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腹腔镜手术论文范文

腹腔镜手术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腹腔镜手术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腹腔镜手术论文

第1篇:腹腔镜手术论文范文

1.1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妇科60例经腹腔镜手术病人,年龄在25~42岁之间,平均为(33.6±4.3)岁;术前全部经过严格查体,均没有患严重心、脑、肺等系统疾病。

1.2方法

对照组病人给予一般护理措施,实验组病人给予心理护理,以下为详细内容:

1.2.1术前准备

术前病人由于对手术治疗知识没有足够了解,易出现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手术前后护士都要根据病人具体情况给予针对性心理护理,及时发现问题,耐心细心照顾患者,观察其恢复情况。我们于围麻醉期给予病人相应心心理护理对妇科腹腔镜手术围麻醉期的应用效果张丽光(内蒙古兴安盟乌兰浩特市人民医院麻醉科,内蒙古兴安盟137400)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心理护理对妇科腹腔镜手术围麻醉期的使用效果。方法收集我院妇科60例经腹腔镜手术的病人,将其随机将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在围麻醉期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实施常规护理前提下辅以心理护理,对比两组病人所得效果。结果经不同护理后,对照组的各项指标都差于实验组,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验组在一般护理前提下辅以心理护理措施,有助于病人不良情绪的缓解与消除,降低并发症出现率,提高病人满意程度,使病人可以顺利完成手术。所以,此措施应该在临床上得到广泛使用。关键词:妇科腹腔镜手术;心理护理:病人满意程度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BDOI:10.3969/j.issn.1671-3141.2015.28.199理指导和护理,且由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护士负责。护理始于麻醉前,直到麻醉结束病人完全清醒。

1.2.2术前心理护理

术前因为病人了解自身的情况与手术要求,易出现害怕、焦虑等负面情绪,缺乏信心,会对手术效果造成影响。术前护理人员要全面了解病人的病史、家庭背景、职业、性格等情况,且和病人进行沟通,通过熟练的操作技能与稳重的外表获得病人的信任;认真为患者解说疾病相关知识、手术方式、麻醉方法、手术过程、术中应注意事项、手术的安全性、麻醉效果和评估等,告知病人腹腔镜手术的优点和特点,此外与不同病例进行比较,且说明腹腔镜手术的局限性和缺点,让病人对腹腔镜手术有感性认识。告知病人手术后护理人员会尽量帮其缓解疼痛,可通过使用止痛药来解除疼痛,激励病人勇于面对,增强自身耐受力,消除对麻醉、手术的害怕、紧张等情绪。根据病人具体情况,为其讲解相关知识,让病人了解疾病发病机制、危险因素、治疗方式与预后情况等。认真耐心倾听病人诉说,尽可能为其排忧解难,从而降低病人的心理压力,帮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在正确对待疾病前提下,以轻松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术前帮助病人调整睡眠时间,为其补充营养等。

1.2.3麻醉恢复和术后复苏期心理护理

麻醉恢复期是病人生命体征恢复的危险期,因为病人逐渐从无意识情况下复苏,可能由于跳动、慌乱、挣扎等破坏静脉留置针、挣脱插管等,导致复苏危险,对病人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影响[3]。所以需强调心理护理对病人情绪的控制和稳定,尽量避免出现不良事故。而术前和入手术室时,因为病人对病情没有足够了解,或不熟悉周围环境等,易出现害怕、焦虑等不良情绪,因此也需给予良好的心理护理措施从而降低病人心理压力,增强其自信心,从而增强手术稳定性,提高预后。术后要做好保暖工作,医护人员应避免交谈,保持安静。专职护理人员主要观察病人肢体动作,发现病人意识有一点恢复后,即通过轻柔的语言指导病人,预防病人清醒后发现自身不适与不熟悉周围环境而出现挣扎与躁动,对预后造成影响。专职护理人员要根据术前与病人沟通情况了解其性格特点,且通过轻柔的语言充分缓解病人不安情绪,使其平稳、安静地复苏,直到完全清醒。因为病人不能说话,护理人员可以用“是”或者“不是”向病人提问,告知病人通过眨眼来回答,从而了解病人的感觉和心理情况。病人清醒后,激励且帮助其下床活动,起床时注意观察病人的脸色和各项生命体征,避免出现直立性休克。特别要增强病人术后早期活动的宣传教育和心理护理,由于术前没有进行充足的宣教和指导,大部分病人不了解术后早期活动的意义和重要性,此外由于身体虚弱、切口疼痛、家属不配合等因素,急诊手术病人的术后活动比较迟缓,肠蠕动恢复较慢,所以要加大宣教力度,获得病人的配合。

1.3统计方法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若P<0.05表明研究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评估治疗前后两组病人情绪变化:通过行SDS与SAS评分对照组的各项评分都差于实验组,对比发现明显差异(P<0.05),降低了并发症出现率,提高病人满意程度。

3讨论

第2篇:腹腔镜手术论文范文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2月—10月间40例胆石症腹腔镜手术患者,其中胆囊结石9例,胆管结石14例,胆囊合并胆管结石17例。男19例,女21例,平均年龄(42±13)岁。将患者分为1组和2组,每组20例,2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式

