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设计一个旅游方案范文

设计一个旅游方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设计一个旅游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设计一个旅游方案

第1篇:设计一个旅游方案范文

关键词:旅游趋势;酒店管理;创新路径

当今社会,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具备了旅游消费能力,旅游已经成为备受人们青睐的一项休闲活动。同时,旅游活动在文化繁荣的今天亦逐渐发生着转变,游客们对酒店管理工作寄予了更高期望,希望获得更为人性化的服务。这对于旅游酒店行业来讲,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实施管理创新十分迫切。因此,对旅游趋势下的酒店管理创新进行分析论述,来寻求其合理创新路径就显得十分必要,对于我国旅游酒店行业的长足、稳定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旅游趋势的主要表现

第一,旅游群体的需求上差异性日益凸显。旅游活动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故消费者会结合自身经济能力,来进行旅游方式的选择。这其中主要分为:工薪阶层、白领阶层、中老年群体、学生群体、农民群体,他们在旅游消费中各具特点,如工薪阶层更加青睐于一日驾车游、农家乐等形式,且在旅游时间较长时,愿意参与旅行社或合适团队。白领阶层是旅游消费的一个重要群体,其注重旅游品质,且愿意支付相应费用。

第二,旅游方式的多样性是未来旅游经济重要的发展方向。旅游方式主要集中在家庭旅游、主题旅游、自主旅游,且不同群体于不同时期在选择旅游方式上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二、旅游趋势下实施酒店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旅游业与酒店业的发展存在着密切联系,尤其是对于旅游城市或一些景区来讲,游客就是酒店的主要服务对象。当旅游趋势发生改变时,也就象征着酒店的服务对象出现了变化,结合市场供需理论内容来看,在需求方发生改变或出现新的需求时,要求供应方应当做出适时的改变和调整。对于旅游酒店来讲,其收入的主要来源是旅游经济,故顺应旅游趋势,来就酒店管理工作做出相应的改变和调整就成为当前摆在旅游酒店行业面前的重要课题。如自驾游、生态游等新型旅游的出现,就需要实施旅游管理工作上做出调整,对于自驾游消费者,需要对其众多物品提供具体的安全保障服务。对于生态游消费者,则需要在其中途休息时,为其所采果实提供保鲜服务。

三、旅游趋势下酒店管理的创新路径分析

(一)树立“以员工为核心”的管理经营理念

优质服务是酒店获得消费者信赖的关键与核心,这就需要在选择和培训员工上下功夫,并保证员工合理待遇。在实际的酒店管理当中,管理者应当微笑面对员工,保持同员工间的和谐相处,使酒店处在一个融洽、和谐的氛围之中,从而给游客以亲切之感。在服务行业中,员工不满意,顾客就很难满意,相应的,管理者也不会满意。因此,管理者应当深刻到“员工是根本,顾客是上帝”的深刻内涵,在经营决策制定、管理方案实施、奖惩措施落实及教育培训实施当中,应对员工想法及时了解,积极听取和吸纳员工提出的意见或建议,从而在员工目标的实现框架内,就员工要求尽量地去满足和适应。

(二)建设个性化的服务内容

不同旅客对于酒店的要求也存在着差异性,对于每位旅客的要求,来进行针对性的服务是难以操作和难以完成的,但作为“服务至上”的旅游酒店来讲,应在服务内容上力求做到个性化、多样化。在服务内容上,旅游酒店可考虑基于旅游这一活动要素,通过专门策划部门的成立,来将旅客入驻酒店相关的休闲放松、旅游方案制定、信息供给等需求进行统计,由专门策划人员来对旅客的个性化需求进行相应解决方案的设计,这样,旅游酒店就极易形成自身特色,从而依靠独特的增值服务在行业中脱颖而出。

(三)推进合理科学规章制度的建立健全

科学、合理规章制度的建立,是酒店各项工作和经营活动顺利开展的有力保障。对于旅游酒店来讲,虽然应在管理工作中对人性化进行强调和凸显,但其并非是一种没有规章制度约束的管理形式。恰恰相反,人性化的酒店管理对于规章制度的科学性、规范性有着更高的要求。酒店管理的传统制度,采取“管、压”形式,以对员工的惩戒作为主要手段。而人性化的酒店管理则要求员工及管理者应当将规章制度进行内化,上升为自身准则,让员工明确自身义务的同时,对所享权益也应做到心中有数,从而使员工对规章制度的意义深有体会,对规章制度自愿遵守,这样,就由被动的管理向主动管理进行转变。此外,值得注意的是,规章制度酒店管理中的一般行为准则,在实际的订立与落实当中,应多融入一些活化因素,且对酒店的管理水平和经营现状,各岗位要求和特点,员工个性化特征和素质状况等进行综合考虑,积极征求和了解员工建议,从而在集思广益中实现制度化与人性化的统一,使规整制度更具合理性、科学性。

结语

旅游趋势下,不但强化了旅游酒店的业内竞争,也对其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旅游酒店要想保障自身经营业绩,保持自身的市场份额,实施酒店管理创新十分必要,借鉴上述内容,结合自身管理工作实际,有的放矢地加以开展,从而保证酒店管理工作的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许云龙.浅谈旅游酒店的绿色管理[J].中国商贸,2012.5

第2篇:设计一个旅游方案范文

奥运在北京 旅游来苏州

记:今年的旅交会选在苏州,旅游产业是苏州一项重点发展的产业,如何才能抓住2008年的奥运旅游商机?

答:苏州是一座很美丽的城市,是中国文化历史名城,是著名的旅游胜地。2004年曾经举办过世界遗产年会,在举办大型活动方面很有经验。奥运在北京,旅游来苏州。2008年北京举办奥运会,一定会给苏州的旅游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苏州打的是一张城市“文化名片”。

如何抓住奥运旅游商机

记:如何做好奥运的旅游促销工作?

答:2008的奥运旅游促销要抓住“亮点”和各自不同的“卖点”。北京、青岛、沈阳、大连在奥运促销方面做了很多工作,还要继续努力。促销包括门票的促销策略、促销手段、旅游新产品的研发、奥运节庆活动的准备。美国旅游业,现在年收入在5460亿美元,其中入境旅游收入为1030亿美元, 而同期我国旅游业总收入为3500亿~3600亿元人民币。业内专家预测,随着奥运会的举办,入境旅游将大幅度提升,人数将达到440万人次。到2008年,旅游外汇收入可达37.2亿美元;其它省市来京旅游人数,将达到1.03亿,旅游收入将达1148亿元。

澳大利亚的成功经验

记:澳大利亚在奥运旅游方面有什么好的经验?

答:澳大利亚旅游委员会实施的2000年悉尼奥运旅游战略是利用奥运会制定和实施系统性奥运旅游行动战略的典范。澳旅委在1996―2000年期间,从澳大利亚政府处获得了670万美元拨款来实施奥运旅游战略,在奥运前的五年里,澳大利亚旅游局大约邀请了5000名记者到澳大利亚采访,产生的宣传价值达20亿美元。澳旅委还及时启动了奥运会“会后战略”,吸引200多个商业伙伴参加,投入2500万美元发起90多项关于澳大利亚旅游的联合广告宣传运动,组建专门的MICE旅游促销机构等,目的是充分利用澳大利亚在奥运会中获得的知名度,将奥运会带来的潜在旅游机会转化成实际的旅游行动。

美国盐湖城的成功经验

记:美国盐湖城在奥运旅游方面有何经验?

答:2002年美国盐湖城冬季奥运会旅游部部长Dean Reeder先生是这样分析的:

“并不仅仅你开奥运会,旅游者就一定会来。推广工作做不好,观众在家看转播就可以了。北京要想利用奥运会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必须做出有效的推广计划,要把旅游和奥运会有机地结合起来。Reeder先生还为我们提出了很好的建议:一是旅游的推广,要把民族文化和运动项目结合在一起。媒体是传播中国文化遗产最有效的途径,组委会应该和所有媒体密切合作;二是要实施一系列的“后奥运财务计划”,盐湖城叫“奥运一百天旅游计划”,他们到国外密集地进行媒体宣传投放,并对比赛中和比赛后相应出现的旅游增长点进行跟踪研究。

北京旅游重在文化

记:北京的奥运旅游魅力在哪里?

答:北京参加2008年奥运会,这不仅仅是看一座“变化的城市”,还有古老文化城市的展示。北京的场馆建设规划得非常好,所有的建筑都做得很大,但我想告诉更多的中国旅游业的朋友,文化遗产才代表一个城市的核心,北京的胡同就代表了北京独一无二的文化,如果这些胡同失去了,北京的独特魅力就失去了。我相信全世界的游客都会对“古老的北京”感兴趣。难怪一位欧洲记者在访问北京后说,他旅游北京七天中,印象最深刻的一天就是“胡同游”。另外,我还提出一个新的理念,把北京办成世界夏令营的首都。

记:如何拓展新的文化旅游项目?

