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政治社会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政治社会学;学生主体性;教学方法;考试方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5-0243-02
一、政治社会学教学中课堂主体性的内容
教学过程是一个环环相扣的实践活动,同时有一定的模式可以遵循,教学模式又是教学理论到教学实践的一个中间环节,教学实践活动要在科学的教学模式指导下进行,科学的教学模式有以下几个环节:理论基础,教学目标,教学程序,辅助条件以及评价标准。政治社会学作为高校文科专业学生的专业课程或者公选课程,有抽象、空洞、不贴近学生生活、枯燥乏味等特点,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提高课堂的主体性,既是现代教学的要求也是进行政治社会学课程教学的题中之义。探究性、实践性、自主性、开放性是自主性课堂的精髓。提高政治社会学课堂主体性的理论基础呼唤改变以往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为主的模式,注重教学互动,关注学生的潜能开发、个性发展,从而形成一套以学生为主的人本主义教学理论基础,这在政治社会学这门课程的教学活动中显得尤为重要;教学目的则是提升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得学生在人格成长过程中形成比较完善的人格和综合素质;教学程序可以根据讲授内容的不同有不同的设定,一般遵循诱导――尝试――变式――归纳――回授――调节这样的程序,比较符合政治社会学这门课程;辅助条件是现代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评价标准则可以从内在和外在来分,内在的评价标准有自己对教学状况的评估、反思,总结、提高,外在的评价则有同行评教、听课、学生评教等,都可以从侧面反映教学的状况和质量,是评价的重要指标。
二、政治社会学教学中主体性方式的实现
(一)政治社会学的概念和理论实际化
以政治社会学为例,这一类型的文科课程一般都比较抽象、空洞,如若在讲授过程中仍然按照书中的概念进行概念式分析,学生很难提起兴趣更难以理解掌握,在讲解概念的过程中,可以运用牵引式教学将社会中发生的鲜活的例子引入,跟时事政治结合起来,学生很容易引起接受的兴趣,同时也会提高他们对抽象概念的理解和认识。例如,在讲授政治参与这个概念的时候,如果引用他的概念:政治参与就是一定的政治主体从事政治的活动。政治参与的一般意义就是普通的公民通过一定的方式去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政府的决定与政府活动相关的公共政治生活的政治行为。这样的解释往往是抽象的、不具体的,但是如果我们引入生活中各种例子,比如对每年召开的两会、比如我们到了法定年龄18岁以后就可以参加选举,再比如新出台的各种政策政府举行的听证会,网上爆出的城管执法中殴打民众的照片,公民可以通过政务网、微博等各种形式对政策进行进言献策、发表观点、影响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等等都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行为,其实这些行为都是我们的日常行为,离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如此讲解,再配以图片动画等多媒体手段,学生便有兴趣参与更容易理解和掌握了。
(二)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方法,增加学生课堂的参与度,这是实现课堂主体性的核心部分
1.可以采用行为导向式教学,比如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分析、案例研究,这些方法是目前文科教学中运用最广泛的方法,首先是角色扮演,通常给出的案例中有一些不同的角色代表不同的立场或者利益派别,通过对同一问题的分析探讨得出相应的结论,可能结论是五花八门的,但这正是文科教学启发学生潜能激发他们头脑风暴,形成各种见地的重要手段;模拟分析也是一样的道理,让学生模拟某些情境去作为某些角色做出决策,比如在政治参与一章中,讲到决策系统,可以让学生模拟汶川地震当时的决策系统,让学生分组并体验3分钟的情况下,决策组织6名成员要对来自各个方面的信息进行汇总并做出各方面的安排和部署,让学生身临其境体验政治过程。通过这样的过程,学生往往更能理解一些政策的制定的原因以及他呈现出来的结果,在此过程中,也锻炼了学生收集、处理信息、应变和统筹安排等各方面的能力;案例分析也是很多老师常运用的一种方法,相比较角色扮演和模拟分析,案例分析教学方法更为丰富、局限性更小、开放度更大。但是案例分析这种教学方式需要老师积极地准备和课堂组织。教师首先需要选择编写好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案例,并提前一周左右将材料发给学生,学生需要提前阅读材料,并进行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教师可以提前将案例分析的具体要求,如所提问题,分组的规模,讨论时间、发言时间、分析报告的形式和上交时间以及评阅标准等附在案例后面,这样学生会对课堂有更好的准备。在课堂中,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发言、并进行点评,需要注意的是,老师要从一个解惑者转变为一个组织、参与和协调者,充分调动每位学生的自主性和主体性,并在小组代表发言后进行各方面的点评并给予指导建议,如学生的思维能力、对所学专业的运用能力、逻辑能力、说服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通过不断的头脑风暴、质疑、争辩这样的过程,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自信心和主动性、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课堂主体性。
2.专题性教学方式,专题教学方式采用与课程内容相关的专题,教师在每节课都给出下节课的小专题,让学生在课前积极准备一些资料,在课堂上让他们进行展示,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提高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专题性教学与案例教学的差别在于专题性教学着重于学生在课下的自学和课堂的学习成果的展示,设有探讨分析、争辩、说服、达到统一意见等这样的环节,相比之下专题性教学对团队性合作的要求没有那么高,案例分析相对来说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更有优越性,但对于教师的要求就相对要高些,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教师也会有一定的紧迫感,让教师在这种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技能和组织协调以及点评能力,真正能显示教学相长。
3.运用各种先进的教学手段等辅助条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实现学生课堂主体性。在人类获得的各种信息中,有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而剩下的6%的信息则来自其他感官,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中,多媒体的出现和综合运用无疑为课堂带来了革命性的效果,改变了以往学生单调的视觉接受知识的情况,更有PPT等教学软件的出现,使得学生可以在图文结合中、动画中轻松学习各种知识,教师也可以将所教授的内容以文字、图片、图形或者视频、动画等多种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加强学生的感官体验,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加快教学的节奏并且丰富教学的内容;也利于教学互动,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同时,教师作为一种职业,有示范的作用,以身作则是最基本也是最原始的一种教学理念,教师与时俱进更新教学手段、认真负责,学生必定模仿老师的理念和行为。教师最根本的一种教育方式便是影响。
4.转变考核考试方式。政治社会学课堂的主体性研究,是一个系统工程,课堂的呈现和课堂效果只是其中的核心和主要方面,除此之外,如果将课程作为一个系统性的工程,课程的设置、课程的性质、课程的检查、课程的教学、课程的考核等方面都可以进行改革,尤其是课程的考试。考试题目的设定可以摒弃以往的闭卷考查方式,逐渐向开卷考试转变。闭卷考查要求学生不断记忆很多基础知识,必然分散了学生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的兴趣和时间,很多学生考试完了就将所有知识弃之脑后,必然达不到教学应有的效果,政治社会学这门课的课程目标是要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质、提高学生的政治觉悟和意识、达到政治社会化应有的水平、旨在提高社会的政治文明程度,对政治常识的认识仅仅是一个方面,所以就课程的目的而言,无需花费很大力气去考查学生的识记情况,需要顺应创新教育以及人才培养的要求,侧重考查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实践能力,从这一方面讲,开卷考试以考查的方式、开放的题型,可以拓展学生的认知空间和思维领域,激发学生求职的兴趣和欲望;可以提高学生知、情、意和谐统一发展。这样的考查方式也更适合时政性强、信息量大、综合性突出的人文社会学科。作为教师,在开放性试题的命题方面,需要注意;题目的设计需要开放、不能封闭,答案要有多重可能性,给学生发散思维的可能和条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所学,从自己的角度去认识思考回答问题,既不是完全脱离了所学,又不会显得答案整齐划一、正确答案只有一种;评分标准要灵活,创新要加分,鼓励学生创新。
5.除此之外,一些不适合运用案例和专题等教学方式的章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采用问题式教学,即用问题引导学生的思路,教师要把握好,教学不是简单地进行知识的传授,而是引导学生发现、解决问题、开发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系列能力,这种教学方式的实质在于它建立在对“问题”的追问中,通过提出问题、发现知识,最后提出见解。教师需要不断地运用适当的问题激发学生去思维,形成一种矛盾思维和矛盾的认知结构,最终要设法让学生在已知和未知、在答案和问题的转换中发现,任何一种所谓结论性的知识结论都具有暂时性,让学生形成一种“矛盾意识”,不能一成不变地处理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三、结语
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学方式的改革必须以提高学生的主体性为目标,学生应该是学习的中心,布鲁纳、皮亚杰等都强调教学活动应该更多地起到激发学生去主动求取知识、组织知识和构建知识体系的作用。尤其对于人文社会科学类的学科。以政治社会学为例,政治社会学作为一门专业性、理论性都很强的学科,如果仅仅按照传统方式授课、考试,教学效果是可想而知的。所以在教学中,必须与时俱进,积极采用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方式、新的教学手段,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中心和主体,充分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调动他们思考的积极性;并通过一定的考查方式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所学、所思、所想,不断帮助学生构建起自己的知识体系,方是教学改革应有的效果和归宿。
参考文献:
[1]余斌.评审指标视角下高职院校教研教改管理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09,(17).
