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国建筑特征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建筑可视为是其精神文明的综合体现物,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建筑的历史也可视为是反映了其建筑文明发展的轨迹,而在其发展进程中若干重大的建筑成就则成为其历史发展的标识物和人以为豪的共同记忆或民族文化遗产。梁思成先生说“建筑之规模,形态,工程,艺术之嬗递演变,乃其民族特殊文化兴衰潮汐之映影,一国,一族之建筑适反鉴其物质,精神继往开来之面貌,”就是这个意思。
一、中国古建筑的特点
(一)庭院式的组群布局
从古代文献记载,绘画中的古建筑形象一直到现存的古建筑来看,中国古代建筑在平面布局方面有一种简明的组织规律,这就是每一处住宅、宫殿、官衙、寺庙等建筑,都是由若干单座建筑和一些围廊、围墙之类环绕成一个个庭院而组成的。一般地说,多数庭院都是前后串连起来,通过前院到达后院,这是中国封建社会“长幼有序,内外有别”的思想意识的产物。家中主要人物,或者应和外界隔绝的人物(如贵族家庭的少女),就往往生活在离外门很远的庭院里,这就形成一院又一院层层深入的空间组织。宋朝欧阳修《蝶恋花》词中有“庭院深深深几许?”的词句,古人曾以“侯门深似海”形容大官僚的居处,就都形象地说明了中国建筑在布局上的重要特征。
(二)轴线的空间艺术
这种庭院式的组群与布局,一般都是采用均衡对称的方式,沿着纵轴线与横轴线进行设计。这主要体现在受中国“周礼”思想影响较大的建筑体系当中。古代都城规划中,都以主宫殿位于中轴线上,以宫室为主体,次要建筑位于两侧,左右对称布局,“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等,如唐大都与明清北京城的规划布局。再如中国古代寺庙中,强本论文由整理提供调轴线空间布局的实例也是很多。一般均将主殿大雄宝殿放在轴线的重要位置上,配殿居前后左右。“左阁右藏”、“左钟右鼓”等。空间层层递进,庭院森森,这种布局是和中国封建社会的宗法和礼教制度密切相关的。它最便于表现封建的宗法和等级观念,使长幼、男女、主仆之间在住房上也体现出明显的尊卑差别。
(三)“天人合一”的建筑环境
崇尚自然,喜爱自然自古亘有。先民们早就注意到“天时、地利、人和”的协调统一。不论是儒家的“上下与天地同流”(《孟子·尽心》),还是道家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都把人和天地万物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视为不可分割的共同体,从而形成一种主观力量,促使人们去探求自然、亲近自然、开发自然。在这种美学思潮的影响下,人们处理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不是持着与大自然对立的态度,用建筑去控制自然环境;相反,乃是持着亲和的态度,从而形成了使建筑和谐于自然之中的环境态度。例如东晋大官僚石崇在洛阳近郊修建河阳别业(金谷园):“其制宅边,却阻长堤,前临清渠,柏木几于万株,流水周于舍下”(石崇《思归引·序》);佛教高僧慧远在庐山经营东林寺:“却负香炉之峰,傍带瀑布之壑,仍石垒基,即松栽沟。清泉环阶,白云满室。复于寺内别墨禅林,森树烟凝,石迳苔生。凡在瞻履,皆神清而气肃焉本论文由整理提供”(《高僧传·慧远传》)。诸如此类的描述,文献记载中屡见不鲜。从此以后,那些建置在城市以外的山水风景地带的佛寺、道观、别业、山村聚落都十分重视相地选址,目的不仅为了满足各自功能的需要,还在于如何发挥建筑群体横向铺陈的灵活性而因山就势、臻合于局部的山水地貌、谐调于总体的自然环境。它们无异于点染大地风景使其凝炼生动、臻于画境的“风景建筑”,这正是中华民族在建筑与大自然关系的处理上所体现的独特的环境意识,虽非完全自觉,但却十分明显。历来的山水“画论”,对于这种环境意识都曾作过部分的美学和科学的阐述。
二、西方古建筑的特点
(一)立体感官,单一布局
与中国的古建筑相比,西方古建筑作为一个整体的建筑体系,它的建筑风格也是一脉相承,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古希腊建筑中的“柱式”便是“立体感官,单一布局”的突出表现。这些柱式结构的建筑外在形体直观地显示出和谐完美崇高的风格。有些柱式的柱头是简单而钢挺的倒立圆锥台,没有柱础,雄壮的柱身从台面上拔地而起,透着男性体态的刚劲雄健之美。有的则是外在形体修长,端丽,柱头带有婀娜潇洒的两个漩涡,尽展女性体态的清秀柔和之美。虽然以柱式为构图的原则所展示出的是单一布局,但其所蕴涵的生气盎然的崇高美带给人们的却是立体感观的视觉冲击与震撼。
(二)神亿陛和宗教性
西方古建筑多具有神化性和宗教性的特点。这是受到了宗教文化的影响。特别是中世纪的欧洲,基督文化一支独秀,深深地影响了西方文明的发展。而正是在这种影响之下,出现了西方古建筑中最具有宗教与神化气息的崭新建筑风格——哥特式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建筑。哥特式建筑总体风格特点是:空灵、纤瘦、高耸、尖峭。它直接反映了中世纪新的结构技术和浓厚的宗教意识。那空灵的意境和垂直向上的形态,是基督精神内涵的最确切的表述。高直、空灵、虚幻的形象似乎只指上苍,启示人们脱离这个苦难、充满罪恶的世界而奔赴“天国乐土”。
作为富有浓厚神化性与宗教性代表的哥特式教堂,其内部结构全部,近于框架式,垂直线条统帅着所有部分,使空间显得极为高耸,象征着对天国的憧憬;每当阳光从布满窗棂问的彩色玻璃照射进来时整个教堂的空间便弥漫着迷离与幽幻,教堂仿佛就是天堂。此种气氛已尽显了基督教的精神,其中法国的巴黎圣母院、意大利的米兰大教堂、德国的科隆大教堂便是哥特式建筑典型代表,他们也因此把西方古建筑的神话性与宗教性演绎得淋漓尽致。
三、古建筑所体现的东西方文化特征
(一)古建筑体现的中国文化特征
1、务实精神中国古代的农耕文明的若干特征及其建筑概念都反映出中华传统文化实用理性的务实精神。中国古典建筑体系一直坚持着有节制的人本主义建造原则,始终以人体尺度为出发点,不求高大永恒,无论什么类型的建筑都很少像西方教堂那样超尺度的东西。中国建筑的庞大是通过,小尺度单位的院落,不断有规律地衍生而产生的。不本论文由整理提供论建筑群有多么庞大,人在其中活动,所感受到的永远是与人相亲和的尺度。这种设计取向,正反映出中国传统文化中实用理想性思想居于统治地位的特点,迥异于西方在神学迷狂之下所追求的超尺度。
2、恒久变易观念传统的中国式房屋设计原则采用通用式设计思想,房屋就是房屋,不管什么用途都希望合乎使用。因此,久而久之,使人们形成了恒久变易的观念。中国建筑不注重外在直观的形象,而注重人在其中的序列安排。随着道路穿过一道道大门,便会有一个院落,使人一次次豁然开朗,。建筑序列犹如一轴长卷,且走且思,道不尽则思不尽,一直达到有豁然醒悟之感,这一点在园林设计中表现得尤为充分。古典建筑在重领悟、重层次、重气氛等方面极下功夫,反倒对单座建筑淡然处之。古人对感受与领悟的要求,远远超过了对于建筑本身的注视。建筑以恒久的构件和不变的院落,通过无限衍生,便能演绎出无穷的变化,从而形成了中国文化恒久变易的内涵。超级秘书网
3、中庸思想中国建筑往往把和精华放在最里面、最后面,而前面则是质朴的墙,庭院深深深几许,精彩之处全在这一层层的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化解之中,农耕文化内向型的特征决定了中国古代建筑必然要选择这种重感悟、重内涵的建筑布局方式。
正因为如此,体现了中国人基本精神之一——中庸,“中”为适应之谓,“庸”为经久不渝之意,中庸,即适用而经久不渝。中国建筑造就了人们在人格思想上不注重强烈的自我表现,而是追求执两端而用中的温顺谦和的君子之风。
(二)古建筑对西方文化的影响
1、独立与自由
古代西方建筑往往以巨大的体量和超然的尺度强调建筑艺术的永恒与崇高,他们常常具有严密的几何性,古代西方建筑在一套独立的建筑体系上,形成独特的方格,他们布局单一,似乎根本不需要多余的建筑来衬托。西方的建筑师们巧妙地把西方人的思想融于建筑,并形成迥异的风格。因此,正是由于那些极力表现人性的建筑使人们更加渴望去追求独立与自由。
2、思维的缜密与创造力
从古代起,当西方建筑师们设计建筑时,他们不仅关注建筑的构造与精度,通常还在策划时考虑到它的功能,功效及其防水、防火性,是否拥有便利的交通等。而随着西方文明的不断发展,西方古建筑的风格始终处于变化之中,从古希腊、古罗马到拜占庭,从哥特式到巴洛克、洛可可式,建筑师们始终以高度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工作,而处于这些建筑之中的人们,就难免不受到建筑风格的感染,形成良好的创造氛围,这也是西方文明更加富有创造力、想象力的原因。
影响中国古代建筑发展的是具体的政治制度约定俗成的道德规范和抽象的哲学理论,其中儒家传统的礼治思想是指导古建筑创造的主要思想,中国的古建筑处处体现着秩序、实用、中庸。而在西方,无论是古希腊建筑中的宙斯庙,还是古罗马建筑中的斗兽场,无论是拜占庭风格中的万神庙,还是哥特风格中的巴黎圣母院,这些建筑都独立的耸立于那里,直接,一目了然,没有旁物的修饰也自成一体。这是偏重于对个人的颂扬和物质生活的享受的直接表现。古文化影响了建筑风格而古建筑又影响着中西方文化的发展,文化和建筑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共同谱写着中西方辉煌灿烂的文化史诗。
参考文献:
[1]陆志宝.Tourism旅游教育出版社,2001.
