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配电网工程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1 外力破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有了很大的进步,工业生产及日常生活中对配电网的安全稳定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更多的人开始重视配电网的安全运行。我国一直使用的都是较低压(10kV)的配电网,可是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进步,这么大的电压已经无法满足工业生产及日常生活的需求。一旦受到了外力作用,10kV的配电网将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因为10kV的配电网大都为单电源供电方式,并且该配电网一般都供给居民用电,有时可能会缺乏严谨性。除此之外,电网的运行时间如果太长就会使其安全性和稳定性大打折扣,无法达到规定的要求。所以,电力单位一定要尽早地对10kV配电网进行维修保养,防止其出现技术问题,并增加配电网的出线容量。
1.2 闪络放电
10kV的配电网几乎是一直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的,这便导致配电线路基础发生闪络放电情况。此外,现今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外界的恶劣条件可能会使设备的表层积聚大量的灰尘,这会大大降低配电线路的绝缘性能。异物的长期积累对于配电线路有着非常不利的影响。如果线路处于潮湿的外界环境中或者外界多雨雪天气,也会对线路的绝缘性能产生不利的影响,造成闪络现象。配电线路发生闪络发电的位置不是固定的,可能位于一个位置,也可能在多个位置同时发生,所以提前预防的难度很大,但该现象一旦发生又会给整个电力系统带来极大的损失。单相接地是最常见的污闪现象,从而导致另外两相电压升高,使暂态电压迅速上升,甚至可达到相电压的2.5倍。加之雷电等环境下,线路的绝缘能力将大大降低甚至消失,造成安全问题。
1.3 过电压
我国传统的供电线路内,常常会出现电压供给不足的问题,这影响了整个系统的正常工作。在设置配电线路时,一般都会选择树木茂盛的地带或是城市的郊区,所以更加容易受到雨雪天气的影响。此外,电气的正常运转也会受到大气过电压和工频电压的极大影响,它可能使设备无法正常工作,最终导致整个配电系统处于瘫痪状态。现今的配电系统中,较普遍的线路问题是弧光接地过电压,这种电压可以在用户较多时自动增加线路中的电流,这时便会出现弧光接地过电压现象,但这一现象的产生会降低整个配电系统的稳定性和线路的绝缘性,对于电网的安全运转以及电力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都有着非常不利的影响。
2 电网电力工程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
2.1 控制电网故障造成的停电,优化电网转供电能力
我国之前进行的电网检修工作,都需要暂时停电,这可能会给使用者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现今我国的大部分电力单位都应用的是环网柜联络开关。环网柜核心为负荷开关和熔断器,其结构简单,多为便携式且经济适用。根据绝缘方式的不同,通常将其分为SF6绝缘和空气绝缘两种,多用于终端供电和环网供电的短路电流的开断和电流的分合。使用联络开关,有效地缩小了故障检修的停电范围,且可控制停电区间,从而实现区域检修,提高了传统单电源的稳定性与灵活性。
2.2 认真解决污闪问题
在10kV的配电线路中,经常会发生闪络问题,这危害着配电线路的安全稳定性。要想彻底地解决好这一问题,就要尽可能地降低闪络现象引发的过电压和相间短路问题。通过多次试验发现,对于穿墙套管、支持绝缘子、连杆瓶等10kV设备应进行加装绝缘热缩管等防护设施,以防止污闪问题,促进电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3 加强线路防雷措施
因雷击而产生的闪络问题最为普遍,所以必须做好配电线路的防雷避雷工作,尤其是地形复杂、外界条件多变的地区。在线路附近设置防雷避雷装置能大大降低雷击对导线的危害,保证配电网的安全稳定性。现今,我国的大部分企业的防雷工作都通过针式瓷瓶来完成,可是这种防雷方式运用在配电线路中并未取得很好的效果。
3 提高配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技术措施
3.1 完善前期规划设计
进行10kV配电线路的设计工作时,必须要结合该地区的最大电路负荷和环境状况来开展工作,要以保证该地区居民的最大用电量为基础,减少浪费为条件确定供电电流。要综合考虑对线路设计有影响的众多因素,提高配电线路工作的安全性。
3.2 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
电力企业的实际施工者必须对施工图纸、线路及现场环境进行严格的检查,这样才能设计最科学的方案。进行配电网电力工程的设置和维修工作时要尽量避免停电情况,要最大化地保证用电人的利益,尽可能地为他们提供方便。
3.3 采用先进的技术进行定期维护
配电网工作期间,要定期对线路进行检修。主要工作内容有维护、保养施工段的线路以及科学确定线路规格。企业进行安装工作时,要尽量使用先进的技术,这样能大大提高施工效率,还能保证施工的安全性。此外,使用先进的技术也有利于及时地解决好各种故障。
3.4 妥善处理施工环境
配电网的施工一般不在市区中心,所以施工现场的环境条件比较恶劣。但在施工期间,外界环境又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必须事先处理好施工现场。要把握好下列三个重点:
3.4.1 防备人为破坏:一般要使配电网杆塔和主干道间有较长的距离,还要在杆塔附近进行一定的防护工作,比如设立警告标示等,避免车辆无意间损坏杆塔。
3.4.2 防雷措施:10kV配电网络多数架设在较为空旷地带,因此雷击对线路的安全运行影响较大,要求电力企业做好配电网施工的防雷处理。如采用安装好避雷器或支柱式的绝缘子等,完成电网的地线铺设。所以,必须要保证电网防雷工作的高质量,这样才能保证设备的高效运转,保证客户的利益。有些线路可能必须穿过市区或林区,这时便要科学地开展准备工作,避免产生雷击意外,保证电网工作的安全稳定性,促进配电工程技术的提高。
3.4.3 定期进行线路和设备的维护工作。电力施工期间,若附近环境污染严重则会使施工的安全性大大降低。所以,电力单位施工前一定要进行防腐处理,特别是有线路的绝缘导线,还要选择抗污性强的绝缘子。此外,要经常性地对设备开展维修保养工作。
4 结语
1.1做好电力配网的管理与规划工作
电力配网工程在管理的过程中需要依次做好以下工作:工程设计、施工监理、工程验收以及结算。这也是工程规划的有效流程,在建设前首先要做好施工图纸的设计工作,设计人员需要遵循优化配网结构、保证配网稳定运行的原则,在设计的过程中可以参考其他优秀的方案,要做好优化设计的工作,不能过多的修改,否则会影响工程的进度。
1.2提高电力配网的技术水平
