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社会主义发展史范文

社会主义发展史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社会主义发展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社会主义发展史范文

随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我国提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十所提出的“三个倡导”,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也表明了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和要求。本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视角,阐述了当代教师作为社会的特殊群体应该具备的道德素养以及教师道德的未来发展,为教师道德素质的提升以及对教师进行甄别、选拔、评价、培训提供重要依据,并为教师道德未来的发展提供方向。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师道德发展

1研究背景

核心价值体系表现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灵魂,为社会发展和稳定提供了重要的精神支撑。当今中国正处于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关键时期,国人面临着转型期间出现的各种困惑,其中,文化困惑冲击最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正确的方向。通过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可以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顺利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理论层面为主导统领理想、精神、道德等不同层面。[1]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教师对学生的德育以多种形式始终贯穿于教学过程中,为更好地为学生树立榜样进行德育与教师的自我发展,培养教师道德素质十分关键。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推进的时代背景下,以此为指导提高教师道德素质至关重要。

2教师应具备的道德素养

在大力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背景下,教师应具备的道德素养包括很多方面。根据文献查阅,教师的基本道德素养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即职业素养、学习素养、责任意识及个人修养。

2.1职业素养

职业素养是指教师在其职业生活中,调节和处理与他人、与社会、与集体、与职业工作关系所应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或行为准则,以及在这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观念意识和行为品质。教师职业素养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总和,它是调节教师与他人、教师与集体及社会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2]这种给予教师角色良好关系的协调,为教师自身提供了良好的工作环境,更好地促进了教师的职业发展。

2.2学习素养

学习素养是教师为不断提升自己,达到期望水平,内在、稳定的学习品质。它包括很多内涵,理性素养、科学素养、终身学习理念等。教师作为一个学习者的身份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更要不断学习,保持科学严谨的态度,与学生形成学习共同体,共同进步,这一点在教师道德中是十分重要的。郑勤华等人在北京市于2012年大规模抽样调查显示:终身学习素养呈下降趋势且拐点趋于年轻化,由此各高校更应重视教师这方面的培养。

2.3责任意识

责任意识是指主体清楚明了地知道什么是责任,自觉认真地履行职责和参加活动,把责任转化到行动中去的心理特征。[3]当然,责任意识不仅包括教师职业道德里的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也包括持续发展意识和服务意识等。由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与社会其他职业相比,社会对教师有更高的责任要求。

2.4个人修养

个人修养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教师的言行举动,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进而成为学生的模仿对象。所以,教师拥有崇高的思想境界,端庄的礼仪,合适的举止,良好的生活习惯等是十分必要的,教师的良好品质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道德环境,以此熏陶学生,逐步得到学生的认同、模仿乃至内化,提高学生群体的个人修养。

3教师道德的未来发展

当今社会,国家不断出台一系列政策,提出对社会各个行业的道德要求以适应社会的不断发展,教师作为其中一个重要行业,在新的社会背景下,教师的道德素养也应该与时俱进。教师的辛勤教育使得新的一代不断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道德,教师的道德素质的传承性,使其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4]随着时代的更新,教师在未来的发展中,应不断更新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理念,注重道德修养。道德主要体现为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道德行为是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的外在表现,也是最重要的成分。其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爱国”体现为教师作为社会公民的道德情感。“敬业”体现为教师工作中的道德行为。“诚信、友善”体现为教师社会交往中的道德认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自己的正确道德认知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将爱岗敬业,关爱学生等道德规范在工作中转化为行为,真正地将核心价值观落到实处。教师在与家长、同事、管理者等进行人际沟通中应做到诚信、友善。道德关系是道德意识的实现,又是道德活动的目标和结果,而道德关系一旦形成又影响、制约着人们的道德活动和道德意识。[5]当教师选择某种理想的道德关系来调整师生关系、同事关系和与管理者关系时,那么其道德行为也会达到理想的模式,此时教师的社会关系变会以良性循环的方式发展,教师道德就在不断成长。所以,教师道德的未来发展重点是将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转化为道德行为。现今,转型教育对教师提出了越来越高的期望,面对家长、学生、教育部门、社会等各方面对教师的要求,使教师的压力日趋增加,社会各界在对教师提出高素质要求的同时也要给予其相应的社会支持,一味地对教师施压,并不是未来德育发展的目的,仅仅教师道德的提高,并不意味着全民道德的提升,也不意味着德育教育就一定能够更好,还需要一定的社会支持。学校、家庭和社会对教师的社会支持,也是教师道德更好发展的支柱。

4小结与展望

随着党的十的召开,我国提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并提出了“三个倡导”,从三个层面对全国人民的道德素质提出要求。教师作为社会的特殊群体,担负着教育下一代的责任,在道德方面更应该严格要求自己。教师应该具备的四种主要的道德素养以及教师道德的未来发展,可以有助于教师道德素质的提升以及为教师的甄别、选拔、评价、培训提供一定程度的依据。教师道德素质的提高可以推动社会道德的进步,但是,仅仅依靠教师单方面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教师作为社会的一小部分群体只能尽己所能地去影响他人,其主要的影响对象是祖国的下一代,儿童及青少年的道德发展更是关乎我国文化建设的未来,因此提升儿童及青少年的道德素质至关重要。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从小模仿的对象,家长们往往起着言传身教的角色,由于独生子女的增多,父母对于孩子过于溺爱、放纵式管理,导致部分孩子道德素质发展的不完全,由于家长的管教方式,往往导致儿童和青少年出现不良品德行为,尽管教师们能够做到以身作则,没有家长的支持,想要提升下一代的道德素质也是无能为力,家长的道德素质影响着对下一代的教育。另外,社会对于全民道德提升也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大众媒体的传播、先进事迹的流传以及社会风气的影响等方面都应该受到关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以及社会风气甚至是上升到国家等各方面都影响着国民素质的提升。我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从儒家伦理思想体系,“仁、义、礼、智、信”的德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成圣为贤的道德理想,到如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可见道德一直都备受关注。我国提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提升全民素质,这就要求全国各族人民都能够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努力提升自己的道德素养,争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公民。最后,德育工作是做“人”的工作,以人性思维为出发点,赢得学生的信服,是德育工作成功的决定性因素。教师能够换位思考、设身处地理解学生行为,关注学生感受,正确、公正地对待全体学生,除此之外,教师能够不断更新自身观念,不断拓展德育渠道与创新工作方式,综合运用多种教育艺术和手段,与时俱进,有的放矢是新时期的新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开创新时期德育新局面。[6]教师道德其实质是一种角色道德,我们的研究应该注意时效性,不同时代、背景会有不同的道德行为规范,随着时间的推移,受到新的社会文化的影响,即使是同一种研究的结果也会有所变化,所以教师道德的研究一定要注意与时俱进,做到科学严谨。注意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的结合,不仅要提出教师道德建设的问题及原因,更要提出其切实可行的解决策略,找到真正有效可行的道德认知、情感转化为道德行为的方式,如提供模仿的榜样、净化学校风气等。在今后的理论研究中,必须以更加科学严谨客观的态度对待教师道德方面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把这些问题作为研究的前提和出发点,使教师道德研究这一领域更加有活力,并将学校、家庭和社会联系起来看待道德的发展,以期促进全民素质的提升。

作者:汪韵迪 单位: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徐永慧,郭艳坤,朱晗.多元文化视域下高职院校核心价值观教育初探.思想政治论坛,2011(3).

[2]杨太竹.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责任意识现状与强化对策的研究.天津师范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2012(5):9.

[3]包雅玮,梁慧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视域下的教师职业素养研究.鸡西大学学报,2013(11):15.

[4]孙秀林.论教师道德在社会道德结构中的特殊性.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6(1).

