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叉车实训总结范文

叉车实训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叉车实训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叉车实训总结

第1篇:叉车实训总结范文

论文关键词:高职院校,仓储,技能型人才

 

2009年3月10日,国务院出台了《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给我国物流产业的发展明确了新的方向。一年多的时间内,我国物流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然而物流专业人才的紧缺仍成为制约物流业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因素。作为物流产业中的仓储企业,其人才紧缺问题更为严重,这一问题已经对企业发展战略的实施、市场与业务的开发以及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造成了较大影响。作为紧贴市场和产业需求,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高职院校来说,如何结合物流业对仓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加快实用性人才的培养显得尤为紧迫。

一、 高职院校仓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与本科教育相比,高职业教育带有更明显的职业化特征,更强调实际应用及操作能力。针对这种特性,要根据人才的需求特性来确定高职院校仓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由培养目标确定适当的专业口径。围绕专业培养目标,借鉴发达国家职业技术教育的先进理念和模式,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教育学论文,通过对仓储企业需求调查及岗位职业能力分析构建专业课程体系。理论课程强调与技术应用能力或实务操作能力的培养相适应,其深度与培养高技能人才或应用型人才相适应;不强调知识系统性,而是突出适用性和针对性,重视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

二、 高职院校仓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途径

(一) 注重课堂理论教学,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

理论教学是以“必须”、“够用”为原则,用多媒体授课的方式,并通过图形、图表、声音、视频资料、教师教学录像等手段进行辅助教学。例如在讲解装卸与搬运作业管理的时候,结合多媒体动画教学演示野蛮装卸造成的后果,通过滑稽的表演、幽默的语言,形象地展示了装卸与搬运对于产品质量的影响,进而对装卸与搬运作业全过程进行讲解,然后立即请学生对装卸与搬运操作过程进行归纳总结并进行实际装卸搬运模拟操作,这时几乎所有学生都能准确表达及操作。趣味教学调节学习气氛,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精神振奋的状态中愉快的接受教育,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在理论教学过程中为避免枯燥无趣,还可以广泛使用案例分析法,采取启发式、讨论式等方法,以仓储管理中的具体事例,解释实际操作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疑难问题,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构建仓储职业岗位――基于工作任务的实践教学模式

将实际仓储工作中一系列岗位应具备的能力进行分解,通过细化的工作任务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学生通过对各项任务的逐一训练和掌握,从而具备或形成该岗位所需的实践能力。例如,以仓储岗位――仓管员为例,其具体的思路为:首先根据经验丰富的实践教学指导教师或行业专家对岗位所进行的分析,将仓管员岗位能力分解成两个基本任务(技能),仓储作业和叉车驾驶技术;叉车驾驶任务还可拆分为更具体的5个操作单元:叉车组成及工作原理;叉车基本操作、叉车直线门洞标杆行驶;叉车“S”标杆绕行;叉车“8”字绕行等。叉车驾驶任务分解时要说明各项技能的具体内容和要求,明确学生应当掌握叉车操作技术方面的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根据具体的操作单元开发相应的学习指导书、学习教材及音像教学资料;最后,在训练方法上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学生主动学习,教师起指导者和组织者的作用。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模式能使高职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具备某种行业或岗位所需的技能。

(三)强化校内外实训教学

强化校内实训教学。利用仓储管理软件进行仿真模拟实训。首先由教师进行示范性演示和操作,然后由学生进行模拟操作和训练教育学论文,目的是使学生初步掌握操作步骤中国。其最大的特点是使学生身临其境地进行模拟式仓储业务操作,既是培养技能型仓储人才的重要平台,也是“仓储管理实务”课程教学环节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在校内实训中,学校配备模拟物流管理(洛捷斯特)的仿真教学软件,将企业的仓储实际业务在实验室中模拟,模拟货物的接运、入库、装卸与搬运、货物保管与养护、出库、盘点、验收业务,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充分发挥指导教师的主导作用,积极采用启发式、探索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把课程讲授与实践相结合,同时融入了现代物流的新技术、新成果,使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实现了“手、脑、口”并用,“教、学、做”合一。通过训练,学生了解货物入库作业、货物出库作业以及盘点作业等的基本程序,掌握仓储管理的基本业务操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使理论的知识变成了现实中可操作的程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增加了对专业认知的主动性,为学生走向社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扩大校外实训教学。高职院校要与仓储物流企业协作,建立校外实训基地,进行现场参观,顶岗实习。顶岗实习是对学生进行实践技能训练的基本途径,是学生接触社会实际的开始,也是学生将理论应用于实际的过渡和飞跃。顶岗实习具有岗位性、独立性、有偿性和稳定性等特点。学生边实习,边劳动,边承担劳动责任,这在一定程度上不仅约束了学生的行为和纪律,也使学生像在职员工一样,一方面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一方面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学生因此受到专门技能培训和适应社会锻炼。高职院校应当与仓储和物流企业间建立起互赢、合作的长效机制,共同探索培养仓储技能型人才的新路子。

(四)建设仓储类精品课程,提升课程实用性

通过建设仓储类精品课程教育学论文,提高教师教科研水平,改进教学质量、变革教学模式。精品课程建设成果是教学与科研结合的结晶,它必然体现该课程的现代教育理念、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精品课建设应始终关注对课程的研究与改革,使其在理念上、内容上和手段上始终处于学科发展的前沿和领先地位。精品课建设的主体是教师,没有一支业务素质高、团队精神强、作风过硬的教师队伍,就不可能建设成为精品课程,必须十分注重本课程师资队伍建设,保证精品课程的质量。教材是课程建设的最主要的教学资源,它不仅仅指纸质课本,还包括与之配套的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与录像、实验指导书、试题库等内容。

(五)改革传统的教学评价形式

高职教育是培养将科学技术直接转化为生产力的应用型高等技术人才,其突出特点是通过学习和技能训练,成为具有综合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所以在考评学生成绩时就应带着工作实际问题来进行,以培养和提高他们的实际运用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保证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公平性和合理性。高职院校应通过采用多样化的考评方式和考评指标,可以包括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就各章节的摘要求融通。

三、 结束语

仓储业的发展亟需大量的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作为技能人才培养的主要单位,要牢牢把握市场和产业需求,通过改革教学手段、加强实训实践教学、建设精品课程、改变考评方式等手段全面提升仓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水平。

参考文献:

[1]李建玲;李怀湘;刘亚梅.《仓储管理》精品课建设探索[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07(5)

[2]朱虹.仓储业技能型人才紧缺问题初探[J],中国储运,2005(1)

[3]吴立鸿.仓储课程实践教学方式方法研究[J],广西轻工业,2007(8)

[4]王贵生.谈高职高专《仓储实务》课程教学的方法[J],网络财富(理论探讨),2009(10)

[5]陈斌;沈邦仪;王海船.高职院校创新性商务人才培养方案研究[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

第2篇:叉车实训总结范文

1.1实训基地的建立与培训观念的改变

为提高技能培训质量,包钢高级技术学校从1992年初步建立了通用工种的实习基地,初步完善了电教等实验条件。先后筹措资金建起了钳工、车工、电工、电焊、气焊实习车间,2003年建起数控实习车间,2012年建起实训中心,扩大实训规模,包钢高级技术学校已建成西北地区最大的技师培训基地,这是必须引起重视的突出技能训练的基本条件。由知识灌输型为主转变为实践能力提升型为主。随着受教育者知识的积累,更需要实践能力上的提高。如何使知识转化为能力是当前企业职业技能培训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各级教育培训主管部门应积极探索引进案例教学、情景模拟、拓展训练、考察实习等新的培训方式、方法,丰富培训内容,将培训逐渐从知识灌输型转变成能力提升型。员工培训必须保证实习条件,努力提高包钢职业技能工人的操作能力。提高员工的实践素质,这是培训教育适应市场竟争的一大优势。

以往的企业培训,最大的特点是强调满足培训对象的需要,包括满足企业的需要,并经常将是否满足需要作为测量培训成果的一个重要指标予以评价。这无疑是正确的。但社会经济瞬息万变,仅仅靠个人和企业原本的经验进行培训需要的选择已远远落后。而作为职业的培训机构,他们的成熟标准之一在于能够预见并提出社会、企业、个人等在不同层次、不同方位的多类培训要求,从而有可能将适时培训和预期培训较好的结合起来,以期用前瞻的眼光和创新的思维设计新的培训目标和内容,直到引导社会、企业、个人培训的积极作用。包钢高级技术学校从2000年到2014年开展了通用工种培训,培训工种有钳工、工具钳工、机修钳工、电工、维修电工、车工、磨工、铣工、刨插工、镗工、钻工、加工中心、电焊工、气焊工、起重工、起重机驾驶员、汽车驾驶员、冷作工、油漆工、锻造工、计算机系统操作工、管道工、汽车修理工、叉车工、叉车司机25个工种。包钢公司积极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加大职工培训教育力度。对已进行职业技能鉴定的工种,严格执行持证上岗。鼓励和引导在岗职工持“双证”及“多证”上岗。在社会经济转型时期,知识更新型培训永远是需要的。但这些知识的学习今后越来越多的依赖于技能的增强。人们通过多种途径学习和更新知识、而技能的培训则将更多地依仗培训机构的努力、包括精心设置的环境、课程,特别是成功的模拟或实训。包钢高级技术学校现已达到培训初级、中级、高级技术工人和技师25个工种实训规模。

