,精力、资金都有限,收藏不如精一些,“我最初就定在了中国传统家具范围内,主要研究学习明式家具。在明式家具中,主要收藏黄花梨家具。在黄花梨中,主要收藏新仿黄花梨家具。因此,当前在收藏新仿明式黄花梨家具的人群中,我的收藏是有些影响力的。”说到此,海岩不无些得意。
爱好 治好抑郁症却让他成了“吝啬鬼”
从饭店董事长、作家到收藏家,海岩直言,自己每天看的都是报表、合同,根本没时间养心养身,收藏黄花梨是他的唯一快乐。“中式家具有一种文化传承,每次欣赏都会有新发现、新感觉,别人是大隐于市,我是‘大隐于古’。”他还调侃称,黄花梨还能抵抗自己的轻微抑郁症。“有一段时间我看见什么都烦心,医生说可能是轻微抑郁症,不是多大的事儿,要是有一个爱好,病就能不药而愈。”
海岩说以前他不太理解张伯驹为了一幅画,就把自己的宅子卖了,他老婆不给他钱,还躺地上不起来。他觉得这就是一个故事。现在,他俨然成了另一个张伯驹。对于明式黄花梨木家具的收藏爱好,让这位高产作家、酒店高管总是被缺钱困扰。
“家里有一个人痴迷于收藏之后,这个家就会变得穷困潦倒。”海岩笑说。据说他那条米色卡其裤子是他现在最好的一条裤子,但裤腿边已经磨损。现在穿的鞋子,也是又开又粘,补过很多次。去饭馆吃一顿饭都要算来算去,想着怎么省钱买黄花梨家具。甚至“买根油条都要想半天!”即便如此,他还是沉浸在自己的黄花梨家具世界里,乐此不疲。
海岩笑说,黄花梨曾让他没钱买股票,“在我开始收藏黄花梨几年之后,股市就起来了。当时周围很多朋友拿钱进股市,而我却没有钱了。买名车、豪宅的钱如果买个黄花梨条凳该多好。”对于收藏者来说,最大的遗憾就是错过,海岩也不例外。“因为黄花梨诱惑太大,我曾给自己定下一个规矩,去看黄花梨只带来回打车的钱。这样,看到中意的黄花梨家具,虽然心痒,但只能忍下。隔一周再去看,如果仍然爱不释手,那么第三周就带上钱包。但有很多次,第二周去看时,那件黄花梨就已经被人买走了……”有“错过”的遗憾就有“捡漏”的意外之喜,海岩透露,有一次拍卖行公开拍卖黄花梨家具,竞争激烈,本来他没抱任何希望,没想到竞价对手被一个朋友电话影响了注意力,拍卖槌落下,他也因此获得了一份意外之喜。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黄花梨家具,无论是明清时期的,还是当代高仿品,价格都不断攀升。1996年秋,佳士得国际拍卖公司在纽约总部举办了一场中国古典家具拍卖会,这是国际拍卖公司第一次举办中国古典家具拍卖会。拍品中价位最高的是一件清代黄花梨大座屏,以100万美元被美国一家博物馆购藏,加上佣金,相当于1000万元人民币。这次拍卖无可争议地标志着中国古典家具已经跻身于世界级重要拍卖品行列。2004年,在北京翰海秋季拍卖会上,清黄花梨雕云龙纹4件柜以1100万元成交,创下当时国内古典家具拍卖最高价。可以说,黄花梨家具行情一路看涨。
十余年的收藏经历,让海岩汇集了一屋子总计三四百件黄花梨家具,椅凳类、桌案类、床榻类、柜架类、杂项等一应俱全。黄花梨木的价格也从他刚入行的100块钱一市斤,暴涨到现在的1万到2万块钱一市斤。海岩直言,自己当初进入收藏圈时,从未想过靠它挣钱,反倒是搭进了全部身家,如今黄花梨和十年前相比已经涨了上百倍,他也从未想过往外卖出,“有人说我聪明,也有的说我傻,让自己这么辛苦,这么折腾是为了什么。对我来说,黄花梨已经变成我新的事业的一部分,它是一种文化传承的事业。”
分享 独乐了不如众乐乐
海岩第一次购置黄花梨家具要追溯到十多年前。当时只是为了在自家的西式客厅里摆上一两件中式家具,结果在好友马未都的怂恿下,花20万元购置了第一件黄花梨木家具――“明式黄花梨独板平头案”。“四条腿,上面一块板,特别简约,连束腰、线条都没有。”明式家具那种不事雕琢的造型与线条,对西方现代家具的极简风格具有启蒙价值,成了西方现代家具的鼻祖。至此则一发不可收拾,当初他四处收黄花梨家具时,压根没考虑过升值,“当时海南黄一市斤一百多块钱,很多人劝我别收了,肯定没上涨的空间。但我纯粹是出于喜好,没想到这些年涨了上百倍。”
“黄花梨不温不燥,不卑不亢,不寡不喧,特别适合打造简洁凝练的素身家具,所以但凡喜爱中国传统文化的人,都会对明式黄花梨家具产生共鸣,黄花梨家具也被称为文人家具。”虽然海岩说自己的作家身份跟收藏家之间没有必然联系,但是骨子里的文人情怀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喜爱是他痴迷于黄花梨家具的主要根源。“你看黄花梨的纹路行云流水,华美而且绚烂,千百年的风雨铅华,在她的光泽及木质之中留下鬼斧神工,台风扭曲树干形成的错节纹,枝杈疤结形成的鬼脸纹,还有麦穗纹、蟹爪纹、山纹、流水纹等,古人运用各种仿生的想象将这些纹路比拟出来,足以让心领神会的美妙意境沟通古今。”
出于对黄花梨家具的爱好,海岩不仅陆续收藏了上百件精美的黄花梨家具,更是耗费多年时间,在北京城郊筹备了一座黄花梨私人博物馆。海岩说,现在年轻一代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越来越陌生,“我曾经在一个鉴宝节目上看到一个故事,一个年轻人拿着一幅著名书法家的真迹上节目,在场专家都认为这是稀世珍宝,这位年轻人特别高兴,他说,太好了,我可以把这幅画卖了换iphone4。西方文化以高科技投合年轻人的心理需求,现在越来越强势,而中国传统文化则正在逐渐边缘化。”海岩表示,博物馆开办后,“希望年轻人可以把这里当作感受中国文化魅力的场所。”
上好的黄花梨没有一颗铁钉
海岩也为初入门者提供了一些基本的辨别标准,“海南黄花梨和越南黄花梨属于同一树种,但前者的收藏价值要高出许多。海南黄带有药材的降香味,颜色过渡自然,而越南黄气味比较刺鼻,深浅色彩比较明晰。而且购买时最好找专业人士陪同,遇到差价较大的家具,千万不要贪图便宜。”海岩说,时下以花梨、白酸枝冒充黄花梨,以海南黄的价格出售越南黄等现象非常普遍,“如果收藏者的历史文化知识和审美能力比较欠缺,是很难收藏到具有艺术价值的家具的。”
