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村级互助协会工作计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邗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实践
邗江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都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区、镇(街道)分别成立了新农村建设专门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年初,市委常委、原区委书记张京霞主持召开全区新农村建设工作会议,区委专门下发《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通过各种宣传阵地和宣传载体,在广大干群中进行多形式、立体式、全方位的宣传,进一步营造了全社会关心农业、关注农村、关爱农民的浓厚氛围,激发了全社会参与的热情,在全区形成了加快全面小康村建设、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强烈共识,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科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要取得了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科学统筹规划农村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二是农业经济持续增长,保持良好发展态势;三是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四是加强农村各项改革,启动全面小康村建设。
二、邗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中的重点难点
1、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是邗江新农村建设的突出难题。
发展集体经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农村税费改革后,我区有相当一部分村的经济来源主要来自财政转移支付,加之农村实事工程需要镇村的配套投入,村级债务有反弹的趋势,同时由于受规划、土地、资金等因素的制约,村级发展二、三产业的难度较大,村级集体收入的渠道偏窄。据调查,全区164个行政村,**年村级集体收入在100万元以上的有29个,50—100万元的有23个,30—50万元的有41个,20-30万元有32个,10万—20万元的有20个,10万元以下的有18个,其中5万元以下的就有7个村。我们了解到,规模较大的行政村年刚性支出一般需要20万元左右,规模相对较小的行政村年刚性支出也不少于15万元。而目前大多数村的经济现状,一是受政策性制约,企业改制断了收入,税费改革少了收入,招商引资没有收入。二是经济发展没有空间,既无土地资源,又无自然资源,既无资金,又无资产。三是财政转移支付入不敷出,不可预见性支出不断攀升,正常运转难以为继,村级集体无钱办事、难以办事,成为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突出难题。
2、农民增收难是邗江新农村建设的重点问题。
富裕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目的。近年来,虽然国家实施了一系列的惠农政策,促进了农民增收,但因受多种因素制约,农民增收依然十分困难。一是种养业增收难。农业抵御市场风险和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脆弱,农民增收的不稳定性较大。虽然国家对农民实行了种粮补贴,但生产资料价格和机械作业费等持续上涨,无形中增加了生产成本,农民从事种养业增收困难。二是产业化带动难。近几年,我区的农业产业化有了一定的发展,但缺少强有力的产业支撑,农业竞争力总体上还不强,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还不高,带动农民增收不明显,公司加农户和协会加农户等模式并未给农民增收带来多少实惠,公司、协会和农民之间还未真正形成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农民几乎没有在企业或协会的二次分配中获益增收。三是转移性增收难。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区农村劳动力从一产转移到二、三产业的比例逐年增加,外出打工和就地转移的劳动力队伍庞大,劳动力转移率较高,但由于综合素质低,大多数劳动力仍从事着低收入的工作,技术型、技能型劳动力转移输出很少,无法获得较高收入,因此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受到抑制。四是政策性增收难。随着各种惠农政策的落实到位,农业税及其附加全部取消,“一免三补”政策落实,虽然提高了农民种田积极性,但农民依靠政策增收的空间已经大大缩小,没有更多途径。五是创业性增收难。当前,各级政府为全民创业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和宽松环境,但由于绝大多数农民缺乏创业意识、创业本领、创业资本,致使致富无门、致富无能、致富难成。
