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落花生教学反思范文

落花生教学反思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落花生教学反思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落花生教学反思

第1篇:落花生教学反思范文

孔子的教学,可以定义为“问对之学”。所谓“问对”,就是一问一答。从以下《问政》内容可见一斑: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子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子张问政。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

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无倦。”

从这几段文字,可以看出孔子教学特点有三:(一)学生问,教师答;(二)一个问题可以不停地问,教师不停地答;(三)不同的学生问同一个问题,教师有不同的回答。与孔子的“问对之学”相比,如今的课堂教学可以说精彩纷呈,但我们却发现学生的问题少了。

孩子小时候总是喜欢问东问西的:“小鸟为什么能飞呀?”“天为什么会下雨呀?”常常问得老师、家长张口结舌。一年级的孩子上课时小手刷刷举得高高的,下课了,也围着老师叽叽喳喳。可到了六年级,主动提问的很少很少,大多是老师问,学生答。学生的“问题”都去哪儿了?为什么学生没有“问题”了?

一、 学生没问的必要

孔子的教学,学生问,教师答;而我们的课堂正好相反,大多是教师问,学生答。或者教师引导学生问,学生提出的问题,都是教师预设好的,如果偶尔有与课堂设计有出入的,也得不到很好的解答。学生学什么,学生问什么,怎么学,怎么问,教师已经设定了一个框架,在这个框架里,学生学的是老师让他学的,学生问的是老师让他问的,而不是出于学生自己的思考。那么我们的学生还需要学,还需要问吗?只要人云亦云,把自己当容器就好了。有的学生甚至学会了察言观色,知道什么问题是老师需要的,提问只为投老师所好。

二、 学生的提问没有得到老师的珍视

五年级人教版教材里有许地山的《落花生》一课。学生问:“老师,为什么叫落花生?”老师答:“落花生就是花生,花生你该见过吧!”学生貌似恍然大悟地走了:“哦,落花生就是花生”。名师支玉恒老师是怎样回答的呢?“花生是先开花,花落后,花托扎入土里,最后长出果实来,就是花生,所以叫落花生。是一种地下果”。如果都像支玉恒老是这样慎重对待每个学生的问题,我们的学生也许就会百问不厌了。面对学生的问题,我们的不重视,不以为然,不经意间给了学生一种“我很无知”的感觉。学生还有问,还敢问吗?

三、 老师的“标准答案”不能解决学生的个性问题

孔子针对不同弟子的同样的问题给出的是不同的答案,这应该算是我们今天常挂在嘴边的“因材施教”。孔子的不同回答,应是针对每个弟子的不同特点。我想孔子对每个弟子的性格、文化层次,甚至经历都是了解的吧,这样才能因人而异。今天,我们也想因材施教,可我们又对学生的心理状态、心情、性格、需求,又了解多少?再看前面落花生的问题:教师首先就没弄明白学生问的实质,学生要了解的是为什么叫“落花生”,而不是叫其他的名字;而老师却认为是学生不知道“花生”是什么,所以,才让老师对问题不以为然,答非所问。

还有,面对现今超级大班的境况,我们也无法像孔子一样有“不同的答案”。我们只能按照我们设计的固定答案应答学生。我们的“标准答案”是每个学生需要的吗?学生满不满意我们的答案,理解不理解我们的答案,我们完全顾及不到。全班60个学生,就只有一个“标准答案”。这样,学生还会有问题,还能有问题吗?

四、学生不敢问

在一段美国课堂教学的录像上,老师一直蹲下身与学生交流。反思我们的师生关系,老师大多是高高在上地站在讲台上,跟学生交流的语言也是“你要怎么样”“你不应该这样”也许我们尽可能地让自己语调更亲切,更温和,但高高在上的姿态仍在,学生对我们只能“仰望”。大多学生对老师都有“畏惧”心理,学生又怎么敢于提问?

“为学患无疑,疑则进也!”“学问,学问,勤学好问。”学生都没问题了,学生就变成了知识的容器,教育培养的就不是人才,而是机器了。把学生的“问题“找回来,必须有一个开放的课堂。怎样开放?

首先,教师要树立开放的观念。“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教师要转变观念,敢于把课堂还给学生,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教什么,要看学生需要什么。

其次,开放问题。要把提问的权利、质疑的权利还给学生,教会学生从小敢问、善问。我们的课堂教学应朝着激发学生问的兴趣、教给学生问的方法、培养学生问的意识、开掘学生问的潜能,引导学生扩大提问的角度的方向来推进,而不是在师问生答的轨迹上滑行。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向老师质疑,向同学质疑,向书本质疑。即使质疑是错误的,我们也应该对质疑这种行为本身予以肯定。陶行知曾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问”是创新的起点,是求知的起点,是进步的起点。

第三,开放时间。课堂教学中,教师讲授的多了,学生思考的就少;教师问的多了,学生问的就少了;教师的活动占时多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就少。我们大多教学过程都由教师事先设计好,每一个细节,都要和教师预先设计一模一样。虽然从表面上看“节约”了时间,但是长期这样的教学方法,只能养成学生依赖的恶习,学生的思考是被动的,又从何谈疑问?所以,课堂上,老师要留给学生足够的主动思考的时间。让他们用眼观察,用脑思考,用手去做,用嘴去说,用心去感受、体验。

