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写景的散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方法论
我国古代文论曾强调文章格调来自心胸、气质;语言、气韵、内心,三者构成相互呼应的关系。因此,内心情感丰富、气韵充沛,语言自然水到渠成,文成之后会透露出作者的世界观,所有这些内容均要借助形式予以表达,古代诗、文多如此。放到当今,散文已是常见的文学样式,而作者的这种内心、气韵也会寄寓在某件具体的物上。透过这物表达内心情感和世界观。正如佛家所言: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因此,我们在解读散文,尤其是写景状物类散文时,从具体描写对象、作者的内心情感、作者的世界观三方面来解读应该是合理的解读方法,在解读的过程中,这三个角度往往是逐层深入的,从这三个角度,我们也可以找到解读文本的不同切入点。
二、以《紫藤萝瀑布》为例
《紫藤萝瀑布》写于作者的弟弟身患绝症,自己深深受困于“生死谜、手足情”的痛苦之中,由于内心的痛苦和绝望,徘徊在庭院中,见期间被人杀戮的紫藤萝今日却枝繁叶茂、繁花盛开,对于作者一家来说也未能幸免,但看到流动着生命的紫藤萝,作者心中的忧虑、悲痛化为“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文中的花,是贯穿全文的客观事物,是作者内心的寄托;而对于作者,文章以“我”开头、结尾,中间或隐或现,又以“我”收文;在世界观上,作者从花的世界写到内心的世界,并慢慢走进生命的世界,三个世界中,作者的世界观清晰可见。从这三个维度上来讲,我们可以比较全面、逐层深入地解读这篇文本。
1.花:饱受摧残但又枝繁叶茂的春之花
紫藤萝花是作者的直接抒写对象,这是一朵什么样的花?我们要来认真读“赏花”“忆花”部分。十年前的紫藤萝“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察言观色,试探什么。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十年的紫藤萝是胆战心惊地开着生命的花朵,却从来都稀落,似乎整个春天完全可以不需要它的存在。
再看今天的紫藤萝,它枝繁叶茂,表现出勃勃的生机,是万花流动的瀑布。作者从形状、气味、光彩、神情几个方面来表现、塑造眼前这株紫藤萝。形状:“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作者从整体写到局部,花舱里装满了生命的酒酿,“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气味:“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淡紫色”,这里作者闻到的芳香也有了颜色,移觉的使用使得紫藤萝幽香四溢,“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酒的醇香在花中弥漫,赏花似在品酒,作者这种不同寻常的体验,使得文字的内蕴余味无穷。光彩:“辉煌的淡紫色”“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作者将花写得不但浓密而且水灵精润。即使在下文,作者由花想到生命时依然说“闪光的花的河流”,在作者眼前,这花就是满帆生命光彩的生命之花。神情:十年前的紫藤萝是依傍着枯槐,今天的紫藤萝自己有着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作者将花写成人,十年前是“察言观色”“东一穗西一串”;今天是“花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他们会笑、会嚷嚷。一切都与十年前截然不同,一种生命之歌在今天的庭院中奏响。
赏花、忆花,作者自然从饱盛生命酒酿的花儿中领悟生命的真谛。
2.我:从“无我”到“我思”再到“大我”
开篇是“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接下来的第二到六段的第五句(第六段一共六句话)仿佛没有“我”,直到第六段最后一句和第七段,作者才说“我凑上去想摘一朵”“但是我没有摘”;而且在第七段中作者连用了6个“我”。八、九两段作者又通过对比两株紫藤萝来引出自己的思考,最后第十、十一段,“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明白“它是万花丛中的一朵,也正是由每个一朵,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字字写花,却又字字写人;最后“我不觉加快了脚步”。这时的“我”绝不是停下之前脚步的“我”,作者已是一个脱胎换骨的“大我”。
在“无我”的部分,有的只是眼前的“花”,宗璞从拟人的角度在写花,让这种“无我”变成“有花”,而且这些花一定要用人格化的方法表现出来,这正让表面“无我”,而与花对话的正是“我”。“我在开花。我在开花。”“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虽然这是在写花,但无不是人的语言和表情,或许这就是另一个作者。在第八、九两段中,作者又通过10年前的紫藤萝和眼前的紫藤萝对比,这种对比不仅仅是枝叶的对比,更是命运的比较。10年前的紫藤萝:“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看不见藤萝花了”;今日的藤萝花“开得这样盛,这样密……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对比之中作者在“思我”,10年前的“我”或许就是眼前的这株藤萝10年前的稀零凋落的花串。这10年前的一朵,放在生命的长河中只是一瞬,正是这不同的一朵才组成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生命。最后,作者悟出“大我”而加快人生的脚步。
通过从“我”的角度,我们读出了一个停下脚步,被生死疑惑和疾病痛楚困扰着的“我”,一个感叹10年命运的“我”,一个加快脚步,由花悟出生命真谛的“大我”。
3.世界:现实的世界――内心的世界――生命的世界
作者在文中对个人情感的宣泄含蓄而深沉,对世界观的表达超脱而豁达。现实世界中有盛开着的、饱含生命色彩的紫藤萝,有对弟弟身患绝症的焦虑和痛楚。通过对10年前藤萝的回忆,回忆起了期间的现实世界:“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关系”。作者虽言辞轻微,却对的世界进行了声色俱厉的批判,不仅给花儿带来了劫难,给中国的知识分子带来了劫难,也给生命带来了劫难。作者由花到人,由现实的世界转入内心的世界,“这一株紫藤萝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它带走了作者心上的“关于生死的疑惑,关于疾病的痛楚”;作者从“手足”的悲伤中走出来,从“生死的疑惑”中解脱出来,“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作者从内心感受上升到理性的思考:“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即使生命中有各种劫难,但生命的长河生生不息,幸福总会战胜劫难,时间的洪流会给生命以公正的评价。“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作者又将这生命的世界留给了未来……