3、规划滞后是邗江新农村建设的制约因素。
一是农村居住现有状况小、散、乱。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区的镇村建设规划,尤其是村庄建设规划明显滞后。全区160个行政村,3572个村民小组,近33万人口,共有自然村庄6100多个,有的自然村庄甚至只有几户居住,布局分散、凌乱。二是农村环境整治难度较大。生活垃圾难以处理,长期养成的乱抛、乱扔陋习一时难以改变,特别是乱堆乱放、乱搭乱建严重阻碍着农村环境的改变,“田园、庄园、农园”清洁难度极大。三是农民集中居住卣想存在差距。受传统文化和生活习惯的影响,绝大多数农民喜爱单门独院、前庭后作的居住环境和模式,很难接受进社区集中居住,守故土、恋旧家的传统思想制约了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进程。四是集中居住建设成本加大。目前,我区农民住户楼房率已达80%左右。同时,随着近几年的农村实事建设,通村通组公路硬质化比重明显提高,水、电、有线电视改造等也基本结束,农民现有的居住条件和质量明显改善,今后实施社区集中居住,搬迁难度和建设成本都在增大。
4、投入不足是邗江新农村建设的主要矛盾。
“十五”期间,各级政府加大了对农村实事建设的投入力度,农民生产和生产条件逐步改善,但农村实事仍有很多工程没有完成,“十一五”期间,我区仅道路建设和河道清淤两项工程就需投入2.28亿元,其中通村通组公路800公里,需要资金1.2亿元;河道疏浚500多条1300万立方,需要资金1.08亿元。而实施这些工程,政府虽有补贴,但远不能满足投入需求,资金缺口则留在镇村,使得经济实力本来就薄弱的镇村组只好举债搞建设。这几年我区农村实事工程总投入近4.39亿元,其中区级以上补助仅1.31亿元,只占工程总投入的30%。不少村旧债未清,新债又举。截止去年底,全区村级债务总额为9373.18万元,同比增加3000多万元,平均每村负债达50多万元,最多的村负债达100万元。因财政转移支付额度小,农村社会保障体制建设不健全,解决贫困生就学、农民就医难、救助弱势群体等问题没有着落,目前,全区尚有1150户五保未能进入财政供养,农业保险发展滞后,构建农村和谐社会任务繁重。
5、农民素质不高是邗江新农村建设的关键阻碍。
农民群众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真正主体,目前我区大部分务农主体都是年龄偏大、特长不多和文化程度较低的劳动力,在思想观念、知识结构、市场意识、法律意识、道德水准、行为习惯等方面不能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要求,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步伐。相当一部分农民还存在着小富即安的思想,满足于“够吃够花”,部分先富起来的农民有怕冒风险和“赚得起,亏不得”的心理,创业意识不强,从“洗脚上田”转变为“洗脑进城”的差距较大。有的农民法制观念和意识不强,将自身的权利与义务对立起来,只愿享受权利,不愿履行应尽的义务,据了解,当前农村80%以上的矛盾纠纷集中在建房造屋、路田界址等方面,有的农民为了一点小事而不肯谦让,不惜常年上访、反复上访,影响了当地社会的稳定。在农村,随地吐痰、随意倾倒垃圾、乱堆杂物的现象司空见惯,不爱护公共设施的行为时有发生,阻碍了新农村建设环境治理进程,亟需教育养成农民群众现代文明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
6、政府不配套是邗江新农村建设的主要瓶颈。
由于我区农业企业规模体量不大、科技含量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与基地、农户之间还没有真正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运行机制,带动辐射能力不强,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土地流转的有效机制尚未形成、政策很难逾越,一定程度上存在“依法、有偿可做,群众自愿难行”的现象,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难以有效推进,也不利于农业规模化生产和农业效益的提高,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以工促农、以城带乡还没有真正落实到政策条例上来,基层农技服务体系还不尽完善,“线断网破”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变,镇级农技服务能力逐步削弱,少数镇(街道)仅剩一、两名农技人员,且既要忙技术服务,又要忙经营创收,影响了服务质量和效益,村级兼职的农技员很难承担相应的农技服务职能,影响了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进程。农村干部待遇低,报酬少、压力大,付出与回报不成比例,严重影响了基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农村干部后继乏人,这些都需要加以研究并制定政策予以解决。
三、推进邗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路径思考
