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乡村经济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引言
乡村有景观吗?乡村有园林吗?乡村需要景观园林吗?在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的今天,在大地景观开始深入人心的现代,对于中国规划建筑界,这些问题已经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众所周知,乡村既是人类聚居环境的基本细胞,也是中国绝大部分人口的主要聚居地区。乡村园林以乡村景观为背景,乡村景观在客观方面包括地理位置、地形、水、土、气候、动、植物、人工物等,在主观方面包括经济发展程度、社会文化、生活习俗,乡村园林正是在这种综合的景观中孕育、演变、发展、生成,所以乡村园林与乡村景观密不可分,故而,乡村景观园林也就成为本文的论题。根据人类聚居环境学理论(刘滨谊1999),作为乡村人类聚居环境的基本背景,乡村景观园林作为乡村规划的基础背景,它对整个村落的布局、特色的塑造和生态环境的保育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的面貌、格局、规划、建设决定着乡村环境的生死存亡。合理而理想的乡村景观园林,表面看上去朴实无华,然而在“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因材致用”、“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指导下,其内在却是丰富多彩、形态各异、耐人寻味的,其中,不乏有许多优点而令今天的城市人神往。当今中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乡村景观园林在乡村人类聚居环境规划建设中的作用、地位日渐重要。对于迅速城市化的乡村地带,乡村景观园林正处于十字路口,迫切需要予以定位、定性、定向、定型,而对于当今那些步入病态衰败的城镇,理想的乡村景观园林无疑将成为“治病”“健身”的一帖灵丹妙药。
在学术界,德国、荷兰、奥地利、美国、日本、韩国等工业先进国家早已关注乡村景观园林这一领域,而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理论研究与规划实践几乎还是一片空白。
2乡村景观园林的含义
“乡村景观园林”(RuralLandscapeandGarden)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对其研究的范围和研究的对象,目前还尚无完整而确切的定义。单单从字面上看,它由“乡村”和“景观园林”两个概念组成。这里用“乡村”而没用“农村”一词,主要因为农村是与农业产业联系在一起的,是以农业生产为主体的地域,如今在农村,作为农业生产主体的农民,有一部分并不一定从事农业生产而是从事非农事活动,因此,用“农村”来界定范围具有一定的难度域概念,泛指城市和原始无人聚居地带以外的一切地域,特指城市(包括市和镇)建成区以外的地区,是一个空间的地域系统。“景观园林”的定义可以分解为“景观”和“园林”两个方面。对于“景观”,从景观规划设计学科角度,笔者曾有阐述:扼要地讲,景观包含着地球表面自然的、人工的人类聚居环境,并且与社会、文化、习俗、人类精神、审美密不可分(刘滨谊1990,1996,1999)。对于“园林”,张家骥先生在《中国造园论》一书中汇总了许多专家学者对“园林”的理解和定义(张家骥1991),并在此基础上对“园林”下了定义:“园林是以自然山水为主题思想,以花木、水石、建筑等为物质为表现手段,在有限的空间里,创造出视觉无尽的,具有高度自然精神境界的环境。”因此,广义的乡村景观园林是非城市化地区人类聚居环境,其以大自然真山、真水等自然材料而形成的具有审美价值、高度自然精神境界的环境。
需要说明的是乡村景观园林的界定是相对于城市化而言的,过去许多传统的乡村景观园林目前已成为城市园林,它们不在笔者所研究的范围内。
3乡村景观园林的研究目标
乡村景观园林存在着一个从传统到现代的演变,传统乡村景观园林伴随着农耕文明而出现,随着工业文明及当今后工业文明的进化,乡村景观园林同样也在走向现代。其演变的根本动力是乡村人们生活的演变,乡村景观园林始终与广大乡村居民的日常生活环境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然而,它的地位和作用长期以来一直未引起学术界和规划设计界的关注重视。
从历史的演变着眼,就乡村景观园林与中国古典园林的关系而论,乡村园林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地位也不容低估。长期以来人们普遍以为中国传统园林起源于古代帝王的苑囿,这是极为片面的。根据不断的考古发掘和对古代诗歌的深入研究,人们发现,其实全世界最早的园林应该是原始聚落中及周边的园圃和树木绿化等实用性的园林化的土地,它也是中国园林最早的雏形,并对后来发展起来的恬淡素静的文人村居园林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就是明清之际的文人园,也不断从乡村园林中得到启发,从中汲取营养(刘天华1994)。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乡村园林在中国园林发展历程中,起着基础和源泉的作用,尤其是乡村园林为江南文人园积累了经验、提供了素材、丰富发展了中国古代园林文化,这是确定无疑的。
