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电力培训论文范文

电力培训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电力培训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电力培训论文

第1篇:电力培训论文范文

(一)企业认识对培训效果的影响。培训的最终效果与企业对培训的认识有很直接的关系。由于培训效果的显现是需要过程的,有些企业不能明显的感觉到培训所带的优势,就认为培训是可有可无的,对于培训的投入就不会很大,而且有的企业对于培训没做系统长远的规划,亦没有明确的培训目标,开展培训走形式主义过场,这种培训的效果可想而知。而有些企业认识到了培训的重要,但是却把企业看成是万能的,对于培训的效果给予过多的期望,不管工作中遇到什么问题,认为只要开展培训,这些问题就会迎刃而解。这种思想认识也是不可取的,培训不是任何问题都能解决;另外,还有些企业想通过用培训一次解决多个问题,培训的目标太高,培训的效果很有可能达不到预期的目标。因此,企业对培训的这两种认识都是不可取的,都会对培训的效果产生很大的影响。

(二)培训策划对培训效果的影响。培训的策划过程也是影响培训效果的重要因素。比如,培训前的需求、培训内容、方式以及方法等都对整个培训效果产生影响。但是,目前电力企业没有认识到培训策划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首先,培训的需求与内容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电力企业没有将培训的需求与企业的发展目标,岗位任职资格以及管理人员的技能差异等结合起来。企业在对员工进行培训时,其培训内容的选择以及培训计划往往只考虑了员工的共性问题,对于员工个人的发展因素等没有考虑在内。有些电力企业一般是根据外部培训机构的流程以及课程安排企业中的培训,培训的课程与实际工作的开展并没有多大的关联。在培训内容的选择上,更多的企业往往是把重点放在知识、技能以及技术等方面,对于员工的职业道德等方面的素质培训并没有重视,并且技能培训的内容没有创新,每一期的培训内容几乎是一样的,这就造成员工对培训产生厌烦,影响培训的效果;其次,培训的方式与方法比较简单。电力企业中的培训方式,大多以授课为主,培训师在上面讲、员工作为被动的学习者,这种培训方式最终产生的效果往往与培训者的素质、讲授的技能水平以及员工的心态与个人素质都有很大的关系,这种培训的学员参与的程度并不是很高,从而造成培训效果的不理想。

(三)个人职业发展对培训效果的影响。电力企业属于垄断型企业,企业内员工的学历层次较高、专业性很强并且收入也很高,员工的需求发展则更注重个人职业的发展以及自我价值的体现,因此个人的职业发展对培训的效果有很大影响。但是,目前在电力企业的培训中很少与个人的职业发展直接挂钩,造成员工很少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培训中来。企业缺乏有效的培训激励机制与完善的培训制度,造成电力员工失去了对培训的兴趣。培训激励机制是促使员工积极主动参与培训的动力,但是电力企业缺乏有效的培训激励机制,很多员工在参与完培训以后身上的责任加重,但是薪酬等方面并没有任何改变,这就造成员工不会积极主动的参与培训,造成培训的效果不理想;另外,培训制度不完善。电力企业的现有培训管理制度甚至是多年以前定制的,并不能适用于目前企业的现状,甚至有些电力企业没有培训服务制度,在企业组织培训后,由于培训效果不佳,造成企业员工的流失。

二、提升途径

(一)提高企业对培训的认识。培训是企业内部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手段,也是企业获取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企业在对员工的培训中应该注重提升员工的素质,因为员工的素质直接关系着企业的发展,只有员工素质提高了才能更好地维护企业的形象,形成更好的企业文化以及创造更多的经济收益,更为企业构成了竞争的优势。培训虽然重要,但是也不能把培训当成万能的手段。首先,培训需要与生产经营相互结合,处理好教育培训与生产经营的关系,要正确地理解培训教育的投入与产出,培训的最终目标是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服务,培训的成功与否关系着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是否能顺利开展实施;其次,企业的高管层需要对培训有一个正确定位,不能只看重短期效果,而忽视了对培训的投资,也不能对培训给予高度的期望,想象着一蹴而就,这样很难发挥教育培训的功效。企业管理层要做好自身的本职工作,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积极组织培训,努力使每次培训都取得一定的成效,让企业领导看到培训的实用价值,还要通过对培训加强宣传让每一个员工都关心培训,提升员工参与培训的意识。

(二)培训设计与员工个人职业发展相结合。要想使员工个人的发展与企业发展同步,需要把员工培训作为实现这一要求的途径。通过各种培训设计不仅帮助员工提高了知识技能,更提升了员工促使企业持续发展的能力,只有充分考虑了员工职业发展的培训,才能被企业员工接受并积极地投入其中。完善的培训制度可以优化培训文化,促进企业文化的发展,从而引导员工实现个人的发展。培训制度如果能使员工的发展与企业相互结合起来,员工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就会进一步提高,员工希望通过培训来提升自己综合素质能力,而企业也需要具备综合素质能力的员工来服务于企业发展。培训制度要与人力资源的激励制度以及考核制度相互结合,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同时,培训制度在执行中要不断地完善与修改,从而适应企业的发展需要。另外,要完善培训的激励机制,激励是提高员工学习与工作的重要手段。企业可以举办一些活动,如开展有关培训内容的知识竞赛等,对成绩优秀的员工给予精神上的激励或者是奖金奖励等,从而提高员工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为培训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三)对培训进行合理策划。根据企业的长远发展目标,及时发现企业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制定不同的培训计划,从而更好地实现企业的目标。在制定培训计划时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首先,要做好培训前的需求调查。根据企业目标、资源的状况以及员工个人需要等相互结合,最终确定培训需求;其次,设计培训的内容,使其具备实用性与针对性。在培训内容的选择上不能仅局限于眼前,还要把目光放长远,做到既满足企业未来发展需要,又要满足于个人的发展需求;再次,运用灵活的培训方式,运用多种培训方式与方法,从而提升培训的效果。比如说:可以采取案例研究式、情景模拟等形式,引起员工的培训兴趣,提升培训效果;最后,选择培训师。培训师是培训的关键所在,培训师既能活跃学习的气氛,又能让员工轻松地掌握技能知识,因此选择一个好的培训师是非有必要的。

第2篇:电力培训论文范文

[关键词]企业人力资本培训;投资效益;评估;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

一、人力资本培训投资效益的特点

1.效益的多样性。企业培训投资所产生的效益是多方面的,有的可以量化,比如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生产成本的降低等;而有些却难以量化,如对企业员工的影响方面,员工技术水平的提高、员工整体素质的提高等,所有这些一般只能用“好”、“差”等定性的语言来描述。因而,在建立企业人力资本培训投资效益的评估指标时,除了尽可能地选用可量化的指标外,还必须使用一些定性的指标。

2.效益的难分割性。企业效益的提高是多方面作用的结果,其中到底有多大一部分是由人力资本培训投资所产生的?这个问题还处在研究中,即使人们能提出很好的分割方法,也难以完全把人力资本培训投资所产生的效益分割出来。这就增加了人力资本培训投资效益评估的难度。

3.效益的缓慢性和长期性。人力资本经过培训后,其效益一般是慢慢地产生的,有的在短期内根本看不出它的效果,而往往是经过一段时间内才能显现,并在长时间内产生。因此,在进行效益评估和设置评价指标时,不仅要设置能反映短期经济效益的方法指标,而且还要设置一些能反映长期效益的方法和指标。

4.效益的不确定性。人力资本培训投资效益的好坏与受训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等多方面的主客观因素有关,效益的大小无法事先用契约来规定,也无法事先准确地预测。因此,在对这样的效益进行评估时,难以得出准确的数字结果,而较适合于用模糊语言进行评判。

二、人力资本培训投资效益的评估原则

1.科学性原则。进行企业人力资本培训投资效益的评估,要坚持科学性原则,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按科学规律办事。科学性原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在设置效益评估指标时,要力求客观、准确,切忌主观臆断;第二,评价指标的选取、数据的计算等问题要有代表性、可比性;第三,要运用科学先进的评估方法、技术及工具,这样才能保证评估结果的可靠性,真正起到评估工作应有的作用。

