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中学生环保作文范文

中学生环保作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学生环保作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学生环保作文

第1篇:中学生环保作文范文

最近,北京一群中学生给朱?基总理写了一封提倡环境保护的信,引起了总理的高度重视。朱总理在同学来信上批示说,初二学生如此关心环保,实令我等长辈惭愧。……扪心自问,我们每一位又何尝不应该对此深刻反省呢?

(作文库网 zuowenku.net整理)

环境保护对我们来说并不是一个新问题,我国政府也早就提出了明确的治理目标。作为现实生活中的每一个普通人,虽然不可能都直接从事环保工作,但我们完全可以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当看到洗手间的水龙头在滴水时,是不是能够举手关上呢?当电池用完后能否分类收藏处理而不是随手扔掉呢?当购物时能否自觉不使用超薄塑料袋呢?……一件件小事虽然都很不起眼,但却体现我们究竟具备了多少环保意识。

笔者知道有一位老太太,她每次上街买菜都要自带一个小布袋,每次上餐馆吃饭都要自带一个小钢勺。看起来很平常,但能够像这位老同志那样,长年自觉坚持不使用白色塑料袋,不使用一次性筷子,确实不容易。这不但要有坚定的环保信念,还需要有良好的习惯。无可置疑,环境意识与人们的受教育程度密切相关,在大学校园里我们最容易找到环境保护的支持者。但是,我们同样也能够经常在大学的食堂垃圾桶里发现大量的剩饭剩菜。笔者还听说有这么一位大学生,他热心环保事业,曾积极奔赴云南边陲保护金丝猴,但他却可以数次忘了关掉水房里哗哗流的水龙头。这提醒我们,全面的环境保护和全民族环保意识的普及与提高,决非轻而易举;环境保护不仅仅包括动物、森林的保护、防止大气和水的污染这样一些“大事”,也包括我们周围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各种小事。

第2篇:中学生环保作文范文

受神泉圣水的滋润和洗礼,这里逐渐形成了一种富有个性的旅游区域文化。了解、宣传、保护和发展这一方水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校受旅游文化的启示,力图把此作为教育资源进行校本课程开发,以这种富有个性的区域文化,使学生通过课程受到感染和熏陶,从而把学生培养成为既有扎实文化知识,又能全面弘扬本土文化的优秀人才。

我校以学生发展为本,考虑学生的需要、兴趣和经验,因地制宜地开发“我与家乡”校本课程,教材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知我家乡》,第二部分《爱我家乡》,第三部分《建我家乡》。教材以知家乡、爱家乡、建家乡为主线,立足本土特色,尽最大可能反映本地区的人文色彩,实现地域资源教育化,力争体现综合性,实践性和动态性,鼓励学生亲自实践、自主探究,培养学生关注自然、社会、生命和关爱家乡的人文精神,现已完成三部分内容的编写。内容已经走向课堂,我校迎来了难得的机遇和挑战,爱水行动项目组来到了我们阿尔山市,使我们有机会接触到项目组的专家,并积极将我校校本课程申报了爱水行动项目,得到了专家的首肯与指导,我校有幸成为自治区项目成员学校。在专家的指导下,我们走出了许多误区,解决了许多迷茫与困惑,深刻理解了课程的概念,领会了爱水行动的精髓所在。我们申报的项目由于选题宽泛,不容易把握,做起来缺乏深度,在项目组的指导下,为了使校本课程开发向纵深发展,结合家乡资源“神泉圣水”的显著特点,学校确定了“让神泉圣水永远流芳”这一课题。

阿尔山矿泉历史悠久,得天独厚,为世界第一大功能矿泉群,迄今开发利用已有150余年的历史,据文献记载,满清入关前,“罕王”游猎发现了矿泉,阿尔山由此得名。阿尔山全称“哈伦阿尔山”,蒙古语意为“热的圣水”。

阿尔山矿泉是在其特殊的地质条件背景下形成的集饮用、洗浴、治疗于一体的多功能矿泉群。它与德国、俄罗斯、土耳其、南斯拉夫等国家著名的矿泉相比,水类型齐全,水质上乘是独一无二的。因此被称为“天下第一奇特大泉”。阿尔山疗养院矿泉群属于火山性矿泉,有别于世界上众多的循环水性矿泉,其形成与古老的火山运动有关,地理结构独特,既有土质肥沃的新第四纪产物,又有原始火山喷发后的流纹岩和花岗岩。矿泉区地层中各种稀有矿藏丰富,地下水自然净化程度高,常年洁净。