1组患者予常规围术期护理(术前准备、术后胆管护理、伤口护理);2组患者在1组基础上配合饮食护理、疾病讲解。

1.3疗效观察

对2组患者护理后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包括术后并发症、有无死亡等情况,此外还要对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护理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四个等级。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组并发症率比较

1组患者术后出现急性梗阻化脓性胆管炎、胆管出血、肝脓肿、感染共计7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5%;2组患者仅有1例感染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5%。2组并发症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2组满意度比较

1组患者的满意度为80%,2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5%,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近年来,我国老龄化越来越严重,老年胆囊炎胆石症疾病的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由于大部分老年患者有较长时间反复发作病史,因此其临床表现并不典型,并且病情极易被掩盖和混淆,导致老年胆囊炎胆结石诊断出现延诊或误诊状况。老年患者自身免疫力下降,各脏腑器官功能减退,因此常伴有多种基础疾病。同时胆囊结石与胆囊炎的发病有密切关系,但由于老年胆囊胆管弹力纤维的增加,使得胆囊黏膜肥厚,造成了胆囊肌层的断裂,因此形成了结石。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增加了胆固醇的浓度,易出现结石。老年患者活动较少、肥胖等因素阻碍了胆汁流通,长时间的积聚使得胆囊浓缩造成了结石。因此对于老年胆囊炎胆石症患者给予必要的临床护理显得尤为重要。在我院的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2组患者护理后的综合情况要明显好于1组患者,且护理满意度也明显高于1组患者。因此认为,对于胆石症腹腔镜手术患者而言,除了在围术期进行常规的疾病以及手术护理之外,还要对患者进行并发症护理、饮食护理以及胆管方面的护理。患者在术后多会放置T管进行引流,护理人员要对引流情况进行观察,并要时刻注意T管形态,防止患者翻身时导致T管脱落或被挤压,通常术后2周左右可以拔除T管。拔管时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情况进行观察,若无腹胀、发热等情况则说明胆管通畅,此外拔管1周后要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防止病情复发。由于胆石症患者手术部位较为特殊,因此对术后饮食要求较高,护理人员要指导患者正确饮食,防止饮食不当影响病情恢复。通常患者术后6h若无呕吐症状出现可以引用少量凉开水,观察无异常后可以进流质食物,待肠道通气后方可进行半流质或普食。但若患者出现呕吐症状,则要减缓进食速度,食物要选择黏、软、易消化的类型,切不可进食刺激性强的食物。另外很多患者在治疗前对胆石症的知识并不了解,因此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要为患者耐心地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以及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并要叮嘱患者改善自身的不良习惯和行为,防止患者在不自觉中做出影响治疗的举动。

4结语

第3篇:腹腔镜手术论文范文

【关键词】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手术配合

第101医院在大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例的基础上,自1995年起开展了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laparoscopicchiangiostomytubedrain,简称LCTD),现已完成350例,效果满足。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病人共350例,男167例,女183例,年龄19~76岁,均匀54.5岁;手术时间1~3.5h,均匀2.0h;术后1个月复查T管造影无异常后,拔出T管。

1.2物品预备StrKer腹腔镜及操纵器械一套、自制胆总管切开用长刀柄及尖刀片、腹腔镜专用持针器、造影管(麻醉用硬膜外管)及硬膜外穿刺针、2-0无损伤缝合针线1~2根、各型“T”管数根,OlympusCHF-P20纤维胆管镜及取石网,50mAX线摄片机。术前需预先了解碘过敏试验的结果,并根据结果预备泛影葡胺或碘海醇。

1.3术中配合采用持续硬膜外麻醉或全身麻醉,病人取平卧位,右上肢用中单包裹平行身体右侧,同时中单反折压于床垫下。配合医师完成各穿刺鞘的和气腹,用腹腔镜探查后解剖胆囊三角。预先配置好造影剂,排出造影导管内空气;配合手术医师打开胆囊管近端置进造影导管,行术中胆管造影。常规将胆囊切除,显露胆总管。递手术刀片,切开胆总管,如胆总管壁出血,及时递电凝钩止血;协助连接胆管镜冲水装置,递胆管镜。在内镜医师取石时,配合打开或收紧取石网取出结石。取石完成后,递腹腔镜专用持针器及无损伤缝线。如胆总管较粗,且明确胆总管无残余结石,可行胆总管Ⅰ期缝合;如需放置T管,则根据胆总管粗细选择合适的T管。缝合胆管结束后,吸尽积液。剪一小块干纱布,递交医师,在胆囊三角及T管四周蘸一下,观察是否有漏胆及出血。

2结果

350例病人中取出胆总管结石1~3枚336例,12枚4例,14枚7例,23枚3例,结石大小0.5~1.2cm。术后发生胆漏5例,通过十二指肠镜放置胆管引流(4例)和开腹引流(1例)治愈。术后1个月复查肝功能及T管造影,发现胆总管残余结石6例,通过胆管镜经T管窦道取石(2例)及十二指肠镜Odiss括约肌切开取石(4例)成功。