《紫藤萝瀑布》一文,从花、“我”、世界三个角度我们都可以得到较好地解读。当然,这三个角度不一定是并列的,也可能是逐层递进的。从花的角度,可以这样解读课文:赏花――忆花――悟花;同样,我们可以从“我”的角度来解读课文:无我――有我――我思――大我;或者从世界的角度来解读:花的世界――内心的世界――生命的世界。这三个角度也是有很明显得层次性的:作者通过写10年前紫藤萝的被毁、今天盛开得如此繁茂,表达自己内心由对疾病的痛楚和生死的疑惑变得精神宁静、生的喜悦,并告诉大家一个生命的世界: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三个角度的区分不但使文章结构、思路非常清晰,也使我们对文本的解读更全面、深入。
三、余 论
One time, I got acute disease, just the heavy rain that day, mom and dad are very worried, they take me to the hospital together, dad behind my back that day, mother behind his umbrella to us, because it was late, we only have to walk to the hospital, the mother to the hospital to register, with my dad, waiting for the doctor to see a doctor for me, that we always stay up till midnight, see I don't have anything, mom and dad with a smile, but my tears blurred my eyes. So I told mom and dad said: "I will study hard repay you later." They said: "as long as you are healthy and happy, good performance, is the best for us in return." I nodded solemnly. From then on, I told myself I must good good study, don't let parents worry about, because I want to use results to repay their parents.
I am very grateful to my parents, I want to learn to be grateful. Have words to say well "who made the heart-inch grass, at a three chunhui". Therefore, in order to repay hard raising my parents, I must study hard now, when I grow up, find a good job, let parents abetted. Parents paid for me, I will thank you ten times, one hundred times, return them, let them give valuable.
我们能生活在这美好、精彩的世界上,是因为我们的父母养育了我们。他们教会了我们人生中的每一个第一,是他们教会了我们走第一步,是他们教会了我们说第一句话,是他们教会了我们认第一个字……如果没有我们亲爱的父母,就没有我们。
[关键词]海洋经济;协调发展;长三角;基础条件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2095-3283(2012)02-0088-02
作者简介:毕田田(1987-),女,上海海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交通运输、现代物流企业管理。
一、长三角地区海洋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
(一)区位及资源条件
长三角地区以上海为龙头,与江浙沪为一体,东西连接长江经济带,南北贯通沿海经济带,是我国经济最为活跃的地区,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其处于亚热带季风区,气温适中,雨量充沛,光照充足,临东海、黄海,海域辽阔,海洋资源丰富,海岸线长达7910公里,占全国海岸线总长度的1/3。其中,上海海岸线长约470公里,江苏省为954公里,浙江省为6486公里。长三角地区港口群集装箱吞吐量占全国的1/3以上,深水泊位为1185个,共计拥有盐田76605公顷,海洋石油可采储量约为2067万吨。
(二)经济规模及优势
以上海市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已经成为世界公认的第六大都市圈,是中国目前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经济总量规模最大、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板块。2010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38439亿元,其中长三角区域海洋生产总值为12059亿元,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31.4%。
上海市是我国最大的工业城市、重要的金融经贸中心、世界闻名的港口城市,有着纵深的腹地和广泛的对外经贸关系。浙江省在海洋建筑、海洋生物医药等方面具有优势,江苏省有着潜力巨大的滨海滩涂资源。长三角区域海洋产业辐射关联效应显著,海洋产业链条正在不断地延伸,海洋经济已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三)产业结构状况
长三角地区的海洋经济产业主要集中在海洋油气业、滨海旅游业、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业和临港产业五大领域。其中海洋渔业、海洋运输业等传统产业占海洋经济主产业的比重逐渐下降,而滨海旅游业、海洋风能等新兴产业的比重不断上升。由于资源禀赋的差异,两省一市已经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海洋经济;江苏省形成了以能源、化工、船舶,医药等产业为主导的海洋工业结构,造船完工量、新承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及经济效益均居全国第一;浙江省主要以电力、化工、船舶修造为支柱产业,年造船能力、总产值均居全国第4位,海洋生物医药业总产值约占全国的40%,海上动力总量和年完成水路货运量均居全国首位;上海的海洋产业主要有海洋运输、船舶制造、海洋渔业和滨海旅游,全国海洋船舶总产值的1/4由上海创造,海洋交通运输业和滨海旅游业约占全国相应产业总产值的1/3。
