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充分就业工作计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指导思想
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使每个劳动者都能找到就业岗位,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得到充分体现,把充分就业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来对待。重点帮扶失业人员、“4050”人员和零就业家庭人员就业,并通过创建充分就业工作,有效解决失业困难人员的生活问题,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二、工作目标
发挥街道在充分就业领域的应有作用,把充分就业作为街道重要工作来抓。通过创建活动的深入,力争到年底达到下列目标:
1、街道劳动者就业率达到96%以上;
2、基本消除零就业家庭;
3、失业人员均被组织在积极的就业准备中;
4、22个社区继续深入开展创建并巩固成果;
5、17个行政村创建为充分就业行政村。
三、工作步骤
1、实施阶段:一是进行思想宣传和发动。根据省市区文件精神,从思想上要充分认识创建充分就业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将创建活动与落实就业再就业扶持政策结合起来,不断深化创建工作,推动全街道各村、社区的就业再就业工作;二是要做到底子清、情况明。通过入户调查等多种方式,全面了解户籍在册劳动年龄段人员的就业状况,将入户调查表的内容逐一输入电子台帐,按照动态管理的要求,对就业状况等发生变动的数据及时进行调整更新,切实做到底子清楚,数据准确;三是积极开展就业帮扶工作。各村、社区要充分发挥社区公共就业服务平台的作用,采取结对帮扶、分片包干等多种形式,加大岗位开发力度,为就业困难人员开辟岗位。开展各类就业培训,增强失业人员的择业能力,同时利用好就业扶持政策,鼓励失业人员自谋职业、自主创业。
2、评估阶段:一是街道对照《市区创建充分就业街道考核评分标准》,认真进行自我检查评估,找出差距和存在的问题,逐一加以整改;二是由街道创建充分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对各村、社区的充分就业创建工作进行督查,通过对各村、社区查看台帐、核对数据、电话访问等方式进行评估,对查出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整改到位后报上级主管部门考核验收。
四、工作要求
1、加强领导,抓好落实。街道要及时调整创建充分就业工作的领导小组,各村、社区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加强组织协调,工作有目标、有计划、有措施,确保创建工作得到扎实有序开展。
一、强化领导,落实工作职责,强化责任意识
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对劳保所工作高度重视,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下达的目标任务,我们从上到下建立责任制,强化了工作领导,明确了工作责任,确保工作有序开展。各社区劳动保障站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一级对一级负责,形成了上下齐抓共管、各方协调联动的机制,确保各项政策及时落实到位,劳动保障工作有序推进。
二、宣传落实就业再就业政策,营造良好的就业再就业氛围
建国街道劳动保障事务所充分发挥宣传工作的先导作用,通过媒体宣传、发放宣传单、入户面对面等形式积极宣传国家的就业再就业政策,进一步转变了各类失业人员的就业观念,树立新的就业理念,为推动我辖区的就业再就业工作营造良好的氛围。我所积极开展专项宣传活动。根据阶段性工作重点,分别开展了“再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等系列活动,活动开展情况如下:
1)开展就业援助服务,帮扶就业困难群体。我们开展了“上门走访、送就业政策、送就业岗位、送职业指导、送培训信息、送困难帮助”再就业援助月活动。针对辖区内一户就业特困援助对象的实际困难,开展再就业援助活动。帮助其上岗参加公益岗位,在活动月期间,我们共提供就业岗位36个,通过帮助解决就业的困难,让就业困难群体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和爱心。
2)开展“春风行动”送岗位活动,服务农村劳动者。我们组织开展了以“保障民工权益、促进城乡和谐”为主题的“春风行动宣传月”活动,在市政府广场为进城务工的农村劳动者和本辖区农村富余劳动者提供良好的就业服务。建国街道劳动保障事务所为其提供免费的职业介绍、职业指导和培训服务。活动期间,发放“春风卡”320份,“宣传单”、“务工手册”数余张,为350余人次提供政策咨询。同时,我所组织了50名农村劳动者参加了市就业局组织的“春风行动”劳务交流招聘会,其中24人达成意向性协议。
3)5月下旬,我所积极宣传并组织人员参加了民营企业大型招聘会,现场有多家民营企业前来招聘,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搭桥,为民营企业招聘人才服务。在本次活动中,为高校毕业生、复转军人、农民工、城镇失业人员及民营企业提供“送政策、送岗位、送技能、送服务”的“四送就业服务”,达成意向性协议50人。同时,此次活动为本辖区的高校毕业生、复转军人、农村劳动力、城镇失业人员以及辖区内企业单位中有培训意向的人员免费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共有高校毕业生12人,复转军人2人,农村劳动人员13人,企业31人报名参加培训。
4)为了使辖区内的城镇失业人员能尽快的换发和办理全国统一《就业失业登记证》。8~9月份,劳动保障站工作人员秉着以人为本的精神,为要求换证和办证的居民耐心、细致、周到、真诚地服务,让他们感觉到社会的温暖和国家政府的关爱。截止目前,办证和换证工作已进行近两个月,已办理《就业失业登记证》1800多个,办证和换证工作仍在继续,工作人员将仍以“微笑服务”的理念继续为广大公民服务。
三、稳中求发展,积极完成既定工作指标
建国劳动保障所全体人员一年来努力工作,扎实落实年初既定工作任务和目标,截止目前,工作指标完成情况如下:
1)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150人,完成全年计划指标的115%,其中城镇失业人员就业人数446人,完成全年计划指标的115%,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人数113人,完成全年计划指标的95.5%,失业率控制在4.5%内;农村劳动力异地转移就业人数260人,完成全年计划指标的104%;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人数229人,完成全年计划指标的104%;创业促就业成功项目数量14个,完成全年计划指标的100%,解决零就业家庭比率100%。
2)全面开展城镇失业人员技能就业培训,2014年共举办计算机培训三期,中式面点培训二期,共计368人参加培训,完成全年计划指标的123%,新生劳动力培训20人,完成全年计划指标的100%。开办创业培训二期,共计125人参加培训,完成全年计划指标的104%。同时,为农民组织种植养殖及病虫害防治培训班一期,有农民36人参加,完成全年计划指标的120%。
四、开拓进取,继往开来,积极备战新一年工作
在2012年即将到来之际,我所积极准备新一年的工作计划,如下:
1)进一步落实再就业优惠政策。一是做好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的申报、发放工作;二是进一步开展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专项宣传活动,深入基层开展面对面的直接宣传。
2)推进星级充分就业社区工作。在原有2个星级充分就业社区的基础上,争取全部创建星级充分就业社区,完善服务功能,提高就业信息网络化水平,为本辖区各类失业人员就业提供统一、高效的服务平台。
3)增强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和创业能力。继续开展具有“针对性、实用性、短期性”特点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工作。结合各企业用工岗位的需求,把培训和劳务输出有机结合,以专业技能培训为主,扩大“订单式培训”和“个性化培训”,使每个外出务工人员都能掌握一项简单的专业技能。同时辅以维权内容,搞好外出人员的劳务输出前培训,提高他们的素质和适应市场的能力。
4)充分发挥职业介绍的“纽带”作用。我所将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市场的窗口服务作用,进一步加强就业服务体系的信息化管理,实现劳动力资源信息、培训信息和用工信息的快速传递,为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农村劳动者及用人单位提供方便、及时、高效的服务。凡是有劳动能力且登记求职的人员,将为其免费提供相应的就业岗位供其选择。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
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是实现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也是社区居民实现就业的有效途径。把社区建设和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紧密结合起来,是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就业再就业一个切实可行的措施。早在2004年5月,石家庄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就下发了《关于印发创建双百社区实施方案的通知》,决定在市内五区开展创建"100个充分就业社区"和"100个社区就业安置基地"(即双百社区)活动,并制定了实施方案。