1.2下面以钳工为例,如何提高技术。

1.2.1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钳工牵涉的知识面较宽,因此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是很高的。按钳工的特点备好课做好每次讲课计划,有足够的信息量,体现科技发展的最新内容,对钳工关键技术和最新技术内容讲授不能停留在一般概念介绍上,要给予全面系统的讲授。在保证教学内容完整的前提下,及时抛弃陈旧过时的内容,将前沿钳工技术引入教学。教师要有足够的潜质,不断充实和更新自己的知识。只有经常不断的学习最新钳工知识,才能使自己具备较高的理论知识水平;只有经常不断的到生产场去熟悉最新的设备,向操纵者学习操作技术,才能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才能适应钳工教学的需要。

1.2.2采用合理实践教学方法

钳工是理论与技能很强的一门工种,在钳工技能培训中分17“课题”,依次为平面划线、錾削、锉削、锯削、钻锪绞孔和攻套螺纹、复合作业(一)锉配、矫正与弯形、复合作业,(二)刮削、立体划线、复合作业,(三)一般夹具制作、部件装配、液压件的性能试验、和卧式车床总装配,下面以最简面划线为例说明如何进行技能培训。第一步:教师演示阶段,教师亲自动手划线,边划线边讲解,通过教师演示,使学生对划线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此阶段的目的也就达到了。第二步:学生动手操练阶段,教师先进行划线演示,这次演示的目的和重点与第一步阶段时的演示有较大的不同,这次演示重点要传授学生操作规范和注意事项,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教师演示后,再安排学生进行分组单独操练,安排学生操练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可以是轮训形式,也可以是比赛形式等等,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能动性和创造性。第三步:巩固总结和评估阶段,在安排学生动手操练的过程中,教师要不停的对各个组进行巡视和指导,收集学生操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易犯的错误进行重点总结。最后可以采用课堂提问或随机选取学生进行操练抽考等形式进行考核,以考察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为进一步进行课堂后评估提供帮助。

二、总结

第3篇:叉车实训总结范文

物流又是电子商务发展的核心环节,掌握物流专业知识将更能显出电子商务的优势性,否则它会成为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物流人才的培养离不开物流知识的系统教学,中国的物流教学还处在一个传统起步阶段,应用于物流教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还有待进一步的完善与提高。现代物流专业的教学有别于普通学科,具有很强的专业性,需要结合实物讲解和操作;物流所涉及的理论和知识又相对抽象与枯燥,因此更加需要对专业教学进行改进和创新;物流所涉及的大部分内容实践性较强,例如仓库与配送管理实务、运输管理实务以及物流设施与设备,需要软硬件的配合和实训场所的应用;总之,中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应不断完善物流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使物流实训课程企业要求相衔接,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与职业素养,努力增强学生的就业适应性。

二、现代物流课程教学的特点

学生在现代物流课程中不是被动接受,而是要积极培育其想象力,特别是要着重对于创造性想象力的培养;实训教学的过程是其思维能力的培养过程,思维是高级的复杂的认知过程,可以揭示事物之间的复杂关系及本质,对于实验现象的认识,同样是“学而不思则罔”,要学会理智地看待世界,更加理性的去认知,要有自己的思想,不满足现象的观察,要学好积极地思索和探求。

1.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现代物流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分析和总结,结合实训设备的操作演示,能够进一步加深对物流管理理论知识的理解,加强对物流过程控制方法的掌握,使理论能够及时有效地联系社会实践。

2.重视团队协作和沟通现代物流实训教学是一种参与型的学习方法,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随着信息社会的不断深入发展,传统的以知识积累为中心的教育模式已经无法再适应时展的需要。要经过小组的合作思维,在合作中互相沟通,在沟通中增进合作,这一过程会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教会学生相互沟通、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同时也增强了他们说服别人以及聆听他人意见的能力。

3.重视多种教学手段的应用多媒体教学(比如用幻灯课件演示制造性企业生产工艺物流流程,运输工具,立体仓库、货架等等)、观后感(以所看的现场或节目为案例),读后感(以阅读方案材料为案例),体会(以挂图设计为案例),还有讨论等方式,能够为实训课程的开展提供充分的辅助。4.重视实践教学的有效性实践教学必须注意有效性,做到有计划、有布置、有落实。因此,必须建立实践教学的考核标准,可采取分层次步步过关的方式,使学生学有动力,做有目标。考

核标准应明确、具体。众所周知,戴明循环是工业企业全面质量管理中的一种管理模式,整个质量管理过程需要经过计划(Plan)、实施(Do)、检测(Check)、行动(Action)四个阶段,简称PDCA循环。这四个阶段不断地循环,从而保证产品质量不断提高,现代物流教学方法质量管理是对教学活动全过程的质量管理,教学活动是通过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这种双向的劳动交流,把知识和能力内化于学生,把教学经验和教学能力内化于教师的特殊劳动过程。在PDCA循环中的十五个要素相互依赖不可分割,在整个现代物流教学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现代物流教学的创新关键是物流实训课程

目前我校在物流实践教学的组织中,具体教学实施关键为四点,首先转变传统实训教学观念;其次了解我校现有实训情况;然后分析学生和教学内容;最后强化反馈考核机制。

1.以学生操作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新理念

在物流仓储与配送等实践性课程中,我们转变理念,从“教师授课”支点向“以学生为主体、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支点转变,突出技能性、操作性、实用性。我校在充分考虑学生能力培养层次,并根据以上所述我校物流实训室设备的现有条件,开发了仓储与配送等课程的实训项目。在此过程中我们改变了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做到以学生操作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北京工贸技师学院物流实训室设备配置现状

(1)信息管理实训室提供供应链管理软件、物流综合作业实训软件、电子商务软件等实训软件、报关、报检、货代和国际物流综合软件的模拟仿真操作。(2)仓储与配送实训室条码生成实训、条码识读实训、RFID射频识别技术应用实训、叉车库区装卸搬运设备的存储、展示与演练,立体库区出入库流程操作、流利货架电子标签拣选实训等业务。

3.分析学生和教学内容

(1)备学生,重视学生差异性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我们的学生文化基础薄弱,多数同学存在自卑心理。要相信和鼓励学生能够做好实训,有能力完成好自己的学习任务。让每个学生有动手的机会,展现他的成果,帮助学生树立自信,能够促进师生更好的配合。(2)备内容,重视教学内容和流程在进入实训室之前,课程小组成员要认真讨论实训教学计划,实训教学大纲,实训教材,这是实训教学的纲领。首先理论知识的教学要从实训设备出发,比如要进行条码的设计和打印,需要先学习条码设计软件和条码打印机设备的原理和使用方法;其次合理设计课堂内容要从优化操作流程入手,比如,装卸与搬运实训中,除了要介绍叉车、物料盒、托盘及货架的特性及使用方法,还可以组织小组进行装卸搬运接力赛,指定摆放位置,规定动作步骤,以时间短质量高取胜。让学生提高工作效率,增强竞争意识。(3)备教法,使用合理方法针对不同的内容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主要教学方法有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角色体验法以及示范法等。比如使用角色体验法让学生穿上仓库管理员的衣服,来到实训室仓储区进行出入库的操作,让学生完全熟悉仓库的工作流程,真切体验仓库管理员的工作内容。培养学生职业人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逐渐增强职业素养,对物流岗位更加熟悉和热爱。

4.强化反馈考核机制

一般将参与实训的学生分为3组(一个班级人数为30人),由三名小组长辅助任课老师组织教学。在每一小组完成相应的任务后再进行互换。首先让学生明确本次课的任务和所要达到的目标;其次围绕本次课的任务、目标进行知识准备;然后三组同学分别进入相应的场地进行操作(操作时首先教师认真规范演示操作流程;使小组的每一个学生通过不断地轮换操作都能规范、熟练地完成相应的任务);最后是课堂总结,填写实训报告。其中有三个关键步骤需要注意:(1)撰写实训报告在实训完毕后,学生应按照报告填写规范撰写实训报告,包括实训内容,实训设备,技术要领,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学生能够在撰写过程中回顾操作重点,加深学习印象,加强知识掌握。并使其作为平时成绩的主要组成部分,提高学生的重视程度。(2)期末抽签考核实训课多为考查课,事先制作考核计划,对每一项考核项目设置相应的评分标准,采用抽签的方式决定每名考生的考核项目,按流程操作,各自评分,做到公平合理。(3)综合考生表现由于学生程度参差不齐,不要求所有人尽善尽美,根据平时练习努力程度,相应的增加分数,以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老师的引导和启发比苛刻的制度与考核更易得到共鸣,使学生更加投入的学习,从而取得更大的进步。