(四)科研及人力资源优势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高校和科研机构最集中的地区之一,具有较好的科研基础和人力资源优势。江浙沪三地共有高校266所,其中上海66所、江苏122所、浙江78所,2009年在校学生达2144.7万人,在校研究生为140.5万人;2010年长三角专利授权总量为30.12万件,其中江苏省授权量为13.84万件,浙江省为11.46万件,上海市为4.82万件。长三角地区还拥有一大批与海洋科技相关的研究机构,包括国家重点学科、实验室和工程中心。
二、长三角地区海洋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产业结构不合理
目前,长三角地区海洋经济结构还不十分合理,特别是海洋产业结构,其中主导产业依然是以资源依赖型为主,例如传统的海洋渔业、滨海旅游、传统的船舶制造业等。知识技术型的新兴产业发展依然不成熟,由发展海洋经济所带来的城市综合功能的重塑还未提上日程。
从协调发展的角度来看,目前长三角16个城市之间分工与协作关系不够明确,各地区的功能定位不清晰,个性特征不鲜明,从而造成海洋产业结构不合理和非理性竞争等现象。两省一市产业结构高度相似,上海与江苏的产业结构相似系数为0.82,上海与浙江的相似系数为0.76,而江苏与浙江的相似系数竟高达0.97。
(二)缺少区域统筹规划,合作机制尚未健全
长三角地区存在产业发展规划不协调问题,如内部分工与协作关系不明确、各地区的功能定位不清晰等,是由于缺少立足于区域海洋经济整体发展的协调管理部门。这种只顾自我发展、很少考虑到自身规划与区域整体规划以及与周边地区发展关系的发展思路,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各地发展的孤立性、封闭性和盲目性。现行的合作机制,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困境。首先表现为多方力量盲目推进,协调机制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和理顺;合作层面众多,既有两省一市层面,也有16个城市层面,还有各条线对口政府部门之间;其次,合作组织松散,缺乏统一的协调发展战略规划。最后,合作缺乏战略谋划,区域经济合作意图目标不够明确。
(三)资源粗放式开发利用,资源环境遭到破坏
长三角地区海洋环境资源非常丰富,但由于我国目前海洋开发技术装备比较落后,许多海洋资源尚处于粗放型开发利用阶段,造成开发不平衡、综合利用不足、没有形成合力。如沿海港口货物运输带来产业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造成部分海洋经济产业粗放式利用沿海滩涂和海域资源,在同质竞争中表现得尤为明显。此外,行政区域的划分,也加重了长三角海洋资源的粗放式和掠夺式利用。海洋资源的开发模式直接影响到经济的发展方式。就目前而言,长三角地区海洋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资本、资源和劳动要素的投入数量的增加,其中资源依赖型产业比重最大,经济发展仍然以大量的资源消耗及环境污染为代价。
(四)分散式的管理体制造成管理权限不清晰
目前,中国海洋经济管理体制的特点是分部门、分行业的分散式管理,涉及的部门有农业、土地、交通、能源、环保和外交等。组成部门多、管理主体多,存在管理权限不明确、职责不清晰等问题。首先表现为中央和地方的管理权限不清晰,造成管理上的混乱,引发实际操作中的许多矛盾,例如长三角地区各城市之间争夺滩涂、争夺渔场,行业之间争夺空间、争夺资源等。其次是涉海相关部门之间的职能分工不够明确,存在着职能交叉等问题。
三、长三角海洋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协调发展是海洋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主题。长三角地区海洋经济协调发展主要是指处于同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区内的各个城市在平等和互相开放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各自优势,通过对各类发展要素进行科学有序的互补性整合,实现类似报酬递增的协同效应,从而使各级政府得以更充分地利用现有海洋经济优势,并开拓新的发展空间。
(一)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
应该重视政府的引导,发挥长三角区域经济协调委员会和各海洋产业协会沟通、协调作用。为此,有学者建议在现有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协调体制下,增设长三角海洋经济协调机构,协调区域之间的海洋产业、海洋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等问题。同时,由海洋局牵头,加强长三角地区海洋经济的分工与合作,优化海洋经济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长三角地区海洋经济的发展需要协调、平衡和协作,特别是市场微观主体——企业之间的协调,往往是政府和管理部门所难以做到的,而海洋行业协会却能以其独有的职能和优势,根据需要进行区域间的合作和联合,服务区域海洋经济发展。
(二)统筹规划各城市的功能定位,错位发展
政府应该根据长三角各地区的海洋资源禀赋,规划各城市在海洋经济发展中的功能定位,错位发展,这样可以缓解过度竞争、海洋经济产业结构雷同等局面。其中,江苏省沿海滩涂、风力资源较为丰富,可以优先考虑发展海洋渔业、风力发电等,再考虑海洋制造业和滨海旅游业。同时还应加快上海港与宁波—舟山港的融合,避免各港口之间的恶性竞争,要在经营上体现出各自的特色,管理目标明确,充分发挥港口对两地临港工业的拉动力;发展上海海洋经济,有学者指出应从三个方面确立发展方向:一是要整合上海海洋科技资源,用创新的机制组建上海海洋科学院。二是要设立新兴产业培育基金,鼓励和引导海洋科技成果的转化。三是要建造海洋高科技产业培育基地,为海洋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三)建立双赢的利益协调分配机制
当利益协调机制运行良好时,长三角地区各方的利益才能够得到保障,但是,如果利益协调机制失灵,会直接阻碍地方政府之间的经济合作。因此,构建长三角地区海洋经济协调发展机制是必然的趋势,在提升各城市协调发展的基础上,还要完善相应的利益协调机制。一套完善的海洋经济利益分配机制和利益补偿机制,将有助于合理协调长三角地区海洋经济的发展。
(四)构建海洋经济信息服务平台