[2]何小平.高校教研教改项目管理功能论[J].高等教育研究,2006,(12).
[3]方月君.主体性课堂教学的再延伸探讨―政治社会学科开放性试题及应对策略浅谈[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6).
【关键词】大学生 政治社会化 特征 价值
政治社会化的内涵
对政治社会化专门而系统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如今,政治社会化已经成为现代政治学研究的重要领域。在政治社会化研究过程中,政治社会化的内涵不断地丰富和发展。从认识论的观点出发,政治社会化的定义可以表述为:“人们在特定的政治关系中,通过社会政治生活和政治实践活动,逐步获得政治知识和能力,形成和改变自己的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的能动过程”。①
在上述定义中,包含关于政治社会化六个层面的内涵:政治社会化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性,是“特定政治关系”的社会化;政治社会化的主体是“特定政治关系”中的人;政治社会化的客体是特定政治系统中的“政治知识和能力”;政治社会化的目标是“形成和改变自己的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即形成健全的政治人格、正确的政治态度和稳定的政治情感,进而提高政治行为能力,有序参与政治生活;政治社会化的媒介是“政治生活和政治实践活动”;政治社会化的过程是人的能动的而非被动的过程,是在特定的政治关系和政治互动中,能动地形成特定的政治认知、政治态度和政治行为的过程。
当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涵义
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是指大学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条件下,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中,习得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知识和能力,形成正确的政治认知、理性的政治态度、良好的政治情感的互动过程。其最终目的是健全大学生的政治人格,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凝聚大学生的政治认同,维护政治社会秩序与安全,提高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政治行为能力,有序参与社会主义政治生活与政治实践活动。
因此,当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实质是两个方面互动统一的过程。一方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和造就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也就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必须的政治人才与合格公民的过程;另一方面是大学生能动地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理论知识,传承政治文化,稳定政治心理,提高政治能力,从“自然人”逐渐成长为成熟的“政治人”的个人习得的过程。这两个过程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统一于高等学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
当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主要特征
大学生政治意识的不成熟与可塑性。大学时期是青年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与稳定时期。政治社会化是其在政治领域的社会化,是其成长的必经阶段,也是其一生中政治观和政治人格形成的关键阶段。总体来看,由于受自身发展特点和时代特征的影响,部分大学生的政治意识还显得非常不成熟。于此同时,大学生在这一阶段的心理发展特点决定了此时的大学生虽然已经初步具备了选择政治社会化方向和内容的能力,但还存在很多迷茫,政治理性还不成熟,政治情感还不稳定,政治态度还不坚定,政治信念还不坚决,政治方向还不完全确定。这就使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过程呈现出很强的变动性与可塑性的特点。
大学生政治教育的灌输性与能动性。政治教育是引导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重要方式,也是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重要内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过程不是自发地、自然而然地进行的,灌输是引导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必要手段。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和现代化建设的全面展开,人们的利益意识逐渐觉醒,主体性要求越来越强烈。面对各种思潮的涌入,大学生被推向了各种思潮交锋的最前沿。大学生已不再简单而被动地接受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思想和观点,因此,高校要认真研究新时期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新特点,尊重并利用大学生能动性的发展规律,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在满足大学生的政治发展需求、激励大学生主动接受政治教育和自觉进行自我政治教育上下工夫。
主导价值一元性与价值取向多元性。一方面,在教育引导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过程中,要坚持马列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这一根本原则。另一方面,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也为不同社会意识和不同价值取向的存在提供了客观的物质基础,多元价值取向的并存不可避免。因此,在大学生政治社会化过程中,要尊重大学生不同价值取向的客观事实,这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更要加强教育和引导,用主流的意识形态主导和塑造大学生的政治观念,唯有如此,方可完善大学生的政治人格,并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
媒介的多元特性与目标的高预期性。政治社会化是通过各种传递政治文化的媒介完成的。概括来说,影响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各种媒介主要包括家庭、学校、大众传媒、政治实践等。家庭是人的政治社会化的第一个途径。家庭环境,尤其是父母,引导孩子初步学习和了解社会政治生活,对孩子的政治观念、政治态度、政治情感的形成产生最初、最深层和最持续的影响。学校是最具系统性的政治社会化的途径。它可以灌输大学生的政治理论知识,培养理性的政治认知能力,强化大学生的政治情感,提升大学生的政治参与能力,完善大学生的政治行为。大众传媒包括广播、电视、网络、报纸、杂志等宣传传播工具,是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重要途径。政治实践是“客观政治世界达之于人们主观政治心理和政治意识的最重要的桥梁,比起政治社会化的其他媒介来,它更具有根本的意义”。②
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③这也是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目标的定性描述。与其他社会群体相比,大学生“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定性描述突显了社会对大学生的较高的政治期望,也表明了大学生在未来的政治生活中必将承担更多的政治责任。
关键词 : 学业不良;社会支持;归因方式
学业不良学生或多或少的存在于每一所学校。他们多存在着诸如缺乏学习动机、自卑、焦虑、厌学、逆反、迷恋网吧等不良心理现象和行为问题。产生学业不良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如环境(包括社会环境、教育环境、家庭环境等)因素、同伴交往、人格特征、父母教养方式、教育评价机制、归因方式等,在这诸多因素中均包含着一个重要的因素,即社会支持的缺失问题。
