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协同创新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简述企业协同创新发展的原因
(一)企业技术协同创新的必然趋势
有相关研究学者表示,技术商品有着无形化的特征,其在交易过程中一般以契约交易为基础,但是其交易过程中会产生高额的费用,因此通过对技术商品进行交易来提升企业发展或技术水平并不是最佳科学经济的发展途径。此外,技术情况和市场环境都存在多变的属性,这使得技术研发成本不断攀升,而技术更新周期速度较快等因素,给企业发展过程中技术创新造成了较大压力,也使创新失败的风险逐渐升高。在此基础上,独立企业之间进行技术协同创新成为可能,并且有着节约成本、技术独占、分担风险、降低过度竞争、成果内部共享等优势。一定程度上能够使企业与企业之间协同发展,互惠共赢,使整体的价值能够不断增加并形成价值再创造,间接的提升企业竞争力,发展规模等等。因此,企业技术协同创新已经成为当前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资产共享与互补
企业资产主要包括资源型和能力型两部分,资产性质类型的不同使其共享形式、潜力均有不同。资源型资产主要指技术、专利等隐性资产和企业实物资产等等,这些资产可以同时被多个企业单位所利用,并且并不会对其价值有太大影响,并且还可以使其创造更多价值。能力型资产主要以集体经验为基础,如管理模式、技术诀窍、经营实践经验等等,这些资产以隐性知识为主要内容,因此共享收益明显。资产通过专业化的合作和重新配置能够使其达到更高的效率,创造更高的价值,企业与企业间的资产共享过程,则有效的弥补了各自的不足,因此资产共享也具有双向互补的特性。企业之间或者企业内部的协同创新,能够提升资产综合价值,提高使用率和工作效率,节约成本的基础上获得更高的效益。
二、企业技术协同创新模式研究
企业技术协同创新模式主要分为联盟内企业间协同创新和企业与外部主体的协同创新两种。
(一)联盟内企业间协同创新
联盟内企业协同创新是经济发展与竞争观念不断变化的产物,企业间进行合作可以通过组建战略联盟实现技术、知识的共享、扩散、协作创新、并有效控制成本,同时分担风险对企业的压力。战略联盟对企业间的依存度是很高的,合作也具有连续性的特点,但是由于企业虽然进行了合作但是也具有一定的竞争关系,战略联盟在发展过程中其对创新需求以及动力都呈现下降趋势,伴随着任务目标的完成,合作协同创新将终止。
(二)企业与外部主体的协同创新
企业与外部主体的技术协同创新主要是指企业与政府、研究机构、大学等等进行协同创新合作。目前,大学和研究机构对于新知识新技术的掌握与研究是较为超前的,并且是技术知识的重要源头。企业与大学、研究机构进行技术协同创新能够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也正因此,目前较为推崇的企业合作创新模式是“产学研合作”。公共研究机构在技术方面有着较大的优势,能够对企业创新发展起到关键性的作用。此外,政府政策行为对企业的创新发展有着较强的指导意义,调研表明,影响企业创新能力众多因素中政府行为占有重要比重。政府在企业技术协同创新过程中主要负责的科研资金的投入、激励政策和优惠政策的促进、知识产权保护以及行业管制等等内容,这对企业技术协同创新有着较强的促进作用。
三、徐州企业技术协同创新进展
2016年,徐州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200个,科技企业孵化器达到35个,大中型工业企业及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机构492个。国有独立科研机构17个;民营型科技企业9915个。高新技术企业317家,新认定的省级高新技术产品346项。技术市场签订技术合同817个,技术合同成交金额24.19亿元,增长135.3%。科技服务业总收入267.04亿元。通过鉴定的科技成果240项,其中达到国际水平的72项。获国家专利奖6项,省级科学技术奖17项。2016年,徐州专利申请受理量和授权量分别为2.15万件和1.15万件,增长72.4%和33.3%,两项增速均居江苏省首位。
(一)产学研合作共建高水平创新平台
“十二五”以来,徐州市通过促进产学研合作专项的发展,累计获得专利400多件,产值超过20亿元,同时为企业培养了大批优秀技术和管理人才。随着淮海科技城的构建,为产学研合作提供了前沿基地,中国矿业大学科技园、徐州工程学院科技园、甲骨文、华为、欧洲环保体验中心等创新项目陆续入住其中,为构建“一城一谷一院一区”产学研合作高水平创新平台注入了不竭动力。
(二)产学研联合创新载体实现区域全覆盖
科技与经济的转化一直以来都是企业发展的难题,徐州市为此提供合作平台,将人才、项目与知名高校、高新技术企业等等连接在一起,全国知名院校通过徐州市监理穿雪岩创新载体,使大学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更加紧密,徐州形成了长期有效的产学研合作长效机制。实现产学研区域全覆盖,高校凭借自身科研技术成果的先进行创造自身价值,同时为企业提升竞争力并产生经济效益,企业再对高校和研究机构科研进行扶持,以此形成良性循环,形成企业技术协同创新发展,实现企业与产学研科技成果的紧密衔接。
(三)科技部门引导促进企业技术协同创新
目前存在企业研发投入不足的普遍现象,徐州科技部门为此向科技型企业发送科技创新券,通过科技创新券可以在高校科研院所、第三方科技中介机构等进行科技服务的购买,例如:科技咨询、分析测试、科技信息服务等等。自2015年始,科技创新券累计发放800万余元,150多家企业享受到科技创新服务,促进了中小微企业与科研院所、科研机构的技术协同创新,使中小微企业通过高新技术和高端科研设备武装自身,控制成本的基础上,对高新科研仪器形成共享,不断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
(四)128家企业从省内外高校引进“科技副总”
为了能够使一流院校院所高新技术人才向企业集聚,徐州科技部门通过引导企业社里技术副总或副总工程师兼职岗位,使国内高校院所人才以科技副总身份进驻企业,通过产学研深度合作研发项目为基础,企业技术协同创新为平台,对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持续发展做出深层次的指导,促进企业的全方位发展。自“十二五”以来,徐州128家企业通过与中科院、山东大学、南京林业大学等协同合作引进“科技副总”,为企业发展注入全新的力量,通过项目合作,全方位为企业提供协同技术创新服务。目前,已累计实现新增产值超过25亿元,新增利税近5亿元。
(五)开展国际合作提升本土创新能力
海外的诸多知名院所、学术团体等共同建立国际技术转移服务机构,通过此机构平台,积极引进国际先进技术,使徐州企业能够与国际接轨,向更加专业化运行发展,致力于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本土跨国企业集群。美国摩根大学、牛津大学等国外知名高校院所科技成果也正在加紧对接征集中。目前,已征集的科技成果和专家团队研究方向已经涵盖了电子、信息、能源、环保、生物技术、医药、新材料、装备制造、食品、农副产品等诸多产业领域,这符合徐州目前各地区工业园区、高新技术企业的需求,国际化合作进行企业技术协同创新能够切实推动徐州市产业链与价值链的提升和发展,为徐州市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不竭动力。
四、企业技术协同创新展望
目前,徐州在企业技术协同创新发展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成果,并且在不断完善。但是,目前企业技术协同创新研究并没有止步,研究思路、理论的依据和设想需要用时间来不断证明和完善。但是内部技术协同创新研究过程中,技术、市场、战略、制度、文化等等一系列要素所占有的意义和作用,以及其对企业技术协同创新研究的方式和机制有何影响,对协同创新绩效的作用机理是什么,仍没有形成较为统一的结论。企业内部协同创新与外部协同创新明显存在较大差异性,其整合程度明显不够,企业内外进行协同创新合作主要是为了能够使企业整体创新绩效提升做出应有的贡献,因此,在今后的研究过程中,企业内部技术协同创新发展将不断的进行研究分析,而不仅仅是依靠外部因素影响。在以后的研究中,学者们应将公共研究机构、政府部门作为技术创新中的重要成员之一,建立其与企业的协同关系,并对该关系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探讨。虽然目前企业技术协同创新形式一片大好,但是在此表象下,我们还要对其深层次的意义进行研究和分析,为未来企业技术协同创新发展做出指导。在以后的研究中,学者可尝试将企业创新中组织创新、战略创新、文化创新、制度创新等作为关键要素,综合考虑,进行全面研究。
参考文献:
[1]智汇徐州产学研协同创新驱动[N].杨茜茜.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2017-06-28
[2]徐州:协同创新产学研合作结硕果[N].中国江苏网.2017-05-19
[3]卢凌霄,王必好,杨林生,卞红飞.竞争性创新与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技术转化产出异质性研究——基于方程模型的一种最优技术转化率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18)
[4]解学梅,方良秀.国外协同创新研究述评与展望[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5(04)
[5]李玉平.加强政策扶持完善服务体系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徐州市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建议与对策[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ScienceofScienceandManagementofS.&T.)2001年03期
[6]邱建华.企业技术协同创新的运行机制及绩效研究[D].中南大学2013
我国石油资源匮乏,煤炭和非传统油气及生物质资源却非常丰富。如何充分利用丰富的资源,实现“石油替代”,从而改善污染现状,成为整个行业都在思考的问题。
2012年8月13日,由华东理工大学牵头组建的替代石油路线大型化工过程与装备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在上海成立并启动运行。中心主任辛忠介绍,选定这一方向经过了多次讨论研究,既是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国家的重大战略需求。
辛忠介绍,中心成立于创新型国家体系建设的大环境中,是贯彻落实教育部“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第一步,旨在汇聚创新要素,通过强强联合、优势互补,依托行业龙头企业,形成跨单位、跨系统、人才有序流动、可持续发展的科研管理与运行机制,建成国际一流的技术研发与成果辐射平台。
中心由华东理工大学牵头,联合了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等著名高校,以及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等龙头企业和行业协会,将以非石油原料替代石油生产大宗化学品为战略目标,在以天然气、煤、生物质等非传统原料生产大宗化学品方面开展协同创新工作。
多年发展,华东理工在化工领域积累了大量技术成果,其化学工程学科也跻身全球前列,且在多年前就与协同高校、企业等建立了人才培养、交流和研究的合作关系。种种积累,为华东理工在中心筹备、建设过程中,更好地发挥领导、组织、协调作用打下基础。而中心的建立也促进了华东理工在学科、人才和科研上的三位一体发展,必将为其跨越式发展提供强大的推动力。
更重要的,协同中心最大化整合了国内石化行业的优势资源,建立了战略联盟,有利于形成“多元、融合、动态、持续”的协同创新模式与机制,有利于培养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更有利于实现领域内关键、共性技术的重大突破,对我国石化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辛忠强调,为了实现最终目标,在已经过去的半年时间里,协同中心开展了一系列工作。
在科学研究方面,协同中心围绕技术路线图,已经建立了合成气与碳一化工、合成气天然气净化与分离、烯烃芳烃、高性能合成材料、生物基化学品、大型化工过程装备设计及系统集成优化等六大平台,构成了完整的协同创新研发体系。
【关键词】协同 创新 设计 主动 美学经济
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急需建构具有内生动力的自主创新体系。美学经济的来临,一方面,设计突围、创新需求升级、创新水平的落差,引发主动式设计现象逐渐显现;另一方面,创新资源的分散、创新实体间的相互封闭,引发协同创新的推出。当前,主动式设计正在寻求其实现的土壤。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2011计划”启动后,中国高校也正在寻求协同创新的着力点。当主动式设计这一创新活动方式,遇到协同创新这一创新组织范式,能产生怎样的效应?二者的有机结合,能否建构培养国家急需的拔尖设计人才的高校创新系统?
