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分数乘法教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经历发现并归纳乘法分配律的过程,理解和掌握乘法分配律(含用字母表示),并能正确地进行表述。
2、培养学生概括、分析、推理的能力,体验从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这种认识事物的方法。
3、初步感受运用乘法分配律能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教学重点:
发现﹑理解并掌握乘法分配律。
教学难点:
归纳并正确表述乘法分配律。
教学过程:
一、新授教学
1、师生谈话,从学校购买校服引入。
学校购买校服,每件上衣30元,每条裤子19元,四年级段共买了200套校服,一共应付多少元?
你能用几种方法,学生试做。
反馈:预设:(1)(30+19)×200(2)30×200+19×200
说说这两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结果相等可以用"="连接(30+19)×200=30×200+19×200
2、小强摆木块,每行摆5个蓝木块,4个红木块,共摆3行,一共摆了多少个木块?
(5+4)×3=5×3+4×3
3、用两种方法算出下面长方形的周长。
6厘米
4厘米
4、每个学生在自己的纸上写这样的一个算式。
5、给出一分钟的时间,写出这样的算式,看谁写得多。
(写出来的算式,左边和右边是否相等)
6、黑板上的这些算式和你写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用你喜欢的方式与同桌交流一下。
7、反馈预设:说字母公式,用语言表达等
二、巩固练习。
1、根据乘法分配律,在横式上填上合适的数。
①(15+23)×4=__×4+__×4
②8×(125+9)=__×125+__×9
③16×(37+12)=__×__+__×__
④(25+7)×4=__×__+__×__
2、根据乘法分配律,在横式上填上合适的数。
①23×19+77×19=(__+__)×19
②276×38+276×62=276×(__+__)
③46×18+54×18=(__+__)×__
④36×5+36×5=(__+__)×__(两种填法)
3、把结果相等的式子用直线连起来。
①6×29+6×71A25×8+25×40
②25×(8+40)B125×8+125×4
③125×(8×4)C5×20+b
④5×(20+b)D6×(29+71)
⑤(10+2)×2E8×2+4×2
指出错误的地方
4、判断,把错误的改正过来。
8×23+8×27=8×(23+27)
(3+9)×a=3+9×a
25×7×4=25×4×7
9×6+4×6=(6+4)×9
5、怎样计算简便就怎样算?
(10+125)×813×68+13×3260×(35+425)
三、知识延伸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能灵活运用直接开平方法、配方法、公式法及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能够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结构特点,灵活择其简单的方法.
(二)能力训练点:通过比较、分析、综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通过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培养学生用联系和发展的眼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树立转化的思想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和疑点
1.教学重点:熟练掌握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2.教学难点: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3.教学疑点:对“选择恰当的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中“恰当”二字的理解.
三、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解一元二次方程有四种方法,四种方法各有千秋,究竟选择什么方法最适当是本节课的目标.在熟练掌握各种方法的前提下,以针对一元二次方程的特点选择恰当的方法或者说是用简单的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是本节课的目的.
(二)整体感知
一元二次方程是通过直接开平方法及因式分解法将方程进行转化,达到降次的目的.这种转化的思想方法是将高次方程低次化经常采取的.是解高次方程中的重要的思想方法.
在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中,平方根的概念为直接开平方法的引入奠定了基础,符合形如(ax+b)2=c(a,b,c常数,a≠0,c≥0)结构特点的方程均适合用直接开平方法.直接开平方法为配方法奠定了基础,利用配方法可推导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配方法和公式法都是解一元二次方程的通法.后者较前者简单.但没有配方法就没有公式法.公式法是解一元二次方程最常用的方法.因式分解的方法是独立的一种方法.它和前三种方法没有任何联系,但蕴含的基本思想和直接开平方法一样,即由高次向低次转化的一种基本思想方法.方程的左边易分解,而右边为零的题目,均用因式分解法较简单.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复习提问
(1)将下列方程化成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并指出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及常数项.
(1)3x2=x+4;
(2)(2x+1)(4x-2)=(2x-1)2+2;
(3)(x+3)(x-4)=-6;
(4)(x+1)2-2(x-1)=6x-5.
此组练习尽量让学生眼看、心算、口答,使学生练习眼、心、口的配合.
(2)解一元二次方程都学过哪些方法?说明这几种方法的联系及其特点.
直接开平方法:适合于解形如(ax+b)2=c(a、b、c为常数,a≠0c≥0)的方程,是配方法的基础.
配方法:是解一元二次方程的通法,是公式法的基础,没有配方法就没有公式法.
公式法:是解一元二次方程的通法,较配方法简单,是解一元二次方程最常用的方法.
因式分解法:是最简单的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但只适用于左边易分解而右边是零的一元二次方程.
直接开平方法与因式分解法都蕴含着由高次向低次转化的思想方法.
2.练习1.用直接开平方法解方程.
(1)(x-5)2=36;(2)(x-a)2=(a+b)2;
此组练习,学生板演、笔答、评价.切忌不要犯如下错误
①不是x-a=a+b而是x-a=±(a+b);
练习2.用配方法解方程.
