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公路交通范文

公路交通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公路交通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公路交通

第1篇:公路交通范文

1.1直线是公路设计中运用最广泛的线形,直线在勘察设计过程中有勘测设计简单、距离短的优点,但直线单调,驾驶人员容易产生乏味感,降低集中力,加之驾驶者在直线路段一般都会加速行驶,故过长直线的运用不利于行车安全。在选用直线线形时,一定要十分慎重,要对该路段的圆曲线半径、超高、视距等采用运行速度进行检验。我国规定一般直线最大长度为20(V+ΔV),其中V为设计行车速度,ΔV为通常在直线段的实际行驶速度与设计行车速度的差值,一般取ΔV=15~20km/h。

1.2圆曲线线形要适合地形的变化,并能圆滑的将前后线形连接以保持线形的连续性。圆曲线半径的选用与设计速度、地形、相邻曲线的协调、曲线长度、曲线间直线长度、纵面线形的配合、公路横断面等有关。选用过大的圆曲线半径,会使得圆曲线过长,这与长直线一样容易使驾驶人员产生疲劳感,容易诱发交通安全事故。因此,在选用较大的圆曲线半径时,也应该持谨慎态度。在选用较小的圆曲线半径时,应对相邻路段进行车速极差检验,对视距进行验算,给交通工程的设置提供理论依据,以确保行车安全。

1.3回旋线的使用主要使用在三级及三级以上公路线形设计中,使用较长的回旋线在视觉上线形变得自然,形式更加安全。回旋线参数的灵活设置增加了线形设计的自由度,使得线形与地形更容易相适应,相邻路段过渡更加顺适,线形更均衡连续,行驶条件更舒适、安全。对于设计车速较高的公路,在计算回旋线时,横向加速度变化率宜采用0.45m/s3,并相应增加回旋线的长度,但应满足超高渐变率和排水设计要求。

曲线转角对公路交通安全也有影响。大量资料统计,小偏角曲线容易导致驾驶员产生急弯错觉,不利于行车安全。因此,在公路设计中合理确定路线转角十分重要。

2纵面线形设计

纵面线形应注意纵向坡度和变坡点处的竖曲线设计,对于驾驶人员而言,与平面线形相比,在视觉上往往是影响线形质量好会的主要因素。要尽量避免过多的插入竖曲线或小半径竖曲线,这样容易产生驼峰、暗凹、跳跃和断背形象,造成驾驶人员的视觉中断,诱发安全事故。

纵面线形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竖曲线半径的大小,竖曲线半径大小的选择应满足视距要求,且竖曲线长度不宜过短。一般,凸形曲线段事故率要比水平段高,小半径凸形曲线往往成为事故的诱因。竖曲线频繁变换会影响行车视距,严重降低公路安全性。

道路设计原则上按在同一设计车速路段保持同一行驶状态来进行设计,纵向坡度受车辆和行驶性能的影响较大。爬坡能力明显不同的车辆混在一起,如不采用适当纵向坡度和在路段设置爬坡车道,就会降低道路通行能力和发生交通事故。因此,纵坡坡度一般以平缓为宜,要在经济容许范围内按尽可能较少的降低车辆速度的原则来确定,最大纵坡与不同纵坡最大坡长一般不宜采用。当不得已而设置陡坡时,应对运行速度进行验算,以确保道路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符合要求。

3横断面设计

公路横断面设计对交通安全的影响不如平面、纵面设计那么大,但是也是设计中不容忽视的问题,横断面的布置应根据道路使用功能、交通量大小、交通流的组成以及安全行车要求进行合理设计,做到连续性和一致性。在桥梁、隧道与路基衔接路段,其宽度如果与路基宽度不一致时,或人行道与护拦引起路面、路肩宽度发生变化时,或者跨线桥下车行道侧面的桥墩、桥台过近,侧向余宽不够时,都会引起交通安全事故,因此,在设计过程中,也应该加以重视。

4平纵横组合设计

在视觉上违背自然诱导的线形组合是导致事故多发的主要原因,在平纵线形设计中,要避免小半径平曲线与竖曲线的组合、直线与竖曲线的组合、小半径平曲线与大纵坡的组合,这些都会引起驾驶人员视觉的突变,是诱发交通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因此,在平曲线的组合中,尽量避免或少采用反向曲线、断背曲线和复曲线。

5线形与桥隧的配合设计

对于行驶速度要求较高的公路,除特殊结构的大桥外,均应符合路线总体布设的要求,使桥头引道与路线的线形连续、均衡,避免线形的突变而引发交通安全事故,桥头引道的纵坡不宜过大,过大容易引起桥梁结构的安全。

隧道、隧道洞口连接线与路线的衔接应符合路线布设的总体要求,隧道进出口前后是交通安全事故多发路段,因此,隧道进出口附近的平、纵面线形均应满足要求,进出口前后3S范围内的线形设计应保持一致,进出口纵坡也应满足车辆行驶要求。

结语

公路交通安全是一个涉及多因素的动态系统工程,良好的道路几何线形,平整坚固的路面结构,清晰易懂的交通标志,合理有效的防护措施等都能为驾驶员提供安全可靠的行车条件。虽然造成交通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并非一定是几何设计不当造成的,但科学完善的交通安全设计特别是加强几何设计等内容是减少交通事故、减轻旅客生命财产损失有效的手段。

参考文献

[1]高建华,王玮.公路线形设计[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5.

第2篇:公路交通范文

【关键词】农村公路;交通;安全

analysis of rural highway traffic safety

li hong-jun

(department of road & bridge engineering,hubei communications technical college, wuhan hubei, 430079, 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through the data analysis of traffic accidents on rural roads, this article scrutinizes the main features of traffic security problems of rural roads. targeted at the uneven development of rural roads, imperfect construction of traffic safety facilities, the lack of safety awareness of the driver and the pedestrian, and the current traffic condition of various vehicle types, the article proposes corresponding improvement measures to provide the basis for the management of rural road safety.