2.全面性原则。由于企业人力资本培训投资效益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并且涉及到的影响因素也很多,内容较为复杂,这就要求培训投资效益评估指标体系要具有综合性和全面性,能从整体上衡量企业人力资本培训效益。

3.可测性原则。评估指标体系的制定要有相应的标准,以相同的标准作为统一尺度,来衡量被评价对象的表现。对于定性指标的测量只要建立详细的评价标准,也可认为是可测量的。

4.针对性原则。首先要明确效益评估的目的,是为了更有利于企业培训工作的开展,调整培训过程中的不良因素,优化培训结果。因此,应建立切合实际且实用的评价指标,有针对性地围绕培训目标进行效益评估。

三、人力资本培训投资短期效益的评估

山企业培训效益的特点得知,企业培训的效益在短时间内难以产生较明显的效果,正如杰克·韦尔奇所说,培训的成本是有限的,但效益是无限的,因而要正确评价培训的效益,应分别进行短期效益的评估和长期效益的评估。这里,首先讨论短期效益的评估。

培训投资短期效益的评估可采用菲利普斯提出的以结果为中心的投资回报率方法。计算投资回报率,就是要使用培训的利润和成本数据。投资回报率的计算是用净利润除以成本。净利润是培训的利润减去成本,投资回报率的计算公式为:

投资回报率二培训的年净利润/培训的总成本×100%

这里,培训的总成本包括企业进行培训的开发、实施整个过程中所支付的所有费用,包括培训设施费用、参与培训人员(开发人员、受训员工、管理人员和讲师)的工资福利、差旅费、办公用品费用等。

培训的年净利润是指员工接受培训后为企业创造的总利润与受训员工在假设不接受培训情况卜将创造的总利润之差,也称为增量利润。受训员工在不接受培训情况下创造的总利润可根据历史数据进行预测而得,此不赘述。

四、人力资本培训投资长期效益的评估

1.人力资本培训长期效益分析。人力资本培训长期效益可从经济效益、科技效益和管理效益三个方面进行评估。(1)经济效益。在培训后的较长一段时间内,接受培训的员工操作会更为熟练,在实践中应用培训传授的知识,产品质量大幅度提高,事故发生率显著降低等。经济效益主要评价指标有: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牛产成本的降低、产品质量的改进、资金和设备利用率的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的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提升、故障率或事故率的降低等。(2)科技效益。企业的培训还为企业带来一定的科技效益,主要表现为企业员工的技术和知识的更新,科技意识的提高,此外还有,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等等。其主要评价指标有:职工知识和技术水平的提高、促进对先进技术的应用、科技新领域的开拓等。(3)管理效益。企业人力资本培训能够产生一定的管理效益,特别是对管理人员的培训能产生较好的管理效益要在较长时期内才有所体现,一般采用定性分析法。主要评价指标有:企业员工团队协作水平的提高、顾客满意度的提高、品牌价值的提升、企业形象的提升、企业员工管理素质的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等。2.构建长期效益评估指标体系。根据上述分析,企业人力资本培训投资长期效益的评估指标体系构建,如下:

3.长期效益评估的步骤。长期效益可运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评估。层次分析法(AHP)是一种多目标决策方法,应用在管理中解决许多复杂、模糊不清的相关关系如何转化为定量分析的问题;模糊综合评价法则是基于模糊数学模糊集理论对评价对象作出综合评价的一种方法。由于在人力资本培训投资效益的评估过程中,问卷调查、专家咨询等方式具有典型的模糊性,因此,本文结合培训效益自身的特点和评估原则,运用层次分析法的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对企业培训投资长期效益的评估。

(1)建立因素集。因素集是指能直接反映人力资本培训投资长期效益的评估指标的集合,记为C,共由16个指标组成,即C=(C1,C2,A,C16)

(2)建立评价集。评价集是评判者对评判对象可能作出的各种总的评判结果组成的集合,记为V=(V1,V2,A,Vn),其中Vi代表第i个评判语,模糊综合评判的目的就是在综合考虑所有因素的基础上,从评价集中选出一个最佳的评判结果。本文在对培训投资长期效益进行评估时,采用五级评价标准,即设V=(V1,V2,V3,V4,V5),其中V1、V2、V3、V4,V5(分别代表很好、好、一般、差、很差。

(3)确定评估指标的权重。在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值时应遵循以下原则:即经济效益指标的权重值最大,管理效益和科技效益所占评价指标权重较小。而管理效益和科技效益的权重值依培训对象的不同而不同,对管理人员的培训,管理效益的权重值相对较大,科技效益的权重值相对较小。反之亦然。

这里,我们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与专家咨询法计算上述指标的权重,权重记为w,w=W1,W2,A,W16)。

(4)建立模糊评判矩阵。采用专家咨询法和问卷调查法分别对各个效益指标进行模糊评判,确定各指标对评判等级的隶属度,模糊评判矩阵R的元素Ri,的计算公式为:Rij=对指标iC进行Vj评价的所有专家人数/参评专家的总人数其中,Rij表示指标Ci对于评价Vj的隶属度。由以上公式得出C中各

由因素集C、评价集V和模糊评判矩阵R就构成了一个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5)模糊综合评判。由上面层次分析法得到的各个指标因素的权重向量W,与模糊判决矩阵R进行合成,可得到相应的模糊综合评判向量B:

Y=W·R=(Y1,Y2,Y2Y4,Y5)

其中Y1、Y2、Y2、Y4、Y5、分别具体反映了评判对象在最终评价结果上的分布状态。例如:相对于评语集为V=(很好,好,一般,差,很差),最后得出Y=(0.25,0.55,0.28,012,0.15),则表示培训效果隶属于好的程度最大,为0.55,说明培训效果是较为显著的,企业进行培训投资取得了预期的效益。

第3篇:电力培训论文范文

1.1培训需求

各岗位员工根据“岗位培训大纲”要求,将培训需求分解为不同的、相对稳定的培训项目,并对培训项目规定所属的培训方式、主要内容和培训学时,形成个人年度培训需求,各处室领导根据明年工作安排对个人年度需求进行初步修改,然后提交部门领导再次审查,经部门领导确认后,部门培训工程师将个人相同的需求进行合并,形成部门年度培训需求。个人年度培训需求应包括以下方面:(1)员工所从事岗位的基本安全授权培训要求;(2)岗位授权培训要求及员工需增强的岗位技能培训需求;(3)核电站调试、运行、大修和退役(国内核电站暂不涉及)经验,以及同行之间的经验反馈;(4)监管机构评估、同行评估、公司自查等下发整改行动项中与人员培训相关的要求;(5)岗位职责发生变化时,对应改进人员的知识和技能;(6)国家核电法规及标准修改后的新增需求。各处室及部门对个人培训需求审查原则包括:(1)充分考虑项目的可行性;(2)根据处室人员初始培训和再培训要求,综合考虑培训实际、培训条件以及工程进展、调试计划、大修安排等情况进行筛选;(3)根据公司归口管理的原则统一考虑公司内部相应的培训需求,如兼职消防员培训由消防处考虑,外聘人员或承包商人员由归口管理处室一并考虑;(4)培训项目必须包含相应的培训费用预算(包括但不限于:授课费、教材编写费,等等)及其计算方法。

1.2年度培训计划

各部门将培训需求提交至培训部,首先,培训部根据培训需求所属的师资来源,将需求分为外出培训、外聘教员、部门内训、自学、公共培训等类别;然后,培训计划管理工程师逐条审查每项培训需求,与各部门培训工程师进行核对确认,删除多余需求,合并相同需求;最后,对所有培训需求按照一定规律进行编码,汇总明年培训费用形成预算,经公司培训审查委员会审查确认,由公司总经理签批后形成公司年度培训计划。培训部对需求的分析、整合,可以充分利用各类培训资源,避免造成资源浪费。

