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关于持之以恒的作文范文

关于持之以恒的作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关于持之以恒的作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于持之以恒的作文

第1篇:关于持之以恒的作文范文

一、点拨引导,教给学生修改作文的科学方法

达尔文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要培养学生养成修改文章的好习惯,就应该教给其方法。所以现在作文教学的改革,在很大程度上要在“改”字上做文章,而传统的作文教学中对“改”的工作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作文教学往往成了一种模式:“写作文――交作文――改作文――评作文――发作文――扔作文。”即使教师批改的再仔细、再认真,对学生来说也很难长进。而今天《新课程标准》和新的教育理念,大力倡导对作文的批改应该从教师的批改逐渐过渡到指导学生自评、自改。作为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对文章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认真修改:

其一、锤炼主题、统帅全文。主题是文章的灵魂和统帅。选材、构思、语言组织都得为它服务,主题在文章中起到了“定海神针”的作用。所以修改主题首先要斟酌文章的主题是否正确、深刻、鲜明;让学生检查中心思想是否明确的表达出来了,是否完美的体现了写作意图和构思的出发点,主题见解是否独特新颖、别具匠心。

其二、增删材料、字句生辉。在材料的增删方面,要引导学生无情地删去与主题不一致的材料,力求材料新颖,言简意赅,字句生辉。多层次、全方位地反映学生的精神世界和生活空间。

其三、调整结构、巧妙谋篇。调整结构,首先要从文章总体上看布局是否合理,段落的划分、层次的安排是否科学,段与段的衔接过渡以及照应是否连贯畅达。其次通过对文章结构的调整,力求做到主线清晰、层次分明、结构精巧、布局新颖。

其四、推敲语言、千锤百炼。苏联诗人马亚柯夫斯基说:“要像从百吨砂矿里提炼一克镭那样,去提炼精粹的语言。”可见要使文章内容表达更准确、严密、更畅达、完善,那么就得在文章语言的修改上力求字斟句酌、千锤百炼。教师在引导学生对文章语言的修改和推敲锤炼要力求做到三点:首先检查用词是否妥帖,每个句子是否正确地表达了内容;其次删去可有可无,重复罗嗦的字、词、句、段;再次调整或增补文字,使文意更加准确、畅达、凝练。

二、激发兴趣,作文修改力求精彩纷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文教学由于长期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在学生中形成了一种批改作文是老师的天职,教师在他们心目中成了批改作文的“家庭保姆”。现在教师突然把修改文章的主动权教给学生,教师解放出来,学生一时不易接受,所以教师要多加引导,激发学生修改文章的欲望和兴趣。同时对文章的修改尽量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精彩纷呈的修改方式,积极为学生搭建修改文章的平台。文章修改不妨采取这几种方式,效果甚好。诸如方式一:教师范改;方式二:分类修改;方式三:教师面改。此外还可以采用“诵读修改法”、“集体修改法”等多种作文修改的方式。当然,上述几种修改文章的方法并不是孤立的,有时可以灵活综合运用,要因人而异,切不可牵强附会,生搬硬套。

三、持之以恒,科学训练,循序渐进,终成习惯

任何一个好习惯的养成,都需要一个过程,这需要教师以百倍的信心和勇气,在教学中采取科学的训练方法,持之以恒,循序渐进,因材施教,激发兴趣,科学探究,从而让学生养成修改文章的好习惯。当然文章的修改是一项十分复杂和细致严谨的工作,在修改过程中还需注意三点:其一、遵循文章修改的一般程序,即:“审主题――选材料――析结构――评语言――赏写法”的程序,由主到次,从大到小逐一进行修改。其二、在文章修改中教师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勤学思考的精神。其三、在文章修改中教师要积极倡导学生养成科学严谨、乐于合作探究的好习惯。

在这崭新的21世纪,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不但要敢于打破思维定势,改革传统中落后的语文教育教学模式,在新课程改革中大胆尝试,积极创新,解放自我,摆脱以往传统中教师批改文章的定势,在传统作文教学模式下寻找新思路,破解作文教学新难题,探索出一条高效、低耗的教学新思路、新途径,让学生作文这朵“心灵之花”,在学生的笔下也能散发醉人的清香。还给学生一块自由探究问题的发展空间,教给学生一串修改作文的金钥匙。

第2篇:关于持之以恒的作文范文

关键词: 真实 作文 关键

倡导真言,提倡真实表达,既是我国古代道德传统的体现,也是从古至今为人推崇的教育理念。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说得很直接:“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新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反复强调在作文教学中“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不说假话、空话”。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中学生的作文却存在严重失真的情况。“套”、“凑”、“编”是学生作文时常用的三招,写出来的作文自然在记真人、写真事、诉真情、抒真意、求真理方面欠缺。为什么要求学生真实作文呢?因为,只有写真话、抒真情,才能实现自我的发展,才能实现做人与作文的真实结合。那么,如何实现学生作文的真实化呢?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笔者现从以下几方面来加以论述。

一、加强教师的专业素养

我们可以看到,有些教师教出来的学生就只会套范文。教师让学生熟读甚至背诵几十篇范文,或者更多,指导学生如何根据作文的题目要求来加以改头换面。结果,学生的作文成绩暂时是提高了,可是能力和水平并没有得到真正的提高。因此,谈到学生作文的真实化,不能不首先提到教师专业素养的加强。作为教师,一定要真正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以正确的作文教学观,以科学的作文指导方法来实现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也才能谈学生作文的真实化。教师提升自己专业素养的途径还是很多的,可以通过阅读一些语文教育专家的有关作文教学的著作,可以通过与周围同事关于作文教学的教研,现在还可以通过网络平台的交流讨论,网上文章的研读,等等。

二、让学生倾吐生活的积蓄

文章来源于生活,人生的阅历是一种非常宝贵的财富。我们倡导学生作文的真实化,就要很好地挖掘学生生活中的这笔财富,使他们付诸笔端,在作文中表达出他们的真情实感。在这一点上,叶圣陶曾经说过:“训练学生作文,必须注重于倾吐他们的生活积蓄。”那么如何让学生倾吐生活的积蓄的呢?这要体现在作文题目的布置上。以往,教师布置的基本都是命题作文,由于并不能和每个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结果有不少学生觉得无话可说,写出的作文干巴巴的。现在,这一点得到了很大的转变。

