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企业管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中小企业管理的不规范性
我国中小企业管理的模式是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即企业的所有者同时是企业的经营者的经营模式,这使经营者能够掌握企业的全程经营,企业的管理人员大多也是企业所有者的亲友,家族管理模式的特点比较突出。由于中小企业的公司规模不大,大多是小规模的生产,就难以形成大企业那种部门分工明确、权责分明的管理模式,曰常的管理工作也是由企业的所有者一手操办,尽管企业有所谓的经理,但是经理的职权也是有限的,只能在所有者的指挥中执行日常事务。中小企业缺乏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和完善的管理模式,整个企业的管理都是混沌不清,企业的发展会受到极大的限制,这种不规范性是企业发展的绊脚石,越不规范越落后,最后企业的经营会日渐衰退。
2.企业管理信息化观念落后
企业管理信息化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经济管理工作的效果。目前,我国有很多中小企业管理者和企业职工都存在管理信息化理念落后的现象,没有认识到信息化管理对于企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更缺少科学的管理方法来指导企业的日常经营和管理活动。尤其是随着信息网络化时代的到来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的思维变得开放和多样化,企业也越来越重视经济效益的提高,将全部重心放在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当中,而信息化管理思想观念却相对落后,不能及时更新,导致不能跟上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不能做到与时倶进。还有些企业虽然有一定的信息化管理理念,但是缺少与企业发展实际的联系,导致企业信息化管理工作难以发挥应有的效用。在当前的社会经济形势下,中小企业只有提高对信息管理工作的重视,转变自身的管理理念,才能建立科学的企业管理发展战略,从而推动中小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3.自主创新人才匮乏
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主要是取决于自主创新人才的缺乏,使得中小企业研发能力不足。中小企业发展处于初级阶段,自主创新仅靠自身的力量显得太过薄弱,而产学研相结合的模式和中小企业之间的合作机制尚未建立或完善,因而,其创新得不到提升。创新人才不能引进,而原有研发队伍的创新不足,影响了中小企业创新的连续性。创新人员缺乏的直接后果就是中小企业自主创新心有余而力不足,技术研发能力差,技术成果转化生产力能力低。因此,人才是制约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的重要因素。
二、加强中小企业管理创新的建议
1. 引进合理的先进企业管理理念,提高企业管理的质量
在这个知识飞速更新的时代,只有追随先进的理念、方法才能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上立足,中小企业在大环境改变的同时,一定要注重自身的提高,要规范企业管理模式,大到决策层级,小到业务部门、执行过程,都要规范化。首先要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严格抓紧规章制度的实施,逐渐形成大企业的权责分明、分工明确的管理模式,其次,在引进先进理念的同时,一定要注重摒弃不合理、不符合中小企业发展的管理理念,更新与时倶进的管理模式,提高管理的质量。
2. 提升中小企业领导对管理信息化的重视
为了确保中小企业领导管理信息化工作的顺利进行,必须提升中小企业管理者的认识,并认识到管理信息化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建立一个规范和完善的企业管理工作。让中小企业领导能够意识到管理信息化工作的开展需要。结合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以及中小企业管理和信息技术的具体状况,进行管理信息化工作开展。当然更要针对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具体情况进行管理思想和科技成果的借鉴,完善中小企业管理信息化工作。最后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要让中小企业领导认识到管理信息化本身就是一个长期的工作需要在实施过程中做到循序渐进,确保中小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和应用的相互协调。
3. 重视人才培养,建立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目前市场机制尚不健全,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交易容易最后转变为企业与个人之间的交易,这种私人交易对企业来说是一种威胁,因此,家族企业式的管理模式可以釆取,但是需要进行改革创新,既保留这种管理模式的有利性,同时注重人才引进,这对公司的长远发展具有战略意义。在改革创新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对企业中占有重要职务的亲友进行知识的更新与培训。
4. 构建合理的企业文化,促进企业全面发展
企业文化是企业经过长久经营总结出的经验,在中小企业进行构建企业文化的过程中,不能生搬硬套,一定要切合实际,要结合行业特点和企业的内部经营状况,可以借鉴外国先进的企业文化,注重员工的培养,注重企业的协调度,适时候对企业文化进行评价,在企业经营的过程中通过自身的探索进行完善。
说到“管理”这词,对很多中小企业的创始人和企业管理高层,再熟悉不过的词,也是天天挂嘴边,时时而思的事情。我最近对一家全省IT行业全年营业额几个亿的大企业做信息化管理调研,通过一个月细致的调研,把调研报告呈给老总们一看,他们既吃惊又大为不解,因为我上面提到的几点问题都涉及到,还增加流程混乱、资金流向混乱、各部门利益相争严重等问题。这时我把每个相关问题一一针对实际情况做了细致阐述,几位老总长时间长思不语。
从调研中我们得知,他们经过国际ISO9001标准考核,而且花重金请专业管理公司量身打造企业管理流程,有时还派管理高层去学习国内外先进管理思路。在这里我想说的事,我们身边还有多少这样公司,这次IT行业受“金融危机”影响,他们一下就裁减几个部门和很多员工。这个“冬天”让人感觉“寒气”逼人。很多企业看到我们调研报告,提出具体修改想法,都被我们否定,并不是他们想法有错,而是如果依然是脚痛医脚,头痛医头,那么仅是治标不治本。我就中小企业的问题,归结为是:管理误区。
“管理误区”在我看来并不是本质上的错误,大家都知道管理出问题了,而且也知道问题的轻重。但我们恰恰忽视管理的核心目标:就是让高效的团队健康、有序去执行企业制订的战略和战术。“健康”就是要上下沟通顺畅,管理在这当中就是把平台搭建到,让每个人在这平台上发挥出自己的优势并能形成强有力的沟通渠道形成互补。“有序”就是事事要有计划,事事可以追踪到人,这里计划必须是操行性强、可控性强。没有完善的扁平化管理,是很难有让团队高效有序的执行。那么“管理误区”到底是什么的误区呢?其实归纳就两点:一是制度管人和人管人;二是企业文化缺失。
(一)制度管人和人管人
制度管人和人管人的现象是我们身边中小企业管理中的“特色”。这也是我们中国几百年儒家思想和西方文化想结合的产物。我这样阐述这观点肯定很多人都一定认可,因为很多企业都是这样经营管理的,难道不要制度或者人来管吗?其实,我可以理解大家这样想法,事实也没错,但为什么这样讲呢?我们先从制度管人说起,这没有错,而且我也非常认可,很多企业为制订企业管理制度,着实费了不少心思,有的花重金派人到国外学习外企管理制度,让我们不少中小企业提升企业形象和企业执行力跨出强有力的一步。所以很多中小企业更是一股脑的去效仿,把老外的东西拿来就用,可就是形像,神不像。使得很多企业管理水土不服,员工思想涣散,这就是我称之为“西方文化”。鲁迅先生都说过弃其糟粕,取之精华。可我们很多企业管理者硬是拿来就用,再用鲁迅话讲“拿来主义”。这时候,就有的企业管理者不相信“西方文化”来个全盘否定,制订的制度形同虚设,完全按照我们老祖宗的思想来管理企业,与此同时,给“管本位”思想和“庸才”创造滋生土壤,这就是我称为中国儒家思想。一件事情下来,我们要走很多程序,大家怨声载道。有才能的流失,没能力会“来事”的人受宠。更可怕的是,某个领导出差,让部分机构运作停止,连重要投标的事都没办法落实。按此管理下去遇到今年的“金融危机”能不倒闭裁员吗?美国三大汽车巨头:福特、通用、克莱斯勒在此次金融危机中向美国国会提交救援计划时,国会议员就提出让他们必须管理改革,否则就不会救援,与之相比我们国内中小企业的管理改革也是事在必行。而且是必须符合我们中国中小企业实际环境和情况,有针对性进行调整部署。我个人拙见认为,我们中小企业管理应是中新结合,用制度约束人,用魅力去影响人。管理中,60%用制度去充实管理。制度要体现外企高效、有序外企的思想,但不能拿来就用,要结合我们企业的实际情况去修改,从而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另外40%的管理是用领导者的个人魅力去影响员工。我们国人最讲情感的,这也是国情。单纯用制度去管理,显得很生硬,不能把制度人性化的一面体现出来。所以我们思想要中西结合,制度要糅合人性化,这样管理才能有的放矢。
说到这里,很多企业管理者,都会觉得这很简单,谁都知道,可在执行的时候又有几个真正做到的呢,就好象我给一些市场人员培训时,我设计一个小题目,说起来大家都知道,就是拜访客户进门到出门,20个人中挑选5个人,只有一个做到标准,我的标准是:进门轻敲门、自我介绍、递名片、坐下、客户倒水,谈话结束道别、坐过的椅子摆正、喝水的纸杯带走、轻轻带上门、结束。所以我们管理得关注细节,这样我们才能真正跟管理要效益。
(二)企业文化缺失