第2篇:落花生教学反思范文

1.学会学习,提倡人文性教学法

在阅读课堂中要想真正实现“关注每一个学生”,让小学生去享受学习的快乐、得到发展,就必须大力提倡人文性教学法。有效的人文性教学方法应该是“思考、讨论、交流、反省”,在思考中,体现展示学生独特的思维个性和情感体验;在讨论中,努力使小组中每一位成员的立场得以展现;在交流中使各自的观点受到认可或质疑;在反省中使个体发现认知冲突和内心的矛盾。通过这些形式的交往,我们的课堂教学才能克服大班教学所造成的空洞、 低效的弊端,让每一位小学生感受到真正的人文关怀,使无穷无尽的知识从学生记忆的负担变成滋养他们幼小心灵、脆弱生命和美好人性的“维生素”。

2.享受学习,积极营造环境的“人文性”

2.1 关注差异,促进发展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人,有自己独特的个性, 有其生活感受和情感体验。在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对待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只有从学生的差异上去关注每一个学生,为学生营造人文性的学习环境,才能让学生得到很好的发展。例如,笔者在阅读课上指导朗读时,让学生自由选一个同学作为竞争对手练习, 然后上台比赛。对于平时读书不流利的学生,只要他敢于挑战优秀的学生,就给予肯定。 在课堂上,只要经过自己的思考、努力,积极举手发言的就要进行肯定。差生的努力尤其要及时给予鼓励,不要因为答案不标准或错误就冷落他,应告诉他,只要努力,你就会和成功越来越近。当每个小学生看到自己经过努力所得到的成绩都能得到肯定时,他们会为之骄傲,感受到教师的人文关怀,从而产生继续努力学习的动力,促进自身的健康发展。

2.2 生生互动,自主合作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各因素之间的互动,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组织形式。小组合作学习能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但也给教师控制课堂秩序带来了困难,很容易使课堂教学产生看似热闹实则混乱,看似体现学生自主发展、 进行人文关怀实则搞形式的局面。这就需要建立一套“活而有序”的合作常规,并通过训练使之形成习惯。首先要合理分工,明确职责。小组内应设小组长、记录员、汇报员各一名。小组长应选有较强组织能力和合作意识的学生担任,主要职责是对本组成员进行分工,组织全组人员有序地展开讨论、交流、操作、探究的活动。记录员的职责是将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内容记录下来。汇报员的职责是将本组合作学习的情况进行归纳总结后在全班进行交流汇报。教师应根据不论文格式同活动的需要设立不同的角色,并要求小组成员既要积极承担责任,又要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发挥团队精神,有效地完成小组学习任务。其次,要培养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一是独立思考,以避免小组交流人云亦云、盲目从众的现象;二是积极参与、踊跃发言;三是认真倾听;四是遵守课堂纪律和合作规则,避免不必要的争论和争吵。只要使合作常规落到实处,为学生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尊重和保护学生的参与热情,就能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合作学习的快乐,从而使学生自主、活泼地学习,营造出一个人文性的学习环境。

2.3 张扬个性,学会自评

长久以来,我们似乎已经习惯于一种评价方式,那就是被评价者被动地接受来自外部的教师及其他学生的评价。其实,评价也是一个主动发展的过程。 在新课程改革中,各国都非常关注评价的主动性。英国曾提出一种“改善学习”的评价,它伴随着课程学习的始终,以自我为参照基础,要求学生了解已有的前提,明确学习目标并知道如何弥补达到目标的差距。德国在对教学评价的改革中也反映了这样一种理念:教学评价应当引入学生自我评价机制。由此可见,评价已越来越重视学生的自我意识与个性张扬。 在教学中,如果把彰显个性的机会留给被评价者,引导小学生用自我表现作为参照标准,结合教师、同学等的外部评价,对自己在学习中的各种表现进行自我反思性评价,学生才会在评价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优势领域及弱势领域,这种评价方式不仅有利于保护并激发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而且有助于学生自我表现的发展与优势潜能的发掘,同时也能使学生本身感受到自己是被赏识的,感受到来自教师的信任。在教学中,只有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使学生在互动中学会自我评价,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创建出人文性的学习环境。

3. 对文本人文内涵的把握和处理有失偏颇

第3篇:落花生教学反思范文

关键词:语文教学;创新意识;更新观念;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4-098-01

教育的生命在于创新,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最高形式,是素质教育的全新境界。小学语文教育是人生开启“学门”的基础和工具。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只停留在“一人教,多人听学”的原始状态。小学语文教学同样需要实施创新教学,逐渐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才能,为学生的一生成长奠定基础。

一、以趣为径,创新生动、活泼、开放的教学模式,努力做到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和合作精神相结合

读书有疑源于思,在语文教学中重视学生质疑是至关重要的。一位老师在教学《落花生》一课时,有的学生提出:“落花生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这个对比不科学。为什么呢?因为桃子、石榴、苹果既可观赏又可食用,这不是一举几得吗?总比落花生只供食用不可观赏要好的多。虽然学生的理解有失偏颇,但他能向教材挑战,这就难能可贵了。注重质疑解疑能力的培养,留足时间,激励表扬,让学生由不敢问到大胆问再到善于问。“抱着的孩子长不大”,我们要真正解放学生,树立正确语文教学观,淡化语文教师的表演欲,从兴趣、情感的激活入手,培养学生的表现欲。