第2篇:社会主义发展史范文

【关键词】金融体系金融与经济金融体制

在现代经济中,经济运行与金融活动密切相关,金融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趋重要。经济理论研究和各国历史实践证明,经济的正常运行离不开金融的发展,金融是资源配置的中心、宏观调控的中心和稳定国家经济安全的核心。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金融发展的实践也表明,中国的金融资产获得快速增长,社会资产日益金融化,金融市场作为社会资源配置的中心,不断在要素市场和宏观调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金融俨然已经成为经济运行的核心。

一、中国经济增长新阶段的基本特征

1978年开始的中国经济运行体制改革,是经济运行体制市场化程度逐步加深的过程,改革的整体进程体现为市场作用的不断扩大,最终达到使市场成为基础性的资源配置方式。从市场化程度分析,改革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78年到1992年,是中国经济运行体制市场化改革的探索阶段。从重视价值规律,到计划和市场双轨运行,再到突出市场机制作用;从“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到“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再到“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实行“放权让利”,承认个人、家庭和单位团体、地方有各自的局部利益,允许自由市场和交易的存在,允许个体私营经济有一定发展,鼓励发展商品经济,再农村试行,在城市进行各种扩大企业自的试点和探索,开辟“经济特区”,探索对外开放。这一阶段中国经济运行体制的市场化得到了起步和扩大。

第二阶段从1992年到2002年,是中国经济运行体制市场化体制初步建立阶段。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构建了“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体制框架,这一阶段中国经济运行体制市场化改革得到了全面、深入、有序地推进。

第三阶段为2002年后,是中国经济运行体制市场化的完善阶段。十六届三种全会全面部署建成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并将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深化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包括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加大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推进力度,实现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加快资本要素和重要资源价格的市场化步伐等各方面,不断将市场化改革向广度和深度推进。

二、我国金融体制变迁回顾

随着传统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中国的金融体制也发生了重要的变革,建立起了中国市场化的金融体系。金融体制改革也体现出了渐进式的特点,从改革开放前的大一统金融体系,逐渐转化为当前的多元化金融服务的金融体系。按照金融制度改革的过程和深度,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9年至1986年,是我国金融制度的创新阶段。1979年改革开放开始后,随着经济市场化的探索,经济的货币化程度不断提高,通过银行取信用渠道运用的资金占社会资金的需求剧增,“大一统”的金融体制难以适应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金融体系的市场化改革也随之启动。按产业分工恢复和成立了四家专业银行,试行商业化信贷和货币发行的分离,实现了从单层银行体制向双层银行体制的转变。

第二阶段,1987年至1993年,是我国金融制度的增量供给阶段,金融机构进一步多元化发展。“渐进”的理念在中国经济改革乃至金融改革的影响深远,由于最终目标是全面开放,在开放以前在国内扶植足够数量具有足够竞争力的金融机构被认为是金融改革过度阶段的重要步骤。在此思路下,组建了一批股份制商业银行和保险、信托、政权以及信用社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同时向外资金融机构打开了市场准入的大门,初步形成了多层次、多形式、多功能的金融体系。金融宏观调控由行政调控和直接调控向经济调控和间接调控转变,三大货币政策工具也开始使用,中国现代市场化金融体系的基本框架得以建立,计划金融体制进一步向市场金融体制迈进。

第三阶段,从1994年至今,是我国金融制度的规范发展阶段。创立了金融监管体系,颁布了《商业银行法》,规范了金融的监管和法律监督;实行了商业银行金融与政策性金融的分离,加快了国有商业银行的市场化改革进程,全面启用三大货币政策工具,成立了货币政策委员会,实现了汇率并轨,实现了人民币经常项目下的自由兑换,将巴塞尔协议作为银行业资本充足的统一标准,并认真落实和兑现WTO有关承诺,加大金融开放的深度和广度。

第四阶段,2012年之后,以互联网金融为代表的混业经营和地方保护主义的结束,进一步促进了金融自由化发展。从2008年以后证券行业的地域垄断格局逐渐打破,证监会对于证券公司跨省开设营业部的限制逐步减弱,到2012年券商非现场开户提上日程,如最终批准执行,理论上完全打开券商之间在全国范围内的竞争;2012年互联网金融正式启动,第一个放开的金融业务为基金代销,互联网金融公司业务范围从此不再受到地域限制。于此同时,银行业混业经营也早已启动,目前银行不仅可以代销基金,还可黄金业务。

2013年起,尽管金融业还未实现完全自由化,但自由化竞争的趋势已经非常明朗,同时2013年以来政府对金融产品创新与营销创新的政策已经逐步放开,可以预见中国金融业的完全市场化的大幕已经拉开。

三、我国金融体制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从金融体系与经济体系的相关度来看,我国的金融体制发展和金融结构严谨存在着与西方国家相同的因素,即体现了经济与金融之间的一般关系。在过去的三十多年,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金融业迅速发展,金融资产总量大幅度增加。国民生产总值从1980年的4518亿发展到2011年的47564亿,金融资产总额也从1978年的3418亿发展到1289800亿。我国经济体制和金融体制改革实践反应出金融制度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的相互刺激和相互影响的关系:一方面,健全的金融制度能够将储蓄自己有效动员并引导到生产投资上,从而促进经济发展;另一方面,蓬勃的经济发展也通过国民所得提高和

金融服务的需求增长进一步刺激金融业的发展。经济发展对金融制度和金融业都提出了必然要求,而这些根本上都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经济体制。

然而,与西方国家不同的是,西方国家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金融体系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丰满、成熟和精巧的体系,并日益全球化和一体化。但对于我们而言,市场机制和与之相适应的金融体系都是外部引进的,并不是内在自发形成的,中国的市场化也只能是以社会主义制度为基础闭关与这种制度的完善想联系,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之间也形成了一种相互联系、相互渗透、互相制约的复杂关系,这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市场化的模式和道路,规定了中国市场化的可能性边界和基本的约束条件。

因此,在转轨过程中,我国的金融体制发展还有许多不同于西方的特殊因素决定。资源配置方式的变化、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分配制度变化和利益格局的调整,以及政府对金融结构调整的支持程度,都是经济体制转轨中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而这些都需要逐步进行改革和调整。这也是金融体制改革上我们采取从试点到推开的方法,走渐进式发展道路的原因。

四、中国金融体制进一步发展的思路

经过这些年的改革和发展,中国的金融市场发展很快,有效地支撑了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化迈进的经济改革。从中国金融体制和金融业发展的轨迹我们可以看出,在政府的有力控制下,通过走渐进式发展的道路,金融市场已经初具规模,金融自由化方面也获得了一定的进步。

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中国的金融市场可以说几乎是从无到有建立起来的,政府的支持非常重要,也是政府主导的渐进式发展过程。所以,金融市场的控制也非常严格,从金融市场构成来看,目前依然是以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的金融市场;银行存、贷款利率也仍然受到中央银行的严格控制;国有金融机构也未能实现适应市场化经营转变,以上这些都表明,目前的中国金融市场还是一个相当程度上受抑制的、被分割的、不完善的市场。

当前中国经济增长已经进入新的阶段,需要我们不断调整经济发展战略,适时选择理想的发展路径。在金融体制改革和发展方面,我们必须继续深刻认识和研究金融和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根据当前经济增长的阶段性特征,结合金融总量和结构发展的现状,及时调整今后改革和发展的重点。

参考文献:

[1]谢平,邹传伟.中国金融改革思路.中国金融出版社,2013.

