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课外阅读手抄报范文

课外阅读手抄报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课外阅读手抄报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课外阅读手抄报

第1篇:课外阅读手抄报范文

一、抛砖引玉,融趣于教,让学生会读

只有教给学生阅读方法,让学生学会读书,学生课外阅读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首先,要做到“三个结合”,即课内外有机结合,泛读与精读有机结合,读书与笔记有机结合。

其次,要上好各类课外阅读指导课。一是上好读前指导课,如文学导读、名著导读、同主题导读等。二是上好读中交流课,在质疑解难中把学生的阅读向纵深引进。三是上好读后分享课,引导学生将课外阅读的成果在班内展示,与同伴分享,相互借鉴、提高。

阅读方法众多,因人而异,因书而宜,应倡导学生进行开放式读书、个性化读书,不拘泥于传统方法。

二、课内与课外联动,培养阅读习惯,让学生多读

小学生在养成并保持良好课外阅读习惯的过程中,要做好以下几点:

1.让学生会选择。一方面,要指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读物。教师不仅要向学生提供或推荐优秀的少儿读物,还要加强对学生家长的指导,使其配合教师,教会学生选择积极的、思想健康的读物。另一方面,要教学生在有益的读物中学会选择对自己有用的信息。

2.给予学生适当的“强制”。通过来自教师或家长的适度外部强制,逐步使学生过渡到自我“强制”,即强制自己按照良好的课外阅读态度、方法阅读。这样就会习惯成自然。

3.重视抓好开端,由易到难,逐步养成。首先,要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向他们提出不同的阅读要求,做到循序渐进。其次,教师一旦提出某种要求,就必须坚定不移,尤其在个别学生身上表现出不良倾向的时候,更要严格要求,毫不放松。最后,教师要坚持以正面引导为主,留心发现学生因课外阅读而取得好效果的典型,给予积极正确的评价,树立榜样,影响其他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

三、分享与激励并举,营造阅读氛围,让学生想读

为了达到“以读促思、以思促说、以说促写”的目的,收到“阅读”、“思考”、“表达”交叉应用的效果,可尝试如下活动:

1.开展故事演讲比赛,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学校可定期地开展故事演讲比赛,促进各个年级间的互动。老师可在班上开展兴趣小组的演讲比赛,如根据学生兴趣小组推荐的书籍进行故事演讲比赛,更可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创作故事的演讲,并把每期的演讲记录下来,在下期开始前进行表扬性总结。在故事演讲比赛中,学生不仅简单地复述故事内容,为了表现得更形象,还会配上肢体语言等达到惟妙惟肖的效果。在自我创作的故事中,学生往往会几个人配合塑造故事情节,不仅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而且展现了很强的创新能力,这样就能够从综合方面提高学生的能力素质。

2.开展故事绘画活动,发挥学生想象空间。在培养阅读兴趣的过程中,班级可开展故事绘画活动,让学生从自己一段时间内阅读的故事中挑出最喜欢的一个故事,充分发挥想象力绘画。如,学生曾经就以自己的形象画了“毛遂自荐”的历史故事,贴在图书角,鼓励了很多学生创作自己的漫画等作品。后来就出现了“申奥故事”、“柯烂斧锈”、“囊萤”等好的绘画作品。

3.组织编辑手抄报。手抄报集学生的读书、编辑、绘画、书写能力于一体,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读书所得。每次安排手抄报内容时,教师要根据主题,提出相关的编辑要求,有意识地指导有关课外读物中的内容。学生按照要求,发挥自主作用,寻找相关的课外读物,完成手抄报的编辑。定期评比,逐步提高要求,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养成多读书、多积累、善于收集的好习惯。

四、家校配合,“悦”读无穷

小学生的自制能力比较差,在学校里常常要在老师的引导下才会积极主动地阅读各类书籍,在家又容易受到电视、游戏等影响,导致课外阅读的连续性和时间效率性无法得到有效保证。老师应该寻求与家长配合,共同建立一个学校加家庭的阅读氛围机制。鼓励家长们配合,在家里规划建立一个阅读的小空间,这个小空间由学生和家长自己商量设计布置,如包括书柜、花卉、贴图等;鼓励家长参与自己孩子的阅读计划,每天用半小时左右时间相互听读,讲见闻,欣赏优美散文,分享阅读心得。家长通过言传身教给孩子树立典范,这样,学生觉得阅读津津有味、乐趣无穷。家长与孩子的感情会在交流中得到加深、得到升华。

第2篇:课外阅读手抄报范文

一、得法课内,得益课外

学生阅读兴趣和习惯的养成,教师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有针对性地指导阅读,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兴趣和习惯。

(一)书目选择

可以分为必读书和选读书。必读书要求全班学生都要阅读,选读书可以由学生自行选读。如果学有余力,还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另外选择读物。

(二)方法指导

有了好的书籍,更要有好的阅读方法。教师要指导学生根据阅读的内容和阅读的需要来决定,哪些要泛读和略读,哪些要精读和细读。例如知识性的读物,可以用泛读和略读的方式;而优秀的文学作品,要品味其优美的文字、动人的情感,那就要细读和精读了。

(三)习惯养成

在指导学生阅读方法的同时,还要指导他们养成专注、质疑、持之以恒的阅读习惯。无论泛读或精读,都需要专注,这样才能通过阅读来获取丰富的知识。同时,阅读更需要质疑,正如孟子所说“尽信书不如无书”。我们要用怀疑的精神去阅读,要学会辨伪存真,提出独到见解。鲁迅在《读书杂谈》中指出:“看别的书也一样,仍要自己思索,自己观察,倘只看书,便变成书橱。”我们就是要指导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文学作品,千万不要让学生成为“两脚书柜”。

