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培养教育主要内容与方式范文

培养教育主要内容与方式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培养教育主要内容与方式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培养教育主要内容与方式

第1篇:培养教育主要内容与方式范文

(一)微信的概念及应用

微信是腾讯公司开发一款可以取代短信的即时通讯软件,但它的功能远远超过短信,它通过很少的流量就可以实现文字、声音、视频等多媒体方式的即时通信。同时,在微信的基础上,开发了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可以为个人或者团体打造一个和特定人群的文字、图片、语音等的互动。而普通用户只需要订阅感兴趣的公众号,就可以收到推送信息。微信公众号的零门槛,已经为各行各业的人士提供了很好的交流平台。

(二)基于微信的教育教学

在高校高效教育教学中,借助大学生人群智能手机和微信的普及,可以及时准确的运用微信公众号,建立高校人才培养和课程建设的师生互动平台。对于与互联网应用技术有着密不可分关系的计算机专业,更有充分的理由将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与微信结合起来,及时让学生了解最新的科技资讯和专业技能。同时,在课程建设上,打破原本单一、枯燥的教学模式,从知识重点讲解和知识拓展的角度,从课堂上延伸到课外,将眼光放远、眼界放宽,真正教授学生想学的,有用的知识。把微信运用到教育教学上,提倡的是一种碎片化的学习,它可以是一个重点,一个难点,将这些原本只在课堂上讲解的内容,化整为零地呈现出来。师生之间可以跨越时间、空间的制约,随时随地的进行互动交流。

二、基于微信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教育教学的优势与特色

(一)教师在微信中的专业发展与教学能力的提升

将微信应用到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引导者,架构师。微信对于教师自身的专业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促进教师专业化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1.教学模式的变革,促进教师对教学方法的改进

微信作为一种网络化的学习方式,与传统的教与学的方式相结合,是一种新型的、创新性的教学方式,两者结合,既可以发挥老师在整个过程中的引导、启发、监控的主导作用,又可以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认知的主动性、创新性。教师针对这一教学模式的变革,必然需要加大教学方法的改进。在教学方法上,由原来的课堂为主导的老师教为主体的方式,必然要向互动课堂,翻转课堂的教学方式的转变。

2.课程内容的建设,利于教师对教学知识的架构

对于一个专业来说,专业课程的建设是非常重要的内容,而专业课程的重点又在课程内容建设上,它包括教材的选择、教学课件的制作、教案的编写等内容。结合课堂教学互动,教师可以将课程内容建设在微信公众平台,通过内容串讲、重点剖析、课后习题、知识拓展、知识技能、科技前沿等板块对教学内容重新架构,逐一推送到学生手机客户端。教师也可以在课程内容建设中,对教学知识重新梳理,从而走向更专业、知识面更广的方向发展。

3.学习方式的拓展,利于教师终身学习的发展

微信改变教师的学习方式,使教师在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成为主体。传统的教师学习方式,一般都是通过书籍阅读、进修来实现。随着互联网的到来,教师慢慢的改变了原有的学习观念和学习思维。而互联网作为信息时代信息自由、言论自由的平台,为教师的教学反思、思想意识的觉醒、学习的知识来源,提供了不断自我更新、终身学习的载体。微信的应用,要求教师自身在起主导作用的交流过程中,自身水平的提高,这种激励是在师生一次一次的互动中相长而生的。

(二)学生在微信中的能力培养与自学水平的提高

能力培养是高校人才培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只有不断拓展学生的人文素质、专业素质,以及自我学习的能力,才是培养出了高素质的人才,也才是社会需要的人才。

1.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

学生学习不但是老师教与学生学的对立关系,教师在学习的整个过程中,始终发挥的是引导、启发的作用,学生学习应该是主体,但目前的教学方式难免还是不出填鸭式的窠臼。学生在学的过程中始终是被动的。被动的学习带来的就是消极的面对。这样的学习方式,是很难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的。微信可以在很大一方面,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度,将学习变成一种乐于接受的方式,并在其中寻找到乐趣,将原本枯燥的知识通过碎片化的学习过程,不断的正面强化,并最终成为一种自学水平提高的过程。

2.有助于扩展学生学习的视野

微信的内容一般都是通过教师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经验,收集适合学生阅读的文章,或者教师的教学经验,教学反思一一呈现出来,突破课堂教学的时间限制和内容限制,极大的丰富了学生对知识的猎取和对知识的渴望。

3.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课程的认识

教师在课程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在更多的时候是在强化自身课程的重要性,但是在课程建设上显得比较单一,学生在对课程的认识上就会很片面,其中精品课程网站是学生加深对课程认识一个很很重要的平台,在手机客户端,微信成为了重要的展示平台,微信公众号可以很好的展示一门课程的多维度,通过微信编辑模式的自动回复、关键词回复等功能,以及开发模式下实现自动查询、论坛交流等全方位、立体的展示课程。

(三)师生互动

师生互动在教育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师生互动分为课堂互动和课外互动,课堂互动有时可以决定一堂课的效果和好坏,老师通常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进行,而课外互动往往被老师忽略,仅限于布置课外作业。师生互动,作为教学过程的一部分,老师可以通过互动了解学生当前学习的状态,并根据该状态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学生可以通过互动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启发思维,化被动为主动,从而形成一种思考之后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的学习方式。微信正是通过互动来推送信息的方式,集内容、分享和讨论为一身,让学习成为互动,互动就是学习的模式,将知识迅捷、方便的推送到学生面前。它突破时间和地域的局限,让学习变成一种交流,在任何时刻、任何地点都可以使用手机互动学习。微信互动,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对师生教与学的关系进行颠覆,它打破了教师在课堂上的照本宣科,学生填鸭式的知识输入,而成为一种对知识的不断探索,老师可以把最新的知识推送到学生面前,共同学习专业知识。学生可以对课程的学习提出自己的想法,形成“维基百科式”的学习过程,每一个环节都是由师生共同完成。