一、学业不良学生在社会支持上的缺失表现
(一)客观支持的缺失。
客观支持的缺失是指可见的或实际的支持的缺失,主要包括:
1.物质支持的缺失,是指学生为完成学业所必需的物资和金钱支持的缺失。如果一个学生很少获得物质支持,那么就容易使他们分散注意力,形成孤僻、自卑的性格,从而影响学习成绩。
2.环境支持的缺失,即社会环境、教学环境、家庭环境三方面的不良影响。良好社会环境的缺失,使学生身心受到一些不良的影响,如网络、、暴力等使学生容易因好奇而沉迷其中耽误学业;不良的教学环境,主要表现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缺陷上,教学内容枯燥乏味,课程设置不合理,学习任务重,加上有些教师教学方法不够灵活,易使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不良的家庭环境,包括父母的教养方式和家庭成员间的亲疏关系。有关研究表明:学习优良和不良的学生在父母婚姻状况上面存在着显著差异,家庭教育方式中过于简单、粗暴、惩罚多也容易导致学生产生学业不良。
3.信息支持的缺失,是指从他人那里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的建议和指导的缺乏。一般来说,这样很容易导致他们的内心封闭,不知道自己失败的原因,也不知道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改变现状,从而形成了不良的归因方式,产生习得型无助感,导致学业不良。
(二)主观支持的缺失。
主观支持缺失是指个体体验到的或情感上感受到的支持的缺乏,这也是学业不良学生最缺乏的一种支持,包括:
1.情感支持的缺失。来自家长、教师、朋友、同学、亲戚等的情感支持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很重要的支持,它主要包括尊重、理解、关心、支持、鼓励、宽慰、帮助等。情感的支持是使学生体验到的一种被理解尊重和关心支持的满足感。但是对于学业不良的学生,这些方面的支持则是十分的缺乏。首先学业上的表现,教师、家长、同学往往对这些学生采取一种否定的态度,如厌恶、轻视、排斥、惩罚,这就使他们体验不到尊重、理解和关心、帮助和支持。如果这种情感支持一直处于缺失状态,就会对学生的人格特征产生较大的影响,导致学生产生情绪不稳定,敏感多疑,爱幻想,自律性很差等人格特征。据研究,对学业不良和学业优良的学生的人格特征进行比较,学业不良学生的人格特征一般表现为:在现实生活中好幻想,对未来常常想象得比较美好,但较少行动,遇到小事时容易激动,在挫折面前情绪波动较大,对自己的要求时松时紧,做事爱凭兴趣,自控力较差。在学习活动中,自主性不够,依赖性较强,容易接受别人的意见,不喜欢思考问题,自信心不足。总之,情感支持的缺失通过人格特征的影响对学生发生作用,使他们陷入一种放纵和无助、自卑和焦虑的状态。
2.自尊支持的缺失。自尊支持是指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的能力和才华得到他人的重视和较高的评价,但是这在学业不良学生身上表现得尤为缺乏。首先,成绩低下使他们不可能得到别人很高的评价和认可;其次,中介评价机制不良,反映在教师和家长的期望效应、评价导向效应等方面。教师与家长的期望和学生实际的差距越大给学生造成的压力就越大,容易使其对学习失去信心。另外,教师和家长的评价也对学生有导向作用,即著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教师和家长对学生的不良评价或明或暗地传递给学生,强化了学生自我否定、自我放弃意识,大大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导致学业不良并产生厌学情绪。与此同时,自尊严重受挫,自卑感和无助感也随之产生。
(三)学业不良学生对社会支持利用的缺乏。
“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本”。社会支持的缺乏只是学生学业不良产生和发展的一个外在或者客观的因素,而学生对于社会支持利用的缺乏则是导致学业不良的一个内在原因,这些归根结底主要在于不当的归因方式。他们习惯于将失败归因于内部稳定的因素,如能力、素质,认为即使努力也起不了作用,从而索性放弃努力。这样一来父母和老师的教诲在他看来都是难以接受的,而且容易产生逆反心理;这些学生也不会主动地寻求帮助获得信息方面的支持,反而会更加的放纵自己。
二、为学业不良的学生争取更多的社会支持
有效的社会支持能增强耐受、应付和摆脱紧张处境的能力。预防和转化学业不良学生,就需要为他们提供尽可能多的社会支持,提高他们利用社会支持的能力。家庭,学校,社会既要给他们以客观支持,又要提高他们主观支持和对支持利用的能力,使之不仅能够利用社会支持缓冲紧张,还能够寻求支持,保持愉快心境。
(一)以优化环境为主,为学业不良的学生提供良好的客观支持。
首先,尽量避免社会不良风气对于学生的影响,尤其是要减少网络对于学生的不良影响,使学生不沉迷于网络;对于痴迷于网络的学生我们可通过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等途径转移他们的注意力,采用心理学的手段如行为训练等使他们逐渐摆脱对网络的依恋。
其次,优化教学环境,包括优化课程设置,提高教师的素质和教学质量,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最后,改善家庭环境,家庭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持续的和稳定的,尤其要注意的是保持家庭关系和睦,父母的教养方式得当。实验证明,民主的家庭环境会使学生有很好的安全感,也会使学生有更强的耐挫能力。
(二)巧妙利用期待效应,给予学生积极评价,为学业不良的学生提高积极的主观支持。
首先,情感支持。积极的期待和积极的评价不仅可以使学生具有完善的人格特征,如自信、乐观、情绪稳定等专业有成就的人格因素和学习成长能力因素,而且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动力。Haron J·Batte发现成绩极佳的学生有着与他们的教师更相似的态度和价值,而成绩差的学生有着不同的态度和价值。教师正是根据学生的现实情况,凭自己的教育经验,对不同的学生抱不同的期望。一般情况下对好学生抱有“高期待”,对学习不良学生抱着“低期待”。教师对学习不良学生的低期待或不抱期待。教师和家长可经常用一些鼓励和肯定性的话语,如“你真棒”、“表现不错”等,给学生以鼓励和积极的暗示,激发内在动力。尽量少用或者不用消极、否定的评价,如“你真笨”、“谁都比你强”等。
其次,自尊支持。要尊重学生,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尊和受到别人尊重的需要,学业不良学生的这种需要则更加强烈,所以我们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尊重。对于这些学生,教师要平等相待,同时也要鼓励其他同学给予尊重,不要孤立和排斥学业不良的学生。家长要理解、关心他们内心自卑、焦虑、无助的感受,使他们体验的家的温馨,克服不良的情绪体验;不要一味的训斥,否则只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远走越远。
(三)进行归因训练,提高社会支持的利用度。
归因方式对学业不良的产生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改变学生的归因方式,可使他们认识到导致学业不良并不是个人能力不行,而是还有其他因素,如努力程度、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任务难度等。尤其要对他们强调态度和努力的作用,利用那些态度端正、通过努力取得进步的学生的榜样作用,鼓励他们也可以做到,改变他们的归因方式,使他们可以听得进去教师的忠告,理解父母的苦心,在父母、教师、同学等的感情支持的依托下,鼓励他们更加有效的利用环境支持、信息支持等社会支持系统,使他们有信心、有勇气改变学业不良的现状。
总之,不管是提高社会支持,还是提高社会支持的利用度,最总的目的就是为了通过构建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从而预防学业不良的产生,也更加有效地对学业不良的学生进行转化教育。
参考文献:
[1]雷雳.学习不良初中生的父母教养方式及其自我概念[J].心理科学,2001,(2).
[2]卢清.大学优等生与学业不良学生人格特征比较研究[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4.
[3]黄瓒.试论学业不良学生转化对策[J].基础教育研究,2003,6:28-29.
[4]刘伟芳,葛明贵.学业不良学生学习效能感及其发展[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5,(2).
