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采购入库管理办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办公费用管理办法最新版全文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公司办公费用的管理,在保证日常办公需要的同时节约办公费用的开支,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的办公费仅适用于个人办公或低值易耗用品、公用办公用品等经费。
个人办公或低值易耗用品:笔、笔芯、订书针、回形针、信纸、信封、胶水、橡皮擦、N次贴、软面抄、笔记本等。
公用办公用品:打印纸、订书机、计算器、档案袋、凭证打印纸、三或四层打印纸、晒图纸、各种印刷的表格、打印机、复印机零部件更换等。
第三条 综合办公室负责定点供应商确定,负责办公用品的采购、入库、实物管理、出库,负责办公用品和耗材的定期盘存并向财务资产部提供盘存报告,负责办公用品费用报销。
综合办公室在选定供应商时,应通过多种途径确保办公用品优质保量。
第四条 财务资产部负责办公用品费用核算和账务处理,并进行办公用品盘点进行监盘,负责与综合办公室一起进行账实核对。
第五条 公司各部门负责在部门费用额度内提交每月办公用品需求计划。
第二章 办公用品采购及发放程序
第六条 各部门根据办公用品费用额度标准和员工需求于每月前填报《____年____月份办公用品购置计划申请》(见附件1)经部门负责人、分管领导签字后报综合办公室。
第七条 综合办公室对各部门计划汇总后报公司负责人审批确定采购计划。
第八条 综合办公室采购人员根据确定的定点供应商电话联系进行办公用品采购并要求对方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或普通专用发票。原则上各部门不得自行购买办公用品和耗材,特殊情况下需要自行采购的须经过分管领导、公司负责人的同意,否则财务资产部不予以报销。
第九条 办公用品采购到位清点后,综合办公室通过系统打印《办公用品入库单》办理入库手续。
第十条 各部门于办公用品购入并办理完成入库手续之后,至综合办公室领取计划内的办公用品。原则上每个部门只能领取部门计划内的办公用品,综合办公室在发放办公用品时应进行计划核实,对于计划外的不予发放。
第十一条 综合办公室发放办公用品之后根据实际出库情况填写《办公用品出库单》,并于次日将《办公用品出库单》交财务资产部作账务处理。
第三章 办公用品和耗材盘存
第十二条 综合办公室负责每月26~27日对办公用品进行盘点,财务资产部派专人进行监盘。
第十三条 盘点结束后,综合办公室负责将盘点结果与入库、出库和结存帐目进行核对, 提交办公用品盘存报告(主要对查明账实不符的说明原因)。
第十四条 次月5日之前,财务资产部须将办公用品账表与综合办公室的实物帐目进行核对,并进行出入库分析、结存差异分析, 确保零库存 。
第十五条 盘点发生盘亏情况的,经综合办公室与财务资产部联合查实后,确因保管人员管理不善造成的短缺,由保管人员按采购价格承担赔偿责任;对于由客观原因造成的盘亏,报财务总监、公司负责人批准后,作为资产损失进行帐务处理。
第十六条 盘点发生盘盈情况的,经综合办公室与财务资产部联合查实后,打印《办公用品入库单》办理重新入库手续后进行帐务调整。
第四章 费用管理规定
第十七条 综合办公室须关注市场价格,同时要定期对供应商进行评估甄选,适时变换或更换,以确保购置办公用品质优价廉,控制费用支出。
第十八条 各部门在制定计划时应按人员增补需求将新增员工的办公用品列入计划表,新增员工的办公用品需求费用单独计算,不计入部门费用额度标准。
第十九条 公用办公用品费用采取年度总额控制的方法进行费用支出控制管理,即每年年初综合办公室与财务资产部对各部门办公用品费用额度进行协商确定后,经公司负责人批准下发执行。对于各部门公用办公用品费用支出超出年度标准,须由部门提出额度调整申请,报分管领导、公司负责人批准后方可执行,否则不得超额进行费用支出。 第二十条 财务资产部应根据综合办公室的数据每月将各部门办公用品支出情况和进度向各部门通报,以协助各部门进行费用控制。
第二十一条 综合办公室每年年初向各部门公布一次各办公用品的采购价格,以保证各部门按公用及个人办公用品额度提交需求计划。
第二十二条 对于常用或更换频率较高的办公用品品种设置一至两个常用计量单位的库存作为安全储备,以备不时之需。
第五章违规处理
第二十三条 对于各部门未经公司负责人批准而超费用标准提报办公用品需求计划的,综合办公室有权不予采购,并要求责任部门按费用标准重新提报计划。
第二十四条 综合办公室进行办公品发放时未按计划发放造成费用超支的给予相关责任人经济处罚。
关键词:药品供应链 全程质量管理 体会
药品是一种特殊商品,药品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病人的用药安全。随着我国各种法律知识的不断普及,患者用药自我保护意识的加强,更加提高了我们医药工作者对药品质量的监管力度。本文通过药品在我院整个流程的全程质量管理,层层把关,确保了我院的药品质量。
1 严把 进货渠道关
我院药品购入分为三大部分:一是常用基本药物,它是经过院药事委员会讨论通过,在省药品招标网中所招企业的药品;二是求购药品,它是根据临床需要,由病人申请,由主治医生、科主任、药剂科主任、分管院长共同签字方可购买的药品;三是特殊药品,它是按照药品管理办法规定的程序购买。它们都是经过具有药品供应资格的公司所配。
2 严把药品入库关
以上所购药品,由采购员、药品保管员、药库管理人员共同核对药品品名、规格、数量、批文、批号、商标、包装、生产厂家、外观质量、效期、采购计划等内容,认真填写药品入库验收登记表,并各自签字,符合规定方可入库。
3 把好在库药品养护关
3.1 对在库药品常规保管
对于已经入库的药品,药品管理人员必须根据不同药品贮藏要求合理存放,注意仓库通风、干燥、避光,防潮。需要低温保存的药品,放入冰箱、冰柜、阴凉库,并对在库药品每日早、晚各监测温湿度一次,进行记录,对超过管理要求的,及时进行调整;对中药材、饮片注意防鼠、防虫、防霉等事项,定期翻晒;对破损、质量改变或可疑药品及时清理、登记,年终统一处理;对特殊药品严格按照各自管理方法进行管理。
3.2 对在库药品效期的管理
药库、药房药品管理人员必须每月对在库药品进行效期清理,并对有效期在半年以内的药品按药品名称、规格、数量、批号、有效期、产地登记成册,每月填写“近效期药品催销表”及时送达药剂科 进行调剂。
4 严把药房药品领用关
药房药品来源主要为领药人员从药库领回药品,为保证药品质量,经办人员应对药品外观、有效期进行核对。对有效期不足半年的药品,填写《近期药品催销表》,由药剂科与临床联系合理调剂,快要到期的药品及时与医药公司联系退换或报损。其次为职工借药还回药品,病人药物过敏退回药品,各药房之间互借还回药品,临床科室节约药品,这要求药房经手人对以上收回药品除了药品外观、药物完整性常规检查外,应对其批号、效期、产地进行核对,确认为我院所购药品,且有效期半年以上才能接收。 转贴于 中国论文下载/
5 严把药品发放关