企业文化是我们管理的精神精髓。它能贯穿管理始终,如果你要问众多企业负责人:“你的企业文化是什么”?他们回答的都是空洞的东西,或者就是他个人的思想,我应某一集团老板应邀,做集团市场总监,集团老板的思想就是企业文化,这个特别明显,他的个人情绪好坏,可以影响整个集团所有员工,这一点毫不夸张,有一次我和他在外面谈事结束回集团公司,刚到大厅就看到卫生不怎么样,他见到打扫卫生的阿姨骂跑了,就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出这个集团文化是什么样子,而且整个大厅都是他个人宣传画像和个人发家史,和他一起创业的伙伴早就离开他,每个人的家业都超过他几倍。我们且不说老板个人,就企业而言,这就是典型企业文化的严重缺失。还有诸多小的企业,没有把企业文化建设,但没能让大家感受到,从而何谈归属感和对企业战略和战术的认同,更何谈有效执行。那么我们如何建设企业文化呢?我总结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制定企业文化实施规划,内容包括: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导方针;企业文化建设的战略目标;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企业文化建设的具体措施。当然我们要有步骤的循序渐进的实现总体目标、单项目标、阶段目标。其次,编制企业文化手册,编制大致应包括以下各项:序言或概论:主要概述企业的发展历程,当前是的发展态势,今后的发展规划,特别阐述企业文化的重要意义。在主体我们着重阐述企业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实质,企业文化特征,企业文化宗旨。实体部分:详细地、全面地刊载已整合审定的企业精神价值理念即识别系统;企业待业规范既行为识别系统,展示企业的形象标志即视觉识别系统。企业之歌、誓词也宜刊载。这样可使我们每个员工都能受到企业文化的感染和熏陶。再者,建设企业文化网络。文化网络是指企业内部的报纸刊物、广播电视、图书室等文化传播和文化活动设施。企业报刊,是维系员工对企业认同感的纽带,也是企业联系社会的文化通道,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功用。我们主要把其分为三种:(1)宣传喉舌型,即保持着国有企业的传统,主要作业企业最高领导层的喉舌,着重宣传企业领导的意图和最高决策的政令。还经常配合党和政府的中心任务,向员工及时地报道宣传党和政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2)广告服务型,其主要宗旨系为企业经营服务,借助报刊向外推介产品,宣传“企业形象”。(3)文化建设型,重点是办成文化园地,追求以文化的功能、文化的力量来整合企业的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培育企业团队的身心力和凝聚力,致力形成学习型的文化氛围,追求企业无形资产的增值。
以上文化建设的主要优点是,能切实的把办企业报刊视作现代企业管理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重要手段,为树立企业品牌形象的重要载体,充分能实现上下之间、员工之间良性互动沟通的重要渠道。当然,这些文化建设后,更重要的是培训,让这些文化精髓能灌输到每个员工的思想中去。也就是从思想上要用企业文化去整合与占领员工的思想,让所有的员工都必须认可企业的企业文化,并用这种企业文化在现实中指导自己的行为。企业文化的骨干,主要是指企业经营层人员,管理层负责人员,部门经理以上人员以及其他企业文化活动积极分子。培训的内容主要是宣讲企业确立的价值理念;研讨企业规范的行为规则;唱《企业之歌》。在培训方法上,我们要反复强调庄重发放《企业文化手册》 ,并利用各种视听形式,如宣传栏、广播、各种会议等形式反复强调已确立的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在每周的例会上,教唱和播放《企业之歌》。如遇企业重要活动,如企业年庆等可升公司旗、唱企业之歌、佩戴公司徽志、统一着装公司服饰,通过典仪的训练使员工产生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我国中小企业大多是从改革开放中发展起来,规模和经济活动的数量不大,自身实力一般,公司经营模式和理念单一,抗风险能力弱,在全国企业的数量中占大部分。它创造了很多的就业机会,确保财政稳定,对于国家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自身机制改动灵活,成立门槛低,同时融资也困难。
二、中小企业管理面临的挑战
(一)劳动力和原材料成本上涨,管理能力受到限制
中小企业在管理方面会遇到资金的不足,容易产生消极懈怠的心态。随着我国劳动力和原材料成本的上涨,使得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技术落后,创新能力差,缺乏开发新技术的经费,产品的品牌意识也差,技术和管理水平跟不上现有形势的发展。管理不到位,管理机制不健全,容易滋生腐败现象,人才、技术、资金的缺乏,跟国有企业相比,处在劣势。中小企业在市场上获取信息能力不强,企业管理者决策时缺乏有用的信息。技术的不足也使得中小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后劲不足,研究开发经费投入有限,后面的创新受到限制。中小企业没有强大的背景,在与大型企业竞争时,缺乏雄厚的物质基础,容易成为某些竞争中的牺牲品。
(二)中小企业立法不明确,管理水平需加强
中小企业在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方面任重而道远,它们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多为部门行业性法规,协调性和衔接性差,在执行过程中容易发生冲突,使得企业管理方面缺乏有效的实施。比如没有健全法律法规的管制,市场运行容易出现混乱,让很多非法分子有机可趁,因此我们在立法方面有待加强。
(三)中小企业融资不易,缺乏有效的管理信息
世界经济处于重要的转换期,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即是机遇,又是挑战。根据有关数据显示,全球中小企业对就业贡献率超过三分之一,对GDP贡献率也超过一半,即便中小企业能够发挥如此重要的作用,他们的发展仍面临着巨大挑战,比如融资难、处于经济链底端等。缺钱是中小企业的痛脚,面对如此经济强压下,中小企业市场需求不足,经营环境恶化,管理水平有限,管理信息来源有限,导致融资问题越发明显。融资难,使得更多中小企业贷款,承担更多的贷款利息,负担更大的管理压力。
(四)互联网来袭,管理需转型
随着网络营销的广泛应用,现在大部分企业都有进行网络营销,但是企业领导和高层管理人员不够了解网络营销,缺乏计划性、目标性,对如何开展网络营销,利用网络从事商务活动缺乏认识,既浪费了营销资源,又无法取得好的营销成绩。有些企业的组织结构不适应网络营销的发展,网络营销要求组织结构更加合理、责任分工更加明确,在进行商务活动过程中,需要具备敏捷、灵活、快速、高效的特点。而在传统营销中,与顾客的沟通主要通过层层分销渠道,一直到企业的销售终端—店铺。这种组织结构不适应当前经济发展的趋势。中小企业发展需要长远的战略眼光,它是一个企业在一定的时间段的全局性方针、路线,包括预期实现的总体目标和为实现目标所采取的手段、战略部署等。另外,一些中小企业管理层对于网络营销存在一定的误解,网络营销的优势在于它可以全方位展开服务,不仅可以直接进行网络销售,还可以随时进行品牌推广和产品宣传,并且网站宣传的内容和品牌是永久的,但信息也是动态的,随着产品的更新换代产生变化,它比传统营销更加灵活多变。
三、中小企业如何面对管理中的挑战
中小企业在管理过程中遇到了许多挑战,下面我们讨论一下如何来面对这些挑战,又如何在这些挑战发展自身,使得中小企业具备更强大的竞争实力。
(一)增加技术投入,应对劳动力原材料上涨问题
面对原材料和劳动力上涨所带来的企业管理出现问题,中小企业必须寻求一条出路—进行技术投入,提高劳动生产率,用技术来替代劳动力。如果技术水平不能得到有效提升,中国有可能掉进中等收入陷阱。中国不像拉美国家那样,经济命脉掌握在那些大财团手里,这些大财团不会考虑国家利益,中国的经济命脉掌握在自己手里。当然,提高技术水平不能仅靠企业,政府仍需制度一套促进企业转型升级的政策体系,加大教育投入,提高劳动者素质,重视技术升级和设备改造,实现经济稳增长。此外,中小企业还应从加强管理入手,降低成本,改善劳动组织,调整工资结构,改革激励方式,鼓励创新等。
(二)加强立法,提升管理者的法律意识
强化宣传教育,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与承担的社会责任相结合,其承担的责任与实力相匹配,严格落实中小企业的责任范围及实施状况。通过网上征求意见与实地问卷调查的结合,了解中小企业目前的发展状况,多方面防范企业存在的风险。政府搭建信息桥梁,挑选一批有社会责任感、高业务水平的律师组建专门的团队,进入企业进行研究,对企业中需要解决的法律难进行梳理。坚持企业独立自主决策、市场化原则,鼓励中小企业进行相关知识法律培训,扩大管理者的法律知识覆盖面。聘请专门的法律顾问,实行一对一的服务,争取在中小企业开展经济活动的过程中,能够有效处理遇到的法律问题。拟定专业方案,使得中小企业在涉及重大决策、重要经营活动、重大资产处置等方面能够及时处理,增强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
(三)建立银行与中小企业的放贷体系
完善中小企业的征信体系,,有助于扩大融资机会。推动无形资产抵押贷款和担保体系的发展,由于中小企业不动产抵押存在不足,这一方法无疑扩大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信用担保体系也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帮助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银行放大贷款额,支持银行业务的多层次发展。首先是健全存款保险制度,使得一定限度的小额存款有兑换能力。其次是扩大存款利率限度,对于大额度的存款支付更高的利息。政府对这些的大力支持,可以满足多方面的社会信贷需求。完善与银行业相关的法律体系,由于我们一直只有一部商业银行法,对于其他相关的机构没有明确的立法。从单一的商业银行体系向多层次的银行机构体系发展,需要在立法方面有明确的分类。大力发展科技银行,做中小企业创新的坚强后盾,比如有贷款方式的创新等。发展多元化的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构建开放、有效、安全的资本借贷市场体系,充分发挥中小板市场、创业板市场等对中小企业的培养和促进作用。企业也注重自身的借贷信用,发挥好自身发展的调节作用,不能只靠政策来扶持,中小企业也要积极配合,两者的结合才能使中小企业的房贷体系占据优势。
