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化石吟教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唯英语教育 强制同化 美国印第安人
[中图分类号]{G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4-0041-02
从19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20年代,由美国联邦政府发起的对外来移民,主要是印第安人的强制同化政策是美国历史上具有代表性的强制同化运动。美国政府打着使“野蛮”的印第安人接受文明教育的旗号,其根本目的是将印第安人原有的文化形态消灭,从而使其成为美国社会的忠实一员。在这一过程中,美国政府采用了非常强硬的手段,这些手段不仅不切合实际,还违背了民族发展的客观规律,在任何时期都不可能得到人们的尊重和拥护,因此,失败是其必然的结果。
一、唯英语教育的由来
唯英语教育政策源于1887年美国政府颁布的《道斯单独占有土地法案》。这一法案的核心内容是将原美国印第安人部落所拥有的保留地土地转化为个人所有,并以按户分配的方式分配给印第安人。通过这一法案,美国政府把美国白人的社会生活模式强行灌输给印第安人,其目的在于使印第安人逐渐被同化从而成为美国主流社会的一员。而在实际实施的过程中,在美国主义的强制势力下,在资本家的投机取巧下,美国印第安人并没有拥有属于自己的土地,而是将土地逐步转到了美国白人的手中。
在对土地进行重新分配后,美国社会对这一运动的推崇者开始思考如何能让这些“蒙昧”的印第安人在思想上、道德观念上和习俗上彻底脱离其原有的意识形态和生活习俗,从而转化为完全的美国社会的生活形态。为了进一步实行同化政策,为了实现彻底的美国化,让移民成为百分之百的美国公民,美国政府想到应从教育入手,让美国化这一思想逐渐被印第安人所接受,因此提出了“英语第一”的口号。语言问题是美国强制同化时期一个非常核心的内容,因此,美国政府对这一举措非常重视。强制同化的支持者强烈要求颁布禁止所有非英语报纸出版物的印刷和出版。其结果是非英语的出版物数量陡然下降。
为了维护英语的地位,美国政府强制实行对印第安本族语言的打击与破坏,意图在印第安人后代的身上实现唯英语教育的政策。在“英语第一”这一口号提出后,各州为了积极响应联邦政府的号召,开办了各类教育机构,如在白人社区开办寄宿学校、教授移民英语和开办夜校等方式来实现同化印第安人的目的。开办夜校和教授移民英语主要是对成年印第安人所设置的教育机构,而白人区的寄宿学校则是针对印第安人的后代所设立的。这种强制政策旨在通过唯英语教育的方式,使印第安人彻底与本族的文化、语言和情感脱离,从而逐步转化为一个忠诚的美国公民。而对于外来移民印第安人来说,这无疑使他们在语言和心理上受到强烈的压迫和抑制。
二、唯英语教育的实施
唯英语教育的提倡者只有两个组织,一个是美国英语协会,另一个是英语第一协会。他们的目的简单而明确,即保证美国语言的一致性,保证英语在美国至高无上的地位。唯英语教育运动的基本观点非常明确,那就是美国只能有一种语言——英语。这一运动并不是美国小部分种族主义者的想法,而是很多美国人共同的观点。而学习英语最好的方法就是强迫外来移民学习,使他们在英语面前无路可退,只有通过学好英语才能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在美国社会立足。
美国联邦政府在白人区开办的寄宿学校学制一般为4-8年,并要求在校学习期间,教学的进行要完全用英语。但这种强制将印第安人后代送到寄宿学校的政策遭到了印第安人的强烈抗议。迫于压力,美国政府随后提出在印第安人的保留地建立寄宿学校和走读学校。但建立保留地学校与在白人社区开办学校的本质是一致的,那就是唯英语教育,即禁止外来移民,尤其是美国印第安人用其本族语言进行交流的政策。