答:根据国外的旅游发展经验,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音乐特色和娱乐场面,是在游客所有记忆中最具有感染力的部分。例如,在美国的夏威夷、迈阿密,在墨西哥、西班牙,音乐、舞蹈,还有包括民间舞蹈是最使人留连、最令人激动人心,最使游客满意的部分。北京的音乐氛围虽然不如上述地区那样浓郁,但也有我们独特的知名度也很大的音乐艺术和舞蹈,比如中国京剧,中国音乐和中国民族舞蹈表演。

中文快餐走上飞机

目前北京有一些专门的演出剧场提供京剧表演观赏,如老舍茶馆、梨园剧场,湖广会馆,生意还不错。其实,这些 项目还可以进一步拓展,比如: 设计一个短期速成体验旅游项目,让奥运游客学武术、学太极、学习京剧表演;设计一套“中文快餐”,让老外在飞机上学习中文;

设计一套雅俗共赏的,反映中华文明的大型的、具有震撼力的经典演出节目,如“中华魂”、“少林功夫”“中华服饰文化”主题表演。在奥运村、在国家博物馆、在北京欢乐谷、在九华山庄、温都水城表演《中华百艺盛会》、《跨世纪》。 设计一套“晨游节目”,安排奥运游客去公园观看北京晨练、观看街头社区秧歌舞,并同北京朋友共跳秧歌舞;设计一套“夜游节目”,晚7时后观看长安街夜景,三里屯酒吧街,然后去什刹海;设计一套免费“购物游”节目,参观秀水街、红桥、潘家园,如果客人有时间,还可以参观798、通州宋庄画家村,增加工艺美术参观和商品选购项目,如景泰蓝厂的参观和工艺了解与纪念品采购。

奥运旅游与项目策划

记:听说北京华夏商旅营销研究院也在为企业做奥运旅游方面策划?

答:是的。我们专门成立一个奥运旅游课题项目组,其中为八达岭、水关长城做2008奥运旅游活动策划;为同仁堂做健康产业、“奥运中医药旅游”活动策划;为北京世界花卉大观园做奥运节庆活动的周密策划;为通州水梦园、昌平中国航空博物馆做“奥运体验游”项目策划;为山东日照奥林匹克水上公园做旅游景区管理策划,为中关村做奥运科技旅游项目策划;为通州运河、宋庄做奥运文化旅游产品策划;为华西村、北京周边做“奥运乡村游”项目策划;为秀水街、潘家园做“奥运购物旅游”的全新策划。

做好奥运旅游产品设计

记:如何做好奥运旅游产品的设计?

答:搞设计必须有自己创新的东西,我们的专长是“产品的设计”和“旅游实战营销”方面的培训。因为我们研究院的专家比较多,而且在国内来说都是有理论又有实战经验的专家。因为现在大学里的老师有实战经验的不是很多。奥运旅游是我们目前的一个重点项目。来咨询的企业有北京的,也有外地的,还有外国的。我们一般是先去考察你们的企业,然后在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策划方案或培训方案。考虑如何把旅游文化、旅游体验放到旅游当中去。内容包括:城市体验、交通体验、赛场体验、文化体验、旅游体验、购物体验、乡村体验。其中包括:1)旅游产品策划、2)旅游价格制定、3)旅游体验内容安排、4)旅游证书的颁发。

我们准备成立了一个新的“旅游体验学院“,学员大部分是学中文的外国人,我们希望每一位奥运的客人都能参加这样一项的体验,学会五句中国话,学会一首中国歌,学会一套中国太极,学会一个中国菜。认识五个中国朋友。体验学习的内容包括:长城体验、故宫体验 、天坛体验 、胡同体验 、鸟巢体验、798体验、秀水体验、潘家园体验、王府井体验、三里屯体验、什刹海体验、奥运村体验。当然我们还希望有苏州体验、周庄体验、三峡体验,我们希望2008的客人除了观看比赛以外,还在中国旅游一到两个星期。

每一项体验,我们都会让学员们感受这种旅游产品的“含金量”。我们也在寻找新的合作者,包括好的旅游景区、好的旅行社,好的旅游购物点。我们的客人是这样评价的:

“我来自法国,奥运北京体验产品对我的感受是:旅游 + 文化 + 特色 = 会吸引我故地重游。”

“ 我来自德国,奥运北京体验产品对我的感受是:北京是阳光之城、是时尚之城、是文化之城、是运动之城、是友好之城,是顶级“文化旅游度假城市”;

“我来自美国 ,奥运北京体验产品对我的感受是:北京是个充满文化的城市,有众多的博物馆、展览馆、名人故居,有独特的城墙文化、京剧文化、自行车文化、胡同文化、四合院文化。”

提出旅游服务8H理论

记:您提出的8H理论都是什么内容?

答:旅游的第一站是“体验”,第二站是“制造快乐”。旅游景区原来有4A,现在又有了5A。但光有A,没有H还是不行的。我管它叫8个快乐(H 就是HAPPY)。那都是哪方面的快乐呢?我可以把它写成一个公式:快乐的员工 + 快乐的导游 + 快乐的交通 + 快乐的就餐 + 快乐管理者 + 快乐的酒店 + 快乐的出租车 + 快乐的游客 = 打造全新的“奥运旅游工程”

另外一个新概念是:2008的旅游人是快乐人,是奥运人,是中国,又是世界人,是中国的形象大使;2008的旅游人,不仅是旅游方面的专家,还应是“旅游体验”的专家、“旅游快乐”的专家;我们旅游人 ,是2008奥运的“快乐工程师”,这是一个新的头衔。

记:为什么说旅游需要创意,需要创新?

答:旅游需要文化,旅游需要新的创意点、创意链和创意的平台,奥运旅游要借鉴别人的成功经验。例如美国南部的迈阿密,通过“精神体验情感旅游”,不断创新各种节庆活动,给海外游客带来持续新鲜的吸引力。所以它已成为美国国际游客最多的城市,多于纽约,多于洛杉矶。在这里还可以举出不少成功创意的例子:

创新之一:过去只卖门票,今天我们卖卡。“城市旅游一卡通”,也叫CITY PASS。在 七个美国旅游城市通用一张卡,持卡旅游可以享受50%折扣的优惠;(北京和其它城市也可以研发这种一卡通产品)

创新之二:过去叫别人规划,今天我们自己策划。梦想城市 (佛州一景区名称) 四个月吸引近百万游客;

创新之三:走出去,欢迎全世界。旅游欢迎卡 发给城市酒店工作人员、出租车司机、在校学生 上面有一句口号:“内华达欢迎全世界”;(北京也可以考虑这类产品,一句口号:“北京欢迎全世界”)

创新之四:购物中心成为旅游景点,75%的国际观光客都来到访一家旅游购物城。(北京除了设立2000个志愿者服务点外,还可以在奥运村、北京机场、火车站、建国门、王府井等外国人集中的地方设大型旅游购物旗舰店。

记:如何开发奥运旅游的金矿?

第3篇:设计一个旅游方案范文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课堂教学;教学过程

在“探究式”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可以互换,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仓库”,而是课堂学习的促进者;学习过程不再是获得僵化、无生命的过程,而是一种通过解决问题、作出预测、构建和检验假设等不断生成新知识、新意义的过程。一般来说,“探究式”教学的实施过程分为:遭遇问题情境,探究与调查,展示与反思。

一、遭遇问题情境

我们不妨先看一位教师为小学生所设计的问题情境:

华东师范大学的老师将接待来自美国、法国等的国际数学教育委员会全体执行委员,他们来上海参加数学教育国际研讨会,同时参观学校,了解中国教育。工作之余我们将安排他们看看上海的风景,尤其是我们学校附近的城隍庙旅游区。但是老师们也不熟悉城隍庙的情况。请你们一起帮忙为外国专家设计一下如何参观城隍庙旅游区,使他们在半天时间里(约三个小时),好好欣赏优美的景色,为亲友购买一些礼物,品尝上海的小吃,等等。请你告诉他们具体的方案以及可能需要的费用。

仔细分析以上问题情境,我们不难发现教师所精心设计的问题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问题呈现的情境必须是学生学习或生活中可能遭遇到的实际问题情境。问题要与学习者的现实生活或未来职业有关,这不仅能使学生看到学习活动的现实价值,激发其好奇与探究的愿望,而且能够帮助他们学会用真实世界中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有效性。

第二,问题中必须含有许多未知的、模糊的成分。问题的边界和范围的陈述比较模糊,参数不全或没有限制,逻辑关系较为复杂,问题反映的情况比较棘手,解决此类问题往往没有普遍认同的策略,也无任何固定程序可循,因此必须进行探究、调查,才能发现问题的症结。

第三,问题必须能够确保不止一个正确答案。从不同的侧面能够找到问题的多个答案和解决方法,这能够激发学生的讨论,从而激励学生进行更高层次的思考。

第四,问题的解决不仅要综合考虑多学科知识,而且还涉及到观察、推理、收集信息、整理信息、分析信息等一系列理解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知识和技能。

第五,问题的难度要以学习者的最近发展区为限。问题不能太难,它除了要能引起学习者的注意,还必须与学习者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有一定的联系,从而引发出学习者新的想法。

当小学生遭遇到上述问题情境时,会表现出极大的热情,非常愿意将自己的生活体验与学校学习结合起来,但也有些迷茫,不知如何介入这种问题。因此教师有必要根据学生的需要向其提供援助和搭建脚手架。教师可以提出一系列热身问题:你熟悉紧靠学校的城隍庙旅游区吗?你和谁去过那里?大约去过几次?每次需要花多少时间?买了些什么东西?还干了些什么事情?