药品是医院为开展正常医疗业务工作,用于诊断、治疗疾病的特殊商品,是医疗业务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物质保证和重要手段,是医院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药品消耗占医院各种物资消耗的比重最大,药品的储备和周转是医院资金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通过药品资金的周转给医院带来的药品加成收入是医院业务收入的来源之一。因此,确保药品质量,严格控制药品消耗,切实管理好药品是财务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
一、药品管理的原则
(一)金额管理,数量统计,实耗实销
以往医院药品实行“数量统计,出库报销,月末盘点作消耗”,不能真实地反映医院资产的情况,造成了资产的流失。随着医疗制度改革的细致深入和医院会计制度的出台,医院要按规定实行“金额管理,数量统计,实耗实销”的管理办法。药房为记录药品的收发结存情况,必须制定一整套账表单据如库存药品明细账、本月药品消耗汇总表、本月领用药品汇总表、盘点清册等报到财务部门,月底对全部库存药品进行盘点,看与账面金额是否相符。这样做改变了以往以领代报、以存代销的局面,可以真实地反映药品进、销、存的动态情况,真实地反映医院资产的结存情况,符合医院制度的改革。
(二)计划采购、定额管理、合理使用、加速周转、保证供应
医院应根据保证医疗活动的实际需要及市场供应情况确定合理的药品储备定额,实行计划采购,及时供应。库存药品的增多会增加流动资金的占用,形成严重浪费,因此必须严格核定库存定额,方便资金的运作。
(三)药品的购入和领用必须建立健全出、入库手续
药品的购入和领用必须建立健全出、入库手续,药库与药房应定期进行盘点,保证月终时药房药品总账余额与各药房药品明细账的余额之和相等。财会部门还应及时与药库、各药房的明细账及实物进行核对,定期对账,实地盘点,做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账卡相符。对盘盈、盘亏的药品要在盘点清册中反映,并要查明原因,按规定及时进行账务处理,充分发挥财务人员在物资清查中的作用。
(四)药品零库存管理
药品“零库存”管理可使库存压缩到最低限度,所需采购的品种和数量都相应减少,从而减少因库存量大而占用较多的资金。可以利用严格的数量管理来掌控药品需求的变动,保持最小的库存数量,通过少量、多次的药品流动来代替在库房存放药品。
二、药品的计价原则及核算方法
按药品的供销流程,可将药品划分为药库药品和药房药品。药库药品是药品的储备阶段,它主要核算药品的计划采购、验收入库、保管发放的全过程;药房药品是药品的销售阶段,它主要核算药品从药库领入、销售、保管等的全部经营过程;根据销售存放地点的不同,又可分为住院药房药品、门诊药房药品。按药品的性质,可将药品分为西药、中成药和中草药。
(一)药品的计价原则
医院药品凭发票提供的价格结算货款,并按规定零售价和进销差价处理。药品价格不包括为采购、运输、保管这些药品而支付的各种费用。库存的中草药在保管中发生的挑选、晾晒费用以及由此而造成数量减少的损失费用不计入药品价格。医院应严格执行国家对药品作价的规定并公示,药品价格公示的内容包括:药品通用名称、商品名称、剂型、规格、计价单位、价格、生产厂家、主要的中药饮片产地等有关情况,并应明示是否列为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的药品。对实行政府定价的药品,还应公示其零售价格的实际销售价格。
(二)药品会计核算办法
医院财务制度规定医院药库药品的入库、出库、结存和药房药品的领进、销售和结存统一按零售价计价。购入药品时:借记:“药品――药库药品”,贷记:“银行存款”,贷记:“药品进销差价”;药房领用药品时:借记:“药品――药房药品”,贷记:“药品――药库药品”;月末结转销售药品成本时,会计根据药品累计销售额及综合差价率或综合加成率计算销售药品成本和实现的进销差价。以药品成本借记:“药品支出――药品费”,以零售价贷记:“药品――药房药品”,差额借记:“药品进销差价”。计算药品销售成本的方法通常有两种。
1.按药品综合加成率计算
药品综合加成率=药品进销差价期末余额/(药品期末余额-药品进销差价期末余额)×100%
药品销售成本=当期药品销售额/(1+综合加成率)
2.按药品综合差价率计算
药品综合差价率=本月药品进销差价期末余额/本月药品期末余额×100%
药品销售成本=当期药品销售额(1-综合差价率)
为整顿药品流通秩序,遏制药品购销中的不正之风,降低药价,医院应实行药品招投标采购。通过招投标、评标、定标来确定中标单位和中标价格。根据药品的中标价格及招标药品零售价格核算中标药品的进、销价格,月末结转中标药品成本,零售价与中标价的差额计入药品进销差价。
(三)药品的价格调整
如遇药品价格变动进行调整,在会计核算时必须认真处理由于药品价格的上下波动对医院资金形成的增减。医院调整药品价格,应由药品管理部门根据调价文件,先清点调价药品的库存数并编制“药品调价表”凭证以备核算。目前,《医院会计制度》规定,药品价格上调,以上调价格借记:“药品――药库药品”,贷记:“药品进销差价”;药品价格下调,以下调价格借记:“药品进销差价”,贷记:“药品――药库药品”
三、医院药品管理效果的考核
对医院药品管理效果的考核,可通过资金平均占用额及资金周转速度来进行评价。
年度药品资金平均占用额=月度占用额之和×12
药品资金周转次数=全年药品销售成本/年度药品资金平均占用额
药品资金周转天数=本期日历天数/ 本期周转次数
随着卫生体制改革的推进,许多公立医院已实行药品零差价,医院不能再从药品上取得任何收益,医院将面临药剂部门及物资管理部门费用的负担问题。然而地方财政补贴有限,医院不得不重新思考存货管理的成本。另一方面,财政部门在设备投入经费上不足,医院要想发展的更快更好,也不得不考虑资金使用的有效性。处于公立医院资产管理中心环节的存货,药品和卫生材料已占公立医院总收入的30-40%,较小的医院比例会更大。公立医院必须挂网招标采购的药品价格常常为最高限价,各个供应商报价惊人的一致,致使药品成本价难以降低。因此,怎样用最少的资金做好后勤保障,通过规范采购保证物资的安全,通过合理用药提高社会效益是公立医院不得不认真思索的问题。管好、用好存货资产,加速存货周转,保证供应链的顺畅,对促进公立医院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实现起着重要作用。
二、公立医院存货管理的主要内容
公立医院存货管理的重要环节包括计划、采购、结算、库存、消耗五个环节,公立医院通过科室请购,形成采购计划单,再按计划单组织采购,经库房验收合格后进行货款结算,再通过医疗服务活动耗用药品材料等库存物资,最后收取医疗费用弥补成本,形成一个完整的供应链活动。计划作为供应链环节的起点,是物资配置是否得当的具体体现。合理有效的存货配置,既能保证医疗活动的顺利开展,又能安排好资金运用,提高存货周转率。因此计划数量应是必须的、恰当的、经济的。各科室根据自身的业务活动需要填制请购单,交物资管理部门,物资管理部门在充分了解家底的情况下,对确需购买的物资填报采购计划单报分管领导审批。采购部门根据领导审批的采购计划单组织采购。采购过程中,应严格执行相关采购规定。公立医院药品必须实行挂网采购的应挂网采购,使用财政性资金的必须认真执行政府采购。采购过程中坚持四比原则,比质量,比价格,比服务,比信誉,切实提高资金使用的有效性。物资采购入库应严格按规定组织验收,核对生产厂家、品名、规格、型号、生产日期等事项,确保与所订购物资一致。验收入库后,及时将结算发票、随货同行联、计划采购单、入库单、验收单、合同等单证交财会部门入账并办理货款结算。同时,通知各请购科室前来办理领用手续,以保障各科室业务工作的正常开展。物资管理部门应随时掌控物资库存动态,物资库房应做到分类清晰、摆放整齐、入出方便,注意防霉、防潮,设置近有效期的预警提示以及常备存量不足的预警提示,减少存货过期失效,霉烂变质损失,保证常用物资的经济库存量。各科室按需领用物资,通过收取病人的医疗药品费用弥补物资消耗成本,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为医院发展积累资金。可见,只有抓好、管好存货上述五个环节,才能实现存货资金使用的科学合理,安全高效,实现医院可持续发展。