第3篇:社会主义发展史范文

关键词:民间组织;功能;社会治理;和谐社会;建设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社会发生了一系列制度性的变革。民间组织在结构转型和市场经济中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功能日益凸显,在促进社会稳定与和谐中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我国民间组织发展及其功能

民间组织是由持相同或相近志向的志愿者组成的、具有稳定的组织形式和固定的成员、领导结构的、在政府机构和私人企业之外而独立运作且发挥特定的社会功能的、不以营利为目的而关注特定的或普遍的公众公益事业的民间团体。它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出现,生产交换关系的扩大,民主政治形态的成熟而逐步发展起来的,是一个国家和一个成熟社会政治架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民间组织的历史悠久,1978年改革开放后快速发展。据民政部门统计,到2005年底,在民政部门登记的各类民间组织达到28.9万个,基金会达到1016个。我国民间组织的发展不仅速度快,数量多,而且与国外的非政府组织相比,由于经济基础、文化传统和社会环境的不同,在具体思路选择、运作方式、组织结构和服务功能上都带有我国自身的特色,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模式。从民间组织的产生看,除了有自然自发产生的民间组织外还有大量的由政府推动或者由政府推动和民间自发发展相结合的产生的民间组织。从某种意义上讲,我国民间组织一开始就是在政府主导下建立的,接受政府的“双重管理”,他们在社会治理和社会建设过程中具有独特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利益协调与整合功能

民间组织基于其成员的共同利益的需要而成立,其基本的职能就是协调内部成员之间的利益关系,维护内部成员的整体利益,通过合法的途径表达成员的利益诉求;建立一定的社会沟通渠道,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活动,在满足内部成员整体发展的需要的同时促进社会公共利益增进。

(二)自治与自律功能

民间组织最主要的特征要素就是“民间”性和“自愿”性,作为利益团体它是由社会成员为了追求共同的志愿自发自愿而形成,通过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准则、标准等来约束、控制、规范内部成员自身的行为,协调组织内外部关系,按照组织自身的发展要求和运作程序进行自我管理,实现组织目标和愿景。

(三)政治参与与公益服务功能

民间组织并不是与社会政治生活无关,也不能超越国家政治。民间组织自身所代表的特定群体或阶层的利益诉求必然要通过恰当的途径、方式反映到国家政治制度和政治社会中来,影响政府公共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制定;民间组织通过向社会提供有效的公共产品和服务,满足社会成员对公共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弥补“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维护公共秩序,促进公共利益。

二、民间组织的发展在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过程中民间组织将以其自身的特点和功能在社会治理的过程表现出独特的优势,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一)推动公民社会的建构,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

法国政治思想家托克维尔通过对美国的观察指出,“正是在自治的过程中,美国公民在力所能及的有限范围内,试着去管理社会,使自己习惯于自由赖以实现的组织形式,而没有这种组织形式,自由只有依靠革命来实现。他们体会到这种组织形式的好处,产生了遵守秩序的志趣,理解了权力和谐的优点,并对他们的义务的性质和权利范围终于形成明确的和切合实际的概念”。他认为自治的生活习惯和民情是公民社会和民主政治的发展必备的基础。公民社会是公民们在国家市场经济、政治生活领域外,自愿结社、自由讨论公共问题和自主从事政治活动而自发形成的民间公共领域。美国学者柯亨认为,公民社会是公民学的大学校。在公民社会中,民主不再是一种崇高的理念,也不仅仅是一种政治制度,而是一种现实的社会生活方式,民主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而且也只有当民主成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的时候,民主才能真正实现。民间组织是公民社会的主体之一,是民主的必要前提。

在具体的社会治理中,由于民间组织代表着一定的利益群体,随着民间组织的发展壮大,依附性的减弱,自治性增强,表达自身政治利益诉求会日益强烈,必然要合法地通过对话、协商和沟通机制向政府表达各方面包括政治的诉求,争取政府的支持与认同,或者是通过其他不合法的方式向政府施压,影响政府的决策。由于我国民间组织对政府有一定的依附性,因此与西方非政府组织与政府之间的对立与对抗关系不同,更多地表现为向政府建言献策,执行政府的指令,为政府承担相关的公共服务和公益服务的职能。政府则可以通过各种民间非政府组织协调和平衡社会群体的利益,沟通政府与各类利益群体之间的关系,了解民间信息,传递落实政府的各种信息和主张,实现政府与民间的有效互动与沟通。托里・戴蒙德说:“一个充满活力的公民社会,不但提高了民主政治的责任能力,而且提高了民主政治的代表性和生命力。”通过民间组织与政府间的良性互动、适度制衡,协调国家所维护的普遍利益与民间组织所要求的特殊利益,吸引公民和社会组织广泛、有序参与民主政治生活,夯实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社会基础,推动民主政治建设。

(二)推动市场秩序重构,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运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运行不仅要有比较成熟的多元的市场主体,而且要形成包括公平诚信、自律自治、遵章守法、竞争有序的良好的市场秩序。民间组织的发展对良好市场秩序的重构具有积极的催化作用。民间组织遵循的是法治、契约、自治、民主、平等的原则,通过建立内部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民主选举、民主管理、独立自主、规范有序的运作机制,实现组织自律和自治及相互制衡功能。特别是经济领域的自律性行业组织、法律和财务等服务机构、信息及咨询服务机构、市场交易中介组织和市场监督鉴证机构。他们通过向社会提供非营利的社会服务甚至是真正的志愿服务,可以更加灵活适应市场和居民需要,较之于政府更有效率,因而能够降低社会运转成本,加快交易进程,节约社会劳动,降低交易成本,节约社会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弥补了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失灵”、“市场失灵”的不足,自觉充当了各种公益事业和各种社会服务的承担者。市场经济是法治的经济也是道德的经济。民间组织倡导的核心价值是社会和谐,贯穿人道主义和志愿精神,追求公共利益,塑造平等、诚信、合作、团结的社会关系,并以实际行动表达社会公益精神、公德意识、责任心和爱心,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道德力量,正在唤醒人们内心的真、善、美,引导人们自觉地遵守各种社会规范、市场秩序,更加关注和理性处理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秩序的重新建构,促进市场经济的有序化发展。

(三)推动改善社会治理,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社会的安定有序、全面和谐,是通过有效的社会治理而实现的。现代社会的治理,是社会参与式的民主治理,是政府与民间组织、企业组织和公民的共同治理。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明显加快,消费结构升级加快,社会矛盾和利益关系日趋复杂,不同社会利益群体之间的利益冲突日益显现。社会治理面临诸多的问题和难题,实现社会和谐、共建共享的任务繁重。民间组织以其自身的独特优势,在社会治理过程正在发挥积极的作用,譬如安置了大量富余人员就业,通过各种渠道对下岗职工、农民工及富余人员进行职业技能培训,举办人才交流活动,搭建就业平台,提供就业服务,减轻就业压力;从事公共问题研究,充当政府的智囊,为政府决策提供决策咨询和服务,影响政府决策,从源头上维护公共利益,增进社会协调;从事社会公益活动,关爱社会弱势群体,实现社会资源的再分配,有效化解在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由于利益分配的不公或失序引发的一些社会矛盾,维护和促进了社会的公平与公正;开展各种社会志愿服务活动,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履行社会公益职责,增强公民、企业和各种社会组织的社会责任,增进社会和谐,促进社会有序运行,推动了社会事业的巨大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民间组织在政府职能转换的过程中,承接了政府下放的大量工作,对于保证社会的正常有序运行发挥了积极的替代的作用,成为现阶段我国社会独特的“稳定器”,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础性力量。

三、加强引导和规范,促进民间组织的健康发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广泛参与到社会事业发展和社会公共服务甚至政治活动,真正发挥他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作用。