从现代人类聚居环境建设入手,目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增长的进程中,村镇建设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行着。截止1998年底,全国有建制镇17015个(不含县城关镇),集镇29118个,村庄3557700个,随着撤乡建镇和拆村并点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建制镇比上一年增加480个,集镇减少1206个,村庄减少101635个(1998年村镇建设统计公报)。这种乡村城市化不是意味着把乡村变为城市,而是在于节约用地和提高乡村居民的素质和生活质量。因此,随着乡村城市化的不断进行,乡村居民的居住方式、居住文化必然发生相应的变化,许多传统的聚居村落也将随之消失。乡村城市化使乡村景观园林正在经历着一场历史性的变革:一方面,一些有研究价值的传统乡村景观园林已经或将要遭到扼杀的命运;另一方面,乡村城市化已经或将要产生出新型的乡村景观园林。新一代的乡村景观园林应以什么样的面貌出现在人们的面前,如何继承和发扬传统的乡土文化,创造出具有乡村特色而非城市发展模式拷贝的现代乡村景观园林,以改变当今新建村落的平庸无味、千村一色的状况,这是乡村景观园林研究的基本目标。
4乡村景观园林研究的动态
国外许多工业先进国家在这一领域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如德国、荷兰、奥地利以及美国和日本在乡村景观(RuralLandscape)、乡村地区的规划与建设方面都有非常成熟的经验。但由于现有的资料和技术手段有限,对当前国外在乡村景观园林领域的研究成果没有更详尽的资料,但仅此还是可以看出,国外非常注重对乡村景观的系统研究。
在国内,有关乡村景观园林的产生和发展,尤其是对城市化进程中的乡村景观园林的研究几乎都是一片空白。长期以来,人们更多地是关注中国传统园林的研究。尽管如此,仍然存在与之相关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五个方面:
4.1传统地方性乡村景观园林研究
结合农村园林的实例对江河流域的农村园林的产生原因及其特色分别进行了阐述(舒楠1997,陈志华1999)。此外还有对徽州古典园林有较为详细的研究(程极悦1987,肖国清1988,殷永达1993,张浪1996),这些文章对乡村园林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实例。
4.2传统乡土建筑与乡村景观园林研究
以彭一刚院士的《传统村镇聚落景观分析》一书(彭一刚1994)为代表,该书的视点不只停留在乡土建筑上,而是切入到传统村落的研究,对村镇的景观进行了分类和分析,其中包含了构成乡村景观园林的一些要素。此外,陈志华教授等人编写的《浙江省新叶村乡土建筑》和北京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主持的《诸葛村乡土建筑》两套乡土建筑丛书的有关章节也阐述了乡土文化和乡村景观的关系(陈志华1998)。
4.3历史文化传统与乡村景观园林研究
以《风水—中国人的环境观》、《古村落:和谐的人聚空间》两本书为例(刘沛林1995,1997),作者从风水的角度阐述了风水思想与风景、园林、建筑及城市设计的关系,在风水对园林规划的启示”一节中,着重论述了乡村园林的一种类型—水口园林。在中国古村落的景观建构中,分别就村落“八景、“十景、水口园林、村落点景建筑等进行了阐述。
从上述的研究成果来看,虽然有一些与乡村景观园林有关的研究成果,但不成系统、很不完善。乡村景观园林尚未作为一个独立而完整的课题来研究,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需要进行大量的基础调查、分析论证。
4.4空间格局演变与乡村景观园林研究
从人类聚居环境学的角度,选取从古至今的村落实例,分析乡村景观的构成元素,对空间化、时间化等可以量化的元素予以量化,分析其演变发展(刘滨谊,毛巧丽1998)。
4.5现代人类聚居环境与乡村景观园林研究
以《现代景观规划设计》一书为例(刘滨谊1999),以生态意识、大地景观等现代思想为世界观,以“设计结合自然、现代宏观区域景观规划等理论方法为导向,书中重点分析阐述了欧、美等国现代乡村景观园林的研究与实践。
5乡村景观园林研究的内容
虽然乡村景观园林只是乡村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它却涉及到社会、经济、文化的各方面。乡村景观园林所要研究的内容非常丰富,包括历史、地理、建筑、民俗、社会结构、景观、环境、艺术等等。综合上述分析,笔者提出了下列乡村景观园林的主要研究内容:
5.1乡村景观园林的产生、发展和演变过程。
5.2乡村园林在中国传统园林中的地位和作用。
5.3乡村城市化和现代化对乡村景观园林所造成的影响冲击。
5.4乡村景观园林与社会形态的内在关系。
5.5乡村景观园林与乡村经济的内在关系。
5.6乡村景观园林与乡土文化的内在关系。