今年上半年,省厅下发了《关于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社区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我市在创建"双百社区"工作的基础上,结合本市实际,制定完善了《石家庄市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实施方案》,指导思想更加明确,工作目标更加具体,活动内容更加充实,措施更加得力。在创建活动中,着重抓了三个关键环节工作:一是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合理地"充分就业社区"的标准。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在社区内解决困难群体就业,如有就业愿望及就业能力的零就业、双失业、单亲等就业困难家庭,至少一人实现就业;90%以上有就业愿望及就业能力的"4050"人员实现就业;90%以上领取《再就业优惠证》的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就业;95%以上有就业愿望及就业能力的登记失业人员实现就业等。二是明确分工落实职责。加强对创建活动的组织领导,是搞好创建活动的重要保证。为推动创建活动的顺利开展,我市各级政府把创建活动列入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市、区(县)两级政府都成立了创建充分就业社区领导小组,明确了市及各县(市)、区街道平台机构职责,实行分级管理,市级部门主要负责方案制定、出台标准及评估验收;区(县)级主要细化工作内容,制订工作计划和业务指导;街道平台负责具体组织实施。通过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分工、落实责任,为创建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保证。三是典型引路推动创建。在创建活动中,我市以先进典型引路,以点带面,全面开花。这项工作我们从桥东区抓试点开始,桥东区在创建活动中一直走在全市前列,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工作被列入区委区政府2006年重要工作议事日程。区委区政府定期听取关于创建充分就业社区的工作汇报。区人大、区政协领导列席参加,以引起社会各界对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工作的重视。元村社区强化"三个意识",以"六个一"活动为载体,加大工作力度,完善充分就业社区台帐,坚持"三个到位",大力开发社区就业岗位,在社区内实现了充分就业,为全市做出了榜样。今年8月25号我市在该社区召开了"石家庄市创建充分就业社区现场经验交流会",省厅、市劳动保障部门及部分县(市)劳动保障部门的有关领导同志参加了会议,桥东区政府、桥东区就业局、元村社区分别做了经验介绍。现场会通过经验交流、现场观摩,小额贷款诚信创业网点和社区经济实体参观,使与会人员受到了很大启发和鼓舞,明确了创建充分就业社区的概念和工作思路,增强了信心,激发了干劲儿,为全市全面推进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以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为抓手,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开展多项活动,大力推进社区就业工作。
(一)开展"千名下岗失业人员进社区"活动。我们将100个以服务业为主的私营民营企业作为再就业安置基地进入社区,享受再就业优惠的扶持政策,鼓励下岗失业人员,特别是大龄的、无技术专长的下岗失业人员进入社区就业。例如,具有一定经济实力且经济效益好、在石家庄具有一定知名度且就业潜力大的长安社区老年公寓、青园爱心月嫂服务中心、桥东区东方亦英美容美发学校、转岗嫂子饺子店、新华区幼儿园、三木净菜服务社、裕华区玉洁家政等私营民营企业进入社区后,实行统一挂牌管理,由于这些企业提供的就业岗位技术含量低,使1000名下岗失业人员在这些基地里找到了相对稳定的工作岗位。
(二)整合社区资源,发展社区经济。依照"服务化、社会化、市场化、实体化"的原则,全市所有街道办事处均成立了社区服务总公司,作为街道经济与社区就业的重要结合点,已经成为石家庄社区经济发展和社区就业的重要拉动力量。例如青园街办事处在社区成立的服务总公司,包括幼儿园、家政服务部、安居装饰部、利远网络部、月嫂服务部、新星物业部、保洁部、中介部、医疗部等,刚成立时拥有员工115人,其中80%以上为下岗职工,截止目前,总公司共安置下岗失业人员1310名,其中公司直接安置890人,介绍安置620人。被社区居民称之为"群众生活的110"。
(三)与私营民营企业结盟。市政府与座落在社区或社区周边的经济效益相对较好、安置潜力相对较大,且愿意接受政府就业指导的私营民营企业缔结再就业联盟,从"放开、鼓励、引导、规范、服务、保障"六个方面制定政策,减少了在市场准入、办证年检、税费减免等诸多繁杂环节,提供政策、法律、技术、信息援助等方面的服务,要求他们建立空岗报告制度,实施再就业。如长安区就业服务局以区政府名义发出了"致辖区企业的一封公开信",与近200家规模较大的私营民营企业签订《再就业合作协议》,积极开展对再就业困难群体"送政策、送岗位、送服务"的活动,2005年度,这个区的私营民营企业共安置下岗失业人员1890名。
(四)开发公益性岗位。以帮助困难群体就业为重点,政府投资相继开发了治安巡防、交通协管、劳动保障协管、社区消防、园林绿化、卫生保洁、环境绿化、初级保健、管道维修、家政服务等公益岗位5500个,安置了大批就业困难的下岗失业人员,使大龄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状况明显改善。如我市桥东区根据社区居民的多方面、多层次的需求,形成了开发"三保"(保安、保洁、保绿),发展"三托"(托老、托幼、托病),推行"三大服务"(家政服务、配送服务、公共管理)的社区就业模式。今年以来,仅桥东各社区实现就业的人员达到826人。
(五)开展"零就业家庭"援助活动。根据国家劳动保障部统一部署和要求,我市制定了《石家庄市关于开展城镇"零就业家庭"援助活动方案》,按照"真情、高效"的服务标准,广泛开展以"零距离、面对面"为主要服务形式的再就业援助活动。以区、街道为单位组织开展"再就业服务社区行",带着岗位,带着政策,带着党和政府对下岗失业人员的关爱走进社区。我们提出的口号是:就业服务与社区居民实现"零距离"对接,职业介绍与求职人员"零距离"接触,公益性岗位为"4050"人员"零距离"提供。市就业服务局局长张增根同志率先垂范,他在新华区入户走访时发现了田同和这家特困零就业家庭,便设法将其安排在和美物业管理公司就业。6月29日桥东区通过开展"迎七一送岗位"就业洽谈会暨特困党员就业援助活动,为"零就业家庭"及特困群体提供岗位2178个,达成就业意向1650人。
(六)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构建诚信还贷体系,确保社区就业工作步入良性循环。
近三年来,在我们大力宣传和帮扶下,很多下岗失业人员通过小额担保贷款走上自主创业之路。但有些人由于诚信意识淡薄,不能及时归还贷款,严重影响了信贷工作的顺利进行。为此,我市出台了石家庄市劳动保障局、财政局、人行石家庄中心支行《关于进一步完善小额担保贷款实施意见》,从建立信用社区入手,解决这一难题。我们采取了三种方法:一是加强城信教育活动,从道理上促动。我们利用社区板报、橱窗、再就业回音壁、再就业联系卡、就业服务网站,以及全市开展诚信教育宣传活动,发放诚信教育宣传单1万多张,加强对申领小额贷款人员的诚信教育,让其明白国家的贷款政策,富了自己不能忘了更多需要帮扶的人。二是建立定期回访制度,从工作上推动。建立再就业跟踪服务机制,实行"回访本人、回访单位、回访家庭"三回访制度,及时了解贷款人经营状况,对有还款能力的,督促其按时还贷,对诚信度高的网点我们授予"小额贷款诚信创业网点"铜牌,鼓励他们诚信经营,督促他们及时还贷,为贷款回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三是帮助贷款人解决经营难题,从感情上打动。在工作中我们提出了"只要有1%的希望,就要付出100%努力"的服务理念,对经营确实有困难的下岗失业人员,不横加指责,而是主动帮助他们查找症结所在,转变经营思路,改善经营环境,尽快走出困境,以便及时还贷。如桥东区实行小额担保贷款政策以来,共有113名下岗失业人员拿到了小额担保贷款,截止目前,到期还款率达到87%,这与构建诚信体系是密不可分的。
(七)启动"小老板培育工程"。从2003年下半年开始,我们在全市启动了"小老板培育工程",以实现"以培训促进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的目标。通过向学员系统地传授创业知识、创业技能、创业方法,培养他们的创业意识,使他们掌握创办企业的运作程序。为了帮助学员解决"选择创业项目"和"规避投资风险"两大难题,通过市专利局、发明协会等不同渠道征集、筛选了可供向学员推荐的创业项目,聘请有关专家组成专家指导组,负责对学员选定的创业项目进行具体的市场论证和企业策划指导,帮助有创业意识的下岗失业人员当上小老板,实现"一人创业带动群体就业"的倍增效应。截止今年6月份,全市共举办创业培训班211期,培训学员7500多名,成功创业的学员达6000余人,约占参加创业培训人员总数的80%。石家庄胜利服装厂失业女工阎潇,失业后曾摆过地摊、打过零工,但屡闯屡败,参加创业培训后,再次创业,成立了一家月嫂服务中心,自己当上了小老板,不仅解决了自己的"吃饭"问题,她的企业还使180余名大龄下岗女工实现再就业,其业务范围辐射京、津、冀、晋等地。
(八)多渠道开发社区就业岗位,引店进社区。今年7月13日召开了河北邱氏科贸有限公司废水利用、灭害系列产品连锁经营店进社区新闻会,预计开发社区岗位500个。同时,与大松电动车有限公司进社区开办"夫妻店"工作已经启动。
据不完全统计,三年来全市通过政策支持社区服务型企业吸纳就业3351人,通过非公有制企业吸纳就业和鼓励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自主创业18295人,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安置困难人员就业5500人,还涌现出一批创业明星。目前,全市共创建社区经济实体19891个,安置就业人数79564人。社区就业已成为我市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重要渠道,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必将获得丰硕成果。
三、存在问题与下一步工作设想
一、工作思路
把扩大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继续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统筹就业制度,建立公共就业均等化服务,完善创业带动就业政策体系,增加就业岗位,改善就业结构,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保持就业持续增长。
二、主要目标
三、工作进度安排
(一)建立统筹城乡就业的组织管理、就业服务体系,完善面向城 本文来自转载请保留此标记。 乡劳动者就业的工作机制,城乡统筹就业全覆盖。年,进一步健全就业失业手册发放管理制度,年末,全市城乡劳动者就业失业手册发放率占二三产业从业人数总量的25%以上。
(二)健全就业统计工作制度,按就业统计要求,落实月报、季报、年报就业统计工作,并按工作进度进行督办和通报,确保省、市就业工作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目标任务全面完成。
(三)加强我市台港澳就业人员的联系,完善台港澳就业服务体系。指导各级人力资源市场设立服务台港澳就业人员服务窗口,方便台港澳就业人员办理就业证。年内,力争推行台港澳人员内地就业网上申报办理。
(四)按照管理权限“能放则放”的原则,年初,完成市直企业用工备案管理权限下放蓬江、江海区管理的工作。
四、工作重点和重点项目
(一)计划在年内指导帮助具备条件的1个县级市区申报省级创业型城市。
(二)争取政府支持,力争在2012年前在市区建立一个省级创业带动就业孵化基地。争取市本级财政支持,加大就业专项资金投入,确保我市省级创业带动就业孵化基地早日建成。
××乡20__年度成教工作在乡党委和乡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根本目标,以市场经济和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服务“三农”为宗旨,以发展××经济、实用技术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为重点。一年来,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全年的工作任务。
一、努力抓好各种培训,增强劳动力素质
培训工作是成人教育中心校的重点工作,其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是成教培训工作的核心部分,是农民致富奔小康,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一年来,共举办各类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班22期,培训2332人次,就业指导培训710余人次。通过培训,有效转移劳动力1270人。