【key words】rural highway; traffic; safety

0 引言

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公路得到了很快的发展,农村公路的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随着农村公路的快速发展,农村交通状况不断改善,极大地改善了农村地区的交通出行状况。随着收入的不断增加,农民购买摩托车、机动三轮车、面包车等交通工具数量大量增加,农村各类机动车拥有量也快速上升,方便了农民出行[1]。然而,农村公路的交通安全也成为一个很突出的问题,农村交通事故呈逐年增多之势,严重危害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1 农村公路交通安全现状

在我国,随着“村村通”的建设发展,农村交通呈现出行量大、交通出行工具多元化、小型客车增长快的新特点、新趋势,但农村道路安全防护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管理力量十分薄弱,安全隐患日趋突出[3]。由于人、车、路和环境等多方面因素作用的结果,农村公路交通安全问题也较为突出。而且农村公路缺乏交通安全设施与应急救援体系,农村公路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往往造成比城市道路交通事故更为严重的损失。

公安部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乡村道路事故死亡人数上升13.9%,农村地区发生一次死亡5人以上事故82起,同比增加4起。25起重特大事故中,7起发生在农村地区,其中3起涉及面包车超员。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机动车数量成倍增加,农村公路里程不断加长,大部分村修通了简易公路,部分实现了硬化,然而,农村公路交通安全事故频发,这让农村公路陷入了“公路通了,路面好了,事故却多了”的尴尬局面。据有关数据显示,农村地区面包车数量多、增长快,2012年年底保有量约590万辆,年增长107万辆。这些车辆超员、超速违法多发,事故上升明显。

农村公路交通安全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如何加强农村公路交通安全工作,预防和控制交通事故,已成为道路交通工作者的紧迫任务。

2 农村公路安全问题特点

2.1 技术等级低、交通安全设施不完善,道路状况复杂

目前,在通村公路的修建中,基本上只是对原有土路进行硬化处理,没有对道路的宽度、线形进行调整,从而存在弯急、路窄、坡陡等问题,有些达不到《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和《农村公路建设指导意见》的要求。这些都存在安全隐患。很多农村公路因为资金困难,路面狭窄,坡陡路险,弯道半径小,遇上阴雨天气,很多地方根本无法行车。

农村公路很多没有标志标线,造成安全事故频发。农村公路没硬化前都是坑坑洼洼的泥路,行车走路的速度相对较慢。现在路面的硬化带来了车速的提高,也带来了新的安全问题。农村地区的驾驶人员缺乏必要的安全意识和速度控制,路面硬化了,就提高车速,加上缺少是道路交通安全标志,农村道路交通安全事故频频发生。由于没有标志标线,不但造成驾驶员开车随意,也使行人在路上无所顾忌[2]。

在事故多发路段增设警示标志和防护标杆,在交通流量较大,情况复杂路段、视线不良位置设置信号灯、警示标志或增强执勤力量,最大限度地预防事故的发生。及时排

查、发现和整改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中发现的隐患,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关的解决对策。对交通事故多发路段、道路设计和标志标线等安全设施的设置情况以及危险隐患路段进行汇总,分析原因,并提出整改建议。

2.2 行人和司机安全意识淡薄

农村群众交通安全意识和交通法制意识比较淡薄,农村交通秩序比较混乱,开无牌无证车辆上路行驶、无证驾驶、人货混装、酒后驾驶、违规超车等违法现象十分普遍,是造成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

很多农村群众酒后驾驶,无证驾驶,开无牌车、报废车。农村的车辆越来越多,无证驾驶的现象也越来越普遍,其原因是部分农民司机交通意识差,认为摩托车、农用车等车辆操作简单,无需考取驾驶证。因而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因缺乏经验而错误操作引发大量的交通事故。  2.3 农村公路安全事故以中、小型车辆为主,事故人员以青壮年为主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用运输车在市、乡、村之间的短途运输作用日益增强,农民农用运输车的拥有量也与日俱增。但农用机动车和驾驶人管理难度较大,使农用机动车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率较高。农村交通工具以中小车型为主,在我国广大农村主要交通工具以摩托车、农用车和中型车为主。下表是某县乡公路产生交通安全事故车型统计。

表1 农村公路交通安全事故车型组成

表2 农村交通安全事故中年龄结构组成

由表1数据中摩托车和农用车交通事故占31.57%,但这些事故所造成的基本上都是严重的人员死伤。由于摩托车机动性强、稳定性差,农村驾驶员驾驶摩托车上路时不戴安全头盔、非法载人等现象大量存在,存在严重交通安全隐患。

在农村公路安全事故中青年占到了78.96%,而这一年龄段正是农村家庭顶梁柱,很多家庭因为交通安全事故劳动力的损失使得家庭陷入困境,为家庭、社会带来了很大的损失。交通事故的发生会影响的整个社会的安定和谐,所以要重视农村公路上交通安全问题。

3 提高农村公路交通安全的建议

农村公路交通安全水平受到农村地区社会文化传统、经济发展阶段、法律普及程度、交通安全意识等条件的限制,改善农村公路交通安全现状需要各方面统筹兼顾、协调发展[5]。

3.1 完善农村公路交通安全设施

农村公路建设和改造受到地形、资金等限制,农村公路的升级不能简单地采用加宽和硬化等提高通行速度措施,而要采用与道路安全技术标准相适应的措施,完善农村公路的交通安全设施,提高行车的安全性。设置标志标线,尤其在路口、穿越村镇等位置设置交通安全设施。改变农村公路沿线交通安全设施设置不够或不当现象,如路侧防护设施不够、标志标线缺失和设置位置不当、视线诱导设施不完善等。

3.2 提高驾驶人员及行人的安全意识

对驾驶人员加强安全知识培训,尤其是农村广大的中青年,通过有针对性的交通安全法学习和事故案例分析,促其深刻认识驾乘摩托车要戴安全头盔重要性和农用车、拖拉机载人及无牌无证驾驶等交通违法行为的严重危害性,吸取血的教训,增强社会责任感,做到警钟常鸣,谨慎驾驶,安全为先。

3.3 加强农村地区机动车管理

机动车管理部门深入乡村,提供机动车上牌服务,促进农村地区机动车上牌领证,加强机动车年检与保养,消除机动车交通安全隐患。严厉打击无证驾驶、驾驶改装车和报废车的行为。规范农村客运交通管理,改善农村公路交通出行,提高农村交通安全。

3.4 加强交通安全宣传

根据农村公路交通参与者的年龄结构、文化层次、地域环境不同,有针对性的开展宣传工作。交通安全宣传必须从娃娃抓起,使之从小养成文明安全的交通行为,使交通安全进入千家万户。采取播放安全宣传光盘,摆放事故展板,上安全课,文艺演出等农民易于接受的形式,教育广大群众,遵章守法,钟爱生命,警钟常鸣,平安出行。

【参考文献】

[1]广晓平,马昌喜.农村公路交通事故分析与交通安全对策研究[j].公路,2007(4):128-130.

[2]汤三红.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问题初探[j].交通企业管理,2008(1): 95-97.

[3]陈谦,刘建军,王连明.农村公路交通安全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公路与汽运,2009,23(6):54-59.

[4]孙传姣,高建刚.农村公路交通事故特征研究[j].公路,2010(1):93-97.