小的时候读课本,总是在感到读得不是太糟的同时,悄悄地去读父亲书架上那些厚的、薄的、大的、小的书。这时母亲总会善意地提示“那书可以让你考100分吗?”,而父亲则是一笑而过。我也无所谓,反正母亲也不会从我手中把书抢走,她说她的,我看我的。长大了,少了母亲的唠叨,更是肆无忌惮了。紧迫的时候必须去读一些应考之书,多半时间还是随心所好----捡起一本散文集,在那一行行朴实却不失华美的文字中擦拭自己粗糙的心。还喜欢读战争题材和农村题材的小说,从中可以体会到生命来之不易和如何面对多变人生的哲理。
最喜欢在夜里读书。春夜里,暖暖风习习,草香弥弥;夏夜里,月明星稀,斗转星移;秋夜里,桂香浮动,虫鸣啾啾;冬夜里,北风尽吹,炉火盎然。一书在手,一个人静静地与智者畅谈,与朋友倾诉。忘却了白日里的纷争,远离了尘嚣的浮躁。笑看时空外,游走生命间。人生际遇、得失荣辱,不过尘埃一粒,沧海一粟。最喜无风无雨的夜晚,静品自然,静通心意,静享人世的浮华。也喜风急雨骤时,怀抱一书沉坐,观自然的风雨变换,悟人生的诡秘莫测。这时,不是我在读书,而是那书在陪我读人生。
中学毕业那年,家里发生了一件改变我一生的事儿。那一年春天,我的年仅40岁的母亲,因意外的医疗事故瘫痪在床上,与植物人不同的是,她不能动不能吃不能说话,但头脑是清醒的,喜怒哀乐都能够从她那双美丽的大眼睛里反应出来,每当我给母亲拂去眼角的泪水,内心就会升腾一种任何语言和文字都无法描绘的无助与悲伤。母亲病后,我作为家里的长子必须义无反顾地放弃高考,承担起在医院护理的责任----在那段灰色的日子里,读书成为我唯一的精神支柱。闲暇之余,就是读从新华书店租来的书。那时,盘山县城就一个书店,书店里的书还很贫乏,一本书的价格就是几毛钱,但对一般的读书人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有新书往往都要先出租,押金是每本书每天2元至5元不等,租金是每本书每天2至5分钱。反映战争题材的有《桐柏英雄》、《铁道游击队》、《敌后武工队》等,反映农村生活的有《艳阳天》、《金光大道》、《创业史》等,还有描写知青故事的《征途》、《分界线》、《我们这一代》等。想看到古典文学和外国名著是非常困难的,记得一次书店进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好不容易租来后爱不释手,竟然不顾留下“窃贼”的骂名,更不顾及高额押金而给密了起来。当然,还要感谢那位负责租书且默默关注我的阿姨网开一面,那本书我一直珍藏……那一年,母亲还是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同学们大多数都响应的号召上山下乡了,我因“特困”而留城。后来,被分配到汽车修配厂成为一名响当当的工人阶级,开始真正地面对多变生活的艰难。也就是从那时起,我“认识”了海明威,并如痴如迷地寻找拜读他的那些“硬汉子”作品。
特别喜欢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老渔夫桑提亚哥在海上连续84天没有捕到鱼。起初,有一个叫曼诺林的男孩跟他一道出海,可是过了40天还没有钓到鱼,孩子就被父母安排到另一条船上去了,因为他们认为孩子跟着老头不会交好运。第85天,老头儿一清早就把船划出很远,他出乎意料地钓到了一条比船还大的马林鱼。老头儿和这条鱼周旋了两天,终于叉中了它。但受伤的鱼在海上留下了一道腥踪,引来无数鲨鱼的争抢,老人奋力与鲨鱼搏斗,但回到海港时,马林鱼只剩下一付巨大的骨架,老人也精疲力尽地一头栽倒在陆地上。孩子来看老头儿,他认为桑地亚哥没有被打败。那天下午,圣地亚哥在茅棚中睡着了,梦中他见到了狮子----“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被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这是桑提亚哥的生活信念,也是海明威要表明的思想。通过桑提亚哥的形象,热情地赞颂了人类面对艰难困苦时所显示的坚不可摧的精神力量。
还喜欢海明威的《永别了,武器》,那是“迷惘的一代”文学的最好作品。小说的主人公亨利是个美国青年,他自愿来到意大利战场参战,在负伤期间,他爱上了英籍女护士凯瑟琳。亨利努力工作,但在一次撤退时竟被误认为是德国间谍而险些被枪毙,他只好跳河逃跑,并决定脱离战争。为摆脱宪兵的追捕,亨利和凯瑟琳逃到了中立国瑞士。在那里,他们度过了一段幸福而宁静的生活。但不久,凯瑟琳死于难产,婴儿也窒息而亡。亨利一个人被孤独地留在世界上,他悲痛欲绝,欲哭无泪……小说在战争的背景下描写了享利和凯瑟琳的爱情,深刻地指出了他们的幸福和爱情是被战争推向毁灭的深渊。
从喜欢海明威的作品而产生要了解他的传奇人生,透过那些神秘而优美的文字栅栏,朦朦胧胧地去看他的身影----海明威出生在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郊外橡树园镇一个医生的家庭。他的父亲酷爱打猎、钓鱼等户外活动,他的母亲喜爱文学,这一切都对海明威日后的生活和创作产生了不少的影响。中学毕业后,海明威在美国西南的堪萨斯《星报》当了9个月的实习记者,受到了良好的训练。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海明威怀着要亲临战场领略感受战争的热切愿望,加入美国红十字会战场服务队,投身意大利战场。大战结束后,海明威被意大利政府授予十字军功奖章、银质奖章和勇敢奖章,获得了中尉军衔。但是,伴随着荣誉的还有他身上237处的伤痕和赶不走的恶魔般的战争记忆----战争给人们造成了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巨大伤害,他们非常空虚、苦恼和忧郁。他们想有所作为,但战争使他们精神迷惘,尔虞我诈的社会又使他们非常反感,他们只能在沉沦中度日……令许多人无法理解的是,海明威曾经诅咒过自杀的父亲是懦夫。若干年后,当他自己什么都有了,名誉、地位、金钱、朋友、女人,甚至诺贝尔文学奖,却还是步上了父亲的后尘----1961年7月2日清晨,海明威身穿睡裤浴衣,进入地下室。他拿出了猎枪和一盒子弹,然后装进了两发子弹,慢慢张开嘴巴,把枪头塞进去,轻轻扣动了扳机……这位20世纪富有传奇色彩的作家就这么倒在了自己的枪下,海明威那一枪,不仅打飞了自己大半个天灵盖,而且把整个美国甚至全世界都给打懵了。猎人的最后一个猎物竟是他自己!
