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记叙文技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 概括类题型答题技巧
能概括故事情节、文意、层意、段意;能概括文章结构特点、文章思路与线索、文章中心和人物性格特点;能筛选、概括文章重要信息。
【答题技巧】概括故事情节类题应按照“主人公+(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做了什么事,结果如何”的答题步骤,组织简明连贯的语言进行答题。
【典型试题】阅读《滚下楼的高才生》(刘墉:《视野》,2011年6月),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情节。(30字以内)
【解题思路】解答此题时先思考,故事是围绕哪位主人公展开情节的。虽然故事中出现两个人物马克和老太婆,但不难发现是马克的执著打动了主持面试的学术权威老太婆,他最终被破格录取,因此主人公应确定为马克。时间应为第一次口试,地点应在常春藤名校。
【参考答案】马克第一次到常春藤名校参加口试迟到了,但他没有放弃,结果被录取了。
二、 理解类题型答题技巧
能准确理解词语、句子、段落在文中的含义与表达作用;能理解题目的含义、作者情感、人物性格,再现人物心理活动;能理解文章结构安排目的、手法运用目的。
1.答题技巧解析之一
【答题技巧】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与表达作用,先写出词语的本义,然后找到词语在原文中的位置,结合词语所在具体语境分析所采用的描段、修辞手法及特定含义。需要注意的是,这个词语已经不再具有词典中的本义,而只具有其新语境中的特定含义。
【典型试题】阅读《光明行》(杨轻抒)体会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始终甩不掉那把罩在我头顶上的雨伞。
【解题思路】先思考“甩不掉”的本义是挣脱不开、摆脱不掉,然后迅速返回原文,找到词语所在的位置。
联系上下文可知“甩不掉”写出了“我”双目失明后一时无法接受现实的烦躁与苦闷,也写出了女孩热心帮助“我”的执著与坚定,表现女孩善良、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
【参考答案】这是动作描写,意思是摆脱不开,生动形象地写出女孩帮助“我”的坚定执着,同时也写出“我”的内心烦躁。
2.答题技巧解析之二
【答题技巧】理解题目的含义,首先抓住题目中的关键字,联系原文答出其字面义,再联系文章主旨答出其深层含义即可。
【典型试题】阅读《母亲的》,思考题目的含义。
【解题思路】题目关键词是“”,它在文中不仅指父亲生前在院中所种,在母亲心目中它也俨然成为父亲的象征。再联系文章的主旨可以知道母亲对的那份深情,其实正表达了母亲对父亲的挚爱深情。
【参考答案】文章以“母亲的”为题一语双关,既指园中篱下的,也是父亲的象征,文章借此表达了母亲在生命中一直所坚守的那份对父亲的挚爱深情。
三、 赏析类题型答题技巧
品味文段在遣词造句上的特色,品析文段的表达方式和写作技巧,能针对文段语言的表达和写作方法,自选角度,自由品析。
【答题技巧】首先从文章整体考虑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之后按照“内容+手法+手法作用+主旨”的答题步骤进行解答。常见写作手法包括对比、象征、伏笔、照应、烘托渲染、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等。
【典型试题】阅读《母亲的》,就文章的写作技巧发表自己的看法。
【解题思路】文中的是父亲的象征;母亲一直不肯照相的情节为下文设置了悬念;回忆父亲养花的经历属于插叙。
【参考答案】1.文中的是父亲的象征,借来表达母亲对父亲的挚爱深情,形象具体,意蕴含蓄深远。 2.二、三、四段写母亲从春到秋一等再等不肯照相,为文章设置了悬念,引出下文对父亲爱的叙述,使文章跌宕起伏,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3.插叙父亲爱菊、养菊的经历,交代了母亲等开时再拍照的原因,揭示了前文设置的悬念,使文章内容更充实,结构曲折有致。
四、表达类题型答题技巧
根据文意,能进行补写、续写、仿写;根据理解,能对人和事做出个性化评价,表达自己的想法或提出建议;联系生活实际,表达自己的阅读体验和感悟;能对材料进行比较分析、探究,准确表达自己的结论或观点。
【答题技巧】补写、续写、仿写要注意人称与当事人一致,情节符合语境即可;对作品进行评价只要围绕自己的观点言之有理即可;联系实际要求围绕文章观点谈出自己的生活体验即可。
【典型试题】阅读《水边的文字屋》,思考虽然现在的你还没有建好自己的文字屋,但在亲近文字的过程中一定也有独特的感悟,请将你的感悟写出来与大家共享。
语言描写是一种通过对人物对话、独白及语气的描写,来表现人物身份、思想、感情和性格的描写方法。
语言描写包括人物的独白和对话。独白是反映人物心理活动的重要手段。对话则可以是两个人的交流,也可以是几个人的相互交谈。描写人物的语言,不但要求突出人物的个性化特征,而且要体现出人物说话的艺术性。
“言为心声”,指的就是不同思想、不同经历、不同地位、不同性格的人,其语言也是不同的。鲁迅曾说过:“如果删掉了不必要之点,只摘出各人的有特色的谈话来,我想,就可以使别人从谈话里推见每个说话的人物。”能够让读者从“各人有特色的谈话”中来“推见每个说话人”,这便是成功的语言描写。
语言描写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是小说等文学体裁中常用的描写方法。精练、生动和个性化的语言描写,可以鲜明地展示人物的性格,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刻地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使读者“闻其声,如见其人”,获得深刻的印象。
【技法指导】
1.语言描写要符合人物身份。
有这样一段经典的语言描写:
秀才、县官和财主在大雪天不期而遇。财主提议,以雪为题,每人吟咏一句诗。