1、突出以生产发展为中心,大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全力推进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一是工业化推动,科学规划,合理开发,加快镇工业集中区创业园建设提高镇工业集约化发展水平;二是产业化提升,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生态化“三化”并举,农业品种创新、品质创优、品牌创响“三品”联创,大力推进农业结构集约化调整,强势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三是组织化创新,加快城郊型农业建设的步伐,积极发展农村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四是大力推进劳动力转移,规范劳动力转移市场,提高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适应能力,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五是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围绕村强民富的目标,因村制宜,大力发展农村村级一、二、三产业,不断增强村级集体经济的造血功能,村级集体可支配收入不少于20万元,劳动就业率达90%以上,积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多渠道化解村级债务,增强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服务功能,加快农村扶贫济困步伐,促进中低收入的农村持续增收。
2、突出以生活宽裕为主题,不断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进一步提高各镇工业集中区集约化、专业化开发建设水平,促进农村服务业的发展,积极培育生态旅游、休闲观光等配套服务产业,力促农村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建立和完善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体系,加大对农民的文化知识、劳动技能和致富本领的培训力度,增强其创业、兴业、就业的能力和素质。积极探索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与农村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衔接、流转办法,努力实现分类施保、应保尽保。继续抓好新型合作医疗改革,力争到“十一五”期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覆盖,新型合作医疗参保率提高到95%以上。进一步改善农村办学条件,更新添置设备,提高师资队伍素质。加快镇文化站、图书室、体育健身等文体设施建设,发展农村文化事业。多渠道着手解决好市民和农民待遇一元化的问题,把“两个反哺”、“多予、少取、放活”的政策落到实处。
3、突出以村容整洁为重点,加大农村综合环境整治。
一是按照产业化提升农业、工业化致富农民、城镇化繁荣农村的思路统筹城乡规划,积极推行工业向集中区集中、农民向中心村或社区集中、土地向适度规模种植集中,合理确定路网、线网、管网。衔接好城乡全面小康社会总体发展规划、城乡建设规划、城乡工业化发展规划、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资金投入规划、城乡社会保障规划。二是继续实施农村实事工程,着力优化农村人居条件。继续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村道路硬质化和小农桥建设进程,推进区镇道路向村组道路延伸。加快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加大农村特别是村组河道的疏浚力度,增建扩建丘陵山区当家塘库,强化水源管理,加大改水改厕力度,农户安全卫生水饮用率达到95%以上,卫生厕所使用率达到90%以上。实施“五沿”战略,推行沿路、沿江、沿湖、沿河塘、沿村庄植树造林,提高村庄森林覆盖率,以“两清、两改、一绿”为总体目录,全面改观村容村貌。三是继续推进村镇建设,加快实现城乡协调。按照建设田园村镇、工业园地、生态社区的理念和保护利用、改造发展的原则,大力开展农田方整、土地整理工程,积极推进镇村资源整合,逐步形成城镇组团和区域突出、产业或资源特色鲜明的重点中心镇,进一步加强规划引导,稳步推进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逐步减少自然村落。
4、突出以乡风文明为标志,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积极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要不断深化以创建“文明村镇”、“五好家庭”、“十星文明户”为主要内容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真正把文明村镇与卫生村镇、生态村镇的创建紧密结合起来,开展企业与村镇、部门与村镇共建活动,努力提高创建成效。要组织开展“八荣八耻”、“热爱美好家乡,建设美好家园、追求美好生活”等主题教育活动,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加强沟通交流,紧密联系干部群众的思想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形势政策宣传,引导农民统一认识,服从大局。要深入开展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满足农民富裕之后求知、求乐、求健康的精神需求,推动村风民风的根本好转。