三、公立医院存货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存货储备过多,资金积压严重
出于业务工作考虑,各临床、医技科室总是希望随要随取,总是希望物资管理部门储备更多他们需要的物资以满足他们医疗上的需要。院领导也担心因物资供应不足问题导致病员的流失,所以也要求物资管理部门储备较多的物品,这往往导致资金在存货上占用过多,存货成本加剧,物品过期失效浪费较大。对于正处于发展中的公立医院,资金需求本来就大,大量的存货势必减弱投资力度,甚至影响资金链的顺畅。另外,各临床科室滥用进口、高档药品,也增大了病人负担,加大了病人人均医疗费用水平,影响到公立医院社会效益的提升。
(二)管理认识不足,人员配备不当
存货管理工作因属于后勤保障工作,公立医院对此均不太重视,而将管理重点全部放在临床医学上。人员配备也总是随意用一些其他科室闲置人员担任。这些人员常常不具备电脑办公软件知识,或不具备物资管理专业知识,工作效率低下。往往造成存货账实不符,核查起来耗时费力。
(三)内控制度不严,资产损失较大
公立医院内控制度不严,管理、计量方式的不科学造成物资管理部门人员采购、验收、发放的随意性,账实差距过大,导致侵吞国有资产行为的发生,同时,责任心的淡漠,也会造成过期积压现象严重,形成资产损失。
(四)科室配合不到位,阻碍工作进程
物资管理部门与相关部门配合不到位,例如与财务部门的配合不到位:有许多物资到库验收后,由于结算凭证未到,常常没能将物资采购入库单交财务及时入账,往往造成库房已入账而财务未入账现象,形成资产账实不符,时间长了对起账来也比较困难。与请购科室配合不到位:物资到库后未能及时通知科室领用,造成存货积压,同时也耽误病人治疗。
四、完善公立医院存贷管理的建议
(一)强化存货管理意识,树立职工责任心
公立医院应加强职工专业技能的培训,物资管理人员应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知识,通过用计算机软件管理库存物资,进行数量金额核算,提高工作效率;通过信息化平台,设置相应预警提示,实现实时管理;通过职业道德强化,树立职工爱岗敬业的责任心,减少物资差错及过期毁损情况的发生。
(二)加强内部控制建设,保证物资安全
公立医院应建立健全存货的内控管理制度,明确规定采购计划的编制、审批、采购方式的确定、供应商的选择、验收入库、履约付款、仓储保管、领用发出与计量、处置损溢等环节的控制要求,明确职责权限,确保全过程得到有效控制。纳入政府采购和药品集中招标采购范围的,必须按照有关规定执行,确保物资使用的安全。减少物资耗用的浪费,提高存货的使用效益。
(三)建立定期盘点与不定期抽查制度,确保存货账实相符
公立医院存货管理部门至少每年末应对存货进行一次全面清查,由财务部门进行监盘。平时可采取不定期抽查,发现问题应及时查明原因,完善相应控制措施。物资管理部门月终应到财务部门核对账目,看看物资部门的购销存录是否与财务部门一致,并分析查找不符原因,针对不符原因完善相应控制制度。对于已入库,月末结算票据仍未到的款项,可与财务部门商定先以除发票外的其他单证进行入账处理,财务部门可设置相应应付账款明细账进行专门核算,等结算发票到了,作相应调账处理。这样,物资保管部门的物资明细账与财务部门物资大账金额就会完全一致。
(四)探索最优存货管理办法,确定经济库存量
公立医院在经营过程中,存货过多必然增加管理成本,并且加重医院财务负担;存贷不足则会影响医院正常医疗活动的开展,不能满足病人用药的需要结果是留不住病人,导致医院经济效益直接下降,最终导致社会效益的降低。因此存货应该遵循“定额管理,合理使用,保证供应,加速周转”的原则,实行“计划采购、定额定量供应”的管理办法,合理确定储备定额。对于低值易耗品采取“定量配置、以旧换新”等管理办法,做好低值易耗品五五摊销法下的管理工作。根据常用、特殊、急救用的不同特性分别确定安全存量。在满足临床开展业务工作的需求下,努力降低存货成本。
(五)建立与供应商的友好合作关系,加强物资供应保障
为了保障物资供应的顺畅,公立医院应和供应商保持友好合作关系,条件允许的话,可按不同类别的药品耗材与货源足、信誉度好的商家签订长期供应合同,优先满足医院常用药品耗材、特殊药品耗材、急救药品耗材、一般性药品耗材的供应。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医院可作出收货后多久结清款项的承诺。这样,院方的物资得到了有力保障,就不必储存太多的物资了,结余下的资金可用在其他设备项目投资上,以提高医院的整体实力和市场竞争力。
(六)推进业绩考核,实施奖惩制度
【关键词】 药库管理;管理制度;管理方法;零库存;相对零库存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668-01
1 管理制度和方法
为满足临床需求,保证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医院药剂科制订药库管理制度:药品采购制度、入库验收制度、保管制度、出库制度,特殊药品管理制度,药剂科质量检查制度等。随着医药市场的发展、药品政策法规的不断更新、发改委的五次药品调价,给医院药库的库存药品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由于我院的硬件设施、药品管理等方面与GSP标准相比存在很大差距,为了减少医院对药库投入,减少药品过期引起的损耗和药品滞留引起的医院资金周转困难,我院引进了零库存管理模式。所谓“零库存”:是指物料(包括原材料、半成品和产成品等)在采购、生产、销售、配送等一个或几个经营环节中不以仓库存储的形式存在,而均是处于周转的状态[1]。“相对零库存”:是指商品在生产、流通、销售等经营环节中,在提高资本增值率降低积压风险的前提下,商品以少量的仓库存储形式存在,而大部分则处于周转状态下的一种库存方式[2]。
2 采编计划
药库库管人员依据《医院基本药物目录》,结合医院药库实行零库存管理办法和临床用药、季节用药以及我院医生的用药习惯和药房药品实际消耗的情况,合理编制采购计划。对于需要做皮试的抗生素类药品一般做一个批号3个月的用量;对于临床上在一个盘点周期可以销售完的常用药品按照相对零库存管理的方法一般做1个月的用量;部分药品根据实际消耗情况勤进快销,保证药品供应减少库存积压提高医院资金周转率。我院是县级中医院,严格执行招标文件,药品全部参加集中招标竞价采购,实行网上采购。
3 入库验收
3.1 资质审核 对医院选定的招标配送企业需要审核供货单位所提供的各种资质证明文件,确保供货企业法定资格的合法性以及所购药品的合法性和质量可靠性,验证供货单位销售人员的合法资格,建立首营企业和合法企业供货档案。