在热身问题的驱动下,学生纷纷口头表达自己的经历。通过表征自己的经验,学生逐渐进入问题情境,从以个人喜好出发逐渐转换到以外国专家的需求出发,考虑游览计划。学生根据各自的经验,经过讨论与协商,将城隍庙的旅游活动分为参观豫园、观赏景点、购物、小吃四大类,在这个活动中学生可以体验数学分类的思想。为了解决问题,学生意识到需要一定的分工合作,另外他们还缺少必要的信息来解决这个问题,因此学生将问题分为四个子问题,并在教师的帮助下进行分组,承接相应的子任务。

教师在帮助学生划分学习小组时,要注意以下三种情况。第一,在同一个班级中,学生的语言能力可能会有显著差异,教师在划分学习小组时,要考虑让有较高语言能力的学生有可能去帮助语言有困难的学生。第二,当两个不同社会背景的成员之间存在敌意时,教师要非常谨慎地处理,最好把他们安排在不同的小组中。第三,偶尔会有一些学生从根本上拒绝在小组工作。通过适当地激励,大多数不情愿的学生会被说服去从事小组的工作。

二、探究与调查

问题的情境仅仅是“冰山的一角”,水面以下的部分有待于通过探究与调查揭示出来。

探究和调查是一种多层面的活动,它包括:观察;提出问题;通过浏览书籍和其他信息资源来了解什么是已经知道的知识;制订探究、调查计划;根据探究、调查得到的证据,评价已经知道的知识;用多种手段来搜集、分析和解释数据;提出解答、阐述和预测;交流结果。探究和调查需要对假设进行证明,需要运用批判和逻辑思维,并考虑其他可供选择的解释。

如在上文所提到的“城隍庙旅游方案”的探究与调查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四组,分别处理参观豫园、观赏景点、购物、小吃四大问题。通过现场采集数据、咨询专家、上网等途径,学生就他们所负责的问题搜集所需信息。然后各个小组成员重新聚集到一起,分享他们各自的信息并就各自的子问题各个小组讨论出解决方案。

为了设计一种整体的城隍庙地区的旅游方案,全班学生需要重新分组,每组由曾经承担过不同子问题的学生组成。重建的小组成员通过分享专一知识和技巧来相互指导以达到对复杂信息的掌握。每个学生在以前的活动中都有不同的经历,希望将自己提出的子问题方案作为总体方案的核心,由此小组内部展开热烈的讨论,对提出的各种方案的合理性进行评判。比如:某个曾经负责考察小吃的学生,在设计总体方案时,建议外国专家将大部分时间用于品尝小吃,这个方案受到其他学生的质疑,他们借用曾经与外国游客直接对话中获得的信息——即外国游客更喜欢购物与欣赏,否定了那个学生的方案,建议重新修改旅游方案。在小组讨论中,当学生致力于得出“城隍庙旅游”的解决方案时,他们会提出数据信息,修正假设,围绕新的问题收集另外的信息,并且遵循批判性思维的严格标准。小组讨论结束后,每位学生都要负责提出一个解决方案并要附上理由说明。在学生动手进行探究和调查之前,教师要尽可能的帮助学生把步骤想清楚,最好记录下来,或制作成要填写的表格等。教师对可能发生的不安全的因素要予以强调;对可能明显不完善的地方,可以启发学生进一步完善。

在学生探究与调查过程中,教师应该大部分时间都用于观察学生们的学习,为的是:找到一个可以观察学生思想的窗口,以了解他们哪些弄懂了,哪些还不懂;找出他们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一旦发现学生需要帮助,教师必须及时给予支持。在此阶段,教师的作用主要是:首先要注意引导学生围绕某个核心的内容或概念作深入而细致的观察,多看看,看仔细一点;多想一想,设法改变一下。其次,教师还要注意用问题引导学生参与到探究、调查中去。下面一些问题或许会有帮助:我们首先需要做什么?我们怎么分工,谁做什么?我们怎样使用这些物品和工具?我们要注意哪些安全问题?你想下一步会发生什么?我们应该记录什么?做到现在,我们是不是需要观察其他现象?再次,教师要注意让学生充分表达他们不同的意见和进行争论。在表达和争论的过程中,所有成员都要主动遵循教师制订的行为准则:用“集体”的声音(“集体”的声音必须足够响亮,让每个人都能听到,同时还必须温和);每个人都要按次序发言;每个人都应该乐于倾听别人的发言;尊重每个人的观点,允许有不同的看法和意见;不能贬低别人,不能用言语、肢体动作或噪音弄得其他成员不舒服。这种表达和争论绝不是机械的、简单的过程,而是一种提高、一种升华,一种相互间的启发、补充和提高。

总之,教师要做到:学生能独立思考的,教师不提示;学生能独立操作的,教师不替代;学生能独立解决的,教师不示范。

三、展示与反思

当探究和调查结束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全班同学面前正式地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譬如:模仿科学家做科学报告;在卡片上撰写一段描述,并作出口头介绍;制作一张曲线图、表格或其他视觉表现形式;用表演或角色扮演表现他们的感想;利用模型建构一种物理表象;制作一份录像带、照片或录音磁带来表现思维活动和创建的意义;精心制作一个电子档案袋;等等。

为了更好地展示,学生必须投身于钻研观点、问题和其他人的观察报告,必须学习批判性思维的技巧、沟通的技巧以及叙述的技巧,这些都是有效描述个人见解的必需条件。在安排展示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回答三个问题:学生的学习成果是什么?学生会怎样介绍他们的学习成果?学生会怎样解释他们的思维活动?

一般来说,成功的展示具有六大特征:学生会生成作品以证明任务已经完成;学生会公开介绍他们的作品,并解释他们的思维活动;学生会回答来自教师和同伴的质疑;教师会根据学生的作品介绍确定学习;教师会以学生的解释为基础,引导反思性思考;教师会用标准调节学生的解释和介绍。

通过展示,教师可以评估学生是怎么学习的,学生现在知道了什么以及如何设计随后的学习。展示结束后,为了邀请学生在分享和创建个人意义与集体意义的同时反省自己的思维活动和学习,教师要给学生留有反思的时间和空间,一般来说,至少要为个人反思和班级反思各留五分钟的时间。

反思是一种描述下列问题的行动:你已经感觉到了什么、领会了什么或对你自己有何意义;你正在怎样创建新的意义、怎样改变你现有的理解或怎样在学习情节内累积现有知识;你会因为一个学习情节而做些什么或更多地思考些什么。有效的反思通常具备以下特征:教师会引导一个对学习情节的集体描述;教师会收集资料,了解学生的个人看法;教师会指出重要观点和普遍存在的错误想法;学生会单独考虑自己的思维活动;有关学生思维活动的记录可以为学习提供支持材料;学生会在学习情节结束后重新审视自身的思维活动。

教师引导学生的反思可以以各种方式出现,包括:课堂谈话、集体加工、小组对话或之后准备公开分享的个人写作。反思可以完全是私人的,也可以是部分分享的,还可以是公开与全班分享的。反思需要学生的诚实和信任,需要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和移情,还需要教师和学生双方去完善。

参与过“城隍庙旅游方案”探究活动后,大多数小学生都深有感触地认为,以前数学学习学生只知道解题,没有什么特别的兴趣,也不觉得讨厌。但现在通过参与这个活动,并且是有用的策划活动,而且与数学学科有关,他们就特别投人,并且主动在课后连续地思考这个问题。有时为了解决一个难题,学生会自发再一次去城隍庙收集资料,或者上网查找,或者从书中查找。通过这类案例研究,学生能亲身体验数学与生活、数学号情境的关系,体验数学活动的实际意义。

通过反思,学生和教师有机会重新思考他们的个人学习和集体学习,有机会开始用现有知识整合新的学习,有机会计划新知识的应用,也有机会在许多情况下为下一个学习情节设计策略。

当然,以上“探究式”教学的实施过程并不是什么机械的程序,而是一种可以借鉴的思路。对于教师来说,针对不同的课题,可以根据其客观因素和具体情况灵活运用。

[参考文献]

[1]高文,徐斌艳,吴刚,建构主义教育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L2]JAMESWCOOPER,ClassroomTeachingSkills[M],Boston:HoughtonMifflinCompany,1999:285

[3]韦钰,罗威尔,探究式科学教育教学指导EM3,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33—34

[4]王方林,在自由与约束之间:班级经营的实践与原理[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77