在培训中根据我乡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还专门深入到各村举办了生猪饲养技术等方面的培训。通本文来源:文秘站过培训,我乡的养殖户的技术水平提高了,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二、加大转移就业输出,增加农民收入
采取措施,多渠道组织和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培训的目的是转移就业,转移就业的关键是如何组织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为此,我们采取多种措施,通过集体组织推荐、单位招聘、个人介绍、联系用工单位等方式,组织富裕劳动力外出务工,使农村富余的劳动力得到合理有序流动,农村闲置的劳动力资源得到有效利用。目前,我们已经向省内外很多单位输送了不少合格的员工。一年来,通过努力,今年我乡实现转移输出人数达521余人。
三、20__年工作打算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加大成教工作力度,继续配合上级主管部门开展各项业务工作,根据我乡实际,继续做好下列工作:
1、广泛宣传,营造氛围。抓好充分就业工作宣传,利用劳务简报、宣传标语、宣传单、咨询服务、墙报及举办培训班等形式,大力宣传城镇统筹就业工作的重要意义、创业成功经验和外出务工典型事迹。同时还宣传维护外出务工人员合法权益的法律法规和促进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技能培训。
2、积极开展各项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多渠道多层次开展引导性培训、技能培训、创业培训等,通过多种形式培训,使更多自愿参加培训的农民工获得一技之长,加强职业技能水平,提高就业质量。
一、贯彻执行《就业促进法》的基本情况
《就业促进法》自2011年1月1日实施以来,市政府注重从完善工作协调体系、政策激励体系、就业服务体系、技能培训体系、创业促进体系、就业援助体系等方面着手贯彻实施这部法律,有效地推进了全市的就业再就业工作。2011年,全市新增就业岗位24000多个;城镇新增就业9901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4%。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4303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03%;困难群体、部分军队退役人员就业再就业690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17%;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8%以内,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624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07%。
(一)注重宣传教育,积极营造促进就业的良好氛围。为吃透法律精神,把握好就业政策,做好新形势下的就业工作,由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牵头,举办了由企业劳资人员、镇街、市直部门和事业单位负责人参加的全市人力资源管理干部培训班,邀请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专家进行专题讲座。为营造关注就业、支持就业的浓厚氛围,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深入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在时代广场、文化广场、人力资源市场开展了多次《就业促进法》宣传咨询活动,免费向社会各界赠阅《就业促进法》单行本1200册,发放宣传材料3000份;设立《就业促进法》宣传栏18个,悬挂宣传横幅12幅;在电视台设立劳动保障专题节目12期,在《今日》刊登劳动保障法规政策20期。
(二)落实就业政策,确保就业形势持续稳定。为更好地落实促进就业的各项优惠政策,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贯彻落实潍政发〔2011〕15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做好促进就业工作的通知》,完善了就业扶持政策,支持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自主创业、自谋职业和灵活就业。去年,为失业人员发放再就业优惠证1368个,累计有3175人持再就业优惠证实现了再就业。协调相关部门为自主经营、创办小型企业的再就业人员减免各种税费247万元,并为310名灵活就业人员提供社会保险补贴55.8万元。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就业形势带来的不利影响,市政府及时出台了失业调控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建立起了失业预警机制,严格执行企业裁员申报制度,规范企业裁员行为,稳定了就业形势。同时,市总工会还联合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经贸局和中小企业局还组织开展了以“保企业、保就业、保工资、保稳定”为主要内容的“共同约定行动”,引导企业树立依靠工人阶级办企业的理念,稳定就业岗位,保证工资发放。孚日集团、银鹰化纤等骨干企业顾全大局,承诺并实施了“不减产、不减薪、不减员”等促进就业的措施。
(三)加强职业培训,积极促进就业。通过发挥市劳动就业训练中心和职业学校的职能作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强了就业水平和创业能力。市劳动就业训练中心建立了7处职业技能培训实习基地,定期举办创业培训班。去年培训692人,培训后成功创办企业的61人,新创造就业岗位810个。市技工学校开设了机电一体化、数控、金属切削、电子商务等13个中、高级技工专业,与我市内20多家企业联合建立校外定点培训基地,与50多家市内外知名企业签订了定向培训安置协议,学校毕业生就业渠道畅通,就业安置率达100%。教育系统3处职业学校和11处镇街成教中心,坚持面向市场需求、突出就业安置、强化职业培训的办学理念,着力做好劳动力转移培训及就业服务工作,取得了明显效果。
(四)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开展就业援助。市政府健全完善了覆盖城乡的就业管理服务体系,全面实行各类劳动者求职登记、职业指导、职业介绍、培训申报等“一站式”免费服务。2011年,市人力资源市场举办各类招聘洽谈会22场次,登记和储备空缺岗位24000余个,为企业介绍用工13922人次。市、镇两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加强了对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对“零就业家庭”成员在工作、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困难,随时帮助解决。为了促进享受失业保险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员实现就业再就业,还建立了失业保险促进就业联动机制,协调相关部门,编制下达失业保险扩面和参保缴费计划,保护职工的合法权益。2011年,我市共征缴失业保险费2478万元,完成年度计划的210%。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市就业局势基本稳定,社会就业比较充分,但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就业压力依然较大。20112年,我市预计结转和新增失业职工4200人,新增城镇大中专、技校应届毕业生、不能继续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城镇复转军人5300人,农村还有8000多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就业。二是“就业难”和“用工难”的矛盾仍然比较突出。一方面,失业人员尤其是就业困难群体需要就业,但因年龄偏大和缺乏一技之长,实现就业比较困难;另一方面,纺织、服装、食品加工等劳动密集型行业出现了招工难,尤其是年轻女工缺口更大。三是有些就业扶持政策落实不到位,开发公益性岗位投入小,扶持安置就业困难群体再就业力度小、数量少、成效不明显。小额担保贷款因部门间协调不力、门槛过高、手续复杂,影响了失业人员、大学毕业生、回乡农民工自主创业。四是人力资源市场建设与就业服务平台的实际需求、职业技术教育和技能培训中的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依然突出。
三、下步工作建议
就业是民生之本。为进一步贯彻实施《就业促进法》,严格执行国家促进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相协调的政策,以发展促就业,以就业促发展,根据检查了解的情况,结合座谈中反映的问题,提出以下意见和建议。
(一)深入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引导转变就业观念。要充分运用媒体等多种教育手段,加强对《就业促进法》的宣传教育和普及,宣传促进就业的法律法规,宣传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宣传对劳动者提供就业服务、职业培训和对就业困难群体实行就业援助的具体措施,营造就业、创业的良好氛围。
(二)切实整合教育资源,进一步提高职业培训实效。就业人员的素质与企业要求不相适应、与就业人员自我愿望不相适应是我市“招工难、难招工”的重要原因。要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整合和利用好现有教育培训资源,鼓励职技校和各类培训机构不断改善培训条件,按照市场需求确定办学专业和设置课程,切实提高培训实效,使就业人员通过培训更好地适应就业市场需求。要进一步加大对下岗人员的技能培训力度,开展适合本地区市场需求的中、短期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特别是下岗人员的再就业能力。
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是各级党委面临的新课题。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国有企业改革工作计划》,供您阅读,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国有企业改革工作计划1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势在必行
当前国有企业由于政企不分、经营机制不活和历史包袱沉重,在运作中大多缺乏效率,在国内外市场上面临强大竞争时不同程度地陷入困境,国有资产在不能顺畅流动中逐渐磨损、流失。国有企业的出路只能是深化改革,包括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和劳动、人事、分配等管理制度改革。
近年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步伐加快,一些国有企业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在人事、劳动、分配制度改革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例如中国有色矿业集团、黑龙江邮政、内蒙古电力公司、国电兰州热电公司、中电投河南分公司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也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内部改革不到位,用人制度和分配制度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企业内部竞争机制、有效激励和约束的机制没有形成,严重影响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和市场竞争能力的提高。事实表明,企业内部机制转变不到位是国企长远改革与发展中一大隐患,必须进一步深化国企内部三项制度改革。