三、微信在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教育教学中的几种实现方式

(一)打造一门专业课程公众号

微信公共平台是腾讯公司在微信的基础上新增的功能模块,通过这一平台,个人和企业都可以打造一个微信的公众号,并实现和特定群体的文字、图片、语音的全方位沟通、互动。运营主体是组织和个人的可以申请订阅号。公共平台订阅号,为用户提供信息和资讯。它的功能包括:每天可以发送1条群发信息;用户根据指定关键字主动向公号提取常规消息;公号针对用户的特殊疑问,为用户提供1对1的对话解答服务;用户根据分类阅览各子菜单的信息。笔者根据自己所教的专业课程《网络安全技术》申请一个订阅号,并在菜单里分别设置了3个菜单:课程内容、知识拓展和互动社区。课程内容是把本课程的主要内容通过一个个小知识点来学习,通过对小知识点的日积月累,逐步完成本课程的学习,包括课程概要、知识讲解和课后习题。知识拓展是结合互联网搜集最新的计算机专业知识和讯息,它包括网络安全和其他知识。互动社区是一个提供给学生的一个互动交流平台,它是一个开放式的互动社区,相当于留言板的功能,通过发帖,让彼此之间加强感情、促进沟通,共同进步。

(二)订阅有影响力的计算机领域学习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作为一个企业、组织和个人信息和资讯的平台,众多优秀的团队和个人的公众号就为我们的学习提供了很好的讯息和帮助。作为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我们应该更好的利用微信来学习更多的知识。当然,在这个知识快餐时代,我们没有时间去关注太多的公众号,这是老师的推荐就变的很重要,老师可以把一些经营比较好的、有影响力的、对我们专业的学习有一定帮助的公众号推荐给学生。我们也可以通过自己搜索来获得自己感兴趣的公众号。这些公共号包括web前端教室、web前端开发、暗夜网络安全、网络安全学生联盟、互联网热点等。

(三)教师与学生之间微信互动

微信本身的功能就是私密聊天和朋友圈,如果老师和学生互为好友,学生就可以与老师联络感情,交换学习心得,疏导心理问题,而且微信可以通过文字、图片、语音和视频等多种方式进行,让沟通变的丰富、有趣,从而缩短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四、结论

第2篇:培养教育主要内容与方式范文

【关键词】地方高校;军民融合;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TU244.3;E25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4)03-0065-02

【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资助《高校实施军民融合式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项目批准编号(2013-GH-150)

依托国家教育资源,发挥地方高校优势,实施军民融合式人才培养,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注入了活力,开辟了新路。紧紧围绕强军目标和我军历史使命,积极适应地方高校教育改革和深化军队改革的要求,按照加强配套政策制度、健全领导管理体制、完善融合运行机制、拓展培养渠道途径的基本要求,加快推进军民融合式人才培养工作。

一、进一步加强军民融合式人才培养工作制度建设

依托国家教育资源,发挥地方高校优势,实施军民融合式人才培养工作,针对目前存在的政策制度不够健全的问题,增强培养工作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意识,以政策制度促进军队与地方高校优秀教育资源整合。坚持把加强政策体系建设、优化制度环境,作为推进培养工作科学发展的根本保障。

构建顶层制度体系。加强军民融合式人才培养工作的政策制度建设,首先要从国家最高层面做好顶层设计,由军地各级部门共同努力,构建起军民融合式人才培养法规政策体系。从目前我国国情军情的实际情况出发,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中国人民政治工作条例》《中国人民军官服役条例》等基本法规,制定军民融合式人才培养的相关条例。还要着眼建立完善招生选拔、教育管理、考核考评、考研读研、分配派遣等配套政策文件,通过逐步健全学习、训练、实习、带兵、代职等各项制度建设,有效地协调军队与地方高校之间的培养关系,任务区分清楚,明确职责到位,使人才培养方法科学化、正规化和制度化,推进军民融合式人才培养工作的跨越式发展。

完善人才管理制度。实施军民融合式人才培养,还要重视完善人才管理的政策制度。构建军民融合式人才培养格局,需要加强军民融合式人才培养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必须制定和完善相应的政策法规。实施军民融合式人才培养工作,精确测算培养数量、培养专业以及补充岗位需求,科学确定军队各类生长干部来源结构比例,制定好人才培养规划任务和年度招生计划。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统筹军地财力可能和人才培养需要,提高军民整合式人才培养军政训练经费,提高国防奖学金标准,抓紧完善后勤保障办法,提升后勤保障能力。

加强军地法规衔接。要从根本上解决军民融合式人才培养、使用、流动和管理中的一系列问题,军地双方需要共同努力,完善军地法规的衔接。军地各级部门要加快立法进程,出台有针对性、具备可操作性政策制度,使依托地方高校教育资源,实施军民融合式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都有法可依。军队有关机关要主动与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地方高校做好沟通协调,整合并制定好人才选拔、使用、流动等环节的法律法规,确保军民融合式人才培养工作顺利开展。

二、进一步健全军民融合式人才培养工作管理体制

依托地方高校教育资源,发挥地方高校优势,实施军民融合式人才培养,其本质是要实现军队人才走社会化培养的道路,把军事教育真正纳入国家教育体系。实施军民融合式人才培养,把军事人才培养真正纳入国家教育体制,必须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强大合力,建立相应的管理体制作保障。