第3篇:公路交通范文

关键词公路噪声防治措施分析

近年来,公路交通事业的发展,带动了所经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交通运输与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相互支持、相互推动的作用。随着公路的通车里程、车流量和行驶车速的与日俱增,公路交通噪声污染对沿线居民正常生活、工作、学习、休息环境的干扰程度和范围也随之加剧和扩大。公路交通噪声污染已经逐渐变成沿线居民最为关注的环境污染问题。

1噪声状况监测与分析

为了比较详细的了解公路沿线的交通噪声状况,我们于2000年10~11月,分别对205国道南京至新沂段和312国道南京至苏州段进行了交通噪声监测。

1.1监测情况说明

①测量时间段选在每天的三个交通高峰时间,即9:30~10:30;16:30~17:30;21:30~22:30,每个时段连续监测1小时;

②选取国道上路面约为15m宽的双车道。测点位置为距离路肩10m处,离路面高度为1.2m处;测点附近地势开阔平坦,无障碍物;

③测量仪器为国产HS6280D型噪声频谱分析仪,并配备HS4782A型打印机。

1.2监测指标说明

倍频带噪声频谱--可揭示公路噪声的频率成分。

SD--标准偏差。反映在测量时段内的噪声声级波动情况。

Leq--等效连续声级。表示在测量时段内用能量平均的方法体现的噪声大小。

Lmin--测量时段内的最小声级值。

Lmax--测量时段内的最大声级值。

L10、L50、L90--统计声级。表示测量时段内的百分之几所超过的噪声级。如L10=60dB,就是表示测量时段内有10%的时间其噪声超过60dB。L10相当于交通噪声的峰值。L90相当于交通噪声的本底值。许多国家用L10作为交通噪声的评价量。

噪声分布--噪声布测量可体现产生总噪声值的能量在各声级段所占的百分比。

1.3监测结果统计

对205国道南京至新沂段和312国道南京至苏州段的交通噪声监测结果见表1、表2。

1.4监测结果分析

从表1和表2中可以看出,205国道和312国道在交通高峰时段内90%的时间噪声值分别达到了72.7dB和68.3dB,50%的时间噪声值分别达到了79.1dB和75.2dB,10%的时间噪声值分别达到了85.4dB和80.0dB,大大超过了国家环保总局环函(1999)46号《关于公路建设环境影响评价中环境噪声适用标准有关问题的复函》的规定,距路中心线100m范围内执行昼间70dB(A),夜间55dB(A)的要求。采取必要的降噪措施,降低交通噪声污染是一个不可忽视并须急待解决的问题。

2交通噪声的危害

交通噪声干扰人们的正常生活和休息,严重时甚至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如引起心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等。噪声可使学习工作效率降低、产品质量下降,在特定条件下甚至成为社会不稳定的因素之一。另外,交通噪声还会影响到公路沿线的经济发展。例如,交通噪声影响严重的房地产、工厂、商厦等的经济效益和生产效益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噪声还直接影响到公路周围的土地价值。有资料表明:交通噪声每升高1分贝,土地的价格就会下降0.08~1.26%,平均0.9%左右。反过来说,将交通噪声水平降低1分贝,则相当于沿线土地增值0.9%,对于土地批租来说,这是一个可观的数值。

3降噪措施分析

近年来,世界上众多国家为降低公路交通噪声采取了诸如应用降噪路面、种植降噪绿化林带、修筑声屏障等措施。

3.1降噪路面

对于中小型汽车,随着行驶速度的提高,轮胎噪声在汽车产生噪声中的比例越来越大,因此修筑降噪路面对于控制交通噪声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所谓降噪路面,也称多空隙沥青路面,又称为透水(或排水)沥青路面。它是在普通的沥青路面或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层上铺筑一层具有很高空隙率的沥青混合料,其空隙率通常在15~25%之间,有的甚至高达30%。国外研究资料表明,根据表面层厚度、使用时间、使用条件及养护状况的不同,与普通的沥青混凝土路面相比,此种路面可降低交通噪声3~8dB。

该方法的优点是:由于混合料孔隙率高,不但能降低噪声,还能提高排水性能,在雨天能提高行驶的安全性。局限性是:耐久性差,集料、粘结料要求高,使用一段时间后,孔隙易被堵塞。

3.2种植降噪绿化林带

树木及绿化植物形成的绿带,能有效降低噪声。在公路两侧植树绿化,是防治交通噪声的有效措施之一。选择合适树种、植株的密度、植被的宽度,可以达到吸纳声波,降低噪声的作用。同时绿化林带还可以起到吸收二氧化碳及有害气体、吸附微尘的作用,能改善小气候,防止空气污染,截留公路排水、防眩和美化环境等作用。根据有关研究资料表明,当绿化林带宽度大于10m时,可降低交通噪声4~5dB。这是因为投射到植物叶片上的声能74%被反射到各个方向,26%被叶片的微震所消耗。噪声的降低与林带的宽度、高度、位置、配置方式以及植物种类都有密切关系。

该方法的优点是:生态效益明显。局限性是:占地较多,早期降噪效果不显著。

3.3声屏障技术

采用构筑声屏障的方式来降低公路交通噪声是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降噪方式。声屏障降噪主要是通过声屏障材料对声波进行吸收、反射等一系列物理反应来降低噪音,据测试采用声屏障降噪效果可达10dB以上。声屏障按其结构外形可分为:直壁式、圆弧式;按降噪方式可分为:吸收型、反射型、吸收-反射复合型;按其材质可分为:轻质复合材料、圬工材料等等。由于声屏障的类型各异,所以在降噪效果、造价、景观方面各有特点。因此,在选用声屏障时,应根据受声点的敏感程度、当地的经济状况、自然环境来合理选择适用的声屏障类型。