(四)提升管理者对网络营销的认识
网络营销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的综合型人才,能够在制定公司战略计划时,发挥作用。政府鼓励中小企业要进行一定的管理知识培训,国家培养具备专业知识的人才,国家和政府相互合作,既能促进经济的发展,也能使中小企业持续生存。随着市场和计划经济的持续发展,电子技术的飞速成长,网络营销已成为当今企业需要重视的一个平台,因此产生了许多的网络营销理念。企业在这种情况下,应当对传统营销行为进行反思,向网络营销学习,创立适合自身成长的网络营销渠道。比如分析网络营销的宏微观环境,对消费者购买行为来对需求进行市场细分,根据企业自身实际情况进行市场定位等。企业还应建立科学的营销组织框架,减少不必要的冗余职员,降低企业管理协调成本,增强企业对市场的反应速度和满足用户的能力。提高企业产品的质量,更好的满足消费者,增强中小企业的竞争力,切不可投机取巧。我国中小企业在网络营销方面存在一些局限性问题,阻碍了企业前进发展的脚步。如果中小企业能采取有效的措施,那么网络营销一定会给中小企业提供更好的发展平台和更美好的前景。
四、结论
中小企业的发展在地方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既是最具活力的经济“细胞”,更是社会稳定的“减震器”,尤其在政府政策的大力鼓励与支持下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取得了快速发展。长沙市拥有中小企业数量众多,其发展关乎长沙经济的张力,但由于多方面原因,长沙市中小企业难以紧跟发达地区的管理水平。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崛起与发展,为长沙市中小企业的管理创新带来启示与思考。本文将以互联网发展作为背景,对长沙市中小企业管理创新进行思考分析,提出对策建议,从而促进长沙市长期稳定健康发展。
关键词:
互联网;长沙市;中小企业;管理创新
随着国家鼓励创新创业及大力支持中小企业贷款的多重利好政策,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数量猛增。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6月30日,国内企业经营主体突破8000万,其中中小企业占比90%以上,而长沙市的中小企业数量也是比较庞杂,中小企业虽为长沙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较大贡献,但长沙市中小企业在管理方面难以发挥先进的创新作用,较难在新常态经济下得到有效提升,其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较为突出。本文将首先分析互联网背景下中小企业管理创新所存在的问题,然后探讨长沙市中小企业管理创新对策,进而促进其健康稳定发展。
一、中小企业管理创新主要因素分析
据亚洲生产力组织(APO)调查显示,中小企业的创新已经迫在眉睫,包括产品、流程、服务等方面,从企业层面看中小企业创新的主要瓶颈在于财力不足和资源有限,以及管理不善。但在互联网背景下,财力和资源变得相对好解决,而管理创新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中小企业管理创新的主要因素包括发展战略因素、组织架构因素和资源整合因素。
1.发展战略因素。中小企业的发展战略与管理创新存在着重要的决定性关系,发展战略的制定体现在企业高层领导及管理人员的思想意识和战略布局,对企业管理模式的制定与执行具有话语权和决定权。随着互联网技术的突飞猛进,中小企业在科技变革的浪潮中发展战略制定不合理,会决定企业的生死存亡。长沙市中小企业受区域环境影响,发展战略理念较沿海及发达地区较为落后,加之长沙市中小企业数量较多,类型不一,其发展战略因素也存在较大差别。因此,长沙市中小企业的管理创新在互联网背景下表现也有所不同。
2.组织架构因素。组织架构决定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配置,决定中小企业的人才团队规模,在长沙市中小企业管理创新的过程中,团队的管理属于管理创新的重点范畴。因此,在互联网背景下,只有不断优化完善学习型团队组织,满足社会发展需求,促使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与外界环境相适应,促使长沙市中小企业在管理方面再上新台阶,进而朝着目标方向快速发展。
3.资源整合因素。资源整合能力是决定中小企业运营能力的关键因素,在互联网时代,强大的资源整合是中小企业获得稳定快速发展的法宝,尤其对于成长性依托互联网发展的中小企业,更是考验企业对资源整合的能力。中小企业管理创新对于资源的整合要求比较高,一方面管理创新需要实现物质、能量与信息之间的高效转换,另一方面还需要充分考虑客户的诉求,实施精准的市场细分定位,从而开发出新的盈利渠道,实现在管理中具有一定的创新。因此,长沙市中小企业在发展中要实现管理创新,一定要重视资源整合,促进管理创新效率的提升。
二、中小企业管理创新存在的问题
1.缺少专业的人才。专业人才对于中小企业管理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尤其在互联网背景下,专业人才的培养可以有效增加中小企业管理的源动力。然而,长沙市中小企业往往受费用的制约,对于专业的信息技术人才并不十分重视,错误的认为直接购买信息资源要比自己培养更加方便。当前长沙中小企业比较缺乏专业的企业管理人才,而又懂得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企业管理人才更少,导致企业的互联网信息化管理创新较难实现,最终导致企业生产效率跟不上。
2.管理方法不科学。中小企业管理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信息化和标准化,通常管理创新分为在原有管理模式上优化创新和完全创新。两种创新思路都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但完全以创新为目标而直接丢弃原有管理模式,常常适得其反。中小企业受自身的特殊性,其管理创新应逐步借鉴或试行优秀企业的管理模式,当具备一定的管理变革条件,再根据自身特点,打造符合自身特点的管理创新模式。
3.互联网信息建设的创新意识不强。在互联网背景下,中小企业若要获得长足发展,必须要树立好信息化建设的创新意识,不断增大信息化建设的投资力度。根据相关调查表明,目前我国大多中小企业存在对信息化建设投资力度偏弱,多数处于仅进行了设备购买,却少有经费投入维护。长沙市中小企业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由于在互联网技术行业区域相对比较落后,大多中小企业直接采购信息化建设系统。但是后期经常出现故障,由于缺少这方面的人才,只能费时费力费物的请专业人员解决。
三、中小企业管理创新对策建议
1.创新管理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在中小企业发展的过程当中,企业需树立创新管理的意识。特别是在互联网背景下,长沙市中小企业要想获得管理创新,就需要先从意识上有此动机。思想意识是决定企业的发展方向,与企业的发展战略密切相结合。此外,在企业内部要进行全员动员,人人拥有创新管理意识,让员工意识到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从而实现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的整体提高。此外,充分借鉴先进地区和大企业同行企业的成功之处,找到可以效仿的蓝本,从而实现自我的突破,促使长沙中小企业在互联网背景下管理创新。
2.不断组织架构优化,创新人才培养管理。组织架构和人才是中小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在互联网背景下越发显得重要。因此,长沙中小企业必须不断对组织架构进行优化,创造符合企业发展的团队,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一方面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上不断优化,包括部门设置、岗位匹配等。另一方面不断创新激励制度,包括薪酬管理、绩效考核等,实现长沙市对管理创新人才培养的需求。
3.不断增强资源整合能力。在互联网背景下,中小企业应摆脱传统的状态,学会用开放和互联的资源整合模式,不断扩大规模信息和传递资讯,打破地域限制,开始与全球客户或企业进行互通互联,拓展自身的品牌影响力。长沙市中小企业完全可以利用这种互联网共享平台,不断寻找和建立新的合作关系,并对所开发的产品、服务和客户进行全面了解与分析,第一时间占据更多的有利资源。
四、结语
企业管理创新关乎中小企业的生死存亡,对于企业的总体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在互联网背景下,长沙市中小企业应深刻意识到当前所存在的问题,从思想意识上转变为企业管理的理念创新。当前长沙市中小企业呈现高速发展的态势,一方面受制于专业人才,另一方面在于管理者缺少技术。因此,长沙市中小企业在互联网背景下只有不断创新管理意识、创新人才培养管理、增强资源整合能力、创新组织架构等,才能借势互联网的发展机遇实现企业自身的换血更新,从而促进长沙市中小企业管理创新不断进步和优化,进而为实现长沙市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崔敏.围绕中小企业服务发力品牌传播需求升级[N].中国企业报,2016年11月22日第24版.