可能有的人存在这样的疑问:“有一些国有企业的经营状况并不差,为什么还要进行企业改革呢?”的确,目前有的没有改制的国有企业经营业绩还不错。但是深入调查研究就可以看到,一方面,这样的国有企业只是极少数,另一方面,它们效益的增长缺乏基本的企业制度基础,因而不错的业绩只能是短暂的。这些企业之所以能够取得不俗的经营业绩,要不就是资源相对垄断,要不就是受到政府产业政策的保护,要不就是由所谓“能人”执掌着企业。从长远看,传统国有企业缺乏提高效率的制度基础,依靠资源垄断、政策保护或能人治理而使经营状况得到的改善终究难以持久,如果国有企业运行机制不因改制而产生根本性的转变,管理者和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也不能得到完全释放,目前的良好效益也只能是暂时的,在市场激烈的竞争中,必将被淘汰。
电力行业目前还是相对垄断的行业,凭着自身对资源的垄断和政府产业政策的保护获得比其他行业略好的效益。但是,从长远看随着电力企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我们的优势将逐步丧失,真正成为政企分开、自负盈亏的市场独立主体。我们只有通过劳动、人事、分配等管理制度改革来精简机构有效盘活企业人力资源;实行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和动态管理机制,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流动机制;拉开收入差距,打破吃大锅饭的不利格局,充分发挥薪酬的激励作用,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行三项制度改革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国有企业安身立命、长治久安之本。
国有企业改革工作计划2
按照市局党组的总体部署,我局作为全市县级质监局机构改革的试点,已基本完成机构改革的工作任务。这次改革,在市局的统一领导下,经过精心组织,周密布置,积极推进,较好地完成了各项改革任务。从总体上看,我局机构改革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机构改革后全局工作机构运行情况良好,现就我局机构改革的做法、措施、成效、体会以及存在的问题作如下总结:
一、基本情况
3月9日,根据《_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印发__县质量技术监督局主要职责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普质监局发〔〕42号)文件精神,__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机构改革前行政编制11个,内设机构有办公室(含财务工作室),综合股(含食品安全监察室、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室、计量检定工作室、标准质量工作室),稽查股三个工作机构。机构改革后我局行政编制11个,用于机关后勤服务人员的事业编制1个,现有在职职工9人,内设机构有办公室(含人事监察、计划财务科技两个工作室)、业务科(含食品安全监管、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标准化计量认证认可、质量监督四个工作室)、稽查科(含法规监督、稽查两个工作队室)三个工作机构。
由于质监系统人少事多工作量大,加之我局人员结构老化、工作量过于集中在部份工作人员身上,工作中存在有许多突出的矛盾和问题,职工的工作压力也很大,导致有的工作无法正常开展,有的工作即使开展也没有达到上级的要求。根据我局实际,从根本上解决我局人员分工不明确、工作状况混乱、工作纪律散漫、工作随意性大、人员少等状况,就是进行机构改革。
二、主要做法
本次机构改革从我局实际情况出发采取组织定岗的方式,按照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坚持任人唯贤、德才兼备原则,保证机构改革稳妥推进。成立了以局长挂帅的机构改革领导小组,多次召开机构改革工作会议,进行反复认真的研究,采取上下结合的方式,多方征求意见,反复协商,合理部署,确保深化和完善机构改革试点任务的顺利完成。
(一)3月9日,__局及时成立了由党组书记、局长_为组长,党组成员、副局长_为副组长、办公室主任_、工作人员_、_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和办公室。
(二)3月15日,__局机构改革领导小组召开了全体干部职工参加的机构改革工作动员会。会上党组书记、局长_全文传达学习了《_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印发__县质量技术监督局主要职责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即市局给__局的“大三定”方案。通过学习,全体干部职工明确了我局的主要职责、机构设置、人员编制情况。按照市局的要求和部署,结合__局的人员结构现状,明确了机构改革的目标任务,全面剖析了__局的工作情况,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让全体干部职工思想上有了震动,有了危机感,特别是__局全年工作考核排全市倒数第一在干部职工中引起共同思考。大家有了一个共同想法,以机构改革为契机,努力干、尽力干,争取在取得好的成绩。干部职工有了这样的想法认识,给我局的机构改革顺利实施提供了扎实的群众基础。
(三)为了全面深入了解干部职工的思想、想法,局党组成员多次找干部职工个别谈话,听他们说想法、提意见,真正细致地掌握干部职工的整个思想动态,知道职工想什么、希望什么、有什么意见,这样掌握了干部职工的全面情况后,化解矛盾,做到底子清、情况明、心中有数,为机构改革能顺利实施打下了良好基础。
(四)机构改革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制定《__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机构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同时把主要精力放在制定__局的人员、岗位、职责“小三定”方案上。因为没有现成模式和方法,为了能制定出有操作性、有针对性和有可靠性的方案,我们搜集了大量资料,借鉴了省外发达地区质监局机构改革的做法、经验、也借鉴了省内做得好的质监局的做法,比如借鉴参考了昆明市盘龙区质监分局导入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一些有益做法,结合__局的实际,提出采取组织定岗的方式来实施改革,经上报市局同意,最后确定以组织定岗方式实施__局的“三定”方案。在制定《实施方案》过程中,注意集思广益,听取各方意见,先由专人写出初稿,由副局长_认真把关修改,再报局长_严格审核修改,然后专门召开领导小组全体成员参加的专题会议研究进一步提出修改意见,经过三次修改后才成形。在整个制定“三定”方案中重点难点是定岗位职责和定人。定岗位职责时,反复斟酌、反复推敲、反复修改,使岗位设置既按照市局的要求又符合__局实际,做到岗位职责全面、具体,涵盖每一块工作的内容,不能有疏漏,经过几番几次的修改,直至大家提不出修改意见才最终定稿。定人员上岗时,采取由领导根据确定的岗位和__局人员的现状,提出拟定岗人选的初步意见,在机构改革领导小组专题会议上进行讨论研究。对这个问题我们也十分慎重,进行了认真的斟酌权衡,经过反复认真地研究,认为定员上岗最好是采取“大稳定、小调整”。尽量让每一个干部职工都能有岗位,逐一逐一地分析每一个干部职工的特点、工作能力,根据干部职工不同的情况确定岗位、人选,使其达到人事相宜、优化结构的目的。在对人员现状进行分析当中,我们也分析了__局人少工作量大的现状,由于这个问题长期突出存在,干部职工压力大,不同程度存在逃避工作的现象,有的采取只要拿着工资,找一些借口少干事,有的圆滑、能滑就滑,有的就干脆不干事混日子。针对这些问题,我们不回避,而是针对存在的问题合理划分工作量,合理调整人员搭配,尤其在配合协作上加强力度,整合力量。比如每一台事情不可能一个人去干,必须要有人配合,过去是领导只安排工作,不管职工怎样配合,职工是以个人角度去请别人帮自己配合干工作,别人高兴就去,不高兴就找借口不去,久而久之,矛盾积怨重重,互相间都有意见,这样肯定是干不好工作。现在我们采取工作统一安排,人员搭配协作统一安排,强化协作,工作上需要配合协作的不能推诿,从个人求个人的现象转变成工作上的统一安排,避免了职工之间为工作而发生不愉快。目前,通过强化协作,收到较好成效。
(五)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增强领导班子的执行力。认真抓好领导班子建设十分重要,领导班子强,干部职工就强,领导班子团结,干部职工就团结,领导班子正,干部职工就正。__局现在局领导要认真做好表率,工作上带头干,作风上严格要求,纪律上带头遵守,特别是民主议事制度上要全面加强,大事都要经过集体讨论来定,财务经费的开支都要在干部职工大会上通报,让干部职工知晓,工作安排上领导成员互相通气,在职工管理上不搞疏之、不搞小团伙、小派别,干部职工做得好的及时给予肯定表扬和鼓励,做得不对的严肃批评,不包庇、不护短、不和稀泥,不做和事佬,做到一是一、二是二,该是什么就是什么,奖惩严明。通过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全面带好干部职工逐步逐步形成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大家把精力放在干事上,互相尊重,树立形象,提高素质,形成一个团结务实的集体。目前,通过努力,__局几块工作能有人支撑着,比如计量、食品、特设、办公室,工作上的协作配合有了改观,初步形成正常的工作运转局面。
三、基本经验
(一)必须坚持从本单位情况出发,不脱离实际、不回避存在的问题,不搞形式主义,把存在的问题实实在在摆到机构改革中来解决,也就是摆到桌面上来解决,
(二)既要抓好机构改革工作,又要抓好日常各项业务工作,坚持两促进、两不误。
(三)坚持走群众路线。要增强机构改革工作的透明度,坚持走群众路线,注重公平公正,进一步落实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和人员上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
四、取得的主要成效
此次机构改革,按照“改革、发展、稳定”的要求,经过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圆满地完成了任务,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主要表现在:
(一)充分调动了干部职工的积极性。我局干部职工在机构改革以前,由于存在多方面的因素,工作积极性不高,有时领导安排的工作也不能按时完成,存在抵触情绪,同事间团结干事和凝聚力不强。由于本次机构改革工作是在公开、公正、透明的环境中进行了,职工的意见和想法可以公开提出来,对自己适合干的工作也充分表达出自己的意见,每一位职工都明确了自己的岗位职责,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工作积极性得到了充分调动。
