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学金融毕业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国股票市场论文范文一:
今天大盘小幅低开后震荡下行,随后快速下跌,分时成交量逐步放大。主动进盘力量和主动出盘力量基本持平。上证指数每分钟成交15亿(上一个交易日15亿),同比总成交量基本持平。今天大盘收平概率60%,压力位在3079点附近,支撑位在3051点附近。创业板每分钟成交5亿(上一个交易日7亿),成交量小幅萎缩。今天创业板收阴率65%,压力位在1794点附近,支撑位在1770点附近。
昨天大盘重新失守5日和10日,尾盘收阴,没有我们预期的收阳。但是成交量昨天靠近5日和10日均量线,虽然是阴量,但是有量总归是好事。目前来看大盘下蹲后重新往上突破的概率还是很大,具体怎么走还得看后市,我们站在岸上尽情观看即可。积累看盘经验,可以对比自己预想的大概率走势,总结得失,这样会让你以后观看盘面的感觉越来越好。
中国股票市场论文范文二:
本次调查对象为河南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专业2001级至2010级毕业生。针对毕业生的个人情况、在校时情况、工作发展状况以及对母校的建议等方面,共设44题。以电子邮件的形式发放电子问卷200份,有效回收135份,回收率为67.5%,使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主要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分析。考虑到每一年级的问卷回收数量不同带来统计结果的偏颇,故我们对毕业生样本采用分类统计的方法进行,力求全面客观。
(一)对毕业生就业意愿的调查研究
在是否考研的选择上,过半的毕业生在毕业后选择就业,2001~2003年期间的毕业生对于继续深造的热情相对较高,2008年金融危机后毕业生毕业后选择考研的人数又有所上升。大部分的金融学毕业生将发展地区选在河南省内,有近三分之一的金融毕业生就业地点选在生活条件好、发展空间大的大中型城市。部分金融学毕业生选择中西部城市,这与政府近年来出台的各种优惠政策有关。在工作机构的选择上集中在国企、民营、事业单位以及国家行政机关,说明工作的稳定性以及福利待遇的完备是毕业生考虑的首要条件。
(二)对毕业生就业能力的调查研究
证书获得量最多的是英语四六级证书和国家计算机等级证书。专业方面的证书,银行从业资格证、证券从业资格证和保险证相对较多。对于就业政策关注度,上大学之前就关注就业政策的学生仅占到5.2%,可见大学生对于就业信息、就业政策的关注度仍有待提高。获得奖学金的次数能体现学生的进取心及学习能力。近两成的毕业生获得3次以上奖学金,近一半的毕业生拿过奖学金,说明大家对于学习的积极性相对较好。
(三)对毕业生自我认知的调查研究
对比分析得出,毕业生认为自己最欠缺的能力是团队意识、沟通能力实践动手能力以及专业知识和学习能力,而用人单位认为最重要的能力却是工作态度,其次就是专业技能以及工作经验。大部分毕业生目前的薪酬水平较第一份工作的薪酬水平已经有较大的提升,但是目前企业所能提供的薪酬距离大部分人对未来的期望仍有一定距离。
二、影响金融学毕业生就业的因素
本文假设大学期间的课程设置以及职业规划对就业状况有影响,将课程设置、职业规划定义为自变量,将就业意愿与就业能力定义为因变量,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的方法对相关因素逐个分析和解释。
(一)课程设置
通过对课程设置与是否考研、就业地点、就业单位分别做单因素方差分析,课程设置对于就业意愿影响不是很明显,但在均值上两者存在一定差异。注重实验实习以及基础知识的毕业生更加倾向于考研,说明综合素质的培养对于毕业生未来是否选择直接就业有一定的影响。注重课外科技活动、社会实践的毕业生中相较其他毕业生有更多的人选择去大城市就业,可以看出实践能力的以及课外创新能力的强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毕业生对于未来就业地点的选择。注重毕业设计及论文的毕业生毕业后选择在事业单位、国家行政机关等相对稳定有保障的机构工作。
(二)职业规划
通过对职业规划与就业意愿的单因素方差分析,可看出选择就业的意愿随着规划程度的减弱而减弱。通过对职业规划与政策关注度做单因素分析,得出的结论较为明显。有职业规划并且基本按照规划发展的毕业生在上大学之前就开始关注就业政策。从均值分布上可以看出这一点的显著性,考虑到样本的数量,应该更加谨慎的认为,两者间的关系强度不是很强是受到了其他因素的影响。对职业规划与所获奖学金次数单因素分析的结果,并没有显示越是有职业规划的毕业生获得奖学金次数越多,两者并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三、金融学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就业能力有待提高
专业类从业资格证的持有相对较少,其中较多的是证券从业资格证。此外,大学生对就业信息的关注比较少,分析原因可能是因为学生时期仍比较安逸,在经济上仍依赖父母,对于就业压力感知力差,对就业政策也就缺乏准确的了解和认识。在金融学刚毕业大学生表现出来的问题中,经验不足,缺乏职业技能占这两项占比重比较大,说明大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培训的不足。目前毕业生的个人综合素质和能力缺失,突出表现为对岗位专业知识掌握不够,对企业用人标准不太了解,工作经验不足、缺乏职业生涯规划。
(二)大学生自我认知与企业需求存在差异
在对以往工作不满意的调查中,近一半的人认为与自己期望差距过大。大部分毕业生目前的薪酬水平较第一份工作的薪酬水平已经有较大的提升,但与其对未来的薪酬期望仍有一定距离。以河南省为例,近年来河南省的经济快速发展,金融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加大,但对求职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部分金融机构对于大学培养出的金融人才持有怀疑态度,用人单位对于人才的要求不仅仅在于文凭证书,而是更加看重高精尖的专业素养以及具有竞争力的英文水平,甚至包括精通电脑操作以及法律知识。高校的人才供给与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未形成有效对接,很多职位没有合适的人才填补仍处于空缺状态。
(三)课程设置及职业规划的重要性