三、不断写作实践

作文教学要能实现学生作文的真实化,就必须进行经常性的写作实践。否则,临时抱佛脚,假话、大话、空话、套话也就在所难免了。在这个问题上,鲁迅先生说过:“文章应该怎样做,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并无心得或方法的。”由此看出,要提高作文能力,只有进行持之以恒的作文实践,此外别无他法。那么,如何进行经常性的写作实践呢?经过琢磨,我觉得有两种做法比较现实可行:一种是写随意作文,利于学生倾吐生活的积蓄。由于这种方法在上文已有所述,故不再赘述。一种是写日记或写笔记。那么,写什么?怎样写呢?叶圣陶先生说:“凡是干的、玩的、想的,觉得有意思就记。一句两句可以,几百字也可以,不勉强拉长,也不硬要缩短。总之实事求是,说老实话,对自己负责。”为了保证学生们能够坚持不懈地写日记,语文教师每周应该集中收上来检查一至两次,进行适当的表扬和批评,以达到鼓励先进鞭策后进的作用,最终达到作文能力的较大提高。记得我上小学时很怕作文,到中学后听了语文教师的话,坚持写日记,结果作文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我觉得真是受益匪浅。所以,现在我当教师了,我也让学生坚持写日记,而且也已取得不小的成效,学生中真实的写作越来越多了,令人欣慰。

四、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

叶圣陶先生曾经指出:“要叙述事物,必须首先认识它们,了解它们,这唯有下功夫去观察。”试想,如果每个学生的认识能力都达到了一定的水平,有了自己的思想见解,有了自己的看法主张,还会出现那些雷同的作文吗?可以说,作文雷同,是作文没有很好地做到真实化的突出表现。因此,为了很好地实现作文的真实化,我们应该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一方面要认识到写作是真实的写作,应该写真事,抒真情。张志公先生说过:“只有当学生习惯于如实地、自然地写的时候,他的思路才能打开,才能得到锻炼。”由此,我们可以看到真实的写作跟思路的关系,它将有力地促进写作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要认识到提高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水平,多观察多思考,才能更好地实现作文的真实化。在这一点上,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思考得越多,他在周围世界上看到的不懂的东西越多,他对认识的感受性就越敏锐,而你,当教师的人,工作起来就越容易了。”应该说,提高学生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能力是提高写作水平、实现作文真实性的一项持之以恒的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毕竟,没有正确的认识,也就不会有真实的反映,也就谈不上真实的写作。

五、采撷浪花,呈现生活诗意

海德格尔说过:“人,诗意地栖居。”语文新教材的最大特点是增加了文学作品的分量,选文多为文质兼美的传统名篇和时代的精品,旨在以形象化的语言材料来感染、熏陶和发展学生,提升学生的人格品味和人文素养,这些作品都是作者对生活感悟的诗意阐述。如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山居秋暝》中的颔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描述了天色已暝,却有皓月当空;群芳已凋,却有青松如盖的清新幽美的自然景象。特别是雨后,碧空无尘,松针如洗;山泉水涨,水石相激,松针上的水珠在月光的照射下晶莹剔透,素练般的山泉亦在月光下熠熠发光,山林中一片明净与幽静,澄静精致、淳古澹泊的境界与诗人对生活的诗意化体验融为一体,让人叹为观止。教材无非是个例子,作为教师,要依据文本,但又不能局限于此,适时地引导学生真实地去生活,感受生活中的真实,要知“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当然“盖文章者,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写作应本于内心的郁积,发乎性情的自然,而真实的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我们教师虽不能盲目地过分地强调主题的高度正确,抹杀学生天性,但也要认真地去理解作品主题的思想性,“文章千古事,得失寸草心”啊!

总之,作文只有四个字:真、情、理、我,就是写出一个生活中的“真”,抒发一个内心的“情”,辨析一个事物中的“理”,展示一个众人中的“我”,所有这些,都离不了“真实”二字。因此,学生要切实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就必须在“真实”上下功夫,一切从生活实际出发,写真话、言真情,而不是屈从考试、高分的需要而扭曲自己的心灵,这应当是我们作文写作的追求。

参考文献:

[1]周庆元.语文教育研究概论[M].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

[2]张良田.语篇交际原理和语文教学[M].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第3篇:关于持之以恒的作文范文

2020年度“全国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事迹活动开始了,那么你知道新时代好少年观后感作文该怎么写吗?为了方便大家,共同阅读吧!下面给大家分享关于2020年新时代好少年观后感作文600字最新【5篇】,欢迎阅读!

新时代好少年观后感作文【1】每当你驻足在宛如万马奔腾的黄河旁;每当你站立在犹如绸条般的长城上;每当你仰望着那壮丽雄姿的五星红旗,你的心中是否如凶猛的洪水般热情澎湃?是否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骄傲自豪?我们的祖先用聪明的智慧、勤劳的双手创造出伟大的中华文明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向世界奉献了无数的发明创造。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没有艰辛就不是真正的奋斗。如果不奋斗就会一事无成。我们应该从自我做起,养成严格要求自己的好习惯,做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好少年。

身为少年,我们应该敢于有梦,从小树立高远志向。志向是人生的航标。一个人想要做出一番成就,就必须要有自己的志向,敢于追梦筑梦。德国考古学家施里曼从小着迷于荷马史诗,立志找寻特洛伊古城。虽然历尽重重磨难,费劲千辛万苦,但他始终勇往直前,终于在40年后,他凭着坚忍不拔的毅力、持之以恒的精神找到了人们以为因战争而早已毁灭的特洛伊城。

身为少年,我们应该勤奋学习,像海绵吸水一样学习知识。我们现在最主要的任务是掌握文化知识,既要勤学书本上的知识,又要多学课外知识。知识犹如浩瀚的大海,无边无际,永远也没有尽头,也永远不会枯竭。对于我们的学习来说,持之以恒是极为重要的。荀子在《劝学篇》里曾写道:“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驽马十架,功在不舍”。

身为少年,我们应该热爱祖国,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养成良好品德,做一个有品德、有知识、有责任的好少年。我们现在是一株株小树苗,必须抓好习惯养成,吸收丰富营养,才能长成参天大树。

我们是祖国的新一代,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力军。同学们,让我们挑起复兴中华的重任,为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美好富强而努力吧!

新时代好少年观后感作文【2】走进新时代,__精神依然鲜红,依然充满力量。我们仍然需要深深铭记、需要大声传唱:__,是__的故乡,是孕育英雄和哺乳榜样的地方,是蕴藏希望和含蓄力量的地方,是我们奋斗不止、生生不息的地方!