一、政治社会化内涵及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现状
(一)政治社会化内涵
政治社会化是政治主体传播政治文化的过程,是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政治体系发展、政治环境稳定有重要的作用。基于研究者视角的不同和文化的差异,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类型。第一,政治社会化是社会政治文化的传播、维持与创新的过程。第二,政治社会化是个体学习政治知识和掌握政治技能,内化政治文化以适应政治角色的过程。第三,政治社会化是政治体系利用多种渠道传播与创新主流政治文化以培养政治人的过程。
政治社会化是一个多元参与且渐进互动的过程。政治社会化的参与元素有作为政治社会化主体的相关政府部门、大众媒介、政治环境及政治社会化的传播内容,作为政治社会化客体的政治社会化个体。政治社会化是一个渐进式的过程,相关政府部门、大众媒介作为政治传播的主体决定传播的内容、传播形式及通过何种途径将信息传播给政治社会化个体。而政治传播也并非是一个单向、硬式的传播,客体在接受政治信息时,是一种有选择的接受,并不是完全的被动。并且,客体接受信息的情况又反馈给传播主体,作为调节政治传播的参考。
(二)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现状
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是大学生在学习期间通过接受的教育及对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培养政治情感,政治意识及形成的政治观,由自然人转向社会人的过程。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既与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关,又和国家的政治、文化、经济环境有很大关系。社会转型期我国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政治价值取向上自主意识增强,但又有功利化倾向;政治认同意识明显提升,但又存在政治认同模糊现象;政治参与行为积极、健康,但又部分存在政治冷漠现象;日益重视社会实践但又有忽视政治理论学习的倾向。因此,根据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特征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才能保证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质量,有利于大学生政治社会化顺利实现。
二、网络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影响
任何一种存在于社会中的东西,都会或多或少地被人类依其价值观念进行社会效用上的二元划分,网络作为一种迅速成长并深刻影响人类生活方式的新事物更是如此。网络作为一种普遍被大学生所接受的新的文化传媒,已经对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目前,大学生通过网络平台获取政治信息、政治文化的渠道主要有视频网站的新闻报道、门户网站的时政新闻、聊天工具、社交平台政治信息的分享交流、政府部门网站等,这些渠道十分便利,也正因为如此,在这些网络平台上汇集了大量的政治信息,对于可塑性强而又缺乏社会经验、政治信息鉴别能力比较弱的大学生来说,他们非常容易受到负面信息的影响,从而对其建立正确政治价值观产生不利影响。
(一)网络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积极影响
1.网络的便捷性和大学生使用网络的高频性推动了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顺利实现。作为继报刊、广播、电视之后兴起的“第四媒体”,网络以其双向交互、高效及时、量大面广等特点,快速吸引了广大青年大学生的眼球。根据CCNIC的统计,截至2010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已达4.2亿人,互联网普及率增至31.8%;从年龄结构上看,30周岁以下的网民占网民总量的59.1%。从学历结构上看,大专、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者占网民总量的23.3%。
“网络与以往传统媒体的根本不同在于,以往的媒体只能硬邦邦地单向输出信息,而网络将做到随时随地地与人对话、交流。语言本来是用于交流的,传统媒体却砍去了它的半壁江山,网络,只有网络才能完整地与语言符合。”(引自陈卫星的《网络传播与社会发展》)打破传统媒体的单向输出式,网络具有双向交互的特点,政治个体在将政治主体传递出来的政治文化内化为自身的政治意识、政治情感及政治价值观时,同时将自身的政治意愿及政治感情通过网络进行表达,反馈给政治主体。自2008年3月全面启动选聘大学生到村任职工作以来,共有20万名大学生“村官”投入到新农村建设事业中。在校大学生对于“村官”的工作性质与内容充满着好奇,可是身份与环境限制了他们与大学生“村官”的进一步互动。Cunguan.省略作为大学生“村官”论坛,创建了学习讨论区、“村官”之声、“村官”工作交流等版块,为在校大学生关注大学生“村官”这部分重要时政内容搭建了平台,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也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
2.网络的自主性、信息量广提高了大学生关注并参与时政的积极性。网络传播的信息包罗万象,世界有多么复杂,传播的内容就有多么复杂,从大众媒介提供的信息可以透视纷繁的世迁。在网络传播的内容中,新闻是最重要、最基本的部分。意见也是大众媒介传播的主要内容之一。网络的多元化这一特点,使得网络成为大学生关注时政的首要选择。网络文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自主开放,是大学生选择通过网络获取政治信息的主要原因。大学生越来越倾向于通过网络参与政治,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网络的自主性和匿名参与既满足了大学生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进而向政治人转化的政治愿望,也极大地满足了大学生个体需求度。根据新华网报道,全国政协委员的“年度会议”刚刚开幕之时,新浪微博上就有11.9万网民留言讨论“两会”热点。这其中也包括很多在校大学生。大学生通过网络表达政治意愿及政治意见,关注时政,积极参政。
3.网络促进了大学生与社会的政治互动。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介仅是单方面传播政治文化及政治信息,而网络却能做到随时随地与人对话、交流。网络的直接性、开放性、匿名性等特点,为大学生与社会进行政治互动提供机会。网络为大学生提供了很多参政议政、评析热点的机会。凭借网络这个平台,大学生不只是政治信息的单纯接受者,一定程度上的政治参与行为,有助于其政治主人翁意识的培养。2008年总书记在人民网与网友进行了“对话”,大学生群体作为网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积极参与,提出政治意见,表达政治愿望。
(二)网络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消极影响
1.网络社会的无序现象会影响大学生的政治价值评价标准。由于网络社会具有“无国界”、“超国家”的性质,政府对于开放的网络空间的调控能力往往是无能为力的,因此网络社会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许多无序现象。如过度自由导致负面信息、流言、诽谤广泛流传等。网络是一种包容性信息平台,不同类型的价值取向同时存在,且内容多元、形式多变。大学生正处于成长阶段、思想尚未定型的大学生的政治言论和政治观点会使其政治价值观产生动摇,造成其政治价值观的混乱。
2.网络文化的自主性易使大学生政治责任感淡化。网络可以及时传播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中存在着虚假信息和不良信息,网络无法区别这些信息的真实性。大学生政治意识尚不明晰、政治价值观正在形成过程中,极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一些非法组织或个人通过网络传播暴力、法西斯主义、种族歧视、宗教仇恨等信息,部分大学生政治思想受到影响,出现政治言论偏激、网络行为出轨、政治冷漠甚至违法犯罪等政治责任感淡化的行为。
3.网络文化导致大学生政治实践行为缺失。政治实践是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政治价值观是否正确的体现与检验。网络为我们提供的是一种虚拟社会,这种虚拟性使大学生政治社会化过程偏理想主义。更重要的是,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过程由于缺少政治的实践行为,往往会把网络社会中的一些不良行为应用于现实世界,很可能引起大学生对现实政治生活的不适应,从而造成大学生政治行为失范。
三、网络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消极影响的应对策略
(一)加强大学生政治心理和政治行为的健康引导
网络弱化了个人对团体的依赖性,凸显了自主性特征。因此,正确的网络政治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政治传播主体可以利用其在政治信息传播中的主导地位,宣传主流政治文化。主流政治文化是经过政治主体内化的、与社会政治秩序相一致的政治信息,能够帮助大学生形成与主流政治价值、行为取向相一致的政治价值观。其次,可以建立一些与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相关的网站,投其所好地吸引大学生注意力,采用暗示方式,有的放矢地灌输正确的政治社会化方法。最后,要加强大学生政治心理和政治行为的健康引导。大学生对于自身政治角色的期待上与现实存在着矛盾性,很可能出现政治责任感淡化或政治期望过高的现象,产生过高的不切实际的政治欲望。
(二)加强对校园网络的监管并引导大学生培养政治鉴别力
首先,学校应该严格管理校园网络建设,完善相关规章制度,以健全的管理制度和完备的技术手段管理网络,将不良信息、虚假信息和不规范的网络行为拒之门外。高校在完善和落实本校的网络管理过程中应参照我国现行互联网管理规章制度,将校园网络管理更加细化,使网络失范行为的处理有章可循,同时应引导学生学习规章制度,增强学生上网过程中的政治意识、法制意识和安全意识,做到合理文明利用网络资源。另外,应不断加强网络技术安全,从技术层面为校园网络和主题网站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其次,政治传播主体要培养大学生政治鉴别力。特别是学校,要利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导大学生正确地鉴别、筛选政治信息,积极主动地接触有助于增长政治知识的政治常识和理论、有助于丰富政治经验和阅历的政治新闻和消息、有助于增强大学生政治角色定位和政治参与行为能力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
(三)鼓励大学生勇于参加政治实践并理性参与
政治文化不仅要从大众传媒中获取,更重要的是在政治实践中提取、积累。对于政治实践中可提取积累的政治信息,只能是政治个体自身通过实践获得,政治实践能锻炼大学生的政治技能。网络中获得的政治经验仅为虚拟的经验,对于政治个体是否能将其内化为自身的政治能力,还需要在实践中检验并不断矫正。政治实践能够使政治社会化个体培养独有的政治思维,通过已有的政治现象、观念及规律,创造新的政治认知。同时,大学生需理性参与政治,不能给自身的政治实践赋予过高的自主性,给政治秩序带来恶性影响。
网络作为应用最广泛的大众媒介,是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重要渠道,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是否顺利进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治社会是否能引导大学生建立正确的政治价值观及培养其一定的政治实践能力。大学生在学习期间接受的教育及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应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高校作为政治传播主体的一部分,更应以校园文化为平台建设有序的校园网络环境、健康的校园网络文化。将校园文化与网络文化进行有机整合,并根据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特征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才能保证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质量,有利于大学生政治社会化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1]张昆.大众媒介的政治社会化[M].湖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1).
[2]冯秀军,马维林,刘树宏. 社会转型期我国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特征[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6).
[3]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4]李斌.网络政治学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4).
[5]陈淑娟,赵剑锋.论网络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影响[J].中国市场,2007,(13).
[6] 田霞,邵晨昱.网络对当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12).