在电力配电工程中,配电技术影响着配电网的稳定运行,只有提高配电网的技术水平,才能保证配电网稳定的运行。在配电网中需要应用带电技术,这一过程具有较大的危险性,需要在电气设备高压的环境下进行作业,技术人员要优化带电技术,还要做好安全防护工作,保证配电网可以在不断电的状态下进行作业,这样可以减少企业与住户的经济损失。带电作业工作效率比较高,而且灵活性大,不会受到时间的限制,可以在任何时间对线路进行维修,这有助于及时解决故障问题,可以保证配电网高效、安全、稳定的运行。只有提高电力配网的技术水平,才能避免出现安全事故。
1.3降低电力配电工程的造价
电力配电工程中,要做好工程造价的控制工作,这有利于降低电力配网的造价成本,也可以提高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电力配网工程的数量比较多,而规模较小,会受到市政的干扰,施工的环节也比较多,不容易降低造价,下面笔者结合自身经验,对降低电力配电工程造价的措施进行简单介绍。2.3.1优化设计。电力配网工程在施工前,需要做好工程设计工作,做好前期设计管理工作,需要应用较多的技术,还需要保证技术的适用性,这样才能缩短工程的建设工期,才能保证电力工程项目施工的效率以及效益。在工程设计前期,设计人员需要了解当地的实际情况,要了解配网网架施工的薄弱环节,要对规划设计进行优化,还要减少变更的次数,保证资金可以用在实处,提高资金、资源的利用率。施工单位要在电力配网施工前做好优化设计工作,一定要考虑影响因素,做好调整工作,还要对施工技术进行对比,选择高效、经济、安全的技术,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2.3.2做好设计变更的管理工作。工程变更包括多项内容,比如设计变更、施工条件变更、进度变更等。设计变更是电力配网工程中比较常见的现象,出现这一现象可能是因为设计深度不够,或者实际施工与设计不符等等,设计变更会影响电力工程的经济效益,所以,必须加强对设计变更的管理,要降低变更的次数,还要做好设计审查工作,设计人员需要向施工人员做好技术交底工作,要根据造价控制原则做好设计变更的管理工作,还要在施工现场进行规范性管理,这样才能保证工程保质保量的按期交付。
1.4加强过程管理
在电力配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要做好过程管理工作,在建设的各个阶段都需要进行管理与控制,工程中不同的人员需要各负其职,履行好岗位职责,在不同的施工阶段需要应用不同的技术。电力配网工程在建设的过程中,还要做好监督与检查工作,要保证工程的进度,还要根据实际对工程人员进行相应的调整,这样才能保证工程目标尽快实现。加强电力配电工程的全过程管理,可以保证电网工程的质量以及安全,加强过程管理,可以实现文明施工,有利于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
1.5做好配电网的维护工作
在电力配网中,包含了较多的电力设备,只有保证设备正常工作,才能保证配电网可以稳定的运行。做好配电网的维护工作,需要定期对电力设备进行检修与维护,要做好养护工作,还要对线路进行安全检测,对设备的参数进行检测,在发现设备出现故障问题后,一定要及时修复,这样才能保证供电系统安全、可靠的运行。
2结束语
确定合理正确的施工方案和了解一些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是电力配网工程施工前相关技术人员必须要做的非常重要的工作,而在实际电力工程项目中,很多人没有认识不到施工前确定施工方案和注意事项的重要性,他们对施工前准备不充分,也没有合理的工程施工方案,这样就会导致电力配网工程的无法顺利进行,而且通常还会发生重新设计方案以及返工重新进行施工的现象,这在很大程度上减慢了工程进度,还会给工程企业带来一定的利益损失。因此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发生,在施工前必须要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并保证施工方案的实施可行性。同时,还应该从经济层面上考虑到电力工程的造价,尽量在保证方案可执行的情况下最大限度的节省一切与工程有关的经济开支。对于10kV电力配网工程施工技术的管理必须要考虑到一些注意事项,安全问题作为首要问题,被更加重视。电力施工不同于其他方面的施工,如若操作不当,浅谈10kV电力配网工程施工技术的有效管理郭东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四平供电公司检修分公司吉林四平136000它就会危及到施工人员的安全,所以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最好应该在停电的情况下进行操作,实在没法停电的情况下,应该让施工人员与高压线或者带电设备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保证他们与电绝缘。同时要规范施工人员的所配带的工具以及他们的着装,确保都符合并满足相关施工要求。在施工前确定好施工方案和注意事项可以预防施工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对于电力配网工程乃至整个工程项目的顺利施工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加强10kV电力配网工程相关技术施工流程的管理工作
通过当前的10kV电力配网工程项目来看,流程管理工作还很不完善,这就要求管理者不断加强自身的素质,对施工流程进行全面的监管,同时施工人员也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并在施工过程中担负起自己该有的责任。流程的管理中的重点是要规范施工操作,而前面我们知道必须在施工前确定完善的施工方案,但是只有方案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对所设定的方案得以实行,而流程管理就是用来监督工程方案的实施。只有按照工程法相关制度严格规范工程流程管理,电力配网工程以及整个工程项目才能够顺利进行。
3加强10kV电力配网工程施工质量的监管工作
只有在施工过程中不断加强管理的具体实施才能使得工程的质量才能得到更好地保证。但是通常来说,10kV电力配网工程施工存在于工程的各个阶段的,并且在每个阶段的施工完成后就要进行及时的质量检测,这时候就要求在质量检测过程中加强监管的力度。质量监管作为工程中的重要环节,必须要严格遵守正确科学的流程进行执行,在检测过程中应该秉承把工程质量放在第一位的原则。不能因为工作的繁琐而偷工减料,如果检测不到位,就会对施工人员的生命构成威胁。所以,施工过程中应该更加重视10kV电力配网工程施工质量的监管工作。如经过用环氧树脂修复后的91基混凝土电杆,再也没有再出现影响电网运行的故障。
4不断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