在此,我们向广大青少年发出倡议,号召广大青少年,共同深入学__精神,持之以恒践行__精神。

我们要向__学习“一心为革命”的理想信念,补好“精神之钙”。新时代坚持“一心为革命”,就是要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胸怀理想、志存高远,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为理想奋斗终身。

我们要向__学习“两不怕”的战斗精神,锤炼“意志之力”。哪里有困难,哪里最危险,哪里就要有“__精神”。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都要不畏困难、矢志奋斗,依靠自己的辛勤努力开辟人生和事业的前进道路,用埋头苦干的行动创造实实在在的业绩,在千磨万击中历练人生、收获成功。

我们要向__学习“三不伸手”的高尚情操,保持“本色之真”。“三不伸手”是一面镜子,广大青少年都要照好这面镜子。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就要保持人生本色,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把英雄__作为自身的榜样,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自己的基本遵循,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为人生的最高追求。

新时代好少年观后感作文【3】在这个全新的时代里,有不少的好少年里。他们有热爱祖国,理想远大的;也有勤奋学习,追求上进的;还有心存善行,乐于助人的;也有文明礼貌,微笑待人的……

打开妈妈的手机,一幅感人的画面映入我的视野:迷蒙的天空中,一道彩虹显得特别光彩照人。马路上看不见车水马龙,也看不见穿梭的人群。一位穿着绿色与白色相间校服的小学生,一只手抓着书包带,另一只手撑着一把蓝色的大伞。这伞并没有遮住他那细小的身子,在他的伞下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老爷爷那薄薄的短袖衬衫贴在身上,应该是湿透了。在这老爷爷的肩上,挑着空空的簸箕,看似去卖什么正要往来家赶路。那弯得像骆驼背一样的背,那抬起的脚步,那侧脸上流淌下的不知是汗水,还是雨水,怎么要遮掩不住那露出的一丝微笑。

“这不是爷孙俩吗?多么和谐的画面呀!”我细细地看着这画面,默默地想。图片下方的文字说明,让我更为惊讶,原来这是大田城关第二小学的一名少先队员,为一位正从农贸市场卖完菜回家的老爷爷在雨中撑伞的情景。

“雨中美少年”用自己撑开的伞,撑出了心存善行,乐于助人的新气象。在我的身边,这样的好少年就并不罕见。

那天早晨,我们值日——在操扬卫生区打扫卫生。那飘零的落叶,细碎的花瓣,满地都是。真不知从何下手,我们只好分块打扫。突然,天空中飘下毛毛细雨,很快便如断线的珠子洒了下来,我们将扫把急匆匆地挥舞了几下,扫起那很明显的落叶,然后三步并作两步向教室跑去。在楼梯上。一阵急促的脚步正从上面的楼梯传了下来。抬头一看,啊,原来是校长,就是校长,在楼梯的转角处,我们和校长相遇了,我若无其事的拿着扫把,退到了角落处,低下了头。一声“校长好!”打破了我内心的胆怯与无知。抬起头,只见廖坤一只手上拿扫把,另一起手还在行着少先队礼。原来,是廖坤在向校长问好。我连忙也跟着问候了一声:“校长好!”看着校长回眸一笑的表情,我的心理像绽放了一束美丽的花朵。

撑一把伞,问一次好,无非是生活中再细微不过的事了,但当你发自内心地去做,成为你的一种生活态度,也能见微知著。生活中的好少年,理当从这细小的事做起,并把它做好。

新时代好少年观后感作文【4】我们,是国家精心培养的花朵。幸福地沐浴在祖国和煦的阳光下,高速生长;我们,是祖国_点钟的太阳,给国家带来了新的希望,生气蓬勃;我们,是国家未来的栋梁,肩负着给国家锦上添花的重任,一往无前。因此,我们应该不负祖国的栽培,争做新时代好少年!

什么是新时代好少年?是在祖国的光芒下无所事事的人吗?错!真正的新时代好少年是集礼仪,奋进,进取于一体的少年!

古人云:“人无礼则不立。”要做新时代好少年,我们就应该讲礼仪。面对老师,我们应该主动鞠躬问好——老师们让我们学会了知识,让我们能更好地报答祖国;面对父母,我们应该早晚问安——父母生育了我们,让我们沐浴在祖国和煦的阳光下,让我们能争做新时代好少年。历代讲礼仪的人很多,比如汉文帝刘恒,有“亲尝汤药”的故事,这不就是对父母的礼仪吗?汉文帝重礼仪,使他与汉景帝的统治被称为“文景之治”。连一国之君都讲礼仪,我们要争做新时代好少年,怎么又能不讲礼仪呢?礼仪,让国家有大爱。礼仪,同样是新时代好少年的基础!

但是,有了礼仪,而没有奋进,我们能称为“新时代好少年”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有了奋进,才能让自己给国家奉献。奋进,可以说是成为好少年的屋脊部分。

曹植曰:“翳轻躯而奋进兮。”作为新时代好少年,我们还应该奋进!以一往无前的气势向着知识的天空飞去。现在已经不是原始社会了,而是崭新的知识的时代!唯有知识,才能让国家更加富强!而这样重任,就在我们的肩上!为了国家的富强,我们应该奋进!凭借着这股精神,我们可以像闻一多先生的“读书成瘾”一般,沉浸在书的海洋中,把时间换为知识;也可以像“韦编三绝”的故事一样将书本变为知识而烂熟于心。这样才能为国出力。所以,我们应该储蓄知识,以待到国家需要我们的时候!作为新时代好少年,我们更是没有不奋进的理由!

但是,有了礼仪,有了奋进,我们就是新时代的好少年了吗?不一定!仅有这两样,我们只能说是未来可能会对国家有帮助的人,要做新时代好少年,我们还需要最重要的一个部分:一颗想要不断完善自己的心。

在课余时间,我们可以不把一切时间用在学习上,还可以将心思放在放在更多的地方上。如果只会读书,那不免会成为“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呆子。要做新时代好少年,我们更应该“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我们可以多看新闻,了解国家的动向;我们还可以多读读军事杂志,跟上国家的步伐。唯有如此,我们才能保证能对国家有用的人,才能成为一名博学的,进取好少年!

晓礼仪,明奋进,知进取。让我们集三位为一体,共同争做新时代好少年!

新时代好少年观后感作文【5】我们争当祖国的好少年:勤奋学习、追求上进,丰富的知识是我们翱翔的翅膀,飞向蓝天。

祖国是和谐的家园,每个人享受着幸福和温暖。“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虚心好学,刻苦钻研”,是每个学生的座右铭。“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帮助别人,快乐自己”,是每个少年时刻不忘的真理。为自己存在的价值而努力,就是上进。

我们争当祖国的好少年:品德优良、团结友爱,挽起我们友谊的双手向着未来,勇敢登攀。

祖国是广阔的舞台,我们将成为未来的中坚。鸟美在羽毛,人美在心灵。人的心灵美才是最美的。品德思想最重要,它是唤使你去做每一件事的方向盘。所以大家要心灵美,知道感恩。帮助别人,快乐自己。人与人要互相帮助,要互相团结,力量才会大。

我们争当祖国的好少年:体魄强健、活泼开朗,用充沛的精力把祖国建设的重任,扛在双肩。身心健康是主要,锻炼身体,活泼开朗,才会有好心身来争当四好少年。不要像脱了毛的雄鹰,没有健康也非不起来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未来的路还很长,只有学会创新,学会开拓才会取得进步。我们一定要铭记大家的鼓励和鞭策,以爱心、恒心、信心托起自己,一起去争当四好少年吧!