3讨论

第4篇:腹腔镜手术论文范文

【关键词】 妇科良性病变; 单孔腹腔镜手术; 传统腹腔镜手术

中图分类号 R71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32-0187-01

目前,随着近20年来饮食习惯改变、生活水平提高等因素的影响,妇科良性病变患者数目正在逐年不断增加[1]。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单孔腹腔镜手术(laparo-endoscopic single-site surgery,LESS)已经逐渐成为治疗妇科良性病变患者的主要方法,为进一步对比单孔腹腔镜手术与传统腹腔镜手术的优劣,笔者利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研究和比较本院于2010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期间收治的144例妇科良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现将临床经验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于2010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期间收治的144例妇科良性病变患者,年龄18~50岁,平均(35±3.3)岁,其中所有患者均经临床确诊为妇科良性病变患者[2],均无其他并发症。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2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

观察组应用单孔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取头低足高位,将手术的切口选择在患者的脐部边缘,经过脐部切口采用置入外径10 mm带5 mm器械操作孔道的腹腔镜,术中予自制不锈钢带手柄穿刺针协助操作[3];对照组应用传统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取平卧位,脐孔及左下腹共3个穿刺孔。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时间、应用止痛药频率、并发症情况以及满意度均较对照组有显著优势(P

3 讨论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单孔腹腔镜手术(LESS)已经逐渐成为治疗妇科良性病变患者的主要方法[4]。由本次研究结果得出,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时间、应用止痛药频率、并发症情况以及满意度均较对照组都有显著优势(P

综上所述,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妇科良性病变的患者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并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目前已经成为治疗妇科良性病变患者的主要方法,相比传统腹腔镜手术具有优势,对我国治疗妇科良性病变患者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值得临床借鉴和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曹文玺,吴浩荣,谷春伟,等.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传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对比分析[J].江苏医药,2011,37(7):853-854.

[2]李斌,韩琪,赵文娟,等.妇科良性病变的单孔腹腔镜手术与传统腹腔镜手术的比较研究[C].2011北京地区妇产科学术年会论文集,2011:23-28.

[3]李斌,韩琪,赵文娟,等.妇科良性病变的单孔腹腔镜手术与传统腹腔镜手术的比较研究[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1,11(2):155-158.

[4]纪妹,苏辉,赵,等.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在妇科附件手术中应用的对比研究[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2,12(7):631-634.

[5]刘艳香,王彩芳,高树生,等.妇科良性病变应用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与传统腹腔镜手术疗效对比分析[J].河北医药,2013,35(10):1533-1534.

第5篇:腹腔镜手术论文范文

【关键词】

腹腔镜;开腹手术;阑尾炎

作者单位:276800山东省日照市人民医院

阑尾炎属普外科中的常见病及多发病[1],也被公认为是普外科中最常见的一种外科急腹症,是普外科最多见的急腹症。阑尾炎发作时,患者常以临床上转移性的右下腹疼痛为主要特征[2]。据统计,在欧美等发达国家, 阑尾炎的年平均发病率高达01%左右。而阑尾炎治疗中常见的阑尾切除术则属外科手术中最古老、最常见手术。但自从1983年semm报告首例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以来,阑尾炎的传统切除术的患者损伤便越来越引起患者的注意。尤其是随着腹腔镜设备及技术的不断发展,腹腔镜下阑尾炎手术的比例不断增加,逐步成为阑尾炎手术的主要方式。本文选取我院2009年3月至2012年10月接收的114例阑尾炎的患者,分别进行腹腔镜和传统方法治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9年3月至2012年10月接收的114例阑尾炎的患者,其中,男63例,女51例,年龄28~65岁,平均年龄(467±1123)岁,所有患者以腹痛为主诉,均表现转移性右下腹痛或者是右下腹痛史,89例患者伴有恶心、呕吐,19例患者伴有腹泻。b超检查时,均未发现患者有右输尿管结石症状。患者经临床症状、超声、实验室检查及病理诊断确诊。患者按知情同意原则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7例,其中治疗组采用腹腔镜下治疗,而对照组则采用传统的开腹手术治疗,所有患者均行阑尾切除手术,术中发现或者术后病理证实为阑尾炎。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及病情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

121 腹腔镜手术法 治疗组在脐上作小切口,在腹腔镜视野下,在耻骨联合上2 cm及左下腹反麦氏点取两个切口,置入3 mm和5 mm的套鞘,找到阑尾,将其从粘连组织分离,贴近阑尾并用超声刀分段剥离阑尾系膜直至患者阑尾的根部,可吸收夹夹闭阑尾的根部,电凝处理阑尾残端黏膜,或采取结扎及8字缝合处理残端,必要时大网膜覆盖、缝合、加固,取出阑尾后冲洗腹腔,消毒切口。术后常规予以抗生素预防感染。