[2]赵绘存.中小企业商业模式创新路径的研究——以中小企业板企业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14,7(12):7-10.
[3]彭倩.互联网背景下中小企业管理创新问题研究[J].中国商论,2016(19):43-44.
一、小型企业管理会计应用现状调查:以平顶山市为例
(一)平顶山市基本情况介绍 平顶山市位于河南省中部,是河南省中原城市群9个中心城市之一。该市以丰富的煤炭资源和能源化工产业而闻名全国,是国家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工业基地,2010年完成国民生产总值1320亿元,位列河南省第5位。近年来该市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已成为推动该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要力量。有关资料显示,至2010年底,该市有中小企业3.08万个(不包括17万多户的个体经济体),其中,中型以上企业约占0.5%,小企业占99.5%。近年来,随着“中部崛起”发展战略的不断推进,国家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大力扶持,该市非公有制经济中小企业以年均12%以上幅度增长。
(二)调查方法 本调查采用问卷加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具体操作分三步进行。第一步,设计调查问卷,通过国税局税收管理员向辖区内小企业纳税人发放问卷并回收问卷。该调查问卷的设计主要考虑两方面,一是整体上做到简单明了,避免答卷人产生厌烦情绪而敷衍,力求得到真实信息。二是设计的问题能够体现出被调查企业管理会计应用的基本情况。问卷共设计了12个问题及相应选项,其中的第1~4问了解企业基本信息,为选择不同行业的实地调查企业提供参考;第5~7问确定企业的规模是否符合小企业的标准;第8~12问调查企业管理会计方法应用的实际情况,具体包括小企业管理会计机构或岗位设置、预算管理、成本管理、企业管理决策、业绩评价与激励等问题和相应选项。问卷的回收率是决定调查效果的关键,因此选择了一个比较有保障的发放途径。第二步,对回收的问卷进行整理审核、统计分析,初步评价小企业管理会计应用情况。第三步,从回收的问卷中选择3家具有代表性的小企业作为实地调查对象,进入到企业内部开展全面的实地调查和访问,深入了解小企业管理会计应用的实际情况。
(三)调查结果分析 本次调查共发出调查问卷200份,收到回答卷192份,其中,5、6、7三项均达到中型企业标准的3份,实际回收符合小企业标准的有效答卷189份,有效回收率达94.5%。另外,对3家具有代表性的小企业进行了深入的实地调查,参观了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查阅了企业的一些不涉及其经营管理秘密的财务和管理档案资料,听取了企业领导的介绍,并与相关管理人员进行交谈询问,因而对典型企业管理会计应用的具体情况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综合调查问卷和典型企业的调研结果,认为管理会计在小型企业基本运用现状如下:
(1)有一定程度的运用,但不系统,不全面。综合问卷调查结果,有效答卷中对管理会计应用方面的调查问题选项有肯定选择的答卷137份,占72.49%,无肯定选择的答卷52份,占27.51%。对8~12都有肯定选择的答卷9份,占4.76%,仅选择1个选项的答卷83份,占43.92%。余下的45份答卷为在8~12项中做出了2至3项的肯定选择,占23.81%。对第8~12项没有回答的企业绝大多数是人数少于30人的小企业,主要是部分商业零售企业。有2个以上选项的回答大多是人数超过30人以上的小企业,行业特点并不明显。对8~12项都有回答的基本上是人数超过100人,并且资产及营业收入都相对较大的工业企业。若将答卷后5项中的2项有肯定选项的企业划分为对管理会计有一定程度的应用,那么,调查地区小企业有管理会计应用实践的比例为28.57%。不过,三个实地调查的企业对管理会计都有相对较好的应用,尤其在成本管理和预算管理方面已经有专门部门负责,应用较为规范。
(2)许多小企业运用了管理会计的思想观念,但具体执行方法不到位。通过调查发现,相当一部分小企业主在经营企业时,会将管理会计的思想考虑进来,做简单的预算,重视成本控制,只是没有将其形成具体的书面材料进行规范化管理。如某服装业小企业主根据以往的销售情况估算下一年预计卖出的商品数量,并根据这一估算来安排进货,同时也根据以往商品销售不紧俏时低价处理的损失情况来调整进货量,以尽量减少可能面对的存货压仓或是低价处理带来的利润流失。可以说,这种做法就有预算的思想,也有一些存货管理的思想,只是并没有形成规范的表格形式,也没有使用复杂的数学模型,而仅仅是在观念上的简单思考。事实上,很多小企业主都或多或少地明白一些管理会计理念,如进货要估算大概能卖出多少、毛利是多少,又如要考虑选择自己和家人来经营买卖还是雇佣几个员工来帮忙,哪种方式能获得更高的利润等。
二、小型企业管理会计应用不足的原因
(一)小企业外部压力较大 在我国目前的经济环境下,中小企业尤其是小企业的负担过重已经是一个众所周知的问题。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中小企业受到严重冲击,经济效益大幅下降,许多小企业由于自身经济实力单薄、抗风险能力差,在这场危机中难逃死亡的命运,一些幸存下来的企业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如外部需求的大幅缩减,出口成本上升;融资供需矛盾突出;外部环境带来的内部成本负担等。这些因素给小企业发展带来困难和限制,使得小企业主多以生存为主要目的而淡化了发展,因而忽视了管理会计方法的运用。
(二)小企业缺乏成熟的管理会计应用经验的总结与推广 大企业管理会计运用的总结相对较多一些,而简明、有效的小企业管理会计运用经验总结与推广长期被忽视。我国自从引入管理会计以来,诸如责任会计、标准成本法、全面预算、作业成本法等内容出现了许多大型企业应用的成功案例,但除了一些文献上给予了介绍外,学术界并未对实践的成功经验进行系统的总结和归纳,我国高校管理会计教材中对管理会计的介绍多为基本理论和方法介绍,而缺乏我国管理会计应用优秀的案例。
(三)小企业内部治理结构局限与会计人员专业素质偏低 首先,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多较大中型企业集中,尤其是家族型小企业,与大企业相比,高度集权和所有者观念的差异使得小企业文化缺乏。多数小企业的所有者即经营者,他们大多知识水平较低,管理能力有限,缺乏现代管理理念和技能,多是凭借经验和直觉来进行经营管理,导致管理会计的内需不足,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管理会计方法的运用和企业管理能力的提升。其次,小企业管理会计专业人员缺乏。据了解,许多小企业缺乏独立健全的会计核算制度,需要外聘记账人员;再有,多数小企业的会计人员并非会计专业出身,只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便可上岗。企业会计人员基本就在充当“账房先生”的角色,会计的管理职能被完全忽视。小企业缺乏懂得管理会计的专业人才,企业财务人员整体素质偏低使管理会计理念无法得到普及。
三、小企业管理会计应用的改进
(一)相关部门应为管理会计在小型企业应用创造条件 首先应加大对小企业的扶持力度,制定并贯彻落实相关法律和政策,如完善金融与税收政策,健全对小企业的管理体制,为小企业健康长期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其次,要促进适合小企业的管理会计软件开发,促进小企业会计信息化进程。另外,要引导求职者调整就业观念,有关部门应引导社会求职者,尤其是高校毕业生应当转变就业观念,为高素质人才到小企业就业或自主创业制定优惠政策。
(二)理论界应更加重视理论研究与实务的结合,大力培养企业所需的高素质财会专业人才 我国管理会计理论研究主要目的是为我国企业服务,学术界应更加注重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的结合,尤其与我国特色的管理实践相结合,现阶段应加强对经典案例的研究力度。高校应重视管理会计知识教育,加大案例教育和鼓励实践学习,以真正提高学生对管理会计的认识和兴趣,全面培养其参与组织管理的工作能力。另外,应将管理会计知识纳入实务领域财会人员的后续教育之中,丰富其管理会计知识。