阿尔山矿泉群在长500米、宽70米,海拔1026米的狭长地带内呈人体状分布48眼矿泉,5℃―24.9℃ 的冷泉24个;25℃――37.9℃ 的温泉15个;38℃―48℃ 的热泉8个;48.5℃ 的高热泉1个,矿泉分为南北两个泉群,南部为冷泉群,主要是放射性氡泉和偏硅酸泉,北部为冷泉、温泉、热泉、高热泉相间的温泉群,主要是重碳酸钠泉、放射性氡泉、偏硅酸泉等。神奇的是,有一眼泉患者洗浴其中,五脏六腑哪有病,哪就有反应,简直就象高明的大夫一般,被人们称之为“问病泉”。更奇特的是冷泉、热泉共存一处,相距仅0.3米,一泉热气蒸腾,温度高达40摄氏度,另一泉则寒冷彻骨,只有2摄氏度。矿泉的用法上分别有含漱、冲洗泉、饮用泉和洗浴泉,温泉系地下水渗透并汇聚于花岗岩的断裂裂隙内,经过长期的矿化和循环作用,在压力的作用下,沿有利部位出露地表,形成矿泉群。百余年来,已治愈了无以数计的患者,另外,在保健养生方面亦不失为上上之选。每年不但吸引全国各地数以万计的患者,周边俄罗斯、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的疗养洗浴者也不断增多。有机会来到阿尔山一定要真切的感受一下它的神奇! 阿尔山矿泉是大自然留给人们的最后珍藏,也是阿尔山远古送给现代的圣洁礼物。

不知是泉水增添了阿尔山的灵性,还是阿尔山衬托了泉水的神奇与美丽。总之,置身于这座小城,体味泉水的疗效与甘甜的时候,内心涌动着从未有过的情愫,而这脉脉情愫伴随着泉水的悠悠不息。但让我们痛心的是神泉圣水之城却存在着浪费神泉资源,污染水环境等一系列环境问题,为了提高广大师生、市民及游客的环保意识,因此学校确定了“让神泉圣水永远流芳”这一研究课题。

一、在对温泉的研究方面

在对温泉的研究中,课题组教师认真制定课题研究计划,明确研究的意义、目的,制定详细的活动方案,认真实施活动计划,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课题组成员带领学生到阿尔山温泉疗养院去调查、了解、研究温泉的水质,各种矿物质的含量。使学生对矿泉有了本质的认识,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接着让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对来自全国各地疗养的患者、游客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在阿尔山的温泉洗浴的疗效情况,进一步使学生认识到阿尔山温泉的神奇,使学生更加热爱宣传美丽神奇的家乡阿尔山。在活动中学生们到实地调查统计数据、请教矿泉专业研究人员,掌握了第一手材料,培养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也丰富了学生作文(我的家乡、神奇的温泉)的内容。

在欣赏大自然的赐予的同时,学生们同时也发现了不尽人意的现象:废水处理不当问题、水资源浪费问题、垃圾乱扔等问题。活动中,学生们通过调查发现了因为水资源浪费、湿地破坏、地质破坏等原因造成了泉水水位下降、自涌量降低,甚至个别泉子枯竭情况。

在世界水日这一天,课题组成员带领学生来到了市区西河边的排污口,学生们发现阿尔山温泉洗浴废水及居民生活废水直接排入河流,使刚刚从发源地流出的没有一点污染的河水受到了破坏。河边有随意被倒掉的垃圾,加重了河水默默深深的、无可奈何的叹息――叹息!看到这种现象,学生们痛心疾首,纷纷在日记、作文中抒发自己的愤慨――神泉圣水养育的应该是高度文明的人,文明从我做起吧… …在调查中学生们了解到一些温泉水位在不断的下降,学生们针对这一可怕的现象进行了走访、调查、研究,得出的结论是破坏湿地、破坏地质。这是大自然对人类不文明的惩罚。在整个活动中学生认真收集资料装订成册,学生把了解、发现的问题撰写成调查报告。

二、五里泉水质研究方面

5月份,在课题组成员带领学生们分两个小组来到了五里泉,因为步行来到五里泉,他们亲身体会到五里泉名字的由来(因离市区五公里而得名)。在五里泉,学生们用自制的打水工具打水品尝泉水的甘甜,了解五里泉泉水的水质、日流量及水温等。学生们观察打水人大多来自何处,估计打水人次,并随机采访打水人询问打水的用途及饮用后的感受。在活动中学生们对五里泉周围的环境进行了观察和拍照。同学们提出了很多值得深思的问题:五里泉对我市带来哪些经济效益 ?五里泉自涌量减少的原因是什么?五里泉的污染应怎样治理?作为小学生我们应怎样保护五里泉?带着这些问题,参与课题研究的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又开展了以下一系列活动:

活动一:组织学生再次来到五里泉,观察五里泉周围的环境,然后分小组进行调查研究:观察打水人的行为,可能对五里泉造成哪些危害;采访打水人,打完的水都是如何用的;观察泉水都流经何处?教师随机介绍什么是湿地、湿地的用途。

活动二:师生自制保护五里泉的标语、宣传单来到五里泉进行爱水宣传。在五里泉学生们打出了“保护水资源生命真永远” 的条幅,并现场对游客及打水人进行宣传、散发宣传单。

活动三:参观矿泉水厂,了解矿泉水的生产及销售情况。询问五里泉泉水的利用情况,销售量、销售地及面临的环境问题。

活动四:协助环卫工人到五里泉周边捡拾垃圾。

三、活动的扩展

结合各小组的调查情况,这学期学校课题组认为爱水行动应从源头抓起,扩展爱水行动范围与形式。以大队部为核心,各班级为单位开展了一系列的环保行动。大队部设立了环保宣传栏,定期在校园小广播中播出爱水行动广播稿,举办了环保绘画比赛与环保征文赛,组织开展了环保小标兵评比活动,并在5月14日―5月20日全国节水宣传周中一演讲赛的形式开展了“节水伴我在校园,我把节水带回家”主题宣传教育活动,为了把环保意识宣传到每一个家庭,大队部要求学生制定了家庭环保日常规范,并做好家庭环保记录,此行动使社区的环境卫生大有改观,给阿尔山的旅游创设了良好的环境。