5.7乡村景观园林的基本类型。
5.8乡村景观园林的空间格局特点。
5.9乡村景观园林的艺术处理。
5.10乡村景观园林的未来发展模式。乡村景观园林研究的重点不在于保护传统的乡村园林,而在于寻求乡村景观园林规划建设的规律和特点,尝试地探索未来乡村景观园林的发展模式,以便能切实有效地指导今后乡村规划中的乡村景观园林规划设计,创造出超越城市的自然而和谐的乡村人类聚居环境。
6乡村景观园林研究的方法
国内有关中国造园理论的论著很多,在此基础上采用文献资料与实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于传统的乡村景观园林,文献资料是了解乡村景观园林形态构成的一个重要途径,它包括地方史书、地方志、家谱等,这些文献资料对村落的选址、布局、发展等都有详细的记载。目前乡村景观园林需要大量的基础性研究,这就必须建立在大量实证的基础上,然后从社会、经济、文化等不同层面来进行分析、比较,找出规律。由于传统乡村景观园林大多遵循自然法则,随着村落的布局而形成,很少受到来自外界人为规范的约束。因此,选择典型的、有代表性的乡村景观园林进行实地调查和测绘,并结合对当地居民的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在居住方式和价值观上的变化,以及他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对于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乡村景观园林,受到来自村镇规划标准和农村土地使用政策的影响,因此,还需要认真领会政策、法规的精神。通过对乡村景观园林进行系统的调查研究,通过实证对传统的乡村景观园林和现代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乡村景观园林进行分析、比较,研究乡村景观园林的内容和形式的演变;总结归纳乡村景观园林的基本类型;分析乡村景观园林的构园特色;找出乡村景观园林成园艺术的规律和特点。乡村景观园林研究不是单一学科所能解决的,它在景观建筑学、生态学、地理学、城市规划、建筑学的基础上进行多学科、多角度交叉综合研究。乡村景观园林的研究方法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还有待于进一步补充和完善。
7乡村景观园林研究的意义
乡村景观园林有别于城市景观园林,城市景观园林是通过人工再现自然,而乡村景观园林则是运用自然,更为朴素地保留着更多的自然真迹,从艺术追求而论,如果说,城市景观园林是“虽由人作,宛自天开”,那么,乡村景观园林则是虽由天作,宛自人开”,各自的艺术倾向不同,并无艺术的高下之分。但是,倘若从自然美的角度来看,乡村景观园林远比城市园林自然优美。“师法自然”只有从乡村景观园林中才能获取第一手的灵感源泉,而目前国内的景观园林规划设计界在这一领域几乎还处于一片空白,因此,对于乡村园林的研究更具有特殊的意义。
7.1建立乡村景观园林的观念意识
乡村园林虽然早就出现,但是由于人们理解和认识上的偏差,对乡村园林没有产生足够的重视,以致于长期以来没有人对它进行系统的研究。因此,通过建立乡村园林的概念,使人们对乡村园林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从而激发更多的人从事乡村园林的理论和实践的研究,以填补国内在乡村研究领域的空白。
7.2发掘保护传统乡村景观园林环境
中国现存的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大多为明清时遗留下来的,而乡村园林由于长期以来受外界干扰少,因此,有的乡村园林还保留着宋元时期的风格,这对中国传统园林是一个很好的补充。713创造现代中国乡村景观园林通过对乡村园林的研究,探讨乡村居民对园林的需求,以及乡村园林对大地景观环境和改善生态的重大作用。乡村园林不仅具有朴素的自然美,而且它和人们的平凡生活保持着最为直接和紧密的联系,因此,通过对乡村园林的研究,根据乡村的功能要求、景观要求和经济条件,创造出优美的乡村园林艺术形象,这对于我国未来乡村规划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参考文献:
①刘滨谊,风景景观工程体系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
②刘滨谊等译,图解人类景观——环境塑造史论1田园城市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6
③刘滨谊,现代景观规划设计.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④张小林,乡村概念辨析.地理学报,1998,[6]:365~370
⑤张家骥,中国造园论.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
⑥刘天华,中国古典园林之美—画镜文心.生活1读书1新知三联书店,1994
⑦农村与景观.台湾大学农学院农村规划与发展中心编译,田园城市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8
⑧舒楠,楠溪江流域乡土文化与农村园林.建筑师,1997[78]
⑨程极悦,徽商和水口园林——徽州古典园林初探,建筑学报11987[10]
