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体育教学案例范文

体育教学案例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体育教学案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体育教学案例

第1篇:体育教学案例范文

在实施新《课程标准》发展素质教育的今天,体育课堂教学不再是传统单调、枯燥的学习氛围,而是要通过教学让学生充分展示、体现自我。特别是对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通过“故事、情境、游戏”等活动能激发学生对体育与健身的兴趣,享受体育带来的欢乐。有利于培养学生竞争、合作和创新等意识,增强体质,促进身体全面发展。对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本着“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通过情境形式进行体育教学,达到教学目的,激发学习兴趣,已逐步成为体育教师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

二、案例介绍

1.学习内容

小学二年级(水平一)《跳跃》。

2.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有:知道“青蛙跳”的动作要领;学会双脚连续向前跳的动作,做到前脚掌用力蹬地,动作连贯、协调;能积极参与,具有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

3.教学设计

让每个学生在故事中扮演角色,在情境中感受到愉悦,在愉悦中充分掌握“双脚跳”的动作方法,同时在锻炼身体、激活思维、拓展能力过程中体验合作、创新、成功时的心情。从而有效的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兴趣。

4.片段介绍

组织:老师事先在地上画好两个大大的同心圆,老师站在圆心,学生成圆形站在外圆。情境设置,小游戏导入。

师问:同学们知道小青蛙是怎么跳的吗?

老师话音刚落,有同学一边“呱、呱”地叫着,一边在原地蹦跳,有的则手舞足蹈的一会儿跳起,一会儿四肢着地趴在地上,气氛非常活跃。

老师又问:如果遇到危险,青蛙还像你们这样跳,行吗?

这时有的学生站在原地一边摇头,一边不知所措的看着老师,有的说快跑。旁边的人马上反驳:“你是青蛙怎么跑啊!”

老师提醒,青蛙遇到危险,只有跳得又高又远来逃跑啊,只有跳到圆内才安全啊!

学生一起站在圆外,随着老师的口令,向内圆跳,再从内圆跳到外圆,如此反复,只有连得强壮、跳得远,才不怕危险。老师把学生带到事先准备好的场地,学生站成田径纵队。

5.做法

情境导入:今天天气很好,小青蛙想去河对岸玩一玩,可是河很宽,小青蛙怎么过河呢?

原来河面有很多美丽的荷叶,小青蛙借助荷叶就能跳到对岸去。老师示范小青蛙过河,从一片片荷叶上跳过起,安全到达对岸,跳得时候要注意做到双脚同时跳起来和同时轻落地的动作。就在老师示范讲解的时候,有个别男生已经抢着跳了起来,因为跳得太急,虽然跳得很好,但还是不小心掉下河,因为不想打乱课的秩序,我装着没看见。

让学生像老师这样试一试,同时提醒一定要注意安全,千万不能掉到河里,惹得同学们哈哈大笑。

指导学生四人一组同时过河,边提醒,不要求太快,一定要稳,同时设疑,如果不充分跳起会怎么样?(引出双脚同时跳起,大脚拇指最后离地的动作)。

组织学生练习,老师巡视指导,纠正错误。

老师请做的好的同学进行表演,进行评价。

集体练习。

三、分析及反思

本节课的教案设计,体现了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坚持健康第一的知道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的教学理念,使学生的身心都得到了锻炼和发展。突出了一下几个特点:本课能紧紧围绕“学习目标”,利用场地布置创设情境,运用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玩中创,充分感受自主与合作的乐趣;本课所设立的教学步骤,思路清晰,引导学生通过“看、试、练、说”等方法,来完成教学目标,充分体现学生的自我价值,促进学生身心协调,全面的发展;利用场地布置创设情境,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体验运动乐趣,培养学生刻苦锻炼的精神,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体现了“快乐体育的思想”。

第2篇:体育教学案例范文

案例:

记得在一节体操新授课上,由于上节课学生们学习的辅助动作前滚翻成蹲立--挺身跳的情况较好,因此在课的最后我简要讲解并示范了这节课前滚翻交叉转体180°——挺身跳的动作。所以这节课的开始我首先问大家:“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我上节课最后做的那个动作吗?谁能给我们表演一下。”“你会不会,就是老师做的前滚翻交叉转体180°——挺身跳的动作……”学生们一个个七嘴八舌的议论开来。“我来试试。”只见我们班的“调皮鬼”孙永智跑了出来,他打开垫子,迅速做了个完整动作。“做得真不错!大家给他鼓鼓掌。”我高兴的说,并结合他的动作仔细的讲解了动作要领,接着我要求同学们在本组的垫上自己练习。没过多久,部分学生已经开始不耐烦了,有的开始做自己的事了。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说:“同学们,张老师来和大家比一比,大家都来帮我打打分,好吗?”同学们都有些吃惊,但也很赞同。

可由于我在学生们做准备活动时,只是口令指挥了一下,并没有和他们一起做,所以当前滚翻翻好之后我就一阵头晕,接下来的交叉转体180°加挺身跳的动作做的有些勉强。刚做完,孩子们就叽叽喳喳讨论起来,我微笑着说:“没关系,大家可以随便发表意见。”可没有一个敢站出来说的。我只好点名说:“体育委员带个头。”体育委员站出来说:“老师第一个前滚翻做得很漂亮,接下来的动作虽然质量不高,可是连贯性很好。”她刚一说完大家都点头赞同,于是我说:“非常感谢你对我的鼓励。还有其他的意见吗?”孩子们互相看了看,都不说话。“孙永智,你说说。”他先是支支吾吾的不肯说,后来在我的鼓励下他评议道:“总的来说李老师做得不错,就是做交叉转体180°时转体不够充分,使得后面的挺身跳有些歪。” 听完后我说:“评价的很不错,我能看的出刚才每位同学都很仔细的观看了我的动作,并且动了脑筋,对我的动作进行了这么细致的分析。下面张老师根据你们的建议再做一个,你们再来帮我打打分,好吗?”学生们都说:“好!”我活动了一下头部,深吸了一口气,做了个优美的示范,学生们纷纷打出了满分,并鼓起掌来。我也高兴的对大家说:“我有这么大的进步,看来你们的意见提的还真不错!同时我也想告诉大家在平时的学习中你们要多用眼睛去看,头脑去思考,去探究,你们就会学得更好。老师相信只要你们努力,所有的同学都能做到满分,对不对?”“对!”学生们大声的回答,并一个个跃跃欲试,在本组的垫上开始展示起来,我巡视了一下,大家的动作果然有了明显的提高,而且在练习中学生们还互相帮助,互相纠正动作,互相评分呢!快下课了,我鼓励大家说:“你们表现的真棒!你们的动作及讲解,也可以当一回老师了,希望你们今后多多给老师提出保贵意见,发现问题我们一起解决好不好?同学们响起雷鸣般的掌声,结束了本节课。

