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科学技术哲学范文

科学技术哲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科学技术哲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科学技术哲学

第1篇:科学技术哲学范文

关键词:科技前沿;哲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4)07004102

1当代科技发展前沿问题的定位和特征

对于什么是当代科技发展前沿问题,学界有一致的定位。首先,这些问题必须是决定人类的前途和命运的;其次,这些问题必须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再次,这些问题是需要人们进行哲学反思的重大问题;最后,这些问题必须得到广泛的认可,其原因和后果有社会的根源。

科技发展带来的前沿问题,从横向静态视图,在当代科学的发展和前沿问题上,对新问题在各个领域产生,每一种人类都需要解决。以前沿问题在现代医学科学的发展为例,器官移植,安乐死,试管婴儿,引起了世人在道德和法律上的讨论。科学技术发展带来的边界,问题是在当代或未来。它包括:科学技术发展的永恒的前沿,如技术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社会和人类的关系;当代及以前的问题,如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技术与伦理之间的关系;当代科学的新问题和技术发展,如核技术,克隆技术,网络问题,虚拟空间,全球气候。

当代科技发展前沿问题的特征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是持久和变异。科技发展的持续性问题指的是这些问题曾在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存在形式,不能消失或消除在很短的时间内。有人知道任何事情都有一个过程,但也会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很难在短期内对这些复杂的问题有更全面的认识和科学。在没有意识的情况下的问题,当然是不会产生问题的。变化的前沿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主要表现在:第一,有问题的变体形式;第二,变异性的存在;第三,对社会影响问题的变异程度。

其次是时间和空间。前沿科学技术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存在的时间,解决排序与可持续发展。同时,包括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和态度,会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时间的科学和技术发展的前沿也涉及这些问题,只会在一定的社会历史阶段消除或解决。空间前沿的科技发展是指地理空间和社会空间特征的这些问题。即任何的前沿科学和技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的拓展,并造成一定的社会影响的存在。不同的社会空间提供了不同的技术发展的可能性。

再次是复杂和多因。科技发展前沿问题的多因性是指这些问题的产生都有多种原因。可能会有必然的原因(按照事物发展的规律,不确定的,不可避免的原因),也可能有意外。有可能是直接原因,也可能是间接原因。有可能是社会和历史的原因,也可能是现实的原因。其原因可能是显性的(完整的,明确的,有基本的了解),也可能有隐性的(原因尚不清楚)。有可能是主要的原因,可能还有次要原因。复杂性科学和技术的发展表现在:第一,问题是一些难以发现的,间接的,隐藏的。有许多具体的作用是不容易知道每一个原因因素的。第二,不同的人是不一致的,即使是对于同样的问题。一是值得关注的出发点是不同的;二是关注的程度不同;三是关注的具体内容;四是注重目的或不同的期望。第三,这些问题的解决比较复杂。对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和复杂问题的本质将这些问题有助于理解,理解的社会影响和社会反应,特别是有助于防止对这些问题的产生有简单的、轻率的态度,但也有助于防止急躁的一代。

2对当代科技前沿问题的哲学思考

从当代科学哲学思想的角度来看,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现代科学技术和科技伦理之间的关系的正确认识;正确理解虚拟空间和现实空间的关系;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正确理解的内在关系。

现代科学与技术之间的内在关系,我赞同庞跃辉的观点,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地完善自己,正确引导科技发展要高尚的科学道德建设。在上个世纪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但另一方面也带来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对社会伦理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产生了许多与伦理问题有关的科学――生命伦理,生态伦理,科技伦理,所以,技术如何影响道德,伦理和如何对待这种影响?从哲学的角度分析这些问题,会听到人道主义的声音的后现代主义的反思。

首先,社会伦理与科技类,两者的区别及联系。从生成领域看,科学技术是经验知识,“真理”是它的追求。社会伦理调整人的行为,“善”是它的追求。同时,社会伦理和科学技术并不是截然相反的。由于人类活动、科技活动,都活跃在人类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虽然有很强的个人主动性和个人的创意空间,但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孤立于社会,他们有各种各样的社会和他人的联系。所以从根本上人的社会属性,两者都应辩证的相互联系和统一。

其次,科学技术本身的发展体现在不断完善。作为一种重要的手段,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科学的发展和技术的不断变化,改进和完善,在很短的时间发展完善是不可能的。

再次,关键是依靠科学技术的发展,正确引导高尚的科学道德建设。现代的“高科技”带来了福音和巨大的能量,但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危害,如核武器,化学武器,激光武器超出使用范围,能够在短时间内死亡的人,在同一时间的增加,提高生态危机和环境损害;一些可以很容易地实现自我复制的技术,如果没有合理的规制,将带来新的灾难的世界。因此,我们应该加快科学的人相应的伦理体系的建立,正确引导科学技术向有利于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发展方向,以促进发展和利用资源,促进经济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

虚拟空间与现实的时间内在关系如何实现,还要从哲学的角度来把握。由于电子技术和网络技术,人们可以“打破”实时建立空间,要“建立”和“创造”的虚拟现实、超空间。虚拟空间和时间发生,影响人们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计算机和网络把文本,图像,声音等媒体集成在一起,是将对象的现实(物质)变成数字图像和符号”。这些数字和符号与虚拟更大自由的实际对象,在人机交互,交换操作环境下“超越现实的时间与空间”。虚拟空间的技术使活动所必需的成本大大降低,从而扩大了时间和空间,创造更多的行动自由。这是超越时间和空间的正常的运行状态,给人以特殊的空间和感觉。

如何理解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的关系,差异首先必须区分两个。前者是人类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逐渐形成一个有意识的倡导科学精神的不断发展。一个自觉崇尚科学的态度是最早发现的科学精神。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科学成为一种社会活动,科学精神的发展已经成为社会关系范畴的理想。科学的组织系统及科学与社会与日俱增的相互作用,科学的精神文化价值判断,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价值。科学方法是指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人类活动,科学必须遵守和使用所有的方法。它可以分为两个一般方法和特殊方法。它也可以分为科学的管理方法,自然科学方法和社会科学的方法。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历史表明,人类创造活动的实践,如果科学精神的指导和科学方法的缺乏是一样的。从科学技术哲学的角度认识两者之间的关系,我们要把握好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科学的精神和方法是正确和客观把握规律的结晶。两者都是指人的主观能动性,体现了人们的思想,观念,意识。只有当人们有科学的真正的精神,掌握和运用科学的方法,才能真正把握客观规律,获得对真理的理解。同时,科学精神是一种不断升华的过程,科学方法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

第二,科学的方法可以有效地保证人的创造。人们发明和有意识地使用在科学活动中理解和把握客观规律,方法和手段的活动成为科学的方法。事实上,唯一科学的方法可以有效地保证人实现创造性活动的积极成果,深化人们对客观规律的真理的理解。

第三,科学精神是一种强大的激励创造活动和调节人的力量。它的力量首先表现在对知识意义的启示。千百年来,以现有的科学知识是人类认识世界,探索知识的奥秘的总和。同时,每一种新的科学思想和促进创新的理念,改变和科学技术革命将使人类的思想观念发生改变。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革命,将世界的图景或大或小的变化。进一步提升科学精神与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推动,相对论,量子力学与生命科学,造成信息科学,生物技术,不确定性和观念的研究领域越来越复杂。这些新思想,一方面显示出理性的力量,另一方面,和让人们了解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苦难。因此,人们的思想不断成熟,一方面,乘胜追击,继续进入微观和宏观的世界,认知和发现自然的更强大的力量,另一方面,也开始思考科学技术的局限性,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重视科学技术和人类文化的融合,创建一个能够规范人们的科学和技术,现代技术的推广已走向一个更加有利于社会可持续的发展方向。

综合以上所有的观点,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在于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要坚持主体性原则、人性的原则、诚信的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前瞻性原则。强调当展的前沿科学和技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科学技术本身是中性的,它可以造福人类,也可以给人类添加一个诅咒。通过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发展不是少数和少数民族的发展,也不是国家发展的一部分,而是所有国家的所有人是否发达或发展中国家的人们应该得到公平的发展;人类发展也指的是不仅是现代人的发展,它应该包括子孙后代的可持续发展。当代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不应追求局部和暂时的利益,而且应该追求整体、长远利益。短期利益的风险,应该记住,追求整体、长远利益和保持清醒的头脑是我们永恒的方向。基于现实,着眼未来,依照客观事物的发展进行科学预测,并创造性地寻求非凡的应变策略和计划。人类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详细分析,只要人们有目的的实现科技、系统控制和调整,合理选择协调新兴技术的自然环境,人类可以在应用科学和技术的危险并没有演变成严重的情况下,以备不时之需,确保全球生态系统和生物圈的稳定和协调,并最大化有利于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发展。只要人类有监管的目的,有计划地实施、适当的利用科学和技术,促进自然环境和谐,人们可以确保稳定和协调全球的生态系统和生物圈的功能,最大限度地造福人类发展的科学和技术。

参考文献

[1]李和平.科学与伦理[N].科技日报,20090326.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0.