122 常规手术法 所有患者行术前详细体检,排除手术和麻醉禁忌症状。所有患者术前30 min时,肌肉注射鲁米那钠01 g,阿托品05 mg,进行硬膜外麻醉并静脉麻醉,随时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对照组患者行麦氏切口4~5 cm,分离阑尾、结扎阑尾系膜和动脉,根部用7号线在不同平面上进行双重结扎,切断阑尾后,用石炭酸、酒精和生理盐水处理残端,用1(4)号丝线在距离根部05 cm处的盲肠壁上进行荷包缝合,收紧荷包并包埋阑尾的残端,术后常规予以抗生素预防感染。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方法,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t检验,以p>005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参数 腹腔镜下手术的治疗组和常规开腹手术的对照组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309,p<005);手术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7359,p<005);患者手术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4143,p<005);患者的抗生素使用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7505,p<005)。

22 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 腹腔镜下手术的治疗组和常规开腹手术的对照组切口感染率分别为135%和

9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571,p<005);切口出血率分别为0和5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11,p<005);肠梗阻率分别为270%和10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609,p<005);两组患者均无阑尾残端瘘出现。

3 讨论

阑尾炎属目前普外科最常见病症之一,其特点是发病急、进展迅速等[3]。一般情况下,临床上将阑尾炎分成单纯性、化脓性、急性怀旧型、穿孔性和阑尾周围囊肿五类病理类型[4]。就治疗手段而言,阑尾炎大都选用传统开腹手术,但近年伴随科技的飞速发展,腹腔镜的出现及成熟,以及其在手术治疗中应用的日益广泛,使腹腔镜手术在阑尾炎治疗中应用也得到了广泛的扩大[5]。从手术过程和结果,可知腹腔镜手术一般均具有创伤小、康复快和患者易接受等特点,得到了患者和医务工作者的一致认同,也因此加速了其在阑尾炎手术的发展和应用。

一般认为,相较于传统的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具有的优点包括[6,7]:切口小,术后疤痕不明显,良好的视觉效果;腹腔镜下进行阑尾炎的手术,医学工作者能够在宽阔的视野下,清晰的了解病灶,利于对患者病情做出准确的判断,而且能够准确地发现和排除其他病变;腹腔镜手术可以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比率,腹腔镜手术中套管的隔离,有效避免和减少了感染率;在腹腔镜下,可充分观察切口,有效吸出残留的脓液,大大降低患者术后形成脓肿的可能性。总而言之,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手术在多方面比传统的开腹阑尾切除手术均显示了一定的优势。首先腹腔镜手术在整体上,实现了集诊断和治疗于一身的要求,该方法在诊断的全面性、准确性和灵活性方面明显好于传统的开腹手术。除此之外,在适应证选择、患者的可接受程度、手术应变能力和术后恢复等多个方面优于传统的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治疗阑尾炎易于基层医院开展,从而带来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本文选取我院2009年3月至2012年10月接收的的114例阑尾炎的患者,按知情同意原则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7例,其中治疗组采用腹腔镜下治疗,对照组则采用常规开腹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手术中的手术时间、患者出血量、平均恢复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长和术后并发症的情况进行记录和比较分析,可知:行腹腔镜下手术和常规手术的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手术恢复时间和抗生素使用时间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腹腔镜下手术的阑尾炎患者的手术相关参数与常规手术比较均具有良好的效果;行腹腔镜下手术和常规手术的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包括切口感染、切口出血、肠梗阻及阑尾残端瘘的比较中,前三者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腹腔镜下手术后,所观察的并发症比例均低于常规开腹手术,研究中两组患者均无阑尾残端瘘并发症出现。

综上所述,我院采用腹腔镜手术进行阑尾炎的治疗,具有易操作、出血少、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是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的治疗方法。

参 考 文 献

[1] 陈卫军,张业民,林万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与传统术式的对比分析.河北医学,2008,14(6):694696.

[2] 吕建生腹腔镜与传统阑尾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比较.河北医学,2012,18(8):11071108.

[3] 陈开运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阑尾炎的对比研究.暨南大学硕十学位论文,2008.

[4] 徐平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对比研究.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18):24692470.

[5] 储建华使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85例临床分析.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19):23742375.

第6篇:腹腔镜手术论文范文

在贾主任的手术日,我来到手术室现场观摩了一台腹腔镜手术。当助手和麻醉师做好一切准备之后,穿戴好手术衣的贾主任,在患者的腹部开了三个不到一厘米的小孔(一个“观察孔”、两个“操作孔”),分别用来放置腹腔镜镜头和腹腔镜操作器械。纤细的镜头置入腹腔后,通过先进的传输系统,被放大了两倍的腹腔内脏器,立即清晰地显示在电视屏幕上,肝、胆、脾、胰、胃、结肠、直肠、膀胱、子宫附件等,都能清清楚楚地看到,可谓一览无余。在监视器的引导下,贾主任和助手在腹腔外熟练地操控着专用的手术器械,对腹腔内的病变进行探查、分离、切开、电凝、止血…一放在腹腔里的摄像镜头,就好比是医生的一双眼睛,而专用的长长短短的特制器械,像是把医生的手臂延伸到了病变部位。很快,一个与鸡蛋差不多大小的囊肿被“拿出”腹腔,经美容缝合后的三个小伤口,像“钥匙孔”一样贴在腹壁上。原本要切开10多厘米的开腹手术,就这样用三个小口解决了问题,干净利落,几乎没见到出血,整台手术不到40分钟就结束了。我不禁感慨:腹腔镜手术是电子、光学、摄像等高科技与操作者精湛医术的完美结合,通过几个小孔,无需开腹即可切除体内的病变,将手术的创伤减少到最低程度,让我真实地读懂了腹腔镜手术被称为“钥匙孔手术”的含义。