分析:

我国教育家朱熹曾说过:“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这句话充分说明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意义,学生的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如果在体育教学中只是一味的让学生反复、枯燥的练习动作,只会降低他们的学习热情,并使他们产生厌学态度,也就达不到学习的目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认为学习的过程是“趣——思——练——创”的过程。有了学习兴趣,学生才会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去。所以这节课我主要是通过让学生做评委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主动的去学练。

第3篇:体育教学案例范文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体育教学;师生关系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06-0045-02

案例教学法营造了一种相对来说比较真实的教学情境,缩短了实际教学与课堂教学之间的距离,能够很容易地将学生带入教学情境中。实现有效的案例教学,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分析能力都能够得到较大的提高,这对于开发他们的主动学习热情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体育课是一门比较灵活的学科,对于实践技能的要求比较高,案例教学能够为具体的教学提供可以实践的情境,这对于学生综合水平的提升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案例教学法的基本内容及特色分析

(一)案例教学法的基本内容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case-based teaching),案例本质上是提出一种教育的两难情境,没有特定的解决之道,而教师于教学中扮演着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这种教学方法在很大程度上为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可能,也从根本上提升了学生对于体育学习的认识。案例教学法的一般步骤是学生准备――小组讨论――总结阶段等几个阶段,在这些阶段的学习中,既能够促进学生对于理论知识向实践技能的转化,同时还能够极大地提升他们的交流沟通能力,这对于他们今后的成长和发展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二)案例教学法的特色分析

案例教学法具有多方面的优势和作用:第一,凸显学生的主体性,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这样学生就能够在案例讨论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分析能力和思考能力,从而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占据主动地位,这对于从根本上提升教学效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第二,引导学生变注重知识为注重能力。通过案例教学在体育教学中的实践,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升,这个过程就是实现理论知识向实践技能转化的过程,对于提升知识的实用价值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意义。第三,由于案例教学离不开教学讨论环节,因此进行案例教学的过程其实也是不断提升沟通能力的过程,对于增进师生距离,实现师生双向交流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案例教学法对于体育教学的重要意义

(一)师生互动,实现教学相长

案例教学法能够实现有效的师生互动,从而促进师生的共同进步。在案例教学中,教师不仅是教师而且也是学员。一方面,教师是整个教学的主导者,掌握着教学进程,引导学生思考,组织讨论研究,进行总结、归纳。另一方面,在教学中通过共同研讨,不但可以发现自己的弱点,而且从学生那里可以了解到大量感性材料。由此可见,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是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他们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师生关系,同时还是共同的学习参与者,这个过程中老师和学生都能够从对方身上学到不少东西,从而促进了他们的共同进步和发展。

(二)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在体育教学中,理论知识的教学只是一方面,而最重要的还是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只有从根本上提升了学生的实践技能,让他们掌握更多实用性的方法和技巧,才能够从根本上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和学习热情,开发他们的潜质。实施案例教学法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自觉地树立起自信心,从而可以让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这对于个人的成长和进步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案例教学在体育课堂上的实践和应用,让学生能接触并学习到大量的社会实际问题,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

(三)生动具体,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案例教学法的另一个优势就在于其生动具体性,这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案例教学的最大特点是它的真实性,由于教学内容是具体的实例,加之采用形象、直观、生动的形式,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易于学习和理解。在案例教学过程中,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小组讨论等形式来进行课堂实践,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突出案例教学的真实性,这样学生就能够灵活地发挥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来进行学习,从而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这对于深化素质教育改革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总之,案例教学法对于体育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意义,只有从根本上实现这一教学方法与体育教学的结合,才能够满足素质教育的目标,更好地促进人才的培养。

三、案例教学法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与实践

(一)选取典型性案例进行教学

必须要选取典型性的案例来进行教学。首先,案例内容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普遍性,具有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而不是实践中根本不会发生的案例,且典型的案例往往涉及的关系比较全面,有助于学生从各个方面对所学理论加以验证,从中得出正确结论。案例讨论中尽量摒弃主观臆想的成分,教师要掌握会场,引导讨论方向,要十分注意培养能力,不要走过场,摆花架子。比如在进行篮球案例教学的时候,应该进行基础技能和典型技巧的训练,比如通过学习篮球行进间急停急起运球,投篮以及教学比赛等来提升学生的基本技能和战术水平,从而提升学生的体育能力。在这个案例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合作、比赛的方式来进行技能的训练,以此来提高教学效果。其次,还要选择与课堂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案例,这样容易找到知识点与教学案例的结合点,更容易切入教学的本质中去,这对于提升案例教学效果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实现体育教学中案例的多样化