(1)x2-10x-11=0;(2)ax2+bx+c=0(a≠0)
配方法是解决代数问题的一大方法,用此法解方程尽管有点麻烦,但由此法推导出的求根公式,则是解一元二次方程最通用也是最常用的方法.
此练习的第2题注意以下两点:
(1)求解过程的严密性和严谨性.
(2)需分b2-4ac≥0及b2-4ac<0的两种情况的讨论.
此2题学生板演、练习、评价,教师引导,渗透.
练习3.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练习4.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1)x2-3x+2=0;(2)3x(x-1)+2x=2;
解(2)原方程可变形为3x(x-1)+2(x-1)=0,
(x-1)(3x+2)=0,
x-1=0或3x+2=0.
如果将括号展开,重新整理,再用因式分解法则比较麻烦.
练习5.x取什么数时,3x2+6x-8的值和2x2-1的值相等.
解:由题意得3x2+6x-8=2x2-1.
变形为x2+6x-7=0.
(x+7)(x-1)=0.
x+7=0或x-1=0.
即x1=-7,x2=1.
当x=-7,x=1时,3x2+6x-8的值和2x2-1的值相等.
学生笔答、板演、评价,教师引导,强调书写步骤.
练习6.选择恰当的方法解下列方程
(1)选择直接开平方法比较简单,但也可以选用因式分解法.
(2)选择因式分解法较简单.
学生笔答、板演、老师渗透,点拨.
(四)总结、扩展
(1)在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中,公式法是最主要的,最通用的方法.因式分解法对解某些一元二次方程是最简单的方法.在解一元二次方程时,应据方程的结构特点,选择恰当的方法去解.
(2)直接开平方法与因式分解法中都蕴含着由二次方程向一次方程转化的思想方法.由高次方程向低次方程的转化是解高次方程的思想方法.
四、布置作业
1.教材P.21中B1、2.
2.解关于x的方程.
(1)x2-2ax+a2-b2=0,
(2)x2+2(p-q)x-4pq=0.
4.(1)解方程
①(3x+2)2=3(x+2);
(2)方程(m2-3m+2)x2+(m-2)x+7=0,m为何值时①是一元二次方程;②是一元一次方程.
五、板书设计
12.2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二)
四种方法练习1……练习2……
1.直接开平方法…………
2.配方法
3.公式法
4.因式分解法
六、作业参考答案
1.教材P.2B.1(1)x1=0,x2=;(2)x1=,x2=;
2:1秒
2.(1)解:原方程可变形为[x-(a+b)][x-(a-b)]=0.
x-(a+b)=0或x-(a-b)=0.
即x1=a+b,x2=a-b.
(2)解:原方程可变形为(x+2p)(x-2q)=0.
x+2p=0或x-2q=0.
即x1=-2p,x2=2q.
原方程可化为5x2+54x-107=0.
(2)解①m2-3m+2≠0..
m1≠1,m2≠2.
当m1≠1且m2≠2时,此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备课改革;刍议
笔者工作20年来,一直从事数学的教育教学工作,喜爱钻研教材,研究教法和学法,特别重视备课改革。根据我们学习与实践的体会,认为当前备课改革要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念,并从三个方面考虑,即(1)知识的建构,包括学生有关的生活经历、学过的旧知识、课题所属的知识系统以及它所蕴含的数学思想和方法;(2)情意方面,包括学生的兴趣爱好,道德品质的陶冶等;(3)学习的反馈与控制。
备课时要把以上三方面的教育过程有机地揉合在一起,融为一体,当然具体上课时,各方面的要求可以分别有所侧重。总的说来是要尊重学生的个性,让学生在课堂上拥有更多自由“生长”的时空。
下面举两个例子来说一说。
1 在学习新知识时,引导学生自己“创造”数学
荷兰著名数学家和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认为,学生学习数学是一个有指导的再创造的过程。小学数学学习本质是学生的再创造。虽然学生要学的数学知识是前人已经发现的,但对学生来说,仍是全新的、未知的,需要每个人再现类似的创造过程来形成,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并不是简单的接受,而必须以再创造的方式进行;教师不能将知识直接灌输给学生,而是要让学生经历这个再创造的过程。因此,在新知生长点的备课环节,教师应留下适当“时空”,让学生进行创造活动。
[案例]
课题:“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
(一)课前准备
学生已经学习了分数乘法和分数除以整数,让学生自编用上述学过的知识解答的简单应用题。从学生编的题中选出几题,如:
①一辆汽车每小时能行45千米,2/5小时能行多少千米?
②我校六年级(1)班同学42人,其中4/7是女同学,男同学有多少人?
③“六一”节快到了,同学们为了庆祝自己的节日,准备用绸带扎花。有一段绸带长9/10米,如果每朵花要用了3/10米,这段绸带可以做成几朵花?
同学们解答、讨论自己编的题:
①题的数学问题是求45千米的2/5是多少?