该方法的优点是节约土地,降噪效果比较明显。局限性是:长距离的声屏障使行车有压抑及单调的感觉,造价较高,如使用透明材料,又易发生眩目和反光现象,同时还要经常清洗。

第4篇:公路交通范文

信号配时优化信号相位通过大量调查获悉,左转车辆阻挡对向车流现象时常发生,大量的直行和左转车辆滞留在交叉口内部,影响下一相位的运行。因东进口左转交通明显高于西进口左转车辆数,故采用东、西进口单独放行的三信号相位方案。信号相序信号相序优化的出发点为在保证车辆安全运行的前提下,设置最小的绿灯间隔时间[1-2],绿灯间隔时间由黄灯时间和全红时间确定。(1)绿灯间隔时间。①黄灯时间:驾驶员反应时间tf取1s,进入交叉口平均车速v取7m/s,平均减速度a取3m/s2,黄灯时间Y=tf+v2a⑴②全红时间:t-r=ti-(Y-e)⑵式中ti—本相位最后一辆车与下一相位第一辆车到达冲突点的时间差,s;Y—黄灯时间,s;e—绿灯延长时间,取3s。(2)冲突点时间差。冲突点时间差[3]ti,其定义为本相位最后一辆车与下一相位第一辆车到达冲突点的时间的差值。ti=swtvwt-sstvst=twt-tst⑶式中ti—本相位最后一辆车与下一相位第一辆车到达冲突点的时间差,s;swt—本相位停车线至冲突点的距离,m;vwt—本相位进口道平均车速,m/s;sst—下一相位第一辆车从停车线至冲突点距离,m;vst—下一相位第一辆车启动至冲突点的平均车速,m/s;twt—本相位清空时间,s;tst—下一相位车辆从停车线至冲突点的时间,s。说明:①当ti<0时,当相位转换时,车辆同时驶离停车线后本相最后一辆车先于下一相位到达冲突点,这样可以设置最小的间隔时间以减少时间损失,故这个相位是合理的,不需设置全红时间以保障车辆的安全;②当ti>0时,与上述情况相反,即在本相最后一辆车没有到达冲突点前,下一相位的头车已经达到冲突点,为安全起见需设置全红时间保证本相位最后一辆车在下一相位车辆到达之前通过冲突点;③当ti=0时,可根据车流是否能够顺畅运行安排相序。(3)绿灯间隔时间与损失时间的关系。L=3i=1(Y+t-r-l+e)⑷式中L—一个周期总延误时间,s;Y—黄灯时间,s;t-r—全红时间,s;l—车辆启动延误时间,s;e—绿灯延长时间,s。采用不同的相位显示时序,所需的绿灯间隔时间不同,本文分别对高峰时段采用先放行东进口的方案一和先放行西进口的方案二进行优化。方案一:依次放行车站东街进口车流,车站西街进口车流,锡林郭勒北路进口车流。方案二:依次放行车站西街进口车流,车站东街进口车流,锡林郭勒北路进口车流。以车流不同放行顺序确定的相序方案如图3。信号周期信号周期采用韦伯斯特公式C=1.5L+51-Y⑸式中C—信号周期长度,s;Y—流率比,Y=yi;L—总延误,L=(Y+ta-r),s。通过渠化和信号配时后确定各方案的信号周期时间及有效绿灯时间,表2为信号配时优化前、后的基本参数情况。方案确定后,利用仿真软件进行仿真,表3为利用synchro仿真软件对各方案进行仿真后生成的控制指标。

交通综合服务水平评价

评价方法是交通评价体系的关键环节,只有针对已经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制定出科学的评价方法,才能对交通组织方案作出客观、全面评价。层次分析法可以全面考察交叉口的各个方面,使综合评价结果更接近客观实际,且具有思路清晰、方法简单、使用面广、系统性强等特点,并可根据侧重点选取不同的指标内容进行评价。3.1评价指标交通评价指标可分为交通指标、经济指标以及环境指标,因目前交叉口的运行效率低下,故本文选用交通指标中运行效率控制指标饱和度、车辆平均延误、停车次数、排队长度作为交通服务水平的评价指标。3.2判断矩阵的确定指标选取后,根据各控制评价指标对优化方案的影响程度确定判断矩阵表如表4所示。

最优方案确定

利用和法确定的权重向量为w={0.142,0.360,0.258,0.240},交通综合服务水平计算公式为:p=珗F•w珗,通过计算,最后评价得分结果为:p原=45.7;p午1=81.5;p午2=77.2;p晚1=69.2;p晚2=67.3。各高峰时段优化方案的优化程度如表5所示。通过以上计算评价得出,利用渠化及冲突点法对交叉口进行组织优化的最优方案为先放行东进口车辆的方案一为最佳方案,方案的信号配时如表6所示。

第5篇:公路交通范文

关键词:高速公路 交通 安全 管理 成因 建议

高速公路的建设和管理水平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和科学技术水平的综合体现之一。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和高速公路不断建成投入运营,如何管好、用好高速公路成为十分迫切的问题。高速公路管理研究应运而生,其主要内容之一就是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

1、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内涵

高速公路是全封闭、多车道、具有中央分隔带、全立体交叉、集中管理、控制出入、多种安全服务设施配套齐全的高标准汽车专用公路。由于高速公路具有行驶速度高、通行能力大、发生交通事故死亡率比较高等特点,研究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涉及面广、内容多,主要包括交通安全教育、车辆建设、驾驶员管理、核查及审核机动车驾驶证、道路及其安全设施的验收与管理、道路治安管理及交通污染管理等。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主要对路上的车流进行合理的引导,运用现代化技术进行交通管理和事故处理,保障高速公路交通快速、安全和舒适。

2、我国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现状

我国高速公路建设始于20世纪80年代,在1997年进入高速公路大发展时期。截止2011年底,我国高速公路总里程达8.5万公里,总里程数居世界第二位。自1988年我国第一条高速公路建成通车以来,交通事故发生起数、死伤人数和直接损失持续上升。近几年来,随着交通科技的发展和交通管理的加强,使得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有所下降,但是我国整体的交通安全状况仍然不容乐观。

3、影响高速公路交通安全成因分析

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的影响因素有很多,驾驶员、车辆、环境和管理等4个方面的因素对其产生重大的影响。

3.1、驾驶员的因素

因为高速公路是全封闭的,路面宽敞,以至于驾驶员在行驶过程中警惕性下降,致使出现问题时,反应不灵敏,导致事故发生。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有驾驶员缺乏高速公路行驶经验、疏忽大意;驾驶时操作不当或失误;疲劳驾驶、违反了规章制度等,如:酒后驾车、超速行驶、违章停车、超载等。

3.2、车辆的因素

车辆是现代道路交通的主要运行工具。车辆技术性能的好坏,是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的重要因素。车辆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速度较高,对其性能等要求更高。车辆制动失灵、制动不良、机件失灵、灯光失效和车辆装载超高、超宽、超载、货物绑扎不牢固等都是酿成交通事故的不安全因素。

3.3、环境因素

恶劣气候会造成路面障碍。雨、雪、雾等不良气候条件造成路面积水、积雪、结冰、能见度低。雨天对安全行车十分不利,尤其是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车辆,危险因素会加大。据一些国家事故统计表明,雨天的高速公路事故危险要比干燥路面时增大2~3倍。道路曲率半径过小、直线距离过长、纵坡过大等道路恶劣情况、驾驶员的工作条件差等原因都会导致交通事故发生。

3.4、管理因素

硬件设施落后,科学化管理水平低,也会影响高速公路交通安全。因此,高速公路安全管理部门应对高速公路进行有效的管理,提供一个安全、舒适、通畅、迅捷的行车环境,从而来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保证通行安全。

4、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的建议

4.1、加大投入改善交通条件,克服潜在的不安全因素

高速公路的线形设计与交通事故关系较大,设计上有缺陷的高速公路对高速行驶的车辆会产生不稳定的感觉,驾驶员容易产生视觉上的错觉,这些都是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因此要加大投入改善交通条件,如:拓宽高速公路道路,增加交通信号装备率,增加交通标志、标线、标牌、斑马线,建设过街天桥或通道,科学合理地对各种交通流实行物理分隔,绿化低矮化,平缓路肩,平缓交叉口曲率,加强道路施工管理,制定和完善现行交通法规,交通事故快速响应等等。

