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学生实习实训表自我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摘要:为了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校外实习有必要进行改革。本文主要指出了目前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校外实习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探讨了改革的方式,提出了具体的实施办法。关键词: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校外实习;存在问题;改进措施
0引言组织学生到校外实训基地和其他(对外)贸易企业(公司)进行顶岗实习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是对学生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培养效果的全面检查,是衡量高等教育和办学效益的重要评价内容。随着广西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泛北部湾经济区的不断开放开发,广西与世界其它国家特别是东盟各国之间的经济贸易联系日益加强,社会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商务英语专业的校外实习有必要进行改革。本文主要指出了目前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校外实习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探讨了改革的方式,提出了具体的实施办法。
1存在问题自从2000年开始招收高职学生以来,商务英语专业校外实习始终以学生自己寻找实习单位为主,而且,实多与就业不挂钩,致使就业率低,学生也采取敷衍了事的应付态度,甚至出现伪造实习材料的现象,而已经与学院及系签订协议的校外实训基地却没有得到真正而合理的运用,有名无实。为了使学生能够在步入社会之际,将校内所学的专业知识得以实际应用,有必要对以往陈旧的校外实习方式加以改进,而组织学生进行校外顶岗实习是目前进行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
2校外顶岗实习方式的研究2.1顶岗实习的指导思想本着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校内课程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和校内模拟实训与校外实训基地及企业实习相衔接的原则进行校外顶岗实习,使校内实训与校外实习有机衔接,充分有效地运用现有的已经签订协议的校外实训基地及其它(对外)贸易企业,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国际贸易操作技能和商务英语听说读写译交际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培养创新能力,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校外实习,使学生能够:①了解本专业就业岗位群的岗位职责、工作流程及工作任务。②提高商务英语写作交际能力(包括函电和应用文)。③提高商务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包括接待和谈判)。④提高商务英语翻译能力(包括口译和笔译)。⑤熟悉并掌握进出口业务操作流程。⑥提高理论联系实际,从实际出发分析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⑦培养与他人合作的团队精神,增强从业素质,树立良好的人生观。2.2顶岗实习的改革之处①到学院的校外实训基地顶岗实习。②到(对外)贸易企业顶岗实习。③校外实习与就业挂钩。④实习岗位尽量贴近所学专业的就业岗位群。⑤校外实习与毕业设计结合。指导老师既指导学生进行毕业设计,同时也指导校外顶岗实习。2.3顶岗实习的时间每年的2月25日至5月25日为实习时间。学生得到实习单位认可的实习时间累计至少2个月,并可根据实际情况向前延伸校外实习时间。2.4顶岗实习的方式①安排部分学生到已经签订协议的校外实训基地进行与本专业就业岗位群相关的顶岗实习。已签订协议的校外实训基地有:广西北海利博盛安全用品有限公司,《中国-东盟博览》编辑部,广西双高文化信息有限责任公司和南宁吉宝利技术咨询有限责任公司。②安排部分学生到其它(对外)贸易公司进行顶岗实习。③由学生自行联系校外实习单位,最好是与本专业相关的(对外)贸易公司或企业。2.5顶岗实习的组织形式①用人单位同意聘用学生实习,并给学生发实习聘用函。②学生凭实习聘用函,到辅导员处领离校审批表填写。③学生按离校审批表的具体要求,办理离校实习手续。2.6顶岗实习的内容实习内容主要根据校外实训基地、(对外)贸易公司所安排的实习岗位和学生自行选择的实习单位的工作岗位内容而定。要求毕业生在实习过程中对所掌握的商务英语听说读写译交际能力和进出口业务操作技能进行综合运用。实习内容主要涉及:商务英语写作(函电和应用文)、商务英语口语(接待和谈判)、商务英语口笔译、进出口业务操作流程及工作任务、商务文秘、商务礼仪。2.7顶岗实习的成绩评定依据①实习鉴定。实习结束时,除实习生本人对自己在实习过程中的表现做出自我鉴定外,校外实习单位还须对实习生在实习过程中的表现、工作态度、组织纪律和工作能力等方面进行鉴定和评分。该实习鉴定将作为实习生实习成绩评定的主要依据之一。②毕业实习报告。实习结束时,每位实习生必须提交毕业实习报告,着重总结实习生在实习工作岗位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收获和体会。该实习报告将作为评定实习成绩的主要依据之一。③实习考勤(实习工作量)。由实习单位对实习生在实习期间的工作情况进行考勤。该考勤将作为实习成绩评定的主要依据之一。2.8顶岗实习注意事项由校外实习单位填写实习生的实习鉴定表和实习工作量表(实习工作量日志表或实习工作量周志表),如果实习生在实习期间有多个校外实习单位实习经历的,应由各实习单位分别进行实习鉴定、评分和盖章,同时还应由各实习单位分别填写实习工作日(周)志表及盖章。实习工作量日志表或实习工作量周志表选择其一填写。如果一周内每天工作内容相同,则可填写实习工作量周志表,如果一周内每天工作内容不相同,则填写实习工作量日志表。要求实习生拟写毕业实习报告。2.9顶岗实习成绩评定办法各项目成绩及综合成绩按百分制评定分数,满分100分。毕业实习成绩=毕业实习报告(50%)+实习鉴定(30%)工作量日(周)志(20%)。
3具体实施措施3.1校外实习与校内实训相衔接为了使学生在开始进行校外实习前能够尽早地接触社会,了解贸易公司业务情况,了解即将从事的工作岗位环节,衔接好校内实训与校外实习非常必要。具体办法:[1][2][][]3.1.1发放调查问卷针对商务英语专业学生、授课教师及企业发放问卷了解各方对进行商务英语校内实训和校外实习方式的建议及企业对目前高职院校培养的商务英语交际人才需求情况的反馈意见。3.1.2开展课堂实训结合本专业的培养目标,以工作环节或情景为导向,编写融合商务英语函电、商务英语写作、商务英语谈判、商务英语交际和商务英语口译课程内容在内的实训手册,将其在相关课程课堂教学中运用。做到教、学、做结合。3.1.3开设课程实训周以工作环节或情景为导向,编写专业主干课程的实训指导书,在相关课程教学进度中专门利用一到两周的时间进行集中实训,强化一学期所学知识。3.1.4开设中国-东盟博览会实训周编写中国-东盟博览会实训方案及实训计划。每年在中国-东盟博览会召开之际通过担任志愿者、翻译和设计问卷等形式,组织学生参加博览会中的办证、布展、投资促进会议等具体商务活动,直接接触东盟国家的外商。3.1.5开设商务英语综合技能实训课程制作实训方案及计划。结合商务英语专业培养目标和就业岗位,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设计实训模块,实训内容紧贴国际贸易出易环节,提供真实的任务和情景,目的是训练学生办公文字处理、涉外接待和谈判、函电和合同拟写、信用证审核和修改、制作全套结汇单据以及财务数据统计和分析的能力。安排在配有计算机设施的实训室授课。通过开设此课程,增强学生的进出口业务操作能力,提升商务英语听说读写译综合技能。3.2拟写暑假公司(企业/机构)调查报告要求学生根据教师所提供的模板,通过各种形式了解并记录关于某个(些)贸易企业具体的业务经营情况。3.3召开校园企业招聘会邀请各相关企业前来参加,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了解企业经营状况并能提前就业。4实施进展情况以上方案及办法已经在07级商务英语专业学生中实施。共5个班,235人。目前校园招聘企业招聘会议已经连续召开了两年,前来参加的企业累计达100多家。到目前为止,安排到校外实训基地实习就业的毕业生达6人。安排到其它贸易公司实习就业的毕业生大约50人左右。5结束语组织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进行校外顶岗实习是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的重要途径,是提升毕业生商务英语综合交际能力及进出口业务操作技能的不可缺少的方法,但在今后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参考文献:[1]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建设与改革的探讨,/jiaoxue/090624/15350997.html[2]广东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调查分析,/englisheducation/lw200909051025449884.html[3]对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建设与改革的探讨,/Yingyu/Jiaoxue/45472.html[4]丁红朝.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校外实训方式探索[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2007,(1).[5]饶玲.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技能型人才实训教学初探[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7,(2).[6]隆平,陈志雄,夏丰.高职生实习实训指标评价体系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6,(26).