秀才说了一句:“大雪纷纷落地。”这位戴乌纱帽的县官听后马上接了一句:“都是皇家瑞气。”财主笑着说:“下它三年何妨?”这时正好走过来一位穷人,一听就生气,嘟哝了一句:“放你娘的狗屁。”
这段经典的语言描写通过简短的话语,鲜明地刻画出人物的不同身份、地位。秀才是读书人,语言讲究文采;县官不忘对朝廷歌功颂德;财主不缺吃,不愁穿,把下雪看作是赏心乐事;唯独穷人,饥寒交迫,当然要埋怨,要骂人。
2.语言描写要彰显个性特征。
《范进中举》中范进在中举前,一贫如洗。当他向岳父借乡试盘费时,胡屠户不但不借,还将范进骂了个狗血淋头:“像你这尖嘴猴腮,也该撒抛尿自己照照!不三不四,就想天鹅屁吃!趁早收了这心。”范进中举后,还是这个胡屠户,却换了一副嘴脸:“我的这个贤婿,才学又高,品貌又好,就是城里头那张府、周府这些老爷,也没有我女婿这样一个体面的相貌。”两处语言描写,把一个前倨后恭、趋炎附势的市井小民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
3.语言描写要展现内心世界。
语言是思想的直接体现,从语言描写中可以真切感知人物内心深处的真情实感。朱自清的《背影》里的语言描写语浅意深,耐人寻味。“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表明父亲担心儿子过分悲痛,便把自己的悲痛之情压在心底,表面上显得比较乐观,展现了他刚强的一面。这是一个多么善良的父亲啊!“不要紧,他们去不好!”表明父亲担心茶房照顾不周,还是自己去放心。“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表明父亲对儿子的关心,担心儿子路上口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表明父亲关心儿子是否顺利抵达北京。这几句朴实的语言描写把父子之间深厚的感情表达出来了,语近而旨远。
语言描写要抓住人物特征,摹声传神,切不可众口一词,千人一调。另外,进行语言描写时,语言要简洁,切忌嗦。
【典例分析】
1.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他们又故意的高声嚷道,“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
(鲁迅《孔乙己》)
分析:运用语言描写勾画出死要面子的孔乙己的可笑嘴脸,众人的麻木不仁、穷极无聊,笑声里蕴涵着一股悲凉的意味。
2.我母亲虽识字不多,一生与土地打交道,可在我心中却是个天才的语言学家。有一次我们姐妹三人携儿带女开着俩车回娘家,街坊邻居们都说我母亲有福气。你们猜不到我母亲说了什么,我作了个整理:“要说有福气不假,我这人对歇着没仇,对好吃儿没意见;白面是自个儿磨的,果子油儿是自个儿挤的;菜哪棵长虫,哪棵没药,俺自个儿清楚。能吃能睡能干活,这不是福气啊?!”
还有一回,已近70岁的母亲从地里点玉米回家,碰上了几个早已告老休耕的同龄人,他们说:“还不服老啊,地里慌(累)不?”母亲很自豪地说:“地里慌(累)?我老孟是属马瞪眼的,不怕日头晒,不怕大风刮,有口水儿就能支棱起来。”结果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分析:从这些诙谐的话语中,不难看出母亲的达观、勤劳、泼辣的品质与性格。
3.“嗯!不错……”奥楚蔑洛夫严厉地说,咳了一声,拧起眉头,“不错……这是谁家的狗?我绝不轻易放过这件事!我要拿点颜色出来给那些放出狗来到处乱跑的人看看。那些老爷既然不愿意遵守法令,现在就得管管他们。等到他,那个混蛋,受了罚,拿出钱来,他才会知道放出这种狗来,放出这种野畜生来,会有什么下场。我要好好地教训他一顿!叶尔德林,”警官对巡警说,“去调查一下,这是谁的狗,打个报告上来!这条狗呢,把它弄死好了。马上去办,别拖!这多半是条疯狗……请问,这到底是谁家的狗?”
“这好像是席加洛夫将军家的狗。”人群里有人说。
“席加洛夫将军?哦!……叶尔德林,帮我把大衣脱下来……真要命,天这么热,看样子多半要下雨了……只是有一件事我还不懂:它怎么会咬着你的?”奥楚蔑洛夫对赫留金说,“难道它够得着你的手指头?它是那么小;你呢,却长得这么魁梧!你那手指头一定是给小钉子弄破的,后来却异想天开,想得到一笔什么赔偿费了。你这种人啊……是出了名的!我可知道你们这些鬼东西是什么玩意儿!”
(契诃夫《变色龙》)
分析:让人捧腹的“善变”的语言,让我们领略了“变色龙”趋炎附势、见风使舵的本性。
【实战演练】
1.结合某班召开的辩论会,请写出精彩的语言描写片断。
思维拓展:辩论会上比拼的是语言的逻辑与技巧,要最能表现人物特色。在写作的过程中,我们要捕捉人物最有特色的语言以展现其个性。如果只是单纯地记录辩论会实况,你一言,我一语,肯定就会乏味。
2.在初中读书的汪一凡在新华书店购书时遇到了小学时的班主任江老师。请结合此情景,写一段200字左右的师生对话,可有少量的神态、动作描写。
思维拓展:既然是偶遇,在描写的时候就要把偶遇的惊喜通过人物语言表现出来。描写时,要注意人物身份,一个是学生,一个是老师,语言要符合人物身份。内容上,应该有学生对恩师教诲的感激,有老师对学生的期望。同时,语言还要注意场合,在书店这个特定的环境里,怎样既不破坏安静的氛围,又能表达出久别重逢的惊喜之情。
3.语文课堂上,老师让大家就一个问题进行讨论,请你就同学们的讨论内容写一个语言描写的片断。
思维拓展:课堂讨论是热烈的,外在的语言是内在的思想交锋的体现。不同的同学在讨论时的表现是不一样的,外向的同学急于表达,内向的同学习惯慢条斯理。在描写的时候要从不同人的个性特点着手,使人物的语言能集中反映其性格特点。同时,要注意烘托出讨论的整体气氛。
考点之一:叙事线索考查类型
1、直接让考生回答“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①人物线索:人物的见闻感受或者事迹。②物品线索:某一有特殊意义的物品。③感情线索:作者或作品中主要人物的思想感情变化。④事件线索:中心事件。⑤时间线索。
2、线索作用: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考点之二:表达方式的考查
[类型1]、考查某个具体句子或文段运用何种表达方式。
对策:几种表达方式:记叙、议论、说明、抒情、描写。
[类型 2]、本段(本句)运用了哪些描写?简要说明这些描写的作用?