二、创设条件,提供书源

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造课外阅读的条件,特别是让学生拥有足够的书源。

(一)开放学校图书室。要鼓励学生到学校图书馆、社区图书馆借书。图书馆是学生读物的主要来源,信息时代要求我们的学校要提高学生利用图书馆找到所需信息和知识的能力。

(二)建立班级图书角。为了弥补学生书源的不足,教师可动员学生把个人的图书暂时存放在班里。如以每生提供二至三本算,每班图书角便有了近百本图书。低、中年级由老师保管,高年级则选聘图书管理员负责图书的保管、借阅工作。

(三)建起个人小书柜。学生的课外阅读要想取得突破,还必须得到家长的配合。要建议家长为孩子的卧室配备小书柜,让孩子把课外书籍归类摆放在书柜中,并保证每学期给孩子增加一定数量的课外读物。学生有了自己的书柜,课外阅读才了有保证,有了底气。

三、精彩展示,激发兴趣

(一)开设阅读指导课。指导课上除了老师推荐一些书目外,还可以让学生推荐自己的在读书籍,或畅所欲言进行阅读心得交流,让他们一展自己课外阅读的成果,享受成功的喜悦,继而更有课外阅读的兴趣。

(二)组织课前演讲。课前三分钟演讲,用时虽少,但只要持之以恒,对学生的读、说能力的提高都是很有帮助的。每一轮的课前演讲,都可以确立一个主题,并要求学生带着主题去检索资料,广泛阅读。可以让2~3个学生谈自己的阅读感受,交流阅读经验,教师要及时鼓励表扬学生,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举办手抄报比赛。手抄报是一种很好的语文课外活动,它对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和写字能力都是一种很有效的手段。手抄报可以由几个同学组成一个小组,大家分工合作,各司其职。教师在指导时,要给学生固定一些栏目,如读书心得、好书共赏、名文摘抄等来促使学生在办报的过程中广泛地阅读。通过评比,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四)指导写读书笔记。文章中富有教育意义的警句格言、精彩生动的词句、段落,可以摘录下来,为以后的作文积累丰富的素材。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读书笔记也可以灵活一些,比如做成贺卡、书签、或配上自己喜欢的图画等。

(五)开展表彰活动。教师可定期评选班级“经典诵读大王”“阅读小明星”等活动,不断地激励学生,让他们在竞争中主动开展课外阅读。

无论新课程如何改革,学生的课外阅读永远是重中之重。因为他们只有通过广泛的课外阅读,才能丰富自己各个领域的知识,形成获取知识的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和时代的要求。让课外阅读成为学生的生活习惯应该成为是每位语文教师不懈的追求。

第3篇:课外阅读手抄报范文

关键词: 活动课 学生兴趣 语文素质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语文课外活动课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加强指导。”要转变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倾向,树立以训练为主线,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观,活动课是有效途径之一,更是培养学生能力,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

抓好各种形式的活动课,能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的语文知识得以运用和巩固;能变封闭式课堂为开放的大课堂,营造良好的大语文环境,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在利用活动课,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做了一些尝试和探索。

一、兴趣引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读书汇报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针对学生好读书但不会读书的情况,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课外阅读,定期召开读书汇报会。每次活动前,提出计划要求,限定内容、范围、时间,指导读书方法,让学生明确目标,引导学生选择书目、进行阅读。让学生在阅读欣赏过程中,感觉与理解、感情与认识交融,然后在班级汇报。

这样,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充分利用了课余时间。在一次“我心中的爱国英雄”读书汇报活动中,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搜集了从古到今,历朝历代的英雄事迹,其阅读范围之广,内容之丰富,令人惊叹。汇报会气氛热烈,发言争先恐后。全体同学在领略古人报国之志、革命家博怀、仁人志士爱国壮举中,思想受到了影响,心灵得到了启迪,同时锻炼了语言的组织和表达能力,积累和扩展了知识储备,促进了阅读能力的提高。

二、练说起步

通过演讲,培养、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和思维能力。

“语言是思维的直接现实”。一个人会想才会说;想得多,说得才丰富;想得清楚有条理,表达才流畅有逻辑性。口语与思维互相表里,相得益彰。因此,训练语言能力的同时也培养了思维能力。

在实践中,要注意训练的计划性和渐进性。先练读。自选内容,限定时间进行朗读在练说。从感兴趣的话题说起,或评价电视人物,或畅谈个人爱好理想;逐渐深化到让学生观察体验生活,然后写出来,说出来。如“叙述生活中的热心肠”,“评论生活现象的是与非”等,都是较好的话题。最后发展到限定演讲主题,培养学生自写演讲稿或进行即兴演讲。

演讲活动的开展,训练了学生的说话能力,不善言辞者得到了锻炼,口语能力强者有了施展才华的机会,同时培养了写作能力和思维能力,使全体学生的语文素质都得到了提高。

三、板报学走步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在他们的积极参与下,才能实现知向能力的转化。指导学生动手办报,使语文教学由以教师为主体的“教中学”转向以学生为主体的“做中学”,为学生提供学习语文的用“武”之地。

1.语文资料报。每周由科代表负责组稿刊出,号召全体学生抄写积累。资料内容广泛:阅读写作,听说知识,习题解答,哲理名言,逸事趣闻;要求生动活泼引人入胜,便于记忆。学期末统计每人投稿数量进行表奖。资料报活动面广,影响力大,且有效促进了学生的课外阅读和知识积累。

2.手抄报。办手抄报,旨在培养和检查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全体学生轮流承办,每天都有一张新报刊出。手抄报的内容,既要求有精美的文章或语段并写出评语,又要求有学生的习作,写学生对生活的描述和感悟。办手抄报,学生必须提前准备,设计版面。可以说一张手抄报,给了每个学生练习和展示的机会,从而提高了用语文的能力。