实现体育教学中案例的多样化,对于提升体育教学效果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案例教学来说,案例应该只有情况没有结果,有激烈的矛盾冲突,没有处理办法和结论。不同的办法会产生不同的结果,所以选择案例的时候应该尽量选择内容丰富、有可能产生多种讨论结果的案例。只有选择分析过程复杂的案例,才能够进一步地开启学生的思考能力、讨论能力以及决策能力,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他们的应变能力和实践技能,从而从根本上提升他们的体育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这对于将来处理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问题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积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实现案例教学法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和实践要借助小组合作学习来进行。首先,可以按照学生的能力、兴趣等因素对他们进行分组,在具体的小组合作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围绕着具体的案例深入地探讨和分析,让学生对于案例的实质有充分深入的认识和把握,这样可以极大地提升学习效果。其次,在小组学习过程中,应该重点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在教学中构建起一种融洽、平等、竞争的机制,让学生感受到合作学习的重要性,不断地将个人的力量融入团体中去,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团队的凝聚力,为他们的发展和进步创造机会。对于体育学习来说,不管是何种的运动项目,团队的力量是巨大的,如果忽视了团队的力量,仅仅一味地追求个人的荣誉,很难取得较大的成功,因此应该借助于案例教学法来进行课堂教学实践,不断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分析能力。

(四)构建完善的课堂教学评价机制

案例教学法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要构建完善的课堂教学评价机制。第一,具体的评价方式应该与体育这一学科的特点结合起来。由于体育学习是一门注重实践技能的学科,因此在进行评价的时候,应该重点对学生的案例分析能力来进行考查,而对于那些不必要的理论知识则可以放缓评价。第二,保证评价主体的多元化。由于案例教学法在体育教学中的实践往往是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实现的,因此在具体评价的时候,可以通过小组成员互相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师生互相评价等几种方式来进行,这样不仅仅能够构建和谐的教学氛围,同时还能够实施最科学、多元、个性化的评价方式。总之,实施科学、完善的课堂教学评价机制对于案例教学法的实践和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结语

案例教学法在体育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积极开展案例教学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构建和谐课堂,促进师生的交流和沟通,从而极大地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实现个人的成长和进步创造条件。案例教学法在体育教学中的实践,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突出素质教育的目标,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案例教学在体育教学中的实践,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高,增强了学生的体育综合能力,从根本上深化了素质教育改革。

[ 参 考 文 献 ]

[1] 张朝辉.案例教学法在体育教学中的借鉴及应用研究[J].内蒙古体育科技,2007(4):137-139.

第4篇:体育教学案例范文

一、主题班会案例描述

(一)班主任组织,揭示班会主题

(二)主持人开场白

(三)表演小品“我的一天”,现场表演或事先剪切成视频。展示校园情景,然后按照个人文明礼仪、校园文明礼仪、食堂文明礼仪、课堂文明礼仪几个校园情景文明礼仪进行讨论。

(四)情景文明礼仪

个人文明礼仪

1.第一小组为主,评价小品“我的一天”中涉及个人的文明礼仪现象(哪些符合文明礼仪要求,哪些不符合要求,正确的言行应该是什么样的)。

2.班会前将校园个人文明礼仪典范制成视频,展示。

3.第一小组主持,大家结合自己的认识查找问题,对照检查,自我整改。

4.总结班级个人文明礼仪规范:言谈礼貌、仪态举止、谈话姿势、个人及宿舍卫生习惯。

校园文明礼仪

1.第二小组为主,评价小品“我的一天”中涉及校园文明礼仪现象(哪些符合文明礼仪要求,哪些不符合要求,正确的言行应该是什么样的)。

2.班会前将校园文明礼仪典范制成视频,展示。

3.第二小组主持,大家结合自己的认识查找问题,对照检查,自我整改。

4.总结班级校园文明礼仪规范:同学交往的礼仪、尊师的礼仪。

食堂文明礼仪

1.第三小组为主,评价小品“我的一天”中涉及食堂文明礼仪现象(哪些符合文明礼仪要求,哪些不符合要求,正确的言行应该是什么样的)。

2.班会前将食堂文明礼仪典范制成视频,展示。

3.第三小组主持,大家结合自己的认识查找问题,对照检查,自我整改。

4.总结班级食堂文明礼仪规范

课堂文明礼仪

1.第四小组为主,评价小品“我的一天”中涉及食堂文明礼仪现象(哪些符合文明礼仪要求,哪些不符合要求,正确的言行应该是什么样的)。

2.班会前将食堂文明礼仪典范制成视频,展示。

3.第四小组主持,大家结合自己的认识查找问题,对照检查,自我整改。

4.总结班级课堂文明礼仪规范。

(五)主持人总结

二、案例分析

大学生学习“礼仪”,首先要以学会尊重他人为起点,礼仪本身就是尊重人的外在表现形式,“礼仪”从话里来,话从心中来,只有从内心尊重人,才会有得体的礼仪言行,尊重他人是人与人接触的必要和首要态度。“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说明只有尊重别人,才能受到别人的尊重和信赖,在事业上才能获得成功。

其次,学习“礼仪”,要以提高本人自尊心为基础。自尊,即自我尊重,是希望被别人尊重、不向别人卑躬屈节,也不容别人侮辱、歧视的一种心理状态,是人的自我意识的表现,并以特定的方式指导人的行动,是一种积极的行为动机。正确的自尊心应具有待人谦逊、不骄不躁的品格。大学生在学会尊重他人时,自己也得到他人的尊重,自尊心在提高的同时,其内心的道德要求也在提高。

再次,学习“礼仪”要重在实践。一个人的礼仪只能在言行中才能反映出来,不说不动就不能说某个人有没有“礼仪”,每个人都要在理解礼仪要求的基础上,敢于在日常的言行中、平时的待人接物中展现自己文明有礼的形象。学校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也是大学生养成文明礼貌行为的重要场所,所以礼仪教育是学校德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教育手段之一。