⑩肖国清,论徽州古典园林艺术1中国园林,1988[2].张浪等,徽州古典园林的研究1中国园林,1996[6]
ω彭一刚,传统村镇聚落景观分析1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ξ陈志华等,浙江省新叶村乡土建筑1台湾省建筑师公会
关键词:乡村环境 治理变化 存在问题 完善对策
面对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迅速开展,我国乡村地区在实际发展中,受经济社会及改革开放的影响,其自然环境、内部构造以及相关组织形态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发生了极大的改变,这些改变在推动乡村发展的同时,还给乡村治理带了许多问题。在此,本文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工作经验,从以下三个方面出发,对乡村质量环境中出现的相关问题及完善途径,做以下简要分析:
一、当前我国乡村治理环境发生的变化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村治理环境发生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与传统的乡村社会相比,现今的乡村社会已经被彻底重塑,在弥补传统乡村社会中存在的不足时,还进一步推动了乡村社会的发展。在这一过程的变化中,第一,乡村人口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尤其是大量务工人员的外出,对乡村人口的整体结构造成了极大的影响;第二,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在乡村日常生活中,家电的普及,极大的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第三,随着网络信息的迅速发展及道路交通的不断改善,乡村居民与外界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在缩小城乡经济收入的同时,还拉近了城乡居民之间的联系。其次,除了乡村社会发生重塑外,针对我国乡村治理环境发生的变化,还体现在乡镇政权上。受乡村整体变化的影响,导致乡镇政权处理存在着较大的困难,尤其是乡镇政权自身建设中,受相关因素的影响,导致部分乡镇政权不完善,直接影响该地的发展。
二、乡村治理环境变化带来的问题
(一)乡村社会新增了一些不和谐因素
作为当前现代化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重塑在附着社会整体发展趋势的同时,还跟上了社会发展步伐。但在实际应用中,随着乡村重塑的大力开展,所引发的不和谐因素也逐渐浮现,首先,人口问题。面对外出务工人员数量的不断增加,导致乡村地区的人口结构多为老人、妇女及儿童。其次,养老问题。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在人口流动的影响下,导致大量空巢现象出现,在影响社会和谐的同时,还极大阻碍了乡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再次,留守儿童问题。2006年,我国农民工子女有2300万是留守儿童,现在也没有减少。由于父母在外打工,使很多孩子在受教育期间多跟没有教育能力的爷爷奶奶在一起,造成了很多问题。最后,村民自治能力难以提高。现在的很多村委会,很难找到能很好胜任村组干部的人才,很多自治组织常常被家族或乡村混混控制着。
(二)乡镇政权治理能力衰退
结合当前我国乡村社会的实际发展状况,导致乡镇政权在实际实施中,引发了许多问题,首先,乡镇地区自主能力非常小。一般来讲,只要涉及到乡村工作,各级政府都要在乡镇落实,且每项工作在开展时,需要经过投票,一旦出现问题,则无法依据实际状况进行灵活应对,导致该项工作处于瘫痪状况。其次,在乡镇政府办公中,面对大量的债务,对乡镇政府的信用造成了恶劣影响;甚至在情况严重时,导致讨债冲突的发生。最后,一些乡镇党委政府在开展工作时,没有端正自己的工作态度,本着“民不举官不究”的工作态度,导致许多该及时制止的事情发生,如:违法建房、葬坟等问题。
(三)国家统筹城乡工作的阻力增大
在当前开展的城乡统筹活动中,其核心目标在于广大农民在日常生活中,能够第一时间分享到国家现代化、工业化的发展成果,在感受改革开放带来的喜悦时,还能第一时间了解党和政府颁布的优惠政策。但在实际运行中,受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及受教育水平的影响,这些工作在实际开展中,仍会遇到一定的阻碍。
三、完善乡村治理环境的对策