应该不断提升施工队伍中每个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在施工过程中,各司其职,将10kV电力配网工程施工所用的技术更好的运用到工程施工过程中。另外还应该每隔一段时间让相关施工工作人员培训相关专业技术知识,把之前电力配网施工过程中总结的问题拿出来给大家探讨,一方面有助于他们对新知识更好的进行吸收,同时对于以往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可以确保现有施工人员可以更加全面了解,有效控制以后施工过程中所遇到的难点、重点,避免同类问题发生。还应该积极调动施工人员工作的积极性,这样也可以很好地提高工作效率。10kV电力配网工程施工技术的执行不仅要求工作人员有熟练的专业技术和理论知识,还应该有较高的个人素质和责任心,因此在具体的实施工作中,应该将任务具体到个人,保证电力配网工程的顺利进行。
5电力施工完成后的评估和总结
只有对以往的10kV电力配网施工技术进行评估和总结,才能更好地对其进行有效管理。评估即是通过一些具体的方面如:施工质量、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等通过合理公正的方式进行综合评定。总结即是对以往10kV电力配网施工过程中遇到好的方案进行总结,以便以后的参照和借鉴,同时也应该对不好的加以总结反思,以防以后发生同样的问题。总结过程中应该每个人都参与到其中,对于总结的问题综合每个人的想法,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总结问题得到更为科学的解答方法。
6结尾
1.1准备阶段。
确定了配网电力工程设计方案后,需要在施工开始前做好准备工作,包括人员、材料、设备、照明、通风、安全设施等各个方面。
1.1.1需要明确设置质量控制点,质量控制点设置的是否合理对配电电力工程的施工质量具有决定性影响,全面分析影响施工质量的各种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是开展质量管理的前提。
1.1.2准备基础设施,即人员配备和材料、机械配置,严格筛选专业技术人员,普通操作人员可就近雇佣;准确统计材料的数量和种类,加强对电气设备和施工材料的质量管理,选择性能良好、质量可靠的设备和材料是提高工程整体质量的基础。
1.1.3确保施工技术参数和施工程序的科学合理,如需应用新施工工艺及技术时,必须对其可行性进行详细分析研究,从而保证顺利进行工程施工。
1.1.4严格进行技术交底,技术交底工作的质量是保证配网电力工程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对工程施工具有指导作用,是施工人员树立质量意识、充分掌握设计图纸、把握关键技术的前提和基础。
1.2施工阶段。
配网电力工程的整体质量取决于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根据国家规范和相关标准及质量管理要求,对施工工序进行重点管理,明确执行质量控制标准。具体可将质量管理分为事前、事中和事后三个阶段:管理人员编制质量控制点设置表,在勘查设计部门、施工部门和业主会审批准后,将其作为质量管理和验收的主要依据;在对应阶段完成所有质量控制点的抽检和评价,实时控制正在进行和已结束的工作,在施工单位自检后,由监理人员负责现场监督、检查,并形成文字记录和数码照片;最后,根据统一的标准严格执行验收工作,将电力工程分为单位工程、分项目工程和分部分工程实施分层检查。
1.3验收阶段
1.3.1根据施工图纸严格对配网电力工程中隐藏工程和中间工程进行验收工作,验收范围包括接地装置的敷设、铁塔基础、电缆管土建、制作电缆头、电房土建,对隐藏工程验收过程和内容准确记录。
1.3.2加强对竣工验收的管理。工程竣工时进行质量验收是电力工程建设的最后一环,对配电网的投入使用和运行具有直接影响。由施工单位、施工班组和项目管理部门分别进行自检,在验收合格后由现场监理实施复检,即初检;后由业主项目部和启委会共同竣工验收,对电力工程中的遗留问题或质量缺陷逐一记录,明确工程施工限期和责任单位。
1.3.3配网电力工程的建设目标是零缺陷,需要对建设全过程的质量问题进行管理和验收,确保及时发现并消除设施设备的质量缺陷,根据工作责任制处理,并对缺陷记录消缺处理,实施闭环质量管理。
2配网电力工程的安全管理
2.1加强对人身安全的管理。
为了防范配网基建工程中的人身安全事故,要建立完善的电力工程安全管理体系,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管理措施,考察配网电力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建立巡检、验收、运行等方面的安全管理制度,对电力工程的施工制定标准化施工方案,执行考核机制和奖惩制度,对施工人员的安全知识和措施进行考核,对不履行安全制度的人员予以一定惩罚。
2.2做好安全标识管理工作。
主要内容包括标识彩砖、防撞警示牌或标识、电缆走向图等,通过安全标识,便于日常巡视工作和避免外力破坏。
2.3强化工程安全隐患管理。
电力工程的安全隐患主要是设备隐患,严重影响配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因此必须制定有针对性的处理制度和应急预案,合理制定巡检人员值班表,增强日常巡检和安全隐患排查力度;对电气设备的质量和性能进行严格的把关,以提高施工安全系数。
2.4防治处理外力破坏。
配网电力工程在建设和投入运行过程中,会直接受到外力破坏,包括雷击、撞击、鸟害、树障、高空挂物等。通常,安装防雷击设备能够避免雷害;应用风车反光镜和防鸟刺等驱鸟装置能够减少鸟害;加大保护电力设施的宣传力度可以防治高空挂物;电力企业与政府联合治理有利于消除树障。
3配网电力工程的进度管理
3.1准备阶段
3.1.1制定严格的工程进度管理制度,避免违规操作对施工进度的影响。根据电力工程现场管理的要求,明确进度管理的内容和措施。
3.1.2配网电力工程的建设规模庞大,需要占用大量土地资源,在施工前解决好占地赔偿问题,避免征地延误对施工进度的影响。
3.1.3要制定明确项目审核进度计划,对配网电力工程的各个项目进行分析,对工程质量、工期、材料供应等进行评估,分解进度计划,确保进度管理的顺利开展。
3.2施工阶段
3.2.1在具体的施工阶段,由监理人员对施工过程根据跟踪监督和调查,随时掌握工程施工进度,把控整体进度。
3.2.2针对施工进度做好现场安全管控,对安全防护措施加强现场检查,确保警示标志和安全网明确设置,对施工人员的安全帽佩戴、安全标语、警示牌悬挂、消防设施配备等进行检查;加大对主要施工机械、安全器具、特殊工种、特殊作业人员的检查力度。
3.2.3制定详细的施工进度应急预案,根据可能突发险情的性质、后果,工程管理部门应充分利用现场工程设施,设备抢险和安全保障工作;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结合可能出现事故的特点,选择合理时机进行突发事故应急救援演习,以有效应对拖延施工进度的紧急情况。
4结语
关键词:自动化;规划;电力建设
Abstract: With the reform of city and rural power grid, provide the technical level of reliability of distribution automation system for city distribution network automatio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elated problems related to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automation technology.