三、指导建议

大学生堪称“准职业人”,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人。他们有一种强烈的走向社会的需要,同时又普遍存在一些心理困惑。比如,走上工作岗位后如何与领导、同事打交道,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如何进行自我形象设计,如何尽快地适应社会生活等社会交往问题。然而,大学生的社会心理承受力直接影响到交际活动的质量。一个具有良好的心理承受力的人,在交际活动中遇到各种情况和困难时,都能始终保持沉着稳定的心理状态,根据所掌握的信息,迅速采取最合理的行为方式,化险为夷,争取主动。对大学生进行礼仪教育,让大学生掌握符合社会要求的各种行为规范,满足大学生走向社会的需要,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社会化;还可以培养大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社会心理承受力。

礼仪教育有利于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礼仪教育可以丰富学生的礼仪知识,指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如何按照礼仪规范来约束自己行为,真正做到“诚于中而行于外,慧于心而秀于言”,把内在的道德和外在的礼仪有机地统一起来,成为真正名副其实的有较高道德素质的现代文明人。

四、资源拓展

目前,由于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市场经济的冲击、家庭环境的影响、个人素质修养的差异及学校礼仪教育的不足等因素,出现了某些大学生礼仪行为不文明的现象。学校和有关部门应齐抓共管,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提高大学生的综合人才素质。礼仪的根本目标是要教育、引导全体公民自觉遵循社会主义文明道德规范以及相应的礼仪形式,提高人们的文明意识,养成人们文明行为的习惯,促使良好社会风尚形成,使人与人、人与社会达到高度的和谐与有序,努力推进整个社会精神文明程度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金正昆.大学生礼仪.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黄菊良.大学生礼仪修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第5篇:体育教学案例范文

一、知己知彼。防患未然

我们都知道对一个班级了解最深的莫过于班主任,所以每个体育老师在新学期第一节课前应先到班主任处了解情况,查询有没有不适合上体育课的学生,如患有心脏病、癫痫病、残疾以及心理疾病等,如有,可安排这些同学见习,或者安排他们做一些适当的体育活动。我曾遇见隔壁班在一次体育课上进行跑的练习时,突然一名学生摔倒在地,四肢抽搐,口吐白沫,昏迷不醒,急送医院治疗,经抢救无效后死亡。事后才知道,学生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父母可能碍于面子就没跟班主任老师说清情况,学生也羞于说自己的病,最终导致这样的结果,但毕竟是在学校体育课上发生的,影响还是不好的,因此家长、学校、老师三方面都有责任。学校领导和家长交流了许多,再三表示歉意,最后老师和学校各赔了一些钱,事情也就告一段落。从这件事件上我们应该做到接手新生时要查看学生的体检报告,与学生交谈,记录特异体质、有疾病史的学生状况,以使上课时区别对待,因材施教。

二、反复强调。消除隐患

在体育活动中,我们体育老师一定要强调着装问题、不允许学生穿牛仔裤,穿皮鞋、拖鞋,携带尖锐类物品进行体育活动,特别叮嘱那些较时尚、赶时髦的学生,因为某些学生爱佩戴首饰,穿着怪异,确实男生潇洒女生靓丽,但不适合进行体育活动,容易发生伤害事故。如一次进行垫上前滚翻的练习时,一名女生在旁边保护,一名叫欧艺的女生前面整个过程动作都非常到位,我刚准备表扬她,可就在往前滚的一瞬间,体育骨干还没来得及反应支扶,她突然往后摔倒,头部与膝关节相撞,原来该同学穿的是时尚的大风衣,站立时衣服被手压拽住,我急忙让两位同学搀扶着她,并查看了她的伤势,发现头部已被撞青,像要肿的样子,我赶紧到小卖部找来了一些碎冰块,用毛巾包起来敷在她受伤的部位,同时通知班主任先带其他学生回班休息。我立即带受伤学生到医院作脑部检查,检查结果没有异常,不存在脑震荡及有后遗症的迹象,这时她也正常了,我这才打电话通知她的家长,好在该家长也是一位善解人意的人,向他说明了情况后家长比较理智和克制,没说一句埋怨话,还向我表示了谢意,我叮嘱他如果孩子晚饭后有呕吐等异常情况就要立即送医院,晚上八点左右我打电话关心孩子的情况时,孩子已睡,我想应该没问题了,在第二天看见她蹦蹦跳跳地来上学,我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当天我又打电话表示了我的歉意。其实遇到这种情况首先要看伤势,非常严重的要立即拨打120,让专业医生来救治,一般情况,自己先紧急处理,然后送医院治疗,同时在适当的时间通知家长,不要让家长来时看到自己的孩子头破血流,疼痛难忍,大喊大叫,这时谁的父母都会不忍心的,会加剧家长的情绪,激起他们的不满,这样处理事情就麻烦了。特别要强调的是一年级的小朋友,由于他们刚从幼儿园过来,什么都不懂,自我约束力极差,好动好斗,这时就连跑步都要再三强调要求,有时可给学生打“预防针”举一些意外事故的典型事例,以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

三、课前准备。重于泰山

课前必须检查场地是否平坦,有无障碍物,体育设施是否有不安全因素存在等等,这些都是一堂体育课之前的准备工作,同时也会起到防患于未然的效果,也会体现一名体育教师强烈的事业心,对工作高度的责任感。

1 对易发生的安全事故要有预见性并加以防范。如,跳的练习中下肢的肌肉群和膝、踝关节容易损伤,投掷练习中腰部、肩部及手指手腕易受损等,那么,就得根据动作技术要求重点做好针对性的准备活动。又如铅球练习要防止意外砸脚或脱手砸到周围的同学,这都要预先想到并考虑好以采取针对性的预防。