[3]王金和.正确引导科技发展是永恒话题[N].科技日报,20100626.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17.

[5]曾国屏.虚拟现实――一项变革认识方法的技术[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7,(7).

[6]庞跃辉.论虚拟时空[J].东岳论丛,2002,(3).

[7]邱仁宗.生命伦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192.

第2篇:科学技术哲学范文

【关键词】自然辩证法;科学技术哲学;发展贡献

认为,物质是万物的本原,自然界是由一切物质所构成的巨大的系统整体、自然界、人、科学技术,社会这四者之间形成了一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密不可分的关系。在自然辩证法的学习中,我们只有通过对概念的认识,研究对象和内容的深入了解,进一步解读自然科学、哲学、社会科学和现代科学方法等多重知识结构的层次的构建,才能取得卓有成效的研究成果。

一、自然辩证法在科学发展过程中的表徵

自然辩证法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一般关系的学说。与此同时,自然辩证法作为的自然哲学、科学技术哲学、社会学等研究,不仅具有哲学属性,而且也具有交叉学科的性质。

我们知道,自辩法诞生于19世纪中叶绝不是偶然的,而是当时三个方面的重大变化和发展冲击着人们原有的自然图景和思维方式,为其创立提供了客观基础。表现如下:一是大机器生产带来的人类生产活动的高度社会化,加强了人们之间的社会联系和交往,改变着人们旧有保守的、静止和孤立的思维习惯和方法;二是自然科学的一系列伟大发现展现了自辩法发展的本性和规律,冲击着人们业已形成的机械的、形而上学的自然观:三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创立,为自然辩证法的创立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基础,使自然观的革命有了理论指导。自然辩证法就是在这种历史条件和诸多因素下,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与自然科学和技术相结合的一场伟大的理论革命。自然辩证法揭示了自然科学发展的内在逻辑、人对自然界的能动关系等,建立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思想观点等,诸多体现具有划时代的变革。

二、自然辩证法与科学技术哲学诸学科关系的文献综述

恩格斯结合当时的自然科学和哲学成果,对这种自然哲学进行了多方面理论变革,发展出了一种新的关于自然的学说,这就是的自然辩证法。首先,他改造扩展了自然哲学的研究对象。其次改造了自然哲学的方法论基础。再次摒弃了自然哲学的唯心论等基础,成功的实现了自然哲学和科技哲学的基础构建。自然辩证法和自然哲学都从整体上研究自然界并提供自然界的总图景。

科学哲学是以自然科学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科学的逻辑结构、科学知识的获得和检验、科学推理的程序、科学发展的模式等认识论、方法论和逻辑学问题,而明显忽视对自然界本身的研究,存在一些属于本体论的问题。

科学社会学是关于科学的社会研究,它是与自然辩证法紧密相关的一门学科,着重研究社会诸方面与科学的关系,也就是研究科学体制“外部”的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因素对科学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三、从自然辩证法看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科学技术与生产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越来越显示出巨大的作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这是对科学技术观和生产力理论的创造性发展,也是我国发展科学技术和进行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导思想。

科学技术不仅作为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第一要素,具有主导作用,同时对其他要素也起着渗透作用,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已融合、扩散到生产力诸要素之中,从而促进了生产力要素的全面飞跃,推动了生产力系统的发展。

当代自然辩证法以科学、技术、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为研究对象,所要揭示的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中的一般规律以及科学技术发展中的一般规律,而不是自然界中个别的过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个别领域或者科学技术个别学科的特殊规律。这个一般规律也正是哲学研究区别于科学技术研究的特殊之处。自然辩证法一方面是辩证唯物主义的普遍原理在自然界中的具体表现和科学技术领域的具体应用,另一方面又是对科学技术及其发展的哲学概括。

四、科技哲学视角下的自然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作为关于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关系的已有成果的概括和总结的哲学学科,不仅对于整个哲学特别是哲学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对于指导人们正确认识和改造自然,发展科学技术,协调人与自然以及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的关系,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在理论价值上,不仅为科学的世界观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而且为认识论和方法论提供具体的理论论证。

第3篇:科学技术哲学范文

一、技术哲学参照科学哲学发展的可能性

从科学哲学的发展过程来看,技术哲学虽然步调较缓,但是相互的哲学发展路程是,可以参照对比,从而进行改进的。

(一)研究对象的可能性

科学哲学的研究对象是科学,技术哲学的研究对象是技术,从根本上,二者的研究对象属同源体。当前对技术知识的观点,主要从技术知识体系的概念、实践性和认知上进行研究。国际上对技术哲学的研究点,主要是从科学哲学的实验性出发,从而对科学进步有所促进。技术哲学与科学哲学在高端研究上,发展融合度非常高,例如在基因研究上和纳米的相关科学与技术,都是难以清楚的进行区分。结合社会体制的影响,科学和技术的发展,都能够很好的结合的。从研究对象上看,结合科学哲学与技术哲学的特点,技术哲学参照科学哲学发展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二)研究队伍的可能性

科学哲学的研究队伍,包括哲学的、社会的、人类的、经济的甚至历史的,这些领域的专家,都在进行科学哲学的学科壮大。技术哲学和科学哲学的研究队伍,大致参与的学科专家一致,但是技术哲学还可分为技术专家队伍。在两种哲学的发展中,都有着两种文化的分化过程,很多研究者都是带有两种或者以上的专业研究背景。这种现象在国内科学哲学队伍中,有着更多例子可循。技术哲学虽然从自然辨证法角度,然而对中国哲学和技术哲学研究队伍的区别上看,科学哲学的发展是带着技术哲学一起进行的。从研究队伍的结构上看,学者对于研究的学科交叉性,是常有的现象。因此在研究队伍结构中,科学哲学的参照,技术科学的发展依据显现性,是存在极大可能性的。

(三)学科性质的可能性

从科学哲学的学科性质上看,根据名称不同,可以看到学者们的研究方向是不同的。科学哲学的研究者认为,应该称着科学学,技术哲学的研究者认为称着技术学,两种名称的分歧,对于二者实践的发展,是有促进作用的。从当前的名称认同来看,德国的汉斯?波塞尔教授,认为,应该从哲学的广义上来看,把学科看成是一个综合的知识体系。当从狭义上来看时,哲学是形而上学的代表,是抽象意义的知识。一些哲学博士的称号,应该就是从历史和内容方面的结合而来的。从科学哲学作为参照,技术哲学的发展科学性质上看,这是绝对可能的。

(三)研究实践上的可能性

在研究实践中,技术哲学和科学哲学,二者共融发展是有一定困难的。在我国已经有学者从发展的理论基础上,结合模型方式,进行研究。从科学哲学同技术哲学的联合上来看,可以通过科学实践中,所采用的仪器来进行工具的使用。从界面上的差异上来看,这些方式是存在的。在研究技术哲学参照科学哲学的发展过程中,从这些研究实践过程中,就可以推测出参照发展的融合性,这种参照发展的可能在很大程度上是存在的。

二、从科学哲学到技术哲学

一个世纪以前,哲学就开始起源并且发展起来。当前科学哲学已经有了一定的模式和成果。对于科学哲学的发展,应该都可以作为示范例子,为其他学科提供发展资料。技术哲学的发展,同样可以参照科学哲学的发展历程。

(一)技术哲学研究的技术史转向

科学哲学的发展过程,是一部与科学史相对的发展过程。科学史的案例组成中,就可以作为现在科学哲学的研究参考模型。从科学哲学的编史方法来看,科学哲学的知识,都从科学的内外史相结合,这样才更加迅速的发起起来。科学史对于科学的哲学来说,应该注意科学史的基础性作用,二者已经紧密结合了。从当前的技术哲学和技术史的关系,相关学者研究,应该从技术哲学与其他哲学之间的对比得出,但是其他相关哲学的发展,却比技术哲学发展的影响力更大。根据技术哲学与科学哲学的现状,对技术哲学的发展提出新要求,做出更深入的探讨。技术哲学家对技术史的研究和引入,不够深入,因而导致了技术哲学发展滞后性的存在。首先应该对技术史案例作为出发点,从而促使技术哲学学科发展从宏观上,进行理论抽象的方法内聚力的产生。其次应该促进技术哲学与技术史学的融汇贯通,才能促进技术哲学的发展深度。此外还应注意需要技术史学家,同科学史学家的共同研讨,才能够让更多历史案例,成为借鉴。技术哲学家也才能够有更多的技术研究资料,可以参考。因此参照科学哲学与科学史发展,技术哲学也应该对技术史的相关信息,进行研究和深入探讨。

(二)加强技术哲学史的研究

从科学哲学家的研究历程上看,对科学哲学史,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从科学哲学书籍上,都可以看到科学哲学史的踪迹。这是理论上的连结。从十九世纪中期开始,科学哲学家就开启了科学哲学史的各方面研究。当前技术哲学家对技术哲学史的研究,较为浅显,对知识的深入和相互融汇,也是不够的。因此应该对技术哲学史的研究,从广度和深度上的信息获取上,给予加强。