在影响就业的因素当中,自身素质对毕业生就业影响最大,其次是就业观念,学历层次对就业也起到一定的影响。目前毕业生的个人综合素质和能力缺失,突出表现为对岗位专业知识掌握不够,对企业用人标准不太了解,工作经验不足、缺乏职业生涯规划。由此看来学校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素质培养,帮助学生建立正确就业观,做好职业生涯规划。通过单因素分析的方法得出,课程设置对于就业意愿有一定程度的影响,而职业规划对于毕业生就业能力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四、促进金融学毕业生就业的建议
(一)大学生能力的提升
大学生应该对于自我能力有一定的认识,培养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独立自主的学习习惯、专业严谨的科学态度。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注重创新意识的培养,尤其是专业方面创新意识的培养,多去寻找问题、发现问题,而不是被动灌输。表达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也显得尤为重要,即使是工作多年的毕业生仍有人在表达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的问题上感到困惑。在毕业之际做好进入社会心理准备。大多数毕业生就业问题与其对自我认识不足、工作期望过高有关。提前关注就业政策、就业信息,对自己准确定位,对未来的职业生涯进行合理的规划,可以有效的减少面临就业时的困惑与不安。
(二)专业课程的改革与创新
在专业课的设置上应切合实际,以就业为导向将专业培养课程进行调整。当下,用人单位对于金融学毕业生的质疑,计算机、法律、数学专业毕业生与金融学毕业生造成就业压力,使得我们不得不重新重视课程设置与改革。金融学越来越倾向于融合发展,离不开数学、科学以及人文自然知识。高校应当重视对金融学人才在数学研究领域的深度培养,教学期间看重学生对于问题研究的科学性、严谨性,注重突出能力的培养。当前,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大数据时代的引领下,现代信息技术是金融学专业长远发展必不可少的要素。大学生应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以适应社会需求。金融学的教育必须融入高精尖的信息化教育,加强金融学与时代背景的融合,优化金融学教育。
(三)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完善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提纲
一、开题报告封面:论文题目、系别、专业、年级、姓名、导师
二、目的意义和国内外研究概况
三、论文的理论依据、研究方法、研究内容
四、研究条件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五、预期的结果
成人教育毕业论文指导教师过程管理
毕业论文是高等教育的最后一个环节,通过毕业论文可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培养学生独立工作、参与创新的重要环节。因此,如何提高成教本科毕业设计水平,为社会输送更多满足应用需求的合格人才,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课题。
一、成教本科毕业论文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时间安排不合理。成教本科毕业论文的撰写通常都安排在最后一学期,从论文开题、草拟提纲、收集资料、撰写初稿、修改定稿,到论文答辩、评出成绩,一共也就只有10周左右的时间,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写出高质量的毕业论文是十分困难的,更何况在这期间有些忙于寻找工作,有些学生还要忙于补考,无心认真撰写论文,只能应付了事。
2.选题中常见的问题。在选题过程中,常见的问题有下列几种:一是标题过大,写起来文章显得大而空。二是文不对题。一些学生的论文标题与自己的论文内容不完全相吻合,甚至脱节。三是选题的难度较大,学生除了时间、精力的限制,在资料方面也有局限。四是偏离专业。
3.师资力量不足。部分教师教学或科研任务较为繁重,在毕业设计阶段,既要兼顾在校本科生的毕业设计,又要带成教学员毕业设计,使其对毕业设计工作的精力投入不够,由此使得这些指导教师平时疏于对学生的严格要求,有的论题不恰当,有的缺少毕业设计的过程管理。同时也存在部分指导教师责任心不够强等情况,他们不能准确把握所选毕业设计题目的广度和深度,或题目太简单,学生得不到充分锻炼;或题目太难,学生无从下手。
4.毕业论文教学管理缺乏制度约束。由于有些学校对成人教育的毕业论文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成人毕业论文没有专门的相关管理制度及标准、规范和要求,各院(系)具体的毕业论文工作操作上,各有各的要求,各有各的做法。如在论文的结构、格式、装订等要求上,有的院(系)重视程度高要求严格的,则照搬普通全日制本科生的标准来操作;而有些不重视成教工作的院(系),则随便应付,放任自流,论文格式、要求、装订五花八门,很不规范。这些不统一、不规范的现象也大大影响成人毕业论文的质量。
二、提高成教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对策
1.提前论文写作的启动时间。目前,多数高校的成人本科毕业论文启动时间安排在最后一学期期初,学生选题匆忙,没有时间收集相关资料,影响了毕业论文的完成质量。将毕业论文的启动时间提前到最后一学年的年初可以解决这一问题。最后一学年初,要为学生开设毕业论文写作课或毕业论文专题讲座,向学生介绍毕业论文写作的基础知识。与此同时,院、系应将毕业论文的参考选题提供给学生,指导学生广泛收集和阅读相关资料,在此基础上确定选题,并要求在最后一学年上半年拿出开题报告。这样,学生有将近一学期的时间撰写正文,有利于提高毕业论文的完成质量。当然,最后一学年,学生往往还有一些专业课程的学习没有完成,毕业论文写作提前启动是否会影响专业课程的学习呢?笔者认为,只要安排得当,二者不会此消彼长,只会相得益彰。因为,通过阅读专业资料,学生的视野开阔了,思维活跃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了,这自然有助于促进专业课程的学习。
2.指导学生选择合适题目。要注意以下两方面:一要注意题目的现实性。要选择专业性强、结合现实的论文题目。对成人教育的本科学生,写毕业论文一定要注意题目的现实性,也就是说要结合所学专业和工作实际,选择自己熟悉的内容,不能脱离实际,凭空捏造;要联系实践中所迫切需要解决、说明的理论,如金融专业的“对当前人民币升值问题的思考”,会计专业的“浅谈房地产公司的税收筹划”,工商管理专业的“跨国并购企业的文化管理”等均在可选之列。注意选题的可行性,要量力而行。学生选择课题要充分考虑主观条件与客观条件的可行性,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切忌大而空。主观条件主要是指个人兴趣与爱好、知识水平和理论基础等统筹考虑,切不可好高骛远,强行为之。实践证明,凡是勉强为之的题目,是不可能写出好的文章来的,而难易适度的题目,通过努力可以取得成功。