在实施这一政策的过程中,美国化运动的支持者以强硬的手段让印第安人在一切教学活动中使用英语,除非本族语言在传递英语过程中起到必不可少的媒介作用。在有些地区,学校甚至规定禁止说本语即印第安人本族语言,以尽快实现强制同化印第安人的目的。但这种推行教育的方法在保留地学校并不容易实行。印第安人家长非常不愿意让他们的孩子去美国人开办的学校上学,这就导致在每学期的开学期间,保留地的美国警察会对逃学儿童进行搜捕行动,以迫使他们上学。而孩子们一旦进入学校,便像进了监狱一样,学校采取强制性措施不允许孩子的家长去学校探望孩子,也不允许孩子回家,只能呆在学校。有些学校为了防止孩子从学校逃跑,甚至把学校宿舍的窗户用钉子全部封起来。
美国提倡强制同化的议员认为,他们这种强硬的方式是在拯救落后的印第安人,是在提高他们的文明,因此,一系列的法律规定在学校只能使用英语,如果有人使用印第安语,政府将停止对此学校提供资金与拨款。同时,如果印第安儿童在学校使用其本族语言,他们还会遭到一系列的惩罚。因此,很多印第安人迫于形势,不得不摒弃他们本族的语言,从而渐渐把自己与本族的文化分割开来。
为了使唯英语教育更有成效,这一运动的拥护者还提出制定新的英语教材,推行白人教育的教学模式,但结果表明,这种教育模式的效果并不理想。一是因为印第安儿童本身对强制教育就有敌对情绪,而且这类学校教师的素质也不尽如人意。
三、唯英语教育的失败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同时也是任何一个民族文明的传承媒介。语言的灭亡也就相当于一个民族文化的灭亡,随之而来的就是整个民族的消失。美国政府希望通过印第安人寄宿学校的开办从根本上动摇和消除印第安本族语言的文化基础。这种方式剥夺了除英语以外其他语言在很多领域的使用权,从而使其他语言没有滋生和生存的空间。而正是因为如此,印第安语被逐步地逼到了灭亡的绝境,对其文化造成了灾难性的毁坏。
事实证明,所有这些与强制同化、唯英语教育有关的政策和措施严重违背了印第安人的意愿。与此同时,也有美国公众站出来反对,因此,这些法案在实施了十几年后,美国国会在1934年颁布了《印第安人重新组织法》改变了这一现状,法案旨在保护印第安人保留地的继续存在以及减轻并逐渐消除强制同化对印第安人及其文化所造成的严重破坏性后果。这一法案还鼓励在学校的教学内容中融入印第安人本族的文化,并提倡用印第安语来授课。
随着各项停止对印第安人语言及文化破坏和保护其部落文化传统的法律逐渐被提出和通过,1986年,美国国会又通过了《印地安人民权法》,从而保障了印第安保留地人民的权利和利益。而印第安人的文明和文化也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保护和认可。这一法案改变了美国政府对印第安人的政策,由原来的剥夺、破坏转成对其传统文化的重视,并鼓励印第安年轻人在适应美国主流社会,成为有能力在社会上生存的美国公民的同时,继续和发展自己本族的文化。
虽然美国政府的各项举措在一定程度上使印第安部落得以继续存在和发展,但实质上这些部落还是处于美国政府的控制之下。也就是说,美国联邦政府对印第安部落的发展有着最主要的决定权。因此,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印第安部落并没有拥有真正的自利。美国印第安人和美国主流社会之间暗含的矛盾仍然存在。
美国联邦政府对印地安人民执行强制同化这一运动表明,用强制的手段来改变移民语言与文化的想法是不可取的,是暴力的,也是不符合民族发展规律的。这种行为在当今的文明社会必然会被摒弃。
【参考文献】
[1]Margaret Szasa.Education and the American Indian.The Road to Self-Determination[M].Albuquerque:University of New Mexico Press,1999:P61-P126.
[2]宋银秋.唯英语教育——强制同化时期美国联邦政府印第安教育政策[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历史教学社,2010(11).