(三)建设开放性的技术哲学学科

科学哲学相关的学科发展,是呈现出多样化的形式。科学哲学同样延伸到其他学科的研究领域中去,这样的相互融合的发展,才促进了科学哲学当前的发展到较为完善局面。科学哲学的发展存在着的综合发展情况,也是指明了技术哲学学科发展的方向。技术哲学参照相近的科学哲学,因此要参照各种学科理论,促进技术哲学的融汇发展,这次才能促进技术哲学的学科发展深度和广度。

三、科学哲学的困惑对技术哲学发展的启示

从科学哲学发展中多面对的问题来看,可以给予技术哲学发展一定提示。

(一)建设哲学学科与非哲学学科的选择

科学哲学在发展中,对于非哲学学科的发展探讨,应该是科学哲学研究的薄弱环节。科学哲学应该审计哲学学科的发展,从而促进哲学相关学科与其发展的融合性,才能避免被弱化或者吸收的后果。因此技术哲学就需要注意对于处在后进学科的发展中,从其他哲学学科的发展中,强化本学科的发展个性和信息知识的发展方向。

(二)哲学家与科学家的沟通和联盟

科学哲学的发展,应该注意科学家与哲学家的相互沟通问题,只有和谐共处的关系,才能减缓矛盾,促进整个学科的发展。科学哲学才能从这两种文化基础上,取得更好的发展。技术哲学就应该从哲家学和技术学家的相处和相互信息的交融中,取得更好的发展。哲学家和技术技术专家的的信息沟通,才能够促进技术哲学参照科学哲学的发展。技术专家与哲学家的合作,才能促进各种研究的深入研究。

第4篇:科学技术哲学范文

关键词:管理之知;管理之术;管理之道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9-0193-02

管理学家德鲁克曾提出著名的“管理的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的观点,明确指出作为管理科学的“管理之知”在管理实践中的局限性,他说:“当管理科学首次出现时,管理人员曾为之欢呼。从那以后,出现了一种崭新的职业——管理科学家。他们有自己的专业协会,有自己的学术杂志,在大学、商学院中有管理科学这门学科,但是,管理科学却使人失望,迄今为止,它未能实现其诺言,并没有为实际的管理工作者带来革命性的变化,事实上,很少有管理人员重视它。”本文从“管理之知”、“管理之术”与“管理之道”的角度论述管理科学、管理技术与管理哲学的区别,并试图说明只有“管理之术”和“管理之道”才是真正面向实践的管理智慧。

一、管理科学与“管理之知”

求真是科学的目的。按照传统的说法,科学是用仔细的观察和实验收集的“事实”和运用某种逻辑程序从这些事实中推导出的定律和理论。科学概念的形成有其历史,在这一过程中物理学家伽利略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伽利略认为,观察的事实可能符合也可能不符合人们承认的宇宙模式,但是,在伽利略看来,重要的事情是接受这些事实,并且建立符合这些事实的理论——这就是科学,科学问题起源于人类在认识世界中产生的困难。科学所要解决的主要难题,在伽利略看来就是不断修正这些“宇宙模式”,使之符合人们观察到的经验事实——这就是求真的过程。具体到管理领域,管理科学是对管理现象的科学解释,或者说,管理科学的目的是在求真的过程中获得“管理之知”。

二、管理技术与“管理之术”

致用是技术的目的,技术问题起源于人类在改造世界以符合人类需要的过程中实际遇到的困难。技术问题产生于人类实际的或潜在的需要与当前条件不能满足这种需要的矛盾,也就是改造世界的实践目标与现有条件不足以达到目标的矛盾。解决问题就是想出方案,想方设法加入主观努力、技术思考和物质手段,以便达到目标。因此,与科学问题不同,要解决人们在改造世界中产生的矛盾,就需要从现存的东西推理到现时还不存在的东西(如技术工具、解决方案等),而不仅仅是对现存的东西进行解释。具体到管理领域,管理技术的目的就是“致用”,通过管理技术制定一系列的工具、手段、规则等来实现管理的具体目标,这可称之为“管理之术”。

并不是所有“管理之术”都来自于“管理之知”,企业家的创新,也很少是从管理科学中推导出来的,例如电子商务盈利模式、丰田的看板式管理方法等看起来都不像是从管理科学中推导出来的,而更像一种结合了经验、文化与灵感的混合物。从理论自身来看,一些极为重要的管理理论,其产生过程也没有遵循科学—技术—经济发展的线性模型,例如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就更像是一个完善的“技术解决方案”。

三、管理哲学与“管理之道”

在管理科学、管理技术与管理哲学的关系中,作为“管理之术”的管理技术并不全部都来自于作为“管理之知”的管理科学,这阐明了德鲁克“管理的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的逻辑基础,然而,是不是作为“管理之术”的管理技术就能完全把握管理的本质呢?这需要我们从整体论的角度来认识管理。

整体论作为一种哲学思想,可以追溯至亚里斯多德,同时它也是东方自然观和思维方式的基本特质。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整体论,但各种整体论所共识的基点是“非加性”,即整体不是部分的加总。基于非加性,当我们逐一清楚了计划、组织、领导与控制之后,也许我们仍然不能实施管理,再往下一层,当我们弄清楚了SWOT、环境、目标之后,也许我们仍然不能实施一个完整的计划,换言之,管理是一个整体。从“管理之知”的角度看,管理不等于有关组织行为、战略、营销、财务知识的简单罗列;从“管理之术”的角度看,管理并不是所有细碎的管理规则的叠加。

管理作为一个整体,其中的因果关系是极为复杂的,多种原因与结果关系共存,存在着一因多果、一果多因和多因多果等现象。在自然界中,同样是适应自然界的水生环境,自然界发明了几乎无限多的水生生物,它们的身体结构存在无线差异。而在管理实践领域,同样是适应市场竞争,企业家们可以发明出多种多样的应对方法,它们绝不是某一领域知识或规则的简单叠加或复合。换言之,当进入到一个企业的整体环境里,我们需要重新思考以前在组织行为、战略等各个分支领域内的知识或规则的适用性。

另外,在传统的管理科学中,我们通常强调上行因果关系,上行因果关系的本质是从部分来解释整体,认为整体是由部分所构成,因此,整体的因果关系能够分解为部分之和。然而,在整体论中,还存在由整体到部分的下行因果关系,例如,在社会中人的行为受社会道德与规则的约束,主要约束力不是生理或心理因素。所谓下行因果关系就是处于低层次的所有过程受到高层次规律的约束,并遵照这些规律行事。因此,管理的研究应该从整体的“管理之道”下行至“管理之知”和“管理之术”,而非相反。

第5篇:科学技术哲学范文

【关键词】 失血性休克; 手术室急救; 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5)33-0109-03

Effect of Emergency Nursing in Operation Room in Patients with Hemorrhagic Shock/YUAN Huan-huan.//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2015,13(33):109-111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emergency nursing in operation room in patients with hemorrhagic shock.Method:From January 2013 to June 2015,80 patients with hemorrhagic shock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4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high quality operation room first aid nursing intervention,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routine nursing intervention,the effects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were compared in two groups.Result:The success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7.5%,the control group was 80.0%,the success rate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P

【Key words】 Hemorrhagic shock; Operation room; Nursing effect

First-author’s address: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antong University,Nantong 226001,China