针对当前乡村治理环境中存在的问题,需要乡镇政府结合着本地的实际发展状况,本着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完善,只有这样,才能在推动乡村发展的同时,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而在其实际完善中,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策略:首先,在开展环境治理工作时,相关部门应积极加大环境保护宣传,在提高村民环保意识的同时,使其积极参与到环境保护的各个环节中。从而将环保融入到日常生活中,确保乡村环境得到良好的改善。其次,针对乡村治理环境中存在的问题,在对其采取措施时,必须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有针对性的进行处理,在规范环境治理的同时,还能有效的提高环境治理的效果,为乡村地区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再次,在乡村环境治理中,要想从根本上取得好的治理效果,并非一朝一夕、一人两人就能做到的,它需要村民的积极参与及乡镇政府的支持与引导,只有这样才能在环境治理中有据可循,在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同时,还能推动乡村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最后,在开展乡村环境治理活动时,需要相关人员结合着该地环境的实际状况,制定出与之相符的环境治理制度,并将其落实到环境治理的各个环节中,在确保环境治理顺利进行的同时,还能将环境污染降到最低,以此来达到预定的治理效果。
总结:
综上所述,面对当前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乡村地区在治理环境时,要想取得好的治理效果,其核心因素在于采取与之相符的治理措施,并在开展过程中调动村民的环保积极性,使其积极参与到环境治理中来。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乡村治理环境的效果,才能进一步推动乡村地区的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房正宏.乡村治理:精英与政府间的博弈[J].学术界,2011,(11).
[2邓大才.中国乡村治理研究的传统及新的尝试[J].学习与探索,2012,(01).
【关键词】环境影响评价;清洁生产;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
0 引言
资源清洁生产作为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方式,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末,目的是使原有的能源过度消耗、消费,造成生态日益脆弱,环境污染愈加严重的生产与服务活动方式转变为能源资源的节约均衡利用,中间环节和末端废物最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生产与服务活动方式,是人类社会走向可持续发展和发展循环经济的必然之路。
清洁生产是要引起研究者、开发者、生产者、消费者,也就是对全社会对于工业工业产品生产及使用全过程对环境影响的关注,使污染物产生量、流失量和治理量达到最小,资源充分利用,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态度。
清洁生产的污染预防思想是优于污染末端控制的一种环境战略,将清洁生产的概念纳人环境影响评价中,将提高环境影响评价的作用,有利于建设项目采用资源利用率高和污染物产生量少的清洁生产技术、工艺和设备。因此,在环境影响评价中进行清洁生产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1 清洁生产分析在环评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进行清洁生产方面工作,并将其纳入到环评报告的编制过程中,作为建设项目环评工作不可缺少的内容。但由于各种原因造成在环评报告中清洁生产论述存在许多问题。
1.1 概念不清
部分环评工作人员对什么是清洁生产、清洁生产的目的、清洁生产的出发点、清洁生产的好处等概念不清,在环评报告中只简单列出清洁生产的有关术语,对建设项目的清洁生产分析缺少有利的技术支持,对如何进行清洁生产分析缺少清洗的思路,只能对建设项目进行清洁生产的系统论述。
1.2 方法不明
仍运用末端治理的思维方法进行清洁生产论述,对建设项目采用的生产工艺和装备水平缺少横向和纵向对比分析,就事论事,不能体现整体效果,或者采用的参照目标不具有代表性,造成结论偏颇。
1.3 数据不足
由于环评报告依据可行性研究报告,受编制深度的限制,不能提供满足清洁生产评价要求的能耗、物耗数据和污染物排放量的指标,既缺少有利的技术支持。
由于各行业、企业对本身生产数据不愿公开,某些产品的生产数据属商业秘密,因此在收集数据方面存在一定困难。
某些产品在国内,甚至国外没有同类产品,清洁生产的论述就存在无法定量比较,只能定性分析。
1.4 信息不准
在某些行业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实施的有关技术已明显处于技术落后,能耗、物耗水平已处于中下水平,由于信息收集、技术更新方面存在问题,设计人员没能将先进技术落实到初步设计报告中,或环评人员也对实际生产、设计技术缺少必要的了解,提出的技术改进措施没有先进性或不具备可操作性,因而对项目建设无指导意义。
1.5 审批不严