初中生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培养初中生的社会责任感,有利于提高学生自身素质,做一个敢于担当、为社会所需、适应社会发展的优秀人才。立足于初中政治教学现状,重点分析了“怎样在初中政治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这一问题。
关键词:
初中政治;课堂教学;社会责任感;策略
初中作为学生人格塑造与成长的重要阶段,承担着树立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的重任,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一、初中政治教学中提高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概述
1.社会责任感内涵
社会责任感是一个人对社会承担责任的意识,体现在对自我的责任感,对他人的责任感,对家庭的责任感以及对国家的责任感等多个方面。社会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与人在社会中交往,共同生活,没有独立存在不与他人交往的个人,抽象意义的个人不存在。个人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是个人的有机载体,个人离不开社会,社会也离不开个人,两者相辅相成,密切相关,不可分离。所以,我们要对社会负责。
2.初中政治教学中提高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原因
(1)初中政治教学得不到应有的重视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大部分城镇初中也已开设政治课程,政治课程的教学已普及。但是,由于学校、老师、家长对分数的过分追求,学校对升学率的过分重视,分数较高的语文、数学、英语一直是学生学习的重中之重,而作为分数相对较低的政治课程,由于很多是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与引导,学生对该门课程认识不足,即使是课堂上也可能存在开小差的行为,甚至学习其他科目,学校在课程安排上也未给予足够的重视,使该门课程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未对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产生足够效果。
(2)初中政治教学未能充分发挥教师应有的作用作为初中政治老师,未能对课堂教学目标有充分而深刻的认识,备课与讲课过程均较为死板、机械,仅仅为了完成课堂教学而教学,不能很好地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式,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更谈不上对学生素质提高、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予以正确有效的引导。
二、初中政治教学中提高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策略
1.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在初中政治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若想改变初中政治课堂的困境,首先要提高初中政治教师的综合素质,增强政治教师的社会责任感,教师应秉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对教学任务与教学目标进行深入而正确的理解,挖掘课本背后的知识,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表面、对课堂教学敷衍了事。只有老师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才会在课堂中对学生加以正确方向的引导,逐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在初中政治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老师在课堂中的辅助教学手段也在不断改变,多媒体教学已在大多数初中校园得到普及。多媒体教学综合了图像、声音等多元素,通过多媒体教学,教师可以生动形象地向学生展示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学生也可以很好地对课堂教学内容予以理解与吸收,并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以致用到生活中。如,在湘教版《对社会负责》的学习中,教师可以通过播放有社会责任感与无社会责任感的人的行为对他人对社会产生的影响的两段小视频进行对比,让学生认识到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初中政治教学中对提高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是对学生思想道德、综合素质培养过程的一部分,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需要教师在课堂内外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引与教导,需要和家长、学校共同努力,以期将学生培养为敢于担当、富有社会责任感的栋梁之材。
作者:何炯 单位:重庆市酉阳县第三中学
参考文献:
人性理论是荀子政治哲学的基础。荀子对人性怀有悲观的阴暗意识,“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1(]《性恶》)他认为,人的天性本恶;后来之所以会有善的一面,只是人为所致。荀子对社会化、社会关系以及社会治理的思考均根源于此。概念的辨析有助于澄清思想的深度差异,正如徐复观所说:“先哲的思想,是由他所使用的重要抽象名词表征出来的。因此,思想史的研究,也可以说是有关重要抽象名词的研究。”[2(]P11)荀子所谓“性”,指的是人与生俱来的自然属性,没有经过任何人为的加工或社会的改造,即“本始材朴”。从这个意义来讲,人性应不具有道德伦理价值,也就无所谓善与恶。但荀子为何又断定“人性恶”呢?在荀子看来,善恶的判分并不能从自然角度来观察,而应从社会组织的观点来看待,只有相对于社会组织而言才有善恶之别。凡是促成社会组织、维持社会秩序为善,反之为恶。正因为人本性恶,如果顺任人的自然本性,必然会导致悖乱不已,争端纷起。这样,人的自然本性与社会的治理是互不相容的。这就促使了他对人性中另一方面即社会性的思考。荀子的“性恶论”试图修正孟子的“性善论”。孟子的“性善论”存在着一个两难悖论:人性先天而善,如果保持这种逻辑一贯性,后天自然而善,就置圣王、礼义于无用之地,或即使有了圣王、礼义,对社会的治理也毫无用处;如果先天性善并不意味着后天就一定能善,不意味着在现实中自然而善,那又失去了这种逻辑一贯性。而荀子的“性恶论”弥补了这一缺憾,他断定先天“性恶”,并认为任其自然发展也是恶,而“善”完全是后天人为的结果。从“自然”的出发点到不加干预的自然结果来说,荀子的逻辑保持了先天自然性恶,后天自然而恶的一贯性。这样,对于孟子而言,人的善的过程,是从自然性到自然性的过程,现实之善是克服后天之恶而保持和恢复先天性善的过程;而荀子的人的善的过程,则是从自然性到社会性的过程,现实之善是通过人为的方式克服先天之性恶而新生的过程。将人的从善的过程放在社会中度量是荀子政治哲学的特点所在。虽然荀子对人性充满了悲观,但他却很乐观地看待社会理想。他崇圣,且希望借此达到一个以合群明分、仁义、礼乐和王道为表征的理想社会。孟子曾明确地把“圣”界定为“人伦之至”。圣人与人同类,是人群中用义理武装起来的典范,且没有像基督教中上帝与人之间那种不可逾越的距离。在这一点上,荀子与孟子一致,他认为,“圣也者,尽伦者也。”圣人是圆满地实现了“人伦”的人,或者说是人伦的完满无缺的体现者。圣人依然是一般人升华而成,而不是天命的产物或天生而圣。在儒家的思想传统中有一种“圣人情结”,圣人理想与盛世理想是统一的。有圣人,就有盛世,在盛世也就意味着有圣人。在荀子时代,由于社会政治的极度混乱,个人对社会政治难有作为,致使圣人理想与盛世理想发生了某种程度的断裂,个人只好选择自我完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但从大体上讲,荀子还是保守了“圣人情结”的统一结构(即一般所说的“内圣外王”),依靠君子、贤人和圣人等道德榜样来实行国家和社会的治理。荀子社会理想的核心就是推广仁义、德礼和王道,像孔子一样,他强烈希望建立一个道德理想国和王道国。我们知道,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国”与“天下”是不同的,荀子则凸显这种区分,“圣王”相应于“天下”,而“诸候”相应于“国家”,主张只有圣王才能担任举天下之重任,才能立为天下效法的普遍之道。天下可以从治一国开始,但只能通过王道才能最终取得。荀子相信,虽然人性恶,但通过礼乐的教化,通过隆礼重法的社会治理,天下王道的社会理想指日可待。荀子的“圣人情结”中蕴含着一种对人高度期望的乐观主义,但是,一向主张人性恶的荀子却恰恰忽视了人性转易的难度。人与难以割舍的自然天性同生共息,又置身于纷繁混杂的社会环境,从圣只是一种精神的向往和追求,它需要性悟与提升,不可能依赖于某种外在的约束或某种具体行动而达成。荀子对人性移易难度的低估直接使他的崇王道、重德礼的社会理想陷入了空想。荀子持性恶论,却又对社会理想极其乐观。究竟是什么因素促使荀子从悲观的人性论跨越到乐观的社会理想呢?其实,这主要源自于荀子对生活在社会中的人从“先天之恶”向“后天之善”转化的自信。这种转化实现的可能性,我们可以从荀子关于政治社会化、社会关系和社会治理等的思想中找到证据。
二、去性存伪的政治社会化思想