算式:45×2/5=18(千米)。
②题班级里的同学,除了女同学就是男同学,女同学占4/7,男同学只占3/7。
数学问题是:求42的是4/7多少?
算式:42×3/7=18(人)。
③题的数学问题是:求9/10米里有几个了3/10米。
算式:9/10/÷3/10。
估计许多同学对第③题算式这样列没有疑问,但怎样计算,却感到困惑。于是转入探讨“一个数除以分数”怎样计算的阶段。
(二)新课:“一个数除以分数计算法则”的探索
1、课本是用下面的应用题引进的:
一辆汽车2/5小时行驶18千米,1小时能行驶多少千米?
从学生熟悉的数量关系“速度=路程/时间”,很容易列出算式:18÷2/5
提问:这是整数除以分数,请同学们想想,该怎样计算?
估计有以下几种不同的算法:
(1)把2/5化成小数来计算,18÷2/5=18/0.4=45(千米)
(2)把2/5小时化成分计算,即18÷(60×2/5)×60=3/4×60=45(千米)。
教师设问:当除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时,用这种方法就不能计算出准确的结果,怎么办?
2 教师引导:因为除法是乘法的――(学生异口同声)逆运算,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分数乘法计算的思路,根据“逆运算”关系来推出除法的计算法则,好不好?
(1)自编题①,实质上是怎样的数学问题?请作草图说明。
学生:①题实质是要求:45千米的2/5是多少千米。
草图:1小时行2/5小时
算式45×2/5=18(千米)。
师:请说说你作图时是怎样想的?
生:我先画一条线段,表示汽车1小时行的全程,再把全程5等分,取它的2份,就是5小时汽车行的路程。
师:很好!(再把图改为):
1小时行
2/5小时行
由学生根据图Ⅱ编成应用题,就是课本的例题。它的数学问题是一个数的2/5是18,这个数是多少?
师:将两图进行对比,请学生说说两图表示的数量关系有何异同。
结合图意,自编题①和课本例题两题算法对比:
自编题①:45×2/5=45÷5×2=18,
课本例题(逆推):18÷2/5=18×5÷2=18×5/2。
师生共同说: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这个数乘以分数的倒数。
也许这时有学生想起“分数除以整数(零除外),等于分数乘以这个整数的倒数。那就更好,足以说明刚才的结论是对的(整数是分母为1的分数)。
还可以用例题与自编题作比较,用应用题中的事理让学生懂得例题是自编题①的逆运算。通过对比,学生可以进一步确信:“一个数除以分数,只要乘以这个分数的倒数就行了。”
2 在作业设计中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为出发点,为学生提供自我表现机会,给学生以展示创新意识与能力的时空
如计算圆柱体表面积,照课本上的算法要分三步计算:(1)S侧=2πr×h,(2)S底=r2,(3)S表=S侧+2 S底
以往学生曾提出疑问:这样计算比较繁琐,有没有更简便的算法?现在备课时,就要注意这个问题,学生自己能提出这个问题最好,否则教师就要启发学生,力求用最佳解法。我的做法是:当学生用课本中讲的算法算好后,再启发学生想想看,有没有简便的算法?
当得出:“圆柱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后,用字母表示,就是S表=2πr×h+2πr2
问:“能不能运用过去学过的运算定律、运算性质使计算简便?”留出一些时间让学生思考和“窃窃私议”,最后由学生自己提出S表=2πr×h+2πr2=2πr×(h+r).(把公共的因数(式)提取出来。)
这样,将学生置于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位置,凡是学生能想明白的,就让学生去想;凡是学生能说的就让学生去说;凡是学生能探索的就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凡是学生能做的就让学生去做。教师不仅要走在学生的“前面”,还要学会走在学生的“后面”,为学生学习和发展创设适合的环境与条件,并在必要时提供帮助。
3 教后反思
最后,根据自己的课堂教学实际,对备课成功与否进行反思,写上自己的“教后感”,为第二年备课或研究提供素材,以便不断提高教师备课与研究的能力。
关键词:渗透 数学思想方法 转化思想 符号思想 数形结合思想
数学思想方法是指人们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根据数学理论与内容采取的一定的途径、程序、手段。数学思想方法就是教授一种学习数学的学习方法与策略。
《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试验稿)提出:“学生通过学习,能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阶段有意识地向学生渗透一些基本数学思想方法可以加深学生对数学概念、公式、定理、定律的理解,是提高学生数学能力和思维品质的重要手段,是数学教育中实现从传授知识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小学数学教学进行素质的真正内涵之所在。
在小学数学教学阶段,数学思想主要有符号思想、转化思想、分类思想、建模思想、方程与函数思想等等。下面结合我这几年的教学实际,谈一下如何在小学中、高年级数学教学中渗透符号思想、转化思想、数形结合思想。
实践证明:在小学数学教学阶段,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能力和教材自身的特点,有选择性地在数学教学中渗透一些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对于小学生的数学能力的提高有很好的促进作用。结合我这几年的教学实际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下我的看法。
第一,在师生共同探究新知的过程中渗透符化思想。我在教学乘法结合律时这样设计:出示(3×5)×4=60和3×(5×4)=60。
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两个算式,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生:可能回答都是3,5,4三个数相乘,结果都等于60,所以(3×5)×4=3×(5×4)。
师:等号左、右两边的三个数相乘时,顺序一样吗?