海明威一生奉行的至理名言是:人可以被毁灭,但绝不能被打败。也许,是他担心自己被打败,而毁灭了自己。众所周知他自杀前饱受着病体和精神的双重压力,曾无奈地说过:“一个人关心的是什么?身体健康,好好工作,与朋友同吃同喝,在床上享受人生,可我啥都沾不上了。”言下之意,除了自杀的自由,他就一无所剩了----我们无需去评价海明威更多,其实人生本来就是变幻而神秘的,也许什么都可以有,也许什么都没有。
我还是想说读书,谁不知道“人的一生没有书会非常痛苦”?读书真的可以让人生在有限的长度内,宽广辽远,波澜壮阔,奔腾汹涌,浩荡激越,也许读书不能改变人生的起点,但可以改变人生的终点。让人生永不听任命运的摆布,把握自己,执着地走向梦想的极地。不论出身高贵与卑贱,都可以通过读书改变人生的坐标和轨迹,奏响人生的乐章。
【摘要】 目的从雷公藤和昆明山海棠植物根中提取卫茅醇并鉴别比较,寻找雷公藤和昆明山海棠植物在临床疗效上具有相似性的原因。方法采用95%乙醇为溶剂,对雷公藤和昆明山海棠植物根中进行热提取。其提取液经浓缩后的相对应部位进行薄层层析检查对照、化学成分的预测、熔点的测定及红外吸收光谱的测定来判别两种植物的差异。结果 两种植物均含有相同的卫茅醇。结论雷公藤和昆明山海棠在临床疗效上具有相似性,主要原因是这两种植物具有相同的化学成分。
【关键词】 雷公藤; 昆明山海棠; 卫茅醇; 薄层层析
ChinaAbstract:ObjectiveTo extract dulcitol from plant roots of Triptergium wilfordii Hook. f. and T. hypoglaucum(Levi.) Hutch and conduct identifications and comparisons on the extracts. To search for the causes of the similarities in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s of the plants of Triptergium wilfordii Hook. f. and T. hypoglaucum(Levi.) Hutch.MethodsConduct heat extraction on the plant roots of TriptergiumwilfordiiHook. f. and T. hypoglaucum(Levi.) Hutch by adopting 95% ethanol as solvent. Conduct thin layer chromatographic comparisons, forecasts of chemical ingredients, measuration of melting points and measuration of infrared spectrum on the relevant parts of the condensed extract. ResultsBoth plants contained dulcitol. ConclusionThe two plants of Triptergium wilfordii Hook.f..and T. hypoglaucum (Levi.) Hutch. have similarities in clinical effect. The main cause is that the two plants have many the same chemical compositions.
Key words:Triptergium wilfordii Hook. f. ; T. hypoglaucum (Levi.) Hutch; Dulcitol 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
雷公藤Triptergiumwilfordii Hook.f.和昆明山海棠T.hypoglaucum (Levi.) Hutch.均属于卫茅科雷公藤属植物,药用部位为根,临床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红斑狼疮、多型肾炎及麻疯病等[1~3],均有一定疗效,且两者在临床上疗效有许多相似点。从植物形态上看,两者也十分相似,雷公藤被面为绿色,而昆明山海棠被面为粉白色[4,5]。据文献报道,雷公藤根中主要含有生物碱,卫茅醇,二萜内酯,三萜类化合物等[6,7]。两者目前国内取得重大进展的是抗生育及抗癌研究方面[8~11]。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是从雷公藤和昆明山海棠植物根中提取卫茅醇并鉴别比较,寻找雷公藤和昆明山海棠植物在临床疗效上具有相似性的原因,供临床研究参考。
1 器材
1.1 药物与试剂
雷公藤根购自桂林市药材站;昆明山海棠根及合成卫茅醇由桂林市药检所提供。乙醇为分析纯(成都科龙化工试剂厂),硅胶G(中国青岛海洋化工集团公司),其它试剂均为分析纯。
1.2 仪器
SF-170型高速粉碎机(上海中药机械厂);BSZ-2型自动双重蒸馏水器(上海博通);TD-II全自动薄层制板器(上海科哲);DHG101-7A电热鼓风式干燥箱(巩义市英峪予华仪器厂);WFH-201B紫外透射反射仪(上海精科)。
2 方法及结果
2.1 薄层层析板的制备
取E.meick硅胶27.5 g,加0.5%(W/V)羧甲基纤维素钠的上清液80 ml,充分拌匀,加数滴乙醇,倒入清洁的两块3 mm厚的玻璃中间,另取一块边缘光滑的玻片,从一端刮向另一端而成,室温空气干燥后,置105℃烘箱活化30 min,然后放入干燥器中备用。
2.2 实验样品的制备
取雷公藤根粉(或昆明山海棠根粉)分别置于连续提取器中,用95%乙醇[12]连续提取,提取液过滤,浓缩至小体积,冰箱放冷析出沉淀,过滤得桔黄色结晶(A),母液加水使沉淀物析出完全,过滤,滤并水洗至洗脱液无色止,抽干滤并干燥,得粉红色粉状沉淀物(B),过滤母液浓缩至小体积,使醇基本除尽,加入5%明胶溶液与鞣质沉淀,加至明胶鞣质复合物使之不再析出,加入95%乙醇使溶液含乙醇量达75%,放置冰箱过夜,过滤,滤液浓缩至干得样品(C),然后对各部A、B、C进行鉴别分析。
2.3 A样品的鉴别
对照A样品为桔黄色结晶,熔点188~189℃,加入70%乙醇加热下使全溶,加入少量活性炭脱色过滤,滤液放置冰箱过夜,析出白色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得白色结晶熔点187~189℃,再重结晶1次,熔点188~189℃,与文献报道的卫茅醇熔点一致。
雷公藤和昆明山海棠提取卫茅醇和合成卫茅醇的对照:①分别称取合成卫茅醇,提取卫茅醇5 mg溶解放1 ml的蒸馏水中,分别用微量层析点样管点样1.5 μl,置于丁醇:丙酮:水=40:50:10的展开缸中展开,展距14 cm,展完除去展开剂,先喷上0.1%高碘酸钠水溶液5 min后再喷联苯胺溶液,得一组蓝底白斑点层析谱。Rf值为0.46。(见图1)。②雷公藤、合成卫茅醇、山海棠红外吸收光谱测定吸收峰一致。(见图2~4)。③测得混合熔点188~189℃。
2.4 B 样品的鉴别
对照雷公滕根和昆明山海棠根的95%乙醇提取液B样品,熔点>295℃以上,均能溶于乙醇、丙酮、氢氧化钠、碳酸氢钠中,微溶于氯仿,对三氯化铁-铁氰化钾试液呈蓝色,4氨基安替比林-铁氰化钾呈桃红色,香草醛-盐酸呈粉红色,提示本样品为多元酚类化合物。
2.5 C样品的鉴别
对照C样品为水溶物,经预测对费林试剂,氨性硝酸银试剂,a-萘酚试验呈阳性,提示含糖类化合物,继而把样品放入蒸发皿中,在水浴锅上蒸干,分别称取50 mg溶于5 ml蒸馏水中,分别用微量层析点样管点样2 μl,昆明山海棠样品3 μl,置于丁醇∶丙酮∶水-(40∶50∶10)的展开缸中展开,展距14 cm,展完除去展开剂,喷0.1%高碘酸钠水溶液5 min后再喷联苯胺试液,得一组蓝底白点图谱图。见图5。
3 讨论
从图1可以看出,95%乙醇提取液中的A样品为卫茅醇,经二次重结晶,得到熔点为188~189℃的结晶与文献报道一致。从薄层层析的Rf值为0.46及图2~4红外吸收光谱图的对照可知,该物与已知的卫茅醇一致。
从图5可以看出,95%乙醇提取液中的C样品有3个显色斑点,其中一个Rf值(0.46)与卫茅醇的Rf值一致,提示此物为卫茅醇(其余两个成分将另行研究报告)。
卫茅醇从雷公藤中提取得到国外文献已有报道,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看到有关从昆明山海棠中取得卫茅醇的报道,我们的实验取得了并证实昆明山海棠中存在卫茅醇。
通过实验可以看出,雷公滕根和昆明山海棠根在各相对应的分离过程中均能取得相对应的化学成分,这可从薄层层析预试、熔点的对照、红外吸收光谱测定对照上反映出来,我们认为雷公滕根和昆明山海棠根中所含的成分基本是一致的。因此,雷公藤和昆明山海棠在临床上的用途以及产生的副作用显然有相似之处。
实验结果对进一步研究雷公藤及昆明山海棠在临床上的应用以及对进一步分离、提纯雷公藤及昆明山海棠所含的化学成分及研究各化学成分的结构将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参考文献
1]苗抗立,张晓康,董 颖,等.雷公藤属植物化学成分的药理研究[J].中国现代临床医学,2005,4(4):35.
