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五角星的折法范文

五角星的折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五角星的折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五角星的折法范文

【中图分类号】G628

写字是一项重要的基本功,尤其对于低年级语文教学写字更是重要的教学任务。怎样在低年级训练学生写出一手好字,我和许多低年级语文老师一样,在一年级时就下大力气,在笔画书写和间架结构搭配上给学生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但是学生的书写习惯一直不容乐观:他们不会拿铅笔,姿势不正确,写出来的字也不甚理想。怎样让学生的每次写字都能达到最高水平呢?我一直在思考。

一、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

为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我尝试编儿歌,让学生来掌握写字姿势和握笔姿势。如:写字姿势歌:“学写字,要牢记,头正肩平脚着地,三个‘一’字要牢记。眼离书本一尺远,胸离桌边有一拳,手离笔尖要一寸。从小养成好习惯,体态优美人人夸,写出汉字真好看”。握笔姿势歌:“握笔时候要做到,大哥二哥对齐捏,笔尖之间留缝隙,三哥在下来托起,四哥五哥往里藏,笔杆离开虎口处,拳心要空腕用力,提笔就是来练字。”这样,学生在唱儿歌的过程中,不仅记住了正确的书写姿势,还提高了写字兴趣。

二、做学生的范例

黑格尔说:“教师是孩子们心中最完美的偶像。”由此可见,老师的表率作用对学生有着特殊的影响。老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再者“亲其师,信其道。”小学生具有向师性和模仿性,因此,教师在黑板上一笔一画,认认真真地写,写得端正、规范、美观,教师写字认真的态度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学生。不难发现,学生的字里都能看到我们自己的影子。这说明老师的范写对学生的书写起了多么大的作用啊!另外,教师近距离地指导学生写字,加强个别指导,甚至手把手地教学生写,尽可能给每个学生都指导一次,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写字能力最有效。

三、放手给学生探索的空间

教学时,我会放手让学生自己在探究中去发现、去解决。比如在学习生字“飞、鸟、老、早”时,我让学生自己观察、发现生字的特点。首先是学“飞”字时,出现了一个疑点,“飞”字的第二笔到底是“横折钩”还是“横折弯钩”呢?学生们有的说是横折钩,有的说是横折弯钩,他们为这两种意见争执不下,此刻,我若直接告诉他们说是“横折弯钩”,有一部分学生肯定会口服心不服。于是我想,还是让学生自己通过探究去得出结论吧。于是我让他们翻到《语文》书的最后一面《汉字笔画名称表》,让他们找出“横折钩”和“横折弯钩”两种笔画,仔细观察这两种笔画写法的异同,再与田字格中“飞”字的第二笔进行比较,经过认真的比较,热烈的讨论,最后全班同学的意见一致了。

四、学会赏识学生

赏识与鼓励是学生上进的希望。我在批改写字本时,都会为写得好的字画上一个小五角星,孩子们都会歪着头,仔细地数着作业本上得到的小五角星,数完后还要和同桌同学比一比,看谁得到的小五角星多,他们的小脸蛋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可也有这么一小部分学生,他们看了看就把作业本塞进课桌里,低着头,提不起一点劲来。想到这里我开始了深思:是孩子们没有进步还是我总戴着有色的眼光?是不是我对他们的要求太高了,没能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造成了他们如此自卑。从今天开始,我要试一试,重新去看待他们,也许会给他们一个好的开始。接着我就一个字一个字认真地批改,并找出几个相对好的字,画上了小五角星,还特意在本子上工工整整地打上了一个“优”。

第二天我发下本子时特别注意那几个学生,只见他们随意地翻开本子,突然间眼睛一亮,抬头看看老师,眼中闪现的是惊喜,是激动,又匆匆地低下头数着那为数不多的小五角星,还在自豪地告诉同桌也得到了小五角星。那一个个鲜红的小五角星好像在向他们微笑,在向他们招手,也让他们的心里乐开了花。接下来的几天,那几个同学写字特别认真,有时写不好,就认真地看着老师写的字,在书上反复地指着,一笔一画用心地写着。功夫不负有心人,现在他们写的字也慢慢地好起来了,得到的小五角星越来越多,还能与好多同学比一比。可见自信重又回到了他们的身上,有个别同学还做起了小老师,学会指点别人了。发作业本时,我再也没有看到以前的情景。

第2篇:五角星的折法范文

一、操作活动要给学生合理的空间

操作活动要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一个学生的心理需要、最大限度地开启每一个学生的智慧潜能,而且,从面向全体出发,也才有可能为特殊才能和爱好的学生提供更广阔的操作探索空间和更多的发展机会。

在教学《倍的认识》这节课的练习环节中,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倍数关系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教师用这样的方法引导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感悟数量关系:每个学生手中都有6个五角星和10个小方块,要求摆出方块的个数是五角星的两倍,并看看谁摆的方法对,谁摆的方法多,速度快。

学生经过独立操作之后摆出了好多种不同的方法,教师接着问,如果有很多很多的五角星和小方块,你们还会摆出小方块是五角星的两倍吗?有多少种摆法?接着教师又让同桌的两个同学合作,把每个小朋友的6个五角星都拿出来,要求把这12个五角星摆成2排,要全部用完,并且要其中一排五角星的个数是另一排的倍数,看看哪一桌的小朋友合作得最好,摆的速度又快方法又多……

在这个教学片断中,对学生的操作活动安排,既有明确的要求,又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和开放性,为不同学生的数学思考留有合理的空间。教学中,教师紧紧抓住“方块的个数是五角星的两倍”和“一排的个数是另一排的倍数”这两个“上不封顶,下要保底”的开放题,让学生摆一摆,充分感知数量之间的关系。在学生的操作过程中,教师对学生既有独立的要求,又有同桌合作的安排;既有基本的要求,又有发展性的操作要求,为有特殊才能和爱好的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操作探索空间和更多的发展机会。

二、操作活动要把握好教学契机

根据学习内容的特点和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组织学生操作活动一定要把握好最佳时机,当学生想知而不知,似懂而非懂时,用学具摆一摆,就会起到化难为易的效果。操作活动可以在学习新知识前进行,目的是使学生获得感性知识,当学生的感性知识已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应引导学生在丰富表象的基础上及时抽象概念,掌握火候,使感性认识逐步上升为理性认识。

在教学《异分母加减法》时,教师先让学生说说+和前面学过的有什么不同,然后让学生尝试计算,再试着验证自己的计算结果。学生提出这是异分母加法,算的时候先要通分。教师问是怎么想到要通分的,学生回答分数单位不相同不能直接相加,然后学生说出计算结果,教师接着让学生想办法验证这个结果是否正确。学生开始兴趣盎然的进行操作验证……

在这个片断中,把操作活动置于富于挑战性的问题“请你验证结果是否正确”的背景之下,学生为了说明自己的计算结果是正确的,直观形象的操作也就自然成为他们解决问题的抓手。这时他们从事的操作活动是自身需求引发下的自觉行为。教学的实践告诉我们,强加给学生的操作活动是徒劳的,学生自发的操作活动才是有效的,而有效的操作活动必须建立在适宜的操作时机基础之上。