生:很容易看出左边是先把3和5相乘,积再与4相乘,而右边是先把5和4相乘,积再与3相乘,但不论如何,结果都等于60,即相等。接着,师提出质疑;师问:是否任意三个数相乘都有这样的规律呢?然后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两组数让学生验证,通过计算验证,学生发现:老师的质疑有道理的,也是正确的。即:三个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这个规律叫做乘法结合律。师:如果用a、b、c、三个字母来表示任意三个数,你能写出刚才发现的规律吗?学生根据刚才的规律,结合同桌讨论、交流,很容易形成共识,最后师板书:(a×b)×c=a×(b×c)。
用符号化的语言来描述数学规律,这就是符号思想。在数学中各种量的关系,量的变化以及量与量之间进行推导和演算,都是用小小的字母来表示数,以符号的浓缩形式来表达大量的信息。用字母表示数是符号思想的其中一种形式,它可以很清晰地表示数量之间的关系,书写简单、方便。用字母表示乘法结合律是教学中第一次尝试,为今后教学乘法分配律奠定了基础。
第二,在小结和习题计算中常用到转化思想。在同分母加减法的练习中常遇到这样的题目:我在教学中这样设计:同分母的分数加减法如何计算?生答: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师:这是一个整数1减去一个分数,怎么办?生:不说话。师:如果能把1转化成一个分数就行了。生:说是。师:我把1转化为一个什么分数呢?请同学们的分母是几?生答:是8。生说:老师我知道了,把1化成,原题就化成了这样就可以进行计算了。
通过这样的设计我们可以看到:通过转化把不能解决的问题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可以解决的问题,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解题策略,锻炼了他们的思维,而且经常在练习中使用这种方法,久而久之,这种方法就在学生脑海中形成一种无意识的思想,他们就不自觉地就使用他们来计算,提高了解题能力。
第三,在知识的拓展延伸中妙用数形结合思想。例如,我在教学异分母的分数加减法这样设计:出示:计算。师:你会计算吗?通分感觉很麻烦,我们还可以借助什么策略来化繁为简呢?师:这些分数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学生根据分数的意义回答,教师配以课件演示。强调单位“1”相同。)
数形结合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数”是指数量关系,“形”是指空间形式。在数学教学中,数与形常常结合在一起,内容上相互联系,方法上相互渗透,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数形结合思想是充分利用“形”把一定数量关系形象地表示出来。上面这个题目的计算是借助正方形面积图,使比较复杂的异分母的分数加法,用面积图的方式直观来分析,使问题简单明了。
古往今来,数学思想方法不计其数,每一种数学思想方法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我们对于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应具有选择性,即根据学生的认识水平和年龄差异在不同年级渗透不同的数学思想方法。总之,我们广大小数学教师要做教学有心人,有意渗透,有意点拨,让学生通过现实活动,主动参与、自主探究,学会用数学思维方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让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得到切实有效地发展,进而提高全民族的数学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7月第1版
一、正确处理教材内容的设置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关系
数学知识既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知识就在学生生活中。但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以教本为本”作为处理教材的基本原则,由此产生的数学课堂常把知识与生活实际分离开来。学生为学数学而学数学,掌握的数学知识的生活性不强。我们认为学习数学应遵循如下原则:学生生活经验——获取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即数学学习应是“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教材是极其宏观性的蓝本,一套教材覆盖着广阔的时空,但教材只起一个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的指向作用。教师根据教材内容模仿生活情景,由生活实际导人数学知识学习,并将学得的数学知识应用于解决生活问题。对此,我们可作以下努力。
1.课题出示生活口语化
为简单易懂,符合学生语言特点,同时消除学生的“陌生感”和“无味感”,可把教材中的一些课题生活口语化,让学生感到亲切、浅显和活泼。如教学“通分、约分”时,出示课题“通分、约分两兄弟”;教学“倍数、约数”时,出示课题“倍数、约数两父子”;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时,出示课题“我认识了乘法”;教学“长度单位”时,出示课题“长长短短”;教学“周长与面积的比较”时,出示课题“线与面的不同”等等。
2.知识形成生活情景化
知识形成生活情景化,就是运用“模拟教材”创设生活情景,把宏观的具有广阔时空的教材内容作微观的具有强烈生活气息的生活情景刨设,让学生在研究身边的人与事时学到应学的知识。这方面的内容,教材各单元都能将知识放在一定的生活情景中,这里不再赘述。
3.知识运用生活实践化
理解和掌握知识的落脚点就是运用。学生通过对知识的运用、问题的解决,亲身体验学习数学的意义与作用,从而培养学习的自觉性与应用意识。知识运用的过程也就是生活实践的过程,所以教学中同样要挖掘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关联的因素,真正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的问题。
二、正确处理教师“教案思维”与学生“学习思维”的关系