3.2 入库验收 保证药品质量最关键的是药品入库管理。收到货检查每个外包装是否完整。根据随货清单核对药品的名称、规格、剂型、数量、生产企业、批准文号、生产日期、批号、有效期、价格以及各项外观检查、专有标示并逐项填写药品质量验收记录,确认无误后,按剂型分类把药品摆放在货架上。特殊药品实行双人验收制度。购入首营药品除填写首营药品审批表外还要索要与首营药品相关的一套批准证明文件。购入进口药品需索要《进口药品注册证》或《医药产品注册证》、《进口药品检验报告书》并存档。
3.3 国家药监局实行了药品从生产、经营、使用全过程对药品的监管,随时监控医院药品的进、销、存等重要环节。我院药剂科安装了监控软件,及时上传各种数据,保证了药品的质量和可追溯性。
4 保管养护
4.1 药库药品实行在库养护和质量检查制度 药库养护人员每天上午、下午各一次定时监测库房中的温度、湿度,如果温湿度超出规定范围要及时采取调控措施并进行记录;每天对一个剂型的药品进行质量检查。对有效期在三个月内和易受光线、温湿度影响而变质的药品每隔15天养护一次,一般药品30天养护一次。
4.2 库存药品实行色标管理 合格药品区――绿色;待验药品区――黄色;退货区――黄色;不合格药品区――红色。
4.3 药库根据药品说明书中所列的贮存要求储存药品 大部分药品存放在常温库中,对于部分药品(需要冷藏的药品)在一定时间内(一般为每年的5月份到10月中旬)实行零库存管理,验收入库后直接出库到药房。
5 出库盘点
药品出库实行质量检查制度。如果发现有包装破裂、液体外露、药品已超过有效期等现象应停止出库并做出相应的处理。根据出库单核对药品名称、规格、剂型、数量、批号、生产企业、价格等信息并经双人签字后发放。季度盘点时特殊药品的帐物相符率达到100%,月报表和季报表的相符率也达到100%。
6 结 论
我院自实施了部分药品零库存管理后,使医院的库存压缩到最小,药品占用医院的资金程度降到最低,明显的提高了医院的资金周转率;根据临床需要采购药品,依据勤进快销的原则进行有计划的采购,减少了药品积压过期的现象。由于医院依据勤进快销的原则做计划,这样就加大了配送频率,增加了配送企业的运输成本,对有些招标周期长、价格低、利润薄甚至倒挂赔钱的药品送货积极性不高;采取零库存管理后每次采购药品的品种数大大增加,尤其是冷藏药品,如果药房不及时通知缺货品种,容易导致断药情况的发生;再加上一家配送企业药品储备不全需要到其他企业调货,供货时间比较长,物流配送有时候不给力,这样就增加了临床缺药的风险。零库存只有在各个部门紧密团结协作下才能达到理想状态,不太适合我院的药库管理。综合下来,对于县级中医院来说,相对零库存的管理方法比较可行,这样既能保证临床药品的质量和供应,也能减少库存药品积压造成的医院资金周转困难的现象,更好地服务于医院临床。
参考文献
[1] 刘辉.浅议零库存管理[J].华章,2011,10:41.
[2] 朱南平.相对零库存将成为医院药库管理发展趋势[N].中国医药报,2012年6月6日(第007版).
关键词:医院 药品管理
医院药品领域的经济管理是医院管理相当重要的组成部分,药品的收入一般占医院收入的40%~60%,药品的消耗占全部业务支出的40%~50%,为流动资金的70%~80%,所以搞好药品的管理对合理使用资金、科学的安排药品流通中的各个环节,以及保证医疗质量、医院经济效益的增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健全规章制度、加强经济责任制
我院药事管理会具有制定医院基本用药目录、审核药品采购计划、审批新药申请报告、评价和总结药品疗效及不良反应、定期到临床科室检查和了解用药情况,尤其是特殊管理药品的使用情况的职责。为了防止药品管理混乱、杜绝滥开处方、盲目引进新药等不合理现象的发生,我院制定切实可行的制度和相应的标准操作规程。如《药品管理办法》、《购药审批制度》、《药品出入库制度》、《处方制度实施细则》等,这些制度的实施对加强药品管理,保证药品质量,保障临床用药,搞好医院行风建设,都起到很好的作用。从而使医院的“两个效益”得到以同步增长。
二、加强对药品采购计划的管理
药品收入占医院总收入的比例很大,然而医院最终只能获取其中的进销差价部分,因此采购药品成本的控制是药品经济管理中最重要环节。根据我院的工作流程,药品采购计划一般有药品保管员根据临床需要和上月用量合理安排采购计划。采购小组根据计划按照省招标办下发的招标通知,确定价格和配送公司,一般情况下是月初批量采购,一个月的用量为基础,月中补充,月末应急,有此大大减少了工作量,降低了采购成本,压缩了库存,减少了浪费。库存过多会造成资金的占用,成本的增加,还要承担药品过期、降价等风险。
三、加强药品周转率的管理
药品的周转和商场的货物周转一样,周转率越高,同期管理成本越低,利润实现才有保证,随着国家对医院使用药品销售利润的控制力度加大,医院必须努力通过减低成本的方法提高药品利润。在我院内部的药品管理中,应在保证临床药品供应的前提下尽量有效的提高周转率、降低管理成本,尤其对于有效期较短、价格较高、需特殊条件贮藏的药品,更应通过提高周转率来减少成本。
四、加强药品质量管理
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严格把好药品入库关。我科成立药品验收入库小组,由科主任、采购员、库房保管员组成。药品入库是必须有质量验收小组检查药品质量,并认真填写《入库验收单》,注明产地、品名、规格、数量、价格、时间等。并有验收人员签字。做到质量不合格、数量不相符、价格不合格的药品一律不准入库。要求处理退货手续不得超过两天。要求药品在储存期间不变质失效,同时还建立了质量问题登记本,以便购进药品质量反馈并及时与供货单位取得联系。
五、加强药品盘点核算管理
严格执行药品盘点制度,及时了解掌握药品储存保管情况,是加强药品管理的重要措施。对药库的药品要进行每月定期盘点制度,盘点明细表上要写明药品的名称、规格、数量、单价、金额、批号、有效期,临近有效期的药品要提醒大家注意,过期药品及时报废。对特殊管理药品应逐方(剂/次)进行统计。要做到帐物相符,库存储备定额符合国家规定标准。药品汇总后,填写药品盘点报表一式二份,一份各药房留存,一份上报财务部门。
六、实现药品零库存管理
药品“零库存”管理可使库存压缩到最低限度,所需采购的品种和数量都相应减少,从而减少因库存量大而占用较多的资金。利用严格的数量管理来掌控药品需求。通过少量、多次流动,减少库存药品数量,提高资金利用率。药品库存的增多,会占用大量的流动资金、增加负债、储备成本和管理费用。在满足各病房、药房需求的同时,减少库存储备实现零库存降低成本,是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效途径。
七、加强药品调价的管理
在药剂科的日常工作中经常会遇见药品调价,因为药品在购入时成本已经发生并固定,在售出前调价必然对药品的经济管理产生影响,特别是药品的降价肯定会造成利润率的下降,为经济核算和管理带来难度.应由专人负责,及时接受物价部门的调价信息和关政策,对调价品种和现有品种相吻合,下发调价单,无论上调。下调,都应该办理相关的退库和领入手续。
八、加强药品网络化管理
药品微机管理系统软件具有可靠性、实用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补充和加强了手工管理所不能及的大量工作,为医院药库系列化、规范化管理提供依据。库房药品定额管理、医院药库目标管理是药库管理中出现的又一科学管理方法,应用计算机辅助这种综合性定量管理,使考核有据、检查有法,使药品管理走上更高层次。自动化网络系统通过药品总库、门诊药房、住院药房等子系统的联网,对药品流通中的各种信息进行全程控制,从而使得药品在进货入库和处方调配时的两次数据录入及中间环节的领药发药、出帐、入帐、统计分析、预算决算、等各项工作全部由网络自动完成,达到药品管理的高度自动化、科学化。