(二)人员、岗位结构更加合理。工作职责合理划分,理顺关系,尽可能协调搭配,达到协调运转的目的,根据具体工作设定相应岗位,推行一人多岗,交叉兼岗。通过机构、岗位的优化整合,解决了条块分割过细、力量配备分散、忙闲分布不均、责任轻重不一的矛盾,较好地整合了职能和人力资源的合理分配,强化了义务和责任,为合理配备工作人员探索了一条新路子。
(三)加强组织建设,着力打造团结务实的领导班子。一是建设高素质的领导干部队伍,形成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领导班子。单位要发展得好必须有好的领导班子,好的领导班子必然是团结务实的领导班子。我局党组始终把班子建设当作头等大事来抓,不断研究改进工作方法,不断提高成员素质和领导水平,不断形成团结务实的工作作风。二是明确了班子成员的职责分工,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既能独立开展工作,又能相互协作、加强配合。三是健全民主议事机制,完善民主集中制。在做出制定全局工作计划、建立规章制度、重点工作安排、重大经费支出、收支预算、人员职责调整等重大内部决策之前,均召开党组会或办公会议加以讨论研究,确保了决策的正确性。
(四)激发了人员活力,提高了工作效率。本次机构改革结合“四亮四评”主题实践活动,激发职工的工作热情,鼓舞工作干劲,不断强化工作人员的执行力,抓细节,抓薄弱环节,抓重点工作关键点,要求全局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努力做到迅速反应,快速行动,日清日高,提高工作效率,不断发展。每个月局领导与工作人员人均谈心一次,沟通思想,及时了解工作人员的思想动态,掌握工作、生活和学习等方面遇到的问题,帮助解决困难、化解矛盾,增强大家的责任感和工作积极性,形成人心思进、团结和谐、共促发展的良好氛围,工作效率明确提高,执法能力明显增强。
(五)工作作风明显转变。这次机构改革是一次震动,是一次教育,也是一次检查。改革动员大会之后,广大干部职工不仅积极响应改革的号召,拥护、支持和参与改革,而且从这次改革中产生了危机感,自觉接受监督、考核。通过机构改革,受到了强烈的震动,感到危机就在自己身边,真正明白了今天不爱岗明天就落岗,今天不敬业明天就难以择业的深刻含义,从而工作作风发生了明显转变,在改革期间,工作纪律、工作态度、工作效率都有明显的改观。
五、存在的问题。
这次机构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和质监工作的新要求,任务重、要求高,虽然告一段落,但改革是一项长期的、需要不断深化的工作,实际工作中还存在着许多具体的问题,一是机构改革虽然取得了初步的阶段性成效,但要长期保持还需继续努力。另外,就目前取得的成效来说还远远不够,离市局对我们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离我们其他老大哥县局还有很大差距,我们还要加倍的努力,去争取更大的成绩。二是目前虽然有了一些效果,但干部职工中过去长期养成一些不良习惯和毛病一段时间后可能还会反复反弹,当前已经有一些苗头出现,我们还需要做更多更细的工作,真正把干部职工队伍带好建设好。三是__局人员结构严重老化。目前,还不能做到每一块工作有一个人承担。因此,今后要积极配齐配强人员,形成初步合理的人员梯次结构。四是干部职工的业务综合素质普遍偏低。比如说行政执法的骨干力量缺乏,办公室能写、能做、能组织协调的骨干力量没有,特种设备监管强有力的骨干力量不足,质量监督、标准化工作还没有专人承担,总的来看,业务素质和业务骨干力量适应不了当前质监工作的需要,的的确确存在着本领恐慌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求索、不断完善,使改革工作得到有效落实和良性运作,使机构改革成为推动全市质监事业科学发展的强劲助力,为促进我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国有企业改革工作计划
为贯彻党的__大精神,进一步推进我市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今年以来,我局坚持把加强就业工作作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重要任务,认真落实省、市及上级部门的各项部署,加快建立统筹城乡的就业服务体系,强化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建立城乡平等就业制度和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加快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步伐,统筹做好失业下岗人员、城镇新增劳动力以及返乡农民工就业工作,积极推进我市统筹城乡就业工作。
一、__年开展城乡一体化工作基本情况
__年,我局严格按照《淮北市推进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一体化工作方案》的要求,从乡镇、行政村实际出发,以五镇八村为试点,严格按照劳动保障部门“六到位”的要求,立足现有基础条件,有计划、分步骤地推进乡镇、行政村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平台建设。目前,全市16个街道、18个乡镇都建立劳动保障事务所、139个社区都建立劳动保障工作站,建立“充分就业社区”50个,第一批5个试点镇、8个试点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平台已初步完成标准化建设工作,形成了市、区县、街道(乡镇)和社区四级就业再就业服务体系,从而实现城市公共就业及社会保障服务体系向农村覆盖,推进劳动保障工作城乡一体化。
二、推进一体化工作的主要措施
(一)深化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和人力资源市场建设
坚持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层次配套的原则,把市人力资源市场建设成为功能最为完善、信息化程度高的市场,提供职业介绍、职业指导、技能培训、失业保险、劳动保障事务和劳务输出、劳务派遣等多项服务。在县区建立了人力资源市场,在全市各街道、镇建立了劳动保障事务所,在全市社区建立了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形成了市、区县、街道(乡镇)和社区四级就业再就业服务体系。市人力资源市场依托现代化的信息管理系统与县区、街道、社区联网,实现了全市就业信息“一点登录、多点查询、资源共享”。同时,我市将就业工作重心下移,在相山区相南街道建立了淮北市相阳劳务市场,不仅强化了基层就业服务,而且有效解决了非正规劳务市场给主城区带来的市容、交通、治安等问题。
(二)健全基层平台服务功能
今年以来,我市将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组织起来就业认定、困难就业群体就业帮扶等工作下移至社区,街道(乡镇)、社区依托现代化的信息管理系统与市、县区人力资源市场联网,实现了全市就业信息“一点登录、多点查询、资源共享”。全市街道(乡镇)、社区(村)各级就业服务平台开展了“充分就业创建活动和充分转移就业乡村创建活动”,发挥了小平台、“大窗口”作用。目前,我市第一批5个试点镇、8个试点村就业和社会保障平台已初步完成标准化建设工作。
(三)加强公共就业服务信息网络建设
为提供更加快捷优质的服务,畅通毕业生就业信息渠道,我们在充分发挥有形市场信息的同时,积极运用淮北就业网和淮北就业报载体作用,全面搜集和就业信息,根据岗位需求情况,为各类求职者量身定制信息,并定期向社会。充分利用淮北就业网“就业政策宣传、业务办理、求职招聘、人才论坛”等多功能就业平台,为毕业生提供贴心服务,目前网站拥有198 家网络会员单位,__年以来,共通过淮北就业网举办网上招聘会6场次,招聘信息720条,提供5014个就业岗位。
(四)加快农民工创业园建设
为加快推进工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化,促进城乡产业整合发展,积极支持县域、乡镇工业聚集区合作发展,加快产业集聚,提高开发园区的经济规模和辐射能力,从而形成增长极,有效带动农业及农村经济的繁荣,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市分别在濉溪县临涣、刘桥、南坪三镇第二批省级“返乡农民工创业园”,且初见成效,累计完成道路框架、电力配置、供排水配套等基础设施投资1400多万元。建成标准化厂房11栋,建设面积123亩,现已入住华强面粉厂、淮北天王机械加工、淮北巨鑫特种铸锻有限公司等9家企业,安排返乡农民工入园创业45人,带动1186名农民工就近就业。濉溪县百善镇,相山区渠沟镇,杜集区石台镇、高岳街道,烈山区古饶镇、宋疃镇等6个乡镇,正在建设第二批省级“返乡农民工创业园”。
三、存在问题
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工作开展以来,我市在促进以工哺农、以城带乡、缩小城乡差别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加以重视并逐步解决,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缺少有力的组织协调机构统筹推进。由于行政区划和行政管理体制方面制约因素,一些矛盾和问题得不到及时妥善的解决,从而增大了试点的难度,影响了一体化的进程。二是村级就业和社会保障平台建设存在着资金不能及时落实到位,基层人员配备不到位等,导致90%以上目标难以得到落实。三是乡镇及行政村在人员配备上由于各种原因未能及时到位。
四、__年工作计划
(一)工作思路及工作目标
__年统筹城乡一体化工作思路是:按照省、市和上级部门的工作部署,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构建和谐社会为主线,以实现充分就业、健全社会保障机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为目标,全面贯彻落实推进统筹城乡一体化的各项工作任务,积极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努力营造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__年预计目标:__年全市所有乡镇就业和社会保障事务所建设达标、60%以上的行政村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站建设达标,全市所有乡镇、村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平台实现与市、县(区)联网,构建更为完备的就业服务网络。
(二)工作重点及措施
1、夯实就业服务工作平台。完善街道、社区基层平台和服务功能,不断加强对工作人员的业务指导和培训,树立基层劳动保障良好服务形象。研究加强行政村劳动保障信息员队伍建设的措施,全力抓好乡镇、村就业和社会保障平台建设。
2、提高就业服务水平。进一步加大市、县区人力资源公共服务机构的人力、财力投入,加快人力资源无形市场两级联网建设。指导县区拓展公共就业服务功能,改进服务方式,把就业服务专项活动与重点人群相结合、与落实政策相结合、与绩效考核相结合,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效果。同时加强对职业中介机构的管理和劳动力市场监管,切实保障劳动者的各项合法权益,着力构建和谐稳定的就业关系。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进一步做好就业工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就业工作促进社会和谐的实施意见》(浙政发〔20*〕59号)和《*市人民政府关于*市区扶持失业人员自主创业的若干意见》(金政发〔20*〕105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就做好就业工作促进社会和谐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强化政府责任,确立就业工作优先地位