教师要上好课,必须作好课前准备,这种准备称为备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重要前提,是教学全过程的基础,对课堂教学质量的好坏起着决定性作用。备课的书面表达方式就是撰写教案。
教案是教师依据教学大纲、教材、学生的实际及教师教学经验设计而成的。正因为如此,教案具有一定的教师主观性。在课堂施教过程中,往往许多事情的发生是教师课前始料不及的,学生学习思维不一定准确顺应教师的教案思维。这就要求救师有扎实的基本功和良好的教育机智,正确处理好教师“教案思维”与学生“学习思维”的关系。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第二册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内容时,由于教材给出的口算方法是单一的,编排意图突出“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减”的算理,所以课前教师备课涉及的也只有一种口算方法。在教学中,教师提问:“对54+5和78-5两个题你怎样想出它的结果来?”教师这一不经意的问,学生思维便远离了教师的教案思维,得到众多的思考方法。
此节课教案成了“无用教案”,我认为此教案的有用更有价值。教师的教案应有效扼制学生的过繁、不着边际的学习思维,有效把握教学进程,很好地达到教学目的。
三、正确处理“完成既定教学任务”与“培养学生发散、创新思维”的关系
“教材”均分课编写,“教师用书”规定某单元某章节分几课时教学完成,更有甚者的是“教学参考书”明确规定每一课时的所教内容,这无形之中束缚了教师手脚。一学期一个大任务,一周一个中任务,一节一个小任务。我们说教师要完成必要的教学任务本应无可厚非,但是一些教师为片面追求完成形式上的教学任务,常常出现教学“走过场”的现象。课中重点、难点和关键、教师不敢多花时间。课堂上也时有小组讨论、小组合作探究、小组争辩,但总是给人“走走过场”、“摆摆形式”的感觉。学生讨论、探究、发言不充分,学生活动不深透,教师过早地下了结论和评判。
怎样才叫完成了教学任务?我们说一节课学生学得主动活泼、思路掌握了、问题解决了、学生得到锻炼了、基本技能得到发展了、创新精神培养了、发散思维训练了,这样即便教师设计的教学内容或书上习题没有完成,这节课的教学任务也算圆满完成了。反之,教师设计的教案内容全部完成,但学生该会的不会,该培养的能力没有培养,这节课实在不能说完成了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第十一册“分数、小数应用题”时,借例题“两地相距13千米,甲乙二人从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经过1 小时相遇,甲每小时行5千米,乙每小时行多少千米?”对学生进行一题多解的发散思维训练,课堂教学达到了相当好的效果。学生在主动探究、分析讨论、互相合作、个体知识的资源共享的基础上,培养了创新精神,得出了十多种不同思路的解法。同时,由于学生在上述过程中花时间太多,致使教师没有把自己所设计的内容教学完,下课铃响的同时,教师面露遗憾和尴尬。我们认为该教师已经圆满地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如果教师过多地追求一节课形式上的圆满,而忽视实质性教学,本身就是一种不创新。
四、正确处理“课内集中学习”与“课外生活学习”的关系
关键词 数学教学 创新能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22-0041-01
课堂教学是培养创新素质的主渠道,所以我们教师应该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每节课的教学任务落实到教学过程中,把每节课都作为学生创新探索的过程,使学生的创新能力逐步形成,逐步提高。那么如何在数学课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几点看法。
一、钻研教材,激发创新意识
教师在钻研教材设计教案时,应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已有的知识水平,从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角度考虑,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挖掘教材中的创造性因素,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例如,在教学“乘法结合律”时,我先让学生观察并计算三组算式:(2?)?=24,2祝??)=24,(2?)?=2祝??)。算完后,请每一个同学换三个数字,按同样的次序填写在(住酰住酰健祝ā住酰飧龅仁街校⒀橹さ仁蕉际浅闪⒌模涣骱笕醚懒⑻羁眨喝鍪喑耍劝亚傲礁鍪喑耍俪艘缘谌鍪换蛘呦劝眩ā ?)相乘,再与( )相乘,他们的积不变,这就是乘法结合律。再要求自读教材加以印证。这样更有利于每个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全体学生的创造性潜能就得到充分发展。
二、创设情境,营造创新氛围
积极的课堂气氛,能形成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动机,从而提高学习效率。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十分重要的。例如,在复习分数大小的比较这一内容时,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题:用不同的方法比较、和这三个分数的大小,要求全班同学分小组讨论。这下同学们讨论的可热闹啦,纷纷说出自己的不同方法。最多的一组竟想出了六种。
三、运用各种方法,培养创新能力
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通过动脑、动手、动口等实践活动学会学习,学会思考,获得终身受用的创造才能。
1.动手操作。如在教学圆面积时,可先问学生,推导梯形、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时,自己是怎么做的?待学生说出用割补法割补成长方形后,教师激思,你们能用同样的方法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吗?这时学生纷纷动手,有的学生把圆形纸片分成16等分,又把其中的一份剪成2等分,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在分析圆的半径、周长和长方形长、宽的关系,得出圆面积公式。也有胆大的学生把圆形纸片剪成8等分,把每一份都看成近似的三角形,在分析圆的半径、周长与三角形底、高的关系,得出圆面积公式。这就说明,操作有利于唤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激发创新欲望,并最终让学生现实地把未知转化为已知。