(1)选题环节存在的问题。第一,选题没有意义。选题没有意义的题目,如《会计的重要性》,《知识经济下会计的发展趋势》等。《会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没有现实意义,大家都知道会计的重要性。《知识经济下会计的发展趋势》这题目本身就让人觉得漫无边际,学生在导师建议换题后没有更改,后来从上交的论文来看也是东拼西凑不知所云。第二,选题陈旧。选题陈旧如《试论会计信息失真》、《论会计内部控制》、《应收帐款管理》、《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等题目。以上题目在前几年出现频率很高,并且有些问题政府已出台相应的法规政策进行解决,现在再写很多人只是简单拼凑,没有新意。第三,跨专业选题。会计专业的学生中,有部分同学来自金融系统,如银行,保险公司等单位。这些同学在选题时往往偏离会计学专业范围如写《论我国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的拓展》、《中国基金投资的现状与发展》等。(2)收集资料环节存在的问题。从信息资料的角度看,会计研究文献是十分丰富的。围绕选题,资料搜集越具体、细致越好。但是,在这个环节却做得很不好,有主客观方面的原因。相当多的学员存在写论文只要及格就行的思想,谈不上扎扎实实地进行实地调查研究。
二、原因分析
(1)时间相对较短。目前论文题目上报通常在最后学期期初,初审时间在开学后第一个月的中下旬,论文答辩时间在期末考试开始前半个月,扣除学生真正执笔写作时间,通常在两个月左右,这样绝大部分学生从选题、资料收集、阅读到题目真正确定的时间很短。据指导教师反映,有的初审题目未过的学生,离交稿只有一个月了甚至时间更短了,还在问题目行不行。(2)题目审核内容单一。尽管按目前的做法,在上学期末就进行选题布置,但是由于论文审核的内容只针对题目,没有对选择题目时的相关参考资料进行检查,很多人就没有进行实质性的准备工作。(3)学生不重视。通常在论文写作指导的时候,指导教师都要对选题进行讲解,但是很多学生并没有真正重视这一环节重要,上报论文题目较随意。有的甚至就用“会计方向”“会计电算化”这样的名称来作为上报的题目,对于这些题目审核本身意义就不大。
三、提高会计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策略
(1)调整写作时间。开放教育会计本科学制2.5年的,基础性工作可以提前到第4学期进行布置、完成。论文写作指导讲座从第四学期的期末调整到期初进行,要求学生在这一学期完成选题和资料收集、阅读的过程。论文题目审核时间分两次,即一次没过的同学,有再次选题的机会。(2)增加审核内容。在上报题目时除了题目本身还应增加对参考文献的审核,最好要求学生提供至少10篇的参考文献。指导教师则对初选题目和参考文献进行必要的审核。并且规定如果第二次审核还未过的就不难能参加写作,经审核确定后的题目原则上不能进行大的修改。这样就能促使学生更努力地寻找参考资料,认真的进行选题。(3)重视选题。毕业论文的选题是论文成功的“基石”,要求做到“有意义,有新意、有能力”。第一,有意义。毕业论文的意义包括社会现实意义和学术意义两个方面。通常我们的毕业生在选题时可偏向前者。社会现实意义指论文所涉及的问题是社会现实生活中所存在的,论文所提出的观点有助于解决这些存在的现实问题。第二,有能力。有能力主要强调学生能够写起来比较得心应手,便于收集资料,便于分析。主要可从选题要熟、要小两个方面来看:一是写自己熟悉的内容。在论文选题指导时,提倡结合自己的工作内容来选题,把所学的专业知识运用到自己实际工作中去,这样的选题比较容易成功。二是写小题目。便于结合自己学习的实际,容易收集材料,有利于深入分析、广征博引,把问题谈深谈透。(4)重视资料的收集和阅读。撰写毕业论文的过程是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检验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选题和资料的检索查阅分析是前期必要的基础性工作。在搜集材料、调查研究、接触实际的过程中,学生既可以验证学过的书本知识,又可以学到许多在课堂和书本里学不到新知识。学校和学生都应该更加重视前期准备的各个环节,这样才能使我们开放教育会计本科的毕业论文的质量有所提高。
参考文献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毕业论文改革;课程设置;撰写形式
[中图分类号]H19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10(2016)01-0132-03
本科毕业论文是实现本科培养目标要求的重要教学环节,也是检验学生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培养效果的手段,还是评价学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尺。独立学院作为我国高等学校本科办学模式的新生力量,主要以培养素质高、能力强、会创新、能创业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毕业论文反映独立学院内涵建设的水平,关系学校的办学声誉和可持续发展。
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现状
目前,我国高校大部分独立学院都以“应用型”作为人才培养主要目标之一,课程设置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做出了与母体学校相区别的设置,但在毕业论文这一环节却多半没有明显的区分度,尤其是文科语言类的专业,依然以撰写学术论文的形式存在。学习过程中侧重实践与应用,但在毕业论文环节又绕回到了重理论与学术研究的状态,此种矛盾不仅困扰了众多的学生,也令许多论文指导老师一筹莫展。学生在撰写毕业论文的过程中困难重重,较常见的问题有:科研经验不足、科研兴趣偏低、选题困难、难以创新等。论文指导老师抱怨较多的方面则是:学生逻辑论证能力差、阅读量太少、科研语言表达能力欠缺、学术论文格式规范度不高、畏难情绪严重、主动性不够等。从师生两方面反映的困难不难看出,诸多问题的存在与课程设置、学习过程中缺乏与撰写学术论文相应的支撑有密切关系。也可以理解为:毕业论文的撰写形式与培养过程中重实践与应用的模式不匹配。为此,相继有学者对独立学院的本科毕业论文改革展开研究。