(三)小企业应主动学习并灵活运用管理会计方法 小企业组织结构较为简单,应根据自身“小”的特点,有选择的、创造性地学习和运用管理会计方法。基于我国小企业目前的现状,小企业应从以下方面学习和运用管理会计方法。
(1)提高成本信息质量,改进成本管理方法。成本是企业经营管理控制的基础内容。企业所面临的问题不仅仅是资源相对于大企业的稀缺,在产品品种的创新方面也存在劣势,而为了在与多数企业生产同类产品这一现实中,以较低的成本保持相对较高的盈利,就必须使用科学合理的成本管理方法。大多数小企业仍旧采用传统的成本管理系统,主要包括品种法、分批法等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对成本核算仍旧集中于生产成本领域。以品种法为例,品种法适用于单步或大批量多步的产品成本核算,而小企业的灵活性和小订单多品种的特点,使得品种法在实际上并不能满足成本核算需求。建议小企业引入“作业”理念,采用作业成本核算体系改善传统的成本核算和管理体系。同时,拓展对成本的认识,对企业价值链各环节的成本进行全面核算与管理。
(2)建立合理的预算管理体系,有效控制其生产经营活动。许多小企业主认为环境是在不断变化的,预算总会脱离实际,因此是没必要的。这种想法往往会带来企业经营的盲目性和随机性,无疑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风险,许多企业因此而遭受资金链断裂、资源浪费,甚至破产倒闭。我国小企业中有大量的创业型企业,不仅有城乡民营创业企业,更有大量的大学生创业企业,预算对创业成功的重要性不容小觑。通过全面预算管理,企业的经营、筹资、投资活动将会处于明确的控制中,这样能够降低企业盲目经营导致的资金链断裂风险。通过编制预算,把预算的各项数额与实际结果进行比较,企业可以了解自身的经营效果,改善经营管理活动。小企业本身具有灵活性的优点,可以打破固定预算编制方法,采用弹性预算、零基预算、滚动预算、作业预算等灵活的预算方法改善原有的预算编制方法,并促进各部门积极参与,提升预算管理成效。
(3)完善员工绩效评价体系,调动员工积极性。在许多小企业,员工绩效评价只是分配奖金的一种手段,绩效评价标准多由人力资源部门设定,员工并未参与其中,甚至并不知道评价标准是什么,员工积极性很低,满意度也不高,无法达到激励的效果。而小企业仅以某些简单的财务指标作为绩效评价的参照标准,来评价部门或者个人的业绩,往往会导致部门和企业的短期行为。实际上,合理完善的业绩评价体系,可以使小企业经营管理规范和高效。因此小企业应吸收当今管理会计业绩评价领域的新兴理念和方法,如平衡记分卡、EVA等,根据企业战略发展和日常经营活动开展的需要,科学设置一系列财务与非财务指标来对管理者和员工进行评价和激励。对于缺乏人力资本的小型企业来说,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尤其重要。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企业智力资本结构与自主创新绩效”(编号:09YJA630118)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关键词】中小企业;管理创新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1)02-0128-2
近年来,中小企业改革与发展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社会关注的热点。中小企业的发展对我国经济的贡献是毋庸置疑的。有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中小企业占整个企业总数的95%以上,对GDP的增长贡献超过50%以上,其创造的产值、实现税收和外贸出口分别占全国的60%、40%和60%左右,提供了75%的城镇就业岗位和包括服务在内的多样化产品。但与这些数据相比,我国中小企业的困境却令人不容乐观,中小企业在发展的进程中,可谓是“内忧外患,喜忧参半”。
一、我国中小企业管理中存在的管理问题分析
当前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的国内、国际环境的挑战似乎成为其发展的最大障碍,也让企业家以为只要这个“冬天过去,春天不会遥远”。但是我国中小企业本身固有的“顽疾”才是阻碍中小企业发展的最大问题。中小企业发展中的外部问题表现在体制不顺,社会服务体系滞后;缺乏必要的政策支持和规范的市场;产权不清晰,发展缺乏动力。新的国际环境我们无法改变,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中小企业。那么,中小企业管理存在哪些问题呢?
(一)企业管理观念的落后
我国大部分中小企业的经营观念仍处于落后传统观念阶段,严重制约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主要表现为:企业的市场意识、风险意识、资本经营意识、创新意识和品牌意识十分薄弱;企业管理者习惯于计划经济条件下的管理方法,重政绩,轻效益;重粗放式经营,轻集约式经营;重资产管理,轻资本运营;重产品推销,轻产品营销;重眼前利益,轻长远发展;管理层次多,工作效率低,产销率下降,库存积压严重等等。在管理方式方法方面,很多中小企业实行的是“家族式”、“泰勒式”、“军队式”等管理方法。这类方法在企业成长的初期可能会有一定的成效,但随着企业的快速发展,它们具有的先天性缺陷就逐渐显现出来了,成为发展的桎梏。在制造型中小企业中,贴牌代加工的生产方式固然可以为企业带来一定的利润,但不拥有自主创新能力,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在面临危机时往往抵抗风险能力极弱,目前珠三角地区大批企业破产就是最好例证。中国制造要想实现产业升级,摆脱处于世界供应链末端的不利地位,只有靠改善企业的组织管理能力,走自主创新的道路。
(二)企业战略定位问题
我国很多中小企业管理者认为企业不需要战略目标,有生产经营计划即可,战略管理是大型企业需要思考的问题。小企业需要有战略,即使是更小的企业也需要而且能够制定一个战略。伦敦商学院的G・哈默契(G.Hamel)副教授和密执根大学的C・K・普勒赫德(C・K・Prahald)教授曾深入分析了日本企业成功的奥秘。他们发现,日本现在很成功的企业,如佳能(Cannon)、本田(Honda)、小松(Komatsu)等,几十年前还是后进的弱势的,根本不被福特(Ford)、施乐(xerox)、卡特皮勒(Caterpillar)大公司看在眼里,但日本的佳能等企业在当时就有明确的战略目标。这些企业在初期大多生产一些利润较低且被大企业忽略的产品,灵活地运用自身的资源,逐渐培养企业的制造能力,获取市场营销经验,强化内部的R&D 力量,最终成为大企业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佳能等公司的成功应该能给沉迷于仿制跟随名牌企业生产加工的我国中小企业一些启示。明确的发展战略对中小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有了清楚的发展战略,中小企业可以集中并有效地利用自身的资源,可以通过借助别人的力量等途径有意识地积累资源,进而降低资源不足对中小企业发展的制约作用。
(三)企业缺乏合理的人才管理计划
我国许多中小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由于采用家族制管理模式,高级管理人员一般都由家族内部人员担任,管理体制主要表现为“家族”和“亲缘化”特征,实行集权化领导、专制式决策。长此以往,中高层人才不容易引进,而非家族成员中优秀管理人才的才能得不到施展,更难以实现自身的价值,这样就会导致人才流失,企业凝聚力下降。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中小企业的人才流失率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自1982 年以来引进的大学本科以上人员,民营企业流失率为18.5%,其中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流失率民营企业已达到14.7%和33.3%。前不久,某大学社会学系对国内62家民营企业所做调查也发现,民营企业中的中高层次人才及科技人员在公司的工作年龄普遍较短,一般为2-3年,其中最短的仅为50天,最长的也不过5年。中小企业人员人才的频繁流动进一步加剧了企业的困境,企业技术框架缺乏,可持续发展能力非常有限,更无从谈战略核心目标。
二、我国中小企业管理创新的关键点
