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范文

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第1篇: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动机理论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体验式教学

在个体发展的过程中,大学生正处于青年期。青年期是个体由发现自我、了解自我到认识自己与他人关系、自我在社会中的位置,进而认清人生意义,厘清未来发展方向的重要时期。由于大学期间学习和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大学生将直面诸如环境适应、学习、交友、恋爱、择业、就业等多种问题。来自社会、家庭和学校的各种矛盾与自身成长中遭遇到的冲突相互交织,使得他们常常生活在无聊、彷徨、挣扎和渴望中。同时,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价值观的变化和复杂的人际关系压力,也使得大学生各层次的需要不容易获得满足。王春燕调查表明,16.5%的北京大学生存在中度以上的心理问题[1]。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地疏导、合理地解决,容易形成心理障碍,影响学习生活及成长成才。

学习是学生转换体验与创造知识的过程,而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心理双向交流、言语和肢体有效互动、精神和文化有序传承的活动。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无论是教授主体还是学习主体,参与和卷入程度越高,主体的认知、情感和行为的改善就越明显,知识和技能也更容易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因此,如何采取合理有效的教育引导方法,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引导大学生保持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已经成为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体验既是一种认识方式,也是一种存在方式。知识的获得和内化依赖体验的水平和深度。体验式教学以学生的经验与活动为基础,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依据课程的内容和特点,有针对性地设置各种合理的情境,通过提供信息“资料”工具以及情感交流等多种途径,引导学生对教育情境进行体验,在体验中学习相关知识内容,选择行为方式,发展个人能力并实现教学目的。[2]在教学过程中,体验式教学模式鼓励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以一定的理论为指导,有目的地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情感,唤醒他们内心深处潜意识存在的心理矛盾,诱发个体意识层面的认知冲突,通过探究互动的方式,在情感交流、思维碰撞中进行体验、感悟、实践,充分调动主体体验的学习功能和优势,注重引导学生的具身体验,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使用体验式教学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原因在于该方法契合了心理健康教育“以人为本”的特殊性。心理健康教育关注“人的意识”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而意识的形成恰恰表现为“意向性体验”。体验根植于人的精神世界,着眼于自我、自然和社会整体的有机统一。体验式教学以人的生命发展为依归,尊重个体、关怀发展、提升生命,蕴含着高度的生命价值和意义。它关心的不仅是个体可以经由教学获得多少知识和技能,还在于生命的意义可以经由教学而获得彰显和扩展,凸显人之为人的生存意义和精神价值。

二、体验式教学契合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性

心理健康教育从本质上看是一种关注心灵成长的教育活动,目的在于完善学生的个性。但是,目前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在针对性和实效性上与大学生的心理需求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大学生的理性心理知识与知性心理体验形成断层。作为一门与人的精神直接对话的课程,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题贯穿个体一生的发展,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一)心理健康教育直接介入个体的精神生活

对于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人格阴暗面,个体常常无意识地采取一种规避的态度来面对。多数时候,剖析并承认自身存在的诸多问题,直面精神层面的困惑和不足对个体而言充满了痛苦和挫折感。个体有时候不惜采取麻痹身体的行为(如酗酒)来应对精神的痛苦。而心理健康教育鼓励和引导个体直面人的精神生活和自身的阴暗面,试图接纳和认可人格的“缺陷”;鼓励个体对自我进行再认识,分析人格特征、气质类型,直面自己在社会评价意义上的优点和缺点;鼓励个体对自身的发展和成长进行分析,正视在成长过程中形成的不足。

另一方面,社会经济发展在为人类生活带来便捷和物质享受的同时,也对人的精神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社会生活所产生的生存压力和人际应对压力以压迫性的方式对个体造成影响。人们被迫卷入到社会生活中,直面各种各样的挫折情境和压力情境。同时,由于社会发展不平衡造成物质权利的巨大差异,以及物质发展导致的精神物化,使得物质享受正成为精神发展的束缚,精神世界渗透着物质属性,精神本质一步步被异化,阻碍社会和个体的发展。如何冲破无限的物质享受给个体带来的空虚感,让精神生活重新回归到人类生活的主流,在物欲横流时保持内心的平静,个体需要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

(二)心理健康教育对具身经验的依赖性较高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个体的心理是在实际的、潜在的和想象的与社会和他人互动过程中产生的,是对社会生活规律的同化和顺应、内化和复现。因此,心理的建构需要个体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即活动或实践。活动是产生主体体验的重要途径。人类认知的提高,既有内部的动作,也有外部的活动。个体的身体以及身体同世界的互动提供了认识世界的原始概念。无论是空间方位、情感体验都需要身体和环境的积极互动。心理健康是自身与环境的信息互换和有效平衡。庞蒂主张,知觉的主体是身体,而身体嵌入世界之中,就像心脏嵌入身体之中,知觉、身体和世界是一个统一体。身体的解剖学结构、活动方式、感觉和运动体验决定了个体如何看待和认识世界,决定了个体的思维风格。知觉和运动系统在概念形成和理性推理中扮演了一种基础性的角色,决定了心智的具身本质。心智对内外环境的认识必须依赖具身体验。

(三)心理健康教育与社会各个环节紧密联系

社会由个体组成,具有平衡性与和谐性。但是就单个个体而言,则表现出原子式的自由和无序。由于价值观不同,个体的心理常常在与社会的矛盾和冲突中构建出来。心理是人与社会互相作用的中介。无论是认知、情感还是意志品质都是个体的遗传素养在与社会互动中产生的,同时,又反作用于人和社会的互动过程。社会生活过程中个体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都是固定的人与社会互相作用的模式。在个体的生存和发展过程中,社会起着决定性、根本性的作用。个体必须在社会化过程中,不断与社会互相作用,熟悉社会规律,厘清社会进步和个人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关系。个体的全面发展,是精神对身体束缚的适应和突破,是观念对世俗的认同和超越,是心灵对社会历史文化的感悟和再认识,是思想对世间万物共性的抽象和剥离。一个人成功不仅仅需要强健的体魄、聪明的头脑,更需要应对挫折时强大的心理弹性调节能力。成为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全面发展的人,一定需要健康心理的保障。

三、心理需要的满足是体验式教学的动力和结果

大学生多层次心理需要的满足内在地要求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实施体验式教学。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体验式教学契合了人的社会属性的本质,调动个体通过实践活动去提前预演心理需要的满足。需要是个体生理和心理有效结合的产物,而体验恰恰是这一结合的方式和中介。按照马斯洛的分类,人类的需要包括两大类:基本需要和成长性需要。基本需要是人生存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普遍的生理和社会需要;成长的需要是个体健康成长和自我实现潜能的需要。心理健康教育一方面要不断地通过体验式教学使学生获得需要的自我满足,另一方面又要激发新的、积极的需要,促进学生在经历大学教育后,能够产生超越性需要并逐步成为追求自我实现的个体。

任何行为的产生都有其背后的心理需要和动机,体验式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之所以受到学生的喜欢和教师的认同,其背后的基本路径怎样?它又是如何契合学生的心理需要?