在知网的搜索显示,关于本科毕业论文改革的文章,以“独立学院毕业论文”为关键词的论文有22篇,时间段集中在2008年至2014年,平均每年为3.6篇。而以“独立学院英语专业毕业论文”为关键词的有关论文为3篇,研究角度集中在写作过程调查、问题与对策等方面。有青年学者提出以配音讲解作品替代学术论文的做法。[1]147-150也有学者认为毕业论文要与社会接轨。[2]123甚至还有学者对毕业论文与实习和就业一体化模式进行了探讨,主张毕业论文的选题与学生实习、就业紧密相关外,还提出学生可用外语类职业资格证书、国家级竞赛获奖证书等方式申请免撰写毕业论文。[3]99-102与此相对应的,公立院校针对本科毕业论文改革进行研究的论文则高达上万篇,时间也要久远得多,有专门针对理工科专业的,如《电子信息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改革实践》[4]84-87,也有专门针对文科专业的,如《毕业论文改革:高校新闻本科教育改革的切入点》。[5]110-112姑且不论独立学院是20世纪80年代的新生事物,但相关研究论文绝对量较少,是否就意味着独立学院毕业论文改革的重要性偏低,必要性不具备呢?答案是否定的。课题小组以南国商学院英语类本科专业2013届、2014届和2015届连续三届毕业生为研究对象开展的重点校级课题中所采集的有关数据显示:应用型本科学生的毕业论文改革势在必行。
二、项目研究设计
本课题的目的在于结合学校英语类本科专业毕业论文的现实情况,提出改革的方案,进行改革实践,推动独立学院本科毕业论文科学发展。据此,特拟定了如下研究内容:一是审视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目标,究其是否与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相吻合;二是考察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看其中的课程设置是否与学生必须具备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相冲突。三是采取试验实践的方法,了解学生对其他形式的毕业设计是否感兴趣,具体做法包括:引导学生在大学期间积极写作,争取在省级及以上刊物公开;鼓励翻译专业的学生从事翻译实践并撰写翻译体会;提倡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开展市场调查并撰写调研报告;帮助英语专业的学生从事跨文化比较研究。
三、项目研究过程与研究结果
本课题研究的过程是通过审视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目标、考察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开展为期三年的试验实践的方式进行,最终通过分析试验和调查问卷数据,得出研究的结果。
(一)研究过程
1.审视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目标。审视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目标,究其是否与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相吻合。学校以“通基础、精专业、强外语、重实践”为人才培养模式,致力于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外向型”人才。可见,在培养模式和培养目标方面总体上符合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的期望。2.考察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考察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看其中的课程设置是否与学生必须具备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相冲突。2013届的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在三年级之前阅读和写作课程分别开设了两个学期,之后再无写作课程。也就是课程设置中并无有关学术论文写作的课程,但学生毕业之时要求撰写毕业论文。2014届和2015届的人才培养方案中,阅读和写作课程依然在低年级各开设了两个学期,但在三年级第二学期均开设了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课程。这意味着学生刚开始学习如何撰写学术论文就要开始撰写毕业论文了。此外,学校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了论文指导老师的职责和毕业论文的格式等主要内容,可以理解为撰写学术论文是完成毕业论文的唯一形式。显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置与毕业检测形式不匹配,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不一致。3.开展毕业论文改革实践。针对人才培养方案的不足,在毕业论文论文撰写阶段采取试验实践的方法,帮助学生开展不同形式的论文撰写,突出实践性和应用性。一是引导学生在大学期间积极写作,争取在省级及以上刊物公开。凡是在本学科省级(含以上)刊物发表文章、译文的,且文章字数与毕业论文字数相当(约5000字),无论文章使用的语言是中文还是英文,只要在答辩前出刊,均可直接参与全英文答辩。选择公开的同学在开题时填写《本科毕业设计计划书》,内容要素与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书有较大不同,内容有“拟撰写字数”、“论文内容概要”、“拟发表刊物等级”和“进程安排”等方面。计划书通过后,在论文指导老师的引导下,完成论文的撰写与发表,最后经学院学术委员会审定能达到毕业论文要求的,允许参与答辩。二是鼓励翻译专业的学生从事翻译实践并撰写翻译体会。翻译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能熟练使用翻译工具,能够胜任不同文体文本的笔译、口译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由此可见,翻译是毕业生必备的技能,鼓励学生从事翻译实践无疑具有很强的职业预备性。翻译资料的方式可以是中译英,也可以是英译中,原始翻译资料的总字数需达到3000字以上。译文被公司采纳的学生,需结合翻译实践撰写2000字左右的全英文论述文章,经论文指导老师审定合格后,可以凭借书面的采纳证明申请参与全英文答辩,答辩时还需提供翻译原件和译稿。