一、主动式设计
2003年,中国美术学院首创了设计学院综合设计系,培养具有主动式设计意识、打破现有专业设计隔阂,能系统思考、善于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跨专业的复合型人才。2010年,创意设计师包益民在TED大会演讲中提及:“一个设计师要有一颗向全产业扩张的心,创意不仅局限于传统设计,更在于开发出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产业。”引发了设计师们对“主动式设计”的思考。
主动式设计活跃于创新型社会,其显现的原因是:创新需求升级到精神层面,具有抽象性,需要以设计主体的专业敏感拆解其行为背后的心理意涵,或外在的社会文化与商业因素,发现受众无法表达的现实与潜在的需求。设计的含义从“造型计划”发展到“提高生命价值的活动”。
“主动式设计”是一项创新活动方式。指由创新主体通过体验,以主动意识发现问题,基于调研自主创设项目,开发创新或改良现有设计成果 ,获得自主IP(知识产权)之后,推广于设计客体的创新活动方式。“主动式设计”并非“随机设计”,其目的明确,基于调研而实现;“主动式设计”也并非“概念设计”,因为其创设项目的主体为创新主体本身,与以往委托方设立项目、委托创新主体实施设计不同,所以是相对于委托式设计而存在的创新活动方式,其范围可能小到一个设计,也可能大到项目、产业的运作,概念设计则是围绕某一设计概念而展开的设计方法。
二、协同创新
“协同创新”,最早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Peter Gloor定义;中国的“协同创新”,源于中国教育部“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于2012年启动实施。
我国推出“协同创新”的原因是:国家科技资源配置分散重复,高校有大量科技资源利用率却不到25%,产学研脱节,创新实体间的相互封闭。对于国家急需的重大项目,这种分散化的创新体系,增加了创新主体间的协调成本,延缓科技创新进度。
“协同创新”是一项创新组织方式,指的是有效汇聚创新资源和要素,创新主体间充分释放彼此间的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活力,实现校校、校所、校企、校地以及国际间的深度合作。形成以大学企业研究机构为核心要素,以政府金融机构中介组织创新平台、非营利性组织等为辅助要素,多元主体协同互动的网络创新模式。通过知识创造主体和技术创新主体间的深入合作和资源整合,产生系统叠加的非线性效用。
三、主动式设计与协同创新的关系
(一)目的一致
二者的目的均是提升创新能力。“主动式设计”是创新活动方式,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挖掘设计主体的创新潜力、填补创新空白,系统地开发可持续创新。“协同创新”是创新组织方式。通过实现创新资源和创新要素之间的融合,提高创新水平和效率。强调各类创新主体的互动联结和集体创新,以“协同创新”方式促进区域创新活动的内生发展,并将创新作为变革和发展的关键动力体系。
(二)本质趋同
1.整体性。“主动式设计”体现在其设计策略,不仅贯穿于商业流程每一阶段,而且是大格局的关系思考中最早的策略,能基于专业,综合设计与经济、环境、道德、社会的问题,完整的将有相互关联的要素,组成相互作用的综合体,开发出先进、可持续的解决方案。“协同创新”体现在其生态系统是各种要素的有机集合,其存在的方式、目标、功能,都表现出统一的整体性。
2.动态性。“主动式设计”体现在同一创新主体的不同项目的形式、内容都可能不同,同一项目的进程也可能因为专业技术的发展、与外界信息的交融,不断产生新的能量动态调整,可能改变最终成果,所需的资源也需要不断调整。“协同创新”体现在协同过程中,创新系统与外界不断进行物质、信息和能量交流,从外界吸收负熵,进行内部整合以适应外部的生态平衡。
3.开放性。“主动式设计”体现在其创新主体创设的项目,不受委托方的束缚,往往涉及多学科的知识,需要跨专业、跨领域协同合作。“协同创新”体现在协同创新过程中,各要素、子系统间实现交互和协同,也和其他系统和要素之间进行耦合互动。
(三)互为需求
1.协同创新能否解决主动式设计的需求
因为先期没有既定的委托方,“主动式设计”需要解决的问题,是资金、人才、信息、技术资源。
为什么不在委托式设计中发起“主动式设计”? 2002年,某食品企业的饼干,远销英国等二十几个国家,国内销售却不断滑坡。因而委托笔者,设计三款法式薄饼的包装,希望改变国内销售现状。调研中发现,企业的产品口感是好,可是它有日本引进的价值1300万的生产线,却没有产品造型的开发,更无品牌的系统规划。意识到更换包装设计,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笔者随包装设计稿,提交了泡芙造型设计稿、品牌策划建议案。结果,工作人员只关心本职范畴的委托内容。
观察美国设计师迈克・格拉福斯的成功样本,他是开启了产业设计运动,改变了Target零售超市的商业策略,是美国美学经济的代表人物。1996年,格拉福斯与Target超市协作,他以设计改变Target超市。从国际知名设计师合作的平价设计师产品,到时尚的通路体验,再到用设计成长的商业策略,打造一致的美学体验的策略。Target超市接受了格拉福斯的设计美学为企业经营与成长的策略思维,二者协作,让我们看到了设计美学如何变成一种经营策略。有趣的是,在“委托式设计”的关系中,Target超市应是迈克・格拉福斯的委托方。因为“主动式设计”,委托者转变为接受设计、利益共享的协作者,项目所需的资源问题自然解决。
高校,是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我国高校资源闲置空间大,协同创新,将促成高校开放封闭的创新实体,整合创新资源,适宜培植主动式设计成果。首先,“主动式设计”可通过高校与地方政府、企业的合作来立项,也可通过高校横向、纵向课题解决前期经费问题。经批准认定的“2011协同创新中心”也可通过中央财政设立专项资金,给予学生引导性、奖励性经费支持。其次,高校可通过校校、校所、校企、校地以及国际间的深度融合,以跨单位人员聘用、学生联合培养、学分互认机制,上下联动和横向互动,来实现智能横移。促使高校加快以跨学科整合创新模式变革设计教育,输送“主动式设计”所需的跨学科复合型人才。
2.主动式设计能否找到协同创新的着力点
协同的本质是指复杂系统中各个子系统相互协调和作用,以实现个体所无法实现的组织目标和结果。我国立足国家战略层面,明确“协同创新”是要引导高校,围绕国家急需和科学前沿的重大问题运行。能在委托项目中寻找吗?首先,现有的委托项目僧多粥少,大项目更有限。其次,“委托式设计”项目的设置,其科学性、系统性及可持续性,受委托者的职权范围、专业性等条件制约。有些结果,正如亨利・福特所言:“如果我问人们,到底需要什么,他们会说要几匹更快的马”。后来,问世的却是汽车,而不是马车。
“主动式设计”创立的项目如何?其立项前的体验、问题、调研环节,是基于主客体的直接沟通,再以富有设计理念的科技与商业策略,转化客户价值为市场机会。其一,需求的确立要经历采集、整理、传递、分析、验证的专业过程,从而获取新发现、新的解决方法及应用价值。设计师既是设计主体,也是社会生活的体验者,其专业素质,易于透过事物的表象和习惯,看见需求的本质,从而发现国家急需、科学前沿的重大问题。其二,“主动式设计”的开放性,决定了其纵览全局的视野,更易创造“从无到有”的突破性创新成果,填补被忽略、未开发的设计盲区,符合国家急需的要求。其三,“主动式设计”的整体性,决定了其立项的项目具有可持续意义,因此,“主动式设计”所立项目,有利于发现国家急需和科学前沿的重大问题。
四、主动式设计与协同创新构建的高校创新系统
从“主动式设计”与“协同创新”有机结合的关系,推导出培养主动式设计人才的高校“协同创新”系统,是一个螺旋形上升的动态循环系统(图1)。其循环过程为:1.以校校、校所、校企、校地以及国际间的协同合作为背景,建立高校品牌;2.以品牌为母体,下设多个主动式设计科研子项目;3.以各科研子项目设立为教学课题,依照“体验―问题―调研―立项―开发―尝试―推广”的“主动式设计”运行流程(图2),调整课程设置,改革教学教法;4.课题教学培养出不同层次的实践型、理论型、理论+实践型师生,进入高校品牌基地,通过机构协同,融合设计艺术学、市场营销学、传播学、文化学、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等跨学科的信息及技术内容;5.输出的复合型设计人才,继续进入新一轮“主动式设计”创新循环,再创新高。
结语
以设计师的身份来看,设计主体以主动意识去发现问题、创造设计可能,以全新的设计理念贯穿实践系统全过程,并整体协调不同学科、领域、部门的跨界协作,实现科研成果的转化。以教师的身份来看,高校“协同创新”,以“主动式设计”模式推动教学革新,有利于培养出设计学科的复合型目标人才。以跨界思想者的身份来看,“主动式设计”使设计从美工技法转变为设计思维,开启协作,资源共享,才能高效地实现“设计改变社会”。
(注:本文为福建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课题名称:设计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主动式设计研究,课题编号:JB12611S)
参考文献:
[1]刘友金.论集群式创新的组织模式[J].中国软科学,2002(2).