建立领导管理体制。实施军民融合式人才培养,要建立国家级层面的军民融合式人才培养领导机构,设立领导全军的军民融合式人才培养办公室,在各大军区、省和各地方高校设立军民融合式人才培养办公室。建立健全分级负责的领导管理体制,细化军地各级各部门职责任务,形成职责明确、各司其职、各尽其责、齐抓共管的军民融合式人才培养工作格局。一定要把军民融合式人才培养纳入国家教育发展规划,纳入国防和军队人才发展计划。加强教育、训练、保障部门指导组织力量。充分发挥地方高校的主体作用,增强服务军队人才建设的政治责任感使命感,落实领导分工负责,确立优先发展地位。积极探索军民融合式人才培养工作绩效考评办法,并把这一考评方法列入地方高校教学质量水平的评估标准之中,将考评结果作为调整军民融合式人才培养工作任务规划的重要依据。

完善培养教育体制。依托地方高校教育资源,发挥地方高校优势,实施军民融合式人才培养,必须注重完善培养教育体制。加快加深推进军队教育资源与地方高校教育资源的融合程度,完善发挥地方高校教育资源优势的体制,实现军地优质教育资源的“对接”,改进“对接”教育体制,扩大“对接”的范围,提高“对接”的质量。

三、进一步完善军民融合式人才培养工作运行机制

发挥地方高校优势,实施军民融合式人才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建立完善一套灵活高效的军民融合式人才培养运行机制。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必须以改革创新的精神,优化军民融合式人才培养的运行机制。

第3篇:培养教育主要内容与方式范文

1 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看,过分关注社会本位,忽视个体的价值。思想政治教育的存在与发展,当然也和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的主流意识形态息息相关。但是,长期以来,很多人机械地理解了哲学原理教科书中,有关人的一个基本结论是:人是社会的人、历史的人,具有社会性与历史性,在阶级社会中具有阶级性,由此,片面地将人定格在其具体性、社会性、历史性和阶级性上,使得许多人误认为在社会主义中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是完全一致的,不存在所谓对个性或个人需要压抑的问题。致使长期以来,我们在一定程度上淡化或忽视了个体的自我价值。

2 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看,忽视人的主体地位,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思想政治教育就其本质而言,就是要把一定社会的思想观念、政治意识、道德规范内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品德,教育、引导、帮助受教育者形成一定社会所期望的思想道德素质。在教育过程中,尽管教育者起着主导作用,但不等于必须以教育者为中心,即教育者在向被教育者灌输社会的政治思想和道德规范时,可以忽视受教育者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可以采取“填鸭式”的教育方式。但长期以来,教育者往往为教育而教育,不考虑受教育者的需要,以及能否被受教育者接受。这种教育,不可能调动受教育者的积极性、主动性,甚至使受教育者产生排斥心理。

3 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看,脱离人的现实生活。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是一种人的哲学,他的直接对象是现实中的人”,根据人的活动领域,人不仅生活在一个由政治、经济等构成的非日常生活世界里,还生活在一个以饮食起居等为主要内容的日常生活世界里。然而,思想政治教育往往一味强调人的政治性和理性,而忽视了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人的正常的需求,从而使原本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被片面理解为仅仅是为了实现一定政党和社会政治集团的任务。

二、思想政治教育化解的对策

1 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专业化。由于社会历史基础条件制约,也由于过去社会组织基础边界不清所使然,就造成全民都做思想政治工作,结果在丧失了社会条件以后,就成了没有根基的空洞说教。而要改变这一不利形势,就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化,建立一支素质高、能力强的专业化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既要培养他们的宣传说教能力,更要培养他们应对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使空洞的说教变为实实在在的工作。

2 在倡导社会本位价值过程中注重个体价值的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既具有外在的工具性价值,也具有促进人性不断提升的内在价值。传统的运行机制更多体现其外在工具性价值,事实上,把“以人为本”作为教育的入口,以“生活世界”为支点,尊重个体存在的多样性,以教育对象个体为切入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柔韧渐进的、贴近人的运行机制,从而使传统的运行机制因目标设置过高、操作过硬而与受教育者有较大的距离等问题得到解决。

第4篇:培养教育主要内容与方式范文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技能培训化;问题;人才培养;策略

目前,国家大力支持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对高等职业教育也提出了人才培养目标,培养高素养的职业技术型人才。但在具体的实践中,很多高等职业教育院校把教育的重点放在了学生技能培养方面,在学校教育中走技能培训化的道路,忽视理论学习,只重视实践技能的培训,这种教育是存在弊端的。其实高等职业教育突出技能教育是必要的,只有通过实践技能培训,才能提升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但学校在教育过程中,忽略理论教育,把高等职业教育办成了技能培训教育,这与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目标是不相宜的,高素养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难以实现的。

一、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技能培训化存在的问题

目前,很多高等职业教育都把教育的重点放在了开展技能培训方面,很多学校已经打破了传统的课程体系教育模式,更多地是通过技能培训的方式培养人才。学校通过通过顶岗实习,订单培养,校内外实训,模拟生产性和生长性实训等活动,组织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把每一个学生未来工作需要应用到的技能,进行分解,贯穿于培训过程中,通过系列的培训活动,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掌握相关技术。通过这种技能培训活动,通过培训化的教育方式,学生也确实可以掌握一定的生产技术,在未来的工作中可以应用自己的技术开展工作,完成工作任务。但这种教育不能称之为成功的教育。因为,这种教育忽略了学生内在素养的提升,难以实现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有效培养。在这种教育方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普遍缺乏理论知识,由于缺乏理论知识的滋养,学生的智力水平发展受到了限制,学生的探究知识技能的拓展创新能力较差。实践也证明,单纯的技术型人才,是很难得到用人单位认可的。这类技术型人才在工作中,缺乏创新,不会合作,个人发展空间狭窄。他们的职业综合素养不高,也很难实现自身的进一步发展。因此,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走职业培训化的道路是一种急功近利的表现,这种教育忽视了人才培养的规律,是难以成功的。