4.2、加大投入增加科技含量,提高运输效率,保障交通安全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高速公路建设取得一定成效,但与发达国家比较,我国交通安全管理系统还是制约了高速公路的使用效果,因此需提高我国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科技含量,加大交通监控设施建设,来提高运输效率,保障交通安全。

4.3、定期对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多发点段、危险路段进行排查

有关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对交通事故的发生进行有效控制。如:在高速公路上加装大型可变情报板、摄像机,对高速公路上行驶的车辆进行及时诱导,并对高速公路路况情况进行有效监控。在事故多发段地带要设立醒目的警告标志,以提醒驾驶员高度注意。

4.4、应对驾驶员进行经常性的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

针对高速公路的行驶特点,要加强对驾驶员进行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让驾驶员牢记高速公路上行驶中的注意事项,做到不疲劳驾驶、不酒后驾车、不超载超速行驶,保持一定车距行驶,车辆要定期检查,保持良好的车况。对那些违章的驾驶员进行严肃的教育处理,必要时进行罚款,使其从中吸取教训。

5、结束语

我国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给其安全管理赋予了更新的内容,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坚持科学发展观,着眼于安全长效管理机制,以高度的责任感,控制和预防高速公路安全事故发生,确保道路畅通,为推动现代化交通事业的发展及构建和谐社会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郗恩崇.高速公路管理学[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6

[2]姜华平,陆春其,陈海泳等.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11.

[3]吴勇,曹林,代后建.基于FLEX技术的交通应急指挥系统[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355.

[4]刘志强.道路交通安全研究方法[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0.(6).14―18.

第6篇:公路交通范文

关键词:公路建设;交通营运;环境保护;有效措施

随着我国公路建设的逐渐完善,公路交通为我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收入,带动了整个物流经济市场的发展。因此,随着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的提出,我国交通部门与环保部门提高认识,共同研究,希望可以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快速地发展公路交通,只有建立在生态环境保护之上的公路交通,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为我国的社会建设与经济发展,发挥着更重要的作用。

一、公路交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公路交通是人类进行人员、物资等空间转移的重要途径,是发展市场经济的重要条件,所以,国家提高对公路建设的认识,加大对公路交通的投资,以便发挥公路在交通运输中的重要作用,促进国家建设、社会发展与经济的提高。但是,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在公路交通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的同时,它对环境也有一定的破坏性影响。

首先,对土地的破坏。建设公路交通,必须占用一部分的土地,这部分土地可能是森林、丘陵等山地,也可能是农民的耕地。公路路线一旦通过这些地方,势必会占用一部分的土地,这样就可能是农民的耕地面积减少,破坏山地的土地结构。一些公路在建设过程中,对于特殊地质地段的处理不善,则极有可能引起水土流失、地质构造改变、山体稳定性下降等等情况,严重时可能引起山体滑坡。当生态环境中的植物赖以生存的土地被破坏,那么这些生态植物的生存也将受到威胁。

其次,对生态平衡的破坏。对于一些山区来说,动植物才是这里的主人,它们充分享有这块土地上的所有资源。但是,随着公路交通的发展,很多公路路线都是穿行在山地、平原等地之间的,这就对动植物的正常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随着公路交通的发展,势必将人类的足迹带到地球的各个角落。人类参与到生态系统中,捕杀动物,采集植物,这对动植物的生存、发展都将造成一定的破坏,影响动植物的自然栖息,打破生态平衡。

最后,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公路交通不单单指公路的建设,同时还是指在公路上进行交通运输活动。交通运输车辆往返于公路延伸的各个城镇之间,车辆不断地排放汽车尾气,尾气中含有的有害物质对大气造成污染。随着这些有害物质的不断增加,大气污染将越来越严重。据调查显示,大气污染将严重危害人类的心脑血管的健康,同时也影响着动植物的生长。一旦大气污染以酸雨的形式降到地面,那么对于水土环境的危害将大大提高。另外,公路交通中的噪音污染与振动污染也是人们急需解决的问题。当车辆达到一定数量时,所发出的声音则会超出一定的分贝,形成噪音污染;不同的车辆具有不同的振幅,它对公路与公路周边的土地都将产生一定的振动,一旦车辆数量过多、载重过大,所产生的振动将直接损坏公路路基,威胁到人身安全、财产安全以及生态环境的稳定。

二、公路交通与环境保护之间应遵循的原则

基于环境保护基础上的公路建设,应该遵循下列原则进行。首先,在建设公路交通之前,就要将所有与环境保护的因素都考虑在内,全面规划、合理布局以预防环境污染问题。而对于已经发生环境破坏的公路路段,应该及时进行修整,再进行有效的预防措施,尽量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其次,我国公路环境保护工作开展较晚,公路环境保护机构还有待于完善,所以,第二个原则就是以环保机构为基础,制定相关环境保护计划,并在建设公路交通时严格执行,彻底贯彻环保计划;最后,公路建设是为了促进经济的发展,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建设公路交通时也应该注重技术与经济同时发展,以先进的技术提高公路交通的运营效率,促进经济的发展,最重要的是,高科技的公路交通可以有效降低对环境的影响,提高环境保护效率。

三、公路交通的环境保护措施

公路交通的环境保护,不仅仅是指在公路建设阶段,而且也是指在公路进行交通运输阶段的环境保护。本文将从这两个方面进行简单的探讨。

第一,公路建设阶段的环境保护。首先,公路建设时,需要很多机械的辅助,这些挖掘机、推土机等机械在施工过程中,会产生高分贝的噪音污染,那么要解决这个噪音污染的问题,则需要相关技术研发部门积极进研究,在机械产生噪音的主要部分加装一些隔板,以隔绝噪音对环境的影响。当然这只是治标不治本的做法,最重要的还是需要技术人员加强先进机械研发工作,尽量降低机械运作时的噪音分贝。另外还需要工作人员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尽量避免夜晚施工;其次,公路建设对于沿线的生态环境的破坏也是环保工作者主要研究的问题,所以,交通部门在规划公路线路时,除了要考虑经济因素、距离因素等,还要与环保部门人员积极交流、讨论,尽量避开生态系统复杂,生物链多样化的地区,制定成本低、对环境影响小的施工方案,这样可以有效降低对植被、动物等的影响,提高公路建设生态保护的有效性;最后,公路施工过程中会产生许多废弃的固体废物,比如泥浆、沥青废料、生活垃圾等,这些在工程完工后,都要有专人进行清理,以保证公路线路的清洁。另外,公路施工时,还会产生大量的粉尘,这也是需要设计人员与施工人员重点考虑的。所以,各种拌合场应该选在下风向地区,远离敏感区,并且多进行洒水活动,有效沉降粉尘等物质。拌合机械还要加装除尘设备,最大化降低粉尘的产生量。