2 我们学校的操场因各种原因,跑道是煤渣的,中间地上长满了野草,平时我们上体育课时,还经常让学生找找有没有砖头、石块之类的危险品,可那次课上不知何时哪位吃了香蕉把皮扔进了草丛里,不易察觉。当离下课还有十几分钟时,因这个班的男生热爱打篮球,我就安排女生跳橡皮筋、踢毽子,男生我就给了一个篮球,同时我做他们的裁判,以便及时观察情况。打了不到五分钟,一名学生在快攻奔跑过程中踩到了那块香蕉皮,左手支撑地面时,手臂骨折了。马上送医院,经处理后送他回家,从班主任那儿了解到父母离异,孩子跟着父亲,父亲又每天早出晚归,家庭情况很差,下午上学时孩子告诉我,他打电话告诉妈妈了,妈妈听了后很生气,准备立即找学校承担责任。放学时我买了些水果和孩子一起回家,对他妈妈我再三表示歉意,并表示医药费由我来承担,以后的各种复查也由我负责带他上医院,他妈妈见我这么诚恳,火也没了,气也消了。当然,后来我也带他去检查了,费用并没有让我出。我想只要事件发生后及时和家长联系,及时家访,并真诚表示歉意,可以使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避免事态的恶化。

3 要保证好场地器械的安全。场地器材的准备是最基本的安全预防,也是引发安全事故最主要的外部因素,是可见的,也是可预防的。在上课前我们教师必须仔细做好场地和器材的安全检查,如有安全隐患应及时排除后,再进行组织教学。

四、科学管理,反复强调

第6篇:体育教学案例范文

关键词:双语教学;案例药理学;实践体会

中图分类号:G64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6-0044-02

药理学是重要的医学和药学专业基础课,它是一门桥梁性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目前药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岗位有药品营销单位、医院药房、药物研究机构等,学生对药理学知识、用药知识的掌握和应用尤为重要。如何针对药学专业设计课堂教学,提升学生药理知识专业能力是药理学教学中重要问题。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好的教学模式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讲授式教学为主,即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学生在课堂上是被动接受,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现代教学改革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在接受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转变传统的教学思想,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应用知识的能力。作为中山大学药学院教学改革的一部分,我们针对药学专业本科三年级学生,采用自愿报名方式,设立药理学方向的教学小班级,在完成常规“药理学”学习后,开设以“以案例为引导的教学”(Case-Based Study,CBS)为主要学习内容,以“以问题为中心”(Problem-Based Learning,PBL)为主要教学方法的药理学深化课程——“药理学案例分析”。特别是针对教育国际化,以及阅读英文科技文献和书籍等能力的需求,开展双语教学工作。重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药理学基础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和教师的教学质量。

一、教材和教学案例的选择

教材是教学的基本工具,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知识载体,好的教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教学内容的完善以及与之匹配的教材建设能为教学改革提供必要的支撑平台[1]。我们参照国外优秀的药理学案例教材,结合药学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教学情况编写。和医学专业学生相比,药学专业学生缺少一些医学基础课程的修读,对疾病的发病机制和病理过程不够清楚,因此我们根据药学专业及其所学课程的特点对教材和讲授案例进行适当调整,选择比较贴近生活的临床病例,重点针对药物选用、药理机制分析、不良反应的内容,增加临床常用药物的现代研究进展以及新的临床用药的药理学研究知识。课程的内容具有科学性、先进性、趣味性。既突出药学专业药理学特点和临床用药知识,又避免过于深奥的医学专业知识,能让药学学生能较好的理解和接受,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

二、教学团队的组成和管理

案例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是“火车头”,是课程教学的引导者和推动者。案例教学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学能力、组织能力和教学方法的应用的要求很高。因此我们选用有高级职称的中青年教师担当这个重任。授课教师全部具有博士学位,在各自的研究领域都取得了较好成绩,并有丰富的授课经验。课程组全部成员具有海外学习与工作背景,英语应用熟练,语法规范,发音准确,具备优秀的双语教学的能力。在教学管理上,通过集体备课的形式,全体教师明确教学目标、学方法,改变教师各自为主的教学组织模式,强化集团式教学团队的合作模式,将团队中个体的专业知识体系、教学经验、学术与科研经历等有机结合,发挥团队的教学作用,有效地提升了教师队伍的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为整个教学提供了坚实的条件。

三、教学模式的组织和实施

整个教学过程综合了“以问题为中心”(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和“以病例为引导的教学”(Case -Based Study,CBS)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可以归纳为情境创设-提出问题-分组协商-师生讨论-教师点评几个基本环节[2]。教学前,教师对每节课有详尽的教学设计,特别是设计教学活动要完成的任务或要解决的与教学内容有关的问题。案例式药理教学以合适的病例为切入点,针对疾病的药物治疗,以基本用药问题为导向,分析各类药物机制、用药合理性、药物不良反应、药物的相互作用等知识。单次教学内容常常涵盖多个章节和系统的药理知识,深化了学生对药理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对知识的综合应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采用分组形式,组内的同学分工协作,参与讨论,推举代表回答问题,无形中提高了团队合作精神。师生讨论环节是整个过程的,学生集思广益,围绕书本知识和相关文献,对相关问题做出回答,并提出自己的一些观点,有时讨论的内容甚至超出预设定的问题,极大地活跃了课堂气氛。比如在一次针对胃溃疡和食管返流的药物治疗案例课程中,除了相关药物治疗外,在讨论中还提及了饮食习惯、健康教育及疾病预防等知识,虽然不在预先设定的教学内容当中,但学生通过自主的学习收获了相关的知识,体现了学习的创造性和主动性,激发了学习兴趣。教师在讨论过程中的积极引导和启发,在最后的点评归纳环节,针对性地补充重要知识点、概念及注意点,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常常让学生豁然开朗,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而师生面对面地直接交流,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融洽了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和一系列实践活动,使学生学习的目的性更为明确,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活跃学习气氛,使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3,4]。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既考虑到英语学习的要求,也考虑到学生对部分专业术语的掌握不够的实际情况,在课堂上,同时使用中文和英文两种语言教学,教材内容以及课堂课件内容英文比例达到100%,课堂讲授、讨论使用英语比例达60%以上,讲授内容重点、难点先用中文,后用英文。鼓励学生使用英文进行讲解。通过结合普通英语知识,介绍常见的前缀、后缀、词根构词法内容等,帮助学生理解专业词汇,对于学生进一步阅读英文原版教材及科研文献有很大的帮助,也促进了普通英语水平的提高[5]。