二、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策略

1.正确理解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高等职业教育之所以走上技能培训化的道路,主要是因为,学校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理解存在偏差。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不是简单地通过技能培训就可以实现的。其实,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一个综合概念,这个概念不仅强调高技能,同时也强调高素质,通过技能培训化教育道路确实可以提升学生的技能水平,但高素质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难以实现的。高素质是对人才综合能力的衡量,而综合能力必须要在科学系统化的教育实践中才能得到培养,忽视理论教育,只重视技能的传播是难以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因此,高等职业院校在育人的过程中,一定要正确理解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概念,要明白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所包括的主要内容,以此为指导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才能保障教育的效果。2.科学设置人才培养方案。科学设置人才培养方案是进行人才培养的重要依据,高等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中,要分析专业课程性质和完成专业课程所需要的条件,要能对各种实践教育方式进行灵活应用,构建科学的技能培训体系,以实现对学生专业技能的有效培养。同时还需要兼顾学生人文素养和职业素养的培养,要考量学生必须要掌握的技能,必须要具备的素养,完善理论教育环节,依托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构建完善的理论课程体系,使学生能够学习丰富的理论基础知识,同时进行技能实践,发展综合能力。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对本专业学生就业范围进行界定,明确人才培养的职业素养和能力,要根据高素养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将各种知识点进行有效的归纳,形成课程体系,对所有课程及性能有效整合,设置好专业课程和实训课程,设计好专业基础课程和拓展课程,要通过有效的课程设计,保障人才的有效培养。3.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高等职业教育在人才的培养中,要重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具体而言,第一,要加强学生职场应变素质的培养,要引导学生掌握捕捉职场信息的方式方法,提升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要不断提升学生的知识拓展能力和学习能力,使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意识,为学生终身发展提供保障。第二,要加强学生专业创新素质的培养,学校要创造条件,在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过程中,贯穿创新能力培养教育,要能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应用相关知识技能,创造性的解决问题。要以优秀的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鼓励,营造良好的校园创新氛围,以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第三,要重视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在专业课程之外,学校要开始文化素质课程,要能够通过这种课程教育使学生掌握丰富社会人文知识。另外,要积极组织学生参与社会调查活动,把学生由校园内引向校外,使学生能够积极接触社会,分析研究社会现象问题。要多开展一些研讨活动,使学生能够在公开场合多露面,多发言,锻炼学生处事能力和应变能力。

参考文献:

[1]陈寿根.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内容与方法探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1(11).

第5篇:培养教育主要内容与方式范文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化;教学模式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课程。其中,《概论》课是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中国化理论教学的主阵地之一。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对学生思考和选择权利的剥夺,使学生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

一、专题教学模式的界定

专题教学模式以教学大纲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依据,依据课程内容的内在逻辑关系,把课程内容整合成系列专题,授课教师围绕专题确定具体的教学方案。这种教学模式不是由一位教师讲授到底,而是在各领域有研究的教师轮流开展教学,使每位教师的专业特长得以充分发挥。同时,专题化教学模式把学生的思想动态和社会热点问题有机结合,从而提炼出若干专题,打破了以前按章节进行授课的内容结构。

二、专题化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1.专题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教育改革应以学生为本,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是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标之一。教师必须将《概论》课的教学重点由过去单一地传授知识转变到培养和提高学生把学到的理论运用到实践中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上来。学校应该看到现在我们的学生通过互联网能够搜集到大量的信息,但是处理和创新信息的能力比较欠缺。所以,教师要把是否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各项适应时代与社会发展要求的综合素质,作为《概论》课教学是否具有实效性的一项重要标志。专题式教学使教师在相互碰撞交锋的各种信息观念情景氛围中,将相关章节与时政热点问题被教师有机的结合,从而形成切合时代特色的专题,灵活多样地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提升教学实效性,达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的目的。2.专题化教学模式,减轻了教师的备课工作量,为教师教学研究创造了条件《概论》课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一门课程,涵盖政治、经济、历史等方方面面的内容,因此要想把《概论》课讲好、讲透,对思想政治课教师来说的确不容易。思想政治课教师要有博学的知识,具有精湛的讲课艺术。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专题化教学模式改变了通常是让一位教师从头到尾完成《概论》课的讲授。专题化教学模式需要教师讲授自己有研究和有兴趣的几个专题,这样教师就不需要花大量的时间搜集资料和整理资料,可以有时间和精力从事教学研究,减轻了教师的备课工作量。

三、专题化教学模式的探索

从总体上看,一些高职院校的学生与本科院校的学生相比,高职学生文化基础较为薄弱,不能够主动自觉地学习。加上高职院校的技术应用型特点,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排斥心理。怎样使学生真正喜欢上《概论》课,提高教学实效,专题化教学模式教学必须进行一些探索,这是思想政治课教师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本文从以下几个问题进行研究:专题教学内容的设计依据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把《概论》课具体划分为七专题:专题一,中国化;专题二,思想的主要内容;专题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基本理论问题;专题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基本理论问题;专题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专题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内政外交国际战略;专题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和领导核心;专题七,时政热点近年来时政热点问题,包括党的重大会议精神、国内外重大突发事件等。1.专题教学过程的实施(1)坚持集体备课集体备课是一种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的方法之一。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思想政治课教师就《概论》课专题内容的设计、教学重点难点的把握、多媒体课件的制作等问题展开充分的讨论,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团队作用。这一方面能保证专题教学的质量,另一方面能使思想政治课教师之间相互交流经验、相互学习。(2)实行专题讲授、多个教师授课的授课方式学校按专题讲授、多个教师授课的授课方式,以多层次,多角度进行理论分析,开展系统和有针对性的讲授。多个教师授课是《概论》课由不同学科背景的教师分担不同专题的教学,如有些教师学的专业是法学,可以专门讲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方面的依法治国的专题,有些教师是历史专业的可以专门讲授思想。这样教师可以发挥各自的优势,深入和透彻地讲解每一个专题。(3)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多样化《概论》课一般是合班上课,上课人数较多。《概论》课有些内容比较枯燥,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无法较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思想政治课教师必须在教学方法上下功夫,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采用了问题驱动、启发式教学、课堂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可以使教学效果有所优化。教师可以在课下利用“互联网+《概论》课程”,依托APP客户端或微信朋友圈的平台,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以便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手段。2.专题教学课程的考核通过本课程教师的努力,学校与该模式配套的《概论》课的考核方式进一步完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考核过程严谨化授课教师必须在该课程考试前一周将被取消考试资格的学生名单通知学生所在系部。被取消考试资格的学生,若擅自参加考试,成绩无效。(2)考核结果民主化班级固定,教师不固定,作业和出勤在判定尺度上有差异。对学生的最后考试和平时成绩,由授课教师协商机制,给予学生最终综合成绩。如果有必要,评价通过不同的教师计分,取平均值,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3)考核方式灵活化学生成绩考核上实行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相结合,课程的平时成绩考核主要通过作业、课堂提问、考勤等考查方式进行。期末考查采用开卷考核的方式,主要由开放性试题构成,题目灵活,使学生有较大的发挥空间,重点考查学生的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卫振.中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D].中北大学,2011