5、突出以管理民主为目标,扎实做好基层党建工作。
完善村民自治机制,进一步完善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议事制度,建立健全村民代表联系户制度,切实搞好村务公开尤其是财务公开制度。加强农村基层执政能力建设,通过举办法制讲座、开展警示教育等多种形式,不断提高村干部民主管理、依法办事的意识,以及灵活运用工作方法化解矛盾纠纷、处理村级事务、解决实际困难,不断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大力实施富民党建“强基工程”,继续开展好农村"双带"型干部队伍建设,“十一五”期间要有80%以上的村干部成为“双带”型干部。注重培养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着重从致富能手、创新好手、干部帮手三个方面注重培养,从镇机关部门选拔思想政治素质高、发展经济能力强、工作业绩突出、熟悉“三农”工作的干部到村任职,积极推行村主要干部“两推一选”、“公推直选”的做法,配齐配优配强农村基层干部。
四、加强邗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组织领导和措施保障
1、强化领导,广泛宣传。推进新农村建设,关键在干部,重点在基层。全区各级要牢固树立“亲民、爱民、为民”的思想,各镇(街道)、各部门要在区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的牵头协调和组织指导下,把新农村建设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任务,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实施规划,狠抓措施落实。要注重引导农村党员干部积极投身新农村建设,加强思想理论教育和市场经济知识培训,切实增强他们想干事、敢干事的发展意识,提高他们能干事、干成事的发展能力,让广大农村党员干部真正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带头人。要因势利导,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群众、发动群众、教育群众,使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2、传统兼顾,协调推进。一是要正确处理好主导与主体的关系。各镇(街道)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组织者和实践者,要注意工作方法,把握工作力度,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和政策激励作用。要坚持走群众路线,把工作重点放在调动和保护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上,依靠农民、发动农民、相信农民,使广大农民自觉自愿地拥护和投身于新农村建设。三是要正确处理好点与面的关系。按照“区指导、镇主抓、村实施”的要求,坚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采取不同的发展模式,正确处理单项工作和全面工作、突出重点和全面推进的关系,及时总结经验,培育典型,以点带面,稳步推进。三是要正确处理好有形和无形的关系。在推进过程中,既要注重农村硬件设施的改善,又要注重农村整体文明程度的提高,只有这样,新农村建设才会有旺盛的生命力。
3、整合资源,形成合力。一方面,要整合政策资源。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各项支农惠农政策以及我区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各项扶持政策,要以实施“双百千万”工程为重点,对农村路桥建设、义务教育、合作医疗、技能培训等涉及农民切身利益的政策措施要确保到位,尤其是要敢于突破体制性和政策,研究一切有利于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措施。另一方面,要整合投入资源。全区各级都要“研究透、争取够、使用足”各项支农政策,各有关部门在制订工作计划、安排建设项目时也要注重向农村倾斜,对新农村建设的重点项目要优先规划、优先立项、优先实施,并要精心编制项目,积极向上争取扶持资金。要按照“经营村庄”的理念,引导社会各类资金投入新农村建设,加大对高效农业发展、农民培训创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
关键词:供需协同;林业产业链;纵向延伸;横向拓展;模型