1、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

所谓创新就是不墨守陈规,勇于冲破传统观念和传统习俗的束缚,勇敢的走前人没有走过的道路,勇敢的干前人没有干过的事情。孩子们思想单纯,爱动脑筋,富于幻想。他们头脑中没有那么多承认的思想禁锢,对许多习以为常的事情往往有着自己独特的想法,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常常有一种跃跃欲试的冲动,这些正是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可贵萌芽。对学生表现出来的这种积极性、创造性,教师应予以精心的保护和有力的支持,不要随意扼杀孩子头脑中的智慧火花。教材中的许多课文都有不少“空白点”,这是培养学生想像力的极好机会。

2、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由于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庭生活中缺少与他人相处和合作的机会,容易造成孤僻的性格,不利于形成合作的品质。因此,努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教育孩子善于学习他人的长处,与他人真诚团结、共同合作,是势在必行的。

二、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激发学生兴趣,集中注意力,确保传统语文教学与现代网络教育技术的有机融合

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说过:“教学艺术的光亮是注意力。因为注意力,学习的人才能保持心里不跑马,才能了解放在眼前的一切事物。”课堂学习中,学生的注意力是教学是否取得成效的重要因素,如果教师不认真,没有将注意力放到课堂上,教师教得再好,说得再多,提得再严,进入学生耳朵中,头脑里的内容就少得可怜,教师的教学只是是外在因素,学生有没有认真听讲才是因在因素,所以说,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注意力是获得良好效果的一个重要前提。传统教学都是一本书,一支笔,一个老师讲半天,学生目光不是看着黑板就是盯着老师,没有新鲜感。而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中的运用,对于激发学生兴趣,集中学生注意力方面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有着传统教学不可替代的优势。在课堂教学中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能够将传统教学中的“黑白世界”(黑板和粉笔)改变为“彩色世界”(声、光、电等图文声像并茂),让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更加直观,更富有表现力,能给学生视觉、听觉上的感官刺激,让学生的思想意识中觉得课堂不再枯燥无味,大大吸引了学生们的注意力。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需要关注多种不同的教学因素,在教学中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思维,使用全新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认真按照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树立新的教学观、学生观、教学质量观和评价观,明确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主动探究,就能让语文教学效果越来越好。可以说,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需要一个在学习中探索,在探索中前进,在前进中完善的过程,需要我们不断探索,不断完善。我想:只要注重细节,善于学习,勇于反思,终有一日,我们会觅得――教改劲风吹,硕果结满枝的景象。我们会喊出――看今朝,节节课堂精,大家都开怀的自豪。

第4篇:落花生教学反思范文

关键词:延伸;自主;适时;巧妙;适度

在新型的课堂教学中,有效的课外延伸,可以让良好的信息来源得以有保障,从而让学生的学习潜力得到激发,促进课堂教学顺利进行。

一、自主延伸

在课堂教学时,教师不露痕迹的运用拓展教学往往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整个课堂教学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麻雀》教学中,一位教师这样引导学生自主感悟的:

在充分感悟了老麻雀的勇敢和爱的伟大力量之后,教师深情地对学生说:“这时,你最想对老麻雀说什么?”

生1:“老麻雀,你太勇敢了,我很佩服你!”

生2:“老麻雀,你奋不顾身救孩子的精神令我感动。”

生3:“老麻雀,你真棒!我为你竖大拇指。”

生4:“老麻雀,我要学习你临危不惧的精神。

生5:“我想对小麻雀说一句话:你有一位好爸爸或许是妈妈,你长大后要孝顺他们。”(这时,班上响起一片热烈的掌声。)

在了解了故事的结局后,教师让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猎狗走后会怎样呢?”一石激起千层浪,此时如同给学生打开了一扇面向生活、社会、世界的窗户,开阔了他们的视野,引发了学生更为深刻的思考,这对于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综合的语文素养,无疑是大有益处的。

二、适时延伸

语文课外延伸要把握时机,找准向课外延伸的切入点,迁移运用,从而真正增强学生的语文能力。课标版《落花生》一文,由于文中展现的场景与学生生活有一定的距离,因此学生很难感同身受的理解文中的意境。如果教师也只重视对文章本身的分解和剖析,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就会让教师的学术视野得到限制,影响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创造力。因此,教师有必要在剖析文章前先介绍相应的背景资料,使学生对作品有宏观的把握,积淀起应有的文化底蕴。

比如文中有句话令学生费解:“所以,我们要像花生一样,做一个默默无闻,对他人有用的人。”

学生会思考,为什么文章中的父亲希望儿子像花生一样啊?做人像鲜红的苹果和可口的香梨不是也可以对社会有贡献吗,而且还更有尊严更体面。

对于学生的疑问,教师应该激励学生在课后查找相关资料,了解作者家庭背景和发生的巨大变化,使学生了解因为家庭经历了由盛转衰的变故,父亲才希望孩子能够宠辱不惊的如同落花生一般的做平凡的人,指引学生切身体会父亲良苦用心。

感知是认识的第一步,丰富的感性认识是深化我们对客观事物理性认识的基础之一。通过这样的适时延伸,可以让学生的感性认识得以丰富起来,引起情感的共鸣。学生通过自己独特的感知体验,获得了更多有关于作品的信息,激发了阅读欲望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巧妙延伸

教学中老师在唱好课堂教学重头戏的基础上,应该拓展学生的阅读能力,沟通生活,培养学生语文素养,从而使课堂气氛活跃,教师在教学中应找准切入点,巧妙延伸。

我在教学《我们爱你啊,中国》一课时是这样延伸的:

师:现在打开我送给你们的梅花图,这幅梅花图略显单薄,希望你们能锦上添花,写上与梅花有关的诗句。

生:还有“若非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

生:我写的“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师:写得非常贴切,那把你们题写的这幅诗画送给你今天在座的朋友吧!