第二,公路交通运输阶段的环境保护。公路交通运输阶段的环境保护主要分为以下几点。首先,严格限制上路车辆的载重量,将车辆的载重量限定在一定的范围内,以减轻公路的压力。同时,还可以有效降低振动污染,降低路基的损害几率;其次,对汽车尾气排放的管理也要随之严格起来,对于尾气有害物质超标的车辆需要进行严禁上路的处理。相关汽车开发部门也要加大技术力量的投入,在汽车排气管道处加设尾气净化装置,以降低汽车的尾气有害物质含量,进而降低对大气的污染;最后,增设公路保护关卡,严格管理过往车辆任意丢弃生活垃圾以及其他有害物质。这些公路保护关卡还兼具定期检查、维修公路的作用。在发现公路有破损地段时,及时进行维修整顿,还要在发现公路沿线生态系统发生异常时,及时上报,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结束语:

公路建设与生态环境的保护都是长远的,而且艰巨的工作,是需要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共同研究、努力的,尤其是建立在环境保护基础上的公路交通,更是一项任重道远的任务。所以,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应该将公路建设的重点放到稳定公路沿线的生态系统,保护公路沿线的生态景观与动植物,使人们在使用公路时,能够深刻感受到社会的建设、经济的发展与环境的保护三者之间的协调与统一。

参考文献:

[1] 史磊,康彦军,张永利.公路交通与环境保护[J],河北交通科技,2005,(12).

[2] 赵勇.浅谈公路建设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与防治措施[J],大众科技,2008,(09).

[3] 陈少坚,张云峰.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协调关系探讨[J],广东化工,2010,(02).

第7篇:公路交通范文

关键词:高速公路设施 检测 分析

引言

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快了人们生活的脚步,作为现代生活的重要部分交通情况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关注。近几年,我国的交通事业发展速度迅猛,已经成为基本设施建设的最主要投入之一。高速公路设施的建设,作为我国交通建设的重要部分其重要性也逐渐显现。同时,高速公路中交通设施的检测问题是建设高速公路的核心问题之一。

1. 高速公路交通设施检测的特点

我国的高速公路设施检测工作的开始时间较为落后,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有一定的差距。最初的高速公路检测工作是开始于国家的一个科学研究项目,通过这个科技项目的研究和研究成果的推广,高速公路检测工作才得以逐步的开展起来。为了更好的促进高速公路交通设施检测工作的开展,在1994年,国家颁布并实施了一系列的政策来支持高速公路设施检测工作的进行,其相关的技术规范文件、设计规范就是从这时开始有明确规定的。

1.1检测设施的种类繁多

在实际的高速公路检测中,要进行检测的安全设施的种类是非常多样的,不仅包括与安全相关的设施,还包括一些基本的机电设施。而这些设施检测的工作量往往是非常大的,并且要进行全面的检测,也要有一定数量和种类的检测仪器,这些仪器要求往往也是非常高的。以一般的告诉公路检测工作为例,不仅要求检测用来保障安全的基本设施如护栏、隔离带、减速带、基本安全标志、缓冲带、防晕设备等,而且要检测联络设施、监控一起、基本操作设备、控制装置等设备,设计几十种检测,数量大且种类繁多,对检测仪器的要求非常高。

1.2人员专业水平要求高

在高速公路交通设施检测的过程中,涉及到的知识较为繁杂,不仅包括基本的质量检测知识,还包括对交通公路设施的评定、汽车的相关理论和设计、机械设计、电子工程等多个学科、多个行业的知识。也就是说,同时具备多种专业知识是成为一个检测人员的必备条件。不仅如此,在具体的交通设备检测时,还要求检测员能够根据检测的结果,快速、准确的做出评定的结果,合格或者不合格。这就需要检测人员能够熟记国家有关高速公路设施检测的相关规定,牢记各种标准的数据和质量参数。然而,这并不是简单的记住数字那么简单。一是在高速公路设施的检测中涉及的标准数量非常多,同时学科专业的差距较大,也就是说在检测中,涉及到十几中不同的专业和不同的学科,每一个学科都需要记住不同的标准,记忆量非常大;二是国家针对不同的标准和所应用的情况,定期或不定期会有一定的变化,也就是说每隔一段时间,标准就会发生改变,这就对检测人员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如果检测人员所参照的标准数据不够准确,就不能够做出及时、正确的判断,这会导致设施的质量存在问题,最终引起高速公路上事故的发生。与此同时,在检测的过程中,检测的顺序、仪器的操作方法、使用规范等问题都是检测员日常需要关注的问题,因为仪器的种类较多,每个仪器的操作又不同,而操作的不规范会引起一系列的问题,诸如检测结果有偏差、检测失败等问题,所以日常仪器的使用也是非常重要的。并且仪器在一段时间就会更新或者更换,这又需要检测人员重新的适应和学习。

2. 高速公路交通设施检测中存在的问题

2.1检测单位设备种类单一

综上所述,高速公路交通设施的检测涉及到的种类繁多,其要求的检测设备的种类也就相对应的较为繁杂,而在现阶段我国进行高速公路检测的单位中,其检测设备往往不能达到要求。在大多数的实施检测单位中,检测仪器的种类都较为单一,不能同时对高速公路设施中的所有设施进行检测,这就给检测工作带来了许多的不便。一是如果要进行全面的高速公路设施检测要在多个检测单位之间进行,在一家检测单位得到的结果往往是不全面的。二是有些检测单位不具备部分设施的检测仪器,但是为了获得利益或者其他的目的,会出具检测结果,给高速公路的交通设施留下安全的隐患,从某种程度上提高了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

2.2人员配置问题

由于高速公路交通设施检测工作对人员的综合素质、专业知识的要求非常高,所以在招聘人才上出现了一些问题。有些人员的专业素质不过硬、或者没有较强的操作或动手能力,导致其检测的结果出现偏差。同时,由于我国的专业人才培训工作的不够完善,使得检测人才缺失,每年的工作岗位缺口与实际的招聘到的人数不能够匹配,导致检测人员的数量较少,不能够满足实际的需求。同时也导致检测人员的工作量较大,一个人往往要负责多个检测任务,并且我国的高速公路建设数量还在不断的增加,这预示着检测工作还有更大的用人空间。所以,人员紧缺的情况还会加剧,急需解决的方案。

2.3检测体制存在问题

在实际的交通设施检测中,检测和被检测的单位往往不仅仅局限于这一种关系,同时,被检测的单位大多数都与检测单位有着合同关系,也就是说,委托关系。这就从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检测单位的公正性,同时检测结果的可信度也大幅度降低。也就是说,大多数的高速公路交通设施的检测都是自己人检测自己人,基本上都存在适量标准的放宽、检测步骤的简化等问题,同时这也导致整个检测行业的水平下降、公信度减弱等情况。