“性”对荀子而言,是一种人的自然的生物属性,如饥而择食,寒而取暖,劳而欲息,趋利避害等。这是一种人的本能行为,无所谓善恶。如果放纵人们任其本性无节制地自由发展,必然要导致社会的纷争和动乱,从而就要导向恶。这种人的自然性与社会秩序的不和谐,是荀子断言人性恶的根基所在。孟子的性善论揭示了人类道德行为的可能与根据,它的实现有赖于后天的修为,而荀子则设定人性恶,需要社会的礼法规范来抑制人性中恶的因素以实现社会的善。荀子认为,孟子之所以倡性善,主要是因为孟氏没有看到“性”与“伪”的区别。而荀子的性恶论恰恰以“性伪之分”为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这里的“伪”非贬义,非“虚伪”之“伪”,而是“人为”的“为”,正如荀子《性恶》篇所言:“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在《正65名》篇中荀子再次重申:“心虑而能为之动,谓之伪;虑积焉,能习焉,而后成,谓之伪。”换句话说,“伪”是通过人的思考和学习后天习得的,而场所就是社会。更具体地讲,“伪”实质就是作为社会规范与制度的“礼义”。可见,“伪”从本质上具有与自然性相别的社会性。所以荀子说:“伪者,文礼隆盛也”。[1(]《礼论》)荀子提倡去性存伪,实际上就是要在社会中,针对人性本恶,通过社会规范、制度和法律来改造人,通过学习、思考和训练来矫抑人性,使之与社会和谐。这是一个将人的生物属性改造成为具有“礼义”的社会属性的过程,也就是政治社会化过程。这个社会化过程为荀子从悲观的人性论向乐观的社会理想的理论跨越提供了可能性。同时也为他对社会关系和社会治理思想的论述做了理论的铺垫。荀子十分关注政治社会化实现的途径,尤其对五个因素着重笔墨:其一是社会环境。荀子认为,人的社会化就是以这个环境为基点,它对人性的塑造有着巨大的影响。而恰恰这个环境人们是不可选择的。荀子例证道:“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修,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1(]《劝学》)其二是社会习俗。社会风气与习俗往往根深而蒂固,它在人们步入社会之前就已经横亘在那儿,它不但可以改变人们的思想,甚至可以使人由于长期为习俗所累而丧失本性,荀子说“习俗移志,安入移质“就是这个道理。其三是礼义教化。荀子重师法,认为没有师法,人的本性就会任意地发展而趋向恶;有了师法,才能积礼义而向善,正所谓“人无师法,则隆性矣;有师法,则隆积矣”。[1(]《儒效》)其四是学习,《荀子》开篇即为《劝学》足见学习的重要,“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1(]《劝学》)学习不仅可以开智,更可以识礼知法。当然,荀子的“学”偏重道德与礼义,而不是现代意义的“学习”。其五是道德积累,荀子认为,无论是君子还是圣人,都有一个道德积累的过程,“涂之人百姓,积善而全尽,谓之圣人。彼求之而后得,为之而后成,积之而后高,尽之而后圣,故圣人也者,人之所积也。人积耨耕而为农夫,积斫削而为工匠,积反货而为商贾,积礼义而为君子。”[1(]《儒效》)有一点值得注意,在荀子的理论体系中,“伪”占有着重要的地位,甚至高于“性”。荀子不仅认定人性本恶,更强调人之能“伪”。圣人若不能“伪”,与常人无异;常人若不能“伪”,则与禽兽一般无二。“伪”被提高到可以赋予人以属性的地位,其重要性可见一斑。尽管荀子高扬性恶论,但他不否认恶人可以为善,因为“涂之人可以为禹”。如果不承认这一点,去性存伪的政治社会化过程就毫无意义,社会的伦理道德也失去了合法性,恐怕连社会也无从建立。总之,性恶论为荀子的政治哲学提供了理论立足点。与性善论积极地成就善不同,性恶论消极地防止恶,通过社会化过程来去性存伪,将自然的人改造成为社会的人。这就解决了社会人伦道德的根据问题,也将从政治社会化置于必要的地位。这样,荀子实现了理论跨越的第一步。
三、群分相合的社会关系学说
荀子十分关注“群”这一观念。万物并存于宇宙之中而形体各不相同,为什么只有人类才能群居和一?在他看来,“向群”是人之所以为人的重要特征,是人类的自觉行为。他心目中的理想社会,也是他所力倡的去性存伪的政治社会化过程的终点和归宿,就是一个有序的“群”之社会。荀子将“群”与人类等级名份和组织结构是紧密联系的,“荀子把群体理解为一种等级结构,并由此出发来规定个体,从而使个体进一步从属于等级序列,就此而言,荀子似乎有较孔孟更接近于整体主义的价值原则。”[3(]P85)他将“人力不若牛,跑不若马,而牛马为用”的原因归结为“人能群,彼不能群也。”[1(]《王道》)人要生存,必须战胜自然,而若想战胜自然,就必须过一种集体的、社会的生活,离开群体的人就不可以称其为人,所谓“人生不能无群”。同时,对于怀抱“圣人情结”的荀子来说,这个王道之国的管理者即君主也必须“能群”,所谓“君者,善群者也”。[1(]《王制》)应该看到,荀子试图识别人的真正属性,但荀子并没有揭示出“人所以为人”的本质,他的思维还没有达到认识人与动物的本质差别在于人能从事劳动,能制造和使用劳动工具这个高度。但毕竟在先秦诸子中,荀子是第一个启用“群”作为人社会性特征的思想家,这也使得荀子的政治哲学独树一帜。“人能群”思想表明荀子认为,人类初始是以“群居”的形式而不是“个体”形式存在的,人由于本性向群而群居,但随着人类智识的提高,个体人在从事生产劳动过程中逐渐对自身有了一定的认识,可能会萌发独立出群体关系的微弱愿望和要求,这样,基于人本性而自发构建的原始群体组织就有可能在人本性的冲发撞击下分崩离析;同时人本性的无限欲求与物质资料的匮乏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剧,这就使人类的生存面临挑战。人们必须思索新的生存出路。由此,深谙时代之音的荀子提出了“分”的应对策略。“分”的思想在荀子政治哲学具有重要地位,“是对孔孟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推拓”。[4(]P12)在孔子那里,“分”这个范畴是隐而不彰的,孔子强调“礼”,且“礼只是一个‘分’字”,[5(]P230)以厘定人已之分的宗旨,但对“分”这个概念并未展开。而在荀子看来,“分”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分别”、“区别”之义,而有其丰富的内涵,其涵摄范围之广,弥纶宇宙天地、社会人生,无所不包,只要有异可别,便有“分”蕴其中。所谓“明分使群”也只是“分”在群体关系中的一个外化而已。荀子“分”的思想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原始社会从内部发生贫富分化发展到社会大分工的历程在荀子思想的一个映射,这是社会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但对于“分”的力量源自何处这个问题,荀子却不可避免地陷入了唯心论。他认为,圣王是“明分使群”的发动者和主宰者。圣王有超凡的力量不受社会规范控制,又可超越礼义。这种“圣人情结”是荀子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一个难以祛除死结。[6(]P35)经过“分”(依据社会分工和角色定位进行划分)以后的社会形态较之划分之前的社会形态(即“人能群”的原始状态)是一种扬弃,一种超越。荀子知道仅仅个体简单集合而成的“群”并不足以构成社会,更不能使之长期维持下去;再加之人自然本性的局限,要想避免纷争与群乱,建立有序之“群”,必须利用“分”,即对“群”进行必要的社会分工与角色定位。“分”即是“群”的前提,又是基础,荀子言道:“人何以群?曰:分”。只有群分结合,才会有和谐的社会关系。荀子的“分”底蕴甚广,但具体到社会关系中主要有三个层面:一是社会分工,二是角色定位,三是伦理关系。首先,荀子认为社会分工必要而可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已经不能为简单的需要所满足,只有多技能、多样化的工作才能满足人们日趋多元的社会需求,所以说“百技所成,所以养一人也”。同时,个体的力量是十分有限的,所以说“能不能兼技,人不能兼官”。只有社会成员之间各司其职,各尽所能,发挥专长,互相依赖,才能维持和发展一个正常而有序的社会关系。而社会角色定位主要是指一种等级的差别。荀子强调这种等级差别,并主张不同社会等级的人应享有不同的政治待遇。只有承认这种“维齐非齐”的等级合理性,才能使人各安其职,保证社会正常秩序。[7(]P48~51)由此,荀子重批墨子的“兼爱”之说。荀子的理论虽有为现实等级制度辩护之虞,但从社会关系的实际境态出发,正视社会中存在的不平等,并努力在这种不平等中求秩序,荀子之说恐怕要比墨子更为深刻,这一点在当代社会理论中已受认同。[8](P82~89)荀子进一步将“分”引申至伦理关系层面,认为人与其它生物的根本区别之一就在于人有“辨”,即区别君臣、父子、夫妇等社会伦理关系。他甚至对每一角色的行为规范都做了详细规定,如人君要“以礼分施,均偏而偏”;为人臣者要“以礼待君,忠顺而不懈”,为人父要“宽惠而有礼”,为人子要“敬爱而致文”,为人兄要“慈爱而见友”,为人弟要“敬诎而不苟”,做人夫要“致功而不流,致临而有辨”,为人妻要“夫有礼则柔从听侍,夫无礼则恐惧而自竦”。[1](《君道》)荀子认为各个方面“偏立而乱,俱立则治”,哪个方面都不可偏废。这一定论就等于将社会政治中的等级关系视为一种伦理关系。荀子此一“分”点刻出中国社会独有的伦理基质,自此,这一特质被尊为社会正统意识永远地镌刻在儒家道统的丰碑之上,这恐怕是荀子始料不及的。这个伦理学说对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说荀子开启了此后二千年的封建社会的所谓纲常名教实不为过。[9(]P69~75)在荀子的理论中,“群”与“分”是社会关系中两大基本要素,只有群分结合才能建立和谐而美好的社会关系,其中“分”犹为重要,只有“明分”才能“使群”,“兼足天下之道在明分”。但怎样才能建立这样的社会关系呢?荀子认为,除内在的修为外,还需要“义”,即外在的社会规范。社会群体之成立与发展,“不可顷舍礼义”。由此荀子提出“隆礼重法”的社会治理思想。
四、隆礼重法的社会治理方案
?职称网
关键词:政治哲学;社会;个人
?职称网
中图分类号:D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1)03-0000-01
??