Key words: automation; electric power construction planning;
中图分类号:F407.6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电力企业的发展,配网的自动化水平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自动化系统水平的提高为城区和农村电网的自动化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性保障。本论文首先分析了电力配网中自动化的概念、功能及必要性,其次分析了电力配电网进行自动化规划的建设原则,最后分析了配电网改造及配网自动化实施过程中要注意的事项。
配电网自动化的概念、功能及必要性
1.1、配电网自动化的概念
所谓配电网自动化,是指在电力建设的配网中利用现代化的高科技手段,例如:电子、通讯、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等,将配电网运行过程中的实时、离线、电网结构参数及地理信息等系统进行集成,形成一套完整的自动化系统,既包括配电的自动化,也包括配电生产管理自动化,主要用于对配电系统在运行过程中进行必须的监测、保护、控制及配电管理等。
1.2、配电网自动化的功能
配电网自动化的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数据采集与控制;(2)、馈线自动化(包括故障定位、隔离、非故障区段的供电恢复);(3)、负荷管理;(4)地理信息系统;(5)、配电应用分析等。
1.3、配电网自动化的必要性
在配电网中实现自动化,主要存在以下几个优点:(1)对配电网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故障可以迅速排除;(2)、缩短配电网线路出现故障的停电时间;(3)、能为配电网提供先进的管理手段,保证配电网管理人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4)、提高配电网运行过程中供电的可靠性和用户满意度。因此,在配电网中实现自动化,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必要性的。
2、在配电网中进行自动化配置的规划及建设原则
目前的配网自动化刚开始起步,正处在摸索阶段,配电网络与设备中有关的技术问题比较多,处理起来还有一定的困难,如网络环网率低,线路互供能力差,卡脖子线路较多,大量高能耗变压器及重载、过载线路需改造等。对于所要建设的配电网络,按照详细情况进行自动化配网建设在规模与实质上还难以实现,目前的主要任务是先建立一个坚实灵活合理的一次网架,这是自动化配网的基本要求,除此外,还要具备可靠的设备,有一定的备用容量和足够的负荷转供能力。一般情况下,实施配网自动化,尽量使用一次配网的架构,而不要对配网自动化在实施中进行改造或变更。可以在目前现有的配网基础上,参考配网的实际要求,进行配网改造优化,从长远的规划统筹安排,从而达到可以实施配网自动化的条件。利用技术和经济性分阶段的投资和实施、分技术层次推广配电自动化是一个有效的好方法。在初期配电自动化的分阶段实施应该要率先制定一个具体方针,进行判断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建设原则与实施步骤。
2.1、配电网自动化的总体规划
配电网自动化在实施的过程中要注意两个问题:总体规划与分步实施及实效。从整体规划来说,可以将实施的过程分为两个阶段。
2.1.1、实施过程的第一阶段
实施配网自动化必须实现以下几个功能:其一、实现实时以及准实时数据采集的两遥功能,如果实际条件许可、并且还要实际的需求时,还可以考虑在配电网自动化中加入遥控的功能。对于馈线自动化来说,需要实现故障提示与故障定位的功能;其二,配电网生产MIS需要首先实现自动制图与设备管理的功能,并以此为基础,逐步加强其他功能的实现。
2.1.2、实施过程的第二阶段
在第一阶段实施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其它的自动化功能,例如:遥控功能;馈线自动化如果满足一定的条件,可以实现故障自动隔离及恢复供电的功能;如果具备一定的条件并且有实际需求时,其他相关的高级应用功能也能进行考虑配置;全面实现配电生产的MIS功能。
2.2、配电网自动化的建设原则
要进行配电网自动化,必须遵循以下的几个原则:
(1)、在建设配网自动化的过程中,作为主体和重要手段分别是配网调度与生产运行和挖掘资源与整合信息;全方位的提高配电运行的可靠性和配电网的管理水平。在建设之前,应该做到认真对整个项目进行规划,突出自动化的实用性,建设过程实行分步实施。
(2)、在建设配网自动化的过程中,注重实用化的原则。依据实际的需求减低运行和维护过程的难度和工作量,提高效率。对于新引进的先进设备要考虑先进、可靠、经济等,要注重性价比。
(3)、在建设配网自动化的过程中,要考虑先进性、可靠性、经济性等综合运行的要求,且需要进行技术和经济评估。
(4)、在建设配网自动化的过程中,要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因地制宜的选择所学的自动化功能,逐渐实现规范化和标准化的目标。
3、配网改造及配网自动化实施的注意事项
(1)总体规划上要确保配网改造具有前瞻性、可靠性、可操作性。在配网建设与改造中,将配网自动化作为重点考虑 内容,从长远发展方面对配网自动化的设备要进行合理优化选择,防止在以后的中大规模改造中,现有设备的技术不能 适应要求,造成经济浪费。
(2)在目前的城市电网规划中,原先的配电网络地面上的各种设备将转入地下,这就要求必须提前对城市建设规划有 了解,并及时与相关政府部门沟通,在地下预埋的规划设计将配电网络自动化考虑进来,为各种设备预留足够的空间与位置。
(3)优化环网线路的网络结构,要利用城区配网变电站布点多的一些优势,结合开关站的建设,重点提高配网“2-1”“3-1”或“两供一备”“、三供一备”等典型接线水平。
(4)、将配电房中的破旧的高压柜换成具有自动化功能的高压柜,并且增加PT柜和FTU终端,通信方式以光纤通信。
(5)、采取一些必要的例如线路负荷开关、假装环网柜等措施,增强配网的联络能力。
(6)、在自动化提高可靠性的过程中,要加重对每部分的故障可以自动定位,实施故障隔离和没有发生故障的线路进行及早的恢复供电。
(7)、对于配电网自动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地理信息系统,必须事先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对整个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资料进行核对,包括各个线路、杆塔、负荷等,这些基础资料能为今后的地理信息系统发挥作用提供一定的基础作用。