林业产业覆盖范围广,产品种类多,涉及国民经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多个门类。近年来,我国林业经济总量显著增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2007年,全国林业总产值达1.17万亿元,同比增长9.84%;生产木材6974万立方米,人造板7365万立方米,各类经济林产品产量突破1亿吨;林产品国际贸易额达570亿美元,林产品生产大国和国际贸易大国的地位进一步巩固。以木材种植、经济林培育、竹藤花卉、野生动植物繁育利用、木材采运、木竹加工、人造板制造、林产化工、林机制造、木浆造纸、森林旅游等为主的林业产业体系初步形成[1]。
我国林业产业的迅猛发展,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维护国家木材安全、促进农民就业增收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总体而言,加快林业发展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森林总量不足、分布不均、质量不高的问题仍然存在,林业产业基础薄弱、规模不大、产业链结构不尽合理、市场发育不全等问题还比较突出,林业蕴含的巨大潜力还有待进一步充分挖掘。从产业链角度来看,林业产业链条中的营林业、加工制造业和第三产业仍然相对割裂,上下游产业间还亟待进一步相互延伸,产业链中的企业、消费者、行业中介以及政府等不同主体间缺乏有效协同。尤其是,林业产业发展中的原料、产品、技术以及政策上的供需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例如原料上的林木资源匮乏与木材加工业高速发展、木材利用率低下之间的矛盾;林产品单一与市场需求多样化之间的矛盾;林业企业的大量技术需求无法满足与科技成果转化不畅之间的矛盾;以及林业分类经营中商品林建设与现有采伐限额政策、林木产权不明之间的矛盾等,已成为影响我国林业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的主要瓶颈。为此,我们基于供需协同视角,构建林业产业链的延伸与拓展模型,提出林业产业链延伸和拓展的相关路径,这对于把握现代林业发展的内在规律,明确林业产业各环节的定位与发展,提升我国林业产业在新时期的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林业产业链延伸与拓展模型
产业链的实质是产业间及产业内的供给与需求、投入与产出的关系。从供应链角度来看,林业产业是一条在上、下游企业间形成贯穿原料供应(林木培育、种植)、生产制造(林产品加工)、销售(林产品营销)及最终用户的链条,见图1。这一链条以企业为主体,涉及产品、生产要素(林地、资金、人才等)、政策法律等的需求与供给,期间伴随信息流、物流等一系列活动的开展。
现代产业发展追求的是整体效益最优,肩负生态建设和林产品供给双重任务的林业产业更是如此,这是林业产业链形成的重要原因。但产业链的整体绩效不等于内部各环节的简单叠加,而是取决于各环节之间的有机协同。图1所示的林业产业链延伸与拓展模型,是林业产业生产和需求环节的客观存在和进一步努力方向,反映出林业产业的生产者和需求者的供需流动及其相互协同,描述了依据需求层次和生产环节划分的各个节点的分工状态。就运作方式而言,一般意义上的供应链有以制造商为核心的推动式和基于用户驱动的牵引式两种。考虑我国林业产业的特点及其发展要求,图1所示的林业产业链,是一种基于供需协同的推拉双动型运作模式,即以消费者对高新技术产品、“绿色”产品、个性化产品等方面的需求为导向,以林产品核心加工企业为主体,向林业产业链的上、下游环节进行纵向延伸,同时注重林产品领域和功能的横向拓展。
在林业产业链延伸与拓展模型中,初始生产要素是林业产业链有效延伸和拓展的前提。其中,林地是最重要的林业生产资料,资金是各地林业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高水平的一线生产经营与管理人才是推动现代林业建设的根本保证。由于林业生产周期长,是投资多、风险大、破坏容易恢复难的弱质产业,并且兼具生态、经济、社会等多重功能,因此林业产业链的延伸与拓展,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扶持和制度保障。另外,要解决产业链上、下游各节点间在时空上的供需矛盾,必须发展现代林产品物流。林业产业链各环节间及其内部存在的大量的物流活动,是产业链上各参与者进行生产活动的基础,其现代化水平将直接影响到整个产业链的运行效率和林产品价值增值目标的实现程度。而产业链的信息化程度与信息共享程度的提高对于林业产业的价值增值能力也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林产品延伸与拓展
(一)纵向延伸
当前,我国林业产业链的一体化经营还没有完全形成。实施一体化战略是促进林业产业链纵向延伸的有效途径。纵向一体化的作用主要体现在:(1)营林业效益比较低,其后续的木材加工和销售等环节所占的附加值较高,通过一体化经营,可以使农民从加工、销售环节分享利益,有利于林业产业的持续发展;(2)通过农民、营林组织、加工企业等联合、协作进入市场,可以克服单一层次面对市场的盲目性,提高驾驭市场的能力,从而形成“市场牵龙头(龙头企业)、龙头带基地(人工林基地和种苗基地等)、基地联农户”的一体化经营模式;(3)各产业环节相互协作、相互支撑,可以摆脱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的制约;(4)有利于产业链各环节的平衡发展,实现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人才流的合理配置[2]。