(一)体验式教学奠定心理需要建构的基础

知识的获得不是靠简单的记忆和存储完成,它是社会知识转化为个人知识的过程。体验式教学建立在学生自身经历或实践基础上,强调学习者的具体体验,符合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实践-理论-再实践”的认知规律,提供了知识内化的途径,让学生少走弯路,直接通过心理冲突理解和感受知识的益处和作用,满足了精神安全的需要。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体验式教学的效果显著好于传统式教学。邱小艳和宋宏富发现,体验式教学明显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教学效果的显著性优于传统式教学。[4]涂宏斌、郭霖的研究结果表明,学生在传统课堂教学中仅吸收10~13%的内容,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遗忘;体验式教学能带给人真实的体验,激发实实在在的学习行动,记忆率达80%,具有明显的学习效果。[5]

(二)体验式教学搭建心理需要实现的平台

“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6]实践将人的需要和客观世界联系起来,个体心理需要的实现不能仅仅依赖自我主观的发展,自我不能单独构建出需要实现的理路。体验式教学不是简单地停留在对知识的具体体验,还内在地激发学习者对体验进行反思和观察,以确定自己在真实的情境体验中所发现的问题的本质,形成有益的联想和新的见解。体验式教学在活动、体验、交流、分享中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多种潜能,有效地把听、看、做互动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在具体活动中体验到整体的“我”,将“我”的感觉、“我”的想法、“我”的身体和行动进行整合,满足自尊和归属与爱的需要。

(三)体验式教学建立心理需要实现的演进理路

人的心理需要来源于主体与社会互动过程中体会到的不平衡感。皮亚杰认为,主体通过同化和顺应完成与客体的互相作用,直至逐渐达至平衡状态。同化是认知结构数量的变化,顺应是认知结构性质的变化。体验式教学通过创设情境,引入多重认知信息,使得个体卷入到预设情境中来,通过改变自身已有的认知结构来重新认识自我和社会的关系。在观察与反思中,个体确认采取同化或顺应哪种机制来开展后续步骤,通过同化和顺应两种机制来完成认知的改善和需要的满足。同时,同化和顺应将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进行了有效的连接,让认识主体能较快地进入认识对象之中,从物境、情境到意境,形成感悟,加快两种经验之间的互相转化,达到直观与理性的统一。之后,通过抽象概括将积累的各种经验进行升华,实现知识的内化。

(四)体验式教学提供心理需要实现的非智力因素

体验式教学主张教学是一个整体的过程,重视学习者在活动参与和亲身体验过程中实现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的和谐统一。个体心理需要的满足不仅仅依赖于智力因素。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非智力因素正逐渐成为当前教育需要重点培养的目标。诸如学生的意志力、道德修养、挫折耐受力、能力以及自信、自立、自强等心理素质,正成为有创造性个体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在认知过程中,非智力因素制约认知过程,表现为它对认知过程的动力、定向和影响作用,维持、调节和弥补作用等。体验的本质是亲历性,是主客体融合的中介。只有当主体对客体产生了感受、领悟和内心反应,客体才真正进入主体图式,与主体发生融合,进而扎根、繁殖,促进主体的发展。

(五)体验式教学促进心理需要的转化率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当前的心理健康教育,更突显理论和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学生的实际和心理需要的满足。事实上,只有教学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教学成果时,才能真正惠及学生。体验式教学是一种情境化学习,教学过程被置于各种虚拟的或真实的情境之中。教师在实施情境化教学理念时保持发展的眼光和态度,以学生的体验为出发点,凸显学生心理需要的满足,提高心理需要的转化率。体验的过程是学生主体与知识、情境互相作用并产生悟性的过程。学生以自我的主动理解和感受融入“动情”的状态,生成情感与意义,在冲突和快乐中学习,在表演和讨论中体会自我和他人心灵的碰撞,达到各种心理需要的预演或实现。同时,体验式教学以情境为依托,是个体品德形成的催化剂与心理健康的保障。当学生经历体验-判断-创造后,学生能够反思自己的思维过程,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教学效果在社会生活中有效应用。另外,在具体的社会生活中,在学生满足心理需要、遭遇心理危机之前,体验式教学创设心理危机冲突,让学生不自觉地卷入冲突之中,让他们在多种情境中体验失败感、无助感、挫折感,自觉思考冲突解决的途径和手段,努力将冲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在遇到真正的挫折和危机时能产生脱敏作用,较好地认知挫折,消除心理优越感,升华自我调适能力,完成心理自助。

总之,体验式教学是一种综合性的教学方式。体验就是大学生用全部的心智去感受、关注、理解、认同和反思。通过体验,大学生将陌生的、外在的、与己无关的客观事物转变为熟悉的、具有情感体验的、可以与之交流的存在,在头脑中形成良好印象,产生自觉行为,构建相应的情感、态度、人生观和价值观,在逐步满足各层级需要的同时成长为对社会有益的人。在具体的实践教育过程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切合学生的心理需要,大胆采用体验式教学法来激活整个教学过程,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使受教育者自觉追求信念内化和行为外化,使得学习不仅仅是知识掌握的过程,更应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王春雁.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02,18(4):39.

[2]杨四耕.体验教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78.

[3][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8,16.