在审批过程中,没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等硬性指标作为依据,对清洁生产内容和深度没明确要求,缺少清洁生产评价方法的严格规定。因此,对清洁生产论述的评审缺乏法定的尺度。
1.6 机制不利
目前我国的清洁生产方面缺少必要的法律、法规,在项目建设投产时,没有相应的清洁生产验收手段,对建设项目采用的技术水平,没有标准来衡量;同时对采用清洁生产技术的建设项目,也没有相应的奖励政策。因此在推行清洁生产技术方面,存在很大困难。
清洁生产已被证明是优于末端治理传统观念的一种环境战略,必将在环评中日益实现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迫切需要用新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予以规范和强化,从而大大提高环评的质量。
目前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在发挥其作用的同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其中主要问题:
第一是在环评中较注重工业污染源的末端治理 ,提出详尽的治理方案及投资估算 ,过分依赖于末端治理设施;
第二 ,主要评价污染物产生经治理后对环境的影响 ,污染治理设施若未能有效运行 ,则环评结论就会失去其有效性;
第三 ,在环评中提出的污染防治设施的投资及运行费用较高 ,对企业是否能够承担考虑较少。
综合以上几点 ,环评中提出的末端治理设施在生产过程中一旦发生问题停止运行或运行达不到预期效果 ,环评将会失去其作用 ,给后续的环境管理带来不便。
2 环境影响评价中清洁生产分析方法
2.1 从产品生命周期的全过程认识的清洁生产
清洁生产追求对环境污染的预防,以产品整个生命周期为其考察和评价的对象,以产品为生产核心,向上追溯到原料制备,向下延伸到产品销售,服务点到最终处置。这就涉及到原辅材料的来源、生产方法、数量、成分、毒性及可利用程度;生产工艺过程、能源资源消耗强度、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污染物产生指标及污染治理水平;产品销售及使用中的环境问题;产品最终及报废后可能造成的污染要素。通过对这些要素的综合分析来评价建设项目的清洁生产程度。这样的评价更具有整体性和准确性。以清洁生产为基础提出的污染防治对策就不仅局限于末端治理,从而有利于减轻末端治理的负担,降低企业成本,提高市场竞争能力,采取多方面有针对性的措施,提高了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的可靠程度;有利于减轻建设项目的环境风险,增强企业的生存能力。
通过清洁生产分析,提出清洁生产措施,尽量把污染消除在生产过程中,减轻污染物末端治理的负担,降低末端治理设施的建设投资,减少污染防治设施的运行费用,在某些情况下甚至可以消除污染物的产生。清洁生产的实施可以避免或减少末端治理设施产生的如填埋、贮存的泄露、焚烧产生的有害气体、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等造成二次污染等环境风险。
2.2 做好清洁生产分析,必须强化工程分析
工程分析是环评的重要内容之一,工程分析要对生产工艺过程的各个环节、资源、能源利用、储运、开停车、检修、事故、排放等状态下污染物治理及排放进行全面的介绍,找出排污厂芏点,列出污染源参数和排放清单。清洁生产则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减少污染物产生的排放的办法,寻找更好的替代方案。对于技术改造建设项目,则需对原有和新建部分的工艺路线和污染物排放指标进行对比分析,根据国家产业政策、总量控制、达标排放和增产不增污等原则予以全面衡量,评价改造项目的可行性。显然,工程分析是清洁生产的基础,清洁生产在更深层次上来说,也是一种环保措施。
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和清洁生产所追求的都是对环境污染的预防, 目的都是要把污染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限度, 做好项目的清洁生产分析对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是一个有益的补充。
2.3 以相对、发展的理念进行清洁生产分析清洁生产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衡量清洁生产的指标必然不断提高。比如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铝工业比较落后,相对于容量为12-24kA的砖砌或混凝土制电解槽,配备机械排烟系统的60kA钢制电解槽就是“洋设备”,属于清洁生产工艺,20世纪90年代电解铝的清洁生产工艺则属于大容量中心加工预熔槽。而今,从国家经贸委颁布的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目录来看,曾在钢铁工业发展中作为贡献的平炉练钢也将被大型转炉和电炉取代。显然,清洁生产有明显的时效性,其评价结果是相对的。清洁生产必须根据建设项目所属行业及其特征,与国内外当时最好水平进行对比,使项目建设处于高起点,在相当长时间内不会落后。