第3篇:中学生环保作文范文

一、时间串联法

即按时间先后安排材料

1.将几则材料浓缩于一日之中。如习作中表现师生情的小标题“晨读”、“午睡”、“夜自习”,通过清晨、中午、晚上三个特定时间,来表现师生之间的关爱。再如《一日三餐交响曲》的小标题“晨曲”、“午唱”、“暮歌”,通过一日三餐的喜和忧,表现学生面对“吃饭”的独特感受。

2.将材料分置在一个人的一生之中,以大的时间段间隔、剪辑而成。如环保主题的获奖作品《画家的一生》,其小标题分别为“公元1989年”、“公元2015年”、“公元2024年”、“公元2047年”,作者选取画家一生中的四幅画作为内容,含蓄而巧妙地表现了环保的主题,构思新颖独特。

3.将材料分置在四季之中。如学生在习作中表现交友的话题内容,用小标题“春”、“夏”、“秋”、“冬”来概括;描写农村一年四季生活的《倾听乡村》一文,用小标题“蛙声”、“牛铃”、“打谷”、“雪地”来表现。

4.按事件发生发展的顺序安排。如写交友话题,用小标题“相识”、“挚交”、“分别”来引领。

二、空间排列法

即按不同的空间地点安排材料。材料可按由主到次、由近到远、由实到虚等方式排列。如一学生习作《新世纪畅想》中的小标题为“生态园”、“海底世界”、“月球村”。

三、层层递进法

即习作在叙述事情时由轻到重,或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地安排材料。如《青春雾雨》的小标题为“感悟人生”、“学会放弃”、“追求理想”。又如一反映中学生苦恼的习作,其小标题为“五月二十日阴”、“五月二十二日雨”、“五月二十四日狂风暴雨”,作者以日记的形式,层层递进地写考试后的遭遇。

四、并联法

就是把材料用分镜头的方式平行排列在一起。如湖北省鄂州2008年中考一考生的作文《我的欢乐》,其小标题为“静思之乐”、“炫动之乐”,一静一动相映成趣,显示出“欢乐”的丰富内涵。又如学生习作《幽默的校园生活》,小标题为“狼王”、“牧羊人”、“泉水”。这些文章都通过不同侧面的几件事来表现共同的主题,条理清楚,内容丰富,小标题的结构给文章增添了色彩。

五、音乐串联法

一学生习作《新学期的DO、RE、MI》,用小标题“DO多”写作业多,用“RE赖”写课外活动被占用,用“MI迷”写班上来了竞争对手。作者在抒写自己酸甜苦辣的学校生活时,以音乐符号作为小标题,把平淡枯燥的学习生活写得趣味横生,充满了动感。

六、颜色串联法

有一考生在《我是一只渴望飞翔的鸟》的作文中,分别以“橘红”、“新绿”、“雪白”、“水蓝”为小标题,为我们描绘了14岁少年被爱、智慧、梦想和勇气装饰的天空。

七、情感串联法

北京一考生在作文《现代科技带来的喜怒哀乐》中,分别以“喜”、“怒”、“哀”、“乐”为小标题,描写、组接现代生活中的典型事例,令人耳目一新。

八、形状串联法

第4篇:中学生环保作文范文

1 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每一个儿童,就其天资而言,都是诗人,只要在教学方式上打开创作的源泉,就能使诗人的琴弦发出美妙的乐声来。”有经验的老师都知道,要想让学生对作文感兴趣,首先要打消他们对作文的“怕”。学生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老师最怕视导组,学生最怕星期五(很多学校作文课在星期五)。怎样让学生从“怕”中走出来,就要让学生知道怎样用自己的笔写出自己想说的话,就像小鸟随心所欲的唱自己想唱的歌一样。从青少年作文的心理动因来讲,孩子们生性活泼、好动,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认识兴趣成了他们一次次作文活动的直接的巨大驱动力。教师应抓住这一点,运用形式多样的,生动活泼的,形象直观等多种方法,或是做游戏,观影视等来启发他们的灵感,诱发其写作兴趣和欲望。让他们在说说笑笑,读读写写中,很自然的写出自己的所见所感,不在“怕”作文,爱上作文。让孩子们的个性得以彰显,潜能得以释放,从而达到“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满于海”的境界。顺应学生的兴趣,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遵循其认知规律。精心的设计好每一节作文课,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绘画他们自己的蓝图。在教学中,笔者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方法让学生敢说、敢写,突破他们的心理障碍。如:让出课前五分钟,逼学生上台讲话锻炼胆量,讲话内容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取,天文地理,成语故事,复述文章等。一年下来学生由“不敢说”变成了“我要说”,过去站起来无话说,现在似乎个个都成了小演讲家,写作水平也随之有了明显提高。