[2]黄少安.经济学研究重心的转移与“合作”经济学构想[J].经济研究,2000(5).
[3]明兰.设计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4]克莱顿・克里斯坦森.创新者的窘境[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
[5]约翰・H・霍兰.隐秩序:适应性造就复杂性[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11.
关键词:京津优势;协同创新;价值链;产业链;服务外包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15)01-0009-02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生产组织方式和利益分配格局正发生剧烈变化。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与提速、通讯和IT产业的快速发展导致交易成本迅速下降,进一步推进全球化生产和国际分工深化,全球生产网络正日益形成。比如波音787代表着民用飞机工业的最高水平,是美国主导下的全球合作产物(除了欧空局和俄罗斯),日本、加拿大、巴西、中国都参与进来了,该机型的生产分包给10个国家的43家一级供应商。再比如,全世界共有31个国家为一部iPhone 6提供原材料及零件。全球化生产产品的研发、设计、市场营销等环节基本都在发达国家,而发展中国家基本都在制造这一环节。产品增加值分布则是研发、设计、市场营销等环节占大头,制造环节只占百分之几。比如,一部iphone4终端售价如果是200美元,中国的增加值只有7美元(见图1);一件西装上衣在美国售价为425美元,制造环节价值为38美元,占比9%,其中中国21美元,占比仅5%。我国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产业升级主要应该是价值链上分工的升级,而不仅仅是低技术产业向中技术产业和高技术产业的升级。手机是高技术产业,但我国大量企业是在做代工和生产山寨品。潍坊有一个生产磨具的工厂,但他们的技术在全球领先。传统产业也有高端环节,高技术产业也有低端环节。所以,我们在“十三五”规划的时候,一定要改变观念,要向价值链和产业链的高端走,而不仅仅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一样会出现过剩。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尽管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我国人均国民收入世界排名依然落后,发展中国家的地位没有变,但是,国家正处于人均国民收入(GNI)由中高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迈进的关键阶段。在这个阶段,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第二和第三产业GDP占比超过90%,第三产业GDP占比快速增长,产业结构升级任务紧迫;人口红利不再,人口老龄化加剧;出口不振;化解产能过剩任务艰巨,但是促进经济增长仍然需要投资;区域发展差距有所缩小,但是区域市场一体化发展滞后;发展的可持续性不足。这些都是中国经济未来发展新常态。
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三大国家发展战略,更加注重促进东中西部、沿海和内地的联动发展,更加注重增长极、协同发展、国内与国际的合作发展,还有国土空间开发的科学性。“一带一路”体现我国要参与全球治理。京津冀协同发展更多的是从中国成为第二大经济体,京津冀作为一个世界级城市群该起到什么作用进行考虑。这两个战略很难说是一个区域战略,更多的是国家战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意义,不只是对地区,对跨行政区发展也起到一个带动作用。“协同发展”比“协调发展”认识更深刻,更强调同步、和谐、合作和相互配合。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内涵包括五个一体化,即政策协调机制一体化、商品和要素配置市场一体化、区域基础设施一体化、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一体化。
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依然具备人力资源优势。200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埃得蒙・菲尔普斯(Edmund S. Phelps)提出了“经济增长黄金律”的概念。他认为经济增长的目的不是产出的不断扩张,而是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资本积累存在一个最优水平,如果一个社会储蓄率过高的话,就会导致“经济动态失效”的现象,降低人们的长期福祉。“黄金律”通常是指平衡增长路径中劳动与资本配置优化的条件,即将劳动与资本比率视为一种最重要的经济关系。金色增长是一种精明(Smarter)、包容(Kinder)、清洁(Cleaner)的增长。它有几个基础指标,与以往不同的是,它有一个劳动生产率指标。用它的指标体系对各个省作比较,从结果看,因为劳动力数据用的是常住人口,所以北京的劳动力优势还是挺不错的,天津也比较突出,河北省达到了全国平均水平。这个指标不光考虑到劳动力的供给,还考虑预期寿命、年龄构成、老龄化程度。如果从户籍人口来看,上海的老龄化程度很高,如果从常住人口来看,它的老龄化程度就不太高。所以,在我们考虑增长的时候,现在逐渐把劳动力这一块,包括年龄构成、教育程度、工资水平、预期寿命都考虑进来,这也是跟我们原来的指标不一样的地方,更多的考虑人的问题。
京津冀地区的总体定位应该是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这与“首都经济圈”是不一样的,是站在国家整体竞争力角度来考虑的。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提出与实施,对于石家庄来讲是百年不遇的机遇。石家庄有很好的区位优势,是北京与天津的南大门,是重要的交通枢纽,交通便利、通达性好,处于北京一小时交通圈。石家庄市收入比较低,要将这个劣势变为优势,比如可以背靠北京的生产业聚集优势大力发展服务外包。利用交通优势,石家庄可以实施吸引人才和借用人才并举战略。石家庄紧邻京津,在产业发展上不能只是承接京津产业转移式的产业升级思维,而是要在产业链和价值链上进行升级。如果用增加值计算,富士康对郑州的贡献并不大。京津冀地区的创新驱动引领区定位有利于石家庄打好协同创新牌。北京名牌高校、国家级科研单位集中,石家庄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创办协同创新中心,尤其是同清华、北大、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等单位联合办学和联合创办协同创新中心。石家庄要单纯依靠自己力量去引领创新,近期难见效果,充分利用背靠京津优势,通过协同创新快速融入京津创新体系,才能使石家庄不会在未来又沦为京津冀的创新洼地。
石家庄(市区)和正定要协同发展。正定拥有非常好的资源,如大佛寺和几个寺庙,但是宣传不够,需要很好地宣传策划。2010年石家庄做了许多北跨(滹沱河)发展的研究,但是现在没接着做。石家庄向北方向的发展不一定只考虑北跨那一块,要突破原来的概念,实现石家庄和正定互相借力,协同发展。光谈石家庄原来的那几个优势肯定还不够,因为石家庄历史不悠久,但是正定可以给石家庄增加很多文化内涵。把石家庄和正定的协同发展给做好,对石家庄来说是意义重大。
(此文系作者在石家庄召开的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大格局专家座谈会上的发言,内容略有删减,题目是本刊所加,由河北经贸大学经济研究所高钟庭整理)
Through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Rapid Integration of Beijing-Tianjin Innovation System
――High-end Extention of the Value Chain and the Industrial Chain
Li Shantong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Regional Economic Research Department, 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re of the State Council, Beijing 100010, China)
关键词:协同创新;高校创新;人才培养
一、当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模式传统,方法落后
在现阶段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还有部分高校管理者坚持传统的教育理念,没有意识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终身学习”的重要性,仍沿袭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校人才的培养和发展。其具体表现在:(1)部分管理者缺失创新人才的培养理念,没有顺应时展,进行理念的改革创新,导致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已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2)部分高校看到其他学校的改革成绩后,意识到创新的重要性,但没有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而是盲目跟风,导致培养出的学生个性缺失,缺乏创新意识。
2.动力不足,效率不高
由于动力不足,导致人才培养效率不高,这同样是当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重要问题。其具体表现在以下两点:(1)部分高校的创新人才培养动力不足。当前我国社会对高校的评价往往来自于教师的职称、学历、科研项目等内容,忽视了高校办学的最初目的。(2)高校教师的创新人才培养动力不足。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对学生的学习以及将来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由于很多高校都是将教师的科研成果作为教学评估的指标,导致教师在教学中偏离人才培养的重心。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教学质量的提升,导致人才培养效率不高。
3.途径较少,意识不强
所谓途径较少是指当前大多数高校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途径较少。具体表现在对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的培养基本都是通过研究训练、科技比赛等形式。形式单一,范围有限,故培养效果也有限。而意识不强是指学校与其他高校、企业、单位合作的意识不强。因为大部分学校没有意识到协同的重要性,或是意识到协同的重要性后没有采取相应的协同措施,没有为学生打通更多的人才培养渠道,导致培养创新人才的重担全部落到高校身上,无法满足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二、基于协同创新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策略
1.明_人才培养目标,转变传统教育观念
基于协同创新理念下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可以达到培养创新人才的目的。首先,学校应明确人才培养目标,积极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制订创新人才的培养方案。学校可以抓住“创新”二字,分析当前学校的实际情况,明确自身的优势、劣势;然后制订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将科学素养与人文精神相融合,并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积极采用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发现、分析与探究问题,从而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
2.增强师生自主能力,奠定人才培养基础
为了给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策略奠定良好的基础,相关高校应积极增强师生的自主能力,让教师、学生有自由发挥的机会。在教师方面,学校应改变传统的评估观念与方式,将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安排,以及教学质量作为评估指标,鼓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积极改革创新。在学生方面,教师应制订科学的人才培养计划,在培养的过程中鼓励学生质疑、提问、分析、思考与自主探索,通过这样的形式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使学生可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
3.加强高校协同创新,培养专业技能人才
为培养高质量的专业技能创新型人才,相关高校应重视并加强协同创新,加强与各单位的协同合作,为人才培养创建多个平台。具体措施如下:(1)加强与其他高校之间的协同。共享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2)加强与企业的协同。在企业的资助下为学生提供学习、实践平台,在平台上引导学生将科研与学习相融合,从而促进学校对创新人才的培养。(3)加强与地方政府的协同。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与帮助下,学校人才培养的视野将更加宽阔,学生的思维将更加先进,可以培养出大量高质量人才,从而促进地区竞争力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孙清忠.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构建――基于协同创新理论视角[J].社会科学家,2015(11):124-127.