[2]周激文,周争立,李文琦,等.昆明山海棠提取物的活性研究及其成分分析[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2,9(5):44.
[3]张航行,耿会玲,杨维霞,等. 昆明山海棠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J] . 动物医学进展,2002,23(6) :42.
[4]孙卓然,刘 园.民族药昆明山海棠的生药学鉴定[J].华西药学杂志,2008,23(2):174.
[5]王玉玺,李汉保,舒旭生,等.雷公藤叶的生药鉴定[J]. 中药材,1993,16(2):17.
[6]阙慧卿, 耿莹莹.雷公藤化学成分的研究[J].中草药,2005,36(11) :52.
[7]夏焱,高文远.雷公藤属药用植物的研究进展[J].中草药,2005,36(7):39.
[8]尹新芹,张东升.雷公藤的临床作用进展[J].医学综述,2001,7(7):438.
[9]王瑶瑶,于俊生. 中药拮抗雷公藤多甙抗生育活性的研究[J].吉林中医药,2008,28(2):143.
[10]李贤光.昆明山海棠与雷公藤药理学对照研究①[J].昆明医学院学报,2006,27(2):107.
关键词: 安德森 海明威 《林中之死》 《老人与海》 死亡意识
死亡是人类无法逃避和无法摆脱的命运,不管对死亡有着怎样的恐惧,抗拒,抑或是向往,人们始终以死亡终结生命。因此,死亡是人类心灵深处的伤痛,也是人类灵魂升华的起点。“死亡”自始至终都是文学作品中永恒的主题,而作者在表现这一主题时,却并不局限于一种方式和情感。死亡意识,总的来说是关于死亡的感觉、思维等各种心理活动的总和,包括个体关于死亡的感觉、情感、愿望、意志、思想,同时也包括社会关于死亡的观念、心理及思想体系。在早期原始人类时期,人类面对的是来自于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和恶劣的自然环境,此时的死亡意识处于一种需要借助各种传说和仪式表达心中的恐惧。到了中世纪,人类认为生死是由神灵决定的,这阶段的死亡意识通过对神灵的膜拜而抒发出来。到了近现代社会,人类面对的是制度和国家的使命,死亡意识的表达中包含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和献身。尤其是20世纪初,战争给人们的身心造成巨大的伤害,人们无法从战争的阴霾中走出来,人与人之间变得越来越冷漠,这时的死亡意识更多的是体现在人与人、人与自身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和冲突。在人与动物之间,死亡都是不可避免的,但人类有了死亡意识,就和动物区分开来。伟大的作家总是试图突出和描写死亡,把人类的情感表现出来,同时也让读者感受作品中深层的内涵,对于人的生命重新进行思考。
死亡一旦根植于作者的思想和意识中,进入了文学艺术创作,就拥有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风采。关注死亡的背后是对生命意义的思考,死亡在文学家的创造里获得了全新的艺术内涵和韵味。作为美国文学史上的两位大师海明威和舍伍德·安德森的作品对20世纪的美国文学的发展方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们的代表作《老人与海》和《林中之死》创作于同一时期,被认为是他们最经典、最成熟的短篇小说,作品中同时突出了死亡这一主题,并分别描述了死亡的情节,揭示出了作者对死亡的看法及感受。对于这两部作品的研究相对成熟,学者们更多的是从自然主义、女性主义、语言、叙事等方面详细地分析这两篇短篇小说的创作风格,对于作者的死亡意识有部分研究,但还没有对于这两部作品的死亡意识的对比研究。本文比较海明威和安德森在《老人与海》和《林中之死》这两部短篇小说中的死亡意识。虽然作品产生于同一时期,具有相同的时代背景,两位作者的人生经历也相似,但是通过比较发现,两位作者在这两篇短篇小说中所表现出来的死亡意识是完全不同的,他们对死亡有着不同的表现手法和死亡观。
一、相同的死亡体验
安德森和海明威生活在同一个时代,即20世纪初,不仅时代背景具有相同的特点,而且两人的人生经历和对死亡的体验都极其相似。安德森出生在俄亥俄州的一个平凡的家庭,从小就忍受着镇上贫穷的生活。当时在安德森所生活的时代,西方社会正在经历着从手工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的转型期,而这一转型势必会对人们的生活造成巨大的影响。随着工业生产的急剧膨胀,城市不断扩大,农村也卷入了机器生产的洪流中,手工生产被机器生产逐渐取代。一方面,农场和工厂生产的机器化使失业人口不断增加,另一方面,大量资本汇集到工业资本家及金融家手中,使得穷人更穷,富人更富。安德森从小便亲身经历并观察着百姓们的工业社会生活及他们的心理感受,包括他自己在内。贫苦的百姓必须忍受心理上巨大的失意,为了生计不断奔波做工挣钱,价值观和世界观有些扭曲。不巧的是,在安德森关键的童年时期,他母亲的去世给了他沉重的打击,从小对母爱的缺失,造成了影响他一生的心理阴影,使得他极其向往关爱,注重人性的美。这是为什么在他的众多作品中,有很多描写女性的死亡情节的原因,并且这些女主人公的死亡过程是神秘而美好的,这在《林中之死》这篇小说中,表现得尤为突出。随着美国和西班牙战争及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安德森投身到了纷飞的战火中,亲眼看到了数以万计的无辜的士兵在战斗中死去,遍地横尸,多少个家庭因此而失去了儿子,无数百姓无家可归,流离失所。战争的残酷性,无疑给安德森的身心带来强烈的冲击,使他不得不重新思考生命的意义,也再一次在安德森的心底根植下死亡意识的种子。