一、 政治哲学的含义及其发展
?实事求是的说政治哲学在今天也尚未成为一个让大家普遍接受的学科名称,德国哲学家们依然还愿意按照其学术传统使用“法和国家的哲学伦理学”或者“法和国家哲学”的名称。也有许多人认为政治哲学属于道德哲学或伦理学抑或是社会哲学。这些繁杂的现象让我们对政治哲学进行界定产生了较大的困难。美国著名政治哲学家施特劳斯一直秉承欧洲理性主义传统,他曾在其代表作《什么是政治哲学》中指出“政治哲学就是要试图真正了解政治事务的性质以及正确的或完善的政治制度这两方面的知识。”韦伯在其《学术与政治》一书中直接从国家的角度着手分析政治,认为政治的核心体现为权力的分配问题,但是权力却是有其独特指向的。政治先于国家,而且政治的功能要远远比国家的功能和作用更为广泛、全面和深入。
?从本质上来说政治乃是人类社会在一定团体内部为了分配社会利益而产生的各种行为与制度,这些社会团体都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如具有一个最高的权力机构、统一的规章制度、一定范围的领土。由此可见,在现实政治生活中,国家便是人类政治的最为典型的表现。国家范围内政府、政党、社会团体或者公民个人的政治行为及其相应的原则与制度需要一定的观念作指导,这些观念可以有各种来源。于是,政治哲学研究上述政治行为所遵循和遵守的原则和制度,这些原则和制度所从出的规范和价值的观念,这些观念的基础,以及由这些原则和制度构成的基本结构;研究各种不同的政治哲学学派就此提出的各种判断和观点;政治哲学同时还研究有关上述问题的方法论。在这里,人们还就什么是社会、个人、社会与个人的关系发生争论,这些争论不仅涉及事实,而且也涉及人们为自己的理解所建立的标准,而这些标准就属于规范问题,因而也在政治哲学的视野之下。
?
二、 政治哲学中的社会与个人的界定及其特征
?任何政治行为都发生于一定的社会之中,任何利益分配都是以人的社会性为基本前提的。所以理清政治哲学中社会与人的基本概念问题是我们其余的讨论能够深入进行下去的先行条件。
?在政治哲学之中,社会一词具有两个基本意思,一是指人类群体性的存在,各种语言、制度、观念、习俗、结构和历史等等物质和精神都是人类群体性存在。二是指与国家相对而言的人类有组织的群体,也就是除了国家行为、原则和制度以下,其他的都是社会的领域。事实上,国家行为在终极层面上都是强制的,这也是韦伯等学者们所强调的国家以暴力垄断为其根本特征的原因所在。那么,任何相对于国家行为而言没有终极强制性的行为都被称为社会的行为。举例而言,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一种国家制度,慈善事业是一种社会行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必须要国家通过行使其税收职能来具体实行的,众所周知,税收具有固定性、无偿性和强制性的基本特征,是一种典型的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的社会财富再分配。作为一种社会行为的慈善事业,其资金与物资都来源于人们自愿馈赠的捐款和赞助,并且慈善事业的获益者也是由慈善团体根据其自己的信念与章程来指定的。
?在政治哲学之中,怎么去理解个人直接关涉到一系列基本的原则与制度问题的出发点与归宿问题。关键之关键就在于个人是否是构成社会的不可再分的基本单位,换句话说,就是在一个政治性的团体中间,单个的个人是否是最为基本的权利义务的主体?在传统的中国社会里,家庭是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这种观念影响深远,甚至一直延续到今天,比如一个人出生在农民家庭,便就当然地只有农民户口,却不能选择居民户口。在欧洲亦然,中世纪欧洲的社会的基本单位也是家庭,贵族和农奴的身份都是世袭罔替的。到了现代社会,人们的思想认识发生了较大的改变,个人取代家庭成为组成社会的最为基本的单位,权利义务不是以家庭为单位分配的而是以个人为单位分配的,也就是说个人成为权利义务的主体。然而这并不是说所有人从呱呱坠地开始就拥有了政治权利。职能就一般情况而言,在公民社会里,法律规定的成年的个人应当是享有与所有其他人平等的政治权利的。由此观之,政治哲学中所谓个人便是政治性团体里独立地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最基本的行为主体。
三、政治哲学中的社会与个人关系
?在政治哲学中,如何理解认识并进而规定社会与个人之间的关系,是一个有着诸多分歧与争议的问题。关于社会与个人问题争议的主要的区别主要就在于,人们在确立社会基本原则与相关制度时,究竟是以社会还是个人为最基本的出发点的问题。因此,社会常常又被理解为国家或者其他诸如民族、宗教等某一特定的团体。一种观点认为,个人应该而且必须是社会基本原则与制度的出发点与归宿,持该观点的人认为良好而稳定的社会秩序与规范必须是建立在确保个人最基本的权利与自由之基础上,这些权利与自由拥有最优先被考虑的属性,坚决不能以国家的或其他社会性团体的名义来侵犯和践踏个人的权利与自由。这种类似于自由主义的观点今天渐趋流行。另外一种观点认为,一旦脱离了社会,个人便是一个没有办法规定的抽象的存在物。诸如国家等政治性的团体,其首要的目标就是要保证这个团体里所有成员的安全、权利和福利。从这个角度出发,所以社会的整体利益就必然高于个人的权利与自由,在现代社会的很多情况下,公民个人的权利与自由通常都是通过社会来实现的。除此此外,每一个社会性团体都拥有其共同的价值观与文化,这种共同的价值观与文化相对于其成员而言就就具有天然的优先性。中国传统的儒家学说,中世纪欧洲的封建主义以及现代的社群主义都是这一观点的典型代表。值得一提的是,这种观点并不是要否认个人权利的重要性,只是认为这种个人的权利与自由始终是有限制的。
?前文所论述的两种观点之间的争论,除了涉及到态度与立场之外,还涉及到方法论的问题。因为关于社会与个人关系的观点主要不是用来解释现实,而通常是用来设想或规划某种理想的社会秩序。在这样一个前提之下,究竟是以社会为基本出发点还是以个人为基本出发点的选择就涉及到方法论的问题。比如,通过为每个人平等地分配基本权利并且充分地维护这些权利,一个秩序良好的社会是否就因此而能够建立起来?在现代社会,我们可以举美国这样的以自由主义为主要观念的国家为例,基本权利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得到优先的维护和保障的,但是接下来的问题就是,美国是否就是一个秩序良好的社会?其次,如果它存在着问题,那么这些问题是否可以通过进一步维护和保障个人权利就可以解决?第三,在遭遇外部的危险时,美国的个人权利的保障还能维持不变吗?
??