1.3个人年度培训计划

根据国家法规要求,每个核电站人员均需要编制《人员培训计划》,《人员培训计划》应列举每个核电站人员应接受的培训项目及其计划安排。各岗位人员认真对照公司分布的年度培训计划,将自己将要参加的培训项目筛选出形成个人年度培训计划,按期参加培训。

1.4月度培训计划

各部门根据公司年度培训计划编制月度培训计划,具体执行当月培训任务。各部门可依据实际情况就无法当月实施的项目提出延期、取消申请,延期项目需提供新的可执行时间,取消的项目需提供正当理由。培训部将各部门月度计划汇总后,增加培训部统一管理的公共培训项目后,生成公司月度培训计划,无需对各部门月度计划进行审查。

2计划实施

2.1岗前实习

岗前培训是新员工在完成基本的入厂培训并分配至各部门相应岗位后,为取得授权,在拟授权岗位上进行的培训。部门领导为新员工指定具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工作经验,具备指导新入职员工开展工作能力的培训导师。培训导师与培训工程师、学员上级领导,参照相应岗位培训大纲,共同为新入职人员制定岗前实习计划,岗前实习计划应涵盖对应岗位的主要知识、技能和态度要求。并根据具体考核措施对新员工定期考评,使其达到培训计划要求。

2.2岗位培训

岗位培训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开展:(1)课堂培训:是最常用的培训方式。应认真控制和安排课堂教学时间以便及时有效地实现培训目标。应借助于授课、讨论、角色扮演、评论和汇报会等培训方法来提高培训的有效性。必要时,应使用文字资料、幻灯片、音像资料、计算机、微缩模型和过程模拟手段(比如,过程模拟软件)等培训辅助器材和材料来支持课堂教学。(2)实验室、模拟体:利用各类实验室、模拟体开展的操作培训。对于那些必须快速和熟练完成但不能在实际的设备上进行的培训,应当提供培训模拟装置进行实地培训,培训模拟装置所在的实验室或厂房应保证实地培训满足工作环境要求。培训模拟装置应尽可能是1:1的。(3)模拟机:主要指运行人员、技术支持人员等在模拟机开展的操作培训,涵盖:正常运行工况、异常运行工况、事故运行工况。通过这种培训,可以使核安全相关人员熟练掌握各种机组状态下应采取的措施。(4)计算机辅助教学:主要指利用公司培训信息系统等开展的在线培训,主要进行一些通用性质的管理类培训。(5)员工自学:可不采用集中授课方式,但在任何情况下受训人员均需要接受培训教师或导师的考核。

3监督管理

为确保培训计划能够高效实施,必须采取一定的监管措施,对计划完成率、培训考核通过率、日常培训纪律、专兼职教员授课满意度、培训组织与实施等方面进行监督管理。海阳核电经过多年的探索,建立了独特的“培训检查监察”体系,监督检查公司各部门在培训工作中执行相关法规、标准、程序的情况和在岗培训执行情况,总结培训工作中的良好经验和不足,对各部门培训情况采用百分制进行量化,提出书面分析报告。通过培训检查监察,监督各部门按照培训计划和培训程序要求有效开展各类培训活动,督促培训监察行动项的落实,推广培训活动中的良好经验,使公司培训管理工作满足系统化培训方法(SAT)的要求,持续改进培训管理工作,不断提高培训质量。培训检查监察方式包括日常对公司某一培训活动的检查,对公司各部门的季度培训监察。

3.1计划完成率

培训部在每个月底汇总各部门培训工程师反馈的月底计划完成情况,计算出年度计划截止当月的执行率,并将月度计划完成情况报送公司进行综合绩效考核,如果低于目标值将对责任部门进行考核,同时,根据未完成培训项目的数量在每季度监察报告中扣除相应分值。对于因现场条件不具备、缺少培训资源等客观因素导致培训无法按期开展的情况,责任部门及时联系培训部,提出培训延期申请,重新核算计划完成率。经过多年的探索及建设,海阳核电培训管理体系以趋于成熟,近几年的公司年度培训计划完成率均能达到93%以上。

3.2培训观察

培训部教务管理人员及各部门管理者通过查阅公司月度培训计划,得知培训项目实施日期和地点,随机选取某项培训进行观察,将培训过程中出现的缺勤、迟到、早退、睡觉及玩手机等现象进行记录,培训部监察人员收集日常违纪情况,在季度监察报告中扣除学员所在部门对应分值。培训纪律决定了培训质量,需要持之以恒进行管理,以便员工养成良好的培训习惯。

3.3季度监察实施

季度培训监察在每年的3、6、9、12月下旬组织进行,分三个步骤来完成,包括:监察前准备、监察实施和监察总结。监察前准备:在监察开始前一周,培训部发出培训监察通知,将监察计划安排、监察内容和要求提前告知公司各部门,各部门提前统计本部门季度培训情况,填写《部门培训情况统计表》。监察实施:培训部相关人员组成监察小组,按照培训监察计划安排,开展培训监察工作。监察总结:根据培训监察中收集的信息和统计数据,编制季度培训监察报告,总结培训工作完成情况,推广良好经验,提出改进建议,形成监察结果与行动项。培训检查监察包括以下事项,根据培训实际可适当增减:(1)部门年度、月度培训计划的制定和完成情况;(2)部门员工个人培训计划的制定及完成情况;(3)培训项目的组织实施情况;(4)部门组织公司公共培训项目情况;(5)部门员工参加公司公共培训项目情况;(6)部门员工基本安全授权情况;(7)岗位培训岗位授权情况;(8)部门直接管理承包商的培训和授权情况;(9)部门承担培训教材的编写情况;(10)兼职教员授课情况;(11)培训记录形成及归档情况;(12)培训监察行动项完成情况。

4总结

核电站一系列的培训计划制定及管理措施有以下优点:(1)员工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得到保障:培训计划从员工需求出发,依据采用系统化培训方法(STA)编制的岗位培训大纲,为员工提供了获取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机会。(2)提高培训资源利用效率,降低了资金成本:员工个人的培训需求经过部门和公司的筛选整合,将相识的需求统一管理,组织集中培训,节省了培训资源和成本。(3)培训效果好:成熟的监察体系促使培训计划完成率较高、培训纪律较好,能让员工在同样的时间段内获取更多的知识,从而提升培训效果。相比其他行业,核电站的培训管理工作存在以下局限:(1)对培训计划管理工程师素质要求高:培训计划管理工程师需要熟悉全公司各岗位需要进行哪些培训,才能有效筛选培训需求,判断哪些工作短缺可以通过培训得到解决。(2)需要大量的培训管理人员维护监管体系的运转:核电站一系列的培训管理措施均建立在大量的人力基础上,缺少了大量的管理人员(含各部门培训工程师和教员),管理措施难以执行,从而无法保证培训效果。

5结束语

第4篇:电力培训论文范文

论文关键词:技师学院;技能鉴定;方式;尝试

在我国全面贯彻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今天,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培养,优化企业人才结构,对于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作为国家电网公司水电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的东北电力技师学院(以下简称技师学院),在实践中探索出了“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的创新培养模式,办出了自身的特点。由于技师学院成建制系统靶向培养高技能人才,无论是在教学计划和培养目标上,还是在师资选聘和培训内容以及教学手段上,都做了精心的策划和实施,因此技师学院的培训质量和效果比常规技师鉴定前培训具有较大的优势。技师学院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中的最后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毕业学员都必须参加职业技能鉴定考试。东北水力发电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站结合技师学院新的办学模式和特点,对如何做好技师学院毕业学员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也进行了新的探索和尝试。