技工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就是培养适合企业、行业需要的应用型技能人才,职业技能的培养是教学的重中之重。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把书本知识灌输给学生后,再进行实习实训,这样的教学方法易造成理论与实践的脱节,明显不适合职业教育的规律和特点。因此,要贯彻“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教学思想,探索实施适合职教规律的“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要求教师必须具备“双师”素质,并了解和掌握汽车维修企业生产和管理流程,将企业的工艺、方法和技术及时地传授给学生,这对学生了解企业,实现与即将从事的职业或岗位“零距离”对接大有裨益。
二、实训场地与行业标准对接
教学场所采用一体化教室,在便于开展教学的同时,要注重实训场地的设置与汽车维修行业生产实景平台相一致。如在车速表检测实训中,采用标准型滚筒式车速表试验台,速度测量装置、速度指示装置和速度报警装置的配备应与汽车安全检测线设备相一致。学生在实训的过程中,应按照实际检测操作规程,先对车速表试验台和被测车辆进行检测前的准备工作,再对被测车辆进行检测,试验结束后,应对现场进行整理和清洁。实训场地的建设按照行业标准进行,不仅能够满足学生的技能操作实训,而且可以进行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对技工院校实行双证书制度提供了硬件支持。
三、学历证书与资格证书对接
为了适应我国的就业准入制度、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劳动预备制度,深入贯彻落实“双证书”制度是目前技工院校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坚持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取证并重,学生在校期间必须取得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否则不予毕业。对于学习汽车电子技术方向的学生,要求其必须取得汽车维修电工四级职业资格。为了方便学生取证,提高取证率,学校应把取证工作与教学工作有机结合,即把取证培训的内容作为课堂教学的内容。
四、考核评价与实习就业对接
打破传统的一张试卷定成绩的考核评价方式,探索多元化教学评价体系,将学生的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纳入评价,通过对教学过程的督查、信息采集、评价、反馈等措施,建立自我完善、自我约束的质量监控体系,并将考核成绩记入学生档案。在学生顶岗实习和毕业就业的安排过程中,依据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核与评价,优先推荐和安排优秀学生。
五、小结
关键词:电工实习 实训基地 指导思想 运行机制
唐山学院东校区前身为国家建材局唐山技校。优质化的实训教学是学院办学的特色之一。也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培养高技能专门人才的必备条件。为强化自动化学生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的培养与训练,实现学生课堂与实习实训地点的一体化,根据学院财力物力情况筹建新电工实训基地。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唐山学院实习实验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专业性实训基地建设为基础,以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为突破,以资源共享、自主发展的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为重点,坚持产学研结合,进一步提高实践教学水平,建成软硬件设备条件先进、管理科学规范,集教学、培训、生产、科研等多项功能为一体,特色鲜明的电工实习实训基地。
二、建设实施
按照“科学规划、实际使用、安排具体、重点突出、合作共建、资源共享、考核评估”的基本原则进行建设。电工实训基地包括安全教育教室、楼宇照明对讲教室、电拖实训教室、电子实训教室、电机维修教室、机床故障排除教室、高压电工教室,PLC教室、变频器教室。
(一)安全教育教室。实训教室建设要考虑把优质教育资源与行业企业有效结合起来,通过真实或仿真的职业环境,按照与职业岗位群对接的要求,开展各种职业安全教育素质训练。
教室内电行业安全制度,安全警示图上墙。供学员参观。KAH-CPR400高级全自动电脑心肺复苏模拟人两个供急救培训,不仅学校学生使用,也为其他企业提供触电急救培训任务。
(二)楼宇照明对讲教室。实训教室建设目标定位要准确,要充分体现开放性及社会服务功能,使之成为技能型紧缺人才的培养训练基地、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课堂、校企合作的载体、产学结合的平台。房地产建设的发展,促使安装楼宇照明对讲人员的需求。楼宇照明对讲教室内有RY-Y2楼宇对讲及门禁系统实验实训装置5台及照明实训桌20台(600*1200)能完成建筑房屋内的楼宇对讲内容,及照明安装的实训操作。培养市场急需人才。其他楼宇实训设备将陆续进入电工实训基地。实训基地建设应注重开辟新思路、采用新设备,提高实训基地的投资效益,走自主发展、自我完善、自我管理的道路。
(三)电拖实训教室。传统的老电工实训教室。教室内有操作台(600*1200)28台能完成电力拖动板前配线,槽板配线的实训任务。
(四)电子实训教室。实训基地要通过多种途径,增强实践教学和社会服务能力。特别是电子实训基地,必须高度重视其持续运行能力,要坚持依靠专业办产业,办好产业促专业的原则进行建设,在保证完成实践教学的前提下,和一些工厂签一些焊接合同,增长了学生的见识,提高了学生的能力。使实训基地成为集教学、培训、生产、科研为一体的多功能实体。有BH-DZ-09B电子装配生产线设备5台。TRY-7300B 高级电工 模电 数电成套设备20台。
(五)电机维修教室。有电机拆装实训设备25台,电机实验设备2台,能够满足学生电机实训教学任务,学生可以完成电机拆装和嵌线实习课题。并与社会上一些电机维修部建立合作关系,派学生进行校外实习。深入社会,深入企业,校企联合,走互利互惠共同发展之路。
(六)机床故障排除教室。各种机床故障排除模拟板上墙,规格618*1000.模拟板上方为实物图和电路图。 模拟板为开合式,出故障时把故障板打开,在板后搬动故障开关。合上模拟板时电源通电,可以进行故障排除练习。旁边有万用表挂钩,方便测量。模拟板为可更换式。我校有各种机床模拟板40块。在教室内还有KRN-X62W型万能铣床实训及技能考核装置三台。TRY-Z3050型摇臂钻床电气技能培训考核实训装置三台。开关柜10台,能够满足学生机床电路组装课题。实际车床一台,练习实际维修用。
(七)高压电工教室。高压电工市场培训为空白,学院积极引进新型变电室设备一套,及各种实验设备,编写高压电工实训手册一本。可以演练预防性实验及配电柜故障排除课题,变配电室设备安装等课题。
(八)PLC教室。教室中配备30台电脑,配备天煌教仪的THSMS-1型可编程控制器实验箱。西门子S7-200能够完成十字路通灯、电梯控制、电托控制电路等实习课题。
(九)变频器教室。三菱F700变频器20台,20台电动机,能过完成变频器的各种状态下的参数设置的实习课题。
三、运行机制
1、实训管理。在学院领导的指导下。校内电工实训基地建立对应的管理机制,聘用一名专业技术强具有一定组织能力的人为管理者。电工实训室的学习环境引入了“6S”,全面推行现场管理,使得实训场地的布局与企业环境布局相吻合,实行班前讲话,将“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的职业素养培养全程贯彻课程教学始终。模拟仿真实训和现场实践实习逐层次提高的实践教学环境,实现功能系列化、管理企业化、设备先进化、环境真实化、人员职业化。变消耗性实训变为生产性实训、盈利性实训,通过来料加工电电子产品生产,基地每年为学校创收10万元以上。
2、培训模式。电工实训基地首先要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加大实习操作教学内容,采用多媒体教学方法手段,培养知识面宽、动手能力强、职业素养高的实际应用人才。
基地用于教学时是实习实训场所,用于产品生产时,是生产车间。 以“生产中育人,在育人中生产”为培训模式,实现校企环境融合,校企文化融合;构建“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的管理模式,实行对外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服务。
3、师资队伍。为使电工实训基地正常运转、发挥作用,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实习教师团队,增加电工实习指导教师,生师比在20:1以内,实习实训指导教师要求具有企业工作经历,同时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或高级职业资格,或新分配实习教师下厂工作一年,全部为“双师型”教师;从企业聘请的技术人员具有中级以上中级技术职务或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培养1名省级专业带头人。
4、资源共享。实训基地建设要认真借鉴校外兄弟学校定的先进经验,走开放式建设的道路。要大力引进优质实习设备的同时引进合作企业的闲置设备用于实习设备的补充,打破行业界限和产权归属,与行业企业、兄弟院校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实现实训基地师资、设备场地、材料、技能训练、管理机制、技术成果等全方位的资源共享和互惠互利,促进我校电工实训基地建设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高职会计;四层两维渐进式;实践教学模式