[2]付熹年.中国古代建筑十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4.
[3]楼庆西.中国古建筑二十讲[M].北京:三联出版社,2001.
[4]冯骥才.中国古代建筑艺术[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论文摘要:建筑不仅仅是人类居住的场所,在社会的发展中经过历史的积淀,建筑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物质载体。中国建筑不仅具有自己独特的建筑风格也形成丁独特的建筑文化。本文对于中国的传统建筑做了简单的介绍并对传统建筑文化进行了分析。
建筑是人们用木材等建筑材料来构建的供人居住和使用的场所。从这个定义上看建筑的范围包括诸如居住场所、桥梁、公共建筑甚至园林等。在历史的发展和沉淀中,建筑已经不仅仅是现实存在的建筑,它已经拥有了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人类众多文化的组成部分,而且以其物质存在的长久性记录了不同民族、地区国家的发展历程,成为了人类文明的纪念塔。
从建筑的文化本质而言建筑是人类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集合,他以自己独有的形式揭示一定的审美观念和出世原则。既能够反映出时代特征又具有浓厚的民族烙印。我们甚至可以认为建筑是一种物质化的民族精神和民族哲学。
中国建筑作为中国文化的物质载体和中华民族物质化存在,必然有着与西方不同的建筑风格和特点,并以其发展中独特的形质格局,超拔的内容体系而流放异彩为人瞩目。从理念上看中国建筑有着浓厚的天人合.的时空又见念和和谐精神,而在建筑布局上则有着浓厚的以皇权为中心的到建伦理药直德观念。可以说中国的建筑渗透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
“天人合一”这一思想,贯穿了中国哲学并影响中华民族的审美观念,因此在中国的建筑中也带有浓厚的追求天地人三者和谐为一的天人合一意识。李约瑟曾经说过:“中国建筑总是与自然调和,而不反大自然”。然而这种天人合一的建筑意识在具体的建筑过程中又和具体的儒释道文化结合起来。因此,儒释道具体的天人合一观念才对中国的建筑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在具体的建筑过程中儒释道三家的天人合一观念有着具体区别:儒家将自己主导的伦教纲常思想融人到建筑理念当中,尤其是在宗庙的建筑中有着严格的要求和限制;佛教则是将自己的教义融人到佛教建筑之中;道家将自己的返璞归真的自然意识融人到建筑理念当中,在这种思想主导下建立的建筑意在追求天(自然)人合一境界,因此道家对于中国建筑最大的影响主要是在园林方面,然而这种思想和今天在郊区建立远离大都市喧嚣的郊区别墅有着很大的相同之处。然而在民间的建筑中又有着自己的主导思想,通俗的讲民间建筑有着浓厚的风水意识,用较为专业的术语则是堪舆之术。长期以来我们都把这种思想看做封建迷信,然而在堪舆之术里面涵盖着浓厚的天人合一意识,甚至可以认为堪舆之术的本质就是通过一些行为和建筑来实现天人合一。
通过这些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即: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审美精神,也就是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化内涵。
在具体的布局中中国建筑有着自身的特点和风格,中国建筑大多是讲究中轴对称的平面布局和秩序井然的伦理营构,以组群布局的方式在平面上展开,形成中华传统建筑的尚大性格。众多的建筑聚集在一起,看似凌乱的建筑群体中却有着严格结构布局。占据中心位置的无疑是地位最高影响最大的建筑,其余的建筑围绕着中心建筑而建。这种理念和中国的儒家思想结合就使得中国的建筑群整体与局部相结合,使得中国的建筑具有强烈的文化意味。当这种布局思想和堪舆之学相结合时,就使得我国的建筑既具有浓厚的使用精神又渗透着中国人的宇宙观、人生观和审美理想,充满了既理性又浪漫的艺术精神,展现了中华古民的无比智慧和独特风采,也展现了中华传统建筑的强烈个性和艺术魅力。
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孕育出了令人惊叹的文化硕果,我国的建筑文化无疑是其中优秀的一枝,不仅给中华民族留下了优秀的建筑文化,也为世界建筑史创造了奇迹,然而在近代伴随着西方文明的冲击,我国的建筑也受到了西方建筑的冲击,随之而起的是现代化的建筑传统建筑正在销声匿迹,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如何面对?
向西方学习是必不可免的,因为现代建筑设计方面中国的建筑设计总体水平确实不如西方,学习固然重要,然而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有所选择不能一味的照搬,要和中国的文化接轨。其次,在学习的同时还要保存传统建筑文化的精髓,要使中国的传统文化要与现代社会相结合。
我国的传统建筑不仅受到了西方建筑文化的冲击更受到了现代社会文化的冲击。当社会向市场化、世俗化转变之时,建筑从过去更为重视具有恒久价值的审美感受、意识形态的超越性力量、统治者的意志和权威,以及精英阶层的文化趣味,转为重视和强调现实的功利、即时需要、时尚潮流等等。建筑也就从文化和物质的结合体变成了一种商业行为。这种变化更大的体现在城市建筑上面,丰富多彩的传统城市建筑被磁砖贴面、蓝玻璃的现代建筑所取代。建筑在变的世俗化的同时也越来越重视它形式功能实用受到忽视,城市建筑中的广场就是最好的代表。然而建筑本身就不是孤立的存在,它和社会、自然相结合,构成了独特的建筑文化,因此建筑文化从其本质而言也是一种环境文化。在这种建筑理念的指导之下,建筑不仅要具有形式上的功能更要有实用性的功能。因此,伴随社会世俗化而进行的建筑世俗化在扼杀着建筑的本质,当然也在侵蚀着中国传统建筑文化。
【论文摘 要】社会的发展,民族的融合,全球化的快速进程,使得文化之间的差异愈发的模糊,传统文化和现代风格的矛盾十分明显,并不是简单依靠使用马头墙就能够表现和传承徽派建筑。近现代各国建筑师纷纷投入了对地域建筑文化的探索与实践。
前言
动车组的上马、高速铁路的通车、区域经济圈的形成,过去显得遥远的距离如今日益缩短,上午还在南方感受沿海的炎热,中午已到达北方体会寒风的凛冽。交通方式的飞速发展,不仅加快了各地人员之间的流动,也加快了各地区各民族之间融合的步伐。在这种快速的融合过程中,地域的界限日益模糊,社会变得大一同,地域的特色在此过程中却逐渐消失。这就是“全球化”在国内这个小环境里的直接体现,而在国际社会这个大环境里,中国日益开放,与世界融合的步伐日益加速: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行、全球金融风暴的潜在作用、以及即将开幕的上海世博会,一系列的大事件都在强力地推动着中国全球化的速度。
“全球化”这个字眼已经没有新意,在当今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各个方面存在多年,已成常态。全球化是社会必然的发展趋势,这已经成为社会人士的普遍共识。全球化是一种不可逆的巨大力量,正将世界推向一个全面融合的时代。在这个融合的过程中,既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进步,同时也有着令人遗憾的破坏作用。单一的世界文明化的过程是对过去伟大的文化历史资源的一种消磨和腐蚀,它不可挽回地破坏了宝贵的传统文化和形形的地域特色,这种破坏事实上构成了对人类创造力的削弱,它使世界面貌变得平庸无奇:无论你在世界哪个角落,我们使用着同样的电器、开着同样的车、看着同样的新闻、住在同样的钢铁森林里,每一个城市都变得一摸一样、无法分辨。
看起来我们离理想的西方文明的生活日益接近,我们的文化也越来越接近于所谓的发达国家的文化。于是,一个严肃地问题变得越来越迫切:为了实现现代化,我们整个民族赖以生存的古老文化传统还要做出多大的牺牲?但是,同时另外一个矛盾是,现代文明的发展方向势不可挡,传统文化在科学、技术和政治经济的层层包围与碾压下,必将难逃被抛弃的命运。这不仅仅是我国所独自面对的问题,任何一个国家的文化都无法直面来自于现代文明的冲击。
建筑领域的全球化