一、技师学院的办学特点

1.生源特点:来自现场,优中选优

(1)招收高级工起点、具有一定现场实践经验的企业一线生产技术骨干。

(2)报考人员首先由所在单位人资部门在报名人员中择优推荐产生。

(3)报考人员再通过招生选拔考试,择优录取后才成为技师学院的在籍学员。

2.教学特点:模式新颖,注重实用,严抓质量

(1)采用了“课题制、专题制、项目制”三级教学体系建设思路。

(2)采用了“导师制、激励制、学分制”三项教学管理新手段。

(3)在导师聘任方面,注意聘请电网公司优秀专家做兼职教师,集学院和行业现场技术技能顶尖人才任教。导师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讲授先进实用的教学内容,达到学为所用的教学目的。

(4)在教学开发方面,增加专题工程实践内容,使教学与现场实际实现紧密结合。要求基础知识全面,专业理论知识实用、基本技能熟练、相关技能够用,专门技能和动手能力突出。

(5)在专业能力培养方面,注意结合现场实际,传授“新理论、新设备、新工艺”和“新经验、新成果”。充分利用技师学院的师资力量和实训设备设施及生产现场的实训资源,重点培养学员分析和解决生产现场实际问题的能力。

(6)在教学管理方面,严格检查新教学模式各环节的实施情况,加强教学过程管理,强化培养质量监督机制,确保了技师学院技师培养质量目标的的实现。

(7)在鉴定考核管理方面,学员从入学开始到毕业,所培训的各项课业(如:理论教学、实训教学和专题考试等)都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管理要求经过严格的考试考核,并纳入职业技能鉴定管理系统进行规范化管理。

二、职鉴考核方式的创新尝试

根据电力行业职业技能鉴定规范中对技师鉴定考评的要求,一般常规技师的鉴定考核方式包括:理论知识考试、实际操作技能考核、潜在能力答辩和工作业绩考核四部分。鉴定命题以《电力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书》为主要参考书。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知识的更新及生产现场对新理论、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原有的鉴定考核方式方法及《鉴定指导书》中陈旧落后的知识内容,与现场实际都存在着较大的不相适应。尤其对技师学院新的培养模式和办学特点而言,鉴定考核的方式方法及考核内容就更需要进行适应性的改进。东北水力发电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站有针对性地采取了以下做法,并收到了预期效果。

1.理论知识鉴定成绩

由于技师学院学制为两年,采用了导师制,并且在计划安排上专业理论教学学时数要比计划安排仅为几周的常规技师鉴定前培训多得多,而且在教学项目及内容上要比常规技师鉴定前培训广得多、深得多、新得多、实用得多。又采用了激励制和学分制,学员的学习劲头也十分强劲,学员对基础理论、专业理论和相关理论知识的广度、深度、新度和实用性的掌握程度也要比常规技师鉴定前培训优得多,因此,按常规技师鉴定采用一张理论知识试卷来考核技师学院毕业学员显然是不合适的。

为了免除理论知识试卷对学员综合知识、能力水平评价的片面性和局限性,东北水力发电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站在对技师学院学员鉴定考核时,除由国家统一鉴定考试的工种外,取消了理论知识试卷的考核方式。采取对学员在校期间所学课程、专题课业报告、技能训练、现场实践和技术交流等考试考核成绩按权重进行汇总折算,确定综合评定成绩,作为学员的理论知识鉴定考核成绩。这样既能引导学员重视平时每一科、每一课的学习,又能通过多项成绩的综合对每位学员的能力水平做出全面准确的评价。既调动了学员学习钻研的积极性,又促进了技师学院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2.实际操作技能考核

由于技师学院在操作技能培训方面,除了在教学计划中安排的学时数比常规技师鉴定前培训多很多外,还采用了“课题制”、“专题制”、“项目制”的做法,学员们针对选定的课题、专题和项目,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强化训练,学员们在专业技能训练的项目及内容上比常规技师鉴定前培训学得多、见得多、练得多、训练的层次高得多,学员的各项技能要突出得多,动手能力要强得多。因此,按常规技师鉴定操作技能的考核方法来考核技师学院毕业学员,显然也不能考出真正的水平。

为了加强鉴定考核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对学员的技能水平做出全面、真实、准确的评价,东北水力发电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站聘请现场专业技术优秀人才构成命题及考评专家组,紧密结合技师学院的实训设备和现场生产实际进行命题及考核。要求命题要有新度、有广度、有深度,并设置“触雷点”;要求考核实际操作的同时,还要结合命题进行引申提问。既要考出学员在基本技能、专门技能和相关技能方面的动手能力,又要考出学员对操作过程的理解能力。重点考核学员在生产实际中安全行为能力和对故障分析、判断及处理的能力;解决技术、工艺难题的能力;应用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的能力。考评专家组根据学员完成操作项目的情况按照评分标准进行评分,确定操作技能考核成绩。

3.潜在能力答辩

由于学员在技师学院的培训学习,不仅在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方面得到了强化训练,而且在导师的指导下,在撰写专业论文和专题报告的能力、技术革新和创造能力方面得到了很好的强化和提升。而常规技师鉴定前培训由于培训计划时间较短,故在训练效果方面存在差距。

为了能全面地反映学员撰写能力、专业技术水平和分析解决现场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采取潜在能力答辩方式进行考核。考评专家组在答辩前对每位学员撰写的专业技术论文进行认真详细的阅读,并提出文中重点、关键性的技术问题。在答辩时向学员提问,并向深度和广度延伸,挖掘学员深层次的技术技能水平和创新思维能力。考评专家组根据学员的论文撰写情况和对问题的理解程度及回答的准确程度进行评分,确定潜在能力考核成绩。

4.工作业绩考核

由于技师学院学员在校学习期间,有完成技术革新课题的,有完成发明创造项目的,有完成论文成果的,还有在技师学院日常管理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对于这些学员,仅用常规技师鉴定中只由考生所在单位进行工作业绩考核的方式,显然是不全面的。

为了对学员在单位的工作业绩和在校学习期间的业绩情况做出更加准确地评价,工作业绩考核成绩由以下两部分构成:由学员所在单位工作业绩考核小组(由厂、各部和班组三级人员组成)根据学员在单位的工作业绩和所取得的成就,按照《技师工作业绩考核标准》中所列项目进行评分;技师学院学员业绩考核小组(由学生处、教务处、职业培训开发处、导师和班主任等人员构成)根据学员在校期间所取得的业绩成果及各方面表现,按照《技师学院学员业绩考核评分标准》中所列项目进行评分。依据上述两项评分综合评定学员的工作业绩考核成绩。

5.鉴定总评成绩的确定

将上述四部分鉴定考核成绩按百分制进行折算汇总,作出对学员鉴定考核的综合评价。一般计算比例为:鉴定总评成绩=理论成绩×25%+操作技能成绩×30%+潜在能力答辩成绩×20%+工作业绩成绩×25%。并要求四项考核成绩都必须在60分及以上、鉴定总评成绩在75分及以上者,视为技师鉴定合格。

三、质量是发展的保障,创新是发展的动力

第5篇:电力培训论文范文

论文关键词:电力企业并购人力资源资源体系整合

一、引言

伴随着国际市场国内化,国内市场国际化的发展潮流,中国电力企业目前正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尤其是在倡导发展清洁能源的今天,清洁的电力能源企业势必将不断并购小型的火力电厂,且并购活动也将会随着中国融入WT0的过程而越来越活跃。如果并购实施成功,并购活动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帮助这些新型的电力企业获得丰厚的成果。人力资源作为企业的核心资源,在并购整合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实践表明人力资源整合对企业兼并成败的影响巨大.