[2]刘万英.高职院校思政课专题化教学模式探索[J].广西教育,2012.11

[3]刘小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教学初探[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1

[4]陈占安.积极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管理的改革[J].思想理论教育,2007.19

[5]于昆.“概论”课专题教学的回顾与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06

第6篇:培养教育主要内容与方式范文

关键词:创新性人才培养高等教育思考

一、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

创新型人才,是指既能继承前人的知识和成果,又能超越前人,创造性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具有首创精神的人。1998年11月24日,同志在新西伯利亚科学城会见科技界人士时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是关系到国家、民族兴亡,将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构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是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

高等学校是创新型人才的主要培养基地,是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大本营”,是人力资源培养的主战场,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场所。《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指出:高等教育担负着“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任。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党的十七大同时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要把创新型人才培养作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举措。十八届三中全会又指出了“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促进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高等学校的一项极其主要的任务就是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和输送合格的人才。加快推进高水平高等教育改革,关键是提升办学水平,办出特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为目标,努力建设有利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教育体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育出具有较高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大学生。

随着世界国际格局的变化、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社会数字地球的出现。21世纪高等教育面临着高等教育的全球化、大众化、普及化趋势。大学教育要从以传授知识为主要内容向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转变。强调能力培养(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创造能力和一定的组织能力)、强调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心素质等。从传授知识到培养能力,再到提高素质,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由于中国传统的家庭教育观念和小学、中学阶段的应试教育影响,现在的大学生在心理承受能力、独立生活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应变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等方面很有差距。片面强调知识教育,使学生陷入以智育为中心的误区,形成了以智育为中心的一套学校教育体系。这对大学阶段的教育带来了很大的挑战,给培养创新型人才、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目标造成了较大的不利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高等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重在创造性人才的培养,要转变教育思想和培养模式。

二、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高等教育改革举措。

“以往的大学教育是以传授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到了20世纪下半叶,高等教育在人的培养上强调能力,即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能力和一定的组织能力。此后进而提出了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即强调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心素质等。从传授知识到培养能力,再到提高素质,这标志着教育思想的一次次飞跃,它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规格和培养教育的全过程,也是坚持以学生为本理念的充分体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完善素质,这是大学生投资高等教育的目的所在”。

(一)转变教育观念。按照培养创造人才的模式办学,转变教育观念,培养创新型人才。把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作为教育改革的目标。高校改革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具有各方面素质的人才,特别是具有开拓、创新意识的人才。高等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重在创造性人才的培养,要转变教育思想和培养模式,着手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并为创新型优秀人才的涌现打下基础。

(二)调整培养方案。第一、要改革课程体系,增加实践课,更新教学内容,拓宽专业基础,促进学科渗透,增强学生的适应性,使大学教育更加综合化和通识化,真正培育出有创新能力、有真才实学的高质量人才。第二、增开一些有利于学生素质培养的课程,如创造学、音乐欣赏、美学等能够开发人类智慧的课程。使学生成为有知识、有能力,善于学习和创新的新型人才。第三、通过学分调整,鼓励学生参加教学实践、社会调查、科研训练计划、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创业计划竞赛”、成果展览与推广、发表作品等科研创新活动,鼓励学生撰写和发表学术论文。

(三)开展特色教学活动。努力改革课堂教学方法,积极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考察参观法等,积极推行探究式教学。积极开展因材施教,实施个性化教学。21世纪的教育上提倡多元教育与个别教育、个人发展和多方面发展、个人奋斗与个人成就。在具体的施教过程中,要本着充分信任学生、尊重学生的态度,应建立师生互爱、相互尊重、平等和谐、民主交流的良好教学氛围。从大学课堂来看,满堂灌的教学方法从古到今依然使用,这种没有学生参与的、死气沉沉的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使大学生的应变能力、组织能力、动手能力,特别是开拓、创新能力基本上没有得到专门的培养与锻炼,这样送出校门的学生由于创新能力的缺乏,很难在社会上有所作为。

(四) 改革考试制度,探索考试内容、考核方法、评分标准、评价标准多元化。考试是高等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在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考试作为一种工具、方法和手段,它具有引导、诊断、评价、激励、选拔等功能。改革考试形式和唯分数论考试的方式也需作出相应的变化。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关键一点是实施考试的改革。大学生是把成绩作为自己学习效果的评价标准,考前死记硬背课本内容,有的学生准备采取作弊方式来获得高分。加快推进考试内容和方法改革,应多出些理解性、运用性、分析性以及创新性的考试内容。在考试方法上推进开卷考试、综合考试、口试等形式。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批判、创新,把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能真正内化为教师的教育理念。