这次我校开展争当“四个好少年”主题活动,这是胡爷爷在给少先队的一封信中提到的争当“四个好少年”的要求。我和全校同学都积极参加了这项活动。争当“四个好少年”应该从我做起,从我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

在以前我看到地板上有废纸我连瞄一下都懒得瞄,现在我凡是看到地板上有纸袋,我就会毫不犹豫主动捡起来,扔进垃圾桶里。

学习上在以前我学习马马虎虎现在我对自己严格要求,认真写好每一个字,上课专心听讲,课堂上再也不做小动作了。我踊跃参加阳光体育活动。以前在家里衣服裤子都是妈妈去洗的,房间也是妈妈整理的。现在不一样了,我的衣服都是我自已洗的,房间也是我自已整理的。我要努力改变自已,尽力做好每一件事,争当一名合格的好少年。

第4篇:关于持之以恒的作文范文

学生怕写作文,老师怕教作文,作文真那么难吗?我们来看看叶至善先生回忆他父亲叶圣陶先生是怎样教他作文的。

叶老从不给孩子教授作文入门、写作方法之类的东西。他仅要求其子女每天要读些书,至于读点什么,悉听尊便。但是读了什么书,读懂点什么,都要告诉他。纳凉时,叶老端坐在庭院的藤椅上,让孩子把当天写的东西朗读给他听。叶老倾听着孩子朗读,从不轻易说“写得好”与“写得不好”之类的话,比较多的是“我懂了”和“我不懂”。如若叶老说:“这是什么意思呀?我不懂。”其子女就得调遣词语或重新组织句子,尽力让父亲听得明白。直至叶老说:“噢,原来是这么一回事,我懂了”时,再继续读下去。叶至善先生小时候就是这样学会作文的。

叶老教子作文,看似平常,实则意味深长,细细想来,对我们今天的作文教学还是颇有启示的:启示1,自由生活,自在阅读,是写好作文的前提;启示2,“懂”是标准,“读”为手段,是写好作文的关键;启示3,宽严有度,持之以恒,是写好作文的保障。

[魏星点评]

贾萍老师,你举的关于叶老的例子,对作文教学很有启发!作文教学不能降低到一些技法上,怎么开头,怎么结尾等,而要引导学生留心生活,把感受深的记下来。作文的标准是文通句顺,恰当的表情达意,不能强化“小大人化”的倾向。当前关于作文的标准,存在着“三高”,立意要求高,文采要求高,起点要求高,结果让学生望而生畏。你在作文教学方面的见解很好,希望你能深入研究下去。

苏州市金阊区阳光城实验小学范畴老师:

第一,根据多元智能理论和社会人群真实现状,不是人人都能写好作文的,但是,我们可以促使所有人不那么讨厌作文,甚至喜欢提起笔来随便写写。不论怎样,想方设法让学生不讨厌,是作文教学的头等大事。

第二,对于作文后进生,甚至到了“必须每一句都教他怎么写”的程度。那么,教师采用鼓励借鉴法——我会让实在不会写的学生,到全班的作文本中挑出他最喜欢的(也包括我推荐的)几本,拿回去念念,念完了还给我,回去仿照着写。除了不允许直接抄,后进生可以凭记忆去模仿,写到一半卡壳了,再到我这儿拿了优秀作文读读,回去再模仿。就这么一来二去的,能写出来,能写完就好,至于与优秀作文之间有多少雷同,完全没关系。最后,我鼓励、再鼓励艰难写完的后进生。

第三,作文技法训练直接明了。作文技巧与手法,尽量嚼嚼烂,简单说说清,让学生明白是关键。比如构段,告诉学生,这篇文章就分五段:总起、总结,中间就举三个事例。

第四,课内外阅读量与提高作文水平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大多数人基本上不用思考就能判定这句话是错的。但是有多年经验的教师就能体会到:爱读书的孩子不一定擅写作;擅写作的孩子不一是爱读书。这绝对是真的,不信我也没办法。爱读书与擅写作之间存在逻辑关系只有一条——读书能积累语言,熟练语感,从而提升写作技巧。但“只要多读书,就能写好作文”却是非必然的。影响作文水平的诸多因素中,最重要的是怎样引导学生愿意写,怎样让学生写完后有成就感,怎样让学生把写作当成内发的一种需求。只有顺着这条线走,再辅以大量阅读,才能收到一定的效果。

[刘荃点评]

范老师的观点我赞同。作文技法不要搞得那么复杂,有时往往说者有趣,而听者乏味。在教学时,我们不能机械地灌输方法,可以呈现精心挑选的若干范文,为儿童创设一个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在阅读感受、思考辨析、交流对话的过程中,实实在在地感悟写法,然后把领会到的方法积极地付诸于习作实践。

[孙景华点评]

范老师关于作文教学的思考比较深刻。第一,作文教学不是培养学生人人都能成为作家,甚至也不一定要求人人都能“写好作文”。但是,应该让学生人人“会作文”,这里的“会作文”,是指学生走向社会,应该具备基本的书面表达、交流的能力。第二,小学生作文应该提倡模仿,特别是“后进生”更应该引导从模仿开始,逐步提高,范老师的经验值得借鉴。第三,我同意范老师“‘只要多读书,就能写好作文’却是非必然的”观点,但是我认为,不多读书,就一定不能写出好作文。

安徽省全椒县孤山小学贾家忠老师:

我们农村学生能乐于主动阅读的很少,加之留守儿童较多,监护人大多只关心孩子的生活和安全,很少有关心孩子是否进行课外阅读的。实际上,孩子回家玩耍、看电视的偏多,极少有同学去读读优秀的课外读物。这样,多数学生就没有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

第5篇:关于持之以恒的作文范文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注重语音语调

英语教学界老前辈范存忠先生说:“我体会到学语言和学曲子一样。腔板要正,要圆。”一种语言有一种语言的精神,而传达这种精神的是音调。所谓“语感”只能从音调里体会出来,也只能通过音调表达出来。

正确的语音语调是迅速有效地培养敏锐语感的前提条件和必要基础。入门阶段的语音学习主要以模仿为主,切实可行的方法是按照标准的录音进行跟读模仿,注重单词的读音和句子的语调、 意群停顿等,读出英语的韵味和美感来。