(一)建立并完善民间组织的法律法规体系,规范民间组织及其行为

充分认识民间组织在社会治理过程中的作用,从完善社会治理结构的角度修订和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逐步完善民间组织法律体系,依法规范民间组织的成立、登记、性质、职能、宗旨、地位、权利、义务、组织形式、活动的范围、经费来源等,明确民间组织与其它党政组织、企业的界限与关系,规范民间组织的组织管理、税收政策、资金募集和监督体系,放宽民间自发形成的社会组织在制度上及登记注册门槛上的限制,使民间组织切实拥有“合法”身份,取得社会认可和支持,依法可以获得和利用相关资源支持,履行责任与义务,接受相应的监督。依法坚决取缔从事非法活动的民间组织,营造良好的民间组织发展的法律环境。

(二)建立民间组织与其他组织间的沟通和互信机制,引导和监督民间组织的发展

我国民间组织与政府、企业等其他组织之间组织文化各异、利益交叉、活动范围交汇,客观上要求建立沟通和互信机制。随着政府职能的进一步转变,民间组织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广阔。但由于目前我国民间组织尚不成熟,比较弱小,政府占据着主导地位,有责任在转变自身职能的过程中帮助民间组织成长壮大,特别是帮助民间组织解决在发展过程中的存在的具体问题,加强对民间组织的宏观上的管理与监督,弱化对其运行过程的管理;维护民间组织的独立性和自治性,建立政府与合法健康的民间组织间的良好协作关系,建立民间组织在社会治理、扩大群众民主参与、反映群众诉求等方面的机制和沟通渠道,发挥民间组织的桥梁作用,鼓励、支持、引导民间组织健康有序地发展。

(三)加强民间组织建立自律机制建设,提高民间组织的自治能力

发挥民间组织的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必须提高民间组织的自治能力。自律是由民间组织的自治性决定的,自律是健全民间组织健康发展的机制的重要环节。一方面,在民间组织内部必须依法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规范日常行为;建立现代组织治理结构、民主参与机制;健全民间组织从业人员行业准入机制,实行从业人员执业资格制度;建立自我评价机制,以制度确保自律;在民间组织外部,建立起包括媒体、公众、政府在内的监督体系,形成民间组织之间的有序竞争与监督机制,增加透明度,使民间组织在阳光下运行,提高民间组织的社会公信度,从外部监督促进其自律。另一方面,建立民间组织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拓宽人才来源渠道,吸引高素质人才的加盟,建构专业化的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加强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和职业能力培训,规范从业人员的行为,提高工作能力与技巧,增强组织自治能力。

参考文献:

1、托克维尔著;董果良译.论美国的民主[M].商务印书馆,1997.

第4篇:社会主义发展史范文

统一战线的天然优势

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阶段,统一战线已经发展成为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联盟,统一战线在内部结构的变化和工作范围的日益扩大,已经使得统战工作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更加密切联系在一起。农村中出现了越来越多新的经济成份和新的社会组织形式,农民中涌现出越来越多的企业家、个体户、经济能人,其中不少人成为统一战线的工作对象,统战工作在服务新农村建设方面的优势越来越明显。

一是统一战线人才荟萃,智力密集。如在麦市乡60余名统战工作者中,有25%是农村中少有的大学生,他们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支生力军,他们当中许多人在学校所学的专业都与农业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在其他统战工作者中,大多是当地的企业家、个体户、经济带头人。多年业,他们充分发挥统战工作优势,为麦市经济的发展献计献策,提出了很多有重要价值的建议,近年来统战队伍不断发展壮大,许多科技工作者深入基层和农村地区,开展决策咨询、人才开发、项目调研、投资推介等活动,为麦市各方面的发展书写了浓重的一笔。

二是统一战线团结面大,包容性强。统战组织实行“大团结、大统一、囊括一切代表人士”的方针,其成员包括了中国各个党派、各人民团体、各个民族和各界代表人士、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和归国侨胞以及其他界别的代表。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统一战线团结民众的途径众多,反映社情民意的渠道众多,具有协助党和政府做好群众工作的天然优势,而且越来越多的统战人士把触角伸向广阔的农村,支持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三是统一战线的位置特殊,工作形式灵活。统战组织开展工作的主要形式包括:通过各种会议进行民主讨论协商,组织人员开展调查研究,提出提案和反映社情民意等等。这些活动方式,为统战组织积极参与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畅通和民主的渠道。充分利用统战组织既同党政机关有着特殊关系,又同广大人民群众有着密切联系这种特殊优势,灵活运用各种工作方式,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历史进程。

我们的一些具体做法

一、广泛动员统一战线成员考察调研,献计献策。今年麦市乡先后3次组织统战成员外出考察,学习其他地方新农村建设的先进经验,为我乡的新农村建设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在统战成员提出的200多条建议中,大多数是关于促进新农村建设的。比如在新加寺桥的建设过程中,统战成员通过实地调研,精心计算,建议在原来大桥的旁边建一座新桥会比修理旧桥更加合理,这一建议得到县领导的认可和采纳;在麦市乡客运站的建设过程中,统战成员立足长远,提出扩大场地和硬化场地等多项意见,受到乡领导的高度重视并予以采纳,成功建设了乡镇一流的麦市乡客运站,解决了麦市交通不畅的后顾之忧。

二、调动统一战线智力资源促进科技兴农。统一战线具有智力密集,科技人才众多的优势。麦市乡党委、政府和统战工作部门紧紧抓住这一优势,积极挖掘科技兴农的源泉。一年来,麦市乡统战部组织农民培训达10余次,受益人口达1800人,其中培训外出打工人员3000余人,拥有一技之长的外出务工人员深受广东、深圳等用人单位的青睐。此外,麦市乡统战部门充分利用五星村的优越地理资源环境,鼓励广大矿业主大力发展矿业经济,成立矿产品销售公司,产品远销长沙、株洲、广州、深圳、广西等地,初步形成了集产—供—销于一体的经营网络。

三、组织调动统战各方资源投入全乡扶贫开发。消除贫困、实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为此我们一是号召和支持工商联、个体户和党外人士积极开展社会公益事业活动,开展困难村社咨询服务,技术扶贫和困难学生捐资助学等扶贫济困。二是鼓励和引导现有的非公有制人士积极投身阳光事业,充分利用好软硬环境,通过投资办企业,合理开发资源,促进和帮助贫困村社发展水果、香芋等优势特色农业产业,使自我发展能力得到增强。三是针对农业乡人多地少、基础薄弱、农业发展滞后的实际情况,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并尊重和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逐步形成一种互相依存、互相关爱的新型劳动关系。通过一个或多个企业帮助一二个村等活动,使农民尽快脱贫致富,促进全乡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四是充分利用好现有政策资源,基层统一战线要努力发挥好各成员的作用,采取牵线搭桥、自觉协助技术、人才、项目的引进,促进招商引资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献计出力。五是基层统一战线各成员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在全体农民群众中倡导树立“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鼓励和支持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开展活动移风易俗活动,逐步形成文明、健康的良好风尚,推动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和农民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确保全乡农村社会稳定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四、引进外面资金技术,促进农村发展。发挥统一战线成员与港澳同胞、台湾同胞以及海外侨胞联系广泛的优势,积极为我乡农村发展牵线搭桥,协助引进资金、技术、人才,这是我乡统战部门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一条有效途径,发挥这一优势,麦市乡先后引进了联星家电超市、鑫源铸造厂等企业5家,引进资金1000多万元。

五、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非公有制经济不仅成为推动我乡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而且在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支持农民增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年麦市乡非公有制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共吸纳社会劳动力1800人,缓和了当地农民就业紧张的局势,增加了农民的人均收入。长期以来,麦市乡坚持“团结、帮助、引导、教育”的方针,积极开展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思想政治工作,引导他们致富思源,富而思进,努力做到守法、诚信、敬业、奉献。使越来越多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认识到,吸纳农村劳动力,尊重和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既是企业家义不容辞的责任,又是企业自身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