蕴涵于海明威作品中深沉的死亡意识源于他父亲的自杀阴影,也是作者自身的写照。海明威的父亲是一位医术高明的名医,然而一生救死扶伤的父亲却亲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这一残酷的打击使作者从此罩上了死亡的阴影,他曾说,如果有朝一日他也像父亲一样痛苦,他宁愿选择被杀或自杀。他还亲历了两次世界大战,1918年中学毕业就参加了红十字会车队赴意大利前线,当他为一线的意大利士兵分发巧克力时被弹片严重击伤,一共中了二百多块弹片。1954年在去非洲围猎的旅途中又连续经历两次坠机事故,身上多处受重伤,经历了难以忍受的痛苦。在多年身心伤痛的积累之下,1961年他终于重走了父亲的路,用一把猎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从海明威的经历可以看出,他与死亡有着不解之缘,对于战争和死亡的深刻体验,促使他在自己的文学创作中对死亡加以思考,形成了独特的死亡意识,“死亡是生存的事实,生存状态的事实,死亡意识则是一种意识事实。”[1]P2
从这两位作者的人生经历及对死亡的体验过程,父母的去世对于两位作者来说都是巨大的打击,并对他们的人生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残酷的战争让他们的身心受到了严重的伤害,让他们对于死亡和生命有了崭新的认识。因此,死亡意识是根深蒂固地存在于他们的思想当中的。然而,在他们的作品中,却对死亡的描写和表现有着反差,反映出他们对死亡不同的观点。
二、不同的死亡意识
在《老人与海》和《林中之死》中,作者都突出了死亡这一主题,并且都详细地描述了死亡的过程。那么,具体两人在这两部作品中是怎么表现死亡,揭示自己的死亡观的,以下做具体分析。
1.死亡情节
《老人与海》来自于一个真实的古巴老人的故事,从海明威听到这个故事到这部作品的问世经历了16年的时间。在这16年中,海明威经历了战争的生死考验,始终无法触碰这一题材,而最终他完成了作品的创作,其实说明了他在这16年中不断地对生与死在进行严肃的思考。故事以第一人称讲述了老渔夫圣地亚哥赤手空拳捕获一条巨大的大马林鱼,后来又与鲨鱼在海上殊死搏斗的几天经历。其实,读者在读这部作品的同时,不仅能从老渔夫身上,还能从大马林鱼身上找到海明威的影子,海明威把自己的死亡意识赋予了大马林鱼。从老渔夫的角度看,他孤独又倒霉,一连84天出海一条鱼都未捕到,然而老人并没有气馁,第85天时,独自驾着小舟,照旧出海,结果遇到了一条比小船还大的壮硕的马林鱼。虽然老人欣赏大马林鱼的健美与生命品格,但他不得不去征服它,于是老人与马林鱼展开了一场斗智斗勇的角逐:“你能撑多久我就能撑多久”,“一个人不是生来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消灭他,他就是打不败他。”[2]P232后来,老人又与被血腥味招来的鲨鱼进行殊死搏斗,以留住他的战利品,最后虽然鲨鱼吞食了马林鱼,只给筋疲力尽的老人留下了一副白花花的鱼骨架,但老人还是坦然面对了这一切。由此可以看出,老人是一个十足的硬汉,他不畏惧困难也不畏惧死亡,敢于接受挑战,而面对失败,他又勇于面对。
从马林鱼的角度看,它是逃脱不了死亡的命运的,对此海明威进行了细致的描绘:老人放下钓索,一脚踩住,把鱼叉举得尽可能地高,使出全身的力气,加上刚才鼓起的力气,把它朝下直扎进鱼身的一边,就在鳍后面一点儿的地方。这胸鳍高高地竖立着,高齐老人的胸膛。他感到那铁叉扎了进去,就把身子倚在上面,把它扎得更深一点,再用全身的重量把它压下去。于是那鱼闹腾起来,尽管死到临头了,它仍从水中高高跳起,把它那惊人的长度和宽度,它的力量和美全都暴露无遗。它仿佛悬在空中,就在小船中老人的头顶上空。然后,它砰的一声掉在水里,浪花溅了老人一身,溅了一船。大马林鱼看似死得很残酷,却很壮美,因为它死在与老渔夫殊死搏斗之后,死在老渔夫几乎耗尽所有精力甚至透支精力之后,死在体现了自我生命价值和生命意义之后。
在《林中之死》中,死亡又是另一番景象。小说讲述了一个贫穷无名,后随夫姓格林姆斯的老妇人从一个年轻姑娘到衰老,最后因饥寒交迫、长途跋涉而长眠于一个雪夜笼罩的小树林的悲惨人生经历。一个寒冷的冬天,格林莫斯夫人把自己辛辛苦苦攒下的几个鸡蛋用袋子装起来拿到城里去卖,好换回一些日用品。这一天,她一大早便出门换回了一些腌猪肉、肝、咖啡、糖等东西。老妇人背着沉甸甸的袋子往回走,为了能在天黑之前赶回家,她选择了一条近路——穿越小树林。然而途中因为饥寒交迫,格林莫斯夫人在树林中的一片空地上的一棵树下坐下歇息,她发了一会愁,接着便安静地闭上了眼睛,再也没有醒来,随着格林莫斯夫人到城里去的格林莫斯家的四条狗和它们在别的农场招来的三条狗“在空地上兜着圈子,一圈又一圈地奔跑着,每条狗的鼻子紧紧地凑到前一条狗的尾巴上,在空地上,在覆盖着雪的树下,在冰冷的月光下,它们静静地跑着,把松散的雪踩成一个圆圈。”[3]P35安德森对于格林姆斯死亡的描写,主要有以下象征意义:第一,雪。雪是白色的,在西方文化中白色是崇高、圣洁的象征。雪融化后又变成水,水是可以净化人的灵魂的神圣之物。安德森让女主人公死在一片雪地里,是想说明格林姆斯虽然生前不被重视贫庸一生,但她纯洁而美丽的品性是不可磨灭的。第二,狗。7只狗围绕着格林姆斯的尸体一圈一圈地奔跑,好像在为她举行一场祭拜。在古希腊神话中,狗的奔跑是一种不祥的预兆,预示着一种死亡的仪式。讽刺的是,格林姆斯生前得不到同类的爱,死后却从她喂养的动物身上得到爱的回报。安德森是想以此揭示人与人之间冷漠的关系,这与人和动物的回报关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第三,圆圈。圆代表着一切重新回到起点,具有圆满的意味。作者通过狗的祭拜仪式把死亡的意义以圆圈的图案呈现出来,是想说明女主人公的死亡并不仅是生命的结束,结束了她这一生的苦难,而且是新的开始,暗示着她将得到上帝的垂爱而成为天使。在基督教徒的眼里,充满罪孽的人类,有什么结局能够比得到上帝的宽恕和救赎还要完美呢?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格林姆斯老妇人死后的尸体,“在月光下,她的尸体躺在洁白的大地上,周围是在她临死前,狗奔跑时踩出来的圆圈。生前又老又疲惫的她,现在躺在土地上,又白又可爱,像大理石雕塑一样……她的尸体被发现时已经冻僵了,肩膀如此狭窄,身体如此瘦小,死后看上去像是个妩媚动人的少女的身躯。”[3]P36-37从这些描写可以看出,安德森笔下的死亡是美好的,明明是一个受尽苦难的老妇人,死后的尸体怎么会成了个少女了呢?稍加思考,就可以得出作者的别具用意。
2.作者的死亡观及成因