摘 要: 近年来,随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逐步深入,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关于创新创业教育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但还面临一些问题。本文从协同视角入手,探索高校创新创业服务体系的建设,从协同创新背景出发探讨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并提出了创新创业服务体系的构建和促进策略。
关键词: 协同创新 创新创业 服务体系
一、协同创新视角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
创新创业教育包含三个部分内容,即“创新”、“创业”和“教育”三个部分。三者需要有机结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协同创新”是充分释放彼此间“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活力而实现深度合作。协同创新视角下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加快新形势下创新资源的有效利用,更有效地整合资源。教育部“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以下简称“2011计划”),自2012年启动实施,大力推进高校与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及国外科研机构的深度合作,探索适应于不同需求的协同创新模式,营造有利于协同创新的环境和氛围。国务院制定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明确提出“促进知识流动,鼓励、推动大学与企业和科研院所进行全面合作”。至2015年《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意见的出台,可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学、企业和科研院所全面合作”对于宏观层面的国家创新工程、中观层面的区域经济发展及微观层面的行业发展具有重要价值。中国经济正在实行“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对高校如何优化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提出了目标。服务创新创业应该由外延式服务理念转为内涵式服务理念,协同创新视角下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核心竞争力,整合和优化社会资源,有效推进创新性国家建设,促进大学的改革与发展。
二、协同创新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
协同创新是指资源和成果之间的有效整合,通过各资源之间,打破其壁垒,充分发挥各个要素的主体作用,实现深度合作的一种形式。高等学校是整个社会科技掌握最集中的和人才汇聚最集中的结合点,培养和造就能够带领科技创新,资源有效利用的人才和具有企业家精神的人才,是创建一流大学的重要体现形式,也是高校实现培养人才任务的重要表现。
1.面向科学前沿的创新
高校要围绕国家急需的科技前沿问题依靠自身科学研究的优势,发挥学科特长,形成创新团队。高校内部要打破以往封闭的科研团队模式,从之前的以学院学科为主体,改为以区域、学校、学科为主体的新思路,形成以创新团队为单元的跨学科、跨学校、跨区域的新型科研组织模式。主旨要以最新的科技前沿为导向,避免在某一研究领域相对薄弱院校的研究方向问题,这种模式的转变,能够满足新创业教育的基本需求。同时,从本质上讲,创新创业教育是要为社会和企业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协同创新要求必须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的基本原则,从科技前沿出发,客观上有利于拔尖创新人才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2.整体性和动态性的协同创新
协同创新是一项包含内容繁多,复杂的创新组织方式,其关键是将高校创业机构、大学生和大学企业研究机构三者并重,形成协同体,三者都是重要的核心要素,学校服务于创新创业,以此搭建创新平台辅助大学生创业的模式,通过知识掌握的主体和技术拥有的主体间的深入合作和资源整合,产生系统叠加协同创新的主要特点如下:一是整体性,创新生态系统是各种要素的缜密集合而不是简单相加,协同创新的整体性体现在大学生创新的功能和目标上必须是几个要素的叠加,发挥各个要素的作用,其中要发挥好高校服务创新创业的主体作用,更有利于创新创业的实现;二是动态性,创新生态系统是不断动态变化的,因此,协同创新本质是:大学生、企业、政府、高校服务创新的团体或机构开展的大跨度整合的创新组织模式,促进企业和大学研究机构发挥各自的地位优势,并有效地整合互补性资源,实现各方优势的充分发挥,加速高校技术转化和产业化,协作企业开展产业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活动,有效发挥产学研结合的重要作用。
3.协同创新服务区域和行业发展
协同视角下的高校创新创业,重点提升了高校所在区域的科技经济水平。以地方政府为主导,以切实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为重点,通过推动区域内外高校与当地支柱产业中重点企业或产业化基地的深度融合,成为促进区域创新发展的引领阵地。协同创新整合多方要素,在文化上形成一种创业氛围,在形式上给大学生就业提供多方面的选择,在内涵上给高校研究领域的科技转化提供一种可能,更好地服务区域和行业发展。
三、创新创业服务体系的构建和促进策略
教育实践证明,高等教育总是在与时俱进的发展过程中培养出适应时展的人才。创新创业服务体系的构建,助力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全过程。创新创业服务体系无形中成为一种教育平台,既要给学生提供创新创业理论知识的教育,又要提供创新创业实践的教育,两者缺一不可,在大学生没有出校门前,真正投入创业中,就给予足够的锻炼机会。创新创业实践教育是通过实践检验创新创业的基础理论知识,是强化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一个重要环节。大学生在进行创新创业实践过程中需要得到创新创业服务平台的支持,这样其创业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1.转变传统教育理念,营造创新创业教育气氛。
高效应充分转变传统教育模式,将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转变为学校、社会和企业之间协同培养的模式,打破学校培养的单一模式。学校在这种模式中占有更主动的地位,要求教师更多地跟社会接轨,将自己研究领域与企业对接,将企业的资源带入学生的创业教育过程中,形成新的产业资源,以适应社会需求为前提,才能在市场上站稳脚跟。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教育氛围,服务于创新创业,不断地把学校和社会资源进行整合,然后与学生一起协同创业,带领学生在未出校门前具备一定的创业技能。学校应该及时地构建与之匹配的组织机构和政策制度,结合社会、政府等多方面的力量,为大学生营造创新创业的氛围。
2.深化创业教育改革,锻造学生的创业本领。
创新创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要充分认识到只有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才能更好地发挥教育的作用,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和创新能力。国外很多高校都开设了“创业学”专业,我国创新创业教育专业还没有具体的报道,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发挥高校服务创新创业的作用:一是要深化师资队伍建设,首先要有能带领学生进行创业的有经验的教师队伍。吸纳一批具有创业教育专业背景的老师组成一支专职或兼职结合的队伍。例如有经济、管理、财会、法政等专业老师从事创业知识的教学,从自己的专业角度,给学生创业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为创业“保驾护航”。二是从课程体系上入手,打破学分和专业间的壁垒。为学生创业提供一定“通融”的可能。提供个性化的指导,例如打破学分的学时要求,将创新创业的实践活动转化为一定的学分,保证在学完必要学科的同事,能够在实践环节投入一定的时间。三是构建政府与学校协同创新的机制。学校要针对学科特点,在所在区域进行深入调查与分析,总结的同时牢牢抓住能够利用的各种资源,积极地与企业和行业协会进行沟通,改变高校在实践教育上的单一性。构建一套能与时俱进并有延续性的服务体系,保障创新创业教育的顺利开展。
3.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强化教育效果。
教育评价体系是反映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方法。高校应该结合自身的资源情况,构建一套适合于本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评价体系。在构建这套评价体系时,应该考虑加入学生及第三方的评价主体。学校、学生、企业、社会及政府等多方面公正、客观的教育评价,能够更好地反映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对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四、结语
构建创新创业教育服务体系,是保证创新创业教育平稳发展的基础。高校要逐步构建更完善和标准的创业服务体系,深入拓宽创新创业渠道,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整合教学资源等一系列途径,强化创新创业教育的落实效果,不断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创业技能,为社会培养出一批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陈劲.协同创新[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13.