几点建议

回顾一年来的统战工作实践,我们认为,要巩固新时期、新形势下的统一战线,全面推进统一战线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需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1、坚持党管统战工作的原则不能动摇。我们党历来十分重视统战工作,统一战线是革命战争时期党的三大法宝之一,但在改革开放后,一些基层党委对统战工作的重视程度有所减弱,总认为发展是硬任务,统战工作是软任务、软指标,形成了统战工作“上层重视、基层不重视,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的错误认识,导致一些基层统战工作无专人抓,无专人管,对统战工作应该干什么、应该怎么干十分模糊,这个问题必须引起我们各级党委的高度重视,必须切实加强对统战工作的领导和支持。

2、统战作坚持服务中心的力度不能减弱。统一战线历来都是为党的中心工作服务的。如果脱离了这个大局,就统战抓统战,那就失去了统一战线应有之义,这也是许多地方统战工作始终开展缓慢的重要原因,当前党的中心工作是发展经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发展的题中之义,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基层统战部门要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立足自身特点,发挥独特优势,结合中央的新精神,着眼于农村的新发展,加强调查研究,积极探索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的新方式和新途径,把统一战线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工作不断引向深入。

第5篇:社会主义发展史范文

劳动价值理论的核心概念之一是“生产劳动”,生产劳动是生产新增价值的劳动,界定好了“生产劳动”,也就界定好了新增价值的源泉。论文百事通所以从理论上界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产劳动是研究社会主义劳动价值理论的首要任务。

马克思在研究生产劳动时,从两个角度界定了两对概念。一是从是否生产出物质产品的角度将劳动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生产物质产品的劳动,一类是不生产物质产品的劳动。前一种劳动称为物质生产劳动,后一种劳动称为非物质生产劳动。二是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角度界定了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认为只有与资本相联系、能够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的劳动才是生产劳动,否则是非生产劳动。马克思从生产关系的角度对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界定无疑是科学的。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当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相对于马克思时生了很大变化,而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产关系与马克思时代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更有本质上的差别,加上对生产关系具有决定作用的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带来了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与换代,尤其是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在各行各业的广泛运用,改变了生产劳动方式。在这些情况下,马克思对生产劳动的界定已不能反映现阶段生产关系的新特征。因而有必要对马克思的生产劳动理论加以发展。

首先,必须把“生产劳动”和“物质生产劳动”区分开来。我国理论界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把社会主义生产劳动等同于物质生产劳动,这种界定既不符合马克思的原意,又撇开了特定社会生产关系的性质,这样的所谓“生产劳动”可以套用于所有的社会形态,从而失去了界定社会主义生产劳动的意义。马克思在界定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劳动时,不是从劳动成果的物质规定性来界定,而是从劳动过程能否体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性质来界定。只要劳动过程能体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性质,不管该劳动是物质生产劳动还是非物质生产劳动,它们都是生产劳动。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十四章说过:“如果可以在物质生产领域以外举一个例子,那么,一个教员只有当他不仅训练孩子的头脑,而且还为校董的发财致富劳碌时,他才是生产工人。校董不把他的资本投人香肠工厂,而投入教育工厂,这并不使事情有任何改变。”马克思还说:“例如一个演员,哪怕是丑角,只要他被资本家(剧院老板)雇佣,他偿还给资本家的劳动,多于他以工资形式从资本家那里取得的劳动,那么他就是生产劳动者。”可见,马克思把不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教员和演员的劳动也算作是生产劳动,这说明,马克思已将资本主义生产劳动与物质生产劳动明确区分开来了。我们在界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产劳动时,虽然不能完全照搬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劳动范畴的具体界定,但可以运用马克思的界定方法。对应马克思在界定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劳动时是从劳动过程能否体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性质来界定,我们在界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产劳动时,就应当使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劳动也能体现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性质,从而也将社会主义“生产劳动”与“物质生产劳动”区分开来,将社会主义“生产劳动”的范畴在“物质生产劳动”的基础上加以扩大。

其次,必须使“生产劳动”与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相吻合。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十四章指出:“资本主义生产不仅是商品的生产。它实质上是剩余价值的生产。工人不是为自己生产,而是为资本生产。因此。工人单是进行生产已经不够了。他必须生产剩余价值。只有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或者为资本的自行增殖服务的工人,才是生产工人。”马克思还说:”一个自行卖唱的歌女,是非生产劳动者。但同一个歌女,如果她是由一个企业家雇佣,在企业家的指挥下卖唱,而以赚钱为目的的她便是一个生产劳动者。因为她生产资本。”这两段话给我们的启示是: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是榨取剩余价值,马克思把只有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的劳动者才算作生产劳动者,这就使资本主义的“生产劳动”与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相吻合了。我们认为社会主义的“生产劳动”也必须与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相吻合,这样才能使前后两个“生产”一致起来。就是说,进行社会主义的“生产劳动”是为了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只能通过社会主义“生产劳动”来达到。我们知道,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这里有两种需要,一种是物质生活需要,一种是文化生活需要,物质生活需要只能由物质生产劳动来满足,文化生活需要只能由精神生产劳动来满足。所以,从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来考察可以发现,社会主义生产劳动必须包括物质生产劳动和精神生产劳动两个部分,如果把生产劳动仅仅说成是物质生产劳动,那么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就只能说成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的需要了,而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的需要不能算作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反过来说,如果你要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的需要算作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一个方面,那么你就必须把精神生产劳动也算作是社会主义生产劳动的范畴,因为仅仅只有物质生产劳动是不能满足文化生活需要的。虽然电视机、收音机、计算机等行业的劳动是物质生产劳动,其劳动成果也能满足人们一部分文化生活需要,但这并不是电视机、收音机、计算机等产品本身直接满足的,而是由文学艺术工作者、各种理论工作者生产的精神产品满足的,电视机、收音机、计算机等产品不过是人们消费精神产品的工具或媒介。总之,如果仅把社会主义生产劳动说成是物资生产劳动,就无法回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由什么劳动来满足。

根据前面的论述,我们将社会主义“生产劳动”定义如下:社会主义生产劳动就是能直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劳动,包括工业、农业、建筑业中工人、农民及管理者的劳动;商业部门中的包装、保管劳动;运输部门的货运劳动;教育部门教员的劳动;科学家、文学家、各种理论工作者、各种艺术工作者的劳动;旅游、医疗卫生、美容美发、与生活或生产有关的修理服务等部门劳动。

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劳动价值论,需要对商品范畴的外延加以扩大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中考察的商品属于物质产品,考察的价值是凝结在物质产品中的价值,考察的价值创造也就是物质产品生产部门(马克思区分为第一部类和第二部类,包含三次产业中的第

一、二产业)的价值创造,而将非物质生产部门(第三产业)获得的价值归结为价值让渡和再分配。这在马克思生活时代,第三产业不发达且所占比重不大的情况下做这样的处理有一定合理性。但是在当今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不断提高,我国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已越过40%,一些发达国家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已超过第

一、二产业总和的情况下,再不承认第三产业的价值创造,已无法解释现代社会价值的来源,也会使我国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政策失去理论依据。

承认了第三产业的价值创造,就需要从理论上将第三产业的成果纳人商品的范畴,这样,我们就可以将商品区分为有形商品和无形商品,也可以在将创造价值的生产劳动区分物质生产劳动和精神生产劳动的基础上,将商品区分为物质商品和精神商品。

工业、农业、建筑业等物质生产部门生产的商品是传统意义上的商品,属于有形商品,商业部门中的包装、保管和运输部门的货运劳动生产的商品是一部分有可能被损坏而因为商业部门的包装、保管和运输部门的及时运输而没有被损坏的产品,这部分产品如果失去了包装、保管和运输劳动,其使用价值就会消失,从而其价值也就不能实现,所以这部分产品应当算作包装、保管和运输劳动生产的商品。教师、科学家、文学家、各种理论工作者、各种艺术工作者生产的商品属于无形商品或精神商品。旅游、医疗卫生、美容美发、与生活或生产有关的修理服务等部门生产的商品属于无形商品。