2.质疑问难。敢于质疑也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方面。如在教学“已知几倍的数,求一倍的数”应用题时,在展示群兔图(白兔2只,灰兔8只)后,引出质疑:根据图中白兔和灰兔的只数,你想到什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通过对一些具体材料的发散性质疑,大胆地提出了许多问题,既复习了旧知识,又培养了创新能力。
四、通过练习,发展创新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精心设计习题,强化训练是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推理等能力的手段,也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1.设计开放性练习,培养思维能力。在学习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后,设计了这样一道题:六(1)班有男生16人,比女生少6人; ?(补充问题,编成百分数应用题)编题、解题的过程,发展了学生的想象力,提高了学生的创造力。
于是,我在课前对自己所教的甲乙两个班级的学生作了初步的调查。我发现,总体而言,三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用到的分数知识比较少,家庭或社会的其他教育机构也很少对分数进行系统的教学,所以,他们对分数的知识了解不多。学生对分数的概念、读、写方法,以及大小比较等知识的掌握基本上是空白。但是鉴于甲班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强,数学素养好,又善于动手操作,而乙班学生活泼好动,喜欢将思维过程用言语表达的情况,我设计了两套教案,期待着能“对症下药”,让他们学得轻松,学得高效。
一、量体裁衣,细化教学目标
针对甲班学生数学逻辑强,乐于探索的心理,我从数学知识内部结构发展的需要出发制定教学目标:(1)通过研究■,■,■,■这四个分数,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2)能根据分数以及它对应的图形,初步比较分数的大小并进行分数的加减运算;(3)感受分数与整数一样也可以进行大小比较和运算,经历数形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4)通过观察、操作、联想等活动培养学生有理有据地思考问题和主动探究的能力,建立空间观念。
针对乙班学生活泼好动,善于观察,富有童趣的特点,我紧扣新课标“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理念,拟定目标:(1)根据生活情境初步认识分数,结合具体图形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会读写几分之一;(2)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使学生经历认识几分之一的探究过程,初步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3)体会分数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4)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二、,夯实教学内容
在充分考虑学生认知起点的基础上,我对甲乙两个班级进行了不同的教学设计。甲班设计了这样一些教学环节:课前谈话,回顾以前学习过的计算方法(加法、减法、乘法、除法,再请学生列举一个除法算式并解释除法算式的意义)――借助除法的意义,引入分数■,并研究■的含义(把“1”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动手折纸,初步理解分数的含义(用一张长方形纸逐次折出■,■,■,在此基础上联想出■)――认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明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以■为例认识分数线,分子与分母,并引导学生指出分母“1”相当于除法算式中的被除数,分母8相当于除法算式中的除数,整个分数■表示商)――运用图形的直观性,进行分数大小的比较和简单的分数加减运算――回顾与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会了什么?)
乙班学生具体形象思维比较发达,我就选择生活情境“分月饼”引入(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整个月饼的一半,也就是这个月饼的■)――着力弄清■的含义,为迁移做准备(读写■,寻找生活中的■,提供长方形纸折■,辨析■,)――结合不同图形认识其他几分之一,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如■,■等)――课堂练习――反例巩固,归纳解题的思维方法(把单位1平均分成几分,每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虽然甲乙两班授课的切入点不同,教学过程也大相径庭,但是和我授课的目的是一致的:(1)通过突破■这个基础分数,引领出其他几分之一;(2)通过数形结合的形式,把对分数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3)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引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建立学生的空间观念,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正因为牢牢抓住了这节课的主旨,我的教学就显得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三、因地制宜,生成学习资源