三、操作活动要有教师有效的引导

操作活动是学生手与眼协同活动,动手操作的信息必须通过视觉的有意识、有目的的观察活动,才能准确地并有选择地输入大脑,促进抽象思维活动的展开。学生通过有效的操作后,虽然离开了实物活动的情境、过程,但脑子里却能把刚才的操作情境和过程再现出来,进而以此为中介进行抽象思维活动,对数学知识和方法获得深刻理解和牢固掌握。

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脱节,是目前小学数学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现已成为各发达国家课程内容改革的共同取向。国外一些专家提出“用数学于现实世界”的口号,对实用性的知识十分重视,力求学不在多,而在有用。为帮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应用于现实生活中的形态,掌握实践中常用的一些数学知识与方法,会用书本知识进行实践操作和初步具备把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我为学生开设了“生活数学”系列活动,架起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桥梁,有效地促进了学生自觉运用数学知识的习惯和能力的培养。

书本知识运用于现实生活,往往以不同的活动形式为载体,在实践活动中完成的。所以,我总是配合教学进度,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为学生设计一些“生活数学”的系列活动,让学生根据自身的知识水平与能力去完成,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合作参与,完成其中的某一方面。比如六年级学生学习了百分数应用题后,我与生理卫生老师联系,让他们来配制酒精消毒液;与常识老师联系,让他们配制浸制动物标本的福尔马林溶液等。通过从日常生活中寻找、发现数学问题,设计“生活数学”系列活动,为学生自觉运用数学知识于现实生活之中,为学生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搭设一个舞台。

第3篇:五角星的折法范文

关键词 折叠 剪纸 内容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Folding Paper Cut

――On the Development of Kindergarten Paper-cut Content

GU Yamin

(Suzhou Zhangjiagang Deji Kindergarten, Suzhou, Jiangsu 215635)

Abstract A small piece of paper inherits the profound Chinese culture. Nursery garden in the development of paper-cut the course of the process, caught limited to children age characteristics, in many aspects of the practical difficulties encountered, and how in the tradition of outstanding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culture while learning content suitable for young children, from the creation of a successful and enjoyable experience support inseparable teacher of wisdom, in practice, the teacher summarizes the relevant practical level of thinking and ideas.

Key words folding; paper-cut; content

中国民间艺术家梁春兰女士说:“百叠不错,万剪不乱”。看起来特别复杂的图案,利用折叠的方法就变得特别简单。如多层次折叠剪纸为多层次镂空造型艺术,打开之后是一个镂空的平面镂空艺术作品,具有不可预见性。折叠的材料一般多为正方形纸,折叠的方法一般多为对边对折、对角对折。由于其材料普通、折法简单、作品变化新奇,非常适合幼儿园孩子学习。借助课题组集体智慧,折叠剪纸研究成为了一级子课题《剪纸园本教材开发研究》中作为不可或缺的内容,8年的沉淀,基本形成了剪纸园本课程的目标体系。

1 绣球类――多变之中激发幼儿学剪纸的持续兴趣

“绣球”原是中国民间常见的一种吉祥物,一般由彩绣做成。而剪纸作品――绣球,一般由四个相同的图案上下、左右对称排列。作为多层次折叠的入门,具有技术门槛低、作品变化丰富等特点,非常适合中班幼儿学习。选取一张正方形纸经过四次对边对折,一次对角对折后,变化剪去的方向、线条的弧度则可获得大相径庭的作品。

1.1 找准一个关键的支点――一剪

盘点所有绣球类活动的开展,教师并没有过多的技艺灌输。更多的是孩子们的踊跃尝试和孜孜不倦的探索。而催生这种良好的探索氛围的关键是教师找准了学习一至四剪的一个支点,即是通过“一剪”的变化促使幼儿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如简洁明了的“一剪”图示帮助幼儿厘清折叠的关键步骤,这一步做到了,即是“百叠不错”,而创新一剪作品的千差万别,激起了孩子们对后续二、三、四剪的持续兴趣。教师顺势引导,果不其然,三个孩子毛遂自荐,快速顺畅地完成了阴影的绘画,并争相表示通过操作进行作品的剪制和验证。

1.2 激发幼儿持续探究――二剪至六剪

由于教师充分地放手让孩子自发想象、探索,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是逐步高涨,探索的欲望随着内容的深入愈往纵深处。基于孩子们一剪的经验基础之上,通过激发几名幼儿创新绘画剪二刀、三刀、四刀的内容,孩子们根据自己的意愿自主选择、定夺剪制的内容。剪去的次数越多,展开的图案效果就愈错综复杂,视觉冲击力更强。正如梁春兰女士所总结的“一剪出百优,两剪显千创,三剪成万新,多剪变无穷”。而“九连环”作为绣球的特殊内容则可以充分引发幼儿思考和动手操作,建议大班幼儿学习。

2 几何图形类――多种构图奠基幼儿团花学习

同是正方形纸,稍稍改变折叠的方法,可以得到三角形、五角形,再次折叠还可以演变出六角六边、十角二十边等。通过引导幼儿改变线条的坡度、弧线的弧度则可以催生出千变万化的图形。

2.1 三角形的蜕变

一张正方形纸,两种不同的折法均可以成功剪制三角形。但是改变线条的斜度或角度,则可以完成三角三边、三角六边、六角六边、三角十二边等不同的几何图形。如中班剪纸活动《三角形变变变》,教师通过引导竞赛的方式鼓励幼儿利用这一折法变化出尽量多的几何图形来,幼儿反复尝试、作品比较后进行剪法示意图与成品的配对,进而发现剪时的线条与图形的关系。又通过提供层次性材料(每组变化范例图示)鼓励幼儿反复绘画后发现作品的千变万化。再如中班剪纸活动《六连团花》基础上,衍生出“六六大顺”“六福兴旺”“六星珠团花”等。

2.2 五角形的联想

同三角形,五角形也有两种不同的折法。从五角星的胖瘦变化到五瓣梅花、桃花的剪制,更是进一步拓展幼儿关于线条变化与展开图形变化的经验。如公开课展示大班剪纸活动《梅花朵朵》中,基于中班幼儿学习折法、剪制五角星的基础上,幼儿通过绘画多层参照线的基础上进行花蕊镂空,丰富梅花图案效果。再如后续活动《纸手帕》,引导幼儿通过镂空装饰,产生有朵朵梅花的纸手帕,让孩子体验折叠剪纸的神奇与有趣。

在积累大量的团花结构之后,辅以传统经典剪纸中常见的素材,如吉祥果(佛手、桃子、石榴)、喜、蝴蝶进行装饰,呈现的作品可谓百花齐放、精彩纷呈。

3 盘长类――传统艺术助幼儿创新剪制

盘长作为民间流行的一门艺术,以多种形式出现。如中国结、衣服、建筑物等,民间剪纸中也常常应用。它可以形成四角对折、左右对称的图形,其完成的工序之一即是折叠(同绣球折法),掌握其“周而复始,连绵不断”的特点,就可以自由创作出多种多样的图案。