第2篇: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范文

一、心理健康的标准及分类

世界心理卫生联合会将心理健康定义为身体、智力、情绪十分调和;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有幸福感;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的专家们指出,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至少包含自我和谐与社会和谐,应该具有基本的认知能力、积极稳定的情绪情感、自我实现的人生目标、和谐的人际关系以及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不但自我感觉良好,而且能够符合社会要求,承担家庭和社会责任。

心理健康状态可分为健康、亚健康、不健康三个层次。心理困扰属于亚健康状态,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属于不健康状态。心理健康状态始终处于动态变化过程之中,大多数人多数时候处于心理健康的状态,但由于现实生活、学业、家庭生活中受到压力,遇到突发变故或遭遇挫折后,会引起内心的冲突从而处于心理失衡状态,当困扰问题一旦得到解决,又自行恢复到健康状态;但若困扰问题长时间得不到解决,就有可能会发展成为心理障碍或精神疾病。

二、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生活中几乎所有人都经受过心理困扰,大学生最常见的心理困扰主要是环境适应、自我认识、学业发展、人际交往、恋爱情感、择业困惑等发展性问题,表现为:依赖性较强,独立能力差,责任心不强,自制力较差,以自我为中心,团队合作意识差,情绪调控能力弱,耐挫折能力差。形成问题的原因一方面是现在大学生中独生子女居多,家庭生活条件相对优越,受家长保护过多;另一方面与应试教育制度有关,学校教育只重视学生成绩,忽视心理成长,生理年龄和心理年龄不对等;再者是当下社会发展迅速、竞争激烈,使大学生时时处在各种竞争压力之中。当已形成的心理困扰不能自行解决,又不能得到老师、亲友的帮助而及时解决时,则可引发心理冲突,发展成为心理障碍,甚至精神疾病,造成危机事件,对个人,家庭和社会造成负担和危害。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维护和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的需要

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让大学生学习心理学基础知识,掌握维护心理健康的基本技能,学会化解心理困扰,预防心理障碍的产生。现代医学研究发现,人的身、心健康是相互作用的,心理上的负面情绪,可以引发多种身体疾病,可见,心理状态对促进身体健康有着重要作用。

(二)促进大学生全面成才的需要

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以有效促进意志、兴趣、性格、需要、动机、理想、信念等非智力因素的发展,非智力因素在人的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智力水平一般的人,如果具备积极的心态、坚强的意志、良好的品格,就会取得更全面的发展,更容易获得成功。

(三)培养高素质人才全面发展的需要

大学生是国家建设的栋梁,民族的未来,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2001年,教育部在《关于加强普通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高等学校培养的学生不仅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素质,而且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可见,心理健康教育已经纳入高校的基本教育功能之中,成为高等学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的重要任务。

(四)促进社会和谐、家庭幸福的需要

大学生是家庭的希望,是否具备调解心理困扰,化解内心冲突的能力,从而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对待自己、对待人生、对待家人,是维护家庭幸福的重要支撑。同时,作为社会的一份子,是否具备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团结协作精神,对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也是构成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

四、维护和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策略

(一)教育学生学会自助

俗话说“解铃还需系铃人”,产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是认知出现偏差,要改善状况就要从改变认知、改变心态开始,只有自助,才是走出心理困境的唯一出路。大学生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有针对性地进行自我调适,客观的评价自己,制定切合实际的目标,消除焦虑和自卑情绪,以积极的心态看待问题。

(二)高校注重培养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师资队伍

从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可以发现,个体心理咨询是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专业技能是决定个体咨询有效程度的核心因素。当前,我国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存在两大问题,一是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不高;二是师资数量严重不足,尤其是专业心理咨询教师的数量严重不足。高校要想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一方面要配备齐全专职的心理学专业教师、心理咨询工作者和医务人员;另一方面,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师应掌握系统的心理学基本知识和心理咨询的技巧,从而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组建一支高素质的、专业的、专兼职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

(三)高校尽快构建适合高等教育特点的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

近年来因大学生心理问题引发的自杀、杀人等严重危机事件逐年增加,高校急需建立大学生危机干预体系,提高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工作者的心理危机干预能力,增强心理危机干预效果。包括开展心理危机教育,组建心理危机信息网络,创建心理危机干预模式,培训心理危机干预技能,制定心理危机干预预案等。

(四)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普查,建立心理健康工作档案

高校选择适当的量表定期对大学生时行心理健康测试,及时发现问题,结合日常个别关注,发现心理问题的易发对象,由受过专门培训的学生辅导员或专兼职的心理咨询老师进行跟踪辅导,对确有问题的学生建立重点关注档案。同时,教育大学生积极主动配合心理测试,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班级组建由班干部、心理委员、宿舍长组成的心理信息网络,发现问题及时反馈。

第3篇: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网络环境;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2-0148-01

当今网络正以人无法想象的速度、力度、深度和广度对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带来了有利的影响,也推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网络创造了"虚拟现实"环境,而虚拟的现实可能使青少年缺乏真实情感的体验,产生不切实际的幻想、过分自恋。诱导青少年只"看"不想,以"形象化倾向"放弃思考与探究的思维形式,不利于情感的发展,认知能力的提高,导致学生责任感的缺失和自我迷失,并逐步沦为的网络的奴役,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自我意识发展不健全,自我教育能力欠缺以及个体同他人和社会的互动的减少。同时不负责任的态度以及撒谎、欺骗行为可能使青少年倾向于无端作恶、厌世、自我中心或者。因而,在网络环境下充分利用网络自身的功能与特点,以网络为载体,进行网络心理教育,已成为当前心理教育的重要课题。学校开展好心理健康教育更显得有以下的现实意义。

1.网络环境下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迫切需要,是学校正常运作,维护安全稳定预防针

当今,在网络的环境下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是目前国内外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个热点问题,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网络环境下开发网络心理课堂的也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充分利用网络心理课堂作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新的教育教学形式,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及时的疏导,使陷于不平衡状态或不健康状态的个体回复到正常状态,就可以大大地减少偏态与变态的不适应行为,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事件与异常事件,维护好学校、社会的正常治安与秩序,保证了家庭的幸福。在学校的心理课堂网络站中设计一些栏目加强与学生进行心理交流。

2.网络环境下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正常健康、全面发展的保证

我国现阶段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就是以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为理论基础,培养适应社会经济、文化建设所需要的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级各类人才。但是长期以来,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却偏离了这一思想,损害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3.网络环境下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的需要

青少年时期是一个非常特殊的阶段,个体从儿童进入青少年阶段,其身心发展起了重大的变化。出现了心理和行为有重要影响的两方面需要;一是性需要,二是由于身体的全面发展与性需要的形成,使青少年产生了成人感,出现了强烈的独立性需要。由于以上的因素,所以,对青少年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尤其迫切。到目前为止,学校心理教育的途径主要有独立的心理教育课程、学科教育中渗透心理教育、学校心理辅导与心理咨询(包括个别咨询和团体咨询)等。如今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尤其是以个人电脑、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主要内容的现代信息技术革命的出现,为教学方式与教学模式的变革提供了新的物质基础。在网络的环境下W校更应当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4.网络环境下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社会变动时期的需要