播放《梅花三弄》乐曲(学生交流作品)

师:亲爱的同学们,初秋时节已经到来,冬天的脚步也一点点逼近,或许你会埋怨冬天的寒冷,讨厌冬天的冰雪。但是,当我们学习了《梅花魂》这篇优美的文章后,你一定不会再惧怕寒冬,相反,反而会因为梅花的傲骨为你在严冬增添一份自信的美丽而感到温暖。春风得意时,你可以谦虚地说“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遭遇挫折时,你也可以用“若非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的精神鼓励自己勇敢面对。总之,希望你们能够把梅花的精神带入你的生活、融入你的家庭、感染影响身边的每一个人。你的生活一定会因此而更加充满温馨与幸福。这样的教学,使学生稳稳地把握住文脉,并且激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

四、适度延伸

新课标指出:“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从中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阅读的目的,在于获得其中的意义。教学《草船借箭》一课时,周瑜、诸葛亮这两个人物的性格特点是一个重点。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两个人物,我在课文基础上,呈现了另一个信息:《三国演义》中孔明借东风的课外材料。于是,学生在阅读时自觉不自觉地进行了对比、整合,顺利地总结出周瑜、诸葛亮等人物的性格特点。除阅读作品,还有其他延伸方式。比如,让学生去了解校内外最近发生的重要的事,给学生播放与教学相关的电视、电影;也可以让学生欣赏名曲名画,或让他们对某一现象发表自己见解,还可以走向大自然去体验生活。这些活动,既陶冶情操,又提升了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反思精神。另外,将课内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使学生广泛涉猎知识的同时,又提高了阅读能力和实践经验。

语文课堂教学就如一道道菜肴,课堂教学中的拓展延伸就如烧菜用的盐,没了少了,这道菜则给人感觉淡而无味,多了咸了同样让人无法入口。因此,自主、适时、巧妙、适度地进行拓展才是真正的有效拓展。

参考文献:

[1]周成平.中国著名教师的精彩课堂·小学语文卷[M].南京:江苏

人民出版社,2009.

第5篇:落花生教学反思范文

然而,探究性学习的实施并不容易,甚至是十分艰难的。这主要是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制约,学生往往缺乏探究精神,探究意识差,难以发挥内在潜力。如何破解这一难题呢?笔者通过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得出以下几种操作方法。

一、创设情境法

教学中我努力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氛围,让学生置身于探究的情境中,以激发其学习的欲望,使之乐于学习。如教《草船借箭》一文时,我让学生从题目入手,捕捉探究着眼点。设疑:草船能借箭吗?是谁的妙计?从什么地方可看出此人神机妙算?通过设疑和交流,学生步入了探究问题的情境中,再通过阅读课文,很快就找到了问题的答案。特别是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让同学们感悟到:一个人不仅要学识渊博,遇事还要勇于探究新思路,努力寻觅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

二、感悟探究法

语文教材是融思想性、人文性、知识性于一体的经典范文集。教学时,教师要大胆地让学生使用探究的学习方式,既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又要让学生在训练语言基本功的同时掌握学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教《我的战友》一文前,我先让学生静坐五分钟,要求一动不动,然后让他们谈感受。他们有的说:“太辛苦了!”有的说:“很难受。”随后,我让学生联系自己以前偶然被烫的经历,启发孩子们体会被烫时是怎样一种感受,从而明白在烈火中所受的煎熬,明白的伟大。这样,对于课文感情的理解和语感的培养都水到渠成。

三、质疑阅读法

我以培养学生在阅读中的问题意识为基点,要求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阅历和体验,对文章中所表述的情境和文字质疑,从而发现与作者思想、情感等方面的距离,再通过讨论与交流,得以走进作者的精神世界。如此反复阅读和感悟,层层递进,语文学习就逐步成为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同学们在讨论中各抒己见,思想的火花也不断得以迸发。

四、主题作文法

为了解决学生畏惧写作的心理,我着力于引导学生养成“我手写我心”的写作习惯,培养其用文字表达生活感受的写作思路。如设置每周一次的生活作文交流课,其形式和内容都不加限制,可以针对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写话题作文,也可以结合某一知识点写想象作文,更可以在对一些生活现象或问题探究的基础上写出正式的小论文等。学生对变换了主题和形式的作文课非常乐于接受,也写出了不少好文章。

五、信息整合法

教材中有不少课文能反映相同的环境或相同的人物形象,或就某一点有不同的思考。我便因势利导地提出了信息整合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将课内外知识进行有机整合,从而巩固和延伸所学内容。如学了《赤壁之战》《草船借箭》后,学生对三国故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曹操的为人产生了种种不同的看法。我便组织了一次“我眼中的曹操”主题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充分掌握历史史料的基础上,用讨论和举证的方法进一步了解和分析曹操。这使得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空前高涨。