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劳动价值论,应对价值的源泉做出新的说明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认为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这就意味着进人交换领域的商品都是劳动产品。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非劳动产品进人交换领域成了商品,使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在这里遇到了不能自圆其说的矛盾,如农贸市场的野生动植物、旅游市场的自然风光、矿产开发市场的各类矿产资源等等,按照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这些自然资源都不是劳动产品(将这些自然资源变成商品需要付出的开采、运输等劳动相对于其实际应有的价值小得可以忽略不计),都没有价值,没有价值就不能成为商品,因为商品必须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可见,大量非劳动产品成为商品的事实使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必须对“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和“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二因素”两个判断的一个做出修改,要么改变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的判断,要么认为商品可以只具有使用价值一个因素。比较可行的办法是改变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的判断,承认自然资源等非劳动产品具有价值,否则,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中“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的判断又会遇到矛盾:如果自然资源等非劳动产品不具有价值,那么自然资源等非劳动产品在交换中事实上获得的巨大的交换价值又是什么的表现形式呢?新晨

不承认自然资源等非劳动产品具有价值,除了使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在理论上产生上述矛盾,还会在实践上促使人们不加约束地掠夺自然资源,破坏水生态环境,阻碍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要承认自然资源等非劳动产品具有价值,就必须对价值的源泉做出新的说明。本文认为,可将特定时期社会总商品的价值区分为自然资源等非劳动产品的价值、物化劳动的价值、活劳动创造的新增价值三部分,将“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的判断,改为“劳动是新增价值的唯一源泉”。自然资源等非劳动产品的价值的大小可以通过假定人类活劳动生产与进人交换领域的自然资源等非劳动产品等量的相同使用价值所需消耗的一般人类劳动来换算。于是,我们在这里得出一个新的判断:劳动始终是衡量商品价值大小的依据。

第6篇:社会主义发展史范文

关键词:科技创新;发展;现状;措施

中图分类号:F1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08-0037-2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关系重大。“三农”问题包括农业问题,而我国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进步,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根本动力在于科技创新。农业作为我国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其快速发展与科技创新更是密不可分。

1 发展农业科技创新的必要性

1.1 农业科技创新是推进现代农业新发展的需要

新农村的农业,应当是有中国特色的新型现代农业。应当围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发展农业,用现展理念指导农业,推动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这是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基础,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只有促进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加快农业科技进步的速度,才能为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强劲的科技动力。

1.2 农业科技创新是增加农产品有效市场需求的需要

我国现在的人口对农业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对农产品需求量不断增加的同时,人们的消费结构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对农产品质量也有更高的要求。因此,要改变农产品供求上存在的矛盾,必须通过科技创新来增加农产品的数量、提高农产品的质量,来满足市场需求。

1.3 农业科技创新是提升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需要

我国由于耕地的人均占有率低,农业生产规模小,导致了农产品的单位生产成本偏高,在国际竞争中不占优势,从而增大了我国农产品生产的市场风险,同时也影响到农民的切身利益。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我们只有依靠加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在重视发展绿色农业的同时,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降低农产品成本来提高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并实现农业跨越式发展的需要。

1.4 农业科技创新是促进和谐社会的实现的需要

要想解决“三农”问题,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农民增收,保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最根本的方法就是要依靠科技进步,加快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只有实现农业科技的创新突破,取得更多更好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业核心技术,大面积推广应用一大批先进实用重大科技成果,构建我国农业科技进步的长效机制,才能为推进农村经济发展以及和谐社会构建提供强有力的科技保障,也才能真正提高我国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农业的持续增长、农民的持续增收和农村的持续发展。

2 利用农业科技创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例子

辽宁省沈阳市于洪区近年来通过科技创新,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他们通过建设农业经济区,采取多元化投入、加大农业科技建设、深化农村改革等措施,有力地推动了现代农业的发展。

2.1 建立多元化机制,积极发展设施农业

近年来,于洪区采取强有力措施,以招商为主要形式,广泛吸收社会资本、民间资本、外资等资本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仅一年多时间,就吸引各类投资8.17亿元,新上现代农业组团项目19个,现代高科技设施农业2.4万亩。沈阳西部富民开发有限公司通过与农民签订土地流转合同建设的新科技农业园区,亩效益达2万多元;沈阳北科奥农业有限公司投资2000万元建设了800亩的沈阳陆家高新技术园区,亩产值可达35万元,亩利润达15万元。

2.2 强化科技支撑,积极发展高科技农业

在已建成的19个现代农业项目中,于洪区注重强化了科技支撑作用,通过农业研发基地、农业科技示范户及免费培训班等形式,重点推广了日光温室高效节能、畜禽规范化养殖等十大农业先进技术,发展了知识密集型产业,使更多的农民成为高新技术的受益者和实践者。沈阳新北浅食品有限公司的现代化PC温室和工厂化育苗室,配备了世界先进的滴喷系统和现代化设备,发展了5万亩农产品深加工原料基地,每年给200多农户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2.3 采取“联姻”方式,促进规模经营

目前,全区共有3个近郊街道的7个村与远郊乡镇的9个村进行合作:设了11个农业园区、养殖园区和深加工企业园区,有力地促进了农业规模集约发展。

2.4 强化服务,创新产业经营机制

于洪区在引进和扶植企业的同时,发挥企业的经营优势,以全方位服务为中心,带动农户进行标准化生产、无公害生产,实现了由企业统一供苗、统一技术指导、统一销售的服务体系,创新了产业经营机制。沈阳环际精品蔬菜公司的深池浮板菜,亩效益达到10万元以上;阚千代生物食用菌有限公司生产的冬虫夏草,亩效益达到30万元以上。

2.5 强化龙头牵动作用,延长农业产业链条

为了形成完善的市场购销体系,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延长农业产业链条,于洪区大力引进和扶植龙头企业发展,最大限度地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把小规模分散经营与国内外大市场衔接起来,实现了从科研、生产、加工、运输到销售一体的产业链条。

3 发展农业科技创新的措施

3.1 建立和完善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农业科技投入体系

增加科技投入用于农业领域的比重,鼓励企业等社会力量增加农业科技投入,形成政府主导、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从根本上改变农业科技投入不足的状况。构建以农业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有效解决农民进入市场、运用现代科技和扩大经营规模等问题,提高农业经营效益和市场化程度。特别是高新技术龙头企业,作为实施物质生产、流通和交换等经济活动的组织形式,已经成为现代农业生产组织的基本单元,是农业企业直接面向市场,将知识创新的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3.2 注重农业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和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

农科教相结合,充分发挥科技引领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努力提高农民的素质,使科技成果能够尽快转移。加强农业专业队伍人员的继续培训工作,加强不同类型农业技术人才的教育,不断完善农业专业人员的知识结构,以适应技术创新的需要。通过专业培训、讲座、网络学习、科技入户等多种教育方式,培养一支有文化、懂技术的农民技术队伍、经纪人队伍。

3.3 进一步加强农业科研能力建设工作,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

以发展优质高效高产农业为方向,以结构调整为核心,发展优质高产专用良种创新,充分发挥东北地区农业新品种选(繁)育人才、技术集中的优势,加强作物优良品种选育及产业化配套集成技术的攻关,提高农业科技的持续创新能力。

3.4 加强国内外合作与交流,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

积极开展合作研究,联合开发和合作经营以及创办高新技术产业等形式的国际合作,推进国内外科技合作交流,努力扩大省内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业以及民间科技组织的对外交流,鼓励科学家之间的交流与往来。强调软件和关键技术的引进,做好消化、吸收和创新工作。

总之,我们深刻认识到为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服务是农村科技的根本任务。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加快推进农业科技进步,促进循环农业技术发展,显著增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依靠科技解决制约农业发展的瓶颈和关键技术问题,需要农业科技的创新突破和强大的技术支撑,以从容应对新一轮世界农业科技革命和产业升级的挑战,加快现代农业的建设步伐,实现全面小康的宏伟目标。

参考文献

[1] .论科学技术[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1,193.