2 教学生养成良好的积累习惯

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至江海。”只有厚积,才能薄发,积累材料是作文训练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积累习惯,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写作的原材料首先来自于生活。生活是如此的多姿多彩,有无穷无尽的“闪光点”等着孩子们去发现,去描绘。我们可以有计划的带孩子们走出校园,到工厂、田野中去亲身体验,让他们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体验人与人之间微妙复杂的情感。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报刊、图书、影视、广播等各种现代的传播媒介,让学生获取最新的社会信息,使之积累丰富的创作素材。学生有了亲身的体会,写出的文章定会有血有肉,丰富多彩。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大量的阅读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渊博的知识,提高认识,学到写作方法,让他们写作起来游刃有余。在学生重点阅读课文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大量的优秀刊物,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阅读。培养他们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平时让同学们把自己读到的名言佳句及时记录下来,丰富自己的作文词库。为了鼓励阅读,可以不定期开展一些活动,如:“读书读报月活动”、“班级文化节”、“演讲比赛”、“辩论赛”。让他们从中尝到阅读的收获,感受到阅读的快乐和重要性。

3 让学生体验成功

分享成功是作文的最大奥秘。教师要让孩子体验到成功,体验成功的乐趣。哪怕是微小的进步,教师都应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要让他们手一伸就可以摘到“桃子”,尝到成功的甜头,从而想去摘更多的“桃子”。在评价作文时,教师要多鼓励,多指出优点,正视每个学生的作文水平和能力的差异,不要搞一刀切。特别是对于作文水平比较差的学生,要多捕捉他们作文中的闪光之处,通过赞扬、鼓励,激发他们对于作文的兴趣。

此外,教师要及时为学生搭建展示才华的舞台,如让每个人准备好自己的得意之作,开展作文交流会。请小作者谈体会,开展讨论。班级的板报上或橱窗里可以开辟专栏,让学生及时报道、评价身边的事情,展出优秀的作品。鼓励他们积极向报刊投稿,每当看到展示自己作品的橱窗前站满了欣赏的同学和家长时,看到自己的文章见报时,他们的内心一定会有一种说不出的喜悦。

4 让学生广泛实践,学会创新

“创新”是作文教学的关键。学生既是语言文字的学习者,更是应用者和创造者。除了研读范文,还必须引导学生将学到的东西去实际应用。只有反复的实践,才能提高他们的作文能力和语文素养。

我们要充分利用身边已有的资源去挖掘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去挖掘素材,提炼主题。不但选材要新,视觉要新,题目和语言也要新。

要想使学生敢于真实地表达自己个性化的思想,教师就要勇于更新观念,要具备接纳创新观念的思想。对学生习作中具有个性色彩的思想见解必须坚持鼓励、表扬,要用自己的评语撞击出学生个性化的思想火花。鼓励学生表现个性化的思想情感,使他们乐于表达,乐于创新,乐于写作。

第5篇:中学生环保作文范文

1.题材新颖,凸显个性

我们为考生活跃的思维而喝彩,在阅卷过程中,我们看到了不少题材新颖的文章。

散文《2008!我的心事》,考生以即将在中国举办的奥运会为抒情线索,讲述了“我”对2008年奥运圣火的企盼,文章充满了真挚而强烈的爱国之情。

小说《你那扇心灵之窗》采用第二人称的写法,讲述了一个有着“美妙的歌声、清丽的文笔”却家境贫寒、心事重重的女孩的故事。我们为她的自卑而担忧,也为她最终摆脱烦恼,心灵自由飞翔而高兴。

考生们的心事联系到他们的社会生活、学校生活、家庭生活,所以,作文涉及的题材十分广泛:亲情、友情、师生情等,内容小至家事,大至国家之事,触及到了不少热点问题,如:代沟、环保、独生子女教育、老年人婚姻、待业下岗、科教兴国、战争与和平等,真可谓“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从这些题材各异的作文中,我们看到考生充分利用话题给予的广阔空间,让自己的思绪纵横驰骋,从而展现了当代中学生五彩缤纷的内心世界。

2.构思巧妙,深刻揭示内心世界

“文似看山不喜平”,许多考生力求使文章富有新意,从新颖独特的构思表现出“心事”是什么,“我”是如何解决或将要去解决的,从而引人深思。

文章《难道我真的幼稚吗?》用“出国―――碰瓷儿―――考试”三个小标题布局成篇,小作者截取了三个生活片断,记叙了自己的种种心事,真实地表现了心里解不开的疙瘩带来的困惑。文章结尾处的反问表现了“我”在认识上的升华,感到自己并不幼稚。文章按这样的方式行文,很好地突出了主题。

文章《风中的泪》设置了一个悬念:居委会的张大妈撕掉电线杆上的告示,可是转天这个告示又出现在电线杆上,这是为什么?原来是小男孩贴告示找爸爸,这是小男孩的“心事”。文章构思巧妙,内容新颖,揭示了父子情深的主题,收到了很好的表达效果。

3.语言生动,努力展示才华

古人云:“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此次中考作文中,不少文章可以称得上是文质兼美。如“告别城市的喧嚣,就是想体验大自然的轻松;放松心情,放下心事,驾着汽车,去体会乡间小路上的清风细雨;让那清风吹走你的心事,用那细雨洗去你的心事……”语言流畅,具有动态美。