(五)培养批判性思维。大学生都有创造力,一般为隐形。

下转第页

上接第页

通过教育可使其变成显性。创新要有创新的想象力和灵感、直觉。在实际工作中应大力倡导学生打破常规,标新立异。很多伟大的发明,都是因为敢于打破常规,不循规蹈矩。同时鼓励学生质疑,培养提出问题的能力,不盲从,不迷信,有主见,不固执。对已有的学说和权威的、流行的解释,不是简单地接受与信奉,而是持批判和怀疑态度,由质疑进而求异,才能另辟蹊径,突破传统观念,大胆创立新说。

(六)促进科研成果转化。科学技术转变为生产力。教师在认真教学的同时也要加强科研能力的培养,在不影响学生正常教学工作的前提下,积极参与到科研工作中,用科研成果中最前沿的知识不断充实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在科学研究形成的科技成果,开展专利申请作为成果形成的依据,并科研成果转化。在这过程中一方面为学生做出表率,另一方面,促进学生积极投身参与教师开展的科学研究项目中,提升了创新能力,第三,具有创新性的技术成果从科研单位转移到生产部门,使新产品增加,工艺改进,效益提高,促进科技进步。

(七)丰富学生第二课堂。让学生各展所长,发展非智力因素。通过形式多样的特色学生社团活动,培养兴趣、重视综合能力训练、培养积极参加校内外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积极鼓励学生开展积极向上的、健康有益的、生动活泼的、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以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在各项社会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发挥组织能力、领导能力、自制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着手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并为创造性优秀人才的涌现打下基础。

三、结语。

德雷克•博克的《回归大学之道――对美国大学本科教育的反思与展望》一书提出了大学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合格公民、适应多文化的素养、全球化的素质、广泛的兴趣和为就业做准备。创新型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社会的客观环境对个人创造思维培养起着激励和约束作用,需要学校各个部门的配合和努力,也需要社会、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的养成、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需要科学与人文融合的教育,从而实现高等教育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蔡剑.协同创新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第7篇:培养教育主要内容与方式范文

一、体育游戏的简要概述

顾名思义,体育游戏,就是指一种在快乐气氛中竞争的愉悦体育活动,具有趣味性、娱乐性和竞争性等特点,它是体育教师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也是小学生体育兴趣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采用这种体育教学手段,不但可以有效避免学生在课堂中产生枯燥和厌倦的情绪,还能够通过刺激学生的中枢神经兴奋,从而打开他们驰骋想象力、创造力的空间,深得小学生喜爱的体育活动。

二、体育游戏融入渗透至体育教学中的运用方法

要将体育游戏这种教学手段融入到具体的体育课堂教学中,须对体育游戏内容设计形成统一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具体设计内容的目标、方法和实施步骤,以及最后进行的综合评价,总结,反思,提升等系列的操作。

1.游戏设计前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小学体育教师在设计体育游戏内容时,须遵循统一的指导思想和原则。首先要根据所在小学校内的体育教学现状,结合“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遵照小学体育教学大纲的任务、目标和要求下,在不改变体育教学内容和学时的前提下,将体育游戏融入渗透到体育课堂教学中去。其次是小学体育教师要在分析所授课程内容的基础上,针对到具体授课的教学内容选取和导入不同的体育游戏运动项目,这样才能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既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又能实现整体的体育教学目标,从而提高教学成效。第三是设计内容应多采用一些集体性的体育游戏活动,这样可以培养小学生的团体意识和协作能力,并通过获取的团队成效,提高他们的荣誉感,更加喜爱体育游戏活动的教育,从而推动小学体育素质教育的目标实现,也促进体育游戏健康快速的发展。

2.具体游戏内容设计的例证

例如:在立定跳远的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可以创设出一种软排球游戏[1],游戏内容为:将班上小学生分成两个小组,成纵队距15米相对站立,听到游戏开始的信号后,甲乙两组成员以蛙跳方式跳向对面的对应成员,对应成员接球后用同样方式重复跳回原地对应的成员,最后以两队谁先完成为胜出。此体育游戏内容的设计,主要的目标是要在锻炼小学生身体平衡协调能力的基础上,同时也起到培养教育他们对速度和敏捷性的认识与接受。

又如:体育教师创设的吹风车体育游戏。设计内容为:将一个较大的风车固定在讲台前,丈量出0.5米、1米、1.5 米…依次类推等距成倍的风车位置[2]。然后将班级学生成一路纵队站好开始游戏,每个学生从0.5米、1米、1.5 米…依次类推吹风车旋转一周,过一关加1分,一直到吹不动风车为止,接着换第二人,方法如同,最后得分最高的同学获胜。此体育游戏的主要目标是要提高小学生在体育课堂教学中的互动参与性,同时也达到对他们身体心肺功能的锻炼。

再如:体育教师设计的插秧游戏。准备废弃一次性杯子、筷子各若干,画出4个跑道,并在每道跑道上,每隔 1 米处左右摆放一个一次性杯子。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4队纵队,游戏开始,各队队员边跑边每见一个杯子就插入一根筷子,依次插到最后一个,插完后快速返回与本队第二名同学击掌后,第二名同学边向前跑动边收回插入杯中的筷子,到达终点后再快速返回,就这样依次插―收―插―收循环中,先完成插收的队为胜。此体育游戏主要目标是培养小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同时也锻炼了他们腰部力量和灵敏性。

3.游戏结果的客观评价

体育游戏组织实施开展后,通过与传统体育教学对比,表面差异不显著,但短期教学试验结果还是反映出,体育游戏的应用,提高了小学生的身体素质。这种教学方法特别适合那些体育器材不足的小学校,它可以让体育教师就地取材和变废为宝,利用有限材料设计出丰富游戏器材,这个过程也是一种很好的锻炼能力。