对策:1、了解描写的几种形式
(1)从不同的感觉来描写(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2)以动衬静,动静结合。(3)正面与侧面,直接与间接。(4)人物描写的多种方法。(5)环境描写。
2、重点了解几种描写的作用及答题格式。
①肖像(外貌)描写[包括神态描写](描写人物容貌、衣着、神情、姿态等):交代了人物的××身份、××地位、××处境、经历以及××心理状态、××思想性格等情况。
②语言(对话)描写和行动(动作)描写: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心理(心情),并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有时还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③心理描写:形象生动地反映出人物的××思想,揭示了人物的××性格或者××品质。
④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描写自然景观如天气、季节、山川、湖海等自然景物):渲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预示人物的××命运、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社会环境(描写社会状况或者人物活动的场景和周围(室内)的布局、陈设):交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渲染××环境气氛。衬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发展。
[类型3]、体会文中的细节描写,用一段话描写人物此刻的心理活动。
对策:联系前后文,揣摩人物心理活动,紧扣语境展开描写。
细节描写作用:塑造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揭示文章主题。
考点之三:表现手法
[类型]:直接让考生归纳文段的表现手法及在文中的作用。
对策:1、了解衬托象征、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抑扬结合、正反对比、侧面烘托、虚实结合、以小见大、运用第二人称抒情、卒章显志、巧设悬念、首尾呼应、铺垫映衬、一线串珠、明线暗线等常见的表现手法。
2、掌握几种重要表现手法的作用如:
衬托(侧面烘托):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
欲扬先抑: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
前后照应(首尾呼应):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设制悬念:引起读者的注意与思考,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使文章情节曲折。
考点之四:含义 作用 题型
[类型1]、让考生回答人称在文中的作用。
对策:了解人称的作用,再根据具体内容答题。
第一人称:亲切,自然,真实,适于心理描写,便于刻画人物形象及性格特征。
第二人称:便于情感交流。
第三人称:显得客观,不受时空限制,便于叙事和议论。
[类型2]、回答文段或句子在结构或内容上起什么作用。
对策:了解文段或句子在文章开头中间结尾的作用。
开头:总领全文,引出下文,为后文打下伏笔 ,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兴趣或思考。
中间:呼应前文,承上启下,段末起总结作用(总结上文,引出下文)。
结尾: 照应开头;篇末点××题;总结全文,深化××中心;首尾呼应。
[类型3]、对具体句子的品析。
对策:联系前后文,在句子的前后找答案。注重抓中心词、关键词、有关议论抒情描写等词句。在句子前后找答案可以用原文回答,有些需要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类型4]、 记叙文中议论句段的作用?
对策:引发读者思考,点明人物或事件的意义,突出中心,升华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类型5]、 记叙文中抒情的作用?
对策:抒发作者真挚深沉的情感,引发读者的感情共鸣,使文章具有强大的感染力。
考点之五:结构层次
给文段划分层次结构,并归纳层意或段意。
对策:1、划分段落层次的方法
(1)按时间划分(找表示时间的短语);(2)按地点划分(找表示地点的短语);(3)按事情发展过程(找各个事件);(4)总分总(掐头去尾)。
2.归纳层意或段意的方法。
(1)摘句法:在文中找出中心句作为段意(有时要中心句进行适当的删改)。
(2)概括法:例1:(记叙的段落)记叙了+××人(组织或单位)+××时××地+何种情况下+做××+结果。(注意原文强调的是什么)
一、情挚
感情抒发充分真挚是作文的魅力和生命所在,情到深处必感人。首先,写作需要生活,越是亲身经历过、体验过的生活,写在文章中往往就越真实,越感动人。不过我们要尽量从自己经历的生活中筛选素材,再进行适当的加工、提炼和组合,就一定能写出感情真挚的作文。如高考满分作文《那鱼 那鹰 那人》中所写:离开了母亲的日子是惬意的。至少我可以把房间弄得乱七八糟而不用担心有人穿着围裙在门口喋喋不休;至少可以不用理会邻居们鄙视的目光,不用直视老师们失望的眼神,不会听见父母心碎的声音。但同时也伴随着心酸。每个公司去应聘,我的表现总会令人满意的,可一看到我的学历,笑脸马上变成了疑问,话语也变成:“回去等消息吧!”那一刻,我感觉全世界都抛弃了我。那天晚上回到宿舍,摊在沙发上,突然一阵闪电划过深蓝色的苍穹,几声雷鸣似乎要将一切生灵唤醒。想起了父母做的香喷喷的红烧鱼;想起了父亲语重心长的教诲;想起了家门前那棵歪脖子的老槐树;想起了院里那张缺角的乒乓球台;想起了高三那些挑灯夜读的日子……看着金鱼缸里的金鱼。我想鱼,终究离不开水。此处叙述倾诉了考生高考落榜离家出走后种种细腻、真实而又丰富的情感,关注生活,关注人生,能让人产生感情上的共鸣。其次,抓住细节描写,渲染动情点。因为能令你动情的内容,往往也能使别人动情。令人动情的,往往就是某一细节。因此,作文不能只写事物的轮廓,而应抓住最让人动情的细节渲染之凸现之。如《思念最是雪飞时》就抓住98双新布鞋这个细节渲染动情点:娘,这98双新布鞋,更是您在深感自己时日不多之际,为父亲,也为姐姐、为哥哥、为我的未来人生之路所寄托的一种热切的美好期待和虔诚祝福。这98双新布鞋,也许就是您留下的98个心愿啊!我怎能忘记,您为爹留下了一双双硬实的大板鞋,为哥哥和我留下了一双双暖和的鸡婆鞋,为姐姐留下了一双双轻巧的青布鞋。还有,还有您特地为未来的儿孙——其实您永远见不到的儿孙,做好了一双双软底月兔鞋呀!您刚离去的那段日子,我悲恸,我怅惘。可一看见您为家里人留下这么多您亲手做的新布鞋,心里也多少得到一丝宽慰。娘,我要穿上您为我做的新布鞋,踏上未来人生路,走出幸福新生活!此外,写人叙事要具体,注意积累动情点。要使文章有真情实感,就必须写得具体,具体的叙述往往更能让人感到真实的魅力。积累动情点,就是积累触动人们思想感情的关键内容和材料。
二、趣浓
文章若写得幽默风趣,让人读来捧腹大笑,在诙谐中让人深思,这样的文章也必将获得任何读者的青睐。如优秀作文《动物王国青蛙追悼会侧记》的开头:青蛙娇娇被活活地煮死了。噩耗传来,动物王国一片震惊!一片哀痛!主持追悼会的大象刚致完悼词,娇娇的妈妈便“呱”的一声哭了起来:“我那可怜的娇娇哇……”两栖类的与会代表无不掩面涕泣。布谷鸟连忙劝慰:“不哭不哭,节哀顺变。”凶猛的金钱豹一跃而起,怒吼一声:“到底是谁干的?我撕了他!”鹧鸪在一旁怯怯地劝道:“不行的呀。那人只不过做个实验,并没有盖上锅盖,谁叫娇娇自己不跳出来的呢?何况她先前在油锅里都……”这样的叙述生动风趣,怎能不让人拍手称好呢?其结尾同样令人赞不绝口:于是追悼会最后的一项仪式是齐唱挽歌:“你总是身太软,身太软。不止一次地挣扎到天亮,你无怨无悔地在那温水中游,谁知道自己没那么坚强。你总是身太软,身太软。水锅的温度让你喜欢,骨头已经松散,力量衰减。不能跳了就别再勉强……喔,算了吧,就这样放弃吧,该放就放,再跳也没有用,傻傻地跳,不知要跳多久。你贪图安逸全忘了忧患……你总是身太软,身太软。这所有问题由谁来扛?回答总是简单,怎么能避免?居安思危,才永远坚强。”此处对歌词《心太软》的语言进行巧妙迁移,机智新奇,幽默诙谐,发人深思。
三、理透
一、用题记(后记)昭示文章内容
题记,写在文章题目下面的文字。后记,写在文章正文后面的文字。多为扼要说明文章的内容或主旨,有的只是引用经典的名人名言。用题记(后记)昭示文章内容(起着贯串全篇的思想红线作用),一方面可防止自己行文时偏离中心,一方面有利于读者抓住文章中心,另一方面还能使阅卷老师眼睛一亮,一举三得,何乐而不为之?