(1)用于作品边框。此种情况一是适用于装饰、布置幼儿剪制完成的整体作品,作为点缀;二是适用于方形作品的。如大班剪纸活动《我是小小设计师》中,幼儿为全园的剪纸作品展进行边框设计。再如大班剪纸活动《谁家窗格最漂亮》就是主要引导幼儿初次学习四角方胜的课例,在观察、比较、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尽量实现线条的粗细、间距的一致。

(2)用于综合图案。主要以盘长为主题的综合剪纸图案,如大班剪纸《镜中花》、《梅花窗格》《石榴窗格》等。

类似的内容如民间寓万事如意的吉祥符号“万字锦”,与正方形、三角形、菱形、绣球、花朵、其他动物(龙、虎、兔)的搭配,剪制的图案课谓琳琅满目,五彩缤纷。

小小一张纸,剪出的却是大千学问。而折叠剪纸由于其使用材料、方法简单,作品却千差万别、美轮美奂,纳入了我园剪纸园本课程的范畴。孩子们表现出了兴趣浓厚、大胆想象、积极思考、敢于尝试、乐意表达、耐心细致等良好的学习状态。衷心希望我们的孩子能将这门古老的民间艺术传承、创新并发扬光大。

第4篇:五角星的折法范文

关键词: 中学数学设置悬念激发思维求知情趣

“悬念”作为一种学习心理机制,是由学生对所解决问题未完成感和不满足感而产生的,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使学生积极感知学习对象。在教学中,教师适时地创设“悬念”,将会使教学过程成为一种学生渴望不断探索、追求知识的心理需求。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巧妙地寻找设置悬念的契机,常常是教学魅力的一种体现。笔者结合中学数学课堂教学谈谈实际教学中悬念的设置方法。

一、设“疑”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能使心理上感到困惑,产生认知冲突,进而拨动其思维之弦。要使学生生“疑”,教师就要不失时机地激“疑”。激“疑”比较好的办法就是设“疑”。

例如在“添拆项分解因式”教学中,笔者先给出“分解因式”:

这样学生产生了疑,迫切想知道这种计算方法,从而造成了知识上的悬念,提高了学生的求知情趣。

二、精“问”

课堂上恰当设问是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落实启发式教学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恰当的提问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情况,而且可以开启学生心灵,诱发学生思考,开发学生智能,调节学生思维节奏,与学生作情感的双向交流。教师通过提问,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回忆、对比、分析、综合和概括,达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因此,教学中适当地选择、安排提出好的问题,是创设悬念的有效方法。

例如,在讲授“三角形外角大于任何一个不相邻的内角”,笔者前先画图:

(1)EAF中,∠DFH大于∠E吗?

(2)∠E不变,∠CFH大于∠E吗?∠BFH,∠AFH呢?

(3)你可得出什么结论?为什么?

这一系列的提问使学生“找结论”的思维绷得很紧,也很想找出结论,而且这样得出的结论学生会记得很牢固。

三、制“错”

教学时教师有意搜集或编制一些学生易犯而又意识不到的错误、方法和结论,可使学生的思维产生错与对之间的交叉冲突和悬念,进而引导学生找出致误原因,克服思维定势,深化思维。

四、创“难”

学生在学习中的悬念常是对学习目标的向往,这里的目标可以是近期能达到的,也可以是需要经过努力才可以达到的。这样,难题对学生来说方向就明确了,目标也较具体,其作用是凝聚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思维。创“难”可在某堂课或某段知识前抛出,使学生看到所学知识最高点,经常保持一种学习的未完成感。如在讲“对数”一章之前,笔者提出问题:“给你一张厚度为0.01cm的薄纸,你知道要折多少次,顺着它的高度就可爬上珠穆朗玛峰吗?”这一问题对没有学过对数的学生既难又有趣。最后笔者指出对折27次即可。那么,答案怎么来的?学生学完对数方知。设置这个悬念后,学生心中始终有一个目标――此题难解。

五、求“变”

求“变”就是在教学中对典型的问题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情形、不同背景进行变式,以暴露问题的本质,揭示不同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教师通过变式教学,使一题多用,多题重组,常给人以新鲜感,能够唤起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因而能够产生主动参与的动力,保持其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趣和热情。

例如:(1)你知道五角星的五个角之间有何关系吗?

(2)借题发挥,一题多变,一题多思。

①如果把五角星的一个角“缩”进去,此时各角之和为多少度?

②如果把五角星的两个角“缩”进去,此时各角之和为多少度?

③那么你知道六角星、七角星、八角星……的角之和吗?

对于此类变形的五角星,学生也可画出很多。学生对此类问题兴趣盎然。教师通过对此题变式的探讨,可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从更深的层次中挖掘图形的本质。

这样可使学生再度陷入问题的探索之中,而且这种求“变”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六、留“尾”

留“尾”指在每节课(或每段知识)结束时,设法在学生心理上留点“余味”,为后继课涂上点“神秘色彩”,激励他们进一步探索和解决问题。

例如:学完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后,接着学生要学根与系数的关系。课结束前,笔者让学生任意找几个一元二次方程(>0)。笔者快速指出这些方程的两根之和,两根之积,两根的符号及绝对值大小,引起学生的求知欲,然后告诉学生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有必然的联系,这样,激起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为下节课打好基础。

“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趣和意志领域,触及到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在数学教学中,适时地、经常地创设“悬念”,将会使教学过程成为一种学生渴望不断探索真理,带有情感色彩的意向活动,这种教学才有魅力。

参考文献:

[1]毕恩材,朱秉林著.数学教学艺术.广西:广西教育出版社,1991.

第5篇:五角星的折法范文

【摘要】作为数学学习的一种重要手段——动手操作,在学生的主体性学习中,教师注重通过引导参与、明确目标、自主操作等教学形式得以有效地实施体验,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体会和理解,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提高课堂教学成效。

关键词 数学学习;有效操作;提升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成效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5)18-0058-01

动手操作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阔步走进了新时期课程改革的课堂中,那么,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有效地通过动手操作这种数学学习手段,更好地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体会和理解,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成效呢?现笔者就结合日常一线教学的实践及教学反思,略谈几点粗浅做法:

一、立足需求,引导参与,体验生成

儿童的学习最初往往是从“动作”开始的,动作是感知的重要手段,实践证明,多种感官参与感知活动能增强感知效果。在教学活动中,作为主体的学生,他们的认知规律是从直观的动作思维到具体的形象思维,最后达到抽象的逻辑思维。可以说,动作及有关的表象是他们认识客观事物和规律的基础与起点。我们提倡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展开学习,因为这可以帮助他们获得更多、更直接的感性经验,再经过对表象的比较、分析与综合,就可以逐渐概括、抽象为一定的数学概念和数量关系。在现行人教版的数学教材中,就设计出现了大量便于学生操作的内容,作为教师,应为学生提供思考与弄懂问题的主动学习和活动,其易于激发学生兴趣,便于构建表象,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新知,从而促使学生在操作中形成自己学习数学的一种方法或策略。例如,教学三年级“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一课时,其中先前学过的长方形(正方形)周长是指围成长方形(正方形)的四条边之和;而新授课中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是指由四条边围成的平面大小。学生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是从“一维空间”向“二维空间”转化的开始,是空间形成由“线”到“面”的一次飞跃。如何实现转化,促进飞跃?根据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及思维特点,教师让学生通过“围一围”、“印一印”、“剪一剪”等操作活动,不断增强对“周长”“面积’两个概念的感悟和体验;再通过交流,促进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提升。教学时,教师以课本的封面为媒介,以同桌合作的形式:先沿着课本封面围一根彩绳(剪去多余的),并拉直放在桌面上;再将课本封面蒙上一张纸,印一印,沿压痕剪下放在桌面上。让学生观察比较“一根彩绳”和“一张长方形纸”。然后交流:课本封面的周长和面积有什么不同?此刻,由于学生对“周长”与“面积”经过操作体验、用心感悟,积累了丰富的感性认识,建立了清晰的表象,因此,在不断深化对这两个概念认识的同时,也弄清了它们的区别。

二、围绕目标,明确要求,有效指导

实践证明,数学课上有关学习操作或是观察,都应是有意义、有计划的活动,是在教师指导下的个体性操作或群体性操作的动态过程,而不是一般、随意的动手活动。教师应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向学生提出明确的目的,在指导学生操作之前,教师要精心设计操作的步骤,规定好操作的程序和规则,为学习新知识提供直观情景。例如,在教学“9+3”时,教师出示一个装有9个五角星的学具盒,学具盒的外面再摆放3个五角星,先让学生观察学具盒里一共有几格?里面装有几个五角星?还空几格?要求学生怎样移动一下五角星,就能很快地看出学具盒里外一共有多少个五角星?你能想出几种办法?哪种办法最好?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的操作有了明确的方向,并很快想出3种移动方法。然后,通过分析比较,归纳出“凑十法”,此教学过程不仅帮助学生理解“凑十法”的算理与算法,同时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设计学生在观察和思考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这样,在操作的过程中,教师会有条不紊,学生也不会手忙脚乱,不会降低课堂效率。例如,在《认识几分之几》一课的“动手折涂”教学环节中,教师巧妙地设计了一个“拿出一张长方形纸,折出它的“—”,并涂上阴影。但学生看着这一分数线,却无从下手,教师这才提供“如果分母是2,你们可以先做起来吗?”“那如果分母是4呢,又能不能折呢?于是学生兴趣盎然地开始动手折出“份数”。接着,教师又利用学生折纸情况引导学生比较3/4和2/4的大小,使教学资源利用率最大化。然后,教师让学生“拿出一张长方形纸,折出它的2/()并涂上阴影”,使学生在发散式操作中,提高数学思维水平。在上述教学环节中,如若教师只是简单地要求学生“把这张长方形纸平均折成4份,请大家试试看”的话,则学生的操作实践就不能很好地进入有效的学习轨道,课堂学习效果会大打折扣。

三、鼓励探究,自主操作,提升思维

“没有数学思维,就没有真正的数学学习”,离开了数学思维的动手操作就是非数学活动。著名数学家波利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和联系。”在课堂上,应让学生在各种探索性的操作活动中,通过观察、猜测、操作、讨论交流,经历、感受知识探究的全过程;体验操作过程中成功的喜悦,创新的乐趣;体验数学的重要价值。

如果学生的动手操作变成了简单地执行教师的任务或要求,其功效就会大大降低。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这节课中,在学生通过看图比较,初步感知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联系之后,教师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探求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本环节是这样设计学生的操作探究活动的:①在四边形纸片上画一条高;②高把平行四边形剪成两份;③把平行四边形重新拼合成一个长方形;④比较原平行四边形与所拼长方形之间的联系,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在上述教学环节中,从表面上看,学生都动手操作了,主动参与数学活动了,但实际上,这样的操作只是学生根据教师的指令按部就班地完成整个操作活动,做了一次“操作工”,至于这些操作活动是怎么想到的,学生不得而知。在这样的操作活动中,学生缺乏主动探究意识,难以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充其量是为了得出某个数学结论,不过是课堂教学中展示“自主学习”的一张标签而已,学生成了解释教师所谓新的教学方式的道具。教学的价值不在模仿而在创新,数学的本质不是技能而是思想,因此,数学学习的过程不能只是一个遵照指令进行程序操作的过程,而应是一个不断地运用自己的知识经验进行自我构建的过程,课堂中的操作活动应由学生的被动操作走向自主实践活动。因此,笔者认为上述教学环节可调整设计如下:①提出问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没有学,你有什么办法能算出它的面积?②独立思考,实践探究:通过拼剪,转化成以前学过的图形;比较平行四边形与所拼图形之间的联系,并求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准备讨论;小组交流讨论;个人再补充完善;汇报交流不同方法;验证;师生共同小结。通过上述环节的设计,相信能更多地引导学生自主进行思维活动,从而更好地遵循“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这一重要数学思想。

参考文献:

[1]张兴华.走进儿童的数学学习[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01.

[2]高飞.对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教学的若干思考[J].小学数学教师,2012,(3):85.

[3]聂艳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践与反思[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4]张数泉.课堂需要有效的操作[J].小学教学设计,2007,(9):47.

第6篇:五角星的折法范文

一、编个故事,激发兴趣

托尔斯泰指出:“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兴趣。”在写字教学中,要把神奇的汉字演绎成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一幅幅美丽的画卷,使学生对汉字产生深厚兴趣。让学生带着这份“喜爱”去学习写字,让枯燥无味的写字活动变得有情有趣。

比如指导写“伞”,同学们看像什么呢?有的说像大蘑菇,有的说像大树……形象生动的比喻,再加上形象的电脑画面的显示,不仅让学生感受到了汉字的形体美,而且让学生对抽象的汉字字形顿生兴趣,产生了写字的欲望。又比如写“亻”时,有个学生说得很有意思:“一只小鸟站立在一根树干上。”别的孩子经他一点,说得更详细了,有的说:“撇起笔的地方是小鸟回头在看呢!”有的说:“小鸟站立的很挺拔!”……就在学生们眯缝着小眼七嘴八舌讨论的时候,汉字已悄悄地走进了他们的心中,当学生带着对汉字浓浓的喜爱之情走进课堂时,写字教学就进入了“未成曲调先有情”的佳境。

二、手眼并用,观察字形

笔画是构成汉字的基本要件,它有主次之分,讲究避让、连贯、呼应、均衡。指导学生观察分析字的笔画,注意笔画间的联系,偏旁与偏旁的搭配,找出这个字的主笔以及一些字的笔画的变化。尽可能通过游戏、表演、实验、操作、动手模拟等活动,让他们的眼、耳、脑、手、口等一齐“动”起来,以“动”激活写字教学。