doi:10.14033/ki.cfmr.2015.33.052

目前,失血性休克是一种常见的休克类型,创伤失血性休克是最常见的出血性休克之一,主要是指患者的身体创伤后,造成大量失血,而且缺少相应的循环以及微循环灌注,进而使患者的相关组织处在缺氧状态以及缺血状态,引起患者代谢紊乱与多器官功能出现障碍[1-2]。如果患者没有及时有效的实施抢救,将严重影响其生命安全。因此,有必要对出血性休克患者实施手术室急救护理干预,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患者的治疗成功率[3]。如果手术室护士抢救知识缺乏,与医生配合不默契,就有可能会延误抢救时机。所以,对患者进行快速而准确的抢救以及医护的良好配合是保证抢救失血性休克成功的关键所在。现为了探讨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手术室急救护理效果,本文选取2013年1月-2015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入院的失血性休克患者80例,并将其作为分析研究的对象进行研究,具体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失血性休克患者80例,每位患者都符合失血性休克的诊断标准,并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其中观察组患者40例,男21例,女19例,年龄19~68岁,平均(41.1±2.8)岁;开放性损伤13例,闭合性损伤27例;因交通事故而意外受伤21例,因高空坠落受伤8例,因锐器损伤6例,因其他原因受伤5例;对照组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龄18~69岁,平均(41.0±3.0)岁;开放性损伤14例,闭合性损伤26例;因交通事故意外受伤22例,因高空坠落受伤7例,因锐器损伤7例,因其他原因受伤4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损伤类型、损伤原因及其他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而所有患者在本研究和家属的知情同意下,并已签署了有关知情同意书,经医院有关部门审核批准通过。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急救护理干预,主要包括病情观察护理以及输血护理等,给予观察组患者实施优质的手术室急救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1.2.1 对患者进行优质的手术室急救准备护理 当手术室收到手术通知单之后,相关医护人员必须立即准备手术过程中所需要到的一切物品,包括手术器械、辅料、抢救药品物品(氧气、大量胶体晶体液、水床、冰帽、加压袋等),检查电刀、吸引器、自体血回输装置、除颤仪等处于完好备用状态,这样,患者一到达手术室就可以使用,保证手术可以顺利进行。联系血库,做好供血和配血。同时,配合麻醉师有效准备好相应的手术麻醉用品,连接好三通管等。当患者进入手术室后,立即建立两条以上粗大静脉通道,并有效配合麻醉医师进行深静脉置管,从而保证手术治疗过程中的输血操作、补液处理、麻醉给药处理以及各项监测仪的合理应用。失血性休克患者液体输入量大,输入的液体应遵循先晶体后胶体的原则,输液速度根据患者的血压、心率、尿量等随时进行调整,并注意有无输液反应的发生[4]。其最突出的问题,是有效循环血量锐减而导致组织灌流不足,故补充血容量是治疗失血性休克的首要措施,尤其在严重失血性休克的早期[5]。休克患者大多呈昏迷状态,神志不清,烦躁不安,所以安全有效的安置非常重要,要保证患者舒适,处于功能位,避免神经受压,又要符合手术要求,对四肢骨折和脊柱骨折患者要尤其注意制动,正确搬运患者,减轻疼痛,防止意外伤害。器械护士需要提前30 min洗手上台,认真检查各种器械和物品,并且与巡回护士快速且准确地清点手术器械和纱布、缝针。手术过程中密切关注手术进展,主动并且及时传递器械和物品,与手术者默契配合,必要时充当助手,帮助显露手术野,以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6]。另外,手术室护士要持续监测患者的血压变化情况、心率变化情况、心律变化情况、呼吸变化情况、动脉血氧饱和度情况及尿量情况,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当患者的氧饱和度小于85%的时候,可以借助面罩实施加压给氧,从而有效改善患者的缺氧症状。在对失血性休克患者进行吸氧护理的过程中,必须及时清除患者的口腔以及咽部的呕吐物和分泌物,防止患者出现窒息的情况,做好患者呼吸道的护理工作,使患者呼吸道保持通畅是关键。

1.2.2 对患者实施抗休克急救 患者抗休克的急救,手术室护理人员应严格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静脉补充血容量和相应的流体平衡快速输液,全血或血浆,充分补充患者血容量,具体措施:首先采用碳酸氢钠纠正患者酸中毒情况;其次是进行输血:给予半小时内需要输入的1000 ml的新鲜血液,稳定患者的循环血量,输血的时候应先静脉注射含10%的葡萄糖酸钙的液体l0 ml,防止枸橼酸中毒[7]。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以及中心静脉压,可以在此期间短暂提升患者的血压,便于手术的顺利开展。此时,还要对患者的脑水肿、肺水肿、心力衰竭等并发症进行预防,观察患者的末梢循环、皮肤温度等情况,并做好记录,及时汇报医生和麻醉师。在自体血的回输过程中,手术室护士必须要严格执行规范化的无菌操作原则和三查八对制度。针对开放性创伤患者,其自体血液可能会被污染,因此不能进行自体血液回输。出现空腔脏器破裂症状的失血性休克患者会存在内出血现象,所以也是不能进行自体血液回输的。

1.2.3 对患者实施手术室麻醉监护急救护理 当手术顺利结束后,患者麻醉还没有清醒时,手术室护士需要将患者转移到相应的麻醉监护室。这种情况下,患者往往意识模糊,并且其血压情况、呼吸情况、心率情况以及脉搏情况都相对不太稳定,麻醉室的监测护理工作坚决不可以放松。手术室护士必须要持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情况,尤其是心电图的检测。如果出现异常反应,应立即汇报医生并且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另外,手术结束,由于术中大量冲洗和输入大量液体,很多患者会有低体温情况发生,所以做好患者相应的保暖工作也是必不可少的。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并做好相应的记录和对比。

1.4 统计学处理

利用SPSS 18.0软件实施统计学分析研究,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观察组中抢救成功的患者39例,抢救成功率为97.5%,对照组中抢救成功的患者32例,抢救成功率是80.0%,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人体大量失血后会导致血管内血容量急剧下降,血管容纳能力失调,引发循环功能衰竭等现象,血液灌注能力下降,导致全身性代谢功能紊乱[8]。失血性休克属于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休克类型,一般情况下患者的病情都是非常危重的,而且患者病情发展速度很快[9]。所以在手术室急救护理过程中必须要防止并发症的出现,最大限度挽救患者的生命。在对患者进行急救处理的过程中,相关人员必须要按照规范化的急救护理程序进行操作,保证急救护理的规范化,护士长或者是经验相对丰富的护理人员作为指挥人员,这会促使患者抢救成功率大大提升[10]。大多数失血性休克患者失去意识,患者家属没有心理准备,产生恐惧、焦虑,将所有希望寄托在抢救医生和护士身上,无形中增加了护士的心理压力。护士遇到患者休克等意外情况时,应保持冷静,积极配合医生开展抢救工作[11]。手术室护理人员稳定的心理素质、过硬的专业技术、高度的快速反应能力和责任感是抢救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保证。具体来说,在对失血性休克患者进行优质手术室急救护理的过程中,手术室护士可以通过对患者实施手术室急救准备护理、抗休克急救护理以及麻醉监控护理干预等措施,保证在护理工作上分工明确,抢救工作顺畅有序,从根本上提升患者失血性休克的抢救成功率[12]。

在本研究中,两组患者在抢救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 White N J,Wang X,Liles C,et al.Fibrinogen concentrate improves survival during limited resuscitation of uncontrolled hemorrhagic shock in a Swine model[J].Shock,2014,42(5):456-463.

[2]胡宪文,蒋玲玲,刘晓芬,等.线粒体KATP通道介导远端缺血预处理对严重失血性休克大鼠在体心脏功能的保护作用[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4,10(6):735-738.

[3]罗翠微.护理干预在胸腹多发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3):445-446.

[4]尹冬玲,吴晓华.创伤性休克的手术室抢救护理配合[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9,5(1):14-15.

[5]李齐心.抢救宫外孕失血性休克的护理配合[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3,21(10):57-58.

[6]李建华,杨莎,李春红.失血性休克24例手术室抢救与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35):100-101.

[7]廖少彬,许水娣,胡旺霞.53例宫外孕并失血性休克急救及护理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24):130-132.

[8]周玮,谢学萍,邓翠珍,等.产后失血性休克的抢救与护理[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4):80-81.

[9]高春艳.重度失血性休克30例手术室救治的临床护理[J].中外健康文摘,2013,20(37):227-228.

[10]周荣,丁小丽,刘良明,等.失血性休克不同时相FK506结合蛋白12.6的转位及其与血管反应性变化的相关分析[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13,30(11):2284-2288.

[11]赵琴,崔娟.产后失血性休克DIC的抢救配合与护理[J].全科护理,2014,12(4):341-342.

第6篇:科学技术哲学范文

一、信息技术课程开展现状

当今时代,信息化发展已成为人类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形式,在初中阶段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培养青少年的信息素养是义务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江苏省已于2013年颁布了《江苏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足见对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视。目前,“校校通”的顺利实施,中学信息技术教师多层次培训任务的落实,以及各组织与部门信息资源建设项目的推行,为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高标准实施提供了较为充分的条件。

然而,依然会有一些亟待解决的矛盾与问题展现在我们面前:一是强调技能的学习,而忽略信息素养的全面培养;二是因初中阶段信息技术课没有升学要求,一些学校不能保证正常上课,或学生上课就是“玩电脑”;三是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的“繁荣发展”并不能改变学生真正的信息课诉求。据笔者所在中学进行的调查问卷显示,约2/3的学生对信息课的兴趣动力来自于对新技术的好奇,而非具体掌握某项技术,对于课堂,他们希望更加轻松而不被各种任务所驱使。面对这些问题,笔者试图从“技术哲学教育”的角度展开思考和解答。

二、渗透“技术哲学教育”的意义和价值

1.“技术哲学教育”是全面提升信息素养的有效措施。教育技术专家李艺在其专著中对信息素养作了解析,他认为信息素养应当由知识、技术、人际互动、问题解决、评价调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六个部分组成。②不难看出,这其中至少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部分是与技术哲学相关的。而当前初中信息技术课堂出现的重技术学习、轻情感教育的问题存在已久,我们将“技术哲学教育”渗透进课堂将会是改善这一现状的有效措施。