二、强化朗读背诵

朗读、背诵是培养语感的基本方法。英语学习者,都应该依次进行训练,逐步养成语感。朗读有助于提高语感的直觉性、整体性、情感性。朗读过程中反复感受文中规范的语言,受其潜移默化的影响,会在大脑皮层留下连贯、系统、符合语言条理性的痕迹。这样,大脑对语言的反应自然也就更快、更准、更敏感,而省略了过多分析、推断的过程。换言之,朗读将书面语言转化成了有声语言,当读到滚瓜烂熟时,文章中的短语、句子、表达方法就会被消化和吸收,读出语气、语调、语势的同时,读出了书面文字的深层意蕴,引起读者心灵的共鸣,从而产生对语言文字敏锐的感受力。对于培养语感,背诵比朗读的效果更好。语感的培养离不开大量的语言材料和语言环境。

三、多听多说

听说训练是有效提高语感的重要途径。通过听力训练,把精听与泛听结合起来,从听不懂到听懂,从部分理解到全部理解,直至一听即懂,可以从听觉上逐步形成对英语的良好感觉。通过口头表达的训练,如复述文章、讲述故事、讨论交谈等,可在表达的过程中应用并验证平时积累的语言知识,以输出的方式展现语感,从而加速语感的形成。

四、多读

关于阅读的重要性,许国璋教授说过,“首先,我们是在中国,而不是在美国。第二,我们的老师是中国人。第三,我们的学生是中国人。有了这样的条件,我们就要选择一个学习的方法。所谓方法,不外乎听、说、读、写。学习时应侧重哪一项,选择哪一种,需要有个客观的评价……只有通过读,你才能够获得重大的实践量,才能享受到学习外语的真正的甜头。”这些话的意义不仅限于英语语感的培养,它关系到英语学习的全局。但是阅读有助于培养语感是肯定的。其中的道理早就被古代中国人说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我们行之有效的学习语文的传统方法,同样也适用于外语学习。

五、多写

多写有助于语感的表现和成型,由潜意识进入有意识,由内在的潜能化为外在的行动,使语感得到全面的发展。因此,要学好英语,培养英语语感,就要多写英文。写作训练对于语感的全面发展和进一步提高至关重要。英文的多写有两个方面,一个是机械的写,如默写或听写;一个是创造性的写,如作文,可写论文和用英文写小说。

关于听写的好处,吕叔湘先生是这样说的,“听写同时练习听得准和写得快,是很有用的训练”。

至于作文,就是对读、对听、对说较好的反馈,这种反馈是其他学习形式、其他练习形式所替代不了的。英语语感的成熟和成型就是英语思维的能力。而写作训练对于用英语思维能力的发展是极有好处的。

第6篇:关于持之以恒的作文范文

关键词:初中作文教学;素材积累;表现机会;作文创新

作文在中考语文试卷中占据着半壁江山的重要地位,可是一提到作文,学生普遍感到头疼,总觉得作文太难写,导致自己最终的语文整体成绩始终提不上去;而老师对此情况也是束手无策、委

屈连连。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又该采取哪些有效措施改善作文教学的不利现状呢?笔者经过在教学实践中的不断摸索与总结,对上述问题形成了几点浅薄的认识,希望能为正处于困顿和疑惑的广大语文教师提供更多教学上的参考与帮助。

一、引导学生积累丰富的作文素材

学生普遍感觉作文难写,我认为,究其原因在于他们缺乏丰富的作文素材。因此,作为语文教师,要想切实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首先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积累丰富的作文素材,真正做到“胸中有丘壑,下笔如有神”。

1.挖掘教材名篇“金矿”,注重对课文的阅读和积累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大多是名家名篇,或写人、或叙事、或描景叹物、或抒发感情,不但语言优美,在主旨立意方面同样有着极为深刻的涵义。如:朱自清先生的《背影》,语言质朴、朴实却又饱含深情,既刻画了父亲对作者的关心和爱护,拳拳爱子之情溢于言表,同时又充分表现了作者对于父亲的留恋和思念,父子之间的浓厚感情跃然纸上……通过对语文教材的仔细揣摩和研究,不但可以促使学生充分领略到文章最高境界所应体现的形式美、形象美以及独特的意蕴美,更重要的是有利于他们作文水平的提高与

进步。

2.开挖生活“源泉”,注意在现实中积累素材

叶圣陶先生生动、形象地概括了生活实际与文章创作这两者之间的密切关系:“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个不停息。”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除了要引领学生注重对教材课文的阅读和积累之外,同时还应注意在实际生活中的素材积累。

我将这一理念充分融入自身的作文教学实践中,比如,引导学生对社会热点多加观察,并把他们的所思所想以及具体的心得体会通过文字的形式及时记录下来,特别是要求学生坚持每天写随笔。这样一来,学生既可以积累丰富的作文素材同时又可以避免写作时因为无内容可写而导致文章胡编乱造、空话连篇等众多问题的出现。

二、搭建自我表现的舞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热情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渴望来自外界的肯定与鼓励,并将其转化为内在的动力与信念,支撑着自身更好的进步与发展。因此,在作文课堂上,我总是为学生创造各种机会,让他们得以充分展示和表现自己。如:针对作文基础较好、创作能力较强的学生,我会将他们的文章贴在班级的优秀文章展览区里,方便大家阅读、观赏和借鉴;而对于作文水平较为薄弱的学生,我会帮助他们指明文章的不足之处,同时还会对他们文章中的闪光点给予充分的肯定与鼓励,并且摘引他们的妙词佳句在课上让全班同学来咀嚼鉴赏,这样一来,就大大增强了这部分学生的创作信心。通过不同形式,班上所有的学生都能体会到文章创作的喜悦和欣慰,这有利于充分调动他们的写作兴趣以及积极性,为创作更高水平的文章、提高文章的内在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提高作文的创新水平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由此不难看出,创新精神的重要作用,并且创新精神是每一个人的固有素质。如:为了让学生有更多的作文内容可写,我通常会为他们布置一些贴近日常生活实际的作文题目,如《我眼中的老师》《我的爸爸妈妈》等,可是学生们举出的例子几乎全都是“老师帮我补习功课”“爸爸妈妈深夜抱着发烧的我去医院”,写出的作文不但缺乏新意,而且还能明显看出来是胡编乱造的产

物,这样的作文水平又怎么能符合素质教育关于“创新作文”的相关理念呢?