针对中小企业发展的特点、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国内外企业的实践经验及目前“金融风暴”所面临的挑战。中小企业要逐渐走向成熟,就必须不断进行管理创新,努力提高自己的素质。所谓管理创新,是指为了更有效地运用资源以实现目标而进行的创新活动或过程。在知识化、信息化时代,搞好中小企业管理创新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
(一)管理观念的创新
我国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管理理念受计划经济时代的影响,缺乏明确的经营管理理念,缺少现代管理意识,缺乏技术创新的自主精神。在面临急剧变化的市场竞争中缺乏快速有效的反应机制,中国制造遭遇信任危机和金融风暴影响中的被动表现都说明中小企业竞争能力的不足,而提高竞争力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就是通过创新企业文化来推进企业管理创新。企业文化对于一个企业的成长来说,看起来不是最直接的因素,但却是最持久的决定因素。企业文化建设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地进行创新。知识经济背景下的企业文化应该是基于人的充分解放和全面发展、以知识的生产和使用为主要内容的精神文化。保守的传统文化造就了落后的、根深蒂固的企业文化,限制了人们传播和与人分享他们自己的知识,以稳固自己的权利基础和生存能力。所以在中国,“棒打出头鸟”和“中庸之道”成为长时期左右人们观念和行为的落后文化。落后的企业文化不彻底改革,知识管理模式就难以建立,企业管理创新就无从谈起。随着知识管理的发展,自然而然地在企业精神、管理理念、企业形象以及产品、服务、效率和生产、流通、交易等概念和操作方面都面临深刻的变化。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文化需要脱胎换骨的变革。管理创新呼唤与之相适应的企业文化。
(二)组织及结构创新
组织创新是管理创新的组织保证。管理组织创新,意味着中小企业要对原有的组织结构进行调整,创建新的结构形式;要对组织内部成员的责、权、利关系加以重新构置,形成新型人际关系;要对原有的分工协作做出新的安排,以使组织功能得到最有效的发挥。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知识在管理者及劳动者之间共享,企业内部组织等级结构已不再受到管理幅度的限制,纵横交错的信息渠道造就了一种崭新的组织结构――扁平化的组织结构。扁平化组织结构的竞争优势在于不但降低了中小企业管理的协调成本,还大大提高了企业对市场的反应速度和满足用户的能力。企业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基于全体员工的文化素质和技术技能,企业采取扁平化组织结构的内部保障是员工的素质和能力。建立学习型组织可以增强员工对企业发展的认同感、创新积极性,并培养创新人才,提高企业经营素质和创新能力。为此,需要通过制订鼓励学习和创新的制度,使“全员学习”,“全过程学习”、“终身学习”,全体创新、不断创新成为企业全体员工的自觉行动和组织行为准则。
(三)市场创新
规模较小、投入少、经营产品单一、技术装备简单,但适应环境能力强,是当前我国中小企业较为普遍的特点,因此中小企业要善于发现市场机会,及时调整经营策略,抓住经营契机,进行资金转移和产品结构调整,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中小企业只有适应市场千变万化的需求,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争得一席之地,求得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同时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网络化的发展,人们的购物方式发生巨变,网上购物成为新宠。网络营销日益成为开拓市场的有效手段,中小企业的营销活动也要适应这一变革。
【参考文献】
[1]袁界平.我国中小企业战略管理的现状、成因及建议[J].科技管理研究,2005(02).
[2]张静.对我国中小企业管理创新的思考[J].经济师,2009(02).
摘要: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可谓突飞猛进,信息化已经深入到企业生产经营的方方面面,尤其是中小企业,随着业务的发展扩大,企业通信系统的价值也被重点凸显出来。一些基于应用构架的传统信息化系统,已经很难实现与业务发展的动态匹配。
关键词:企业 信息化 管理
企业管理信息化,是指在企业管理的各个活动环节中,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信息网络系统,使企业的信息流、资金流、物流、工作流集成和整合,不断提高企业管理的效率和水平,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进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竞争能力的过程。
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应用我想应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计算机通过在Internet上申请域名、制作网页而建立网上门户,进行网上信息,将企业介绍、产品介绍、物料需求等信息传上网络,在网上发送往来邮件等,以及条件成熟时利用在线服务实现企业与客户间的及时沟通与交流,从而让更多客户了解本企业,提高企业的知名度。
二、在企业内部的人、财、物、产、供、销、设计、研发等方面建分系统,应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实现内部信息的整合。从而更好地充分利用好本企业内部资源。
三、IT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集成化应用,此时企业管理的各系统各环节都按统一规划、统一语言在互联网络上应用,这个互联的网络建立在企业整体优化经济的基础之上,它不但是一个整体的信息系统,更是一个统一的管理系统
随着大型企业的IT市场逐渐趋于平稳,而竞争却还日趋激烈,那么企业信息化对中小企业管理又有怎样的影响呢?
一、目前中国中小企业信息化的现状:国家工商总局的数据表明,中国中小企业总量高达1200多万家,占注册企业总数的99%,从城市到乡镇,从第一产业到第三产业,中小企业的身影随处可见.而计世资讯公司的调研结果则显示,截至2009年10月,"已有IT应用"的中小企业数量为400多万家,但其中"已经具备一定规模的IT应用系统"的中小企业仅为40万家左右.从CBI的调查中我们可以粗略浏览一下中小企业信息化:计算机产品是最基本的标志,也是每个行业不可缺少的.在企业中台式电脑和笔记本电脑的使用比重分别为77.6%和22.4%,并且使用笔记本电脑的多为部门级以上负责人或是部门负责人,其余人员的使用还是台式电脑为主.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机器速度慢。机器配置比较低可能是中小企业机器速度慢所存在的主要原因,像系统稳定性,兼容性以及售后服务等其他各方面的反映都是比较好.
二、目前中小企业的软件应用还限于某一个管理软件的使用上面,分布也不均匀,基本上没有什么整合的系统服务.主要原因还在于服务供应商没有提供很好的产品和服务.不管是从硬件还是软件方面来说企业信息化欠缺还是存在的.如果按照拥有7万多家中小企业客户的神州数码的总裁郭为的企业信息化分为四个阶段的划分来看:网络基础设施建设阶段,企业内部网络应用阶段,企业间涉网交易阶段和全球性运营阶段. 企业在配置了办公系统、财务系统、业务系统以及通信系统后,如何才能让这些系统统一协调、相互融合呢?调查发现,通信系统最为关键,它是提高企业沟通和管理效率的核心。
总之中国中小企业信息化的现实是:应用水平相对较低,且应用层次差异比较大,400多万家基本上属于第一个阶段:网络基础设施建设阶段,比例为30%左右;而20万家的企业应该属于第二个阶段:企业内部网络应用阶段,少部分达到了第三阶段,整个比例为16%左右.到2009年,国内有一半左右的中小企业还未建立自己的网站,绝大多数的企业对网站的应用局限于宣传企业形象和信息查询。利用互联网进行交易的中小企业不到总数的20%,而在美国,利用互联网进行交易的中小企业则占75%.与大型企业比较来看,国内大型企业九成以上建立了内部网站,近八成使用了财务管理软件,七成以上拥有外部网站.