2. “技术哲学教育”是增强课堂趣味性、充实课堂丰富性的有效手段。当前的信息技术课堂,往往出现这样的景象:教师在讲解演示任务的操作,学生模仿练习,教师再布置几个任务给学生。这样的课堂会出现下列问题:学生到底能不能跟上课程的节奏。如此课堂往往十分压抑,学生在压力之下应对学习任务,即便最终完成,很多时候也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丧失了对信息课的兴趣。我曾以讲故事的形式向学生教授知识,惊喜地发现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就上来了,课堂的气氛也活跃了不少。

3. “技术哲学教育”是促进信息技术教师内化发展的推动剂。“技术哲学教育”对学生有益,反过来又促进了教师的发展。在教育中,我们亦当重视技术观而不单纯是技术。技术是一种工具,关键是我们怎么用这个工具。作为教师,我们不能成为技术的奴隶,我们首先要理性看待技术,做技术哲学的中立派。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反思自己的专业和教学,提升内涵,教会学生对世界保持一种健康的怀疑态度。

三、“技术哲学教育”相关策略

1. 时机策略。“技术哲学教育”应选好时机,不能滥用或完全不用。要在充分考虑到内容趣味性、操作可行性的基础上运用它。比如,在介绍图像处理方法时,我们关注的是技术操作,应以夯实基本功,提升技能为主要目的,不适宜介绍技术哲学方面的内容。

2. 方法策略。“技术哲学教育”的教学方法不拘一格,前文提及的讲故事,就是其中之一。辩论研讨也是不错的选择。笔者在介绍Word软件时,便提出一个辩题供学生讨论,即电子阅读是否将取代传统阅读。学生对这一辩题非常感兴趣,花了一节课的时间上网搜索资料,整理观点,展开辩论,最终由教师引导得出结论:目前,电子阅读虽然有其独特优势,但也有缺乏内容严肃性和阅读舒适性的不足,电子阅读和传统阅读将会在未来很长时期内并行不悖。此外,一道问题、一次作品评价、一个项目设计都可蕴含“技术哲学教育”的内容,正所谓渗透其中。

3. 评价策略。此处的评价并非对教师教学的评价,而是对学生“技术哲学”领悟效果的评价,属于评价学生信息素养水平的部分。课堂教学评价方式分为以质性考核为主的发展性评价和以量化考核为主的总结性评价。初中阶段的信息技术课教学评价应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幸福程度,从而促进学生积极乐观地投入学习,自由平等地发展个性,进而实现自身最大限度的全面发展。发展性评价是当今十分提倡的教学评价方式。它关注的是学生整个学习过程(涉及学习态度、思考习惯、是否得到提升发展等),是人本主义、科学主义、建构主义等深厚思想基础之精华练就而成。

四、努力方向

1. 挖掘教材。教材是课程实施的重要参考,是课标实现的主要载体。“技术哲学教育”的内容素材是经过对教材深思熟虑的基础上由教师整理而得的,也许不会有现成的白纸黑字在教材中显现,但一定可以通过挖掘教材找出信息技术的哲学思考。

2. 钻研教法。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方法有10余种,没有哪一种教学方法是完美无瑕的,都有其优劣之处。我们要做的就是夯实自身的教学水平,能够依据学习内容和学生特征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技术哲学”是信息技术课程的子内容,适用于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方法均可作为借鉴,如前文举例说明的讲授法(一个故事)、讨论法(辩论)、Big6教学法(自主合作探究完成小论文)等。

3. 拓展知识面、扩大专业视野。技术哲学向来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理解:一个是作为部门哲学、哲学的分支学科、哲学关注的特殊领域,另一个是作为一种新的哲学传统、哲学视角、哲学眼光。显然,我们所探讨的“技术哲学教育”是教育学生如何以哲学视角、哲学眼光去看待信息技术,属于后者角度。然而,前者的视角更加倾向于专业本身,是对技术哲学从宏观到微观的全面阐述。如果我们能够多了解些技术哲学的专业知识,当然也是有利于开展“技术哲学教育”的。因此,信息技术教师读一点技术哲学类的书籍就显得非常必要了。在此推荐一些读物供广大教师参考:比尔・盖茨的《未来之路》、尼古拉斯・尼葛洛庞帝的《数字化生存》、安德鲁・芬伯格的《技术批判理论》、我国著名技术哲学家吴国盛编纂的《技术哲学经典读本》。笔者最近在读的《大数据时代》也是一本具有极其深刻洞见的技术哲学书籍,强烈推荐!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对于“技术哲学教育”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应用的思考,显然仅仅是一种新视角下的新尝试。笔者抛砖引玉,旨在为新时期信息技术课程的有效实施提供可供参考的方向。

注释:

第7篇:科学技术哲学范文

关键词:师生关系;课堂教学;解题策略;数学思想和方法

一般校高中文科生因基础薄弱,对学习数学常常心存畏惧,总觉得自己不论怎么努力,最终还是会名落孙山,从而对数学丧失信心、失去兴趣,导致学生讨厌数学、讨厌数学课进而讨厌数学老师,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发展和老师的正常教学活动.进入高三阶段,学生发觉自己对高中数学的主干知识只是一知半解,面对繁多的复习题,不知从何下手.对师生而言,上课都成为一种折磨,一次又一次不成功的考试又不断地加剧学生对数学的恐惧,以及教师的无奈和失败感.本文将就怎样帮助这些学生走出数学学习的困境,谈些个人的经验和 做法.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师生齐心协力共渡难关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这些学生最终走出数学学习困境的动力所在,也是教师工作热情的源泉之一.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有赖于教师较高的师德水准和业务水平.教师发自内心的关心、理解、包容、尊重、欣赏、鼓励和信任这些学生,在他们的内心常常激发出强大的学习动力.信其师,才能亲其道.当学生在思想上对自己有了全新的认识,树立起自信心来,那么他们就会有巨大的动力和高涨的热情去学习数学.

二、夯实基础,重点夯实核心知识点

1.帮助学生在深刻理解的基础上记住主要知识点,尤其是核心知识点

高三复习时间有限,而这些学生对高中数学主干知识的掌握程度较差,并且抽象能力弱、数学经验少.因此,就要求重点讲解高中几大块主干知识的核心知识点.要从一个比较容易理解的角度和更通俗的语言进行引入和深入,要低起点、多铺垫、小步子,直观通俗又不失数学的严谨性,操作性强,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成效.此外,应注重讲解知识形成过程、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以及数学结论的实质,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刻理解,学会把知识融会贯通.最后,应注重数学思想的教学,以提高学习数学知识的效率.

如在复习三角函数这部分内容时,要重点讲解的内容之一就是两角差的余弦公式,然后引导学生运用转化的思想,以及三角诱导公式、同角三角函数关系等知识导出两角和的余弦公式,及两角和、差的正弦、正切公式,倍角公式.应引导学生结合公式的推导过程认识公式的构成特点.诸如,两角差的余弦公式中,为什么是同名三角函数相乘?为何两个乘积相加而不是相减?同时,还应该引导学生思考各公式告诉我们怎样的联系,如余弦倍角公式cos2x=2cos2x-1包含了cos2x和cos2x的联系等.还可以启发学生思考公式中角的含义,两角的和或差可以看作一个角,反之,一个角也可拆分成两角的和或差.

再如诱导公式,尽管有“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的口诀,但因学生不能解其意,谈不上灵活运用.其实,可以先重点讲解三角函数的定义这个核心概念,同时强调任意角可以是负的,其绝对值可大于360o(即2π弧度),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根据定义,求sin30°、sin150°、sin210°、sin330°、sin390°、sin(-30°),不难发现它们的绝对值都等于30°,接着结合图像,可知30°是这些角的终边和横轴的最小偏离量,这样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可以把各种角的正弦转化为“锐角”的正弦,符号根据角的终边所在象限确定,进一步抽象出sin(π-A)、sin(π+A)、sin(2π-A)、sin(2π+A)、sin(-A)同sinA的关系式,然后加以证明,再归纳出求角的正弦的步骤.这样的教学,起点低、步子小、铺垫多,直观通俗,便于操作,即使基础很弱的学生在课堂上也能准确地记住了诱导公式并会 应用.

2.帮助学生从运用的角度理解主要知识点

不少学生虽然记住了主要知识点,但是面对具体问题,仍然束手无策.因此,应引导学生从应用的角度理解数学主要知识点,提高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首先,应启发学生思考应用所学的知识点解决数学问题,把知识技能化、程序化.如复习了圆锥曲线的方程后,可启发学生体会求圆锥曲线方程的方法、基本程序.当曲线方程的参数、曲线类型确定,就可以求得曲线方程.再如复习了导数在研究函数中的应用后,可启发学生思考求函数的单调区间以及极大、极小值,闭区间上的最大、最小值的方法、程序.这样,学生在解题过程中,便有较强的主动性,能增强求解综合性较强的题目的 能力.