第4篇: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素质教育 心理健康

一、时代呼唤心理健康教育

现代教育已越来越重视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素质教育,这是社会发展对人类的必然要求。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生活节奏加快,充满矛盾变化的世界经济会给人们带来这样那样的心理压力,人们如何面对成功,面对失败,面对挫折,甚至面对灾难,这将取决于人的心理承受能力、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即人们的心理素质,这是决定竞争成败的重要条件。因此,素质教育应该特别强调和重视心理素质教育。

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迫在眉睫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曾经提出了一个响亮的口号: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它不仅指一个人没有疾病的症状和表现,而且指一个人应有良好的身体和精神以及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也就是说,健康与适应从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三个方面来评价。目前,我们有的学生虎背熊腰,但性格孤僻,缺乏朝气;体壮如牛,但胆小如鼠,意志薄弱;膀大腰圆,但心胸狭窄,空虚颓废;忸怩胆小,忧郁、依赖、神经质,人际关系不良等已成为当前学生严重的心理问题,心理健康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遗憾的是不少教师对这个问题尚未予以重视。在一定意义上说,心理健康比身体健康更重要。在一切不利的条件中,对人威胁最大的莫过于不良的情绪和恶劣的心境。为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我们必须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因此,加强青少年的心理素质教育、培养刻不容缓,在中小学实施心理健康教育非常必要。

三、正确认识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1、学校应该是学生的乐园;学习应该是学生的需求、乐趣、享受。目前,在教育的指导思想上仍一味地追求高分,偏主科、设重点,使教师、家长、学生都背上沉重的包袱,而心理负担最大的还是学生,违背心理规律教育手段,加重了学生的思想负担和学习压力,使他们更加丧失学习的兴趣,造成心理上各种矛盾的激化和混乱,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从而影响学习。

2、社会因素;学生求知欲强,思想活跃,对新生事物敏感,又敢于幻想和冒险。但是一些消极思想和生活方式,加上不良宣传的误导,同样冲击着身心还很幼稚的学生,影响着他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干扰他们的正确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

3、家庭因素;放纵、溺爱的家庭,导致自私、任性、粗暴、孤傲、异常心理等,残缺家庭日益增多,对学生造成的心理创伤也是不可低估的。父母离异、家庭不和而放弃了对子女的教育,使子女产生委屈,抱怨仇恨等情绪,造成自卑、孤僻、偏执、逆反等病态心理。走向极端的家庭和不利的家庭因素,使学生心理素质不健康。

4、个体因素;学生特别是青春期非常注意外表形象。个头高低,长相好坏是造成他们自傲、自卑、多疑等不良心理的重要因素。性心理的发育成熟,使他们的注意力更多地转向异性,出现幼稚和盲目的早恋意识,学习和升学的竞争,人际关系的紧张所造成的心理压力都容易导致焦虑、悲观、抑郁、冷漠、孤僻、恐惧、偏执等异常心理。

四、全面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1、学生心理健康维护;这是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基本素质的教育内容,具体包括:①智能训练,针对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等设计不同的训练活动。②学习心理指导。即训练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③情感教育。教会学生把握和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学会控制、调节宣泄自己的消极情感,进行相关的训练和自我表达、放松训练。④人际关系指导。围绕亲子、师生、同伴三大人际关系,指导学生正确认识关系学的本质,并学会处理人际关系活动中各种问题的技巧和原则。⑤健全人格的培养,即关于个体面对社会生存压力应具备的健康人格品质。⑥自我心理休养指导。通过训练和指导帮助学生科学地认识自己,并在自身的发展变化中,始终做到能较好地悦纳自己。

2、心理行为矫正;这是面向少数有心理、行为问题的学生开展的心理咨询、行为矫正训练的教育内容,属矫正范畴。①学习适应,如考试焦虑、学习困难、注意力不集中、厌学等。②情绪问题。指影响学生正常生活、学习与健康成长的,如抑郁、恐惧、紧张、忧虑等。③常见行为问题,主要指在学生生活、学习中表现出来的不良行为特征如多动、说谎、打架、胆怯等。④身心疾患,主要指心理困扰而形成的躯体症状与反应。如神经衰弱、失眠、神经性强迫症等。

五、准确把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改革的要求和人心理发展的规律而提出的。因此,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应遵循一定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心理品质教育必须坚持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的科学化。在教学中,教师要有高度负责的敬业精神,令人信服的科学依据,同时耐心正确地回答学生的各种问题,摈弃那种自以为是、主管武断的做法。

2、现实性原则;由于目前大多数学校缺乏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因此要根据本校实际,教师实际的教育能力,学生发展水平和需要,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本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3、个别教育与集体教育相结合原则;学校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的正面教育,同时注意针对个别学生的心理问题开展个别谈心,个别辅导。

六、灵活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1、优化教育环境;“人创造环境,环境也同样创造人”。学生心理素质的锻炼,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及至知识才能的形成,无不受到健康环境的熏陶和影响。所以学校应力图优化校园环境,营造适合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育人氛围。

第5篇: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范文

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新机遇

当前,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着三大挑战:第一,深刻的社会变革使中小学生的成长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对中小学生的成长带来强大的冲击;第二,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突出问题和主要矛盾,需要深入研究,达成共识;第三,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不适应性,从客观上看缺乏科学指导。

面临巨大的挑战,我国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给予了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教育工作中已占据举足轻重的位置。2009年教育部基础教育“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发展状况调查”研究表明,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取得了很大进展。第一,在组织机构保障方面,各级心理健康教育的机构建设和制度建设有所发展。55.6%的区(县)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机构,81.4%的区(县)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区(县)教育工作规划;83.1%的学校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机构,75.5%的学校校长(副校长)分管该机构,95.4%的学校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工作规划,84.3%的学校为推动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出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规章制度。第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得到重视,心理教师数量有所增加,开始重视专兼职心理教师培训的规范化和专业化。第三,在教学研究和基础理论研究方面,教研活动和课题研究初见成效,初步形成了以科研带工作的氛围。第四,在家庭教育方面,心理健康教育逐渐从学校走进了家庭和社区,中小学能够自觉地通过多种途径广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高教师、学生、家长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

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在2010年2月召开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工作会议上强调:要认真研究在目前网络化、信息化、多元化、社会节奏快、学生流动性大的情况下如何把心理健康教育做好、做实的问题,要进一步提高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化和科学化水平,要遵循科学的教育规律,因地制宜加强工作,避免把心理健康教育简单化、泛化,避免用行政化、群众化的方式指导工作。2010年7月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以下简称微育规划纲要》)指出;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这为我们在新形势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契机。目前,我们已不需要在改变观念上做文章,而要在如何做好、做实心理健康教育方面下工夫。可以说,整个社会都在关注中小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这样的大环境非常有利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进,我们必须抓住这个机遇,应对挑战,推动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