[2]张园.以协同创新深化高校产学研合作[J].中国成人教育,2014(23).
[3]张园.基于协同创新视角的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研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7).
[4]徐建.地方本科院校新创业教育与政府、企业协同创新发展研究[J].时代金融,2014(11).
[5]高晓杰,曹胜利.创新创业教育――培养新时代事业的开拓者[J].中国高教研究,2012(7).
一、理论回顾
在集群中,当企业决定于其他企业协同创新,共同攻关技术难题的时候,将会受到诸多影响因素的干扰,若能够选择适当的协同创新合作伙伴,有助于及时获取优势知识技术,形成优势互补,把握市场动态,发挥出“1+1>2”的协同效应。关于企业间协同创新的影响因素,不少学者都进行了一定研究。解学梅等(2014)认为在社会资本丰富的协同创新网络中,知识信息的易获性和专业化的技术有利于企业实现创新,而企业如何通过学习获取新知识和新技术成为其提升竞争优势的核心[1]。Demirkan等(2012)认为企业创新资源要素和区域环境对企业创新过程和协同创新具有重要影响[2]。Martinez等(2011)并且,已有研究也表明,不仅协同创新要素本身的优良程度对企业创新绩效有着重要影响,各创新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协同机制的有效性也会对企业的创新活动产生影响[3]。万幼清认为对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系统而言,创新资源是企业开展协同创新所需的必备条件,包括知识、技术、资金、人才等[4]。姚瑶(2015)在研究山西煤炭产业集群企业协同创新影响因素时,指出集群内企业协同创新意愿是影响集群企业协同创新的关键因素[5]。王丽梅(2014)认为集群企业素质、集群创新环境、协同创新资源和协同创新动力都是影响集群内中小企业协同创新效应的主要因素[6]。通过对学者们的研究进行分析,本文归纳了知识存量、技术互补程度、协同意愿、组织学习能力和创新成本这五个因素,以最常见的联合开发模式为例,运用演化博弈的方法,对集群企业的协同创新合作伙伴选择行为进行分析。
二、集群企业协同创新的演化博弈模型
(一)基本概念
1、知识存量。知识存量是指某个组织系统在某个阶段的知识存储量,反映了组织系统生产知识的能力和潜力[7]。Ciabuschi等(2011)认为知识存量是对组织内编码化知识和隐含性知识各种存在形式的占有量[8]。王斌(2015)认为知识存量表现为不同节点在进行知识存储和传递时,所拥有的知识状况[9]。Wu和Shanley(2009)指出,企业现有知识存量影响了新知识的创造,进而影响了创新能力,可以将知识存量分为知识宽度和知识深度两个纬度来进行讨论[10]。Teo和Bhattacherjee(2014)提出知识存量是企业在某个时间点的知识储备,可以通过原有技能和经验两个变量考量外包客户企业的知识存量[11]。杨英楠(2015)知识存量决定了企业配置(开发和利用资源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并最终决定企业的竞争优势和市场地位[12]。
2、技术互补程度。在集群网络演化过程中,合作双方的知识学习和交流会改变各自的知识水平,同样地,企业的合作创新行为也会影响集群内其它企业的知识水平[13]。集群企业进行协同创新活动,需要双方在知识和技术方面存在一定的互补性,否则协同创新关系难以维持。黄玮强等(2011)认为集群创新网络的演化过程就是在一定的集群企业创新知识禀赋分布条件下,企业根据知识的相似性和互补性条件寻找合作伙伴进而建立合作关系(建立新联结)[13]。王磊等(2006)基于“知识互补”的企业并购活动的开展,使得并购后企业能够克服前进道路中的障碍,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创造价值[14]。柯忠义等(2007)通过两阶段双寡头博弈模型探讨了企业间的技术互补程度对其合作创新的形式的影响[15]。本文所知识的技术互补程度,是指集群中协同创新的企业双方在知识和技术上存在差异并且可以相互利用产生效益的程度。
3、企业创新能力。在集群网络环境下,各个企业之间的创新合作也受其各自的创新能力的影响。集群企业在选择协同创新伙伴时会处于自身对于创新的需求和对于资源能力的考量,但也意识到在网络环境下单靠自身力量很难与其他集团进行抗争,因此会倾向于选择与自己创新能力相当、更强或是在某方面具有创新优势的集群企业进行合作,以利用企业间知识和信息的交流共同达成创新目标,实现企业间的共赢。本文所指的企业创新能力是指集群企业基于自身技术知识水平、科研人员实力等客观因素,在技术和各种实践活动领域中不断提供具有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等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发明的能力。
4、组织学习能力。组织学习和集群企业的创新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蔡彬清等(2013)认为组织学习是为获取新知识而进行的信息获取及处理过程,它的目的在于创新[16]。林勋亮以珠江三角洲大中型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证研究发现组织学习对企业创新存在正向影响,探索性学习的本质就是寻求新知识,是其保持持续成长和成功的决定性因素,通过学习过程就可能企业的创新活动[17]。Rothaermel认为利用性学习能够增加企业市场机会,同时打开企业未来产品的创新通道[18]。本文的组织学习能力只是为了进行企业创新活动,充分利用自身能力和接触外部环境的机会,对信息和知识进行收集、整理、吸收及应用,以掌握更多知识来改进其创新行为的能力。
5、协同创新成本。集群企业间进行协同创新,必不可少地要承担诸多不确定因素所带来的协同创新的成本。由于集群企业间同时存在竞争和合作的关系,一旦一方泄露了商业机密,或是违背了合作契约,都将使集群企业的竞争优势被削弱,造成一定程度的经济利益的损失。同时,协同创新的过程中,企业也要注意对自身核心竞争力的保护,以免被其他企业获取,这些都将花费一定成本。本文将创新成本定义为集群企业在协同创新的过程中,为实现创新目标而产生的花费。
(二)模型假设
1、集群企业间即竞争又合作,在集群内分布着多个对等的合作对手或者是潜在竞争对手。为了便于分析,本文将集群企业抽象为两个成员群体:企业A和企业B,他们都是有限理性的博弈方,存在着相异的个体静态和动态能力,πA和πB分别代表企业A和企业B在不合作时的政策收益。
2、两企业本身都具有一定的知识技术积累,但其中只有一部分互补性知识在协同创新时能够被对方所用,并且组织学习能力越强的企业越能够充分利用对方的互补性知识和技术。wA表示企业A的知识存量,wB表示企业B的知识存量;θA表示相对于企业B的企业A中的技术互补比例;θB表示相对于企业A的企业B中的技术互补比例;λA为企业A的组织学习能力,λB为企业B的组织学习能力。
3、集群企业间的协同创新往往发挥的是“1+1>2”的增值效应,在原来技术水平基础上会产生一部分的新增知识和技术,这部分知识技术与集群企业协同创新的创新能力成正比。设kA为企业A的创新能力,kB为企业B的创新能力。
4、集群中双方企业在协同创新合作时需要支付一定的合作成本和风险,如核心技术被对方盗取以及相关交易成本等,并且,共同采取协同创新策略的双方产生的价值要高于产生的损失。cA表示企业A进行协同创新时的成本系数,cB表示企业B进行协同创新时的成本系数。
根据上述假设,本文建立表5-1所示的博弈支付矩阵。
(三)博弈模型分析
根据上述博弈关系,假设集群企业A在创新过程中采取“协同”策略的概率为x,集群企业B在创新过程中采取“协同”策略的概率为y,则得集群企业A选择协同创新策略时的收益为:
uA1=y[πA+θBwBλA+kA(wA+θBwBλA)-cAwA]+(1-y)(πA-cAwA)
集群企业A选择不进行协同创新是的收益为:
uA2=y(πA+θBwBλ)+(1-y)πA
故企业A的平均收益为:
A=xuA1+(1-x)uA2=xy[πA+θBwBλA+kA(wA+θBwBλA)-cAwA]+x(1-y)(πA-cAwA)+(1-x)y(πA+θBwBλ)+(1-x)(1-y)πA同理,集群企业B选择协同创新策略时的收益为:
uB1=x[πB+θAwAλB+kB(wB+θAwAλB)-cBwB]+(1-x)(πB-cBwB)
集群企业B选择不进行协同创新是的收益为:
uB2=x(πB+θAwAλB)+(1-x)πB
故企业A的平均收益为:
B=yuB1+(1-y)uB2=xy[πB+θAwAλB+kB(wB+θAwAλB)-cBwB]+(1-x)y(πB-cBwB)+x(1-y)(πB+θAwAλB)+(1-x)(1-y)πB由此得到集群企业A的复制动态方程:
dxdt=x(uA1-A)=x(1-x)[ykA(wA+θBwBλA)-cAwA](5-1)
集群企业B的复制动态方程为
dydt=y(uB1-B)=y(1-y)[xkB(wB+θAwAλB)-cBwB](5-2)
由公式(5-1)和公式(5-2)可得在非对称信息下,复制动态演化博弈均衡状态下的平衡点分别为:o(0,0)、A(0,1)、B(1,0)、C(1,1)、D(xE,yE),其中
xE=cBwBkB(wB+θAwAλB),yE=cAwAkA(wA+θBwBλA),且0
演化博弈的雅可比矩阵为:
J=F(x)xF(x)yF(y)xF(y)y=