[3]梁茂信.美国移民政策研究[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4]蔡永良.语言·教育·同化——美国印第安语言政策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关键词:归因;归因引导;化学教学
归因是人极为普遍的一种心理现象,人们常常有意或无意地
使用它。在我所教过的学生当中,大多数学生平时对自己的学习成绩、学习效果也经常进行归因分析。我经过观察、调查、统计发现学生归因有好多方面:如课堂上的行为(如听讲)、课外的行为(如复习),自身的学习方法、学习基础,自身努力的特性(如勤奋、能力、兴趣、态度),老师的教学水平,提供的学习内容、难度,学生个体家庭条件以及偶然因素(如心情不好)等。但是,每个学生对自身归因分析是否及时,是否全面准确,是否对今后的学习状态调整有促进作用,这些情况都需要商榷。因此,为了能够进行高效的教学活动,我经常向学生讲解归因理论,要求学生常对自己进行归因分析总
结。尤其对有特殊行为的学生,我还进行个案跟踪,与学生对话、情感沟通,参与学生的归因过程,以促进其恢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状态,帮助他们顺利、高效地完成学业任务,取得应有的成绩。
一、归因理论的理解
归因是个体对行为的原因进行内在或外在的分析和判断,它取决于人们的认知水平、情感、意志力。但很少人能够意识到:我们的很多行为就是由归因造成的。有人运用开放式问卷的方法了解了学生对学习成绩的归因,结果找出了16个原因:专业能力、身体素质、以前的基础、习惯、态度、自我意识、成熟、努力的特性、准备时的努力、注意、目标、教学水平、任务的难度、心情、家庭因素、同学的影响。在这些原因中,有的是内在因素,有的是外在因素;有的原因是可以控制的,有的原因是难以控制的。我们对学生进行归因分析和归因训练时,往往就应抓住那些可以控制,可以在学生努力的情况下发生明显改变的因素进行强化。
二、化学教学中的学生个案
1.学生情况介绍
在2010年任教的班级中,有个女生,她在初三第一学期,成绩正常,我在与她的接触过程中,发现她的智力水平较高,学习态度也好,能与老师密切配合,上课认真,勤奋思考,能及时完成作业,成绩在班级排名第十。但到了第二学期初,在我的课堂上,她出现了连续多次不能正确回答化学问题的现象,并且,她的化学测验居然没及格。该学生这段时间的异常表现肯定有原因,我只有找出她的原因,帮她认清问题的本质,她才能迷途知返,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中,才能有更好的表现和成绩。否则,这位学生可能会越陷越深,失去正常的学习和升入重点中学的希望。借助与她分析试卷的机会,我再次与她沟通。在我真诚地引导下,她终于说出了埋在心底的话,她说她的父母对她特严厉,对她的成绩一直不满意,在初一,她考过年级第五名,但她的父母没有表扬她、肯定她,却冷冷地说,人家还考第一呢。考不到第一,就不给好脸色。到了初二,她的家长对她的要求就更高了,除了学习还是学习,在平时不许看电视,不许上网,不许去同学家玩,就连星期六、星期天也是这样。她能做的就是写作业、看书,天天如此。每次学校分析会后,她的家长都讲人家同学成绩是如何的好,她就是不争气,不能给他们争光。到了初三上学期,他们对她就更唠叨了,晚上要她学习到十一点半开外。有次她重感冒了,父母也不让她早点睡觉,她觉得自己是学习的机器,父母看中的是她的分数,而不是她这个人,她很想逃离这个家。在这个家,她没有温暖,没有鼓励,没有关爱。她也恨自己,很讨厌学习,她觉得是学习成绩害了她,她已经没有上学的勇气了,不想再努力了。有位男生对她很好,说是如何喜欢她,就喜欢她这样的类型,她很感动,就答应与他交往了。现在在家里学习,就是装装样子,每天考虑的是如何跟这个男孩交往。听到这里,我知道她出问题的原因了,决定尽我的努力来帮助她、转变她。
2.与家长沟通
在与她父母的交流中,我了解到他们确实是这样要求的,学生说的都是真话,他们想,这样做,他们孩子的成绩就会好,就能考上江都中学。而现在,女儿却没有出现他们期望的成绩,却暗暗与他们作对,他们现在是大伤脑筋,对女儿很是失望。在我与他们耐心的分析下,他们最后决定按我说的要求去做。
3.与老师沟通
我把我所了解到的情况与他们交流,他们都深深地同情这位同学,都觉得家长的做法太过分了。大家要联合起来,不动声色地关心这位学生,力所能及地给予其帮助。
4.与学生归因分析
在后来的教学过程中,我又跟这位学生做了进一步的交谈,从心理学的角度逐步分析。告诉她,有的人如果把她行为的原因归于她的人格、动机、兴趣、情绪、态度、信念、能力、努力等内部原因,她会对其行为结果相当负责,她会对自身不断反思,并纠正自己的错误;如果把行为的原因归于他人的期望、命令、影响、奖励、惩罚、运气、工作难易等外在环境,则个人对其行为结果可能不负什么责任,她会对自身缺少反思,而把原因归于其他方面,往往会继续犯错
误。现在,由于父母对你过分干预,造成了你心理上的失衡,让你觉得你的学习成绩是他们主要关心的对象,你的升学、能否上重点高中是他们衡量你进步的标准,你的成绩排名成为他们说话的依据,而目前你的排名不够理想,那他们就采取更加野蛮的方法,就导致你与他们更加难以默契协调了,也就导致你产生了更多的叛逆心理和行为。你若能明白这些事理,就不会出现现在的反常行为了。说到这里,该生连连感叹,老师你真行,要你是我父母,那该多好啊。我继续引导她,你能明白事理,比我是你的父母更强啊。
在后来与她接触的机会中,我对该生的学习信心又进行了系统地归因引导。在引导过程中,不但对学科学习特点做了分析,还就个人学习特征做了系统分析,努力培养知己知彼、对症下药的理念,告诉她努力得还不够。还跟她讲了居里夫人研究镭、诺贝尔研究炸药的故事,进一步激发她学习化学的热情。经过一段时间的沟通、交流后,她不仅形成了努力归因的习惯,克服了习得性无助感,还增强了她的学习信心,提高了化学成绩。最后在中考中,该生考上了市重点高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以上是我对学生辅导的一个个案,在今后我还将进行更多的分析总结。归因可以帮助人们对自己或他人的所作所为及其结果进行分析,找出其行为的性质或推断其行为的原因。通过归因引
导,可使学生学会把自己的成败归结于某些积极因素,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不断克服消极因素,保持平衡的学习、生活状态。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也希望有更多的老师能够熟练运用归因理
论,在恰当的时间对学生的特殊行为进行归因分析、归因训练,帮助更多的学生更好地成人成才。
参考文献:
[1]吴增强.学习心理辅导.1版.2000-08:5-92.