(一)对企业自身认识把握不足。中小企业在实行管理信息化过程中,多存在企业差异化与信息化产品同质化不相适应,企业灵活性与信息产品固化型不相适应等问题,而由于中小企业业务系统间多互不相连,影响信息高效传输共享,形成“信息孤岛”现象,导致企业信息建设缺乏统一的有效规划,系统协同程度较低,管理信息化未成实效。
(二)观念落后,组织内部压力大。中小企业决策多由最高领导者做出,CIO仅承担执行功能,部分领导缺乏对管理信息化的足够重视以及专业的信息素质,不能全面考虑信息化牵涉的各部门需求与协作关系。同时由于该进程涉及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引起管理方法的改变,利益的再分配,受到中层管理人员的排斥。随着一种崭新的管理理念的载入,原有的工作模式和业务手段都将被破坏重建,基层员工也易产生消极抵触心理。
(三)资金投入不足,分配存在失衡。由于IT产品存在消费成本高,更新速度快,维护费用较大等特点,更加大了中小企业资金投入压力。而大多企业对硬件设施的投资比例占到90%以上,但在人员培训,软件购入上投资不足,反而阻碍了硬件设施的有效利用。
(四)人才短缺。中小企业,行业分布广泛,工资水平相对较低,很难招揽保留既具有管理能力又具有一定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难以保持信息管理人才队伍的稳定。
中小企业管理信息化对策及建议
(一)政府加大对企业信息化扶持力度,建立健全法制法规。一个企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国家《关于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若干政策》中指出,鼓励建立中小企业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推动信息技术在中小企业的应用。另一方面应健全完善相关信息法制法规,以尽量保证中小企业信息服务安全,使其后顾无忧。
(二)改善资金投入机制。资金的投入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信息化的实施效果。企业应一方面做到资金的及时到位,另一方面要确保资金的合理使用。可以设立专项基金,建立多元化投资体系,确保资金的“行之有效”,如软硬件的投资比例,各阶段的资金投放力度,以详尽周密的计划来达到最佳效果。
(三)业务流程优化重组,确定最佳方案。首先建立CIO完善信息管理部门,做到统筹规划。另外,要明确对系统的优化重组是为了达到整个企业效益最优,通过现代化信息处理技术,用扁平化替代金字塔结构,达到企业组织结构和观念的重构。最后,选取最合适的软件产品。不盲目追求大而全,从实用性,适用性和功能技术服务等方面考虑,确定最佳实施方案。
(四)加强员工培训。首先,对中小企业高管层加强理论层次的培训,使其对管理信息化有整体的认识。同时,加大宣传力度,使企业各层员工从思想上认识到,管理信息化是一项对企业的发展有良性推动作用,也利于个人发展的项目。
关键词:肺炎疫情;中小企业;企业管理
疫情突击,国家也及时出台一些政策作出调控,快速果断采取一系列有利于恢复经济的财政措施,这些政策对愁云惨淡的中小企业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在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的当下,企业仅依靠国家的财政政策是不足以稳定发展的,只有跟随环境变化寻找创新管理模式,才是立足长期发展的根本之道。疫情的发展,是最考验企业管理者的时候,如何在“非接触”或者说“少接触”的情况下开展业务,保证企业能够正常运营?传统的线下业务如何与线上业务进行对接,现有的一些企业管理模式如何变革?中小型企业会将未来的发展定在哪些方向?这些问题都需要企业管层思考,并寻找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疫情对经济的影响
面对疫情,首先最主要任务是控制疫情的传播,各地方严格执行隔离措施。阻绝人与人的来往,就能减少病毒的传播,随后确实取得明显效果,但没有人员的流动就没有消费,使得许多企业在短期内都没有经济来源,发展困难。此次疫情对经济的影响程度总体来看比“非典”要大,不仅阻断产业链,改变进出口,还改变了人们的消费理念。外部动力减弱,病毒出现在消费旺季等众多因素都使国内经济增长的各项指标不断降低。学习哲学,我们知道凡事都有两面性,矛盾双方可以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道德经》中也有提到“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机遇和挑战总是共生。人类的一大特点就是可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利用事物的发展规律将“危”转向“机”。如今发展最快的电子商务就孕育在2003年“非典”疫情期间,阿里巴巴、京东等一大批线上交易平台由此产生,一直到今天这些电商平台为中国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这次疫情中,一些企业也能够寻找新的发展契机,开拓新的发展领域。
二、中小企业面临的风险
(一)疫情期间中小企业的困难。疫情之下,以朱武祥教授等人对995家中小企业的调查结果显示,有28.47%的中小企业的盈利能力明显下降。只有不到10%的中小企业可以凭借现金流维持半年以上。比起大企业,中小型企业自身就是弱势群体,无论是对抗风险的能力还是资金储备能力都比较弱,也没有自己的较为全面的生产线,往往在市场的边缘寻找经济来源。在这场疫情中,很多企业都是在无收入的状态下硬撑,有的撑不过去而倒闭,有的靠压缩预算延长发展时间,想要长期稳定地发展中小型企业必须创新自己的经营方法。疫情使多数企业工厂停工歇业,复工时间也延期,我国一、二、三产业都受到或多或少的影响。企业无法正常经营,那么员工就无法回归岗位,没有收入就没有支出,于是购买力下降,经济增长缓慢。企业没有营业也会支付房租,甚至会承担订单违约的风险,只出不进会导致企业资金周转不开,财政状况很糟糕。在肺炎疫情期间,客户可能同样身处财务危机之中,中小企业的赊销收入可能无法收回,坏账风险大大增加。
(二)疫情期间各行业面临的危机。1、对各行业的总体影响。疫情期间可以看到受影响最明显的就是工厂,除了战役期间所需要的医药类工厂生机勃勃,大多数工厂都处于停产状态。除此之外,线下实体店也被要求暂停营业,物流行业流通速度变慢,与之相关的各行业成本增加,病毒蔓延加速了行业的更迭换代,各行业都遭受不同的波及。2、对制造业的影响。我国制造业主要是劳动密集型,疫情导致很多员工都隔离在家中,无员工就会无生产,产品供应链中断资金无法回笼,很多常年合作的客户在此期间终止合约,去国外寻找自己所需要的产品,长期如此会导致我国制造业与全球制造业脱离。3、对旅游业的影响。旅游业是一个集体性的活动、人员流动性大的产业,人员聚集便是疫情的温床,全国景区应疫情控制措施必须停止营业。旅游业主要包括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动一发而牵全身,一个景区复工,附近的酒店、交通、餐饮等产业必定也要复工,所以旅游业独自复工是不可能实现的,而且将会是最后恢复正常的行业。4、对餐饮业的影响。我国春节的习俗就是走街串巷,亲戚好友在饭店聚聚餐,餐饮业收益的高峰时期就是每年春节这个时候,但遭到疫情的突袭,杜绝人员活动,人人都在家隔离,餐饮店不得不关门,只有少部分饭店以外卖这种网上订餐的形式勉强运营,连海底捞、西贝等餐饮巨头企业也会出现严重亏损、现金流短缺问题。总体而言,第三产业影响最大,特别是住宿餐饮、文化旅游、电影娱乐等行业。其次是第二产业,各地延迟上班招工难、交通出行受限,居民消费需求锐减,很多跟随季节出品的货物大量积压,面临着错过时令,不得已大批降价清仓甩卖的局面。第一产业的影响也不容忽视,过年期间本是农产品销售的好时机,中小企业在农产品销售中占比颇高,但疫情原因猪肉、蔬菜等价格上涨,人员不能外出流动,缺乏市场等问题。
三、疫情带来的机遇
(一)开启我国影视业的先河。即使遭受疫情的袭击,也阻止不了创新企业发展的脚步。例如,大家都期待2020年春节上映的《囧妈》,就改为线上免费观看,这一创新模式给人印象深刻,可以说是开了中国电影业的先河,冲击着传统电影行业的盈利模式。很多酒店餐饮企业也相应出现外卖套餐、外卖宴席,由自己专门的送餐员送餐,肯德基、美团等也推出“无接触配送”方案等,值得同行借鉴。教育行业在疫情期间蓬勃发展。各大高校因为疫情而被延迟开学,开学时间可以延迟,但是学生的课程需要在一定时间完成,很多学校就选择在线教育,学校利用学习通、腾讯课堂、企业微信等线上教育软件给学生们传播知识,这就对传统的线下培训企业影响甚大。如果企业此时积极地引入线上教学模式,甚至将发展线上教育作为未来的战略方向,可能就会迎来一个重要的发展契机。