六、评价反思法

学生在自主探究学习过程中,不可能从一节课中获得整个的系统知识和文本知识,也不可能做到所运用的方法都是科学的,更不可能说探究发现的新事物都是有用的。因此,在课堂探究结束后,教师要指导学生及时评价自己,反思自己所获取的知识。如教《落花生》一文后,我结合课文中“人要做体面的人,不能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这一点睛之句,让学生进一步思考,讨论什么样的人是有用的人、讲体面是什么意思。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评价一个人不能只看外表,首先要看其对社会是否有贡献。由此他们感悟到清洁工、建筑工、送奶员等都是具有花生品格的人,明辨了是非,受到了情感的熏陶。

第6篇:落花生教学反思范文

[关键词] 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赏识理念

“赏识”在词典里的解释为给人表扬或赞扬,以调动人的积极性。它使作用对象的生理和心理产生,做起事来心情愉快,干起事来有劲。“赏识教育”,也称“赏识成功教育”。它是承认差异、允许失败的教育,它是通过激励表扬手段,宽容地对待学生,鼓励学生不断追求成功的教育。在教育改革的大潮一浪高过一浪的今天,“赏识教育”作为众多教育方法之一,以其自身的合理性、科学性、有效性乃至必要性得到越来越多的老师与家长的认同。然而,一直以来,语文阅读教学的“高耗低效”现象长期困扰着众多的语文教师。反思中,没有将学生当主人,没有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这已成为教师的共识。但是,我们是否还疏忽了一个原因,那就是我们缺少了赏识。

一、赏识――确立学生学习的主人地位

学生对语文的学习是极富个性和创造力的劳动,这种“劳动”是他人无法替代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它要求我们时刻把学生当着学习的主人,重视学生的情感、意愿、需要与价值观,营造有利于学生学习的环境,引导鼓励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

二、赏识――营造利于学生施展才华、大胆想象与创造的氛围

赏识不仅仅是“嘿!嘿!你真棒!”这种简单的打号子,关键是教师要努力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近年来,不少地方都倡导小组合作形式的座位方式,这不仅是一种形式,而是融合了赏识教育的理念。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一会儿面向老师,接受使命,一会儿分组活动,自成体系,亮出底牌,听取他论,探索学习,不断深化。课堂不再是常规下的法庭,教师高高在上,学生也不再是庭下的旁观者,更不是随时听候传唤的教师观点的证人。江苏省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甚至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自觉形成了正方、反方,引导学生进行辩论,双方各抒己见,唇枪舌剑。请让我引用他上《落花生》一课的实录来看其课堂的氛围。

(话题:当代社会,你要做怎样的人?为什么?)

反方甲:当代社会,人贵在精明,不能像花生那样老实,否则,容易被人骗了。

反方乙:默默无闻的人,永远不会被发现,有才也会被埋没,最后当然成不了才。

反方丙:因为默默无闻的人不会被人发现,因此,我要做像苹果一样的人,处事要圆滑些。

……

正方甲:苹果太骄傲,骄傲会落后!

正方乙:社会需要有真才实学的人!

正方丙:通过大家的辩论,我的思想发生了变化,我要一半做“花生”,一半做“苹果”。这样,既有真才实学,又能及时表现自己。

……

学生间互不相让,就是与台下的老师争论也不甘示弱。瞧那个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小女孩,竟把问题摆到了听课教师面前。

生1:在座的教师,我想问一问你们,你们想做“苹果”,还是想做“花生”?

生2:我还有一个问题,你是想当名老师,还是想当默默无闻的老师?

……

思维多么活跃,个性多么鲜明!她让我们看到了喷薄的太阳,看到了未来的希望。敢想,敢说,有新意!这不正是我们所渴望的最佳境界、所追求的最佳课堂教学效果吗?不难看出,如果没有那样的氛围,学生怎会如此表现呢?

三、赏识――善于发现学生思维的闪光点

教学是师生共同活动的动态过程。其间常常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以赏识的眼光去看待学生,及时把握时机,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学生往往会特别兴奋,教学效果会十分明显。

如笔者在教学《小稻秧脱险记》(苏教版小语)一文时,同学们都对化学除草剂的神奇功效非常赞赏,特别是文末的两个自然段:

稻田里的毛毛雨下个不停。杂草有气无力地说:“完了,我们都……喘不过气来啦。”不一会儿,杂草纷纷倒了下去。

一阵微风吹过,小稻秧高兴得跳起舞来。他们吸足了营养。又向上挺了挺身子。

这里的杂草在“毛毛雨下过不停”时,就“有气无力”了,就“不一会儿,纷纷倒了下去”了,这多么让人为之高兴啊!可就在我们动情地欣赏时,一个学生却半路上杀出个问题来:“老师,这里的‘不一会儿’是多长时间啊?”顿时.同学们议论纷纷:

生1:“几秒钟。毛毛雨还在下,它就有气无力了,话都说不动了,还能会有多长时间?”