(一)量一量,哪个笔画长得高。

汉字中带有竖、钩、折的字,都是有“高度”的。观察汉字时对学生说:“用眼睛做尺子,量一量哪个笔画长得高?”学生们听了就眯起眼睛,伸出手指来量。例如:“他”字的竖弯钩比第一竖要稍高一点,第二竖“长”得最高。学生经过观察对比和指导,找出“最高”的笔画,就能意识到笔画是需要变化的。

(二)找一找,哪些笔画最潇洒。

要指导学生写带有横、撇、捺的字,观察的时候,教师可以对学生说:“找找看,这个字哪些笔画长得最潇洒?”学生心里都崇尚潇洒,听老师这么一说就来劲了。有一次我教“爸”字,学生观察后,发现“爸”字的撇和捺都很长。有一个学生说:“那是爸爸长长的手臂。”另一个学生说:“那是爸爸张开的怀抱。”说得真好!教字教出了浓浓的父子深情,学生对写字也兴致高涨。

(三)瞧一瞧,哪些笔画偷偷变。

有些笔画在不同的字中的形状或写法是有些细微差别的,我们要指导学生细心观察,不断积累,掌握规律,可对学生说:“同学们,都来当小侦探,瞧一瞧这个字,它的哪个笔画或部首在偷偷地变了?”这样一来,在当侦探的好奇心的驱使下,学生会有不少的发现。

1.点的变化:点在字的上方是较短的侧点,如“方、良”等;点在有些字中是长点,如“兴”和“头”字横上的两点是短的侧点,最后一笔却是长点。

2.横的变化。当横作为这个字的主笔时,一定是长横,只微微向上扬起,如“古、市、士、垂”等字的主笔长横要写得长而稳,像根小扁担,其他的横笔则比它短得多。除此之外,“王、立、耳”等字作偏旁时,最后一笔横要变成提。如“理、站、取”等。

3.竖的变化。在横长竖短的字里,竖笔要往字的中间倾斜,如“四、回、口、白”;在横短竖长的字和很多的字里,竖笔就要站得直直的,像挺拔的小树,如“贝、目、服、国”等。

4.撇的变化,可以分成三种。第一种叫平撇:一般在字的上方,短短的,较平,其底下常常有一个横笔,如“乎、手、升、毛”等。第二种叫斜撇:这种撇较斜,较舒展,如“多、化、大”等。第三种叫竖撇,顾名思义,竖撇要先直直地竖下来后渐渐撇出,这种撇的右边常有“竖、横折钩、竖弯钩”相伴,如“月、用、升”等。而带有第三种撇的“月”字的撇,作为字底时,又发生变化,成了直竖,如“有、肯、背”等。

5.折的变化。它与竖的变化有点相似,一种是“横长折短往里斜”,如“四、也”。一种是“横短折长直直下”,如“直、贝”。

6.竖弯钩的变化。当“元、光”作偏旁时,竖弯钩变成竖提,如“顽、辉”等。

(四)看一看,哪个偏旁会谦让。

写字教学中,教师可以不时地掺进一些育人的色彩。教学生会做人,讲谦让,讲友爱,培养美好的品德。如教“从”的时候,学生观察后发现这对“兄弟”中,第一个“人”的捺为了第二个“人”站好,变成了点,紧紧地靠着撇,这样,第二个“人”就可以很舒展地与第一个“人”站好了 。教师可以告诉学生,如果不这样做的话,这些字就会“打架”。

三、细心呵护,表扬鼓励

教育家第惠斯多克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对于学生写的字,教师评价的时候应借鉴成功教育和赏识教育的思想,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

第7篇:五角星的折法范文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影响力的提高,“汉语热”在世界范围内不断升温。大量的对外汉语教学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对外汉语教学不仅要传播基本的汉语和文化知识,使学者们具备听、说、读、写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使他们了解并掌握中国文化的精华,将对外汉语教学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本文以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中国剪纸为个案,从多个角度分析了中国剪纸引入对外汉语教学的可行性,同时力图通过中国剪纸与对外汉语教学的研究,为更好地进行汉语国际推广探索一条新的途径。

一、学习兴趣的引导和激发

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是激发和维持学习动机的手段。调查显示,学习兴趣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起着启动、增强、维持和调节的作用,有效地影响着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学习兴趣强的学生,总是能认真听讲,注意力集中,以学习为乐趣,乐此不疲,事半功倍,效果很好。反之,对学习缺乏兴趣的学生,把学习看成一种负担,以学为苦,学习不专心,敷衍了事,勉为其难,效率低,效果差。兴趣对异域学习者更为重要。从学习动机和个人对学习的期望来看,在融合性动机(指学习者对目的语民族及其文化等有浓厚的兴趣,希望通过学习目的语达到交往、甚至融于该社会文化之中的目的。融合性动机对学习成绩有极大的影响)上,异域学习者对汉语和中国文化有浓厚的兴趣,希望通过对汉语和中国文化的学习和体验达到交流、沟通的目的,甚至希望融于中华文化之中的心理;在结果性动机(指学习者由于取得好的学习成绩而产生成就感。取得的良好成绩(实现了既定的学习目标)有助于激励和保持动机)上,异域学习者如果取得好的学习成绩就会产生成就感,有助于激励和保持他们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化的良好期望;在内在激励(指学习者从学习本身所获得的满足。要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就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活动应丰富多彩,提供更多的活动机会,保持师生的和谐关系。)动机上,要使异域学习者对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化产生兴趣,就需要教师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课堂活动丰富多彩。[1]

由此可以看出,异域学习者好奇心强,但对汉语和中国文化课的学习缺少目的性,所以教学中要结合异域学习者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本着“轻松、快乐”的原则,激发他们学习中国文化的兴趣。在汉语和中国文化课堂上引入中国剪纸是引导异域学习者参与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有关汉语教师志愿者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引入中国剪纸而获得教学成功的例子也不胜枚举。如汉语教师志愿者吕英杰在美国纽约州的皮埃尔·冯·考特兰中学进行汉语推广时,每天上课都会在课件中展示一幅与课堂主题相关的剪纸,巧妙地运用中国剪纸来促进汉语课和中国文化课的教学,并成功通过传授剪纸技艺帮助学生学习中国文化和语言。[2]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不论采用何种教学手段,最终还是要以引导学生进行自由想象,培养一种能力为目标。因此,剪纸课程的教学要始终把握这个原则,在汉语和中国文化课教学的第一阶段以剪纸作为辅助手段,由浅入深,培养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在学习剪纸技法的入门阶段,可以以蝴蝶为基础纹样教学生进行剪纸的初步创作。蝴蝶外形简单,那一对大翅膀可以给人很大的想象空间。学生掌握了外形后,接下来让学生尝试用学过的水滴纹、锯齿纹、月牙等纹样进行自由装饰,这个阶段只要学生能做到图案不单一、画面不空洞即可,这时教学的目标就是通过中国剪纸来引起学生们的兴趣。