长三角地区包括江浙沪两省一市,涉及16个城市,应创建海洋经济信息网络服务平台,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加快海洋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可以通过信息服务平台进行宣传,强化公众海洋意识,使海洋经济观念深入人心,形成发展海洋经济的强大合力;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信息服务平台提供海洋经济信息,如海洋科技的创新、新兴产业的发展、市场价格走势等方面的信息。建立海洋信息平台可以为整个长三角地区实现海洋资源的合理配置,降低生产成本,促进信息快速传播,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提升创新能力,进而推动长三角海洋经济的迅速发展。
[参考文献]
一.初步阅读,边读边圈画,同时判断文章所属的类型
纵观高考散文,从内容上来分,大体有以下四种:一是写人叙事的散文,比如说《才子赵树理》(2011年湖北卷)、《何容何许人也》(2013年江苏卷),二是写景状物的散文,就像《一幅烟雨牛鹭图》(2006年江苏卷)、《乡村的瓦》(2006年四川卷),三是游记类的散文,比如《上善若水》(2009年江苏卷),四是议论类的散文,用来表达自己的感悟的,如《焰火的变奏》(2007年四川卷)。因为每类散文我们需要抓住的点是不一样的,所以在初步阅读后,就要自己判断一下它所属的类型。
边读边圈画,是让我们在阅读的时候圈画出重要的句子和词语。一方面加强我们对散文的内容的记忆,有利于节省后面做题的时间,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我们对文章主旨的把握。
(一)文章的开头和结尾的句子。散文的开头十分重要和讲究,因为它通常要起到总领全文的作用,所以有些散文开头就是“文眼”,而散文的结尾往往是卒章显志。当然散文主旨句比较灵活,也有出现在中间的时候,只是开头和结尾,尤其是结尾出现频率更高。
(二)文章中的过渡句。过渡句一般在文章两个较大的层次之间,起承上启下的作用,这样的句子有助于我们理清文章的内容和层次。
文章中抒情、议论的句子。我们常说散文形散神不散,所以散文不是纯粹地写人、叙事、写景,而是以此为一个平台来抒发自己的情感或表达自己的一些感悟,所以多多少少都会在文中直接流露出来一些。因此这些句子也是帮助我们去理解作者写作意图的关键句。
二.深入阅读,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很多同学读一遍就去做题,甚至在没做题之前就先去看要答的题目,然后直接根据题目去文章找答案,这些都是错误的。读一遍文章只能是囫囵吞枣,对于文章的主要内容根本就没有弄清楚,如何去做题,而先看要答的题目,再去文章中找的话,就等于把文章完全肢解,也不是真正读懂了文章。我们常说:“磨刀不误砍柴工。”所以在初步阅读后,我们还需要经过二次、三次甚至多一点的阅读,读完后再问自己三个问题:1.文章写了什么?(即文章的内容);2.文章为什么这么写?(即文章的主旨);3.文章是怎么写的?(即文章采用的方法,按照上面思路来写的)。当这三个问题都能回答的时候,再去看题目,然后寻找答题的区间不仅不迟,反而会为我们节省很多时间。
那么,怎么去把握文章的内容呢?这就涉及到我们之前说的那个问题,要根据散文不同的类别来把握。
如果是写人叙事的散文,就要理清作者写了主人公几件事或几个片段,这些事情和片段能够体现主人公什么样的人品或性格,文章中哪些词语能够直接体现要圈画出来,没有的自己学会概括。作者对主人公持什么态度,肯定或否定这个人还是借助这个人赞扬、批评社会当中的某种现象。采用了什么方法来刻画主人公的,这类散文常用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对比、环境烘托等手法。
如果是写景状物的散文,就看看作者主要写了什么景,景物有什么特点,作者调动了哪些写景的方法,作者对景物什么态度,有没有情感上的变化。作者在文中所赋予物的象征意,借助这个物抒发了什么感情(意愿、人生观点、情感态度)。写景常用的方法有:1.写景的层次:远近、高低、上下等;2.多角度描绘:触觉、嗅觉、视觉、听觉等;3.表现手法: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白描、对比等。
如果是游记类的散文,就要理清散文的游踪,看看作者是站在什么样的立足点和观察点,又是如何移步换景的,写了哪些景,由眼前的景作者又想到了什么,为什么作者会想到这些,写这些,作者是仅仅为了介绍人文景观还是要借助联想的内容表达自己的什么感悟。这类的散文常常用移步换景,虚实结合、对比等方法。
如果是感悟类的散文,就先抓住作者的“动情点”,即作者情感的出发点,它一般在文章的开头,看看到底是什么人、景、物、事等等触动了作者,然后找找作者由此感悟出来的内容,最后看看作者在这些感悟的基础上表达自我的一种什么样的认识与体会。因此这类散文的思路常是:动情点――过渡点――思考点――升华点。
[关键词]高中语文;散文教W;文眼;情感;个性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7)10001501
高中语文教材里散文模块比重较大,由于散文文体的特殊性,对于如何展开有效的散文教学一直是阅读教学的重中之重。笔者依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摸索出以下几点提高散文阅读教学效率的方法,供读者参考。
一、抓住文眼,体会主题
每篇散文之所以能做到“形散神聚”,是因为都具有一个中心线索――文眼。教师在散文教学中,要指导学生抓住文眼,体会主题,感知散文的结构与韵律之美。
例如,郁达夫的《故都的秋》,全文1600多字,运用了40多个秋字来描写秋景,非但没有使文章显得枯燥乏味,反而读起来更加生动优美。本文的题目明确而又深沉,“故都的秋”就是此篇散文的文眼,“故都”两字指明描写的地点,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也暗指一种文化底蕴;而“秋”字则确定了描写的内容,与“故都”联系在一起,达到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合的艺术境界。“清”“静”“悲凉”为文章的题眼,形象地勾勒出故都之秋的特点。作者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景,抒发了对故都向往、眷恋的真情,并流露出忧郁、孤独的心境。在教学生把握本文主旨时,要注意穿插作者思想感情的时代性,其中社会风云和个人遭际在作者心里留下一定阴影,以致对故都清秋的“品味”也夹杂着一丝苦涩。
抓住了文眼,也就明确了文章主题,对文章中心思想的理解才不会有偏差。在散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正确把握文章主旨的基础上,根据不同散文的特征因材施教,帮助学生梳理文章中的“形”是怎样的结构特征,文章中的“神”又传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只有“形神”兼通,才能推动高中生散文阅读能力的提升。
二、由境入情,引发共鸣