下面就请武警总医院腹腔科贾元利主任,谈谈这项21世纪革命性的微创技术,能给需要手术的患者带来哪些全新的感受。

切口就像“钥匙孔”

记者(以下简称“记”):腹腔镜手术被国际医学界称为“钥匙孔手术”、“绿色手术”、“不开刀手术”,请您简单谈谈腔镜技术运用于临床的“缘起”?

贾主任(以下简称“贾”):腹腔镜外科的历史应追溯到上世纪的初期,1901年俄罗斯的一位妇科医师将窥阴器通过腹前壁的小切口插入腹腔,并利用额镜反射光观察腹腔内脏器,这是医学界第一次尝试通过小创口窥视人体腹腔,开辟了腹腔镜的历史。到了上世纪80年代后,腹腔镜技术日趋成熟,在消化道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当中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1980年德国医师首次成功地用腹腔镜技术施行了阑尾切除术,1987年法国医师又成功地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1991年月,云南曲靖医院的外科医生荀祖武完成了我国第一例腹腔镜外科手术。近20年,腹腔镜已经越来越多地在我国医学领域得到应用。

记:近些年来,腹腔镜手术已被人们所接受和肯定,你们都开展了哪些腹腔镜手术?

贾:我们于1992年开展腹腔镜手术,经过十几年的探索和积累,设备及技术都比较成熟,目前已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开展的手术有:

1.肝胆系统手术 胆囊切除术、胆总管切开取石术、肝囊肿开窗引流术、肝脓肿引流术;

2.胃肠外科手术 阑尾切除术、肠黏连松解术、胃大部切除、结肠或直肠肿瘤切除术:

3.胸部疾病手术 贲门失弛缓症手术、食管裂孔疝手术;

4.妇科疾病手术 卵巢囊肿切除术等。

记:与传统开刀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的优势体现在哪些方面?

贾:传统的开腹性手术,切口大,腹壁损伤大,腹腔内损伤重,术后形成腹腔黏连及切口感染的几率大。腹腔镜技术的应用,使普外科手术从传统的外科剖腹术转向“最小损伤”的微创手术,它仅需0.5~1.0厘米的小切口,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点:

1.同时兼有诊断和治疗作用腹腔镜可以代替大部分经腹的剖腹探查;

2.术后恢复快腹腔镜手术在密闭的盆腹腔内进行,患者创伤远远小于开腹手术,绝大部分患者不需服用镇痛剂,平均术后一日可自如活动,而且不存在排尿、排气障碍;

3.住院日减少无论多复杂的腹腔镜手术都不需较长的住院时间,平均住院日明显短于经腹手术。我科腹腔镜手术病人平均住院五日,而经腹同类手术平均住院日为11天;

4.腹壁美容效果及盆腹腔黏连少腹腔镜手术仅在脐孔及下腹部做0.5~1.0厘米穿刺,表面缝线,没有经腹手术的长瘢痕。腹腔镜手术对盆腹腔干扰小,医生双手不进入腹腔,组织损伤小,使术后盆腹腔黏连远远少于开腹手术;

5.出血少切开、结扎、止血主要依赖电凝、超声刀来完成,出血很少;

6.节省医疗费用住院日的减少,用药的减少,术后恢复快,都使患者的治疗费用降低。

7.治疗效果与开腹手术相同

总之,它的优越性是连带的,由于切口小,那么组织损伤及污染机会就少,术中出血就少,术后伤口痛,低热,感染,肠胀气或黏连机会自然就小。一句话:效果好――创伤小――恢复快――费用低。

记:请您解释一下为什么腹腔镜手术出血极少?

贾:主要是因为腹腔镜专用电刀、超声刀的使用,手术时边分离、边切割、边电凝止血,所以基本上避免了手术中的出血。其次还有以下几点原因:一是切口由开腹手术的10~5厘米缩小到不足一厘米,切口变小,出血自然就少;二是腹腔镜对组织的分辨率高,使得各种组织在镜下更加容易辨认,更加有的放矢,损伤小出血就少;三是手术时间的缩短。以腹腔镜的经典代表手术胆囊摘除术为例,腹腔镜下摘除出血量也就10毫升左右,而开腹手术出血量至少也要100多毫升。

掌握手术适应证是关键

记:是不是所有的普外科手术都可以通过腹腔镜技术来治疗?难度较大的腹腔镜手术有哪些?