通过实践可知,剪纸激发了学生们的兴趣,启发了他们的思维,使学生在参与的同时,初步了解了汉语和中国文化。

二、寓学于乐的教学方式

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认为,“乐”是使人超越自身达到成功的东西。在汉语和中国文化课的教学活动中部分学生因开口能力差而缺乏信心,以致产生厌学情绪。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一方面在于学生在汉语学习时因担心出错受到教师的指责和同学的嘲笑而不敢尝试。更重要的是中国的传统学习方式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和依赖性上,导致人的主体性、能动性和独立性的不断减弱。所谓中国传统学习方式就是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的比较死板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一般都是教师拼命地讲,学生被动地听,教师在台上做演示,学生在台下刻意模仿。而国外的课程教学与中国课程讲授的根本区别是其实践性强,技术技能是在多次反复地不断进行实际操作训练中养成的。但很多教育机构(包括学校)仍在延续着中国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并且中国文化课的大部分教学内容基本是理论课的学习,教学内容空洞单一,书本上教什么、教多少,教师就讲多少,学生学什么技术项目、学到何种程度都是学校统一规定的,这样的课程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时间一长,大家都失去了学习的兴趣。虽然许多外国学生也热爱中国文化,但是如果长时间处于机械模仿的过程中,很多学生就会渐渐失去喜爱中国文化的动机。虽然大家也都在努力学习,可是中国文化的教学却没有任何创新之处,使学生们的学习形成了“教师灌输知识、学生死记硬背”的恶性循环。

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何让学生在乐中学习呢?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结合外国学生喜新求异、乐于展示、喜欢挑战的心理特点,教师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并以活动激发学生的情趣,让枯燥的剪纸课“活”起来。

(一)交流剪纸知识,激发对剪纸艺术的热爱

剪纸艺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民间工艺,它拥有悠久的历史、精湛的技艺,是中国民间艺术中的瑰宝。精妙绝伦的作品是民间约定俗成的观念化意向的完美体现,种种质朴而率真的造型,既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幸福吉祥的期盼,又是中国人的原始视觉思维方式和民间审美观念的形象表达。许多学生来中国之前,已对中国剪纸有一些基本了解,但对透过这一民间艺术表象所表达出来的中国人的文化观念和哲学内涵却了解很少。为了让学生更进一步地了解剪纸文化的意义和价值,激发学生对中国剪纸的热爱,课堂上可以举行以“中国剪纸知识知多少”为主题的讨论活动。学生根据自己对剪纸的了解提出了许多的问题,比如中国剪纸的发展历史是怎样的?中国传统剪纸有哪些创作流程?南方和北方的剪纸有什么不同?中国剪纸与中国文化的关系等等,一系列问题引发学生的探知欲望,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采用不同的形式去探寻研究。学生到图书馆查阅资料,了解剪纸;在网络上查寻,探求答案;调查剪纸艺人,探求真迹;汇集资料,分类整理。教师在讲授剪纸的过程中,还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学生遇到学习上的困惑时,老师要及时协助,发现错误找到原因,尽快解决。学生们在这些多样的剪纸活动中,搜集到了许多的剪纸素材,感受到了剪纸文化的独特魅力,也在课堂上学习了丰富的知识,收获了友谊,收获了信心,感受到了团结。这段经历将成为他们人生中的宝贵财富,也进一步增强了大家对剪纸艺术的热爱。

(二)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让剪纸走进学生生活

在学习剪纸之初,教师可以选择一些较为简单的图形进行示范,然后让学生练习,以此增加他们的好奇心。比如老师先将一张正方形的纸张沿着对角线对折,然后将对折的三角形纸片五等分折叠,在折叠好的图形上只剪一剪刀,展开后就做出一个美丽的五角星。这时,学生们的眼睛中表现出的是惊奇和渴望,随后他们会跃跃欲试,想要把这种技巧学会。此时,教师就要紧紧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和欲望,进行技法的讲解和剪纸技巧的展示,教会他们剪出五角星。需要指出的是,教师仅仅让学生机械地模仿五角星的制作是不够的,还需要因势利导,如可以在五角星其中的一个角上剪出鼻子、眼睛和嘴巴,形成一个微笑的图案,以此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另一方面,为了让学生对剪纸有一个整体认识和具象把握,教师在课堂上可播放一些剪纸艺术家创作的精美作品,通过剪纸图案的欣赏,让学生遨游于剪纸艺术的海洋,使他们在认识到民间劳动人们无穷的智慧和创造力的同时,也激发起大家学习剪纸的热情。一系列的学习,让剪纸走近了学生们的生活,自然也起到了寓学于乐的教学效果。

(三)开展剪纸竞赛,为学生提供展示的平台

学习上,目标是最好的助推剂。不同的学习阶段,教师要为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以促使他们不断的进步。为了让学生的目标尽快得以实现,教师策划了多种形式的剪纸竞赛,以竞赛带动大家的学习动力,促进学生剪纸能力的提高,比如开展剪纸活动大赛。选取相同的剪纸图案,举行剪纸作品大比拼,所有参加比赛的学生要求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独立剪出作品。教师按照事先约定的标准进行评判,既要看剪纸技法是否运用熟练、图案主题是否把握准确、整体是否美观,还要看剪纸的速度。通过剪纸比赛这样的平台,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并一致要求希望今后这样的活动多开展一些。经常开展这样的小型比赛可以促进学生进行常规性的技法练习,提高学生的剪纸技巧。

现代教育中,“寻找正确答案”已不是唯一的,教师要鼓励学生就问题去思考解决的办法并允许多种答案的出现。课堂剪纸活动要求学生在突破自身的受动性和依赖性上,使自己的能动性和独立性得到张扬、发展和提升。这种教学方式不仅使学生在欣赏中得到美的享受,激发起学习的欲望,而且生动直观地宣传了剪纸艺术在历史悠久的中华文化艺术宝库中的光辉成就,开拓了学生的眼界。

三、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中国剪纸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越来越受到教育者的关注和重视,教师越来越发现中国剪纸对学生创造力发展起到的作用。剪纸课上,教师既是剪纸的引导者、记录者,同时也是合作者、参与者,教师应根据学生在中国剪纸中的表现适时地改变自己的角色,对学生进行指导。教师要充分肯定学生的大胆创造,及时鼓励表扬他们的成果,给他们以成功的体验,再次激发他们的创造积极性。

中国剪纸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审美理想:“天人合一”、“境生象外”。这种审美理想是通过典型的原发性思维方式和天然的视知觉方式表现出来的,它“不是机械复制自然对象,而是依照作者对客体的原发性视觉认知,按照内心的意愿和自我理想,重新安排和建构现实秩序,并含目的性地去把握对象的整体结构式样,并将它们物化成视觉形态。”[3]例如,剪鱼儿戏水,可在鱼身上剪出莲花、水草等纹样,这样剪出的作品既美观又寓意“连年有余”;在大肥猪身上设计牡丹花,再驮个元宝,元宝上再剪出枝叶,叶上或枝间挂铜钱,就寓意了“肥猪牡丹,富贵连连”或“招财进宝、大富大贵”。传统剪纸常以花中套叶、叶中套花等手法来表现思维无限自由的原发性视觉,这种视觉的表达既超越了现实世界的界限,又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追求完美、表达含蓄的审美心态。