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进策略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而且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更是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它顺应了统筹解决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的现实需要。笔者认为,在思考如何顺应新形势和教育改革发展的迫切需要时,我们应该在观念上更加重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在行动上更加积极地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在方法上更加科学地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在制度上更加保障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当前,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在以下五个方面出高招、见实效:一是继续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二是建立健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和运行机制,加强政策指导与宏观管理;三是加大学术研究的政府投入,鼓励各种学术研讨和成果不断涌现;四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培养,逐渐规范培训课程;五是鼓励基层以多种途径和方法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总而言之,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要立足教育,重在指导,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性与实效性。

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进策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深入研究和把握中小学生的成长环境和心理发展规律

首先,深入研究我国中小学生的成长环境。当前我国中小学生的成长环境具有如下特点:社会处于转型时期,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信息快速更替,互联网等新型媒体迅速发展:“四二一”(祖辈4人、父母2人、孩子1个)现象较为普遍,家庭结构发生深刻变化;不同的意识形态、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共存。复杂的社会环境给中小学生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对其产生了一些负面作用,需要我们对其加以重视和研究。

其次,准确把握当代中小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当代中小学生处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学生承受着家庭、学校和社会各方面的压力。为此,深入研究中小学生的成长规律,尊重他们的心理发展特点已成为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在教育工作中,我们要更加关注每个学生的心理世界,注重对学生进行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既教育人、鼓舞人、引导人,又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要把学生的健康成长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注重缓解他们的压力,消解他们的焦虑,培养他们积极、向上、乐观的心理品质。

最后,着重分析当前中小学生成长中的突出心理问题,尤其要加强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单亲家庭子女、留守儿童和有严重不良行为学生的针对性研究,同时要进一步加强研究青少年的自杀问题、网瘾问题、校园暴力问题、性健康问题和违法犯罪问题等。

(二)引进国际先进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亦越来越高。这使得关注人的积极情感的积极心理学逐渐成为心理学发展的趋势。在2009年6月召开的第一届世界积极心理学大会上,积极心理学家提出了一个宏伟目标:到2051年,人类有51%的人将达到“健康地成长”。也就是说,那时有51%的人口能经常感受积极情绪,感觉到人生有意义,能够与周围人和谐相处,能够为社会作出积极贡献。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积极的情感体验,如幸福感、满足感、开放、好奇、愉悦、热情、感激、希望、幽默等;二是积极的人格特征和人格品质,包括自制、勇气、正义、仁慈等;三是积极的社会制度系统,如积极的工作制度能够促进和谐的工作环境,积极的家庭关系能够促进个人的成长等。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等各方面快速发展的时期,我们可以借鉴积极心理学理念来引导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以实现到2051年我国“健康成长”的人口达到甚至超过51%的目标。

(三)积极推广好经验和好做法

各个地区和学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中都会形成自己的经验和特色,认真总结经验、积极推广各地区和各学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好做法,将有助于我国心理健康教育整体工作的提高。在总结经验时,我们可以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保障和推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规章制度建设;二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队伍培养和建设;三是各地区因地制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具体做法;四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研究进展及取得的实效。

(四)营造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环境

第6篇: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高职;心理健康教育;就业导向性 

 

大学毕业之后,高职生大多要到企业就业,比本科生少了考研、考公务员等路径的选择。持续多年的大学生“就业难”的严峻形势,绷紧了每一个高职生的神经。作为企业生产一线的工人,高职生又将面临工作单调、薪酬低、升职机会少等考验。 

与所有的年轻人一样,高职生对自己的未来也抱有热切的希望,同时又存在着对社会对企业了解甚少、过于理想化及就业心理准备不足等问题。如果我们不能有效地加以教育引导,协调并提高其心智发展,不仅将严重影响高职生的健康成长,甚至将影响社会的稳定和谐。 

所以,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要根据大学生的成长规律,突出就业的导向性,帮助学生在确定职业发展目标的过程中找寻人生发展方向,体验感悟人生的意义,促进心理素质的提高和人生发展课题的实现,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以就业为导向,适应高职教育改革和社会发展的有为之举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这一办学理念已经成为高职院校的共识。高职教育培养的是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高技能人才,这一人才定位直接决定了高职学生三年后的人生发展走向——到企业就业。换言之,就业率及就业质量是考量一所高职院校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所以,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几乎无一例外地都把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可就业能力”当作主攻方向。 

“可就业能力”最初只是一个学术概念,国外学者将其界定为“一个人获得首次就业机会的能力、维持就业的能力、必要时获取新的就业机会的能力”。而一个人能否获得或提高就业能力取决于四个因素:拥有的知识、技能和人生态度;使用和开发自身素质的方式;向雇主展示自身素质的方式;寻找就业机会的背景(个人状况及劳动力市场环境)。 

从“可就业能力”的构成要素来看,学生能否顺利就业,专业知识、技能并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在劳动力市场环境相似的情况下,学生的人生态度、思考技能(包括创造性思维、决策、问题解决、用心观察、懂得如何有效地学习、推理等)、个人品质(如责任感、自尊、社交能力、自我管理、正直、诚实等)以及其他能力,如各种资源使用能力、信息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及系统管理能力等,将在很大程度上对学生就业及其今后的职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不难发现,在以上诸多影响因素中,不乏心理健康教育所涉内容,如自尊自信、人际沟通、自我管理、积极心态等,这些都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心理品质的发展与完善。而个性心理品质的完善与“可就业能力”的提高是一致的,或者说是一体两面的。所以,有意识地与学生的就业挂钩,从提高学生“可就业能力”的角度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是心理健康教育主动适应高职教育改革、以服务为宗旨的有为之举。 