(8) 对于配网自动化建设,在一次设备选型方面必须符合自动化要求。比如柱上开关,除了要配备TV、TA以及电动操作,而且在自动化方面必须能免维护、能承受频繁操作,控制接口是否傻瓜型、户外型。而环网柜则尽量将各种开关与操作都集成在柜中,一步到位。
(9)对于配网自动化的远端设备基本功能技术上要满足外,也要满足户外环境的适应性。比如户外环境下的运行可靠性要高,具备很好的防风沙、防雨、防腐蚀措施,能抵抗较强的干扰。
(10)、在配网的自动化建设中,通信系统是整个工程中的最具难度的部分,关键是对通信工程的准确定位。由于通信工程的终端规模巨大,要是其能在出现故障的状态下达到与平时水平相当的可靠性,那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对于通信系统主要要求应该是监控,而不是保护,这样可以降低通信系统可靠性的压力。
4、结束语
配电网自动化系统是一项耗资十分巨大,涉及的范围及其广泛和具有较多系统集成的综合性质的工程。目前,在我国的国内尚处于初始阶段,如何更好的把配电网自动化建设好,并使其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还需要我们必须不断的积累经验,实践探索。
参考文献:
[1]. 陈文炜,配网自动化系统的建设与应用[J],中国电力教育,2012.12
【关键词】 配电网;故障;现状
1. 故障定位、故障隔离和恢复重构分别是什么
配电网中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会发生故障影响对用户的供电。配电网中的故障一般可分为两类:瞬时性故障和永久性故障。
配电网的故障智能定位指的是在故障发生后,主站根据装设在配电网中的智能化采集、通信和控制单元收集到的数据,结合配电网的实际运行情况,利用网络信息和故障信息来自动地判别故障发生的位置,并且在网络结构的拓扑图上反映出故障点。
配电网的故障自动隔离指的是在判别了故障的位置之后,根据网络的拓扑连接,自动查找到和故障点直接相连的所有开关,利用通讯线路遥控断开这些开关,把故障点和正常的网络隔离开来,为下一步的恢复重构做好准备。
配电网的恢复重构指的是故障发生后,主站利用己有自动化功能定位了故障并且自动隔离了故障之后,寻找到需要恢复供电的区域,重新调整配电网中的联络开关和分段开关的状态,在所有可能的开关运行状态中快速地找出一套既能满足网络运行条件又能使目标函数最小的开关运行方案,并且通过遥控开关尽快地恢复对停电用户的供电。
2.配电网的故障处理模式
2.1早期的故障模式:在自动化水平较低的早期,故障恢复主要依靠装设在配电线路上的故障指示器。故障发生后,工作人员依靠故障指示器找到故障位置,利用柱上开关设备手动隔离故障区,人工恢复非故障区的供电。这种早期模式自动化水平较低,故障处理时问较长,但是由于投资不高,目前在我国城乡配电网中仍然广泛采用[1]。
2.2配电自动化的故障恢复模式:这种模式(简称DA)主要设备是FTU结合断路器或负荷开关构成的具有重合功能的分段器。它是指现场的FTU具备自动故障判断隔离及供电恢复的能力,不需要通信与主站系统参与。主要有电压时间型(根据变电站出线保护重合闸到再次出现失压的时间确定故障区域)和电流计数型(根据重合器开断故障电流动作次数确定故障区域)两种。此类方法的显著优点是成本低,不需要通信与主站参与,但是受原理的局限,这种方法适合于网架结构比较简单、主要是双电源供电的“手拉手”线路,比如农村或城市郊区的配电网,以及不具备通信手段或通信条件不完善、可靠性要求不高的场合。
2.3配电管理系统的故障恢复模式:这种模式(简称为DMS)的主要设备是有遥控功能的负荷开关、故障指示器、有通信功能的FTU、通信信道和主站系统。它是通过现场的FTU将检测的故障信息通过通讯设备上传给主站,由主站通过接收到的故障指示信息和配电网的实时拓扑信息,按照一定的算法确定故障区域,下达操作指令给相关的FTU跳闸隔离故障。然后,主站通过供电恢复决策计算,确定恢复方案,对非故障停电区域恢复供电,完成负荷转供,这也叫DMS处理方式。这种模式的特点是自动化水平高,适用于复杂结构的配电网,并且可以考虑实际负荷水平和网络约束。
随着我国城市中低压配电网的大力改造为DMS故障处理模式的实施创造了条件。DMS模式依靠智能软件对全网作出实时分析和判断,得到可行的、优选的故障处理方案,并且能够保证满足网络的拓扑约束、设备的容量约束和用户的电压质量。所以,基于DMS模式的故障自动处理的算法就成作者简介:杨永(1983.05),男,宁夏固原,大学本科,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10kV及以下配网设计、施工管理及配网自动化。
为当前的研究热点。
3.DMS模式故障处理算法的研究现状及发展
3.1馈线电网模型的研究:配电网的数学模型是馈线自动化的基础,不同的模型建立方法将严重影响配电自动化实施过程。提出了采用等长邻接表来描述配电网的模型,是一种比较好的方式,但它把结构连接表和负荷连接表分开描述,导致了引入变量扩大,在实际的配电自动化过程中是没有必要的[2]。有些书中采用的简化网络模型,这种模型是将馈线上的断路器、分段开关和常闭联络开关作为节点进行编号,以节点为支路的分界,然后按照一个方向确定这些节点、支路的连接关系,最后根据各节点的有向连接关系构造网络描述矩阵[3]。到目前为止,所有模型存在共同的问题是只把供电线路及其它附属设备作为支路,网络中的开关(包括断路器、负荷开关)作为节点,而没有考虑实际馈线上没有负荷开关的分支处所加装的故障指示器。
3.2故障定位算法的研究:DMS模式中的故障定位是故障处理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如何根据SCADA系统采集的全网络信息准确的定位故障区段是故障定位算法需要研究的问题。故障定位的第一类算法是矩阵法[4],这类算法的基本思路是生成对称的网络描述矩阵和故障信息矩阵,将两矩阵相乘,为防止误判还需将相乘的结果进行规格化处理,根据最后判别矩阵中的元素的异或运算结果确定故障区段。第二类是短路电流特性判据法,该类算法的原理是:如果故障过电流从支路的一侧流进而没有从支路的其它节点侧流出,则该条支路发生故障。这种算法原理简单,容易编程,计算速度快,但是不适用于弱环或有分散电源的配电网络。
3.3供电恢复算法的研究:供电恢复算法是故P自动处理的重要环节,目前存在的算法大致可分为固定逻辑法、专家系统法、自动优化决策法。
固定逻辑法:它是针对特定网络中不同元件故障后的供电恢复操作进行的逻辑编程。当一条馈线上出现故障时,记录下预先确定的恢复操作,在校验实际拓扑与记录相匹配时,将操作指令传送下去。这种方法对于解决联络开关较少的简单配电网络(农村架空配电网)的故障处理比较有效、实用。但是这种方法没有通用性,而且还存在对于复杂的配电系统,当系统运行方式发生变化时逻辑关系难以描述的问题。
专家系统法:上个世纪的90年代后期,人们将专家系统用于解决配电系统供电恢复问题。所采用的方法主要是将停电区域划分成几个组,力图按组恢复供电:如果运行约束不能恢复某一个或几个区域组的负荷,则采用按区域J恢复供电的方案,如果按区域恢复供电也会引起运行的约束越限,则考虑将馈线的负荷进行转移,力图尽可能多的恢复负荷。这种方法便子解决复杂配电网络的供电恢复问题,但是开发周期较长,而且开发通用的决策计算软件困难比较大。