生2:“几分钟。比如说,教师让我到前面默写生字,我不一会儿就默好了。”

生3:“几十分种。教师让我们做作文,我们不一会儿做成了。”

顿时,教室里乱成了一锅粥。对此,年轻的教师也许会认为这是学生在捣蛋,也许会认为这无须争论,可笔者却认为这是学生思维的“闪光点”,于是趁势引导:“这个‘不一会儿’到底是多长时间呢,请大家课后想办法弄清楚。”

课后有的走访农民伯伯,有的和爸爸妈妈一起试验,有的到农科站请教技术人员。关于“除草剂品名”及“使用效果”的结论终于出来了:60%丁草胺乳油使用药后5~7天稗草(杂草)叶片发黄,10天以上心叶开始死亡,15天后整株死亡;50%三氯喹啉酸可湿性粉剂……50%快杀稗可湿性粉剂……30%扫氯特乳油……这样,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彻底弄清了文中的“不一会儿”只是一种相对而言的说法,属于艺术化的写法,旨在强调化学除草剂功效的神奇。这种研究学习的机会的得来,这种研究性成果的取得,正是赏识理念指导下的结果。

总之,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赏识是热爱生命,善待生命,是孩子无形生命的阳光、空气和水。赏识是沟通,是平等,是生命之间交往的桥梁。赏识是一门艺术,用赏识的理念支配我们的语文教学,把微笑带进课堂,把激励带给学生,让课堂洋溢着欢乐,充满了激情,流淌着芳香,阅读教学定能从“高耗低效”走向“低耗高效”,从而让学生成为一个大写的“人”,拥有更加“闪亮”的童年。

参考文献:

[1]徐玉秀.语文人格教育应重视引导对自我精神世界的追问[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04).

[2]魏薇.小学阅读教学的生活体验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

第7篇:落花生教学反思范文

课堂提问是教师引导学生解读文本的“钥匙”,课堂中,若是教师没有“含金量”高的提问,课堂就缺乏生机和活力,学生缺乏对文本的全面深入理解,难以把握教材与学生的联系,使得学生游离于文本主题之外,脱离文本的重点。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说:“向学生提出挑战性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发展智慧。”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常常波澜起伏,有声有色,令学生入情入境,欲罢不能,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教师的提问精雕细刻。好的课堂提问能燃起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学生创新思维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畅所欲言,言而有意,提高课堂效率。反之,提问不当,不仅对教学无益,还会使学生思路“卡壳”,窒息课堂气氛,影响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一、仔细研读教材,把握文本的主题

教师只从整体上对课文理解,深度把握,才能用有效的提问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引导学生感悟,让字里行间的情理意趣打动学生。课前读懂文本是精心设计问题的前提,提出的问题必须目标明确,紧扣教学重难点,直入要点。钻研教材一定要掌握教材的系统性,重难点透彻掌握,融会贯通,还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体会感受,才能提出游刃有余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同时要让学生多读,仔细品味揣摩,理解内容,体悟情感,真正与文体对话。如窦桂梅在教学《晏子使楚》一文时,楚王让人关城门,让晏子从城门旁边的一个洞进去时,出示补充资料《胯下受辱》,提问:“那么,晏子的‘看了看’与韩信的‘看了看’有什么不同,从晏子的看了看,你看到了晏子的什么呢?”这一问题的提出,一语激起千层浪。学生会仔细品读,并激起了学生探究的兴趣,学生的思维活跃了,积极性被调动起来,这一提问点燃了学生智慧的火化。

二、问题要有启发性,有思考价值,有容量

有启发性和思考价值的问题能引导学生主动去探索,诱发学生展开思维的翅膀,能让学生独立思考,质疑问难,使学生注意力处于高度集中的状态,或独立思考、或相互讨论,或质疑思考,使课堂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达到非说不可的境地。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突出了主体地位。提问力戒“是不是”的问法。有容量的问题能使学生围绕教师的提问,在广阔的思维空间里驰骋,多角度、多渠道体验感悟。如教学《唯一听众》一课,文中三次出现“平静地望着我”,在此处教师可将问题设计为:从老人眼里第一次读出了老人对我的 ,第二次读出了老人对我的 ,第三次读出了老人对我的 。这样的问题,启发了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和创新思维。学生积极思考,探求答案,提高了学生对课文主题的理解。又如,教学《草船借箭》时,教师提出四个递进式的问题:为什么借?怎么借?结果如何?通过借箭说明周瑜与诸葛亮是怎样的人?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思维被调动,会主动积极去阅读、思考、探究,最终达到了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三、提问要有创新性、开放性,新奇蕴疑

教师要转变提问的内容、方式、角度,提出的问题要联系课文内容,又不拘泥于课文内容,使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中创造性运用语言,力求满足学生求异思维,能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兴趣,开拓学生思维,使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提问的目的是点燃学生思维火花,拓展学生思维空间,调动学生的生活、知识、情感的积累,在文本解读中对语言意义的理解、语言情感的感悟。如教学《小松鼠找花生》时,教师问:“花生真的被摘走了吗?”这样的问题联系了课文,又不拘于课文内容,学生要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运用语言才能完成。如《春雨的色彩》一课提出问题:“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这样的设计极灵活,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能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如教学《落花生》一课为研究文章的结构,提问:“课文由三幅有背景、有人物形象的画组成,是哪三幅?”这样的问题既新奇、灵活,又转变了提问的内容、方式和角度,出乎意料,启发了学生质疑,激发了学习兴趣。又如,教学《坐井观天》一课结束时,教师提出:“青蛙如果真的跳出井口,它会看到什么?会说什么?”这种别开生面的提问,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兴趣,开启了学生思维的大门。