论文关键词:体育人文环境,农民工,体育消费心理,体育消费行为
当今,湖南省社会整体结构正从农业的、乡村的传统型社会,向工业的、城镇的、开放的现代型社会转变,农民工的数量在急剧增长。由于经济收入低、超长的劳动时间、超强的体力劳动、恶劣的居住条件、环境上的压抑和相应社会保障的缺乏,他们的身心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分析体育人文环境(文化、科技、教育、信息)如何影响农民工体育消费的心理和行为,找出影响他们体育消费的心理和体育行为的关键因素,提出促进他们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活动的相应对策,最终达到增进我省农民工的身心健康、尽量减少和避免各种流行病、职业病的发生和发展,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和劳动效率,促进《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全面实施的目的,促进社会稳定与和谐发展。[1]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文将湖南省14个地级行政区(包括13个地级市、1个自治州)的农民工作为研究对象,以建筑业和服务性行业工作的农民工为主要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1.2.1问卷调查法
根据本文所需要的研究信息,分别对相关部门行政领导、农民工体育消费心理和行为设计问卷——(体育人文环境对我省农民工体育消费心理和行为影响的调查问卷)。湖南省包括14个地级行政区,每个地级行政区抽取四个县(东南西北方位各一个县),每个县发放50份调查问卷给当地的农民工。累计发放农民工问卷2800份,回收2710份,回收率为96.8%,其中有效问卷2366份经济论文,有效问卷回收率87.3%,符合统计学要求。对问卷的效度采用经验评价方法进行了检验。聘请了10位专家对问卷的内容和效度进行了检验。其中有7位专家认为问卷的内容和效度完全合理,3位专家认为基本合理。并根据专家提出的意见,对问卷进行了修改完善。因此,本问卷具有较高的效度小论文。采用再查信度的检验方法,每个县分别抽取10人再次进行问卷调查,时间间隔为两个月,经比较,信度系数为0.93,表明此次问卷调查的结果具有较高的信度。
1.2.2专家访谈法
就本研究涉及的问题,本着实事求是的科研态度,走访有关专家以及在各种职业农民工的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就我省农民工体育消费心理和行为的现状、农民工体育消费的体育人文环境以及农民工在体育消费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进行访谈,并请有关专家对问卷的信度和效度进行检验。
1.2.3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需要,查阅了大量关于体育人文环境对湖南省农民工体育消费心理和行为影响方面的信息资料和文章,并进行比较分析,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及实证依据,为本文的设计和构思提供了参考。
1.2.4数理统计法
对回收的问卷用Spss11.5版本进行统计分析,根据研究的需要对调查所得数据进行常规数理统计处理。
1.2.5逻辑分析法
通过文献资料的获得,在问卷调查所得的数据经数理统计后对其进行逻辑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体育人文环境的内涵
社会体育人文环境,是指以关心人、尊重人、重视人、为人的身心和谐发展服务为宗旨,在社会体育的发展与管理中,加强对人民群众体育生活和体育文化教育工作的关怀,体现“以人为本”,宣传健康体育思想,传达体育人文精神,不断增强人民群众体育健康意识,构建科学健身、文明健身、快乐健身。[2]城市体育文化内涵给人一种历史感,传统的体育项目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现代化的体育项目不断更新,理念不断升华,使传统与现代和谐并存,有些特色体育项目能够展示对体育文化名人的尊敬,对体育文化传统的尊敬。[3]总结体育人文环境包括文化环境、科技环境、教育环境和信息环境。
2.2文化环境对我省农民工体育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影响
任何人都处于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体育消费必然受到所在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和制约。体育消费价值观是体育消费群体对体育整体化的评价或价值取向,是体育消费者心理结构的核心经济论文,它反映着农民工所处的文化环境和文化传统对其心理的制约和影响。我省农民工的消费很注重性价比,说明我省农民工的消费价值观和民族的传统价值文化是紧密相连的。调查还发现,我省18%的农民工愿意与家人共同参与体育活动,这说明我省农民工家庭体育的观念在逐步形成,从而影响到他们的体育消费。