自动优化决策法:这类算法采用优化技术在全网络范围内对供电恢复方案进行决策。有些书中提出的一阶负荷矩阵法就是一种优化算法[1],该算法以非故障停电区域转移负荷功率来进行供电恢复优化计算。目前安装在负荷开关处的FTU一般都有电流测量,因而如何利用电流量测量来进行决策优化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4. 结束语
目前,我国配电网架普遍比较薄弱,缺乏整体规划。绝大多数都是树状网,配电网主干线界面较小,且多为架宏线路,供电半径大(尤其是农网),导致损耗严重,电能质量差。故本了一个配电网故障处理的实施,研究配电网故障的一些现状,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些参考。
参考文献
[1]杨成峰.配电网故障恢复重构研究.河海大学硕士论文,2002
[2]刘健,陈寿春,杜宇.配电网故障区段和隔离的矩阵算法.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1999,23(1):31-33
[3]黄单炯.配电自动化SCADA软件支持系统的研究和开发.中国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0
关键词:小电流接地,故障
1 引言
随着全国农村电网改造工程的全面展开,农村供电网络健康水平明显提高,小接地电流电网中三相对地电压不平衡现象是电网异常和故障的反映,电气运行人员若能正确判断并限制故障发展,迅速排除故障,则可保证电网安全运行。反之,往往导致配电变压器电磁式电压互感器烧损、高压熔断器熔断、避雷器爆炸、导线烧断、线路短路、保护误动、大面积停电等事故发生。
2 故障现象判断与分析
2.1 绝缘监视装置自身故障的判断
2.1.1 TV熔断器一相熔断的现象与判断
(1)单相TV接线Y0/Y0/Δ接线时,由于磁路系统为单路回路,如果TV一次侧A相熔断器熔断,则二次侧A相无感应电压,但因TV负载另两侧相电压与A相形成一串联回路,故A相对地有很小的电压,A相二次熔断器熔断时,也同样因TV有负载,A相有很小的电压,电压表可能有一点指示。
(2)三相五柱式TV接成Y0/Y0/Δ接线时,它们的磁路是互通的,高压侧A相熔断器熔断,二次侧A相仍能感应出一定的电压,但此时的A相电压比单相TV接线时要高一些,二次侧断开一相时,情况与单相TV接线时相同。
2.1.2 TV熔断器两相熔断的现象与判断
(1)高压熔断器两相熔断时,熔断的两相相电压很小或接近于零,未熔断一相的相电压接近于正常相电压。熔断器熔断的两相相间电压为零(即线电压为零),其它线电压降低,但不为零。
(2)低压熔断器熔断两相时,熔断的两相相电压降低很多,但不为零,未断的一相电压正常,熔断器熔断的两相间电压为零,其它线电压降低,但不为零。
2.1.3 TV一次侧中性线断线的现象与判断
(1)TV一次侧中性线断线时的主要现象是三相对地电压表不反映电网的运行状态,电网三相对地电容不平衡时,三相对地电压表指示是三相一致的,线路发生单相接地时,三相对地电压表的指示是三相平衡的。
(2)绝缘监视TV的二次侧中性点断线时当电网发生单相接地,三相对地电压指示是平衡的,不反映电网有单相接地,失去监视电网三相对地绝缘状态的作用,开口三角绕组有电压,有接地警报。
2.2 线路断线的现象与判断
2.2.1 线路出现单相断线
运行中的线路断线、线路上装的熔断器熔断一相或两相断开,分两种情况:一种是断线的线路在供电侧接地,这种情况的查找方法与一般查找接地线路的方法相同;另一种情况是线路断线不接地,这种断线也同样引起电网三相对地电压不平衡,出现电网接地信号,但与线路单相接地的区别是,电网三相对地电压一相升高(断线相)另两相降低,配变出现缺相。而线路单相接地,则电网三相对地电压表现为两相升高,一相降低。
2.2.2 线路两相断线的现象与判断
线路发生两相断线时,电网三相对地电容平衡状态被破坏,发生三相对地电压不平衡,变电所出现接地信号,当断线相导线在电源侧接地时,接地相对地电压降低,其它相升高;当断线相导线不接地时,断线相对地电压升高,另一相降低,现象酷似单相接地,但与单线断线的单相接地根本区别是该线路供电的用户全部停产。
2.2.3 两条线和多条线接地的现象与判断
(1)两条线同名相接地。论文参考,故障。。两条配电线同名相发生接地时,绝缘监视一相对地电压表指示不平衡,出现接地信号,变电所值班员按规定顺位逐条选切线路时,应特别注意切每条线路时绝缘监视装置三相对地电压表指示的变化,若全选切一遍,三相对地电压指示没有变化,说明不是线路有单相接地故障,是变电所内设备接地。若全选切一遍三相对地电压指示有变化时,应考虑有两条配电线同相发生单相接地(含断线)故障。
(2)两条线异名相接地。这种故障多数发生在雷雨、大风、高寒和降粘雪的天气,主要现象是同一母线供电的两条线同时跳闸或只有一条线跳闸,跳闸时电网有单相接地现象。若两条线都跳闸,电网接地现象消除;若两条线只有一条跳闸时,电网仍有接地现象,但单送其中一条时电网单相接地相别发生改变,这是判断的必要依据。
(3)多条线同名相接地的现象与判断。多条线同名相接地是指同一母线供电的两条以上的线路发生的同名相接地,这种现象一般只发生在三角排列的线路下粘雪的情况。多条线同名相接地时,电网三相对地电压不平衡,出现接地信号,值班人员在选切线路时,每选切到接地线路,对地电压就发生变化,有几条线发生单相接地,三相对地电压就发生几次改变,若把这些电压有变化的线路停掉,电网接地消除,这就可判断出是三条或以上同名相接地故障。
2.3 配电变压器烧损接地的现象与判断
配电网内某条线路所带配电变压器烧损接地时,配电网表现为单相接地,出现接地警报,并伴随有过电压发生。
2.3.1 配电变压器烧损接地
配电变压器绕组烧损接地现象的特点多表现为C相先接地,对地电压为零或接近于零,经短时间后,C相接地消除,C相对地电压又升高到大于相电压的水平,接地相又变为A相,同时不完全接地并随时有过电压产生;值班人员选切带有烧损配变的线路时,配电网单相接地消除。论文参考,故障。。
2.3.2 配电变压器内部金属物脱落接地
配电变压器内部金属物脱落,挤在绕组与外壳之间,因绕组磨损造成单相接地,变电所绝缘监视装置出现接地信号并有过电压,当选切带有此变压器的线路时,电网接地消除;当送出这条线路时,有时也不出现接地,过一段时间又出现接地。论文参考,故障。。若为确定接地线段,将部分配电线倒至另一电源供电时,由于配电网电容电流的改变,接地有时也随之消除,过一段时间又出现接地,这样的接地显然发生得不多,但不易分析、判断。
3 结论
经过以上分析论述,我们不难看出对于小电流接地电网的故障,大都可以通过绝缘监视装置的报警及仪表指示,经分析判断出故障的性质。当故障发生时,运行人员应沉着冷静认真分析,从而及时排除故障,确保电网正常安全地运行。
