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国企纪检监察工作思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国有企业;纪检监察;体制创新
市场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对于国家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过程中,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中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更加集中地反映出来,反腐倡廉的体制机制方面也暴露出一些薄弱环节。因此,进行国有企业纪检监察体制创新,不失为强化国有企业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的一条现实而有效的途径。
一、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面临的困境
1、领导重视力度不够,基层纪检监察干部兼职多
目前,对于很多国有企业的领导者而言,个人的主要精力主要放在了生产经营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上,对纪检监察部门的组织建设工作不够重视。因此,在对基层纪检监察工作人员进行配置时,经常出现一人身兼数职的情况。经常是顾此失彼,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纪检监察组织的职能和作用。
2、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
由于国有企业在基层纪检监察组织机构建设上的不完善和国有企业在管理体制上的弊端,导致在国有企业的部门之间难以形成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大大限制了纪检监察组织监督职能的有效发挥。例如:纪检监察工作人员常常受到企业内部的多重领导,工作安排、绩效考核、工资发放常常是隶属于不同的部门进行管理,大大增加了工作的难度。
3、机构设置不合理,权威性相对不足
长期以来,在我国国有企业的机构设置中,纪检监察组织机构设置不合理的问题大量存在。如在很多企业的监察和纪委都是合署办公的一套机构,人员的调配常常都是领导一人说了算,导致纪检监察部门的工作性质与其他部门相互平行,没有专职的纪检监察人员,没有在国有企业内部形成一定的威慑力和权威性。
4、缺乏系统专业的培训
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的特殊性,它是一门独立性、组织性和纪律性很强的工作,具有自身的特点、规律和特殊要求,不仅需要工作人员具备专业的工作能力和职业素养,还需要纪检监察组织的干部具备较高业务水平、管理能力和政治素质。比如:法律知识、财经知识、经营管理知识等。但由于健全培训机制的长期缺失,导致国有企业纪检监察组织队伍的综合素质不高,工作思路和方法相对滞后,不利于工作质量的提高。
首先,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实行属地化管理,建立纪检监察的独立的垂直领导管理体制。所谓属地化管理,即是纪检监察与企业系统相分离,将国企目前的纪检监察组织和人员与所在地的纪检监察系统完全并入一个体系,在人事管理、经费安排等面完全实行统一的制度,形成外部监督控制,切实保证纪检监察的独立性。为了切实保证属地化管理达到效果,防止国有企业利用其经济方面的种种优势,与所在地政府达成保护性的合谋格局,进而突破外部监督控制,有必要建立纪检监察的独立的垂直领导管理体制。
第二,建立完善的派驻制度。国有企业的纪检监察实行属地化管理以后,对国企的纪检监察应采取派驻制度。纪检监察人员根据上级纪律监察委派,到企业开展纪检监察工作,对上级纪委监察负责但不从企业获取酬劳,其酬劳按上级纪委监察派驻制度的规定发放,只履行监督检查职能,像工程监理那样,有其独立的办案权和处分权,但企业有严重违纪情况未发现、未查处将追究其责任。为保证派驻制度取得好的效果,一方面要实行纪检监察派驻人员的分工专管制度,即派驻人员根据分工安排长期负责对某个企业的监督检查,以保证他们能深入了解情况掌握信息,熟练地开展工作;另一方面必须建立派驻人员的内部相互制约机制和定期述职制度,加强对派驻人员的督察,防止分工专管制度走样变形,防止派驻人员行为异化或被企业俘虏。
第三,建立健全重大问题纪检监察介入制度,实行巡视检查制度。国有企业产权制度的特殊性决定了其重大问题的决策不能完全由企业领导掌控,企业外的监控必不可少,必须建立健全重大问题纪检监察介入制度,以打破内部人控制格局,防止决策权的滥用和权力私化。另外,还要实行巡视检查制度,由纪检监察组成巡视组,对企业各所属公司、单位部门及派外人员,尤其是营销人员等进行巡视,并采取不定期突击检查和不定期个人收入审计,对中级以上的管理人员和重点要害岗位的管理人员严格实行离任经济审计。
第四,推进信息共享制度建设。企业客观上始终拥有信息优势,尤其在内部人控制的情况下,信息不对称非常严重,国企纪检监察工作的开展很大程度上受到信息问题的制约和困扰。要打破信息不对称的困扰,一方面要规范企业的管理,落实相应的信息公开制度,使企业管理更加公开、透明;另一方面必须推进信息共享制度建设。信息共享制度应包含两个层面:一是企业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生产经营管理信息中心和财务中心应与纪检监察部门建立信息共享平台。二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要涉及到的工商、税务和银行等部门应与纪检监察部门建立信息共享平台。
三、结束语
总之,进行国有企业纪检监察体制创新,是强化国有企业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的有效的途径。针对当前国有企业纪检监察体制中存在的有待完善之处,需要企业管理者和广大职工的积极努力,齐心协力,共同推进企业纪检监察体制的创新。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