我们的教学设计是预设性的,多少带有教师的主观色彩,而课堂、学生是动态的,所以我们要随时关注课堂教学中生成性的学习资源。在甲班教学的第三个环节中,我要求学生用一张长方形纸折出■,并用斜线表示出它的■。我预设着学生能横折、竖折或者斜折,突然,课堂上有个学生冒出来说,老师,我还有别的方法。我惊讶之余,把他的作品拿上来让其他学生判断对不对,顿时,课堂炸开了锅,意见不一。连问几个学生,发现他们无非就是不能断定有没有平均分。我灵机一动,拿出剪刀,沿着折痕,把这个长方形一分为二,然后把一半翻转过来,就发现完全重合。“是■,是■!”学生兴奋地大叫。我趁机让学生重新温习了如何得到分数■的,扎实了基础。
乙班学生在认识■的过程中,有个学生得到的是圆片,他通过对折三次,把它平均分成了8份,可是一不小心,就涂了其中的2份。于是,我把他的作品贴在了黑板上,问:涂色部分能表示整个圆片的■吗?学生纷纷摇头,我继续追问:不能表示■,还能用其他分数表示吗?请和你的同桌互相交流一下,再告诉我答案。结果就出现了两个分数:■和■。接着我再请学生说一说,分数■是怎么得到的?把圆片平均分成8份,取其中的2份,就是■。那么■又怎么得到的呢?我把每两份看成一份,整个圆,就分成了4份,取其中的1份,就是■。那么你能比一比■和■的大小吗?经过激烈的讨论,学生通过观察涂色部分的大小,得出■=■。这不能不说是整堂课预设之外的惊喜。
我在教学实践中,对于计算教学中的无效、低效行为进行了收集与排查,同时也采取了相应的对策,现总结如下。
一、教师方面
1.泛泛地讲解例题和计算法则,内容空洞抽象,算理讲不透彻。
对策:要使学生会算,首先必须使学生明确怎样算,以及为什么这样算,也就是加强对法则和算理的理解。《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学时,应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增进对运算意义的理解。”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应以清晰的理论指导学生掌握计算方法,必要时可以结合现实生活情景帮助学生理解、理清并熟练掌握计算法则,运算性质。如教学“分数除法”时,首先明确这是在学生学会“分数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关键是根据分数的意义,一个数除以几,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一是多少,把分数除法转化为分数乘法来计算。这个转化过程是学生认识的转折点。因此,我们在进行计算的新授课时,对算法和算理的教学必须是正确的。这就要求每一位教师熟悉各册教材的要求,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规律和知识基础设计教案,选择最优的教学方法,以求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并在强化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注意发展智力、培养能力。
2.一味追求算法多样,认为算法越多越好,忽视在多种多样的算法中提炼最优化的算法,导致一部分思维比较慢的学生思路紊乱,计算出错。
对策:计算方法的多样化是针对传统教学中教师讲解学生模仿,计算方法单一刻板而提出的教学改革举措之一。而实践证明,计算方法有明显的优劣之分,如9加几的口算,可以采用看大数拆小数的方法来凑十口算,也可以用看小数拆大数的方法来算,这么多算法中我们就要适当优化,让学生感悟看大数拆小数的凑十口算方法是比较简单的。通过教师的合理引导,学生能够逐渐感悟,提炼出最优的算法。这样就可以帮助学生,尤其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掌握比较理想的算法,并不是像某些老师口中的“你好我好大家好”,把学生弄得一头雾水,最后什么方法都没有学会。
3.练习单一、重复,目标不清,重点不突出,缺少练习的层次性与适当的提升,导致学生反感厌恶,产生逆反心理。
对策:让学生对计算练习不反感,乐于练,要注重这样几点:课堂练习做到突出法则重点练,练习题要能反应当堂课的法则重点;复习课中的练习将容易混淆的对比练,通过对比,不仅巩固了基础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注意力;经常出错的反复练,根据学生平时计算中的错误随时登记,分析归类,有针对性地反复练,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多种类型进行综合练,可以把相似类型的题综合在一道混合式题中,使法则在分辨中得到巩固;启发学生思考,创造性地练,设计一些题目,启发学生选择最佳算法,怎样简便就怎样算,可以化难为易,同时可以发展学生的创造力;激发学生兴趣,多样化地练,设计练习时,除一般计算题外,还可以设计选择题、判断题、匹配题等多种形式。这样通过多种手段、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与计算好胜心。
4.担心学生计算出现问题,有些计算技巧不敢教给学生。
对策:站在学生的立场,结合自己的计算心得,运用已有的知识能力让一些烦琐的计算变得简便。如求比例中的未知项,遇到类似()﹕48=9﹕3.6时,学生通常是用48×9÷3.6,计算烦琐又容易出错。这时就可以教给学生利用分数形式48×9/3.6进行约分计算,这样计算快捷而且正确率高。
5.作业批改过程中,发现问题教师包办代替,帮助学生找出错误原因,久而久之,导致学生自查能力下降,检验不出自己的错误。
对策:波利亚说:“学习的最佳途径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教师的包办代替只会使学生养成依赖的坏习惯。批改作业时,只给学生的计算题作出对与错的判断,然后让学生自查,要求学生自己圈出错误之处,再进行订正,印象深刻,从而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二、学生方面
1.认为计算是一项单纯的作业,不像解决问题需要细读题目,分析数量关系,认为计算题不要审题,只要计算即可。
对策:计算题的计算数据和运算符号都是明摆着的,容易忽视对题目的周密观察和认真分析,盲目计算,就容易使计算繁难,影响正确率。因此,解计算题也要和解应用题一样,重视观察能力的培养,加强审题训练。我对学生提出“两看,两想,再计算”的程序,即:先看一看整个算式由几个部分组成,想一想一般方法如何计算,再看一看有没有某些特殊条件,想一想能不能用简便方法计算。教学生对题目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观察分析。