3.书画展览。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要素之一。每学期办一两次书法绘画展览,促进了学生书法、绘画练习,既是语文教学的延伸,又为学生特长和个性发展提供了园地。

这三种办报活动,使学生把课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办报实践中,巩固了知识,锻炼了能力,调动了学习语文的主动性。

第4篇:课外阅读手抄报范文

关键词:课外阅读;语文素养;基本理念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32-287-01

二十一世纪知识日新月异,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高效阅读是一个人必须具备的能力。对于孩子们来说,阅读是他们学习的基础,是提升他们语文素养的重要渠道。义务教育新课标明确要求:“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小学生六年课外阅读总量达到145万字左右。“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教会学生求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一、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

1、没有书可读。由于父母文化程度偏低,大多数不重视子女的课外阅读,很少给孩子买课外读物,一半以上的学生一本课外书也没有。这样导致孩子想读课外书,却无书可读的状况。

2、有书不能读。据我们调查发现山区农村小学图书室藏书少则几万册,多则十几万册,但因学校人员紧缺,没有专职图书管理员,导致图书室无法正常开放,学校有书学生想看看不到。

3、课外不读书。农村学生在校外有很多的闲暇时间,但因父母外出务工,留守儿童占70%以上,孩子由祖父、祖母或亲戚朋友照管, 电视、游戏、玩耍替代了孩子们的书籍,大部分学生根本不想去阅读课外书。

4、不会读课外书。不会选书,大多数只读作文书、漫画书、“口袋书”等,内容单一;不会默读、略读和精读,读书不动笔墨;没有读书计划,不坚持课外阅读。

二、农村小学生课外高效阅读的策略

1、分段推荐小学生课外阅读书

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及学校图书室现有图书,可采用朱永新教授牵头为中国小学生推荐的30本书作为学生课外阅读的基础阅读书目。还可根据每个年段的特点,分段配备选读书籍,如一、二年级的学生阅读图画故事、童话、儿歌、绕口令和笑话一类的图书;三、四年级阅读连环画、故事、童话、寓言和科学启蒙读物等;五、六年级阅读神话传说、民间文学、儿童文学、科普常识、科学幻想和小发明、小制作等。

2、营造读书氛围,培养读书兴趣

(1)创设阅读环境。在校园醒目处和走廊悬挂激励学生读书的标语(独具特色的诗词、名言警句),利用红领巾广播站、宣传橱窗、黑板报等阵地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让校园内的每一块黑板、每一面墙壁都渗透出醉人的书香。

(2)设置“连廊开放式书吧”。在学校的长廊或学生休息厅设置连廊开放式书吧,对连廊书吧环境进行精心布置,书吧的墙面上张贴阅读标语,书架上摆放各类书籍,所有学生在任何时段都可以在书吧阅读。

(3)设置阅报栏。学校可为学生征订一些报刊,把这些报刊摆放在宣传栏里,每周更换一次,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

(4)设置好书推荐栏。语文教师可以到学校图书室精选一部分适合自己班上学生阅读的、能陶冶学生情操的好书,在栏内精要地向学生进行内容介绍,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

(5)设置手抄报专栏。每月展出一次学生的手抄报,展示学生读书成果。每学期结束全校以年级为单位,举行课外阅读手抄报比赛,并对优胜者进行奖励。

(6)开展课外阅读成果展示评比活动,保证阅读深入持久

学校每期举办读书笔记、讲故事、故事创作、经典诵读展示活动,邀请家长共同参与;开展“读书之星”和“优秀读书家庭”评选活动,激发阅读兴趣,保持阅读热情。

3、加强课外阅读指导,促进高效阅读

(1)合理安排阅读时间。每周开设一节课外阅读课程;在校内外进行“一日三读”;开展“家庭读书”活动。

(2)构建课外阅读五种课型,强化课外阅读指导。

①好书推荐课。向学生推荐与年龄特点适宜的书籍,与教材教学内容相关的书籍,与教材习作要求相关的文章。引导学生把从课外读物中学到的知识运用到习作中,在读写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②阅读方法指导课。从“导读、浏览、阅读、交流”四个方面去引导学生读好一本完整的书。导读(读书的封面、环衬、扉页、封底);浏览(浏览目录,了解本书的结构方式);阅读(学生自读师生共读与父母共读);交流(展示读书成果)。

③群文阅读课。群文阅读就是把一组文字,以一定的方式组合在一起,指导学生运用默读、浏览、跳读等方式,对群组中的几篇课文进行整体把握,推理出自己的观点,进而提升阅读力和思考力。

④阅读汇报课。“阅读汇报课”是让学生畅谈阅读收获、体会的一种课型。学生可吟诵文中的优美语句和诗词,可讲述一个动人的情节, 可分析一个人物的特点,可介绍一种写作方法,也可谈谈自己的感想。

⑤佳作欣赏课。教师选择一些内容浅显而文质兼美的文章,组织学生品味鉴赏,引导学生读读背背,从中体味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积累规范语言,扩大视野,培养语感,提高语文鉴赏能力。

(3)指导学生学会写课外阅读笔记。

第5篇:课外阅读手抄报范文

【关键词】阅读兴趣;方法指导;阅读成果;阅读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本人曾经做过课外阅读调查,不少学生反映:“看动画片和打电脑游戏比读书更有趣。”电脑游戏富有挑战性、刺激性,有时甚至有许多不健康的内容,这种诱惑力对辨别能力较差、自制力不强的青少年来说,胜过课堂学习,甚至胜过学校开展的有益集体活动。因此,迷恋游戏的同学往往无心听课,有的同学甚至为玩游戏而逃学旷课,这样势必会导致学习任务不能完成、学习成绩直线下降。