参考文献:
?[1]马德普:政治生活中的应然逻辑——政治哲学的立论基础与方法论初探[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2]王南湜、王新生:从理想性到现实性——当代中国政治哲学建构之路[J],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01期;
?[3]唐小丁:社会个人与社会经济的双重关系[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6年02期;
关键词:中职学生 特点 社会竞争力
教育先驱黄元培指出:“职业教育应该是面向人人的教育,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 使更多的人能够找到适合自己学习和发展的空间,从而使教育事业关注人人成为可能。”由此可知,中等职业教育的宗旨和本质就在于通过对被教育者进行有职业针对性的知识、技术、技能以及职业素养等方面的培训,培养技术应用型和高技能型人才,从而满足社会对人才的多种需求。
一、中职生特点分析
中职学生一般15岁~17岁,正处于青春期,大多是中考落榜生。他们的心理状态大致可以归纳以下几点。
一是思想、行为方面放任,法律观念淡薄,自我保护意识差,难辨是非,缺乏自制、自控能力。
二是学习缺乏主动性,上课注意力分散,厌学情绪严重。
三是有些还存在心理方面障碍,对周围的教师和同学有恐惧心理和对立情绪,他们的意志比较薄弱,自制力较差。
四是中职学生的优点:充满朝气,有活力,思维敏捷,活泼,喜欢参与式活动,发展潜力巨大,有很大的可塑性。
针对现状,如何培养他们,是一项极为耗费时力的工作,需要付出更多的艰辛和汗水。
二、根据学生情况,开展成功教育
这个时期的学生,他们虽有梦想,却不知道自己未来的方向是什么,充满了茫然和无措。这就需要我们职业教育的组织和实施者,给他们开展这方面的教育和引导,告诉学生,现阶段应该做什么,需要做准备什么,对未来的职业生涯如何规划,如何确立自己的职业定位。
三、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
职业道德是我们当今社会人才培养和选拔的首要条件。一般而言有四种人:有德有才的人、有德无才的人、无德有才的人、无德无才的人。企业会选择哪种人?当然都希望是第一种人,不但有良好的道德品质,还要有过硬的技术能力。退而求其次,就是第二种,虽然才能稍有不足,但是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企业就可以不断地去培养。所以,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就要放在职业教育的首要位置。只有这样,中职学生在社会中才能正确的定位自己,发挥自身的特点,提升职业竞争力。
四、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积极寻求适应学生、企业和社会的教学模式
在小学和初中,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就是灌输式的教学,我们也称为“应试教育”。过去,中职教育也没有走出这样的圈子。现在,我们就是需要打破这种传统的教育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把实践教学放在首要位置,提升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充分体现技术、技能在中职学生教育中的地位,一改过去老师在黑板上讲,学生在下面听的状态,真正体现“做中学,学中做”的一体化教学模式。
五、积极寻求合理的实习机制,提升学生的企业适应能力
在职业学校的教学中,我们要把素质培养与企业一线人才要求对接,要把学生放到企业中,充分利用企业工作现场和最新的生产技术,对学生进行实践动手能力的训练。通过这样的途径,学生在企业接触到生产实践或工程项目,进而对现代化生产工艺熟悉了,并通过学习运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进一步充实了学生的实际操作经验,使教育、训练、应用三者有机结合。此外,到企业实习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还能培养学生做人的本领,因为企业实习是学生走向就业、走向社会的实习基地,可以帮助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心、职业道德、诚信品质和团队精神。
六、改革学生评价机制,体现公平公正
在中职学校教育评估体系中,实践动手能力是一个重要的评估内容。对学生评价过程,应该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手段,淡化期中、期末的评价,深化学习过程评价。
第一,将传统的百分制改为相对模糊的优、良、及格、不及格几个等级,这种评价方法可减少学生对于考试分数的过分重视。
第二,对学生的课程理论、实践操作、态度以及学习过程小组合作等方面的情况综合打分,形成“综合成绩”。“综合成绩”能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利于以全面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学习状况,能够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个性和特长。
案例
不能随便刮舌苔
徐奶奶口气很重,经常被旁人说三道四,每次她和别人讲话,旁边的人总是捂鼻子皱眉,这让徐奶奶很难堪。她几次去诊所问诊,医生告诉她是因为舌苔肥厚的关系。为此,她从市场上买了一种“舌刮子”,号称是口臭的克星。徐奶奶每日早晚刷牙的时候,对着镜子来回刮一次舌苔,想以此来减轻口气重的问题。
可过了一段时间,徐奶奶感到消化不良,并且出现了上腹胀闷、恶心等症状,舌头也经常发麻,吃东西好像也没有滋味了。她及时到医院就诊,中医给她看舌苔时,却发现徐奶奶的舌苔厚薄不一,根本无从诊断。
案例分析:
一旦舌苔变厚发腻,或是颜色发黑、有味,首先要到医院进行检查,如果先自行刮除,不仅会影响到医生的诊断,还会刺激味蕾,损伤舌,造成舌背部麻木,味觉减退、食欲下降,进而影响身体健康。
建议:推荐采用一些简单的办法清洗舌面。包括用专门的软毛刷轻轻地刷舌面,如果买不到专用软刷,用牙刷也可。每次刷牙后,从后向前轻轻地刷舌体的前2/3部位,每次刷3下。但这样做不是为了刮除舌苔,而是刷走舌头表面的细菌。同时,牙膏中的抑菌成分会分布到舌头上,起保护作用。也可以用盐水和漱口水漱口,或是使用冲牙器来冲洗舌背。切记不能用硬板类、锐利的东西使劲刮舌苔。
如何自诊舌苔:
1 在充足光线下进行,伸舌时要自然,舌体放松,舌面平展,舌尖略向下,口尽量张大,使舌体充分暴露。
2 先看舌尖,再看舌中、舌侧,最后看舌根部,同时看舌体的色质(舌质)和舌苔的厚薄、颜色等。
常见舌苔表现介绍
淡胖舌
表现为舌色淡、舌体胖大、边有齿痕。多见于气虚、脾虚等。这类人群往往容易疲劳、乏力、怕冷、大便不成形,有的容易腹泻、感冒、水肿等。淡胖舌不等同于齿痕舌,齿痕舌指的是舌体边缘有牙齿的印迹,不一定都是病理性的,这在正常人群中也很常见。要结合具体的舌色、舌体大小等舌苔的表现来判断。
调理:淡胖舌人群调理,总体的原则就是注意不要过于疲劳,饮食及生活上保暖祛寒,减少阳气耗损。饮食上要注意选择性质温性或平性、相对容易消化的食物。也可根据自身情况,在日常烹饪中选择添加一些药食两用的食材和药物,如山药、莲子、黄芪、生晒参等。此外,胡萝卜也比较适合淡胖舌的人群吃。
对于淡胖舌的女性来说,很常见的是冬天里手脚冰冷感,适当泡脚利于气血的流通上升,所以泡脚对这类人群是一种方便有效的保健方法。最简单的就是每天晚上用热水泡20~30分钟,当然也可以加些中药,如艾叶30克,桂皮15克,姜黄30克。上方水煎两次取汁,再加热水泡脚。
黄腻苔
表现为舌苔黄厚发腻、舌色偏红。这类人往往口中黏腻感,口中发苦,口气比较明显,甚至口臭。经常有腹胀、便秘或大便稀薄的情况。黄腻苔的人最常见的是消化系统疾病:如胃炎、胆囊炎等。
此外,经常抽烟的人大多是黄腻苔,因为和饮酒一样,吸烟助生体内痰热,舌苔多为黄腻苔。
调理:黄腻苔的人饮食上不适合太多油腻、烧烤食品,当然也不适合太多饮酒。平时应多饮茶,绿茶性质上为凉性,红茶偏温。属于苔腻的人群,应该多喝点绿茶。
藿香和佩兰都是属于芳香化湿开胃的中药,有开胃化湿的功效,可以用于口中甜腻、口气、恶心呕吐、伤食腹泻等。
光红舌
表现为舌色红、少苔、舌面光滑、舌体瘦。光红舌的人阴虚内热。中医说瘦人多火,这类人往往比较苗条,但常有手足心热感,睡眠不太好,口干、心烦,甚至有盗汗等。除了体质导致这种情况外,有些慢性疾病也会导致这种情况,比如肺结核、慢性消耗性疾病、老年慢性病患者急性热性病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