由图1可以看出,林业产业关联度高,尤其是作为林业主导产业的林产加工业与其它产业有较高的关联性:既可顺应木材资源加工增值、综合利用以及剩余劳动力就地转化的要求,又可带动化工、机械制造、印刷、包装、运输等相关产业的发展[3]。因此,在现有林业资源相对缺乏的条件下,我国林业产业应注重产业价值链的进一步延伸,以林产加工业为基础,一方面向森林培育业进行“前向”延伸,另一方面向流通、销售等领域进行后向渗透,通过市场价值链整合区域内的产业资源,以形成强大的综合优势。为克服我国森林资源供给不足的瓶颈,要加大在林木资源培育业上的投入,其增长速度应高于加工业、森林旅游业和其它林业产业,以实现商品林基地资源和木材加工利用的配套。现阶段应大力发展以速生丰产林和工业原料林为主体的商品林基地建设,保证林木加工企业原料供应的稳定性,为林产加工业的持续发展奠定物质基础。另外,应当加强造纸专用林定向培育基地建设,为制浆造纸工业提供充分的木材纤维原料,推动我国林纸一体化进程。
(二)横向拓展
林业产业链拓展,一方面要继续发挥原有的优势产业,另一方面要不断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拓展产业领域和应用范围。结合国家林业局、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七部委的《林业产业政策要点》(林计发〔2007〕173号)[4]中对林业产业发展重点与领域的界定,林业产业链在纵向延伸的同时,需要向新的关联领域进行横向拓展。
1.林木资源培育的横向关联拓展。在加大林木培育、种植,加快林木良种选育和林木良种基地建设、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的同时,在以下产业领域进行重点拓展:(1)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地、保护区建设,林木种质资源采集、保存、鉴定、开发和利用,以及林业基因资源保护;(2)促进大径级珍贵用材树种和珍稀树种的培育;(3)以木本粮油、干果为重点,以调整鲜果品种结构和提高产品质量为主攻方向,推进经济林发展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品牌型、外向型转变;(4)发展经济林果品储运、保鲜、分选、包装、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技术及现代物流配送产业;(5)合理利用野生花卉、林木种质资源,选育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新品种,重点发展鲜切花、高档盆花、食品花卉、化工花卉及观赏植物和高标准绿化种苗;(6)大力培育和开发我国优良乡土能源树种,积极引种国外优良能源树种,建设速生高产和高热值、高含油的能源林示范基地;(7)开发松材线虫病、松毛虫、枯梢病和蛀干性害虫等广谱高效生物农药,加紧对高效高毒毒株的筛选,提高杀虫生物农药的质量和产量,开发广谱和高效植物生长调节剂,逐步实现林业生产绿色、有机、无公害目标;(8)依法推进以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和自然保护区、狩猎场为主的生态旅游产业发展,加强风景林营造和更新改造,提升景观质量和生态文化内涵;(9)在严格保护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资源和严格执行有关法规、国际公约的前提下,鼓励野生动植物基因资源保护、种源繁育和基地建设,促进由利用野生资源为主向以利用人工资源为主转变,引导、扶持一批野生动植物繁育利用示范产业和产业群。
2.林产品加工的横向关联拓展。在保持林产工业发达地区现有人造板产业优势,培植一批大型人造板骨干企业和产业集群的同时,限制以优质林木为原料的一次性木制品与木制包装的生产和使用,以及木竹加工综合利用率偏低的木竹加工项目。严格按照《林业产业政策要点》,限制新建单线规模在5万立方米/年以下的高中密度纤维板项目、单线规模在3万立方米/年以下的木质刨花板项目,并根据市场需求和政策导向,在以下领域进行关联拓展:(1)积极发展生物柴油、生物质致密成型燃料、生物质发电和供热、燃料乙醇等生物质能源产品的开发利用技术,引导、扶持一批林业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企业,提高生物质能源的产业化水平;(2)按照国务院批准的《关于加快造纸工业原料林基地建设的若干意见》以及《造纸产业发展政策》[5],促进林纸一体化建设,尤其是发展商品木浆项目;(3)发展竹浆造纸、竹胶板、竹地板、竹装饰材、竹集成材、竹家具、包装箱、建筑模板与竹木复合材料及竹炭、竹醋等精深加工产品,开发利用竹笋等竹副产品;(4)鼓励发展人工种植药材基地,加强植物活性提取物及植物源新药的开发,促进紫杉醇、青蒿素、喜树碱、印楝素、石斛碱、银杏黄酮和银杏内酯等特色资源加工产品的规模化生产;(5)在巩固松香、松节油等传统主导出口产品的同时,大力发展松香、松节油和以松香为原料的香料产品、药品、五倍子单宁酸、紫胶等其它林化产品的精深加工产品,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提高木材水解、木材热解系列产品的档次,推动林化一体化发展;(6)木材功能性改良、木基复合材料和非木质材料林产品开发及综合利用;(7)次小薪材、三剩物的综合利用和木质废料(木块、木粉、刨花、木屑等)、一次性木制品的回收利用;(8)高起点引进林产品深加工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促进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以提高生产能力、监控检测、自动化控制水平为重点,促进林产品深加工及资源综合利用的设备装备业发展。