其次,应启发学生应用已学知识点,去领会重要的数学概念、术语的内涵,其中所包含的数学对象、它们之间的联系,并且会用数学符号、图形语言加以表述.这是学生读懂题意的基础,而领会题意是成功解题的重要前提.如面对曲线的切线这个数学术语,就可以引导学生注意切线的切点、斜率,切点与切线、曲线的关系(切点既在切线上,也在曲线上,切点坐标代入切线和曲线的方程均能成立),而切线的斜率又与曲线在切点处的导数有关,当切点、斜率确定,可求切线方程,这样,学生面对曲线的切线问题时,不会无话可说,无事可做.又如点P为抛物线上任意一点,应想到点P和焦点、准线关系密切,尽量求出焦点准线,写出点P到焦点的距离等于点P到准线的距离,画出图形表示,点P坐标代入抛物线方程一定成立,设点P坐标时,用一个变量即可.这些看似简单的“词语解释”,能帮助学生解出不少难度中等偏下的数学问题.

第三,应启发学生思考重要知识点的实质和联系,其中所包含的重要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这对提高学生读题能力大有帮助,有助于学生找到解题切入点和整体思路.如复习了函数这部分内容后,应启发学生领悟到函数的单调性、周期性、奇偶性,最大值与最小值,图象等,是在研究函数时应密切关注的问题,知道函数的特征在图象中可以得到直观体现,灵活运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函数的有关问题,并利用函数的周期性和奇偶性深入研究一个函数,领悟到函数的单调性与最大、最小值间的密切关系,知道从函数的单调性入手研究最大值与最小值问题.研究函数的单调性可利用导数这一工具.这样,可以把所学函数知识系统化、融会贯通,学生在求解综合性较强的数学问题时,能较快地领会题意,找到整体思路.

三、学会求解常规数学题的基本思考方法

不少学生面对常规的数学题仍无从下手,或半途而废、照搬题型,究其原因,是不会利用题目中提供的线索提取相关的知识,以及对解常规数学题的策略知之甚少,不会运用相关数学思想和方法,对有关知识的理解过于肤浅.要改善此状况,除了要深刻理解基本知识点外,还要通过数学习题教学,从读题、基本解题策略,及数学思想方法的运用和主干知识的深刻理解与融会贯通方面入手,提高解题能力.

1.重视读题,学会读题

无论是做基本题还是中等难度题,读题都是极其重要的环节.有不少基本题的读题过程就是解题过程.要注意题面上重要的数学概念和表达式,领会其含义,用字母符号或图形语言加以表达,或把一些结论、所求或表达式换一种表达方式,使之更加具体、明确,便于解题.此外,会注意观察、联想,注意数学对象间的联系,及已知与所求间的联系,找出自已能做的事情,能推导出的结论.通俗地说,就是能解其意,尽量用数学式子或图形来表达,常常要换种说法,能做什么就先做什么,不断找到新的结论,找到新的要做的事.另外,求简与求同是两条原则,围绕已知与所求组织解题过程.

例题1.已知ABC的三个内角为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若ABC的面积为,a=3,B=,求b.

分析:(1)领会三角形面积的含义,注意到三角形面积与两边及其夹角之间有联系.(2)根据围绕已知与所求组织解题过程的原则,应选择B、a、c、SABC间的联系,可求得c.(3)继续寻找能做的事,观察到B、a、c与b有联系,根据余弦定理,求出b.

例题2.若函数y=f(x)(x∈R)满足f(x+2)=f(x),且 x∈[-1,1]时,f(x)=1-x2,函数g(x)= ,求函数h(x)=f(x)-g(x)在区间[-5,5]内零点的个数.

分析:(1)注意到f(x+2)=f(x),表明y=f(x)(x∈R)是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为2.(2)先作出f(x)=1-x2 (x∈[-1,1])的图象(如下图),恰为y=f(x)(x∈R)一个周期内的图象.(3)可得出y=f(x)(x∈[-5,5])的图象.(4)继续寻找能做的事,可作出g(x)的图象.注意到 h(x)=f(x)-g(x) (x∈[-5,5])零点个数的含义,即曲线 f(x)与g(x)交点的个数.从图中得出在区间[-5,5]内 h(x)零点的个数为8.

2.注重数学解题的基本策略、数学思想和方法的运用

遇到一个综合性较强、有一定难度的数学题时,除了要认真读题外,还要注重数学解题的基本策略、数学思想和方法的运用.通过一定量的例题,让学生体会数学思想的意义和价值,及使用的情形,掌握解常规问题的基本思考方法.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体会高中数学各主干知识的核心思想、研究问题的基本方法,以便找到一些复杂问题的切入点.当然,也要注意引导学生做解题后的反思,包括其中所包含数学思想和方法的运用、解题基本策略,总结常见数学问题的解法.

例题3.已知圆O:x2+y2=34,椭圆C:+=1.

1.若点P在圆O上,线段OP的垂直平分线经过椭圆的右焦点,求点P的横坐标.

2.证明:过圆x2+y2=a2+b2上任意一点Q(m,n),作椭圆+=1的两条切线,这两条切线互相垂直.

第1小题分析:(1)根据解析几何的特点,以代数方法研究几何问题,可知此题应首先把点、直线、曲线,及直线与曲线的位置关系全部代数化.设P(s,t),OP的中点M(+),椭圆右焦点F2(4,0),(2)求OP和MF2的斜率分别为k1、k2,(3)位置关系代数化,由点P在圆O上,得s2+t2=34,并且k1・k2=-1,可得到关于s、t的两个方程,从而求出s、t.

第2小题分析:(1)运用特殊化的解题策略和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分析符合题意的两条切线是否存在.结合图形(如下图),易知存在这样的两条切线.(2)把点、直线位置关系代数化.过点Q(m,n)的切线方程为y-n=k(x-m). (3)直线与曲线的位置关系代数化.切线方程与椭圆方程联立,消元后得到一个一元二次方程,由切点性质,推得判别式=0,整理得(m2-a2)k2-2mnk+(n2-b2)=0.(4)注意本题的解题目标是k1・k2=-1,据此确定下一步应表示出k1・k2=(m≠±a). 考虑到点Q(m,n)在圆O上,m2+n2=a2-b2,从而证得k1・k2=-1,得出两切线互相垂直的结论.最后要引导学生借助解题过程归纳总结出成功解题的经验.

第8篇:科学技术哲学范文

在这次大会上,江苏也获得了一份令人振奋的成绩单:51项通用项目获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比去年增加了34%,获奖总数仅次于北京,位居全国第二位。

这些获奖项目都在研究啥?这些科学家又因何获此殊荣?相信你一定充满好奇,那就接着往下看吧。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赵忠贤75岁

中国科学院院士。他40年磨一剑,一直从事超导研究,是我国高温超导研究的奠基人之一。在百余年超导研究史中,出现了两次高温超导重大突破,赵忠贤及其合作者都取得了重要成果,即独立发现液氮温区高温超导体和发现系列50K以上铁基高温超导体并创造55K纪录。

屠呦呦86岁

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她改变青蒿传统提取工艺,创建低温提取青蒿素抗疟有效部位的方法,成为发现青蒿素的关键性突破;率先提取到对疟原虫抑制率达100%的青蒿抗疟有效部位“醚中干”。

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

将手机网速提高了10~40倍

获奖项目: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TD―LTE)关键技术与应用

所获奖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TD-LTE)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这标志着我国移动通信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登上了新高峰。

项目组参与者、东南大学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王东明说,30年来,我国经历了“1G空白、2G跟随、3G突破”的发展过程。TD-LTE国际标准的确立,实现了全产业链的群体突破,并在全球广泛应用,实现了我国移动通信产业发展的历史性转折。

相对3G网络,4G网络平均速率提升10-40倍,带宽相当于3G的10倍,“一部电影假设是1个G,3G下载大概需要320秒,而4G只需要8秒。”王东明说。

寻找宇宙“隐形者”

获奖项目: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发现的中微子振荡新模式

所获奖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中微子是构成物质世界的基本粒子之一,在最微观的物质世界和最宏观的宇宙中都起着重要作用,对它的认识将揭开宇宙演变的诸多奥秘。但由于中微子质量极其微小,不带电,也几乎不与任何物质发生作用,这让它好像拥有“隐身术”一般,极难捕捉。

中微子还有一个极其特殊的性质,那就是中微子振荡,即在飞行中从一种类型转变成另一种类型。原则上,中微子振荡应该有3种模式,其中前两种模式已被多个实验证实,第三种振荡则一直未被发现,甚至有人怀疑这根本不存在。

这一次,中国的科学家跑在了世界的前面。2012年3月,中国大亚湾中微子实验项目负责人、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王贻芳宣布,项目组发现了第三种中微子振荡模式,并精确测量到其振荡概率。

这项成果在国际上引起强烈反响,当年即被美国《科学》杂志评选为2012年度十大科学突破,也被物理学界不少人评价为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人最重要的实验物理学成果。

让中国火炮的射程提高20%以上

获奖项目:某发射能源

所获奖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火炮曾被称为“战争之神”,决定它威力和射程的一项重要因素,就是火炮使用的含能材料的性能。81q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理工大学博士生导师王泽山教授在含能材料领域贡献突出,曾于1993年、1996年分别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这次,他再次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成为罕见的国家科学技术奖“三冠王”。