(一)强化政府促进就业的领导责任。就业是民生之本。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各镇乡街道、各部门单位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认真履行促进就业和扩大就业的重要职责;要把提高就业质量、增强就业稳定、促进社会充分就业、扶持失业人员自主创业、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市"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和主要责任,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制定促进就业的中长期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在经济发展和调整产业结构、规范人力资源市场、完善就业服务、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提供就业援助等方面制订具体措施,实现社会经济与扩大就业同步发展。
(二)建立就业工作考核协调制度。建立市政府就业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明确职责和日常工作协调职能,将做好就业工作、就业政策绩效、社会充分就业和扶持创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年度考核指标,考核各镇乡街道和各相关部门,并作为招商引资、项目投资的衡量标准内容。坚持就业联席会议正常例会等制度,完善协调功能,建立统一领导、分工协作的工作机制。发改、财税、人劳社保、行政执法、工商、人行等部门要作为主要联席会成员,按职责分工履行职能,并加强协调配合,及时交流情况,解决问题。要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以及其它社会组织的作用,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齐心协力做好促进就业工作的良好局面。
(三)大力开发就业岗位,努力减少失业。要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布局,鼓励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第三产业,充分发挥我市非公有制企业、来料加工等行业在吸纳劳动力就业方面的积极作用,多渠道、多方式增加就业岗位。要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等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失业人员再就业及退役军人就业和创业工作。制定经济增长与就业增加同步的产业政策,努力实现社会就业更加充分的目标。各镇乡街道、各部门单位在安排政府投资和确定重大建设项目时,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充分考虑就业的因素,并处理好宏观调控与增加就业岗位的关系。建立健全的失业随机调查和失业预警制度,对因国内、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而可能出现的较大规模的失业情况制定失业预案,实施失业预防、调节和控制,保持就业局势的稳定。
(四)健全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度,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各镇乡街道、各相关部门要把城镇新增就业、控制失业率、失业人员就业、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消除城镇零就业家庭、强化公共就业服务、加大就业资金投入和完善政策支持体系作为就业工作主要目标任务,逐级分解建立目标责任体系,并作为各镇乡街道和各相关部门政绩考核的重要指标。要将统筹城乡就业、建立社会保障与促进就业联动机制纳入政府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市政府将按照目标责任制度的要求,依法加强对所属部门和下一级政府的考核、检查和监督,对促进就业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依法予以表彰和奖励。
二、努力改善创业和就业环境,促进充分就业
(一)改善创业环境,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财税、金融、工商、行政执法等方面的帮扶体系,建立健全政策扶持、创业培训、创业服务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和创业扶持服务平台。简化程序,规范操作,提高效率,增加融资渠道,放宽市场准入限制,加强信息服务,创造条件为创业者提供项目支持,使更多的劳动者成为创业者。
(二)改善就业环境,依法规范招聘行为和企业裁减职工行为。加强对用人单位招用人员和职业中介机构从事职业介绍行为的依法监管,保障妇女、残疾人、农村进城就业人员等各类劳动者享有平等的就业机会和公平的就业条件,对就业岐视行为依法实施处罚。用人单位裁减人员20人以上,或裁减不足20人但占单位职工总数10%以上的,需提前30日向工会或全体职工说明,听取工会或职工意见后,向当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报告裁减人员方案。
三、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
(一)继续实施各项优惠政策。《*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的实施意见》(东政发〔2006〕82号)、《*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完善就业政策,促进困难人员再就业的通知》(东政发〔2007〕61号)规定的各项优惠政策在20*年底前已审批但尚未享受到期的,继续享受。其中税收优惠政策审批期限延长至2009年底,扶持期限最长不超过3年;2009年以后,登记失业人员和残疾人员从事个体经营的,免收属于管理类、登记类和证照类的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免收期限最长不超过3年。
(二)认真落实失业人员自主创业政策。促进失业人员创业和充分就业,让失业人员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是关注民生、改善民生的主要内容,各有关部门必须高度重视扶持失业人员自主创业工作并完善政策措施,加大资金投入,切实做好帮扶工作。
1.进一步完善小额担保贷款政策。对本市各类登记失业人员自主创业资金不足的,根据项目情况可提供小额担保贷款,贷款额度1-5万元,贷款期限2年,到期确需延期的,可展期一年。对提供有效抵(质)押物进行反担保的失业人员,贷款额度可扩大至10万元;对合伙经营的,可按每一名合伙者不超过3万元,最高不超过10万元标准的小额担保贷款。财政部门要切实设立好贷款担保基金,增加由贷款担保基金直接为小额贷款担保的方式。同时,失业人员也可自行选择以下反担保方式: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有稳定职业、单位正在为其缴纳社会养老保险费且已缴纳一年以上的人员;以拥有所有权的房产等不动产进行反担保的。
失业人员利用小额担保贷款或自行通过其他途径申请银行贷款从事服务业项目(广告业、房屋中介、典当、桑拿、按摩、网吧、氧吧等除外),在小额担保贷款标准额度内,对就业转失业人员和持《再就业优惠证》人员、城镇复退军人据实全额贴息(展期不贴息),其他失业人员给予50%贴息(展期不贴息)。具体办法由市人行牵头会同市财政局、市人劳社保局共同制定。
2.建立和完善信用社区、创业培训与小额担保贷款联动机制。对充分就业社区当年小额担保贷款3人以上,到期贷款回收率达96%以上,并且进行借款人和社区签订《信用承诺书》,社区就业服务站建立借款人贷后管理跟踪服务卡、同时积极配合欠款追索工作的,可授予*市小额担保贷款信用社区称号。信用社区由市财政局、市人劳社保局、人行*市支行共同认定,每年认定一次,实行动态管理。市财政按信用社区当年小额担保贷款发放总额的1.5%对信用社区核拨奖励工作经费。
对信用社区内持《再就业优惠证》人员和取得《创业培训合格证书》、创业项目经市失业人员自主创业服务中心开业指导专家组论证的人员自主创业的,经具体经办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或担保机构资信评估,申请小额担保贷款的,可免除反担保手续。对因免除反担保手续造成的贷款呆帐损失,由贷款经办银行和担保公司分别承担50%,市财政按相关规定核定后,分别给予贷款经办银行和担保公司贷款呆帐损失承担额60%的补偿。
3.统筹解决失业人员自主创业经营场地。持《再就业优惠证》人员、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在政府投资创办的商贸市场内首次经营满1年以上的,每年给予年租金10%的优惠,年优惠最高不超过3000元,期限最长不超过3年。在其他场所首次经营满1年以上的,凭《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完税或免税证和户籍地、经营地社区证明给予年租金10%的租费补贴,年补贴最高不超过2000元,期限最长不超过3年。就业困难人员从事便民利民微利项目的,给予年租金15%的租费补贴,年补贴最高不超过3000元,期限最长不超过3年。
4.适当增加失业人员自主创业的岗位补贴。享受失业保险金待遇的人员从事自主创业个体经营的,凭工商营业执照或有关证明,一次性给予应领取失业保险金总额20%的自主创业补贴,低于500元的按500元补贴。城镇其他失业人员从事自主创业的,给予500元的自主创业补贴。就业困难人员自主创业从事文化产业和"三托"(托老、托幼、托病)、"三服"(家政服务、配送服务、保健服务)、"三管"(物品管理、车辆管理、公共管理)等便民利民微利项目的,按本市企业最低工资标准的20%给予岗位补贴,期限为2年。
5.针对性减免一定的税费。失业人员从事自主创业个体经营的(建筑业、娱乐业以及销售不动产、转让土地使用权、广告业、房屋中介、典当、桑拿、按摩、网吧、氧吧等除外),免收管理类、登记类和证照类等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期限最长不超过3年。符合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持《再就业优惠证》或《就业和失业登记证》人员从事自主创业个体经营的(限制行业同上),按每户每年8000元定额依次减免其当年实际缴纳的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个人所得税,审批截止日延长至2009年底,期限最长不超过3年。
6.认真做好失业人员创业服务工作。劳动保障部门设立失业人员自主创业服务中心,提供失业人员自主创业政策咨询、项目推介、项目论证、开业指导、跟踪扶持等"一站式"服务。建立一支由创业成功人士、专家学者、政府工作人员以及其他创业相关单位人员共同组成的创业服务专家队伍,推动创业服务工作的开展。公安、税务、行政执法、卫生、工商、消防等部门和金融机构应积极为失业人员办理相关证照开设绿色通道,简化相关手续,提供便捷服务。由失业人员创办的经市失业人员创业服务中心开业指导专家组论证的、不危害公共安全的项目,给予3个月的孵化期;由社区组织的来料加工项目,给予1年的孵化期;失业人员从事设计、咨询、中介、翻译和"三托"、"三服"、"三管"等不影响周围环境和居民生活的自主创业项目,经所在社区同意,本人已取得合法产权或使用权的住宅、辅房,可作为经营场所办理工商注册登记。失业人员从事其他个体经营的,凭建设、规划、行政执法等相关部门核批的临时用房或占道经营许可证办理工商登记。