四、要关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符合学生的已有认知水平,难易适度

课堂提问要充分考虑学生已有认知水平,不能过高估计学生能力,要化难为易,克服启而不发的状况。教师可先问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让学生先尝到解决问题的一些乐趣,然后再增加难度。如教学《晏子使楚》一文时,教师可在学生认真研读文本后提出:“晏子与楚王的三次对话妙在哪里?这样既考虑了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又联系了学生对晏子凛然正气、爱国情怀和他高超的语言艺术的理解,促进学生与文本进一步产生对话,促进课堂的有效生成。又如教学《将相和》一课时,提出三个问题:(1)课文讲了哪三个小故事?(2)给三个小故事加上小标题,并说说主要内容?(3)说说这三个小故事之间有什么关系?这样的问题,在文本的解读中产生学生与文本对话之效,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化难为易,深题浅问,使学生都跳一跳摘到“果子”,跃进思维的最近发展区;使学生对蔺相如勇敢机智、不畏的斗争精神和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可贵品质和政治远见及廉颇勇于改过的精神的理解更加全面准确,对文本的思路也有了清晰的把握。

第8篇:落花生教学反思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法制

法制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而小学语文教学在完成德育任务方面则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言之无为,行而不远”,“道非文不著,文非道不生”,自古以来我们的语文教育就有“文道统一”和“文以明道”的基本传统和基本原则。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凭借学科特点,通过多种途径进行法制教育和德育渗透。

一、找准切合点,课堂教学主渗透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德育渗透内容很多,如《彩色的翅膀》、《八角楼上》等侧重于爱祖国、爱社会主义;《幸福是什么》、《落花生》等侧重于渗透世界观、人生观教育……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结合实际既深刻挖掘德育内容,又巧妙设计渗透方法,把遵纪守法教育渗透其中,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以达到二者的自然融合。比如在教学《我的战友》时,我们可以抓住“烈火在他的身上烧了半个钟头才渐渐熄灭。这个伟大的战士,直到最后的一息,也没有挪动一寸地方,没有发出一声”中的“一寸”、“一声”这两个关键词,让学生理解烈火烧身时,即使发出“一声小小的,一点小小的挪动”也是无可厚非的,但没有这样做。引导学生理解为了战友的生命安全,为了整个战斗的胜利而献出宝贵生命的自我牺牲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教学进行到这里,可以说已经基本完成了课文的德育目标。但我们还可以通过进一步的深入挖掘,找出对学生进行遵纪守法教育的渗透点。我让学生设身处地想一想:当时他为什么没有那么做?如果这样做了会有什么样的结果?接着引导学生通过进一步阅读课文明白:咳嗽一声或动一下腿都可能被敌人发觉,那么“我们整个班,身后的整个潜伏部队都会受到重大的损失,这一次作战计划就会全部落空”,从而提出每一个小小的疏忽都能带来严重的后果这个浅显却又深奥的道理,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进行论证。这样通过引申拓展,引导学生什么情况下应该怎么做,什么情况下不应该怎么做,什么情况下不能怎么做,对学生进行了遵纪守法教育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

二、在综合实践中模拟,形成法制道德

利用语文综合性学习,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特色。《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可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以及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因此,开展综合性学习自然也为学生创设法制氛围的绝佳途径。教学中,我积极缩短教学与生活的距离,将学生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统一起来,主动拓展教学空间,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得到情感的体验,从而巧妙地渗透品德教育、法制教育。

三、在习作活动中关注

规范法制行为习作是学习语文的最高层次。它既是个体对生活现象的深切感受,也是个体对生活实践的独特体验。在习作教学中引入法制事件,诱发学生思考、分析、反思、讨论。如中央电视台的《今日说法》《道德观察》《法治在线》《大家看法》等栏目深受观众的喜爱,原因不仅是由于它们在选题贴近百姓生活,普及法律常识,而且还得益于每一期都有一个好标题。利用这些媒体资源可以向学生传授相关知识,提高习作水平,更重要的是能够以这些特殊的案例,引发学生的思考,表达自己的看法,规范自己的行为。在小语习作中,有很多内容要求学生关注生活,从现实生活中取材,这就要求教师在指导学生习作时引导学生进行综合实践调查,搜集相关资料,善于用法律标准来明辨是非。在习作中,我还利用写Et记这一渗透法制教育的重要渠道。学生在写日记时说的是真话和心里话,这便起到了使人求真的作用。同时,写日记能规劝自己上进、自省,劝别人改过。让学生联系生活中不文明、不规范行为,乃至违法犯罪现象,通过日记这个载体进行内心的真实表露,接受深刻的教育。同时教师通过批阅,对学生进行面对面的心理健康指导,针对性地进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和法制教育。

四、在作文教学中引进法制事件,规范法制行为

习作是学习语文的最高层次,它既是个体对生活现象的深切感受,也是个体对生活实践的独特体验。在习作教学中引入法制事件,诱发学生思考、分析、比较、反思、议论、总结,不仅可以深化学生的思想认识,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而且还可以规范学生的法制行为。现实是活生生的教材,引导学生关注时事,讨论分析,明辨是非,做到遵纪守法。新闻上连续报道建筑大桥坍塌事故,血淋淋的场景令人触目惊心,遗憾的并且都是国家一流的工程,一流的建筑公司。由于有关建设部门投机取巧,偷工减料,造成质量上的严重不合格,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利益带来严重的损失,责任者往往牟取暴利,以侥幸的心理免于灾难。偷税漏税,结果咎由自取,走上了犯罪的不归路。通过一系列的事件,教育学生一定清正廉洁,廉洁奉公,对国家和人民负责,避免悲剧重演,一定要务实求真,真抓实干,从而保证国家建设的质量性和技术性。