选择从事翻译实践的同学在开题时填写《本科毕业设计计划书》,计划书的内容要素有翻译类型选择“英译中/中译英”、翻译字数选择“1500字汉译英+1500字英译汉/3000字汉译英/3000字英译汉”、“拟翻译的内容概要”和“翻译公司的相关信息”(需提供相关证明材料)。三是提倡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开展市场调查并撰写调研报告。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能在国际环境中熟练使用英语从事经贸、管理、金融等领域商务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而近年来对毕业生就业开展的跟踪调查表明: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会从事与市场有关的工作。因此本项目提倡学生结合专业实习撰写有关的调研文章或论述文章,且字数、文章质量与毕业论文相当时,经审定能达到毕业论文要求的,视为完成毕业论文,最后参与全英文答辩。在此过程中,选择撰写调研报告的同学在开题时填写《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与撰写普通学术论文相同,但要求学生通过制定调查问卷,收集下翔实的数据,文中就调查问卷所取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相关结论,且调查问卷需附在正文之后,供答辩小组成员参考。四是帮助英语专业的学生从事跨文化比较研究。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英语专业的学生需具有较强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因此,通过适度的问卷调查从事跨文化比较研究也是比较贴近实际、提升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手段之一。对三届毕业生的选题进行分析发现,在导师的指导下,大量学生从事跨文化比较研究,类似的选题如:《英汉广告幽默文化对比》《中美灾难文化价值观异同》《中美商务谈判文化风格差异对比》和《中美企业文化差异对比》等。事实上,这些选题被学生认为易于撰写,并且完成得较好。五是告知学生还可用反映本科毕业研究水平的其他形式替代毕业论文的撰写。其他与专业相关的创新设计,字数、质量与毕业论文相当,经审定达到毕业论文要求的形式均可由学生开展。如与在省级(含以上)刊物公开相当的有主持或者参与省级大学生创新项目;与参与翻译实践相当的有参加省级(含以上)口、笔译大赛并获奖;通过国家级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等等。视具体情况,由学生提出申请,学院学术委员会讨论通过,经审定合格的,均可视为达到毕业论文的水平。
(二)研究结果
1.改革实践数据统计。2013级305名毕业生中,有4人参与了翻译实践,占毕业人数的1.3%。2014届200名毕业生中,共有42人参与毕业论文改革实践。其中7人在公开刊物,占毕业人数的3.5%;35人从事翻译实践,占毕业人数的17.5%。参与毕业论文改革实践的学生总体比例为21%。2015届290名毕业生中,共有66人参与毕业论文改革实践,其中2人在公开刊物上发表文章,占毕业人数的0.6%,51人从事翻译实践,占毕业人数的17.6%,15人进行调查研究,占毕业人数的5%,参与毕业论文改革实践的学生总体比例为23.3%。三年的数据表明,参与毕业论文改革实践的学生绝对人数及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2.问卷调查数据分析。由于2015届为学院迄今为止毕业生人数较多、参与毕业论文改革人数最多的年级,故选择作为本次问卷调查的对象。问卷以不定项选择题和开放式问答题的形式,就“独立学院的大学生有无必要完成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撰写方面遇到何种问题?”,以及“最希望以何种形式完成毕业论文?”等十项内容进行调查。经过对调查问卷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学生普遍承认完成毕业论文是必要的、的确有利于综合素质的培养、也有利于科研能力的提升,并且对于英语表达能力的培养也有明显帮助;但资料贫乏、科研经验不足、语言表达跟不上和难以创新凸显了教学与检测的不对接。绝大部分学生认为现有的毕业论文形式的确需要进行改革,要实现教学内容与毕业检测的全面对接;有学生认为实践能力远比科研能力重要,学校需要对所开的专业课程进行相应改变以对接毕业论文改革。且不论学生看问题有无偏颇,从对人才培养方案的考察来看,学生要求教学内容与毕业检测对接的要求无疑是正确的。3.有待解决的问题。研究中反馈的问题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在省级(含以上)刊物公开的学生均是使用中文撰写,虽然答辩时使用的是英文,但并不能完全说明其使用英文撰写毕业论文的能力也达到了相应的水平。是否要求学生在省级(含以上)刊物发表全英文的文章还有待进一步商榷。第二,根据论文指导老师的反馈,从事翻译实践的同学所翻译的译文初稿水平并不能达到相应要求,都需要指导老师的大力修改方能达到公司期望的水准。虽说在反复修改的过程中,学生的翻译能力也会因此而提高,但指导老师认为译稿的最终水平并非学生真实翻译能力的体现。如果委托公司借此聘用学生担任正式的翻译,日后在无教师指导下的翻译水平能否保证还有待考证。第三,暂时还未对反映本科毕业研究水平的其他形式进行实践研究,也没有学生提出相关置换申请。课题组成员认为,毕业检测的形式应该没有穷尽。从研究的结果中发现,对于以“应用型”作为人才培养主要目标之一的独立学院的英语类专业学生而言,虽然更看重自身实践能力的培养,但恰当的科研对于提高其综合的语言能力和研究能力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有关教学与检测对接问题的探索,不仅需要在课程设置方面开展研究,也需要在毕业论文的撰写形式方面积极改革,更需要对不同形式的毕业检测进行利弊分析,力争使教学过程与教学检测相一致,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相一致,在校学习与求职就业相一致,最终实现毕业论文撰写形式多样化、方式合理化、效果显著化的目标,提高独立学院的本科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郭庆,黄运婷.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
[2]奚道同,等.民办高校毕业论文(设计)改革方向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3,35(1).