散文之所以给人美的享受,是因为其中借助景物营造出生动的意境,意境里又暗含了作者真挚的深情。意境与情感有紧密的联合关系,在散文教学中,教师可以把对意境的解读与情感的传输结合起来,让学生由景入境,再由境悟情,去聆听、感知作者的内心世界,体会散文的独特魅力。
例如,《江南的冬景》全文没有直接写景,而是采用虚实结合的方法,侧面烘托了一份闲适、清淡的意境。文章引用诗句较多,比如“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等,使整篇文章充满诗情画意。尤其是“泊一只乌篷小船”中的一个“泊”字更是点染出了悠闲、宁谧的意境。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指引学生展开想象,这只乌篷小船很可能是刚忙完一天的营生,终于回家了。可它似乎并没有沉寂,还在等待着明天的启程。若换成“系”则会显得沉闷呆板,毫无生气;若换成“靠”则又显得太过匆忙,破坏了场景的意境。可谓是一字传神!全文体现了“自然之美是心灵与自然的融合”的道理。整篇行文跌宕多姿,有着说不尽的余意,化不开的情,散文的最高境界莫过于此。
有的散文侧重写景,有的散文侧重记叙,但不管怎样的文章都少不了情感的表达,而且不仅仅是为了写景而写景,为了记叙而记叙,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抒情。散文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引导学生仔细品味和体会作者的情感,真正融入其中,达到情感的共鸣,这是散文教学的最高境界。
三、自主阅读,倡导个性
受到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大多数学生对散文的阅读一直停滞在“模式化”的环节,教师在教学中一味采用灌输式教育,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但一成不变,而且相当枯燥乏味,致使学生对散文的兴趣不浓,阅读能力得不到提升。所以,在散文教学中,教师不妨突破传统模式,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形成个性化阅读模式,调动学生学习散文的动力。
《春》是本单元的开篇,正如俗话说的好:“一年之计在于春”。有了《春》的优美开篇,才有接下来《济南的冬天》的温情叙述,竹乡的美丽富饶、树林和草原独特的夏日风光。四季的景色千姿百态,美不胜收。
《春》的教学用两课时,第一课时主要是认知性朗读,目的是读准字音,疏通字词。还有感知性朗读,目的是了解课文内容,对课文有一个整体感知。下面是我对第二课时教学的浅见。
1.教学目标
本单元的目标就是要善于从美的事物中发现美,并用美的语言表现美。而《春》是写景抒情散文中的精品,作者以清新优美的语言引导人们去欣赏大地回春的动人景象,并感受春天所带来的蓬勃生机与无限希望。《春》在选材上,谋篇上紧紧扣住了春天的特征,而且在语言的技巧上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点。据此,我设计的教学目标如下。
1.1 知识目标
A、掌握课文写景方法:①抓住江南春天特点来描写景物;②分层次写出春景画面。
B、理解文中准确而生动的词语和句子,初步掌握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
C、准确把握作者的感情脉络,经过朗读训练,要使学生能读出作者在文中要表达的感情。
1.2 能力目标
引导学生掌握学习写景散文的方法并运用于写作中。
1.3 情感目标
深刻理解作者通过细致生动的描绘,来表现自己热爱自然,热爱生活,追求未来,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和为建设人类美好的春天而发奋努力的崇高理想。
确定以上的三个目标是要体现“新课标”提倡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并重的教学理念。
2.重点、难点
根据初一学生的学情分析,他们虽已经学习过抒情散文,但具体的学习全篇都是写景的抒情散文还是第一次.因此要引导学生懂得写景散文的写法要求。所以知识目标1、2设为重点,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来探究文章的语言特色是文章教学中的难点。要解决好难点,一是要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二是教师要有重点地选择实例帮助学生领会。
3.教法与学法
3.1 自主学习享受美的愉悦,提高审美能力,应多读少讲,以读代讲为主
过去,不知多少人读过《春》,读了多少年,但读过后有些人只能隐隐约约的记住几个词句,而有些人读过,那一片春色再也无法从记忆中抹去。两种不同的阅读结果,主要取决于读的方法。《春》这样的名篇,如果仍然是教师讲,学生听,那么学生永远无法领略到《春》的意蕴悠长的美。所以,我本着注重创设教学情境,运用直觉领悟和心理体验的思维方法,带领学生进入艺术境界,自己阅读,让课堂成为感知美,欣赏美,品味美,探讨美的自由空间,提高审美能力,进而初步学会表达美和创造美。
3.2 学法指导
本文是抒情散文,要求学生从课文出发,采用边看,边问,边想,边读,边写。看:看课文,从中发现问题;问:指出问题;想:思考并回答教师精心设置的问题;读:读顺,读流畅,读出感情;写:通过本文的学习。教师鼓励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学以致用写片断。
4.教学程序
4.1 导语设计,激发美
先播放一组春光图,在优美旋律的中,教师激情导入:阳光明媚,东风荡漾,绿满天下的春景,会让你觉得有无限的生机,无穷的力量。本堂课我们继续走入朱自清的春,细细赏读作者的生花妙笔奇在何处。
这一设计帮助学生回忆春天美好的感受,为课文教学作情感铺垫。导语通过音乐、图画、诗般的语言把学生引入春天的佳境,引入激发对文质优美,简洁明快的散文学习兴趣。将学生由课前分散的注意力转换到集中的,急于求新知的心境上来,主动配合教师学。同时也交代了学习要点。
4.2 跳读课文、理清思路、归纳课文提纲
叶圣陶先生说:“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理清思路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这一环节要引导学生通过把握关键语句来提纲挈领,理清思路,在教学处理上要简明扼要。
4.3 学生自读,体会景物特点,体会春色美。
在初一阶段,学生往往只能直觉意会“美”而不能言传“美”,所以我准备让学生自读课文,找出文中所描写的景物及其特点,理解“春”究竟是怎样美的,作者是如何构思的,讲究层次的。
此时教师作示范如:山――朗润,水――涨,太阳――红,小草――钻,要求学生轻声读,边读,边想,边用笔勾画,自读,自悟,自得,自问。然后小组互动学习,分析,整理.所得及所问,派代表参与板书,尽可能让每个学生都有表达的机会。视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也可设一些质疑,等到同学们讨论地差不多的时候用幻灯片出示,作为对学生思考不足的补充。
4.4 细处研读,感悟写法美
引导学生讨论:你认为草、花、风、雨这四段哪段最难写?