总之,药品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有待于在今后的工作中积极探索,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以提高医院管理水平,提升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卢岚.浅谈如何加强药品管理[J].中国民康医学,2006,18(7):563.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中央行政事业单位(以下简称各部门)。
第三条 各部门固定资产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合理配备并节约、有效使用固定资产,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益,保障固定资产的安全和完整。
第四条 各部门固定资产的管理和使用应坚持统一政策、统一领导、分级管理、责任到人、物尽其用的原则。
第五条 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以下简称国管局)负责中央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产权界定、清产核资等项工作,负责制定固定资产的配备及使用标准,对纳入政策采购范围的固定资产进行统一购置;负责闲置资产的调剂,对各部门的固定资产管理进行指导和监督;各部门的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负责本部门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并对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经济实体占用的固定资产实行监督管理。
第六条 各部门的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应设有专人承担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并对所管资产的安全完整负有责任。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应相对稳定,工作调动时必须办清交接手续。
第七条 各部门必须对专用设备的管理和操作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建立健全专用设备的操作、维修、保养、检验等管理制度;技术复杂、精密度高的专用设备的操作人员,应在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第二章 固定资产的范围、分类与计价
第八条 符合下列标准的列为固定资产:
(一)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500元以上、专用设备单位价值在800元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来物质形态的资产;
(二)单位价值虽不足规定标准,但耐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资,按固定资产管理。
第九条 固定资产分为六类:房屋及建筑物、专用设备、一般设备、文物和陈列品、图书、其它固定资产。
(一)房屋及建筑物。指房屋、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房屋包括办公用房、生产经营用房、仓库、职工生产用房、食堂用房、锅炉房等;建筑物包括道路、围墙、水塔、雕塑等;附属设施包括房屋、建筑物内的电梯、通讯线路、输电线路、水气管道等。
(二)专用设备。指各种具体专门性能和专门用途的设备,包括各种仪器和机械设备、医疗器械、文体事业单位的文体设备等。
(三)一般设备。指办公和事务用的通用性设备、交通工具、通讯工具、家具等。
(四)文物和陈列品。指古玩、字画、纪念品、装饰品、展品、藏品等。
(五)图书。指图书馆(室)、阅览室的图书、资料等。
(六)其它固定资产。指未能包括在上述各项内的固定资产。
第十条 固定资产的计价:
(一)购入、调入的固定资产,按实际支付的买价、调拨价以及运杂费、保险费、安装费、车辆购置附加费等记账;
(二)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按建造过程中实际发生的全部支出记账;
(三)在原有固定资产基础上改建、扩建的固定资产,按改建、扩建发生的支出,减去改建、扩建过程中发生的变价收入后的净增加值,增记固定资产账;
(四)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按照同类固定资产的市场价格或者有关凭证记账,接受捐赠固定资产时发生的相关费用应计入固定资产价值;
(五)无偿调入固定资产,不能查明原值的,按照估价入账;
(六)盘盈的固定资产,按照重置完全价值入账;
(七)已投入使用,但尚未办理移交手续的固定资产,可先按估价入账,待确定实际价值后,再进行调整;
(八)用外币进口的设备,按当时的汇率折合成人民币金额,加上国外部分的运费及其它费用(外币应折合成人民币金额),再加上支付的关税、海关手续费等计价入账;
(九)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按租赁协议确定的设备价款、运杂费、安装费等记账;
(十)购置固定资产过程中发生的差旅费,不计入固定资产价值。
第十一条 固定资产不实行折旧,按原值入账。
第十二条 已经入账的固定资产除发生下列情况外,不得任意变动固定资产账面价值:
根据国家规定对固定资产进行重新估价的;增加补充设备或改良装置的;将固定资产一部分拆除的;根据实际价值调整原来暂估价值的;发现原来记录固定资产价值有误的。
第十三条 固定资产的价值变动,由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负责办理,并及时通知财务部门,对固定资产有关账目作相应调整。具体账务处理,按《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规定执行。
第三章 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动
第十四条 购置固定资产应分清资金渠道,属于基本建设范围的(单台设备和单项工程在五万元以上的),由基本建设投资解决,不属于基本建设投资范围的由行政经费、事业经费或其它经费解决。属于专项控制商品,必须按规定报主管部门批准后才能购置。
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应对本部门占有、使用的由不同资金渠道形成的固定资产进行统一管理。