在建筑领域,全球化的一个典型特征和具体表现就是当今建筑学体系与文化的国际化以及城市形态、建筑空间的雷同现象。随着全球化进程多年的推进,随着民族自信心的增强和民族文化的危机意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矛盾日益突出,关于如何保护传统的历史文化和地域特色的讨论也越来越多,相关的问题也受到政府部门和专家学者的更多的重视。在我们的一堂口语课上,外教如是说:中国这些年发展太快了,上海跟伦敦、纽约已经没什么区别。我们可以将其算做一种正面的评价,但是对于一个从事建筑行业的人而言,这并不是一种褒奖,相反,是一种讽刺:是的,无论是北京、上海,或是香港、台北、东京、伦敦、纽约,或是曼谷、首尔,城市的绝大多数个性都逐渐丧失,彼此之间变得如此相似。
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矛盾
建筑界的当前现实直接源自于全球化的影响,在过去的几年里,许多著名的国外建筑师和事务所在中国一系列重大工程项目中所向披靡,拿下了众多的项目,本土建筑师在节节败退的同时,变得更加的迷茫,本土文化的特点日渐流失。严峻的局面迫使大家从不同的角度对目前的局面进行批评和思考。“中国已经成为外国建筑师的试验场”等各种言论尘嚣日上,各种学术性的讨论也变得尖锐和激烈。
转贴于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地方和传统特性的东西逐渐弱化甚至消亡,这是一个虽不情愿却又不可阻挡的趋势。建筑是时代的附属物,是时代特征的直接体现,不同的时代有其相适应的不同建筑体系;因此,时代的进步和改变,随之的生活方式必将改变。建筑设计追求文化传统和地域特色的东西是很自然的,但并不是简单等价于使用过去时代或特定地域的建筑符号、形式或风格,那显然十分肤浅;就像徽派建筑并不是简单依靠使用马头墙就能够表现一样。
所谓建筑的地域性
所谓“地域性”,虽然主要是反映在建筑的外在直观形态上,但更多的内涵是表现在地域文化的价值取向上。建筑的地域性文化体现在其自身所具有的区别于其他文化的特性的东西,是其所属时代所属地域中符合其人民生活方式、文化背景和自然条件的特殊的解决方式。不过到了今天,这样具有自觉的地域文化特色又获得成功的建筑已经不多见了,无论在世界哪个角落都趋向大一同的局面。
直面建筑界的全球化
中国正在走向世界经济的中心,这是谁也不能否认不可阻止的;而中国建筑与中国建筑师在全球化的大潮中被边缘化的状态也是不能回避的。如何应对建筑界的全球化,这个问题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对待。在城市规划和建筑领域,一方面我们应当学习国际上的先进经验;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正视全球化的冲击下的影响,要保护并发展我国的城市和建筑特色。如何建立适应于现代中国的建筑理论,如何设计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建筑,如何奠定中国建筑在世界未来建筑史的地位,这是需要我们每一位中国建筑师共同面对、群策群力的任务。
近年来,在我国许多有国外事务所或境外建筑师参与的重大项目中,既有很多成功的尊重我国国情注重保护地域特色的案例,也有很多对中国文化十分无知和充满偏见的设计。作为其中的代表性人物,我首推华裔建筑师“贝律铭”,无论是其在苏州设计建造的苏州博物馆,还是位于香港的中银大厦,我都亲身观赏了,实在让人感动;不仅能体现中国文化和地域性的特色,同时在设计中能感受出设计师对中国建筑传统的一种尊重。而某些建筑,实在对中国文化缺乏一种真诚的态度,比方说国家大剧院、CCTV新楼等项目的争议直到现在仍未平息。问题的症结不在于你设计师的国籍,也不在于你的文化背景;而是关乎一种态度、一种思想。
一点实践
在前不久参与的一个概念型设计,正好是关于地域性文化特色的保护和设计具有民族传统特色建筑。该设计的背景是出于安徽经济发展和安徽旅游事业发展的需要,旨在弘扬和保护中国历史文化遗产,在合肥地区设计建造一座历史文化艺术博物馆或称民俗博物馆。
我们的方案构思源于我国春秋时期《周礼.考工记》中对于我国古代都城规划布局的描写,考工记中所述:“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依次我们将地块划分为3X3的九方格。同时,设计规划中再融合进书法史上临帖写仿的一种界格“九方格”,构成园区路网骨骼与参观流线的关系。整个完整的设计过程本身就是对设计中如何传承传统文化和保护地域性文化的一种很好的探索和尝试。
总结
总之,全球化和地域化并不是一对矛盾体,两者的关系也并不是完全对立的。地域化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而全球化则是一个永无终点的过程。全球化的本质并不是文化的单一化,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也绝不是世界的大一同;全球化的实质应该是多中心的,才能是今天世界多元化文化依然存在的理由。在敞开国门后的一百多年间,尽管中华民族和人民经历了许多的坎坷和曲折,但中国人始终以一种自主开放的姿态跟世界打交道,并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和智慧参与到全球化的进程中。
而作为建筑业的从业者,我们要以更开放、更包容、更批判的态度认真学习和吸收全世界优秀的建筑文化和先进的科学技术,同时正面应对强势文化的挑战,自发保护建筑文化的地域性和多样性,并且将其发掘、传承和弘扬。只有这样,在中国建筑的现代化进程中,我们才能贡献出一份积极地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费麟.匠人钩沉录(节选).建筑创,2009年7期
[2]郑时龄.全球化影响下的中国城市与建筑.建筑学报,2003年2期
[3]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
[4]李敏泉.国际性“话语系统”与中国建筑的文化战略.(北京)建筑学报,2003年6期
论文关键词:高层建筑 结构设计 隔震体系 技术
论文摘要:本文结合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及特点,对高层基础隔震系统纽成和隔震原理进行了研究,并详细分析高层膈震体系的特殊性,为高层建筑抗震领域的研究提供指导和帮助。
建筑的诞生之初就被认为是技术与审美融合的产物。这就意味着一个好的建筑,它必经得起适用性、经济性与美观性这三重考验。而伴随着高层建筑在我国的迅速发展和建筑高度的不断增加,高层建筑的安全性,坚固耐用性亦成为人们所追求的目标。
一 高层建筑的结构与设计理念
现代的高层建筑变得越来越纤细,产生更大侧移的可能性比以往大体积的多层高楼要大。建筑愈高,自然界所产生的重力荷载、风荷载和地震荷载的影响愈大。正因为如此,抵消这些荷载的结构作用成为高层建筑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高层建筑对侧向荷载的动力反应,可以通过改进结构系统以及选择有效建筑形式的措施加以控制。因此,高层建筑的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和结构的有效性有关,这也就决定了建筑的经济性。建筑的结构性能可以定义为建筑承受荷载以及抵抗侧移的能力,同时也决定着建筑各体量的组成。
从表象层面看,建筑表现为空间方面的概念的形式是表现总体环境的。对于某个建筑物最初方案设计.建筑师考虑更多的是它的空间组成特点,而不是详细地确定它的具体结构。但是,关于空间形式的整体设想,也要求建筑师必须考虑建筑形式中有关荷载与抗力之间关系的某些准则.即结构概念。这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所设想的空间形式应当固定在地面上。二是所设想的空间形式必须能抵抗水平风力作用的地震作用。所以,在进行高层建筑设计时,建筑师的基本任务是;一方面要与结构工程师及其他工程技术人员协调合作,另一方面要根据建筑功能要求、建筑立意,场地情况、外力特征,施工条件及效率等因素,寻找出最经济、合理、美观的建筑方案。
二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特殊性
(一)水平荷载成为决定因素。一方面。因为楼房自重和楼面使用荷载在竖构件中所引起的轴力和弯矩的数值,仅与楼房高度的一次方成正比,而水平荷载对结构产生的倾覆力矩,以及由此在竖构件中引起的轴力,是与楼房高度的两次方成正比;另一方面,对某一定高度楼房来说,竖向荷载大体上是定值,而作为水平荷载的风荷载和地震作用,其数值是随结构动力特性的不同而有较大幅度的变化。