王泽山另辟蹊径创立装药新技术和相应的弹道理论,研发出了具有普遍适用性的全等式模块装药技术。这项技术在不改变火炮总体结构、不增加膛压的前提下,通过有效提高火炸药能量的利用效率来提升射程。

实验证明,我国火炮在应用此项技术发明后,其射程能够提高20%以上,不仅弹道性能全面超过所有国家的同类火炮,还降低了火药燃烧产生的火焰、烟气、有害气体。

开启农业节水新模式

获奖项目:生态节水型灌区建设关键技术及应用

所获奖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发明水肥精准施用设备、便携式水质净化器……河海大学王沛芳教授领衔的研究团队致力于研究“生态节水型灌区建设关键技术及应用”,构建节水减污和面源防控四道防线系统,满足我国农业水资源节约重大需求,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据悉,这项成果已广泛应用于灌区规划设计和建设运行中,取得了重大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效益。

3年从虫口“夺粮”100多万吨

获奖项目:水稻条纹叶枯病和黑条矮缩病灾变规律与绿色防控技术

所获奖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每年春天,一种芝麻大的虫子满天飞。这些神秘的虫子,通常是在农田作恶的灰飞虱,严重威胁粮食安全。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周益军等在国际上率先找出灰飞虱传播水稻病害的方式和规律,并首次建立灰飞虱等病害监测预警体系,帮助农民从虫口“夺粮”。

近3年,这一技术在江苏、安徽等省累计推广4668.6万亩次,挽回稻谷损失106.3万吨。

通过研究小鼠来寻找治病好方法

获奖项目:基因工程小鼠等相关疾病模型研发与应用

所获奖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人们为什么会得心脏病、糖尿病、老年痴呆症或者肿瘤,又为什么会肥胖呢?有没有办法有效治愈或者控制病情?南京大学模式动物研究所的高翔教授说,他们正在小鼠等实验动物身上做相应的研究,为新药开发做基础实验支持。

第9篇:科学技术哲学范文

关键词:心理语言学 学习动机的提高 教师角色 外语教学

一、引言

在外语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发现只有少数学生表现活跃,积极对教师提出的问题给予回应,而其他学生似乎不愿参加课堂活动,甚至对自己周围正在进行的课堂活动漠不关心。很明显,后者的学习动机不够强。事实表明,失去学习动机直接对学生的外语学习造成不利影响。长期以来,人们往往把外语教学的问题理解为教学方法的问题,因此把精力花在找寻一种理想的教学方法上,认为只要找出理想的方法,外语教学的一切问题就会迎刃而解。然而,六十年代以来心理语言学的发展促使人们开始注意学习者的因素(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认识到“学习者是外语教学中的内因”(Gardener,1972)。心理语言学家们综合运用语言学和心理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来研究语言的习得、学习和使用的心理过程并最终发现在外语学习者中存在着的众多差异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年龄、学习动机、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在一个相对固定的常规课堂环境下,学习者年龄和学习能力不存在重大差异。因此,笔者认为,重视学习动机,使学生在学习动力充足的情况下改善自己的学习方法,是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R.Gardner及W.Lambert等对学习动机的相关阐释

20世纪六、七十年代Jakobovits(1970)等心理语言学家对影响外语学习的主要因素进行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学习动机对外语学习的影响要大大超出学生智力的作用,并根据一些心理语言学家在美国大、中学生中所做的调查研究指出影响外语学习的几个主要的学习者因素以及各自比重,如下表所示:

鉴于学习者才能和智力因素难于改变,该图表说明了在可由外部调控的因素中,学习动机对外语学习至关重要。这一点在贾冠杰的《应用心理语言学与英语教学》一书中可以得到佐证:“没有个人学习动机,真正的学习无从谈起。”

加拿大语言学家R.Gardner及W.Lambert(1972)等对学习动机问题研究最为深入。他们把学习动机定义为“个体出于愿望或满足感在语言学习上进行的努力程度”。换句话说,外语学习活动的产生与持续出于学习个体内部的、心理的原因,即外语学习动机。其功能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激活功能

即能够唤醒或增强学习行为,维持学习者的兴趣和觉醒状态,为集中有意识的学习活动提供能量。例如:当学生用口语无法恰当、流利地表达自己时,就会出现焦虑不安的内心紧张状态。为克服这种状态,学生会采取各种学习策略,这种行为成为驱使学生增强学习行为的原动力。

2.指向功能

即能将学习者的行为引向某一特定目标,指引学习者选择学习行为的方向。如:化学专业的学生在课下会有意识地阅读一些化工专业英语读物,因为了解一些本专业的英语知识对其深入获取本专业的信息有益。

3.强化功能

一般来讲,学习动机越强,学习劲头就会越高涨,学习效率也就会越发得到强化。

R.Gardner及W.Lambert研究一些双语制地区的社会心理并据此提出两种类型的学习动机:归附型学习动机(integrative motivation),指学习者对目的语社团有特殊兴趣,期望参与或融入该社团的社会生活。学习者不但愿意学该语言,而且向往其生活方式,渴望了解其历史、文化及社会知识。双语制地区的一些儿童往往就是在这种动力推动下去学习第二语言的。工具型学习动机(instrumental motivation)则指学习者为了某一特殊目的,如阅读专业文献、通过考试、找寻职业等等而去学习另一种语言。

笔者认为,无论是以上哪一种动机,在国内学生的英语学习中都广泛存在,教师希望学生的英语学习是出于对目的语以及所属文化的浓厚兴趣,而繁多的英语考试却又使得部分学生,特别是非专业学生为了通过考试、进一步深造或在职场竞争中具有优势而更多地被工具型学习动机所左右。而这两种动机都属于学习者的内在动机。

内在动机(intrinsic interest)这个概念在心理学领域并不陌生。与强调外在奖惩作用的动机目标指向理论相反,Keller(1984)(转引自)将“兴趣”定义为动机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认为兴趣即学习者基于自身已有认知结构之上出于好奇心被激发或保持而对刺激作出的积极反映。笔者认为,正是这种观点促成了在语言教学领域人们对动机的思考。如果一个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任务中,并且在不需要持续的外部指导的情况下将这种投入予以维持,那么教师就可以确信该学生具有学习动机。而提高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将其兴趣设法集中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便是教师的职责所在。

外语学习中的学习动机问题是学习者个体差异研究当中的一方面。然而,这方面的研究仍主要是依赖自主调查问卷和相关设计对归属型和工具型动机进行研究。将动机视为内在兴趣的研究寥寥无几。同时,研究者对学习过程中的动机会产生怎样的效果几乎没有涉足,他们过多地研究了学习过程的最终产出问题。Schmidt(1989)认为将语言学习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双方努力的行为联系起来的研究会有更真实的影响。

尽管以上理论令我们看到动机在影响语言学习质量方面的重要性,但光有这些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具体应当如何加强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使他们成为熟练的学习者仍然有待探索。因此,笔者在下文将在上文提到过的理论基础上尝试提出一些在课堂上加强学生学习动机的建议。

三、外语教学中学习动机的加强

时至今日,关于如何在课堂上加强学生的学习动机的论述依然寥寥无几。众所周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是指改变或控制那些影响语言学习过程、鼓励学生并对有利于学生学习效率提高的动机因素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既需要学生本身的努力,也需要教师在外部对学习过程加以控制和塑造。本文将主要探讨教师当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发挥自己的作用以加强学生的学习动机。简言之,就是创造一个以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

笔者认为,“以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强调学习的任务性,旨在通过任务提高学生的能力。在该模式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会创造一个合作的而非竞争的学习氛围,将课堂教学个性化,即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任务,而非过多关注学生的分数孰高孰低,将学生们的表现拿来进行比较或是一味提醒学生“快要考试了,如果不及格会怎样怎样”来加强学生的学习动机。其中,以下三方面不可忽视:1)教师对自身应具备的特质及角色的认识;2)环境变量:即教师创造能够提升学生安全感、理解能力和挑战自我意识的课堂环境;3)教学变量:教师在具体课堂上为加强学生学习动机所采用的具体做法。

1.关于教师

Williams和Burden(1997:141-2)指出,“教师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所做的事远远不止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如果教师能够让学生完全明白自己的教学目的,或如果学生自己能发明能够充分体现其个人意义的学习任务或活动,并能够充分解释这些任务或活动将如何对其自身产生帮助的话,提高学生学习动机的课堂环境就有可能产生了。”

一个善于教学的教师可能具备多种特质,但是最重要的特质一定是其更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设法将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量最大化,并帮助学生在自己的学习过程中产生以下三方面正面效果:正面学习情感,对课堂内容付诸实践,学生自身的学习(Anderson,1979:95-105)。