除上述原因之外,政府的关注和重视程度不够、投入的资源较少、国外竞争者的加入等因素也在某种程度上对高速公路交通设施的检测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也需要逐步的关注从而去解决存在的问题。

3. 高速公路交通设施检测的发展对策

3.1提高重视程度

首先,政府应提高对高速公路交通设施检测的重视程度。将其作为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高速公路交通设施检测工作是保障人们出行安全的基础,是降低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发生的前提。政府要加大对检测工作的重视,投入更多的财政资源,同时制定相关的政策进行扶植。

3.2重视专业人才

要加强对检测人员的专业培训,同时多元化检测人员的招聘方式,不能局限于某一种招聘渠道。首先,学校要做好基本的专业知识培训,通过建立专门的学科去加强检测专业知识的学习。其次,要做好在岗检测人员的定期培训工作,在岗人员定期要进行专门的业务培新,更新知识和相关的法规和标准。在次,要多元化人才的招聘机制,通过校园招聘、定向培训、社会招聘、内部推荐等多种招聘方式吸纳人才。最后,要提高检测人员的基本待遇,在保障其基本生活需求的前提下,减少疲劳工作的时间,从而保证检测人员的工作质量。

3.3科学化检测过程

科学化检测过程是指引入国外的科技或者管理模式,为检测服务。可以将检测的过程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研究,在此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分类。将检测的过程按不同的工序进行划分,按不同的特点分类,同一种工序或者相似的工作派专人负责。这样不仅能够减少检测人员的工作量,还能减少工作的种类,从而降低检测所需要的时间,提高效率。同时,这还有助于对检测结果的考察,如果检测的结果出现问题,能够直接找到负责的人员、出现问题的步骤。

3.4完善检测制度

在现有的检测工作中,制度不合理是一个较为严重的问题。有自己人检测自己人的情况大量存在,不能保证检测结果的公平性。所以,要完善检测的相关制度和规定,要求有合同关系的双方不能进行检测,一定要请第三方来进行检测工作,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可信度。政府可以逐步建立或者推广专门的检测中心,或者由政府进行授权建立或者检测,这样能从根本上保证检测结果的可信度,还有助于建立完善的高速公路交通设施检测制度,促进行业间的良性竞争,全面提升检测行业的水平。

参考文献:

[1]丁胜,高速公路设施工程检测技术[J],交通世界,2012(22)142-143

第8篇:公路交通范文

关键词: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技术

随着近几年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入的加大,各地区的公路交通环境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但是,在公路数量增加的同时,复杂的地形和道路交叉点的增多和道路限速的提高等因素都为公路交通安全带来了新的隐患。道路交通安全程度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但最根本的决定因素有三项:道路的几何设计、使用者的安全素质以及交通安全设施的设计,而其中,前两者是否能发挥作用都有着很多的不可控因素,所以,在进行当今的公路设计时,提高对公路安全设施的设计的重视程度就成了提高道路交通安全的最有效手段。

虽然,在公路建设构成上,公路沿线的安全设施属于附属设施,但是从交通安全角度看,它却扮演者决定性的角色。交通安全设施主要包括安全防护设施、道路标志、路面标线和防眩设施几种。这些设施一方面准确、及时、充足的向道路的使用者提供道路的情况,使其从主观方面可以做出正确的判断;另一方面从客观上对驾驶员的操作错误进行弥补,最大限度的保证其人身安全;另外,还要尽量排除在行车过程中一切可能出现的影响驾驶安全的因素。道路安全设施要在实际的使用中充分发挥这些作用,就要在设计时充分考虑工程学、光学、力学乃至生理学和心理学的因素,并因地制宜的进行设计。

由此可见,公路道路安全设施的设计也是公路设计的重点和难点之一,那么下面本文就就公路道路安全设计的技术对策提出一些建议。

在进行公路安全设施设计时,设计者首先应该考虑的就是所设计设施功能性是否到位。这就需要设计者明确设计目的和所涉及路段的路况,采用恰当的、综合性的方式进行道路安全保障。例如在提供道路状况方面,以道路标志为先导,使用标线引导驾驶,并辅以轮廓标和突起路标加强夜间引导功能;而在安全保障方面则以道路护栏为主,用隔离栅和防抛网防止行人、动物和杂物进入行驶范围,还要加入防眩设施以避免产生视野盲区。

一、设置道路标志

道路标志的设计目的是在事故易发路段之前提醒驾驶者前方路况,以最大限度避免事故发生。由这个设计目的出发,我们就主要讨论一下不同等级公路中事故易发路段的道路标志设置。

在登记掉搞得一、二级公路中,道路宽阔,路况好,道路标志一般只涉及限速标志和道路指示标志。但是,这样的道路正因为限速较高,车辆的刹车距离也相应延长,在交道口发生事故的几率也就相应的升高。为了让车辆能够安全迅速的通过交道口,一定要根据道路限速,在接近交道口一定距离时设置警告标志和减速带,在交道口附近设置频闪灯,实践证明,这种频闪灯在雨雾天气以及夜晚的警示效果尤其突出,可以让驾驶者充分调动警惕感。

而在一些等级较低的公路中,道路线形差、路面狭窄、急转弯和陡坡等等不良路况成为引起事故的主要原因,而在这些路段出现事故的原因也往往不但是驾驶者的粗心大意,也有驾驶技术和对路况熟悉程度的因素。所以,在对这些路段进行设计时,一定要加大警告标志的密度和详细程度, 使驾驶员能够及时分析交通信息,控制路上行车速度,防止超速行驶,保

持安全行车距离。但是,正是由于标志增多,一旦设置不合理,造成信息过载,使得驾驶者无法在行车经过的有限时间内有效的提取信息,反而会让驾驶者判断失误,安全标志也失去了其设计的意义。所以,在这些道路标志的设计上,就一定要按照必要性、重要性和相互配合性来安排在必要时,还可以在下坡路段可以增设避险车道,而在急转弯或平面视距不良处,可以设置反光镜。

二、护栏、隔离栅的设计及选用

在被动弥补驾驶员操作错误,保障驾驶着生命安全方面,护栏和隔离栅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对其的设置和选用也是公路安全设施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

护栏是减少二次交通事故和降低事故恶性程度的有效设施,现在高等级公路多采用W形波形梁半刚性护栏,这种护栏兼具刚度和韧性,在发生碰撞时可以通过横梁立柱和土基的变形吸收碰撞的能量,保证事故司机的安全并减少车辆损坏,并且其自身损坏部件易更换,外观还具有视线诱导作用。而在桥梁路段,护栏的选用要以刚性为主,以阻止车辆跃出桥梁,发生二次事故。而在一般公路路段,则推荐选用墙式护栏,这种护栏造价低,且在低级公路的限速范围内有充足的防护能力。