想象是作文的翅膀,作文创新更是离不开想象力。因此,我决定在作文教学中大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以及创新意识,力求通过此种手段使他们的文章内容更充实,也更丰满。例如,某位同学在《你好,春天》里这样写道:“不知不觉间,春天已经来到了我的身边。阵阵微风轻抚过脸颊,在带来暖意的同时也带了些许的微弱香气……允许我真诚地问候:你好,春天!”作者抓住春天的特征及梨花的缤纷姿态将自己对于春天的感悟进行了详细的描写,大大提高了文章的创新水平。

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工作,但我坚信,只要教师能持之以恒、勇于探索作文教学的新方法和新手段并灵活运用到日常的教学实践中,就一定能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写作水平与能力,进而真正改善作文教学所处的不利现状。

参考文献:

[1]俞毅.初中作文教学的困境及其出路探究.湖南师范大学,2012.

[2]代光辉.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作文教学创新研究.重庆

第7篇:关于持之以恒的作文范文

可我不知道这报春的使者还在孕育着一个更惊人、更温暖的喜讯——小镇要飞出金凤凰了。三道镇东升村女孩李晓薇考上清华了。那一个月,这是小镇唯一的话题。

普普通通的家庭,清秀文雅的女孩,表面与常人无异,可走进她的世界,你就会发现她决不是平常的女孩,李晓薇成功的因素有哪些?她的成功对于当班主任的我有什么样的收获?

2009年,一封来自她写于清华园的电子邮件引发了我关于教师职业定位的深刻思考。

“尊敬的吴老师:

您好。好久不见了,真的很想念您。有人曾说,一个女孩的身边一定要有一位优秀的女性做榜样的。毫不夸张地说,在我心里,老师您一直是我的偶像!还记得第一次见到您的情景,白色的上衣,米色的裤子,清新的微笑,一双能够洞察心灵的眼睛,至今印象深刻。您不是特别漂亮的那种,但在我心目中却是最有气质最特别的一位,兰花一般的气质,高雅,有灵气,有追求。您的课讲得真好,我觉得这源于您对教学事业的热爱,潜心的专研,有自己独特的心得。您从不照本宣科,总是在启发我们,培养我们对语言的感受力,对美的发现力。既传授了知识,又培养了我们的情商,这一点让我一生都受益匪浅。正是您春风化雨般的言语滋润了我们正在成长的心灵。让我们幼小的心灵丰富起来,有血有肉,热爱生活。对一个偏远山区的初中孩子来说,老师就代表一个世界,接触一位老师就是走进一个世界,这个世界的内涵,对学生的影响是举足轻重的。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初中时代是成长的关键时刻,从这一点来说,能遇到像您这样优秀的老师,真的是我一生的幸运。”

当我读到这里时,心中不免涌起一份骄傲。原来,老师在山里孩子的成长中的作用是多么的举足轻重。做老师的你要懂得担当啊!为了这份担当,你不仅要做事业型、智慧型的老师,你还要做魅力型、榜样型的老师,你更要懂得,你想要什么样的学生,你首先就做一个什么样的老师,你是一面镜子,孩子在这面镜子里看到了梦想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未来,他们才会在求知的道路上勇往直前,一路欢歌。步入不惑之年的我,还有那份追逐梦想的张力吗?还能带动学生一起奔跑吗?还能以自己的那份对事业对生活对知识的爱感染学生吗?

“当时我也没想到自己今天能在清华学习。也许在很多人眼里,这算是一种成功。但是说实话,我觉得自己真的很平凡,很普通。来到清华,大家也都是普通人。其实,每个人都有实现梦想的可能。在清华,80%的学生都是各省前十名,这些人中那种特别聪明的人只是少数,但他们都有着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就像您说的‘智商不能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可态度却可以决定人的未来’。他们勤奋,上进,始终如一。这些品质都是老师的外在培养直至形成学生内在的动力。我觉得,老师们最大的贡献,不仅仅在于教会了学生多少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让学生有梦想,有追求,并且敢于坚持自己的梦想和追求,锲而不舍,持之以恒。而我就是受益者之一。”

“智商不能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可态度却可以决定人的未来”,这是我和每一届学生常说的话,我知道,它对于一个学生的成长多么重要,可是我是不是持之以恒地、科学有序地对学生进行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的养成教育,使“他们勤奋,上进,始终如一”。当我以一个有20多年教学经历的老师再看这些孩子的时候,是不是一如当年,还把他们当做一个懵懂的孩子,牵着他们的手,一步一步把他们领进知识的殿堂?是不是凭着多年的教学经验和预感,在压力很大的求学道路上,过早地无意地暗示了一些学生的命运,让今天过于敏感的学生早早定论了自己的未来?

“老师您对我一如既往的鼓励和器重,确实惹来了别的同学的嫉妒,但却越发让我觉得自己很重要,觉得自己要争气,也更加起劲地学习,不让老师失望。这无形中成了我学习的动力。老师的鼓励和关爱,对我的触动很大,让我养成了要一直优秀,力争上游的心态。人与人的差别其实就在精神境界这些软实力上。”

看到这里,我想到当年是如何“鼓励和器重”她了,那时,因为她家的一次意外,她不得不在秋收时停课为别人打工来赚取学费,意志消沉,影响了成绩,我很痛心,怎样才能让她找回自信?作为班主任和语文老师,我发现她很有语文悟性,那就从语文学习入手,让她找到动力。首先我把她打工8天所写的作文《挥不去的8天》向上推荐,获得了牡丹江市中学生作文大赛的一等奖,当我们市里的教研员当着全班学生的面发给她证书时,她是多么自豪。以后,我把我每次订阅的刊物和她一起阅读欣赏交流,那一段美丽的时光,我自己也觉得我们不是师生,而是志趣相同的朋友。开始有些学生不理解,有的学生甚至会问我:“吴老师,您怎么那么偏向她啊?其实我们知道,她值得您那样做。”如今,我送走7届毕业生,今天我还会因材施教,满腔热情地寻找更多的机会去“开锁”吗?我还会“一如既往地鼓励和器重”每一个孩子,从而使他们“养成了要一直优秀,力争上游的心态”,成就他们“精神境界这些软实力”吗?我是不是应该剖析我的教育教学是不是有纰漏,才会有今天的遗憾和失望呢?

“生活的压力,让我更加珍惜学校的生活。我觉得一个人只要有追求,有梦想,并为之付出不懈的努力,就是一个成功的人。成功是过程,不是结果,努力过了,成功只是水到渠成的事情。这一点我有切身体会,最难忘的不是我知道自己被清华录取的时刻,而是这之前那些快乐而努力学习的生活,那些无拘无束的梦想,那些没有任何杂念的师生情义,同学友谊,那是生命中最快乐的时光。而成功的那一刻却没有太多的回味,更多的成功往往是别人眼里的定义,自己感觉自己进步了,今天的自己比昨天的自己更好,这才是真正的成功。其实只要你感觉自己在进步,那你终究会是优秀的。”

到底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成功?我从一个成功的学生的视角认识成功的定义,反思自己的行为。作为教师,我们的成功是不是只有成绩和升学?是不是许多孩子就是在分数的纠结中丧失了学习的快乐,忽略了过程的重要,轻视了点滴进步的意义,错失了培养持之以恒品质的机会?而在这一次“至关重要的失败中”是不是很多孩子失去自信与骄傲,从而一生失去了对求知的兴趣?“自己感觉自己进步了,今天的自己比昨天的自己更好,这才是真正的成功”,这是不是我今天应该修炼的成功学?我的教育教学是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面向全体学生”?