(三)完善就业援助制度,扩大就业援助范围,切实解决各类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问题。
1.进一步建立健全的就业援助制度。全市上下要充分依托街道(乡镇)、社区(行政村)公共就业服务平台,以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为载体,积极帮扶有就业愿望和劳动能力且积极求职的*户籍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包括城镇失业人员中的"4050"人员、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失业人员、城镇零就业家庭人员、城镇失业登记1年以上就业转失业人员、持有《特困证》劳动力、农村低保家庭劳动力、需赡养经医保机构确定特殊病种的直系家属人员,农村复转军人和被征地农民中生活困难的"4050"人员;同时,各镇乡街道、社区要合理有效的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就地就近安置就业困难人员;要进一步完善城镇零就业家庭申报认定制度,规范审核认定程序,建立专门台帐,及时接受零就业家庭的就业援助申请,做到零就业家庭出现一户、帮扶一户、消除一户,确保城市有就业需求的家庭至少有一人就业,基本消除零就业家庭。对首次通过市级评估考核的充分就业社区或创业型社区给予2万元的补助,通过市级复评的充分就业社区给予每年1万元的补助。
2.政府投资开发的公益性岗位安排就业困难人员,签订1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按实际招用的人数,在相应期限内给予用人单位社会保险补贴和岗位补贴;机关、事业单位利用勤杂岗位(含社区从事就业援助岗位)吸纳就业困难人员的,也按公益性岗位标准给予用人单位社保补贴和岗位补贴。社会保险补贴按企业应缴的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和失业保险费最低标准之和计算,个人应交部分由个人承担;岗位补贴标准按本市企业最低月工资标准的50%给予补助。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期限一般不超过3年,"4050"人员在公益性岗位连续就业超过3年,社会保险补贴和岗位补贴期限可适当延长。
3.鼓励其他用人单位增加就业岗位吸纳就业。企业招用就业困难人员并签订1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在相应期限内给予社会保险补贴,期限最长不超过3年。社会保险补贴按企业应缴的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和失业保险费最低标准之和计算,个人应缴纳部分由个人负担。新增就业岗位招用就业困难人员的,按每招一名就业困难人员给予新增就业岗位1000元标准的奖励。
进一步加大对符合条件的劳动密集型小企业的贷款贴息支持力度,对符合贷款条件的劳动密集型小企业新增加的岗位,招用符合贷款条件人员达到企业现有在职职工总数20%以上(100人以上企业达10%),并签订1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的,根据实际招用人数,合理确定贷款额度,最高不超过200万元的贴息贷款(贴息50%),贷款期限不超过2年。经办银行可按基准利率上浮3个百分点,财政贴息和呆、坏账损失补助等按有关规定执行。
用人单位当年新增就业岗位新招用本地劳动力20人以上,签订1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费,没有发生劳动违法违规行为,按规定向就业管理服务机构进行空岗报告和就业登记的,按新办单位每招一名200元,非新办单位每招一名500元标准给予用人单位新增就业岗位奖励。
4.鼓励"4050"就业困难人员灵活就业,提高灵活就业人员就业的稳定性。对"4050"就业困难人员从事个体经营或以灵活就业方式实现就业以及其他就业困难人员从事个体经营的,月收入达到本市企业最低工资标准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可向户籍所在镇乡、街道劳动保障机构或社区就业服务站申报就业,经市就业管理机构审核,财政部门审批,给予上年度本市平均工资11%的社会保险补贴,其中养老保险补贴为上年度市平均工资的6%;医疗保险补贴为上年度市平均工资的5%,连续享受期限一般不超过3年,享受期满,距法定正常退休年龄不足2年的,可继续享受社会保险补贴。对在2009年内享受社会保险补贴政策期满仍未实现稳定就业且家庭有特殊困难的灵活就业人员,享受社保补贴的期限可再延长1年。
5.实施就业援助补贴。对本市城镇户籍,失业保险金领取期满12个月以上未能重新就业,且因经济困难未能继续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城镇"4050"失业人员,给予灵活就业社保补贴标准80%的就业援助补贴;对失业保险金领取期满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2年,未能重新就业且未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城镇失业人员,按灵活就业社保补贴标准的100%享受就业援助补贴至法定退休年龄。农村户籍相同人员按城镇标准的60%发放就业援助补贴。
(四)鼓励失业人员从事来料加工。组织下岗失业人员从事来料加工,月收入达到本市企业最低工资标准的用人单位,可凭《来料加工劳务协议》等认定材料和个人社会保险费凭证享受最长不超过3年的社保补贴,补贴标准和从事灵活就业人员相同。从事来料加工全年收入达不到本市企业最低工资标准的,可按全年加工费收入总额除以本市企业最低工资标准折算给予社保补贴的月数。
(五)努力做好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加强对高校毕业生的公共就业服务,积极为高校毕业生搭建公益性就业服务平台,提供免费的政策咨询、职业指导、求职推荐、未就业毕业生人事等服务。支持和鼓励有条件的企事业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广泛开展技能培训和就业见习。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积极吸纳高校毕业生到城乡社区管理等新兴社会公共服务工作岗位上就业。大力推进大学生创业培训,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进一步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优惠政策,本市大中专毕业生毕业后一年以上未就业的,凭《就业和失业登记证》享受就业困难人员创业扶持相关政策。
四、开展面向城乡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就业素质
(一)强化职业技能培训。鼓励支持各类职业院校、职业技能培训中心(机构)和用人单位依法开展就业前培训、在职培训、再就业培训和创业培训,特别是要进一步加大创业培训力度,要完善培训补贴与培训质量,促进就业效果挂钩机制,鼓励劳动者参加各种形式的技能培训,并给予相应的政策扶持。
(二)对持有《再就业优惠证》或《就业和失业登记证》人员、高校毕业生、被征地农民、城镇其他登记失业人员以及进城务工的农村劳动者,凭《职业资格证书》或劳动就业部门确认的其它培训证书及相关资料提供一次性的职业技能培训补贴。
(三)培训补贴标准:
1.创业培训:对本市城乡劳动者中有创业意向的、凭创业项目计划书,自行选择创业培训基地或参加统一组织的创业培训,凭《创业培训合格证书》给予1500元的创业培训补助(培训时间不得少于20天)。
2.职业技能培训:对持《再就业优惠证》或就业困难人员给予800元以内,被征地农民及其他失业人员给予600元以内的培训补助;进城务工农村劳动者(外来务工人员、本市劳动力)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并取得相应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分别给予300元、500元、700元、1000元、1200元的政府补助。参加各类职业技能培训后取得结业证书的给予每人80元的补助。
3.职业指导:失业人员参加劳动保障部门举办的就业指导、开业指导、就业政策、职业道德等职业指导的,按每人80元的标准拨付给培训单位。
(四)进一步完善劳动预备制培训。对有就业要求和培训愿望的初高中毕业生实行3个月以上、12个月以内的预备制培训。
要强化职业培训促进就业的服务功能,努力提高技能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建立完善的定点职业培训机构、培训补贴和培训质量挂钩机制,充分调动职业培训机构的积极性,提高政府培训资金使用效率。
五、加强公共就业服务,建立就业援助长效机制
(一)完善人力资源市场建设。依据《就业促进法》有关规定,培育和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人力资源市场,进一步加强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网络及相关设施建设,逐步实现与职业培训信息、社会保障信息的互联与共享。完善人力资源市场信息服务体系,定期职业供求、工资指导价位和职业培训信息,为求职者和用人单位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
(二)鼓励中介机构和街道(镇乡)社区就业服务站介绍失业人员就业。对成功介绍和帮扶登记失业人员就业和创业的各类职业中介机构和街道(镇乡)社区就业服务站,按就业困难人员每人100元,其他人员每人50元标准给予职业介绍补贴,扶持创业成功的按职业介绍补助的2倍给予创业帮扶补贴。境外输出机构成功输出本地人员就业的,按就业困难人员每人600元,其他人员每人300元的标准给予境外劳务输出补贴。
(三)建立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要进一步加强市、街道(镇乡)、社区(行政村)三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建设,明确服务职责,规范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服务流程和标准,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按照"六到位"(机构、人员、经费、场地、制度、工作)要求,在街道(镇乡)建立综合性的服务场所,为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提供"一站式"就业服务,社区(村)要设立服务窗口,开展公共就业服务。根椐就业服务工作日渐繁重的情况,合理增加并落实三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人员编制,并将公共就业服务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保障其向劳动者提供免费的就业服务。每个社区配备1至2名专职劳动保障服务工作人员,每个行政村根据工作需要配备1名专(兼)职劳动保障协理员。
(四)建立健全就业登记和失业登记制度。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负责为劳动者办理、发放登记证,做好相应的登记、统计工作,并注明可享受的相应扶持政策,对就业困难人员在登记证上予以注明。在法定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有就业要求,处于无业状态的城镇常住人员,可到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进行失业登记,其中没有就业经历的城镇户籍人员,在户籍地登记,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和其他非本地户籍人员在常住地稳定就业满6个月的,失业后可以在常住地登记。具体登记办法按上级规定执行。