[3]王淼.独立学院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实习、就业一体化模式探索[J].海外英语,2014(6).
[4]成强,张奇惠.电子信息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改革实践[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10,30(7).
关键词:毕业论文;实践选题;节点控制
毕业论文作为高校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最后环节,是对其大学所学知识和技能的综合应用,也应契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不断改革和完善论文写作指导过程。本文将从一线教师的视角出发,根据相关研究成果和自身教学过程中的经验,提出毕业论文指导的常态机制和动态机制建设思路,从提高大学生毕业论文写作的积极性出发,达到提高毕业论文写作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
1论文写作指导创新的常态机制建设
1.1提高毕业论文写作重要性的重视程度
近年来,由于就业压力增加和考研出国等客观因素,以及学生和教师的重视程度等主观因素,使得本科毕业论文写作“流于形式”,难以达到既定目标,甚至在社会上出现了毕业论文“存与废”的争议。对此,学校需要先让学生和老师重视毕业论文,了解毕业论文写作对其今后工作和毕业的重要性。要结合学生找工作的时间特点、实习和调研经历以及自身知识结构水平,由指导老师对学生从思想、学习和心理等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提高学生对毕业论文的重视程度。同时,让学生了解论文写作的基本流程和难易程度,以便其在实习工作和论文写作之间做出良好的均衡安排。
1.2强化毕业论文选题指导
选题是整个论文写作过程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在具体选题指导中,具体需要把握三个基本原则:第一,体现专业性。毕业论文写作是需要以一定专业知识为基础的,需要综合运用其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来研究专业领域的问题。因此,毕业论文选题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要体现专业性,提升其专业能力。第二,契合实践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重点在于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使得学生的学习与实践紧密结合,所以整个教学过程必须是以应用为导向的,毕业论文的写作也是如此。对于财经类学生而言,可以鼓励学生从大学期间的学习案例、专家讲座、创新竞赛、企业参观和校外实践活动等来选取具有实践价值的现实问题,更好地做到学以致用,提升其实践能力。第三,可行性。作为学生毕业前的最后一个环节,毕业生首先需要保证的是在自己的专业知识容量内和有限时间里顺利完成论文。这要求学生在选题时,需要认清自身的专业知识储备情况和论文写作的投入时间,选题要难度一般,理论性不能太强,数据收集整理相对较为容易或者实践调研难度不大。
1.3严格论文写作的过程管理和节点控制
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一般包括论文选题、开题、初稿撰写、初稿修改、定稿、答辩等关键节点。在这些时间节点上,学校和学院往往会给予一些指导性的时间安排计划,具体进度执行时则主要由论文指导老师进行控制和管理。首先,对于学生开题和选题的进程控制上。其时间往往在第七学期后半段开始的,第八学期开学时完成选题和开题报告。此时,除了注重选题指导外,指导老师还应让学生充分利用寒假的宝贵时间。因为,假期后学生的社会实践实习和面试更为频繁,其投入精力更加有限。其次,在论文初稿完成控制上,注重初稿完成时间和质量。在论文初稿写作上,要求学生按照开题报告的基本框架,尽早完成初稿并且保证初稿具有一定的质量。最后,在毕业论文定稿时,强化论文修改和格式问题的指导。初稿完成意味着论文成型,但修改依然是重要的环节,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写作质量,明确提出修改要求和目标,这是提升论文质量的重要一环。论文一半在写,一半在改。对于初次撰写学术论文的毕业生而言,是需要经过多次修改的。
2论文写作指导创新的动态机制建设
在论文指导工作上,除了前述的常态机制建设外,还积极推动论文指导工作的动态机制建设。这样可以保证及时根据学生和指导老师的个体差异,保持指导工作的针对性和灵活性,进一步提高论文指导的效率。
2.1指导老师的动态管理机制建设
在论文指导老师管理上,除日常管理之外,需根据指导老师的实际情况,让其充分结合学生的知识积累水平、职业发展规划和论文写作时间规划等因素,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达到因人而异、灵活指导的效果,提高论文指导的针对性和合理性。在毕业论文指导老师的管理上,应从学生分配开始,试行有限双向选择原则,即在毕业生中根据学生和老师的意愿进行一定比例的自愿结合,从而激励学生论文写作和教师指导的主动性。目前,教师对学生毕业论文指导的积极性不高,主要在于毕业论文指导工作较为琐碎,工作量较大而且绩效奖励明显不足。对此,要完善论文指导的专业老师激励制度,建议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是提高论文指导工作的绩效奖励,激发教师指导论文工作的积极性。论文指导相对于教学工作而言,指导时间过程比较长,而且需要面对不同学生论文写作的整个过程,其中学生的差异性可能会比较大,从而使得指导工作劳心劳力。但是,在现有的分配体制下,认真指导和随机应付的差异性未得到体现。因此,欲提高指导老师的工作积极性,应从完善论文指导的绩效激励机制入手。二是对指导老师的资格应该实行动态管理机制,建立退出机制。根据教师的论文指导经历,结合其自身指导能力、精力和时间安排等因素,对指导老师进行遴选和考核,合理安排每位老师的指导学生人数,杜绝“大锅饭”式的分配,增强指导老师的责任感、紧迫感。
2.2指导老师与学生的灵活沟通机制建设