(二)轴向变形不容忽视。高层建筑中,竖向荷载数值很大,能够在柱中引起较大的轴向变形,从而会对连续粱弯矩产生影响,造成连续梁中间支座处的负弯矩值减小,跨中正弯矩之和端支座负弯矩值增大,还会对预制构件的下料长度产生影响,要求根据轴向变形计算值,对下料长度进行调整。另外对构件剪力和侧移产生影响,与考虑构件竖向变形比较,会得出偏于不安全的结果。
(三)侧移成为控制指标。与较低楼房不同,结构侧移已成为高楼结构设计中的关键因素。随着楼房高度的增加,水平荷载下结构的侧移变形迅速增大,因而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侧移应被控制在某一限度之内。
(四)结构延性是重要设计指标。相对于较低楼房而言,高楼结构更柔一些,在地震作用下的变形更大一些。为了使结构在进入塑性变形阶段后仍具有较强的变形能力,避免倒塌,特别需要在构造上采取恰当的措施,来保证结构具有足够的延性。
三 高层隔震体系的特殊性
高层、超高层陨震体系与常规的隔震体系相比,具有特殊性。首先对高层隔震建筑,上部结构不能满足刚体运动的假定,高振型反应分量的影响不能忽视,不能简单地以结构第一振型为主确定上部结构反应;二是由于高层、超高层结构的水平地震力产生的倾覆力矩比较大,在较大地震和强风作用下,隔震支座可能会有拉应力的出现,如何避免和控制隔震支座的拉应力是一个问题。三是高层、超高层的自振周期都比较长,所以必须进一步延长高层、超高层隔震建筑的基本周期,以达到更好的隔震效果。低弹性、大变形能力的隔震支座的开发和性能研究是在强震和强风作用下的各种分析,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和重大的工程意义。
四 高层基础隔震系统组成
基础隔震建筑体系通过在建筑物的基础和上部结构之间设置隔震层,将建筑物分为上部结构、隔震层和下部结构3部分。地震能量经由下部分结构传到隔震层,大部分被隔震层的隔震装置吸收,仅有少部分传到上部结构,从而大大减轻地震作用,提高隔震建筑的安全性。经过人们不断的探索,如今基础隔震技术已经系统化、实用化,它包括摩擦滑移系统,叠层橡胶支座系统、摩擦摆系统等。目前工程最常用的是叠层像胶支座隔震系统。这种隔震系统.性能稳定可靠,采用专门的叠层橡胶支座作为隔震元件,该支座是由一层层的薄钢板和橡胶相互盛置,经过专门的硫化工艺粘合而成,其结构、配方、工艺需要特殊的设计,属于一种橡胶厚制品。目前常用的橡胶隔震支座有:天然橡胶支座、铅芯橡胶支座、高阻尼橡胶支座等。
五 高层基础隔震技术原理
传统的抗震结构是通过结构和构件来抵抗并消耗地震能量的,设计时将地震作用力作为一种外加荷载,与作用在结构上的其他荷载进行组合来设计和验算结构是否满足设计和使用要求。隔震建筑则增加了专门的变形和耗能装置:橡胶隔震支座和阻尼器(如铅阻尼器、油阻尼器、钢棒阻尼器、粘弹性阻尼器、滑板支座等)橡胶隔震支座具有提供竖向承载能力、弹性得位能力、良好的变形能力等特性.此外铅芯橡胶隔震支座同时还具有消耗地震能量的耗能特性。另一方面,传统的抗震结构体系中,低层震建筑的周期延长到2—5秒,.有效地降低了结构的地震加速度反应。
采用隔震技术,上部结构的地震作用一般可减小3—6倍,地震时建筑物上部结构的反应以第一振型为主.类似干刚体平动,基本无反应放大作用,通过隔震层的相对大位移来降低上部结构所受的地震荷载。按照较高标准设计和采用基础隔震措施后,地震时上部结构的地震反应很小,结构构件和内部设备都不会发生破坏或丧失正常的使用功能,在房屋内部工作和生活的人员不仅不会遭受伤害.也不会感受到强烈的摇晃,强震发生后人员无需疏散,房屋无需修理或仅需一般修理。从而保证建筑物的安全甚至避免非结构构件如设备、装修破、坏等次生灾害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姚亚雄.建筑创作与结构形态[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00.[2] 美国高层建筑和城市环境协会.高层建筑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3] 雷春浓.现代高层建筑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4]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2008 年汶川地震建筑震害图片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关键词:餐饮空间;主题;结构与形态
中图分类号:J5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4-0045-01
一、主题性营造与表现意念
餐饮环境主题性营造的表现意念十分丰富,社会风俗、风土人情、自然历史、文化传统等各方面的题材都是设计构思的源泉。从人的社会文化属性来看,餐饮的过程总是与人们的观念文化相关联,人们都希望在一个与自己心理与情感特征相吻合的环境中用餐。通过一定的设计意念营造出某种主题氛围,是餐饮空间主题体现的重要特征之一。设计意念的表现是设计者室内设计论文在设计的过程中揉合了人们的文化观念,它与社会文化、地域文化、人们环境意识以及环境的内在目的紧密相连。随着餐饮空间的性质和类型的改变,随着人们个性要求的改变,环境气氛的要求也会随之改变。无论是轻松活泼的酒吧,还是富丽明亮的中餐厅,餐馆环境的主题气氛总是与场所的性质相联系的。由于人们在长期生活中的经验积累,对事物的知觉具有一定的恒常性,人们总是按生活的经验来估计相应的气氛,这为主题气氛的设计提供了心理依据。
二、主题性营造与表达手法
餐饮空间的主题营造手法就是充分利用各种物质要素来诱发人们对主题的联想,从而形成一种环境的气氛。所谓环境气氛是指环境整体给人带来的某种感受,它通过空间物质形态的有机组合表达出来。主题营造的表达手法有多种:
(一)利用空间的结构要素进行主题营造空间的结构形态一旦与设计师的主题创意相融合,给人们的视觉冲击力是巨大的。它可以利用不同的空间形式及空间形态的比例变化、大小变化给人们造成不同的感受。例如利用矩形餐馆空间的规整、充满理性的特点,营造出一种舒适和谐的主题氛围;利用多边形、圆形餐饮空间的稳定、富有活力的特点,使空间增添动感,营造出丰富、多变的主题氛围。
(二)利用形态符号的要素进行主题营造在餐饮空间的主题营造中,设计师常常采用某种形态符号作为设计的母题。这些形态符号可以与人们的社会文化、地域文化以及企业文化相关;也可以是个人情感因素的体验。人们对室内环境气氛的感知是通过特定的符号信息来传递的,即用某种可以知觉或想象的形态符号来暗示某种不可见的意蕴。
三、主题性营造与形态符号的表现方法
(一)利用装饰形态符号进行主题营造。餐厅中的装饰形态对主题的表达起着关键性作用,装饰形态的造型常常反映着餐饮环境的某种风格特征。可以利用这个特点在基本相似的空间中体现出迥然不同的环境气氛。
(二)利用情景形态符号进行主题营造。室内的景观在一定条件下能使人触景生情产生联想,在餐厅内部环境设计中应当有意识、有目的地重视景观设计。用现代材料创造出自然情趣。由此感受到内在主题的含意。
(三)利用照明形态进行主题营造。照明形态是创造餐饮环境气氛的重要手段,应最大限度地利用光变化,如利用光的色彩、光的调子、光的层次、光的造型、光的范围等构成含蓄的光影图案,创造出情感丰富的环境气氛。
(四)利用色彩关系进行主题营造。色彩在情感表达方面给人非常鲜明而直观的视觉印象。色彩心理、物室内设计论文理学的研究结果提出的色彩心理效果初步规律,为我们分析人对餐饮环境色彩的感受提供了依据。色彩的主题性营造的关键在于以色彩来把握人们的心理,使所采用的色彩能够引起人们的联想与回忆,从而达到唤起人们情感的目的。
四、结语
从以上的论述我们可以认识到:餐饮环境的主题营造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它通过空间形态、色彩、照明、装饰、材质等因素来控制整体环境气氛,并通过一个占主导地位的视觉中心来统一格调,形成整体气氛。环境视觉中心可以是单一的构图要素,也可以是要素的组合,它能够控制环境中的各种因素,对环境主题气氛的形成起着决定的作用。
因此要引起人们的视觉注意,可以通过主题形态的表现来设置引人注目的视觉中心,通过空间、色彩、大小、明暗、质地的对比夸张强化中心,创造出理想的餐饮环境的主题气氛。
参考文献:
[1]卢健.现代餐饮建筑空间设计[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1.