文章《我的心事》中,考生恰当地引用了古典诗文原句:杜牧的“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陈子昂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形象地表达了作者“怀古之旅”的“浪漫”。

当然,在阅卷中,我们也看到一些作文存在不足与缺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选材方面表现得低幼、虚假的问题

面对“心事”这个话题,许多考生文章的第一句话就是“那还是在我上小学的时候”,有的甚至从幼儿园时写起。此外,不少考生还写爸爸、妈妈或其他亲人伤残或病故的故事。这里不可一概否认此类情况,但屡屡出现就显得不真实了。

2.思想意识存在着庸俗、消极的现象

有的考生的心事涉及“早恋”问题,可他们不能正确地认识这个问题,文章中表现出作者缠绵多情,不能自拔。有的考生的心事涉及社会问题,他们却不能正确看待社会问题,对此持消极悲观的态度。

3. 语言表达能力差

主要表现在:有的考生语言唆,有的考生用词不当,有的考生错别字太多。

4.文章结构安排过于形式化

主要表现在:有的考生虽采取分列小标题的形式,但小标题的题目多是“酸”、“甜”、“苦”、“辣”。有的考生虽采用了日记形式,但每篇日记寥寥几笔,空洞无物,徒有形式。

作为中学生,该怎样提高写作能力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工夫。

1.观察生活

生活是写作之源,要想写好作文,必须有生活的积累。中学生要在生活中做个有心人,对周围的事物要用心观察,在观察中思考,从表象中把握本质,从个别中认识规律。

2.开拓思维

写作本身就是创造性劳动,不可千人一面,千人一腔。话题作文为中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写作空间,我们必须学会想像与联想,学会多角度地思考问题,从而确定最佳的写作角度。

3.抒写真情

优秀的作文离不开真挚的情感。同学们要善于从自己的生活视野和生活经历中反映个性化的体验,要写出真情实感,切不可无病,胡编乱造。

4.锤炼语言

作文的思想内容是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文学大师老舍曾讲过:“语言像一大堆砖瓦,必须由我们细心的排列组织起来,才能成为一堵墙、或一间屋子,语言不可随便抓来就用,需要经过组织,使它与思想感情发生骨肉相连的关系。”这里讲的“排列组织”,就是遣词造句,缀句组段,连段谋篇,力求语言的形象、生动、得体,让人读起来具有美感。同学们应苦练语言基本功,在平时的写作中要讲究“炼字”、“炼句”。笔者建议从以下三方面强化练习:一是在生活中学习语言,在课外阅读中学习语言;二是坚持写日记、周记、生活随笔;三是注重修改自己的作文,尤其应注重语言的修改。

5.拟好文题

拟好文题,是写好话题作文的关键。一些同学的文章写不好,其中一个原因是文题拟不好。该怎样解决这一问题呢?拟文题时,可以根据话题的比喻义或引申义去自拟文题,也可以在话题前加上修饰语和限制语,或在话题后加上适当的词语,化大为小,展示自己的写作才能。

第6篇:中学生环保作文范文

在此将本学期我校德育活动的情况作以下汇报和总结:

一、10年9月10日,用最真诚的祝福为老师庆祝教师节

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在做人上,都能给我们最有价值的教导。为了感谢老师们在过去一年里的教导,各班同学在校园里为老师分举行了一次教师节庆祝活动。包括给老师写感恩信,写关于老师教育自己的作文,办教师节黑板报,为老师做一件小事等。活动中,游戏环节里,学生和老师的相互配合,相互交流把活动带到。这次活动的举行更有利地拉近了同学跟老师之间的距离,双方的关系更加亲密。

二、10年10月30日,“爱我绿林,共建新家园”友谊篮球赛

为构建一个和谐、友爱的校园,九年级两个班班进行了一次小型的友谊篮球赛。同学们的表现都非常积极,配合得很好,场上同学激烈比赛,场下的同学就在旁打气加油,气氛融洽。这场篮球赛,把两班同学由陌生带到了熟悉,突出了本次活动主题——友谊。

三、10年11月20日,文明生活健康成长

为引导同学走上文明、健康的道路,各班在室内举行了一次有关文明、健康知识活动。主题内容由所有班干部一起讨论,最后达到共识。本次活动在积极向上,娱乐大家之余,还让同学们对文明和健康有了更多的了解,同时行动起来,做个标准的文明中学生。

四、10年12月3日,感恩母亲感恩社会

一首让人感动的《感恩的心》把活动拉开了序幕,大家怀着感恩的心观看了老师为我们提供的英文片《粉红狍》,片子多偏与社会,也具有娱乐性,但最后,老师的一个感人故事,让每个人对相隔数里的家有了想念,想起母亲的唠叨,想起父亲严厉的嘱咐。学会感恩,学会做人,带着感恩的心走到任何地方。

五、XX年3月12日植树节环保小卫士表彰

学校开展植树节“我为家乡添一片绿”宣传及废旧电池回收总结表彰,动员每位学生回家栽两棵树,并表彰了3名在废旧电池回收中表现突出的学生杨霞、杨涛、陈可淼。提高了全校学生的环保意识。