第十五条 购入、调入和自制、自建完工交付使用增加的固定资产,应由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统一验收,属于技术设备的还应会同技术部门验收。验收合格后,由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据发票、固定资产调拨单或基建项目交付使用验收单据等凭证,填制固定资产增加通知单,办理有关入库、财务报销和使用单位领用等手续。
第十六条 接受捐赠或盘盈的固定资产,应由国家资产管理部门办理接收和交接,并据固定资产交接单、发票或固定资产盘盈盘亏报告单等凭证,填制固定资产增加通知单,办理有关入库、财务报销和使用单位领用手续。
第十七条 调出、变卖减少或盘亏的固定资产,按《中央国家机关国有资产处置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的权限范围报批,由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持国管局或本部门的国有资产处置意见、固定资产盘盈盘亏报告单等凭证,填制固定资产减少通知单,办理有关调出或注销手续。
第十八条 正常报废的固定资产,由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会同技术部门进行技术鉴定,据鉴定意见及上级部门的国有资产处置意见等,填制固定资产减少通知单,办理有关注销手续。
第十九条 非正常损失减少的固定资产,由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会同技术部门进行技术鉴定后,对非正常损失要查明原因,追究责任;据鉴定意见、对非正常损失责任人的处理意见及上级部门国有资产处置意见等,填制固定资产减少通知单,办理有关注销手续。
第四章 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
第二十条 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是指在日常行政工作或业务活动中对所需及占用的国有资产实施不间断的管理及核算,包括从编制固定资产预算、计划采购、验收入库、登记入账、领用发出到维修保养、处置等各个环节的实物管理和财务核算。
第二十一条 在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中,财务部门负责按固定资产的价值分类核算,审核固定资产预算并对固定资产管理进行监督检查;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负责固定资产的预算编制、计划采购、验收入库、登记保管、领用发出、维修保养、调拨处置等具体管理,并负责分类进行实物量核算,根据各部门的实际情况,某些日常管理工作也可委托资产占用单位承担;技术部门参与专用设备的维修保养和技术鉴定;使用部门负责合理、有效使用和日常维护管理,杜绝浪费。
第二十二条 固定资产预算及购置计划既要从实际需要出发又要注意节约,要根据各类资产的配备情况及使用标准合理配置,充分利用现有固定资产,防止积压浪费。对按规定实行统一采购的固定资产,要提供详细的使用目的并写明详尽的功能等要求。
第二十三条 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必须完善固定资产账卡、领用、处置、清查盘点等日常管理制度。使用部门须指定专人负责办理本部门固定资产和其它物品的领用、保管、清点等工作。
第二十四条 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对验收入库及投入使用的固定资产,须建立《固定资产卡片》并记入《固定资产明细账》,按物登卡、凭卡记账;已入库存的固定资产,要按照各类资产的使用说明和存放要求进行保管,填写保管单位并定期检查,库存固定资产未经管理人员同意,任何人不准领用或调换;处置固定资产须填写《中央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申请单》或《固定资产调拨单》,据单入账;使用部门领用固定资产须填写《固定资产领用单》,经主管领导同意后,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凭单填写固定资产使用记录卡并记入《固定资产卡片》。不经批准,任何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占用固定资产。如需借用固定资产,须经主管领导同意后,办理借用手续。
第二十五条 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对配备给个人使用的固定资产或物品,要建立领用交还制度,并督促使用人爱护所用资产。工作人员工作调动时,应在其办理所用资产交还手续后,方可办理调动手续。
第二十六条 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财务部门和使用部门应每半年对账一次,使账实、账卡、账账保持一致。每年对本部门的固定资产进行一次全面清查盘点,查明固定资产的实有数与账面结存数是否相符,固定资产的保管、使用、维修等情况是否正常。对清查盘点中发现的问题,应查明原因,说明情况,编制有关固定资产盘盈盘亏表,按管理权限报经国管局或本部门主管领导批准后,调整固定资产账目。
第二十七条 各部门发生国有资产产权变动、财务和账务异常、资产损失和资金挂账严重或挂靠单位脱钩等情况,按国家规定必须进行清产核资的,应由本部门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报国管局确定。
第五章 附则
第二十八条 不符合固定资产标准的各种办公用品、用具、生活用品、器具、材料等资产,也要分类登记,参照本办法管理。
第二十九条 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和机关后勤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条 凡违反本办法的,按《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处理。
关键词:企业仓库管理 系统设计 系统实现
伴随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各大企业在管理方面大下功夫,企业仓库管理系统的设计也正是为了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而逐渐被开发出来的。现代企业对于物资的需求不仅数量巨大、而且品型、种类规格繁多,这就要求提供的货源范围很广。企业想要满足这些不同的需求,就必须根据要求按质、按量、按时保证所需物资就需强化物资科学监管。当前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可以说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生产的各个角落,因此在企业仓管方面,企业管理者也开始采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开发适应企业监管模式,他们通过利用具有先进科学管理办法的相关物资管理软件,对企业仓管物资数据进行管理,不仅有效的提高的工作的效率,而且节省了人力财力。我从事煤炭物资供应工作,深知物资的计划、采购、验收、入库、发放、配送环环相扣,任何的脱节都会导致物资供应不畅,直接影响煤炭生产顺利实行。因此,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一个企业是否做好了仓库管理信息化的推进和晚上,其将必然直接影响该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向。