高职会计专业培养的是面向中小企业的高技能会计人才,不仅应具有必要的会计理论知识,而且需要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而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除了优化会计专业理论课相关教学内容外,更重要的是必须加强会计实践教学。根据我们学校会计专业开展会计实践教学的情况及对浙江省一些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调查了解,虽然实践教学改革初见成效,如实践课程体系的重构、实践课时比例提高、实训基地以及双师团队建设得到重视,但目前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仍存在诸多问题。
一、现行会计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实践教学项目缺乏层次性
从各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教学进程表中,我们可以发现:一般学校设置的实践课程往往只有典型的几个实训课程:《会计基础技能实训》、《财会综合模拟实训》、《电算会计实训》等,这些实践课程所训练的专业技能仅仅只是会计专业技能的一小部分,不能涵盖全部会计专业技能。而简单设置的几门实践课程也谈不上层次性,无法使学生从简单到复杂地得到训练,更不可能实现专业技能的迁移和提升。
(二)实践教学缺乏创新性
从目前高职会计专业实训教学的实施情况看,大多数是集中在课堂内进行,学校统一安排一周或两周时间集中进行实训。但课堂内实训毕竟时间有限,学生作为被动接受者,欠缺自我思考时间,在教师的引导下只能完成一些基本层次的训练,没有形成一个整体的认识,也就无从理解会计循环中的勾稽关系,因此一旦脱离教师的指导,独立完成任务就无从下手。因此必须要加强课外的实践活动,如学生技能竞赛、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弥补课堂实训的不足,因此重视会计技能创新性也是高职会计改革的重要手段。
(三)实践教学中的实习环节缺乏有效性
多年来,很多高职院校不断加强校企合作,与一些企业、会计师事务所等签定了学生实习协议,但是由于会计资料是企事业单位的机密资料,学生很难进行实际操作,再加上很多企业不愿意成为高校的会计实训基地,即使愿意也总是敷衍了事,造成实习环节往往没有实质性效果。
二、“四层两维渐进式”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思路
一方面,依据会计职业能力分析表,将会计职业所需的技能分成“四个层次”,即专业基础技能层次、专业提高技能层次、专业综合技能层次、创新层次,并相应地开设各类实训课程,以实训周的形式在校内仿真性实训基地展开,体现技能训练的阶梯渐进。“两维”指的是在每一层次设置“实训、实习”两维模式,在每个学期开展学科、技能竞赛,提高学生的创新动手能力。实践教学模式构建如下图所示:
三、“四层两维渐进式”实践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策略
(一)四个层次的阶段训练
1.专业基础技能层次
主要包括认知实习与专业基础能力训练,其中认知实习是要求学生在学完《会计实务入门》这门课程之后,利用一周时间到企业感知企业财务;专业基础能力训练主要包括:会计基础技能实训、出纳技能实训以及点钞、珠算、小键盘输入等技能的培养。如在会计基础技能实训中,要求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设置和登记账簿、对账、结账,编制简单会计报表等训练,使学生加深对会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理解,掌握基本的实训方法与手段,培养基本的实践技能,为以后的实践打下扎实的基础。
2.专业提高技能层次
在学生掌握了企业的基本账务处理之后,进入专业技能提高层次。这个层次主要是专业核心能力实训与跟岗实习,其中专业核心能力训练项目具体包括:成本会计实训、外贸会计实训、税务会计实训、电算会计实训、财务会计实训等。这个层次的训练主要集中在第三、四学期,采用“分岗、轮岗”模式来完成各个实训项目。跟岗实习就是在训练完上述课程之后,利用暑假时间到企业跟着师傅具体操作,要求每位学生完成一个月的跟岗实习,提交实习报告与总结并汇报,从而加深对企业岗位流程及工作内容的理解与掌握。
3.专业综合技能层次
专业综合技能层次是在学生学完全部专业课程之后进行的一次专业综合实训,其内容涵盖会计实务入门、财务会计实务、成本会计实务、会计电算实务、税务会计实务、财务管理等课程,可安排在第五学期,安排4周课时来训练。主要包括ERP沙盘演练、小企业ERP系统实训及会计岗位综合实训等。在此阶段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则为学生设计情境,组织、指导、监控、考核学生的学习活动。最后一个学期学生深入企业进行顶岗实习,是一种直接让学生到企、事业单位参加会计实务工作的实践性教学形式,属于综合性实习。通过这个层次的实践,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
4.创新层次
会计岗位作为一个管理类的岗位,培养目标应该是知识技能型人才,知识技能型人才就是能够将所掌握的理论知识用于指导实践,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而不是从事简单、机械、重复工作的人才。而目前高职会计专业的学生整体素质偏低,尤其是学习能力、思考能力非常欠缺。因此为提升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必须加强课外实践活动。创新层次的技能训练主要包括创新创业大赛、财会信息化大赛、手工、电算做账大赛及大学生科研课题竞赛等学校的各种财经活动类竞赛。
(二)“习训融合、阶梯渐进”实训过程
高职院校会计实训过程基本上都是在校内仿真实训室完成的,而真实的企业接触比较少。而认知实习、跟岗实习、顶岗实习等都是校外实习的有效形式。
首先是认知实习与基础技能实训融合,安排在第一、二学期,学校组织学生参观校外实习基地的经营现场、会计机构,了解企业的生产工艺流程、企业财会机构的设置及相关会计资料,能使学生在对专业岗位进行实质性接触之后,获得对会计的感性认识。为会计基础技能、出纳技能等基础实训打下良好的基础。
其次是跟岗实习与专业核心技能实训融合,安排在第三、四学期,在这两个学期中,要完成成本会计、财务会计、税务会计、电算会计等核心技能实训。而跟岗实习是学生利用第四学期暑假或校外实习的机会,跟着企业的师傅操作,主要是做一些凭证的填制与输入、凭证的黏贴、账簿的登记等基础工作。通过一个月的跟岗实习可以巩固对专业核心技能实训的掌握,同时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沟通能力和对理论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最后是顶岗实习与综合技能实训融合,安排在第五、六个学期进行,第五学期学生要完成综合技能的实训,然后进入顶岗实习,参与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形成实习报告。当然为了保证校外顶岗实习的质量,应聘请企业有经验的会计人员担任实习指导老师,全程督导学生的实习过程,保障实习效果。通过校外实习,锻炼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提供真实情境下的技能演练机会,实现技能运用的“零距离”。
综上所述,“四层两维渐进式”实践教学模式中,基础技能层次、专业提高技能层次、专业综合技能层次、创新层次四大模块融合实训与实习,呈递进关系,基本技能侧重操作性,专业提高技能注重技术应用性,综合技能强调综合实践性,创新层次体系实践技能的创新性。
四、“四层两维渐进式”实践教学模式实施的保障措施
(一)加快“1+1”校本实训教材的建设
高职院校培养的会计人才最终落脚点是企业,担负着企业一线会计核算与管理工作,因此实训教材应该立足于企业实际,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1+1”校本实训教材的建设,是指本着校企双赢、互惠互利的原则,通过校企合作开发,使会计实训教材建设处于不断发展、丰富和完善的过程中。具体来说,学校应选派理论知识丰富并具有一定实践经验的教师组成教材开发小组,深入企业一线,了解企业组织结构、业务流程、各会计岗位的能力需求等一系列内容,结合相应理论知识编写教材大纲,规定人员分工、校企双方权利与义务、共同开发完成时间、教材鉴定与审核等内容,校企双方共同确认,然后进行教材编写工作。
(二)提高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
校内教师一般都拥有较丰富的会计理论知识,但缺少实践经验,而企业则可以为校内教师提供实践舞台。为提高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可以采用两条途径:一是“走出去”,即派骨干教师利用假期或脱产深入到工业企业、会计师事务所等,了解企业资金运动过程和生产工艺流程,账务处理整个流程,审计过程,财务软件操作系统等,当然学校应该专门建立“教师下企业锻炼”的计划与制度,并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二是“请进来”,教师队伍中可以适当地请一定比例具有实际企业工作经验的中、高级会计师或者是财务经理来学校做实践指导,也可聘请一定数量的校外经验丰富的会计人员来学校兼职,承担一些基本技能的训练。
(三)建立仿真性的校内实训室