二、文章中有三五个小标题
文章有小标题(也有用标号的),思路清晰,结构谨严,层次分明。文章有小标题后,每个标题下都有独立的故事或是场面描写,这样容易采用蒙太奇式笔法,宕开思维,超越时空,一方面可以从不同角度、维度来诠释中心,一方面可以显出使用材料的丰富多彩,另一方面较易完成1000字的规定字数。
三、语录体(聊天式笔法)
对话式语录体文章比较适合现在喜欢上网聊天的中学生。一方面用第一人称行文利于直抒胸臆,表达心声,一方面利于进行讨论展开话题,笔法轻松活泼,另一方面可设置多方对话,延展自如。
书信体也是一种对话。书信体比较正式、坦诚、庄重,给人以信任感,也利于表达自己的心情,因它是心灵的交流。切忌把书信写成无事的流水账。此外,书信格式中的“此致”“敬礼”位置必须正确,“此致”要空两格,“敬礼”写在下一行顶格。
四、小小说
根据本刊最近进行的一项调查――
半数以上的人近期曾体验过心情低落、焦虑等情绪;1/4以上的人有过空虚、发怒、孤独。失望、伤心、懊悔等体验。
1/2以上的人认为消极的情绪对个人生活产生了较大或很大影响;不到1/4的人认为对生活影响较小或很小。
拥有一份好心情弥足珍贵!既然生活中心情不好在所难免,那么,出现消极情绪后,应该如何应对、调节呢?如何才能让自己重新拥有好的心情呢?
本刊根据调查结果,选出生活中常见的10大不佳情绪,特别邀请了国内知名的心理学专家,集思广益,提出多个有针对性、简单实用的改善情绪的建议和作业,相信能对调节不佳情绪有所帮助!
一.情绪低落、郁闷
情绪低落、郁闷是一种最常见的消极情绪,大多源于工作、学习压力,或生活中遭遇了挫折。人们在情绪低落时,常常会感到无精打采、压抑苦闷等,对周围事物兴趣减低,工作、学习效率明显下降,严重者还会影响日常的生活和人际关系。
调节建议:
1.接受现实 现实生活中没有人能够事事如意,对于某种不能改变的事实,试着慢慢地去接受它,改变一下自己看待问题的角度和心态,也许心情就会好一些。
2.做一点运动参加一些体育运动,如慢跑、散步、游泳等。运动有益于增加血液循环,调节心率,提高机体含氧量。研究表明,这样做对改善情绪状况有良好的作用。
3.回忆快乐的事适时地肯定自己,想想自己曾经取得的成绩和克服的困难,找找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回忆那些使自己感到快乐的事情。还可以写在纸上。列举出来,那样会更直观。
4.多接触乐观向上的人和事尝试和乐观积极的人去交往,学习他们看待事物的态度和方式。看两本内容乐观积极的书籍,或者去看部喜剧片,感受一下快乐的气氛。也可以给自己买个小礼物,鼓励一下自己。
5.释放压抑的情绪 和亲友、家人倾诉谈心,将自己的郁闷、压抑的情绪释放出来,不要总憋在心里。推心置腹的交流或倾诉不但可增强人们的友谊和信任,更能使你精神舒畅。条件许可的话,还可以出去旅游一段时间,放松一下,让自己的心灵歇息一会。
二.忧虑、紧张
忧虑、紧张都是一种对即将发生的事件的焦虑,害怕会有不好结果出现的一种心理状态。经常感到忧虑、担心的人,大多比较追求完美,不能忍受失败以及未来不确定的事件。
调节建议:
1.弄清忧虑对象 首先要知道你忧虑的是什么,你的担心是否可以使结果有所不同。还有,这个忧虑值不值得你去担心。每天用30分钟时间,写下你所担心的事由,一项项地写下来,然后放在一边,去做其他的事情。
2.放慢生活节奏 静下心来,放慢
三.空虚、无聊
空虚是指百无聊赖,闲散寂寞的消极心态,是不思追求、无所事事或不愿事事造成的。可以说,是失却了人生的奋斗目标,感到生活无聊、心灵空乏虚无等。空虚通常发生在这样两种情景之中:一种是物质条件优越,无需为生活烦恼和忙碌,习惯并满足于享受,看不到也不愿看到人生的真实意义,没有也不想有积极的生活目的。另一种是心比天高,对人们通常向往的目标不屑追求,而自己向往的目标又无法达到而难以追求,结果是无所追求,心灵虚无空荡,精神无从着落。
调节建议:
1.不要做让自己感觉更空虚的事长时间的上网。看电视会让空虚,无聊感更加明显,所以,要有意控制自己不采取这些消遣方式。
2.思想上要做改变 人生不一定非要辉煌才算过得充实。平平凡凡,实实在在地做些事,也照样过得快乐。
3.设定可以达到的目标 及时调整工作的脚步,投身到日常真切的生活中去,深入到自己内心世界中去,总结每一天的收获和体验,寻求安逸平静的内心感受。当新的情况和未知的变化来临时,你就能从容应对了。
3.只在乎此时此地学会把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在此时此地,把自己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等感觉都放到此时此地的事物上,全身心地体验此时此刻的生活现实。事实上,在这个时刻,这可能也是我们所能拥有的一切了。很多人感觉工作很累。其实可能是心思不仅在工作,还在同时挂念着家庭、婚恋,人际关系等种种问题。其实,如果我们只是全身心地做事,并不会感觉那么累。
4.掌握放松技巧学会一些放松的技巧,感到忧虑、紧张的时候,做几次深呼吸,慢慢地把肺里的空气全部呼出去,然后再深吸气,重复6-7次。也可以想像一个你喜欢的地方,如大海。田野、高山,把你的想像集中在你喜欢的环境中,并调动你的嗅觉。听觉、味觉一同去想像,你会很到心情的平静。
5.音乐可以消除忧虑听一些舒缓的音乐,轻快、舒畅的音乐不仅能给人美的熏陶和享受,而且还能使人的精神得到有效放松。生活目标,调动自己的潜力,可以想一些容易实现的愿望,让自己有所期盼。由于这些目标相对较为容易实现,达到目标后自己就会感觉到充实些。
4.找点切实的事情去做不要考虑得太多。“太长远”,想一想,自己今天能切实做点什么事情?比如,可做一些简单的家务,阅览一些有益的书籍,外出散散步,做些户外的体育运动:还可到郊外走走、或是去闹市逛逛。这些“小事”可让自己的生活充实起来。
5.帮助他人试着用心去关怀自己的亲人、朋友,力所能及地帮他们做一些事,在体会助人的快乐以及自我价值感的同时,空虚无聊的感觉也会慢慢远离你。