近来有很多关于教师应当如何从事课堂教学的论述,其中大多数都未将具体的教学策略作详尽的说明,因而教师会感到无从下手。教师的传统角色使得任何一个扮演教师角色的学生都会照搬自己老师的做法:即以权威的身份站在相对被动的学生前面,一堂课的大部分时间都是自己滔滔不绝,然后问一些自己已经知道答案的问题以便测试学生,然后通过判断学生的回答来进行评估。然而,Simon & Boyer(1974:5)指出,没有研究表明这些做法会导致学生的学习的提高,相反,许多相关研究表明这些行为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有弊而无益。

鉴于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学习任务的引入者、学习活动的领导者和学习进程的掌控者,笔者认为应当由教师创造学习环境,实施教学并且控制课堂气氛。换句话说,教师应帮助学生自主控制学习过程,设定学习目标,帮助学生培养内部自主监控能力和感受完成学习任务的有效性的能力,从而使得学生动机得到加强的可能性会更大。

同时,课堂学习是一个互动过程(话语方式或非话语方式)(Mehrabian,1982)。尽管课程设置,授课内容的组织,教学任务的组织等等主要集中在教师对内容的传输和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和记忆上,然而,教师对自身教学成败的理解很大程度上是与课堂的情感产出有关系。为学习者提供交流机会是外语学习中内在动机得以实现的方法之一。Mcnamara(1973)曾指出,“就动机而言,真正重要的是交际行为”。Rossier(1975)也强调的交流欲的重要性,认为没有交流欲的话,归附型动机的有效性会受到影响。正是这种对交际的需求和在交际中体验到的愉悦为外语学习提供了动机。

Gardner等人(1976)在加拿大Dalhousie University对25名法语学习者采取了两种不同的教学计划――传统式,即以语法准确性为教学核心的与创新式,即侧重个性化教学与自由交际,随后对两种计划下的结果进行比较,发现前一种模式下的学生更容易中途放弃且对法语老师持否定态度。而后一种模式下的学生相对具有较强烈的胜过他人的欲望并且对学习法语持较积极的态度。

可见,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动机主要有赖于授课教师来培养与加强。老师关上教室门,面带笑容热情地问候学生,然后通过进行点评或提问与学生个体进行互动,这一系列动作可以使学生学习动机加强成为可能。

2.关于环境变量

学生在课堂上会主观地判断该课堂是不是一个对自己有利的学习环境。课堂环境指的是教师能够加强学生安全感、成就感、挑战欲和理解情况的课堂因素。

首先,有效的课堂应该是充满信任、秩序、合作和高度道德感的场所。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动机,课堂必须是一个能够让学生感到心理上安全的地方,即每个人都应当得到公正的对待和同等的尊重。

一旦安全有序的课堂环境建立起来,学生对自身将会取得的成就的期望值将会成为最重要的环境变量。教师可以通过使用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成功机会,将其“失败”几率降到最低的教学策略来提升学生正面的期望值。

比如:

将构建在学生已有的理解基础上的开放式问题作为一堂课的开始;当学生不能很顺利回答问题的时候,对学生给予提示;使用高质量的例句和演示手法来帮助学生理解;让学生自己练习之前提供框架式练习。

还有,学生的确需要成就感。但是,从加强学生学习动机的角度来讲,这种成就感只有在学生完成相对有难度或极具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后或付出了自身努力并且选择了适当的学习策略后才会具有。因此,教师应当把握好挑战性这个尺度,因为过于困难或挑战的学习任务反而会使得学生因为害怕失败而丧失或降低学习动机,只有适当的挑战性会提升价值。

当学生清楚地了解自己应该学习什么内容和为什么要学习该内容的时候,学生就会体会到价值。这种了解成为任务理解力。教师应当考虑学生想要学习什么,为什么它重要,这样教师就可以提供对学习目标的适当基本理论。即学习任务决定了学生是否有学习动机。

从学习者的角度来讲,在自我调控的过程中了解他们正在学习的内容和及其重要性是十分重要的。WHAT和WHY会帮助他们设定适当的学习目标,选择有效的学习策略,在面对困难时仍然不懈努力。

3.关于教学变量

一堂课的导入部分是教师用来吸引学生注意力的重要部分,同时它还可以让学生明白该堂课的基本框架。根据加强学生动机的认知理论,当学习者有欲望想要了解某事件的时候,就会拥有动机。这时,教师需要做的是有意识地设计导入部分,尽量将授课内容和学生的知识背景及兴趣联系起来。一旦学生产生了兴趣,明白了课堂内容的框架,在讲课过程中就需要努力将他们的注意力和兴趣加以维持。笔者认为,通过个性化,参与性和反馈等手段,以上目的可以实现。

(1)个性化

个性化是指尽量通过使用与学生的知识面和情感因素接近的方法来使课题有意义。学生如果认识到所学内容的意义,他们的学习效果就会有改善。任何与学习者个人相关的内容都比遥远抽象的信息要具体得多,因此,当老师讲课时将内容与学生本人和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学生会更愿意参与其中并且集中注意力。如果直接将内容与学生联系起来有困难的话,那么采用类比法是可行的。通过将新知识内容与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联系起来,学生看到内容与自己的生活的联系,动机自然就会加强。

(2)参与

导入部分和个性化手段会将学生拉入到课堂中来,但是除非内容格外稀奇,以上两种手段即便是一同使用也很难长久地确保学生动机能够得以维持。教师有意识地让学生多多参与会让学生变得积极主动并且提高学习成效,这才是维持学习动机的关键。而最实际的方法是使用开放式提问,这一点在让学生参与和提高动机方面尤其有效。然而,不真实的开放式问题并没有效果。如果教师事先已经在脑海中知道了具体答案,还要让学生观察或比较,学生会很快意识到这个问题并不是真正的开放式问题,他们的动机会因此而减退。尽管提问是有效的途径,但是它本身需要很大技巧。除此之外,还应当采取附加策略,如技能操练、游戏和小组合作等等。其中有些很简单但是很有效,如技能操练与常规活动相比会使学生感到游戏般的成分,一旦看到自己的进步,学生会增加成就感。

(3)反馈

教师有责任提供反馈。其形式可以是表扬、相关评价或沉默。同时,反馈是很复杂的过程,给出反馈的方式和接受者的理解方式都要考虑在其中。相关研究表明,那些被学生理解为信息性的反馈会加强他们对某些学习任务的学习动机,因为这些反馈提供了可以帮助他们更加独立地完成当前和后续任务的信息,而控制性的反馈(如纯粹的奖惩)无法达到这种效果。不难理解,学习者需要接收能够用来判断自己进步与否,正确与否,并提供继续努力的方向的信息。信息性反馈会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表现中的具体哪些方面是可以肯定的,通过具体手段可以对某些方面进行改进。这样一来,学生可以加强动机并且进入到下一个发展阶段。侧重批评或表扬的控制性反馈则会适得其反。Brown(1993:180)指出“对于教师在课堂上用亲切的态度给出的正面反馈,学生会将之看作是对自身自主批判性思维能力、个人进步的肯定,进而能够加强其动机并且使动机得以维持。”

然而,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真实表现给出反馈,决不能不考虑其表现仅仅以让学生自我感觉良好为目的。因此,教师应当注意保证自己给出的反馈质量。

四、小结

本文是将心理语言学中Lambert和Gardner(1972)的动机理论应用于教学实践的一次尝试,鉴于学习动机对英语学习起促进作用,笔者从教师在加强学生学习动机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着手,细节化地强调了教师创造能够提升学生安全感、理解能力和挑战自我意识的课堂环境的重要性,提供了教师在具体课堂上为加强学生学习动机所采用的如个性化、参与及反馈等做法,旨在为实现使学生拥有学习动机和自主的学习风格这一教学的终极目标提供可行性建议。

参考文献

[1]Ames,C.& Ames,R.Research in Motivation in Education.San Diego:Academic Press,1990.

[2]Berger,C.R.& Calabrese,R.J.Some Explorations in Initial Interaction and Beyond:Toward a Developmental Theory of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Human Communication Research,1975:99-112.

[3]Brown,G.Effective Teaching.Bristol:Open University Press,1993.

[4]Chambers,G.N.Motivating Language Learners.Clevedon:Multilingual Matters,1999.

[5]Dornyei,Z.Motivation in Second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Language Teaching,1998:117-135.

[6]Gardener,R.C.& Lambert,W.E.Attitudes and Motivation: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Newbury House,1972.

[7]Gardener,R.C.Language Attitudes and Motivation in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Correlational and Experimental considerations.Language Learning,1982:207-227.

[8]Gardner,G.C.Social Psychology &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the Role of Attitudes & Motication.London:Edward Arnold,1985.

[9]桂诗春.心理语言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5.

[10]桂诗春.新编心理语言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11]胡文仲.英语的教与学.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12]贾冠杰.应用心理语言学与外语教学.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7.

[13]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14]王初明.应用心理语言学.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

[15]张燕雪.浅谈学习动机与外语教学.宁德师专学报,1998(4):79.

[16]周娟芬.论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外语学院学报,1998(9):84-85.

[17]朱纯.外语教育心理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