构建“四层两维渐进式”的实践教学模式,必须在校内建立能够模拟企业财务运作过程的实践教学环境,一般情况下该环境应包括:手工模拟实训室、出纳技能实训室、会计电算化实训室、ERP沙盘模拟演练实训室等,各个实训室要做到“三个仿真”,一是“环境仿真”,实训室布局要按财会部门的现实分工和安排来设计,体现财会部门的特点,使学生步入其中就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二是“资料仿真”,要逐步收集完备的实训资料,实训资料不能采用传统的教材模式,要与企业加强合作,能够采用企业的实际会计数据进行实训;三是“操作仿真”,在实训操作过程中,要按照会计工作的流程来操作,采用“分岗、轮岗”的模式,真正达到与企业会计工作同步。
(四)加强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
要让“四层两维渐进式”实践教学模式得到有效落实,除了要保证高质量的“校内仿真实训”之外,还要加强“校外实习”,因此必须构建较完整的会计教学实习与学生顶岗实习基地,能使学生到企业进行有效实习。笔者建议可以采用以下三种途径建立校外实习基地:一是与生产企业建立联系;二是与会计师事务所建立联系;三是与会计公司建立联系。如认知实习就可选择在生产企业,因为学生的主要实习场所一般不是安排在会计部门,而是在生产车间,让学生认识企业整个生产流程,增加学生对企业的感性认识,在实习中也可以邀请会计部门专业人员给学生讲解会计流程,并让学生认识常见的会计凭证,增加学生对会计工作的了解。
总之,“四层两维渐进式”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和实施,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基础技能、专业核心技能、专业综合技能以及创新能力。然而,高质量的校企合作实训教材及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是该模式有效实施的基础,教师实践操作能力的提高是该模式有效实施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兰自珍,徐文杰.就业导向的高职会计专业实践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4):17-19.
[2]李玉珍.会计“三维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8(3):28-30.
[3]陈兆芳.高职会计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会计之友,2010(1):98-99.
课内教学的要求和渗透
酒店管理专业职业素质的养成关键要靠校内教学的课堂。学生在文化课上能学到知识,这是提高一个人的基本素质的必须条件。学生在专业课上能接触到更多酒店管理专业的行业常识,这些能帮助学生更快的进入角色融入职场。学生在技能课上训练的专业技能可以让学生更顺利的走上实地工作岗位。学生在形体、礼仪等课程上学到的内容,教会了学生如何以优雅的站姿、端庄的坐姿、轻盈的走姿等得体的肢体语言和礼貌的服务用语来展现自己良好的职业形象。总之,通过精心安排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可以使学生在课内得到职业素质的极大提升。
课内教学对学生职业素质的提高不能仅仅停留在教学内容上。对课堂的要求,教学的组织等过程也可以对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起到很好的效果。例如,学生进入校内专业实训场地都要求身着整齐的制服,整理仪表,长期坚持的结果就是学生在专业实训场地会下意识的注意自己的着装,进入企业后就不会觉得受到束缚,能更好的投入到工作中去。尤其是上技能训练课的时候,涉及到的课前准备和课后收场等工作都应该让学生参与进来,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体验和学习守时、负责、清洁、高效,并逐渐固化成他们良好的职业习惯。
课外活动的锻炼和提高
高职院校除了课内教学以外还有很多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职业素质的培养仅仅依靠课内教学也是远远不够的。经常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如酒店行业各岗位的技能比赛、演讲比赛、文艺比赛、体育比赛等,锻炼学生的职业技能、心理素质、表达能力、应变能力等。另外,应该鼓励学生成立酒店协会、礼仪协会、青年志愿者协会等相关协会,积极开展活动,以此来激发学生的职业意识,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协作能力和团队意识等。
高职院校在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学中一般都安排有校外的实习实训环节,应该充分利用好这个学生与行业零距离接触的机会,做好职业素质的培养工作。学校对校外的实习实训基地要做好筛选,选择硬件达标,管理到位,对实习生教育比较配合的企业。以免学生因实习实训基地管理混乱而对整个行业产生错误的认识并养成坏毛病。好的企业,能激发学生的职业自豪感,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素质。当然,学校不能把学生放在校外不闻不问,要做好校外实习实训的管理工作,相关的管理制度和管理老师都要到位。
在校外实习实训的过程中,学生亲身感受了行业的要求,企业的要求、岗位的要求,他能结合自身的实际,修正自己的职业规划,自觉进行职业素质修炼,以达到自己的目标和理想。这种内化的动力比外界的压力要更加有效。有很多的学生在实习的过程中感到自己的语言能力还不够,自觉加强了外语的学习,主动寻找机会和外国客人练口语,甚至还有学生拜客人为师学习一门新的语言。
专业导师的感染和熏陶
除了对普通教师的要求以外,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师应该具备良好的职业文明形象。酒店行业要求学生必须具备的职业素质,教师首先要具备。因为学生职业素质、职业习惯的养成是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教师要用职业化的言谈举止、礼节礼貌、仪表仪容塑造良好的职业教育氛围,以此去教育、影响和改造学生。教师的身体力行,会给学生起到很好的带头作用,更加有利于酒店管理专业职业素质的培养。
关键词:内函式 产学结合 特色学生 红色德育
现阶段中职学校特别是民办中职学校学生存在着严重的失学问题,每年将有25%的学生流失。原因是多方面的:①经济上,极少数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中途退学;②认识上,个别学生或家长认为读中职只是为了找工作,一段时间后以感觉毕业后找不到好工作就不学了;③个人行为上,部分学生受不了学校制度的约束;④教材使用上,教学内容陈旧,理论性强,实践性弱,可操作性差,实际训练少,学生不适应;⑤教师素质上,部分老师的专业技术水平不高,没有系统学习过教育学和心理学,加上从教时间较短,缺乏教学经验,教育教学方法就很难适应教学要求。
中职学校的教育教学到底如何发展,如何健康发展,振华职业学校从实施模块教学,加强产学结合,培养个性发展,定位服务社会,为社会经济发展作出新的贡献,“洪江市内争排头,怀化市内成一流,湖南省内争上游,国际要有知名度”。
一、实施模块教学走内函式发展之路
模块教学就是围绕一个能力和素质的教育专题,在教法上强调知能一体,在学法上强调知行一致,集中开展相关的理论知识、实践经验、操作技能以及活动方式、方法、方案的同步式一体化的教与学,以实现具体能力和素质的培养目标式教学模式。模块式教学要求专业教师的教学首先要转变观念,打破固定式的教学形式,向动态、实用方向组织教学,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一般来讲包括五个环节。第一是划分学习小组,形成团队合力,培养竞争意识。整个知识模块的学习中要求各学习小组对照教师的布置完成产品;第二是确定教学内容,从任务中引出教学目标,在“做中学,学中做,’;第三是布置任务,教师详细具体地讲清学习、实训任务,尽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第四是评价结果,教学内容完成后及时展示作品,针对作品及时进行讨论、总结、评比。
模块式教学要求有较多的师生、生生互动环节,教学的开放性明显增加,坚持教、做、学、查一体化,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不断的开发和提高,人才培养基本符合社会用人的标准,强化了专业技术的综合应用、发展能力,强化了学生的自主创业精神。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只有被社会承认和接受才算是成功之路。
如本学期在机电专业开展的项目集中实训,我认为值得大家在模块化教学中去借鉴。项目实训的教学,要求教师制订出相应的实训任务和对应的专业理论知识,将需加工的工件所涉及到关于图纸、预算、材料、工艺精度、测量、检验等方面的知识进行简明扼要的系统讲解,并要求学生在实训中一一进行掌握,完成相应的达标工件。目的是让学生学以致用,在动手中思考,在动手中牢固自已的专业知识,树立师生新的产品质量意识和市场意识。具体方法是任务下达—图纸(师生均备)—理论知识的学习、讲解—下料(学生)—系统安排工艺要求(学生有详细记录)—工件加工(注意安全)—教师指导—产品测量、检验(学生)—教师检验—打分、记录,并指出不足—实训完毕后教师对学生进行总结,安排学生写出实训报告并上交教务处—清理实训工件进行班级实训产品展。
二、融入市场以生产养实习,以实习促生产,走产学结合的发展之路
职业学校的专业对口实习往往难在缺少流动资金、设备陈旧落后、导师对市场不熟悉。因此,中职学校的专业对口实习应该融入市场,走进企业,以生产养实习,以实习促生产。根据模块教学内容,积极寻求合作伙伴,进行优势互补,学会借鸡下蛋,把学校的教学实习内容就近找到对应的生产部门,学校的优势在于廉价的劳动力,企业的优势在于产品的标准化,工序的规范化,同时有做不完的活。