四、教学效果的体现

课程结束后,给全班同学发放调查问卷,评估教学效果,收集学生反馈意见。83.3%的学生认为该教学模式能促进学习的主动性的提高,增强学习的兴趣;85.7%的学生认为能增加对药理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80.1%的学生认为能增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78.5%的学生认为能提高自主检索和收集文献资料的能力;88.1%的学生认为能促进同学之间的合作、师生之间的交流;73.8%的学生认为能促进英语学习。在反馈意见中,有学生要求增加学时和增加教学案例;有学生建议开通网络教学平台,以使教学模式在时间、空间和方式上更为灵活;部分学生要求改为全英教学,也有少部分英语较差的学生认为英语难度对知识的学习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学生对课程的总体评价良好,下一步我们也将并根据学生的反馈意见对课程进行完善和调整,以促进课程的建设。

五、结束语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重视大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是当前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我们的案例药理学教学过程,通过以CBS为主要学习内容,以PBL为主要教学方法的教学形式,将知识灌输的传统教学方式,转变为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的教学方式,培养了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提高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作为学院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的教学改革既体现了中山大学药学院的“宽口径、厚基础,注重培养全面素质与创新能力”的办学特色,也符合学院“发散-收敛-整合-创新”的办学理念。案例药理学双语教学的实践是对我国高等教育深化教育改革以及加强学生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

参考文献:

[1]关凤英,石卓,张明等.加强药理学教材建设,促进学科发展[J].基础医学教育,2011,(5):422-423.

[2]王莉,韩杨,刘等.《药理学》理论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26(3):476-467.

[3]王玲,孙平,杜智敏等.药理学教学中以病例为中心教学方法的实践与探索[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6,26(5):56-57.

[4]俞颖,李晓,黄丽丽等.浅谈PBL教学模式下教师的重要性[J].西北医学教育,2012,20(1):116-118.

[5]张蕾,刘超,赵勇等.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初探[J].中国科技信息,2011,23:118-118.

第7篇:体育教学案例范文

关键词: 任职教育 案例教学 教学改革

任职教育是针对拥有实际岗位任职经历的学员,以岗位实际工作需求为中心,以不断提高学员分析和解决问题实际能力为目的而开展的继续教育。案例教学是以案例为教学内容,通过教员对案例材料的介绍、引导和提示,促使学员通过独立思考,对案例定的客观事实和存在的矛盾问题进行分析研究,进而发表见解,做出判断和决策,从而提高学员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实践性启发式教学方法。任职教育案例教学是从学员岗位工作实际需求出发,选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实践性案例,结合理论知识,剖析问题所在,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通过任职教育案例教学,学员拓展思维,借鉴经验,加强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的结合,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1.案例教学的基本特征

案例教学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

一是实践性。案例教学重在创设仿真的情境,使学生充分感受到岗位任职工作中面临的实际问题,进入特定事件的具体角色,自主地分析案例并拟订方案,具有鲜明的实践性特征。

二是主体性。案例教学充分反映现代教育思想与观念,体现由“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的转变。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人,教师发挥引导作用。

三是互动性。案例教学注重通过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展开的分析讨论,形成热烈的、互动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新观点和新见解,促成思维的相互沟通、相互启发和相互补充。

2.任职教育案例教学的基本流程

一般而言,任职教育案例教学以课前教学准备,进行案例布置为起点;以课堂教学实施,开展互动交流为重点;以课后作业实施,提供分析报告为成果的形式开展。通过深化学员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培养和提高学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1课前教学准备,进行案例布置。

案例教学实施前,教员应按照课堂教学实施计划中的案例内容和教学重点,充分做好课前准备工作,从教学内容分析、案例创作情境和教学提问设计三个环节,明确案例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按照教学步骤布置案例,向学员下发案例文本,提出角色扮演形式,明确案例预习要求,提供基本参考资料,指导学员课前学习,使学员熟悉案例的基本情况,顺利开展分析与研究。

2.2课堂教学实施,开展互动交流。

在案例教学中,课堂教学主要包括案例剖析、研讨交流和总结讲评三个方面。

案例剖析:教员通过讲解案例,明确学员需要掌握的知识点,提示所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引发学员思考,强化学员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运用。

研讨交流:针对案例中的矛盾和问题,教员引导学员发表不同看法。研讨交流强调课堂互动性,教员要根据学员的反应情况进行适时引导,通过学员与学员间不同观点和思想火花的碰撞,形成热烈的讨论氛围,为学员提供充分表达见解的平台,深化案例教学问题的分析与研究。

总结讲评:教员对学员的发言、交流、辩论的主要观点进行归纳总结,并开展讲评工作。讲评侧重于课堂教学组织和学员讨论效果的评价。教员应组织学员整理个人阐述观点,分析其他学员阐述的内容,并进行对比和补充,达到相互学习借鉴的效果。

2.3课后案例作业,提供分析报告。

教员指导学员撰写报告是案例教学的最后环节,也是对案例教学成果的检验。在经历课前的充分准备、课堂上教员的引导、学员间的积极讨论和教员的总结讲评后,学员对案例中的问题会有新的认识和更深入的思考。在此基础上,教员指导学员进一步完善修改案例作业,提供作业分析报告,进一步拓展学员对案例问题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提高学员学习成果的转化能力。