从《老人与海》中老渔夫和大马林鱼对于死亡的态度来看,海明威看待死亡是具有积极意义的。既然死亡是不可避免的,人们何不坦然地面对死亡。死亡仅仅是生命的结束,既然要结束,就应该把生命的意义发挥到极致,即实现自我价值。从这个角度说,《老人与海》中的老渔夫和大马林鱼在面对死亡时才会那么勇敢顽强地做着搏斗:大马林鱼知道它逃脱不了被捕死亡的命运,还是在不断地周旋和挣扎;老人尽管最终在与鲨鱼的抗衡中未能保住大马林鱼,但是他勇于接受挑战,绝不放弃战斗。这样的精神恰巧反映了小说中“人可以被毁灭,却不可以被战胜”这句至理名言所揭示的深刻哲理。海明威要想通过这篇小说告诉读者,在失败和死亡面前,人是能够具有尊严甚至是英雄主义精神的,最终实现对死亡在精神上的超越。要死得有价值,就要实现自我的生命价值。
海明威的这一死亡意识是在他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之后逐渐形成而发展成熟的。作为战后迷惘的一代,在接受了战争的洗礼后,他告别迷茫,努力寻找新的方向,意识到战争和社会是可以通过人类自身努力去制止去调和的。由于有多年的旅行经历和户外运动的体验,海明威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的价值与精神有了伟大转变。因此,他热情讴歌生命的意义和积极的人生态度,面对“死亡、暴力、战争”的威胁,想要生存下去就要有一种“打不败”的精神,这在《老人与海》中都有精彩的体现。
在《林中之死》中,安德森笔下的死亡是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尤其是从对老妇人死后尸体的描述中可以看出,安德森认为死亡更多地散发着一种永恒的美,死亡不再是生命的终结点,而是对生命起点的回溯。作者为什么要把明明是苍老的老妇人的身躯描写成一个“妩媚动人的少女的身躯”呢?相信任何读者在读到这里都会发出不可思议的感慨。其实,之所以安德森要为读者们呈现出死者一种与众不同的恬静的美和迷人的魅力,就是因为想要呈现女主人公从姑娘到老太婆,死后又变成姑娘的人生历程,虽然不太符合实际,但体现了安德森的死亡意识,即生—死—重生。老妇人的尸体看起来纯洁、年轻、美丽,和大自然融为了一体。死亡就是生命的本源,只有死亡,生命才能重新回归故土,才能得以重生,得以延续。因此,死亡并不可怕,反而是一种生命的解脱,是一种永生。同时也从侧面反映出安德森的另一个观念——人只有忍受痛苦、经历磨难,才能得到上帝的救赎。从这一层面来说,安德森认为死亡是一种解脱。
人在经历苦难的同时,也恰好凸显了人性。安德森之所以让格林姆斯老妇人以这样的方式结束了生命,正好凸显了她人性中的善良、单纯、无怨无悔。那么,是什么让安德森这么强调人性的美,以至于认为死亡是如此美好呢?这与他童年生活的环境和时代是密不可分的。由于母亲的早逝,他从小便在缺少母爱的环境中长大,而这时的时代背景又正处于向工业时期的转型时期,他生活的小镇上的人都因为社会的剥夺而内心长期忍受着压抑和孤独。在这样畸形的状态下,他所看到的全是人丑陋的一面。因此,他渴望被爱,渴望人与人正常的交流,渴望解脱。这就是为什么在这部作品中,他集中体现了人性的美,死亡的美。
三、结语
从以上的比较分析可以得出,海明威和安德森有着完全不同的死亡意识。海明威认为死亡是生命的结束,更是对生命的肯定,人无论以何种状态生存,无论其社会地位的高下,无论活着或死去,有意义,有目标,生命才最有价值。安德森认为,死亡是生命的延续,是一个新的起点,死亡并不可怕,人们只有通过死亡才得以重生,人性的真、善、美才得以释放,人才得以解脱。虽然作者具有相同的有关死亡的经历,又在同一时代背景下创作了这两部经典之作,但是由于有着不同的身心感受和关注点,海明威和安德森在作品中反映出了不同的死亡观。通过比较,我们会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对人性和生命价值作出再思考。
参考文献:
[1]孙利天.死亡意识[M].吉林教育出版社,2001.
[2](美)海明威.老人与海[M].海观,译.世界著名中篇小说选集(中卷),1996.
[3]范革新等.西方文学批评方法导论[M].北京:知识出版社,2004.
[4]邬跃生.爱的缺失与死的救赎———解读安德森《林中之死》的主题[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9(1).
——读海明威《老人与海》有感
人可以被消灭,但不能被打倒。海明威笔下的硬汉形象,足以震撼所有人的心灵。
永不放弃的意志,永不言败的精神。读完《老人与海》,我沉浸在对英雄的膜拜里,回味那激荡人心的故事,久久不能释怀。
在二十世纪中叶的古巴,一个圣地亚哥的老渔夫,一位风烛残年的老人,独自在海上漂泊了八十四天,却两手空空,没有捕到一条鱼。他又冷又饿,疲惫不堪。凭着一股不服输的精神,老人终于在第八十五天到来之际,捕到一条身长十八尺,体重一千五百磅的大马林鱼。可是,鱼太大了,竟拖着小船在海上游走,但老人死不放手。小船上已经没有水,没有食物,没有武器,也没有帮手,而且关键时刻老人的左手又抽了筋,但老人丝毫没有灰心气馁。经过两天两夜的激烈搏斗,老人终于杀死了大鱼。但在这时,海里成群的鲨鱼轮番又前来攫夺他的战利品。老人拿出仅存的力量一一打败它们的进攻,到最终手里的武器只剩下一支折断的舵柄。结果,历经艰难捕获的大鱼未能逃过被群鲨吃光的命运,留给老人的,只是一副惨不忍睹的鳞鳞白骨。
我在想,在老人与鲨鱼的搏斗中,谁是最终的胜者?老人那孤独的形象,一直在我的脑海徘徊。在老人的身上,我分明感受到一种傲立天地的气节,一种勇往直前、气吞山河的意志的力量。
在老人的身上,体现了人所应有的永不言败、敢于胜利的精神。垂垂老矣的渔夫明知大马林鱼力量比他强,还是决心战斗到底。搏击大马林鱼时试了一次又一次,但每一次都不成功,却还是一次次去战斗,终于杀死了大马林鱼。鲨鱼一再来袭,老人用尽自己的全部力量去迎击。鱼杈被鲨鱼带走了,他把小刀绑在桨把上乱扎;小刀折断了,他用短棍;短棍也丢了,他用舵把击打……老人的行动有力地诠释了“人不是生来就是失败的”的至理名言。尽管鱼肉都被咬去了,仅剩一副骨架,但任何磨难也无法摧毁一个英雄的意志。
《老人与海》启示我们,必须树立一种直面挫折、顽强奋斗的人生观。在漫长的人生路上,即使我们面对的是不可征服的大自然,但只要你不向坎坷低头、不向命运屈服,就一定能够赢得精神上的胜利。也许结局是失败的,但在拼搏的历程中,我们可以期望看到另一种英雄的诞生。
这背后,究竟有多少隐情?