第4篇:设计一个旅游方案范文

商务旅游作为旅游业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越来越成为全球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势,存在着巨大的市场前景。根据调查发现,最近一年,全球会议旅游收入已经高达2000多亿美元,而且一直保持着每年以8%~10%的速度增长。世界的商务旅游速度增长迅猛,以至于我国近几年在商务旅游方面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平均每年会在商务旅游上支出100亿美元左右,且以每年20%的速率增长,这样巨大的潜在市场已经引来了许多国外旅行社的投资。然而,目前我国在商务旅游方面有着很大的欠缺,我们现在开拓国内商务旅游市场势在必行,所以我们要对商务旅游市场进行全面和系统的分析。

1商务旅游的含义

商务旅游是指那些经常来往于世界各地去洽谈业务、办展览等事务的客人,他们在进行商务行程期间,所有的订房、订票、订展位等事项都交由旅行社来办理,但他们不是来旅游的游客,而是来进行商务活动的商人,这种主要以商业活动为主要目的的旅游活动便叫作商务旅游。国际商务旅游产业峰会于2004年5月23日在北京举行,大会认为:商务旅游是指商务人士在商务活动过程中产生的所有旅游消费行为。除了传统的商贸经营外,还包括参加行业会展、跨国公司的区域年会、调研与考察、公司间跨区域的技术交流、产品会以及公司奖励旅游等。

通常来说,商务旅游又叫作商业旅游,主要是以商业为目的,是一种将旅游、观光、商务三者融为一体的旅游形式。商务旅游综合消费了旅游、服务和商品等三项产品。商务旅游并不是简单地帮助游客预订酒店、预订门票等这些简单的事项,而是需要为游客提供具体的、丰富的、全套的旅游方案,要能够为商务旅游者提供咨询服务、能够为商务旅游者降低花销、尽可能地为商务旅游者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

2商务旅游的分类及特点

传统的商务旅游市场可分为三大市场,分别为一般商务散客旅游市场、会议旅游市场和奖励旅游市场。

21一般商务散客旅游

一般商业散客的商务洽谈方式和生活方式极具特点化,这类商务散客一般会在大中型城市进行开会、住宿、观光等活动,所以这些商务旅游者的活动范围也就比较固定,比如:开会所在地、附近乡镇等地,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乡村市场的发展。

22会议旅游

会议旅游一般是指会议的主办方借着开会的空隙组织会议的参与者进行旅游活动的一种旅游方式。商务会议一般包括企业年会、董事会、学术论坛、展览会等。而按照会议目的可以划分为协会会议、公司会议、政府会议、宗教会议等。

一般情况下,会议旅游的特点极其明显:①会议旅游人员比一般的旅游人员消费水平偏高,具有可观的购物能力:②会议旅游者会较长时间在此地逗留;③会议旅游具有很强的计划性和规划性,通常都是在旅游淡季举办;④即便是气候不理想、不在旅游季,也不会影响到会议旅游的安排;⑤会议旅游一般都会选在经济实力很强的大中型城市举行,比如:北京、上海、重庆等地;⑥会议旅游,最重要的就是会议,所以会议旅游者一般不会有时间来对旅游进行规划,所以,这时候就需要旅行社来帮会议旅游者进行系统全面的规划,这个时候,旅行社的服务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23奖励旅游

奖励旅游是指员工在职期间因工作优秀、表现优异而获得由公司出资的免费的外出旅游的旅游活动。奖励旅游也有其特点:①大多数情况,奖励旅游的人数较多;②一般会选择淡季出游;③奖励旅游者在住、行、游玩方面花销会偏大,因为不需要旅游者自己花钱,所以,旅游者会有更多的钱能够用来购物,所以奖励旅游是一个有潜力的高消费团体;④奖励旅游并不是简简单单地来旅游,一般情况来说,奖励旅游者普遍会携带一部分工作来旅游,所以奖励旅游者会相对比较需要旅行社的帮忙;⑤奖励旅游的目的地一般会是那些名气大、耗资大但是本地人一般不会去的旅游地。

3拓展我国商务旅游市场的对策

我国的商务旅游起步晚、市场小且缺乏相关经验,国内大多数的旅行社并没有形成系统的、专业的商务旅游模式,只做到了简单地代买票和预订酒店这一层面。商务旅游的源头多为各大企业员工,因此一些商旅管理公司通过直接外包管理的方式占领了商务旅游市场的重要区域,比如携程旅行网、国旅运通、锦江国旅等。而国内的旅行社面对如此巨大潜力的市场却没有做出应有的贡献。由此,要发展我国的商务旅游,必须有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案。

31继续探索与国外大型旅社的商务旅游的合作模式

目前,中国不乏和国外旅行社进行商务旅游的战略合作,比如:中国国际旅行社和美国运通的合作;康辉和罗森布鲁斯的合作等,目前,这两个合作都是以商务旅游为目的的战略合作。这些国外的旅行社都有一套成熟的运营模式,可以通过和国外旅行社?M行战略合作来学习商务旅游的运作模式,摸索出适合自己的运行模式,在今后成功地占领国内大部分商务旅游市场。

32重视商务散客旅游市场

目前大多数旅行社存在着“重团队轻散客”的现象,普遍认为团队客人的利润大于散客客人。但实际上我国团队旅游只占到了市场的30%,其他均为散客,而这种情况在商务旅游市场也大量存在。如果旅行社能够重视商务旅游的散客市场,提升散客服务的功能,则将能够在竞争激烈的旅游市场中占得先机。

33全方位协助商务旅游者的差旅活动

因为绝大多数商务旅游的购买者为企业,这决定了商务旅游不仅仅需要订机票和订酒店,还需要透过企业管理的内部,为企业的差旅活动提供良好的建议。比如:在企业采购商务旅游产品的时候,能够协助公司降低成本等。还要能够对企业的旅费提供合理的解决方式,能够帮助企业提供科学的建议和意见。

旅行社可以专门针对商务旅游者的特点设计一些活动方案,比如,可以在帮助客人安排好住宿、订票等初级需求的基础上设计一些高质量的参观游览项目,使商务旅游者在商务活动之后能够对当地有一定的了解,让商务者既不耽误商务事项,又不会在商务过程中过于单一和乏味,从而让商务旅游者获得良好的旅游体验,有助于激发商务旅游者在今后的休闲旅游活动时能够再次选择该目的地。

34加大宣传

针对商务旅游普遍存在回访率高的特点,旅行社可以进行促销性宣传,进行多方位的宣传,以此提高我国商务旅游的知名度,这样将会提高商务旅游者的初访率,进而提高回访率。旅行社可以与政府合作进行宣传,也可以进行广告投资,将广告投放在高铁、邮轮、高速公路上,甚至投放在跨国航班上,让商务者更加直观地了解商务旅游产品,增强宣传效应。

35关注国内市场,国际、国内市场并行

目前我国旅行社的主要收益来自出入境旅游,国内旅游市场大部分以亏损状态在维持,所以,主要针对于国内市场的旅行社已经开始逐步把经营目光转向国际市场,以至于弱化了国内市场的存在。根据相关数据统计,国际旅游市场存在着42亿美元的潜力,而国内旅游市?龃嬖谧?200亿美元的市场,国内旅游市场是国际市场旅游的5倍左右,国内旅游市场拥有着潜在的巨大商机。所以国内旅行社要把目光放长远,把握时机,为国内旅游市场做好准备,以实现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的双赢局面。

第5篇:设计一个旅游方案范文

尽管旅游业被誉为低碳产业,但对气候变化和能源耗费仍有一定的影响,其中占旅游业碳排量绝大部分的交通和住宿业,在节能减排上具有较大的空间。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我国到2020年将成为世界最大的旅游目的地国家和世界第四大客源国,若仍按照传统的生态旅游方式运作,必将产生较多弊端。而低碳旅游比生态旅游具有更为丰富而明确的内涵,是旅游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国外低碳旅游理论研究

上世纪90年代后期,伴随着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生态旅游等时代主题,国外低碳旅游理论研究逐渐兴起。

1.碳排量计算。国外有关低碳旅游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碳排量的计算,涉及包括国际/国内旅行航空、游艇、旅游食品生产与销售、住宿业、休闲活动以及旅游者个人碳足迹等旅游相关领域。AndreasSchafera&DavidG.Victor(1999)设计了用于计算国内和国际旅行交通碳排量模型,并计算出各类旅行交通工具的碳排放量,认为在工业化地区,飞机和高铁已成为出行的主要方式,自驾车旅行将在2050年呈下降趋势,若没有任何政策干扰,到2020年,旅行交通的碳排放量将止涨回稳;但在发展中国家,自驾车旅行仍不断上升,届时将成为所有旅行交通工具中最主要的二氧化碳排放源。[2]当然,就目前而言,占碳排量最大的仍属航空业。IngaJ.Smith&CraigJ.Rod-ger(2009)精确地计算出2005年以新西兰为旅行目的地及以新西兰为旅游客源地的国际航空碳排量,并指出,目前新西兰国内任何一个碳中和策略都无法达到预期目的,因此,国际组织依旧面临着碳汇的巨大挑战。[3]除飞机外,游艇也成为新西兰的重要旅行交通工具,OliverJ.A.Howit,tVin-centG.N.Revo,lIngaJ.Smith&CraigJ.Rodger(2010)运用基于行为的自下而上测量模型来计算游艇往返新西兰的碳排放总量,研究还发现当对碳定价影响进行分析时,国际游艇旅行需求量相对于国际航空旅行需求量会有更为明显的下降趋势。[4]某些食品比其他产品会制造出更多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因此,在旅游相关领域控制其使用量将对气候变迁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StefanGssling,BrianGarrod,CarloAal,lJohnHille&PaulPeeters认为对旅游业中的食品进行管理可以减少旅游业的碳足迹。[5]