[2]叶奕乾,孔克勤.个性心理学.1版.1993-02:39-45.
[关键词] 文化竞争力;因子分析法;西安市
[中图分类号] G1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0037(2017)1-36-3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Competitiveness of Cultural Industry in Xi'an based on Factor Analysis
Zhang Xuanlei
(Xi'an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and Technology,Xi'an Shaanxi 710000)
Abstract: Culture is a silhouette of the soul fora city, and it is also an abstract summary of the city's comprehensive competitiveness. In this paper, factor analysis was used to compare and analyze the cultural soft power of Xi'an inShaanxi Province and fifteen other cities in China, and the relevant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were put forward.
Key words: cultural competitiveness;factor analysis;Xi'an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世界各个角落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一个国家是否强盛的判定标准不仅仅是其经济能力的高低,越来越多的国家发现硬实力的发展更多地依赖于软实力的提升。文化产业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缩影,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也是转变经济结构的重要发力点,文化产业作为朝阳产业正在成为推动我国经济迈向新台阶的重要动力和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文化产业竞争力是指文化企业通过销售和生产文化产品、提供文化服务、占有国内外文化市场和获取利润的能力[1]。在后工业时代,硬实力工业竞争水平的高低已经无法全面衡量一个国家竞争力的强弱,软实力的高低越来越被发达国家重视,作为朝阳产业的文化产业占软实力的比重不容小觑。随着改革开放带来的全新的竞争环境,我国各地文化产业突飞猛进,在国家软实力构建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1 文化竞争力相关文献综述
1.1 文化竞争力
有关文化产业竞争力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点不尽相同。国外学者对其核心竞争能力、文化产业创新能力、产业价值链及其掌握先进技术与运用以及对行业状态、竞争优势的互置能力等方面进行了相对较为深入的研究。而国内学者则多从以下方面进行研究:产业效益、产业结构、产业相关度、产业发展等[2]。可以看出国内外学者对于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定义有差别,但都认为文化产业竞争力是一种系统组合的功能性力量,是一个由各种要素组合起来的系统结构。文化产业竞争力的高低取决于这个系统整体的各个内在因素在时间和空间维度组合下的形态[3]。
1.2 文化竞争力相关理论研究
欧美学者主要从宗教文化、知识创新、组织建设和国际政治等视角进行文化竞争力理论研究。宗教文化研究视角的代表是马克斯・韦伯。韦伯认为造成东西方社会发展差距的重要原因是宗教文化的不同,并指出经济效率、社会发展等现象与宗教文化的影响力之间具有一定的因果关系。知识创新视角研究的主要代表威廉・大内,大内的“Z理论”从日本企业的管理模式中总结出日本别具一格的企业文化来源于其独特的本国文化。巴恩尼为代表的组织建设视角认为企业文化可以转化为企业的持续核心竞争能力。企业文化竞争力的理论模型由伟大的经济学家巴雷特、高菲与琼斯提出。亚历山大・温特通过国际政治的视角认识到文化通过创建共有观念塑造国家的身份归属。
目前,对于文化竞争力的研究国外学者多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研究的方法,国内学者多采用定性研究的方法,少数学者尝试建立了文化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因此,本文探索尝试构建文化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以期用定量研究的角度分析陕西省西安市文化产业竞争力。
2 文化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2.1 评价指标选择
通过研究大量现有学者对于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成果,遵循科学性、系统性、代表性、可行性等原则,以包括西安市在内的国内15个城市为样本体系,选取统计指标共计21个,运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得到KMO检验值为0.689,说明各变量之间相关性较高,并根据计算相关系数矩阵,充分证明统计指标体系适合采用因子分析法。