四、结束语

第4篇:叉车实训总结范文

二.实训地点:苏宁南京配送中心

三.实训目的:

本次苏宁实训是加强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重要教学方式,也是理论联系实际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旨在增强学生对物流活动、物流的流程和物流的发展现状有感性认识;并通过实训,使学生自觉主动地把学校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工作实践相结合,能根据实际工作情况找出自己学习的差距,锻炼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为将来的工作打好的基础。

四.公司简介:

苏宁电器1990年创立于江苏南京,是中国3C(家电、电脑、通讯)家电连锁零售企业的领先者,国家商务部重点培育的“全国1家大型商业企业集团”之一。经过20年的发展,现已成为中国最大的商业企业集团,品牌价值08.31亿元。

南京苏宁物流基地位于雨花现代综合物流园,集苏宁电器服务总部、物流配送中心、售后服务中心,客服呼叫中心、培训中心及全国性数据中心于一体,是苏宁电器第三代综合性物流基地,占地面积30亩。

基地的物流配送中心采用普通货架库与自动化立体仓库相结合的建设方式,仓库面积46000平方米,引入了先进的存储、搬运、输送、分拣设备和信息管理系统,可实现物流的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操作和管理,日吞吐能力可达最大入库17000台,最大出库24000台。物流配送中心使用WMS(WarehouseManagementSystem)仓库管理系统,可以有效支持不同用户的不同信息需求,更加合理地平衡工作负载,减少级别错误,提高库存准确性和仓储空间利用率,降低作业成本。物流配送中心的另一个重要核心软件系统TMS(TransportationManagementSystem)运输管理系统能够针对订单的零售配送和长途配送,优化路线排程计划,有效减少配送里程和工作时间,彻底转变人工排程的传统作业方式。计划建立的多媒体监控系统,包括图像监控、通讯视频、信息汇聚、指挥调度等功能,可以对全国所有连锁店面、物流中心、售后网点进行监控和实时管理。建成后,苏宁物流配送中心可实现200公里范围内24小时直接送货上门,支持年销售额达120亿元。

五.实训具体内容:

在苏宁中心库里工作,主要从事货物拣配工作。在工作之前,仓库主管带领我们参观了中心库,并讲解其布置的原理.苏宁大库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规模大,家电种类和数量多,这充分显示了苏宁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之后,主管向我们介绍了仓库工作的流程,苏宁的大库主要有收货,存货,盘货,发货四项功能,每一项工作都要很好的链接才能保证整个工作的顺利进行。我做的具体的工作是将高层货架的货物用工具运到集货位,虽然是一个普通的工作,但也要认真对待。第一天做这个工作的时候,使用液压叉车去搬运货物,可能是刚从学校里出来适应不了,第一天感觉很累,回去洗完澡就早早的睡了。第二天我开始学习使用电动车去搬运货物,才开始我经常会撞来撞去,可是我并不气馁,坚持认真的学着,学了一段时间后,我终于可以独立的送货了,用电瓶车以后搬货就相对轻松许多了,做的效率也很高,但是货物还是要从电瓶车上搬到集货位的,经常搬手上的皮都磨掉了,有时候不小心撞到腿会很疼,可是想到自己的父母工作的时候甚至比这更苦,而且这也对我们以后的工作有好处,所以我坚持了下来,收获了不少知识。

六.实训感悟:

第5篇:叉车实训总结范文

高职教育 实训基地 建设思路

一、引言

高职教育是一种以职业能力为基础的教育,其宗旨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技术应用型人才。实训教学是促进职业教育发展、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技术型、应用型人才的关键。因此,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是突出实用性、应用性、适应性和创新性的一个重要内容。

物流管理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要求学生具备熟练的物流操作技能,这就需要具有现代化技术水平较高的实训基地作为保障。从目前来看,高职高专院校中除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天津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等少数几所院校,建有比较先进的校内物流实训基地,大部分院校由于财力有限,校内物流实训主要是购买一些相关软件进行业务模拟操作,远远不能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还有部分院校与当地企业合作,通过签约形式建立校外实训基地,但这种形式主要停留在参观企业设备设施、业务流程为主的认知性实训方面,学生真正的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尚未有效开展。

二、建设物流实训基地存在的问题

1.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问题

(1)财力不足

建设实训基地要花费大量的资金,购买一套简单配备的教学用物流设备的价格就需几百万,这大量的资金绝大部分需要学校自筹,企业融资、上级财政的投入很少。因此,大多数院校的做法就是普通的计算机机房再配备一套商品化模拟软件。这样单一化的实训基地,很难给学生实质性的指导和真正的实践机会。

(2)场地有限

除了资金以外,还有实训场地的问题。如果想要建设综合型的实训基地,就需要配备相应的物流设施和设备,例如自动化立体货架、托盘、叉车、电子标签货架、POS机等。这就需要足够大的空间场地来摆放这些设施、设备,并且这种场地的环境要好,要求通风、明亮、干燥。如果学校再投资盖厂房不现实。因此,学校只能腾出现用的教室或改造其他的实训室。

2.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的问题

(1)企业难找

校外实训基地的建立主要通过专业教师的联系,校企双方达成一致后签定协议。要求所联系的企业能便于学生实训,又要具有一定的实力与特色。换句话说,能够为学生提供有价值有意义的实训内容,让学生真正掌握所需的物流专业技能,实现零距离上岗。但是,现在学校所找的企业大部分是建立在人情赞助上,很难保证学生的实训目的。

(2)模式单一

受多种因素制约,校企结合和产、学、研结合的良好局面尚未完全打开,学生到企业实训、实习的路并不通畅。大多数情况是以学校被动、企业主动的形式进行的,而学生的实训实际上就是进行了粗略的公司厂房、仓库、机械的参观,根本无法真正做到顶岗实习。

三、建设物流实训基地的思路

以培养物流职业岗位技能为核心、以作业流程为导向,按专业基础训练、专项技能训练、专业综合训练和顶岗实习四个层次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

1.重视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

校内实训基地是设在校内以学生训练为主,又紧跟现代科技、生产、服务、管理发展前沿的实践训练场所。它是介于实验室、实习车间的一种人才培养空间。主要功能是向学生提供技能训练,在校内实现理论与技能实践的初步整合,尽可能向学生提供真实的物流活动环境,承担学生职业技能培训及企业职业技能的培训、鉴定和考核。

(1)多渠道、多途径筹集资金

学校应主动积极的努力筹集各方的资金,首先可以申报项目,争取国家财政、地方财政的支持;其次可以联系物流企业,争取企业方面的损赠与支持,还可以由学校、系部自筹资金。这样就减轻了学校自身的压力,同时也能引起社会各界对物流行业的关注与支持。

(2)兄弟院校共享实训基地

学校应积极主动联合相关兄弟院校,共享各自所建成的实训基地资源,避免精、大、贵设备的重复购买。这样既节省了财力,又能促进学校间的学习与交流,弥补自身的不足。

(3)以基本技能训练为主

校内实训室主要为学生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而建设,注重学生的专业训练。尤其针对理论教学后,展开的一系列的加深理解的专业基础训练和专业技能训练。只有做好扎实的基础工作,才能往更高层次的综合训练、顶岗实习上迈进。

2.加强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

校外实训基地是设在校外以学生实境操作为主。主要功能是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增强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塑造学生核心职业能力,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1)依托行业

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应依托物流行业遵循“互利互惠、双向受益”和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的原则。根据物流的特点,学生的校外实习不仅局限在物流企业,还可以在生产型、商业型等企业中进行。这便让学生从多个角度更加全面的了解物流流程,并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更明确地投入到实习中去。

(2)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是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的有效途径。校企合作后,企业能够无偿或优惠提供实训设备及实训材料,有效解决了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所需经费不足的局面;无偿提供实训场所,提供企业教师共同参与、联合指导学生的理论、技能学习、缓解了校内实训教学上的压力,实现了实训条件的社会沟通;使学生置身于现实工作场景中,为学生毕业奠定工作基础、积累工作经验。

四、总结

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校内实训基地使学生完成了专业基础训练、专项技能训练,校外实训基地使学生完成了专业综合训练和顶岗实习。校内实训是校外实训的基础,校外实训是校内实训的延伸和完善。所以,高职院校要重视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并加强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把物流教育搞得越来越好,为社会输送更多的高质量高技能的实用型物流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坚利.高职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03,24(22).