本论文主要对电力企业实施并购之后,如何实现对被并购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的整合管理进行探讨以期从中找到有效的人力资源体系的整合方案及方法策略,并和广大同行分享。

二、人力资源体系整合概述

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目前学术界使用频率较高的词是人力资源整合。人力资源整合,目前还投有一个一致的定义。笔者认为人力资源整合是通过一定的方法、手段、措施引导组织成员的个体目标向组织总体目标靠近,从而改善组织成员行为规范,达到实现成员和组织目标的双赢结果的一系列管理活动的总和。人力资源整合着重于对人力资源队伍整体的改善与开发,从而提高总体的作战能力。可见,人力资源整合注重人力资源总体的搭配,强调人力资源团队精神的构建。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并购电力企业对其人力资源进行整合,就是要减少并购活动过程中的各种不确定的影响,对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进行取舍和重新配置.并对其实行有组织的教育培训,引导企业人力资源各自目标尽量与组织目标一致,形成具有高凝聚力的团队,形成人力资源的良性循环.提高企业绩效,最终实现企业并购的战略目标。与以往的一般人力资源管理相比,“人力资源整合与其差别主要在于:以往的人力资源管理比较侧重提高个人单项比赛的成绩,人力资源整合则侧重于提高小组或团队比赛的成绩。

很明显,人力资源整合强调的是组织内全体成员的目标、价值观、愿景等基本达成一致.形成统一的整体。因为每个组织有许多成员组成,不仅组织与成员各自有不同的目标.成员之间的目标也各异。人力资源整合的目的就是设法将各个方向的目标进行重组.朝一个方向延伸,这不仅需要各成员问形成一个整体.成员和组织间也要形成一个整体而且在一个持续的、个体与整体间互相影响过程整合过程中,达成组织内全体成员的目标、价值观、愿景等基本达成一致。形成统一的整体。从而减少替换成本,降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负而影响增加组织内部员工的信任感,提高所有员工对组织的忠诚度,调动员工积极性,乃至最终推动企业的发展。

三、电力企业并购中人力资源体系整合的建议分析

3.1人力资源整合目标指向分析

无论是对企业还是对个人,并购都可以算得上是一场大的变故,并购事件本身以及其他由此带来的变化,将给组织的成员带来心理上的焦虑、不安和紧张,这种心理上的冲击和影响将导致员工之间和对组织的不信任、自我保护、抵制变化的行为,并且可能影响员工的身心健康,从而使企业的生产率下降,经营业绩受损。而且,心理上的压力及并购后权力与利益的重新分配,会导致大量员工特别是高级经营、专业人才等关键人员的主动离职,从而进一步造成人力资本和电力企业经营业绩的损失。另外,企业并购中人力资源整合问题不只是一种内部事务,还会影响到企业同供应商、销售商和顾客的关系.电力企业并购过程中人力资源整合的任务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1)防止和尽量减少人力资源的流失:

(2)消除或缓解并购给双方人员带来的心理冲击和压力及由此产生的消极行为:

(3)避免或尽量减少并购双方的冲突,增加双方的了解、信任和协作:

(4)平衡双方组织中的监督、约束和激励政策.充分释放人力资源的潜力。

3.2人力资源整合中的操作建议

(1)人才体制的整合建议

①解雇员工的策略

如果说企业的管理层级像一个金字塔的话,那么在并购裁员时就应该保证裁减后的管理层级仍然保持金字塔状的结构.这就要求裁剪员工采用“斜刀切”的方式进行裁员。

这种裁减方法的好处是保证管理层级的稳定和不变.层级越高的管理者裁减比例会越大,基层员工反而裁减数量有限,这样有力地保证了基层员工的稳定和管理成本的压缩。裁员通常是伴随着企业组织结构、人员配置的调整。留任人员必须要适应这些新的变化,这常常通过对留用人员进行再培训而实现。而且,有条件的企业还需要安排几名心理医生,在一段时间内提供心理咨询,以减轻“裁员幸存者焦虑症”。

②挽留核心人才的策略

企业为了留住被并购电力企业的核心员工,应当与核心员工建立一种契约型的关系,以达到员工努力工作,实现公司与员工共同目标的局面。具体挽留策略方面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切人实施:

>重视员工的培训和开发

有了职业发展规划的同时,还要配合制定相关的培训计划。企业对人才的重视往往表现在对他们的培训投入上,目前,越来越多的员工把可持续发展看得非常重要.公司能提供多少培训是他们选择公司的重要衡量标准。并购后的电力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为这些核心员工预算一定比例的培训预算.提供形式多样的培训.通过签订培训协议约定违约金等办法来制约核心员工培训后离职。

>提供优良的软环境

对核心员工来说,并购发生以后将面临着新的环境,环境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这些人才的去留,所以建立良好的软环境是急需解决的。

(2)薪酬体系的整合建议

薪酬体系整合的目的是改变双方员工的价值观和形成对薪酬的统一认识,能够接受各自的薪酬水平,进而愿意为实现组织目标奋斗。在这个基础上,我们给出薪酬整合的几条建议和策略:

①保持整合措施与并购战略的一致性。在制定薪酬福利过渡策略的过程中,一定要积极推进那些对企业战略和员工利益都有促进作用的变革,尽量避免不利改革,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支持企业战略将有助于整合的顺利实现,符合员工利益有助于鼓励员工继续留下来工作。

②坚持一定的底线。要搞清楚哪些东西是可以改变的,哪些是不能改变的。必须既站在员工的角度思考问题,同时还要兼顾企业的利益。对公司不能容忍或不愿意改变的坚决不能妥协,对员工不愿意或不可接受的改变也要尽量避免。同时,也要考虑一些法律规定不可突破的底线。

③适用性原则。对于不同的企业并购来说,存在不同的整合策略,人力资源整合小组必须找到适用于本企业的独特的整合措施。在实践过程中,可以不断探索新的方法,不断总结经验和员工的反映.进而对其进行改进。

④设计公平合理的方案。在设计具体的整合方案时,一定要充分考虑方案本身的公平合理性如果不注意这一点,很容易激化并购双方的矛盾。影响整个并购整合的顺利进行。

⑤保证薪酬整合中制度的透明化和规范化。合并之后电力企业要有一个很公平的制度.什么样级别的人享受什么样的待遇.非常清楚,制度只有公平才能服人:同时要对所有的员工一视同仁.不能让人感到背后是不是还藏着什么东西,否则很容易造成合并之后员工的抵触情绪。

第6篇:电力培训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开发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中级工教学培训包是“双证书制”教学的新途径之一。加强“双证书制”教学的认识,转变教育理念,提高教师责任心及专业素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教学培训包实施的必要措施。

作为学校的教研项目,笔者于2005年起开发出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中级工教学培训包并对之进行实施,取得了良好效果,现谈几点经验和体会。

一、开发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中级工教学培训包的必要性及其目标

把学历教育与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认证体系衔接起来;加强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认证的结合,使学生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获得相应的资格证书,即“双证书制”。从2003年起,我校在完成学历教育的同时,开展了多项工种的职业技能鉴定培训与考试,即进行“双证书制”教学。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是各类高等院校有关电力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也是电力行业的一项主要技术工种。近年来,随着我校“双证书制”教学的深入,参加继电保护中级工职业技能鉴定考试的学生占毕业生人数的比例逐年快速增长。为更好地落实“双证书制”教学方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保证教学质量,必须开发出一套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中级工教学培训包,使其以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资格评定为核心,将《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大纲(继电保护)》中对继电保护中级工应熟悉、掌握和具备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按模块分布在学历教育的各个教学环节,使教师在每个教学过程中心中有数,重点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目标明确,学以致用。在保证学历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时,提高学生职业技能考核的通过率,即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保证人才的培养质量,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

二、开发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中级工教学培训包的途径

1、开发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中级工教学培训包需解决的主要问题

(1)将用人单位对继电保护中级工理论知识及实践技能的需求与《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大纲(继电保护)》有机结合起来,构建继电保护中级工教学培训包的总体框架,创建培训包的各个教学培训模块及其任务书。

(2)将构建的继电保护中级工教学培训包与学校的学历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探索各个教学培训模块任务书的实施方式和方法。