第7篇:中学生环保作文范文

一、挖掘环保素材,激发学生的环保情感

现行的初中牛津版英语教材具有较强的跨学科性、时代性,蕴含丰富的环境教育的内容,如果能很好地加以利用,一定能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例如牛津版初中英语教材7B Unit 6 Pets; 8A Unit 4 Wild Animals; 8A Unit 5 Bird Watchers这些单元谈论人和动物的相互依赖,保护物种的多样性对人类发展的重要意义,编者还在Warming up ,Reading , Integrated skills, Writing 中以听说读写各种形式启发学生思考:如何保护野生生物? 中学生能为保护湿地、建立更多的自然保护区做些什么?8A Unit 6 Natural Disasters(自然灾难); 8B Unit1 Past and Present(家乡的过去和现在) 介绍人类的活动、经济的发展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让学生认识环境和经济和谐发展的重要性。9B Unit 1 Life on Mars 介绍地球的现状:人口数量的迅速增长,资源的过渡消耗等导致人类的家园――地球的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生存空间越来越小;在未来,人类不得不移居到其它星球。在教材的Reading, Integrated Skills部分还让学生讨论和对比地球和火星上两种生活方式的利弊,学生能从中清楚的认识到:火星上的生活有许多缺点,地球是最适宜人类生存的地方。所以,人类必须热爱自然,保护环境才能继续生存。这些内容都是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最好素材。

二、创设有效情境,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1.依据课本知识,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

英语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要通过创设教学情境,以任务驱动学习,指导学生体验和感悟学习内容。”要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在英语课堂上,教师可利用与课本内容有关的图片、动画、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创设情境,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去体验、反思,采取探究性学习及合作性学习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共同思考,就一定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8A Unit 4 Wild animals,8AUnit5 Birdwatchers,8A Unit 6 Natural disasters这三单元都是跟环境有关的话题。我通过幻灯片和视频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大熊猫,松鼠、海豚等野生动物在野外自由地奔跑、嬉戏的画面;丹顶鹤等珍稀鸟类在扎龙自然保护区自由自在生活、飞翔的画面;人类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情景。接着画面一转,出现的是光秃秃的树干,干枯的河床,被破坏的湿地,残忍地杀戮野生动物的场景,又黑又有毒的工业废水,灰蒙蒙的天空,各种自然灾害造成的满目疮痍的情景……在强烈震撼的对比后我让学生四人一组讨论这几幅画的变化过程及其原因。然后要求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环境,共同探究解决自己生活中的环境问题的措施。在本课的学习中,学生始终在教师所创设的情境中体验语言、运用语言。在这个过程中既提高了学生学英语的兴趣,锻炼了语言运用能力,又增强了保护环境的意识,学生学会反思自己的行为,从而有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真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2.精选课堂练习,创设理论联系实际的情境

为了配合课堂教学,教师在设计课堂练习时,可以在听力、完形填空、阅读理解、任务型阅读以及首字母填空部分,选择一些跟环境有关的新闻报道或新的探索发现等,提供真实的运用语言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境。另外,初中牛津版英语教材每个单元的Main task部分都有写作训练,在以环保为主题的单元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在写作练习中理论联系实际,探究解决身边环境问题的策略。这样,不仅可以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而且大量与环境有关的数据和信息可以刺激学生的心灵,引起他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3.借助校园环境营造环境教育的情境

通过精心布置校园,把学校营造成一个全方位的视读环境,我们能将环保教育从课堂延伸到整个校园。我们在校园内挂上了许多有关注重环保的中英对照的劝告语和标语牌,如:在草坪边标上: Don’t step on me,I’m your good friend!(我是你的好朋友,不要把你的脚踩在我身上”或者Keep off the grass (勿踏草地);在教学大楼的墙壁上标上:No spitting(禁止吐痰);Keep clean(保持清洁);在厕所的洗手池边标上:Hand on me before you leave,don’t let me cry!(洗手后请记得顺手关水龙头,不要让我哭泣)。另外,我还和学生一起布置了教室,制作以“Only one Earth ”为主题的黑板报;在墙上贴上:Remember to turn off the lights when you leave;在饮水机旁贴上:Don’t let me cry!;在空调旁贴上:Let me rise a little! 以此让学生知道节约能源。这样一来,学生自然地处于一种学习英语和环境教育的氛围中, 既在潜移默化中激活了学生学英语的热情,增加了英语词汇量,又突出了在校园环境中的环保教育,加强了师生爱护环境的意识,起到一箭双雕的作用。

三、开展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环保行为

有效地利用英语课外活动能促进学生环保意识的形成。如举办以“环保”为主题的手抄报比赛,环保时装秀、演讲和作文竞赛等。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利用生活中的废弃材料来制作丰富多彩的服装、图文并茂的手抄报。他们通过活动认识了废弃物品循环再利用的好处,减少资源浪费。通过一系列以环境教育为主题的英语学习活动,学生们提高了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同时加深了对环境问题的了解,增强了环保意识,也养成了关心环境、爱护环境、主动保护和美化环境的良好行为习惯。