(1-2x)[ykA(wA+θBwBλA)-cAwA]x(1-x)kA(wA+θBwBλA)y(1-y)kB(wB+θAwAλB)(1-2y)[xkB(wB+θAwAλB)-cBwB]J的行列式的值为DetJ=F(x)xF(y)y-F(x)yF(y)x,迹TrJ=F(x)x+F(y)y
通过计算可得到平衡点的局部稳定性的情况如表5-2所示
表5-2平衡点局部稳定性分析
平衡点DetJ符号TrJ符号局部稳定性
O(0,0)+-稳定
A(0,1)++不稳定
B(1,0)++不稳定
C(1,1)+-稳定
D(xE,yE)-0鞍点
图5-1集群企业协同策略动态演化图
从表5-2中可知,存在两个稳定点,两个不稳定点和一个鞍点。从图5-1中可以看出不稳定点A和B以及鞍点D连城的折现划分了集群企业间采取不同博弈策略的临界线。位于区域Ⅰ的演化博弈最终将收敛于点O(0,0),即集群企业A和集群企业B都不采取协同策略,集群内协同创新无法实现。位于区域ⅡⅠ的演化博弈最终将收敛于C(1,1),即集群企业A和集群企业都将采取协同策略,集群内协同创新合作得以实现。因此,集群企业在演化博弈的过程中,最终往往是完全倾向与协同创新或者之间完全不进行协同合作。
三、结果分析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知道集群企业最终的博弈决策为(协同,协同)或者(不协同,不协同)。只有这两个策略对集群企业来说是稳定的,并且区域Ⅰ和区域Ⅱ的面积大小分别决定了集群企业选择两种策略的概率大小,关乎集群企业策略演化结果的方向。当区域Ⅰ面积大于区域Ⅱ时,集群企业间倾向于不进行协同创新,当区域Ⅰ面积小于区域Ⅱ时,集群企业间倾向于进行协同创新,当区域Ⅰ面积等于区域Ⅱ时,集群企业间是否进行协同创新的概率相等。下面,我们以区域Ⅱ的面积S来进一步讨论各个因素对集群企业协同创新决策的影响。
由图可知S=12[cBwBkB(wB+θAwAλB)+cAwAkA(wA+θBwBλA)](5-3)
由公式(5-3)可知,影响集群企业协同创新演化博弈决策的因素主要包括:组织学习能力、知识互补比例、成本系数、创新能力系数。集群企业双方的博弈函数随着这些变量的初始值和变化方向的不同而收敛于不同的平衡点。进一步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由公式(5-3)得
ScA=wA2kA(wA+θBwBλA)
说明不论是企业A还是企业B,随着成本系数c的增大,区域Ⅱ的面积将逐渐减小,也就是说协同成本花费越大,会使集群企业越不愿意进行协同创新合作。因此,我们得出
结论1:集群企业协同创新过程中,所花费的协同成本越高,进行协同创新合作的概率越小。
由公式(5-3)可知
SkA=-cAwA2kA2(wA+θBwBλA)
说明不论是企业A还是企业B,随着创新能力k的增大,区域Ⅱ的面积将逐渐减小,也就是说集群企业自身创新能力越强,会使集群企业越不愿意进行协同创新合作。因此,我们得出
结论2:集群企业协同创新过程中,集群企业自身创新能力越强,进行协同创新合作的概率越小。
由公式(5-3)可知
SθA=-cBwB2kBwB+θAwBλA(wB+θAwAλB)2>0,SθB=-cAwA2kAwA+θBwAλB(wA+θBwBλA)2>0
说明不论是企业A还是企业B,随着技术互补比例k的增大,区域Ⅱ的面积将逐渐增大,也就是说集群企业间技术互补比例越大,会使集群企业越愿意进行协同创新合作。因此,我们得出
结论3:集群企业协同创新过程中,集群企业间技术互补比例越大,进行协同创新合作的概率越大。
由公式(5-3)可知
SλA=-cAwA2kAwA+θBwB(wA+θBwBλA)2
说明不论是企业A还是企业B,随着集群企业组织学习能力λ的提高,区域Ⅱ的面积将逐渐增小,也就是说集群企业组织学习能力越强,会使集群企业不趋向进行协同创新合作。因此,我们得出
结论4:集群企业协同创新过程中,集群企业间组织学习能力越强,进行协同创新合作的概率越大。
综上所示,在产业集群企业间协同创新合作当中,双方的协同决策概率收到协同成本、创新能力、技术互补程度以及组织学习能力的影响。其中,集群企业协同创新过程中,所花费的协同成本越高,进行协同创新合作的概率越小;集群企业协同创新过程中,集群企业自身创新能力越强,进行协同创新合作的概率越小;集群企业协同创新过程中,集群企业间技术互补比例越大,进行协同创新合作的概率越大;集群企业协同创新过程中,集群企业间组织学习能力越强,进行协同创新合作的概率越大。
四、结束语
本章以影响集群企业协同创新合作策略的各种因素为变量,讨论它们对于集群企业协同创新合作演化过程的影响,以有限理性为基础,构建集群企业协同创新演化博弈模型。以此定性分析在集群企业的创新能力、组织学习能力以及集群企业间技术互补程度等因素的影响下,集群企业协同创新合作策略的演化趋势。并且,进步一分析各个因素的具体影响情况。研究结果表明,集群企业协同创新过程中,所花费的协同成本越高,进行协同创新合作的概率越小;集群企业自身创新能力越强,进行协同创新合作的概率越小;集群企业间技术互补比例越大,进行协同创新合作的概率越大;集群企业间组织学习能力越强,进行协同创新合作的概率越大。(作者单位: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解学梅,吴永慧,赵杨.协同创新影响因素与协同模式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基于长三角316家中小企业的实证研究[J].管理评论,2015,27(8):77-89.
[2]Demirkan I,Demirkan work characteristics and patenting in biotechnology,1990-2006[J].Journal of Management,2012,38(6):1892-1927.
[3]Martinez-Roman J A,Gamero J,Tamayo J A.Analysis of innovation in SMEs using an innovative capability-based non-linear model:A study in the province of Seville(Spain)[J].Technovation,2011,31(9):459-475.
[4]万幼清,王云云.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企业竞合关系研究[J].管理世界,2014(8):175-176.
[5]姚瑶.山西煤炭产业集群内企业协同创新影响因素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5.
[6]王丽梅.集群内中小企业协同创新影响因素研究[D].宁波大学,2014.
[7]Najafi-Tavani L D Z,Giroud S L D A,Sinkovics R R.Mediating effects in reverse knowledge transfer processes[J].Management International Review,2012,52(3):461-488.
[8]Dellestrand A P H,Kappen A P P.Exploring the effects of vertical and lateral mechanisms in international knowledge transfer projects[J].Management International Review,2011,51(2):129-155.
[9]王斌.网络结构视角下的知识存量势差演化路径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5,38(1):49-52.
[10]Wu J,Shanley M T.Knowledge stock,exploration,and innovation:Research on the United States electromedical device industry[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2009,62(4):474-483.
[11]Teo T S H,Bhattacherjee A.Knowledge transfer and utilization in IT outsourcing partnerships:A preliminary model of antecedents and outcomes[J].Information & Management,2014,51(2):177-186.
[12]杨英楠.转型外包情景下合作企业社会资本,知识存量和价值创造[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15,2:006.
[13]黄玮强,庄新田,姚爽.基于动态知识互补的企业集群创新网络演化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1,29(10):1557-1567.
[14]王磊,胡荣昌.企业并购:通过知识互补创造价值[J].财会月刊:理论版,2006(7):14-15.
[15]柯忠义,韩兆洲.技术互补程度与合作创新形式的选择[J].系统工程,2007,25(6):110-112.
[16]蔡彬清,陈国宏.链式产业集群网络关系,组织学习与创新绩效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3,25(4):126-133.