6.改变对生活的看法,面对空虚,还要培养对生活的热情。我们常说,生活是美好的,就看你以怎样的态度去对待它。一样的蓝天白云,一样的高山大海,只要你愿意,就可以从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
四.发怒
发怒人人都会,但暴躁易怒,则是不良的性格和气质特征。如果压抑、控制怒气,长久可能会对健康不利。但是,经常的发脾气会影响人际关系,影响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也可能会伤害身边的人。比如,在家发脾气,有时可以伤害到家人,引起家庭矛盾。当然,如果家人能理解你的“脾气”,则没有什么问题。而如果是在外面发脾气,很可能造成一些不必要的纠纷。
调节建议:
1.发怒的时候不要讲话如果在发怒的时候讲话,很可能会导致形势急转直下,导致双方的对立。发怒的时候说话,你会发现对方也会用同样发怒的语气回应你,形成恶性循环。如果在外表上能保持平静,会留给我们时间让怒气消退一些。有人说:“当发怒的时候,数到10再说话;如果是大怒,要数到100”。
2.用冷静的思考平息怒气 当你感到怒气很大时,不妨退一步,冷静地想想一句话:“这样发火对我来说不会在任何方面有所帮助,只能让整个问题变得更复杂。”即使我们内心还存在一部分怒气,但这样的思考
可帮助我们控制一下愤怒的情绪。
3.平静比发怒更值得珍惜,如果你认为平静的心情比发怒的情绪更为宝贵,就不会希望让怒气代替平静的心情,甚至占据我们的生活。可能你对别人发火是有理由的,但应该知道,对他们发火会有代价,就是让你失去平静的心情。
4.离开让你发怒的情境 可以暂时离开那个让你发怒的环境和人,或者独处,或者去做另外一件不相干的事,也可以去喝杯咖啡或听听音乐。
5.向朋友倾诉,可以找信赖的朋友或亲人,尽情地倾诉自己的不满和委屈,求得对方的支持和安慰。或是和朋友一起唱唱歌、乐一乐,把“气”放出来。也可痛哭一场。
6.提高表达能力,学会有效地表达自己,从某种角度讲,发怒是因为我们不知道怎样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
五.孤独
孤独产生的原因多而复杂,比如事业上的挫折,缺乏与异性的交往,失≤去父母的挚爱,夫妻感情不和,周围没有朋友等。孤独的产生,也与人的性格有关。社会文明程度增加了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初到一个全新的、陌生的环境,过低或过高的自我评价均会引起孤独的感觉。其实,很多情况下,f孤独说明你希望和人交往。沟通。
调节建议:
1.孤独是人生的一个部分在漫长的人生旅程中,总会有无人相伴的时光,任何生命都会体验到孤独。感到孤独时首先要用坦然、平静的心态接受它,然后试着用自己的方式来享受它,可以找一些事情来做,看看书、发发呆、理理思绪,倾听一下自己内心的声音。
2.学会和人交往交往中,不要希望别人和自己一样,不必强求一致。要学会适应对方,而不要希望去改变对方。还要和不同的人打交道。不要事先脑子里就有“这个人好”或“这个人坏”的想法,相信好人是大多数的,允许人与人之间存在差异。越是不敢或不想和人打交道,越是要多与人打交道。还要学会锻炼自己,多参加一些集体活动。只有在活动中,在与人打交道的过程中,才能改变自己,坐在家里空想是不行的。事实上,应经常抽出一点时间主动接触别人,真诚地接受周围的朋友,逐渐改变自己封闭的生活方式。平时有意识地参加一些群体活动,加强自己的参与感,这会令你发现许多有趣的事和人,使你不知不觉地与他人融为一体。
3.享受大自然生活中有许多活动是充满了乐趣的。只要你能够充分领略它们的美妙之处,就会消除孤独。但如遇到挫折,心绪不好,又不愿向别人倾诉而感到孤独时,到江边或空旷的田野,让大自然的清风尽情地吹拂,心情就会逐渐开朗起来。
4.再当一次学生,就把自己当成一个小学生,学一门外语,参加美术学习,等等。总之,可以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在此过程中又能接触很多人。这一建议对老年人尤其适用。
六.失望
失望常常是源自于对人和事期望的落空,还可能是因为不接受自己。生活中每个时期都有特定的内容,也会有不同程度的失望。随着年岁的增长。由于我们对现实认识的丰富,以及时间和机遇等因素的限制,失望情绪就像普通的感冒一样,总是不可避免。
调节建议:
1.承认自己失望,首先要承认失望情绪,不要掩饰它。然后,如果您愿意的话,可以让自己难过一段时间。接着,可以对所受的损失作一定分析,这样会让自己领悟到:我们所期望的每一件事情都并非绝对不可缺少。
2.调整自己的期望,期望越高,失望越是沉重。我们应该追求同自己的能力相当的目标。有时候,目标虽然同自己的能力大小相符合,但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也会失败,导致失望情绪,这时更应注意调整内心的期待值,使之与现实相符,这样有助于减少失望情绪。
3.原来的想法并非不能放弃遇到难遂人愿的情况,我们应有放弃原来想法的思想准备,转而去追求新的目标。当然,这不等于“见异思迁”。比如你去剧场听音乐会,你原先以为自己喜爱的歌唱家会参加演出,不料他因病不能演出,你当时会感到失望。如果你这时将期望的目光投向其他歌唱家,并尝试去欣赏他们的表演,你就会抛弃失望情绪,逐渐沉浸在艺术美的境地中,内心充满着欢悦。
4.从失望的事中取得收获令人失望的事也可以成为一次有积极作用的经历,因为它用事实给我们上了一课,使我们清醒过来,正视生活的现实。它提醒我们重新考察自己的愿望,以便使之更加切合实际。事实上,如果回忆过去曾令自己失望的事情,并用现在的观点来重新估量当时的损失,大多数人都会感到自己已经摆脱了过去的失意,而且又有了值得欣慰的收获。
5.你不是唯一失望的人 周围有很多人和你一样曾感到失望。你不妨与他们聊聊,听听他们曾经遇到过哪些令人失望的事,他们是怎么对待的。
七.伤心、悲伤
是由于遭受到不如意或不幸的事而内心感觉痛苦,不如意的消极情绪。如与亲友离别,或自己生活中遭遇挫折和变故等,均可导致这一情绪的发生。
调节建议:
1.与亲友分事感受 找一位信得过的亲友,尤其是能够倾听你说话,但又不会审视或改变你的人,然后告诉他自己的感受。就是有人陪伴这样一个简单的事实,也会让你感受好很多。如果找不到合适的人分享,也可以将自己的感受写在日记里。
2.留一段时间给自己 接受令自己伤心的现实,知道出现这种情绪不是错。主动做一点工作或其他有意义的事情,同时留时间给自己去接受伤心的事实,觉得悲伤就悲伤,不要勉强自己。学会做自己最好的朋友,用同情和爱意看待、关怀自己。
3.不要过多联想伤心的时候要想想到底什么事情令自己伤心,不要总是因为此时的不快就联想到过去的种种不易,这样的话,情绪就很难控制了。要知道问题总会有解决的方法,相信自己有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让我们伤心、悲痛的事同时也会促进我们心灵的成长。
4.善待自己 生活还要像平常一样保持规律性。保持自己身体的健康,合理的锻炼、饮食和休息,一样都不能少。还可做一些让自己开心的事,比如买件新衣服给自己,找时间去旅游一下,去吃些平时不舍得吃的东西,改变一下自己的发型,让自己焕然一新等。
5.不要封闭自己生活中痛苦总是难以避免的,在悲伤的时候,不要怨天尤人,也不要封闭自己。比如,当手机的铃声响起时,你知道有人在关心你;当有人对你微笑的时候,你知道自己是被人接纳和欣赏的……当你感觉到这些的时候,你的痛苦和悲伤也会减轻很多。
八.懊悔、自责
懊悔、自责就是指事情过后遗憾自己做错了事或说错了话,心里自恨不该这样的一种消极情绪。经常自责懊悔的人是相当痛苦的,它意味着时常要和自己做斗争,不断地自我批驳。当他处于这种内心冲突中时,除了要耗费很多精力去想,更会因为害怕再犯错而缩手缩脚不敢去行动。严重的还会引起自卑、自贬的情绪。
调节建议:
1.懊悔不解决问题首先要知道一味的懊悔、自责根本解决不了什
么实质问题,只会加重自己的心理负担,与其这样,不如把时间和精力放在如何补救上,尽量将可能的影响减至最小。
2.对事件做一总结 自己分析总结一下,自己的言行是否的确有不当之处,并直接引起不良的后果?如果有的话,可以把它作为教训,避免以后类似事情发生。
3.重新找回自信 每个人都不能预料事情的结果,没有人不犯错,即使眼前的事情令自己有些遗憾,还是要看到自己身上所具备的优点和长处,找回自己的信心。
4.把目光转向未来 要为将来打算打算。写下自己一天,一周和一年内想做的事情,包括日常的家务,如清理房间、给宠物洗澡等,还有游玩、看电影等活动,当然,还有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目标等。然后,把自己的心思转移到需要去完成的这些事上来。
九.委屈、冤枉
委屈,冤枉是指受到不应该有的或者不公正的指责和待遇,感到自尊心受到了伤害,不被人理解,并为此心里难过、不舒畅。不喜欢的事情,但是必须要去做时,我们会感到委屈;自己被人欺负,却无力反抗时,我们也会感到委屈。
调节建议:
1.表达自己的委屈向自己可以信赖的亲友表述这种不快的情绪,寻求支持和安慰。如果实在是觉得不便诉说的,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去表达:找个安静的地方,大哭一场;去KTV,大声唱出内心的感受;到一个空旷的地方,大声喊几声:做自己喜欢的运动,出一身汗等。
2.原谅别人,优待自己,生命中有很多事,我们无力改变,不是所有的付出都能得到回报。要懂得宽容。因为立场不同,所处环境不同的人,对同样的事情会有完全不同的看法和态度。但是宽待别人的同时不要忘记善待自己。
3.调整表达意见的方法,及时调整心态,静静地想一想该怎么扭转局面。比如在职场中,可以选择在合适的时间和场合去表达自己,不要见人就抱怨,不要不分场合地去和领导、同事争执。要对事不对人,抱着解决问题的态度,同时要对别人表示必要的理解。最好还能提出相应的建设性意见,来弱化对方可能产生的不愉快。
十.自卑
自卑是指自我评价偏低,自愧无能而丧失自信,并伴有自怨自艾、悲观失望等情绪体验。自卑来源于心理上的一种消极的自我暗示,即“我不行”。长期被自卑情绪笼罩的人,一方面感到自己处处不如人,一方面又害怕别人瞧不起自己,逐渐形成了敏感多疑、多愁善感,胆小孤僻等不良的个性特征。
调节建议:
1.列出自己的优点多想想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可以用笔把它们一项项记下来。还要正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要知道每个人都是不完美的。慢慢学会接纳自己、欣赏自己,多给自己一些鼓励,相信自己有足够的能力。
2.不拿短处和人比,客观全面地看待事物,看待他人。任何事物都有积极的一面和消极的一面,不要总拿自己的短处与别人的优点去比较。
一、记叙文写作中的常见问题
1.所写内容与所选文体形式不符
有的考生在选择了写记叙文后,其文章内容与记叙文格式并不完全一致,导致出现了“四不像”的文章。
2.在对一件事进行叙述时,仅仅只是描述完整件事的过程而已
对于人物的刻画、动作的描写、心理的反映、环境描写等并没有很好地表达出来,且事件中的人物也不立体,只是一些干巴巴、生硬的文字。
3.在叙述事件的过程中,没有区分出、低谷等情感区
对过程仅仅就是大白话的叙述,没有铺垫也没有前后照应,平淡无奇,让人没有读下去的欲望,看了开头就知道了结尾,故事叙述得毫无张力。
二、问题背后的原因追寻
1.考生为追求稳定的分数
考试要求写出不少于800字的作文,一般学生只有50分钟左右用来对付。大多数学生会选择议论文体,因为这种文体有固定的套路可循,假如字数不够,还可以添加适当的素材,只要立意正确,再在结尾处回扣一下中心论点,应该会得到中上的分数。而对于记叙文来说,不仅要在整篇文章的结构上下功夫,还要把一个故事有序的描述出来,在紧迫的时间内相对来说是比较难的。所以大多数学生就直接忽略掉了对记叙文的学习,导致记叙文写作的水平低下,而且每况愈下。
2.记叙文自身的特点所致