[2]谢建伟.公共建筑装饰经典[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9.
关键词:群桩横竖向作用力群桩效应系数
中图分类号:TU473文献标识码: A
桩基础凭借着其承载力高、受力合理 、安全可靠的优点,在基础工程中得到 了广泛地应用。鉴于此,对桩基础承载力的研究显得尤为必要。本文通过总结前人对群桩的破坏机理的试验和理论研究,分析群桩效应的影响因素,指出横竖向作用力下群桩效应系数的计算方法,这样既可以清晰罗列出已有研究成果,也可以分析有横竖向力共同作用的群桩承载力,而不是单一的对只受横向或者竖向力的桩群的研究。
1群桩效应的影响因素
制约群桩效应的主要因素,一是群桩自身的几何特征,包括承台的设置方式、桩距、桩长及桩长与承台宽度比、桩的排列形式、桩数;二是桩侧与桩端的土性、土层分布和成桩工艺。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
土质,一般说来 ,土的内摩擦角较小时,土中应力扩散角也相应较小。土中应力在纵向上的影响加剧,而在横向上的影响则减弱 。但试验表明,土的类型和密度与群桩效应系数无明显关系。
桩距、桩数的影响,随着桩距的增加群桩效应的影响在减弱 ,美国《钻孔桩基础设计与施工规范》以及德国《大口径钻孔灌注桩规范》都规定 ,当沿荷载方向的桩距大于 8D时,不考虑群桩效应。群桩效应还受到桩数的影响,桩数越多,群桩沉降越大,其沉降增幅也越大;桩数越少,其沉降越小。
桩身位移的影响,以前学者们认为群桩效应受到入土深度的影响,桩间土体松动,产生较大的群桩效应;在地基的深层,虽然荷载较大,但是由外荷载引起的变形较小,产生较小的群桩效应。尤其埋深在大于 10倍的桩径以上 ,在工程上往往可以忽略。
伴随着桩长的增加 ,群桩中桩与桩之间的相互影响越来越严重,群桩效应也就得到相应地加强 ,群桩中基桩的极限承载力下降。
桩顶边界条件的影响,由于试验数据的局限性,还不可能评估桩顶的约束条件的影响,研究得很不够。
2群桩效应系数计算方法
大多数的工程实际中,往往是群桩和承台共同承担水平荷载。对此,研究群桩问题需首先应回答如下两个问题:(1)确定桩一土相互作用对群桩工作影响的折减系数,(2)上部结构传来的荷载如何在各桩中分配。过去几十年的发展,群桩的分析方法主要为:
(1)p一y折减系数法:P一y折减系数法这种方法包括p一因子法和群桩效应系数法,通过对单桩p一y曲线法考虑一个经验修正系数得到的。
(2)弹性理论法:类似于单桩的弹性法,但研究群桩时,研究对象为三维、线性弹性连续体,还需将桩一土相互作用的弹性影响系数考虑进去,这些系数反映由于群桩中相邻桩移动导致桩自身水平位移和转角的变化。
(3)混合方法:它是一种非线性p一y曲线法和弹性理论方法相结合的方法,利用p一y曲线法模拟每根桩周围由于“遮蔽效应”引起的土位移变化部分,利用弹性理论法近似桩一土相互作用效应。
(4)有限元法:有限元法的适用范围相当大,对桩、承台、土、甚至上部结构,可分别采用不同的本构模型模拟。群桩程序中用三维的两节点的梁单元模拟桩,9节点的壳单元模拟承台。桩一土相互作用面常用界面单元来模拟。众多有限元分析中,有各种各样土的应力一应变关系模拟方法。
3小结
本文通过对群桩效应承载力的分析总结,可以看出,计算群桩效率的方法越来越精确,但都存在问题,还需进一步研究,特别是水平荷载作用下的承载力分析。在计算机高速发展的时代,有限元法有绝对的优势,但前面的理论是基础。刚度相同的单多桩比较,群桩在地震和撞裂破坏后都有应力重分布,较单桩更有优势,故值得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MatsH~und,AbresL.Speed Choic einRelation to speed Limitand Inlfuences firm Othre Drivers[J].Transportatino ResearchPartF,2OOO (3):39—51.
[2] AhlinFJ.Anhvestigion nitothe Cnosistency0fDriverspeedChoiec[R].D甲 ofCivil eeriIlg,University0fToronto,1979.
[3] AbersL,Imsm L,GladA,Beilinsno L.ObservedVehiclespeedand DriversPerceived SpeedofOthers[J] .App|ide Psydmlogy,nA Inter-naitonalReview,1997,46 (3):287—302.
[4] FildesB,RumboldG, elliJ1gA.speedUc~llviorandDriversAttinde toSpeeding[R],MomshUinversity,R印0rtNo16,1991.
[5]J H.G.Poulos&E.H.Davis.PileFoundaiton.Analysisand Design,John.Wiley.AndSom,1980.
[6] D.D.LionandJ.Pemien:桩基的数学模拟[J].水运工程,桩基工程数值计算法专辑,1980.
[7] 冯康,数值计算方法[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1978.
[8] 何光春 .群桩情况下粘土中横向受荷桩 P—Y曲线的研究 ,河海大学硕士论文 ,1988.
[9] 王惠初.利用 P—Y曲线计算横向受荷桩的内力和位移[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 ,1985,10.
[10] JGJ 94—2008建筑桩基技术规范[S]·
[11]钱家欢·土工原理与计算[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1996·
[12]李同春,李淼,温召旺,等·局部非协调网格在高拱坝应力分析中的应用[J]·河海大学学报, 2003, 31(1)·
[13]汤斌,陈晓平·群桩效应有限元分析[J]·岩土力学, 2005, 26(2)·
[14]周建·群桩挤土的数值模拟[J]·同济大学学报, 2000, 28(6)·
[15]段文峰·竖向荷载作用下桩—土数值模拟与试验验证[J]·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2002, 19(1)·
[16]韩云山.垂直荷载下桩基夹持作用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 2005, 27(4)·
[17] 吴恒立.计算推力桩的计算综合刚度原理和双参数法.人民交通出版社.1990.
[18] 袁聚云等,基础工程设计原理,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1.
[19] 王金安 等.岩土工程数值计算方法实用教程[M].北京 :科学出版社,2010.
[20] 赵志绪,地下与基础工程百问,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21] 左明麒,桩基础工程设计施工检测,铁道出版社,1996.
[22] 史佩栋,实用桩基工程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23] 胡人礼,桥梁桩基础分析和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66~70.
[24] 杨克己.实用桩基工程[M].北京:人 民交通出版社 ,2001.
[25] 邓建辉,层状地基上桩筏基础的分析方法及其布桩优化研究,重庆建筑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999.
[26] 刘金砺.建筑桩基础设计与计算[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0.
[27] 韩煊 ,张乃瑞.北京地区群桩基础荷载传递特性的现场测试研究.岩土工程学报 ,2005.
[28] 朱百里,计算土力学,上海科技技术出版社,1990:83~85.