素质教育的宗旨呼唤教师把有益的课外读物充实到儿童的课余生活当中去。这就需要通过各种方法吸引学生到图书馆、阅览室,激发他们的读书欲望。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

构筑课外阅读的平台,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营造读书氛围,激发阅读兴趣

课外阅读必须有一定的物质保障,让学生自主营造读书的氛围,会有效地激发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一)开辟“班级图书角”

我们学校在每个班都添置了一个图书橱,学生代表从图书室和阅览室借来了他们喜欢看的书籍。这样学生们在课间、午休或放学的空闲时间就可以随手翻阅,看到自己喜欢的书还可以借回家去看。学生们还选出了几位比较负责任的同学当图书管理员,负责登记借书、还书记录,整理书架,并定期更换图书。学生自主管理的“班级图书角”深受大家的喜爱,形成了争相阅读的局面,有效地提高了学生阅读能力。

(二)创建“家庭小书房”

家庭良好的读书环境对于学生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我通过家访或开家长会的机会,与家长交流,取得家长的支持。在家里的一角放个书架、书桌,买些孩子爱看的图书,再加以装饰一下,让孩子们在这个小天地里享受读书的无穷乐趣。

(三)设计课外阅读栏目

在班级的黑板报或学习园地开设“好书介绍”、“读书心得”等栏目。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学生的读书热情一旦被激发起来,进入知识的海洋遨游,开阔视野,必定能学到更多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

二、重视方法指导,促进课外阅读

(一)自主选择阅读篇目

平时的阅读,放手让学生去选择,让童话故事、科普小说、民间故事、寓言故事走进学生的生活。在指定性的课外阅读上留有选择余地。建议学生选择阅读篇目时,主要掌握四条原则:结合课内学习内容选择;结合学校的各项活动选择;结合本班实际选择;结合自己的爱好选择。

(二)教给学生必要的阅读方法

搞好课外阅读,关键在于教给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使学生会读。

1.合理安排读书时间。我校在每周二、周四中午午休时间有安排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并做好读书笔记。每天下午第三节的活动时间都有安排学生进图书馆借书或到阅览室看报刊。每个周末都有阅读任务,学生要借书回家阅读,并做记录。

2.掌握一般读书程序。读书一般先看封面书名,再看内容提要、目录、扉页,然后逐页阅读,边看边想,不懂之处做上符号,阅读全书后再理清条理,思考不懂的问题,掌握中心,最后写出读书笔记。读报也要阅读顺序,即先要通看所有版面,略知全部内容后,再抓住重点细看,掌握文章内容。

3.摘录好词好句。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时,要求学生勤做摘抄,像蜜蜂采蜜那样及时地不断的把优美、精彩的词句摘抄下来,达到积累的目的,学以致用。读书做笔记是提高读书质量、积累知识、提高阅读能力和养成良好读书习惯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但它仍是辅的,所以读书课我坚持让学生以读书为主,做读书笔记为辅,不使学生因为做笔记占用较多的读书时间而影响读书的积极性。要让学生把做笔记看做是一种乐事,自觉自愿去做,逐渐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4.报刊剪贴。我经常从《小学生周报》上挑选一些适合学生阅读口味的文章,这些文章图文并茂,对学生很有吸引力,从而激发学生剪贴报刊资料的热情,组织他们从报刊上剪贴自己需要的、喜欢的资料,甚至鼓励他们自己办小报。

5.学生之间互相交流。阅读后,学生之间互相交流阅读情况,讨论解决疑难问题,交流心得。我们利用早上或中午的时间,开展故事会、图书介绍会或诗歌朗诵会。讲故事的同学要把故事读给大家听或讲给大家听,再谈谈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三)指导写读书笔记

课外阅读的笔记可写主要内容,摘抄好词佳句,写下主要收获、读后感想等。

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时,我要求学生每人准备一本好词、好句的摘录本。读书笔记能及时收集他们在这些方面的成果;同时家长参与评价,及时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

学生勤做摘抄,像蜜蜂采蜜那样及时地不断的把优美、精彩的词句、片段摘抄下来,达到积累的目的,学以致用。

1.指导记录的内容

如:语文方面的知识、优美的词句、精彩的描写、生动的对话、好的开头和结尾、精辟的议论、写作常识以及文章的结构提纲等;记历史、地理以及其他学科方面的知识或趣闻;记名人名言、精句、名人故事或英雄人物的事迹及豪言壮语等。

2.指导记录的方法

学生在阅读时使用符号在书上作批注;让学生把读过的文章写成内容提要,或是让学生把读过的文章理成结构提纲;摘录词句、段落、小知识、名言、警句等;写读后感,要求可低些,写时只要抓住原文的要点,写出自己的感受、想法即可。

此外,课外阅读不但包括一些报刊书籍的阅读,也包括网上浏览、听广播、看电视等。

三、形式丰富多彩,展示阅读成果

1.定期举办故事会、佳作欣赏会等活动

以活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巩固和扩大阅读效果,不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阅读积极性。

2. 开展手抄报竞赛

学生把个人的读书心得反映在手抄报上,从版面设计到稿件组织都亲力亲为,把学生的阅读、写作、画画、书写各种能力融于一体,在自我参与中受教育,丰富了课余生活,使学生整体素质、综合能力得到提高。例如以“感悟幸福 分享快乐”、“保护地球爱我家园”为主题的手抄报竞赛活动,增强了学生心理素质和环保意识,培养他们高尚的审美情操。优秀手抄报在班里《学习园地》展览,并推荐到学校《展示栏》张贴。

3.学期末进行《采蜜集》评优

《采蜜集》的评优是全班人人参与、个个都是评委,互相学习、交流、受教育的过程。被选上的《采蜜集》画面点缀得那么美,图文并茂,色彩斑斓,富有艺术感,让人感到新鲜有趣,逗人喜爱。这是课外阅读的真实记载,是学生辛勤整理、动手动脑的结晶。