当然,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要坚持适合、适时、适度、自然的原则,点到为止,决不能任意发挥,把语文课上成法制课,否则,将会事与愿违,得不偿失。我们应积极发现并巧妙运用教材中或隐或现的合适的法制教育因素,努力实现锦上添花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第9篇:落花生教学反思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 道德教育 语文素养

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新课标指出要“根据语文的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教育,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我们要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并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这些要求充分说明了德育教育在我们教育教学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作为基础学科的语文也必须重视德育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不只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发展智力,还要体现社会主义教育的性质,体现素质教育的目的。那么如何寓德育于教学之中呢?

一、有机结合,教书育人

语文学科的重要特点是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教育的辩证。这就充分表明了小学语文教学在教书育人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就是说,我们应当把在阅读中进行思想教育放在提高民族素质的高度来认识。我们的语文老师必须坚定这样的认识。语文文字的训练和思想教育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二者应有机结合,相辅相成。因此,语文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去仔细地观察,细心地认识社会,去寻找美,歌颂美,弘扬美,懂得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增强认识问题,识别事物的能力,由稳中有降到行,知行统一,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比如学习了《落花生》一文,学生懂得了做人不仅要做到外表美,而更重要的是心灵美。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去观察自己周围的人和事,去寻找心灵善的人,并写成文章讴歌美。让学生既深入生活锤炼了语言,又丰富了情感锻炼了思想。另外,还可结合教材的内容,结合学生真实的思想实际开展有关的课外活动,不断地陶冶学生的情操,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和道德行为。

二、在识字写字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

识字写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小学阶段,学生要认识2500个左右的常用汉字,教师在识字写字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美学原则,渗透德育。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后教材中出现了大量的生字,特别是低年级。加之现在电脑在学习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日益突出,因此在学生中常有写不写汉字无所谓的情绪流露出来。并且学生的字迹也越来越变得潦草。新课标要求我们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的情感。那么在写字教学中渗透德育就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例如,在教学《飞向月球》中“膏”这个字时,教师故意把“膏”字上半部写高大些,而将下半部的“月”写扁小些,看上去给人一种“月”身上背负了“高”大之物,有不堪重负之感。再让学生跟写的规范的“膏”相比较,看两种写法有什么不同,哪种写法好看。通过一番比较学生便能得出:上下结构的字,为了紧凑,写时要尽量“上紧下松”些。教师对学生的观察所得加以肯定,并及时加以点拨:字也有高矮强弱之分,它们也要创建和谐社会,两个字组成一个新字,它们不争不吵,互相谦让,互相协作,为了适应新环境,其中某些笔画还主动发生了变化。由于它们识大体,顾大局,很顺利地就组建成一个和谐而美好的新家庭。就这样,教者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具体分析字型、同做人处事之间的联系,将识字、写字教学同育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过程中掌握字的结构,明白做人的道理,受到团结友爱、谦让互助、集体主义等方面的教育。

三、在挖掘教材内容中渗透德育

教师在备课时应充分了解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按照课文的实际内容和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出相应的德育计划,设计出适宜的施教方法。

(一)把握中心,提高道德认识

要提高学生某一道德素质,应该准确理解和把握教材的中心思想和道德认识。如《两只小狮子》,用对比的手法讲了一只勤奋的小狮子刻苦锻炼掌握本领,另一只小狮子怕吃“苦头”,想依赖父母、依仗父母的权势生活。联系实际:现在独生子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有的小朋友应当自己做的事,如:穿衣、吃饭、整理书包等都还要父母代办。在讲课时,引导学生向勤奋的小狮子学习,从小严格要求自己,刻苦地锻炼自己,培养独立生活的能力。重点理解狮子妈妈说的话:自己学会生活的本领,才能成为真正的狮子!让学生明白“真正的狮子”应该具备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只有很好地把握课文的思想内涵,在教学中才能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二)借助教材,训练道德行为

思想品德只有在实践锻炼中才能逐步形成与发展,如果光局限于理解好课文内容还是不够的。如《小白兔和小灰兔》一课,讲的是小白兔和小灰兔帮老山羊收白菜。小白兔收下老山羊一包菜籽回家自己种白菜。小灰兔收下老山羊的白菜回家不干活,饿了吃送的白菜。小白兔对小灰兔说:“只有自己种,才有吃不完的菜。”这句话含意深刻,意思是说:“只有靠劳动才能创造无穷无尽的财富”。让学生学完课文后明白:只有热爱劳动,靠自己才能生活得好。一年级的小学生,依赖性较强,劳动能力也较差,通过以上教学内容的理解,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和现存的问题,教师提出一些相应的具体劳动实践要求。如在校做好值日生、大扫除,在家利用双休日自己收拾房间,打扫卫生等,使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得到不断提高。

总之,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只要做有心人,不断的提高自身的修养,研究学生思想品德状况,抓好德育渗透点,明确内容,根据学生心理特点找好的方法,就能在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水平。

参考文献:

[1]孙进秋.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D].东北师范大学,2008.

[2]戴昌贵.浅议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途径[J].成功(教育),20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