将记叙文与议论文进行对比后不难发现,从表达主题上来说,记叙文若想表达清楚要比议论文更有难度,议论文可以直接用实际事例来进行论证,而记叙文需要在叙述的过程中包含进意义,通过各种技巧的描述和对人物的刻画来反映主题,而且教师在批阅考卷时,哪有大量的精力和闲情逸致去品味记叙文中所要表达的更深层的意思呢。
再从写作手法和技巧来说,议论文只要做到实例契合主题、结尾收得好即可,且看重的是论证的过程;而记叙文不同,一定要做到情节曲折、跌宕起伏,而且要充满感情,具有丰富的语言,还要运用各种叙述方式,这样一比就显得较为棘手。
3.日常的作文教学忽视对记叙文的训练与指导
大部分学校在对高中生的作文进行教学时,大多数教师都会忽略对记叙文的训练,因为记叙文要想写好,是需要一定的文学基础的,结构、语言、详略处理等都是要兼顾的,假如一方面写得不够好,就有可能毁掉整篇文章。在这种压力下,学生们都将精力放在了议论文上,而且教师也提倡学生写议论文,就会给学生们灌输很多议论文所用到的资料。教师作为学生学习过程的引导者,在教学中缺乏对记叙文的关注,也会使得学生忽略对记叙文的训练。
三、如何提升记叙文水平
在高中语文作文的教学中,记叙文写作是必不可少的,要想有效地提高学生写作记叙文的质量,就要丰富写作的内容,灌输进作者内心真实的感受,让文章有趣、生动起来,最后再将文章进行升A,达到另一种境界。
1.文章有趣还要有意义
有的学生在写与长辈给自己讲述以往的故事:虽然那时经济条件并不是很好,但是他们都很幸福、快乐,可以去小河里抓鱼,可以在河边嬉戏打闹,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但是学生现在身处的环境确是严重污染的环境,没有蓝蓝的天空,没有清澈的小河,这个故事其材料必定是真实的,叙事内容也是丰富的,但并没有趣味,也没有丰富的感情。
所以,要想把记叙文写的生动有趣,就一定要对生活持有一个积极的态度,要对生活充满兴趣和希望,用心去感受生活中的情趣,在生活中积累多样的素材;还要运用各种不同的写作技巧,针对上文中的题材就完全可以运用对比的手法,将以往的生活环境与现在的环境进行对比,不仅可以充分地表明以往的欢乐,还可以升华层次,突出对美好大自然的向往,并呼吁人们保护环境。
2.叙写中要加入“理”
通过一件小事看到了更大的问题,要合理地将叙述内容与哲理进行结合,由一件普通的事情上升到哲理层面。比如说:石缝里的小草看似不起眼,但却拥有着顽强的生命力,这就可以概括到人生中,当你遇到困难时千万不要放弃,要在挫折中爬起来继续奋斗,你就一定会看到希望。这样的立意也会给读者带来正能量,也让人有了继续努力下去的动力。而且读起来也并不是一味的在说教,而在在生动的叙述之上,从生活中见微知著,是发自内心真实的情感。
3.在结构上再做些文章
中国古代著名文学家李渔说“结构第一”;日本文章学家遍照金刚有云:“凡制于文,先布其位。”足见结构的重要性。
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写作教学长期以来还是“三无”产品:无写作教学的理论体系、无写作教学的课程体系、无写作教学的成熟的实践探索。这源于不少语文教师在写作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一些误区:一是把教完课文作为硬任务,把写作教学当作软任务。二是教课文有一定的计划性、系统性,教写作却无计划性、系统性。这些误区导致了写作教学的随意性和无序性。
再从学生的写作来看,学生的积极性差,常是完成任务了事;目的不明确,就文写文,就文改文,没有解决问题;写作知识贫乏,写出的作文字迹潦草,错别字多,语句不通,文体不符,优秀率不高。
针对上述的现状, 语文教师如何建立一个作文训练的科学体系,改进作文教学内容,达到作文教学的整体化系统化,增加作文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切切实实、扎扎实实在日常有目的的积累和基本技能训练中有所得,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写出“象样”的文章,是一个值得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语文课程标准》中“鼓励自由表达和创意表达”,面对文体不限的作文要求,多数学生都会选择他们最熟悉记叙文来写。因此,记叙文写作的有效教学模式研究对语文课程的教和学都是非常必要的。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我总结十几年的作文教学经验,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有效地记叙文写作教学模式。
我认为,记叙文写作的有效教学模式,是把教师的“教”系统化,以便学生更好的“学”,以此实现其“有效” 性。因此,我根据中学生思维发展的规律,设计出一条“快乐作文——规范作文——创新作文”的记叙文系统的教学模式,有梯度,可操作性强。具体方法如下:
(一)把记叙文文体教学、记叙文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紧密结合在一起。
学生要想写出优秀的记叙文,记叙文知识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没有文体知识的支撑,写作就如空中楼阁。所以,写作教学是建立在记叙文文体教学的基础上的。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
(二)做好“四读一悟”的贯彻工作,不同时期各有侧重。
“四读”即“读自己”、“读名人”、“读生活”、“读自然”;“一悟”即“读中悟”。根据初中生的认知规律和教科书记叙文的安排规律,七年级时,把重点放在“读自己”、“读名人”、“读生活”上,以便学生认识自我,效仿名人,培养热爱生活的情趣。在八年级时,重点放在“读名人”、“读生活”、“读自然”上,实现阅读名著积累文学知识,发现、观察生活中的细节,认真观察自然,在认识自然中陶冶情操。在九年级时,随着积累的增加,生活阅历的丰富,逐渐学会从中悟出人生的哲理,提高自己认知、分析、探究事物的能力。