(二)新型营销模式崛起。不管疫情多严重,人们总还是要生存,有生存就会有需求,有需求自然会出现市场。为了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各大知名品牌商开始直播带货,快手、抖音、淘宝等软件都可以看到网红、明星在直播卖货,可以说疫情孕育了新的售货模式,也正替代着传统的线下销售模式。直播带货,顾名思义是指利用各种互联网平台,使用直播技术向广大消费者进行商品展示,以及对商品的全面解说来导购消费者购物。这种卖货方式凭借薄利多销,实现商品直接和消费者对接,避免中间差价的优势迅速崛起,而且还增加了消费者和卖家的互动性,主播会耐心的回答顾客的每一个问题。有些消费者会效仿自己喜欢的主播,只要是他推荐的产品都会“剁手”、“秒杀”等手段同样吸引消费者。
(三)口罩行业的迅速发展。任何一次萧条,都是企业的自我发展机会,此次疫情最火爆的行业应该就是口罩行业,疫情期间为防止病毒蔓延,人人都要戴口罩出门,减少疫情传染,全球人手都要有口罩,需求一下子暴增,导致短期口罩短缺,口罩的价格一下子翻了好几倍。2009年“禽流感”的爆发,使口罩成为当年的焦点行业,供应量达到了19.6亿只,2011年口罩产量达25亿只,2012年达到30亿只。2013年,环境污染严重,导致雾霾久久不能散去,口罩需求再次增加。2019年突破50亿只,预计2020年中国口罩总产量将突破1,000亿只。疫情防控长达一年之久,口罩的需求远远超过供应,导致口罩价格不断飙升,应国家政策要求,比亚迪、富士康等公司通过联合供应商改建生产线的方式转产口罩,跨界加入生产防护物资的队伍,这些及时调控自己的企业将会为企业带来更长久的发展。
(四)数字化发展的机遇。这次“疫情”多多少少都不同程度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人人都在家隔离的春节长假中,基本上都是通过网络关注疫情的变化,通过线上购物满足自己的生活需求,这无疑不是在增加线上模式的价值。国家也是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了解全国各个地区感染疫情的人数,更好地帮助政府对各个地区采取因地制宜的防控疫情政策,数字化必然成为未来整个社会运营的基础设施,企业应抓住这次机遇,及时做出调整,让自己的商业模式和组织运行模式往数字化这个方向发展。5G已经出现,网络速度的提升也在加快人们生活的速度,催生着线上教育、远程办公等行业的发展,抓住数字化转型将是企业立足长期发展的必然趋势。
四、中小型企业的现代化管理
因为隔离期间禁止人员外出流动,所以餐饮业、旅游业、影视娱乐业等这些开放式的产业不得不暂时关闭,进而消费服务业等这类辐射行业也受到很大影响。同时,春节假期很多工人都在家休假,隔离期间禁止人员外出,那些劳动力密集型的大规模用工企业因为缺乏工人而停产,工厂停工也就意味着工作人员没有收入来源,从而消费需求会降低,消费水平则下降。我国市场正处于供给侧改革过程中,此次疫情冲击着中国市场经济,经济发展中三驾马车之消费随之受到很大的影响。从战略学的角度看,外部环境会对企业造成很大影响,这时才是企业做出战略调整的最好时机。“选择”则是企业战略最重要的一步,决定着企业的未来发展方向,此次肺炎疫情便是我国企业做出战略调整的时机。疫情对中国经济和中国的企业来说就是非常大的外部环境影响,这将是很多企业的转折点,如果不能应对疫情带来的影响,企业则将面临被市场筛选出局的风险。在不确定的环境下,能确定的只有企业自己,保持自身的灵活应变能力,是现代企业经营能力的重要特征。疫情来袭时,只有充分发挥全体员工的智慧、主观能动性和各种有利资源,采取创新性的经营策略以及综合性、极限式的财务管控,才可能掌握主动,战胜危机。广大中小型企业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靠的就是主动、积极、广泛的创新,在面对疫情这样的外部环境,国家更迫切一种创新的生产运营模式,让各行业恢复正常运营。于是,很多企业为了能正常经营,选择了非集中式灵活办公,利用远程技术开展线上办公,这大大地改变了传统的办公模式,也让企业动态地应对变化,更高效地创造价值。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不仅为国家增加税收收入,还为城镇居民解决就业问题,同时对科技创新等方面都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疫情下,中小企业的发展不仅需要国家这只看得见的手的扶持,还需要公司每一位员工的理解和支持,共同克服困难,以实现更好的发展。华为公司基本法第二条:认真负责和管理有效的员工是华为的最大财富。认真负责是一种精神、一种文化,要实现高效协同,除了技术,管理也必不可少。管理是否有效对企业和员工是双方面的要求,意味着员工与企业之间是一种互动关系,只有员工与企业之间的良性互动才能实现管理有效———企业要寻求有效的管理手段来管理员工,员工的行为也需要受到约束,要接受企业有效的管理。企业最大的财富代表的是企业对人力资源的一种尊重,变革管理模式,必须提升管理者的领导力和从业者的服务效率。面临疫情,外部环境的变化,组织者应发挥自己的管理能力,带领整个企业员工走向胜利,在本次战“疫”中,管理者的决定影响着公司的发展进程,呆板的管理思维会阻碍工作进展,有卓越创新能力的领导力则带来了发展成果。除此之外,能力作为很多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关注的重点并未被强调,意味着企业内部的能力牵引机制非常重要,组织应该是一个学习型的组织,组织内部的机制必须对员工能力成长有牵引的作用。
五、中小型企业的未来发展
这次疫情的发展,并没有将企业全方位的扼杀掉,有的企业从中看到新的发展机会。懂得从新环境中总结经验并把握机遇的企业,将会得到更长久的发展。这场疫情中,我们看到许多新生事物,包括远程办公、在线生鲜、在线娱乐、环保行业等,而在这其中,大健康产业下的生物科技行业是最有潜力的行业。
(一)积极开展网络推广。疫情防控期间,大部分工厂停产,员工延迟复工,可工作停止需求并未停止,有的企业就为了顺利开工利用互联网选择线上办公,不仅可以树立企业品牌,还可以吸引市场需求往企业倾斜,在业务市场上占领优势。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企业,上帝关了一扇门总会留一扇窗,此次疫情虽然有挑战但也是有机遇的,看企业会不会灵活运用网络势头,精准定位未来发展方向,实现订单转化以获得长久发展。
(二)企业应做好市场定位。疫情期间,医疗物品消耗很大,特别是一次性口罩的消耗,短期来看,这给环保产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压力,环保型的小微企业要快速调整运营方式才能立足发展。但从长远来看,这对环保产业的创新发展也是一个机遇。小型和微型环保企业创新发展,快速找准自己的市场地位,才能立足长期发展。
(三)优化办公模式。在日常办公中,除了面对面集中开会办公等传统模式外,企业应灵活运用远程定位、会议视频等方式,运用钉钉、腾讯会议等软件,开拓多种办公模式,实现异地办公,提高办公效率。
六、结语
2003年的“非典”对于阿里和京东等电商企业的崛起产生了关键作用。2020年的肺炎疫情必将推动医药医疗、电商、物流、短视频、网络游戏、虚拟社交、在线教育、知识付费、在线医疗、智能办公、智慧城市、5G、大数据、人工智能、无人零售、无人餐饮、无人机配送等行业的大发展。企业只有做好规划和管理,提高自身创新,从危机中寻找新的发展契机,才能得到更长久的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陈伟立.F公司管理模式创新路径研究[D].华侨大学,2019.
[2]周琼芳.肺炎疫情下企业财务管理策略研究[J].财务管理研究,2020(04).
[3]黄保才.疫情考验企业管理[N].台州日报,2020-02-17(005).
[4]魏晓玉,安勇.突发疫情下的中小型企业管理应对[J].时代经贸,2020(05).
[5]赵彬彬.双元式创新对企业转型影响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20.
[6]杨蕙馨,高新焱,孙孟子.突发疫情下制造业小微企业持续成长的应对之策[J].人文天下,2020(03).
[7]翟露斐,陈岩.防疫常态化时期企业财务风险控制[J].辽宁经济,2020(08).
[8]张允.多重政策助力民航业克服疫情影响[N].中国民航报,2020-08-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