关键词:建筑学教育体系知识主体
教育是由教育目的、教育对象、教学思想和教学法构成的,因此关于教育和教学的讨论多半是认识论和方法论的讨论。对于大多数学科来说,学科本身的定义是清晰的,如数学、物理学、天文学和历史学等;但建筑学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和上述学科一样,建筑学也是一门古老的学科,但建筑学的研究对象和建筑学的知识主体并不是非常明确,如建筑是艺术、建筑是建造、建筑是凝固的音乐以及建筑是符号象征等,因此建筑学的知识主体既包含了造型艺术的法则又包括了工程技术的知识。从历史发展来看,建筑学学科最初是在艺术院系里,后来又全球性地移至工程学院,接着又向综合性大学发展。建筑学的基础知识也由于自身概念的拓宽而不断增加。虽然建筑教育和建筑实践紧紧地结合在一起,然而建筑学的含义不仅仅是建筑本身;由于建筑学的学科概念的含混,对其研究对象的讨论一直是建筑理论讨论的重点之一,每一次对建筑学的大讨论都引发了对建筑教育的重新思考。
我国建筑学发展的历史并不长,并且是在西方建筑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又有了自己的理解和发展,走出了和西方不一样的道路。在当今信息交流十分频繁的年代,建筑教育之间的交流当然也日趋频繁,作为交流和学习的基础应当对建筑教育的特点作一次深刻的探讨。
一、传统建筑概念与建筑学
中国历史悠久,中国的传统建筑己有4000多年的历史,并在世界建筑之林中独树一帜。然而,把建筑作为一门学科的建筑学和与其相应的建筑教育在中国只有不到80年的历史,其中缘故值得思考。
如果我们认真读一下中国历史和中国建筑史,了解中国传统“建筑”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位置和发展脉络,就不难发现中国传统建筑的概念和现在的概念之间存在着差异。首先,在中国传统观念中,建筑的角色是“器”,主要存在的价值是“功用”。作为器的建筑产生的主要目的是获得内部空间,也就是说,建筑仅是建造活动的客体,内部空间才是整个建造活动的目的。因此,建筑的外形仅是一个媒介或载体,通过载体达到“功用”的目的。其次,作为“器具”的建筑有等级之分,而划定等级的原则取决于“器具”使用者的社会、政治地位。这个等级是建筑形式、类型的基础,通过建筑的平面、屋顶样式、建筑用材和用色等方面体现出来。再者,中国传统建筑以木构为主,建造者主要是木匠。由于建筑形式预先由建筑类型而定,类型直接取决于主人的社会、政治地位,因此,所谓“设计”工作也就是选择类型和解决建造问题。这样的“设计”工作与西方传统概念上的设计工作是不同的。因此,在整个建造过程中,没有建筑师这个角色,起主要作用的是木匠中的大师傅。工地上的参照物是由大师傅根据建筑的类型和所备的建筑材料制作的建筑木构模型;建造过程中如遇问题,现场解决。此外,中国传统建筑的彩画画幅主要取决于结构构件的形状,表现的和西方建筑室内的绘画也有着本质的不同。前者的画面和结构构件合二为一,后者绘画具有自身的独立性。
综上分析,从建筑学的意义上看,中国传统建筑的概念和西方建筑的概念存在本质的差异。建筑在西方是西方艺术三大门类之一,即绘画、雕塑和建筑;而中国的传统建筑本质上是“器”不是“艺”,没有获得与中国传统绘画和书法同等的地位而成为艺术的一个分支。造房子所需要的“技能”没能作为“学问”,“建筑形式”的美主要源自于技术和构造,而不是源自于以形式为目的的设计,建筑物本身并没有向西方建筑那样成为美学讨论的对象。几千年来直至上个世纪初,中国没有建筑师,因而也就没有为此而专门设立的学校和建筑教育;建筑技术的传承主要依靠师徒式的传授体系。中国传统建筑业没有产生出建筑师这个职业,并不是因为我们的建筑本身落后,而是因为在中国传统意识形态上对建筑的定位不足以产生建筑师。20世纪初,随着国门的打开,许多新事物和新学科也随之进来,“西学东进”是当时的潮流;体现在许多方面,其中也包括了建筑师的职业和建筑设计的概念。因此,尽管中国建筑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但建筑学仍是一个新的学科。
二、回顾建筑教育
众所周知,中国第一所建筑院系正式诞生于1927年,即现在的东南大学建筑系,其教员和系主任都是由回国的留学生组成[1]。上世纪初,清政府有组织地派送中国留学生出去学习,建筑学也是其中之一。据史料记载,在出国留学生中学建筑的有55人;其中40人去了美国[2]。学成之后他们中的大多数返回祖国,开办了事务所,成为中国的第一代建筑师,并建立了中国自己的建筑院系。显然,由于所受建筑启蒙教育的原因,对建筑学的理解一开始就是以西方传统建筑学的观念为基础,以理解西方古典建筑的方法去理解建筑事物,并且以此解释中国已有几千年历史的传统建筑。因此,第一代建筑师对中国传统建筑以及“民族特征”的解释和西方建筑师的理解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只有“地道”与否的差异。这一观点无论从他们的作品中或对中国建筑形式的分析上都明显反映出来[3]。
这样,建筑的概念由“器”而转成“艺”,成了学问的对象。建筑是艺术的地位在建筑院系里得到普遍承认,这和西方传统建筑学是一致的。作为艺术的建筑,其形式(外观)就变得尤其重要,所以对形式的研习就成了设计训练中的中心内容,也成了建筑教育的主要内容[4]。由于对建筑概念的理解是西方的,因此学习建筑、认知建筑的手段也是西方的。例如建筑设计初步课,对建筑的理解和学习方法基本上是西方传统建筑学的方法,从研习古典建筑开始,学习的方法是渲染,目的是通过长时间的描绘领会古典建筑精髓的几何关系和形式美的原则。西方古典建筑学由于阿尔伯蒂(Arberti)和帕拉蒂奥(Pladio)的贡献,形成了一整套形式美的生成方法作为设计的原则。然而,有意思的是对中国传统建筑的研习也使用了相同的办法,但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产生则是另外一回事了。在图纸上看到的中国传统建筑的立面是木构件搭接中空间关系的平面投形,“立面”本身并不存在。因此,所谓立面的比例、几何关系等没有实质意义,这种作为认知的学习方法导致了对中国传统建筑认知的形式化和表面化;也直接导致了建筑设计中对中国传统建筑符号化的设计方法。这种以渲染为基础的形式训练模式一直延续到20世纪80年代,其间虽然渲染的对象—建筑形式发生了不少变化,但以渲染作为训练的手段并没有变,从“古典”建筑一直渲染到“现代”建筑[5]。表面上看,渲染作为训练工具并没有影响对新建筑形式的接受,但是仔细分析一下,以这样的方法去理解“现代”建筑和对中国传统建筑的认知,都存在着对“形式”的误解。这种事实道出了在建筑教育中对建筑学的理解和对建筑形式的认识和理解有偏差。以渲染为基础的形式训练对中国建筑教育的影响很大,而且根深蒂固。它已不仅仅是训练方法,而且直接影响到了对建筑形式认知和对建筑学的理解。教学体系统一化、教学大纲和统编教材等是中国高等教育的特点之一,因此,在中国建筑教育的教学模式普遍大同小异。仔细分析,在建筑教育发展过程中似乎缺少了在建筑学中国化之后对建筑学知识主体的讨论,知识体系和教授方式存在问题。
三、建筑学与建筑教育
建筑教育应该建立在建筑学学科的基础之上,建筑教育模式应取决于对建筑学基本概念的理解。就西方建筑学而言,自维特鲁威(Vitruvius)开始试图回答建筑学的基本问题,阿尔帕蒂开始把建筑设计纳入学术领域,最后在巴黎美院里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学科理论和体系。事实上西方建筑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建筑事物的本体论和建筑设计的方法论,几千年来西方建筑学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在回答“为什么这么做”的问题,同时也不断讨论“怎样做”的方法。作为一门学科的建筑学最初延生在法国巴黎路易十四皇家学院,首先建筑是被作为艺术门类之一而被学院接受,并要求其有能阐述自身审美原则的理论,即必须有可用于直接教授的理论。巴黎美院是学术型机构,因此,对建筑学也要求要把它纳入可以接受的学术规范[6]。在巴黎美院里,建筑教育被分为两个部分:建筑设计理论和建筑设计训练。这两种不同的训练来自不同的教授群体,学院内的教授和学院外的建筑师。学生们在学院内学习文学、历史、哲学和美学以及数学,同时要到建筑师工作室进行实际操作训练,并通过设计竞赛获得设计成绩。在学院内,建筑设计理论的美学基础是建筑艺术的普遍原则,即以阿里斯多德的美学原则为基础,形式美被提纯到美的定律,如对称、韵律、和谐和比例等。其中占统治地位的优秀建筑的标准是固定的形式美的原则和范例,它建立在意义利文艺复兴文学和艺术作品之上。根据阿里斯多德形式美的普遍原则把美术从匠人的活动中分离出来,把建筑师从工匠的地位提升到哲学家的地位[6]。
巴黎美院的教学模式之所以在19世纪80年代之后直至1939年逐渐成为美国建筑教育的主流,正是由于它具备完整的理论框架和学术体系[7]。当中国大批建筑学留学生前往美国的时候,正是美国建筑教育盛行巴黎美院模式的时期,而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学又是以杰出的巴黎美院模式而著称。中国在美国的建筑学留学生中,比较集中的去了宾夕法尼亚大学[2]。尤其是宾大建筑系的建筑设计课,有着完整的训练方法,创造性地运用了巴黎美院的设计原则。当时是帕尔·克瑞主管建筑设计教程,他是一位训练有素的学院派建筑设计师和教师。帕尔·克瑞对建筑形式构件分析的态度实际上是坚信古典的、无时间性和延续性,尽量避免认真地对历史事件进行分析,要学生分析古典建筑的形式构件,并不重视形式的历史意义[7]。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建筑教育模式对中国建筑教育模式的影响较大,严格地说,奠定中国建筑教育基础的是源自美国巴黎美院式的教育模式。
然而,巴黎美院的教学模式通过强调一般的、抽象的理论而不是特殊的、具体的实践,把建筑设计活动理论化,奠定了建筑学学科的理论基础,构成了建筑学的知识主体。这一点作为西方学术传统的一部分始终保留在建筑学的学科之中。建筑理论作为建筑学的知识主体,是建筑设计思想源泉,也主导了建筑设计者的思维方式。但是,作为知识主体的建筑理论始终没有在中国建筑学的学术框架中占有相应的地位,取而代之的是“形式”“、风格”和“手法”。因此,也就造成了建筑形式构件的组合成了建筑设计的主要方法,对形式的敏感和反应成了主要的设计能力。形成了重视建筑设计(形式设计),忽视建筑理论的风气,甚至认为建筑理论形同空话,或把设计想法和设计手段与建筑理论混同起来。据此,可以这么说“中国的建筑教育源自巴黎美院”的看法有其不完全性,实际上是建筑“形式”的研习手法源自巴黎美院,但巴黎美院设定的关于建筑学的知识主体和学术规范并没有真正被中国建筑教育所接受。