集中有限资金加强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搞好基础环节、关键环节的设备投人,合理安排,保证实习工位,延长学生的实训时间。因此建设投人上要有计划,基地使用上要增加课余时间的开放使用,成果检验上要多开展项目技能挑战赛,主题创作(或模型设计)比赛。
三、开辟主题活动,走特色学生个性发展之路
名校因名生而生,名生因活动而出。职业教育是国民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就必须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我校在教育教学中
班级主题活动周周有,教师活动月月有,活动让我们发现了自已的潜能、感受到了生活的真实和快乐,活动让我们消除疲劳、忘记痛苦。学校的每次师生活动都主题鲜明、方案周密、准备到位、效果明显。如学校管理上有不同看法,我们正视问题,积极地去寻找问题,三月份坚持每周一场辩论赛,把学校的各种棘手问题作为辩题,让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进行激烈的辩论。“学生先爱学校,还是学校先爱学生”的辩论,让大家明白了爱校的真正内涵;“不读书是学生的错,还是老师的错”的辩论让师生明白了权利与义务的辩证关系。活动的开展与准备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思维的拓展性,学生变得更加主动,更有质疑力和专注力,在活动中学生的个性得到了良性的发展,人尽其才,物尽其美的愿望得到了兑现。
新的管理理念的提出,新的管理方式的出现,使得现代管理越来越精细化、人性化。“细节决定成败”已成为职场的一句流行语,人们越来越关注到细节对他人、自身和企业形象的影响。细节是指细小而又具体的事物、事情、环节或情节。正是因其小而常常被人忽视,因其细而使人感到繁琐,不能长期坚持。“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无不向我们昭示着点滴细节的重要作用。细节教育是在教育的过程中除传授给学生宏观的、具有普遍性的规律和技能外,还应从职业角度引导学生形成对工作过程中细小环节的关注,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精神和细节观念。它是课上与课下、系部与学校、个体与全员、理论与实践、学校与行业相互努力的过程,是一个系统化工程。
二、行业特性决定了专业的细节教育不可忽视
国内著名的金陵酒店管理集团有一句名言,“酒店无小事,做不好小事出大事”,一句话道出了酒店服务与管理工作的真谛。酒店服务作为一种客我之间高度接触性的行业,服务人员的一举一动无不影响着客人的感受,决定着客人对饭店服务和管理水平的评价。而且因服务的同步性、不可重复性、无形性和差异性等特点,决定了饭店从业人员必须具备时刻为客人着想、为饭店着想的意识,才能在日常的服务工作中给客人以惊喜,为饭店创造良好的品牌形象。在为客人整理房间的过程中,能从枕头的折痕中判断出客人觉得枕头矮了,再为客人多加一个枕头;在客人第二次蹋进饭店大门的时候,能准确地叫出客人的名字……,诸如此类的细节服务每天在不同的饭店发生,看似微不足道,但它却折射出饭店员工至真至诚的服务精神,以客人需求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作为以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应用性人才为主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来说,如何从细节入手,在日常的教学、管理和实践环节中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形成良好的职业素质,提高学生的职业竞争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如今下列情景的出现已不足为怪:乘坐电梯时,特别是上下课的高峰期,同学们一拥而入或而出,丝毫不懂礼让;见到师长视而不见;进入实训场所,大声喧哗,自身物品胡乱摆放;上课迟到时有发生;从诸多对从事酒店行业的实习生和毕业生的跟踪调查来看,他们在环境适应、服务意识、心理承受、吃苦耐劳、自我约束等方面与现代酒店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这些现状的存在有的看似细节,不足为道,但是每一个细节都直接展示了学生的内涵和素养,体现着学校人才培养水平的高低,影响着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因此,如何主动适应行业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不断加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关注细节教育,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是酒店管理专业实现内涵提升的必由之路。
三、如何实施细节教育
素质指劳动者在一定的生理和心理条件的基础上,通过教育、劳动实践和自我修养等途径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职业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内在基本品质,它由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技能素质、身心素质等几方面构成。从业人员职业素质是企业竞争制胜的核心要素,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和品牌。国家示范院校建设的实践证明,仅仅依靠学校、课堂的实训室,依靠书本知识的学习,是无法培养出学生的实用技能和技术应用能力的。要实现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必须实行开放式教学,以校企合作为平台,在专业教学中增加具有企业丰富经验的专家,使行业企业直接参与到人才的过程之中,以工学结合的途径造就一大批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1]。
(一)在教学过程中渗透细节教育“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但是教学的力量不仅仅在于传授,更重要的在于鼓励与引导,如何将细节的重要性深入学生思想意识,培养学生从小事做起,将小事做精的态度意义重大。在本专业的教学中,对学生仪容仪表的检查和指导是一项重要的课前教学内容。结合行业企业对员工职业形象的要求对每位学生进行检查和评价,对没有达到标准要求的学生按规定扣除日常考核分,并予以正确的指导,限定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整改,培养学生良好的形象管理能力。上课时使用手机在大学生中非常普遍,这种行为严重影响教学和学习效果,因此,借鉴行业企业对员工手机的管理办法,为各班配备“手机保管箱”,课前要求学生统一将手机放入保管箱,并进行执行情况的考核,此举有效解决了手机困扰问题,受到国内多家媒体的报道和家长的肯定。使用电子文件上交作业,如PPT、WORD文档等形式在现代教学中的运用越来越多,但是许多同学完成的电子作业在字体、格式、排版、美化等方面的水平良莠不齐,而行业企业对文件的规范化和美观性要求很高,也兼具节约的成本意识。所以,每次作业上交后,任课教师都会有针对性地提出整改意见,逐步提高学生电子文档的处理能力和审美意识,为以后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正如许多实习和毕业生所言“我们对自己制作PPT的水平很有自信,因为在校期间每个人都经历了无数次的训练和指导,制作水平和表达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类似的例子多不胜举,细节教育的理念渗透于每位教师的心中,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过程。
(二)在实践过程中渗透细节教育教育部16号文件中明确提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本专业构建了基于职业能力提升为主线的双证课程体系,实训、实习课程的比例达到60%,学生许多职业意识、职业态度、职业习惯的养成正是在校内外的实践环节中形成的。以校内实训为例,学生进入实训规定必须按规定着职业装,提前到岗做好实训室的环境卫生和物品准备工作,清点上课人员,完成自查后向实训老师汇报班前准备情况,教师再进行检查和考核,与现代酒店业的班前准备工作和班前会的要求相同。实训过程中,学生应遵守实训室的管理规定,不得大声喧哗,文明操作,安全操作,不得故意损坏和破坏实训用品用具。实训结束后,学生要按照实训室卫生清扫的程序和要求做好环境卫生的整理工作,填写使用记录表,做到“清洁、有序、定位定量”。在整个实训环节的设计、实施、考核过程中完全从职业化的角度来培养学生的相关技能与综合素养。校外的专业见习、顶岗实习是学生直接接触和感受职业工作的过程,实践的效果如何不仅影响到合作企业的正常经营与管理,同时也影响到企业对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的评价和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取向。因此,校外实践环节是本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关注度和投入度最高的部分。新生进校后便邀请行业专家、技术精英、实习生、毕业生到校开展行业知识和职业生涯规划;在即将进入实践岗位前再进行校企对接,让学生全面了解实习单位的企业文化、岗位要求、配套设施、管理制度等;学生实际到岗后开展实习指导老师和学生的“一对一”沟通,帮助学生快速适应岗位工作,及时解决岗位实习中出现的问题。在传统节日、寒暑假期间,系部领导带领实习指导老师、班主任等深入实习基地看望和慰问学生,用真情去感动和感染学生,将真情运用到对客服务过程中,此举受到了所有合作企业的赞赏,也增强了企业对实习生管理的重视程度。2011年7月份,本专业派出了20多名学生到青岛海景花园大酒店开展顶岗实习和毕业实践。酒店接待任务繁重,服务标准和考核要求非常严格,但是所有学生都能够在快速适应岗位工作要求,用心做事,以情服务,获得了酒店与客人的高度认可,在短短的四个月时间内,共收到客人的感谢信43封。