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完善促进就业的资金保障机制
(一)根据我市的就业状况和就业工作目标,要加大资金投入。在每年财政预算中安排就业专项资金用于促进就业工作,确保就业政策资金支出的需求。
(二)促进就业专项资金管理。要切实加强对资金拔付的审核、审批和支付管理,建立健全的资金运行全过程内控制度,具体资金管理办法由市财政局、市人劳社保局另行制定。
七、加强宣传督导,贯彻实施好《就业促进法》
(一)深入做好《就业促进法》的宣传工作。要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就业促进法》及其促进就业政策法规,宣传促进就业的好做法、好典型,宣传和表彰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自主创业、自谋职业和用人单位承担社会责任促进就业的先进典型,为贯彻《就业促进法》、促进就业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和社会氛围。
__*镇2013年工作务虚会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所汇报材料
今年以来,我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所以构建和谐社会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的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镇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继续抓好扩大就业和再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劳动关系调整三条主线,做好职业技能培训和劳动保障执法两篇文章,整体推进劳动保障工作,为我镇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努力,重点做了以下工作:
一、自身队伍建设情况
(一)思想建设方面
今年我所本着优质服务群众,以群众满意为根本标准,结合党的创先争优活动,大力加强队伍成员的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坚持每月召开工作例会,组织工作人员进行职业道德和业务的学习,进一步提高工作人员的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增强爱民、为民、利民的自觉性。11月13日-17日,带领我镇10个村的劳动保障协理员在泰安参加了全省劳动保障协理员职业资格鉴定培训,并通过了全国劳动保障协理员职业资格四级考试,人社所两名同志通过了三级考试。
(二)服务质量方面
以基层平台建设为契机,我所大力加强机构设置,进一步改善办公条件,在服务中心基础上成立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所,在便民服务中心设立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劳动监察等窗口,并进一步明确办事职责,简化办事流程,做到即到即办。全体工作人员团结合作,勤政廉洁,行业风气端正,职业道德良好,主动、热情地为群众提供高效服务。
二、就业再就业情况
(一)积极开展就业培训,积极推荐就业
我所在区人社局就业办的组织和指导下,邀请__*大姐职业培训学校在全镇15个省级贫困村中,成功举办了10期就业帮扶培训班,培训内容包括家政服务、农作物种植、养殖等六个专业,参与人数达20__人以上,为农村失业人员将来就业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和技能基础。为促进辖区下岗失业人员的就业,我所参加了全市“就业帮扶乡村行”活动,辖区内六家用人单位与56位失业人员签订了用工合同,解决了他们的就业问题。同时积极与上级劳动保障部门加强沟通,争取更多的支持与帮助,与全镇的企业加强信息沟通,掌握岗位信息,及时地将岗位信息到各村委会,或根据所掌握的失业人员的技能状况和工作要求,有针对性地直接通知失业人员参加岗位应聘。
(二)努力做好公共就业服务工作,就业服务取得了新进展
我镇居民户数____*户,人口50370人,劳动力24687人,今年来,我所大力开展人力资源调查统计工作并实行动态管理,审核上报就业、失业登记资料,实行失业登记,建立失业人员基本情况和再就业情况数据库。积极推进困难人员就业。20__年受理失业人员办理《就业失业登记证》的申请536人,转移劳动力1160人,新增灵活就业924人,新增困难群体94人,并相应建立了工作台帐,同时在工作中对他们给予就业援助,积极推荐就业,成功就业12人。
(三)依托平台,创建“充分就业社区”
根据上级文件精神,我们在全镇内4个村开展了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创建工作,采取调查、推荐就业、跟踪建档等方式,积极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
三、劳动用工管理、农民工工资支付、社保全覆盖、农村养老保险基金征缴和管理情况
(一)加强劳动用工管理,规范企业用工
我镇企业和外来工人数比较少,为规范企业的用工行为,我所今年加大了对企业的检查与监督力度,对辖区所有用工单位的劳动用工、劳动合同的签订、农民工工资的发放、社会保险的缴纳等情况进行了检查,同时也加强了用工政策的宣传和解释工作。
(二)劳动保障监察得力,民众合法权益得到有力保障
今年来,我所采取有效措施,严格执行企业欠薪预警制度和工资支付条例。一是加强宣传,落实制度。加大《劳动法》、《工资支付条例》的宣传力度,从源头上预防欠薪案件的发生;二是完善监控,严密跟踪。实行工资发放备案、信息报告制度,对问题企业,及时上报和监控,主动介入,控制事态发展;三是积极开展劳动争议调解工作,力争将劳资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维护企业正常的生产秩序和社会的稳定,20__年受理劳动维权1起,协调处理1起,办结率100%。
(三)社保基金征缴顺利完成,参保工作稳步推进
今年我镇继续加强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农村居民养老保险扩面工作,针对农村参保意识不强,我所工作人员通过宣传 教育,使各类用人单位及其从业人员和个体灵活就业人员,真正认识到参加养老保险的意义和好处,增强了参加养老保险的意识和自觉性,扩大了养老保险覆盖面,促进了养老保险事业的健康发展,保证了基金收缴、养老金发放无差错,让国家惠农政策落实到位。今年,我镇为40余名60岁以上集体企业未参保人员办理了一次性缴费和领取手续,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我镇新增参保职工143人,职工参保总人数达3756人。我镇城乡居民参保人数达到220__余人,其中60岁以上已领取养老保险人数9067人,1—10月份,领取金额达______元,缴费人数____*人,征缴基金7732250元。
四、做好技能扶贫招生工作
实施技能扶贫是市委、市政府的一项惠民政策。通过资助城乡贫困家庭子女就读技工院校,使其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增强就业能力,从而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资助对象为:我市农村贫困家庭和城镇居民困难家庭中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有就业愿望的子女。我镇今年共招收技能扶贫学生13名,由政府每年每人减免学费3600元,每人每月发放生活费80元。三年共为13名学生减少费用达18万元。
五、按时上报劳动力资源和劳务输出情况报表,做好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工作
为及时解掌握各阶段劳务输出情况,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所切实做好劳动力资源的调查建档、职业培训和外出务工人员的跟踪管理服务,认真做好劳动力储备情况的调查,及时准确地上报农村劳务输出情况统计报表以及各种业务报表,没有一次漏报、缺报。同时,认真做好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体系,切实抓紧抓好离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现已把全镇范围内离退休人员造册登记。5月中旬,对辖区内108名退休人员和供养遗属进行了一年一度的资格认证,重阳节对75岁以上退休人员进行了“温暖在社保”走访慰问。
六、加强劳动保障信息化建设,劳动保障工作更加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
建立企业用工、参加社会保险、就业培训、招工等情况基础数据库,实现了基层平台与市区业务实时联网,业务协同处理。20__年,利用网络及时做好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个体、灵活就业人员参保、失业人员登记、就业困难人员、“双零家庭”认证申报等工作,城镇居民和用人单位能够就近享受到劳动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同时进一步健全、完善统计报表的管理,做好劳动保障平台系统的维护工作,为各项业务的开展打下良好基础。
学习是永恒的,只有不断学习,才会进步。我所虽然人员少,事情多,但要做好劳动保障工作,就要学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以及劳动保障方面的业务知识,这就要求每个干部认真学习业务知识。因此,我所积极参加区局组织的业务知识培训,认真听取区局各科室讲解的业务知识,为做好劳动保障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对内增强了素质,对外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2013年工作计划
一、继续广泛深入地学习宣传《劳动合同法》、《社会保险法》,落实就业再就业的各项优惠政策。协助企业办理劳动用工、合同鉴定工作,劳动合同签定率达到95%以上;调解处理好发生的各种劳动争议,做到把劳动争议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二、认真抓好社会保险的扩面征缴及个体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登记工作,督促用人单位及时签订劳动合同,按时缴纳各项社会保险。
三、大力开展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拓宽就业渠道,抓好技能扶贫招生工作。继续做好就失业登记证的办理工作。
四、完善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健全完善信息网络,全面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规范、便捷、高效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共服务。
五、抓好我镇400余人城乡居民重复参保退保申批表及到期领取养老保险人员领取审批表审核上报工作。进一步完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经办示范点创建工作,完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档案整理工作,提升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经办管理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