所不同的是,美国的建筑教育自1939年以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朝着现代建筑的方向发展,原先巴黎美院古典建筑的研习手法被放弃了,但建筑学的基本概念和学术规范依然保留下来。
这种对建筑学知识主体理解的差异是中国建筑学和西方建筑学本质上的差异,虽然这种差异并不一定反映在建筑物的形式上,甚至也不反映在学院中设计课教学的成果上,但却反映在建筑教育的理论框架上和学术规范上。最终,形成了所谓建筑设计的学习“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一点是中国建筑教育和西方建筑教育最大的不同点,也就是对建筑学认识的不同点。
四、结语
在中国,当建筑学作为一门学问在大学里教授之时,就已经打破了中国传统上对建筑事物的认识,建筑学不是建筑,建筑学的知识主体也不仅仅是建筑设计。也就是说,建筑学作为一门学科应该和其他学科一样,有相应的学术规范和理论基础,这是一个不得不接受的现实。虽然近十几年来,中国的建筑教育也已放弃了古典学习方法,但并没有开始建构规范的建筑学体系;由于最初对建筑学理解的偏差,导致了思维方式和认识论上的偏差。以这样的视角看西方建筑的发展历程,就很容易理解成是一部“风格”变换的历史;用同样的视角去看欧洲的现代建筑、后现代建筑以及美国的后现代建筑等,就只能感兴趣其形式的差异,或从形式的差异去理解名词的差异,并不能认真地去研究其根源。
因此,当务之急是健全建筑学的知识主体,建立自己的建筑理论框架和学术体系,为建筑学真正的中国化打下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郑定邦.国内早期建筑教育的开创.东南大学建筑系成立七十周年纪念文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44
[2]赖德霖.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北京:清华大学建筑系.1992.2,18,19
[3]中国建筑史.南京工学院建筑系.1980年7月版.182~185
[4]最初建筑作为土木工程的一个分支,在教学大纲里还有许多数学、力学和工程技术等不少课目。张镛森.关于中大建筑系创建的回忆.东南大学建筑系成立七十周年纪念文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43
[5]王文卿.基础教学话从头.东南大学建筑系成立七十周年纪念文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196~198
论文摘要:简述了国外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基本概况以及发展历程,介绍了完善我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建议,对推动全球绿色建筑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的爆发,使人们清醒地意识到,耗用自然资源最多的建筑产业必须改变发展模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到今天,这一重要思想在世界范围达成共识,绿色建筑已成体系,并在西方许多发达国家实践推广,成为世界建筑发展的方向。
1国外绿色建筑评价体系
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人们逐渐认识到绿色建筑是一个高度复杂的系统工程。对“绿色建筑”概念的具体化,使绿色建筑脱离空中楼阁真正走人实践,一套清晰的绿色建筑评价系统将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都发展了各种不同类型的绿色建筑评价系统,为绿色建筑的实践和推广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如美国LEEI〕绿色建筑评价体系、英国的BREEM评价体系、日本的〔;ASEBEE建筑物综合环境性能评价体系,澳大利亚的NAPERS建筑环境评价体系、加拿大等多国GBTooI,挪威的EcoProfile、法国的ESCALE、中国台湾省、香港地区也相继推出了针对绿色建筑设计的评价体系。这些评价体系制定了定量的评分体系,对评价内容尽可能采用模拟预测的方法得到定量指标,再根据定量指标进行分级评分。对于难以定量预测的内容,采用定性分析、分级打分的方法。这些评价体系的制定及推广应用对于推动全球绿色建筑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这些绿色建筑评价工具的发展具有以下特征:注重与本国的实际情况相吻合;评价工具也由早期的定性评价转向定量评价;从早期单一的性能指标评定转向了综合环境、经济和技术性能的指标评定。
2我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发展历程
2. 1国家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发展
1994年我国发表了“中国21世纪议程”,同时启动“国家重大科技产业工程—2000年小康型城乡住宅科技产业工程”。
1996年又发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类住区发展报告》,对进一步改善和提高居住环境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和保证措施。
2001年始,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制订了《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国家康居示范工程建设技术要点》(试行稿),同时多家科研机构、设计单位的专家合作,在广泛研究世界各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并结合我国特点,完成了“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价体系”的制定,并出版了《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价手册》、《商品住宅性能评定方法和指标体系》。
2002年10月,科技部的“绿色奥运建筑评价体系研究”课题立项,课题汇集了清华大学、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北京工业大学、全国工商联住宅产业商会、北京市可持续发展科技促进中心、北京市城建技术开发中心等9家单位近40名专家共同开展工作,历时14个月,于2004年2月结题。
2005年3月,国家环保总局环境发展中心与全国工商联住宅产业商会、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物理所等科研机构成立了项目工作组、专家组和标准编制组,完成了《环境标志产品认证技术要求—生态住宅(住区)(征求意见稿)》。
2005年10月,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主编,清华大学、城市建设研究院、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参编,建设部科技部印发《绿色建筑技术导则》。
2.2各地区节能住宅评价标准和生态住宅的建设
基于绿色建筑理论研究成果,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等经济发达地区也结合自身特点积极开展了绿色建筑关键技术体系的集成研究和应用实践,制定了地方性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例如上海市就于2003年1月出台(上海市生态型住宅小区建设管理办法》,而后又制定了《上海市生态型住宅小区技术实施细则》。
2005年11月,为适应生态住宅的发展实际需要,上海市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和环保局委托上海市建科院,同济大学等高校对《上海市生态型住宅小区技术实施细则》进行修改,形成新一轮的成果。
3完善我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思考
对比国外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制定与实施过程中的经验,在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制定过程中的不足和欠缺应当成为我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完善的研究重点和发展方向。
3. 1由总则走向细则
我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发展相对滞后,目前还仅限于住宅,对于其他大量的公共建筑和旧住宅改造项目尚未形成系统的研究成果。走在绿色建筑研究前沿的发达国家,已将绿色建筑评价体系进行更为系统地分类。如日本的CASEBEE陆续完成了用于既有建筑物的《CASEBEE既有评价工具》、用于短期使用建筑的《CASEBEE一临建。评价工具》和用于改修建筑物的《CASEBEE一改建·评价工具》以及用于评价热岛现象缓和对策的《CASEBEE一H"评价工具》。制定更为系统和专项的评价体系,将是我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走向完善的必然趋势。
3.2由引导走向监督,定性走向定量
由于我国绿色建筑尚属起步阶段,缺乏系统的技术政策法规体系支持。在评价系统的起步阶段,评价系统的制定应以引导鼓励新技术及新材料的应用为主。如由于国家对太阳能发电并人国家“大电网”没有相关的政策支持,导致太阳能利用技术在我国长期处于太阳能制热的低水平利用状态,太阳能光电技术一直处于理论研究阶段,无法进行大规模推广应用。所以在现阶段,评价体系的制定应主要考察是否具有了绿色建筑的概念和基本特征,是否采取了适宜的生态技术措施等。随着相关技术政策法规的启动出台,评价重点将由鼓励引导走向监督落实。
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规范刚刚颁布,绿色评价所需基础数据较为缺乏,使得定量评价的标准难以科学地确定,随着今后有关的基础性研究的开展,再逐渐改进定量评价的内容。