2、开发继电保护中级工教学培训包的流程

(1)原始数据采集环节。即采集继电保护中级工岗位的工作性质和特点、应具备的有关理论知识及专业技能等。

(2)分类统计、构建总体方案环节。分类统计、构建总体方案环节主要是对采集的原始数据和信息进行分类统计、分析整理,结合《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大纲(继电保护)),构建出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中级工教学培训包的总体框架,编写总体方案,制定各个教学培训模块。

(3)构建各个模块任务书环节。本环节的任务是根据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中级工教学培训包总体方案,将各个教学培训模块与学历教育的各个教学环节有机结合起来,拟定各教学培训模块的任务书。明确各个教学培训模块的目标、内容、培训时间及相关课程、实施的方式、方法和实施效果的检测等内容,然后咨询有关专家,对构建的总体框架及拟定的各模块任务书进行论证,确立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中级工教学培训包的总体方案及详细的各模块培训任务书。

(4)确定学生,实施教学培训环节。本环节根据已创建的卑力系统继电保护中级工教学培训包各模块任务书,按照优、良、中、及格的学习成绩选取学生,并实施教学培训。

(5)考评、完善环节。主要是通过河南省电力系统职业技能鉴定考试,对选取培训的学生进行继电保护中级工技能鉴定考核,并对其考核成绩进行统计、分析、评价。

三、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中级工教学培训包实施效果与开发体会

利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中级工教学培训包实施教学培训的学生,在通过我校学历教育各项考试获取毕业证书的同时,参加河南省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中级工技能鉴定考试,全部合格并获继电保护中级工证书。

通过对继电保护中级工教学培训包的开发,笔者有如下几点体会。

(1)理解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大纲》中对有关工种的要求,了解生产现场对有关工种的需求,熟悉有关工种学历教育的各个教学环节是开发出教学培训包的基本保证。

第7篇:电力培训论文范文

【关键字】送变电工程,施工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进度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变电工程管理是整个工程管理系统的基础。在对一个项目施工时候,通过对施工各个阶段和整体项目施工管理相关的内外因素进行实施监控,从而依据项目在不同阶段的施工要点做出科学合理的指导,促进整体项目质量安全的提升。但是,由于变电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受到人员施工,材料设备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加上对质量的评判缺乏一定的严格明确指标,施工管理过程变得更加庞大而复杂,只有不断加强施工监督,实施对工程各个环节的技术控制,走出一条符合本企业实际情况的施工管理之路,才能让建筑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走得更远。这也是电力企业不断取得进不到的必由之路。

二.工程概况

35 kv变电站站扯位于某县工业园区,站址交通便利,35 kv变电配套35 kV线路。首先是变电站工程。35 kv变电站工程按远期110 kV设计。目前建设35 kv变电站一座。其次是线路工程。本线路工程架设35 kV双回路输电线路2.395 km,全线使用铁塔12基,导线型号为LGJ一240/40,避雷线(GJ一50);迁移110 kV双回线路0.8 km,其中一回导线型号为LGJ一240140,避雷线(GJ-50),另一回导线型号为LGJ一150/30,避雷线(GJ一35)。

三.质量管理

1.质量是企业竞争的焦点和基石,没有质量就没有竞争力,也就没有顾客和市场。质量管理成为企业管理中的最重要方面。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必须严格执行三级验收检查和隐蔽工程验收签证制度,三级技术交底制度,材料、设备检验制度。主要材料和设备必须有出厂合格证或经检验、试验合格,关键项目编制专门的施工技术措施指导施工;对特殊作业实行签定制度等。

2.加强和规范送变电工程质量管理工作,尤其是做好变电站施工和验收阶段的质量监理工作,对于确保送变电工程的质量和进度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电缆沟及明沟施工必须保证沟底排水坡度,禁止沟底积水,标高及墙体砌筑符合设计要求,沟中预埋件应先焊后埋,位置准确,无任何开裂现象。隐蔽工程(主接地网、电缆沟内电缆敷设、主变芯部检查等)具备覆盖条件后,书面通知监理组织检查验收,接到合格通知后方可覆盖。整个系统产品质量过硬,必须从每一道工序抓起,使每道工序的质量都符合规范标准,这样才能使整个建筑产品质量符合规范要求,用过程精品铸精品工程。对施工所要遵守的各种设计资料,以及技术资料、标准规范等质量文件进行审核,对工程所用图纸进行认真核查和签发,并保存记录。

3.加强对人员的管理

一切管理的根源都是对人的管理,要想实现一流的管理质量,必须保证有一流的管理人才。在目前建筑市场分包挂靠盛行的市场环境下,有些建筑企业为了保证业绩和维持生存,往往对工程质量疏于管理,或者根本就不具备完整的管理系统来保证质量控制的实施,从而导致工程质量难以保证,甚至会频繁出现重大的质量安全事故。

4.工程竣工验收严格把关,加大检查复测力度

新安装的接地装置,为了确定其是否符合设计的要求,在工程完工后,必须经过检验才能正式投入运行。运行过程中对接地装置应进行定期检查和试验,接地线或接零线由于遭受外力破坏或化学腐蚀等影响,往往会有损伤或断裂的现象发生,因此为保证接地与接零的可靠,必须对接地装置进行定期检查和试验。对存在质量问题的接地网,应及早安排开挖检查,务必在雷雨季节前将安全隐患消除。

项目业主督促项目监理部按(现行)国家标准《工程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质量评定标准和办法,对完成的分项、分部工程、单位工程进行检查验收;对于有使用要求的分项(如电器、设备调试等项)必须在检测、试验或运转后再进行检查评定。同时应督促承包单位做好竣工资料的整编工作,审查承包单位提交的竣工资料及工程质量报告,针对工程质量和资料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及时间要求,整改完毕后签署竣工报验。

三.安全管理

1.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构,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制

在35kV送变电工程施工中,施工单位获得中标之后,要坚持多级安全控制,多层次的安全负责原则,加强对施工企的安全管理。首先,要建立健全施工过程的安全管理体制。设置项目经理职位,坚持项目经理的第一责任,坚持施工质量检测部门进行安全自检,同时,要建立起施工的相关工程试验基地,建立健全各种资料的管理体制,设置专门的施工资料整理人员,并做好各个环节的工作分工,明确职责,加强对施工各个环节的工序质量检测记录,做好各种资料的送检工作,并严格各种文件的存档管理,为各种安全管理措施的出台提供决策依据。

2.加强法律和社会监督

国家政府要加大各种送变电工程安全管理法律法律的完善,并根据电力行业不断出现的各种新状况作出及时的制度规范更新,加强对工程安全控制的监督。最后,社会群体要加大对施工单位各种安全管理措施落实的情况进行监督,促进施工的安全化,规范化。

3. 加强政策引导,认真做好送变电工程一线施工人员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要把加强一线施工人员特别是农民工的安全教育培训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将必要的安全培训考核作为进入工地务工的前提条件。同时,应严格实行建送变电工程企业关键岗位和特殊工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未持证者不得上岗,严禁私招滥雇和违法分包现象。另外,还应大力组建多工种、多专业劳务分包企业,使电力工程企业结构分类更趋合理。

四.进度管理

1.在合同签约阶段

业主应在监理工程师的协助下制定出合同中有关进度的条款,明确合同工期及界定丁期延期或延误的条件,规定承包单位对项目施工进度的责任及相应的经济条款,以减少在合同执行中的纠纷。进度计划要满足合同及业主主要时间节点的要求。承包商的进度计划首先必须满足合同工期的要求,同时还必须符合业主控制性进度计划中一些关键时间节点的要求。由于本送变电工程项目工期长、体积庞大、影响因素多而复杂,因此要求编制计划时必须留有余地,使计划有一定的弹性。

2.加强计划管理,严格实行网络计划控制

项目的进行是—个动态的过程。因此进度控制随着项目的进展而不断进行。项目管理人员需要在项目各阶段制定各种层次的进度计划,需要不断监控项目进度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进行调整。承包商施工结合进度横道图、工程形象进度图。严格控制施工工期,根据工程进度情况。项目业主适时召开现场协调会.检查计划执行情况,对进度滞后项目及时研究对策,采取有效措施,确保计划工期。