在运用中国剪纸教学吸引学生的兴趣,增强他们的注意力后,需要对他们进一步的加强引导,以充分发挥学生们的想象力,创造出自己满意的作品。如剪双喜字,可以用多种方法去剪。一是把张正方纸对折再对折,然后剪出字形丰满、笔划端正的双喜字;二是把正方形纸对角折三至四次,按图案折剪的方法,剪出喜字纹样,打开是圆盘喜字等等。在学生掌握了基本折剪方法之后,教师要启发学生去联想,在此基础上去创造。除此之外,还可把喜字变形,可方可圆,可长可扁等等,还可以在喜字两边添加纹样,如在喜字两边添加梅花、喜鹊、荷花、鸳鸯、双凤和龙凤等等,还可以把喜字中方口变形,变成心形称为“心心相印”喜字。[4]在学习了剪纸的基本技法、掌握了一些折叠的要领之后,就要让他们摸索折剪的各种方法,鼓励他们大胆地尝试创作,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们的创作灵感和创新精神。

四、结 语

剪纸活动中,教师可以把课堂环境营造成充满活力、生动有趣的创作场,学生可以直接认知,运用教师传授的知识,自动发挥想象、提炼画面,研究合理的剪刻技法,将复杂的思维概括化、明确化、单纯化。因此要运用好剪纸课堂,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并以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为出发点和归宿来指导剪纸,通过鼓励和鞭策的语言激活学生的原创能力,运用各种指导方式打开学生的创造思路,使他们有发挥自己积极性、主动性的机会,以创作出富有想象力的画面。

(本文为郑州地方高校新世纪教育教学改革及人才培养工程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ZZJG-A6030)

注释:

[1]崔永华.对外汉语教学设计导论[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8:90-91.

[2]吕英杰.美国汉语教师志愿者:边教汉语边剪纸[EB/OL].

jyb.cn/world/hytg/201202/t20120227_479682.html,2012-02-27.

[3]袁玲,方艳.中国传统民间剪纸艺术与现代平面设计[J].美与时代(下旬),2004,(6).

第8篇:五角星的折法范文

指导思想:

剪纸是一种民间艺术,它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审美能力有很大的作用。通过剪纸作品的学习欣赏,尝试剪纸工具、材料与制作过程,塑造体验剪纸学习的乐趣、方法,促进学生艺术的感知与欣赏能力,艺术表现与创作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培养学生热爱民间传统工艺的热情。

教学目的:

重在培养学生对剪纸艺术的兴趣,培养承传民族文化的意识,增强弘扬民族文化的责任感,初步掌握剪纸艺术的四大技法。

教学方法:

深入浅出的讲解和实际操作相结合;临摹和创作合二为一,剪制、贴合、绘画有机操作。

制度:

每周二、周四下午两节课后活动,时间为 30-40分钟,地点美术三室。

教学措施:

一、挖掘育人因素,发挥育人功能

1 、注重个性培养。俗话说: “人心不同,各如其面。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之间存在着智力、性格、气质等许多方面的个性差异,而每幅剪纸作品都有着作者的个人形象和心灵明晰的影子,真所谓 “画如其人 ”。一幅剪纸作品将会毫不掩饰地暴露作者的内心世界,充分流露出作者的某种感情。在剪纸教学中,能依据因材施教的原则,对学生提出不同要求,采取多种措施,加强正确引导,学生会创作出不同风格的作品,从而促进其个性的健康发展。

2、培养审美能力。一幅剪纸作品,作者在创作的整个过程中,必然融注自己某种美好的情感。为创作一幅剪纸作品,作者要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中去观看美丽的校园、丰收的田野,去寻觅生活中的人和事,经过无数次的情感交流,学生便具备了创作的思想基础,同时也确定了造型 “以意与神 ”的基本条件,产生了联想造型 “以意与神 ”的基本条件,产生了联想的诱发体,形成了对当前或过去的记忆表象进行组合、改造,重新铸成新的意象的主观意象。总之,作者在情感的推动下,依靠想像力的作用,并循着特定的逻辑,将它们改造成新的审美意象,这无疑是审美的鉴赏能力、创造能力的充分体现。

3、培养动手操作的能力。教育心理学明确指出:小学生不能只限于对知识的掌握,还要具备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基本技能的能力。只有形成一定的技能,才能进一步提高学习质量,才有助于掌握相关知识,促进智力和能力的发展。剪纸教学就是培养学生技能的有效途径之一。在剪纸的创作过程中,作者首先要对周围事物进行实地观察、分析比较、综合归纳,确定创作素材,勾勒剪纸画稿,这是智力技能的训练;然后再依据画稿动手剪刻。在剪刻的过程中,刀法或细腻流畅,或粗犷豪放,这是操作技能训练。可见,剪刻创作构思形成的依据和外部体现的标志,构思则是剪刻的调节机制,两种技能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4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活动的内部动机,剪纸作品是学生根据观察、理解、想像组合而创作的,有过创作成功的愉悦感,因此,将剪纸运用于教学中,学生会更乐学、好学,会学得更好。

具体课时:

一、剪纸的历史、意义、四大技法:方、圆、尖、细的具体要求:方如转、圆如月、尖如芒、细如须。折纸,二折及四折法,主要剪双喜字。

二、折纸:三折及五折:主要剪五角星及五瓣花,发挥学生创新剪法。

三、折纸:八折:主要剪八喜莲花图,初步认识团花的意义及技法。

四、观摩优秀作品,让学生认识剪纸的造型

如:方形、圆形、三角形、棱形、多边形等。

五、扇形喜联,巩固花喜字的剪法,技法“方”。

六、蝴蝶剪法及花纹设计,掌握身、触角、翅膀、眼的主体结构、技法“园”。

七、巩固蝴蝶剪法,诱导学生创作花纹技法“尖”与“园”的基本功练习,特别是半圆花纹。

八、临摹动物兔的剪法,认识夸张眼睛的古绝传神。并突出兔耳朵的夸张,兔尾巴的小而上卷,腚部“旋子”的剪法主练“双兔吃萝卜”。

九、临摹动物“鱼”的剪法:掌握鱼的基本造型“ 8”及鱼的身体结构:鱼身、鱼尾、鱼翅、鱼口、鱼鳞等。主练“连年有余”注意谐音“余”即“鱼”。

十、棱形双喜及喜花的初步剪发:主练“蝴蝶双喜”。把学过的喜字剪法玉蝴蝶剪法相结合在一起,加深学生对应用剪纸的认识。

十一、十二生肖“牛”的剪法。 20XX年是牛年。让学生为迎接牛年做剪纸准备。初步掌握牛的生理结构:牛头、牛角、牛身、牛腿脚及牛尾巴。牛半身花纹按民族意识去创作。

十二、继续创作生肖牛的剪法。掌握牛的勤劳习性。主练“打毛”技术。参观老师的几种牛的造型,诱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十三、在学习花、蝶、鱼、字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团花创作。把喜字、春字、花、鱼、蝴蝶、兔、牛等有机巧妙的组成各种迎新春的图形,以备学期末搞一次小型剪纸展打基础。