3月7日中午,体坛报记者坐上了去金华的列车。
此前,浙江师范大学新闻中心的崔文慧向记者反映,好长一段时间,都没看到篮球奶奶打篮球了。这引起了记者的好奇。
当天下午1点30分,我们准时到达金华,没赶得及收拾,我们就联系了小崔,前去篮球奶奶朱淑媚家。
一路向北,我们来到了一幢老房子。房子非常老旧,外墙用的是土砖,爬满了干枯的爬山虎,看上去沧桑荒凉。
“确实很老了,这房子以前还是师大校领导居住的。”小崔说。
不过,第一次登门造访还真不巧。老人不在家,去医院做理疗了。来开门的是老人的女儿。
“你们能出示下记者证件吗?”安排我们坐下时,她慎重地问。
接下来的聊天,不论我们怎么问,她始终将话题带到与主题无关的事情上。就这样,采访草草结束,我们约好了当天晚上来拜访的时间后,就告辞了。
当晚6点30分,我们第二次来到篮球奶奶家。
从门外看去,房间里的灯亮着。可见,主人并未休息。“奶奶,麻烦开下门,我们是下午来你家拜访的记者。”随即,灯突然灭了。
是拒绝吗?过了一分钟,灯又亮了。
我们鼓足勇气再度上前敲了门。这时,灯又突然灭了。显然,这是无声的拒绝。我们决定第二天再来碰碰运气。
3月8日上午,带着忐忑的心情,我们又来到篮球奶奶家。
在厨房间昏暗的光线下,我们看到她正好在做早饭。看到了我们,老人打开了门。当我们说明来意的时候,老人的女儿从房间里出来,对着她吼道,“你昨天不是答应我,不接受她们的采访吗?”现场太混乱,篮球奶奶示意我们去房子前面的浙师大老年教工活动中心等着,她一会儿过来。
也是从她女儿大喊大叫的只言片语中,我们得知,因为篮球奶奶的新闻被连续报道,媒体频繁登门,打乱了她们原本平静的生活。所以,她们对媒体很排斥。
因为媒体的频繁采访,奶奶带着伤示范打篮球
后来手指骨折了,看来以后都不能再打篮球了
我们在老年人活动中心的长椅上大概坐了20分钟。老人撑了把雨伞,佝偻着背蹒跚地走了过来。
因为下雨的原因,上午气温比较低。记者穿了一件线衫和一件棉外套,还觉得凉,老人却只穿了一件线衫,披了一件薄棉衣,穿着一件蓝色运动裤(观察细致的人会发现,篮球奶奶几乎每一次上镜都是这一套装束)。在我们极力建议她再多穿件衣服时,她强调说不冷,没关系。
“不好意思啊,我女儿不让我接受采访,为这事闹了好久了,还麻烦你们大老远跑过来。”从老人口里得知,她的大女儿极度反感接二连三的媒体邀约。
在长椅上,老人说,你们从外地赶来看我,很高兴,但是我现在真的不能打篮球了。
原来,老人以前只把打篮球当做一种运动方式,但是自从被各大媒体报道后,就不得不每天坚持打篮球。有一次手指被从篮筐弹出来的篮球砸伤,导致指关节骨折,肿了起来。
医生说她的手指看医看得太晚,可能以后都不能再打篮球了。
这样一来,投篮命中率下降了不少,以前对她来说很轻松的爬杆项目,现在也爬不动了。不过,她最担心的不是自己的身体,而是怕对不起自己的“粉丝”。
那段时间,很多媒体让篮球奶奶打篮球。有一次,她一大早就到杭州录打篮球的节目。下午3点,赶回来的老人,脚刚挨着金华的地界,就接到外地两家网站工作人员的电话,说已经在浙师大等待拜访,希望拍个视频,请她再到篮球场上露一手。
1、君子隆师而亲友。——《荀子修身》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3、一日之师,终身为父。——元。关汉卿
4、你若喜爱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德国]歌德
5、只有一门学科是必须要教给孩子的,这门学科就是做人的天职。……我宁愿把有这种知识的老师称为导师而不称为教师,因为问题不在于要他拿什么东西去教孩子,而是要他指导孩子怎样做人。——[法国]卢梭
6、为学莫重于尊师。——谭嗣同
7、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唐。韩愈《师说》
8、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宋〕李觏《广潜书》
9、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
10、为别人照亮道路,自己必须放出光芒——这就是人的最大幸福。——[前苏联]捷尔任斯基
11、冰山在海里移动很威严壮观,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美国]海明威
12、片言之赐,皆事师也。——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自序》
13、师道既尊,学风自善。——康有为《政论集。在浙之演说》
14、没有激情,世上任何一件伟大的事业都不能完成。——[德国]黑格尔
15、疾学在于尊师。——《吕氏春秋》
16、为学莫重于尊师。——谭嗣同《浏阳算学馆增订章程》
17、师者,人之模范也。——杨雄
18、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晋。葛洪《勤求》
19、经师易求,人师难得。——《北周书》
20、事师之犹事父也。——《吕氏春秋劝学》
21、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模范。——[美国]布鲁纳
22、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吕氏春秋。劝学》
23、疾学在于尊师。——《吕氏春秋劝学》
细细品味海明威的著作《老人与海》,不是从字里行间中透露出来老人对生命的理解,对生活的追求,脑海不由浮现了老人与大鱼的激战场面……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老人与海读后感,供大家参考。
老人与海读后感1在这个短促寒假中,我读了一本书,叫做 《老人与海》,它那包含曲折的故事,让我读到了很多,懂得了许多,也让我感受到了很多。
这本书主要写了一位风烛残年的渔夫一连 八十四天都没有钓到一条鱼,几乎都快饿死了; 但他仍然不肯认输,而充满着奋斗的精神,终于在第八十五天钓到一条身长十八呎,体重一 千五百磅的大马林鱼。大鱼拖着船往大海走, 但老人依然死拉着不放,即使没有水,没有食物,没有武器,没有助手,而且左手又抽筋, 他也丝毫不灰心。经过两天两夜之后,他终于 杀死大鱼,把它拴在船边。但许多小鲨立刻前来抢夺他的战利品;他一一地杀死它们,到最 后只剩下一支折断的舵柄做为武器。结果,大 鱼仍难逃被吃光的命运,最终,老人筋疲力竭地拖回一副鱼骨头。他回到家躺在床上,只好 从梦中去寻回那往日美好的岁月,以忘却残酷 的现实。
看到这里我,感触很深,老渔夫,他的那种坚毅,让我 着实的感动了,一个人的生命中,又有几个人 能做到像他那样,面对逆境丝毫不放弃,不妥协的呢?老渔夫,虽然老了,但他 仍旧坚持努力,不放弃,这种品质真的很可 贵,值得我们去学习。