4.结合教育教学开展读书活动

采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有趣的读书活动,每学期我班都举行故事会、演讲会、经验交流会、主题班队会、读书征文、书评等活动,评选最佳读书征文、笔记向学校推荐或向少儿报刊投稿。我班学生陆续有十几篇文章在全国发行的刊物上发表。当这些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拿到证书和奖品时,内心体验到课外阅读的成功喜悦。

四、课外阅读实践,推动各项工作

通过几年多来对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的实践,学生阅读兴趣的提高推动了各项工作的开展,使班集体精神面貌发生了变化。

1.学生的读书兴趣高了

全班100%参与读书活动,改变了我刚接班时的状况。每天下午的小队活动时间,班里轮流有一个小队到图书馆阅览,定期在全班汇报,交流读书心得体会,读书活动从没间断。如刚接班时,班里的20多名男生,课外时间经常沉溺于电脑游戏中。通过开展读书达标竞赛活动,电脑游戏在我班男生中渐渐地失去了吸引力。他们从狂热的打电脑游戏回到理智地去读书,阅读倾向日趋成熟。

2.学生读书习惯好了

课外阅读的开展,使我班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已养成。95%的学生坚持每天看书报。根据个人情况,将阅读的书籍、报纸有关内容摘录或剪贴下来,有的同学还能分析评论,对书中人物、事件提出自己的看法。课余到图书馆阅读的学生多了,阅读的面也广了。多读书,读好书成了许多学生的一种习惯、一种需求。

3.学生的知识面开阔了

由于学生在平时有意识或无意识记忆下来一些与课文相关的知识,加深了学生对字词及课文的认识和理解。例如:在学习《珍珠鸟》这一课时,我问学生还知道哪些鸟?有的学生说有蝙蝠,当时就有一位同学反驳说蝙蝠是哺乳动物,不是鸟。讲完《和时间赛跑》后,我问同学们有什么收获。有一位同学居然用古诗《长歌行》这首诗中“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诗句来理解课文的含义。学生通过阅读补充课文有关的知识,不仅使全班同学受益,更重要的是提高了他们自己去搜集获取信息的能力。

4.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提高了

但凡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都有爱读报刊与课外书的好习惯,并在实践中逐步掌握了阅读方法。在素质教育中,学生多读好书是十分有益的。自从投身到课外阅读后,渐渐地,学生变得上课大胆发言了,尤其是作文成绩逐渐提高,呈上升趋势。

图书馆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图书馆是学生的第二课堂,课外阅读助了一臂之力,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不断提高,尝到了读书的甜头。

5.学生行为文明了,班风好了

我惊喜地发现,学生通过阅读不仅实现了我最初的希望,还提高了综合分析能力、自学能力。

同学们不但在学习中互相帮助,你追我赶,在课外阅读中,也学会团结互助,有了好书互相推荐借阅,相互交流体会,共同提高课外阅读水平。

第6篇:课外阅读手抄报范文

一、以身为范,潜移默化。

小学生因其身心发展幼稚,认知能力较差,最喜欢模仿。老师爱什么,家长爱什么,孩子亦爱什么。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以,教师要以身作则,首先要表现出对读书的兴趣,经常在学生面前透露自己从哪本书里知道了什么知识。让学生认识到原来老师的知识都是从书里得到的,从而激发读书的兴趣。

二、营造阅读的氛围。

在班级中努力营造一种浓厚的阅读气氛,也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可以在教室里设置一个“知识角”。在这里放置班级订阅的书报,鼓励学生将自己的课外书也放到这里与大家共享。还可以布置做一些手抄报,板报,墙报,通过这些途径向学生传递阅读信息。学生随时可以在这些材料中阅读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促使由被动阅读转变为主动阅读。

三、推荐优秀的课外读物。

别林斯基说:“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阅读还要坏。我们必须学会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需要的读物。”但是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选择读物时往往带有盲目性、随意性,这样就不能提高阅读的质量。因此,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选择阅读读物,既要尊重学生的阅读兴趣,但又要注意避免放任自流,克服“偏食”现象。

具体来说,可以向学生推荐与课文内容密切相关的读物。这类读物可以进一步充实阅读内容,丰富学生的知识,使学生的知识得到不同程度的迁移,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联想和比较能力。其次,新课标推荐的中外名著既能丰富学生的文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也能为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还有一些报刊,如《少年先锋报》《学语文》《兴趣语文》等,这些读物中,有的接近生活,有的可以开阔视野……它们都具有时代精神,反映时代风貌。另外,现在各类科普读和通俗的文学可以向青少年儿童介绍大量新鲜的科学知识。它们可以打开青少年儿童心灵的科学之窗,激起他们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为其今后的成长奠定基础。

四、建立制度,保证阅读时间。

为了保证学生的阅读到位,可以建立一些制度来确保学生的阅读时间。如每天中午规定20分钟“经典诵读”,每天的家庭作业中布置一项15分钟课外阅读的作业等。教师要控制好笔头作业的量,课外阅读才能落到实处。

五、展示成果,巩固阅读的兴趣。

在阅读的过程中,只有尽量为学生提供展示他们的阅读成果的舞台,定期对他们的阅读情况加以检查评定,才能进一步巩固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例如在每周的课外阅读课时间,在组长带领下开展阅读和交流,并定时展开评比。如:每读完一本书,便加一颗五角星;每背完三首古诗也加一颗五角星……这种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的比赛,不仅引发了学生个人问的良性竞争,还利于学生互相鼓励,维持对课外阅读的长久兴趣。也可以在班级中定期展评学生的读书笔记、剪贴、手抄报等。学生在展评过程中,互相交流,取长补短,对课外阅读的兴趣又进一步得到巩固。