1 “五位一体”教学模式在制剂教学中的实践
1.1 建设GMP仿真车间实训教学平台
高起点、多功能的实训基地硬件建设实践性课程的教学不仅仅是在教室,更多的应该是在实验室、实训基地等“真实”或“仿真”的实践性教学场所中完成,其中“工学结合”的教学内容只有在模拟或真正车间中才能完成,而药品生产GMP的内在要求,使得医药企业无法满足药学类专业人才GMP实训教学的需要。因而,符合GMP标准的、与现代制药工业同步的药学类专业校内实训教学基地的建设,也就成为相关院校改善办学条件、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育质量的重中之重。
1.2 组织与实施药物制剂“五位一体”课程
教学组织一体化具体实施过程如下:首先在班级内部建立了QA小组,它是以一种管理人员的身份出现的,是提高整个产品生产过程的重要手段。QA小组实行轮岗制,所以要求每次实训课承担QA工作的学生首先要掌握本次实训的整个内容,包括生产流程、设备调试与使用、质量控制的关键工艺。这样可以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以致用。因此在实训课程之前教师应该帮助QA制定与项目相关的一系列工作程序和工作质量标准,并在课程中贯彻实施。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QA要及时反馈并记录,在项目结束后加以总结,并对每组的表现、成品质量加以评价。其次,其他学生按岗分工,各负其责,按生产工人进行管理,完全按照SOP标准操作规程进行生产。在实训过程中QA小组将对每个制剂小组进行检查和监督。完成实训后进行成果展示与评价,QA对本次实训过程以及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教师进行补充评价与总结,为下一项目的学习提供宝贵经验,以此达到共同学习和提高的目的。
1.3 教学结果评价方法
2 成效分析
2.1 对比分析传统教学与五位一体课改教学的区别(表2)
2.2 教学质量对比分析
通过药剂学实训教学,我们发现学生的分析总结能力、动手能力、对岗位了解程度以及责任意识都有显著的提高,学生能够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定位和评价,显著提高了教学质量。具体情况总结表格如表3。
(1)期末考试。采用统考方式,统一出题,流动判卷。分为理论与实操两个方面结果是实验班优秀率明显大于对比班。
(2)技能大赛。在学期下旬,我们采用技能大赛,药事法规竞赛的形式对学生们进行了考核。实验班的学生在竞赛中的优势也比较突出。
(3)企业回访。学校教学结束后,学生们分别被分配到企业进行实习工作,在实习期一个月后,我们在对比班与实验班中分别找出20名,到他们的实习企业进行回访。得到的结果是从工作表现及稳定程度等方面,实验班较优秀。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直接最紧密,其任务主要是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专门人才。教育部16号文件中也提出“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是高等职业院校改善办学条件、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可见,培养高技能人才除了要掌握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以外,更重要的是具有较强的职业综合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重视和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正是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所在。高等职业院校要根据教育教学需求,紧密联系专业相关的行业企业,践行校企合作,不断改善实训、实习基地条件。一方面要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由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师资支持,以企业为主组织实训;另一方面,加强和推进校外顶岗实习力度,努力使校内生产性实训、校外顶岗实习比例逐步加大,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近年来,各高职院校在实训基地建设规模上都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但在内涵建设上却极大滞后于实训基地的发展速度。因此,各高职院校在大力开展实训基地规模建设的同时,更应该关注质量的提高,重视内涵的建设。加强实训基地内涵建设,尤其是校内实训基地内涵建设的衔接更是我院所面临的一项紧急而十分重要的任务。酒店管理专业将紧紧围绕学院“双证融通”的六大实施环节(构建质量标准、重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模式、创新评价方法、建设实训基地、提升师资队伍),推动“产学合作”的内涵建设。
二、现状调查
学院位于常州高职教育园区内,是五所高职院校中唯一独立设置旅游系的院校,学院高度重视旅游类专业的建设和发展,先后投入300多万元用于校内实训场所的建设,已建成功能齐备、设施一流的旅游酒店实训中心。校内模拟实训,主要利用校内的模拟西餐厅、中餐厅、日式餐厅等实训室,模拟企业实际服务环节,使实训围绕实际工作内容展开,加深学生对本课程所学知识的理解,逐步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
为提高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目前酒店管理专业已和几十家高星级酒店签订了合作协议,为学生校外实训提供良好的条件,此外还与北京、上海、南京、西安、广州、青岛等十多家四星级以上酒店建立人才对接关系,为学生就业提供了充分可选择的空间。酒店管理专业校内外实训已基本形成长期实习与短期实习相结合、流动实习和相对稳定实习相结合、基层岗位和中层岗位相结合多层次的实习体系,特别是和一些单位鉴定了定向培养中层管理者的协议,使学生一毕业不经过基层锻炼直接进入管理岗位,为学生就业打下了坚实基础,为学生实习、就业提供了足够的可选择的机会和空间。
我国大多数开设酒店管理专业的院校,均投入一定资金建立起较为完善的校内实训基地并签订了一定数量的校外实训基地,但就酒店管理专业校内外实训基地内涵建设方面衔接的研究起步较晚,大多院校还处于尝试阶段。虽然我院酒店管理专业在这方面取得了点滴的成绩,但是依然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其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衔接意识淡薄学校与企业的衔接最早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尽管教育行政部门、行业企业专家越来越意识到这种衔接的重要性,构建人才成长立交桥的迫切性,但是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人们并没有很好地付诸于实践,校企衔接的意识并没有深入人心,特别是不同教学模式在内涵方面的衔接,如本文所研究的酒店管理专业校内外实训在内涵建设方面的衔接,就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衔接的意识淡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高职学生参与校内外实训的积极性不高
在对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进行访谈中得知,大部分学生不愿意参加校内外实训,尤其是校外实训。在问到“您了解校内外实训的意义吗?”时,约47%的同学回答“不是很了解”。在问到“您为什么参加校内外实训?”这一问题时,73%的同学回答“参加校内外实训不是自己的意愿,纯粹是学校的安排”。调查中还发现约两成以上的学生表示没有信心自己能继续坚持校内外实训,尤其是校外实训直到毕业。某酒店管理专业学习委员反映“在参加校内外实训初期,还比较有兴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普遍较高,但随着专业要求的提高和训练难度的逐步提升,我们感到校内外实训内容和项目越来越枯燥无味,也越来越难坚持,参与的积极性也逐渐开始下滑,特别是在外实习期间遇到客人投诉、上级领导批评的时候,很容易就会产生辍学的想法。”还有部分学生反映“参加校内外实训意义并不大,反正我以后不想从事本专业。”
(2)高职教师参与校内外实训的积极性不高