另外,在护栏设置位置的问题上,设计者也要考虑周全。例如低等级公路道路基础设施建设标准低,道路缺少基本的交通安全控制手段,如果护栏设置位置不合理,反而会成为障碍物,增加了事故的危险。因此,无论是高等级公路还是低等级公路,安全设施在数量、位置、形式上等都要认真分析,根据具体条件设计,使之真正发挥安全保障的作用。

三、轮廓标设计

轮廓标作为视线诱导设施的一种, 主要明示道路线形、方向与行车道边界线及危险路段位置。车辆在道路上行驶需有一定的通视距离, 以便掌握道路前方的情况。尤其在夜间车辆行驶时, 轮廓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为,在夜间,驾驶者仅依靠车灯照明是无法完全看清道路前方的线形的, 这就在行驶方向上造成了一定的困难。据相关资料记载, 汽车前灯同时打开能确认前方100米处的障碍物, 如使用近光灯则能确认道路前方40米处的障碍物。所以如果汽车行驶速度为40千米每小时时, 刹车距离为40米, 仅能满足近光灯照射下确认前方处障碍物的距离要求。而一旦行车速度超过时, 所需的刹车距离已超出了近光灯能看清的范围,无法保证安全行驶。由于车灯照明范围的限制, 要想达到一定的通视距离, 使驾驶员辨认前方远处道路走向, 诱导驾驶员视线, 就必须使用道路轮廓标。

结论

在最新修订的《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及施工技术规范》中,要求道路安全设施设计秉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设计原则,贯彻“安全、环保、舒适、和谐”的设计理念。为达到这一要求,我们公路设计人员一定要在设计过程中充分的重视公路安全设施的设计,以实现公路设施的人性化、规范化、安全化。

参考文献:

[1]刘洪启,吴云,沈涛,张巍汉.基于新理念的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景观化设计思路.中外公路.2009,01

第9篇:公路交通范文

关键词:农村公路,交通事故,安全分析,解决方法

中图分类号:X73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 引言

农村公路是我国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规模大、覆盖面广,其里程占全国公路通车总里程的3/4以上。根据交通部《农村公路建设规划》,到2010年全国农村公路里程将达到310万km,到2020年将达到370万km。因此,农村公路的建设任务非常繁重。当前,从农村公路建设的实际出发,建设的重点已不再是大规模的新修建造,更多的应是针对已建成的道路从各个角度进行道路交通安全问题的改善。

二、 农村公路交通安全问题要点分析

交通知识缺乏,安全意识不足。

通过对周边居民的走访调查,初步的谈话和交流可见农村居民的交通安全意识十分缺乏,尤其对交通安全法律法律法规了解甚少。随意占用道路,乱搭车,驾驶不规范,超载,疲劳现象较为严重。

交通工具安全性低。

随着农村经济和交通运输市场的发展, 农村机动车总数大量增多。几乎家家都有电瓶车、摩托车、低速货车、拖拉机等。

农村公路技术等级较低。

线性不良的组合设计,不注重保养和维护而造成的路面破损和下沉。交叉口减速和让行标志缺乏,存在隐患。随意占道严重,农村公共由于靠近周边居民区,一部分农民利用路侧部分作为自家土地利用或者摆地摊,作为搭车停靠点等现象很普遍。

道路指示标志损坏缺失现象严重。

道路沿线许多标牌设施折损,破坏现象严重,许多交叉口指示标志多年没有维修,反光效果很差。沿线部分标志被茂盛的树木枝叶,大小的广告牌等遮挡,驾车行驶与道路上不易发现辨识标志牌,更为严重的是有些标志信息指示错误,极易舞蹈驾驶员安全行驶。

路侧防护设施损坏和缺失

路侧警示桩多在交叉口处设置为圆形,表面漆画红白相间警示图案。理论上此类警示桩在夜间可起到提示前方交叉口,警告车辆减速慢行的作用,但是研究中发现此类警示桩破损、折断、倾斜等损坏严重,因此此类警示桩作用并不明显。

三、交通事故

1、按时间统计分析

由月份划分事故发生情况,可以得知2009年7月和2010年4月事故发生次数相对其他月份较多,因此可以初步推测7月和4月为调研路段一年交通事故高发月份。

分析其原因:4月份是农民开始耕作、播种时节,拖拉机、农用三轮车等车辆使用频率升高,导致交通量增加,此类车辆车速较低,与小汽车、大货车等车辆的速度差异较大,加之农村公路上人车混行现象严重,易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7月份正值夏天,天气炎热,司机驾车易情绪急躁,且午后易瞌睡,疲劳驾驶,导致交通事故多发。

根据对肇事车型统计数据可以看出,调研路段上汽车和摩托车的事故率最高,分析其原因是该段三级农村公路汽车和摩托车占有较大比例,加之小汽车速度较高,易发生因超速导致的交通事故,摩托车所占比例较高,由于其在道路上行驶灵活,“见缝插针”易引发交通事故。

2、交通事故数据对比

由2008、2009、2010年交通事故数据统计表得出: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汽车、摩托车、电瓶车数量逐年增多,自行车和行人的数量逐年减少,由汽车引起的事故比例明显增大,由摩托车、电瓶车、自行车和行人引起的事故比例逐渐降低。在调研期间,发现此段三级公路上汽车所占比例最大,且车速较高,不按规定行车,超车现象时有发生,致使交通事故频繁发生;近几年交管部门加强了对摩托车、电瓶车的管理,加之大力宣传交通安全的知识,提高了驾驶员的安全意识,使由此类车辆引发的交通事故数量逐年降低。

3、统计分析指标

由数据得出,2008-2010三年的交通事故次数基本稳定在38起左右,但是受伤人数呈现递减趋势,说明在当地交管部门对交通安全设施进行一些改善后,交通事故的起数虽没有大的变化,但事故的严重程度有所下降,道路交通安全状况有所提升;事故直接经济损失数额有所增加,原因分析为近几年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事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自然有所增长,三年来亿车公路事故率稳定在100~120之间,亿车公里事故伤亡率呈现递减趋势。百万车事故率和百万车事故伤亡率军呈现递减趋势。

四、针对上述分析问题提出改善对策

积极筹措资金, 加大投入, 加强乡村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和安全设施建设。参照新出台的标准规范等,对农村公路设计文件进行规范符合性检验,确定不符合现行标准的路段,例如道路小半径平曲线,急弯,长大下坡等线形存在安全隐患的路段,通过路面加宽,弯道加宽,弯道外侧增设护栏、防撞墩等措施,改善道路交通安全状况。

针对农村公路上标志标牌以及一些安全设施等,需加强对设施的养护管理,可将道路上的标志标牌、安全防护设施等统计分类,将其养护管理工作分配给沿线的居民,做到责任到人;既为交管部门的节省了养护管理的人力、物理,又能提高设施的养护管理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