“如今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为什么把老师称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确,是老师们引导我们走过人生中最重要的路程,引导我们走向更为宽广的世界。我们心存感激,却不知道该怎样表达。尽管行胜于言,但是我还是要借这个机会衷心地祝愿您,还有像您一样的辛勤工作的老师们,身体健康!合家欢乐!永远幸福!

此致

敬礼

您的学生:李晓薇

2009年7月于清华园”

今天再看当年的邮件,我似乎又一次嗅到了达子香的芬芳。从1990年夏天我重返偏僻的故乡,再次走进我的母校做教师至今已经有23年光景。从当年风华正茂、热血沸腾到今天鬓染霜华、沉稳内敛。一直以来我都在努力地做一件事:我要怎样去耕耘,才能让学生都如愿以偿?我还要怎样教育才能让没有希望的他或她创造奇迹?我还要怎样施教才能让放弃希望的“丑小鸭”变成美丽的“白天鹅”……当年我把教育的最终效果指向自己,23年的美丽时光如水流逝,自己的追求矢志不移。只是23年后的今天,当时代、教育环境、学生个体、教育理念、教育方式等都发生翻天覆地的巨变时,我吃惊地发现,这种指向自己的教育似乎不再奏效。我慢慢发现,我们的“一切都是为学生好”,可学生有不买账的;我们不遗余力,慷慨以赴,可有的学生最终成了“扶不起来的阿斗”;我们满怀希望地描绘一个学生未来的时候,他竟不辞而别,闯荡世界去了……

第8篇:关于持之以恒的作文范文

新闻时事是新近发生的,能够引起大众兴趣的新鲜事实,反映的是当下人们最关注的社会问题,比如道德法律问题、人文关怀问题、文化传播等等。在网络媒体上,新闻内容总在不断滚动更新,借助数码摄录设备和手机等现代化影像处理和通讯工具,图文并茂地以第一时间、第一速度报道出来。

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挑选一些适时的网络新闻报道展示给学生看,鼓励学生深刻分析评论这些新闻事件,引导他们选择其中一个角度阐发议论,从中发掘可写的素材,提高作文的质量。例如:一学生在《献爱心不能流于形式》的作文中,就引用了我在课堂上展示的新闻“2012年10月25日,重阳节扎堆上养老院献爱心,合肥市老年公寓老人被洗7次脚”,论述了“献爱心如同一剂营养品,出发点总是有益无害。但再好的补品也要循序渐进,一股脑地灌下去只会导致消化不良。尊老敬老决不能仅仅流于物质需求的表面,更要用心给予精神层面的关怀。忽冷忽热的心理落差容易让老人心寒,持之以恒的慰问才能让他们感到温暖”。

二、网络热点素材的积累

互联网的产生与发展,使人类信息传播进入到一个崭新的阶段。网络的开放性,只需轻点鼠标,就可以在互联网上任意链接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同时也可以极迅捷地在网上信息。点击频率越多的备受关注的事情,就成了网络热点。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以视频、图片、文字等形式把网络热点及时告知学生,如“最美人物”“事件”“地沟油”“感动中国人物”等网络热点,引导学生对这些网络热点进行审视或思考。

于是,就有学生引用“最美司机吴斌”素材,在《论英雄》一文中写道:“成就‘英雄’,不需要一番惊天动地的伟业,不需要一些浴血疆场的壮举,可以是不屈厄运的生活强者,也可以是立足本职、无私奉献的普通百姓。吴斌不过是杭州长运客运二公司的一名普通员工,但他却用生命的最后六分钟诠释了人生的价值,成就了一个平凡人的伟大瞬间,堪称英雄。”

三、百度百科素材的积累

高中文本作者不乏一些高尚情操之人,特别是古代的那些文人雅士、墨客骚人。他们大多命运多舛,有的怀才不遇、仕途坎坷,有的出身卑微、穷困潦倒;有的家道中落、祸不单行。他们虽内心抑郁、伤悲,但更多的是乐观豁达、淡泊宁静。课本对这些名人的介绍是有限的,但上课时如果能在介绍文本作者时,打开“百度百科”栏目,让学生周详了解这些人的生平、事迹、成就等,可为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如在授课《赤壁赋》一文时,我就让学生浏览了关于苏轼的“百度百科”资料。后来,有学生在作文中写道:苏轼一生为人正直、光明磊落。不苟合当权者见解,不附权贵。当风雨袭来的时候,苏轼没有惊惶失措,而是以一颗平常心对待一切变故。“乌台诗案”使苏轼受尽折磨,牢狱生活使他尝尽世态炎凉。在黄州最落魄的日子里,他“回首向来萧瑟处”,却感“也无风雨也无晴”。晚年的他被放逐到更为荒远的岭南,甚至海南,但他依旧“一蓑烟雨任平生”。试想,如果没有对苏轼的周详了解,又怎能用三言两语串起他的一生遭际呢?

四、新闻评论素材的积累

新闻评论是对某种社会现象或者新近发生的新闻事件发表看法和见解,澄清一些个人错误认识的观点。新闻评论的主观性很强,评论者的知识、阅历、文采,逻辑推理能力等因素都决定着评论者的成功及影响力。好的评论如灯塔,如航标,能拨乱反正,能让人辨别是非。语文教师平时如能引导学生在写议论文时仿写或引用这些精辟的短评,无疑会给文章增添文采和灵气。

如腾讯网关于广东佛山小悦悦遭车碾压的事件分析评论中就有很多内容值得学习。某些官员把人民给予的权力当作裸的牟利手段,“小悦悦事件”出在“草根”上,根子却在社会精英上。的《小悦悦悲剧反映发展方式上的弊端》一文说:“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道德堕落更不是社会主义。悲剧的发生反映了长期以来我们在发展方式上存在的弊端。改变这种状况,广东必须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宣传教育。”

总之,腹有诗书气自华,思如泉涌笔生辉。人们常说,写文章,三分在技巧,七分在选材。选材不当,甚至无材可选,只能无米下炊,作文也就会失去光彩,体现不出语文味,更折射不出人性的光辉。

第9篇:关于持之以恒的作文范文

关键词:听说读写 输入和输出 语言能力

英语是什么东西?