(一)抓好计划完成情况的检查。正确估测完成的实际量,计算已完成计划的百分率;

(二)分析比较。将已完成的百分率及已过去的时间与计划进行比较,每月组织召开一次计划分析会,以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及时提出纠正偏差的措施,必要时进行计划的调整,以使计划适应变化了的新条件,以保证计划的时效性,从而保证整个项目工期目标的实现。

五.结束语

加强送变电工程管理工作,改进工程管理中的具体方法,将工程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对于保证工程的工期和质量,维护企业形象,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子洲 法伟 析电气工程施工管理 [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1年22期

[2] 卫强 谈高压输电线路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 (被引用 1 次) [期刊论文]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0年27期

[3] 000kV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输电线路工程(7标)项目施工管理规划大纲中的几个关键问题 [期刊论文] 《广西电业》 -2007年9期

[4] 盘江董箐水电站机电设备安装施工管理回顾与总结 (被引用 1 次) [期刊论文] 《贵州水力发电》 -2010年6期

[5] 变电施工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研究 [学位论文], 2011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华北电力大学:项目管理

第8篇:电力培训论文范文

论文关键词:县级供电公司;新进人员;安全教育

安全教育是强化员工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保障安全生产的重要途径,通过安全教育可以进一步提高员工的安全素质,实现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我能安全”的质的转变。做好安全教育工作是确保安全生产的前提条件,也是确保电力职工在生产中安全与健康的重要措施。

一、对新进人员进行安全教育的必要性

由于新进人员对电力生产现场环境不熟悉,缺乏必要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加上对新环境好奇,往往会有随意走动触摸的行为,而乱走乱动往往会造成事故,不仅危及自己的生命安全,还严重影响企业的安全生产。大量事故教训表明:对新进人员必须进行安全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因此,必须对新进人员进行安全教育。

二、安全教育的目的

安全教育的目的是使新参加工作的人员从一开始就树立牢固的安全思想,自觉遵守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学习必要的安全基本知识,加强自我防护能力,掌握一定的安全工作技能,养成良好的安全工作习惯。新进人员必须经过安全知识的教育和考核,合格后再进入生产现场,以保证他们的人身安全和生产设备的安全,确保电力安全生产。

三、对新进人员进行安全教育的内容

进入县公司的新进人员已接受部分公司一级的安全教育,了解了有关劳动安全及卫生的法律法规、通用安全知识、劳动卫生和企业安全文化的基本知识、本企业劳动安全及卫生规章制度及状况、劳动纪律和有关事故案例等项内容。可以说,经过一级安全教育的新进人员已具有一定的安全思想,掌握了必要的安全法规知识和安全基本知识。县公司对新进人员的安全教育应主要从几方面进行。

1.县公司的二级安全教育

《电力安全工作规程》是保障电力安全生产的根本,是吸取无数次电力生产事故教训、长期积累总结提炼出来的,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近年来发生的所有责任事故都与没有严格执行《电力安全工作规程》有关。进入电力作业现场,第一要遵守的就是《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的学习、培训是新进人员安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的学习要坚持规程条文的熟记与现场设备的指认相结合。新进人员在生产见习以前对电力设备一无所知,觉得《安规》条文很难记,但是,规程条文一定要背过。这样,带着问题到现场学习,在现场指认设备时会自觉地与《安规》条文中的疑问结合起来,效果会更好一些。《安规》条文的学习与设备的指认相结合,既可强化《安规》条文的记忆,也可使新进人员在最短时间内了解变电站、线路的构造。

这期间,还要让新进人员学习县公司的安全规章制度和规定,以提高新进人员遵章守纪的自觉性。要对新进人员介绍县公司所管辖的设备特点及安全状况、主要危险因素及安全注意事项、预防工伤事故和职业病的主要防护措施。

要对新进人员进行安全警示教育,介绍典型事故案例与经验教训,从反面进行教育,加深对安全规程的理解,增强安全意识。要让新进人员重点学习近期发生的事故情况通报、快报,通过事故通报、快报的学习深刻认识违章的危害性,消除侥幸、麻痹、图省事等易引发各类事故的不良心理,切实增强责任意识、忧患意识,时刻保持清醒头脑。

最后,经过安全知识考试,合格者可以分配到班组进行三级安全教育。

2.班组级的三级安全教育

班组级的安全教育是新进人员分配到班组后的安全教育,一般由班组长或班组安全员进行。内容包括班组制订的安全工作规定和措施,如:岗位安全责任制、班组安全工作规定、安全工器具管理规定、班组控制异常和未遂的措施等;班组所管辖的设备特点及安全要求;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制订的岗位安全操作规程;与本岗位相关的安全知识;安全防护用品(用具)的性能和使用方法;典型事故案例与经验教训。安全知识考试合格,方可进入生产现场。

3.进入生产现场前的安全教育

新进人员进入生产现场前必须接受结合实际的安全教育,了解电力生产现场的安全规定和进入现场的安全注意事项,以便进入生产现场后能够确保自身安全和设备安全。

(1)着装要求。新进人员进入电力生产现场前,着装要符合规定。要注意:严禁不戴安全帽进入生产现场,严禁穿尼龙、化纤类服装进入生产现场,禁止戴围巾、穿风衣或大衣进入生产现场,女职工禁止穿裙子和穿拖鞋、凉鞋、高跟鞋进入生产现场。

(2)纪律要求。听从指挥、遵守纪律,是保证新进人员进入生产现场后不引发人身、设备事故的关键。新进人员进入生产现场,必须遵守现场纪律,听从监护人的指挥,以保证人身及设备安全。

(3)安全要求。县公司所辖设备为变电站与线路,新进人员进入生产现场前要学习变电站的系统构成及进入变电站的安全要求,学习线路的基本知识及进入输电线路走廊的安全要求。

检修、安装施工现场是新进人员学习培训的最好场所。因为在检修、安装作业中,设备解体后各零部件的结构都可以直观地看到,同时也可以学到检修、安装的工艺过程。因此,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经单位领导准许,新进人员在专人带领下可以进入检修现场。

新进人员进入检修现场必须着装规范,遵守纪律。进入解体后的变压器、高压隔离开关等设备附近时衣袋内不得带小物件,以防掉入设备中造成隐患。新进人员进入检修、安装施工现场不得参加任何作业,并在参观学习完毕后迅速离开。

每一位进入县公司的新进人员都要经过严格的安全教育,认真执行生产现场的安全规定,才能保证人身安全和生产安全。 转贴于

四、县级供电企业要创新安全教育机制

1.建立安全教育新模式

(1)针对安全教育广泛性的特点,采取分层次教育方式。根据不同岗位特征采用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手段及内容。对技术、管理人员通过传播安全教育新思路,宣传相关政策法规新动向,理顺安全生产与企业发展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的新思路;对一线生产职工以贴近工作实践的内容开展经常性的安全教育座谈活动,结合各时期安全动态与企业内部安全活动特点,开展相关专题安全讲座讨论,加强生产员工安全防范的意识和能力,同时以浓烈的安全宣传氛围深入职工的生活和工作,构筑企业内部职工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安全协作环境。如在1次“安规”年度考试中,曾尝试利用2个案例,1个为外地同类企业、另1个为本地兄弟单位的事故通报内容,不设标准答案,要求职工自行分析并提出事故防范措施,从答卷情况及考后职工反馈来看均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随后,结合本企业安全教育开展座谈讨论,更进一步促进了企业安全教育形势的深入发展,增强了职工安全防范的意识和学技能、用规范的自觉性。

(2)充分运用现代科技开展企业安全教育。积极开发和传播多媒体安全教材,以生动逼真的形式加强安全教育效果。大力开发具有各种岗位、工种特点的计算机事故预想与处理仿真系统,开展事故演练培训,提高职工防范事故的能力。