一、煤炭企业仓库管理的传统模式存有问题
对于传统的企业仓库管理流程而言,无论是企业仓库的登账、编制报表等工作项目几乎无一不是依靠人工来完成的。企业仓库的管理人员必须每天将仓库中的入库单、出库单中的数据整理出来,撰写在账本上,每月月底再对这些数据进行手工分类、汇总、统计。这种传统的监管模式无疑是容易出现差错和问题的,一是仓库的管理人员在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工作时,由于工作量大、业务又比较繁杂,因此必然造成准确性差、周期长的问题;二是由于库存信息无法共享,企业的监管人员、专业科室计划员和生产单位都不能及时获得彼此所需求的库存信息,从企业生产经营的角度来说,是极易造成不必要损失的。残酷管理人员通常情况下能不影响生产,一般多会采取“宁多勿少”的原则,虽然出错率有一定的下降,但是这样做却也会导致库存过量和占用过多资金问题的出现。由此可见,企业仓库传统手工监管模式出于工作效率低下、信息传播滞后,已远不能满足企业监管要求,成为制约企业发展元素之一,其企业仓库管理信息化革新势在必行。
二、仓库管理系统设计和实现
1、系统流程剖析
(1)采购交货
物资采购渠道主要是指以下几个方面,即生产厂家直购、战略合作单位采购、商订购、招标采购等。如企业进行采购订单,必须先将其订单下达给相应部门,再由接收部门依据供应商交货需要生成收货通知单,传达给仓库管理部门。如此生成的收货通知单上,一般会标明采购订单号。与此同时,采购订单下达部门还要求通知质量检测部门对供应商物资采取品质检测,品质检测报告需要提供采购订单号。需要做收货入库处理物资仓库管理部门应填写物资入库单(单据上要求有采购订单号),而且自动生成收货凭证(要求签章),并及时反馈给供应商。
(2)物资入库
仓库管理部门通知品质检测部门针对入库物资采取品质检测,凭质量检验单到库房办理入库单,并给出质量检测报告,填写物资入库单,仓库需在质检单上签字表示可以直接入库,不产生反馈凭据。
(3)客户退货入库
这里有两种情况,一是产品品质不合格;二是供货数量大于合同量。针对产品品质不合格物资,库仓库管理部门需根据客户品质检测单和合同填写入库单,并出示收货凭证反馈给客户。供货数量大于合同量时,仓库管理部门根据客户反馈单和合同单号(或营销单号)填写产品入库单,并生成收货凭证反馈给客户。
(4)出库管理
首先是物资出库。管理部门下达发货通知后,仓库管理部门根据通知、参照营销计划单采取物资出库处理,同时,产生物资出库单,之后生成物资装箱明细,并提供给客户。管理部门出库单作为同意出库依据,物流负责人凭借管理部门的出库单到仓库办理机打出库单,只有凭借此物资才能发货。
其次是废品处理。物资仓库的积压、淘汰的物资,倘若没有价值可以填写统一废品处理出库单。积压部分可分为两种,即正常合同采购入库物资和代储代管物资,需要分别设计系统进行处理。
最后是特殊出库。正常出库需要有正常的出库单,煤炭企业仓库的急用或救灾物资的出库需要有紧急出库设计,并对出库的方式也进行相应的系统设计,以便于重要时刻以最快速度完成需要。
2、系统功能设计
(1)系统作用设定模块和根本资料维护模块
在设计仓管系统的时候, 设计人员可以自定义所有系统监管规则,这些监管规则包括管理员登录、修改密码、添加用户等。系统使用者可以根据每批产品产生唯一根本条码序列号标签,依据自我需要来定义产品的序列号,这样就使每种型号的产品均有稳固的编码规定。稳固编码的产生势必方便客户在数据库中查询相关产品的资料,同时也能做到客户和产品信息采用添加、删除和编辑等操作监管。
(2)采购管理模块
采购定单,当需要采购时,可填写采购定单,但并不影响库存;采购收货,当采购定单被批准,生成采购到货时,最先给货物贴上条形码的序列号标签,之后在采购收货单上扫描此条形码,存留后库存会自动增加;其他入库,涵盖出借货物归还、退货等只需要填写的采购收货单。
(3)仓库管理模块
产品入库,采购或其他入库自动生成入库单号,货品可选择正常入库、退货入库等各种入库途径。为了确保煤矿物资安全,物资质量验收是工作的重点,在质量、数量“三证”、煤安标志等齐全的情况下,携带质检部门出具的检验报告方可办理入库;产品出库,销售出库或其他出库,可自动出现出库单号,可以区分正常出库、特殊出库等不同出库途径;库存管理:不需要手工监管,当入库和出库时,体系自动达成每类产品库存数量,以便查询;特殊产品库,当客户需要区分产品时,可以创建虚拟仓库管理需要区分的产品,各方作用和正常物资库相一致;代储产品库,仓库监管能够实行替代存储,即依据协议采取监管和售后结算;盘点管理,用户随时能够盘点仓库,自动生成盘点单据,使得盘点工作方便快捷;库存报警,储存数量设置限制(过高、过低都需要报警),当库存数量不能达到实际定量时,系统就会自动报警。需增加库存数量报警系统设计,可以在数量超过最低限度时,及时提醒补库。需要在以上仓库管理系统工作上进行重点关注。
(4)报表模块的生成
月末报表、季末报表、年末销售报表、采购报表、盘点报表等都可以再系统中使用自动生成功能,除此之外,用户还可以自定义要求制定相关联的统计报表。
(5)查询统计模块的生成
设计人员还可以再系统中设置各个需要查询的模块,例如采购单查询、销售单查询、单个产品查询、库存查询等操作。这些查询都可以根据产品的某个条件进行,例如产品的条形码序列号、出库日期、出库客户等查询。
3、系统的实现
(1)系统体系构成
系统采用B/S模式,即浏览器和服务器模式,把WEB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结合的新技术,表现开发环境和运用环境分离。基于B/S模式仓库管理体系极具明显优势,其数据实时性更强大、更容易执行数据追踪。
(2)开发平台和工具选择
系统以NET为技术平台,使用开发语言,后台数据库采用MicrosoftSQL Server2000,选取三层B/S体系构成,将体系分为三层,即用户界面层、业务逻辑层和数据层。数据层是MicrosoftSQL Server2000中的数据库。业务逻辑层运用数据业务处理组件,负责访问数据并将数据下发到用户界平台。
总而言之,基于B/S模式企业仓库管理系统更适合与现代煤炭企业的仓库管理。这体现在其根本信息、出入库监管、盘点等各个重要阶段,这些阶段的全面电子化,将极大提升煤炭企业仓库管理的监管效益,缩减煤炭企业仓库管理部门工作量,并能够为企业的产品成本核算提供正确可靠的根本性数据,并且节约运行成本。与此同时,这样的管理系统还具有良好的开放性、易维护性、易升级等优点,为确保决策层和各有关部门随时提供所需仓库管理统计数据提供了有利的保障。
参考文献:
[1]边远达.基于B/S模式的仓库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和实现[J].软件导刊.2008;7(3):5-7