第8篇:中学生环保作文范文

一、采取灵活多样的作文训练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激活学生的写作兴趣

1.1 尝试将写作训练与听、说训练相结合。作文与说话不是互不相干的两回事,而现代中学生爱说的特点,决定了他们更喜欢听、说训练,因此在日常语文教学中要注重说话能力的训练。如学完某课后,让学生谈谈感受,或针对某一人物谈谈看法。可以让学生稍加思考后发言,在学生发言过程中,同样要注重对中心内容、条理安排,以及遣词造句等一・些问题的及时指导。也可以让学生参与评议,老师适时地给予肯定与鼓励,并告诉学生,他们的发言很精彩,将他们说的写到纸上便是文章,让学生明白写文章不是弄虚作假,矫揉造作,而是表情达意的需要。学生在听、说训练中放松了心情,感知了口头作文的乐趣。课前5―10分钟的听、说训练也是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有效途径。这项训练的规则是:由老师根据写作需要设计写作题目,学生课下写,课前读,听的同学评说,最后老师点拨。要求人人参与,采取轮流发言、自主发言、指定发言、或无规则的抽查发言等多种形式,意在调动每位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和参与意识。课堂上,读的学生绘声绘色,尽情展现自己的写作才能;听的学生细致认真,锻炼了概括提炼能力:评议的学生尽可能用简明的语言给予公正的评价,无形中增强了表情达意的能力与品评欣赏能力。有时各抒己见,争执不下,此时老师再进行点评,学生会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这种变学生写为学生既写又读,变老师评为师生共评的写作训练形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意识,激活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1.2 尝试佳作鉴赏与再创。作文训练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正确运用祖国语言的能力,针对初中学生阅历浅、知识面窄、视野不阔的特点,可以用抛砖引玉的方式,开启思维,诱发创作。吕叔湘老先生在谈作文教学问题时,说过:“学生作文有一种相当普遍的毛病内容空洞。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在命题之后读写题中应有义,给学生一点启发,或者让学生们大家谈谈。有些题目还可以告诉学生怎样去自己搜集材料。”,这就告诉我们启发诱导在作文训练中的必要性。在作文训练课上,我们注重了导语的设计、写作意境的渲染与写作的指导。针对一些不好写的训练题目,尝试了“佳作引路――学生评价――老师点拨――学生再创”的作文训练形式。学生在例文的引导下,拓宽视野,活跃思维,在品评鉴赏中。学到了有利于写作的语言技巧、写作方法等。在老师的启发、鼓励下,学生进行了迁移思维,写出了自己的作品。这样,解决了学生无话可说的难题,在训练中也提高了写作能力,如此训练,学生易产生写作灵感,增强写作兴趣。

二、以课文为依托。架构作文与生活的桥梁,让学生在学以致用引,品尝到写作的乐趣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因此作文命题设计应贴近生活,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谁来架构生活与写作之间的桥梁?课文就能担此重任。随着教改的不断深入、教材版本的不断更新,课文内容也越来越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这些文章不仅能给人以美的熏陶,而且能起到典范作用。因此,作文教学以课文为范例,可谓就地取材,两全其美。例如,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第一册第一单元选取的文章都是反映家庭生活的,家庭生活是学生最熟悉、感受最深的,这一单元的学习容易触发联想,诱发写作欲望,所以学习中教师要注意情感的渲染、写作技巧的总结归纳,巧妙地运用迁移思维,将学生引领到现实生活中来,进行写作。如:第一单元之中的《金黄的大斗笠》、《金盒子》、《羚羊木雕》都是以物为题目,并以具有意义的物品为线索来叙事,进而揭示中心表达情感。因此,在学过《金盒子》一课后,可以以“金盒子”为创新支点,设计写作话题:“在你的生活中也有类似金盒子的玩具吗?其中一定有一段动人的故事,凝聚着手足之情、母子之情、父子之情等,你能将其写出来吗?”学生都感到有话可说,都能真实地再现生活,并掌握了以“物”为叙事线索揭示中心的写法。再如,学过《社戏》一文后,设计以“童年”为话题进行作文,很多学生无形中就模仿了《社戏》的写作风格,以质朴的语言表现童年时的天真烂漫、纯真无私。以课文为范文,迁移思维,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去写作,为学生更好的展现自我架构了桥梁,学生在学以致用中,品尝到了写作的乐趣,增强了写作的信心。

第9篇:中学生环保作文范文

关键词: 语文教学 探究式学习 模式

新课程标准要求全面培养学生的探究式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探究式学习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以素质教育思想为指导,学生主动参与为前提,自主学习为途径,合作讨论为形式,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重点,构建教师导、学生学的教学程序。笔者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总结了如下几种基本模式:

一、明确目标,自学探究

明确目标是指一节新课前,教师为学生布置明确的自主学习目标,要求学生边读边提出问题,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当然学生由于自身能力的差异,提出的问题会各不相同。简单的能识记、理解的内容,学生通过自读就能够完成,而无法理解的内容,学生可以通过查阅相关材料尽力寻求答案。学生自学探究是学中有探,探中有学,一般问题均可以在边学边探中自行解决。