3.林产品营销的横向关联拓展。林产品营销涉及林产品流通业、信息服务业、金融、保险业、管理咨询业等众多关联产业。其中,林产品市场体系的培育,可以以农贸市场为依托,加快林产品初级市场建设,逐步建立规范统一、竞争有序的开放的木材及林产品市场体系,推动林业第一和第二产业的迅速发展。在企业运作中,物流体现了企业与其供应者之间相联系的能力。产业链的成本有很大一部分花费在产品周转上,减少存货与改善物流运作,是削减产业链成本的重要举措[6]。林产品物流包括林产品生产、采购、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运输、配送等一系列环节。应根据林业产业链的不同情况,选择合适的物流模式,建立相应的物流链系统,实现林产品流通的专业化、社会化和现代化。具体包括:加强林产品流通的基础和配套设施建设,引导、壮大林产品经纪人队伍,培育区域的专业林产品流通中心,培育多元化林产品流通渠道,有计划、有步骤地建设林产品期货市场等。
林业服务业领域,以林业站为窗口,以林业产业化基地为平台,以林业企业为依托,使林业站社会化服务向“建设标准化、管理规范化、服务体系化、经营产业化”的方向发展。同时,组建个体、私营等实体化、企业化林业服务组织,加紧建立村级林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构建起以乡镇林业站和各类农民专业协会为骨干,以千家万户为对象,上联林业业务部门、下连千家万户的林业服务网络体系[7]。此外,我国林业产业链的信息化程度整体较低,而产业链中的各成员通过共享信息可以提高产业链的整体竞争力,从而在行业竞争中取得明显优势。因此,政府应承担起林业信息化建设的责任,建立公用数据库和信息咨询交流制度,在林业产业链信息网络建设等方面给予指导和支持。
三、生产要素需求与供给
(一)林地需求与供给
林地按其主要功能可分为生态公益林地和商品林地。生态公益林地又分为防护林地和特种用途林地。商品林地包括用材林地、经济林地、薪炭林地、苗圃地等。当前我国林地资源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林地资源贫乏。我国属于林地资源贫乏的国家,虽然林业用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27%,但我国人均有林地面积仅为0.11公顷,蓄积8.6立方米,分别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6和1/8。二是林地逆转现象仍然存在。一方面是由于一些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违反林地管理的规定,造成林地管理的失控;另一方面是各地区的林业主管部门对占用、征用林地的管理力度还有待加强。此外,超限额采伐、滥伐的现象也有发生,致使造林绿化成果难以巩固。三是林地生产力低。以在黄淮海地区大面积推广的杨树为例,尽管杨树资源的面积已形成一定的规模,但活立木总蓄积量偏低,年生长量仅为意大利等欧美国家的1/3至1/5[8]。这说明我国现阶段的人工林经营技术措施与高度集约化经营的目标还有一定差距,人工林的林地生产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就当前的林地供给形势而言,一方面现有林地资源贫乏,需要增加有林地面积;另一方面我国人口稠密,尤其是林业产业较为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扩大有林地面积将受到一定限制。因此,林地供给的保障措施上,首先要求政府加强对林地的宏观调控,建立最佳的用地结构,保证林地充分合理利用,坚决制止乱占滥用林地。同时,在全民义务植树运动持久开展的基础上,鼓励全社会参与保护林地。其次,对于东部沿海地区,应加强对村庄隙地,沟旁、渠旁、路旁、圩旁、堤旁地以及滩涂地等非专项林业用地的复合经营和重复利用,充分利用基于农田林网和水系的林地资源潜力。第三,妥善解决非林地向林地的转化。对于原有土地用途并非全部是林业用地的,在经政府相关部门统一规划变为林地后,政府应根据改变土地用途的土地使用者的实际情况,研究制定一个科学合理、公正公平的土地补偿办法,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补偿措施,杜绝土地征用中的不规范和不公平现象,保护农民利益。此外,通过选用良种壮苗、实行科学种植和科学管理等来提高林地生产力是保证林木资源供给、促进林产加工业发展的必要途径。
(二)资金需求与供给
林业生产周期长,制浆造纸、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规模化木竹加工等产业投资需求较大。因此,建立包括政府财政支持,个人、社会经济组织和外商投资,以及林业产业基金会等在内的多元化产业投、融资体系至关重要。在直接融资方面,向林业产业投资主体开放所有的直接融资渠道,鼓励林业企业上市,通过股票发行的方式直接融资或通过发放债券的方法吸纳社会资本。在间接融资方面,建立便于农民个人、林业企业(尤其是林业中小企业)融资的金融机构,如政策性中小企业银行、农村信用社、林业企业投资公司等,充分利用信托公司等融资方式。全面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出台对林业的金融支持政策,研究制定贷款贴息、小额信贷、联保贷款、林木抵押贷款等的相关操作细则。适度放松农村金融市场的准入条件,允许农村民间金融组织合法化,支持农民自主参与的各种形式的合作金融,以增加农村金融的服务供给。