英语就是力量,英语就是财富,英语的普及程度已成为衡量一个不发达国家是否愿意融入世界主流体系的尺度。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英语已成为世界上最强势的语言,英语在45个国家是官方语言,75G的电视节目是英语,3/4的邮件是用英语写的,电脑键盘是英语键盘,任何一个会议敢号称是国际会议其会议语言一定是英语,当一门语言取得国际交往的标准语言地位时,你就只有迁就他了。英语是英美帝国主义永远的贸易顺差,是英美帝国主义用来消耗发展中国家教育资源的武器。中国5000万中学生,600万大学生,无数的小学生和幼儿园小朋友在可怜兮兮的啃着干瘪无味的英语,中国每年消耗在英语教学上的人力、物力、财力是多少,60万英语教师在辛勤的工作着,但我们的收获怎样?有人用五句话来形容我们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听起来云里雾里,说起来一塌糊涂,读起来磕磕碰碰,写起来缩手缩脚,译起来一瘸一拐。怎样才能更有效的学习英语,掌握英语呢?

英语是一种语言,语言是人类表达、传播信息的工具,一个人真正掌握一种语言,有四种功能是不可忽略的,即:听、说、读、写。

一、听

声音是语言的灵魂,想学好英语的第一要务就是要打通自己的耳朵,听是说的前提,有一句话说十聋九哑就是这个道理。听力的训练在整个语言教学中是至关重要的,听往往与说并提,只有听的多脑中所存储的信息才能丰富,说时才不至于无从张口,同时,听也是学生掌握发音、语调培养的重要过程,我们要选择符合自身水平的一些原汁原味的英美发音教程,在听的过程中,模仿他们的语调纠正自己的发音错误,标准自己的发音慢慢的培养自己对语言的感知能力。听力训练是一项非常辛苦、需要耐心的训练,英语不是我们的母语,在听的过程中总会遇到一些不可避免的困难,如语言上的困难,一些新词、新句型、新的语法现象的出现,或者由于连续、弱读、爆破重音移动等而使在语流的词句发生变化,都会引起听的困难。其次是内容上的困难尤其是一些关于英美人生活习惯、文化特色、态度爱好的文章听起来会很陌生。再次是心理上的困难,在听的过程中感到过分的紧张从而影响听的效果。听是一个关键的过程、是一个持之以恒的过程、反复训练的过程,多听是解决困难的唯一办法。李阳听坏了6台WALKMAN,才有如此的英语水平。听,不是盲目的听,要讲究一定的方法,让听的内容变成自己的语言,在听中学,在学中听。

二、说

说可以称谓语言学习的最大功能,能流利的说一口外语是所有语言学习者最大的梦想,我们不要成为学习英语的聋哑人,要说一口流利标准的英语。说其实并不难,关键是敢张口,不要害怕出错,很多同学在说上都存在很大的困难,不敢说、不肯说、不会说。由于我们缺少一定的语言学习环境,能真正与外国朋友说的几会很少,这样就更要求我们自己创造说的环境,如:课堂上的对话训练,生活中和朋友之间的训练,还可以自己为自己创造一定的情景自言自语的讲一些小故事、报告一些事情,多说并且要大声的说,把听到的、看到的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只要开口说就会慢慢的提高,说的多了错误就会减少。说要力求准确:首先是语音语调的准确,使每一个从口中说出的单词都避免错误,明确的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说是其他英语学习要素的综合体现。目前,口语水平的测试在各种英语测试中都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口语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一个英语学习者的成败与否,大胆的开口说英语,不必担心出错,杜雷和贝特说“不犯错误是学不会语言的”不要学无声的英语,只有在说中才能真正掌握英语,要“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坚持每天朗读,只要每天坚持三四十分钟持之以恒,就能使舌头听从大脑的指挥,说出流利的英语。

三、读

阅读能力的重要性是不言自明的,尤其在信息时代的今天,阅读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英语阅读是英语学习的后备力量,中国人学英语是在缺乏语言环境下进行的,要想深入的了解西方国家的风土人情,更精辟的了解英语我们只有通过大范围、大量的阅读扩充自己的知识面,原汁原味的英语一定要读好,读好就是读熟、读透、听之能想起、说之能表达、语感常有、语料常存、随取随用,中国人不也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的说法吗?不仅要读,对一些好的文章最好能背诵,背诵的内容记忆深刻,这样才能脱口而出。阅读速度和准确率是衡量阅读的基本尺度,既要快又要准,要提高阅读速度就要注意阅读方法,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做到精益求精,对所读内容做到充分的了解和分析。阅读可以给我们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是和听、说、写分不开的,可以帮助我们更有效地提高听、说、写的水平。我国的许多学生从小学开始就被卷入应试教育体制,只注意课内,无暇顾及课外,平时难得看几本课外书,许多人只知道几本教科书,缺乏现代人应具备的知识。要解决这个问题的对策是,平时特别是假期多看课外书,如:一些科普、文化、科技等中外书刊,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做一个“见多识广”的人,你会发现你的英语会更加得心应手。

四、写

俗话说“好记忆不如烂笔头”英语学习必须以听和说为前提,但要真正掌握英语,形成运用语言的能力,仅靠听和读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通过说和写来检验和促进英语语言知识的掌握与运用能力的形成。写属于英语学习环节的输出部分,它是英语学习的综合运用。写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书写或书法,二是写作,既:笔头表达。书写包括字母、句子、标点、国际音标的正确写法。写作则指作文、写信、日记、概要等。写作使所涉及到的语法、句型、以及单词的综合运用将更加系统的使我们掌握学习英语。写的两方面是统一的,书写的字迹不工整,读的人看不清,就直接影响文章的表达。同样,只是字迹清楚但内容贫乏,语法词汇错误皆是,也会使人失去美感。英语写作是英语进行交际的必要技能和技巧的训练,通过写作学生在写的过程中就会有更多机会调理自己的思想、推敲概念。在语法和逻辑上要求更严谨,同时写作也是对学生知识的一个实践进步的过程,通过练习,可以让学生对英语句子、结构、篇章结构更深刻,对主题句、关键词、指示词通过自己的写作反复锤炼,会运用的更好,而这对阅读有很大的益处,另外,写作可以强化学生对英文思考的逻辑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写作是一个强化的过程,使我们所学的知识更加的牢固和熟练。

当然,英语学习是多方面的,它所涉及的细节还有很多,听说读写只是最基本的,在英语的学习中最重要的还是方法得当,不要把英语看做是死板的、没有生气的,英语也是一种语言,任何一种语言都有它美的所在,让兴趣成为你最好的老师,让英语成为你走向成功之路的通行证。

参考文献: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