[2]张晓燕.高职物流实训基地建设的思考[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11(4).

[3]李志勇.“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9(4).

第6篇:叉车实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中职学生;物流技能竞赛;影响因素;对策

[DOI]10.13939/ki.zgsc.2015.15.181

1 引 言

2012年北京市商务科技学校选手在中等职业物流技能竞赛的市赛、国赛中发挥出色、成绩优秀。市赛中参赛选手全部获奖,共获得2个一等、2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其中5名选手通过层层选拔代表北京市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竞赛中职组“龙工杯”现代物流技能竞赛,获得全国一等奖(2名)、全国二等奖(1名)、全国三等奖(3名)的好成绩,受到国赛评委的高度肯定,各个项目的指导教师也获得“优秀指导教师”的称号。北京市商务科技学校取得如此好的成绩,得益于对物流技能竞赛的深刻认识和研究。

但是,北京市商务科技学校选手在参加竞赛项目中也初显一些问题。一是获奖总量偏少。尽管代表北京队参加了全国中职物流技能竞赛,但是与经济发达的上海、山东相比还相差甚远,尤其物流单证竞赛中还出现了一名选手没有获得奖项的情况。这充分说明,我们与沿海地区省市学校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二是层次不够高。获得奖次中一等奖数目少,而且在一等奖的获得者中也是最后几名,如物流单证竞赛中虽然选手获得了一等奖,但是也是在一等奖获得者中的最后一名;叉车选手也是一等奖中名次比较靠后的位置,与上海市、山东队相比还是相差甚远。作为物流专业科的专职教师,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深刻总结竞赛成功与失败的经验,准确分析影响中职学生技能竞赛成绩的各项因素,并能有针对性地给出相应提高技能竞赛成绩的有效对策。

2 影响中职学生技能竞赛成绩的因素

职业学校学生参加物流技能竞赛,影响其成绩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参赛选手的物流技能水平、学校的培养程度、参赛选手的心理素质、当时技能竞赛的各种环境等诸多因素。参加技能竞赛的选手们都想取得最好的成绩,为校争光。技能竞赛又是所有选手在公平、公正、公开的现场环境下进行,这就使得选手的技能水平成了主导比赛成绩好坏的关键因素。事实上,历届全国物流技能竞赛好成绩的获得者主要是由他们自己临场发挥的技能水平决定的,而这些和选手对比赛相关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训练的熟练程度分不开的。其他的如选手的心理素质、指导教师的水平、比赛现场的环境和其他的因素无疑也会对技能竞赛产生较大的影响,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于竞赛选手的临场发挥状况。

2.1 学生个体差异和外部环境对学生的影响

从某种程度上说,选手的技能水平能体现其职业学校专业技能教学的水平。通过技能竞赛,选手们可以互相学习和互相交流,从而进一步促进各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提升职业学校教师和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选手的技能水平主要由内在的学生个体因素和外在的学校培养因素构成。

2.1.1 学生个体因素

学生的个体因素包括学生个体差异因素、兴趣爱好、吃苦耐劳的精神与谦虚的好品质等方面。

(1)学生个体差异因素。学生的个体差异因素包括学生个体的生理因素、气质和性格等方面。首先,技能竞赛对选手基本素质的要求不仅有心理方面还有生理方面。我们看到仓储进出库团体赛中基本都是男生,就是因为需要进行装卸搬运货物和熟练使用堆高车,这就要求选手有健康的体魄,这是完成物流团体竞赛的基本保证。技能训练在比赛中的高强度,要求参赛选手长时间、不间断地进行技能操作,必须在平时的训练中进行高难度、高强度的训练。这些都受到个人生理因素的制约,这是参赛选手的先决条件。

其次是气质和性格。二者也影响着选手的技能形成过程,影响着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途径、方式和方法。技能竞赛不同的项目对参赛选手有着不同的要求。如物流基础知识竞赛要求选手知识全面、做题仔细、速度快;叉车技能竞赛要求选手沉稳;仓储进出库团体赛要求选手反应迅速、具有合作精神;物流单证竞赛要求选手制作单证精细、正确。这就需要在选拔选手的时候,应针对比赛项目的特点和学生的气质特征,在学习途径、方法上加以个别指导,使其扬长避短。

(2)学生的兴趣爱好。俗话说:兴趣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兴趣爱好也是最大的动力。当学生对所参加的比赛项目产生兴趣与爱好时,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到训练当中去,从而有助于提高其职业技能水平。比如我班学生王鹏程参加叉车比赛时就是这样。以前的他对理论学习非常不感兴趣,常常上课睡觉、开小差,后来在进行《装卸搬运》课上学习如何开叉车的操作,他对开叉车非常感兴趣,常常课上课下都在认真琢磨,理会操作要领,反复熟记操作流程,经过自己刻苦训练成为一名熟练操作叉车的好手,最后被选为北京市商务科技学校大赛选手,果然在北京市中职物流技能竞赛中不负众望,获得了叉车操作单项比赛第一名,为学校争得了荣誉。

(3)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与谦虚品质。技能竞赛的比赛项目一般都会超出职业学校的教学内容,选择现实生产中更先进、更高深、更实用的新技术、新内容、新方法。这既是一个自我提升的好机会,又是一个巨大的自我挑战和艰巨的任务。参加技能竞赛的学生应该抓住时机、勇创佳绩,他们既要练习脑力也要练习体力,必须付出艰苦的劳动,进行艰苦的训练。因此,必须有吃苦耐劳与谦虚的好品质。参加仓储进出库团体赛的学生就是最好的例子。他们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入库、出库、补货、包装、流通加工等相关工作任务。在平时的训练中他们冒着严寒酷暑,天天要将已装箱的货物进行若干次装卸搬运,还要用堆高车进行上架、下架,可想而知,强度之大,体力消耗之大,压力之大。一次完整的训练下来,浑身是汗,全身都湿透了,更何况天天如此。正是他们具有这种能吃苦耐劳的好品质、坚强的意志才可以完成比赛的任务,取得好成绩。

2.1.2 学校培养因素

对于学生的技能水平发挥而言,学校的培养因素也是学生取得好成绩的重要的一环。它主要包括领导的重视、师资到位、硬件齐全、训练氛围浓厚等方面的因素。事实证明,凡是取得好成绩的学校都离不开这几点。领导重视是强化训练成功的保障,师资到位是强化训练成功的关键,硬件设施齐全是强化训练成功的基础,氛围浓厚是强化训练的灵魂。

(1)领导重视的程度。在“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技能竞赛”的新形势下,技能竞赛不是一所学校、一个部门能单独完成的,它需要多个部门的通力合作,需要大量的物资投入,需要坚强的后盾。事实上,技能竞赛已经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关心和大力支持,无论在人力、物力、财力还是激励措施等方面都给予了特殊的照顾。

(2)师资力量到位。没有技能水平较高的指导教师,就难以培养出技能水平较高的学生,而要培养出在技能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必然要求其指导教师的技能水平包括理论水平都要达到相对较高的层次。指导教师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说就代表了学生的技能水平,竞赛选手取得优异成绩的背后,无不蕴涵着指导教师们的智慧与汗水,竞赛学生的成功,首先就是指导教师的成功。为此,必须要有一个强大的师资队伍,指导教师要非常熟悉职业岗位的技能要求和相关标准,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通过教师指导选手参加技能竞赛或亲自参加技能竞赛,强化技能训练,不断提高自身的实践操作能力和技能水平,从而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3)硬件设施齐全。技能竞赛要求的硬件设施包括各种竞赛项目训练相关的机器、设备以及最新版本的各种专业书籍及标准文件。所有竞赛项目都有相应的全国统一的比赛规程和比赛环节,而这些标准统一的硬件设备是比赛项目得以正常开展的基础。如单证比赛系统、仓库进出库信息系统使用的都是络杰斯特公司提供的信息系统,叉车技能竞赛用的车辆型号都为龙工牌叉车。因此要求我们参赛学校都必须具备这些标准统一的操作设备,才能保证选手的训练效果,也才能保证比赛的公正公平。

(4)训练氛围浓厚。营造竞赛训练氛围是技能竞赛文化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它需要全体指导教师与参赛选手有高度的荣誉感和使命感、吃苦耐劳、踏实肯干、团结协作的好品质,有勇攀高峰、争创佳绩的信念。一方面,人人都进行参与、班班进行层层选拔、校际之间有比赛的良好氛围激励着学生刻苦训练技能,促进了参赛学生技能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另一方面,各个集训队既有良好的竞争又通力合作的良好氛围也激励着学生们奋勇向前、为校争光。