三、建议与展望

第8篇:培养教育主要内容与方式范文

一、根据《课程标准》,明确内涵实质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尽管开设了十来年,但不同的县市、乡镇、班级的教学水平仍然是参差不齐,课堂教学效率较低。不少教师认为,“品德与社会课”就是过去的“思想品德课”,课堂无非就是说教与训话,就像家长数落孩子一样,数落完了,课也就上完了,对品社课的性质、基本理念、课程内容很不清楚。为此,《课程标准》作了科学的界定。

1. 《课程标准》对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性质作了定位性的规定。

指明该课程的核心是形成学生良好品德,目标是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课程具有综合性、实践性与开放性的特点,其实施的对象是小学中高年级学生。

2. 《课程标准》对《品德与社会》课程的作用作了科学概括。

①指导学生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②初步掌握认识社会的方法,培养学生正确的判断力和选择力,提高其道德行为能力;③培养孩子的创新精神和探究意识,拓展孩子主动适应社会、积极参与社会的能力。

3. 《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了《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内容。

①内容包括《我的健康成长》《我的家庭生活》《我们的学校生活》《我们的社区生活》《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世界》六大部分;②本课程为基本标准,教师在掌握标准的前提下,可以根据各地区、学校和学生的实际,丰富课程资源;③试图在每项课程内容中都渗透品德教育。

二、根据《课程标准》,指导课堂教学

1. 掌握课程理念,指导课堂教学。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核心是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课程所追求的是提高德育的实际效果,增强实效性,教学需要建立在学生实际生活的基础上。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课程理念,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社会化需求,通过不断地创设教学情境,丰富和提高学生的生活经历,引导学生进行深入自主地学习和独立思考。例如,教学四年级《从看电视说起》一课时,教师可以编排小品《看电视引起的风波》。让学生围绕小品,结合父母对自己在家中看电视的态度进行分析讨论。在学生的汇报过程中,教师可着重从内容选择方面、时间长短和课余生活如何安排等方面进行细致的引导,促使学生初步形成选择健康电视内容进行娱乐的能力,促进学生与父母的交流和沟通。

2. 掌握教学方法,指导课堂教学。

《品德与社会》课不单是以“传授知识”为目的,还必须通过适合学生认知水平和切合知识内容的教学方法,来开发、拓展知识对象背后的道德观念、社会观念和价值取向。实践证明,教学方法对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高,收效就大,事半功倍;方法不对,课堂就死气沉沉,效果就差,事倍功半。根据《课程标准》精神,《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方法应该要为达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服务,《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方法要有利于激发学生道德情感,提高学生学习热情,引导学生思考,指导学生实践,防止单纯识记教学内容;对待不同的教学内容和不同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应该选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师要根据自己的知识框架和教学经验,在教学过程中综合选用多种方式进行教学;在注重教法研究的同时,要加大对学生学法的研究,引导学生参加教学过程,并重视培养学生学习的成就感;课堂的理论知识教学与课外的实践活动应结合进行。例如,教学五年级下册《我们的母亲河》一课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及教材特点,让学生借助地图,了解母亲河的地理位置,流经路线,增进对母亲河的认识,再通过交流讨论有关母亲河的资料,让学生了解长江、黄河对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作用和意义,体会“母亲河”的意义,从而构建“知情合一”的真情课堂。

三、根据《课程标准》,评价课堂教学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评价依据是课标,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方法、学习结果。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评价时,需要面向全体学生,根据每个学生的原有基础,在尊重学生个性特点的情况下进行综合评价,做到知行合一,显性表现与隐性本质相统一。

根据《课程标准》,教师在具体评价时,可以采用:①测验式:通过试题,采取书面或口头的方式进行,也可以设计情景进行测试;②报告式:通过学生将自己的行为书写下来,形成报告,然后进行分析判断;③会谈式:通过个别和群体谈话,对所谈内容进行记录、分析、评判;④观察式: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言行、情感表现,以及言行发生的情景,进行研究。例如,教学三年级《亲人的爱》一课时,在学生知道长辈们为自己的健康成长付出了辛劳,了解他们对自己的希望和培养教育的苦心后,可以让学生设计“亲情卡”,把自己想对父母亲说的话写下来。教师可以通过这张亲情卡,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又如,教学四年级《吃穿用哪里来》一课时,通过教学,学生知道工农业生产与我们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对生产情况有了初步的感知和认识,明白了分工与合作,感受到了劳动的辛苦和智慧。为进一步评价这堂课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准备一系列的农产品和工业品,把教室分成农业区、工业区、工农业混合区,让学生进行分类,并说出各类产品的主要特征。在学生进行分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从学生主动参与和完成学习任务的态度,以及对待产品的态度,来评价课堂教学的效果。

第9篇:培养教育主要内容与方式范文

关键词:高职;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1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所表现出的问题