这一环节可引导学生重点分析“春风”一段:如,①特有的性格;②特有的气味;③特有的音响;④大自然特有的和煦。
采用读、赏、析、说相结合的方式,有利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审美能力。有利全体学生的参与,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说是由扶到放的过程,这样也落实了教学重点及难点。
4.6 分层作业,美的训练,美的迁移
1、写一段描写家乡秋景的文字。
2、通过本文的文字把它变成一幅幅春景画。
3、古今中外写春的作品很多,教师可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开阔视野,拓展思路。
关键词:《故都的秋》 《江南的冬景》 散文教学
《故都的秋》和《江南的冬景》均为郁达夫的代表作,很能体现其风格和美学特征。作为写景散文的经典之作,在中小学阅读教学中应如何切入、展开和呈现,还有待于进一步地探讨。基于此,笔者对两篇佳作从内容、结构、语言等方面进行了比较。
一、知人论世,走近作者
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幼名荫生,浙江富阳人,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故都的秋》写于1934年的8月17日,作者不远千里,从杭州到青岛,再到北京,当一颗颠沛流离的心重新踏上这片故土(作者曾于1913年去日本留学时来过北京),尤其在惹人伤感的秋天,隐藏在作者心灵深处的许许多多的酸甜苦辣顿时流淌出来,不禁对秋、对故都的秋有了千万感慨……《江南的冬景》创作稍迟一些,写于生活相对稳定、心境较为平和的杭州家中。从两篇文章隐含的情感来看,《江南的冬景》要比《故都的秋》清新温婉一些。
二、条分缕析,剖析文本
有学者将选入语文教科书的文本依据其来源和功用分为“定篇”、“例文”、“样本”和“用件”四类,并指出,在教学的过程中,对文本的处理(“用件”除外)应该解决好两方面的问题:一是“说了什么”,即文本本身呈现了什么样的内容;二是“怎么说的”,即文本的体例和结构有什么样的特点,学生可以借此获得什么。因此,我们可以对这两篇文章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以示区别。
(一)内容呈现
1.关于《故都的秋》
(1)写景部分
《故都的秋》从前至后一共描绘了五幅秋景图,分别是手捧碗茶的“秋晨静观”图、似花非花的“秋槐落蕊”图、处处可闻的“秋蝉残鸣”图、别有韵味的“秋雨话凉”图以及叶落果熟的“胜日秋果”图。如果着眼于人的感官,作者所呈现出来的这五福秋景图可谓“色声味俱全”:既有晨起的茗香、静对的“蓝朵”,又有驯鸽的飞声、秋蝉的残鸣以及雨中的微叹,更有微黄的枣子、成熟的葡萄。
(2)议论部分
因为美景,所以流连忘返;因为感慨,所以触目伤怀。作为文人墨客的代表,以心体悟、由景及情,性情的自然流露总会成为其独特的见解和与众不同的审美旨趣。文章的后半部分,以议论的方式道出了作者内心最为真实的想法,不论古今还是中外,对秋,人们总是有着一份别样的情感,而于此画中之人则最盛,加之南国的秋“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总是韵味不足,故而长叹“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因此,两部分你前我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为一体,把画中的秋淌入人心,心中的人置于秋景,浑然而天成。
2.关于《江南的冬景》
(1)写景部分
生于斯、长于斯的江南才子,用轻柔而温婉的笔触呈现给了我们这样五幅江南的冬景图——可爱的“曝背谈天”、惬意的“午后冬郊”、迷人的“冬霖闲卷”、别样的“江南雪趣”和诱人的“冬日闲步”。细细嚼之,菲菲思之,作者笔下关于冬日江南薄霜如翼的清晨、风和日暖的午后、烟雨微朦的垂暮、白雪纷扬的夜晚一一呈现在眼前,把个冬日的江南点缀的如诗如画、清新脱俗,让人如痴如醉、心向往之。
(2)议论部分
虽也提及古今中外,但与《故都的秋》不同,作者在此将些许议论的言辞散落于写景的部分,可谓此景此情难于分出彼此,美在其中,故而才在最后合纸搁笔,“拿起手杖”,干脆利落的“上湖上散散步”。
(二)结构特点
《故都的秋》以“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开篇点题,为全文奠定了“清、静、悲凉”的感情基调,而且写景部分所呈现的五幅秋景图也是紧扣这几个字描绘,包括紧随其后的直抒胸臆部分。其间,运用对比的手法,将南国的秋和北国的秋进行了比较,将情牢牢地锁于标题的一“故”之上。