对于“您了解酒店管理专业校内外实训基地内涵建设的主要内容吗?”的问卷调查中发现67%的老师表示不了解,20.7%的老师表示了解,12.3%的老师表示不想了解任其自由发展。有教师反映“由于酒店管理专业是一个新兴的专业,还处于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阶段,各年级参与校内外实训的教学周期不一样,加上企业经营旺季用工较多,极大地影响了本专业的正常教学与管理秩序,加大了教师的教学与管理的工作量,给工作带来极大压力和困难。”“教师为胜任校内外实训指导任务,需要去企业一线锻炼与学习,同时还要完成校内教学工作任务,经常感觉疲惫不堪。”某酒店管理专业教学主任反映“参加校内外实训对部分学生来说能满足其求知的愿望,也能提高其综合职业能力,但高职学生真正懂得这样安排的学生不多,实训初期往往是学生的兴趣使然自愿参与一些短期实训,久而久之随着兴趣的消退从而出现越是高年级学生参与的热情越低的现象,到最后自意坚持下来的学生人数逐步减少,且能继续从事该专业的学生则更少。”由此可知,高职学院教师对于学生和自身参加校内外实训,促进内涵建设衔接的积极性并不高。
2.衔接的形式化
酒店管理专业校内外实训基地内涵建设衔接的目的是为了搭建人才快速成长的“立交桥”,满足企业对人才日益增长的需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1]。然而在衔接的实施过程中,这一目标最终没有得以体现。目前,学院酒店管理专业关于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还处于尝试与摸索阶段,在内涵建设方面还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更不用说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衔接,大多还只是停留在衔接的表面化、形式化阶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目标不统一
在题为“您认为酒店管理专业校内外实训的目标一致吗?”的调查中发现53%的老师认为不一致,19%的老师认为一致,28%的老师认为这是领导的事情。很多情况下办学主体虽然坚持校企深度合作这一理念,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为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而综合考虑校内外实训基地内涵建设各方的深入衔接与统一。由于校内实训目标更多地还停留在理论层面上,教师也只是一层不变地重复着以往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墨守成规,并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现代酒店行业对人才的需求;而校外实训目标则更多地注重实践运用,企业为了能让学生在短时间内顶岗,帮带师傅一味地教学生怎么做,结果学生只会简单的技能操作,而不知其所以然,局限了学生的职业发展空间,感觉职业前景渺茫。有些院校为了迎合行业旺季对人才的大势需求,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没有处理好校内外实训在内涵建设上的衔接,而将校外实训置于课程的核心地位,一来可节约教学成本,二来学生可以快速走上工作岗位,但这种校外实训凌驾于校内实训的教学,不但冲击了原有的正常教学秩序,也极大地打击了没有作好心理准备的学生自信心,这是本末倒置的做法。实践证明,校内外实训基地在培养目标上首先必须要衔接一致,否则就是背道而驰的。事实上,校内外实训目标在本质上是相通的,但是各有其独特性和功能性,我们只有遵循行业发展的规律和教学对象的心理、性格特点和在充分分析校内外实训自身利弊的基础上,吸收各自的优势,融合两者的基本理念,对整个实训过程展开全面的衔接。
(2)内容安排不合理
在题为“您认为酒店管理专业校内外实训的内容安排是否合理?”的调查中发现53%的学生认为不合理,19%的学生认为合理,28%的学生认为这是老师的事情,与己无关。调查中还发现11%的教师也认为不合理,只有74%的教师认为合理,15%的教师认为这是教学管理者和教研室主任的事情,无权干涉。由于受企业经营特点及学院办学主体自身因素的影响,校内外实训基地在内涵建设的衔接过程中,对于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评价方式等方面的衔接还无法全面展开。在校内实训中,校内教师主要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对人才培养的目标考虑甚少,因此在实训内容的安排上主要考虑到自身的能力与兴趣,而较少考虑学生的职业发展与能力的提高。至于校外实训,企业在面临效益考核的前提下,更多考虑的是经济利益,如学生一天能做几间房是他们最关心的,较少关心学生本次实训的目的和长期发展。因此无论是校内还是校外实训,在内容的安排上均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偏差,最终导致学生实训内容不丰富,校内外实训目标相脱节,导致对未来失去方向感。
3.衔接效果不明显
衔接的效果主要从两个方面来反映:学生的留职率和学生的综合素质。某学院酒店管理专业主任反映“目前酒店管理专业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学生的留职率,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就业很容易,但是流失率太高。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留职率,是目前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的主要任务。”调查得知,学生的留职率的确不如人意,下面以学院07级酒店管理专业某班为例,曾经就业率高达97%(100%工作单位即实习单位)。截至调查时间毕业整整一年,学生留职率仅有18%。其中实习单位与工作单位一致的占7%。在调查中,还发现学生转行主要原因是工作太辛苦、工作晋升机会不大、发展空间太小、上下班时间不固定、不喜欢这一行等等。
另一方面,学生的综合素质未能全面提高。有学生反映“在校外实训期间,无论是一个月、六个月还是十个月,酒店都不愿意给学生轮岗的机会,学生没有机会涉足酒店的其他工作岗位,一方面抑制了学生求知的渴望,另一方面也让学生真正意识到企业一味地追求自身的经济效益,并不重视对人才的培养,逐渐对该行业失去信心。”“酒店一味强调工作效率,岂不知工作效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工作情绪。学生在周而复始的低能劳动下产生了极大的工作情绪,单位领导顾不上学生的心理疏导与安慰,自然而然地也让学生疏远了酒店,甚至产生了改行的念头。学生在这种情绪下工作,每天只想着不挨批评、不罚款,能熬到实习结束就万事大吉了。”后来在访谈学生的时候也了解到,有些学生还是挺喜欢这一行的,只是酒店的管理制度太苛刻,太不人性化了,感觉受不了。在酒店的客人面前,企业更多关注的是客人的感受和满意度,对于学生是否能够接受,则被忽略不计了。
三、衔接的实现途径
学院酒店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可紧紧围绕学院“双证融通 产学合作”人才培养的主导模式,不断探索校企合作、共同培养人才的有效途径。在校内外实训基地内涵建设方面,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质量,实现实训、实习基地建设在数量、质量、结构、效益的协调发展。首先,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必要的文化知识和熟练的职业技能。其次,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合理调整专业设置,加强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改进教学方法,实行定单培养,推进弹性学习制度。第三,要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逐步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对于校内外实训基地在内涵建设上的衔接,酒店管理专业可依据学院“双证融通 产学合作”理念,从构建质量标准、重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模式、创新评价方法、提升师资队伍、加强基地建设等六大环节着手切实提高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质量。
(一)构建质量标准
为了较好地贯彻实施学院“双证融通”理念,酒店管理专业十分注重在两张证书质量标准的融合上下功夫,而不是简单的证书叠加。酒店管理专业作为省级试点专业,依据具体的专业培养目标和劳动部分层化国家职业标准的理念制订人才培养方案。依据教育部16号文件精神,贯彻学院办学定位,根据行业一线的调研结果,我院最终将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为:致力于培养能够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具有良好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酒店管理专业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有较强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服务技能,具备一定的管理知识和技能技巧的,能从事全国高星级商务酒店(四、五星级、白金五星)、国家级度假区内的高档度假酒店、高级会所、高档餐饮连锁集团、豪华邮轮等现代旅游接待业和餐饮企业,在上述机构中的一线对客服务部门和部分二线职能部门从事基层服务接待和服务管理并涉及人力资源、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等部门的初级职能管理工作,具有向上述岗位中高级管理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可见,酒店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中重点突出了校内外实训的重要性,不仅融入职业资格标准培养学生的职业特定能力,而且着眼于学生未来的整个职业生涯,注重培养学生的行业通用能力、跨行业职业能力和核心能力,以适应职业变化和终身学习的需要[2]。为使质量标准更加清晰,能力的培养更加合理到位,可设计详细的酒店管理专业实训课程体系表,见表1:
(二)重组课程体系
通过对酒店管理专业相对应的职业岗位或岗位群所需要的职业能力分析,以及对这些能力所需要的知识、技能、态度等要素的详细研究,一方面按照职业特定能力、行业通用能力、核心能力和跨行业职业能力四个模块设计实训课程体系,另一方面又着眼于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目标,组织理论课程的内容体系的与教学方案的设计,引导课程改革,有效地运行“双证融通”,实现“高等性”与“职业性”的融合。酒店管理专业教研室积极进行“双证课程”的开发,把国家职业资格标准融入理论课程体系,努力形成符合国家职业标准的“双证课程”体系。酒店管理专业可根据教学需要,开发专业实用的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双证课程”教材。这些“双证课程”,应以适用为主要目的,体现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功能为主线、以项目任务为载体、模块化的专业课程改革思想,实现课程教学内容与国家职业标准、校内实训内容与校外实训任务的衔接,这样既完成了课程实训教学任务,又满足了职业技能鉴定对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需求。因此,在酒店管理专业核心课程中,将与酒店实际工作过程密切相关的课程,开发为基于工 作过程的双证课程,见表2。
(三)改革教学模式
“双证融通”的教学指导思想是以能力为本位,其中职业资格证书是以职业活动(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其教学过程与传统的学科型知识传授不同,它应该是行动导向的。为了适应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要求,不仅需要“双证课程”,还需要建立有利于实现“双证融通”的课程教学模式。
课程教学可采用任务驱动项目法,对课程进行详细的校内外实践设计,以《餐饮基础知识》课中某一个模块为例,见表3。整门课程内容可全部采用模块化来进行组织,每一模块作为一个基本项目单元,由几个相应的任务引领,通过相应的校内外实训进行学习效果检验;教学时既可以按教材内容顺序讲授,也可以几个模块同步讲授;考核时既可以对单一模块进行单独考核,也可将几个模块组合在一起进行考核。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相应模块学习。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可以边听、边学、边做、边评,掌握各个模块知识要点。通过此种方式,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敬业精神,而且可以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同时,还需要积极拓展学生自我创新的能力,例如开展菜系知识竞赛、食品原料市场的调查、特色餐饮的实地体验等实训项目,提供学生更多的动手操作与实践的机会,培养学生自我超越、自我创新的和能力。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努力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学习能力。也可以通过开放课程网络资源、实训室、图书馆、专业资料室等,给学生提供较好的自学和训练的条件。在这种教学环境下,超市工作人员、餐饮店老板、学生的亲人、朋友等均参与到了课堂,改变了传统的教师构成,学生感触很深,学习更有兴趣,收获也更多。
因此,课程教学既要满足企业的需求,就必须想法设法为学生创设真实的工作场景,让学生在现实的工作环境中实践课程理论知识,使其真正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为了使学生能快速适应社会,适应企业工作环境,在课程项目设置中注重学生与企业的接触,学生可依托企业完成工作任务,学会与人沟通、交流,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四)创新评价方法
创新课程评价方法是课程改革重要组成部分,在“双证融通”教学试点过程中,酒店管理专业可以考虑进行过程性(形成性)考核评价方法的研究,改革传统考核评价方式,构建适应“双证”考核、适应职业标准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
根据我院“双证融通 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结合行业企业对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及专业技能的需求,按照课程的教学目的,可进行了精心的实训教学方案设计。下面以沟通实训课程为例,具体任务和评价方法可设计如下:第一,提升文字表达能力。任务:主题写作“我看沟通”,阐述个人对沟通的认识,字数不少于1500字;评价方法:小组内部成员相互打分。第二,提高面向他人演讲的能力。任务:同学们以个人为单位进行,以任务一中主题写作为基础,面向全体同学进行一次至少三分钟的主题演讲;评价方法:由同学(小组代表)和指导老师做出综合评价。第三是加强团队合作的能力。任务:将班级同学随机分组,每小组同学首先拟定一份访谈计划书,选择一个有意义的、可实施的主题,确定一个访谈对象进行访谈;评价方法:请访谈对象填写评价表。除此之外,还可根据每组同学团队合作情况、PPT制作、汇报时的仪容仪表、语言表达能力、肢体语言的应用能力等由评分老师作出综合评价。下面主要就传统评价方法与改革后的评价方法作一对比,见表4。
(五)建设实训基地
实训基地建设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目标的重要条件之一,其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学院酒店管理专业可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建成功能齐备、设施先进的旅游酒店实训中心,部分实训室可建设成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如模拟西餐、咖啡与酒吧实训室等,既能够满足校内“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的需要,也可对外开展社会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工作。酒店管理专业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学生顶岗实习、就业奠定基础,可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共同培养人才的途径,坚持“品牌化、集团化、国际化、高端化”的原则,有针对性开拓新的实训、实习和就业基地。可以选择与香格里拉、喜达屋、假日、瑞士、金陵、维景、万豪等集团旗下酒店建立了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 通过召开“校企业合作联谊会”、“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研讨会议”、“实习生管理校企研讨会”等活动,构架校企合作的有效渠道。
校内外实践训练均由校内外实训基地负责完成,校内实训主要在校内实训基地进行,校外实习在校外实训基地及企业进行,实践训练通过校内外实训指导教师引导学生按照企业工作操作运行程序,学生自我组合成小组进行模拟与实践强化。通过校内外实训,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而且能使学生熟悉企业服务环节,掌握服务流程,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通过近几年的实践,结果是学生一致认为课程实践性强,有针对性,能够提高实践动手能力,提高了他们的就业竞争能力。用人单位也反映酒店本专业的毕业生素质较高,尤其是创新能力强,毕业生越来越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对于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我们可坚持“建、养、评”方针,根据生源特点、行业发展趋势、学生在酒店实习就业过程中的成长与发展,加强对校外实习基地的管理与评价机制,动态地调整与实习基地的合作方式。
此外,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为校企合作提供了师资培养、专业认识、就业平台、订单式人才培养、实习就业实训教学、员工培训、技能鉴定参观交流、短期实践兼职教学、挂职锻炼、实习合作等众多平台。
(六)提升师资队伍
实训基地的建设的好坏决定着高等职业院校的发展水平的高低,而师资队伍的建设又直接影响着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的质量。因此,在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师资是提高实训教学质量的关键,实训基地的发展与教学质量的提高都离不开师资队伍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