在论文写作过程中,老师与学生的及时沟通和交流,是提高论文写作质量的重要环节。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师指导越来越多地依赖邮件、QQ和微信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论文指导,这些指导方式提升了论文的指导效率,但不利于毕业论文质量的提升。在论文指导过程中,指导老师较少和学生当面沟通交流,多数是通过电子通讯方式和学生进行交流。现代化的交流方式,保障学生和老师的随时沟通或不定期沟通,解决写作过程中碰到的疑惑。但是,其仍然不能取代学生和老师的当面沟通交流。例如,一个好选题的确定,其实更需要学生和指导老师之间的多次沟通交流。只有这种面对面的交流沟通,老师才能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如知识储备、兴趣爱好、工作方向等,从而为学生选题进行更有效地指导。若发现学生在选题方向存在较大问题时,更需进行当面沟通交流,详细告知其存在的问题和后面努力的方向,从而保障论文写作的顺利进行。
2.3强化产学研结合提升教师实践水平
《高等教育专题规划》(2012),对本科人才培养深化改革明确提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注重实践性,强化实践教学,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而言,要求师资队伍的一定比例人员中具有一定的社会工作和实践经验,这更利于老师引导学生写实践性论文。实践性论文的选题和指导过程,需要相应的实践经验为基础,这需要指导老师具有一定的社会实践经验。而目前高校师资队伍中,多数老师尤其是年轻老师,多数都是博士毕业后直接进校当专业老师,缺乏实践经验,使得在实践性论文指导上会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因此,对于应用型财经高校来说,应积极鼓励现有教师走出去,进行产学研实践或一定条件下的校外企业兼职,促进教师队伍的不断转型发展,这样才能更好地利用自己的实践经验来指导学生的论文选题。
作者:王东明 单位:上海立信会计学院金融学院
参考文献:
[1]武云亮,丁宁,袁平红.财经类本科毕业生论文形式与选题研究—基于学生能力培养的视角[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3,(6):43-47.
会计学毕业论文致谢范文
致谢一:
非常感谢xxx老师、xxx老师在我大学的最后学习阶段——毕业设计阶段给自己的指导,从最初的定题,到资料收集,到写作、修改,到论文定稿,她们给了我耐心的指导和无私的帮助。为了指导我们的毕业论文,她们放弃了自己的休息时间,她们的这种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令人钦佩,在此我向她们表示我诚挚的谢意。同时,感谢所有任课老师和所有同学在这四年来给自己的指导和帮助,是他们教会了我专业知识,教会了我如何学习,教会了我如何做人。正是由于他们,我才能在各方面取得显著的进步,在此向他们表示我由衷的谢意,并祝所有的老师培养出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桃李满天下!
通过这一阶段的努力,我的毕业论文《xxxxxxxxxxxxxxx》终于完成了,这意味着大学生活即将结束。在大学阶段,我在学习上和思想上都受益非浅,这除了自身的努力外,与各位老师、同学和朋友的关心、支持和鼓励是分不开的。
在本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我的导师xxx老师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从选题到开题报告,从写作提纲,到一遍又一遍地指出每稿中的具体问题,严格把关,循循善诱,在此我表示衷心感谢。同时我还要感谢在我学习期间给我极大关心和支持的各位老师以及关心我的同学和朋友。
写作毕业论文是一次再系统学习的过程,毕业论文的完成,同样也意味着新的学习生活的开始。我将铭记我曾是一名XX学子,在今后的工作中把XX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
感谢各位专家的批评指导
致谢二:
在校的这五年时间里很感谢老师们对我的淳淳教诲,是你们教会了我们勤奋学习,诚实做人,踏实做事,以宽容之心面对生活。指引着我们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在点滴汇聚中使我逐渐形成正确、成熟的人生观、价值观。特别要感谢我的指导老师,陆建胜老师给予我很大的帮助。
感谢我的家人,我永远的支持者,正是在你们殷切目光的注视下,我才一步步的完成了求学生涯。没有你们,就不会有今天的我!我一直很感谢你们,让我拥有一个如此温馨的家庭,让我所有的一切都可以在你们这里得到理解与支持,得到谅解和分担。你们的支持和鼓励是我前进的动力。
衷心感谢我的导师XXX教授。本文的研究工作是在X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从论文的选题、研究计划的制定、技术路线的选择到系统的开发研制,各个方面都离不开X老师热情耐心的帮助和教导。在硕士研究阶段的三年来,X老师认真的工作态度,诚信宽厚的为人处世态度,都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也为我今后的工作树立了优秀的榜样。
致谢三:
时光如影,四年的财大本科生生活进入尾声。相遇即是缘分,怀念在学习的路上,在运动健身的路上,在与老师同学小伙伴一起的路上,幸福愉快地度过这段日光。回望这段岁月,有欢笑有失落,有煎熬有惊喜,有收获亦有缺憾会计学毕业论文致谢范文会计学毕业论文致谢范文。论文的写作过程中遇到瓶颈,再豁然开朗,反反复复思考和尝试过后才有更深一步的体会。
首先,感谢我的本科生导师张红英副教授。四年的时光里,导师不仅在生活中给予了悉心的关怀,而且在学习上和思想上更是孜孜不倦地给予指导和教诲。
在论文的表发、毕业论文的选题及写作中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老师严谨的态度和治学要求、敏捷的思维、丰富的学识、乐观的品格值得我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不断的学习。
要感谢会计学院,金融学院,校研会的老师和同学们,给我带来的丰富多彩的本科生生活,体会到了大家庭的温暖和快乐。感谢各位学长学姐,特别是卜星、姚伊伦、鲍梦琦学姐和鲍江民学长。感谢我的室友李尚敏、王引晟四年来一起对学习、生活、价值观的分享与探讨,目睹了大家的进步与成长。还要感谢我的家人,感谢父母亲,感谢你们对我的养育之恩,感谢你们对我学业和生活的支持,谢谢!