关键词 教育 协同理念 创新研究
在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全球化进程加速了社会的融合程度。在创新领域中,以企业为主导的社会经济体主张的协同创新战略,始终走在最前面,并且取得了重要的成就。而随着社会和协同创新理念的不断发展,协同创新理念逐渐延伸到了教育领域中。目前,随着教育改革不断的深入发展,教育领域成了我国实现科教兴国战略,促进人力资源整体水平提升的重要阵地。为了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发展之路,学校要以协同创新为契机,大力转变教育发展方式,牢固树立协同创新理念,全面提高教育的质量,提升创新能力。
一、教育协同创新理念的合理界定及内涵
1.教育协同创新理念的合理界定
20世纪60年代,在研究激光理论的基础上,赫尔曼・哈肯发展起了协同学微观理论,由此诞生了“协同”一词。为了实现同一个目标,“协同”强调在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基础上通力协作,但是“协同”不同于合作,“协同”是相互配合、协调一致的行动。而熊彼特指出:“创新”是为了实现任何一种工业的新组织,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一种新的产品、市场以及新的供应来源,是将“支配的原材料与力量组合起来”引入到“生产”中。针对协同创新理念提出的背景来说,由于一系列经济、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不管是在意识上还是机制上,未来发展带来的挑战与刺激会促进协同创新理念的发展,会产生一种应激性的反应。
协同创新理念与新的经济形势发展密切相关。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主要以知识为载体,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进程的加深,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激烈的变化,为了提升竞争力,知识的创新成了重要手段,成了提升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因此,推进以协同创新理念为主导的经济发展和加强创新人才培养、促进创新战略的实施,成了目前知识经济与全球化进程的重要策略。
在发展过程中,崇尚创新成了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企业利用协同发展理论,协调内部组织之间的合作,并进行创新管理,从而提高了组织的技术创新绩效,将公司独特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兴起于企业组织的协同创新与协同发展理论带动了一系列组织协同创新的发展,对其他机构提供了良好的建议,也逐渐在教育领域中兴起。
教育的创新发展需要新的模式,需要克服原有机制带来的弊端与局限。协同创新发展模式让学校能够反思自身存在的问题,为教育机构的发展带来了值得借鉴的经验。为了让多个不同部门在其中进行协作,协同创新需要有一个共同的实施基础与平台,意味着多个主体间合作平台的展开。笔者认为,教育协同创新理念强调的是各主体之间协同创新的运作模式,是在实施人才培养过程中,为了实现优化教育人才培养的目的,在各主体之间,以共同参与、共享成果、共担风险为准则,在资源共享或优势互补前提下,为共同完成某项技术创新,达成的分工协作或契约安排。
2.教育协同创新理念的内涵
在教育领域中,协同创新理念主要具有以下几点内涵。
协同性。协同创新的各个主体,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在这个共同目标下,最大化地做到协调衔接,将所有的人力、物力、财力和信息在组织里进行共享,更加强调知识和专业技术的共享以及多个主体间的协作关系,从而产生了“1+1>2”的协同效应。
创新性。创新有可能带来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聚合效果,主体间的协同作用和资源共享能够加速创新的进程。这是一个系统化的复杂工程,需要突破浅表层次的互动,打破单个主体散兵作战的局面。
互补性。为了实现目标,教育协同创新可以使参与主体充分发挥功能互补优势,使其根据各自不同的目的实现无缝对接,能够建立有效共赢的协同创新机制[1]。
理念具有相对稳定性、指向性和延续性的认识,在人们长期的理性思考和实践中,理念抽象概括了思想观念、理想追求等,是理想的观念体系。教育协同创新蕴含着以下几点理念。
联动理念。为了实现互利共赢的一种合作过程和方式,教育协同创新的联动理念是指以各个主体的共同利益与制度约束为基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以面向需求、提升教育质量,形成利益共同体,加强优势整合,从而达成各个主体在教育中的责、权、利的匹配。
开放性理念。一直以来各个主体都习惯于按照自己的目标、方式来进行协同。但是由于各个主体之间形成了自我封闭的孤立系统,具有较强的本位主义思想,造成了各个主体之间的供需失衡现象。因此,为了增加相互间的信息对称性,必须突破原有的思维和行事习惯,保持先进的理念,保持良好的信息共享渠道和物质流动渠道,才能实现融通共赢的局面。
立体理念。协同创新主体呈现多元化的形态,在共同的目标下,通过多种创新因素,相互合作,实现创新。在实现目标、合作方式、辐射范围等方面,协同创新更加强调打破地域、行业等壁垒,在协同合作的过程中,尽可能地多方团队通力合作,形成多方面集成融合的立体网络体系。
协同理念。在办学理念中,根据“协同”这个办学思路的重要内容,“创新”具有了重要的位置,通过建立“开放、集成、高效”的协同创新共同体,能与各主体之间展开深度合作。
二、教育协同创新的文化价值和实践价值
1.教育协同创新的文化价值
基本原理认为:生产力是社会变革和文化变迁最根本、最终的决定力量,是最活跃、革命的因素。而德鲁克指出:“在今天,资本、土地和劳动不是真正占领主导地位的资源,文化是绝对具有决定意义的生产要素。”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文化价值观念也会相应地发生变革,并且也会对生产力的发展起反作用。在我国,由于教育事业的发展涉及到了深层的文化因素,教育协同创新还有一个艰难的过程。但是教育协同创新能够推动教育的健康发展,同时也能够更新、改造传统文化,其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合作共赢的价值。在共同目标前提下,教育协同创新倡导的是各个主体之间协调合作的文化氛围,是分工协作的一种契约安排。
价值观统一。协同创新不是简单的“1+1=2”的过程,其与各个主体间价值观高度融合与统一,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为了真正形成一股强大的合力,其创新要素具有不同的利益追求、背景和身份,需要在认同文化价值基础上,各个主体都能被集合起来,并且为了使价值文化相互融合,单位或个人要具有必要的文化价值整合机制,才可能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可持续和谐价值。可持续和谐文化是开放、发展的文化。在横向空间意义上,和谐是各子系统内部诸要素自身以及子系统之间的协调与均衡。而可持续和谐是一种不同事物内在关系与外在关系可持续性的和谐,是在不同层次、要素整合的作用下不断升华的结果。因此,为了体现教育与学生个人发展的可持续性,教育协同创新模式可以从制度、技术、文化和市场需求的角度,实现和谐发展的目标。
2.教育协同创新的实践价值
协同创新的理念从企业组织向其他部门扩散,并得到了有效的应用。特别是在教育部门中,该理念在推动科技与社会创新发展上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与先进的科学研究密切相关。宏观层面上,在教育协同创新过程中,创新活动不能等同于之前部门之间的合作,创新的管理模式存在着明显的不同,在其他机构的支持下,各个主体投入优势资源与能力。并且创新的运作模式也不同,站在战略的高度上,共同进行技术与知识的协同创新,进行有效的策划与实施。
教育协同创新理念基于不同领域中的合作,融合了不同学科知识与技术,建立了一个共同的合作平台,容纳了不同领域人员在平台上进行自由交流与合作。并且,教育协同创新理念注重学科发展前沿的浓厚学术创新氛围,建立了开放式的创新文化。从实践经验来说,教育协同创新理念在公开的合作平台上,打破了学术之间发展的壁垒,构建了良好的创新文化氛围,扩大了学术团队的自,允许研究人员进行自由创新,以更快的速度,使新的产品与服务进入市场,建立了良好的沟通渠道,能够为外部的想法与做法提供开放平台,让外部的协助能顺利进入,使新的创新得到应用。
教育协同创新能建立科学有效的组织结构,对团队科研创新工作的高效运作具有实现的重要性。但在组织建构的设计上,学校要注重数量与结构的匹配,实现层次化。为了有效促进创新成果的产出与应用,在组织结构与规模设定上,要做到科学合理,符合一定标准;在知识结构、年龄构成、人员的组织结构上,学校要实现多元互补,才能促进不同领域人员的交流[2]。
在协同创新理念的应用上,学校要实施高效的运行机制,建立高效的管理模式。制度的设计能够构筑团队间合理的权益分配体系,能够保障团队间的交流与共享,能够对创新形成合理与高效的开发与利用,促进协同创新团队的合作与协商。其主要有交流共享机制、激励约束机制、权益分配机制、合作写实机制。同时,为了能够促进创新活动的发展,要构建激励奖惩制度,建立团队管理体系,注重发展团队的合作特色,对个人与团队进行绩效考核,促进不同单位间有效的技术转让、信息交流。另外,为了保障资源与能力的建设,教育领域中应建立充足的资源投入保障体系,注重协同创新应用。在协同创新实践中,为了保障协同创新实践的开展,要从多个方面筹集经费与资源投入,并且为了促进创新进程的发展,要配合资源投入,建立开放式的学术资源管理体系,按照组织结构的设计以及高效运行的机制,建立资源与经费合理分配机制。
三、加强协同创新应用的建议措施
1.需要消除人员之间的心理约束因素,推动心理层面的整合
在心理层面上,协同创新潜藏着不协同的状况,存在着差异与利益区分。由于个人心理原有习惯的束缚和个人利益最大化的驱使,难以保障协同创新的效果,因此,要消除个人心理上的束缚。创新的本质是对于原有心理机制的突破,是习惯的改造;而协同的本质是人的协同。在协同的组织体系中,根据个体的愿意,对个体施加强制影响的特殊激励,改造人员的心理刺激因素,结合这些影响因素,在对协同创新机制进行改善的同时,要建立无沟通障碍的心理机制,改造知识生态、习惯等心理因素,让个体能够在一个开放平台上,协同创新活动,突破原有的心理约束机制,从而取得更为积极的效果。
2.提高制度设计上的合理性,解除制度上的障碍
在协同学理论的基础上,协同创新的理念扩大了组织之间的资源共享和协作运营,强调组织结构的扁平化与无边界化,减少了机构之间的交易成本,强调对知识、技能等资源的共享。在竞争中,协同创新实现了组织之间利益的最大化,获得更大的优势,实现了协同发展。同时在组织机构层面的发展上,为了向协同创新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整合各项目的合作方式,促进协同创新能够形成协同创新网络联盟。因此,在创新联盟的构成上,各主体要打破原有的制度障碍,注重组织机构间价值与利益的协调,构建共同的目标,实现组织间共同利益,合理分配利益,塑造共同合作目标[3]。
3.提供相应的政策保障协同创新成果
政策手段能够为环境和规定带来有力条件。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大的政策方向上为协同创新发展提供了依据,但是为了有针对性地发展协同创新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应政策的具体规定,需要尽快建立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共享机制,建立促进资源共享的政策体系,加强协同创新机制的可持续发展,应制定各类科技资源的标准规范,为协同创新战略联盟提供政策导向性支持,使政策更富有可操作性,从而使协同创新机制不断地在实践中发展。
参考文献
[1] 饶燕婷.“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内涵、要求与政策构想[J].高教探索,2012(4).