3.提高任职教育案例教学质量的建议

3.1重视案例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编写。

选择与编写恰当的案例是实施案例教学的前提。选取案例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学员参与兴趣的高低与教学质量的高低。教员可以从研究领域内现有的案例中挑选适合教学的经典案例,也可以通过调研、查阅资料等形式,在广泛收集资料并开展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编写新案例。案例选择与编写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实践性。案例必须来源于实际,不能凭空编造,最好能贴近学员工作实际,或者从学员工作实践中挖掘,案例要突出矛盾与问题,情节设置要合理,才能使学员感受更为真实,更具有说服力。通过对案例进行深入剖析学习,有效指导工作实践;二是新颖性。紧跟时展形势,与时俱进,关注研究领域内的热点、难点问题,提高学员的学习兴趣和关注点;三是代表性。通过一个典型案例的分析,对同一类或类似问题具有同样的指导和推广作用。

3.2增强教员实施案例教学的组织与引导能力。

在案例教学中,教员作为组织者,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组织筹划不好,无法达到案例教学要求,更不能有效提升任职教育学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对教员的更高要求,需要增强教员的组织与引导能力。一是深入案例研究。教员应根据学员实际需要,精选实用案例,深入开展案例研究,准确把握案例要解决的主要矛盾和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分析思路和分析方法。二是组织交流发言。交流发言是案例教学的关键,教员要以问题为中心,在交流发言前提出相关要求,激励学员全员参与交流,对于争论,加强引导,控制教学节奏,确保教学效果和进度。三是进行归纳总结。教员对于案例教学全过程的总结应简洁明了,有理有据,便于学员思考和比较方案的优劣。通过归纳,帮助学员梳理案例中学到的新知识,掌握处理问题的新思路、开展工作的新方法等内容,重在启发学员思路,深化学员思考,提高学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3提升学员参与案例教学的主观能动性。

任职教育教学改革强调要充分调动发挥学员的主观能动性,实现以“教”为主转变为以“学”为主,教员是“导演”,发挥组织者的引导作用,学员是“演员”,展示个人自主学习能力。任职教育学员具有一定的岗位工作经验,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处理过一些实际问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特点决定了教员要从学员主体角度出发,充分调动发挥学员主动参与意识,鼓励学员积极参与,从不同角度认识、研究问题。引入激励机制和竞争意识,编排按班组作业,增强荣誉感,促使每名学员都积极准备,为团队建设作贡献。课前引导学员认真准备,根据教员布置情况,提前熟悉案例,查阅相关资料,结合实际经验开展研究,形成个人观点并具有理论支撑,班组研究形成初步研究报告;课堂上引导学员紧跟教员教学思路,对案例中研究的问题积极发言,阐述个人观点并对其他学员的观点进行交流;课后引导学员结合案例的讲解和讨论分析结论,进一步完善细化报告。通过案例教学全过程有效实施,提高学员参与案例教学的主体性,加深对问题的理解,有效促进知行合一,为提高任职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3.4提供案例教学信息的管理与整合。

开展案例教学,离不开大量的参考资料,提供的有效参考资料越多,学员对知识的理解越深刻,案例教学前期准备得就越充分,因此应注重积累案例教学资料,对案例教学提供信息化管理。以开设网站、内部存储等方式,为学员提供案例教学资料库,提供信息化学习平台,支持线上线下学习,确保学员随时开展学习交流。对于每次开展的案例教学,对案例教学信息进行整合。记录案例教学的全过程,包括课前准备,课堂组织及课后作业评判等,重点记录学员讨论交流过程,有助于分析学员知识掌握情况、案例教学存在问题和案例教学组织效果,以便教员不断总结经验,改进不足,促进下一次案例教学的开展,逐步提升任职教育案例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宏军,任安民.任职教育案例教学中教员角色的定位[J].中国军事教育,2011(5).

[2]党建武.对搞好案例分析的几点思考[J].科教文汇,2011(7).

第8篇:体育教学案例范文

〔中图分类号〕 G633.96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11―0080―01

运动负荷是指身体练习所给予人体的生理负荷。合理地安排运动负荷,对于学生运动技术、技能的掌握,防止意外伤害事故,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等均有重要的意义。对体育教学中运动负荷的安排,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考虑。

一、根据教学课型、要求及任务安排运动负荷

对于中学生来说,运动负荷不宜增加过大、过快,要求不能过高,要注意劳逸结合,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形成加大――适应――再加大――再适应的过程。由于体育教学内容较多,课型不同,安排运动负荷时要分类进行。对于不同类型的课,负荷的量和强度的大小要区别对待,正确处理运动负荷量和强度的关系,保持量和强度交替加大或降低,相互协调,逐步提高学生身体承受负荷的能力。如,在径赛项目的100米短跑教学中,由于所跑距离短,要求速度快、用时短,在教学中,练习次数不宜过多,可采用男女分组轮换教学方式,每组练习次数在3次左右,否则运动负荷会过大,影响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而在田赛项目中的跳高教学中,由于重点在于使学生掌握技术动作,学生助跑距离短,运动量不大,练习次数可多一点。此外,虽然教学内容相同,但由于教学任务和要求不同,负荷的大小也应有所不同。如,复习课较新授课负荷安排要大些。不同性质教学内容的负荷安排也要不同。总之,应随着学生机体能力的改善和提高,逐步增大运动负荷。

二、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个体差异安排运动负荷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运动负荷的安排,要考虑其年龄、性别、身体发展状况、体质的强弱及心理素质等因素,尽量使每一节课的运动负荷安排符合上节课后学生的超量恢复阶段水平。农村初中同一个班的学生体质差异很大,以统一的要求开展教学,是满足不了不同层次学生需要的。因此,要分析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区别对待,因材施教。在教学过程中,可采用男女分组、按体质强弱分组或按接受能力差异分组的方式组织教学。如,在跳高教学中,分男女组进行不同高度的练习,开展不同量的负荷练习,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或可根据运动素质的差异,对同一组男子(女子)适当降低或提高高度要求,再次分组练习以求达到负荷量和强度。