第7篇:课外阅读手抄报范文

关键词:阅读 个性化 课内外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8-0191-02

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在谈到课外阅读的作用时曾说:“同志们可以回忆自己的学习过程,得之于老师课堂上讲的占多少,得之于课外阅读的占多少。我想大概是三七开吧,也就是说,百分之七十是得之于课外阅读。”课内的功效占30%,课外的功效占70%,这几乎是有识之士的共识。据专家研究:学生的阅读量只有达到课本的4—5倍,才有可能形成语文能力。许多作家在谈到语文能力的形成时,无不提到得益于大量的课外阅读。《语文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的材料。”它还提出,小学阶段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但从实际情况看,许多学生不能积极主动地进行大量课外阅读,这是制约学生语文素养提升的一个重要原因。强化课外阅读也已经提上了议事日程,很多教师已清醒地认识到: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固然以课堂学习为主,但光靠课堂学习这一条腿走路显然是不行的。我们必须引导学生走进课外阅读的缤纷世界,享受阅读,教学生爱读书,会读书,读好书。

1 寓教于趣,使学生爱读书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获取知识的动力。”教师首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以兴趣这把钥匙去开启儿童的心扉,学生有了兴趣,才会将教师的“要我读”转化为自主寻求的“我要读”。才会如花香引来蜜蜂一样,努力寻求阅读机会,获得阅读满足。

1.1讲故事,激发阅读兴趣

孩子们大多喜欢听故事,也喜欢讲故事。老师可以利用这一点来诱导学生阅读。例如,老师给学生讲了一个有趣的成语故事以后,特意告诉他们,这个故事是从《成语故事》这本书里看到的。课后,很多意犹未尽的孩子就主动去找这本书读。下一次讲故事的时候,读了这本书的孩子就会成为主讲者,主动讲述自己学到的成语故事。通过这样为学生创造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阅读欲望。

1.2树榜样,培养阅读意识

榜样的作用是巨大的。孩子的模仿性强,根据学生敬佩英雄、崇拜名人的特点,老师可以常常给他们讲一些名人名家爱读书的故事,鼓励他们热爱书籍,从书籍中汲取知识。平时,如果我们教师有意识地向学生介绍老舍、叶圣陶、冰心等名人热爱读书的一些故事,对学生肯定有强烈的感染力。这种“名人效应”所产生的力量也是不能低估的,它犹如一副良好的催化剂,激起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一旦兴趣培养起来,不仅眼前受益,还将伴随整个人生。

1.3自由读,拓宽阅读视野

课外阅读应是自主、自愿的阅读,该读什么或不该读什么应该由学生的兴趣决定,只要内容健康学生爱读什么就让他们读什么。所谓感兴趣,就是好些熟悉的或不很熟悉,不知道或知道的不清楚的东西,这样的文章和书籍读起来很轻松,又能获得新鲜感,精神上很愉快。所以对刚接触书籍的儿童来说,激发其兴趣,“放任自读”最适合不过的,不要管他读什么书,就算是武侠小说、幽默笑话也任其读之。教师的这种“放任”态度是宽容的,心中有度的。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无拘无束享受阅读乐趣,点燃心灵的火花,阅读的视野也随之拓宽。

1.4展成果,树立阅读信心

老师布置学生课外读书,不能光布置不反馈。如果这样,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失去阅读兴趣,偷懒不读,或半途而废。相反,班级定期举行读书交流会为每个孩子提供一个向大家介绍自己阅读的内容,展示课外阅读的成果,这一过程中,学生能与大家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他们的阅读热情会更高。学生感受到了成功的乐趣,阅读的积极性会更高涨,信心也会更加十足。

2 寓教于法,使学生会读书

课外阅读应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发展,我们教师要借助教材资源,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给学生阅读方法。要以“课内带课外,课外促课内,课内学方法,课外求发展”为准绳。形成“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的课内外良性互动氛围。课外阅读书籍的种类不同,而且题材丰富,文章的内容深浅不一,学生理解能力也高低有别。为了防止只追求故事情节,忽视文章中心及语言描绘,我们教师可以这样指导:

2.1指导学生作读书笔记

一个专家在调查小学生课外阅读情况时设置了这样的调查题“我最喜欢的一本书是《 》”,我能背诵其中一段:“ ”。然而,感到遗憾的是,许多同学虽然能写出自己最喜欢的一本书名,但写不出其中一段完整的话。可见许多学生有了阅读兴趣,但他们仅把阅读作为一种消遣和猎奇,只追求曲折多姿的情节,而不把阅读当作知识积累、丰富情感、借鉴写作技巧的一种方式。如果只阅读不积累。如同“小猴子下山,最后空手而回”。我们老师要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根据不同年级,提出不同要求。低年级可以摘抄好词、对于好的句子可以进行仿造练习;中年级摘录佳句、精彩片断、名人名言等;高年级摘录时要注明出处,写读后感。要学生在欢乐的阅读中达到知识的积累,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升华健康的阅读兴趣。

2.2指导学生运用读书方法

曾指出读书之法:“不同之书,区别对待。应读之书宜缓宜熟;应阅之书宜速宜多。阅书如攻城,轻骑剽悍,所向无前。”根据不同体裁的文章用不同的方法去阅读,要求学生初步掌握精读、略读、浏览“三读”法。精读就是要一句一句地读,一句一句地理解,遇到不理解的地方要停下来,做上记号,以便查工具书或向人请教,弄懂了再继续读;略读速度较快,常常一目几行,意在了解大概内容;浏览的速度就更快了,主要用来浏览报纸、搜集信息资料,常常只看看标题。在阅读兴趣的支配下,我们要教会学生:抓人物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用心去读,抓精彩语段用情去读,抓意境描写发挥想象去读。根据需要学会选读,无充足时间读书时要学会浏览,对重点篇目要学会精读,为了积累语言要学会摘读。读中有批注,要边读边想。经过老师的引导,逐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学生的文化底蕴不断厚实。