2.书写马虎、不认真,认为计算不需要规范的格式,竖式想列哪就列哪,课本上、书桌上甚至手心里随处可见草稿的身影。由于写得潦草,导致计算错误多。
对策:教师自身要树立规范的形象,教师格式规范、一丝不苟的板书能给学生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小学生的学习习惯受教师习惯的影响很大,教师在教学中,必须以身作则,无论看书、说话,还是板书、批改作业,都应注重其中的习惯熏陶,努力为学生作出示范。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同时,发放统一的草稿本,要求学生用到哪一页就折到哪一页,放在课桌上,随时可拿可用,养成打草稿的习惯。
3.忽视验算,多数学生计算完毕后就不再验算,也不习惯用估算来检验结果的合理性。
一、欣赏学生,是形成动态生成的基础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他们是带着自己的经验、知识、思考和兴趣来参与课堂学习的。因此,在教学中,老师要把学生真正当做学习的主人。要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个学生,让学生感觉到老师对自己的关怀、爱护、肯定和赞赏。给学生一个信任的目光,一个善意的微笑,一句鼓励的话语,都会让学生如沐春风。只有教师欣赏学生、信任学生,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有了每一个学生的主动参与,一个个动态生成,相信就会不断的涌现。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我想:假如能给学生一个机会,就一定会还你一个惊喜的。
有一个教师在教学《分数的意义》一课时。原先的打算是让学生运用提供的材料,表示出它的1/2,进而感知分数的意义。可是在实际的汇报中,竟然有一个学生折出他的1/3。这时,老师并没有批评这位学生的答非所问,而是说:“你真聪明1/3都能折出来。”于是,全班同学又一次纷纷动手,折出了1/4、1/5、1/6……等许多的分数,老师因地制宜,引导学生对所折分数进行比较,进一步理解了分数的意义,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以上教学片断,是教师用真诚和信任,保住了这位学生的自尊,心理学研究表明:“赞赏一个人的作品比赞赏一个人本身更有效”。老师对学生折出的1/3给予充分的肯定,打开了全班同学思维的闸门,各种答案层出不穷,迭起。
二、精心预设,是优质动态生成的保证
预设就是紧紧围绕目标、任务、预先对课堂环节,教学过程等作一系列展望性的设计。非常明显,预设带有教师个人的主观色彩。“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如在学习了乘法运算定律后的简便运算一课时,教师在预设教案时,考虑让学生选取老师提供的一些数,组成可以利用学过的运算定律去进行简便运算的式题。课前,老师经过了精心预设。在课堂上,学生独立尝试编题,汇报时,除了课前预设的以外,学生还编出了不少预设以外的试题,这些题目涉及了简便运算的各种情况。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性很高,课堂上洋溢着勃勃生机和无限的活力。从上述案例中,我们不难发现,要使数学课堂动态生成,精心预设必不可少,如果预设空间过于狭窄,答案唯一,必然无法动态生成。反之,如果预设空间太大,答案漫无边际,生成太杂,也不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
三、适时调整,是决定动态生成成效的关键
传统的数学课堂,其主要弊端是过于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知识的呈现——灌输——接受的教学模式依然在很大程度上存在。教师心中想着教案,却没有装着学生。他们对学生的即兴发挥、当堂灵感无动于衷、置之不理。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堂,要求我们老师不断捕捉、判断、重组、课堂教学中涌现出来的各种信息,推动教学过程在具体情境中的动态生成。原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学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的在不知不觉中作出相应的变动”。课堂上的不可测因素很多,预设在实施中难免会遇到意外。或者预设超越了学生的知识基础,学生力不从心,或者预设未曾顾及学生的认识特点,学生不感兴趣,或者预设滞后于学生的实际水平,课堂教学缺少张力。在课堂上,不管遇到什么情况,都需要教师对预设进行适时调整,使它更加切合实际,切合课堂,切合学生。促进数学课堂的有效生成。
如在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一课时,教师在教学三个面积单位时,教师预设是让学生先认识平方厘米,然后用面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纸片去量一些平面图形的面积,在量的过程中,产生认知矛盾,进而学习平方分米和平方米。可是,在实际学习中,由于受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的影响,大多数学生对平方厘米知之甚少,反而对平方米这个概念有一定的认识了解。教师根据这一情况,适时调整教学预设,改为先学平方米,再学平方分米和平方厘米,由于这一教学过程的设计更加地适合学生已有认知规律,取得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上述教学过程,教师不唯教案,而唯学生,对教学设计果断、适时地进行调整,是数学课堂走向动态生成的重要起点。
四、张扬个性——走向动态生成的归宿
动态生成的数学课堂的最终归宿是什么?难道是让学生学会用书本上的知识去解答书本上的习题吗?让每个学生“整齐、一致”地学习数学吗?上述观点很显然是非常片面的。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生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并达到最终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境界,这就是动态生成教学归宿。因此,数学课堂要注重学生对数学知识的个性化理解,让学生在学到数学知识的同时,身心得到健康发展,个性得以张扬。