1)现高职院校对市场的调研活动缺乏,与企业所需的岗位要求距离较大,其教材与教学方式也基本都是本科院校的压缩版,不能很好地确立自己的培养目标,导致其培养出来的计算机专业学生满足不了企业与市场需求,造成学生发展不全面,就业困难的状况,使学生失去对其专业的信心。2)各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不完善,其课程不能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一部分院校在遇到此类问题时也做出了一定调整,但是,其方法却差强人意,要么压缩本科内容为己所用,要么就是简单的课程转变,出现了教学模式多,但无效的状况,没有本身该有的特点。导致变化无用,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的目的不能达成。3)计算机新技术更新较快,教师对其更新的技术很难及时掌握,近年来高职院校学生数量也成直线增长,以前的师资力量不能满足现教学要求。高职院校教师大多是从学校到学校,缺乏在企业的实践工作经验,无法保证对学生的操作技能进行有效的指导,直接影响实践教学的效果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1】因此,解决“双师型”教师缺乏的问题也成为高职院校必须重视的问题。4)现很多高职院校对实践教育的认识程度还不够,实践课程的数量的更是少之又少,对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也是力不从心。其主要表现为实践课程随意安排,学生懒散、对其学习无兴趣,现很多高职院校经常因各种原因随意变动或删减实践课程,学生对实践课程的重视程度也不足,逃课、请假等情况也是频频发生,院校自己的实践课程不能发挥自身的特点,对教学方式不做改变,学生学习兴趣低下,对人才培养造成很大困扰。5)高职院校和企业的沟通不及时,不能根据企业要求做针对性的技能培养。计算机专业学生的技能训练是高职院校开展实践教学的重点,其必须有专业的教师团队在场地、设备完善的情况下才可以顺利进行,恰恰这些却是部分高职院校所欠缺的,近年来随着高职院校的学生数量暴增,各院校出现了师资力量不足的状况,已有的训练场地和设备也不能满足现状下的教学要求。企业和院校的沟通也不能做到及时,导致学校不能根据现企业和社会的需要来针对性地培养学生。6)传统教育理念对现高职院校影响较大,其人才培养目标和现企业需求差距明显。高职教育是在计划经济的需求下诞生的,到现在为止,计划经济对高职院校的教育理念还存在一定影响。传统的教育理念主要注重理论学习,对实践学习的重视程度不够,实践教学是现高职院校的一大短板,并存在很多问题,导致实践教学不能很好地开展,使学生的动手能力低下,缺少适应社会的能力,致使学生面临就业困难的情况。

2对于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几点建议

1)各高职院校教师应进入企业,深入了解现企业对于岗位人才的要求,将其与自身的理论结合,整理出一套完善的教育方法。同时,教师还要积极学习计算机更新技术,将自己的教学方法加以与时俱进的计算机技术融合,以其企业需要、教师教学方法、新的计算机技术为基础建立新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使院校培养出来的专业人才可以完全符合企业需求,避免出现学生就业难的状况。2)高职教育以培养高技能型人才为主,应该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注重知行统一。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开发实践课程和活动课程,增强学生科学实验、生产实习和技能实训的成效。[2]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开展各种课外、校外活动。调整教学计划,加强实践教育,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是高职院校办好人才培养教育的主要内容与方法。明确教学目标,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理论为引导,实践为主体的方式进行人才培养是现高职院校应该确立的方针,以此为前提,构建课程体系,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突破其理论枷锁,逐步取得各阶段证书,让学生发展成为全面的综合性实用人才,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实现学生毕业后的零距离上岗。3)高职院校的学生综合素质不是很理想,其自我约束力与基础都较差,导致学生对学习提不起兴趣,没用主动性。在此基础上,各高职院校需转变教学方法,对学生因材施教,通过对教学课件的设计,网络媒体信息的应用等来引导学生进行积极主动的学习,让课堂不复以往的枯燥乏味,把复杂的问题通过各种形式的讲解变得简单化,让学生更加的容易接受与吸纳,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自身素质与学习兴趣,让专业人才的培养更加多元化。4)师资力量的建设是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拥有一支“双师型”,综合素质高的教师团队,对培养实用型的专业人才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和意思。具有优秀理论知识的同时也具备熟练实践经验的教师为“双师型”教师,此类教师是高职院校教育的中坚力量,为了打造更多的“双师型”教师,各高职院校应让年轻的、经验不足的教师进入企业进行学习锻炼,提高其实际工作能力,增加实践经验,同时也可以更好地了解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为以后的教学工作打下坚实基础。院校还可以聘请一些技术专家、多年的专业技术职工到课堂开展讲座和授课,与学校教师进行多方面沟通,开展各种教育活动,让企业的文化走进校园,让学生初步了解企业需求。5)整合部分课程,调整知识结构。从培养计算机网络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出发,对原有必修课程进行整合,对基础课程内容以“必需、够用”为度,删减与专业教学内容中没有直接关系的课程内容,同时从人的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发展的高度理解基础理论“必需、够用”的原则,在众多基础知识中圈定最为核心和基础的内容,在知识传授与激发创造性之间求取平衡;对专业课程内容以掌握概念和强化应用为主,增加适应专业发展的新技术和岗位需要的课程内容。【3】整合过的课程内容可以更加直接的针对人才的培养,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其教材的实用性。6)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的就是为社会与企业输送符合需要的专业性人才,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校企双方要加强沟通,以校企合作的方式进行教育模式改革,有效地提高学生能力,适应企业岗位需要。其一,应在院校中建立实训基地,以企业与社会需求为前提,整合资源,以多个实训室相配合的方式进行实践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其二,在企业建立校外实训基地,使学生走进企业,学习企业文化,更快、更全面发展。7)各高职院校必须对传统的教育理念进行改革,从而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实践教学需树立以学生为主的理念,为学生培养动手能力的同时全方面提高学生素质,改变以往以理论教学为主的理念,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对其学习进行引导和辅助,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可以主动学习,从而增强学生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8)建立灵活的考核模式为强化学生职业能力培养,逐步确立以能力考核为重点的工学结合考核方式方法。首先取消过去传统的考试、考查两种考核方式,建立A(过程考核)、B(项目考核)、C(实践和作品考核)、D(结业测试)等若干种新的工学结合的考核方式方法。并且在考核方式方法中尽量由行业企业人员参与或以行业企业评价为主。【4】9)各高职院校要重视学生的毕业实践学习,毕业实践是高职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实现其教育目标,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专业技能的必要措施。毕业实践教学通过对学生解决问题、完成设计等方式对学生的全面素质做到再一次促进提高,将毕业实践教学成果相结合实际应用操作,从而再一次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以求学生可以把所学知识学以致用,实现学生毕业前再升华的目的。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