大力推进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建设网架坚强、开放互联、高度智能的智能电网是未来电力工业发展的趋势,建设分布式的光伏发电是电网和光伏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介绍了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接入配电网所要求的技术条件和要求,系统总体构成及系统实现的硬件和软件技术方案,研究了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基本原理及实现方法,为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接入配电网的实现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际参考经验。
【关键词】太阳能 分布式光伏发电 配电网
近年来,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优化能源结构,在新能源开发利用方面大力推动分布式发电的技术应用与创新,而光伏产业是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因此大力发展包括光伏发电在内的可再生能源已经成为我国保障能源供应、治理环境污染、推动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性选择。
分布式光伏发电以分散的方式接入配电网,易于建设且环保效益突出,在一定程度上可缓解区域局部用电紧张状况,并能避免大规模光伏电站对电网的影响及电网在长途输送中的损耗。目前分布式光伏发电在全国处于发展初期,社会各界对分布式光伏发电认知度不高,因此需要在项目管理、系统设计研发、设备安装、并网接入和运行监管等多方面进行不断实践与完善。且随着电网的日益复杂和智能电网的逐步发展,对光伏发电系统并入配电网的技术与要求也提出了新的挑战。
1 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硬件设计
光伏发电系统设计要综合考虑负载性质、使用功率、当地纬度和太阳辐照量、日照时间、温度变化、蓄电池维持天数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系统由太阳能电池方阵、充电控制器、蓄电池组、联网逆变器、主(次)配电箱、公网计量表等组成。
1.1 太阳能电池组
目前广泛应用的太阳电池组件是结晶硅组件,制作太阳能电池最理想的材料高纯硅材料,当光照射到光伏元件上时,在基体硅材料上生成类型相反的掺杂层从而形成大面积的PN结,在PN结附近形成光生电场即光生电压。在太阳能电池P-N结两侧的引出电极上接上负载,即有电流通过,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
分布式光伏系统总体性能的最关键的问题是使系统能最有效地利用太阳能资源,因此在组件安装时应向阳光最充足的方向安装,安装倾角主要由安装地域的经度、纬度、最佳辐照量决定。
1.2 蓄电池
蓄电池作为系统的储能设备,储存太阳能电池方阵受光照时所发出的电能,当光照或太阳能电池组所发电量不足时释放电能。在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中,对蓄电池的要求主要与使用方式及当地气候有关,要综合考虑蓄电池的额定容量、低温放电和充电性能、充电效率和深放电后的恢复性能、使用寿命、海拔、电池组内各单体电池的一致性,在选择时要保证经济性与可靠性,选择合适的型号和容量。
1.3 充电控制器
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中蓄电池因日照影响会频繁充放电,会出现过充电和过放电的现象,过充(放)电都会缩短蓄电池使用的寿命,光伏发电系统中使用充电控制器来防止过充(放)电对蓄电池造成的损害。充电控制器通过控制太阳能电池组件向蓄电池充电的电流和电压,达到控制电池组件对蓄电池的充电,并控制蓄电池和太阳电池组件对负载的电能输出。选择充电控制器时应注意系统电压、输入(输出)最大电流、蓄电池过充(放)电保护门限等参数。
1.4 逆变器
太阳电池组件在阳光的照射下产生的是直流电,而发出的直流电需要通过逆变、控制、检测、保护等过程才能并入电网,通常通过逆变器来实现。逆变器的控制主板采集来自太阳电池组件产生的直流以及电网侧的电流和电压采样信号,经过分析处理向驱动主电路发出控制指令,输出正弦波电流,从而实现并网发电。
1.5 配电设备和安全装置
配电设备是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其包括母线和控制设备、保护设备、测量设备等用来接受和分配电能的设备,同时系统必须有防雷和接地设备以防止直击雷。
2 分布式光伏系统软件设计要求
分布式光伏系统的设计要对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预测,分析系统的经济效益。统计计算系统负载的用电量和功率大小,计算太阳能电池方阵组的安装倾角和表面辐射量,并对太阳能电池组件和蓄电池的容量进行计算以及对二者之间的优化匹配进行设计。
3 分布式光伏系统接入配电网
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接入配电网要研究两者之间的交互影响,系统应具备抑制电压波动和闪变的能力,配备的保护装置能确保系统安全可靠稳定运行。采用先进技术减少逆变器产生的电流谐波和直流分量,保证光伏发电系统的电能质量。系统具有的孤岛检测技术能在紧急状态下快速切除故障,及时恢复供电。
通过采用新技术参数和控制标准,结合相关的政策和法规解决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接入配电网后对配电网规划和配电网负荷潮流的影响,保证光伏发电系统安全、可靠、高质量运行。
4 总结与展望
本文对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接入配电网的相关技术进行分析,提出了系统接入配电网的条件与考虑因素,为实现系统接入配电网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际参考经验。
随着智能电网的发展,未来的分布式光伏发电将通过与智能配电网的衔接,以智能化和网络化的协同在线控制为发展方向,实现高度自愈、网架坚强的智能配电网的发展。而在配合配电网发展与建设的同时,如何最大程度发挥与实现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优势,还需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前进。
参考文献
[1]张正陵.积极应对分布式电源并网[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4(05):23-25.