[2] 胡虹文,杨艳萍.论我国农业科技创新[J].2003,(4).

第7篇:社会主义发展史范文

2010年8月10日,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萧琛在西宁省委党校做了“知识经济低碳时代:‘十二五’展望――新时期青海改革调整规划机遇挑战”的专题报告。受到省政府机关领导与各方人士的好评。现应组织方和《青海学刊》的约请,并根据演讲记录,整理文论如下。

“十一五”乃至改革开放30年的飞速发展奠定了雄厚基础。

其一,经济实力持续增强,孕育了发展从量变向质变跨越的拐点。经过连续8年12%以上的增长,目前青海省生产总值每年以百亿元的规模增加,财政收入以十几亿、二十几亿元规模增加。其二,工业化进程持续加快,奠定了产业由初级向较高层次转型的基础。2000年到2008年,全省三次产业结构比西部大开发战略第二个十年的政策措施正在制定,必将为青海发展提供新的历史机遇。在制定出台了支持青海等省藏族聚居区经济社会发展若干意见后,党和国家正在研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第二个十年的政策措施,正在酝酿推动藏族聚居区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

自然变动和政策机遇都说明,青海正在酝酿进入一个经济加速发展、产业加快转型的新的关键阶段。立足省情实际,在科学分析我省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对具有青海特点的科学发展模式进行了积极探索,青海省委已经提出了跨越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和统筹发展,也即“四个发展”的新战略。

确立多元化发展战略、进一步重视开发青海旅游产业。

推动“四个发展”,探索符合青重由15.2∶41.3∶43.5演变为11∶55∶34,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由30%提高到46.6%,支柱和优势产业集群化发展趋势明显,新兴产业快速兴起。城镇化率由2005年的39.2%提高到2008年的41%。其三,要素投入结构持续改善,形成了发展要素由一元向多元转变的格局。随着经济实力的提升,资本、资源、技术和人才等要素进一步积累,尤其是推进资源综合开发的一些重大科技攻关不断取得实质突破,重点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和集成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为推进产业结构升级提供了科技支撑。一些大型企业包括央企加快进军青海,一些世界五百强企业也开始将目光投向青海,出现了可喜的现象。

低碳时代、“十二五”和第二轮西部大开发

进一步提供新契机

气候变暖、低碳时代的到来,虽然对资源加工业带来挑战,但也为青海提供了难得的独到的机遇。青海是生态大省,由于降雨不足、气温偏低,植被繁茂和水土保持的难度都比较大。前些年,青海湖的水域面积一直在缩小,而近些年,面积却在扩大;就植被而言,气候变暖也给青海生态带来许多积极因素。

海实际、具有青海特点的科学发展新思路和新模式,必须科学分析和总结发展经验,特别要正视青海经济基础薄弱、经济发展战略和路径单一、对外开放水平低、能耗水平高等现实问题,促进单一资源指向型战略向资源指向型和市场指向型相结合的多业并举的多元化发展战略转变,在青海现有发展条件和发展基础之上,坚持以市场导向为前提,以资源开发为基础,不断调整和优化发展思路,促进青海经济发展速度、经济总量与经济运行质量的同步提升,推动青海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走上绿色发展、跨越发展的新路子。

具体讲,在世界经济重建,中国经济重心西移的过程中,不仅要重视生态、低碳、新能源、ICE、智能物联网等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也应当重视开发青海的生态文化旅游资源。尤其是在青藏铁路贯通之后,中国西部旅游产业必将成为中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的新亮点。而青海是这个旅游网的中心结点地带。旅游产业可以带来的不仅是大量的(外汇)收入,而且可以带来大量的新的社会经济文化理念。对于青海人力资源平均水平的升级意义深远。为此,必须注意提升“青海旅游品”的“质量”,增加其“规格品种”。此外,鉴于青海旅游季节性很强等难点,建立有弹性有系统的接待基础设施这一点,也值得在新时期大力探索。

三驾马车”共动经济增长,正确认识“净出口负拉动”现象

一个地区的经济持续快速增长通常是由投资、消费、净出口“三驾马车”共同发力形成的。从青海经济30年的发展过程来看,投资、消费对经济增长一直保持着较高的贡献率,而同期大多年份净出口对经济增长表现为“负拉动”(贡献率为负值)。尤其是西部大开发的10年来,投资、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分别达78.1%、69.5%,而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为-47.6%,表明青海经济增长呈现典型的“两轮驱动”。

如何看“两轮驱动”?

一方面,应当认识到,这与青海深居内陆腹地等客观条件有关,所暴露的是青海吸引外资的产业发展环境和产业配套能力较弱,外贸行业实力不强,经济发展外向度不高等问题。从长远来看,青海作为一个欠发达省份,如果仅仅依靠投资、消费“两驾马车”拉动经济增长,不能够充分有效发挥“三驾马车”的拉动合力,青海经济很难实现跨越发展。另一方面,也应该认识到,就一国范围而言,各经济组成部分都有其稀缺的经济功能或者说比较优势,而对于这种特色资源的定价,不同的经济体往往有不同的处理方法。平均化拨款、提高上游水价、提高生态贡献“负税”,等等,都是十二五 期间值得关注的新课题。换言之,依靠国家财政,争取更多资源、力保更大贡献,是青海人义不容辞的伟大使命。

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不仅要注意“中间需求”,而且要注意“最终需求”。多年来青海经济快速增长是在能源资源大量消耗基础上实现的,缺乏长远、持续的资源和环境支撑,突出表现为资源消耗大、能耗高、产业结构低度化、环境退化、受不确定的外部因素影响明显势产业为主的经济增长点,以及以西宁和格尔木为主的区域增长极。

第8篇:社会主义发展史范文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大学生 成长成才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3.016

1 引言

经过近年来的探索,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取得重大突破。但是,这与中央的要求仍有一定的差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引导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起到的作用还不是十分明显。因此,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帮助大学生修正错误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成长及发展的指导作用

2.1 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感

在信息化大潮的席卷下,高校不再是独立的“王国”,也被推动各种矛盾交织的风口浪尖,可以说,高校是社会的一个缩影。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精英,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要想帮助其认清自身的历史使命,增强其历史使命感,必须要对其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大学生由于入世未深,辨别力和洞察力还不强,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诱惑和影响,只有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才能帮助大学生思想和心理素质不断提升。总之,深入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能够增强大学生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的使命感;增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培育大学生科学学习的精神,及时修正错误的世界观,树立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理念,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格和较强的心理素质;把大学生思想素养提升、文化知识学习以及实践能力增强有机结合,敦促大学生扎扎实实练好“内功”,迅速成长为脚踏实地、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2.2 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大学生要想实现人生价值,就必须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根据大学生的身心特征来看,如果不采取相关措施正面引导,势必会造成错误价值观侵占大学生的思想,这将严重影响大学生成长成才。因此,深入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大力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能够帮助大学生养成良好品格,及时修正错误的价值观,增强其与错误思想作斗争的决心,增强其自觉抵御外界诱惑的自觉性,促使其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内化为自觉行动;帮助大学生找到自身的价值坐标,制定正确的人生规划,减少走弯路所带来的损失,增强沿着光明大道前行的自信心。