三、根据教材性质、技术动作难易程度安排运动负荷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在给学生安排运动负荷时,要分析教材性质,考虑活动范围的大小、技术动作的难易程度及强度的大小等。如,在体育课中,学生练习生疏的项目比练习熟悉的项目要付出更多,这样才能掌握技术动作要领。又如,在跳高教学中,学生的首要任务是掌握配合过杆动作的短距离跑的要领,它与掌握完整动作的全速、全程助跑的运动负荷有较大的差别。因此,对于不同性质的教材,负荷的要求也是不同的。再如,短跑和体操项目垫子上的技巧练习,前者强度大,负荷量应适中,后者强度不大,量应加大。此外,还要考虑技术动作掌握的难易程度等因素。在教学过程中,要区别对待。

第9篇:体育教学案例范文

关键词:中学体育 课堂教学 安全管理

一、中学体育课堂教学安全管理存在问题

(一)体育课质量下降

由于安全问题的困扰,在基层学校中形成了当学教材不学,当有的难度没有,当使的器材不使,当用的场地不用,当搞的活动不搞,当上的强度不上等局面,目的就是回避体育课的安全风险。这使得常规体育教学不能到达应有的锻炼效果,体育课的质量下降明显。在访谈中一位老教师谈到:M中学锯掉足球门,起因就是一个学生在体育课踢足球,眼睛被足球打伤成为弱视。足球是广大青少年喜爱的运动,这样因噎废食就太可惜了。还有一位老教师谈到:我有一个同事,外号叫“走跑交替”,是学生给取的,因为这位同事上体育课总是“走跑交替”,每次至少15分钟(走跑交替是体育课准备部分中一个基本的,强度为中等的准备活动)。

(二)运动伤害发生

在本人走访调查中发现:学生在回答“在上体育课的时候,你是否经历过或者见过其他人出现安全事故(如:挫伤、扭伤、拉伤等)”时,有92.9%学生回答亲身经历过或者看到过;体育教师回答中,100%体育教师全部亲身经历过或者看到过这些运动伤害的发生。可见体育课运动伤害事故在基层学校的发生是常态的。

(三)体育课的作用弱化

体育课的作用弱化首先体现在对学生发展的弱化,在访谈中一位教师说:家长关心的是学生的文化课,领导关心的是成绩,体育本来就不受重视,要是今天摔个骨折明天出个外伤,他们早就跟你急了,所以上课的时候先不要出事,每节课时间上满,其他的问题都好说。中学生正处在成长发育期,能力、智力和情感的发展正处于敏感期(学生在一定的年龄阶段,某一身体素质通过科学训练可取得更好训练效果的时期)他们需要学校为他们提供能力发展的平台、智力提高的课程以及情感体验的情景。可以说学生的需求是多方面的,在体育课中可以给他们提供丰富多样活动提高他们的能力,在体育的各种博弈中增长的智力,在复杂情景里体验成功与失败、竞争与合作丰富他们的情感。而体育课安全问题的出现则对体育课形成了掣肘,使得体育课的作用边缘化化,由于体育课的作用是在其他课程不可能被替代的,这样体育课对学生发展就表现为弱化倾向。

二、强化中学体育课安全管理的策略

(一)增加体育教学投入

1.建立筹资渠道

实际中即便各级政府加大投入,但是过程必定历时很长。应适时建立各种筹资渠道。应发动社会上的有识之士,利用建立基金、专项奖金等方式扩大对体育投入的力度和范围。学校是社会的一部分,各学校有各学校的特点和长处,应充分发挥各校的特长建立多种渠道筹集资金的机制,现可借鉴外国比较成熟的经验,例如:社区资助、企业赞助、家长捐助、校友帮助等。

2.学校开展有偿服务

在确定投入主体和创建多种筹资渠道的同时也应发挥学校本身的“造血”机能,在基层中一些条件较好的学校可以通过面向社会,面向社区进行有偿服务来弥补资金短缺的问题,缓解对体育投入资金的不足。

(二)加强安全培训,提高师生安全意识

1.丰富师生的安全知识

对教师采取强化的办法促进安全法规与安全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例如:岗前教育、定期培训和多级考核等。对学生采取以宣传、教育的办法形成安全的认知,例如:以学校为主体开展安全知识与法规的宣传活动;以班级为主体开展安全常识的主题班会,知识竞赛等专题活动;以学生为主体开展安全知识、安全技能的学习活动。通过这些方法和手段普及安全法规、知识促进师生的行为符合安全的要求。

2.培养师生安全情感

对教师开展职业道德和人生价值的相关教育,引导教师正确面对压力和安全管理,增强教师的职业光荣感和责任心,树立教师应该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安全保证的思想,培养教师积极面对安全管理和安全问题的态度,例如:先进事迹报告会、演讲等。对学生开展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教育活动,促使其正确认识体育安全管理对自身发展重要性,例如:主题班会、小组讨论、我为安全献一策等活动。通过上述做法增进师生对体育课安全的正向情感,将体育课安全转化为师生的意愿从而实现有效的体育课安全管理。

(三)提高教师安全管理能力

安全管理能力是教师多项素质的综合体现,是实现体育课安全的重要保证,而安全管理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却是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在提高的过程中应注意适合体育教师特点、取得社会认可、从身边小事做起作为三个要点,将体育教师的安全管理需要更好地转化为安全管理的动力,促使其不断提高安全管理能力,达到圆满、安全地完成体育课任务的目的。

三、结论

体育课安全管理貌似微小,但涉及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安全科学等众多相关学科,跟学生、教师、学校、主管部门、家长和社会有着紧密的切身关系,研究体育课安全管理、保障体育课的安全是学生发展的前提,是学校、教师的职责,也是社会强烈的需要。因此,本人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及分析,为优化中学体育课安全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及借鉴。

参考文献:

[1]江坤.初中体育教学中要做好安全措施[J].学周刊,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