2.2 参赛选手的心理因素

在技能竞赛中,经过层层选拔的参赛选手,其技能水平的差距已经日渐缩小,其成绩往往更取决于选手心理因素的稳定程度。在激烈的比赛中,每个项目一等奖的获得者都只有很少的几个,有时不一定是实力最强的学生,但一定是发挥最好的学生。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原因主要是选手临场竞技状态的发挥成为参赛者取得优胜最重要的因素,而临场竞技状态的发挥很大程度上由选手心理因素决定的。据统计,在体育比赛中,55%的运动员都会受到比赛压力的影响,并产生不利于取得好成绩的心理活动,患得患失、紧张焦虑情绪,致使自尊心和自信心受挫,使失败感和内疚感增加,形成一种紧张不安且带有恐惧的情绪状态。中职学生技能竞赛与体育比赛有很多的相同或相近的地方,也该对选手进行心理疏导。

2.3 参赛选手的应变能力

应变能力是指自然人或法人在外界事物发生改变时,所做出的反应,可能是本能的,也可能是经过大量思考过程后,所做出的决策。高水平的技能竞赛要求选手们在比赛的过程中,将各方面有效的信息进行分析对比,拥有高超的应变能力。如物流单证竞赛就是这样,给出相当多的信息,这些信息有的是与题干相关的而有的与题干是无关的,考查的就是让选手在短时间内进行快速有效地分析题干,从而完成单证的制作。仓库进出库也是如此,在进行出库的操作下,首先得保证货品充足,如果货品不够数量就要先补货处理。堆码的过程中要注意到堆码层数极限要求,这些都要求选手具有随机应变的能力。

2.4 技能竞赛的环境因素

在技能竞赛的结果中,参赛选手的技能水平、心理因素、应变能力等无疑起到了非常关键的因素,但是技能竞赛的环境因素也或多或少地影响着竞赛的过程和结果。如叉车比赛场地的各项设备,托盘的高度、厚度、车辆的型号。还有仓库进出库的各项设施设备如堆高车的型号、功能、装货物箱子的不同尺寸,还有设备的隔离程度、通道面积尺寸、行进的方向等,都需要细致说明,并配清晰图片详解。必要时还要在比赛之前让选手们到现场进行观看熟悉仪器设备的使用。

3 提高物流技能竞赛成绩的有效对策

按照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发展动因的基本观点,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必要条件。内因和外因是事物发展的两个方面,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我们看到参赛选手的技能水平成了主导成绩好坏的内因,其他的如指导教师的水平、参赛学生的心理、应变能力等则是外因因素。因此,我们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道理。

3.1 精挑细选,确保选手素质

在进行职业技能竞赛备战时,指导教师要选好苗子进行培养。在选拔参加技能竞赛的学生时,应注意这样几项原则:①参赛学生要对参加的项目感兴趣。比如:叉车项目的学生应该喜欢开叉车,单证项目的学生应喜欢文字处理,同时也喜欢学习外贸英语知识。②参赛学生要有职业意识,做事有目标感,有勇气承担重任,有团队合作精神。技能竞赛中有很多比赛项目都是两个人以上的团体小组比赛项目,这就要求参赛学生之间相互合作。如仓储进出库项目就是要求三个选手在一起通力合作完成比赛,选手们必须要具有团队合作精神。③参赛学生综合素质要好,主要包括身体素质好、有谦虚的品质、有较好的理解能力等。几乎所有的比赛项目的第一项工作都是认真阅读竞赛题目,要求学生对竞赛要求具有较好的理解能力。④能吃苦耐劳。只有经过刻苦的训练,选手们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练就熟练的职业技能,从而最后取得优异的成绩。

3.2 领导重视,全员参与

北京市商务科技学校从2009年5月开始每年承办北京市中等职业学校物流管理专业技能竞赛,到现在为止已经有5年的时间,得到了校领导的高度重视,无论在人力、财力、物力上还是在激励机制上都给予了大力支持。校领导多次亲临集训场地、给指导教师和选手们鼓劲加油,点播训练方法。技能竞赛不是一个部门、一个科室能够单独完成的,它需要很多的部门大力配合,通力合作。学校的全体老师都给予了大力的配合,这是物流技能竞赛得以顺利进行的坚强后盾。

3.3 行业结合,提高师资力量

对于技能竞赛的强化训练而言,师资是必要的前提条件。现在的技能竞赛内容几乎不是职业学校的教学内容,而是现实社会生产中更为先进、更高深、更实用的新技术、新工艺,因此指导教师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就代表了学生的训练水平。因此技能竞赛指导教师本身就应该是各比赛项目的理论和技能操作高手。北京市商务科技学校指导物流技能竞赛的教师都是物流专业的专职教师,多年来从事物流课改工作,具有较丰富的教学经验,都参加了物流企业实践活动,熟悉物流企业的工作流程。除此之外,我们还聘请了物流企业有经验的一线技术人员,对我们的选手进行指导点评。让我们专职教师认真汲取经验,及时发现指导中的盲点,修正和改进指导思路,使选手水平更高、更贴近企业实际水平。如在训练叉车方面,外聘的企业技术人员对叉车选手就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转弯辅导,使学生达到了物流企业的岗位要求。在物流单证方面,外聘的企业人员对国际物流各种单证进行详细的讲解,让学生深刻领悟到各种物流单证在物流业务流程中的真实性和重要性。

3.4 科学管理,合理安排

指导教师们认真研究比赛项目的具体要求,在平时的教学基础上,制订出具体的训练方案,有周计划、月计划、阶段计划,对训练时间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每一个阶段都及时进行反馈,在训练中不断纠正选手的错误,力求完美。比赛的选手们在操作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每一个动作,都渗透了指导教师的心血。

3.5 狠抓核心,提高成绩

3.5.1 加强心理辅导

为了增强学生们的心理素质,消除参加比赛的紧张心理,特聘请了专业的心理学辅导老师分析他们产生紧张和焦虑的原因,让选手们知道适度的焦虑有时反而会使其在比赛时集中注意力,充分发挥潜能,取得好成绩。然后,在了解每名选手产生紧张和焦虑的原因之后,心理辅导老师有的放矢地对他们进行心理辅导,缓解紧张情绪。最后,我们多次组织了模拟比赛,让学校领导和老师们当评委,制造紧张气氛,从而提高选手们的心理素质,使选手们能做到在各种场合操作时都能做到“胸有成竹”“临危不乱”。整个过程都用DV机拍摄操作全过程并适时回放给选手们,让他们能及时看到自己的问题。在比赛当天我们还运用了音乐潜能调节法。音乐能够影响人的身体和大脑,人们可以听着催眠曲进入梦乡,唱着歌曲减轻繁重的体力劳动。科学研究表明,音乐可以使人产生兴奋、镇定、平衡三种情绪状态,在比赛前让选手们听有节奏的轻音乐,这样减轻了竞赛的压力和繁杂的噪声,也能调节身心训练氛围。

3.5.2 营造浓厚的技能竞赛氛围

为了提高选手们的技能竞赛成绩,我们营造了许多浓厚的技能竞赛氛围。如,让叉车选手在全体物流专业学生面前进行技能展演,营造技能竞赛场面,让选手们把展演看成比赛,进行实战演习。还有,我们让仓储进出库和叉车的选手到兄弟学校进行参观学习,与那里的选手们一起进行了物流技能大比拼,互相学习专业知识。让选手们丰富了自己的专业技能知识同时也增加了实战经验。

3.5.3 加强应变能力训练

针对选手们普遍存在逻辑思维能力较差,缺乏自主思维、自主分析能力,只会重复固定不变的流程、动作,缺乏灵活的应变技巧等情况,指导教师们在训练中开始设计题目、安排货品、设计操作流程方面都不断设置障碍,让学生在竞赛中能够冷静分析题目,找出这些障碍,从而能顺利完成竞赛。如,在物流单证中,题目的设计每次都有变化,小到入库货物单位的变化,大到整个题干的变化;仓储进出库路线的安排、货位的指派、货物的补货、货物的包装等。每一次的训练中指导教师们都要费尽心机想到可能出现在技能竞赛中的题目,让学生灵活地处理,提高自己的应变能力。

4 结 论

总之,技能竞赛成绩是职业学校教学质量评价的重要标准,要想提高技能竞赛选手的成绩,需要指导教师、参赛选手、学校三方面的共同努力。只有认真分析影响技能竞赛成绩的各种因素,并找到行之有效的对策,才能不断促进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地提升,不断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不断促进职业教育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查建中.技能大赛要在“做中学”[J].职业技术教育,2009(21):64-65.

[2]史文生.职业教育技能竞赛研究[M].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10:64-70.