贾:从广义来讲,普外科实施的开腹性手术,绝大多数都可采取腹腔镜进行操作,只是手术适应证的选择要严格。比如,结肠癌可以通过腹腔镜来切除,但是只适合没有转移扩散的病例,腹腔镜是先进的技术,但并不能“包打天下”,不能为了追求新技术新业务而不顾病人的安全,无限地扩大适应证,而且腹腔镜外科医师要经过严格特殊的训练,要有扎实的临床经验和外科手术的基本功,才能胜任腹腔镜操作技术。我们开展的难度较大的腹腔镜手术有:腹腔镜下结直肠肿瘤腹切除术、食道裂孔疝修补术、肝肿瘤切除术、胆总管探查术等,这些均是腹腔镜技术要求较高的手术。

腔镜有尺度 探索无止境

第7篇:腹腔镜手术论文范文

关键词:腹股沟疝;腹腔镜;疝修补术;临床对比

腹股沟疝俗称"疝气"主要是腹腔脏器通过腹股沟薄弱缺损部位向体表突出形成[1]。传统的修补主要是通过缝补缺损部位,但由于缝合张力,术后存在严重的疼痛和高的复发率。20世纪90年代,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应用于临床,在普通外科手术中占着重要的地位,分为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和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两种[2-3]。本论文为了将二者进行研究比较,对我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176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将随机分为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治疗支出费用、术后并发症、复发率等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3 年5月2014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患者1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两组,每组88例。其中,男性140例,女性36例,年龄25~75岁,平均(66.2±4.6)岁。单侧疝142例,(直疝28例,斜疝114例)双侧疝34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组成、疝的分布等基本条件基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都进行气管插管麻醉,患者取低脚高。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TEP):脐下做2cm纵向切口,在腹直肌前鞘的中线切开,将腹直肌牵拉向两侧,将腹膜外间隙分离。将钝头鞘插入,腹腔镜充入气体后导入[4]。于脐下及耻骨结节间分别置入长约 5mm 的套管针腹腔镜下,提起疝囊,使其彻底游离,放人 10cm×15cm 聚酯解剖免钉合补片,检查固定后没有出血,放出气体。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在脐部的上缘做10mm的切口,充入气体建立气腹,置人 10mmTrocar 30°腹腔镜。腹腔镜下,在疝环口处离断疝囊,并将疝囊远端留在原位。开2个5mm的戳口在患侧腹直肌外缘平脐和对侧腹直肌外缘脐下方,将Trocar置入。 在疝环边缘 20mm处切开腹膜,向周围潜行分离,向外至髂前上棘对应处,向内至耻骨结节以内,显露腹壁下血管、联合腱、Cooper 韧带、腹直肌、输精管、耻骨结节、髂耻束精、索血管。将100mm~120mm×80mm~100mm 大小展平后的网片后送入腹腔,覆盖于腹膜下腹横筋膜缺损处,固定网片,最后进行连续缝合,关闭腹膜。并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治疗支出费用、术后并发症、复发率等进行评价。

1.3统计学分析 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数据检测结果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进行t 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治疗支出费用比较。与对照组相比较,治疗组患者手术的时间明显较短,结果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的治疗支出费用较低,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

2.2两组患者手术后的术后并发症与复发率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症状复发率较对照明显降低(P

3 讨论

腹股沟疝是普外科常见临床疾病之一,腹股沟疝主要是因为腹内压增高和腹壁强度的减弱两方面原因形成的[5]。腹腔镜完全腹膜外作为新型的疝修补术,与传统的疝修补术比较,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费用低、疼痛感轻、且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势[6]。腹腔镜完全腹膜外与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是腹股沟疝修补术受欢迎的两种手术入路方式。本研究对比分析了TAPP、TEP 两种手术方式,根据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较,治疗组患者手术的时间明显较短,结果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的治疗支出费用较低,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症状复发率较对照明显降低(P

参考文献:

[1]袁全林.腹腔镜下经腹腔腹膜前与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效果比较[J].中国乡村医药杂志,2015,22(2):6-7.

[2]邱晓峰,康杰,郭伯敏,等.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与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对比分析[J].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2014,8(4):329-331.

[3]陈一平,唐华健,蔡荣平.经腹腔腹膜前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与完全腹膜外手术入路疗效的Meta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6(6):2202-2204.

[4]谢伟涛.腹腔镜完全腹膜外与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临床对照分析[J].临床研究,2013:179.

第8篇:腹腔镜手术论文范文

【关键词】循证;妇科;腹腔镜;镇痛;实践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1.266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1-0229-01

手术可以为患者去除疾病,但通常都伴有焦虑、禁食、物、疼痛和制动,其中每个因素均轻微增强机体应激反应。组织的分解、体腔的开放以及细胞外液的丢失都可加重机体的应急反应,有时可使反应达到失控的程度,因此采用微创和腔镜技术可减轻不当的应激反应[1]。但是,术后疼痛仍然是患者感到不适的重要原因之一,本研究拟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术后引起疼痛的原因进行全面研究分析并找出切实的解决办法,归纳总结,尽可能的解决患者的疼痛,提高手术治疗,努力是患者在轻松愉悦的条件下完成手术治疗。