第9篇:五角星的折法范文

一、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效的教学情境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分数的意义”这节课,教师可以创设学生在春游中“分食物”的场景。在春游时平均分一个橘子、一个饼的过程,可以有效地唤醒学生的记忆,激活学生对分数已有的认识。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把一袋饼干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到这袋饼干的几分之几?学生很自然地想到。此时学生并没有感觉到“把一袋饼干平均分”与“把一个饼平均分”有什么不同。让学生初步认识到一袋饼干是1个“单位”。再让学生说说还有哪些物体也能用“1”来表示,从而使学生认识到一个物体、一些物体组成的整体都可以用单位“1”来表示。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由于情境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所以创设情境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对于中低年级学生,可以通过讲故事、做游戏、表演、演示等方法创设情境;而对于高年级学生,则要侧重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教学情境,用数学本身的魅力吸引学生。

二、问题,引领思考

“分数的意义”这节课的教学中,通过有目的地启发诱导学生思考,点燃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独立思考、集体交流讨论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地揭开分数的奥秘。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教师给学生提供了一些学习材料:如一个圆形、一个正方形、一条线段、4根香蕉组成的一个整体和8个面包组成的一个整体,要求各个小组里的每位组员选择一种材料,通过折一折、分一分、涂一涂等方法,自己创造一个分数,并在小组内说一说:把( )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 )份,涂色表示了这样的( )。一人说,小组其他成员仔细倾听,积极补充,最后到讲台上展示自己的作品,一边展示,一边介绍。在此基础上教师追问:“为什么涂色部分都可以用表示呢?”学生有些困惑,此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引领学生自主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明白不管是一个物体、一个图形、一个计量单位还是一些物体组成的整体,只要平均分成4份,每份就是它的。既然都是,为什么涂色的香蕉是1根,而涂色的面包却是两个呢?通过问题引领他们去思考,从而让学生明白单位“1”不同。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科学上的实验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以及从新的角度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学生自己发现的问题,更能引领学生思考。那么,学生如何发现问题呢?一是教师的提问中发现数学问题;二是学生的解答中发现数学问题;三是数学的活动中发现数学问题……

小学数学中的“分数教学”结束后,教师亦可抛出如下问题引领学生思考:

1.一定要是平均分才能用分数表示吗?比如,EF是ABC的中位线(E和F分别是AB和AC的中点),它将ABC分成不相等的两部分,AEF的面积能用分数来表示吗?

通过作如图的辅助线,可知AEF的面积是ABC的。

2.单位“1”是什么?我国的小学数学教材曾长期采用这样的分数定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作分数。此定义出来后,就引起了单位“1”是什么的长期争论。有的认为单位“1”就是自然数“1”,有的认为不是。引起争论的原因,首先是因为单位“1”的说法本身就不妥,意义不清;其次是对分数概念认识不透彻。

从对分数概念的分析可清楚地看到,分数是由平分单位产生的。因此,“单位‘1’”应为“单位”。2009年版《辞海》把“分数”定义为:“把一个单位分成若干等份,表示其中一份或几份的数称为‘分数’”,强调的是“一个单位”。

华罗庚先生说:“数起源于数,量起源于量。”数和量都离不开单位。“分数的意义”教学中,通过研究,发现“单位”非常重要。如下图:要求学生在括号中写出阴影部分所表示的数。

没有规定单位是什么,向学生硬要“”是不是有些不讲道理?如果以1个小正方形为单位,则应填;以2个小正方形为单位,则应填;以3个小正方形为单位,则应填……

“平均分”并不是分数概念的关键,“单位”才是分数概念的关键。恰当地选择单位是解答应用题的好方法。不仅如此,分数的加减运算也是建立在“分数单位”的基础上的,分母相同就是分数单位相同。单位相同就可以直接相加,这与量的加法一样,学生很容易理解。

3.“”就是“三分之一”吗?比如,判断:比15多是15。( ) 这道题其实是正确的。为什么呢?与整数对比一下就清楚了。在整数里,比15多3的数是18,所以在分数里,比15多是15;在整数里可以说“比15多它的3倍的数是60”,而不能说“比15多它的3的数是60”,所以在分数里只能说“比15多它的倍的数是20”,而不能说“比15多它的的数是20”。但是后一种说法是非常普遍的。为什么都这样说呢?原因是这里把“”等同于“三分之一”了。

……

三、比较,感悟本质

“分数的意义”对于五年级学生来说非常抽象,怎样让学生在一次次分的过程中感悟分数的本质?可以采用“比较法”,比较法是一种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是通过观察、分析找出研究对象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它是认识事物的一种基本方法。比较亦是一种有效的数学学习方法。

“分数的意义”这节课通过把一个圆形、一个正方形、一条线段、4根香蕉组成的一个整体、8个面包组成的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每份都是它的。此时教师进行拓展12个、16个、20个面包甚至更多的面包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它的几分之几?为什么面包的个数在不断地改变,而每份都是这些面包的呢?引导学生透彻把握一个“单位”的的本质含义;通过一个圆形的、8个面包、12个面包、16个面包、20个面包的的对比,帮助学生厘清新旧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在让学生自主创造分数时,教师提供的是同样的12块糖,为什么学生创造出了不同的分数?通过比较发现平均分成的份数不同,得到的分数就不一样了。此时出示、、、,让学生说出每个分数各表示什么,让学生自己概括出分数的意义。

在练习环节教师精心设计了对比性练习:在下面每个图里涂色表示。

提问:(1)这三幅图为什么都用表示呢?(2)这三幅图,既然都表示,为什么涂色的桃子的个数却不同呢?

通过练习让学生明白因为单位“1”不同,所以同样表示,但涂色的个数不同。看来,单位“1”是什么的确很重要。

下面图中涂色部分的五角星可以用什么分数表示?

自己先独立思考,有困难的同学可以与同桌讨论,最后全班展示交流。

生1:。

生2:涂色部分的五角星可以用和表示。

师:还有不同的分数吗?

生3:。

师:这一回,单位“1”一样吗?(生:一样)涂色部分的五角星个数呢?(生:也一样)为什么表示的分数却各不相同呢?

生1:因为它们平均分的份数不同。

生2:而且表示的份数也不同。

师:这样看来,要准确表示一个分数,既要关注单位“1”是什么,还要关注单位“1”被平均分成了几份,表示这样的几份。

通过这两题的比较,让学生对分数的本质含义有了更深的认识。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