3 当前我国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缺失的主要表现

3.1 社会主义信仰日渐弱化

目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缺失的突出表现是社会主义信仰日渐弱化。信仰,在哲学上指的是你的信任、价值所在。大学生的心智尚未成熟,其思想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不少大学生面对无法解释的各种危机,陷入深深地苦闷之中,转而追求虚无价值,并不认同坚定社会主义信仰的必要性。部分大学生生活富裕,但是精神空虚,引发了焦虑、失落等情绪,信仰出现真空化。只要深入大学校园,就不难发现,不少学生整日无所事事,沉迷于打游戏、上网聊天、看影视剧、打牌等,常把“无聊”、“没劲”挂在嘴边。部分大学生误入歧途,加入封建迷信团体,严重影响了学习和生活。总之,近年来频发的高校自杀、他杀现象,充分表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缺失,严重制约了大学生成长成才。

3.2 价值取向更加功利化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缺失,造成了大学生价值取向更加功利化。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高校的开放程度进一步加大,社会不良风气涌入校园并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价值观。比如社会上的“我爸是李刚”事件、“郭美美”事件以及各种炫富事件,极大地冲击力大学生的价值观,使其发生了一定的扭曲。不少大学生的价值目标选择的功利化色彩更浓厚,放弃了艰苦奋斗,而热衷于享乐。部分大学生的价值评判标准日趋功利化,放弃了奉献这个核心标准,把索取和报酬当成了首要任务。一些大学生不想努力上进、诚实劳动,转而热衷于请客送礼。总的来说,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缺失的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趋向更加功利化,这不利于其今后的发展。

3.3 享乐主义较为突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缺失,使得大学生的享乐思想不断蔓延。部分大学生价值观发生错乱,不注重艰苦奋斗、生活节俭,热衷于互相攀比,比如手机、电脑、平板必须是苹果的;衣服和鞋子必须是要穿名牌的;经常出去喝酒、K歌、泡吧,等等。一些大学生不认真学习,懒惰思想较为严重,比如习惯于作业的“复制粘贴”和考试的“打小抄”;整日躲在宿舍打网络游戏,观看影视剧,甚至浏览黄色网站,等等。不少大学生不参加社会实践,抱着消极避世的态度,遇事只会一味地逃避,责任感缺失。总而言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缺失,使得大学生中超前和攀比消费较为严重,心理素质有待提升,对于其今后的人生有着不可估量的损害。

4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助推大学生成长成才

4.1 推进高校思想政治课改革创新

推进高校思想政治课改革创新,是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保障。当前,我国高校十分重视思想政治课教育,但是更多的是注重理论的灌输,授课方式单一,课程内容乏味,使得不少大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因此,必须要坚持“贴近”生活的原则,完善思想政治课程体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增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教育的比例,比如通过辩论和竞赛,培育大学生的诚信和友善品质;通过参观红色教育基地,激发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创新,避免灌输宏观理论,成立学习小组,鼓励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讨论,比如通过对社会上的先进事迹、恶劣现象的讨论,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营造活泼生动的课堂氛围。积极举办思想政治讲座,邀请校内外专家讲授国内外形势、时政热点等,激发大学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性。要建立专家教授讲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常态机制,把他们研究的新成果与大学生分享,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时效性显著增强。

4.2 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机结合

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的融合,是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校园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环境,因其与大学生生活密切相连而有着广泛的学生基础。因此,必须要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文化新载体,加快制定符合学校实际的实施细则,进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观,增强其与错误思潮斗争的能力。要充分利用校园媒体的宣传作用,比如通过校园广播播放社会上涌现的先进典型事迹,大力弘扬正能量,净化校园文化氛围。多举办积极向上的文艺活动,比如唱红歌,读红色经典;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培养大学生乐于助人的品格;多举办学术交流会,锻造大学生的自由、平等意识。

4.3 增强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

促进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性不断增强,是进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点。要想真正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指导作用,必须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体系,彻底破除教师为核心的旧模式,调动大学生积极参与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社会实践增强人际交往和动手操作能力,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进而自觉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多为大学生提供参与有益社会实践活动的机会,比如社区义工、义务宣讲社会主义主义核心价值观、下乡支教、企业实习等,通过亲身体会帮助大学生更好地认识社会,加深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把握,进而养成“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良好品格,扎扎实实增强其就业竞争力,为今后成长成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5 结语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事关大学生思想素质提升,事关大学生成长成才。着力强化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对于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升、建构和谐幸福人生具有重大意义。我们要认真落实中央关于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决策部署,以实干精神狠抓工作落实,制定适合高校实际的实施方案,以推进思想政治课改革创新、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增强大学生自觉性等方面为切入点,努力走出一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高校道路”。

参考文献:

[1]夏建辉,杨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探析[J].学理论,2013,(10).

[2]杨艳,石亚军.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当代大学生成长[J].东方企业文化,2013,(9).

[3]井阳军.构建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探索[J].前沿,2013,(12).

[4]张丁杰,曾贤贵.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模式的构建[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

第9篇:社会主义发展史范文

党的十以来,内蒙古大学始终站在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固本工程、铸魂工程、战略工程的高度,坚持以立德树人为统领,通过构建思想政治工作大格局,将立德树人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培养和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聚焦思想引领,强化主体责任,筑牢育人之魂。学校坚持在事业发展的总体布局中整体推进育人工作,构建了全过程、全方位、全员化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使立德树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制。一是强化主体责任。学校党委切实承担办学治校主体责任,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保落实,成立了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大学文化建设委员会、意识形态和网络舆情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统揽全局、统一部署、协同联动、各负其责的工作机制,牢牢掌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导权。二是注重顶层设计。通过实施“十三五”文化建设专项规划、全员育人实施意见、师德师风建设推进计划、文明校园创建方案等举措,构建完善了主题教育、校园文化、榜样力量、社会实践、创新创业“五位一体”的育人体系,推动立德树人观念落地生根。三是强化制度建设。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纳入全校目标管理体系,纳入基层党建考评机制,作为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完善内部治理机制,提升依法治教水平的重要抓手。学校近三年制定完善《内蒙古大学章程》等制度68项,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坚持守正创新,提升培养能力,夯实育人之本。学校紧密围绕人才培养的中心工作,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为核心,坚持不懈地做好教育教学的基础工程,努力培养具有健全人格、扎实基础、进取精神、责任担当的各民族高素质人才。一是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知识教育,通过实施“旗帜,领航”德育实践创新计划、将第二课堂以学分制形式纳入人才培养过程等措施,推动思想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确保立德树人的着力点真正落在提升教学水平和育人质量上。二是突出学生的中心地位。通过深化“学+教+创新实践体验”三元支撑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开展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构建一体化实践育人路径等方式,充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自由探索、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三是大力推进师德学风建设。通过完善学术规范体系、选树教书育人典范开展“尽责圆梦・内大先锋”主题活动等方式,营造潜心治学、诚信为学、以德立学的环境,建设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教师队伍。

三、厚植文化根基,服务青年成长,遵循育人之道。学校始终坚持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的工作理念,积极探索将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有机结合的新途径,引领各族学生在时代大潮中建功立业,创造精彩人生。一是唱响主旋律,让德育实践融入成长成才的全过程。通过开展“敦品励学,成才圆梦”主题实践活动,实施青年者培养工程、开展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等多样化方式,引导学生敦品励学、向上向善、成才圆梦。二是建好主阵地,将文化修为融入校园文化的全方位。通过打造“IMU剧影力”等自治区级校园文化精品活动,不断增强文化阵地育人功能,完善校园文化服务体系,真正⑺枷胝治工作做到学生的心坎上,落实在青年成长的需求上。三是善用新手段,将思想教育融入校园生活全领域。充分利用“三微一端”新媒体平台,采取贴近青年接受习惯的新形式,增强思想教育亲和力和实效性,打造贴近师生心灵,跨越时空,润物无声的网上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