在学习七年级语文(上)《春》时,一位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为什么红的排在前面?全班学生经过自主探究发现,作者这样安排是按前一句“桃树、杏树、李树”的顺序来安排的,较好地解决了这个疑问。教师通过让学生自己提问来组织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为他们创设动脑、动口、动手、释疑解难的机会,从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在学习七年级语文(上)第八课《伟人细胞》时,学生第一遍自读,提出:贾里的伟人细胞表现在哪里?第二遍自读,提出:为什么贾里实现伟人的三次计划都失败了?第三遍自读,提出:贾里意外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提出了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而要想解决心中的疑问,就必须认真研究书上的知识,查阅相关的资料。而通过独立自学探究找到问题答案的过程,就是知识运用的过程。

二、解疑导拨,合作探究

学生通过自觉探究不理解或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可集中在这一阶段解决,包括三种形式:一是生生合作探究,二是小组合作探究,三是大班集体探究。学生以讨论的形式,互相启发,取长补短。教师要在鼓励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的基础上给予正确的引导,而不是包办代替,学生能够讲解清楚的问题,教师要鼓励学生自己讲解。如在教七年级语文《说真话、抒真情》写作课时,可采用如下合作探究方法,第一步:将全班学生按优、中、差均匀搭配成若干小组,每组4人。第二步:每组确定一名学生做记录人。第三步:小组集体讨论评改分配的作文,评改的内容包括作文是否说了真话,抒了真情,以及对审题、立意、构思、谋篇布局、写法、语言等方面的优点、不足提出修改意见。第四步:小组代表在全班汇报评改情况。第五步:执笔人根据小组评改的意见写出二稿。第六步:组长根据小组成员在本次作文的表现,给每个人评定等级,并负责把集体讨论的内容、素材、初稿、修改意见、二稿等材料按顺序装订好,交教师审阅或各小组交换评改。

在组织学生讨论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积极的讨论回答要给予及时的鼓励,学生在教师的鼓励中会相互模仿、带动、提高。学生在讨论中还会发生争论,不肯退让,这是正常的,是好现象。在合作探究中,除了实现一节课的学习目标外,学生还学会了认真观察,分析判断,模仿优点,并在模仿的基础上提高,最后完善为创新。通过讨论无法解决而又是学生普遍关心的问题,可以作为学生课后探究的课题,绝不能不了了之。

三、明理强化,实践探究

这一步既是探究成绩的巩固,又是对探究效果的检验,其作用在于帮助学生获得方法。实践探究是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有利时机,方法形式一定要灵活多样,只要有利于学生扩大知识和发展能力,怎么有利就怎么做。教师可指导学生通过报纸、刊物、网络、社区调查、专业咨询等途径探究答案。在学习《大自然警号长鸣》学生了解了我国严峻的自然生态环境之后,根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的探究实践,我们上了一节以“守护我们共有家园”为主题的活动课,其小组活动如下:

一组:对母亲河长江进行调查,该组学生对流经我县境内的长江段进行了调查,拍来了正在排放污水和大量生活垃圾堆放在江岸以及漂浮在江面的照片,并用中、英文书写了小论文。由两名学生用流利的英文宣读论文,并用屏幕打出中文字幕,其用英文的目的是为了说明“环境保护不仅是中国人的事,而且是全世界人民共同的事”。

二组:利用自制课件展示校园环境建设情况,以及学校已经做出的各项环保宣传和同学们的环保行动。组织并收集同学们自制的图文并茂的环保宣传海报,对全班学生进行环保宣传。

三组:学生采访了环保局局长,并进行了录像。通过局长的讲话把八步区环境状况以及采取的环保举措介绍给同学。

四组:通过网络探究,搜索出中国环保网址大全。并向同学们推荐中国环保网,了解国内外最新环保动态;相关的环保法律、法规;通过网络超越时空的功能,带领同学们参观爱立信环保展览;通过网络的交互,在网上论坛中留言等。

由于学生的实践活动的课题是本组经过讨论普遍关心而无法解决或是想进行实践检验的问题,所以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而把自己探究的成果在活动课上通过不同的方式展示出来,不仅是一次明理强化的过程,而且通过活动,学生可以模仿优点相互学习,在不断提高的基础上实现创新。

四、激励评价,引申探究

这一阶段既要总结前三步探究活动的基本收获,对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探究给予充分肯定,又要得出结论,为学生今后解决类似或相关问题指路。

对于个别学生展示自己的实践成果,其他同学可以对其进行评价。针对某一个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提出自己的想法。学生也可自由地谈感受,谈新问题,或者对前边组的问题展开辩论,把问题深入。教师和学生要对各组打分,通过评价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同时,教师要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和探究。

总的说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要根据学生的兴趣安排教学内容,探究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使枯燥的课堂变得生动起来。课堂教学选用探究式能破除“教师中心”,促进教师在探究中“自我发展”。教师要引导学生探究活动的不断深入,教师的知识面亟待扩展,教师的组织能力和应变能力也有待提高。这些只是在探究教学实施中的第一步,只有在教学中不断克服存在的问题,探究式学习才能逐步地走向完善。

参考文献:

[1]王旭彤.换一种方式学语文――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3.

[2]梁达雄.关于探究式学习的思考与尝试[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