《江南的冬景》开篇便用“蛰居异境”的北国之冬正面衬托清朗温润的江南冬景,接着又拿“气候异状”的南国之冬对比衬托舒缓悠闲的江南冬景,于北冷、南热中显现出江南冬景的与众不同。随后,将江南冬景不同角落的美用温柔的笔调娓娓道来,顿觉天朗地腴、日暖风和,听之、思之,难抑置身其境的冲动。
两相比较,虽然都以写景、议论而成文,但点化之处却不尽然一致。其中,《故都的秋》开合有度,有总有分,而最终以总为尾,前后呼应;而《江南的冬景》则如一幅长卷,从始至终,处处与众不同、清朗脱俗,绵延不绝……
三、咬文嚼字,体悟情感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我们知道,不论是语文的工具性还是人文性,其最终指向都寄托在语言上。为此,在阅读教学实践中,尤其是教授名家散文的过程中,更要注重对其语言的理解、品味和鉴赏,因为这些文本的语言独具风格,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建构了深远的意境,生动、传神而富有神韵。《故都的秋》和《江南的冬景》则更甚,它那温文尔雅的语言、清新流转的语调,不仅让我们获得了独特的情感体验,而且使我们沉沉迷醉于它所描绘的深远意境中。
(一)相同之处
1.独特的风格
前面已经谈到,郁达夫散文的语言有着“自然畅达而热情坦荡”的风格,不论是《故都的秋》还是《江南的冬景》,都非常鲜明地呈现了这一风格。例如,在描绘“秋槐落蕊”图时对“落蕊”的细腻描写——“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形象、生动、自然、平和,如远处飘来的阵阵清香,似潺潺流转于青石的溪水,真实而不做作,传神而富有意韵。
2.浓郁的情感
“一切景语皆情语”,散文的语言就像吸了水的海绵,稍一用力,便会挤出情感的水滴。尤其是写景散文,无不浸透了作者的情感。故都的秋虽有些悲凉,但其中的美不光让作者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就连远观的我们也无不神往。如若从文本中走出来,我们就会发现,这浸满了作者留恋、爱慕情感的全篇语言,都被“清、静、悲凉”润着,被一“故”字牢牢锁着。《江南的冬景》更是如此,诗意般的语言,情切而语洁,一尘不染,干净的就像盛在玻璃杯中的水,甜蜜得犹如少女在耳边切切私语,怎不让人幸福和满足?
3.深远的意境
语言的魅力不仅仅在于逼真的再现生活中的美景,更在于它所创造出来的意境。就像生活需要梦想一样,呈现在读者眼前的文本也要给读者留有想象的空间,让其回味无穷。我们用心、用情感受了故都的秋、江南的冬景,我们如痴如醉迷恋其中之时,更想象着置身其中的作者,这种物我合一的境界,让我们为郁达夫感悟到的“清、静、悲凉”而清、静、悲凉,也为他的江南冬景的清朗温润而清朗温润,因为他本人就是“故都的秋”、“江南的冬景”。
(二)不同之处
与《江南的冬景》相比,《故都的秋》最大的不同在于“秋雨话凉”中直接引用的那一对答。“乡音无改鬓毛衰”,浓浓的乡音传递的是切切的思乡之情。一生颠沛流离的郁达夫二十年后、不远千里地故地重游,虽不是游子回乡,但当对故都的那份深情伴着人生感慨之时,这个秋天就与众不同了。我们很难推测作者隐含在内心深处的真实情感,但从对秋雨的这一对答中,作者熟悉而又亲切的感觉也渲染到了每一个读者的内心。真实、自然而坦荡的语言,让我们也想应声答道“可不是吗?一层秋雨一层凉了!”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即便是出于一人之手的同体裁文章,依然有诸多的不同之处。在语文教学的实际中,教师不能光凭经验,对所有的文本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应该尊重文本,知人论世,用心、用情体会隐含其中的情感,只有这样,阅读教学才会丰富多彩,才能让学生与文本真正实现心灵的对话。
参考文献:
[1]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建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3.
[2]蒋旭.独爱“南国之冬”——以《江南的冬景》为例浅谈语文美育[J].语文学刊,2011,(6).
[3]孔维勇.浅谈郁达夫散文的语言艺术和审美效应[J].现代语文,2007,(7).
[4]董国俊.重读《故都的秋》中的秋景图[J].中学语文教学,2011,(6).
[5]颜碧伟,范建民.清朗温润、舒缓悠闲——《江南的冬景》教学设计[J].语文建设,2011,(10).