2.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对因子载荷矩阵实行方差最大正交旋转,得到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可知:第一个主因子中,世界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数具有较大载荷,鉴于上述资源都属于文化本生资源,因此将其归结为文化资源竞争力;第二个主因子中,每百人公共图书馆藏书量和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等有较大载荷,将其总结为公共文化建设力;第三个主因子中,文化产业增加值和人均文化事业费等具有较大载荷,称为文化吸引力;第四个主因子中,拥有国家级品牌数城市形象广告投放额等载荷较大,称为形象传播力;第五个主因子中,高等院校数、年入境游客数等有较大载荷,称为文化创新力。最终确定了5个二级、21个三级指标,构成城市文化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3 西安市文化竞争力的因子分析
3.1 比较对象的选择及其因子分析
我国长久处于发展中国家行列,公有制经济占绝大部分,优先发展工业的思想比较普及。但是,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文化兴国战略的实施,文化产业占我国GDP的比重越来越大,我国政府也越来越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着力开始培养文化产业,提高我国文化产业竞争力。文化产业竞争力主要强调的是每个城市在文化基础上和文化产业规模上的差异。
本文主要选取11个省会城市以及北京、上海、天津、重庆4个直辖市共15个城市作为比较对象,应用表1建立的城市文化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将西安市与之进行比较。数据采用2016年统计数据,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和各地市统计年鉴和公报。根据因子载荷矩阵,计算出15个样本城市的主因子得分。将主因子得分进行标准化,为了便于比较,把所有数值都限制在0~l0。再以公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作为权重,建立综合评价模型,计算出各个城市的综合得分,并同样对其进行标准化处理,得到各城市主因子及综合排序(见表2)。
3.2 西安市文化竞争力评价及差距
从表2可以看到,西安市文化资源竞争力在15个城市中处于第4位,文化资源条件排在北京、重庆和上海3个直辖市之后。西安市是历史文化名城,拥有许多国家级自然保护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公共建设方面,西安市排第10位,不仅远远落后于许多一级城市,而且落后于许多二线城市。2015年西安市在文化公共服务力方面投入十分有限,公共图书馆及影剧院的再建仅占财政支出的1.3%,这和许多一线城市在公共文化建设方面投出比重有很大差距。
文化吸引力方面,西安市处于第7位。单项指标来看,尽管西安市文化产业增加值位居第6,但仅是北京市、上海市和深圳市的22%、19.3%和46.9%。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也小,仅为5.97%。文化辐射方面,西安市处于第14位,排名仅在大连市之前。文化创新力方面,西安市排名13。综上所述,西安市城市文化竞争力排在在15个城市中的第7位。但从城市文化竞争力的各项主因子来看,西安市仅仅依托于历史资源,在形象传播力及创新力方面远远比不上一线城市,甚至还落后于某些二线城市,与建设世界文化名城存在一定差距。
4 提高西安市文化竞争力的对策及建议
4.1 在最大程度上开发和挖掘西安市文化资源形成产业规模化
继续巩固和推进文化产业板七大块为抓手,以推进板块为依托带动行业发展。曲江新区要进一步发展产业集群、西安城墙景区、陕北红色旅游带建设,力争到2016年文化产业年产值达250亿元,以建成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区和著名旅游文化景区为目标。
4.2 调整产业结构,优化文化产业链
积极响应我国经济转型的号召,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政策支持,着重发展有创意、有市场的产业类型。调整行业结构,优化产业业态,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带动下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改革文化产业管理模式,力争在2020年建成完整的文化产业管理系统,使西安市文化产业竞争力比2015年翻一番。
4.3 培养十字型复合人才
充足的专业人才是文化竞争力的保证。我国高等院校在21世纪初才开始专门培养文化产业的人才,人才的匮乏不仅是西安市文化产业面临的严峻问题,更是全国文化产业面临的挑战。培B大量高质量的文化产业从业人员是提高西安市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必要手段,充足的人才储备是发展文化产业的奠基石。由政府牵头出面培养十字型全面发展的文化产业人才,增开高校文化产业硕博点,大力支持文化产业的发展是增强西安市文化竞争力的强有力保障。
5 结语
“一带一路”战略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作为古丝绸之路起点的西安市,应当抓住这次机遇,在提高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同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完善文化产业链,培养出高素质的文化产业从业人员,为我国经济转型提供坚实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高乐新.城市文化产业竞争力提升策略与路径研究―以西安市“十一五”时期为例[J].人文杂志,2012(1):108-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