就当今企业生产管理模式和学生的心理期待而言,如何使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两者之间的落差,尤其应引起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高度关注。高职生接受了多年的教育,心里充满对未来的玫瑰色的梦想,即使再自卑的学生,也希望自己在企业的工作环境、待遇、机会比农民工好一些。但很多时候实际情况并非如此。随着科技和管理的不断进步,现代企业已经将生产流程、工序甚至操作动作都做了细微的分解,流水线上员工的操作是精确、简单、机械、重复的。因此,在这些企业里,不仅劳动没有多大的区别——高职生在薪酬上并没有显示出优越性,而且人的心理忍受极限还会受到挑战——不少学生就是因为无法忍受这种没有多少技术含量的劳动而选择了离开。如何引导学生化解简单、重复操作所导致的心理倦怠和压力以及希望的落差,对高职院校不能不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为社会和企业所需要的人才不仅是能胜任岗位的,还要是能安心岗位、忠于职守的。在这一方面,心理健康教育完全可以发挥学科优势,心理健康教育必须未雨绸缪,以就业为导向,将教育由学校向职场延伸,将关口前移。 

事实上,许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也正是这样做的,只不过现在还比较多地停留在感性认识和经验做法的层面,有必要进一步强化“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思想,引进先进的高职教育理念,在教育目标、内容和方法手段上探索出具有高职教育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以就业为导向,切中高职生心理问题的现实刺激源 

化解学生的心理困扰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教育的初级目标。学生心理困扰的成因很多,表现形式及程度各有不同,以就业为导向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可就业能力”,为顺利就业做好心理准备,可谓抓住了“牛鼻子”,同时也是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初级目标的需要。 

一般的心理问题通常有现实的刺激源,譬如在生活中发生了一个有影响的事件,个体会对这个事件产生恐惧、焦虑、失眠等情绪,这样的情绪持续一段时间就会形成心理问题。 

高职生的许多心理问题是因为就业压力而产生的。与本科生不同的是,高职生只有三年的在校学习时间(实际大多只有两年半),两三年之后,他们大多以就业作为自己的选择,升本、考研的学生人数极少。因此,未来的就业前景严重影响着高职生的在校生活和心理健康水平。有的学生因对未来职业及职业发展不甚了解,深感迷茫、郁闷,或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有的学生东一榔头西一棒子,什么都去尝试,但都不能坚持,收获不大;还有的学生举全家之力才得以读书学习,但是三年之后不知能否顺利就业,即使就业了,微薄的工资要偿还家庭的举债也是遥遥无期。这类学生在校期间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焦虑、无奈、消极甚至敌对的情绪。 

有专家指出,未来八到十年,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会依旧严峻,这一严峻的形势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毫无疑问依然是高职学生心理问题的现实刺激源。中央文件指出要“把解决学生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以就业为导向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从学生的心理实际出发,把解决因就业压力而产生的心理问题作为教育的切入点,更贴近学生,特别能引起学生的广泛关注和共鸣,可以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首先,要注重引导学生调整认知,端正心态,正确认识和分析形势,正确评价自我。不少学生对就业形势只是笼统、大概地有所了解,难免会以讹传讹;更有一些学生对自身评价不高,缺乏信心,加重了就业的心理恐慌;还有些学生自我定位不准,期望值过高,增加了就业的难度。针对这些问题,要把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探索,确立人生目标,特别是职业发展目标放在首要的位置。 

其次,要将学生对就业形势的担忧转移到引导学生提高自身“可就业能力”的现实活动和训练中,变压力为动力。很多学生一味地沉浸在对未来的担心和忧虑中,缺少行动力;有些学生则盲目地“左冲右突”,在现实中找不到正确的突破路径。这两种情况都给学生带来了强烈的焦虑感。焦虑是一种指向未来的情绪,始于对某种事物的热烈期盼,形成于担心失去这些期待与希望的思虑之中。焦虑本身并非一种情绪困扰,适度的焦虑有益于个人潜能的开发,但过度焦虑则会成为心理问题,化解它的有效方法就是行动。所以,心理健康教育要通过开展各类心理教育活动,激发学生进取向上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积极参加素质训练、社会实践,在行动中化解焦虑,锻炼能力,提高素质,增强信心,为顺利就业或成功创业做好心理准备。 

再次,要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性。人活着就会承担压力,如果说世界上有什么一劳永逸的压力化解方法的话,那就是优化心理素质。所以,要引导学生通过学习掌握心理学的一些方法技巧,有效化解就业焦虑,提高应对就业压力的心理素质,从而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初级目标。 

以就业为导向,促进高职生人生发展课题的实现 

如果说就业心理素质的提升是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的初级目标的话,那么,帮助学生完成“自我同一性”则是高级目标。 

人的发展是终身的。哈维格斯特提出的人生发展课题的理论认为:人的整个心理发展过程可分为若干个阶段,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发展课题,这些发展课题都是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结合的产物,是社会对各个发展阶段的人们所提出的要求,是一个人在一生中的某个时期应获得的知识、技能和态度。人的发展就是完成人生发展课题的过程。哈维格斯特还认为:个体若顺利完成了某一个阶段的发展课题,就会获得满足感和价值感,并有利于顺利完成以后的发展任务;如果某一阶段的发展课题没有完成,就会沮丧、焦虑、不安,就可能产生心理障碍,影响进入下一个发展阶段,干扰下一个阶段发展课题的完成。 

高职生需要完成的现阶段人生课题主要有:确定未来职业的发展方向,掌握独自谋生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并顺利就业;学习建立并发展亲密的人际关系特别是两性关系;深入了解自我,建立“自我同一性”。对这三项人生课题,学校及学生的态度是不相同的,第一项任务因最为现实而显得尤为重要,都十分重视;第二项任务因关系重大而不得不重视;但第三项任务往往被有意无意地忽视了。殊不知,前两项任务的圆满完成必须以第三项任务为前提,因为如果对自我没有正

确的认识,自我定位不准确,要想取得事业和爱情的成功是很难想象的。尽管“就业难”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有业不就”在高职生中也不是个别现象,究其原因,与学生自我定位不准、自我评价过高不无关系,而这些正是“自我同一性”这一发展课题在职业选择上的表现。 

被称为“自我同一性之父”的美国心理学家艾里克森认为:“自我同一性”是青年时期最重要的发展课题,这是“一种熟悉自身的感觉,一种知道个人未来生活目标的感觉,一种从他信赖的人们中获得所期待的认可的内在自信”。“自我同一性”一旦形成,个体则会获得一种心理的幸福感,并伴随有一种内在的把握感、何去何从的方向感、确定的预期感以及自我的整体一致和连续之感。如果在青年时期没有形成“自我同一性”,则会导致角色混乱,生活缺乏目标,会时时感到彷徨迷失。对就业顺利的学生进行考察,我们会发现,除机遇之外,他们大都自我观念明确,具有较为清晰的人生目标和就业方向。事实上,这正是“自我同一性”这一发展课题圆满实现的表现。可以这样认为,对高职生而言,顺利就业与否只是一个表层问题,自我同一性的形成才是最为核心的。学校教育应该对这一核心问题予以高度的关注,切不可一“业”障目,片面的技能培养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成功的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将促进学生的自我完善和终身发展作为终极追求目标。高职心理健康教育在这方面责无旁贷,要从学生最为关心的就业问题入手,把“培养综合职业素质,提高就业能力”作为一条明线,以引起学生的重视、兴趣和积极性,而把“促进自我同一性的形成,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作为一条暗线,贯穿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全过程,帮助高职生全面深入地认识自我,认识社会,全面完成人生发展课题,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第7篇: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 网络心理健康教育 优势 弊端 网络建设