1资料与方法

我院从2010年开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约3000多例,选择其中ASAI-II级患者500例,进行观察,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ASAI-II,年龄18-60岁,体重45-90kg,均采用CO2气腹,全麻麻醉,术前均给予布托菲诺1-2mg肌注,长托宁0.3-1.0mg静注,患者入室行快速诱导,插入喉罩,术中维持用七氟醚吸入,丙泊酚4-12mg/kg.h,瑞芬太尼0.05-0.1ug/kg.min微泵输注,定时追加肌松药,手术结束前给予特耐(注射用帕瑞希布纳)40mg静注。①术后给予静脉止痛泵(舒芬太尼0.04-0.06ug/kg/h,托烷司琼4mg),术毕患者清醒4-6L/min,持续4-6小时;②局部按摩,深慢呼吸。肩部、季肋部按摩10分钟一次,持续2-3天,嘱患者深慢呼吸,3-5分钟一次,3次/天,持续2-3天;③热敷30分钟;④头高脚低位;⑤听音乐,分散注意力;⑥尽早活动,6小时后在床上轻微活动,6小时后进少量流食,同时禁食鲜奶、甜食、鸡蛋等,适当增加青菜水果等纤维素的摄入。

记录患者疼痛情况,采用VAS评分法0分-10分,0分:无痛;3分以下:有轻微的疼痛,患者能忍受;4分-6分:患者疼痛并影响睡眠,尚能忍受;7分-10分:患者有渐强烈的疼痛,疼痛难忍。

2结果

0分472例,3分以下的25例,4-6分的3例。无痛率达94.4%,其中恶心35例,呕吐8例。术后腹胀34例。

3讨论

腔镜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原因主要为:

3.1切口痛常发生在术后第一天,10-80%的患者需要镇痛剂缓解疼痛。在机体受到伤害性刺激之前若预先采取措施制止其向中枢(脊髓和脊髓上)的传递,就能消除和减轻术后疼痛为超前镇痛[2],布托菲诺为阿片受体部分激动剂,对u受体有弱的阻断作用,可缓解中度和重度的疼痛。瑞芬太尼有痛觉过敏[4],使阿片类药物丧失镇痛效应,特耐可以解决这一问题[5]。特耐为注射用选择性COX-2抑制剂,起效快速,作用持久,强效镇痛,在骨科模型中,单支剂量静注镇痛疗效优于4mg吗啡,可以显著减少术后阿片类药物用量及其相关不良反应,其镇痛疗效及安全性已经在多个手术模型中得到证实,为术后镇痛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3.2非切口痛63%患者主诉膈下及肩痛,术后24小时达高峰,持续24-72小时,其主要原因包括膈神经牵拉,术后腹腔内残留气体等[3]。吸入高流量氧,可尽量排空腹腔内的CO2,CO2经腹膜吸收后在体内产生H+,照成局部组织内的酸性环境,刺激双侧膈肌和膈神经产生损伤并增加炎性反应致痛因子的释放,适当提高吸氧流量可加速血CO2D排出,缓解术后肩痛;局部按摩可使局部组织毛细血管开放,促进血液循环,加速CO2排出,深慢呼吸可增加肺活量和肺泡通气量,增加吸入氧量,提高氧分压,增加动脉血氧含量和血氧饱和度,减轻体内组织对残留CO2造成的酸性环境和对膈神经的损伤。另外用热可以减低感觉神经的兴奋性,以提高疼痛阈值,扩张血管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局部代谢,舒缓肌肉痉挛,松弛神经,改善肌腱柔软度以达到止痛。听轻松舒缓的音乐可分散患者注意力,减轻患者痛苦,术后腹胀使腹腔压力而间接增加残留CO2的张力,加速加重腹腔酸化和对膈肌的刺激而加重疼痛,建议患者术后6小时在床上轻微活动,适当增加纤维素饮食,禁食鲜奶、甜食、鸡蛋等,促进早排气,减少术后腹胀发生。

总之,采用上述药物和物理方法,全面的预防了患者术后疼痛的发生,可以大大减科腹腔镜手术术后疼痛和不适,使术后无痛率达到90%以上,患者在轻松愉快的条件下完成手术治疗,减少了广大女性患者对手术的恐惧心理,保障了女性患者的健康,且方便可行,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刘海防.妇科腹腔镜手术实践及CO2气腹对机体影响的临床和基础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妇产科学,2009.

[2]Kissin I,Lee SS,Bradley EL Jr:Effect of prolonged nerve block on inflammatory hyperalgesia in rats:Prevention of late hyperalgesia.Anesthesiology 1998,88:224-232.

[3]尹善德,陈蕾,王蔼明,高金芳,闫玲,赵军.腹腔镜术后肩痛111例分析[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志,2007,(12).