如果说以上学者是对旅游业单个领域碳排放量的研究,那么以下学者则综合考虑了旅游者完成一次旅行所涉及的各个方面。SusanneBecken&MurrayPatterson(2006)综合考虑了交通、住宿以及旅游者的休闲活动这三大领域,分别应用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模型来测算新西兰国内旅游者和入境旅游者的碳排放总量,并比较了两个模型的优缺点,为后续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6]而Nae-WenKuo&Pei-HunChen(2009)则运用生命循环理论,计算出每位旅游者每次赴台湾澎湖列岛旅游所排放的各类杂物,研究发现,飞机是所有旅游交通中能源耗费和碳排量最大的,因此政府应想办法提高游客在澎湖列岛的逗留时间、减少其往来澎湖列岛的次数以降低每人次旅游碳排量。[7]

2.其他相关研究。国外其他有关低碳旅游的研究还包括碳补偿策略的探讨、国际性政策对旅游业碳排放量的影响等内容。

SusanneBecken(2004)通过问卷调查分别采访了旅游者和旅游业专家对旅游业碳排量的看法以及相应的碳补偿措施,调查显示,大约近一半的旅游者认为气候变化与旅游有关,而愿意植树的居然有48%,当然他们认为植树的利处有很多,并不仅仅是碳吸收这一项功能。而旅游业专家们认为气候的改变会对旅游业造成潜在的威胁,但不同意旅游业的石化能源消费以及随之而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是造成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这一说法。[8]征收碳税常常被认为是降低碳排量的有效方法,但RichardS.J.Tol(2007)的研究却得出碳税对于旅行行为的影响很小,他认为一旦征收碳税,远程旅游目的地和跨大洲旅游目的的游客量会大幅度减少,但其他中程旅游目的地人数则会增加。“欧美航空开放协议”(EU-USOpenSkiesAgreement)已于2008年3月正式实施。KarenMayor,RichardS.J.Tol(2008)调查从美国到欧洲的旅游人数变化以及相应的二氧化碳排量变化,发现从美国到欧洲的航空乘客人数会随着机票价格的大幅下降而出现大于1%~14%的增加,但这种增加并不会引起碳排放总量的增加,因为到除欧洲外的其他目的地的人数会相应大幅下降。[9]StefanGssling,JohnBroderick,PaulUp-ham,Jean-PaulCeron,GhislainDubois(2007)探讨了相关组织提出的用于补偿温室气体排放的碳补偿/碳抵消策略,认为这些策略在计算碳排放量、补偿措施、价格水平、公司结构以及评估过程等方面有着明显的不同,并进而研究了这些碳补偿策略的有效性和可信性。

二、国内低碳旅游理论研究

国内的相关研究大部分聚焦于概念解析、实现路径、低碳城市/低碳景区建设等定性研究层面。受国外研究影响,近年来,有关碳排量的定量研究也与日俱增。

1.低碳旅游概念解析。低碳旅游缘起于后工业时代,尚属于一个全新的概念。刘啸(2009)认为低碳旅游是借用低碳经济的理念,在旅游过程中通过食住行游购娱的每一个环节来体现节约能源、降低污染的理念,以行动来诠释和谐社会、节约社会和文明社会的建设目标。[11]该概念认为旅游六要素应相辅相成,共同致力于节能减排,以实现低能耗、低污染的绿色旅游。可见,低碳旅游与生态旅游在旅游目的地、旅游规模、旅游内涵上是完全不一样的,[12]发展低碳旅游可以明确努力方向、弥补生态旅游在旅游对象、旅游者、旅游过程上模糊不清的不足。[13]在谈到具体的节能减排上,蔡萌、汪宇明(2010)给出了更为清晰的定义:低碳旅游是指在旅游发展过程中,通过运用低碳技术、推行碳汇机制和倡导低碳旅游消费方式,以获得更高的旅游体验质量和更大的旅游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一种可持续旅游发展新方式。[14]因此,低碳旅游是在保证旅游者旅游质量不降低甚至提高的前提下,实现旅游经济增长与旅游业碳排放脱钩这一目标的新型旅游方式和管理理念。[15]为什么低碳旅游能使旅游质量不降反增?周永博、沙润(2010)认为低碳旅游是人类面对气候变化寻求旅游活动方式和旅游产业形式创新的结果,将催生出以低碳体验为基本吸引物的全新旅游方式。[16]

综上所述,笔者将低碳旅游定义为涉及旅游者、旅游目的地、旅游主管部门等多个主体,通过宣传教育、技术改进、机制设立等方式,实现旅游行为改变、旅游吸引物创新、管理方式转变,最终达到旅游经济增长与旅游业碳排放脱钩以及低能耗、低污染条件下的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的目的。

2.低碳旅游的实现路径。在考虑低碳旅游概念的基础上,一个更为现实的问题摆在了我们面前,即如何发展低碳旅游,实现旅游业的低碳化。石培华、吴普(2010)[1]给出了旅游业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的基本思路:第一,狠抓重点环节,加大节能减排力度;第二,规划先行,从源头趋利避害。而在具体的措施方面,王辉、宋丽、郭玲玲(2010)提出旅游活动的细节约束、开展碳补偿活动以及加强低碳基础设施建设是目前我国旅游业实现低碳化的有效措施。[17]蔡萌、汪宇明(2010)则在前者的基础上增加了营造低碳吸引物(设计低碳旅游产品)、培育碳汇旅游体验环境两项措施,认为这几项是旅游业响应低碳经济发展方式的具体行动,为生态文明新时代背景下的可持续旅游发展方式提供了新的发展指向。[14]当然,为了合理控制、分担或转移低碳旅游体验的内部成本,低碳旅游产品设计、低碳旅游制度安排、低碳旅游观念培养三者必须紧密结合起来。[16]此外,廖忠明、王国权、卢志红、刘良源(2010)提出了“最佳低碳旅游运营模式”,即:因地制宜发展低碳旅游业;做好内合外联,产业共兴,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之路;积极发挥旅游业的带动功能;政府制定实施低碳化激励政策。[12]

3.低碳旅游城市及旅游景区的建设。除了以上从宏观方面提出的低碳旅游实现路径外,相关学者还就某个具体城市及景区给出了完整的低碳旅游建设方案。

在低碳景区建设方面,刘啸(2010)在其《低碳旅游———北京郊区旅游未来发展的新模式》一文中勾勒出低碳旅游区建设的理想方案,该方案在选址、用地规模、规划布局、建筑规模、材料选择方面均给出了合理的建议,并提出在交通和行走、建筑、饮水、食用物品、取暖和煮食、娱乐旅游、垃圾处理等七个方面的低碳化方案。[13]王辉、宋丽、郭玲玲(2010)则以大连为例,在对岛屿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大连海岛低碳旅游的发展提出一系列建议,包括采取碳补偿活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内容。[17]

在低碳城市建设方面,黄文胜(2009)依据台湾坪林低碳旅游景区建设的成功经验,提出创建低碳旅游景区,推广低碳旅游理念,实践低碳旅游行为,为创建低碳城市打好基础。[18]俞棋文(2010)则研究了具有上海特色的低碳旅游开发模式。[19]而蔡萌、汪宇明(2010)指出低碳旅游城市应基于“减排、微排、中和”的技术经济原理,在充分揭示和认知城市“碳源、碳汇、碳流”机理和现状的前提条件下,按照“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与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的“三低三高”要求,全面改造和提升旅游城市的旅游业能级和质量水平,促进城市成为生态宜居、产品供给低碳化与体验环境畅爽。[14]

4.碳排放量研究。受国外研究影响,近几年,国内也逐渐兴起碳排量的研究。

侯文亮(2010)列举了包括UNWTO测算法、CDM基准线法、Kaya公式等国外有关碳排放量的计算模型,并比较了各测量模型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15]罗芬、钟永德、王怀採(2010)认为旅游是旅游经营部门从旅游客源地到旅游目的地再回到旅游客源地的过程中为旅游者提供的一种服务性产品,所以同样也适用于用产品生命周期评价理论或投入—产出理论对国内旅游碳足迹进行研究。[20]

三、国内外低碳旅游研究比较

2009年12月国家正式《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提出“倡导低碳旅游方式”。在此契机下,国内低碳旅游理论研究呈大幅度上升趋势。国内相关研究兴起时间比国外晚了约十年,这与本国旅游业的发展起步较晚、观念体制等方面的特殊性有着必然的联系,因此断然比较国内与国外理论研究孰好孰坏也许有失公允。笔者在此仅总结国内外低碳旅游理论研究异同点,以,为后续研究提供一定的思路。