[2]高毅.分布式光伏发电在智能电网中的作用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03):370.
[3]王瑶.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生产工艺的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学位论文,2010.
[4]王长贵,王斯成.太阳能光伏发电实用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5]刘洁,袁松振,杨海柱.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对电网的影响与对策[J].通信电源技术,2013(03).
论文摘要:电力配网改造和建设,项目多、资金量大,项目管理点多面广,千头万序。其中,工程质量管理是配改建设的重头戏,它直接关系到配电网能否安全、可靠运行。如何确保配改建设工程质量?本文介绍了相关的经验。
近年来厦门电力配网改造和建设强化配电工程过程控制,重视工程质量管理,积极开展达标投产检查。推行项目经理制、项目经理工程质量终身制、项目监理制,有效地提升工程质量,确保向生产部门移交“性能可靠、资产优良”的工程项目。
1.实行项目经理制及项目经理工程质量终身制严把质量关
配电工程项目建设实行业主项目经理制和项目经理工程质量终身制,首先各业主项目单位要配足配强工程项目管理经理,加强项目经理的考核培训,赋予项目经理相应的管理权利,同时实行工程质量业主项目经理终身负责制。
每个项目立项后,马上指定一名项目经理,加强对该项目的施工图设计、设备采购、施工、验收、结算等全过程的控制和管理,层层把关,对配网项目的质量终身负责。
(1)施工图设计环节:从工程的第一环节开始把好质量关。项目的施工图设计必须以《配电网现场规范化建设标准》及国家颁布的相关的规程规范作为配网设计的依据;积极在配网工程设计中应用《省公司的10kV配网典型设计》成果,从源头上将配电网规范化建设标准纳入设计。
(2)设备采购环节:把好设备质量关。配网工程的物质采购严格执行省公司有关的招投标文件规定。项目经理依据设计单位开具的设备材料清册及时上报工程物资需求。通过统一物质招投标选用安全可靠,性能优良的设备。
(3)配网施工环节:在施工过程严把质量关。工程项目责任单位必须对施工队伍进行企业资质、业务能力、装备水平、工程业绩、企业信誉等全面考查,通过招投标选出业绩优良的施工单位。在施工合同签订中应明确安全、质量、进度等相关责任,并签订安全协议。项目经理密切跟踪工程进度、工程质量及资金使用情况。组织协调工程中间验收,配合工程阶段质量监督检查活动,及时收集隐蔽工程签证和验收资料,做好工程缺陷记录并督促整改。
全国首创推行电缆施工人员资格认定和作业计分制,确保电缆施工质量。工程施工的安装人员均要经过新设备的安装和使用培训,重要设备由专业厂家人员进行安装,确保安装的工艺标准。
(4)验收环节:是检验工程质量的关键环节。配网工程强化工程质量管理,实行三级验收制度。城市配电网建设改造工程项目的验收必须以国家现行的《施工验收规范》和《配电网现场规范化建设标准》为依据。项目完工后,由业主项目经理发起,业主项目单位组织工程验收,由设备主人(运行接受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等单位参与,现场对土建及电气部分进行验收,施工单位准备验收报告,征求各验收部门意见,并一次性提出整改要求,同时各方应在验收表上签字以示负责。
2.实行项目监理制强化施工质量管理
所有配网工程都应由项目责任部门负责委托监理。在配网工程中做到“强势监理”,充分发挥监理在配网工程中的作用。各配电工程监理项目部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范、标准的要求,对施工质量、进度等进行监督管理。项目监理的狠抓施工质量的举措如下
(1)、监理人员对施工过程进行巡视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通知施工单位进行整改,对需要监理旁站部位进行旁站,并作好旁站纪录,同时每天做好监理日记。
(2)、对各分项工程进行验收和质量签证;
(3)、遇到问题,及时通知业主和设计单位进行现场解决,确保工程顺利完成;
(4)、对钢筋、接地体预埋件等分项工程进行隐蔽验收检查。隐蔽工程监理必须到位并拍摄照片作为工程资料予以存档。
(5)、严格工序管理,对于每一道工序的验收,监理都直接参与到施工全过程,采取见证、旁站、巡视或平行检验等工作。坚持对工程实行全方位监理。坚持上道工序未完成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6)、施工中要求施工方填写分项质量评定表,记录应该实事求是,数据真实。对于中间验评表格,要求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报审签认。
(7)、对于施工过程中图纸存在的疑问,要求施工队会同各方确认后再施工,不可擅自改变设计图纸进行施工。
3. 积极开展达标投产检查,全面提升配网工程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