第9篇:腹腔镜手术论文范文

[关键词] 腹腔镜;输卵管;异物清除

[中图分类号] R 714.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7210(2010)04(c)-233-02

近年来,异位妊娠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1],2005年3月~2008年3月,我科结合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及各项检查结果,筛查出输卵管妊娠76例,实施腹腔镜下保守手术治疗,术后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年龄18~32岁,未婚40例,已婚36例,全部有生育要求。停经35~60 d,阴道出血3~20 d。不同程度的下腹痛2~10 d,尿HCG均为阳性。血β-HCG 1 000~5 000 U/L,阴道B超探查均在附件区发现2.0~5.0 cm混合性包块,其中30例见有卵黄素,20例有胎芽及胎心搏动。阴道后穹隆穿刺抽出不凝血60例。

1.2 方法

术前行生命体征监测,做血、尿常规、血凝系列、肝肾功能、输血前系列心电图等检查。手术指征:①要求保留生育能力。②年龄

手术步骤:①患者在全麻下取头低臀高截石位,进行常规清毒处横型切开皮肤1.0 cm,气腹针穿刺进入腹腔,充CO2气体至腹压达12~15 kPa,用10 mm Trocar插入腹腔,连接气腹,置镜观察,明确诊断后,于左下腹行第二、三穿刺点。②用分离钳分离盆腔粘连,暴露和游离输卵管,吸净盆腔内积血。③用无损伤钳靠近子宫,提起患侧输卵管,在输卵管病灶最突出处,输卵管系膜对侧,输卵管无血管区或最薄处,用单极电针纵行切开输卵管壁约1 cm,用冲洗吸引管将输卵管内妊娠病灶全部吸净,并彻底冲洗,再用无损伤抓钳仔细清除残留的异物组织。需注意清除孕物时应尽量不损伤输卵管黏膜皱襞,否则将导致出血。电凝止血将损伤输卵管黏膜内皮细胞,并可导致术后输卵管管腔狭窄甚至闭塞。若有活动性出血,切缘可用双极电凝止血。当孕物从输卵管管腔清除后,管腔塌陷,切缘自然对合,一般不必缝合。④给予出现对侧输卵管粘连、伞端闭锁、积水情况的患者粘连分解远端造口。术后48 h和术后1周分别测尿和血HCG。术后阴道出血干净3~4 d行输卵管通液术。月经复潮干净3~7 d再次行输卵管通液术。

2 结果

2.1 术中情况

术中探查输卵管壶腹部妊娠67例,峡部妊娠5例,伞部妊娠4例,无间质部妊娠。未破裂者66例,全部行输卵管纵行切开,取出病灶成功。6例破裂,没有坏死,经破口清除管腔内孕物,并酌情止血。60例均有盆腔积血50~250 ml,对侧输卵管正常44例,炎性增粗、扭曲19例,伞端闭锁、积水13例。术中无副损伤,术中出血量均在50 ml以下,手术操作时间20~50 min。

2.2 术后情况

术后48 h观察患者生命体征,体温、脉搏、血压等均在正常范围。术后6 h可进食水,下床活动。术后48 h测尿HCG阴性者48例,16例弱阳性,仍为阳性者12例,测血HCG100 U/L以下50例,其余在200~500 U/L之间。术后1周测尿HCG均阴性,血HCG均小于25 U/L。标本送病理分析检查,均有绒毛组织。行输卵管通液术无阻力,无液外溢67例;略有阻力,无外溢9例,无输卵管完全梗阻者,住院 3~5 d。

2.3 随诊

患者术后3个月内发生妊娠的11例,6个月内发生妊娠的19例,1年内发生妊娠者24例,2年内发生妊娠的14例,术后1年内有5例患者对侧输卵管妊娠再次行腹腔镜手术治疗,证实上次妊娠的输卵管正常。其余3例在本论文完成前仍在随诊中。

3 讨论

腹腔镜下输卵管妊娠保守性手术被认为是输卵管显微外科和治疗异位妊娠的新进展[2]。临床中,有各种常见的输卵管妊娠的保守治疗方法,如腹腔镜下输卵管内注射甲氨蝶呤[3]、输卵管伞部孕物清除术[4]、输卵管节断切除术、输卵管纵行切开孕物清除术。笔者采用的输卵管纵行切开异物清除术,将病灶立即取出,并过滤筛查绒毛,可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腹腔镜手术本身就具有微创效果,加之镜下的放大作用,可准确地对输卵管进行切开、止血、修补、缝合及粘连分离,将手术操作对输卵管的创伤减少到最低限度。施术76例,无失败病例,且术后用药少,住院时间短。术后48 h即术后1周复查血HCG进一步证实治疗效果。随访2年宫内妊娠率达87%,无一例同侧输卵管再次妊娠的。由此可见,对于输卵管妊娠实施腹腔镜下输卵管纵行切开孕物清除术保留患侧输卵管,同时还要解除对侧输卵管不孕因素的方法是可行的,可以借鉴。

[参考文献]

[1]张洪香,高咏梅.异位妊娠的发病率及诊断进展[J].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2008,10(5):6.

[2]周红,王卫星,黄顺荣.腹腔镜与开腹下输卵管妊娠保守性手术的对比研究[J].微创医学,2007,2(2):101-103.

[3]聂晓辉.甲氨喋呤在输卵管妊娠保守性手术治疗中的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8,18(5):661-663.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相关热门标签
精选范文推荐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