1.国外偏重定量研究,国内聚焦定性分析。这种状况是旅游类研究的普遍特点。国外大部分有关低碳旅游的理论研究基本都采用建立模型—提出假设—数据验证—得出结论这一研究范式,即使单纯研究某一节能减排策略,也大都用定量分析的方法。相比之下,国内研究仍集中在概念解析、对策措施、开发模式等定性研究层面,这正反映了我国低碳旅游理论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这一特点。

2.国外偏好碳排量计算,国内注重模型比对。通过碳排量的准确计算,可以更有效地推动相关行业和个人实行节能减排活动。[2-7]研究发现,国外学者注重碳排量模型构建及计算,而国内学者还停留在对国外模型的比较分析,缺少对国内旅游相关行业及旅游者个人碳足迹测量。原因之一是发达国家或旅游业发达国家已建立旅游卫星账户,能为研究者提供大量丰富而详实的研究数据,而国内尚未建立旅游卫星账户,因此要在现有统计数据中剥离出旅游业的能源消耗量十分困难。当然,国内学者也可以通过问卷调查或直接向各旅游相关单位索要统计数据,但这无疑大大增加了旅游研究难度。

3.国外以新西兰、澳大利亚为研究实例,国内以台湾地区为研究实例。在案例研究上,多数国外学者以新西兰、澳大利亚为例,国内则以台湾地区为例。尽管研究案例有偏差,却反应了一个共性,即研究对象大都为海岛型地区。笔者认为原因有二:第一,海岛型地区因其旅游资源丰富独特,往往成为旅游较发达地区,因此,研究该类地区的低碳旅游更具典型性;第二,往来此类地区的交通相对简单(一般为飞机或游艇),休闲类旅游活动较多,更易于测算碳排量。

四、国内低碳旅游研究展望

通过国内外低碳旅游研究对比,笔者认为国内后续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旅游业碳排量研究。这是低碳旅游的基础性工作。缺乏对旅游部门碳排量的清晰计量,如同无的放矢,后续工作就会有偏差,甚至是徒劳。旅游碳排量的计算内容可以包括旅游业总碳排量、旅游业各部门碳排量、旅游者个人碳足迹、旅游业各部门碳成本比较等。基于我国旅游统计的现实国情,旅游碳排量计算需要耗费更多的精力,但这具有现实意义,是值得的。

2.旅游业低碳技术研究。这是低碳旅游的关键性工作。理论的研究最终要指导实践,旅游业是否能兑现低碳承诺,关键还是看技术,技术应具有操作性、可行性、能落地。在研究的过程中可以跨学科、跨行业、跨部门,大力引入生态学、计算机科学、环境科学的相关理论,为旅游业低碳技术的开发提供有益思路。

第6篇:设计一个旅游方案范文

关键词:影视旅游;消费者;旅游动机;影响

为“影视旅游”的文献记录有173条,篇名含“影视旅游”检索词的文献记录共139条。说明虽然当前影视旅游的研究不是非常之多,但是足以证明关于影视旅游的话题已经渐渐开始引起众多学者的关注。旅游动机在影视剧热播的背景下受到一定的影响,它是关于影视旅游影响方面的一项研究。笔者对受影视作品影响的消费者旅游动机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因子分析法,找出消费者影视旅游的主要动机,以此为研究基础,为旅行社及影视旅游目的地提供相应的参考借鉴。

一、研究设计

(一)问卷设计

问卷设计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关于消费者基本特征调查,包括被调查者的性别,年龄,学历等方面,最终筛选出符合要求的“受影视作品影视作品影响的消费者”;第二部分对这类消费者进行影视方面的调查,包括对影视作品的熟悉程度,关注力度,如何解释影视旅游等方面,主要是为了分析这类消费者中受影视作品影响的程度;第三部分具体调查消费者受影视作品影响的出游动机,是调查的关键部分。本次问卷调查发出问卷200份,实收200份,全部有效。

(二)受影视作品影响的出游人口统计特征分析

通过对200人进行抽样调查,31人受影视作品影响并已经前往拍摄地旅游,111人虽然还没有前往拍摄地旅游,但是已经有意向前往,属于潜在的消费者,合计共142人出游动机受到影视作品的影响。如表1观看影视作品后是否产生前往影视拍摄地旅游的欲望所示。表1观看影视作品后是否产生前往影视拍摄地旅游的欲望对受影视作品影响的142人进行人口特征分析,发现受影视作品影响的人口性别分布比较均衡,男女人数差异无几;年龄段集中在20-30岁之间,其次是40-50岁之间,不难发现受影响群体主要是青年以及工作与家庭都比较稳定的中年人群;职业主要以企事业单位员工为主,这类人群具备一定的经济基础;学历大部分集中在大专,本科及以上,教育程度相对比较高,对影视作品的体会有一定的个人思想与见解;收入集中在1500-4000之间,收入中等,基本上具备出游的能力;观看其一年中旅游次数,属于偏少分布,可见经济与空闲时间之间存在矛盾与关联,同时也反映了当下人们的生活状态。总结以上,样本具备人口学特征的一些重要方面,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如表2样本人口统计学特征所示.

(三)数据处理工具与方法

运用SPSS19.0统计软件分析,问卷的KMO值为0.758,说明问卷设计合理,适合进行因子分析;巴特利特球度检验的显著水平为0.000,代表母群体的相关矩阵间有共同因子存在,适合使用因子分析法。

二、研究结果

(一)公因子的抽取与命名

在经过KMO和Bartlett的检验之后,提取公因子,再对提取的公因子进行15次的迭代收敛。最终14个动机因素被归结为6大因子,并且每个因子中都具备指标变量大于0.5的条件,结合研究的构思以及旅游动机的指标,将6大因子命名为“为印证影视作品中呈现的相关人,事,物”、“受影视拍摄地本身特色吸引”、“为体验一次新型个性的旅游方式”、“因明星效应,追求旅游目的地知名度”、“深陷于影视作品营造的人物角色”、“感受新的生活”。公因子累计方差达到63.191,说明调查分析的结果还是比较理想的。如表3动机因子分析所示。表3动机因子分析

(二)消费者影视旅游动机差异性分析

不同的消费群体有各自的消费需求,从而其受影视作品影响的出游动机也是不同的。其中年龄、性别、学历是最基本的群体划分,在此划分差异基础上,其出游的主要动机也存在区别[3]。具体如表4不同年龄、性别和学历消费者影视旅游动机差异分析结果所示。从年龄看,不同年龄段受影视作品影响的程度不同,以致呈现出不同的出游动机。20岁以下人群更容易受影视中的明星影响,追求一种知名度,这也正符合这个年龄段人群追寻潮流、时尚、青春的特征;20岁以上人群出游动机主要受影视拍摄地自身魅力影响,他们具备一定的理智与鉴赏能力,有自己明确的旅游目标,其中20-30岁人群同时也追求个性旅游方式以及逃离现实感受新生活的旅游动机;50岁以上人群轻微呈现出追求个性的旅游方式,这反映了当下老年人追求潮流的年轻心态正在萌生发芽。从性别看,性别差异呈现的主要出游动机相差不大,主要受影视拍摄地本身特色吸引,其次倾向于个性旅游方式以及感受一种新的生活状态。性别差异的分析结果可以大致反映出生活在相似环境中的男女,其思维方式及生活状态逐步趋向一致。再进一步分析,女性对“印证作品”有较大兴趣,这与女性性格中较于男性的好奇、追求到底的情愫相关。从学历看,初中以上的人群比较倾向于受拍摄地本身的特色所吸引,可见具备一定文化水平的人群,对事物都具备一定的理性看法;大专以上部分人群还倾向于体验新型个性的旅游方式以及感受一种新的生活状态,这就反应文化程度稍高一点的人群,思想都比较前卫,具有前瞻性。从消费者年龄、性别和学历水平差异的调查结果,不难发现“受影视拍摄地本身特色吸引”这项旅游动机是引起消费者出游的最主要动机;其次感受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以及体验个性旅游也逐步成为消费者出游的较为主要的动机。

三、建议

作为影视作品热播的两个受益群体,旅行社和旅游目的地,如何合理利用机会,招揽更多的消费者前往旅游成为最终思考的问题。

(一)从旅游目的地角度出发

每部影视作品如何做到成功呈现,取景是关键因素之一。故旅游目的地作为提供场景的主体,如何做到从中获取利益,有以下几点建议。1、突出特色景点在调查的结果中,我们可以清楚的发现影视作品影响下的消费者主要出游动机为“受影视拍摄地的自身特色所吸引”。因此,在拍摄影视作品之前,旅游目的地的管理人员应该与拍摄方做好详细的沟通,向拍摄方具体介绍旅游地的相关景点,并且与作品相结合,提出可行性的取景方案,尽可能选择最具特色的场地,并且能够在影视作品中真实,具体的呈现,同时更要做到情景交融,将景点内涵化,升华其意义,从而使消费者出游动机的刺激效果达到最佳。2、根据需求取景影视作品分多种题材,有青春、爱情、古装等相关题材,每部影视作品都有相应的受众群体,在一部作品开拍之前,需调查了解作品的主要针对群体。如。作品以青春为题材,那么它所针对的群体主要为年轻的消费者,因此,在取景方面应突出个性,另类的场景,才符合这个层次消费者的需求。同理,其他题材也是如此。