现代文可根据文体的异同,按不同方法去阅读。
一、记叙文体。此类文章的阅读,要找准文章所记叙的事件以及事件所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要理清事件条理,找出所记之事的重点,不要胡子眉毛一把抓,到头来什么都没有找到。
二、写景文体。此类文章在阅读时应善于找出所描写景物的特征,景物不同,则特征也不同。还要找出描写景物的次序,是从上到下,还是由远及近什么的。最后应注意作者所描写的景物是否含着特殊的意义,是不是借景抒情,以物喻人,托物言志等。
三、说明文体。此类文章在阅读时应注意说明的物体的特征,只有把所说明的物体突出的特征找得准,看得透,才能找到被说明物体的本质,还应注意的一点就是找出说明文中写得生动的地方,找出其所用的说明方法,通常这也是考题。
四、抒情散文。抒情散文一般认为是现代文中较难理解的一种文体。因此你应试着揣摩作者的心境,用作者写作的心情去理解,同时也试着揣摩景物的特点,这样有助于对此类文章的理解。
关键词: 游记散文 优化方法 教学设计
在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中,游记散文所占的篇幅不在少数。游记散文不仅描绘了祖国大好河山的美丽景致,而且寄托了作者积极、健康的乐观情怀。小学语文老师教学游记散文,既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借鉴景物描写的方法,又可以引领感受作者的美好情感,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正确态度。正因为游记散文有着这样强大的教学功能,小学语文老师都能够认真对待游记散文的教学。
教学设计是上好一堂课的蓝本,教学设计直接关系课堂教学效果。若是单从游记散文的文体特点来说,游记散文的语言是生动、优美的,所描绘的内容也是新鲜、好奇的,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加上游记散文的教学素材(文字、图片、视频等)是很容易找到的。按理而言,要设计好一堂游记散文的教学设计并且把课上好应该不难。
游记散文的重要性及出于文体特点的可操性是明显的。可是从具体实操的角度而言,结果不是那么令人满意。因为种种原因,小学阶段的游记散文课堂教学要么陷入热闹却低效,要么陷入沉闷又低效的尴尬境地。这是为什么呢?结合几年来实施游记散文教学的经验,笔者认为,要使游记散文课堂教学出彩又高效,要先把优化教学设计的基础打牢。
一、抓住景物描写的特点
游记散文是以写景为主的文章,所以在教学游记散文的时候一定要先抓住游览的顺序,弄清楚作者的游踪。弄清楚作者的游踪,有助于学生搞清楚文章的脉络。在搞清楚文章脉络的基础上还要抓住景物的特点,对景物的特点进行深入研读,让学生能够掌握景物描写的方法。
以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为例,叶圣陶先生按照游览的先后顺序,先写双龙洞沿途的风光,再写双龙洞洞口和外洞;再接下来写通过孔隙来到内洞;最后写出洞。在行文过程中,双龙洞路上的“明艳美”、溪流“变化美”、孔隙“险峻美”和内洞“奇妙美”得到了显现。此外,叶圣陶先生还始终抓住双龙洞水的特点进行深入细致的描写,比如途中是“一路迎着溪流”,洞口是“那溪流就是从洞里流出来的”、“在外洞找泉水的来路,原来从靠左边的石壁下方的孔隙流出”;而内洞是“泉水靠着右边缓缓地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研读并组织学生就游踪和景物特点进行分析,这样,同学们能够对作者的游踪和双龙洞的景物特点有清晰的了解。
二、研读表现景物的手法
优秀的游记散文在选用表现景物手法上都是很恰当而且灵活多样的。只有作者运用恰当而且灵活多样的表现手法,所要表现的景物才能栩栩如生,具体形象。通过研读并分析文本中的表现景物的手法,既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更能够帮助学生积累优秀的景物描写的写作范例,提高景物描写的水平。所以说,在引导学生抓住景物描写的特点之后,紧接着的重要任务就是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景物描写的手法。
还以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为例,在文章中,叶圣陶先生运用了列数字、巧设问、写感觉、做假设等表现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双龙洞既有宽敞又有窄小,感觉上很险峻,但总体上很耐看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对景物表现的手法进行探究,要求他们在研读文章的同时做好批画圈点,再通过小组合作进一步归纳出景物描写的手法。结果我发现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合作探究竟然能够把景物表现手法归纳个八九不离十。后来的作文练习环节更是让我倍感惊喜:正是因为他们对景物描写的手法有了进一步理解,学生运用景物描法竟异常得心应手。
三、做好文本的延伸比较
相比于写人叙事类的记叙文,写景抒情类的记叙文要难教得多。有经验的老师在教学写景抒情类游记散文的时候常常会使用比较阅读的方法,通过把两三篇在内容和形式上有关联的文章放在一起比较分析、对照鉴别,这样往往很容易就会找出两文的共同点,加深对写作技法和思想情感等的理解和掌握。在选择课外比较阅读文本的时候,通常的做法是选用同一题材甚至同一题目的文章,再研究比较文本在选材、立意、表达方式等方面的异同之处。
比如说在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的时候,我们就可以选用季羡林先生的《石林颂(节选)》或是《黄果树瀑布》等文章与本比较阅读,也可以选用描写双龙洞的其他游记散文作为比较的文本。通过比较阅读,我们就可以对比较文章的相同点进行归纳、评价,也可以对比较文章的不同点进行分析、比较,最终加深对本文的理解,使思维得到发展,提高鉴赏能力。
不管是从内容、形式还是从意趣上来看,游记散文对少年儿童都有着极强的教育意义。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务必提高对游记散文教学功能的认识,认真钻研提高游记散文教学有效性的方法。要提高游记散文教学有效性,就要先从优化教学设计入手,综合考虑抓住景物描写的特点、研读表现景物的手法和做好文本的延伸比较等做法,再做具体的教学实施。只有这样,教材例子的作用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学生才能在学习中获得景美、情真、理趣的真实体验。
参考文献:
[1]张玉洁.浅谈游记教学中学生审美趣味的培养.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