其实,读这篇作品之后,它也教会了我一 个道理大事小事,只有不抛弃,不放弃才会做得完美无暇。不放弃,不抛弃会给你非凡的创造力,在危急时刻你没有放弃,而是毅然挺住,这样 危难中的你想尽一切方法以求生存,慢慢的 ,求生本能使你已经得出了克服危难的方法 ,就 像书中的老渔夫,他就做到了,不放弃,不放弃生命,不放弃生活,勇敢努力的活着 ,这样的生命才有阳光,才获得了灿烂,老渔夫, 他真的很棒,他做了一些很多年轻人做不了的事情,他会奋斗,他会努力,他懂得不放弃,而这正是应该我们要学习他的地方。
生活中,我们要时刻保持老渔夫的良好心 态,积极向上,努力奋斗,面对逆境勇敢向前,不畏惧,面对挫折时,不放弃不抛弃!加油,我相信我们的明天会更加灿烂,更加光彩夺目。
老人与海读后感2“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在读完海明威的得意之作?老人与海?后,这句话久久萦绕于我的耳边引我深思。
这部小说的可贵之处在于作者能够在如此简短的篇幅中,完美的表达他想揭示的主题:人在同自然斗争的过程中无法逃避失败的命运,但面对失败,我们仍然要不失尊严勇敢地面对,决不妥协。这样一个情节极为简单的故事,作者却构思长达十几年,终于塑造了一位真正的硬汉形象——桑提亚哥。他是一位勇敢顽强而又十分倔强的老人,他连续八十四天捕鱼无获却依旧不肯放弃,在第八十五天早上毫不迟疑地孤身再次出海,终于在远海处他发现了一条大马林鱼,他同它周旋了三天两夜终于将其制服,归途中又和前来抢食大马林鱼的鲨鱼进行了殊死搏斗,历尽千辛万苦虽然只带回一副巨大的鱼骨架,但他并没有气馁,也因此赢得了所有人的掌声。
小说中,桑提亚哥曾提到过马林鱼是一件没有别的什么比它“更大,更好看,更沉着,更崇高”的东西,是人类的“朋友”,在杀死马林鱼的时候,老人说:“鱼儿,我爱你,也非常尊敬你,但今天我必须把你杀死。”人与自然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势不两立的状态,人是尊贵的,自然也同样尊贵。正是这种高贵者之间的决斗,使主人公不再是一个贪婪的向大自然索取者的形象,而是体现了纯粹而高贵的斗争精神。老人的失败也因此转化为寓言意义上的胜利,小说结尾的点睛之笔也给桑提亚哥的硬汉形象注入了独有的乐观因素,老人并没有同其它许多人物形象一样带着悲壮的神色走向必然的失败,而是在遭受了那么多的磨难之后,仍满怀信心地继续战斗。
主人公桑提亚哥向神圣的自然领域进军可以视为对神圣的某种侵略,但他又是淳朴、诚笃,热爱自然的圣人,因此他又不得不令我们敬佩和赞赏。
老人与海读后感3近期,我阅读了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美国作家米勒尔.海明威的代表作――《老人与海》。我推荐大家读一读,这的确是一部经典的耐人寻味的著作。
《老人与海》叙述了一个年迈的老渔夫桑提亚哥与命运博斗的故事。故事的开头,贫苦而倔强的老渔夫84天捕不到一条鱼。这天他又出海了,经过艰难追捕,他终于捕获到比他的船大许多倍的大马林鱼。但是,在精疲力尽的老人拖着这条大马林鱼反航时候,遇到了一群凶猛的大鲨鱼,鲨鱼吃掉了大马林鱼身上的肉,老人最后带回的是一副巨大鱼骨。
小说记叙了老人与大马林鱼及鲨鱼激烈搏斗的情景,表现了老人不掘不挠的毅力,顽强不息的决心。
让我感到震撼的不是老人输在鲨鱼尖利的牙齿之下,而是他面对困难永不沮丧的决心与精神。海明威说过:“人只能被消灭,不能被打败。”是啊!在受到命运不公平对待的时候,誓不抵头,向人生挑战,这便是生活的强者。《老人与海》的故事让我想到了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些都与桑提亚哥十分相像。
这部小说突出表现了一位老人顽强不屈的个性,我从中学到了很多……即使遭受失败,人也不能失去自己唯一的尊严。抬起头、挺起胸,与命运做不屈不挠的斗争,总有一天,胜利会向你招手的!
老人与海读后感4人类的幸福和欢乐在于奋斗,而最有价值的是为理想而奋斗。看完《老人与海》这本书后,我觉得老人有着一颗坚韧不拔的心,有着自己的理想和奋斗目标,就算遇到许多困难,也不曾放弃。挫败是人生的一段过程,虽然老人始终都没有捕到鱼,但他不会善罢甘休,就算被其他渔夫冷嘲热讽,他也不在乎别人的看法,依然继续捕鱼。老人勇敢地追求着自己的人生目标,不畏层层险阻,即使是到了“山穷水尽疑无路”的地步,也甘愿拼死一搏。或许他认为:面对自己的人生理想,唯有拼过,努力过,才不会遗憾。
邓爷爷也说过:“一定要经常教育我们的人民,尤其是我们的青少年,要有理想。”一个没有理想,没有信仰的人,就会对自己要走的路感到茫然。如果没有理想,莱特兄弟就不会发明飞机,圆了人类飞向蓝天的梦;如果没有理想,袁隆平就不可能培育出杂交水稻,解决了中国人多粮少的难题。有了理想,我们才能清楚而理智地规划未来。
记得2015年寒假,我开始备战第一次书法比赛,面对神情严肃的考官,没有经验的我很紧张。我不但在笔画的粗细和力度上写不好,而且有的字都写错了。最后,我没有获奖。这次的失利,在我的书法学习过程中造成了极大的阴影,那段时间,我几乎对自己失去了信心。这时,一个偶然的机会,我阅读了《老人与海》这本书。我静静地翻阅,细细地品读书中老人为了理想而竭尽全力,坚持不懈的故事,一下子我感悟了很多。我若是也为自己的理想竭尽全力,想必也会成功吧!我默默地鼓励着自己,每天我都静下心来,拿着毛笔在书桌前练字,老人理想的力量激励着我,终于,在今年的书法比赛中我获得了少年组一等奖!
《老人与海》讲述的是一股勇气,一股为理想而奋斗的勇气,为了实现理想而竭尽全力的勇气。尽管有时,乌云遮住了蓝天,困难遮住了通往实现理想的道路,但是在一阵甘霖的挥洒后,清新依旧,白鸽挂着风铃没入远空,叶更绿,天更蓝,阳光在露珠上不断闪烁。人类的理想不停,信仰不停。依稀间,昨天的理想也是我今天的导航。
老人与海读后感5《老人与海》的故事情节很简单,写的是古巴渔夫圣地亚哥连续八十四天没捕到鱼,被别的渔夫看作失败者,可是他坚持不懈,终于钓到了一条大马林鱼。大马林鱼将他的小船在海上拖了三天,最后筋疲力尽,被他杀死绑在小船的一边。没想到,他在归程中一再遭到鲨鱼的袭击,他用尽一切方法来奋力反击,但回港时马林鱼只剩下鱼头和鱼尾和一条脊骨。尽管没有什么收获,但什么也无法摧残他的英勇意志。老渔夫这种坚持不懈、自信的精神不值得我们学习吗?
俗语道:不以成败论英雄。他虽然没有把完整的马林鱼拖回海岸,在别人眼里仍旧是失败者,但实际上他是成功的。他那坚强的意志,使他成为经历磨难而战无不胜的巨人。就像古时的愚公,明知开山绝非易事,也非一朝一夕可完成,他却“知其不可而为之”,仍坚持带领子孙后代开山。终于感化天帝,命山神搬走了这几座山。还有水滴石穿、铁杵成针、冰冻三尺等,不都是印证了“有志者,事竟成”吗?
《老人与海》中有句名言:一艘船越过世界的尽头,驶向未知的大海,船头上悬挂着一面饱经风雨剥蚀却依旧艳丽无比的旗帜,旗帜上,舞动着云龙一般闪闪发光的四个字——超越极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