一、探索网络心理教育模式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一)社会发展、教育革新的必然要求

“网络”以其功能的多样性、内容的广泛性、速度的快捷性、环境的开放性和使用的普及性,极大地迎合了青少年群体求知欲强、好奇心重、易接受新鲜事物的特点。网络技术本身以及具有网络互动特点的通讯、交流、娱乐方式,已然越来越多的介入青少年的生活,甚至成为他们日常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在这种形式下,如果心理教育工作者们只依靠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必将大大落伍于社会发展,脱节于时代要求,甚至终将被时展所淘汰。因此,我们有必要对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有益探索,和着时代律动的脉搏,抢滩青少年心理教育的新阵地,开辟心理教育工作新途径。

(二)研究新问题、迎接新挑战的迫切要求

互联网在当代青少年社会化过程的全面介入,对新时期成长中的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与心理发展正进行着全方位的重大影响。青少年在享用网络资讯的巨大便利条件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个个可能戕害身心的强大诱惑和危险陷阱。青少年正处于心理发展的“断乳期”、“危险期”,他们叛逆、独立、富于冒险精神但又缺乏理性思考、正确判断和自我控制能力;在光怪陆离的网络世界,他们极易迷失自己;再加上当代青少年心理承受水平低、抗挫折能力弱,于是,由网络引发的心理障碍、问题行为,以及不成熟的网络心理造成的一个个事故甚至悲剧层出不穷、比比皆是。网络心理危机——严重困扰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又一大障碍,这是任何一个心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新的问题,新的挑战。

二、全面解析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探究网络心育的优势与弊端

(一)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及其优势

网络环境下的心理教育至少包含了3个方面的内容:(1)网络心理教育是通过网络进行的心理教育过程,网络被视为心理教育的一种工具或媒介;(2)网络心理教育是开发、利用和再生网络知识与信息的资源平台,是超越时空界限的“超级教室”;(3)网络心理教育把网络作为心理教育的内容之一,关注、预防和矫正与网络有关的各种心理障碍与问题行为,并利用网络资源、条件和方式予以矫正。网络心理教育既是信息网络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必然,又是一种专门的网络教育活动。它是心理教育适应现代科技发展的表现,是计算机网络和心理教育的整合,是心理教育的现代内容,又是心理教育的新方式。

(二)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弊端和操作困难

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依托网络资源发展,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最大的困难即来自网络环境的限制。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要求必须建立、构筑高品质的网络环境。心理健康工作者要求拥有性能卓越、内容科学而贴近青少年心理需求的网络传播载体,辅导者和来访者也必须具备能够使用这一载体的认知水平和条件。网络,除了强大的功能优势,也有它客观存在的缺陷和不足。由此,依托网络而生的网络心育模式也就不可避免地存在它本身的一些弊端。

1.在网络心理咨询辅导工作中,网络交互的速度取决于双方录入的速度,这远比双方面对面的言语交流要花费更长的时间。

2.在传统心理健康教育中,辅导者和受辅者双方的信息交流除了言语通道外,还有非言语通道。非言语信息包括面部表情和体态表情(身体姿势、动作变化等)。这些非言语信息或伴随着言语行为出现、补充、修正言语内容;或独立地出现,传达了“言未能尽或”或“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信息。在目前网络心理咨询(辅导)中,上述非言语信息还不能为咨询双方所感知,而主要靠言语(图)来达到咨访双方的沟通。而大量对心理咨询(辅导)有价值的非言语信息都被屏蔽了。

3.由于目前技术上的局限和管理方面的漏洞,使得互联网上侵害行为层出不穷,而电子邮件的泄密问题,收发对不上号的乱码问题也屡见不鲜。这种互联网本身的安全隐患对网络心理教育的消极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

三、重视网络建设,不断发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

(一)建立网站,携手共筑优质的网络心育平台

一方面我国心理健康教育事业确实在发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知识能力在提高,另一方面,进行网络心理教育,不能没有专门的心理网站或心理专题主页。只有依托心理网站或主页这样一个基本的平台,心理教育工作者才可能有效的组织实施网络心理教育活动;否则,就如同传统教育中教师离开了粉笔黑板、课本教参,完全失去了从事教育活动的工具和载体,搞起教育来岂非寸步难行!因此,有条件的学校应考虑建立校级心理健康教育网站,条件暂不具备的学校可考虑在其网站上设立自己的心理健康教育专题主页。在此基础上,由教育行政部门牵头,逐步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的网络系统,共同构筑起高品质的网络心育平台。

(二)充分开发利用网络功能,整合网络资源

在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应充分开发网络的各项功能,利用网络丰富的资源把心育工作的触角伸向各个方面:1.进行网上心理健康教育课、在线辅导与咨询、在线交流与讨论,以及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与普及等多种形式的整体配合。2.重视应用网络组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培训与辅导工作。3.开展家校联网工作,如为学生家庭提供必须的学生心理健康资料与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心理健康教育信息、正反面家教实例、家庭心理辅导操作技术等),以进一步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效果。

(三)重视网络工作者素质的培训与提高

网络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来访者有一定的文化和技术,能通晓电脑操作的基本程序。而对于网络心理教育的主导者——从事这项工作的心育教师来说,其要求当更高——除基本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网络技术知识外,还需要初步的网站管理更新技术,以维护心理网站的正常运行;拥有基本的网络危机应变能力,能从容应对诸如遭遇病毒入侵、误拆“邮件炸弹”或“QQ炸弹”等突然事件;能解决常见计算机网络故障,如大到系统崩溃、网站瘫痪,小至辅导过程中突然“死机”等等。因此,通过专门培训与教师自主学习,提高从事此项工作的教师的网络文化科学知识和操作能力,是当务之急。

总之,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也要突破传统工作模式的拘囿,求新、求变、不断创新,与时俱进,以充分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与时效性。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理念与工作模式是一种有意义有价值的探索。

参考文献:

[1]崔景贵.网络文化与学生的心理健康.中小学管理,200,7.