(三)鼓励并指导学生坚持写随笔。
随笔作文,又称随笔化作文,随笔作文包括课堂随笔和课后随笔。平日以写日记随笔为主,所做、所观、所闻、所感、所想,尽收笔下。在此过程中,教师根据初中生应达到的写作要求,给予适当的方法指导。
(四)按照学生思维发展规律,不同时期,重点各异,由浅入深的把“教”与“学”系统化。
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的高低和知识储备的多少,我把7——9年级分成三个阶段,在不同的阶段突出重点,由浅入深的把“教”与“学”系统化”。
1、第一阶段(七年级),采用多种形式增加学生的积累。
在这个阶段,除了多种形式的积累外,学生思维的回想能力的训练也不能忽视,教师进行适当的语言表达训练之外,主要是培养学生“我手写我心”,说心里话,写放胆文,上至天文地理,下至鸡毛蒜皮,只要敢想敢写就行,有没有写作意识、表达的恰当不恰当并不是评分的标准,唯一的标准就是自由表达、说真话、写出属于自己的东西,让学生在记叙文写作中快乐的“学”,快乐的“写”。
这个阶段我称之为:“快乐作文”阶段。
2、第二阶段(八年级),分专题对记叙文写作技巧进行探究,并做成专题讲座的教学设计或示范课,使这些专题形成一套完整的系统。
在这个阶段,我把“作文的拟题、开头、结尾、照应的技巧;作文的一题多意(立意)、一题多形(结构)方法;素材转化方法;布局的技巧”等方面的写作技巧“教”给学生,用学生的实践,验证这些技巧是否有效。经过反复推敲之后,把这些记叙文专题写作的技巧,按照顺序形成一套完整的记叙文教学方案。学生通过使用技巧前后的比较,会切实感受到作文得到“规范”后的好处。
这个阶段我称之为:“规范作文”阶段。
3、第三阶段(九年级)加强学生作文的立意创新的指导。
九年级的学生面临的是中考这一最实际的压力,如何让自己的作文立意深刻,语言流畅生动,在应试中得高分便成了许多学生追求的目标,这个时候无论是课堂阅读教学还是具体的写作专题课堂教学都要指向考试作文。在此阶段“规范作文”要想达到深刻、精美就显得捉襟见肘了。所以此阶段就把作文的审题立意作为训练重要。
这个阶段我称之为:“创新作文”阶段。
(五)、建立多元化的修改与评价机制。
阅读,就是通过有目的、有层次、适时适量、多种形式的读,感悟文章的情感、品出语言的韵味。新课标对此作出了明确的要求: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记叙文,本课题所指的记叙文记叙文,是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
解读,本课题所指的解读,就是记叙文的阅读解释;分析、研究;理解、体会。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目标
(一)本课题研究须回答如下四个问题:
1.如何正确地解读记叙文文本?
2.如何有创意地解读记叙文文本?
3.如何正确地驾驭记叙文教学课堂?
4.如何有创意地驾驭记叙文教学课堂?
这四个问题贯穿备课、上课、课后反思的每个环节,是每节课都必须回答和反思的。当然,前两个问题侧重于备课时解决,后两个问题侧重于上课时解决。
(二)基于此,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目标是:
1.探索实现记叙文文本解读有效性的途径和方法;
2.探索解决记叙文课堂阅读教学有效性的途径和方法;
3.探索记叙文文本解读与记叙文课堂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关系;
4.探索建构务实、有效、健康、灵动的记叙文文本解读机制和记叙文课堂有效阅读教学模式;
5.探索更快更好地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途径和方法。
三、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一)注重文本的个性解读
解读文本,挖掘内涵,巧妙运用文本,是构建优质高效课堂的着力点、突破口。
1.做一个对文本的独立解读者。
2.突破教参藩篱,发现文本价值,力求新颖的教学设计。
(二)优化处理教学内容
所谓教学内容的优化就是选择所授课文中的片断作“例子”,精要地讲解,使学生通过“例子”的学习举一反三,达成记叙文阅读教学的高效率。
第一,选择能体现有效知识的“例子”。
第二,选择能体现和落实本课教学目标的“例子”。
(三)探寻教学最佳切入点
在记叙文阅读教学中,如果能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最佳切入点,就可以使文章思路、学生学路、教师教路达到和谐统一高效,师生一起在阅读文本中享受预设的精彩和生成的美丽。好的切入点一般应具备这样几个特点:1、新颖别致,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2、迅速集中思维,让学生直奔学习重点;3、准确抓住整篇文章的要害,“一石激起千层浪”。
四、研究的主要策略
(一)将记叙文文本解读与教学设计合而为一。
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文本解读是为具体教学服务的,不同的解读结果所形成的教学设计千差万别,优劣泾渭分明,效果也大相径庭。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中的文本解读有三种形态,一是文学欣赏,二是文学欣赏之中偶有对教学有用的点上的知识,三是为搞好教学设计而研读文本。三种形态之中,我们不欢迎第一种,不拒绝第二种,尤其欢迎第三种教研形态。推崇不同执教者对同一课文的不同设计(以三种为宜),从而通过“同课异构”,寻找记叙文有效阅读教学的更好途径。
(二)将课例研究与主题教研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