(3)建立健全安全教育架构。合理实行企业内部资源配置,通过设立安全教育专职,开展安全教育题材策划与组织传播,明确企业内部各层次安全教育成员职责,建立相关安全教育激励与约束机制,促使安全教育走向规范化。

2.拓展安全教育资源开发与共享

(1)电力企业内部有计划、有步骤采取专题教育培训及座谈形式,充分利用各种事故通报开展安全教育,有效缓解安全教育资源不足的矛盾;相对集中资源优势,开展安全教育课题的开发与应用推广,同时通过电力企业间安全教育资源的优势互补与有偿共享等协作途径,促进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实现电力安全教育资源的开发与使用效能的最大化。

(2)以区域性电力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构筑产业化安全教育实体,有效缓解企业自身资源不足的矛盾。通过独立经济实体营造的区域内设施,包括各类仿真培训设备和基地以及研究开发的各种新型培训教育内容,对区域内电力企业实行有偿服务,一方面避免了各电力企业研究与设施重复投入造成的浪费,另一方面通过专业化研究成果实施电力职工安全教育工作也可收到更为明显的效果。

3.构筑企业多层次安全教育人才体系

(1)企业安全教育的人才结构应有利于企业策划和开展各项安全教育工作,并通过侧重继续教育,不断提高相关人员在社会科学与管理科学方面的知识水平,促进企业安全教育工作不断创新发展。

(2)生产第一线职工安全防范意识与能力的提高是企业安全教育工作的核心。为确保企业安全教育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必须在生产第一线职工中积极挖掘和培养安全教育人选,努力利用班组教育中的人缘和地缘优势,根据不同班组的生产作业特点,及时调整教育内容和形式,在生产第一线建设有效的安全教育阵地。

4.确立安全教育激励与约束机制

(1)建立有效激励与约束机制的基础,须立足于对安全教育工作的综合测试与考核评价。测试与评价既要考虑安全教育的实际工作量,更需根据职工接受安全教育的效果加以评判。建立企业安全教育资料库,汇总相关培训及教育资料,用于评判安全教育工作的成效。

第9篇:电力培训论文范文

建设完善实训基地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培训基地的建设直接关乎培训的有效性。为了能够全面完成公司生产人员培训、管理人员培训、党校教育、复员军人培训、农电培训、技能鉴定和职工继续教育任务,培训中心积极争取各方支持,大力开展实训基地建设,现已建成并投入使用了继电保护、输配电线路、电力营销、变电集控调度运行等九个实训基地,基本涵盖了电网各个工种的培训;实现了培训及学历教育的全部教室多媒体标准化,建成了标准化考试基地,改变和提升了中心的教学硬件条件。为了确保实训基地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培训中心不断选派专业人员到兄弟单位进行调研学习,同时坚持“实际、适合、实用”的原则,及时更新现场设备,完善实训项目。目前在培训中心一年及以上的培训班和学历教育的实践性教学比例已大于50%。为了提高培训信息化水平,中心远程教育培训等系统在建当中。

近年来,绿色能源日益受到社会的重视,而内蒙古拥有得天独厚的风力资源,可开发风能储量占全国储量的40%,培训中心抢抓这一大好机遇,创新发展,在全国第一个成立了风力发电专业。同时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与内蒙古北方龙源风力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共同组建成立了内蒙古首家风力发电培训基地。风力发电培训基地的建成为向风电企业输送、培养生产人员,更新员工知识提供了便利条件,也为打造校企结合,实现优势互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013年,培训中心建成了标准化考试基地,资格技能鉴定考试采用了“中国电力考试中心”提供的考试系统平台,保证了一题多卷、一场多卷、有效监控、阳光运作,实现了现场提交试卷,即可看到成绩的目标,突破了多年来职业技能鉴定的发展瓶颈,克服了纸制试卷考试考务管理方面的不足,提升了考试管理的科学化水平。

建设一流科研团队

近年来,培训中心以提高培训教学质量为依托,以课题研究为纽带,不断加强科研团队建设,组建了由分管教学的副校长和电网、营销农电、发电三个培训教学部部长的科研团队,四人均为高级讲师、高级工程师。在科研工作实践中,这支团队通过刻苦钻研、融洽合作,已经逐渐走向成熟,推出了一批较高层次的工程项目和科研项目,其中由他们自主研发的“火电机组一机多模仿真培训系统”和“风电场仿真培训系统”获内蒙古电力公司科技进步三等奖,“220千伏仿真培训系统”获内蒙古电力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合作研发的“大用户变电仿真系统”荣获国家三项专利成果;合作撰写的《风电场并网电磁干扰及优化措施的探讨》和《风电场并网对电能质量的影响及优化》两篇科技论文均获中电联优秀论文二等奖;编写的“风电场规划设计与施工”一书由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在全国发行,填补了风电场规划设计建设初期所需知识的空白;派人多次参与了内蒙古地区风电发展规划和风电场建设的可研会议,为内蒙古经济发展建言献策。

努力提升培训教学质量

提高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是培训中心永恒的主题。在转型过程中,培训中心将打造一支既能满足学历教育更适应员工培训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作为首要任务,积极倡导教师主动适应岗位变化,借助“师带徒”和“助教”等方式为转岗教师提供岗位成才的便利条件,并利用分期分批选派教师深入现场实习和到兄弟省网公司电力培训中心进行对口培训、鼓励攻读与培训办学专业对口的硕士研究生等形式,使教师尽快熟悉和掌握现场设备和技能操作,提高专业知识水平。目前,培训中心已有20多名教师先后到天津、石家庄等地电力培训中心和公司系统供电企业,进行了相关专业的培训学习,去年还选派一名教师赴德国进行了风电专业的培训学习;有18名教师相继获得工程硕士学位,两名教师荣获“内蒙古电力技术院技术专家”荣誉称号。同时为了提高师资队伍质量和加强各专业课程的连贯性,培训中心借鉴国外先进教学理念,实行了无界划教学,即所有专业实施“大贯通、大融合”的培训教学模式,将教师的专项培训和科研项目的研发相结合,以工程项目为主抓手,所有教师全过程参与项目的设计、研发、调试,努力掌握所有相近专业知识和实训过程,彻底打破了各专业的界限,拓宽了教师的知识面,实现了资源共享。同时为了保证培训教学的前沿性和实用性,培训中心组建了公司系统生产一线高精尖端技能人才为兼职培训师队伍。

随着学校管理机制的变化,在不断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和学员日常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全体教职工主动转变观念,从“培训师讲什么,学员听什么”转变到“企业需要员工掌握什么,培训师就培训什么”。为了加强培训的针对性,培训中心主动定期征求电力公司人力资源部、生产部、营销部等相关职能部门的意见,结合员工知识和技能水平,按照各类人员的不同特点、不同需求,因材施教,“量身定制”培训方案,使培训的内容贴近现场,贴近实际,更贴近技术前沿,使学员学有所获、学有所成,使培训中心真正成为电力职工技能提高的加油站、充电站,初步建立了电力公司人才库。

打造一流培训教育品牌

制度建设是管理工作的基础,“十二五”以来,培训中心从学员管理、培训管理、安全管理等多方面逐步修订、完善了40多项规章制度,努力做到“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据可查、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人监督”的闭环运行状态。

为了提升办学档次,培训中心保持了适度的学历教育规模,发挥“电气、热动、风电”三大专业的办学优势,与内蒙古工业大学联办高职;积极开拓“专升本”的生源市场,开设华北电力大学内蒙古电力学校函授站;同时为了满足电力人员继续深造的愿望,开办了华北电力大学、天津大学内蒙古电力公司工程硕士班。培训量逐年递增,2013年,培训中心复员军人新员工培训5.2万人·天,大学生新员工培训10.2万人·天,转岗员工培训2.9万人·天,其它各类短期培训5.5万人·天,年培训量达23.8万人·天,居全国省网培训中心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