[2]孙有福.中学生网络迷恋形成的心理机制及对策.教学与管理,2002.

第8篇: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范文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6.188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influence by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on anxiety, depression during pregnancy and postpartum depression. Methods A total of 200 pregnant women were divided by their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into control group and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group, with 100 cases in each group.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prenatal examination and guidance during pregnancy, and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group received additional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Observation was made on scores of anxiety, depression during pregnancy and postpartum depression in both groups. Results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group had score of anxiety during pregnancy as (59.5±3.6) points, score of depression during pregnancy as (63.4±3.1) points, and score of postpartum depression as (62.0±3.3) points, which were all better than (54.2±3.5), (58.8±2.9) and (57.1±2.9) points of the control group (P

【Key words】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Pregnancy; Anxiety; Depression; Postpartum depression; Influence

孕妇是一类特殊的群体, 由于其生理的特殊性, 机体各类激素水平有一定的波动变化, 加上自身角色的变化, 孕妇很容易在孕期出现焦虑抑郁的情绪[1, 2]。本研究探讨心理健康教育对孕期焦虑、抑郁及产后抑郁的影响,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4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200例孕妇, 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依据是否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分为对照组和心理健康教育组, 各100例。对照组年龄24~36岁, 平均年龄(28.5±3.8)岁, 体重51.4~86.5 kg, 平均体重(73.8±7.8)kg, 孕周38~41周, 平均孕周(40.7±1.4)周, 心理健康教育组年龄25~37岁, 平均年龄(29.2±3.6)岁, 体重52.1~85.9 kg, 平均体重(73.6±7.5)kg, 孕周39~41周, 平均孕周(40.9±1.5)周。两组孕妇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性的产前检查和孕期指导。心理健康教育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心理健康教育:①采用幻灯片、多媒体等多种形式, 向孕妇宣讲母婴心理健康常识, 鼓励孕妇正确的对怀孕、分娩建立正确的认识, 积极的做好家庭角色的转变[3, 4]。②利用讲座向患者讲解适度的运动更加有利于正常分娩。帮助孕妇建立适当的、安全的有氧运动, 并且配合孕妇喜欢的胎教音乐, 可以帮助孕妇在心理上得到放松。根据孕妇的耐力调整有氧运动的强度和运动量。③通过讲座向孕妇讲解, 合理的、可口的饮食也是调动孕妇积极性和调整良好心态的一种方法, 在保证合理微量元素摄入的前提下, 为孕妇制定适宜个人胃口的饮食, 也可以减少孕妇不良的心理情绪的发生率。④产后需要医务人员给予心理疏导, 改善产后对于不良心理情绪的认知水平, 帮助产妇建立自信心, 减少因不良情绪造成产后抑郁的可能性。

1. 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孕妇孕期焦虑评分、孕期抑郁评分、产后抑郁评分情况。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心理健康教育组孕妇孕期焦虑评分、孕期抑郁评分、产后抑郁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

3 讨论

第9篇: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范文

一、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在实验教学中的渗透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学生又大多喜欢实验。利用丰富多彩的实验素材,千变万化的实验现象,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满足他们的好奇心,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热爱化学学科。例如,讲“燃烧”时,做白磷的自燃实验,把磷溶于二硫化碳中,将此溶液倒在滤纸上,用镊子夹住滤纸在空气中晃几下,滤纸就着火了,而无此溶液就不会自燃。学生们看后,兴致越来越高,个个很想知道其中的奥妙。此时,讲解白磷是一种着火点低,易燃的物质。学生对此知识不仅掌握得牢固,而且学得很轻松,有一种成功的喜悦,学习兴趣大增。再如,“清水变牛奶”、“玻璃点灯”、“点铁成金”等一系列直观性和有趣味性的实验,可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

二、以知育情,加强心理健康在化学教学中的渗透

情感与认识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规律。一方面,认识是情感产生和发展的理性基础,认识越深刻,情感也越深刻;认识不正确,就会产生错误的情感。另一方面,情感也反作用于认识。健康积极的情感对认识活动起积极的发动和促进作用。反之,起阻碍抑制作用。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以知育情,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端正和加强其情感倾向性,让理智支配情感。教师要善于以情促进知,针对学生苦学、厌学现象,要发挥情感的动力功能,增强教育内容和方法的情趣,提高教学艺术性,引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使苦学、厌学转化为“乐学”、“好学”。在化学教学中,对许多知识难点的分化,教师必须运用恰当的方法,做到深入浅出,让学生易学易记。使学生在认知过程中,不但不感到苦,而且还能饱尝成功的喜悦。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是很重要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勇于探索,善于总结,积极改进教学方法。

三、心理健康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

在化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成长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师要寻找课堂上合适的机会,在教学中培养积极的情感、坚韧的意志和良好的性格,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发展他们学习的主体性。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要充分挖掘适合心理教学的内容。例如,讲到“酸碱盐”一节内容,盐中的碳酸钠(俗称纯碱)的性质用途时,联系到连云港碱厂――中国重要的制碱工业基地之一,讲到侯德邦的辉煌业绩和奋斗精神。这样不仅使学生学到科学的知识,更对知识的创造者有全面的了解。使学生在思想、学识方面都有所长进,从中受到感染和影响,从而培养学生顽强的探索钻研的精神,树立远大的理想。此外,还要充分保护学生的天性,多给予鼓励。在课堂上要多给学生参与的机会,对他们的发言适时予以肯定和表扬,激发学生的自强心、自信心,形成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

四、师生间相互信任,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教师的职责不光是传道、授业、解惑,还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学生,而师生之间的相互信任能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我对学生这样说道:“在课堂上我们是师生关系,课后我们是朋友关系!”这样,学生不仅在课堂上专注认真,课后还能与老师走得很近,充分交流,不仅学到了该学的东西,也懂得了与人相处等许多人生道理。每当讲到化学史上一些伟人的坚忍不拔的意志时,就容易想到有个别学生遇到困难时的态度。在学校里,学生不仅仅学到的是知识,同时也磨炼学生的意志,陶冶学生的情操。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则具有示范作用,教师更应注重自己的形象,使学生向健康的方向发展。学生有时就靠对教师的那份情感学习,对老师有感情,就想学,也喜欢学那门课。所以,老师与学生要多沟通,热爱他们,关心他们,让他们有一份亲切感,让他们喜欢上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