(二)从旅行社角度出发

旅行社作为提供旅游咨询与线路的经营商,是进一步驱使消费者前往旅游地旅游的推动者,如何将这股推力发挥极致,有以下几点建议。1、加强信息传播针对性根据消费群体的差异性,旅行社需进行适当的旅游动机市场细分,以便针对不同的消费市场采取不同的传播手段与方式。如根据年龄差异性进行青少年、中青年、老年人市场划分。旅行社在景点选择、线路设计方面应该突出每类群体的倾向,同一个景点,根据影视作品的呈现,针对不同的人群进行不同角度的宣传。如针对20岁以下的消费者,在传播方面要突出主流明星以及网络广为流传的经典场景等更容易吸引消费者眼球的方式;针对20-40岁人群,则需结合影视作品突出呈现风土人情、特色习俗、魅力景致等方面;面对50岁以上的人群,则要突出旅游地的个性、安全,满足其追求年轻,安稳的心理。2、衡量消费者货币与时间成本调查结果显示,影视旅游大部分消费者属于工薪阶层,薪资中等,足够支付旅游,但尽可能的想要获得低消费的旅游,以减轻经济负担。还有一部分消费者出游次数不高,更多原因在于时间成本无法付出。旅行社在安排影视旅游产品线路时,需对消费者时间与货币成本进行综合衡量,以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出游愿望。

参考文献:

[1]刘婷,吴茂英.影视旅游推动旅游目的地形象塑造的对策研究[J].红河学院学报,2012,10(3):119-122.

[2]凌莉萍,吴殿廷.国内外影视旅游研究进展及启示[J].旅游学刊,2010,25(3):89-95.

第7篇:设计一个旅游方案范文

一、旅游英语复合型人才培养

张冲(1996)从材料科学上复合材料的概念来认识英语复合型人才。复合材料有基材(base material)和加强材料(reinforcement)复合而成。与此相似,英语复合型人才也由作为基材的英语和作为增强材料的其他专业复合而成。杜瑞清(1997)在界定复合型外语人才时说:“复合型外语人才指既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的各种技能,懂得该门外国语基本知识,也具有其他一门学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一专多能的人才。” 罗世平(2000)提出“外语+X”的外语复合型人才模式。结合旅游英语自身的特点,高校旅游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应把“X”部分认定为除了包括英语特色外的浓缩型旅游专业知识结构体系,包括旅游学概论、全国导游基础知识、导游实务、旅游心理学、旅游美学、旅游营销学、旅行社实务与管理等主干课程。因此,就旅游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而言,除了学习英语语言文学相关的知识外,学生也应该加强对旅游相关知识的学习。这样,既保证了作为基材材料的英语的稳定性,又允许甚至鼓励根据自己的专业加进旅游方面的增强材料,培养出合格的旅游英语复合型人才。

二、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设置

旅游英语有着很强的专业性和与其他基础英语不一样的地方。它是在普通英语基础上的专业英语,它的特点主要体现在:知识面宽、词汇量大、口语表达能力较强。实际上,旅游英语人才更多的是与游客打交道,在于游客的交谈中可能会涉及到衣、食、行、游、购、娱等方面的知识。相关知识的缺乏会直接影响到旅游英语人才在未来工作中的业绩。在云南,大部分培养出的旅游英语人才主要从事英语导游工作。英语(外语)导游作为一个特殊的职业,肩负着导游与翻译的双重任务。外语导游人员既要给外国游客进行导游讲解,还要充当外国游客的翻译。这就要求我们既要抓英语方面的学习,也要兼顾旅游方面的学习。

在英语专业培养方案的制定中,在发挥英语专业优势的基础上,以英语导游为特色,将英语专业知识和相关旅游知识相结合,充分利用英语教学的优势加强基础教学,让学生能接受系统的语言训练,具备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在专业教学上,课程应覆盖旅游英语专业的基本内容,以达到对英语导游素质的要求。旅游英语专业的教学设计应该紧紧围绕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学生除了在英语听、说、读、写、译等方面应具备相关的能力外,还得了解旅游相关的知识,能以英语为工具从事旅游一线的工作。根据专业教学设计,旅游英语专业的学生应具备至少三个方面的能力:1. 基本能力(汉语言文化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调研能力和公关能力);2. 英语交际能力(语音能力、听力能力、口语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和中英口笔译能力);3. 专业能力(英语导游能力、旅游法规应用能力、旅游活动组织能力、旅游市场营销能力和旅行社管理能力)。在教学实践中,除了进行语言基础知识的讲解外,结合教材导入目的语文化,注重文化背景知识传授,向学生传授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背景、风土人情和生活方式,展现其独特的社会风貌;通过本国文化与异国文化的对比,揭示其民族价值观念与思维方式,让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学会知识文化,养成摄取交际文化的习惯,从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应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也为将来的英语导游工作做准备。

此外,涉外旅游企业的经营、改革及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旅游英语专业学生的实践和就业。高校在做好学历教育人才培养的同时,也应该高度关注涉外旅游企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主动为企业承担岗位培训的工作,切实加强与涉外旅游企业的联系和合作。为了使理论与实际更好地结合起来,高校应该在校外多与旅游企业建立实习基地,在校内多建设模拟导游实验室,并在实际的旅游英语教学过程中安排适当的时间让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增强学生一线实际操作能力。

第8篇:设计一个旅游方案范文

新课程改革让我们在机遇与挑战中和全新理念同步成长,教育的真正意义在于发现人的价值、发挥人的潜力、发展人的个性。数学教学中,开放性教学已成为当今数学教学的主旋律,数学教学的开放性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模式的开放性、授课方式的开放性、方法探究的开放性及理念的开放性。数学教学的开放性能够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数学教学不再像传统那样局限于知识点传授和追求结果的唯一上,而着重于让学生合作交流,动手探究,发散思维,拓展延伸,最终提高自身创新思维的能力。

一、教学内容的开放性,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源头

小学数学教学不应该局限在一本教科书上,虽然目前小学教材已经很注重学生的合作交流、探究发现、总结归纳等,为学生自主思考留下了很多空间,但一本书是远远不够的。教学内容的开放要放眼所有有利于学生发展创新思维的方方面面。

曾经看过澳大利亚一个教学视频,教学的是桥梁中的平衡,运用的是三角形的稳定性,但同时要考虑梁的承重,于是教师先以课外作业的形式让学生查阅各种资料,可以是书籍,也可以到网上,还可以问桥梁专家,第二天回到课堂,让学生分小组合作实验验证自己的想法,最终学生成功地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虽然最终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是相似的,但学生体验的过程是丰富多彩的。因此,教师设置教学内容时可以围绕将要展开的主要话题,让学生到生活中探索,去各类书籍中发现,再走进现实中验证,这样实现了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和开放性,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了发散。

二、教学过程的开放性,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策略

有时候,为了追求一节课效率及知识点的完整,会忽略学生对一些问题的深入研究和体验,教师为了在预定时间内完成教学内容,而硬生生打断学生的学习,使教学过程过于仓促,学生没有深入理解,更达不到举一反三的目的,甚至有的同学根本还没有理解,产生两极分化。教学《旅游中的数学》时本来设置了3种算法,可学生说出了更多的方法,计划用40分钟完成整节课教学,结果新课就讲了30分钟,后面让学生自主设计旅游方案的环节就显得很仓促,结束把学生的方案收上来,很多小组没有设计出有个性的方案,可想而知学生根本没有消化新知识的时间。再上这一课设计旅游方案时,我并不因时间而限制学生主动探索,以课外作业形式布置给了学生,到了第二节课一起交流,得到了很多有个性的设计方案。

教学过程的开放,多花一些时间,多留给学生思考空间,多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关注学生成长,而不是为了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制约学生思维发展,扼杀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利用课堂教学过程的开放性,让学生张开想象和创新的翅膀,把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揭示出来,既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动机,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知识运用更灵活,同时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整个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三、开展数学小课题研究,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实践

数学小课题研究可以给予学生更多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机会。进行小课题研究为学生练就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看到生活中和数学相关的问题,从而不断发现研究中的问题,使学生不断思考成为小课题研究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生命元素。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需要一个长期培养和动手实践的过程。小课题研究为学生提供了创新思维训练的平台,把思维训练贯穿小课题研究各个方面,激发学生思维动机,理清学生思维脉络,培养学生思维方法,以实现创新学习目标。在小课题研究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使之成为具有创造力的人才,使学生思维真正得到训练与提升。