3 寓教于活动,使学生读好书

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这已是共识。但光一遍又一遍地死读,只能让学生感到乏味、疲劳,以至昏昏欲睡。应该巧妙,寓教于活动之中,醉翁之意不在酒,旨在“哄”他们读好书。

3.1讲

低年级可以坚持每日5—10分钟的听说训练,时间可安排在早会或课前,让学生轮流上台,交流课余时间阅读中摄取的语言材料,让大家或说一新闻,或晓一趣事,或背一古诗,或得一好词佳句,或明一道理,变枯燥的读写为有趣的乐事,这样学生的兴趣盎然,视野开阔,语感增强。更令人欣喜的是,长期下来,学生能从课外阅读中得到源头活水,逐步达到厚积薄发,说话能妙语连珠,写文章也会意到笔随。

3.2办

高年级可以组织学生自办手抄报活动,肯定深受学生的喜爱。手抄报的内容广泛:国家大事、校园生活、环保教育、科学世界等。学生根据需求,独立命题、编辑材料、设计版面,并配以彩色插图。

3.3赛

为了使孩子的读书热情持之以恒,我们教师要定期举办故事会、古诗朗诵会、辩论会、佳作欣赏会、手抄报比赛、征文比赛等读书交流活动。也可进行快速阅读比赛、读书知识竞赛、读书报告会等,使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课外阅读的乐趣,获得成功的体验。

3.4展

第8篇:课外阅读手抄报范文

到了小学高级,大多数学生的阅读兴趣已培养起来。但大部分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阅读水平还是没有得支提高。他们的阅读还只是停留在阅读一些简单的、通俗的、易懂的读物,属于浅层的阅读。很多学生读了的一本书,却没有从中收获到知识或道理,也不能从书中得到自己的感悟。也就是说没能把一本书真正读懂。从阅读检测或了解阅读情况时了解到,大部分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概括能力、表达能力都还没有培养出来。由此可见,即使到了高年级,很多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相当有限,阅读的水平还没有得到提升。因为如此,严重地影响到语文的学习和阅读题的解答。

因此,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自主阅读习惯就急需研究出有效的方法,使学生会读书、读懂书,才能把学生真正培养成一个读书人。

一、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兴趣

激发兴趣是人们从事任何活动的动力。同样的,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因此,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让他们愉悦地进行课外阅读。

通过教师引导,使学生喜欢阅读,培养阅读兴趣,感受阅读乐趣。让每个学生愿读、乐读、会读、善读。养成自觉阅读良好习惯,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积累优美词句。改变阅读教学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整体提高学生阅读水平。促使全体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和个性的健康发展。

(1)引导学生读一些深层次的、有思想的书籍。提高学生的阅读层次。

(2)开展一些读书活动,推进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学生的阅读质量。

(3)天天背诵古诗,积累语言,陶冶情操。

二、给予自主阅读方法的指导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1)教会学生一些阅读的方法,并提出一些阅读的要求和标准。

(2)利用课文的学习和通过共读一本书,引导学生如何理解、感悟文本做到读有所思,读有所想。

(3)培养学生一边读书一边思考的习惯,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

(4)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的良好习惯,阅读时圈画批注的方法。

三、让每个学生都与书交朋友,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习惯

(1)教师要解放思想,摒弃那些阻碍学生发展的陈旧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从封闭沉闷的繁琐分析中走出来,彻底解放学生的头脑、手脚,开放课堂、教材,教学向课外延伸,向社会延伸,向各种传媒、电子网络延伸,使之与社会发展、知识巨增相适应。

(2)儿童在进学校读书之前几乎“读得懂”所有“说”出来的书,对书的“听”的兴趣往往会迁移到“读”的兴趣上来。因此,教师一方面在课堂上发展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另一方面应充分利用录音机、电视等视听媒体多让学生“听”书,从而诱导学生早读书、多读书。

(3)教师要尽量多的向学生推荐一些中外优美的文学名著,让学生在自我阅读中,感受到文章所创设的情境的美及语言的魅力,让学生觉得阅读是一种美的享受。

四、推荐合适的阅读材料

在不同年级推荐学生爱读的阅读材料,因学生年龄、学段、性别、性格、心理特点等方面的差异,其阅读兴趣也随之不同。

一般来讲:小学低中年级以童话、神话、寓言、民间故事为主,而高年级学生除故事外还对传记、传奇、惊险小说等感兴趣,可以说进入了文学期。女生一般喜欢看有故事情节的书,而男孩则对史地、体育、科学等方面感兴趣。所以教师可以对学生的爱好进行了解,到介绍时就有的放矢了。如《少年月刊》、《小说月报》、《同步作文》这些书刊的阅读,不断的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

五、指导学生课外自主阅读,拓宽学生视野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人类文明的长生果。”课外阅读既可以拓宽学生视野,增长见识,又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最重要的是课外阅读是学生在自由、无拘束、无负担的心理状态下进行的,所以学生对课外阅读兴趣盎然、如痴如醉,充分享受着阅读的自由、阅读的快乐。

六、展示阅读成果,提到自主阅读的能力

(1)利用每周的读书汇报课,开展“诗文朗诵比赛”、“谈谈读后感”、开展“讲故事”、“读书汇报会”、“展评优秀的读书笔记”、“积累册”、“手抄报”、“知识竞赛”、“比赛查阅资料”、等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能有效地检查阅读情况、巩固阅读成果,让学生享受阅读的乐趣,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热情,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推动课外阅读步步深入等活动。