[2] 徐相锋,鲍春蕾.协同性政府绩效管理探讨[J].中州学刊,2010(5).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发展和改革,产学研协同创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地位和作用愈加突出。尤其是以理工科院校为主体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较好地整合了各方优势资源,并在政府、科技服务机构等大力支持下了探索出了一条现阶段我国发展亟待解决问题的新途径。加强对理工科院校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机制研究,可以更有针对性的提高产学研协同的协同力和创新力,从而能较好的发挥高校功能达到多方共赢的目的。
关键词:
理工科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研究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我国关于产学研合作模式研究就已经开始。直至1992年,国家经贸委、原国家教委和中国科学院才正式联合组织实施了产学研工程。2011年,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提出了“协同创新”的思想,并由教育部和财政部共同研究制定“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旨在能借助“协同创新”的理念促进“产学研”工程的发展与完善,达到高校、科研机构、企业之间的资源共享、深度配合,实现重大科技协同攻关的创新。
一、理工科院校产学研协同创新建设的意义
1、理工科院校产学研协同创新是科教兴国的需要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高校为社会培养了人才、提供了科学技术保障,其作用不言而喻;而理工科院校则主要从事地质探勘、城市规划、机械设计等专业领域研究,承担了国家大部分基础性建设,范围覆盖各行各业,所涉及的科研领域和人才培养区别于师范类、医学类、文学类、法学类院校,其研究成果的转化和人才作用的发挥对当前我国提出的深入改革发展更具有现实意义的价值。由此可知,理工科院校产学研协同创新能更有利于推进科教兴国战略的深入实施和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发展。
2、理工科院校产学研协同创新是自身发展的需要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改革的深水区,市场经济也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为此,原有的教育与经济、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之间关系产生了矛盾和冲突,促使理工科等院校必须加强深化教育和办学改革,走出一条符合需求的发展道路。产学研协同创新充分发挥了理工科等院校的智力、科技、人力等资源优势,在与科研机构、企业合作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实现理工科高校的科研成果转化,并在服务社会和人民群众的同时也扩大了自身影响力。
3、理工科院校产学研协同创新是产研机构的需要
首先,同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中,企业间的优生劣汰、殊死竞争相比高校、科研机构压力要大很多,它们在此大环境中求生存可谓不进则退,其根本目的是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并希望借助新技术等有利资源来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其次,科研机构介于两者之间,它的存在意义之一就是将所做的研究成果应用到实践中,而科研项目又需要科研经费和科研人才。高校和企业的协同创新,恰巧为科研机构提供了人才、提供了成果转化平台等需要。
二、理工科院校产学研协同创新开展的问题
1、协同上的问题
1)缺乏主导,难以协同。院校、企业、科研机构由于组织机构、形式性质等方面的不同,易产生价值取向冲突、文化差异、信息不对称等诸多矛盾,这些矛盾直接或者间接地衍生出协同中的各种问题,致使协同参与者意见不合。此外,参与者之间是平等合作关系,则不存在直接的领导与被领导关系,在问题的协调上会产生决而不行、议而不决等问题。
2)利益不均,阻碍协同。利益是各协同参与者的共同动力驱动和共同愿景,如何合理分配利益是制约协同创新的关键问题之一,也是调动协同积极性的关键因素。由于协同创新的参与者组织机构等方面差异,势必在利益诉求上的差异,同时部分协同创新缺乏平衡各方利益的有效机制,导致利益分割不均,协同群体内部矛盾激化和分歧产生。
3)规定各异,影响协同。参与协同创新的主体来自不同单位和系统,参与者的组织关系、上下级关系、人事关系、工资关系等都受各自条条框框约束,无疑增加了协同创新中的协调组织工作的难度。其次,参与协同者还受到不同地域背景的限制,这种跨地域、跨校区的干扰因素难以为协同创新的工作提供更直观的参与、交流和研究。
2、创新上的问题
1)缺乏目标定位。开展协同创新的过程中缺乏目标和定位,往往会出现“小马拉大车”、“扬短避长”等问题。一是由于大多理工科院校没有结合自己办学特色、学科优势、地域优势,而是习惯性地照搬或跟风;再者理工科领导在思想上易受到工科固有思维方式的影响,往往较为单一,缺乏创造力,以致于开展此项工作花费了大量资源和力气但成效不大。
2)缺乏机制保障。大部分产学研协同创新或多或少都面临中途破产等危机问题。有的可能是因为资金短缺,有的可能是技术瓶颈,还有的可能是追求短期效益、合作意识存在分歧等等。不论何种因素,归根结底就是产学研协同创新缺乏科学、系统、有效的机制保障,难以达到协同效果,难免造成畸形发展,最终无法产生创新。
3)缺乏利益共识。前面提及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利益驱使是协同创新的动力之一,面对利益为前提,协同者基本可以做到平等、互利、互补等原则,但是一旦遇到风险和责任,很可能协同者就会“大难临头各自飞”以求自保。由此可见,协同者之间只有利益关系和制约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树立荣辱与共、利益共赢的思想观念,共同进退。
三、理工科学院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的构建
1、协同机制的构建
1)加强组织领导。产学研协同创新应充分借助政府、中介服务等宏观以及外部力量的推动协调。第一,积极发挥保障作用。由政府牵头,进一步完善落实国家、地方有关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方针政策,及时出台可行性方案;中介机构要凭借自身专业性、经验性特点为产学研协同创新提供相关运行机制、操作模式等方面制度保障。第二,努力形成协同合力。在协同创新中不能只依靠高校一家之力,而是要努力打造政府、中介服务机构一起参与、共同担当的局面,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配合紧密、深度结合。
2)构建共同愿景。产学研协同创新能否具有长期性,关键是各方面是否具有长期合作的动力。[1]因此,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必须找到它们间协同的共同愿景。第一,坚持协同性原则。参与者要认识到各自的差异,对不同的文化价值进行包容和尊重,找准自己在协同中的定位。第二,互惠性原则。高校主要是提高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服务社会;企业主要是在竞争环境下生存获取直接经济效益,政府部门主要是带动地方区域经济发展获得政绩等等;因此,在协同中要充分兼顾多方互利互惠。
3)坚持改革创新。当前,国外高校的产学研协同创新已日趋成熟,如美国硅谷产学研“联合”创新网络、北卡罗纳州的三角科技、日韩的技术研究组和官产学研结合、爱尔兰和瑞典等国协同创新网络及联盟、欧盟的创新集群等。[2]这些典型成果案例都是打破了传统守旧的局限和约束。为此,我国理工科院校产学研协同创新各个参与者也需要打破传统观念和制度的限制,以构建科学至上、效果最大化为原则,深入改革。
2、创新机制的构建
1)找准定位和目标。第一,结合自身特点为基础。理工科院校有着自己的办学和专业特点,要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资源。第二,结合地方需求,要善于结合优势政策,抓好发展机遇,充分结合所在地域的优势。第三,结合科学模式为途径。目前产学研模式主要有5种,即政府推动型的产学研合作模式、高校主导型的产学研模式、企业主导型模式、联建型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共建型的产学研合作模式。[3]现实中理工科院校必须结合自己办学水平、科研能力等多方面具体情况科学选择属于自己的模式。
2)完善机制和管理。产学研协同创新是一个科学系统,它包括若干内部子机制,如协同创新动力机制、选择机制、投入机制、利益分配机制等。[4]为此,在协同创新运行过程中一是要按章办事,严格按照规则制定办事,发挥机制和要素之间的作用。二是要查漏补缺,做产学研协同创新不能走过场和形式主义。理工科院校产学研协同创新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检验出真问题,面对这些问题不能停滞不前,攻坚克难、迎难而上才能有所谓的创新。
3)加强人才和培养。第一,加强以人为本。协同创新需要的是一支富有创造力、生命力、战斗力强的队伍。针对不同对象应采取不同的培训和方式。第二,加强思想引导。人不是仅仅满足于生理上吃、穿的需要,更多的还是实现思想精神上的满足。为此,在产学研创新过程中还需要加强对人才的思想教育,灌输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三,加强人文关怀。在协同中必要讲究方法,要将对人思想工作由显到隐,不能较为强硬的批评、给任务,而是需要给予更多的交流和心理辅导,使得他们对工作认知化被动为主动。
参考文献:
[1]张泽一,王树兰.构建应用型高校产学研合作的长效机制[J].中国高校科技,2012(1).
[2]刘悦伦,沈奎.协同创新已成为当今世界潮流[J].南方日报,2009(2).
[3]李兴华.协同创新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效率的最佳形式和途径[J].科技日报,20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