此外,借鉴世界上发达国家的成功做法,建议采取森林资产抵押融资、互助担保、政府政策性担保和商业性担保并用的信用担保体系。其中,政府政策性担保是由地方财政部门从财政预算中建立林业企业信誉保证金或信用担保基金,对一些重要的林业项目及贫困地区的林业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担保。互助担保是由农户之间、中小林业企业之间相互提供贷款担保服务,可以采取担保公司、互助担保协会和各种准互助担保机构等不同形式。
(三)人才需求与供给
林业产业链各环节中,无论是林木培育,木材加工,还是林产品营销推广,都非常缺乏训练有素的从业人员。大量集中在农村的木材加工企业,其职工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企业管理者也多凭经验组织生产,缺乏对市场的把握和应变能力,经营管理水平不高。因此,林业企业要改变传统的以物及物化的人为核心的管理模式,加大对林业从业人员就业能力、工作能力和职业转换能力的培训力度。充分利用各类林业院校、科研院所以及民办教育机构的培训能力,借助远程教育、网络教育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推进学校教育与行业培训的融合,提高林业工作者的从业素质。尤其是要加强高级技能人才和基层实用人才的培养,可以考虑在林业系统中逐步实施职业技能鉴定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以形成有效的就业准入控制机制,促进林业人才从业技能的提升。
四、政策、法律需求与供给
林业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方面,建议各地政府根据国家颁布的《林业产业政策要点》、《造纸产业发展政策》等出台《林业产业发展导则》,明确林产加工业鼓励发展、限制发展和禁止发展的项目,避免欠发达地区走先发展后治理的路子,引导林业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2006年,福建省发改委、经贸委和林业厅首家制定出台的《福建省林产加工业发展导则》,对各地林业产业的科学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此外,政府要规范和完善正在执行的一些优惠政策,公平税赋,清理对加工企业的税收之外的不合理收费,减轻企业负担。加大对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扶持,并继续完善和执行扶持贫困地区发展的政策,逐步使各地的“输血”型扶贫转变为“造血”型扶贫。在信用担保政策、投资倾斜政策、融资渠道和融资成本政策、税收等方面提供优惠。在信用担保政策方面,要引导金融机构完善授权授信制度,扩大基层银行的贷款权限,加大对林业投资者的贷款支持;积极推行贷款主办行制度,采取直贷、联贷和银团贷款等方式,解决林业企业的资金需求。在投资倾斜政策方面,建议设立林业投资委员会,具体负责各地林业投资中长期计划的编制,投资规模、结构、效益的监测,以及林业投资法规的草拟,林业重大投资项目的决策等;建立为林业产业政策服务的投资结构调控体系,制定对林业主导产业的投资倾斜政策、对林业企业技术改造的投资政策等。
在法律法规方面,物权法的出台实施,需要一系列的下位法的支持。目前,林业物权制度体系中还有不少需要予以补充和完善的地方,要抓紧审查林业法律、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林业主管部门要尽快完成相关配套立法工作计划,抓紧开展行政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清理工作,对有关物权的规定,都要依照《物权法》进行修改或者废止,并将清理结果向社会公开;在林权流转抵押、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国有林经营管理、公益林管理补偿等方面也还存在着立法空白,需要加快研究步伐。另外,进一步修订《林地管理条例》和制定各项配套的相关法规,使林地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有法可依。与此同时,加强执法队伍建设,积极探索林地管理综合执法途径,逐步推行林地保护综合执法。各级政府及林业和土地管理部门应严格按法定权限和程序各司其职、互相制约、互相配合,共同实施林地保护制度,保证林业基本生产要素的有效供给。
参考文献:
[1]贾治邦.履行建设生态文明重大使命推进现代林业又好又快发展[J].林业经济,2008(1):3-11.
[2]张智光,陈勇.江苏林业产业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154-155.
[3]杨加猛,张智光.培育江苏杨树产业竞争优势的战略思考[J].商业研究,2007(10):117-119.
[4]国家林业局.关于印发《林业产业政策要点》的通知[EB/OL].[2007-09-03]..
[5]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造纸产业发展政策[J].造纸信息,2007(11):5-9.
[6]李军民,朱有志,唐浩.国外农业产业链运作经验对中国的启示[J].世界农业,2007,2: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