最后祝愿我校的老师桃李满天下,同学们工作顺利,家人身体健康。
致谢四:
一直觉得自己很幸运,幸运自己成为了浙江财经大学会计学院的一份子,更加幸运能做邓川老师的学生,也因此认识了许多优秀的同门兄弟姐妹们。
虽然只有短短的两年多时间,但我却在这里收获了很多很多,其中对我影响最大的是我的导师邓川教授。邓老师认真的生活态度和严谨的治学态度深深地感染了我并引导着我。每一次有关学习的交流,邓老师都认真、不厌其烦地给予指导、修改,力求做到更好。特别是历时一年多的毕业论文,让我有极其深刻的感触。在选题阶段,邓老师连续加班好几晚耐心、细心地与我们讨论论文的逻辑、思路等,带我们走出迷茫;此后,在论文数据的收集、SAS软件的学习、文献的搜集、模型变量的确定等等方面,邓老师给予了我极大的帮助;在每次的论文进展汇报中,与邓老师有关论文情况的讨论都让我对论文的进行有了更加明确的方向与动力;在论文遇到瓶颈时,连续一个礼拜我就像放学后还被留在学校补作业的小学生那样在邓老师办公室做相关研究,邓老师边工作还要一边及时地给与我指导;因为论文初稿成稿时间比较晚,邓老师在完成学校课程之后又非常认真、细心地帮我修改论文至深夜,之后又不厌其烦地一遍又一遍帮我检查论文。
除了在学习上,邓老师还在为人处世、言行举止方面不时地给与我真诚而又恰当的提点,这是我从邓老师那得到的另一种重大收获,让我终身受益。邓老师的品德、专业水平以及对我们的付出,使我对邓老师充满了感激,这两年多来对邓老师说过最多的话就是“谢谢”,也因此,我对邓老师充满了敬畏。真心感谢邓老师!
另外,我还要感谢在论文开题答辩和预答辩时给与我意见和建议的于永生老师、郭华林老师、王成芳老师、张红英老师、朴哲范老师、孙刚老师,以及论文盲审中与正式答辩中的所有老师。谢谢!
最后,我还要感谢我的家人,特别是父亲和母亲,谢谢你们对我的养育之恩、教导之恩,以及对我学业的一路支持。谢谢!还要感谢杨文莺师姐、孙金金师姐对我学习上的帮助,谢谢!感谢朋友一直对我的支持与鼓励,谢谢!
一、会计论文的现状
目前我国会计论文主要分为学术论文和毕业论文。学术论文又称科研论文、研究论文、专题论文,是会计学界和从事会计工作的专业人员及科研人员总结科研成果,送交国际、国内学术刊物、学术出版社或学术会议发表或宣读交流的论文。
毕业论文主要是指学位论文。在我国,接受高等教育的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毕业前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亲手完成论文写作。学位论文是各类毕业生或同等学历人员为申请授予相应学位而写出的论文,即学士论文、硕士论文、博士论文等。对于学士论文,要求能较好地运用所学基础知识技能,解决不太复杂的课题;对于硕士研究生论文,要求能够充分地反映独立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对研究课题要有一定的见解;对于博士研究生论文,则要求反映作者渊博的知识和较强的科研能力,在该学科某一领域有独到的见解,在理论研究上有突破,形成创造性成果,对会计学科的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此外,毕业论文还包括在我国接受高等专科教育财经类学生的毕业论文。
二、会计论文作用和特点
(一)会计论文的作用
1.会计论文的写作是会计研究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会计研究的必要手段。随着我国会计改革的逐步深入和发展,广大理论和实务工作者及会计学者,紧密结合我国会计改革和发展的实际,围绕贯彻执行新《会计法》、《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法律、法规,通过撰写会计论文,对企业会计制度转轨和企业改革(如兼并、破产、关闭、出售、公司制改建、债转股、上市、股份合作制、企业集团)中的财务管理、资金成本管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及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等方面,以及会计新领域(涉及金融衍生工具会计、人力资源会计、环境会计和社会会计等)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
2.会计论文是总结会计经济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发展会计理论,以指导会计实践工作的重要工具。在我国,有上百家财经类期刊刊登会计论文。中国会计学会秘书处为了总结前一年度的会计理论研究成果,每年还组织前一年度会计学论文评选活动,并将获奖论文汇编成册出版,由此激发了广大会计工作者进行理论研究的热情,推动了会计理论的发展,并以正确的理论支持和指导会计改革深入进行。
3.写作会计论文是培养会计专业人才的有效途径,是考核会计专业人员和会计专业本科毕业生及研究生等业务能力和学术水平的重要依据。
(二)会计论文的特点
1.学术性。学术性即科学性,是指在论文中所表现出来的系统、严谨的理论体系。会计论文的学术性不仅表现在应用价值上,而且表现在理论价值上。主要表现为:
会计论文的写作目的是建设与发展会计学科领域,描述会计经济活动中某一新的现象、新的发现,对会计学科的发展具有实践上的价值;
在理论上,对新的发明和创造有深入的理性分析,运用已有的理论知识,通过严密逻辑推导,求得规律性认识,丰富原有理论体系或者建立新的理论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