第7篇:叉车实训总结范文

1教学方法的改革

1.1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使理论与应用得到完美结合

在物流管理专业“工学交替双循环”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下,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教学本着“工学结合”的思想,真正做到“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重视学生在校学习内容与企业实际工作的一致性,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将课程设在校内和物流企业,按照每一教学情境的设计需求,结合实际需要,设计并创新了“以学生(Student)为主体,以目标(Target)做指引,以情境(Situation)融内容,以任务(Task)当驱动”的“STST”课程教学模式。[1]以“物流信息管理”课程为例。传统的“物流信息管理”课程仍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即:老师讲,学生听,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热情和能力,更谈不上独立的分析和解决问题;再加上长期以来,物流信息管理课程教学以讲授空泛的技术知识为主,实践内容较少,不仅脱离企业实际需求,而且导致很多学生由于较难理解这门课的知识而缺乏学习兴趣,甚至放弃了对这门课的学习,导致学生在真正上岗时实践能力极其薄弱。针对这些问题,物流管理专业在进行该门课程改革时增加设计了“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包括知识点和任务实现两大主要部分,一方面使得项目与理论知识保持紧密联系,另一方面实现了从理论到应用的完美结合。[2]该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之处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1在教学模式设计上体现“工学结合”

物流管理专业根据对各类型企业的调研结果,按照物流企业的物流信息技术应用情况,将典型的工作任务转化为学习领域,设计了4个学习情境;每个学习情境又以任务进行驱动,总共10个工作任务,充分训练了学生的岗位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同时教学过程中穿插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实际操作,真正实现了工学结合。

1.1.2在教学内容上以工作过程为导向

根据工作任务来设计学习情境,将教学内容整合、序化融入真实工作任务。在设计学习情境时,将教学总体目标分解,细化,做到每个阶段每个环节都有目标做指导,引领本阶段本环节的教学内容的学习,注重对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三方面的培养,使学生对每一阶段每一环节的学习,都能明确其学习目标,做到单项任务目标、多项情境目标、综合课程目标的“点—线—面”结合。以“物流信息管理”课程中的———任务1———学习情境一物流信息识别和采集的内容为例,说明如何结合企业真实案例,设计学习情境的设计和任务,将教学任务融入到学习情境中,将内容合理整合序化。“物流信息识别与管理”这项任务是整个物流信息管理工作的起点。该项任务要求物流管理人员能够在接触物流信息管理工作之初能够识别物流信息,掌握物流信息管理的基础知识,并利用Excel办公软件进行物流信息管理。以此项工作任务为载体,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在教师的示范指导下完成物流信息识别与管理工作,并学会Excel办公软件的基本操作。学习过程中,还要培养和锻炼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遵守相应的岗位职责,真正做到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将教学内容融于工作任务要求之中。

1.1.3在教学安排上体现教学做融通

在整个课程教学组织过程中,教师只是学生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协调者和引导者,而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体。在课堂上,学生结合各学习情境中各具体任务,做计划、做决策,去实施,锻炼自主学习、自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分析任务如何完成的过程中,主动思考需要什么知识做支撑,如何获得这些知识,之后通过自己的努力,自己动手动脑,通过不同方法和手段,借助网络平台,寻找相关资源,不仅完成了学习和工作任务,还主动地完成了相关知识的学习。在学习工作融为一体的教学中,培养了学生沟通、团队合作等综合职业素养,强化了职业技能。

1.1.4在教学评价上注重过程

依据学生的职业素养、学习态度、完成任务情况评定成绩,并按照任务的难易程度不同、学时不同,按权重记入课程成绩。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下,教师在设计任务的时候强调每项任务的应用性。当学生完成项目以后,一是通过自我评价,看到自己在这项任务中的收获,明确自己的不足之处;二是通过教师评价来激励学生,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

1.2采用引导文教学法,有效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引导文教学法”是一种行动导向,即根据行动引导文完成的教学方法。该教学法的要素主要包括引导文和引导问题。引导文是由教师总结的、在学习工作中所必需的信息,如文献、资料、总结等;引导问题是教师针对引导文而提出的问题,学生可从引导文中得到信息和提示来回答这些问题,在寻找问题答案的过程中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在布置某项任务时需要让学生掌握必备知识时,教师可先根据知识点设计引导文,在引导文中提出问题即任务,并讲明任务要求和能力要求,然后按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和评估6个步骤引导学生自学,最后教师负责解答学生的疑问。仍以“物流

信息管理”课程中的学习情境一“物流信息识别和采集”为例,按照引导文教学法的顺序如下所示:第一步,资讯。首先下达任务单,明确这次学习工作任务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强调这次任务的学习目标。即:能够识别物流信息,并能够利用Excel办公软件进行物流信息管理;同时,下达资讯单,让学生利用网络及图书馆等资源查找资讯单中的相关问题(如:数据与信息二者的区别与联系?物流信息的内容及分类?等),进行自主学习。第二步,计划。下达计划单。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明确要完成这次任务需要掌握的知识、采用什么方法和途径获得这些知识、如何进行物流信息的识别与管理、具体的实施步骤和使用的资源有哪些等。由小组间进行交流沟通。第三步,决策。下达决策单。在对各种方案进行可行性、可操作性等对比的基础上,编制完成任务的实施方案,确定具体实施的内容和步骤,及其小组成员分工。第四步,实施。下达实施单。各小组开始行动,按照任务实施方案进行。第五步,检查。下达作业单。各小组根据本次任务完成两次作业:一是使用Excel办公软件制作物流单据,二是小组间分析物流信息管理的地位和作用。派出一名代表汇报说明本小组的任务完成的结论。最后进行小测,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由老师进行评分和作业评价。第六步,评价。下达评价单,包括学生自评和教师总结两部分。学生自评:即简单说明自己在任务实施过程中,自己都做了什么,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感想等;小组互评,通过听取其他组汇报的结果,做出评价并打分;教师总结:由教师对汇报结果和测试结果做总结,给各小组打分;征求各小组组长的意见,对学生的成果做出评价,并打分。将各方面的分按一定比例加成汇总求平均数,得出最后每个人的得分。 2教学手段的运用

2.1以多媒体为基础教学平台,以网络为载体,保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新颖性

采用多媒体作为基础教学平台,通过网络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保证教学内容能够与物流行业最新动向和趋势保持一致。[3]物流管理专业通过与北京络捷斯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共同建立了“长风模式”未来课堂。该课堂采用“长风物流人才互联网+”培养模式,即基于信息化环境下互联网技术与教育相结合的现代化教学。该模式以提高物流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基于物流职业资历架构,打破传统物流学科体系,以未来课堂为支撑,以贯穿岗位序列能力单元的工作任务和知识点为学习内容,以新一代物流数字化学习资源为展现形式,以多元化评价体系为质量保证,利用基于过程管理的云技术平台(长风网),开创综合类职业专业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4]长风模式打破传统的学科体系,采用BAG(学习领域)课程开发模式,由课程的最小单元———学习任务组成。以Logis物流职业资历架构为基础支撑,从产业出发,还原企业真实操作环境,模拟工作过程,与实训相结合,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

2.2将多种课程资源渗透于教学全过程

物流管理专业与北京络捷斯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共同对物流专业及专业群的课程资源进行了制定和开发,每门课程都包括多媒体课件、教学视频、动画等多种形式在内的教学资源。在每章内容讲解过程中,教师会将企业实际物流作业场景视频和动画等内容提供给学生进行观看和分析;在每章内容结束后,都会进行企业实际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每一讲都安排有技能实训题和配套试题,帮助学生更好地预习、复习并加深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以“配送作业管理”课程中“配送中心作业”相关知识为例。在授课过程中,教师首先利用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资源库所提供的真实物流配送中心工作视频,让学生对配送中心的作业状况有一个初步了解。其次,利用教学动画资源,分别向学生演示配送中心进货、拣货、配货、送货、退货以及装卸搬运作业等一系列作业过程,使这些单调的知识点能够更加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另外,为了能让学生更好地了解配送中心的经营过程,在授课过程中让学生使用资源库中的白箱化虚拟仿真实验软件,即由学生经营这家配送中心,为多个配送点提供配送服务,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最多的利润为目标。再次,教师会通过将资源库中所提供的《物流配送中心现场管理规范》等相关物流行业标准向学生进行介绍,并将物流配送中心运营的实际案例提供给学生,由其来对该配送中心的运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将所学理论转化为对实际问题的解决。最后,通过每一个情景的技能实训题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