2.3科技环境对我省农民工体育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影响
科学技术是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它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为体育活动的广泛开展提供有利条件。[4]
2.3.1科学理性的价值追求
大众开始崇尚体育的科学技术,在消费行为上表现出对高科技产品的兴趣。[3]调查表明,仅有18.6%的农民工认为每个家庭拥有一件以上的体育健身器材“没有必要也不愿承担”,但82.5%的农民工认为是“必要”的,其中38.7%的农民工“能承受”,43.8%的农民工“不能承受”。这说明农民工已具有一定的体育消费意识,但是能力有限。
2.3.2自我实现的价值追求
我省农民工在体育消费和体育运动时倾向于选择能显示自己身份、地位和象征自己成就的体育服务和体育项目。地理活动空间对体育消费结构的影响活动场所愈近、时间愈短,费用愈低,体育消费机会就愈多。体育场地与设施是农民工参与全民健身的物质保障。在被调查的农民工中,大多数农民工认为工作单位和居住地的体育场地与设施不能满足需要,其中,有36.5%的农民工认为有点缺乏,30.2%的农民工认为非常缺乏;仅有少数农民工认为工作单位和居住地的体育场地与设施十分充裕,占调查总人数的2.8%。
2.4教育环境对我省农民工体育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影响
不同学历文化层次与知识水平的群体,他们的体育消费观念和参与体育行为的动机是有差别的。[4]在项目的选择上,高学历的人由于经济收入和体育价值观念的影响,更容易接受高档次的体育娱乐项目,而文化水平比较低的群体,对于体育的消费没有过高的要求,无论哪种体育项目只要符合个人兴趣,符合个人经济收入,达到锻炼的目的即可。[5]
调查结果显示,我省不同学历的农民工在体育消费的结构上有所不同,高学历的农民工用在体育康复治疗和购买体育器材的比例远高于低学历的农民工。不同文化程度的农民工在运动项目的选择上也有一定的差异,但散步、慢跑和快走仍是他们共同的喜好小论文。此外,文化程度和收入较高的农民工多选择球类活动和器械性力量练习,文化程度和收入较低的农民工则多选择器械性力量作为他们的活动内容。
2.5信息环境对我省农民工体育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影响
信息环境,指的是一个社会中由个人或群体接触可能的信息及其传播活动的总体构成的环境。[5]在现代生活条件下,现代化的传播媒介,大大缩短了人们的社会距离经济论文,体育的特殊社会价值和它的迅速发展,使书刊、广播、电视等逐步普及的各种传播媒介中的体育信息量不断增长,并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广为传播,使人们不可能不去了解体育。信息环境对体育消费和行为产生更了一定的影响。[6]体育健身指导和宣传对农民工健身技术、技能的形成和健身知识的掌握起着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农民工体育兴趣、习惯和能力的养成。调查中,大多数农民工认为从未有人指导,是调查总数的56.1%,有26.2%的农民工认为很少有人指导,仅有1.5%的农民工觉得总是有人指导。
3.结论
3.1目前我省大多数农民工在人文环境的影响下已具有了较强的体育健身意识和一定的体育消费意识,但体育健身行为和体育消费能力仍然较差。
3.2 我省农民工的体育消费问题还没未到足够的社会关注,而农民工对体育消费也没引起足够的重视。
3.3我省大多数农民工都很喜欢也愿意参与体育健身活动,但由于大多数农民工居住地的体育场地设施相当缺乏,也缺乏相应的体育健身组织机构开展农民工群体的全民健身活动。
4.建议
4.1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全民健身氛围,以提高我省农民工对全民健身的认知水平,激发他们参与全民健身的动机。
4.2将我省农民工的体育健身纳入到整个社会支持网络中,建立、健全对农民工的社会救助、社会保障及服务的网络。
4.3完善相关法律,制定专门的体育服务体系的法律。保障我省每一个农民工有均等的机会参与体育活动,享受体育带来的乐趣,保证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贤峰,袁玉涛.城市农民工体育消费现状研究[J]. 学理论,2010,15.
[2]林伟.新时期我国社会体育人文环境的审视[J]. 北体育学院学报,2008,1.
[3]孙华清.建设和谐大连体育人文环境的几点思考[J]. 辽宁体育科技,2008,4.
[4]海琦.我国农民工体育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 宜春学院学报,2008,4.
[5]周学荣,谭明义.我国两次群众体育现状调查情况的比较研究[J]. 体育科学, 2004,7.
[6]窦彦丽,杨广艳,等.成都市不同阶层居民体育文化消费现状分析[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