第9篇:课外阅读手抄报范文

一、激发兴趣,让学生爱读书。

教师首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以兴趣这把钥匙去开启儿童的心扉,引导学生走进知识宝库的大门。

1 、树立榜样。榜样的作用极大,孩子的模仿性强,根据学生敬佩英雄、崇拜名人的特点,我常常给他们讲一些名人名家爱读书的故事,鼓励他们热爱书籍,从书籍中汲取知识。

2、 以身作则。 课外时间,我经常与学生一起读书,一起诵读古诗,这对孩子是一种无声的教育。阅读时,老师所流露出的热情、趣味和欢乐之情,对学生有着强烈的感染力,学生在浓浓的读书氛围中,体会到老师对阅读的重视,从而自觉地进行阅读活动。我还经常给学生讲自己童年是怎么学习的,并给学生绝对肯定的启示是:阅读非常有趣。这犹如一副良好的催化剂,激起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一旦兴趣培养起来不仅眼前受益,还将伴随整个人生。

3、好书引读。 由于小学生善于形象思维的特点,可选择有精彩画面的书给学生看,让学生猜猜里面写什么。学生易被吸引,就会热情地去阅读,这样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但也要注意读书要循序渐进,先易后难。只有适合孩子的口味,孩子才会对书感兴趣。

4、收获激情。 苏霍姆林斯基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要经常召开读书汇报会,如利用早会赏读、交流所摘录的好词妙句;举行班级赛诗会;评选"故事大王";摘抄本展评;开展"小导游"活动,让学生谈天说地、谈古论今。教师要及时给学生奖励,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爱读书的情感,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猎取知识,在博览群书中采集各种类型的信息材料,使学生逐渐把读书作为精神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二、寓教于法,使学生会读书

课外阅读应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发展,要以课内带课外,课外促课内的方法,课内学方法,课外求发展。而课外阅读书籍的种类不同,且题材丰富,文章的内容深浅不一,学生理解能力也高低有别。为了防止只追求故事情节,忽视文章中心及语言描绘,我注重以下几种阅读方法指导:

1 、 指导学生做读书笔记 。根据不同年级,提出不同要求。低年级摘抄词句、仿句练习;中年级摘录佳句、精彩片段、名人名言等;高年级摘录时要注明出处,写读后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2 、 指导学生用读书方法。 曾指出读书之法:"不同之书,区别对待。应读之书宜缓宜熟;应阅之书宜速宜多。阅书如攻城,轻骑剽悍,所向无前。"根据不同体裁的文章用不同的方法去阅读,要求学生初步掌握精读、略读、浏览"三读"法。精读就是要一句一句地读,一句一句地理解,遇到不理解的地方要停下来,做上记号,以便查工具书或向人请教,弄懂了再继续读;略读速度较快,常常一目几行,意在了解大概内容;浏览的速度就更快了,主要用来浏览报纸、搜集信息资料,常常只看看标题。阅读初期,一般以精读为主,有了一定的阅读经验和阅读能力以后,以上三种读书方法可交叉进行,一般内容略读或浏览精彩的部分精读。

3 、指导学生进行仿句、仿段、仿篇的练习 。如阅读介结竹子的文章,可引导学生为各种竹子编写标签,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或为文章内容"空白"处作扩充、填补,不但训练了学生阅读能力,还进行创造想象力的训练。

三、寓教于活动,使学生读好书

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这已是共识。但光一遍又一遍地死读,只能让学生感到乏味、疲劳,以至昏昏欲睡,应该巧妙,寓教于活动之中,醉翁之意不在酒,旨在"哄"他们读好书。

1、讲。 我班坚持每日 5 - 10 分钟的听说训练,时间可安排在早会或课前,让学生轮流上台,交流课余时间阅读中摄取的语言材料,让大家或说一新闻,或晓一趣事,或背一古诗,或得一好词佳句,或明一道理,变枯燥的读写为有趣的乐事,学生兴趣盎然,视野开阔,语感增强,更令人欣喜的是,学生从课外阅读中得到源头活水,逐步达到厚积薄发,说话妙语连珠,写文章意到笔随。

2、办 。组织学生自办手抄小报活动,深受学生的喜爱。手抄小报的内容广泛:国家大事、校园生活、环保教育、科学世界等。学生根据需求,独立命题、编辑材料,设计版面,并配以彩色插图。如围绕"北京奥运"这一内容,学生就办出了《向往奥运》、《奥运连着你我他》等。

3、赛。 为了使孩子的读书热情持之以恒,我利用各节日定期举办故事会、古诗朗育会、辩论会、手抄报比赛、征文比赛等读书交流活动。也可进行快速阅读比赛、读书知识竞赛、读书报告会等,使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课外阅读的乐趣,获得成功的体验。

4、展: ( 1 )剪贴展览。学生在广泛读报纸、杂志或其他书籍时,会发现其中具有保存价值的材料,指导学生把这些材料剪下来,找一个本子,分类贴上,积累资料,每月在班上评展一次,以激发学生周而复始地进行下去。( 2 )摘抄展览。如果在遇到用得准确、生动的词语或形象具体、含义深刻的句子,或精彩的片段,这些含义深刻的格言、警句,特别是在不能摘剪贴的情况下,可让他们用日记本摘抄下来,也可以定期在班上班上交流展评,看谁最好。同时,对那些优秀的读书笔记、剪贴本、摘抄本,获奖的手抄报、征文等学生作品在教室中的学习园地里专门设"精品欣赏屋"供学生欣赏,既鼓励那些读好书的学生继续坚持下去,又勉励那些读书落后的学生,达到两全其美的效果。

四、挖掘书源,让学生有书读。

学校、家庭、社会都要积极为学生创设阅读条件,保证孩子们有书读,有"许多花"来"酿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