2.3校内实训室配套教学,充分提高学生实训能力

根据高职院校对物流人才的定位,物流管理专业以仓储配送管理、运输作业管理、物流信息技术、国际物流和快递运营为重点进行了实训室建设,满足了校内实训教学的需要。物流管理专业目前共建有包括运输模拟实训室、物流信息技术实训室和国际物流实训室在内的3个校内实训室,以及包括仓储配送实训中心和新建快递运营中心在内的2个校内实训基地,它们的主要任务就是要为物流相关课程的教学提供配套的实训条件。目前物流管理专业的实训室主要采用两种方式进行教学配套:参观介绍和实际操作。对于初学者,第一次访问实训室时一般都需要任课教师或实验指导老师系统介绍本实训室的设备、功能和具体的操作方法;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理论和操作知识之后,再次进入实训室就可以尝试自己亲自操作。以“仓储作业管理”课程教学为例,通常任课教师都会利用1~2课时在开课之初带领学生参观实训中心,并把实训中心内的仓储配送设备向学生做一大致介绍。在接下来的课程中,若某一学习情景涉及某种具体设备(比如堆垛机、叉车等)的操作,则会先由任课教师为学生进行操作示范,再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安全操作。每一次实训课结束后,任课教师都统一要求学生按照学校的统一格式要求撰写“实训报告”,并将实训报告的质量作为平时成绩的考核内容。

2.4校外实训基地加深理解,努力培养学生职业技能

目前,物流管理专业已经与哈尔滨龙运物流园区和京东商城合作,共建校企实训基地。以京东商城物流培训基地为例:京东商城华北区开放“厂中校”岗位,每年接收90名物流管理专业学生进行顶岗实习。学院派专职教师,按计划以各岗位现场工作任务为典型教学项目,开展“任务驱动”实践教学,企业给每名学生指定师傅,按“师带徒”的模式在京东商城各“仓”中进行,师傅现场指导,加快了学生适应社会、胜任岗位的综合能力,提高了学生对企业管理及技术等方面的认知能力,最大限度地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岗位操作能力和岗位管理能力。通过以上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充分拓展了校外实训基地的职能,提高了学生实训能力,让学生将在课堂里学到的理论知识在实际工作中得到了操练和强化,极大满足了物流管理专业学生顶岗实习和就业等方面的需要。

第8篇:叉车实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港口物流;实训基地;实用型

一、背景探讨

众所周知,物流渗透在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因此物流专业所涉及的学科和内容非常多,一般有包装学、运输学、仓储管理、采购管理、供应链管理、管理学原理、物流客服服务、物流系统设计以及国际物流等,但物流专业毕业生能否顺利在该行业找到工作成了我们关注的焦点。

通过对毕业生的回访我们发现,有时候物流企业所需要的人才不一定是物流专业人员,或者物流专业人员在物流企业里从事物流市场营销的居多,在学校里学到的物流专业知识并未派上用场,最后一种情况是学生所具备的物流实践技能较缺乏。特别是如今的社会需要实用型的人才,虽然我国近年来校企合作实训基地的设施建设与校企合作模式探索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与推进,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尚处于起步阶段,实训基地的建设还相对滞后。因此针对企业对物流专业人才的不同需求,有必要为物流专业设置具有岗位方向以及配套实训项目的实施教学。

二、建设港口物流实训室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合作交往的日趋频繁,港口物流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在地域上形成了以核心海港为主体,以江河商港为辅助,并集聚公路、铁路、航空、管道等运输方式,构成综合立体式国际航运中心。物流涉及综合运输,外贸货物的物流更以港口为最好的交汇点。不少沿海港口和大的内河港口都是公铁水联运的货运中心,是交通运输的枢纽。港口是物流链上一个十分重要的部分,现今物流的开展离不开港口的服务,而这对物流专业的学生又提出了新的机遇和要求。

北海职业学院(以下简称“我校”)位于滨海城市,其南临北部湾,是中国第一批对外的14个沿海开放的城市之一。其办学特色是以服务北部湾区域社会和经济发展需求为宗旨,以沿海优势突显自身特色。随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和“东盟自由贸易区”相继成立,广西北部湾港口城市群正在成为我国连接东南亚乃至世界的物流中心。众多的物流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环北部湾各城市的港口物流建设也进入,高素质技能型的物流管理(港口物流方向)专门人才的需求量迅速增加,就业前景非常广阔。同时针对目前实训基地与教学现状,港口物流专业应创建特色实训基地,注重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推行任务学习法与项目教学法,改革专业技能考核方式,提升办学质量。

1.实训基地是港口物流的特色需求

港口物流是集物流、航运、加工、贸易、报关、商检等专业在内的综合服务行业。所涉及的知识内容非常多,这就需要学生学会整合相关的知识点来解决问题。但是在设置专业的时候,往往很多专业是分开的,这样在教学的过程中给学生了解和掌握港口物流的完整流程与操作就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如何把港口物流所涉及的知识模块连接起来让学生可以全面地接触港口物流十分重要。因此建立物流港口特色实训室能够满足物流港口专业学生对熟悉港口物流流程的需要。

2.实训基地是港口物流专业的实操技能保证

在港口物流专业建设里,师资队伍的建立、教学条件和教学设施设备的情况以及实训基地的建设,而实训基地应属非常关键的一项。在港口物流操作中,集装箱运输、集装箱装卸、集装箱调度、货运组织等港口作业都需要工作人员具备一定的操作技能。在走上工作岗位前,学生在实训基地得到实况操作训练是非常重要的。

三、港口物流实训基地的特色建设

实训基地是一种集教学、技能鉴定和技术服务为一体的多功能职业教育中心,通过校企合作承接企业生产加工业务、参与企业生产和产品研发,把学校的日常实训融入企业产业链,使教学与生产、学生与企业“近距离”接触,是实训的基本内涵和实质所在。

1.实训室建设的不足

(1)现有的实训室的实训项目比较简单或单一,往往只是针对某一专业的实训项目,缺乏物流的综合特性。例如模拟仓库设施设备,往往设置的只是普通货物仓储。但是在现实情况下,货品有可能是鲜活货物、危险货物、放射性货物等,面对这种特殊货物的仓储管理知识未能展现出来。

(2)学校有限的经费需要分配于各个专业建设实训室,因此在经费不够充足的情况下,需要给实训室配备的设施设备,例如电脑、软件、货架、叉车等,可能会让专业团队无法选择真正适合的实训室设施设备。

(3)模拟港口物流设施设备是大多数实训室的考虑,购进大量的港口运输与装卸的设施设备模型,学生可以进行参观了解,但缺少亲自动手操作的环节,学生未能了解操作流程,缺乏实训室的实用性。

2.建设特色港口物流专业实训基地

面对目前实训室所遇到的问题,我们可以先针对以前港口物流专业的实训室教学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和分析,根据高职院校培养实用型港口物流人才的方案,将理论教学和实操有机联系,训练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和专业技能两个方面,建立一个特色港口物流专业的实训基地。

(1)目前在我校已通过 “校企联合、订单培养”等校企合作方式,建立了校内和校外的实训基地。校内的实训设备始终跟不上技术设备的更新换代,和企业合作建立校外的实训基地是最好的选择方式。一方面可以减轻学校的资金压力,另一方面,可以确保学生的实训内容是最新最及时的。企业也可以通过与学校合作,提前“培养”适合企业的理想人才。

(2)加强实训教师的队伍建设是保证良好教学质量的基础和前提。一种方法是让教师到港口物流企业进行挂职锻炼,这有助提升教师的实践教学技能,且教师能对港口物流的发展状况有个良好的掌握。另一种方法是邀请企业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到校园进行实践指导,可以更加系统、全面地将行业发展的状况以及企业对人才的招聘及要求信息带给学生。

(3)实训教材增加仿真软件,让学生可以亲身参与到企业项目去练习。建立港口物流仿真体系可以改变原有的实训室的运作模式。企业提供真实案例,学生利用仿真软件参与案例的分析和设计,然后再与企业的解决方案进行对比,这样可以达到身临其境的感觉,让教学在真实的氛围中进行。这样也增加学校和企业的交流,让学校可以与企业保持一种紧密的关系。

港口物流业的高职物流物流专业需要培养适合企业与社会发展的实用型人才,就应该将港口物流的实训基地设置出自己的特色。企业的加入无疑加大了实训基地的建设力度,与企业合作建立实训基地、教师到企业顶岗学习、仿真软件处理企业真实案例等教学方式都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一个真实的企业工作环境,也为企业准备一批专业人才。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将本来繁杂的教学资源通过系统的整合,建设高质量的教学模式,最终满足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特色需求。

参考文献:

[1]韦晓阳.新加坡职教特色概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27).