在小课题研究过程中,学生有了更多动手实践的机会,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发现、自主研究,对课题的整体研究有了脉络,从整体上感知,把握数学知识的整体系统。经常开展这样的小课题研究,还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增强数学学习的趣味性。给学生布置过一个小课题“暑期社会实践小报告”,让孩子走进超市,了解商品的重量与价钱,写一写自己的发现,字数三百字左右,假期结束,收上来看了一下,发现有百分之三十多的孩子写出了质量较高的小报告,经常做小课题,孩子们发现问题的能力一定会大大提高,也就有了创新思维的种子,加以实践,定会有所突破。

四、课堂学习评价的开放性,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升华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开放课堂评价体系要把评价权交给学生,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得到发挥。学生生活在信息化大爆炸的时代,学习环境非常优越,有着很强的求知欲望和表现欲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积极评价,会加倍获得成功的喜悦。教学评价不仅采用口头上的,还可以是书面的,激励性评语、个性化评语,发一些奖章,甚至夸大对学生的评价,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无限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生只有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数学学习中,思维才能得到进一步拓展,才会产生更加活跃的创新思维。决不能把孩子培养成为做题目的机器,很多学习成绩很好的孩子虽然做题目很好,但缺失创新思维,在以后事业中并没有什么成功的建树。

数学课堂的开放性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有着深远且重大的意义,教师在教学中应重点关注这个课题。建立开放多元的课堂,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发展。

第9篇:设计一个旅游方案范文

Pine和Gilmore于1998年就开始宣称体验经济时代已经来临,体验指消费者的体验,企业用生产出来的商品和自身优良的服务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并对这种消费体验记忆深刻。体验是来自个人心境与外部事件的互动,根据体验者参与的主动性与投入程度,将体验分为娱乐(entertainment)、教育(education)、逃避(escape)和审美(estheticism)四类,每个体验者的经历都是上述四类体验不同程度的结合,而这四类体验的中心集合点被称为“甜蜜地带(SweetSpo)”,在这个地带,体验者将达到一种“畅爽”的境界。Pine和Gilmore关于体验的“四分法”被许多学者用于研究各类消费者的体验需求,体验经济导向下的消费者体验研究得到了快速发展。随着体验经济时代的来临,越来越多的旅游目的地开始关注旅游这一行为对游客到底意味着什么,并试图通过多种途径了解游客对旅游体验的不同需求。通过对已有产品进行提升、改进、对现有资源进行组合、加工或对潜在资源进行开发、挖掘,使其转化或开发为体验型、参与性强的旅游产品,以满足旅游市场对丰富而独特的旅游体验的追求。因此,将早期以观光为主的旅游目的地打造成为具有独特识别特征和体验符号的旅游地,已成为旅游目的地产品开发创新的重要驱动力。

二、体验经济时代的旅游者行为表现

在体验经济时代,由于需求的改变,旅游者的消费行为发生了很大改变。他们对个性化的服务和多样化的产品更为青睐,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1.个性化需求更为突出。主要表现在旅游产品和旅游服务两个方面,随着游客旅游经验的丰富,早已不再满足于单一形式的旅游产品和服务,他们不仅期望得到多样化的解决方案,同时希望自己也能参与其中,亲自体验旅游目的地独特的生活方式。希望打破传统的固有模式,根据自己的喜好制定属于自己的个性化产品。面对旅游者日益变化的消费需求,只有推出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才能满足。这种个性化的服务让消费者获得一种私人定制般的体验,是自己独特的人生经历。2.更加注重体验。旅游产品在一定程度上寄托着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获得的感受,旅游者购买旅游产品,就是想满足这种感受。商家可以根据旅游者的这种消费心理,将个性化的旅游产品和旅游者独有的消费过程作为卖点来招徕游客。在制定旅游方式的过程中,注重增加旅游者自己动手参与的环节,让旅游者体会到自己亲自做出成品的成就感。如果顺应了旅游者的这种需求,将大大增加旅游目的地的受欢迎程度。3.情感需求比重增加。处于体验经济时代,旅游者的消费观念和方式均较以往有很大不同,不仅注重旅游和消费过程的质量,更是为了使自己获得愉悦的体验,对旅游过程的情感需求比重增加。这种情感需求,更多地体现在旅游产品上。那些能引起旅游者内心情感共鸣的产品往往更容易获得消费者的关注,这应当引起旅游产品供应商的重视。同时,消费者也追求多样化的旅游方式。猎奇虚幻、传统寻根、健康运动、极限挑战等多种新的旅游方式的出现正体现了这一点。随着旅游市场的发展,旅游者的需求会更加多样化。

三、基于旅游体验的体验旅游产品开发创新

(一)构建独特的体验主题,提升体验的品牌形象

主题是整个体验式旅游产品设计的核心,主题的选择,必须符合旅游者对体验独特性的需求,才能激起他们的兴趣和购买欲望,制定鲜明的主题可以说是体验旅游开发的第一步。而美国拉斯维加斯的“论坛购物中心”则是具有优秀主题设计的代表,该购物中心围绕古罗马风格设计,白色罗马列柱配以光洁的大理石铺砖,营造了一种尊贵、典雅的氛围。而各种绿树、喷泉设计,更是让人工与自然得到了完美的融合,从而在整体上带给了游客和购物者无以伦比的身心体验。为进一步提升整体氛围,“论坛购物中心”在各出入口及大门等关键节点处设置了古罗马风格的主题雕塑。此外,各商店也意识的将门店装饰风格与古罗马协调统一,如沿用具有古罗马马典型代表的卷曲花纹、罗马数字等。总的来看,此主题购物中心的有形或无形的产品,都围绕古罗马时期为主题进行设计,给游客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体验。在给游客以良好体验之后,游客才会对旅游企业品牌产生情感共鸣,进而理解企业品牌背后所传达的创业理念,增进游客对企业品牌的了解程度,而良好的企业则能在这个相互了解的过程中,经受住游客与市场的考验,形成良好的品牌效应。因此旅游企业更应着重打造好的品牌。

(二)强调游客的参与性,营造全身心的旅游体验

近年来我国旅游市场蓬勃发展,游客对旅游品质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单纯的观光旅游已经很难满足消费者的口味。他们更期望零距离、多方式地与旅游吸引物进行接触。如像目的地居民一样生活,像职业探险家一样去认识和征服大自然等,通过亲身参与和体验这些活动,完全融入目的地居民的生活方式,体验当地的社会文化。这种旅游方式让游客与当地人民深入接触,甚至将自己视作当地人民的一员,因而对旅游别有一番体验,这种体验是每个游客所独有的,印象更加深刻。

(三)提供个性化的旅游体验,满足游客多样化需求

企业设计的旅游产品,满足游客的个性化需求只是基础,要想与竞争对手拉开较大的差距,必须摆脱产品同质化给游客在体验上带来的千片一律的感觉。只有在设计思路、产品造型、产品质量上找到自己的特色与优势,才能抓住游客的兴趣,使游客产生购买的欲望,从而使产品在销量上远超竞争对手,使企业获得更高的利润。在很多人看来,个性化定制和规模化生产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提高个性化体验,往往意味着不能进行规模化生产。但可以从产品形象、服务、环境等方面调和这种矛盾,增强游客的个性化体验。

(四)不断开发新的体验旅游产品,紧跟市场潮流

旅游产品的开发,应紧跟市场的需求而不断创新。摸清旅游市场的潜在需求状况,为下一步产品开发确定正确的方向;摸清旅游市场的规模,制定适量的产品生产线;摸清市场对旅游产品的满意程度,以便随时改良产品,适应市场需要。配套的旅游设施和项目也要随市场的需求不断更新,以动态的眼光看待旅游产品等开发设计,同时高瞻远瞩,预见市场可能会出现的变动趋势,使游客切身感受到产品人性化的设计和持久的吸引力,完善游客的旅游体验。只有这样,旅游产品才能紧跟潮流,站稳脚跟,在旅游市场中具有持久而旺盛的生命力。

(五)突出产品的文化内涵,引起心灵上的共鸣

在旅游过程中,人们不仅感受自然景观带来的视觉享受,更追求独具特色的目的地文化所带来的精神享受。旅游时人们欣赏当地文化,在交谈沟通之中体会旅游的乐趣。一个地方的文化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当地从古至今沉淀下来的精华,在旅游过程中,更是通过旅游产品这类实物来体现。因此,开发旅游产品的过程必须首先对当地文化十分精通,并有较高的品位。旅游产品既要体现当地特色,又不能流于庸俗;既要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又不能太过商业化;既要传承历史,又要敢于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保持旅游市场的活力,满足消费者的体验需求。不仅如此,目的地文化本身就是旅游市场的一种软资源,因此更要充分挖掘文化内涵,将旅游贴上鲜明的文化标签,使之最大程度发挥旅游资源的效益。而旅游也有一种硬资源,即当地的自然风貌以及独特的建筑风格。用文化整合旅游空间,使其具有旅游价值,正是因为文化本身承载着人们对历史对现实的认同,让文化和旅游产品相结合,共同服务于游客的旅游需求。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