3. 3实行第三方认定制度
根据国外评价系统运行的成功经验,必须有一个专门的、独立于建设单位的组织对评价系统负责,提供“公平、公正、专业”的第三方认定,为参评客户提供咨询、组织评价过程、给予评价认证。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评价本身的科学与公平,使过程控制落到实处。例如日本在“国土交通省环境行动计划”的影响下,出台了用;ASEBE}对建筑物进行评价的第三者认定制度和;ASE-BEE评价师认定制度,保证绿色建筑评价公平、公正的落实。
3.4由阶段评价走向建筑全生命周期评价
目前我国的国家或地方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制定将重点放在建筑规划设计阶段,这与我国借鉴国外经验有关(主要是美国LEEI)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发达国家的建设管理和运作模式通常是一个综合建筑事务所总承包整个项目设计,建筑师向业主负责,形成开发策划、设计、施工一体化。国际上成熟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主要对最终结果进行控制。如在BREEAM,LEED和G13Too1中几乎都只有施工废物处理的条款涉及到了施工阶段。
在我国,施工阶段扮演了一个较为重要的角色,施工单位独立于设计单位,两者各有分工,各负其责。对施工阶段的评价是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很重要的一部分。我国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应从重视建筑物规划设计阶段的评价走向基于建筑物全生命周期理念的全过程控制。
关键词:建筑设计;绿色技术;可持续发展;设计方法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发展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可持续发展更是科学之道。这就需要各行各业遵照此原则正确做好发展问题,建筑业要想做到可持续发展必须考虑绿色技术的应用,只有绿色技术在建筑行业中得到尽可能的应用才可以谈其可持续发展问题。绿色技术包含很多方面,同时涉及建筑的许多方面,如果能在建筑设计、施工、装修等阶段融入绿色技术,可以说这样的建筑将是未来人们所希望的绿色建筑。本文通过对绿色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原则,设计方法及绿色技术要点进行阐析,为绿色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1、绿色技术应用原则
绿色技术可以应用于建筑设计过程中的任何阶段,在建筑设计时针对具体目标元素进行应用,并将这些目标元素有机结合,最终完成建筑的整体设计,具体的应用原则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1 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下应用绿色技术。理性的设计思维方式是保证建筑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根本。
1.2 重视建筑的全寿命周期问题,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包括:初阶段的规划设计、施工阶段、后期运营管理以及拆除。对全寿命周期进行关注和重视,不仅可以在规划设计阶段将环境因素进行充分考虑和利用,而且可以降低施工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在后期的运营管理阶段可以为居住者提供更加健康、低耗、舒适的无害空间,拆除后尽量减小对环境的影响和危害,并视拆除的材料尽可能的做大二次使用,提高材料的使用率。
1.3 对自然条件进行合理化利用,保护周围的环境,对现有的适合的地貌、地形、植被和自然水系等尽量保留和合理利用;在对当地气候特征和生态环境进行充分考虑和研究的情况下,进行建筑的选址、布局、形态和朝向;在建筑的设计上,保证建筑的规模和风格与周围的环境相协调,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如有害气体和废弃物排放时,应采取有效方法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破坏。
1.4 适用与健康的环境是居住者的目标,绿色建筑应对使用者的适度需求进行充分考虑,不断改进设计和施工方法,努力建造和谐优美的环境;确保居住者有一个质量安全、环境清新的空间;在满足居住条件的情况下,更能够带来居住上的快乐和工作上的高效率。
1.5 重视对资源的节约和综合利用,降低对环境的高度污染,通过对设计和管理的改进和创新,优化生产工艺,合理化选择适用的技术、材料和产品,对资源配置进行合理的利用和优化,改变旧的消费思想和方式,减少对资源的消耗和过度的浪费;因地制宜,将本地材料和资源加以扩大化的利用;重视对资源的二次循环利用;从根本上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将可再生、清洁的资源尽可能的应用在绿色建筑之中。
2、绿色技术的设计方法
2.1 绿色思维创新设计
绿色思维是指在建筑设计时将绿色思维融入其中,在制定方案和创作时首先考虑设计的可持续性,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再生性,让建筑业中有资源循环经济体现,绿色思维的两个基本原则包括:创新和平衡意识。
创新性主要表现有两个方面,一是对设计方案的创新,二是对设计理念的创新。这两种创新应具有代表性,能够对当地的建筑业无论是技术上、材料应用上、风格造型上起到一定的革命性变化,但是目前我国的设计师在创新性方面还没有达到完全理解和熟练运用的程度,所以设计成果没有明显表现出创新性这一特点,这就需要设计师继续努力和钻研,将绿色思维融入到建筑设计当中,找出进行绿色建筑设计的重点,要提高对建筑创新性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使环境和建筑物完美的结合,让建筑体系在创新性的观念下有新的发展。
另一方面,设计师要想做好平衡意识必须要做到两点,一是将建筑设计尽量做到精细化,这样会提高材料的利用率,减小对资源的浪费;另一点就是与周围的环境协调统一,与整体的建筑格局相匹配,关键是根据项目自身的特点和情况分析和选择环境和建筑物完美的结合,以进行对风险的控制和化解。
2.2 以人为本创新设计
建筑设计以人的设计作为开始,也以人的使用为结束,所以建筑的设计必须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人在建筑设计中的主体地位。建筑设计并不是单纯的的外观和质量设计,更重要的是要满足人对建筑使用功能和舒适度的要求,所以在进行设计时,要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融入到设计思想当中,不断将人文精神体现在设计当中。
2.3 运用科技创新设计
在人们的生活中,数字技术不断被人们所熟悉和应用,它的出现给建筑设计带来了新发展,为建筑设计搭建了更广阔的舞台。在建筑设计中应用数字技术,使简单的设计变得多元化。在造型上出现了非线性形体结构,使风格各异的建筑形式相继产生,这种创新方法,可以充分完成设计师的想象形体,不单单是强几何形体和简单的现代主义单一形体。数字技术使建筑设计领域进入到了多元化的领域,在电脑中建筑师对形体进行任意的扭曲变形和复杂的加减处理,数字技术对建筑设计的创新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3、对绿色技术的应用要点
3.1 使用性能优化的建筑表皮材料进行单体建筑的立面设计高性能的建筑立面设计以 全体建筑的整合设计作为设计理念,以当地的气候、地域特点、经济条件等整合各种技术策略进行建筑的初步设计,结合建筑的造型设计达到建筑的独特和创新。
3.2 采用遮阳技术进行建筑立面设计
建筑遮阳技术是被普遍使用的一种技术,建筑根据不同朝向采取不同的遮阳形式,在北方的建筑设计中,根据被北方的气候条件和温度,在建筑立面的不同位置设置金属遮阳穿孔板,实现建筑的遮阳效果。
3.3 建筑立面整合种植技术
在绿化技术的发展下,建筑绿化技术已从过去的护的水平方向向垂直方向即种植墙面技术发展。除了可以提高建筑物的外观效果,种植墙面与屋面绿化技术也可以起到降低周围环境温度、净化周围空气、对保温性能适当进行提高、隔音降噪,使得建筑与周围环境和谐统一。
3.4 建筑立面整合通风技术
通风系统根据其采取的方式不同可以分为混合通风、机械通风、自然通风三种。立面整合自然通风由传统门窗和双层幕墙自然通风系统成。一方面将通风、降噪、净化空气等技术进行完美整合,同时也实现了自然通风,另一方面,使建筑与周围环境进行有机的结合。绿色技术应用首先要不违反建筑设计理念,不会对资源及材料的浪费,还会考虑到可持续发展原则,还会考虑到绿色技术的可操作性可实施性,实现的空间范围比较大,还会节约成本。
4、结束语
对绿色建筑的大力发展已是全球性的重要课题,也是我国建筑业近几年的发展方向。绿色建筑的发展需要建筑业相关人员的共同参与,特别是建筑设计者的加入。我们相信,通过我国建筑业相关人员的共同努力,我国必然会走向一条环境和谐、资源节约、可持续发展的光明大道。
参考文献:
[1]韩继红,范宏武,孙桦. 中国超高层建筑的绿色低碳之路――思考与实践[A]. 第六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论文集[C].2010
[2]孙大明,田慧峰,周志仁. 绿色超高层建筑设计的重点与难点探讨[A]. 城市发展研究――第7 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论文集[C].2011
[3]范宏武,韩继红,孙桦.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在超高层建筑中的适用性分析[A]. 第六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论文集[C].2010
[4]楼国山. 建筑平面为正多边形的旋转形体高层、超高层建筑设计研究[A]. 第二届结构工程新进展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