第9篇:叉车实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 物流人才 高职院校 双主体 培养模式

基金项目:本文系陕西省社科联课题的主要成果之一,《陕西物流行业人力资源开发与陕西经济发展—基于高职院校“双主体”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课题编号:2011Z03。

引 言

现代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仓储、配送、货运和信息管理等行业的复合型服务产业,陕西省已提出在“十二五”期间力争经济综合实力上台阶,大幅提升经济总量、居民收入和财政收入,进入中等发达省份,并同时也已明确把物流列为重点发展产业。物流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现代物流人才的支撑,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高职院校应当如何培养物流人才以适应企业的需要?为此,我们对陕西省物流人才需求状况进行了调研。

调研情况

本次调查对象为陕西各类物流企业,通过深入企业参观、访谈、发放问卷及通过招聘网、杂志等途径,获取有关数据和资料。调查内容涉及企业对物流人才结构、素质和知识的要求、学历要求及对职业资格证书的看法等。

本次调研共向20家企业发放问卷共180份,回收156份,其中有效问卷148份,问卷有效率为82.2%。

陕西省物流人才需求现状

1.陕西物流人才总体需求分析

陕西作为西北地区的门户和交通枢纽,铁路、航空、公路运输发达。随着“关中——天水”经济区的批复,在西咸一体的趋势下,沣渭、泾渭新区的相继挂牌成立,西安综合保税区获国家批复并加紧建设,在此契机下必定会带来物流人才需求的扩大。通过调研了解到,近几年,大型连锁超市、快递业的兴起,陕西以煤炭物流、家电物流、医药物流、快递物流等专业物流配送为突破口,加快建设物流交易平台。国内大型物流公司如中储、中集、中外运等在陕西都有设点,国际物流企业如马士基、讯通集团也逐渐进驻陕西,为我省物流业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1]。

2. 物流人才需求结构分析

按国家对物流人才的统计口径,物流人才可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高级物流人才、中级物流人才与初级物流人才(物流操作人员)[2]。通过对西安人才网随机抽查的500名物流人才招聘信息的结果分析,高级物流人才需求占总招聘人员的18%,中层物流人才需求占15%,初级物流人才占到总需求人数的67%,是物流人才需求的主体[3]。同时,对物流行业中最紧缺的人才的看法中,分别有29%和23%的受访者选择国际物流和物流营销人才,有18%的受访者选择物流系统设计,表明了企业对物流人才知识结构专而精的要求。同时还了解到,动手能力强,有很强的事业心与责任感的人最受企业欢迎。

3.物流人才学历层次分析

在被调查的500 个岗位中,需要物流专业或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岗位的有125个,需要大专学历的岗位有300个,占到60%,其他学历要求的有75个。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物流岗位大多对学历要求不高,高职高专学历最受欢迎。因为物流行业的工作操作性强,需要大量具有操作能力的员工。但物流业操作又不是简单机械或人力操作,同时还需要一定的物流知识体系支撑,专科层次的人才比较符合当前物流发展的需要。

4.企业对物流人才的素质和知识的要求

问卷显示,层次越高所应具备的职业能力要求越高。如企业对高级物流人才的要求普遍较高,无一例外地要求其具有丰富的管理经验,有的要求其有较好的项目管理能力、财务知识及行业背景;而对初级物流人才的选用,最看重的是吃苦耐劳精神、团队协作精神和较强的责任心。如企业对基层操作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的要求最高,达到29%;对基层物流管理人员、中层物流管理人员与人合作能力、与人交流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要求较高,分别为22%、21%和20%;计算机操作和物流成本控制方面的知识被认为是必须具备的知识,比重合计为61%。

在走访中我们还发现,企业除了比较注重专业知识和职业核心能力外,还对人才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提出了较具体的要求,如对员工的心理承受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吃苦耐劳精神、工作态度、礼仪谈吐及团队精神十分关注。

5.企业对职业资格证书的看法

调查统计显示,仅有11%的受访者“非常看重职业资格证书”,这类企业中有资格证书的员工,可以在薪酬上有所体现。63%的受访者认为职业资格证书的获取对学生就业有帮助,企业在选人时作为参考。还有 15%的受访者“不看重职业资格证书”,另外有23%的企业人员“要求具有职业资格证书”,如货代企业,报关员必须持证上岗,企业也鼓励员工和学生考取这类资格证书,表明企业对职业资格证书大多还是认同的。

高职院校物流人才培养对策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学校培养出的学生离企业实际需求还有较大的偏差,如何培养出适合企业需求的学生是摆在高职院校面前的一道难题。下面以陕西工商职业学院为例,提出几点对策。

1.继续完善“岗位导向、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

按照学院提出的“岗位导向、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的框架,构建以企业物流为主的“专业+项目+公司”人才培养新渠道。根据行业发展动态,以合作企业海程邦达国际物流有限公司、中储物流、苏宁电器等企业专家和技术骨干为主,聘请社会物流行业专家,分析、研究和制订科学的人才培养目标,转变培养方式,优化教学组织模式,制订并实施人才培养方案,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4]。

继续推进校企深度合作,推进“2+0.5+0.5”的校企育人机制。前两年进行“校内理实一体、校内外工学结合”的培养,第五学期由专职教师带领学生进行企业见习、岗前强化训练及职业资格考证,第六学期由专兼职教师带领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即2+0.5+0.5)。学生毕业时达到公司职员的标准,毕业后能直接胜任公司相应的职员工作。同时,将物流师职业资格证书、报关员资格证书、采购师职业资格证书、叉车证等证书考试内容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学生在获取毕业证书的同时获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学生“双证书”获取率达到100%。

2.课程体系建设与职业标准对接

(1)基于物流岗位能力需求,整合开发物流课程体系

按工作过程重构课程体系,项目组成员深入企业生产一线调研,对物流管理典型工作任务分解,归纳形成综合能力,在此基础上重构课程体系。聘请企业人员参加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具体指导教学计划的修订工作,构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同时,按照不同行业的职业标准,对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的教育教学活动纳入整个课程体系。

(2)基于物流岗位工作过程,构建课程内容和精品资源库

依据物流岗位能力标准,围绕岗位技能点,根据典型工作任务,确定核心能力,围绕核心能力建设优质核心课程。采用校企合作方式,与海程邦达、中储物流有限公司等不同经营类型的物流企业共同成立课程开发项目组,通过对工作领域、工作行动能力的分析,进行学习领域课程的设置,如图所示。按照现行就业岗位特征及就业需求,确定《国际货运》和《物流信息技术》2门与实践结合紧密、有代表性的课程,开展精品课程建设,带动物流管理专业改革与建设。组织5名专业教师和企业相关人员组成课程建设小组,对《国际物流与货运》、《物流技能实训》、《报关与报检实务》等核心课程进行重点建设,编写配套实训教材。围绕课程体系改革,结合优质核心课程的建设,建立一整套满足教学改革需要的教学大纲、讲义、实验实训、试题库等。

3.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不断改善学生实训条件

学院将结合西安国际港口城市的定位,以及物流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确定实验室的四大功能区域:物流综合实训室、国际物流实训室、沙盘演练实训室、物流模拟软件实训室。其中,物流综合实训室组建仓储、生产、运输等基础设施设备,满足学生对多门课程的理论和实践的学习需求;国际物流实训室模拟海关、商检、企业,开展国际货代情景教学;沙盘演练实训室综合国内外先进的物流园区、港口物流的沙盘模型,供学生教学参考用;物流模拟软件实训室整合多种信息系统软件,提高学生物流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凭借科学的合作模式,海程邦达已经成为我校物流专业省级重点实训基地,借助海程邦达、中储物流等企业的物流实体运作平台和经营资源优势,建立布点合理、功能明确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具有真实职业氛围的实训场地,为课程的实践教学提供真实的工作环境。

4.打造高素质、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按照“内培外引,专兼结合,重点培养”的建设思路,全面提升专职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从行(企)业引进或聘请一定数量的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作为兼职教师,重点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的课程设计与开发能力、教学设计、组织与实施能力和实践操作等能力。坚持“三个项目”建设和“两大内涵”建设,采取引进、培养和外聘相结合,教学、科研与实践相结合,综合职业素质与实践教学能力培养相结合,逐步形成结构合理、开拓创新、务实求真的“双师”结构团队。

5.改革质量监控与评价模式

人才培养质量是由每个工学环节的过程质量来实现的,为了使培养的学生能符合陕西物流行业的需要,就必须对人才培养工作进行“全面、全员、全过程”的监控与评价。建立以能力测试为中心,紧密结合培养人才的特点,将素质教育内化,变一次考试为多次考试,形成性现代考试制度。在考试的形式和方法上采取口试、参与科研、实地调查、闭卷、开卷、半开卷、论文、课题设计、实践报告、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力求灵活多样。以使考试达到预期目的,全面检验学生综合知识的掌握程度。

参考文献:

[1]陕西省物流与采购联合会. http:///.

[2]张媛媛.基于高职物流人才培养的陕西物流人才需求调查分析[J].价值工程,2011,3.

[3]西安人才网.http:///company/danwei.j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