机上供应品(以下简称机供品)是航空公司在航班生产过程中向旅客提供服务所消耗的物资,包括旅客供应品、旅客服务用品和机上清洁用品。在大型航空公司中,机供品成本占主营业务成本中的比例虽然不到1%,但绝对数额高达数亿元,而且种类繁多,数量庞大,单位价值高低不一。在生产过程中,经历的实物流转环节多,经手的人员也多,个人实用性强。从目前的管理现状来看,机供品存货价值比较大,流失现象严重,甚至在淘宝网上可以看到大量的机供品出售,其中不乏从某些生产环节流失出来的,给航空公司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如何保持机供品的合理库存,减少资金占用,加大生产过程中的监控力度,减少实物流失,成了航空公司面临的重要问题。
一、机供品实物特征
机供品是指为航班上的旅客提供服务所清耗的物资,最常见的就是飞机上的各类饮料、小吃,卫生间的清洁用品,以及国际长航线上的寝具用品,它具备以下特征。
1.种类多
从用途看,对应旅客服务需求提供的餐饮、卫生和就寝服务,可以分为食品及餐饮用具、服务用具和寝具等大类。从是否可重复使用看,可分为一次性用品和周转用品,如饮料、小吃、纸巾类属于一次性用品,而餐盘、毛毯和耳机属于周转用品。大型航空公司的明细机供品可以多达近千种。
2.数量庞大
近年来航空公司生产量增长迅速,机供品航班配送量也随之增大,各个品种的月度配备量从几个到几百万个不等。而为了保障航班的正常使用,还需要保持一定的库存量,根据消耗的周期不同,各品种的库存数量少则几个,多达几万个。
3.单位价值差异大
机供品中,每瓶进口红酒单价可高达几百元,而一根牙签的单价只有几分钱,每个品种的单价都不尽相同,最高值和最低值可以达到上千倍。
4.流转环节多,管理链条长
机供品要经过采购入库--配备--使用--回收--盘存几个管理环节。采购入库环节,采购人员下订单--质检人员检测质量--库管人员验货入库;配备环节,大多数航空公司的机供品是交由配备餐食的航空食品公司配送,因此需要由航空公司主库移送到航食公司二级库房后,再配送上飞机。库间转移--车间装配人员根据航班配备标准领取并装入餐车--航机员将餐车运到飞机上交乘务人员;使用环节,乘务人员接收机供品--向旅客提供服务--航程结束前,回收机供品锁入餐车;回收环节,乘务人员将餐车交航机员--航机员把餐车运回车间--回收人员清点餐车内的机供品后重新入库;盘存环节,库管员和财务人员需共同对实物进行盘存,并做账实核对,账账核对。
5.个人实用性强
从前面的种类上可以看出,机供品都是围绕旅客服务使用的,是人们的日常生活用品,在家庭中可以得到充分使用,个人实用性非常强。
二、机供品管理现状
近年来,随着航空公司加大对旅客服务的投入,在机供品的品种和质量上有不同程度的扩大和提高,成本逐年增加,而且其增幅已经超过生产增幅。从管理现状来看,虽使用实物管理系统,制定了一些管理制度,但在某些方面仍比较粗放。
1.管理环节缺乏联动意识,部分员工成本控制意识淡薄
机供品管理链条长,各环节各自为政,缺乏联动意识,信息传递不及时、不准确。流转环节多,少数人员没有成本意识,抱着“节约归公司,私拿归自己”的想法,首先想到的是满足一己之需,缺乏参与成本控制的意识。
2.批次采购量大
个别采购人员在制定采购计划时,简单的分为采购一个月或半个月的用量,没有综合考虑机供品的库存量、使用量、批次订购成本和持有成本等因素,来确定经济批量。
3.机供品周转率低
由于没有根据经济批量进行采购,造成有些品种批次采购量大,保持库存额居高不下,由此带来的结果就是机供品周转率低。航空公司的机供品周转率整体偏低,仅为10次左右,远低于家乐福和沃尔玛的库存周转率,存货占用的资金成本较多。
4.对配备服务商的管理力度较浅
多数航空公司机供品交由航空食品公司配送后,除了每个航班标准配备的机供品可以在机供品管理系统中一目了然的查询使用情况外,对周转用品,如餐盘、沙拉碗,以及随餐食一起配发的品种,如纸餐盒、小吃、刀叉三件套等,缺乏调货数量的预测及合理使用量的监控。基本上是航食公司需调货多少、出库多少就认可其调货量、使用量,缺乏对应的管理办法。
5.种类划分比较单一
有些航空公司将机供品简单区分为消耗品和周转品进行管理。对于同类机供品实行无差异化管理,对高价值、高消耗量的品种没有特殊管理手段。
6.流失严重
机供品管理环节之间缺乏监控机制,造成机供品流失严重,经手人员顺手牵羊的现象比较突出,少则自用,多则在淘宝网上叫卖。整体回收率低,个人实用性强的品种更甚。保守估计,一家大型航空公司一年的流失价值在百万元以上。
7.绩效考核办法不完善
绩效考核办法比较单一,只有可量化的成本额指标,而无库存额指标;只考核直接管理人员,而不考核能够接触到实物的大部分生产人员。考核指标和考核范围都留有空白。
三、如何提高机供品管理水平
以上诸多因素的存在,造成航空公司机供品管理水平不高。要想扭转这种局面,需要应从机供品的管理环节入手,抓好关键管理点的控制,抓大放小,使机供品管理水平提升一个台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提高全员成本控制意识,培训相关管理人员的成本管理知识
在全员中宣传成本控制意识,对各环节人员培训管理链条知识,促进联动性。对直接管理人员培训存货管理和成本控制知识,提高管理水平。
2.用经济订货模型确定合理采购量
现行模式下,采购订单都通过电子邮件方式发送,可以忽略每次订购成本。因机供品交航食公司配送,一般都租用航食公司库房,租金是最大的持有成本,其他如时间价值忽略不计。根据年度租金占库存价值的比例乘以每个品种的价值可以计算出每个品种的年持有成本。根据预测的使用量、库存量和持有成本,按照经济订货模型确定合理采购量。而不是简单的以多长时间段内的需求量作为一次采购量,否则,就会造成库存积压,占用资金成本。需要注意的是要充分考虑供应商的交货时间,当库存量达到再订货点(即供应商交货时间乘以每日平均需求量)时发出订单,防止因库存不足而带来的断货风险。
3.提高机供品周转率
从周转率(次数)=主营业务成本÷平均存货余额来看,要想提高周转率,只有降低存货余额,即通过前面提到的用经济订货模型确定合理采购量,提高订货频率,实行少量多次控制余额,同时也能有效的节约库房租金成本。
4.加强对配备服务商的管理力度
对周转用品,在消耗预测的基础上,结合各品种的损耗率,加强对航食公司调货和消耗数量合理性的监控。对随餐食一起配发的品种,根据配餐计划、餐种配备标准、生产统计数据中的运送旅客人数和班次、备份量、损耗率等要素确定月度消耗量。对超过消耗量的部分查找原因,以提高航食公司对机供品管理的重视程度。
5.对机供品进行分类管理
引进存货分层管理法,将机供品按照单位价值、年度消耗量和可替代性等维度分为A、B、C三类。最重要的A类物品,实施全流程管理,细化核算,加强存货管理,提高盘点频率,严控账实差异。次重要的B类物品,适当降低管控幅度,辅以用量预测和监控、定期消耗量合理性分析和盘存等管理手段,定期实施消耗合理性监控;C类物品简化管理链条,实施全年总量控制并对消耗情况实施年度合理性监控。
6.做好全流程跟踪,减少流失
采购环节,利用经济订货模型确定合理采购量。配备环节,根据季节、航线旅客偏好等因素制定配备标准,结合一定时期内的消耗量情况予以调整。回收环节,乘务员仔细清点回收数量,认真填写回收数据,放入餐车后用铅封锁好,防止飞机落地后其他工作人员有接触到机供品的可能,如果没有铅封,乘务员要与接餐车的航机员当面交接。航机员将餐车运到回收车间后,对没有铅封的餐车内机供品,要与回收人员当面交接。回收人员清单数量时,实行两人工作制,一人清单,一人登记,防止由一人同时负责清单和登记的工作。盘存环节,机供品管理人员对主库和航食二级库房的机供品均要按月盘点,财务人员至少每半年参加一次全面盘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